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鄉村振興觀後感(精選16篇)

2022鄉村振興觀後感

  一、鄉村振興的含義

  鄉村振興,顧名思義,是鄉村的振興。在鄉村振興的所有考量因素中,鄉村產業是根本,讓鄉村居民活得更好是目的。人創造產業,產業創造人。沒有產業,也就沒有人,鄉村事業、鄉村治理、鄉村文化也就無從附麗。人,是逐利的動物。在人口自由流動的今天,哪裡有讓人存活、讓人活得更好的產業,人口就會流向哪裡。因此,我們所要振興的鄉村產業,應當是能夠創造出等於或略高於社會平均利潤率的產業。

  二、2022鄉村振興觀後感(精選16篇)

  鄉村振興不僅是經濟的振興,也是生態的振興、社會的振興,文化、教育、科技、生活的振興,以及農民素質的提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鄉村振興觀後感(精選1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鄉村振興觀後感1

  同學們,每當你們仰望皎潔的明月時,心中是否會想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每當你們看見嫩綠垂柳時,是否會回憶起“萬條垂下綠絲絛”;每當你們身處荒蕪的平原時,會不會用“大漠孤煙”來發出感嘆,每當你們看到英雄壯士的時候,又有沒有記起“水滸”、“三國”裡的忠義肝膽、壯懷激烈。

  在祖國的錦繡山川上,我們的先祖創造出了璀璨的文化,中國的方塊字可以說是最實用又神奇多變的文字;四大文明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貢獻;古老的對聯與詩歌引來多少人揣摩;傳統民俗更是傳遍亞洲。北方,雪花飛騰的林地上,寒冷的身軀裡,一顆炙熱的心創造了北方狂野的文化;南方,山清水秀,溫柔細膩,民歌舞蹈與精緻的設計帶來一種美感;西方頂天的高山,荒涼的戈壁,卻有多少人堅韌不拔,為高原帶來純潔的文明。東方,禮尚往來,平原上造就了最最傳統的古文化,最最讓人敬佩的禮儀。雄鷹在草原上翱翔,鐘聲從古寺裡飄出,雲海雪峰上那白茫茫的感嘆;中國文化是最如此的燦爛!

  我們不僅為我們先祖寫下了的詩篇自豪,更要將這份自豪流傳千世、萬世,他帶領著紅軍,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創造了新中國;錢學森,鄧稼先,自己的嘔心瀝血換來了“兩彈一星”的輝煌;魯迅,他以筆為劍,用一生在文學上艱苦奮鬥,用文字喚醒人們;周恩來,他們憂國憂民,把一輩子都用在建設祖國和造福人民上。這些人將五千年文明儲存下來,還錦上添花,更將中國推上了進步和發展的列車,將文明變成科學,走向一個科學的時代,五千年不會是終點,我們的目標是五萬、五億年!

  中華上下五千年,璀璨的文明無比輝煌,悠悠文化更讓人驕傲,它像草原、又像高山,像野溪、又像春天。因為文明,所以我們會在草原上發出“笙歌嘹亮隨風去,知盡關山第幾重”的感嘆。會在關塞上展現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霸氣,會在小河上想起“水天溶漾畫橈遲”會在泰山頂遙看蒼茫,立地頂天,因為這是不朽之文明,令人自豪的中華!

  2022鄉村振興觀後感2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祖國,也不會忘記我們的祖國,她是我們的母親――我們的祖國母親。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祖國在我心中”。

  我的祖國――中國,有著大好的河山:長江、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長城、運河又長又雄偉,令人歎為觀止;西邊是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東邊又有著雄偉的泰山,偉大詩人杜甫《望嶽》所描寫的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指的便是東嶽泰山了。“杭嘉湖”有著“魚米之鄉”的美稱,嘉興南湖宛如遊弋其中的魚兒;杭州又有著“人間天堂”的美稱,那麼西湖就像是天堂裡的一顆明珠,中國還有著許多數不勝數的風景名勝。

  曾經,我的祖國承受著千災與百難,這使我們看見了她流下疼痛的眼淚,直到南湖紅船起航的那一刻,當五星紅旗在大地升起時,東方雄獅才在噩夢中驚醒,我的祖國,展開了新的畫卷。

  在新中國的歷史中,有許多為了新中國的成立而做出巨大貢獻的英雄:邱少雲,當他面對熊熊燃燒的烈火時,本可以自救,但為了完成任務,卻在烈火中一動不動,堅持了30多分鐘,最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正如他的誓言一樣:“為了世界革命,為了戰鬥的勝利,我願獻出一切”;董存瑞,他抱著炸藥,去炸敵人的暗堡,當找不到支架時,他自己便充當支架,手託炸藥,用生命炸燬了敵人的暗堡;楊根思,當陣地上只有兩名傷員來對抗40多名美軍時,他十分英勇地拿起炸藥,衝向美軍,與美軍同歸於盡;梁士英,一個人用十幾顆手榴彈擊退了一個連的敵人,在關鍵時刻,他將爆破筒塞入碉堡裡,但又被敵人推了出來,他只好用身軀頂住爆破筒,於是他犧牲了。

  其實並不是只有做出巨大貢獻,才是愛國。生活中的小事也能做出貢獻。現在,大氣層因汙染而破壞,引發霧霾等問題,我們愛護環境也是愛國。在這裡呼籲大家,用行動來致敬我們心中的祖國母親,減少水汙染,讓她更潔淨光亮一些,減少廢氣排放,讓她頭頂上的這片藍天更加蔚藍!讓我們開啟垃圾分類,讓我們的祖國母親更加美麗,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絢麗、美好!

  2022鄉村振興觀後感3

  目前,鄉村振興熱遍及所有農村區域,各地政府熱情高漲。在基層扶貧過程中,透過觀察分析瞭解,我認為,在普遍的發展熱潮中尤其需要冷靜的理性思考:鄉村振興需要的是高質量的、持久的振興,不能搞不切實際、不顧長遠的無序開發;要克服只顧當前、不顧長遠的短視,立足本地實際,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擔當,在特色上下功夫,在差異化上求突破,在發展增收上謀出路。按照當前三洲的實際,必須突出抓好“三頭”:

  一、把握一個重頭:資源的保護和規劃

  在當前三洲的發展中,三洲的優勢在於自然資源,三洲的特色在於生態宜居。要實現鄉村振興和融入三洲建設,就一定要牢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農村的優勢資源挖掘併發揮出來,只有把農村的生態資源保護好,才會將其變成金山銀山。

  一要對農村生態系統進行修復、保護。過去,我們對一些地方的農業資源過度開發消耗,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系統,為此我們應開展河湖水系連通和農村河塘清淤整治。

  二要深化農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全力抓好舊危泥磚屋拆除、村道巷道和屋前屋後環境衛生整治,為廣大群眾營造整潔舒適的居住環境;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畜禽糞汙處理、廢棄農膜回收、病蟲害綠色防控等行動,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實施農村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

  三要抓好資源的利用規劃。針對鄉村資源要素的配置、土地開發利用、耕地保護及經濟、生態、社會的發展,制定好近期和遠期發展目標規劃,既突出功能統籌、產業融合,又強調生態文明和城鄉共融發展,做好人與自然、資源與生態、發展與環境的融合,增強規劃的可行性和長遠性,讓規劃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

  二、強化一個帶頭:幹部的引領和表率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鄉村振興要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組織,要靠千千萬萬個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法寶就在於支部是核心,書記是帶頭人,村幹部是服務員。發揮村幹部模範表率作用要把握好三個方面:

  一是要守好基層組織主陣地。各基層組織要以抓好黨建為引領,建強班子、帶好隊伍,強化宣傳、善於引導,依法辦事、規範治理,整合資源、借力發展,進一步地摸門道、找竅門,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二是要爭當基層發展的“領頭雁”。作為村幹部,要想方設法幫群眾增收,讓群眾的錢包鼓起來,這樣才能透過發展來難題,凝聚人心。當前特別是要打好精準扶貧這場硬戰,村幹部作為“一線戰鬥員”、“一線指揮員”,必須守住自己的陣地,在推進脫貧攻堅中舉好旗、領好路,想方設法帶領村民發揮本村優勢,推進產業扶貧。

  三是要當好基層群眾的“貼心人”。作為村幹部,不僅要嚴格依法辦事、按規則辦事點才節,一碗水端平,而且要善於處理村務,集中民智把好事做好、實事辦實,成為治村有方、持家有道的當家人。同時,要做到胸有情懷願擔當,做到身真入、心真沉、情真融,幫助群眾解決好最盼最難最怨的事情,及時疏導和化解矛盾糾紛,培育文明道德風尚。

  2022鄉村振興觀後感4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破解人才瓶頸制約。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造就更多鄉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一)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體系。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支援新型職業農民透過彈性學制參加中高等農業職業教育。創新培訓機制,支援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龍頭企業等主體承擔培訓。引導符合條件的新型職業農民參加城鎮職工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鼓勵各地開展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試點。

  (二)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縣域專業人才統籌使用制度,提高農村專業人才服務保障能力。推動人才管理職能部門簡政放權,保障和落實基層用人主體自主權。推行鄉村教師“縣管校聘”。實施好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援計劃,繼續實施“三支一扶”、特崗教師計劃等,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支援地方高等學校、職業院校綜合利用教育培訓資源,靈活設定專業(方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鄉村振興培養專業化人才。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遺傳承人等。

  (三)發揮科技人才支撐作用。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鄉村和企業掛職、兼職和離崗創新創業制度,保障其在職稱評定、工資福利、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權益。深入實施農業科研傑出人才計劃和傑出青年農業科學家專案。健全種業等領域科研人員以智慧財產權明晰為基礎、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探索公益性和經營性農技推廣融合發展機制,允許農技人員透過提供增值服務合理取酬。全面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

  (四)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建立有效激勵機制,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支援企業家、黨政幹部、專家學者、醫生教師、規劃師、建築師、律師、技能人才等,透過下鄉擔任志願者、投資興業、包村包專案、行醫辦學、捐資捐物、法律服務等方式服務鄉村振興事業。研究制定管理辦法,允許符合要求的公職人員回鄉任職。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現代農業,培養造就新農民。加快制定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落實和完善融資貸款、配套設施建設補助、稅費減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明確政策邊界,保護好農民利益。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殘聯等群團組織的優勢和力量,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等積極作用,支援農村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鄉風文明建設、農村弱勢群體關愛等。實施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加強對下鄉組織和人員的管理服務,使之成為鄉村振興的建設性力量。

  (五)創新鄉村人才培育引進使用機制。建立自主培養與人才引進相結合,學歷教育、技能培訓、實踐鍛鍊等多種方式並舉的人力資源開發機制。建立城鄉、區域、校地之間人才培養合作與交流機制。全面建立城市醫生教師、科技文化人員等定期服務鄉村機制。研究制定鼓勵城市專業人才參與鄉村振興的政策。

  2022鄉村振興觀後感5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期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遵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努力做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對照十六屆五中全會對建設新農村的20字概括,即“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這次,有四句話不一樣。新的鄉村振興總要求,是農業農村發展到新階段,設定的新目標,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這是新的歷史背景下,農業農村發展到新階段的必然要求,

  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是最終目標。始終關注農村人居環境,關注農民生活環境。以人民為中心,讓農民生活在美麗鄉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理念。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中“生態宜居”這一項,堅持遵循鄉村發展規律,紮實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這一重要內容。從關心廁所衛生,透過“廁所革命”,讓農村群眾用上衛生的廁所這樣的“小事”可以看出,隨著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新農村建設也要不斷推進,人居環境的改變還有農民的幸福感越來越被重視。

  2022鄉村振興觀後感6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拓寬視野、轉變思維,更好地抓黨建引領促鄉村振興,透過參觀多個美麗鄉村建設點、園林基地、採摘基地以及黨群服務中心,聽取了相關負責人對該村黨建引領、美麗鄉村、文明建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等工作的詳細介紹。對“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夯實基層黨建,鞏固振興基礎

  整合優勢資源,讓黨支部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者和命運共同體。選派街道優秀年輕幹部擔任黨建指導員,常駐基層支部指導各項工作開展。發揮黨小組長基石作用,選優配強中堅力量,構建更為穩固的組織框架和後備梯隊,培養一批懂基層、愛農村、愛農民的幹部隊伍。

  二、著力把脈定向,帶頭振興示範

  在鄉村振興建設中,黨員幹部“早九晚九”的工作模式成為一種心照不宣的行為準則,每個幹部在埋首案頭、山間挖土、走訪宣講之間自然交替,讓黨員幹部帶頭成為“鄉村振興”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成為服務群眾最有力的回應。

  三、做好融合文章,激發振興活力

  做好“城鄉融合、以城帶鄉”文章,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充分挖掘“山水、村落、生態”等旅遊資源,開發自耕園藝、家庭自助廚房、網際網路銷售平臺等農業延伸特色服務,探索城鄉共享菜園建設模式,提升本地農副產品附加值。結合實際,建立黨員群眾講習所,講習內容涵蓋黨課、農業技術等各方面專題,大力培育有擔當、勤作為、懂技術的新型農民。成立新鄉賢委員會,推選堪擔表率、經驗豐富的村民擔任鄉賢,積極參與村民矛盾調解,構建村風淳樸、村民自治的和諧鄉村文化。按照就地取材、就地造景、節約資源、不大拆不建的要求,充分利用閒置土地及房屋資源,引導並規範村民發展農家樂、茶館、小超市等家庭經營,打造綠水青山的生態樣本。

  四、突出黨建引領,找準鄉村振興著入點

  打造服務型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建工作的總抓手,堅持加快鄉村振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始終將加強黨建工作擺在首位,以農村黨組織為龍頭,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以發展現代農業為依託,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大力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建強組織作保障,抓好領導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提升新時代黨領導農村工作的水平。

  2022鄉村振興觀後感7

  今年作為“十三五”規劃的決勝之年,也意味著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將與全國人民一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成功路上並不總是一帆風順,抵達終點前也難免磕磕絆絆,更重要的是,衝刺完成以後的前行方向又該何去何從。

  對於脫貧任務和脫貧困難相對集中於廣大的農村地區,應該如何做到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發揮“1+1>2”的促進作用,需要我們規劃措施、具體落實雙管齊下。

  在措施的規劃上,要體現全面覆蓋和精準針對的要求。對於重點的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建立相應的幫扶機制,保持一定的財政投入力度,以求總體穩定。對於欠發達的西部地區脫貧縣,可集中力量支援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因地制宜地推動當地產業發展,挖掘其自身發展潛力以及鞏固脫貧成果。對於返貧問題,健全防止返貧檢測和配套的幫扶機制,杜絕貧困戶在脫貧和返貧之間的來回掙扎。對於農村地區的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推動其積極與鄉村振興同配套適應,確保廣大的農村人口有應對風險、自然災害和疾病的能力。

  在具體落實上,制定的政策離不開單位個人的落實,所以鄉村振興離開不專業人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懂農村、愛農民的“三農”隊伍。深入脫貧地區瞭解實情,根據當地特色和優勢條件,配套網際網路的資訊資源,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引領作用。對於“三農”隊伍的下鄉問題,需要拓寬引才聚智的渠道,如透過現有的公務員招錄製度、事業單位招聘制度等方式,將“三農”人才聚集到鄉村來,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推進貢獻力量、發揮作用。對於“三農”隊伍的培訓問題,需要注重當地人才的訓練養成,透過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培訓等提升本地青壯年人才的知識文化水平和職業實踐能力,為鄉村培養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土人才。

  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兩者內涵都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屬異曲同工之妙。廣袤大地上,世世代代臉朝黃土背朝天的中國農民已經不再飽受飢寒之苦,如今在黨中央的帶領下將會走上一條愈來愈幸福的道路。

  2022鄉村振興觀後感8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故鄉是精神的依託,是靈魂的歸宿。鄉情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懷戀,是慈母手中那根縫縫補補的絲線,是“造福鄉梓”的動力。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感召下,在濃烈鄉情縈繞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返鄉創業就業,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

  鄉情呼喚青年創業,綻放青春光彩。進入新時代,鄉情對於鄉村振興越發凸顯出更加積極的意義。在過去,億萬農民工從農村到城市求職,為獲得發展機遇而背井離鄉實屬無奈。今天,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援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回到家鄉創業就業,他們以先進的知識技術、敢嘗試敢創新的勇氣而成為助推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不論是返鄉發展農村電商,還是發展“新農業”,廣大青年在農村必有可為且大有可為。對他們來說,鄉情不僅僅是情懷,更是責任。正如許多大學畢業生他們參加“大學生村官”、“西部計劃志願者”等基層服務,他們毅然選擇投身基層建設,在奮鬥中實現了個人價值,彰顯了青春光彩。

  鄉情推動生產力革新,促進產業發展。鄉情是一份牽掛,對於在外漂泊的遊子而言鄉情具有不可比擬的“情感引力”,在這份渴望下,許多在城市打拼的“異鄉人”在城市站穩腳跟後,最終決定迴歸故里,因為故鄉有新時代的大好機遇:城鄉結構調整的過程中,由城市到農村的流動格局開始形成;這裡不願背井離鄉、心繫家庭的剩餘勞動力正在形成新的人口紅利,全新的產業技術組合在農村的生產力革新將發生質的飛躍;優美的自然風光和鄉土優勢是農村不可多得的地理資源,悠久的古樹民宅和農業傳統是鄉村歷久彌新的文化資源……面對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市場需求,這裡是“天然的供給側”。正是這種力量,堅定了人們常駐故里的決心,利用這些發展紅利,促進農村產業發展。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鄉情的感召下,在希望的田野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迴歸家鄉,投入並存廣闊天地,大展才華大顯身手,彙集成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綻放青春光彩,促進產業發展,為建設美麗鄉村的磅礴之力!

  2022鄉村振興觀後感9

  透過為期一週的培訓學習,使自己對鄉村振興戰略有更了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十九大報告首度提出“鄉村振興戰略”, 內容十分豐富,既包括經濟、社會和文化振興,又包括治理體系創新和生態文明進步,這一戰略為當前農村發展指明瞭方向,是從根本上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重要決策部署。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保當地群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

  此次培訓課程內容充實豐富,既有《新農村環境治理與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戰略解讀》、《“網際網路+”時代的大資料創新及應用》等理論學習,也有美麗鄉村及特色小鎮進行現場實地教學,圍繞本次培訓學習體會,結合目前我縣農村實際情況來看,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是農村環境治理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責任重大,刻不容緩。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產生大量生產、生活垃圾。工業、養殖業不斷擴充套件,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後 ,又缺乏環保意識,農村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要留住綠水青山,必須加大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力度,提高農村環保意識;減少農村工業汙染,鼓勵迴圈經濟,提高環保準入門檻,加大環境汙染懲處力度;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活汙染源治理;採取分散與集中處理相結合的方式處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汙水;大力發展生態有機農業產業,培育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減少農藥汙染。農村環境治理重在建設,難在堅持,只有透過逐步完善建設,形成長效機制,堅持守住了綠水青山,才是保住了金山銀山。

  二是充分運用大資料,把農業產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的最大優勢發揮到極致。目前人們衣食住行已離不開網際網路,依賴於網際網路。一個品牌的成功,在品質保證的前提下,營銷策劃是打響品牌的關鍵,在大資料時代下,想網民所想,思網民所思,站在一個普通網民的角度來做宣傳策劃,戳中要點,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接觸。近年來,我縣農產業搭上大資料後,發展迅速,宣傳力度逐年提升,透過大資料物聯網可追溯系統,可以查詢到農產品的身份證,讓消費者隨時查詢產品的生長過程,吃得更放心。圍繞大資料引領和推進農文旅一體化發展,實現了大資料物聯網可追溯系統在農產品深加工領域的實際運用,全面提升了我縣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實現了農產品出口,遠銷俄羅斯、馬來西亞、香港等。

  三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本質意義就是群眾文化素養提高和生活水平提升。鄉村發展必然要有興旺的產業支撐,要因地制宜、要具有特色。只有走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鄉村發展才能長久,經濟才能帶動發展。還要積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風尚,使鄉村更加互助發展。鄉村治理是社會治理的最基礎,讓村民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要弘揚和傳承優良的傳統道德觀,要把村規民約、村民自治整合起來形成治理有序的規範體系。要充分科學合理利用本土自然資源,有效保護生態環境,改變生活陋習,鄰里和睦,鄉風文明,使農村成為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文明和諧的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只有提高人民文化素養、生活水平,實現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才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所在。

  2022鄉村振興觀後感10

  脫貧攻堅取得重大勝利,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補齊了短板弱項,積累了許多有益經驗和做法。目前,一定要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要在政策導向上做好銜接。一方面,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機制,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工作。另一方面,要按照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要求,統籌推進鄉村規劃工作,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支援產業發展、就業創業、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公共服務提供等的政策,紮實開展鄉村建設行動。

  要在產業規劃上做好銜接。要著眼於實現鄉村產業振興,強化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增強鄉村產業聚合力。要最佳化鄉村產業空間結構,強化縣域統籌,推進鎮域產業聚集,促進鎮村聯動發展。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激發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夯實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

  2022鄉村振興觀後感11

  我覺得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在黨紀法律範圍內主動破除制約鄉村發展的條條框框,為創新鬆綁、為發展撐腰。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全方位反思以前在農村農業工作方面的不足和問題,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探討破解鄉村振興瓶頸的舉措,把討論活動變成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的過程,用討論的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要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為鄉村振興想辦法,不為不作為找理由的濃厚氛圍,樹立為幹事者擔當,為作為者負責的正確導向。

  二是政策上要吃透。結合現場教學所去村莊,感悟最深的就是把政策用足用活。這恰恰是我們工作的一大短板,我們的習慣做法是用政策限制,不是用政策發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法規的學習培訓和宣傳力度,提高執行者的業務素質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政策研究的力度,提高解讀政策的能力,創造性地提出貫徹落實政策的細則或舉措,讓政策更接地氣,更服水土,而不是機械教條式的執行政策,更不能把政策變成謀取私利的工具和依據,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政策變成推進鄉村振興的動力。

  三是資源上要啟用。實現農民承包地經營權全部流轉,股權化既保證了農民的土地收益,又弱化了農民個體實際地塊的界限,限度地降低用地成本,化解了土地糾紛,很好地處理了農村集體和個人的利益關係,極大地釋放和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土地的規模化、集約經營。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這一政策,我們還未用足用活。其次社會資源。鄉村振興不是一部門的事,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統籌整合使用政府資源、統籌調動社會民間力量,引導企業資本參與。第三文化資源,如何借鑑融合,推動現有資源融入縣全域旅遊,盤活文化資源、增強文化底蘊、打響文化品牌,是未來一段時間我的主要工作目標。

  四是責任上要擔當。創新發展,先行先試,需要擔當,就要大力傳承弘揚敢打敢拼精神。

  一要有為群眾為集體利益擔當初心。

  二要有迎難而上、艱苦奮鬥,不怕挫折、不怕失敗,愚公移山的恆心。

  三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久久為功,利在長遠,天下為公的公心。這既是對幹部個人的要求,也是對各級黨組織的要求。

  五是黨建上要加強。黨群服務中心是每個參觀點最突出、最顯眼的標誌。“為集體操心、讓群眾省心、請組織放心”、“村莊發展快,要靠書記帶;群眾生活美,要靠班子領;火車開的穩,要靠黨員撐”,處處體現了黨員示範帶頭,服務群眾的理念,體現了黨組織在鄉村振興、鄉村治理中領導核心作用。任何一個美麗鄉村的建設,都離不了黨組織引領、黨員示範帶動,只有強一個支部,才能促一個產業、活一地經濟、富一方百姓。要透過黨建引領,不斷強化“三基建設”,啟用基層黨委、農村黨支部內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觀能動性。

  一是要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的傳統,這個傳統不能丟。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辦好農村的事情,關鍵在黨。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一項複雜系統工程,需要發揮黨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的作用,健全黨管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和黨內法規,增強領導農村工作本領,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是要堅持規劃先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必須注重規劃先行、突出重點、分類實施、典型引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推進鄉村振興具有前所未有的長遠性和全域性性,必須堅持規劃先行,加快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強化鄉村振興戰略的規劃引領作用。要始終堅持以各級相關檔案精神為引領,根據農村實際,認真謀劃鄉村振興發展。

  2022鄉村振興觀後感12

  1、要抓好規劃編制這個先導。鄉村振興,規劃先行。鄉村振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須要有長遠規劃,穩步推進。要對照國家要求,結合實際,高標準編制永和鄉村振興具體行動規劃,同時按照全縣鄉鎮功能佈局科學規劃,形成我鄉本土特色鮮明的鄉村振興發展格局。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發揚釘釘子精神,一年接著一年做,一屆接著一屆幹,確保幹出成效。

  2、要抓好人文環境這個基礎。人是生產力最活躍的因素,而優美宜居的農村環境是吸引人的關鍵。加強農村環境治理,以“廁所革命”為契機,加快實現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美化鄉村生態環境,保護好綠水青山和田園風光。以景區的理念規劃永和,以旅遊景點的標準建設永和,在全鄉開展村莊景觀美化、亮化活動,建設生態宜居鄉村。加強農村水、電、路、氣、房、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公共服務站點建設,因地制宜興建特色餐飲、特色民宿、購物、娛樂等配套設施,打造生態宜居、生活便利的新農村。

  3、要抓好產業發展這個核心。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道路,是鄉村振興的必然選擇。要堅定不移做強農業產業,大力發展生態迴圈農業,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以打造“小水果”之鄉為契機,大力發展永和生態休閒旅遊農業。重點以冬棗、沃柑、獼猴桃、香瓜、西瓜、小水梨、湘蓮、油茶等為主打產品,推動我鄉傳統農業向現代代農業發展。利用自然資源,以松柏、龍鳳為中心,推動永和康養、休閒旅遊業發展。以三和瓷業為龍頭,利用現在工業資源大力發展新型工業,重點引進、扶持和壯大農產品加工業。按照“工旅結合”“農旅結合”“養旅結合”等思路,把永和的養生養老和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打造休閒觀光、健體康養等特色產業。

  4、要抓好組織建設這個保障。沒有黨的領導,鄉村振興就是一句空話。要建強基層幹部隊伍,建立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長效機制,實施農村帶頭人隊伍最佳化提升行動,吸引大學生、機關企事業單位退休黨員幹部到村任職。栽好梧桐樹,方可鳳凰來。必須研究和制訂切實可行的人才政策,創新用人機制,把農村能人、賢人請回去、引進來、留下來,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保障。要解決好基層幹部問題,就要保障好村幹部工資、醫保、社保等經濟待遇,著力提高政治待遇,激發他們立足基層、幹事創業的熱情,真正把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政策落到實處

  2022鄉村振興觀後感13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現代化農業,不僅需要政策支援,更需要人才引領。唯有大量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業農村人才紮根基層、建設農村、服務農民,方能確保各項惠農政策落地見效,讓群眾真正得實惠。各地要利用好人才第一資源,依靠人才引領鄉村振興,在鄉村振興中培養造就人才,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激勵年輕幹部下沉基層,當好鄉村振興“勤務員”。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農村村容村貌改觀明顯,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但也應該看到,部分農村發展觀念還較為落後,一些幹部工作方法偏向保守,與新時代對幹部能力素質的新要求還存在差距,這就迫切需要一批頭腦靈活、思維開闊、學習能力強的年輕幹部傳好鄉村振興“接力棒”。要樹立服務基層鮮明導向,激勵引導年輕幹部以廣袤農村為考場,以鄉村振興各專案標任務為考卷,深入田間地頭傾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紮紮實實為群眾解決農產品生產、銷售等方面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要出臺激勵保障措施,從經濟待遇、辦公條件、健康保險等方面給予全面保障,在幹部提拔重用等方面向基層傾斜,讓年輕幹部在農村能紮根、有盼頭。

  挖掘鄉土人才興村活村,當好鄉村振興“主力軍”。鄉土人人才來源於民間,成長於鄉土,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熟悉農村村情及農業生產規律,且大多身懷一技之長,是發展農村經濟的“金種子”。要充分重視和用好鄉土人才,改變過去鄉土人才發展“不溫不火”“任其自然”的局面,不斷健全和完善鄉土人才的培養激勵機制,在“全國十佳農民”“農業產業發展帶頭人”等遴選資助專案上予以傾斜,讓“土專家”“田秀才”在資金政策支援下脫穎而出,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賺。要強化鄉土人才技能培訓,特別是資訊化背景下發展農村電商等方面的技術技能,讓鄉土人才的理論實踐知識與新時代接軌,迅速成長為引領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引回外出能人返鄉創業,當好鄉村振興“突擊隊”。部分外出能人產業發展理念先進,創業有成,回鄉興辦實業、帶動群眾致富有著資金、技術和理念上的優勢。要注重引回品德素質較好、報效家鄉意願較強的外出能人返鄉,實現人才迴歸、資金迴流、創業回鄉,有效填補部分貧困鄉村經濟基礎薄弱、缺乏主導產業等掣肘短板。要大力扶持迴歸能人領辦創辦新興產業、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結合村情實際發展特色專案,壯大支柱產業,有效啟用集體經濟。同時,要在政治經濟待遇、政策支援、後勤服務等方面予以保障,為能人在村安心創業提供良好環境。

  鄉村振興,人才為先。各類人才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擔,不負時代使命和人民期盼,在廣袤農村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偉大征程中貢獻力量。

  2022鄉村振興觀後感14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誠如這句詩所表達的感情,我對於我的家鄉——山東郯城,也有著深深的眷戀。建設家鄉、發展家鄉一直是我的夢想。2018年7月31日,我成為了一名郯城街道嶺南頭村選調生。轉眼間已經在基層工作了一年,在這一年的時間裡,我見證了一個村莊從落後到振興的蛻變,也體會到“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真正含義!

  回想初入村時,我覺得自己是名大學生,有知識、有能力、有技術,肯定比農民強。可結果第一次下田,我的鞋就陷進了泥裡。旁邊還有人小聲嘀咕道,這大學生下地還得跟個提鞋的。我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為了讓村民們儘快接納我,我開始入戶走訪、學做農活。每天到百姓家幹活,除草、挖番薯、剝玉米……慢慢地,和村民們也熟絡了,大家從自家娃娃都啥學校、看病到哪裡就醫,再到調解日常矛盾,都願意找我幫忙。現在,村裡人對我的稱呼也漸漸從“那個大學生”變成了小楊。

  在走村串巷過程中,對村情也有了更加全面的瞭解。嶺南頭村地理位置偏僻、思想落後,在管理上一直是塊燙手的山芋。社群書記左金建是名年輕的基層幹部,他常講“說一萬句好話,不如給老百姓幹件實事”。為了讓村子改頭換面,入職的這兩年,他從未真正休過一天假。針對村裡留守婦女較多的現狀,他主動聯絡包扶企業,率先開展了“巧媳婦工程”,讓留守人員做到賺錢、顧家兩不誤。村民王美紅曾經在鄭州打工多年,現在就在家附近的就業點工作,她說“以前打工除去租房等成本,頂多能拿到2000,現在在家就能賺3000,還能照顧孩子,再叫我出去打工,我真不願意。”巧媳婦們守住了家、看住了娃,村子裡也變得更加熱鬧、有活力了。另一方面,透過以“找家訓,樹新風”為主題,修繕文化廣場、制定村規民約,讓全村的人透過學習家風、對標榜樣、反觀自己、要求自己。如今,嶺南頭村容村貌有了極大改善,不僅各項管理都納入制度化軌道,還在街道文明鄉村評比中獲得了二等獎。鄉親們都說,有這樣一位好書記在我們村兒,我們心裡踏實,幹勁兒也更大了。

  縣紀委派駐的第一書記吳江、邵長青更為村子的振興發展插上助力的翅膀,不僅帶來了用於村莊美化亮化的幫扶資金,在一年內就硬化道路2378平方、綠化村街2460平方、鋪設路沿石3050米。在內心深處,他們也把這兒當成了自己的家。清晰記得,當我們第一次把慰問品送到貧困戶陸大爺手中時,陸大爺的小孫女忽閃著大眼睛說,“叔叔阿姨,我們不缺米和麵,您能給我送個書包嗎?”小傢伙樸實的話語深深觸動了大家的心。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安心學習,第一書記也與團委兒童之家進行對接,開展志願送暖活動,為孩子們送去書包、鉛筆等學習用具,志願者們還義務每週五晚上幫孩子們補習功課。看到孩子們一個個無邪的笑臉,村民們也直言,這第一書記不是來化緣的,是真的幹實事!

  有了像左金建、吳江、邵長青這樣年輕的“基層領路人”,帶領黨員幹部真抓實幹,村民們也看在眼裡、感在心裡,用自己的行動助推著村莊的發展。

  網格員王會仁,不僅是政策的傳聲筒,更是百姓的貼心人。當改廁的浪潮遇上釘子戶張大媽時,是他,忙前忙後做思想工作,最終使得廁改順利實行。兄弟社群來觀摩張大媽家時,就連連讚歎“這農家院兒倒像個小花園!”張大媽也不好意思地擺擺手,“這老王啊,快把我家的門檻踏平了。以前旱廁,汙水橫流。氣味刺鼻,親戚們都不願意上門,現在家裡敞亮了,串門也多了,這日子確實比以前舒坦多了。”

  在今年被評為“最美街道人”的謝春祥,是現年已經74歲的老黨員。雖然年紀大了,但不管是村裡的戶戶通工程,還是日常黨團活動,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還記得戶戶通開展中期,面臨工程量大、村裡籌資資金不足的難題,他不僅自掏腰包拿出1萬餘元,還帶頭出工40多天,肩膀都拉傷了,還咬牙堅持,瞞著家人繼續幹。在今年2月份,謝春祥老人還將自家種植45年的棕櫚樹免費捐給社群。有村民問,“老謝一大把年紀還那麼拼命幹啥,別把身體給累壞了。”他卻說,“這些都是小事兒,幹部們出錢出力為了咱村,咱自己可不能扯後腿啊。”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嶺南頭村的變化是可喜的,正是因為有了一個個將村莊的“大家”與自身發展融在一起的村民,一個個俯下身子、紮根農村的基層幹部,才使得嶺南頭擺脫了落後面貌,讓振興和發展不再馳於空想、騖於虛聲。未來的嶺南頭村也將以爭創“省市文明鄉村”為契機,對村莊進行再一步的打造和升級。

  在追逐鄉村振興的這段新徵程中,我們有充分地理由相信,只要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幹,就一定能夠譜寫出最美的中國夢!

  2022鄉村振興觀後感15

  近年來,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沈高鎮河橫村黨委始終堅持以黨建為統領,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生態立體農業、旅遊觀光農業,推動“綠色經濟”蝶變,實現了產業鏈、價值鏈和生態鏈的三鏈深度融合,全面吹響了鄉村振興的號角。

  以黨建引領、先鋒示範,率領村民創業致富。積極倡導黨員幹部帶頭富、帶領富,引領群眾在黨組織的帶動下跟著幹、跟著富。

  一是堅持幹部帶頭。村“兩委”牽頭成立河橫種養專業合作社、星河觀賞魚農技股份合作社,推動農場主、小微種養企業抱團發展,徹底打消村民疑慮,形成了大眾創業的良好氛圍。

  二是堅持本土育才。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村黨委與揚州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大學等院校聯合辦學,定期邀請農業技術專家、教授到村講課,到農場進行技術指導,全村217名農民透過職業農民資格考試,成立家庭農產18個、專業合作社9個,種植大棚蔬菜1050畝、優質葡萄1230畝。

  三是堅持築巢引鳳。積極招引青年學子、技術專家、在外能人返鄉創業。青年黨員孫飛大學畢業後回村創辦了漢土家庭農場,嘗試稻魚共養、稻蝦共養等生態立體種養模式,取得較好收益後,他積極引導農場主擺脫“稻麥兩熟”的思維定勢,推廣稻田養鴨、稻田養魚等生態種養模式,生態大米、漢土大米等有機品牌市場反響良好。

  以產業為船、專案作槳,驅動村級經濟發展。河橫村黨委傳承發揚“一雙鐵手改天地”的精神,走農、工、貿一體化道路,以專案建設推動農業產業整合化、規範化,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

  一是堅持生態發展。依託村自然生態優勢,在尊崇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科學推廣林糧、林飼間作、稻田養殖等生態種養模式,打造葡萄園、水蜜桃園基地和蝴蝶蘭基地,培植出蚊帳大米、稻田養鴨、稻田養魚等特色品牌,生態農業效益顯著提升。

  二是積極招賢引資。2014年,該村成功獲批建設省級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後,黨委迅速牽頭推行“黨員招商、鄉賢招商”,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整合利用鄉賢名人資源,成功引進江蘇松柏嶺茶業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構建農副產品加工鏈,進一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形成了“河橫”牌大米、灰天鵝系列產品、“如春”牌蛋品等5大系列10多個品種的綠色食品支柱產業。

  三是做優產業服務。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村黨委班子成員分別掛鉤聯絡園區企業,當好企業服務專員,示範帶動其他村幹部積極投身園區服務,為農產品集中區企業提供政策宣傳、專案上爭、技術支援等全方位服務,助力企業快速健康發展,園區年綜合效益達到15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食品之鄉”。

  以生態做引、旅遊拉動,催生鄉村發展活力。近年來,村黨委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策應姜堰區委“一城三區”戰略部署,調結構、促轉型,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一是主動融入大局,調整產業結構。村黨委圍繞裡下河生態經濟區、溱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注重把現代農業與鄉村旅遊有機結合,設立農業生產觀光通道,大力發展蔬果採摘、民宿、農家樂、農業科普等特色旅遊專案,主動承接度假區遊客餐飲、住宿等旅遊服務,多渠道、多途徑增加村級收入。

  二是做足生態文章,釋放綠色動能。以省特色田園鄉村試點為契機,實施千畝葡萄園、國家級稻麥示範基地、河橫生態廣場、生態小區等景點旅遊配套工程建設,打造院士工作站、稻麥示範基地觀景臺、村史館等專案,專案建成後,將進一步推動河橫村農村發展、農業轉型、農民致富。

  三是堅持文旅融合,促進惠農富農。注重培植河橫水鄉文化,連續舉辦4屆鄉村旅遊節,吸引全國各地大批遊客前來休閒觀光,今年以“生態‘家’境、味‘稻’河橫”為主題,引導遊客到河橫觀賞生態風光,回味田園鄉愁,不斷擦亮“遊生態河橫、賞夢幻紫雲英;嘗農家美食、品家鄉‘味稻’”的農業旅遊品牌。

  2022鄉村振興觀後感16

  我有幸參加了由井岡山市委黨校和成都市委黨校聯合舉辦的赴成都黨校學習“鄉村振興戰略”的專題培訓班。在此期間,我們仔細學習了《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的成都實踐與經驗》、《鄉村振興計劃中的特色小鎮與田園綜合體建設模式研究》等專題課程;實地參觀了郫都區戰旗村、郫縣農科村、彭州白鹿小鎮等新農村建設;深入參與了現代鄉村旅遊與農村經濟轉型升級等主題討論。為期5天的專題培訓雖然時間短暫,但有理有據、內容豐富緊湊,讓我拓寬了視野、更新了觀念、理清了思路,如沐浴春風般對鄉村振興戰略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現結合成都市當下鄉村振興的工作實際,淺談以下幾點心得:

  一是產業支撐才能振興鄉村。鄉村振興必須有產業支撐才行,鄉村如何能夠給農民帶來增收渠道?如何能夠吸引年輕人,讓願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的安心?最關鍵的是經濟發展。實踐表明,發展農村產業是農村各項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出路。要實現農村產業的興旺,我們要充分挖掘和拓展農業的多維功能,延伸農業產業鏈條,促進農業與二三產業,尤其是我們文化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為廣大農民增收和農村富裕拓展持續穩定的渠道。如郫都區的戰旗村在大力發展蔬菜業的同時,沿柏條河打造農業觀光旅遊帶,現已有戰旗文化大院、第五媽媽農莊、農業創意觀光園等旅遊特色產業。因此,要改變傳統的小農經濟生產模式,實現農業生產過程的機械化,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要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廣泛應用於農業,不斷完善農業的基礎科研、應用科研及推廣體系,不斷提高科技對增產的貢獻率,從而提高農業產品產量、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實現生產技術科學化。

  二是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要把藍圖變為現實,“必須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幹好工作”,需要久久為功,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這種工作態度和精神,不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鄉村振興戰略更需要堅持不懈的精神,村莊整治建設,農戶廁所汙水、廚房汙水、洗滌汙水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等等,這是一場美麗鄉村建設的“持久戰”。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是最終目標。始終關注農村人居環境,關注農民生活環境。以人民為中心,讓農民生活在美麗鄉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理念。

  三是要在產業生態的基礎上厚植文化力量。鄉村振興,既要“口袋鼓”,也要“腦袋富”。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以農民精神新風貌、鄉村文明新氣象,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思想文化力量。堅持對這些優良傳統進行繼承與發揚光大,“不忘初心”,切實提高農村居民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知水平,培養農村居民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

  此次成都之行,人文理念之先進,生態環境之優美,鄉村振興之實踐令人大開眼界,深感震撼。此次深入學習為我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指明瞭目標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農村將是未來推進全域旅遊的主戰場,我們要借鑑此次培訓中學習到的優秀經驗,樹立柏露鄉村旅遊全新名片,同時積極探索開發鄉村旅遊民宿這一模式,把農村土地盤活起來,吸引更多遊客留步,體驗鄉村美好生活,更好的實現鄉村振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