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工作隊調研報告(通用10篇)

鄉村振興工作隊調研報告

  鄉村振興工作隊調研報告(通用10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鄉村振興工作隊調研報告(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村振興工作隊調研報告1

  為了解掌握各地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近期我室(辦)組織人員赴5個縣(區)、7個鄉鎮、13個“十三五”貧困村進行了調研。調研以問題為導向,採取個別訪談的方式,共訪談鄉鎮黨委書記、村書記(主任)、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60餘人次,獲得了可供參考的第一手資料。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扶貧領域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村級扶貧專案實施存在多重隱患

  一是審批時限偏長。村級扶貧專案審批大體按照“村民小組→村‘兩委’→鄉鎮人民政府→縣級審批單位→批覆”的流程進行。各地扶貧專案基本在年初3-4月申報,批覆一般在6-7月,部分交通、水利專案時間更後。調研發現,近90%的村反映今年專案還沒全部批下來或剛批下來不久。

  二是趕工期現象普遍。扶貧專案大多是集中上報、集中審批、集中實施、集中驗收,特別是“十三五”貧困村,扶貧專案多、工期短,下半年趕工期現象比較普遍。另外,在審批、驗收過程中由第三方預審複核,由於複核驗收的專案多、時間緊,有的第三方公司存在應付了事、把關不嚴不細等問題。比如,有的村反映,第三方公司在專案預審複核報告上出現與其他村張冠李戴的現象,而且一些專案6月批覆10月就要驗收,為了趕工期容易出現質量問題。

  三是監管力量薄弱。訪談物件普遍反映,扶貧專案監管力量略顯薄弱,村“兩委”幹部、第一書記、村民理事會缺乏資質、不懂技術,即便鄉鎮也是專業人員短缺,很難進行有效監管。市級層面要求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全程監督專案建設,緊盯整村推進專案建設質量,推動工程按時按質量完成”,但在專案實施過程中有的村卻把第一書記甩在一邊,僅象徵性參與監管,或只在驗收時籤個字,存在權責失衡現象。

  四是資金配套不足。有的縣反映,通組公路硬化標準為28萬元/公里,加上路基墊層、徵地拆遷等費用,資金缺口較大,特別是一些山區村,專案實施成本更高。多數村反映,扶貧專案資金“同城同價”,加上年初報預算,年中專案集中實施,沙石、水泥等相繼漲價,特別是邊遠鄉村運輸等成本普遍高於中心村,通組路專案經常出現流標現象。

  (二)換屆後村幹部能力素質仍需加強

  一是不善於做新時期群眾工作。有的村幹部面對“空心房”拆除、“三沿六區”整治等工作束手無策、不知所措。比如,于都縣梓山鎮龍口村在“三沿六區”整治工作中,多名村幹部畏難退縮不敢擔當,相繼選擇辭職,目前僅剩一名村支書在崗在位,工作全靠鎮幹部助陣。

  二是工作銜接不夠順暢。有的村換屆後幹部換動較大,一些新進幹部對扶貧政策不熟悉,工作開展不紮實。有的鄉鎮反映,換屆後村書記、主任換動超過57%(不含轉崗),一般村幹部換動超過67%(不含轉崗),有的新任幹部還未進入角色。

  三是不適應資訊化辦公需要。調研發現,大部分村換屆後村幹部年齡結構仍偏大,缺少年輕血液,業務性工作主要依賴駐村工作隊、鄉鎮駐村幹部或扶貧資訊錄入員,現有村幹部習慣於“吃老本”,對提高資訊化辦公能力興趣不大。

  四是能力培訓範圍窄、力度小。村幹部普遍反映參加培訓機會不多。當前,市委組織部正在對全市村書記進行輪訓,但各地對村幹部的培訓範圍、力度不一,一般村幹部只是象徵性參加鄉鎮組織的培訓,有的縣只對新任村書記、主任進行培訓,時間僅為1天,效果有限。

  (三)資料臺賬仍然偏多

  一是佔用大量時間、精力。為減少基層負擔,目前國家省市評估檢查淡化了資料臺賬要求,督查頻率也相對降低,但普遍反映臺賬資料超出國檢規定、超過往年數量,甚至還提出更多“精美化”要求,縣級督查大量增加卻變相成為“資料督查”,使扶貧的繡花功夫被“誤導”成了“紙上功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了應付檢查、填寫表格等內業資料上,較大程度增加了駐村工作隊負擔。有訪談物件反映,扶貧工作“50%時間填表+20%時間開會+15%時間趕路+15%時間抓落實”。

  二是內容設計不夠合理。調研發現,有的表格資料縣與縣之間標準不統一,增加了市級層面工作量。訪談物件反映,很多要求填報的金融、光伏、健康扶貧等資料,行業部門資料更加精準,應當由行業部門提供;有的表格設計不合理,邏輯關係複雜,格式不統一,隨意性大,基礎資訊反覆填報,重複性工作太多。

  三是存在層層加碼現象。一些資料臺賬國檢、省檢沒有要求,市級層面也未部署,有的縣仍要基層填報。有訪談物件反映,幫扶幹部入戶與貧困戶的合影照片等佐證資料已經列印歸檔,但鄉鎮要求照片彩色列印,工作隊只好重新購買裝置進行彩打,既浪費資金也耗費精力。

  (四)駐村工作隊超職責工作

  一是把駐村工作隊等幫扶力量當鄉村幹部使用。調研瞭解到,不少鄉鎮、村要求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參與村裡其他日常工作,比如森林防火、交通整治、“空心房”拆除、“三沿六區”整治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精準扶貧的精力,導致少數村的扶貧工作相對滯後,欠賬較大。

  二是“包辦”扶貧工作。調研發現,第一書記往往“越權”成了村級扶貧第一責任人,各項工作言必第一書記負責、事必第一書記簽字,而村書記(主任)卻工作失位。駐村工作隊除了參與大量日常工作外,有的甚至“包辦”了村裡的扶貧資料臺賬工作,有的村幹部認為駐村工作隊理應負責村裡扶貧工作,存在工作隊員埋頭苦幹、村幹部背手邊上看甚至“圍觀”指揮現象。

  (五)幹部結對幫扶方式有待改進

  一是要求“凡事留痕”。有的縣要求幫扶幹部一個月上戶走訪2次,每次要貧困戶在4處簽字,並與幫扶幹部拍照合影。農忙時節頻繁上戶容易引起群眾反感,有的群眾抱怨“沒什麼事就不要來,耽誤幹活”;不少幫扶幹部上戶走訪,只是找貧困戶簽字、照相、傳日誌證明“到此一訪”。有的創新第一書記簽到表、工作日誌、扶貧記事本、指紋簽到等監管手段,形式到是多樣了,扶貧幹部手腳也被綁死了。大家認為,現在已經有了精準扶貧APP,其實簽字與合影這兩個環節完全可以省略。

  二是標準不夠統一。有的縣要求縣鄉幫扶幹部每月上戶幫扶不少於2次,最多的要求4次;有的.縣要求市直單位每月不少於1次,而《贛州市市派單位精準扶貧駐村工作隊管理辦法(試行)》檔案要求每年不少於4次。另外,幫扶方式方面,總體上採用送錢送物的方式,實際效果欠佳,還容易引起攀比、滋生矛盾。

  三是存在“一刀切”。許多行業部門隔三差五下文要求幫扶幹部上戶(許多工作可由鎮村幹部、工作隊承擔),甚至一個月七八個行業部門陸續來文,幫扶幹部苦不堪言,無奈逼出了不少“形式主義”。一些已經脫貧的村,也要求市直、縣直幫扶幹部一個月至少去1次,導致去後沒多少扶貧方面的工作,所聊話題也不多,僅停留在產業發展、生活收入開支等方面,有時雙方都感到尷尬。甚至貧困戶也認為幫扶幹部沒必要經常過來,有事可以打電話,過年過節來走訪就以,以免影響其務工。

  二、意見建議

  (一)在專案申報、審批、實施上要提速提效保質

  一是適當提前專案申報時間。建議在每年10月份啟動申報下一年度扶貧專案,力爭在次年3-4月份完成專案審批。

  二是探索分期分批分時段申報、審批、驗收專案。為確保專案預算精準度和驗收的工程質量,對具備實施條件的扶貧專案,成熟一批、批覆一批,實施一批、驗收一批,防止審批、驗收時間集中、程式扎堆。

  三是提升專案監管實效。強化專案實施事前、事中、事後監管,市縣級層面統一聘請第三方監理公司,定期不定期抽查專案施工情況,加大對第三方監理公司監管力度,實行專案監管責任“終身制”,確保監管有力有效。同時加強對鄉村幹部業務能力培訓,解決扶貧專案現有監管力量不夠專業問題。

  四是源頭髮力確保扶貧專案質量過關。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宜盲目鋪攤子,做到規劃先行、有序實施。科學安排專案資金,進一步加大資金統籌整合力度,對偏遠山區扶貧專案適當上浮基數,緩解原材料和運輸成本過高,配套資金不足引發流標問題。加強對水泥、砂石等企業的管理,嚴厲打擊隨意漲價、惡意漲價等行為。

  (二)在村幹部能力素質提升上要突出精準性、實用性

  一是進一步擴大參訓面。建議實施村幹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由各縣(市、區)牽頭,用2-3年時間對轄區內所有村幹部輪訓一遍,培訓時間不少於5天,全面提升村幹部能力素質,打造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

  二是課程設定突出需求導向。調研發現,多數村幹部認為要加強扶貧政策、產業發展、專案建設、辦公自動化等方面的培訓,在今後培訓課程設定上應予以重點考慮。

  三是注重抓好村主任培訓。可以考慮參照市委組織部輪訓村書記模式,由民政部門牽頭,透過舉辦市級示範培訓班的方式,加強對村主任的能力素質培訓。

  (三)在資料臺賬上要繼續瘦身減負

  一是堅持從簡從實。建議市級層面予以明確,在“一證兩冊”等基礎上,原則上不再新增與國檢、省檢無關的“表冊卡賬”。確需建立完善的,要做足前期論證設計工作,儘可能統一標準。現有臺賬資料要注重延續性,只要形式統一、邏輯正確,原則上只作完善,不再大面積調整,甚至推倒重來。與此同時,市縣督查也應淡化資料臺賬要求,更加聚焦考核扶貧實效。

  二是加大扶貧資訊共享力度。探索建立資訊共享交換平臺,明確各部門資料共享範圍和使用方式,推進扶貧領域資訊跨系統、跨區域共享,對可以直接調取的資訊資料,避免要求鄉村重複上報,提高工作效率。

  (四)在幹部結對幫扶上要堅持實事求是APP,允許幫扶幹部採用電話、簡訊、微信等方式聯絡,適當精簡簽字、照相等形式。

  一是細化工作要求。針對“十三五”貧困村,建議市級層面明確市、縣、鄉幫扶幹部每月上戶走訪聯絡不少於1次,同時應當避免農忙時節頻繁、扎堆上戶;針對已脫貧村,按照贛市規定,幫扶幹部每年上戶聯絡走訪不少於4次即可。加強工作統籌,明確各時間節點幫扶工作重點和任務,讓幫扶幹部上戶有事可幹、有話題可聊。充分利用好精準扶貧.

  二是避免頻繁送錢送物的幫扶方式。結對幫扶應以解決實際問題、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為重點,避免單純地送錢送物,防止因市縣之間、單位之間標準不統一,而引起群眾攀比心理、製造不和諧因素。

  三是進一步釐清駐村工作隊工作職責。建立健全扶貧責任主體責任機制和長效機制,嚴格按照職責清單抓落實,讓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集中精力協助村“兩委”抓精準扶貧工作,避免因職責不清影響駐村幫扶效果。

  鄉村振興工作隊調研報告2

  20xx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對xx鎮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四個城市”建設進行了調查研究,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xx鎮位於安丘市東部,面積67平方公里,轄47個行政村,1.06萬戶,人口3.9萬,耕地面積6.4萬畝。今年以來,xx鎮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著力點,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標,以開展“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建立活動為主線,加快推進“四個城市”建設,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突破。

  一、基本情況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資料。全面摸清每個村底數,包括人口、房屋、基礎設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及村規民約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糾紛、村霸村痞等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研判,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四個城市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突出重點,開展“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建立活動。

  一是產業興旺方面。開展“帶富增收富民”活動。

  1.培育一項致富產業。各村結合實際,突出特色,確定一項或多村確定一項能夠有帶動性的增收產業專案,增加群眾收入。

  2.培訓一套致富技能。透過外出參觀學習、舉辦種養業、務工知識等培訓班,確保有勞動能力的群眾培訓達到90%以上,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的新型農民。各村幫助留守人員聯絡工藝品加工、農產品粗加工等專案,最大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3.探索一條融資渠道。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扶持,金融信貸單位,對有意向發展專案缺少資金的家庭,特別是返鄉農民工、復退軍人、回鄉創業大學生創辦專案,幫助落實貸款方案,最大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務。

  二是生態宜居方面。開展“鄉村環境整治”活動。

  1.全面開展農村環境和衛生整治,透過落實門前三包,完善村規民約,加強宣傳教育等手段,引導村民樹立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愛護環境的意識,確保村莊環境衛生長期清潔。堅持“應綠盡綠,能綠則綠”,對村內主要街道進行綠化、亮化,房前用竹籬、圍欄圍起,房前屋後規範栽種瓜果、綠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鄉土濃郁”的景觀。

  2.加快美麗村莊建設,全鎮打造西蓮池、前留晃、阿洛、西河窪、董家下坡、馬家亭子、梯門、婁戈8個示範村。

  3.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鎮駐地村、社群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加快推進農村社群建設,引導農村居民向鎮區、社群集中居住。

  三是鄉風文明方面。開展“倡樹新風正氣”活動。

  1.開展先進典型評選活動,每月確定一個評選主題,在“陽光議事日”活動中開展“移風易俗標兵”“xx好青年”“種養殖能手”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利用電視、報紙、微信等形式,對先進典行大張旗鼓的宣傳,激發全鎮廣大幹部群眾凝心聚力、幹事創業的熱情和積極性。目前已評選巾幗標兵117名、移風易俗標兵121名、好青年92名。

  2.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各村成立紅白理事會,增強群眾簡辦婚喪嫁娶事宜、遠離不良習俗的自覺性。

  3.開展系列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廣場舞大賽、消夏晚會、農民趣味運動會、書畫展等系列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4.每村打造1條文化長廊,重點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律法規等多方面知識,讓村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導觀念,讓大家感受到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風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

  1.開展“街頭巷尾平安”活動。每村配備1名警務助理,每村建立一支治安巡邏隊伍,警務助理牽頭開展治安巡防,資訊收集、矛盾化解工作。每村建成一套“天網”監視系統,連線派出所治安監控平臺。每村組建一個警民微信交流的群,提供警務服務、典型案件和安全防範等資訊,隨時隨地與群眾進行互動、交流。

  2.開展“全民參與調解”活動。每社群聘請1名法律顧問,在陽光議事日組織法律諮詢和宣傳,讓法律諮詢服務形成常態化。各村成立調解委員會,由支部書記任主任,由有威望的老黨員、老幹部、優秀村民和評選出的先進典型組成,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力求“小事不出村”。每村建立一處“聽證室”,對家長裡短、鄰里爭吵等簡單矛盾糾紛實行村級聽證。

  五是開展“幹部能力提升”活動,強化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保障。制定了《農村幹部規範化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村幹部工作職責,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每月召開一次“陽光議事”會議,組織學習農業技術、法律常識、健康保健等知識,充實陽光議事內容,增加陽光議事日的吸引力。要求村“兩委”班子成員,每人確定一個淨增收不低於3萬元的致富專案。發展村莊集體經濟,在盤活資源、招商引資、土地流轉上下功夫,拓寬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子,確保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不低於5萬元。

  (三)打造示範點,進行典型帶動。重點打造步雲嶺休閒生態園、蓮池高效農業示範園、亭子高效農業示範園、沃奇文冠果主題公園四個示範點。其中,步雲嶺休閒生態園,規劃面積3500畝,已建成1500多畝,是集觀光旅遊、戶外運動、休閒採摘、餐飲娛樂、農事體驗、延伸加工等多功能於一體的休閒旅遊綜合體。目前,已發展阡陌人間、步雲山莊、雲嶺人家、環秀山莊等11家休閒農莊和1處步雲賽鴿文化交流中心。透過園區的示範帶動,發展大櫻桃、草莓、蔬菜等高效種植大棚80個,發展西瓜、大桃、黃金梨等1500畝。蓮池高效農業示範園,規劃面積2200畝,已建成1100畝,已發展百匯紫蘇莊園、東順蒜黃種植基地、華仔蔬菜種植基地、田碩洋蔥種植基地、孟戈有機蔬菜合作社種植基地等5家。亭子高效農業示範園,佔地150畝,已建成高效種植大棚45個。沃奇文冠果主題公園,佔地面積358畝,以生產生活生態、健康文化旅遊為主題,建設木本糧油博物館、文冠果加工和旅遊綜合體、文冠果健康體驗展示中心,打造文冠果種植、選育、高產示範、集散、加工、營銷一體化的全國木本糧油谷。目前,已經栽植文冠果210畝。全部建成後,帶動就業人數300餘人,年可實現利潤2900萬元,利稅700餘萬元。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對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教育引導不夠。農民群眾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程度不夠深,尤其在發展產業方面,目前大部分產業專案主要以工商資本下鄉的方式建設,透過引導群眾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效農業、農家樂、鄉村旅遊難度很大。

  (二)缺乏政策、資金扶持。在基礎設施提升方面,村級集體經濟薄弱,鎮級財政不足,單憑縣、鎮、村三級財力,很難對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三)人才匱乏。目前,廣大農村對人才缺乏吸引力,大學生及高層次人才不願到農村創業。回來的也只有在外能人到村擔任村幹部。

  三、意見建議

  (一)建議加大對群眾鄉村振興戰略的教育培訓力度,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建議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給排水、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醫療、教育、文體等設施,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三)建議加大政策扶持、專案扶持、資金扶持力度,發展建設田園綜合體、郊野公園和休閒農莊,打造文化旅遊和休閒度假區。

  (四)建議上級職能部門提供政策、資金、專案、技術等各類支援,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創造良好條件。

  鄉村振興工作隊調研報告3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部署,這是黨中央著眼於推進“四化同步”、城鄉一體化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億萬農民獲得感幸福感、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和實現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們黨“三農”工作方針政策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貧富差異較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從實際出發,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舉各方之力,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努力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振興是基礎。發展是第一要務。實施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確保當地群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而無論是解決農民就業還是確保群眾增收,都都需要以產業發展為基礎。農業強,產業必須強。產業旺,鄉村振興才有底氣。要實現產業興旺,首先要構建鄉村產業體系,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是透過培育農業品牌、增強科技創新、強化城鄉融合,補齊農業發展短板,促進農村產業集聚。

  人才振興是支撐,“人才興,事業方興”。發展離不開人,鄉村振興自當不例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要解決人的間題。由於受前些年農村發展“錢景”不大的影響,大量人口外出務工,農村缺人特別是缺少能人的問題,已經成為振興鄉村的制約瓶須。因此,實施鄉村振興必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做好農村人才政策這篇大文章,完善人才服務機制建設。既重視本土人才的培育,培養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使之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主要生カ軍。也要廣納懂科技、懂市場、懂法律、懂管理的賢才能人到農村來創新創業,讓農村成為賢才能人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建設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高質專業化鄉村振興隊伍,增強農業發展的創新驅動力和農村產業發展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文化振興是靈魂。鄉村文化建設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鄉村文化作為我國社會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鄉土人文之美。如果說沒有鄉村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更或是沒有鄉村文化的同步振興,那那鄉村振興就失去了真正的靈魂。因此,實施鄉村振興必須抓住鄉村文化這一靈魂根本。不僅要順應新時代的要求,推進城鄉文化融合,保護並傳承好鄉村文化,增加文化產品,促進文化供給,大力發展具有特色的鄉村文化及其產業。還要打通農村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文化服務難題,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深深紮根,不斷提高農村群眾在文化成果上的獲得感以及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幸福感。

  生態振興是根本。“録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只有實現生態振興才能體現文明和諧的鄉村振興目標,鄉村振興離不開生態振興,綠色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由於前些年農村環境保護相對滯後,這無疑為農村生態振興帶來了更多的難題,需要花費較大的力氣來解決。必須堅持綠色生態導向,改進農業生產方式,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持續攻堅農村環境汙染防治,增加能源供應的良性循探索農村綠色發展之路。不斷增強鄉村振興的恆久生命力。

  樹高千尺源於根深,大廈巍峨靠的是地基堅固,鄉村振興戰略讓國之基更穩,祖國必須將更加堅實屹立在世界洞東方,讓我們信心倍增地擼起袖子加油幹,在鄉村振興戰略的牽引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番農村力量。

  鄉村振興工作隊調研報告4

  xx鎮是我縣典型的山區邊遠小鎮,離縣城52公里,道路彎曲狹窄,交通十分不便利,資訊不靈通。而且是縣城食水源,省級高坪自然保護區所在地,不能發展養殖業和工業,耕地也不多,除了茶葉產業、竹木產業外,沒有什麼成規模的產業專案。目前,正面臨著發展的屏頸。

  下面我就xx鎮的實際情況,結合鄉村振興發展要求,提出幾點看法:

  首先,我覺得xx這條路要搞通,要加快106國道馬嶺至高坪村改道工程,拓寬改直通往xx的主幹道。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很多老闆想到xx發展種植產業,進去一趟後都打退樘鼓,沒有了下文,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不便。曾經我帶了一個老闆去考察青逕反季節蘿蔔種植專案,後面他說:照xx現在這個交通狀況,連輛大貨車都難進,就算你不用成本,送幾十噸蘿蔔給我,我拉到珠三角去賣都會虧本,何況我還要投入一筆資金。這個生意做不了。

  還有就是xx至樂昌、至城口的`主要道路如果能夠改造成為7米寬道路,對xx的發展來說,都是很大幫助的,也是群眾盼望實現的目標。

  其次,xx不能搞養殖業和工業,那我們就要發展特色種植業。xx目前主要種植產業是茶葉,但茶葉主要分佈在魚皇、煙竹、小楣水村等幾個村,並不是每個村都適合種植茶葉。有幾個海撥較高的如青逕、中山、前洞、新白等村種植茶葉產量不高,也有人償試過,魚皇這邊已經摘了一趟茶葉了,上面才開始摘,海撥高,天氣冷,發芽慢。

  為了尋找適合這幾個村的產業,我們也不斷尋求更多產業專案,如目前在中山試種了40畝彌猴桃,在前洞種植了77畝何首烏,在青逕試種了60畝山楂,在新白試種了50畝蕃薯等,這些都是為了尋找更適合xx氣候的種植產業專案。

  目前,我們也正在與佛山商會旗下的一個農業公司合作,準備建立一個農業種植示範基地,計劃在xx建設一個農產品深加工廠,把生態環保的農產品透過商會直接銷往香港、珠三角等地。帶動當地種植產業發展。

  第三是可以結合城口紅色小鎮,打造xx紅色旅遊專案。當年紅軍經過xx三天三夜,還在新白村一個村小組住了一晚,目前擁有紅軍烈士紀念碑、紅軍墓、紅軍橋等紅色文物。我們可以透過規劃設計,打造更多旅遊景觀,吸引更多遊客到xx來,促進當地經濟繁榮。

  總之,我覺得產業是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經濟發展起來了,我們現在正進行新農村建設才有意義,否則,只見新村新面貌,不見實惠好生活也是達不到鄉村振興的目標的。

  鄉村振興工作隊調研報告5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推動鄉村生態振興,推動鄉村組織振興,統籌兼顧,科學推進。

  1、鄉村產業振興

  中國農業的生產方式、組織方式、管理方式正在發生質的嬗變。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開展土地整理,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具備經濟基礎和政策基礎。透過土地承包到期後繼續延長三十年的政策,促進規模化生產效率。

  2、鄉村人才振興

  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迴圈,鄉村振興,需要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現代農業,呼喚著鄉村人才振興,現代化農業、綠色農業、休閒農業、農村電商等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崛起,機器人摘黃瓜、豬臉遠端識別、雲端放養管理、大田測土配方施肥等“網際網路”的農業應用層出不窮。

  3、鄉村文化振興

  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要體現濃郁的當代特色鄉村文化把傳統留住、把文化留住,適應時代的變化,構建具有飽滿品位特徵、具有生動氣息的新鄉土。還要體現濃郁的當代特色,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氣象。

  4、鄉村生態振興

  堅持綠色發展,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落實生態發展理念,實施農業綠色發展理念。

  5、鄉村組織振興

  群雁要靠頭雁領,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共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鄉村黨組織就是主心骨。

  鄉村振興工作隊調研報告6

  1.文化館(站)在提高廣大群眾文化自信過程中充當組織者、參入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人民群眾的高度文化自信,是要透過組織、宣傳、啟發才能將其凝聚和激發起來,只有廣大農民群眾對自身文化有了堅定的信心,才能在困難面前自力自重,鼓起奮發進取的信心與勇氣,煥發出創新的活力,才能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因此文化館(站)要以館(站)場所為基地,積極開展各類文化科技、文化藝術等培訓和輔導,引領群眾文化骨幹到鄉村群眾中開展文化活動。同時,要緊緊依靠鄉鎮政府,村級(社群)組織,充分利用農村的農家書屋、村中閱報欄、文化長廊、文化牆、文化廣場等陣地廣泛宣傳鄉村振興戰略,在群眾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使群眾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群眾的精神風貌得到提升,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等鄉村社會文明得到提高。

  2.在鄉村振興中為滿足群眾對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的需求,文化館(站)帶領群眾開展“健康、積極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努力提高群眾的文化生活水平是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任務之一。

  當今社會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價值取向日益多元,生活方式日益多樣,道德滑坡帶來了精神中價值觀的危機,賭博、玩麻將成風,紅白喜事攀比盛行,使鄉村文化受到影響,不利於良好的民風民俗的弘揚。因此,作為一種精神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文化在鄉村振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文化館(站)利用自身獨特性,依靠鄉鎮政府和村級(社群)組織,帶領群眾開展內容豐富,健康、積極向上,形式多樣的文娛活動,進而凝聚人心,煥發出熱情,提高了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如文化館(站)在文化振興中利用廣場文化月組織廣大群眾尤其是鄉村群眾登臺表演,用身邊的人和事,十分接地氣,大力宣傳鄉鎮振興戰略。同時,充分利用城市公園、社群、村文化廣場組織群眾開展各式各樣的鄉村主題自娛自樂的文化活動。這些文化活動不僅極大的豐富了鄉村群眾的文化生活,充實了精神世界。一些商家從中看到了商機,也參與活動當中,一個個鄉村文化夜市、鄉村節慶等活動應運而生。所以說,文化的振興對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文化館(站)是鄉村文化振興的領頭羊,功不可沒。

  3.鄉村振興,文化館要從多視角、多渠道來努力提高鄉村群眾的文化水平,提高其文化素養,啟用不同文化需求的社會群眾、文化志願者參與鄉村振興中。

  如喜歡書法、攝影、唱歌、跳舞、旅遊等文化愛好者,如何在鄉村文化振興中將這些不同文化需求的人組織起來,使之積極參入到鄉村文化振興中來,用自身的文化愛好、技能專長來著力開展鄉村振興戰略的宣傳活動,文化館(站)在這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鄉鎮文化站在進行綠水青山的鄉村生態振興、指導群眾科技振興鄉村等活動中,積極發揮優勢作用,組織、引領不同文化志願者、文藝愛好者進行實地繪畫、寫生、攝影。並將他們的作品舉辦展覽,如各種書畫展、美術展、攝影展等活動。不僅向廣大群眾普及科學及藝術文化知識,同時也宣傳了鄉村振興中的鄉村成就,不但進一步激發了不同文化群體參入鄉村振興戰略的積極性,而且也拓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視野,豐富了廣大群眾的精神生活。另外,文化館(站)對村級(社群)的老年人文化生活、少年兒童的文化活動進行指導,並適當舉辦輔導班;同時針對鄉村群眾開展如鄉村廣場舞、秧歌節等鄉村主題特色的群眾性文藝表演活動,組織文化館的工作人員直接深入到鄉村活動現場進行業務指導。透過文化館(站)的親力親為深入基層農村,進一步促進和激發鄉村群眾參與文化生活、文化藝術活動的積極性和熱情,這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文化館(站)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的廣闊天地裡是大有作為的。文化館(站)只有利用好自身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職能平臺,發揮自身的獨特性作用,在鄉鎮文化振興中就能成為鄉村群眾所向往和喜愛的場所,就能成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陣地,就能在我國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中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

  鄉村振興工作隊調研報告7

  圍繞進一步加強我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綠色發展、加強鄉村人才建設、提高鄉村民生保障水平、推動我市鄉村振興工作全面提升。6月13日,全市青年幹部培訓班鄉村振興工作調研組透過實地走訪、檢視資料、與農戶面對面溝通、組織座談等方式對我市XX縣、XX縣部分鄉村進行調查研究,認真思考,結合我市實際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和建議。現報告如下。

  一、我市鄉村振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必須以問題為導向,找出鄉村發展的差距所在,補齊短板,才能不斷縮小城鄉差距,逐個問題逐個環節地解決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目前,我市鄉村振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體還處於起步階段,鄉村建設的歷史欠賬仍然較多,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鄉村人力資源匱乏。人力資源匱乏制約我市鄉村振興發展。一是人才隊伍結構欠佳。我市鄉村實用人才存在老化、弱化和退化的“三化”現象。從年齡結構上看,45歲以上的佔比較多,35歲以下的鄉村實用人才較少,缺乏後備力量。文化程度不高,我市鄉村人實用才學歷層次較低。人才分佈不均衡,有的鄉鎮街道人因為政府最近幾年大力支援推動了工業、農業經濟的較快發展,導致人才集中於幾個鄉村。二是人才隊伍總量不足。我市鄉村存在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勞動力以自發進城務工或經商的方式大量外流,有許多在外闖出天地的人從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裡,同時,隨著城鎮化建設的迅猛推進,城市的發展理念、生活環境、基礎設施、教育資源、公共服務等要素不斷吸引年輕的大學畢業生,鄉村的資源要素已不能滿足現在年輕人的發展,導致人才資源、人力資源雙要素匱乏,致使鄉村發展中人才短缺的問題日益顯現和突出。三是缺乏完善的激勵機制。鄉村實用人才和優秀的村書記是我市農業經濟的直接推動者,應充分發揮典型作用,透過政府正向獎勵、正向宣傳,讓優秀人才特別是創新能力強、對周邊農戶有較大帶動作用的鄉村人才被社會所認可,最大程度調動農村實用人才的創業創新智慧和熱情。但是,當前鄉村已有的很多實用人才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別是優秀的鄉村實用人才沒有得到相應的獎勵。同時,電視、網路、微信、報紙等各類媒體對鄉村實用人才的典型報道較少,影響了鄉村實用人才的積極性。四是培訓體系不健全。我市鄉村諸多部門對鄉村實用人才進行培訓,主要有農業局、科協等,但相互之間又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合作,培訓內容又往往會存在重複性,培訓的針對性不強,不能適應當前三農發展的要求。

  (二)鄉村生態環境欠佳。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生態環境是鄉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近年來,全市鄉村環境、人居環境已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但仍有存在不足之處。一是部分群眾的生態環境保護認識不到位。隨意丟棄生活、生產廢棄物,到處排放汙水等陋習短時間內難以改變,致使“髒、亂、差”現象難以徹底根除。二是鄉村環保基礎設施落後的局面依然存在。鄉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總體上處於落後狀態,大部份鄉村沒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汙水收集處理設施,部分水利設施老化失修嚴重,對水源地保護和生態環境改善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三是農業廢物綜合利用率低,畜禽養殖汙染日益加重。大棚蔬菜、地膜覆蓋已在廣大鄉村大量使用,上述廢棚(地)膜長期滯留於土地中,對土壤質量構成汙染。農作物秸稈利用方面,仍大量存在焚燒秸稈現象,是造成大氣嚴重汙染重要來源之一。在畜禽養殖過程中,農戶散養和小規模養殖佔主體,畜禽糞便隨意堆砌排放,基本未做無無害化處理及肥料化利用,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汙染。

  (三)鄉村農業體系不完善。我市鄉村對於大規模健康養殖、水稻種植產業、鄉村旅遊都有一定的發展,但這些力度還不是很大,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產業轉型升級乏力。一是農業不大也不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產業發展不足,特色產業培育困難,農業產業鏈條不長,產品附加值低,農產品商品化率不高,一二三產業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龍頭企業帶動。絕大多數農產品仍然以賣原料為主,即使是簡單的清洗、分裝、預冷、儲藏、加工也沒有,全市鄉村在傳統綠色產業、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實現產業升級重組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三是品牌建設嚴重滯後。農業品牌培育力度不夠,知名品牌總量少,銷售渠道主要以線下為主。對於鄉村電商、現代農業示範區、現代工業強鎮、新型經營主體等的培育和建設力度更是很小。

  二、我市鄉村振興建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一)不斷加強鄉村振興人才支撐的幾點建議。一是強化領導班子建設。把幹部資源向縣(區)傾斜,把精力、資源、力量聚焦到鄉村振興上。改善鄉鎮領導班子專業結構、知識結構,增強班子領導“三農”工作能力,把熱愛鄉村、有發展潛力的年輕幹部選調到鄉鎮領導班子。擇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加大黨員發展工作力度,加強三農工作隊伍的再教育、再培訓工作。二是創新教育培育理念。要發展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解決“誰來種地,怎樣更好種地,誰來幫助種地”的歷史性難題,更加卓有成效的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就需要更好地培育鄉村實用人才和加快推動鄉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所謂“培育”,雖然與“培訓”僅有一字之差,但與“培訓”有著較大的差別。“培訓”僅是傳授知識及技能,而“培育”則包括農村實用人才成長的全過程,這其中就包括技能培訓、思想培訓、市場培訓、思維培訓和政策扶持。如果不能有效實現從“培訓”到“培育”的轉變,鄉村實用人才的隊伍建設就無法實現更大的發展。三是吸收各類實用人才。研究制定中長期“鄉村實用人才計劃”吸收和引進各類人才充實鄉村實用人才隊伍。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的新形勢下,要抓住有利的時機,創造各類適宜的條件,大力吸收和引進各方面的人才(工商界、農業高技術高技能、市場推廣、機關黨建等人才資源,不斷壯大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大量吸收涉農大中專畢業生,透過網上招聘會、人才交流大會、赴外招引人才活動等各種形式,鼓勵我市的涉農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吸收涉農院校畢業生為農村實用人才。

  (二)不斷加強鄉村生態環境治理。一是加強宣傳提高環境意識。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多形式、多層面地進行宣傳城鄉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意義。透過第三方服務建立村中的物業管理組織,加強垃圾中轉站、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全權負責管理村清潔衛生工作,逐步形成垃圾一體化處理模式及長效管理機制,使農村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改善。二是大力推進建設生態文明。積極推進農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綠色化、生態化,發展綠色產業,培育觀光休閒、農耕體驗、健康養生等“美麗經濟”。培育一批集生活、生產、生態於一體的鄉村田園綜合體、村落風景區、旅遊風情小鎮,打造一批美麗小鎮、美麗村莊、美麗庭院、美麗田園,讓美麗鄉村成為農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園和市民休閒養生養老的生態樂園。三是深入開展鄉村環境整治。鞏固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和汙水治理,實施農村“廁所革命”,加強農村面源汙染治理,深入推進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完善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加強農村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實施碧水藍天工程,推廣太陽能、沼氣等清潔能源。嚴格落實“河長制”,加強重要水資源流域整治和保護,保護好飲用水源。

  (三)不斷推進鄉村農業體系建設。一是加快完善現代農業融合體系框架。繼續推進種植業、養殖業、園林特產業蓬勃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大力發展梅花鹿、東遼黑豬、食用菌等特色優勢產業,不斷最佳化結構,培育壯大特色主導產業,加快推進與企業合作,開展產業融合試點示範,整合集中連片原料基地、加工園區和物流配送基地,打造一批區域性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示範區,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及模式。二是加快實施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框架。提高黑土地和高標準農田的保護和建設,發展科學施肥,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水灌溉工程建設,提高耕種機械化使用率,全面提升田地、水利、道路、山林、電力等設施建設和改造,提高耕種質量。按照各地資源稟賦特點,注重分工協作,避免浪費資源環境,禁止在不適合區域發展相應產業。藉助部分鄉村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民俗旅遊的發展契機。注入文化景觀元素,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觀光遊,打造獨具特色的生態田園人文鄉村旅遊產業鏈,建立一批特色小鎮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全面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加快構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框架。大力發展”網際網路+農業”模式,加快農產品電商化和物聯網工程的建設,圍繞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工基地、流通市場等地,建設一批可清洗、分裝、預冷、儲藏、加工的設施,擇優選擇和推介一批有基礎、有實力、有意向的中小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採購等方面開展合作,完善產業分工協作,促進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競爭力新優勢。

  鄉村振興工作隊調研報告8

  (一)一張藍圖幹到底。

  以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為目標,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完善農民主體、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規劃引領的建設機制,透過15年的努力,圍繞宜居鄉村、共富鄉村、人文鄉村、樂活鄉村、善治鄉村建設目標,一任接著一任幹,最終取得了顯著成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發展模式。在經濟發展先於、高於、優於雲南的是這樣,於今天我們的發展而言,對時間基本需要,可能也是一項難以跨越的歷史規律。

  (二)強化規劃引領。

  注重美麗鄉村的規劃建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在規劃理念上,充分結合實際和發揮自身優勢,“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個性特色,推進美麗鄉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設。外桐塢村借力自身優勢,在中國美院的協助下,著力打造藝術村落,對整村基礎設施進行整體設計,並且實現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汙水處理全覆蓋和軟硬體全面配套。同時,從機關幹部、村組成員至普通百姓,依次劃定時限,拆除院落圍牆和違建,有力保障了規劃的有效實施。在經濟發展方面努力夯實藝術家工作室、高階民宿、藝術品展示拍賣等產業發展基礎,實現了從原來單一依靠西湖龍井生產,向藝術旅遊、休閒養生、名家學術交流為一體的“江南藝術旅遊第一村”的轉變。外桐塢的這一轉變與西湖龍井產業的聯絡似乎可以追尋到一些蛛絲馬跡,但除了底蘊深厚的茶文化外,高低錯落,有致分部,優雅有序的村莊建設,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吸引藝術名家聚集的根本因素。

  (三)抓好環境整治。

  注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不斷建立完善環境治理體系。桐廬縣環溪村、荻浦村對農村生活垃圾全部進行無害化分類處理,村裡大街小巷分類設定垃圾桶,將生活垃圾按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分類存放,每家每戶也統一配發了有編號的垃圾袋,引導農戶分類傾倒,分類處理。其中:可堆肥垃圾送至資源化利用站製成有機肥料,不可堆肥垃圾收集後運至垃圾處理場,實現了垃圾的“戶集、村收、鎮中轉”。另外微型化的汙水處理設施也較為特色,相對於我們實施的村落汙水收集處理設施而言,環溪村汙水處理設施主要特點是小,有的結合地勢環境收集處理5—10戶人的`汙水,再透過管網彙集到村落汙水收集處理設施,有效提高入戶收集率的同時,還實現了村內汙水2級以上的生態處理。

  (四)注重資源挖掘。

  注重文物古蹟的保護和歷史文化的開發利用。一是深度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環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頤後代集居地,該村深度挖掘《愛蓮說》文化底蘊,不斷將“清蓮環溪”文化發揚光大,打造成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凸顯傳承千年孝廉價值觀。在荻浦村,當地群眾還將從前的豬圈、牛圈修繕,改造成具有鄉村特色的豬欄咖啡屋、牛欄咖啡屋,挖掘了鄉土文化。二是安吉魯家村創新執行架構,在村委會領導下設立魯家兩山學院以及安吉鄉土農業發展和安吉鄉土旅遊服務兩家有限公司,特別是“魯家兩山學院”承擔的“兩山理論”研學和理念輸出,固然是歷史機遇的造就,但在意識的先進、機遇的把握和資源的挖掘方面,對比而言,我們的落後可能比兩省之間的GDP差距還要大得多。

  (五)著力產業發展。

  牢固樹立建設和經營並重的理念,大力發展生態高效農業、農產品深加工、規模種養、農家樂和休閒鄉村旅遊,推動農業生產經營形態多樣化的同時,只要將美麗鄉村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村美與民富相結合,發展工業也未嘗不可。一是航民村佔地不足2平方公里,僅有304戶1079名村民,在19xx年建立的村辦企業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經營範圍,至今蕭山航民集團全資、控股、參股工商企業達28家,已形成以:防止、印染、熱電、船運、酒店、黃金飾品加工的股份制集團公司,至20xx年年底全集團公司實現工業產值133.8億元,利潤9.1億元,擁有職工1.2萬人。村民每年分紅達6.5萬元,從小學至大學村民實現免費入學,大米、食用油等無償供應。二是日昌升集團作為一家建築新材料生產為主的企業,以建設美好生活為願景,引領產業變革、推動產業進步為使命,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推動產業升級、綠色發展。自20xx年成立以來,組建了國內首家新材料研究院,形成數十項技術專利,自主研發全球領先的第四代新材料製造工藝。在生產廠區創新性的採取自上而下的臺階是開採模式,真正實現了邊開採、邊恢復,採區見不到揚塵、黃土,大型的汙水處理設施運轉有效,花園試的廠區環境對傳統高科技企業來說可能不那麼難,但在一個以礦石開採、沙石料生產的企業而言,不僅僅是廠區環境優美,富春江邊的碼頭水質也碧綠清澈,就更讓人長見識了。

  鄉村振興工作隊調研報告9

  一、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容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

  長期以來,農業和農村扮演著食物供給、要素貢獻的角色,生產功能、增產導向占主導地位。當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後,結構性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發展對資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賴程度下降,這需要農業從增產轉向提質,農村從要素供給向生態空間、文化傳承、新消費載體等轉變。

  三、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點思考

  (一)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的傳統,這個傳統不能丟。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辦好農村的事情,關鍵在黨。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一項複雜系統工程,需要發揮黨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的作用,健全黨管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和黨內法規,增強領導農村工作本領,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堅持規劃先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必須注重規劃先行、突出重點、分類實施、典型引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推進鄉村振興具有前所未有的長遠性和全域性性,必須堅持規劃先行,加快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強化鄉村振興戰略的規劃引領作用。要始終堅持以各級相關檔案精神為引領,根據農村實際,認真謀劃鄉村振興發展。

  鄉村振興工作隊調研報告10

  在這次的社會實踐調查中我收穫不少,其中我認為以下四點在完成調查的工作中是最必不可少的。

  一、在社會上要善於與別人溝通。

  如何與別人溝通好,這門技術是需要長期的練習。以前工作的機會不多,使我與別人對話時不會應變,談話時有冷場,這是很尷尬的。但經過這次的調查工作後,我與人溝通的能力有所進步。人在社會中都會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去做事,良好的溝通能使其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

  二、在社會中要有自信。

  自信不是麻木的自誇,而是對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工作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沒有社會工作經驗沒有關係,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別人差。社會工作經驗也是積累出來的。沒有第一次又何來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會中要克服自己膽怯的心態。

  實踐活動沒開始的時候,自己就害怕了。自己覺得困難挺多的,自己的社會經驗缺乏,等種種原因使自己覺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這樣表露出來。但其實有誰一生下來就什麼都會的,當你克服心理的障礙,那一切都變得容易解決了。幾次的嘗試後就可以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了。如師兄師姐所說的“在社會中你要學會厚臉皮,不怕別人的態度如何的惡劣,也要輕鬆應付,大膽與人對話,工作時間長了你自然就不怕了。”有句話說得好:“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我相信只要有勇氣,一切事情都會變得簡單起來。

  四、工作中不斷地豐富知識。

  知識猶如人體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會衰弱,人缺少了知識,頭腦就要枯竭。在這次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中,我深深地感悟到知識猶如浩瀚的大海,而且相互交織。我們想要完成這次的社會實踐調查,還需要許多其他的知識。因為一份社會實踐調查的製作需要多方面知識的應用,因此我們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學習新的知識,才能完成一份有質量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在這次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如強化了我獨立思考、獨立工作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我也發現我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我會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加努力,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奮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