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教育工作者事蹟材料(精選5篇)

先進教育工作者事蹟材料

  先進教育工作者事蹟材料(精選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事蹟吧,事蹟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想擬事蹟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先進教育工作者事蹟材料(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先進教育工作者事蹟材料1

  石秋傑,女,教授,博士生導師,生前系南昌大學理學院化學系教師。20xx年5月28日,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享年48歲。多年來,她堅持黨的教育方針,愛崗敬業,潛心科研,愛生如子,行為世範,堅持不懈地教育學生追求真知、樹立人生理想,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師、高尚人格的楷模,先後被授予“南昌大學師德師風標兵”、“南昌大學巾幗十佳”、“南昌大學優秀班主任”、“南昌大學優秀研究生班主任”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等稱號。這樣一位平凡的大學女教師,卻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讚譽,學生將她看作“好老師”、“好母親”,網友稱她是“博導媽媽”、“大學最美老師”。

  得知石秋傑老師去世還是在今年的夏天。她走過了異常艱辛的一生,用一個女性的堅強、執著和愛,詮釋了生命的價值。在石老師去世半年之際,發自內心談談自己的感悟。師者,德為先“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師說》中這句千古名言,是為人師者的釋義。石老師短暫的一生,始終把“傳道”作為第一準則、第一信條、第一追求。“做人總是要有交待的。”這樸實無華的話語是石老師的人生格言,也是她的道德標準。石老師用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完美詮釋了這句話,既便是身患重病,臨終之際卻依然堅守,臨終前48小時,她還在修改研究生的論文;生命彌留之際,給學生髮出了“近半年來給你們的關心和指導太少了,深感抱歉”的簡訊……

  石老師以高尚的師德和人格,給學生指出了一條“道”,一條為人之道、處世之道。這種精神必將深深影響著她的學生、她的同事、她的孩子,成為一筆無價的遺產。石老師用生命為我們樹立了一名教師應有的職業操守榜樣。她時刻提醒我們,人的一生非常短暫,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份職業,就應該始終把做人、樹德放在第一位。學者,恆為要?“人貴有志,學貴有恆。”中華上下五千年,早已得出了這樣的經驗。石老師從教13年,與病魔鬥爭14年,擔任研究生班主任13年,無論是面對三次大手術、幾十次的放療、化療,病魔摧毀的是身軀,壓不跨的是意志,她以超人的毅力,潛心科研、專心執教。她一直在與死神賽跑,拖著羸弱的身軀,每天都熬夜做科研、寫論文,努力把每一滴心血、每一刻時光,都化成有價值的成果。

  石老師用四十八年的短暫人生,生動地告訴我們:珍惜生命,孜孜以求是多麼重要。石老師走了,但她卻為我們樹立了一面鏡子,經常照一照,可以讓我們知進退、明得失。“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石老師一生雖然短暫,但留給人們的財富卻彌足珍貴。

  我不認識這位老師,更不曾有幸成為她的學子。只是在她被病魔折磨的離開人世後,我才知道我的大學裡竟然有這樣一位剛毅,無私,善良的好老師。以前我總是不屑去理會總是帶有政治色彩的虛假宣傳,或是某某某如何拋棄妻子為某項事業貢獻生命。用自古忠孝兩難全來搪塞還生存在世上的苦難的家人,我不覺的這是多麼值得去宣揚學習的好事蹟。

  可是今天關於石秋傑老師的事蹟卻異常打動我的心,當“學生永別了”的簡訊傳到她的學子手機上時,我不知道他們是怎樣的心情,反正此刻我的淚水已經不由自主的一半注入了我的內心,一半淌過了我的臉頰。大學有多少老師能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惦念自己的學生!大學有多少老師把育人當做以己的責任!師生之情淡如水,出了教室誰也不認識誰的情況比比皆是。渾濁的河水中總有一股清泉化作支流義無反顧的湧入,而石秋傑老師就是我心目中的這股清泉,縱然知道你的匯入無法改變教育這譚渾濁的死水,但是我相信透過你這面鏡子可以讓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看到自己真實的嘴臉,是善美的抑或是扭曲的。

  石老師,你的大愛,讓我意識到師生關係任然是世界上最純真的關係;師生之情任然是世界上最純潔而神聖的感情。師者父母,當很多人只當它是承諾而吹噓時,你卻用你的生命在踐行。我不排除有人在宣揚你事蹟的時候有誇大的成分,可是讓所有學子和親人都因她的離開而悲痛萬分的人一定是在她生前博愛了她身邊的所有人。我們都有自己的一顆心,在物慾橫流,一切為己的社會中,我們依然能感受到真情。你的好讓所有你的學子都銘記在心。

  感謝你有來過,不是作為我生命的過客,在南航,我記住了你,付出真情的石老師!願你在天堂開開心心!

  先進教育工作者事蹟材料2

  於聞國老師1994年畢業於淄博師專,畢業前夕光榮的加入了黨組織。從教20年來,於聞國老師一向在教學一線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贏得廣大師生的'尊敬和愛戴。她熱愛學習,刻苦鑽研,努力使自我成為新一代學習型、研究型、學者型教師。她憑著強烈的事業心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取得了必須的成就,多次受到省市區的各項表彰。

  於聞國老師先後獲得山東省優秀教師、淄博市優秀教師、淄川區優秀教師、淄博市中小學優秀班主任、兩次獲得淄川區優秀班主任、淄川區第二屆十大傑出青年、青年崗位能手、全國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英語技能大賽優秀指導獎等榮譽稱號。

  一、拼搏在閃光的事業中,做研究型教師

  初為人師,於老師在短時光內就適應了教學工作,並博採眾家之長,教學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她輔導的學生分別在1995年和1997年的全國英語奧林匹克英語競賽中獲得了二等獎和一等獎的好成績。於老師也因此獲得了優秀指導教師的榮譽稱號。1998年於聞國老師調入淄川職教中心工作,這是於老師人生的一次轉折。應對不一樣特點的學生,於老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法,用心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勇於實踐開放型英語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於老師在課堂實踐的基礎上,總結教學經驗,撰寫教學論文,讓同行分享教學成果,避免教學中走彎路。於老師的論文《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開放型英語教學模式淺析》和《英語聽說課件》分別獲得淄博市論文三等獎、二等獎和課件製作比賽二等獎。所撰寫的論文《實施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思考》、《讓師愛在學生心中發芽》和《職業學校英語教學中如何進行跨文化交際教學》分別在《中國教育科學探索》、《中國教育改革與教學研究》及《英語學習輔導報》教研版第四期上發表。同時,於老師在教師中帶頭上開放型英語教學示範課,這種教學方法深受職業學校學生歡迎,她的公開課先後獲得淄川區青年教師優質課評選一等獎和淄博市優質課評選一等獎,並被推薦到省裡參加示範課講解。2012年於老師總結職業學校英語教學的特點,成功申請國家級課題《中職英語“實用情景教學法”研究》,並在研究中發表《中職英語“實用教學法”實證研究》和《中職英語有效教學的嘗試——多元情景教學的分析》兩篇國家論文,擔任主編出版《中等職業學校實用情景英語》學習輔助教材一本。於老師在教育之路上二十年如一日任勞任怨,憑藉“幹,就要幹好”的工作作風,演繹著“執著追求”的深刻含義。

  二、用心育桃李,傾心獻真情

  成功,一是需要實力,二是需要機遇,缺一不可。於老師告訴自我:用思想引領學生,能更加完善學生的靈魂和人生。於老師根據學校實際、學生特點,結合時代要求,設計、組織全校青年學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青年志願者服務活動、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養成教育系列活動、法制教育系列活動、誠信、感恩、禮貌主題曲系列活動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藝活動。學校的“德潤其身,勵志踐行”三大步勵志教育在中國教育報報道。在循序漸進的德育實踐活動中,使青年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得到了昇華,也構成了淄川職教中心德育教育的特色,既有思想性、科學性、趣味性,又有適應性、可行性和實踐性,為學校德育工作開拓了一片廣闊的天地。2006年10月,於老師獲得淄博市中小學生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詩歌朗誦比賽優秀指導教師。2008年在全市迎奧運知識競賽中,淄川職教中心的選手獲得淄博市第一名的好成績。

  三、奉獻在崗位,無悔獻青春

  寒梅迎雪盛開,沒有爭奇鬥妍的喧鬧,惟有暗香幽幽襲來。於聞國老師就是這樣的人。在最需要的時刻,只要有利於學校,有利於學生,於老師總是二話不說,心悅誠服地理解學校的安排。近十年來,於老師擔任英語、日語兩個學科的教學,兩個班的班主任,協助管理學校民樂團和樂器室,以自身的愛崗敬業、勤奮踏實、樂挑重擔、恪盡職守,展示了一名青年黨員教師的風采,贏得了大家的尊重。於老師所在的專業系是一個工作紮實,敬業愛崗的團隊,於老師所帶的班級是學校的優秀班群眾。於老師也在2006年的四月和九月分別獲得淄川區十大傑出青年和淄川區優秀教師,2007年淄博市優秀教師、2008年和2011年淄川區優秀班主任,2009年淄博市中小學優秀班主任,2009年山東省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魚兒離不開水,一個人離不開群眾。淄川職教中心培養了一批像於老師這樣的優秀年輕教師。於聞國老師用自我人格、思想的力量影響老師們的思想,用自我的智慧和創造帶動老師們的智慧和創造,她和她的團隊一齊以自我的實際行動來證明自我的價值,證明學生的價值,證明學校的價值,用點滴的工作匯聚偉大的中國夢,職教夢。珍視美麗青春,感悟有情事業,讓愛與職責同行,一路放歌!

  先進教育工作者事蹟材料3

  潘信芙,中學高階教師,自參加工作以來,一向工作在教學一線,擔任語文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她熱愛教育事業,思想成熟,業務過硬。注重自身品德修養,是教育戰線為人師表的模範,是業務精益求精的典型。在這二十八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潘老師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敢於拼搏,樂於奉獻,憑著強烈的事業心和嚴謹的治學態度,贏得了一屆又一屆學生及家長、老師和教育界的好評

  在28年的教育教學中,潘老師辛勤工作,無私付出,關愛學生,為人師表。不僅僅贏得了學生的尊重,更得到領導的認可和上級有關部門的肯定,取得了很多優異成績。

  一、紮根職教、孜孜不倦、用心探索

  “用筆墨耕耘、用語言播種、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這是潘老師對教師的詮釋。她在工作中十分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嚴於律己,寬厚待人,強化學習,提升技能,用自我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學生。用學識去引導學生,用智慧去啟發學生,用熱情去溫暖學生,用品行去感化學生,贏得了學生的尊重和愛戴。

  作為一名職業學校的教師,潘老師明白:職業學校的部分學生基礎比較薄弱,沒有用心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再加上沒有升學的壓力,就更缺少了學習的動力、自覺性和主動性。但是應對這樣的生源現狀,她就經常思考一個問題,“怎樣才能讓學生們“由厭學到願學”。她從不懷疑學生的智力,她經常對學生說一句話:“你們是最棒的!只要你們努力,必須會成功!”課下與學生聊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課上講課時趣味匯入、旁徵博引,設定情景,激發興趣,調動熱情。如她在講授<《簡。愛》節選>一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的主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錄下由喬真,丁建華朗誦的小說《簡。愛》片斷給學生聽,個性是小說主人翁那句“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這一呼聲使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了課文。還有在學習《憶冼星海》一文時,她從網上下載了《黃河大合唱》讓學生聽,從這一作品中,學生聽出了冼星海的偉大氣魄,同時也使學生體會到作者茅盾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慢慢的學生深入到學習中,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願學代替了厭學。

  在工作中,潘老師不斷地思考這樣的問題:職業學校培養的目標是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那麼就不能簡單地用“分數”去衡量一個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去評價一個學生,就要尊重多樣性,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要習慣“一個世界,多種聲音”。因此要用寬容的心胸去接納學生的不一樣見解,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傾聽學生的心聲。因此,每次上課,她都是給學生創設一個寬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用不一樣的方式,簡單自如地掌握知識,提高潛力,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充滿了自信,鼓起來勇氣,樹立了信心,學會了學習。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潘老師堅持立德樹人,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她率先實行以學生為主的“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打破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教學陳規。把超多的時光和空間還給學生,問題學生提出,疑難師生共同討論,課餘時光學生自我安排,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中,她一貫實行民主教學,充分相信學生。經常向學生滲透“弟子不必不如師”的觀點,打破傳統的師道尊嚴,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師生平等討論。學生這樣說道:“跟著潘老師學習大腦就會“強大”起來,我們從潘老師的課中品嚐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她所教班級的語文成績,每次考試都在學校名列前茅。在全國禮貌風采大賽中,她輔導的學生在徵文比賽中有1人榮獲國家級一等獎,4人榮獲國家二等獎,10人榮獲山東省一等獎。

  她擔任基礎文科科長,語文組組長,班主任工作。每週還擔任著18節語文課,但是她從不叫苦叫累,雖然感到比較忙碌,但是她不認為工作多,而是在思考怎樣樣提高自我的工作效率,她一心撲在學生身上,因此家裡的很多事情都無暇顧及,80多歲的老母親,在病重期間,她沒有為此請過一天假,因此母親的去世,使她感到深深的內疚。由於潘老師長期講課留下的職業病,在去年年初嗓子就劇烈疼痛,聲音沙啞,說話很費力。來到中心醫院就診,診斷為聲帶息肉和小結,之後吃藥打點滴,在這期間她沒有耽誤一節課,每一天都是白天上課,晚上去醫院打針,醫生推薦住院做手術。為了不耽誤工作,之後經多方瞭解,在齊魯醫院做了鐳射手術。醫生叮囑,五個月不能大聲說話,不能講課,但是手術後回到學校,她一天也沒有休息,只是調了一週的課,幾天後之後就上講臺了。一節課下來嗓子裡的傷口很痛,因說話太多口腔中不斷長出玉米粒大的水泡,疼痛難忍。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何苦啊?但是她看到學生為我的病痛擔憂的眼神,聽到同學們對她說:“老師,醫生不讓你說話,你就在教室裡坐著看著我們,好嗎?”聽到這些,她就感到什麼都不重要了,自我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她任勞任怨的工作,孜孜不倦的追求,受到了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好評,在學校的綜合考核中她年年為優秀等級,年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2012年獲濟南市教學能手,2013年評為山東省勞動模範,山東省特級教師。

  二、關愛學生、矢志不渝、默默奉獻

  潘老師擔任班主任工作,至今已有27年。她關心愛護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她認為教育需要愛,更需要培養愛,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養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升入職業學校的學生,由於他們的學習成績差,在原先那種“分數第一,升學率是關鍵“的氛圍裡,這些學生是被冷落的一部分,處在一個被忽視的角落裡。他們的內心裡缺少愛。因此我要彌補給這些學生缺失卻極其渴望的那份“師愛”。因此她每帶一個班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到班群眾的組織管理中,及時瞭解班級狀況,經常與學生交流溝通,把無私的愛奉獻給每一位學生。

  她認為:“對學生要有一種愛心,多一份耐心,給學生一點信心,把學生當作自我的孩子,班級就象一個大家庭,班主任就是家長,要對自我的子女充滿愛”。當學生有困難時,她總是盡心盡力地關心並幫忙學生解決,讓學生在校讀書能享受到像在家裡一樣的溫暖,時時對學生有一份牽掛。比如有的學生請假離校,她估計學生回家的時光,及時給家長打電話聯絡,瞭解學生是否安全到家;個性是對於外地學生,更是問寒問暖,關懷備至。學生生病,她帶學生去醫院看病,給學生交費、拿藥,護理,更是常有的事。她的付出,挽回了學生的自尊,喚回了學生的信任。她帶的02級裡有個學生這樣感慨的對她說:“老師,在初中我一週不去上課,老師都不會管我,此刻你時時處處關心我,讓我即使偶爾遲到一次都感到很內疚。”她07級的班裡有個組織紀律比較渙散的學生,在潘老師的關心、引導下,有了很大的轉變。臨畢業時他這樣說:潘老師,您三天不找我聊一聊,我就心裡發慌,心想老師會不會不理我、不管我了?要放下我?所以您每次找我談紀律,談學習,我都很開心,在我的心裡,您就像我的母親一樣親!

  在學生教育管理方面,潘老師始終認為:每個學生都有他的閃光點,只是你還沒有發現而已;她從不放下每一位學生。記的她帶的99級的一名同學,初中時學習和紀律都很差,父母對自我的'孩子更是無能為力,剛來到班裡時,上課不聽講,組織紀律渙散,晚自習不僅僅不服從班幹部的管理,還記恨在心,聯合其他學生一齊追打班長。晚自習後在宿舍內打鬧到很晚,不僅僅自我不按時就寢,還影響其他同學休息。看到這些,潘老師首先進行了家訪,與他的家長進行了交流,原先他父母都個體經商,工作比較忙碌,很少與孩子進行思想上的溝通和交流,孩子犯錯後家長非罵既打,孩子的逆反心理個性強。他母親對潘老師哭訴說:“孩子不聽話,他爸爸往死裡打,我真的不明白怎樣辦才好。”瞭解到這些狀況後,潘老師一面加強了與家長的聯絡,勸學生家長以後儘量多抽些時光與孩子溝通,儘量不要使用武力,那樣會使孩子的心離家長越來越遠;同時潘老師不斷地找這個學生談心,特長、興趣、愛好、理想等等都是他們談話的資料。師生之間的距離慢慢拉近了。慢慢地這個學生變了,一些不良習慣少了很多,課堂上遵守紀律,聽課認真,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學期末學生帶著期末成績單回到家裡。他的爸爸不相信孩子的成績進步這麼快,以為孩子自我私下改了成績,又要打孩子。這時學生給潘老師打來求助電話。得到老師的證實後,他的家長看到孩子的進步,激動得一遍一遍重複地說著“多謝!”

  對於班級管理工作,潘老師總結出了一些有效地管理技巧和方法。不僅僅盯得緊,靠得上。對於學生的學習和班級活動更是細心引導,精心組織,每一天晚自習都靠在班裡。記得在2004年的秋天,學校召開運動會的前一天晚上,白天潘老師在外學習,只能利用晚上時光來到班裡瞭解狀況,並佈置運動會的有關事宜,晚自習後回家時,在教學樓上她一腳踩空,從樓梯的第一個臺階摔了下去,一向摔倒轉彎處的牆壁上又反彈回來,頓時血流滿面,其他老師把潘老師及時送到醫院包紮傷口。第二天的運動會,潘老師滿臉的紅腫烏青,傷口還包著紗布,在操場上就帶著她自我的班級忙碌上了。那個運動會,她班的學生紀律和專案成績都表現個性突出,獲得精神禮貌班群眾,總分第一的好成績。學生含著淚說到:“老師為了我們,傷成這樣,我們決不能讓老師失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她帶的班級有87級、92級、96級、99級、02級、07級、11級,所帶班級都被評為學校先進班群眾;其中87級92級96級02級07級先後被評為濟南市優秀班群眾,她也年年評為優秀班主任,多次被評為濟南市優秀班主任。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潘老師的辛勤耕耘,收穫了豐碩的成果。不僅僅獲得了很多榮譽,和學生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班的學生都成了單位的業務骨幹,部分同學已擔任經理的職務。每當教師節,母親節,他們都會給潘老師發來這樣的祝福資訊“祝我們的母親,節日快樂!”天氣突變,在杭州出差的02級機電班的班長,專門給她打來電話,“老師天氣轉涼了,你要保重身體,不要太辛苦”。現擔任海南某公司董事長和經理的96級的學生,春節還專門從海南來濟南看望潘老師。

  潘老師2002年撰寫的教學論文《充分發揮語文教學優勢培養學生的創新潛力》在《中國成人教育》上發表。2010年5月撰寫的論文《如何加強職業學校基礎課教師隊伍建設》在《教育觀察》這一刊物上發表。潘老師負責研究的《中等職業學校實踐體驗德育模式的探究》這一”山東省十一五規劃課題”取得了豐碩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此刻正進入結題階段。2012年濟南教育電視臺對潘老師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了專訪,潘老師的教學事蹟曾在濟南日報上刊登宣傳。

  先進教育工作者事蹟材料4

  xx,一個在忙碌中生活的人。身為xx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的副書記、副院長,行政事務纏身;作為一名教師,又是一名教授,不僅承擔教學任務,還承擔著重要課題,在實驗室中不分晝夜地工作著;而在講臺上,他是一位可愛、可敬的老師,孜孜不倦地教書育人。行政、科研、教學,對於繁忙的工作,趙老師覺得生活很充實。忙碌著,豐富著,趙老師就是這樣用勤勉書寫著人生。

  趙老師自1987年從xx師範大學化學系畢業後,開始化學教學工作。近二十年的辛勤工作,趙老師獲得了驕人成績,主持或參與科研課題11項;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發明專利兩項、實用新型專利兩項。曾獲“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二等獎,xx省教學成果三等獎,連續三年獲“先進工作者”稱號。資料管理下載。在分管教學工作期間,曾連獲兩屆xx理工大學教學工作評比教學先進學院三等獎,使化工學院的教學工作走在學校各學院前列。在分管學生工作期間,狠抓學風建設,使化工學院歷年畢業生考研率、就業率名列前茅。對於這些成果,他一直揮手,“這都是以前的,不能守著過去不求進步啊。”

  趙老師現在研究的專案有:主持兩項xx省技術創新專案“化工塔用網狀陶瓷填料”和“拋光磚防汙劑”;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項。為了完成這些專案,趙老師常常利用週末或晚上,在實驗室做實驗,經常到下半夜。“興趣是我最大的動力,我熱愛科研工作,並把它放在工作的首位。”熱愛使他投身科研,並樂此不疲。第三週學生開始做實驗了,他告訴同學們:“做實驗要實事求是。做現成的實驗,結果如果與書本不符,要忠實記錄實驗資料。然後去分析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哪個條件沒達到。所以做實驗必須認真。”這是他對同學們的要求,也是趙老師一貫嚴謹的作風。現在有些同學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以此為藉口不努力。趙老師談到他的興趣也是慢慢培養的,因為化工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絡,去觀察,去琢磨,就會發現很多問題,興趣也就逐步產生了。他現在的研究方向是:泡沫材料製備工藝、效能及應用、機械鍍鋅基合金工藝研究與應用、以片狀金屬(鋅、鋁)為主要成分的鋅鉻膜塗層原料製備及塗層防腐效能應用研究等。他饒有興趣地拿出幾個螺栓,“用電鍍、熱鍍汙染嚴重,現在用機械鍍鋅汙染少,效果也好。省內大多數高速公路的護攔都應用了這種螺栓。化工很有趣味,用途無所不在。”趙老師是淄博人,淄博是一個重工業城市。他指了指外面:“看,藍天白雲,淄博的空氣乾淨多了。化工會帶來一些汙染。我們研究化學,是為了使它朝有利於人民生活的方向發展,汙染會逐步改善的。”他希望同學們能好好珍惜現有的條件,努力把化學、化工學好,服務於社會。

  對他來說,時間是寶貴的,他擔任04級化工兩個班的《無機化學》授課任務,並悉心批改所有同學的作業。“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趙老師正是以此來要求自己。晚上,他會到自習室去看看。對於那裡濃厚的學習風氣,他非常讚賞。他提了一點建議:學習不光要有勁頭,還要講求方法。多年的工作經驗,他覺得班級風氣很重要,這取決於宿舍風氣,宿舍風氣又在於每個人。他更推崇一種“無為而治”,同學們能自我約束,主動學習,自覺修身養性。大學裡,誘惑的東西很多,要學會選擇,學會捨棄。大學生可塑性強,要及早地對人生自我設計,去努力達到目標。一個人在大學的表現與他將來踏上社會的成就是一個複雜的函式關係。若想有一番作為,專業課首先要學好。很多同學樂於參加一些課娛活動,但精力不能分散過多,要分清主次。其次要培養與他人的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和吃苦的精神。他以自己的切身體會談到“實現理想會有很多困難。比如,實驗條件達不到,要去克服。在工作崗位,要細心觀察,發現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解決,才會有收穫。”他鼓勵兩個專升本班,要把高額學費的壓力變為動力。有了動力,生活不再空虛。

  趙老師,邁著堅實的步子,走在辦公室、實驗室、教室。一路走下去,一路深深的足跡,用勤勉對待工作,謙遜、平和對待生活。擯棄浮躁,拒絕安逸。

  先進教育工作者事蹟材料5

  徐嵐在“本溪”這所以“創新、奉獻、敬業、求實”為傳統精神的上海市示範幼兒園、“市課改園”的教師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她和“本溪”一起經歷成功的“輝煌”,她也品嚐著示範園工作的“辛苦”。但她始終滿懷激情地投入教育教學工作。可以說,她是與“本溪”和孩子們共同成長起來的。

  在本溪工作的的十多年時間裡,徐嵐從一個普通的教師逐漸成長為一個入黨積極分子、政治學習組長、工會小組長和工會委員。她以兢兢業業、勤懇踏實的工作態度贏得了同事和家長的信任;同時又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為孩子們的成長開闢了一片廣闊的天空。作為“課改基地”的教師,她義無返顧的投入幼教改革。她全程參與的“二期課改”,使她轉變觀念,找到現代化的教育觀念,掌握學習、思考的方法,並且嘗試與教育實踐相結合,將幼兒的自主發展作為培養的目標與途徑,較好的實踐了與“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成為了“示範園”中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的骨幹教師。

  在經歷了“一期”和“二期”的課改之後,逐漸積累起課改經驗的她,又先後於20**年到20**年連續3年被園方聘為成熟教師,成為園內課題小組“幼兒自主性探索學習活動”研究的帶頭人,並於20**年11月獲得楊浦區“二期課改”先進的榮譽。

  徐嵐總是快樂地工作著,並且用她快樂的笑容影響著周圍的家長和同事們。在本溪的工作以及全程參與的課改經歷,為她積累了不少寶貴的工作經驗。她常常會將自己的一些新奇的想法和經驗“拿來”與同事們共享,有時同事遇到問題她也總是主動幫助解決或提出自己的建議;有的同事新來不久,不太瞭解“二期課改”的理念和方式,她也會耐心地進行解釋和分析,幫助她們儘快地融合到快節奏的工作當中。有的教師剛參加工作不久,對於一些教育、教學的方法還不很熟練,她會手把手地上一次示範活動……在徐嵐的心裡,教師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職業。

  她每天都會早早地來到幼兒園,一頭扎進孩子堆裡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一起鍛鍊,孩子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都在她的眼睛裡,成為她解讀孩子的有力依據。她總是將孩子們的事情掛在嘴上,記在心裡,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聽到她在繪聲繪色地講述孩子的事情,這已經成為她最大的快樂。也是憑著這樣的一份熱情,她與孩子之間已經建立起了一種親密的關係,亦師亦友,她常說:沒有不聰明的孩子,只有不聰明的老師。在家長的眼裡,徐老師是個愛嘮叨的人。她總是會拉著家長說說孩子的事,說點想法、給點建議;面對那些總有著許多不放心地爺爺奶奶,她總是笑臉相迎,耐心應對;並對家長的要求做好細緻的回應,哪個孩子的身體不好要及時新增衣服,哪個孩子的眼鏡要及時佩戴等等,一些細瑣的小事都映在她的腦子裡。

  她會非常仔細的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並及時與家長交流和溝通,還及時發現了一個有孤獨症傾向的孩子,為家長提出了及時看病和治療的建議。她用自己的真誠贏得了家長的好評,也使家長能夠真正地放心將孩子交到老師的手上。

  本溪精神是挑戰自我使她不斷尋求教育業務上的更大的突破。這時,“二期課改”給她帶來了新機遇和挑戰,在徐嵐心中燃起了“迎接挑戰”的激情,主動投入教育改革。透過及時的、不斷的學習、思考,實踐新的理念盪滌著頭腦中已有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習慣,在激烈碰撞,反思中獲得“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標、隨時捕捉教育時機”的教育觀念,促使孩子發展的同時也為她迎來了一片個人成長的廣闊天空。根據“二期課改”以幼兒發展為本,關注幼兒的主體意識和初步的社會意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