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全員核酸檢測實施方案(精選5篇)

鄉鎮全員核酸檢測實施方案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鎮全員核酸檢測實施方案(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鄉鎮全員核酸檢測實施方案1

  一、布點要求

  原則上每1000到1500人設定1個取樣點,每500到1000人設定1個取樣臺,每個取樣點開設1到2條綠色通道,面向老年人、兒童和孕婦等特殊群體提供服務,減少等待時間。

  二、設定要求

  鄉鎮(街道)負責選擇確定取樣地點,應當遵循安全、科學、便民的原則;一入口、一出口,室內、室外取樣點均應當為獨立空間,具備通風條件,內部劃分相應的清潔區和汙染區,配備手衛生設施、取暖設施,設立清晰的指引標識,並明確取樣流程。

  三、分割槽要求

  確定取樣點後,要組織人員勘察設計場地佈局,根據原有場地條件,科學劃分為分流等候區、現場待查區、入場測溫區、臨時隔離區、掃碼登記區、核酸採集區、物資保障區、臨時隔離區、醫療垃圾存放區,設定檢測通道,保證人員單向流動,落實“1米線”間隔要求,嚴控人員密度,取樣點的醫護人員取樣位置宜處於上風向,所有人員都應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一)分流等候區:設定相對寬敞、通風區域,受檢群眾接受核酸取樣前等候休息,並根據天氣條件配備防暑、遮雨等設施。

  (二)入場測溫區:合理設定人行通道,採取繞場排隊方式單線進入採集區。

  (三)臨時隔離區:用於暫時隔離在採集過程中發現的疑似患者或高危人群。

  (四)掃碼登記區:設定帳篷、遮陽傘、警戒線、辦公桌椅、測溫槍、水銀溫度計、消殺用品、充電寶、發電機、供暖設施、無線網路等現場所需物資。

  (五)核酸取樣區:使用隔離線或標識設定人行通道,設定1米線距離提醒。並搭建臨時帳篷,配備充足的桌椅、取樣裝置、個人防護用品、醫療垃圾桶、手消毒液、消毒藥械和宣教材料等,並應當為受檢人員準備紙巾、嘔吐袋和口罩備用。

  (六)物資保障區:選擇空間相對密閉,供採集人員更換個人防護裝備,放置與取樣點規模相匹配的防護物資、拭子和採集管、消毒藥品、戶外消殺裝置。

  (七)醫療垃圾存放區:衛生院放置醫療垃圾轉運箱,用於暫存醫療垃圾。

  四、標識要求

  統一設計全員核酸檢測使用的指引標識、分割槽標識,要求在取樣現場懸掛醒目的指引標識,並設定取樣流程和注意事項的公告板。

  五、基本設施標準

  1.簡易(棉)帳篷(室外取樣點)2個,辦公桌椅4套,體溫槍1個,水銀體溫計,隔離錐,護目鏡;

  2.警戒隔離帶數米;

  3.文具若干套;

  4.充足的電源及照明、遮陽傘、警戒線、擴音器、消殺用品、充電寶、發電機、供暖設施、無線網路取暖裝置、無線網路、充電裝置。

  鄉鎮全員核酸檢測實施方案2

  一、落實好常態化核酸檢測工作

  (一)1天1檢: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集中醫學觀察場所、進口冷鏈相關工作人員,密接、次密接、境外入區、中高風險地區入(返)區人員。

  (二)2天1檢:公安幹警,教職員工,社群工作人員及志願者,動車站、汽車站一線工作人員,快遞、外賣等物流配送從業人員,公交車、網約車、計程車從業人員,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建築工地從業人員,辦事視窗、酒店、商超、餐飲業、農貿市場等公共場所從業人員。

  (三)1周1檢:普通居民、員工。

  設立明泰路便民免費核酸取樣點及流動取樣點為廣大市民提供服務,流動取樣點地址另行通知。

  二、繼續做好防範區防控工作

  (二)做好重點防範場所防控。桑拿、按摩、足療、水療、棋牌室、麻將館、網咖、酒吧、KTV等密閉場所繼續暫停開放;學生兒童託管機構、線下教育培訓機構等按50%限流有序開放(不早於義務教育同學段學生返校時間);開放式體育場所等按50%限流有序開放;各類餐飲機構堂食按75%限流有序開放。各類公共場所要嚴格落實測溫、戴口罩、掃碼、限流、一米線等防控措施。進出各類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須憑72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各類賓館、出租房等住宿場所,需持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辦理入住手續。

  (三)做好聚集性活動管控。繼續嚴控大型活動、論壇、培訓等群體性活動,其他活動、會議等按照“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要求。

  三、加強新冠疫苗接種工作

  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方式。在沒有接種禁忌的情況下,符合條件的居民尤其是60歲以上人群要儘快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完成全程接種後滿半年的要儘快接種加強針,做到應接盡接。

  四、加強重點地區入(返)區人員管理

  各企業、小區要加強對入(返)區人員的摸排,對高風險地區入區人員嚴格落實14天集中醫學觀察,對中風險地區入區人員嚴格落實14天居家醫學觀察(不具備居家觀察條件的.,應轉為集中醫學觀察),對中、高風險地區所在設區市除中高風險地區以外的`入區人員開展7天居家醫學觀察+7天居家健康監測。從國內重點地區入(返)區的人員要第一時間向所在片區網格或單位主動報備,積極配合屬地落實防控措施。

  五、繼續做好個人健康管理

  居民要自覺落實防疫措施,堅持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線、通風消毒等良好衛生習慣,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乾咳、乏力咽痛、嗅覺減退等不適症狀,立即就近就診,就醫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本通告自4月16日至21日施行,後續將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動態調整。感謝廣大居民的理解、支援和配合!

  鄉鎮全員核酸檢測實施方案3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核酸檢測工作是落實“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的重要手段,為方便群眾日常核酸檢測,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鯉城區制定出臺常態化核酸檢測便民服務工作方案,助力保障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一、明確日常核酸檢測頻次

  (一)即到即檢:機場、動車站、汽車站、國省道卡口、碼頭等入鯉關口的入鯉人員,發熱門診患者,非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及陪護(住院期間2天1檢)。

  (二)1天2檢: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方艙醫院醫療機構工作人員。

  (三)1天1檢:其他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機場、口岸、邊檢、海關一線工作人員,集中醫學觀察場所、集中監管倉、進口冷鏈相關工作人員,密接、次密接、境外入鯉、中高風險地區入(返)鯉人員。

  (四)2天1檢:教職員工,公安幹警,社群工作人員及志願者,動車站、汽車站一線工作人員,公交、網約車、計程車、客運碼頭從業人員,快遞、外賣等物流配送從業人員,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建築工地從業人員,辦事視窗、酒店、商超、餐飲業、農貿市場等公共場所服務人員。

  (五)1周1檢:防範區普通市民。(六)進出社群小區外來人員須憑72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七)進出各類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須憑72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八)進出各類賓館、民宿、出租房等住宿場所,需持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

  二、建立責任落實機制

  以屬地街道、行業主管部門為主體,建立“街道、社群、小區、樓棟、戶”和“主管部門、行業、商戶(專案)、班組、個人”五層責任落實機制,加強組織領導,逐級落實、層層傳導,確保落實核酸檢測頻次。

  (一)抓好入鯉關口人員檢測在泉州西高速出口處設立24小時便民核酸取樣點,檢測物件為進入鯉城的司乘人員。

  (二)抓好區域人員檢測

  1、行業主管部門部署安排本行業核酸檢測工作,由“個人—班組—商戶(專案)—行業—主管部門”逐級報送核酸檢測人員資訊,主管部門動態跟蹤落實行業從業人員資訊,收集整理檢測資訊後報送區衛健局。

  2、分級分類推進

  (1)抓好集中人群核酸取樣工作:根據學校復課安排,分時段分年級推進師生核酸檢測,具體時間安排:4月15日:高三年級、中職三年級;4月16日:初中三年級;4月19日:中學、中職其他年級、小學三年級以上;4月23日:小學一二年級、幼兒園和特教學校。復學後至2022年5月底(後續視情況動態調整),每天抽取各校各個類別教職工、每個班級學生各20%人員核酸檢測,迴圈進行,確保每一輪核酸檢測全覆蓋無遺漏。同時,督促與學生共同居住的家屬同步開展核酸檢測工作。

  (2)抓好重點人群、重點區域的核酸檢測工作:大型商超、農貿市場、建築工地、星級酒店方面:採用流動取樣隊入駐相關場所進行核酸標本採集的工作模式。

  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教職員工,公安幹警,社群工作人員及志願者,機場、動車站、汽車站一線工作人員,公交、網約車、計程車、客運碼頭從業人員,物流配送從業人員,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公共場所服務人員:由行業主管部門收集從業人員資訊,報送區衛健局,各街道設立核酸檢測便民服務點提供核酸檢測服務。

  抓好隔離點周邊居民群眾的核酸取樣工作。

  三、最佳化取樣時間

  根據天氣變化及群眾檢測需求將取樣時間更改為上午7:30到11:00,下午16:00到20:00。

  四、本方案自4月16日至21日施行,後續將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動態調整。

  鄉鎮全員核酸檢測實施方案4

  一、成立鎮全員核酸檢測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二、前期工作

  (一)摸清轄區人員底數

  各村(社群)要以居民小組為單位建立常住人員臺賬。收集轄區內常住人員資訊,資訊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戶籍地址、常住地址、戶主、聯絡電話、工作單位;

  住址資訊應精確到小區(院落)、樓棟號、單元號、樓層號。臺賬應實時更新並製成電子文件。此項資訊由各村(社群)於11月6日前報鎮指揮部備案,同時自行妥善保管一份,在應急響應時及時提供並使用(各機關、企事業單位也要按上述要求建立工作人員臺賬)。

  (二)做好全員核酸檢測取樣點安排

  1.核酸檢測取樣點位設定。按照在疫情發生後一週內實現轄區內人口核酸檢測全覆蓋的要求。1個檢測點的取樣能力為>2500人/天,按照2日內完成全市全員核酸檢測取樣工作的要求,12個村(社群)根據實際確定核酸檢測取樣點12個,學校、企事業單位設定專項取樣點1個。

  2.取樣點佈局。取樣點的地點選擇在出入口不在同一位置的空曠區域,綜合考慮通風、交通方便、方便群眾、有群眾排隊的空間、不聚集、保持一米間隔距離等因素,各村(社群)要根據本轄區人員分佈,合理科學佈局取樣點。

  3.取樣點的工作人員配置。取樣點採用三班倒執行機制(一班7:00到12:00,二班12:00至17:00、三班17:00至21:00)。一個取樣點一個班人員基本配備標準為:主要負責人1人(鎮機關幹部),副負責人1人(村、社群、企業、學校主要負責人),醫務人員3人,填表登記錄入人員4—6人,各村(社群)居民小組長、治安秩序維護人員1—2人,情緒疏導員1人。

  4.後勤保障準備。各村(社群)提前儲備、配置好取樣點後勤物資。取樣點應有:桌椅2套(各2張桌子、4—6把座椅),帳篷2個、警戒線條帶100米以上、老年人(兒童)特殊通道、手提小喇叭1—3個、電腦、印表機、口罩、消毒液、核酸取樣點標識。以上物資中,帳篷、警戒線條帶、口罩、消毒液、核酸取樣點標識由鎮政府統一提供,其它物資由村(社群)負責。取樣點其他後勤保障工作由各村(社群)負責。

  三、做好培訓工作

  全員核酸檢測涉及千家萬戶,直接面對廣大人民群眾,是應急狀態下的特殊任務。需要迅速、全面、高效、有序進行,要做好此項工作,必須精心組織,事前要組織好全體工作人員培訓。取樣點工作人員的培訓由鎮人民政府、各村(社群)組織,衛生院醫生負責防護知識的培訓。培訓及應急演練時間:11月9日—13日。

  四、預案啟動

  接市指揮部通知,立即啟動本預案。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核心酸檢測取樣工作的統一組織領導,成立工作專班具體負責核酸檢測取樣工作,根據取樣點的設定,做好每個取樣點覆蓋人群的組織、檢測取樣、送樣、統計和秩序維護工作,錯時分批組織好人員到核酸取樣點位進行取樣,防止人群聚集,維護好現場秩序。

  職責分工及相關工作安排

  1、按照職責分工共分為8個專項工作組,分別為:

  (1)綜合協調組;

  (2)技術指導組;

  (3)資訊排查收集、推送、業務指導組;

  (4)防疫消毒組;

  (5)輿情控制、宣傳教育引導組;

  (6)應急處置、穩定疏導組;

  (7)交通安全引導、秩序維護組;

  (8)後勤保障組。具體分工及職責如下:

  (1)綜合協調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負責核酸檢測期間對各工作小組、檢測點、村(社群)、企事業單位工作進行統籌、安排、協調;

  機關群眾接待,其他事務處理。

  (2)技術指導組

  組長:

  成員:衛生院工作人員、村(社群)衛生站醫務人員

  工作職責:對核酸取樣醫護知識、各檢測點防護知識進行業務指導,確保核酸取樣標準高效,取樣點防疫措施到位。

  (3)資訊排查收集、推送、業務指導組

  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負責各村(社群)人員資訊的排查、統計、收集、推送、資訊比對,各檢測點業務指導。

  (4)防疫消毒組

  組長:

  成員:各村(社群)治保主任、志願者

  工作職責:負責各檢測點防疫消毒、場所工作人員衛生防護及群眾體溫監測等。

  (5)輿情控制、宣傳教育引導組

  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黨政辦負責收集轄區和網路負面資訊,並對轄區不良資訊、媒體進行監管和正確的輿論導向。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資訊均由上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向社會發布,任何人、任何單位不信謠、不編謠、不傳謠。按照市指揮部統一宣傳口徑,及時通知、釋出相關資訊。

  (6)應急處置、穩定疏導組

  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負責各檢測點突發事件處置。發現可能引發極端事件的情況,要及時制止,做好疏導穩控及化解工作,防止發生違法行為。對不聽勸阻的人員,由鎮村(社群)幹部配合派出所民警負責強制帶離,確保檢測工作有序推進。

  (7)交通安全引導、秩序維護組

  組長:

  成員:派出所幹警、各村(社群)治保主任、志願者

  工作職責:負責檢測點現場交通安全引導、秩序維護。

  (8)後勤保障組

  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負責檢測期間所需工作經費開支。按照市指揮部指導意見,負責對各檢測點帳篷、警戒線條帶、口罩、消毒液、核酸取樣點標識等物資進行調配;

  負責檢測點工作人員用水、用餐保障;

  鎮政府備應急公務用車一輛,鎮第二中醫醫院負責備應急防護車輛一臺。

  2、為確保有序推進檢測點工作,按點位、片區劃分共分為4個責任點,分別為(1)片區;

  (2)五福片區;

  (3)片區;

  (4)企事業單位檢測點。具體分工及職責如下:

  總指揮:

  (1)片區

  組長:

  成員:各點聯絡幹部、村(社群)書記

  職責:

  (2)片區

  組長:

  成員:各點聯絡幹部、村(社群)書記

  職責:

  (3)片區

  組長:

  成員:各點聯絡幹部、村(社群)書記

  職責:負責集鎮社群、村、村各檢測點工作綜合協調

  (4)企事業單位檢測點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職責:

  五、工作要求

  (一)強化工作配合

  鎮屬各企事業單位、相關部門、機關各辦所和村(社群)要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緊迫性,各負其責、密切配合。所有工作人員確保通訊暢通,按時到崗到位,服從指揮,聽從安排,遵守紀律,保守秘密,盡職盡責,確保有序推進。

  (二)加強情報資訊收集研判

  預案啟動後,各聯村(社群)負責人要及時收集資訊,彙報情況,重大狀況及時報告,為應急處置工作提供及時有效支撐。

  (三)嚴格責任追究

  各領導幹部、各村(社群)要以高度的責任心有序組織。按照指揮部工作要求,認真履職,維護好轄區社會穩定。凡因工作不落實、不到位而發生涉穩及公共衛生安全事件,造成重大影響的,將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鄉鎮全員核酸檢測實施方案5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明電〔20xx〕4號)、省防控辦《關於印發疫情常態化防控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方案的通知》(蘇肺炎防控辦〔20xx〕82號)以及《xxx市疫情常態化防控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實施方案》(連肺炎防控辦〔20xx〕113號)精神,進一步加強重點人群核酸檢測,防止疫情在我縣傳播和蔓延,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原則

  對重點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施“應檢盡檢”;重點人群以外的其他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按照“自願、自費”原則,實施“願檢盡檢”。

  二、重點人群範圍

  重點人群包括:密切接觸者、中高風險地區來灌人員、離京離鄂離漢來灌人員、境外入境人員、發熱門診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手術患者、出現發熱或呼吸道症狀的在院患者、開展內鏡檢查等風險操作的患者、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及護理員、口岸檢疫和邊防檢查人員、監所工作人員、社會福利養老機構工作人員等。

  三、職責分工

  我縣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實行“政府主導、部門聯動、聯防聯控”原則,統籌調配檢測資源,全力做好各類重點人群檢測工作。

  (一)密切接觸者、中高風險地區來灌人員。由交通管控組、社會及社群防控組、企業防控組、學校防控組、農村防控組等相關專項組及鎮(社群)、園區進行摸排,摸排到的相關人員由相關專項組及鎮(社群)、園區統一安排到集中隔離點進行取樣檢測。

  (二)境外入境人員。由涉外防控指揮部、社會及社群防控組、企業防控組、學校防控組、農村防控組等相關專項組及鎮(社群)、園區進行摸排,摸排到的相關人員由相關專項組及鄉鎮(社群)、園區統一安排到集中隔離點進行取樣檢測。入境人員隔離期滿14天后,再分別於第7天和第14天開展核酸和IgG抗體檢測。

  (三)離京離鄂離漢來灌人員。由交通管控組、社會及社群防控組、企業防控組、學校防控組、農村防控組等相關專項組及鎮(社群)、園區進行摸排,摸排到的相關人員由相關專項組及鎮(社群)、園區統一安排到集中隔離點進行取樣檢測。

  (四)發熱門診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手術患者、出現發熱或呼吸道症狀的在院患者、開展內鏡檢查等風險操作的患者以及在醫療機構工作的人員。所在醫療機構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在該醫療機構進行取樣檢測;不具備檢測能力的醫療機構,自行釆樣送檢到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五)邊防檢查、海事等口岸查驗單位工作人員釆樣檢測由本單位自行組織,安排至集中隔離點進行取樣檢測。

  (六)監所工作人員。由公安部門負責組織,相關人員由公安部門安排至集中隔離點進行取樣檢測。

  (七)社會福利和養老機構工作人員。由民政部門負責組織,相關人員由民政部門安排至所轄鎮核酸檢測取樣點進行取樣檢測。

  (八)重點人群以外的“願檢”人群,按照“自願、自費”原則,由灌南縣第一人民醫院提供核酸檢測服務。

  (九)取樣檢測費用依據《市疫情常態化防控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實施方案》(連肺炎防控辦〔20xx〕113號)由縣政府承擔。

  四、強化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鎮、園區、縣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要充分認識重點人群核酸檢測對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意義,加強組織領導、快速部署、立即啟動,組建檢測工作專項工作組,提高檢測效率、保證結果精準。

  (二)加強財政保障。縣財政部門要建立與常態化疫情防控相適應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經費保障機制,統籌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等財政資金及社會捐贈資金,進一步加大經費投入,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確保重點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費用得到保障。

  (三)加強實驗室建設。縣疾控中心和有條件的二級醫療機構於6月30日前建成符合要求的實驗室,具備獨立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能力。鎮衛生院、綜合醫院等不具備新冠核酸檢測能力的醫療機構及時與灌南縣第一人民醫院或者具備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的第三方機構簽訂檢測協議,不折不扣完成“應檢盡檢”和“願檢盡檢”任務。

  (四)加強政策宣傳。各鎮、園區、縣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要加強重點人群核酸檢測政策宣傳,重點宣傳檢測工作安排、收費政策、結果出具時間等內容,爭取公眾理解和支援,避免造成糾紛和投訴。

  (五)加強資訊報告。縣疾控中心、各醫療機構彙總整合重點人群和“願檢”人群核酸檢測開展情況於每日上午9:00前將前一日檢測情況統計表統一報送縣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指揮部預防控制組。

  (六)加強督導檢查。縣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指揮部將組織人員對重點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情況開展督查,重點督查組織實施情況、檢測能力建設、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質量控制、政策宣傳等方面內容,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到位;對履職盡責不力、失職瀆職,造成後果的,依法依規嚴肅追究責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