小班社會適應活動教案(精選7篇)
小班社會適應活動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社會適應活動教案(精選7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社會適應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願意與同伴交往,會以碰碰頭、親親臉等各種動作表示友好。
2、學習短句:嘿,嘿,我們都是好朋友!
3、體驗與好朋友一起做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動物、娃娃等玩偶、幼兒生活照片活動過程:
(一)遊戲匯入
以遊戲引起幼兒興趣,學說:嘿,嘿,我們都是好朋友!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今天,我們班請來了許多的小客人,可是他們都很害羞,要小朋友說一句好聽的話才肯出來。
2、教師示範:聽老師是怎麼說的?(嘿,嘿,我們都是好朋友!)誰出來了?老師剛才是怎麼說的?找到朋友我們可以和他碰碰頭,親親臉!(教師拿毛絨玩具與自己做親密動作)3、還有許多小客人都躲起來了,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把小客人請出來吧。(一起學說短句)(教師拿毛絨玩具與幼兒做親密動作)4、請個別幼兒請小客人。
(二)友好示意
1、教師:我們班來了那麼多好朋友,小朋友會用一些友好動作來歡迎好朋友嗎?
2、若小朋友不理解,老師可以示範和好朋友握握手等動作。
3、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動作來表示對好朋友的友好。
4、請幼兒之間相互學一學友好的動作。
(三)音樂遊戲
1、音樂遊戲:碰一碰2、教師:現在我們要將這些友好的動作放到遊戲中去,和好朋友們一起玩一玩好嗎?現在請小朋友,找一個好朋友,我們聽著音樂一起玩碰一碰的遊戲吧。
3、遊戲2—3次。
(四)總結活動
1、教師:和好朋友在一起玩開心嗎?想一想,好朋友在一起還可以做什麼事情呢?
2、教師播放幼兒在幼兒生活的照片,有一起滑滑梯的,有打架的。(幼兒判斷是不是好朋友做的事情)
3、教師總結: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一起玩遊戲,玩積木,滑滑梯等等,好朋友之間要和睦相處,不能為小事吵架,更不能打架。因為我們都是好朋友。
小班社會適應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受長大的變化,知道自己在慢慢長大。
2、瞭解在自己長大的過程中,本領會越學越多,激發幼兒喜歡長大的情感。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發展幼兒開朗,樂觀的性格。
活動準備:
1、收集幼兒嬰兒時期使用過的物品,如:衣服、鞋襪、帽子、手套、等。
2、幼兒從嬰兒到現在有代表性的的ppt課件、攝像短片。
活動過程:
一、感受長大的變化。
1、出示場地上的部分物品,引發幼兒興趣。
師:這些東西是什麼?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2、幼兒選用自己感興趣的物品嚐試操作。
師:桌上擺放了許多物品,請你們選一樣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去穿一穿,玩一玩吧!
3、幼兒交流穿戴完的感受。
提問:你用了哪些東西?覺得怎麼樣?為什麼會這樣?
小結:因為我們都長大了,小時侯用的東西就嫌小了,穿不下,戴不上了,不需要了。
二、觀看PPT課件,瞭解人是慢慢長大的,激發幼兒喜愛長大的情感。
1、分段播放課件,觀察小寶寶是怎樣一步步長大的。
師:你們發現自己長大了嗎?怎麼看出來我們已經長大了呢?
2、激發幼兒喜愛長大的情感。
幼兒自由談論:用什麼方法能讓自己長大。啟發幼兒談論自己在幼兒園的變化,學會了哪些本領。
3、觀看幼兒在園的攝像短片。
師:原來我們長大了,學會了這麼多本領,真棒啊!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幼兒園裡的進步吧!
小結:每個人都會長大,天天好好吃飯、睡覺、鍛鍊身體,能讓我們的身體長大,好好學本領,會讓我們變得更聰明,更能幹。
4、做健康操結束。
師:你們喜歡長大的自己嗎?長大了真高興,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
小班社會適應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並探索向同伴借玩具的方法、策略。
2.體驗同伴交往的樂趣,增進社會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拖拉玩具、皮球、遙控汽車各一;幼兒自帶的長毛絨玩具2個;球、圈、若干。
2.三段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1.觀看情景表演“小兔玩拖拉玩具”,鞏固運用交往的禮貌語言。
(情景表演內容:小兔拉著拖拉玩具上場,邊走邊說:“我是小兔,這是媽媽給我買的拖拉玩具,真好玩!”)
(1)小兔的玩具好玩嗎?你想玩嗎?
(2)那怎麼說、說什麼樣的話,才能跟小兔借到玩具呢?
幼兒向小兔借玩具,個別、集體練習禮貌語言,如:請你把玩具借給我玩玩,好嗎?謝謝!
小結:想玩別人的玩具,可以跟他說有禮貌的話,’這樣別人會很樂意把玩具借給你玩。
2.觀看情景表演“小兔玩皮球”,學習合作玩玩具的方法。
(情景表演內容:小兔邊玩皮球邊說:“這是我爸爸送給我的新皮球,我可以拍一拍、拋一拋、滾一滾,真好玩!”)
(1)你想玩小兔的皮球嗎?如果想玩,你有什麼好辦法?
幼兒禮貌地向小兔借玩具,小兔拒絕道:“不行,這隻新皮球我還沒玩夠呢!給你玩了,我就沒有玩了。”
(2)小兔為什麼不願意把玩具借給你們玩?(引導幼兒關注被拒絕的原因)
(3)有什麼辦法能讓小兔和你都能玩到皮球呢?(幼兒再次向小兔借玩具)如交往再次失敗,教師引出合作玩的方法,如向小兔借玩具說:“小兔,我和你一起玩滾皮球好嗎?”
(4)老師想出了什麼好辦法,小兔就願意把玩具給我玩了呢?(幼兒實踐合作玩的方法)
小結:當別人不願意把新玩具借給你玩的時候,可以想出和他一起玩的方法,讓大家玩得都開心。
3.觀看情景表演“小兔玩遙控汽車”,學習交換玩玩具的方法。
(情景表演的內容:小白兔邊玩邊說:“這是叔叔送給我的遙控汽車。”)
(1)小兔的遙控汽車真好玩,怎麼樣才能借到小兔的玩具呢?(幼兒嘗試借玩具的方法,如用第一或第二種方法,小兔拒絕道:“不行,遙控器只有一個,給你玩了,我就沒有玩了。”)
(2)教師去向小兔借玩具同樣失敗。
(3)出示幼兒帶來的長毛絨玩具,啟發幼兒與小兔交換著玩玩具。“小兔有一個玩具,你們也有玩具,你們想玩小兔的玩具,小兔也想玩你們的玩具,那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小結:想玩別人的新玩具,有很多方法,可以說有禮貌的話,可以一起玩,還可以換著玩。
4.實踐活動:玩玩具
(1)出示球、圈,請一部分幼兒玩。
(2)請其他的幼兒與他們交往,實踐幾種借玩具的方法。
小班社會適應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⒈能和同伴一起玩,學會分享玩具和物品。
⒉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⒊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⒋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
⒌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繪本《對不起》電子白板、銀色即時貼若干
活動過程
一、畫面《合影》,引起閱讀興趣。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好朋友,看他們是誰?他們高興嗎?你從哪裡看出來?(引導孩子看嘴角)可是就在昨天他們還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發生了什麼事!
二、事情發展過程PPT,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自己的對畫面的理解。
⒈畫面“小兔在陽臺上用望遠鏡看……”
師:小兔子在幹嘛?它看到了什麼?它一個人去玩嗎?
⒉畫面“小熊和小兔湊近怪東西,仔細端詳起來”(拉幕到身體位置)
師:小熊和小兔在哪裡?猜猜他們看見了什麼?(拉開幕)哦,是一個有趣的玩具。(銀色的亮光紙誰)喜歡這個東西?小熊和小兔都很喜歡怎麼辦?
⒊畫面“小兔子不甘示弱,一下把那個怪東西奪了過來。”
師:呀,這是怎麼了?你想對小小熊說什麼?想對小兔說什麼?可是他們誰也聽不進去,後來發生了什麼?
⒋畫面“小熊和小兔子各自抓著自己手裡的那一半。”
師:(他們生氣了)你怎麼看出來的?引導幼兒看畫面細節:眼睛、手裡的玩具……
⒌畫面“兔子生氣”“小熊生氣”合併
師:小熊和小兔每人扯了一半回家了。小兔開心了嗎?小熊開心了嗎?為什麼?你有什麼好辦法讓他們重新做好朋友?(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說對不起、帶點糖果給朋友等等)
⒍今天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亮閃閃的紙,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照一照,一起笑一笑,留下快樂的合影。幼兒兩三個結合玩銀色即時貼,老師給孩子拍照留念,然後和好朋友一起坐下來聽故事。
三、
⒈故事裡小兔子和小熊因為爭搶玩具發生了矛盾,後來它們都知道生氣對自己和好朋友不好,互相道歉,說了“對不起”,又是好朋友了,我們一起再來看一看,說一說這個故事吧。重播PPT
⒉引出繪本《對不起》。
師:這個故事就在老師的繪本里,我們也要學習小兔小熊,當和好朋友發生不愉快的時候,我們就互相說聲“對不起”。
活動反思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社會這個領域提到:“對幼兒與別人分享玩具、圖書等行為給予肯定,讓他對自己的表現感到高興和滿足。”“鼓勵幼兒參加小朋友的遊戲,邀請小朋友到家裡玩,感受有小朋友一起玩的快樂。”因此我擷取幼兒都喜歡的“巧虎”情節來引導小班幼兒學會分享,享受分享玩具和同伴一起玩耍帶來的快樂感。
小班社會適應活動教案5
設計意圖:
排隊是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規之一。在幼兒園中無論是洗手、喝水還是小便、做操都要排隊。小班幼兒經過兩個月的幼兒園生活,他們已經有了排隊意識,個別幼兒甚至能用語言提醒身邊的小朋友,但多數幼兒還只是停留在意識層面,言行不一,需要他人反覆提醒。
《排隊》以體驗活動為依託,透過體驗、感受,明白排隊的好處,萌發對排隊的需要,同時在圖畫書的'正面引導下,學習正確的排隊方法,將排隊的意識落實到行為中去,生活有序、玩的開心。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學會正確的排隊方法:理解“一個接一個”和“最後邊”。
2.願意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想法。
活動準備:
教學PPT、滑滑梯
活動過程:
一、活動體驗:玩滑梯,再現情境
師:滑滑梯,玩過麼?好玩麼?想不想玩?那就去吧!
二、談話交流:觀看影片,發現問題
過渡語:遊戲結束的時間到了,孩子們,讓我們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
師:看你們玩的這麼開心我都想玩了!想看一看你們玩滑梯的樣子嗎?
師:咦?發生了什麼事?
師:大家都不排隊會怎麼樣呢?
師幼總結:原來玩滑滑梯不排隊,後面的小朋友玩不到,也容易讓小朋友受傷害。
師: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三、故事牽引,提煉經驗
過渡語:原來玩也是需要方法的。森林幼兒的小動物們也在玩滑滑梯,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
師講述故事,引發幼兒討論
師提煉經驗:一個接著一個,不推擠、不插隊、不說話。玩過之後,排到隊伍最後一個小朋友後面,這樣每個小朋友就都可以玩到滑滑梯了。
四、運用經驗、再次體驗
過渡語:知道了排隊的時候要一個跟著一個,滑完後,排到隊伍的最最最後面,那你們還想不想再試試看,記得要用上排隊的好方法哦!
五、經驗遷移:生活中其他的地方也需要排隊
師:幼兒園裡,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排隊的?
結束語:想不想出去遊戲?那我們就排著隊,一個跟著一個到外面去做遊戲吧!
小班社會適應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活動中懂得如何熱情待客及禮貌做客。
2、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和同伴間的情感。
3、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選一名離幼兒園較近,條件較好的幼兒家長聯絡,請其配合做好有關工作。
2、幼兒每人準備一份禮物。
活動過程:
一、做客前談話,提出做客要求,路上行走時的安全要點。
1、帶幼兒做客讓幼兒懂得得到別人家做客要先敲門,要有禮貌稱呼主人,做小主人的熱情接待客人,並會把家裡好吃好玩的東西拿出來招呼客人。
2、和同伴玩耍要有合作、友好、友愛的氛圍,學習互相謙讓。
二、做客輕輕敲門——向小主人及家長問好——小主人請大家坐下請喝茶——謝謝小主人——小主人請客人吃糖果——小主人拿出玩具請大家玩——小主人向客人介紹玩具名稱和玩法——請客人下次再來——客人向小主人和家長道謝並邀請到自己家做客。
三、讓幼兒用簡短的語言講述作客的經過,說出小主人是如何熱情接待及自己如何禮貌作客的。
小班社會適應活動教案7
我喜歡老師
一、活動目標
1、瞭解老師工作辛苦、關心愛護小朋友的特點。
2、能用語言表達對老師的熱愛、尊敬之情。
3、喜歡自己的老師,有愛老師的情感。
二、活動重難點:
能用語言表達對老師的喜愛之情。
三、活動準備:
1、認識相關的老師。
2、師生生活照片、老師製作的教玩具、幼兒自制的小禮物、幼兒用書。
四、活動過程:
(一)、 教師引導幼兒開啟幼兒用書,觀察畫面並欣賞教師朗誦詩歌《老師的手》,引出話題。
(二)、 透過提問幫助幼兒回想老師在生活、學習等方面是如何關心和照顧小朋友的,激發幼兒愛老師的情感。
1、你喜歡的老師是怎麼樣子的?
2、老師在幼兒園是怎樣關心愛護你的?
3、老師教你學會了哪些本領?
(三)、幼兒觀賞、交流師幼生活、學習的照片和老師製作的教玩具。
(四)、啟發幼兒將自制的禮物贈送給老師,表達對老師的感激和尊重。
師:老師關心愛護你們,教你們學本領,你們想對老師說句什麼話呢?你們想用什麼方式表達對老師的敬意呢?
五、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感受到社會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社會活動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