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建團一百年團課優秀心得體會(精選16篇)

獻禮建團一百年團課優秀心得體會

  獻禮建團一百年團課優秀心得體會(精選16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獻禮建團一百年團課優秀心得體會(精選1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獻禮建團一百年團課優秀心得體會1

  行動的先導是思想。紮實推進高校共青團改革,不僅是共青團自身的主要任務,也是高校黨委的重要職責。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強調:“群團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黨委必須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出發,切實加強和改進對黨的群團工作的領導”。

  高校黨委要積極貫徹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將共青團改革融入黨的建設總體佈局,融入建立“雙一流”的大局,融入學校的中心工作,融入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全過程。要增強政治意識,站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看待共青團改革,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把思想統一到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上來,統一到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上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自覺在思想、政治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要增強責任意識,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服務學生成長成才。黨委要引好路、把好關,做共青團改革的堅強後盾。團委要結合學校實際,謀好局、開好篇,聚焦重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推進改革不斷深入。

  獻禮建團一百年團課優秀心得體會2

  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中曾發揮過重要作用。值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一百年”偉大目標的重要歷史節點,面對日益複雜的新形勢,對共青團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勢在必行。

  此次共青團改革從問題出發,在創新共青團組織體系、加快建立“網上共青團”、整合力量建好基層共青團工作陣地、建立團幹部直接聯絡青年制度等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從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以來共青團中央先期推行的一系列舉措和努力來看,改革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期待改革措施在基層落地,在解決突出問題、直接聯絡服務青年上見到實效,增強青年的獲得感。

  改革成敗的關鍵,是必須深刻認識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的根本要求,準確把握新形勢下共青團改革的前進方向。這其中,政治性是共青團的靈魂,是第一屬性,是搞好共青團改革的根本保證。先進性是共青團的旗幟,是時代呼聲,是推進共青團改革的基本方向。群眾性是共青團的根基,是天然屬性,是共青團改革成功的力量源泉。無論推進任何改革,都要緊緊抓牢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不放鬆,這樣才能防止在落實的過程中出現走形式、一陣風甚至跑偏等問題。

  凝聚青年、服務大局、當好橋樑、團要管團,路徑部署和方向定位已然明晰,關鍵在落實。各級團組織要積極行動起來,高揚改革旗幟,堅定改革信念,以革故鼎新的勇氣、自我革新的銳氣、奮發有為的朝氣投身到共青團改革實踐中來,在改革創新中推動共青團事業乘勢而上大步向前。

  獻禮建團一百年團課優秀心得體會3

  當代青年是同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我們面臨的新時代,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的時代,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關鍵時代。廣大青年既擁有廣闊發展空間,也承載著偉大時代使命。要承擔起這一光榮使命,青年人要自覺把個人的前途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絡在一起,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立鴻鵠志、做奮鬥者,求真學問、練真本領,知行合一、做實幹家,牢記緊跟黨走的初心,勇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

  新時代共青團工作迎來難得機遇,也面臨重大挑戰。如何提升思想引導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增強組織青年、宣傳青年的核心能力,如何構建覆蓋有效的新型組織體系,服務青年成長、在更加廣闊領域發揮青年生力軍作用,是新時代共青團工作的重大命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做好新時代黨的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以此為統領,進一步堅持政治建團、思想立團、固本興團、改革強團、從嚴治團,聚焦主責主業,確保共青團始終成為忠誠於黨、緊跟黨走的共青團,思想先進、理想堅定的共青團,心繫青年、根植青年的共青團,勇於擔當、奮發進取的共青團,朝氣蓬勃、紀律嚴明的共青團。遵循青年工作的基本規律,深入青年之中,傾聽青年呼聲,把握青年脈搏,引領青年風尚,共青團組織就能始終緊跟黨走在時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

  “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為了理想能堅持、不懈怠,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沒有成就不了的事業。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我們一定能譜寫無愧於新時代的青春篇章。

  獻禮建團一百年團課優秀心得體會4

  做好青年群眾工作,離不開人才資源。共青團需要人才,需要“精英”,需要多方面的骨幹力量。從“漁陽裡”開始走過的100年,是共青團為黨的事業和國家民族奮鬥奉獻的歷史,也是青年英才輩出的歷史。在100年的光輝歷程中,共青團為黨的事業輸送了一大批青年幹部,湧現了俞秀松、張太雷、惲代英、雷鋒、張海迪、“一山兩湖”英雄集體等可歌可泣的傑出人物和先進模範,他們是我國有志青年的典型代表,為國家和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身上閃爍著中華民族偉大奮鬥精神的光彩,成為廣大青年學習的榜樣。當前,世情、國情、黨情、青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這對共青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共青團更加需要優秀的人才,需要“精英”來從事青年事業。

  共青團需要“精英”,更需要“群眾”。共青團是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廣大團員青年是主體,是主要依靠、是力量源泉。只有不斷保持和增強群眾性,共青團才能發揮好黨領導和聯絡廣大青年的橋樑和紐帶的作用,履行好自身職責,完成為黨團結和凝聚青年的任務。失去群眾性,共青團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先進模範等青年精英群體當然應成為共青團的骨幹力量,但這些精英應是同廣大青年密切聯絡的精英,是同廣大青年同呼吸共命運的精英,是在心中裝著青年的冷暖、能為青年利益奔走呼籲的精英,是能以自身的模範帶頭作用帶領青年為實現中國夢奮力拼搏的精英。

  獻禮建團一百年團課優秀心得體會5

  1922年,在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下,中國共青團成立。實踐證明,共青團不愧為黨和人民事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不愧為黨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後備軍。今天,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內涵的五四精神,早已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的血液;作為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廣大青年已成為我們時代的風向標。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綜合素質,是一個國家發展活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今日之中國,早已擺脫了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悲慘命運,13億多人民正奮進在民族復興的大道上。從高速鐵路施工的道橋到國產航母舾裝的現場,從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作業面到自貿區裝卸塔吊的操作檯,從精準施策誓拔窮根的貧困村到應急搶險救災的第一線……無處不浸潤著青春的汗水,無處不刻印著青年的奉獻。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就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唱響新時代的青春之歌,當代青年才能以奮鬥重新整理青春的意涵,承載起國家和民族的光明未來。

  獻禮建團一百年團課優秀心得體會6

  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不斷增強共青團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改革永遠在路上。面對新時代青年和青年社會組織發展變化的新情況和新特點,共青團唯有繼續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才能重新激發組織活力,增強共青團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強調,要緊緊圍繞共青團的職責定位來謀劃改革,出實招、出真招,不掩飾問題,不諱疾忌醫,對症下藥,刮骨療傷。

  要抓好基層團組織建設。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團組織是共青團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落實各項工作任務的組織基礎和重要支撐。新時代,要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創新基層團的組織方式和活動方式。要全面從嚴治團。打鐵還需自身硬。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加強共青團系統黨的建設,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抓住團內“關鍵少數”,按照“堅定理想信念、心繫廣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錘鍊優良作風”的要求,加強團幹部隊伍建設;要抓好團員隊伍建設,嚴把團員入口關,強化團員的教育實踐,不斷增強團員先進性,不辜負共青團員的光榮稱號。

  獻禮建團一百年團課優秀心得體會7

  共青團成立100年來的歷史充分證明,牢固樹立崇高理想,正確選擇人生目標,是青春之樹結出豐碩果實的必然要求。青年容易接受新銳聲音、新興觀念,社會轉型期、矛盾多發期,如何在多元價值取向中明辨是非,找準奮鬥目標和路徑,是每一個青年必須面對的人生抉擇。觀念越是多樣,思想越是多元,越需要廣大青年堅定不移地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黨和人民事業的座標上尋找人生方位,在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程序中明確人生追求,把個人的吟唱匯入時代的主旋律,唱出一曲曲激昂的青春之歌。

  一切放眼未來的民族,都會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把青年看作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始終代表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我們黨的隊伍裡始終活躍著懷抱崇高理想、充滿奮鬥激情的青年人,每個時代都有大批優秀青年凝聚在黨的旗幟下團結奮鬥。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的戰略高度,重視青年、相信青年、愛護青年,不斷研究當代青年的新特點,把握新時期青年工作的新規律,熱情支援青年發揮長處,以敢為事業用人的魄力為青年搭建幹事創業的舞臺,千方百計為青年成長成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

  振興中華的史冊,記載著中國青年犧牲奉獻的'光榮;民族復興的使命,激盪著中國青年砥礪奮進的豪情。牢牢把握人生航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團結拼搏,銳意進取,美好的青春一定能夠綻放出更加絢麗奪目的光彩。

  獻禮建團一百年團課優秀心得體會8

  “革命先烈是一面鮮豔的紅旗,一座不朽的豐碑。先烈留給我們的信仰與精神,我們不能遺失,革命戰爭留給我們這個民族的痛苦和思索,我們不能忘懷。”百年征程,風華正茂。在建團100週年的光榮時刻,我們新時代的青年,光榮的共青團員,更應該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中國共青團的發展蓄力,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奮勇拼搏。

  獻禮建團一百年團課優秀心得體會9

  2022年是中國共青團成立100週年。1922年5月5日至5月10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東園隆重舉行。由此,中國青年團組織正式誕生了,這是中國青年運動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100年櫛風沐雨,共青團始終堅定不移跟黨走,團結帶領共青團員和廣大青年前赴後繼、勇當先鋒,書寫了中國青年運動的華章。

  實踐證明,共青團不愧為黨和人民事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不愧為黨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後備軍。今天,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內涵的五四精神,早已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的血液;作為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廣大青年已成為我們時代的風向標。

  獻禮建團一百年團課優秀心得體會10

  祖國擁有耀似星光的五千年文化長河。回望歷史,憶秦時長城和兵馬俑,漢時絲綢之路,隋代京杭大運河,明時鄭和下西洋,品四大發明,賞四大名著……在中國共青團成立100週年之際,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銘記歷史,不忘使命,敢於鬥爭,拼搏向上。

  如今,在這個繁榮開放的時代,祖國經濟飛速發展,我們要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擔當一份責任。中國共青團於1922年成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是黨聯絡青年的橋樑和紐帶。100年的櫛風沐雨,中國共青團矢志不渝跟黨走,在黨的領導下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我們要增強團員意識,弘揚與時俱進的學習精神,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一箇中國新時代的優秀共青團員。

  同時,我們青年也要有強烈的上進心和進取意識,要有適應不斷髮展和變化中的社會的能力,不斷完善自我,逐漸將自己培養成一個全能的新時代共青團團員,堅定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獻禮建團一百年團課優秀心得體會11

  2022年,中國共青團將迎來成立100週年。

  1922年,在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下,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年來,一代又一代青年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彪炳史冊的壯麗篇章。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綜合素質,是一個國家發展活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為使自己成為新一代的共產主義接班人,建設共產主義的預備軍的一員,我承認團的章程,願意參加團的組織並在其中積極工作、執行團的決議。

  在加入共青團後,我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不斷提高學習成績和政治思想覺悟,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儘自己所能為大家服務,自覺並嚴格遵守團規、維護團的利益,虛心向他人學習,熱心幫助他人進步。在課餘時間閱讀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書刊,培養自己高尚的情操,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保證:作為一名共青團員,我一定會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履行團員的義務,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好助手和後備軍。

  獻禮建團一百年團課優秀心得體會12

  1922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共青團成立。歷經了一百年櫛風沐雨,共青團始終堅定不移跟黨走,團結帶領共青團員和廣大青年前赴後繼、勇當先鋒,為中國的青年運動書寫了絢麗的華章。

  一百年前,中國的青年們站出來,在黨的領導下,為革命事業英勇獻身。這一百年裡,火紅的團旗浸滿了無數的鮮血,展示著如火如荼的革命歲月,宣告著中國革命的勝利,象徵著青年一代,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在黨的領導下邁向共產主義的奮鬥征程。

  在這中國共青團一百週年誕辰,我們也應拿出最好的狀態和最高的熱情,為中國共青團慶生。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總書記曾寄語青年:“對想做的事要敢試敢為,努力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把理想變為現實。”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綜合素質,是一個國家發展活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今日之中國,早已擺脫了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悲慘命運,13億多人民正奮進在民族復興的大道上。從高速鐵路施工的道橋到國產航母舾裝的現場,從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作業面到自貿區裝卸塔吊的操作檯,從精準施策誓拔窮根的貧困村到應急搶險防控救災的第一線……無處不浸潤著青春的汗水,無處不刻印著青年的奉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是每一位新時代青年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未來,佳職學子必將繼續唱響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厚德強技,篤學敦行,用青春之力承載起國家和民族的光明未來。

  獻禮建團一百年團課優秀心得體會13

  1922年,在中國共產黨的直接領導下,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年櫛風沐雨,共青團始終堅定不移跟黨走,團結帶領共青團員和廣大青年前赴後繼、勇當先鋒,書寫了中國青年運動的華章。實踐證明,共青團不愧為黨和人民事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不愧為黨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後備軍。今天,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內涵的五四精神,早已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的血液,作為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廣大青年已成為我們時代的風向標。

  而現在,我們即將入團,因此從現在開始我要以一名合格的共青團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我會努力學習,探求真知,做終身的學習者;我會心懷夢想,勇於創新,成為時代的先鋒;我會勇敢正直,理智樂觀,堅毅奮進,自強不息;我會寬容善良,自信自愛,謙恭厚重,大氣恢弘;我會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不畏艱難困苦,不負恩師厚望,無愧衡實培育;以國家昌盛為先,以人民利益至上;以我火紅青春,建設錦繡中華;以我壯志激情,鑄造嶄新未來!

  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們要吃苦耐勞,積極進取,不斷完善自我,面對未來,我們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面對誤解,要有一顆寬容善待的心;面對困難,要有一顆堅定不移的心。我們要做好道德的榜樣,時刻謹記自己身上的重任,心懷對祖國,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我們要樹立目標,不斷提高自我,不辜負大家對我們的期望。我們要盡心盡力為班級、學校做貢獻,熱愛團組織,堅定共產主義信仰,自覺遵守校紀校規,做事一絲不苟,力爭成長為社會所需的優秀共青團員。

  同學們,在建團百年之時,當我們告別那天真的少年時代,走向青春的門檻的時候,那閃耀著金芒的團旗正向我們招展。我們堅信,只要樹立堅定的信念,保持堅毅的恆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那麼,我們的目標一定會達到,我們就會無愧於我們的祖國,無愧於我們的時代!

  獻禮建團一百年團課優秀心得體會14

  2022年是共青團成立100週年。

  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中國共青團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綱領,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不錯的,我們應該珍惜這一段短暫的時光,努力奮鬥,彰顯時代風采,使青春時光變得充實,快樂。青春的時光這麼短暫,而現在又處於黃金時代的我們又要怎樣擔當起青春的使命呢?

  我們要擔當起青春的使命,就要知道青春的使命是什麼。從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來看,青春的使命是不斷的獲取新知和收穫經驗,為以後的人生打下堅不可摧的基礎;從服務國家和人民的角度看,我們要將最火熱的青春獻給最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當然,今天的學習也是為將來打下基礎。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努力學習,積極奮鬥,奮發圖強,為實現"兩個100年的目標"做出貢獻,為服務人民做出貢獻。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不能被電子產品所誘惑。合理的利用他們瞭解歷史,憧憬未來。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拓寬視野,有一句話說得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萬里路,再讀萬卷書"。我們在做到讀書的同時,也要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積累經驗使自己的見識更廣,閱歷更加豐富。

  中國共青團在新時代的基本任務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地貫徹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切實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把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作為政治責任,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工作主線,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青年,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青年,努力為黨輸送新鮮血液,為國家培養青年建設人才,團結帶領廣大青年,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積極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踴躍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我認為青春的使命是確立自己將來的奮鬥方向,多讀書去旅行,最後到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如果做到了以上的全部,那麼你就完美詮釋了青春是什麼,青春的使命是什麼。這段青春的時光雖然很短暫,我們要趁這段時光沒有被時間的洪流捲走之前,努力奮鬥,為將來祖國的建設做出貢獻!

  獻禮建團一百年團課優秀心得體會15

  2022年是中國共青團成立100週年。百年團史是一部廣大青年在黨的領導下不懈奮鬥的歷史。百年崢嶸芳華依舊,回溯過往致敬先賢,為詳細學習抗戰時期膠東地區革命英烈的英勇壯舉,我們來到萊州市民之家歷史革命館考察學習。透過在歷史革命館實地參觀,隊員們充分認識到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青團的卓越貢獻及無數革命英烈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高尚品質。

  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中華民族一直以來是一個銘記歷史,以史為鑑的民族。一走近歷史革命館,就看到一道宏偉的樓梯通往歷史館的大門,在樓梯下方擺放著慶祝建團100週年的標誌。進入大廳,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映入眼簾,一瞬間我們沐浴在中國共產黨濃厚的革命氛圍當中,一個大大的“家”字旁邊,環繞著眾多的小“家”,大“家”就像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而小“家”則像中國共青團的緊緊相擁。這不禁讓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國共青團的力量。作為黨的助手和後備軍,中國共青團充分發揮團的突擊隊作用和聯絡廣大青年的橋樑作用,在膠東地區抗日戰爭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依序參觀,彷彿置身於歷史的長廊之中,恍若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在一尊革命烈士雕像前,我們被深深的打動。那不僅僅是一尊冰冷的藝術品,而是有血有肉的革命前輩站在我們的眼前。領頭的革命戰士高舉著槍,好像是在振臂高呼,衝啊!後面的戰士都舉起槍桿和手臂。還有乳臭未乾的小孩子,在隊伍的後面拿著長矛大聲吶喊。雖然他們在那裡一動不動,但我好像就站在戰爭的現場,身臨其境的感受到革命軍民不畏強敵,不懼犧牲,誓死捍衛祖國的決心與鬥志。看著他們英雄壯舉,我們深知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作為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應該向革命英烈前輩學習,熱愛祖國,樂於奉獻,用自己的畢生心血捍衛無數革命英烈用鮮血換來的祖國疆土。

  獻禮建團一百年團課優秀心得體會16

  今年是我們共產主義青年團建團100週年,作為一名青年,我一直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作為一箇中國人,我更堅信,我的夢想應該與祖國的夢想結合起來,才能體現人生的價值,我的青春與祖國同在,才能無怨無悔。

  作為80後的我,曾經憧憬過很多美好的夢想,如今,我從事了一份平凡而光榮的工作——教師。而我的夢想就是做一名有社會擔當的教師。青春美好卻也短暫,個人的夢想盡管很渺小,但如果是祖國需要的,那千百萬青年的夢想匯在一起,就能成為“中國夢”實現的最有利的保障。

  去年,我如願考入了公辦學校,欣慰的當上了一名教師。作為曾經也是學生的我明白,教師職業看似平凡,可卻不只是一個飯碗,更是一份神聖與崇高的工作。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陽光底下最神聖的職業”等等,那麼多讚美教師的話,那麼多寄予教師的厚望,讓我感受到教師職業的神聖和責任。就在這小小的三尺講臺下,多少眼睛在渴望知識,多少心靈在等待塑造。初為人師的我,怎能不用滿腔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我的教學工作中?

  習近平總書記說:“展望未來,我國青年一代必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這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歷史規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的青春責任。廣大青年要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理想。”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一代寄予了深切的厚望,而我是青年的教師,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我與學生們的夢,就理應融入偉大的“中國夢”中。

  教師的工作首先是傳授知識。為了上好每一節課,我在課前認真備課,鑽研教材,認真瞭解學生情況,並時常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我還積極參加各項培訓,到各地聽課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希望自己能在教師這個崗位上,用心的教書育人,讓我的學生們能學到知識,學會做人,成長為祖國需要的人,為“中國夢”的實現培養好後備軍。

  但我知道這還遠遠不夠,作為人民教師的我有著一個與自己職業相聯絡的中國夢,那就是教育強國之夢。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是培養民族人才的搖籃。我們不是簡單地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我們是在奠定一個國家的基石,我們是在塑造一個民族的未來。因此,一名有社會擔當的教師就要擔負起教育的社會責任。

  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他的真正強大,不僅是經濟的騰飛,也還需是精神的強大,民族靈魂的強大。而首先是教育強大了,孩子們的靈魂才不會蒙上灰塵,他們未來的人生之路才會純淨。教師,就要做孩子們實現自己夢想的一盞指路燈,一塊鋪路石。我要盡我的努力和智慧,教育引導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為祖國培育花朵,孕育希望。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並描繪的“中國夢”,很美好,很遠大。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這個夢想,更非一朝一夕所能實現。她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共同為之努力。

  中國夢屬於國家、屬於民族,也屬於每一個青年人。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他說:“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她匯聚承載著億萬中國人的夢想,把國家、民族和個人的命運放到了一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