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精選19篇)

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

  我國消防隊伍,是以公安現役消防隊伍為主體,地方政府專職消防隊伍和企事業專職消防隊伍為補充,其它多種形式消防力量並存的消防保衛力量體系。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精選19篇),歡迎閱讀參考!

  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1

  張大鵬,40歲,1996年12月參加消防工作,中共黨員。22年來,他堅守一線、不懼艱險、衝鋒在前,搶救被困群眾千餘名。一個個重大任務處置現場,留下了他拼搏的身影。他先後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在天津市消防總隊,張大鵬這個名字,就是硬漢和鐵軍的代名詞。鑽火場,他總在突擊隊的最前沿;堵洩漏,他總在最危險的位置。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他和隊員們千里馳援,冒著餘震搜尋生命;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後,他深入險境救出失聯名單上唯一的倖存者……一個個重大任務處置現場,留下了他拼搏的身影,戰功赫赫的他被隊員們稱為“敢死隊長”。

  從普通消防隊員到中隊長,再到參謀長、支隊長,張大鵬深知,滅火救援是一項需要通力合作的戰鬥。從擔任排長開始,他每天都要早起床20分鐘,準備好訓練器械,為隊員們節省時間。“一個人一天多訓練20分鐘,堅持下來,成績自然是領先的。”就這樣,他帶出了一支支鐵軍。

  當下,怎樣落實改革的要求?針對轄區546家重點單位現狀,張大鵬組織人員走訪調研,形成了高質量的報告,創新了21項操法,並得以在全市推廣,提升了攻堅打贏能力。

  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2

  塗顏淼,45歲,1991年12月參加消防工作,中共黨員。多年來,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先後獲得福建省“抗震救災功臣”“新長征突擊手”“感動福建十大人物”等稱號,並獲得全國優秀士官人才二等獎,2017年6月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有人問塗顏淼是怎麼當上“兵王”的?他說:“27年來,我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踐行第一次出警時的誓言,做一個‘當骨幹、懂技術、能救人、會滅火’的過硬消防員。”作為福建省福州市消防支隊特勤大隊二中隊特種車駕駛員兼操作手,他屢次在救援中發揮尖刀作用,先後參加各類滅火、搶險救援3000餘次,救助遇險群眾數百人。

  2015年4月6日,福建漳州古雷石化專案發生爆炸,周邊能找到的水源都已用上,塗顏淼翻過3米高的油罐區防護堤,在火場背面找到了一處冷卻水池,完成了609號罐體滅火所需8條幹線的供水任務。

  他精通4類特種消防車輛操控和2種特殊救援技術,先後幫帶150多名技術骨幹。他還是“紅門愛迪生”,發明了保障火場通訊聯絡的“逆變器”。作為黨的十九大代表,他認真履行職責使命,廣泛開展宣講20餘次,把新時代最強音帶進課堂、帶進隊站,帶到幹部群眾身邊。

  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3

  劉本成,33歲,參加消防工作15年。他紮根基層、苦練精兵、竭誠奉獻,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獲“遼寧好人·最美青年”“遼寧省青年崗位能手”“鞍山市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並獲得遼寧青年五四獎章。

  當先鋒、打頭陣,這是劉本成15年來不變的堅持。

  2003年,18歲的他成為遼寧省鞍山市消防支隊隊員。憑藉不服輸的勁兒和刻苦訓練,他成長為支隊的訓練尖兵,並於2005年考入中國武警學院。成為指揮員後,他紮根基層、以身作則,帶領中隊連續7年在支隊業務和體能比武競賽中取得團體總分第一名的成績,並多次在遼寧省消防總隊業務比武中取得佳績。他連續3次被總隊評為“執勤崗位練兵優秀指揮員”。

  歷生死、鑄忠誠,劉本成始終戰鬥在滅火搶險救援一線。他先後參加滅火救援戰鬥2400餘次,營救遇險群眾230餘人,屢立戰功。2017年8月,遼寧岫巖遭遇洪災,他如堅固堤壩,腰拴繩索屹立河心,為救援力量打通了安全通道。鞍山有“雷鋒城”之稱。

  他以雷鋒精神為指引,與轄區孤寡老人結對子進行幫扶,和隊員們資助家境困難的學生,書寫著愛民篇章。

  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4

  曾傑毅,33歲,2003年參加消防工作,中共黨員。15年來,他先後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8次,獲得“中華好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消防訓練先進個人”“湖南省十佳青年衛士”等稱號,並獲得湖南五四青年獎章。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他參與營救數百名群眾;高空救助中,他徒手爬上幾十米高的塔吊;礦井救援中,他深入井下緊急搜救;槽罐車洩漏時,他主動請戰實施堵漏……15年來,曾傑毅先後參與完成1200餘次滅火救援任務,成功搶救遇險群眾320餘人。

  15年來,他始終戰鬥在最前沿,一次次用自己過硬的心理素質、精湛的業務技能和過人的勇氣膽識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曾傑毅是一位訓練達人,在全省消防救援隊伍比武競賽中,他勇奪6個單項第一名,並創造了全省拉梯專案的新記錄。他還是一位金牌教練,培養支隊精兵100多名。

  不論在哪個崗位上,曾傑毅都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當班長,他團結全班隊員,帶出了尖刀班;當中隊長,他凝聚全隊力量,帶出了先進中隊。他堅持以情帶隊,積極為隊員們爭取機會,5次把獲三等功的機會讓給他人。

  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5

  丁良浩,36歲,2000年12月加入消防隊伍,中共黨員。18年來,他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8次,獲“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江蘇最美警察”等榮譽稱號,並獲得江蘇青年五四獎章。

  作為一名消防隊員,丁良浩堅持在工作中樹立“好樣子”。

  他素來敢打善打硬仗惡仗,在火場上總是喊響“跟我上”。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他和隊友們徒步70多公里馳援北川,轉戰什邡、汶川縣漩口鎮,在廢墟上營救39名群眾、疏散600餘人,他所在的這支隊伍被災區群眾譽為“最勇敢的消防救援隊”。

  2016年4月22日,江蘇靖江德橋倉儲有限公司發生爆炸火災事故,他所在的攻堅組冒著高溫輻射和隨時可能發生爆炸的危險,兩次深入火海成功關閥,為撲滅大火打下了堅實基礎。

  多年來,他先後完成了2010年全國首屆打造現代化消防鐵軍大比武、“救援協作—2013”上合組織聯合救災演練以及2013年亞青會、2014年青奧會等消防安保任務。他還積極在社會上傳遞消防“正能量”,堅持擔任轄區學校的校外輔導員,定期到學校傳授消防知識,累計開展消防培訓600多個課時。

  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6

  張章煌,28歲,2011年參加消防工作。7年來,他逆火而行,救民於危難。他向科技要戰鬥力,堅持創新在火線,研發了9個作戰和管理平臺、19個智慧資訊化系統,創新19項技戰術操法,改進65項器材裝備,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2011年從西安交通大學畢業後,張章煌進入消防隊伍工作。7年來,他先後參加滅火救援1156次,解救被困群眾452人,參加消防安全保衛500多次,排除隱患險情326次。

  滅火救援在火線,改革創新在火線。他積極探索,研究出智慧化裝備管理系統並應用於中國—東盟博覽會安保工作,推動實現消防應急救援“一張圖”;他改進貼上式堵漏工具,提高了帶壓堵漏能力;他設計水帶鋪設車,解決了長距離供水難題;他總結出新型火場排煙戰法,在南寧某大廈滅火救援中成功經過檢驗;他探索運用電動升降機和繩索從外部建立運輸通道,為高層建築火災物資保障插上“科技翅膀”……

  多年來,他先後研發9個作戰和管理平臺、19個智慧資訊化系統,創新19項技戰術操法,改進65項器材裝備。在他的帶領下,特勤一中隊發明了緊急避險訊號器等多種器材裝備,並積極建立廣西消防“尖刀中隊”。

  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7

  方瑜,37歲,2001年加入消防隊伍,中共黨員。他紮根海島、敢打硬仗,先後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曾獲全國優秀士官人才一等獎,並獲得“浙江省青年崗位能手”“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等榮譽稱號。

  危難關頭,方瑜一次次衝鋒在前、敢打硬仗,17年來共參加滅火救援2500餘次,搶救被困群眾上百人。2017年10月27日,停靠在舟山市普陀區馬峙門錨地的一艘輪船起火,船艙爆炸變形,情況危急。當時,船上有人員被困,方瑜主動請纓,匍匐鑽進嚴重變形的船艙,打開了生命通道。他剛把被困者背出來,船艙就發生了二次爆炸。

  其實,硬漢方瑜剛下隊時,身體條件並不被看好。別人練一遍,他練兩遍,別人休息時,他繼續加操,他就這樣成了隊裡的業務尖子,連續7年獲得支隊掛鉤梯個人成績第一名,是名副其實的“梯王”。擔任支隊集訓隊副隊長期間,他帶隊連續2年獲得全省消防特勤業務團體第一名。今年,他所在的隊伍被抽中參加全國消防夏訓考核,他和隊員們刻苦訓練,圓滿完成了任務。

  方瑜熱愛消防工作,轄區有許多小島,交通不便,他就定期帶隊上島,挨家挨戶進行消防宣傳。

  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8

  楊武東,33歲,白族,2004年12月參加消防工作。14年來,他先後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獲嘉獎10餘次,並獲得“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四川省十大最美人民警察”等榮譽稱號。

  楊武東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中,他表現英勇,後被保送入學。畢業後,他來到海拔4000多米的“世界高城”理塘縣工作。他堅持以練為戰,曾兩次因肺水腫住院治療,康復後又堅持訓練。那一年,他代表支隊參加全省比武,一個人參加4個專案的比賽,4個專案均獲獎。

  2012年1月,理塘縣城一棟3層居民房發生火災。他仔細觀察後,抱起水槍衝上去,和隊員們一起成功撲滅大火。撤出後,因高寒缺氧且長時間戰鬥,他扶著牆壁不斷咳嗽,痰中夾雜著鮮血。戶主熱淚盈眶,用藏語不停地說:“巴烏、巴烏(英雄的意思)。”

  2017年8月,楊武東到甘孜州丹巴縣任消防大隊大隊長。該縣有35座佛教寺廟,大多在山溝裡,防火任務重。他就帶著乾糧、扛著消防宣傳資料,徒步前往寺廟進行宣傳。他憑藉耐心和熱情,贏得了僧侶和群眾對消防工作的支援。

  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9

  陳三喜,39歲,1999年12月參加消防工作,中共黨員。19年來,他先後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獲得了“全國消防崗位技術能手”“安徽好人”等榮譽稱號,並獲得全國消防優秀人才一等獎、合肥五四青年獎章。

  陳三喜始終堅信,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他堅持刻苦訓練,2016年10月,他以37歲“高齡”獲安徽省合肥市消防業務對抗賽個人第二名,創下了“最老記錄”。

  多年來,陳三喜出色地完成了一項項搶險救援任務。他距離死亡最近的一次,是2000年10月的一天,合肥市四河新村發生燃氣洩漏爆炸事故,他和隊友們投入到緊張的救援中,旁邊的樓體突然坍塌,他和“死神”擦肩而過。

  2012年12月,蚌埠市八一化工廠突發爆炸起火事故,他和隊友們星夜馳援。在現場,他抱著水槍到火勢最大、溫度最高的2號蒸餾塔底部抵近作戰,火勢被成功壓制後,他因氯化苯中毒陷入昏迷。

  作為中隊長助理,他擠出時間學習,提高管理能力,要求大家做到的,他總是第一個做到、做好。他還結合實際,摸索創立“三喜三步法”,讓零基礎的新隊員可以迅速掌握滅火救援技巧。

  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10

  鄧四林,39歲,1995年參加消防工作,中共黨員。23年來,他隨警報道、衝鋒在前,記錄了消防隊員的時代風采。他先後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7次,獲得“‘火鳳凰杯’全國優秀消防科普宣傳工作者”“隴原十大消防衛士”等榮譽稱號,並獲得甘肅青年五四獎章。

  鄧四林是衝在一線的“兵記者”,參加了甘肅省消防系統一系列重大滅火救援行動宣傳報道,與隊員們並肩戰鬥、隨警採訪。在2016年“3·2”迭部達拉林場森林火災撲救中,他在一線堅守14天,在主戰場堅持採訪拍照。嘴唇破裂結痂,疼得張不開嘴,右腿靜脈曲張病情加重,他仍咬牙堅持工作。

  他勤奮自學,用新聞、文學及攝影作品展現了消防隊員的感人事蹟,在省級以上媒體發表稿件5200多篇,發表消防題材文學作品120多篇,作品40多次在全國、全省獲獎,他連續14年獲得甘肅消防宣傳特等獎、一等獎。他還出版了31萬字的長篇小說《火魂》、25萬字的個人通訊集《烈火戰歌》。

  今年,他被甘肅省消防總隊、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選拔為改革教育宣講團成員。他認真傾聽基層隊員們的心聲,以“堅定信心迎大考 重整行裝再出發”為主題,進行了22場宣講。

  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11

  陳大慶,2009年12月加入消防救援隊伍,現為長治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消防站站長助理。工作11年以來,陳大慶先後榮立個人二等功兩次、三等功1次、嘉獎3次,全國首屆“火焰藍”對抗比武揹負空氣呼吸器5000米跑科目的第二名;全國“優秀士官人才”二等獎,榮獲長治五四青年獎章、長治十大優秀青年、市總工會一等功等;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士兵”“優秀消防員”。

  每次搶險救災一線,陳大慶總是奮戰在最危險的位置,擔當最困難的角色。一年冬季,三名10歲左右的孩子在河面滑冰不慎落入水中,陳大慶穿戴好救援裝備扎入了7米深的冰水中,當時氣溫在零下十幾攝氏度,長達一小時之久的搜尋,三名溺水兒童最終被救出,但他上岸後臉色發白,嘴唇發紫,緩了將近一個星期身體才恢復正常。據統計,參加消防救援隊伍以來,他共參加處置各類救援1900餘次,搶救人員120餘名。數九的寒冬,大家每次出警歸隊後整理器材,手上全是凍傷的紅腫,水帶的水漬結冰並且難以清理,陳大慶勤于思索,反覆實踐,發明了卷水帶機械,併成功申請了專利,大大減輕了一線戰鬥員不必要的傷痛,為滅火救援提升了戰鬥力。

  11年的消防生涯裡,陳大慶參加了大大小小35次比武競賽,曾8次奪得全省比武的個人單項第一,幫助中隊蟬聯7次支隊第一,榮獲總隊第二和第四的好成績。2019年的“火焰藍”杯全國比武競賽中,他作為年齡最大的選手突破層層關卡,奪得了5000米負重跑全國第二名的好成績。

  多年的刻苦訓練和長期的集訓,使他身上留下了一些傷病和勞損,當組織再次需要他參加比武集訓,他毅然選擇了“服從組織安排”。集訓到半個月的時候,腰上的老傷便復發了,緊接著腰連著腿、腿連著腳全都疼痛起來,這大大影響了他的訓練,有的時候甚至是連最基本的起床、坐臥都格外吃力,更談不上訓練。即使在這段最難熬的日子裡,陳大慶也從沒有過放棄和退出的念頭。在教練的專業恢復訓練和理療師的精心照顧下,陳大慶的腰傷日漸好轉,很快又回到了訓練場上。功夫不負有心人,2019年至2020年,他在支隊冬訓比武競賽中表現優異,受到了市總工會的表彰。

  “火焰藍”是一個英雄輩出的集體,在這裡可以讓人蛻變。陳大慶就是一個例證,他把自己的青春獻身“火焰藍”,全心全意為人民,無怨無悔付一生。

  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12

  宋健,男,漢族,新疆昌吉吉木薩爾縣人,1986年3月出生,2014年10月入隊,2020年7月成為預備黨員,大專文化,現任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府專職隊中隊長。多次被總隊以及地方黨委政府評為“執勤崗位練兵先進個人”“優秀先進個人”等榮譽。

  2014年10月,在朋友的引薦下,來到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從事專職消防工作。當時的他體型偏瘦,力量單薄,但他沒有因為這些原因而心生退卻,而是端正心態,刻苦訓練,做到不會就學、不懂就問,並利用休息時間給自己“加料”、“充電”。日復一日,宋健同志從懵懵無知的毛頭小子茁壯成長為一名業務精湛、能力突出的紅門精英。入隊以來,他先後參與各類火災撲救300餘起,搶救被困人員100餘人,開展消防宣傳200餘人次,被駐地廣大人民群眾譽為“新時期的活雷鋒”。

  作為基層政府專職消防隊管理幹部,宋健同志深知幹部對中隊建設的影響和作用。他堅持帶頭模範的管理作風,帶領中隊全體隊員加強基礎體能、提升業務技能、深入轄區熟悉、開展實戰演練、做好巡防宣傳,不斷強化隊伍滅火救援實戰能力。他以求實創新的工作態度,一步一個腳印的工作作風,塑造了新時期政府專職消防隊員的良好品格。

  訓練中的宋健一絲不苟

  2017年,宋健同志被抽調負責備戰全區專職消防隊比武競賽。他將備賽工作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嚴密組織訓練、吃透競賽規程、革新器材裝備。透過他和全體隊員的不懈努力,開發區政府專職隊在此次競賽中榮獲石油化工處置操第一名,雙幹線出三支水槍操第一名,3000米第一名,雙槓一練習第二名地好成績,贏得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讚譽和充分肯定。

  宋健同志在工作中沒有什麼豪言壯語,沒有華而不實,有的只是勤學苦練、默默進步、自我提高。他“舍小家,顧大家”,勇於面對隊伍管理、執勤訓練和滅火救援等工作中的各項問題,及時排查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確保隊伍始終高度穩定。在新疆宜化有限公司輸煤廊道火災、“新疆其亞生產瀝青車間火災、新疆東方希望氯氣洩漏火災等滅火救援工作中,他始終英勇頑強、衝鋒在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人民群眾構築了一道安全屏障。

  宋健帶隊指揮事故救援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他以身作則,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全身心投入這場疫情攻堅戰,堅守崗位兩個月。他深知自身的責任重大,認真學習在疫情期間處理滅火救援任務的要求,帶頭開展疫情防控宣講教育,普及疫情防治措施,消除對內恐慌情緒;每日按時組織體溫測量和營區消毒工作;規範營門警衛消毒流程,對公差人員和進入營區車輛開展全面消毒和測量體溫。嚴密組織防疫洗消演練,為隊伍內外築起疫情防控堅實屏障。

  作為中隊長,他積極開展防疫期間政治工作,對休假、隔離隊員開展心理疏導,進行影片談心談話、電話聊天,緩解隔離人員緊張情緒,全面掌握不在位人員思想狀況,並建立家屬微信關愛聯絡群,送去關愛問候的同時,提醒隊員家屬注意個人防護和衛生消毒工作,妥善解決隊員們的“後顧之憂”,保持隊伍思想穩定,全力抗擊疫情。

  嚴格落實隊伍內部的防疫措施

  每一次著裝出發,都是生與死的考驗;每一次警笛驟響,都是血與火的逆行。從事消防工作6年多時間裡,宋健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了自己的青春誓言,用無悔的青春譜寫了一曲曲平凡而感人的戰鬥事蹟,用堅定的意志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橙色生命防線,用忠誠衛士的形象展示了新時期優秀政府專職消防隊黨員幹部的風采。

  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13

  熊文均,男,漢族,重慶合川人,1983年9月出生,2007年6月入伍,本科文化程度,中共黨員。現任自貢市大安區消防救援大隊參謀,一級指揮員。

  在“防風險、保平安、迎大慶”消防安保工作期間,該同志積極向大隊領導諫言獻策,根據轄區實際情況,聯合民政、衛生、公安、教育等部門,對轄區養老院、敬老院、幼兒園、醫院、化工企業進行“拉網式”排查,對老舊文物古建築重點盯防,採取“5+2、白+黑”工作模式,竭盡全力消除轄區火災隱患,保證了轄區火災形勢穩定。面對社會單位的的各種困境,他堅持原則、不厭其煩,多次深入單位,耐心聆聽單位困難,細心呵護社會單位訴求,秉著講政治、講專業、講原則、講責任的態度,專心研究最佳整改方案,督促社會單位高高興興地整改安全隱患、承擔整改責任。

  熊文均是一名普通的消防員,他白天在大隊踏實工作,晚上到中隊參與執勤,同時,他也是一個普通家庭的丈夫、父親、兒子,長期以來,為了工作,他常常忽略了對家人的關心,他有一位才做了胃切除的母親需要照料,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需要撫養。為此他對家人也深感愧疚,但舍小家而為大家,他無怨無悔。他有鐵血丹心,也有溫情暖意。但無論他是誰,他都兢兢業業堅守在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一線,守望著轄區每一個人的消防安全。

  這就是消防人!他們早已經洗盡了兒女情長的鉛華,放下了妻兒老小的牽掛,擺脫了闔家歡樂的狹隘,不畏艱難困苦的洗禮!紅旗又增添了一份亮色!

  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14

  張高峰,現任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特勤二中隊三級消防長。榮獲個人三等功8次、曾被評為“優秀黨員”“優秀士官”“先進個人”“優秀消防員”;2015年被公安部政治部評為優秀士官人才獎一等獎、2018年榮獲全國“十大傑出消防衛士”稱號。

  作為支隊“兵齡”最長的消防長,工作中,張高峰主動承擔起新訓消防員入職培訓、支隊攻堅組集訓、考核驗收等工作。

  “當兵就要當個好兵,業務是立身之本。”這句話經常掛在張高峰的嘴邊。一路走來,從列兵到三級消防長,張高峰經歷了很多。出色的訓練成績,讓張高峰多次代表支隊參加全省消防大比武,由他帶領的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隊攻堅組集訓隊連續5年獲得全省比武競賽團體總成績第一。2019年11月份參加全國首屆消防“火焰藍”技能體能比武競賽,在強手如林的比武競技場上,他參加的“槍炮協同操”獲得了全國第十一名的佳績。

  危難時豁得出、衝在前,關鍵時刻挺得住、打得贏是張高峰的真實寫照。21年來,他先後參加各類滅火救援和搶險救援戰鬥3000餘起,經歷了一次次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2006年5月18日,在太原市敦化坊廢舊倉庫倒塌事故中,在大型器械無法操作的情況下,他帶領戰士們徒手救出4名被埋人員。

  2004、2005、2006這三年對於張高峰來說,是“火焰藍”生涯中最難忘的三年。三年中,他的父母相繼手術,但他卻因為有任務在身,無法趕回家看望病中的父母;2014年他爺爺在大年初一去世,他也沒能見老人最後一面,工作16年來沒有一次在家裡跟親人過年,但他無怨無悔。因為在他看來,作為一名消防隊員,舍小家顧大家是必須面對的。

  2013年山西消防舉行比武競賽,張高峰擔任訓練教員。比賽前夕,為確保裝備器材的完整好用,他帶領隊員把所有的器材裝備仔細地檢查一遍,直到深夜12點都檢修完畢後才休息。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去檢查了一遍,這才放心,也確保了比武的正常進行。在檢查的過程中,手臂不小心被劃傷,但他沒有立即去醫院,只是自己簡單地包紮了一下,繼續檢查器材,直到第二天才去醫院處理了傷口。

  2019年,由於工作表現突出,張高峰被太原支隊推選擔任在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實體火炬傳遞儀式的火炬傳遞手,圓滿完成了太鋼站的火炬傳遞任務。

  “刀磨千回刃方利,鳳浴烈火才涅槃”。從“橄欖綠”到“火焰藍”,張高峰始終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消防事業中,他是永遠衝鋒在時代前列的“兵王”!

  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15

  賀曉龍,山西鄉寧人,1988年10月出生,2010年加入消防救援隊伍,現任鄉寧縣政府專職消防隊隊長。2019年,被臨汾市勞動競賽委員會榮記個人一等功。

  說到賀曉龍,隊友們一致認為應該給他貼三個“標籤”:救援現場“我先上”、訓練場上“跟我上”、難題面前“主動上”。其實,這些“標籤”正是賀曉龍在工作中的真實寫照。加入消防救援隊伍以來,他先後參與滅火救援、社會救助600餘起,搶救疏散被困者150餘人,忠實履行了一名政府專職消防員的職責使命。

  2019年3月15日,鄉寧縣棗嶺鄉衛生院北側發生山體滑坡,賀曉龍與隊友們火速趕赴現場。面對滿目瘡痍、殘垣斷壁的現場,他不懼危險,藉助電筒燈光,在夜色中努力尋找被困群眾。短短三十多分鐘內,他和隊友們用背、抱、抬、扛等方式,營救出傷勢較輕、埋壓較淺的群眾十餘人。

  在營救一名被困小女孩時,賀曉龍鑽進廢墟,挖爛了3副手套,用雙手打通了救援通道,女孩被救出後,還與他擊掌,相互激勵。這一畫面被央視播出,“擊掌女孩”的故事成為了全省消防救援隊伍“3·15”鄉寧救援的縮影,極大地鼓舞了隊伍士氣。

  今年8月29日,鄉寧大隊接到增援襄汾民房坍塌救援命令,賀曉龍隨隊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在對坍塌區域西北角的一名上半身埋壓的被困者實施救援時,賀曉龍雙膝跪地,在狹小的空間內用肩膀支撐著被困者身體,並不斷與被困者溝通交流。三個多小時的緊張救援結束後,被困者成功獲救,賀曉龍卻因為一直保持一個姿勢無法站立,最後在隊友們的幫助下才撤離現場。

  作為政府專職消防隊骨幹,賀曉龍堅持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帶領全體專職隊員加強基礎體能、提升業務技能,不斷強化隊伍滅火救援實戰能力。業餘時間,他認真鑽研車輛、器材等救援裝置,做到了業務理論知識“問不倒”,轄區情況和重點單位情況“一口清”,各種器材裝備操作方法“樣樣通”。

  在全員崗位大練兵中,為了提高訓練成績,他忍著舊傷的疼痛,勤學苦練,在支隊舉辦的全員崗位大練兵暨冬訓比武競賽中連續兩年榮獲400米救人疏散物資第一名、搬運重物折返第一名,其過硬的素質和唯旗誓奪的精神風貌成為全支隊政府專職隊員學習的榜樣。

  從一名專職隊員成長為專職隊長,賀曉龍深知新隊員容易產生的負面想法,他常和新隊員分享自己初入消防隊伍的故事,幫助他們化解心理壓力、釋放情緒。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賀曉龍主動放棄原定的休假計劃,遞交請戰書,加入突擊隊,承擔起了一線救援工作,圓滿完成了疫情期間的火災防控和滅火救援任務。

  作為一名政府專職消防隊員,賀曉龍腳踏實地、盡職盡責,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光榮使命,充分展現了新時期政府專職消防員的為民風采。

  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16

  力創才,2012年加入消防救援隊伍,現任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一站戰鬥班班長。榮獲個人三等功8次、曾被評為“優秀黨員”“優秀士官”“先進個人”;2015年被公安部政治部評為優秀士官人才獎一等獎、2018年榮獲全國“十大傑出消防衛士”。

  “破拆——救助——延伸推進”,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一站後院的訓練場上,一個黢黑臉龐、瘦小身材的消防員肩背空呼、手拿水槍向前衝刺,眼神裡充滿了拼勁。2020年全省首屆“火焰藍杯”比武競賽期間,眼前這個消防員給探班大同消防的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瞭解之後才知道,他就是特勤大隊一站戰鬥班班長力創才。

  加入消防隊伍以來,力創才一直是隊友們眼中的“拼命三郎”。日常工作中,除了完成規定訓練外,他還給自己“加餐”,俯臥撐、槓鈴深蹲……直到做到手腳發麻。日復一日的辛苦付出,他練就了過硬本領。

  在2020年全省首屆“火焰藍杯”比武競賽中,他與隊友配合參加縱深滅火救人操比武,取得了優異成績。“其實,很多老班長,都比我優秀,我的成長離不開領導的引導和隊友們的幫助和扶持……”成績面前,力創才很謙虛。

  “有火警出警,沒有火警就苦練滅火技能,只有練就真功夫,才能在實戰中發揮作用。”平時的刻苦訓練為力創才做好滅火救援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為消防滅火救援骨幹,力創才先後參加滅火救援300多次。

  今年6月,大同市平城區宏洋美第小區13號樓2單元一住戶家發生火災,濃煙從7層沿著樓層上竄,20名住戶被困。特勤大隊一站和雲中路消防站接到報警,立即趕到現場處置。力創才和隊友們冒著滾滾濃煙衝上去,將樓道窗戶全部開啟,成功將20名住戶疏散。看到一名老人被濃煙嗆得直咳,力創才把自己的呼吸器面罩卸下,給老人戴上,並攙扶她到達安全地帶,這一舉動被媒體報道後,受到了網友的廣泛點贊,被稱為“最暖消防員”。

  春節、國慶等節假日,歷來是火災事故多發期。八年來,力創才春節、國慶假期從來沒有休過假,一直堅守崗位,隨時準備聞警即動,撲滅火魔,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訓練場上的“拼命三郎”離不開身後妻子的支援。力創才和在大同市三醫院急診科工作的妻子梁豔本來準備2020年春節辦婚禮,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計劃。面對疫情,他們各自奮戰在工作崗位上,一個守護健康,一個守護安全,每天只能透過影片聊天瞭解對方的工作情況,並相互鼓勵、支援。

  今年6月,新冠肺炎疫情緩和,但力創才又收到了參加比武的訊息,為了榮譽和使命,他跟妻子商量再次把辦婚禮的時間推後,轉身就投入到緊張備戰中。10月21日,省消防救援總隊首屆“火焰藍杯”比武競賽(北部戰區)比賽打響。賽場上,力創才與擔任比賽醫療保障任務的妻子梁豔不期而遇。看到許久未見的妻子,力創才的淚水止不住地在眼裡打轉。妻子幫他拍拍身上的土,“好好比賽,給你加油!”在一片掌聲中,力創才踏上了賽場。

  火場上勇往直前,比武場上堅毅果決,他是剛強的硬漢,但說起妻子也會柔情一片,“最虧欠的就是妻子,一有時間一定給她補上一個最浪漫的婚禮。”

  千琢璞為玉,百鍊鐵成鋼。血水汗水鑄就了他一身過硬的本領。參加工作八年來,力創才面對眾多榮譽,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因為幹消防是他這輩子的執著與追求。

  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17

  駱偉,現任省消防救援總隊訓練與戰勤保障支隊新訓大隊技能教員,曾任晉中市消防救援支隊開發區機械園南街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工作19年來,他先後榮立個人二等功一次,榮獲公安現役部隊士官優秀人才獎二等獎,先後被評為“全國抗震救災先進個人”“晉中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多次被省消防救援總隊評為“優秀士兵”“先進個人”和“優秀共產黨員”。

  “當兵不習武、不算盡義務;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是駱偉的座右銘。加入消防救援隊伍以來,他憑藉堅持不懈的訓練,先後11次參加省消防救援總隊比武競賽,多次取得佳績。

  2010年8月,駱偉參加晉中市消防救援支隊集訓隊,在總隊比武競賽中獲得高空山嶽專案第一名,同年9月,參加北方區域比武競賽獲得了高空山嶽專案第四名。2011年,再次獲得省消防救援總隊比武競賽高空山嶽專案第一名、攀爬橫渡第三名的佳績。

  每次滅火救援任務中,駱偉總是衝在最前面、戰鬥在第一線。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級地震,晉中支隊30名消防指戰員臨危受命,駱偉也在其中,他們連夜趕赴災區。在救援一名剛生產一週的產婦和新生兒時,駱偉主動擔負起背產婦一責。經過近3個小時的艱苦跋涉,駱偉和隊友們成功將母女二人安全護送到山下的紅十字救助站。

  抗震救災中,駱偉帶領隊友們連續奮戰7天,成功搜救106人,疏散被困群眾5000餘人,營救傷員42人。因其表現突出,被省消防救援總隊記個人二等功一次。

  2014年,晉中支隊承辦了全省消防救援隊伍滅火救援“三化”建設現場會,駱偉被安排研發移動真火訓練模組,由於是首次現場呈現真火訓練實景,如何控制現場火源成為最大的難點。為此,他翻閱大量業務書籍,查詢相關裝備器材資料,瞭解資料、掌握裝置效能。短短兩週時間,他反覆試驗、調整,最終採用恆壓氣源霧化柴油,實現火源控制,圓滿完成了現場會上移動真火訓練展示,隊友們親切地稱他為“小專家”。同時,他透過平時提煉總結,摸索出了一套科學高效的訓練方法,帶領晉中支隊集訓隊於2016年、2017年在省消防救援總隊比武中榮獲了第二名、第一名的佳績。

  “消防,是一個神聖而又光榮的特殊職業,承載了我太多的青春和夢想,從事消防救援工作,我無怨無悔。”駱偉在日記本的扉頁寫下這段話。工作19年來,駱偉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忠誠誓言,履行著一名合格消防員的神聖職責。

  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18

  庹洪勇,男,中共黨員,專業技術一級指揮員,自貢市貢井區消防救援大隊助理工程師,參與貢井區消防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該同志先後獲得省廳清剿火患先進個人、十八大消防安全保衛先進個人,省消防總隊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國慶70週年消防安保開始以來,該同志認真執行值班備勤要求,24小時蹲守大隊,並積極參與大隊檢查組,採取“5+2”“白加黑”等手段大力加強轄區內單位場所消防安全檢查和火災隱患治理工作。對同時參與開展部門聯合檢查7次,及時有效的消除了一大批隱患,有效提升了轄區消防安全穩定水平。

  在做好日常消防隱患治理工作的同時,積極做好單位場所消防自查自治業務指導,深入社會單位開展消防安全自查自治業務指導,對轄區單位場所開業裝修施工現場進行了消防安全指導,對棚戶區安全進行了全面排查、巡防。今年,為確保國慶安保期間轄區消防安全環境持續穩定,該同志根據轄區政府需要9次到一家重點火災隱患單位進行現場指導並建立預案、落實整改措施,協調業主委員會透過整改方案和資金投入,並做好入戶宣傳,確保萬無一失。國慶安保打響後,該同志多次深入轄區學校、企業、居委會、小區等開展消防安全知識講座,送消防知識“上門”惠及次社會單位,共發放宣傳資料1000餘份,受宣傳群眾數千餘人。並積極結合“消防安全六進”、“警營開放日”等活動,加大消防安全宣傳。並積極協調轄區場所透過電子螢幕、宣傳海報等形式投放消防安全提示10餘條次。

  消防個人的先進事蹟材料19

  赴湯蹈火、逆向而行,是他矢志不渝的初心;有災必救、有難必幫是他向人民作出的承諾。無論是火場中衝鋒陷陣,還是危難時救民助困,哪裡有困難,他就出現在哪裡,哪裡有危險,他就戰鬥在哪裡——他就是錫林郭勒盟消防救援支隊錫林大街特勤站政治指導員、團支部書記李欣。自入職十餘年以來,他曾獲“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全盟優秀共青團幹部”、“錫林郭勒盟向上向善好青年”、錫林郭勒盟消防救援支隊“嘉獎”等榮譽。

  堅守初心,知行合一,在實踐中提高能力

  作為一名基層消防站指揮員,“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這是他常常教導消防員的一句話。訓練場上,他敢喊“以我為準”,搶險救災,他高呼“跟著我來。”隊伍建設中他敢說:“以我為標準”。他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對整個隊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面對突如其來的災情,面對人民群眾的利益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作為消防救援人員,我們必須挺身而出,哪裡有災情,哪裡就有我們的身影,因為我們就是草原上最帥的逆行者。參加消防工作十餘年來,他先後參加滅火戰鬥1000餘次,參與建築物倒塌,搶險救援和各類急、難、險、重的社會救援700餘次,成功地從火場、高空、水中、井下、高樓等搶救群眾80餘人,為群眾取鑰匙、關自來水、關燃氣閥、疏堵補漏等排憂解難100餘次。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每一個消防勇士都是一首侵染著血與火的詩,日日夜夜所積累的鋼鐵意志和優異成績,都化作了搶險救援一線的英勇無畏和奮不顧身。李欣不僅在訓練場上不甘落後,在搶險救災中更是衝鋒在前,面對高溫、濃煙、毒氣、爆炸的危險,始終戰鬥在第一線,將事故損失和危害降到最低,避免了重特大惡性事故的發生,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消防為人民”的錚錚誓言。

  擔當使命,求真務實,在履職盡責中體現作

  作為一名黨團組織幹部,他積極謀劃,審時奪度,抓好大局觀和看齊意識,靈活制定黨團工作方向,積極參與駐地政府經濟建設,用實際行動助力少數民族邊疆團結發展。

  近年來,該同志面對駐地少數民族地區實際,以融入“四情”全力躬身踐行少數邊疆共青團工作和民族團結工作。自發組織消防站全體40餘名消防員成立以“青少年突擊隊”、“北疆藍焰志願服務分隊”為旗幟的活動隊,全員網上註冊成為志願者擔負“攻堅突擊隊”、“防滅火指導隊”、“宣傳形象隊”、“志願服務隊”等四合一的一支骨幹隊伍,先後組織活動100餘次支援牧區建設,並多次入牧戶進行政策宣傳、看望老黨員老幹部,參加“青少年增綠減霾”活動植樹造林2000餘棵,助力政府各類工程建設,沖洗馬路累計100多公里,為工程隊送水300餘噸,為貧困家庭助學、捐資捐物、籌集慰問金累計12萬餘元。工作以來各項成績喜人,反響較大,影響力巨大,得到駐地政府及百姓的一致認可、讚揚。在李欣同志的帶領下,基層消防站黨團組織工作有了質的飛躍。

  所帶領的消防站先後榮獲“自治區先進中隊”、“2016年度政府責任狀一等獎”、“2016年度基層基礎建設先進中隊”、“勤政廉政先進單位”、“全盟文明單位”、“2016年度青年志願者優秀集體”、“青年文明號”、“青年安全生產示範崗”、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先進基層黨組織”、“第五屆全國119消防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

  李欣同志自擔任錫林大街特勤站政治指導員以來,帶領消防站黨支部一班人認真規範支部工作程式,嚴格落實七項組織生活制度。以“兩個條令,一個綱要”為準則,教育引導黨員自覺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培養消防救援人員樹立政治意識、核心意識、大局意識、看齊意識,激發了中隊消防員比、學、趕、幫、超的工作熱情,提升了隊伍的戰鬥力,凝聚力。

  融入感情,和諧安寧,在民族團結中作出表率

  面對駐地少數民族地區實際,他以融入“四情”全力躬身踐行民族團結工作。

  一是融入“親”情,堅定信念樹形象。他始終緊扣民族團結這一主題,每年結合新消防員下隊,深入開展“四個一”活動,開展一堂少數民族民俗民風常識教育,灌輸民族團結理念;進行一次少數民族歷史景觀實地教育,增深瞭解;學唱《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細心體會草原的美麗和魅力;學跳一支蒙古舞,親身感受少數民族的熱情與奔放,切實築牢了消防救援人員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發展邊疆的思想根基,被駐地老鄉親切地稱為“草原上最可愛的人”。

  二是融入“社”情,傾情服務保民安。他主動把消防工作融入駐地經濟建設、民族團結、社會發展大局,立足本職崗位,不斷創新和強化消防服務意識,實現了用真情和汗水在邊疆築起一道“北疆藍焰服務隊”。透過“少數民族消防宣傳形象大使”,藉助各類宣傳平臺深化消防宣傳,消防宣傳教育覆蓋率大幅提升。

  三是融入“民”情,愛民實踐顯真情。他積極與駐地單位簽署了共建協議組成了雙擁共建單位,建立聯創聯建對子,每年組織隊員聯合團委等組織開展各類公益活動。針對牧區困難兒童、失學兒童較多的實際情況,實施捐資助學,與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結成幫扶對子。

  四是融入“市”情,傾心盡力保穩定。每年冬季持續的低溫雨雪凝凍天氣給駐地人民群眾出行帶來了極大不便,錫林浩特市通往外界的不多幾條公路交通運輸時常受阻。他每到這時就主動放棄休假,冒嚴寒,頂風雪,排積雪、疏交通、除險情,時時處處奮勇當先,全力為民排憂解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