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精選20篇)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精選20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精選2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1

  自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意外走紅網路後,不少年輕人開始對文物修復心馳神往,並且作出了這樣的選擇,對於傳統文化不受重視,崇洋媚外的態度普遍存在的今天,這個現象無疑是令人歡喜的。畢竟,“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而面對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亦要去繼承與弘揚。

  作為梅派的傳承人物,梅葆玖,八十多歲的高齡依舊登臺演出且扮相不倒,身段不倒。面對傳承梅派,傳承京劇的巨大的艱難的任務,他積極開辦梅派藝術班,多次組織大規模的名家京劇會演,繼承中創新,將京劇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與時尚元素相結合,傳承了京劇文化,正是由於梅葆玖對京劇的創新與發展,才使京劇跟上了時代的步伐,使我們享受到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因此,優秀傳統文化需要繼承與發展。

  然而,我們又不得不思考,現階段出現的扎堆去故宮修文物甚至去故宮掃地的現象到底是一種熱愛傳統文化想繼承傳統的行為,還是一種跟風從眾的心理。若是人們真的認識到了傳統文物之美,想要去學習傳承,那自然是好的;但如果只是隨大流,一時興起,那毫無意義。

  因此,在面對這個現象的時候,我們要喜,因為有更多的人認識到了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並且想為之作貢獻,但另一方面,我們要理性看待,不能只是三分鐘熱度。

  《詩經》有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但願大家能夠保持住這份對傳統文化的熱情,將其發揚光大。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2

  近日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紅網路,不少年輕人因此對文物修復心馳神往,向故宮投放簡歷。然而,並非有了嚮往之意就足夠了,文物修復是一個長期堅守的過程,若沒有對這份職業的熱愛與痴迷專注,即使有高文憑高學歷也是徒有其功。心嚮往之未足可,須以堅守品其足。

  堅守本心,實現自我價值。

  “這裡的條件很艱苦,只要知識才能幫助這裡的人擺脫貧窮,才能改變這裡的落後面貌。”1978年,24歲的常根元放棄在城鎮當老師的機會,到山東省大田集鎮葦子園村小學支教,這一去就是幾十年。大山裡的條件艱苦,但在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中,他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幾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師德和人格魅力引導教育學生,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學生和青年教師。回想當初決定支教的初心,他很慶幸自己沒有違背心願,始終堅守在大山深處。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他贏得了鄉民們的普遍尊重,被譽為師德高尚、桃李滿園的鄉村特級老師,唯有堅守本心,方能實現人生價值。

  堅守如一,獲得心靈的安寧。

  2016年科比退役的訊息猶如一個重磅炸彈,引起科粉的一陣騷動。籃球界傳奇的科比,是無數籃球迷心中的英雄,然而如今他要離開籃球界,這無疑是一件讓人悲傷的事情。但這並不意味著科比不再熱愛籃球,他在採訪中說道:“由於我的身體原因,我不得不離開了,但我會永遠熱愛我的籃球,我的夢想。”從成名到退役,科比一直堅守著對籃球的熱愛,也始終堅守在事業的最前方。即使退役後,他仍鍾愛籃球,幾十年的汗水,幾十年的非人般的拼搏,如今,這個傳奇將永遠成為我們的記憶。對於科比本人來說,這也會是一次身體的解脫,他也可以從世俗的喧囂中釋放出來默默堅守著他對籃球的熱愛。

  世間萬物,人世百態,各有不同,而身處世間的我們,需要有內心最原始的堅守,堅守本心,得到心靈的安寧,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心嚮往之未足可,須以堅守品其足。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3

  自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紅後,點選量破萬。不少年輕網友紛紛求王師傅收徒弟,只想安靜地掃掃地。面對日益科技化的時代,王津師傅是靠著勤勞淚水,不辭辛苦的工作,弘揚著工匠精神,復甦著鮮活生命。豈能被輕易視之?那些沒有兢兢業業、踏實艱苦態度的人,那些沒有追求,不能正確對待勞動的網友,豈不令民眾笑之?汝若盛開,清風自來!

  王津修文物,是日夜辛苦地奮鬥工作,一絲不苟,極度認真用心的踐行,那些歷史悠久的古鐘古琴在沉睡中復甦,被世人所歌詠。那是對事業的敬仰盡責,讓文化花壇裡鳥鳴花更香,山高谷更幽。汝若盛開,清風自來!不必羨慕王津,他只是做好本職工作而已,才會享有應得的名譽。如果你能用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事無大小,不論是清潔工人、交警、邊遠山區的志願者,抑或現在的高三畢業生,只要我們懇切堅持做好本職工作,自會有溫煦的清風在你盛滿淚與汗的雨季輕拂!

  那麼多網友紛紛求拜師收留,哪怕在故宮掃掃地,是因為如今一批大學生不能樹立正確價值觀,盲目追逐,不能盡才所用,人才資源浪費現象嚴重。三本的退卻,讓人人都有資格成為大學生,卻不知在大學勤奮刻苦,不斷武裝自我。當然,勤學用功,一絲不苟的榜樣也有。南開學子郭鑫建立“誠信通”跨境通電子商務平臺,把退耕還林地區農民生產的產品藉由這一平臺銷售到國外,幫助人們增收,踐行環境政策與經濟發展同步。

  郭鑫也因此受到農民及大眾的好評,沒有去故宮,做好本職工作,不也實現了人生價值嗎?對工作持敬仰之情,一絲不苟,勤懇堅持,汝若盛開,清風自來。

  有那麼多網友想去故宮掃地,顯然不可能!更深一步,當今時代,勞動者應樹立正確價值觀,敬業愛業,同時政府促進就業,鼓勵創業,培育工匠精神,弘揚敬業愛業風尚!

  汝若盛開,清風自來!沒有波瀾不驚的光芒,亦有石破驚天的感動!尼采有言:“誰終聲將震天,必將長久緘默!”做好本職工作,在盛開的花季沐浴清風!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4

  物質社會中的喧囂太多,很少有無爆點的東西能輕易讓人停下腳步,然而去年春節,《我在故宮修文物》這一波瀾不驚的紀錄片卻走紅網路,不少年輕人對文物修復心馳神往,何也?人們追求沉靜也。

  在人頭攢動的鬧市中,你坐於樓閣之上,靜靜地享受著清風,看著樓下疾步的人群,好像時光停止流動,在嘈雜的公交站旁,人們各自交談,你坐著望天,望車輛,望樹,不說話,像浸潤在水中,柔軟透明;在所有人都去趕時代的步伐,步履匆匆的時候,你能夠冷靜地、清醒地思考自己的人生、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你能忍受暫時落在後面,但你不會驚慌,不會惶恐,因為你清楚自己的方向,你胸有成竹。我認為在浮世中沉靜就是有方向、有原則並且堅定不移。

  於浮世中追求沉靜,能提高個人境界。李健早期在娛樂圈中與校友盧庚戌成立水木年華組合,後來逐漸地消失在公眾視野中。他的夢想是做自己喜歡的音樂,所以當別人在浮華的圈中各種炒作時,他忠於自己的內心,始終保持學生的狀態,靜心接受新事物。在很久以後他的歌聲傳入大眾耳朵裡時,李健又重新為人所認識。許多人聽他的《貝加爾湖畔》時,會完全進入那個境界,安靜又美好。是沉靜讓他的靈魂得到洗禮,使他的歌聲恍若天籟。

  於浮世中沉靜,需要專注。

  身為華大基因的創始人之一,汪建在公司困難時期並沒有驚慌失措,放棄這個專案,而是全心專注於此,不分晝夜地鑽研,終於他把這個專案做成了。

  或許人生短暫,每個人都想留下痕跡,但在浮世之中,追求沉靜才是美好的樂事。在你汲汲於功名之時,不妨慢下來休息一會兒,品味這靜好歲月,把心隨風飄遠。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5

  這幾天,故宮特別火,宮裡的人也特別火。

  12.4,也就是昨天,從松江一路趕到人民廣場,到了大光明影院門口差點嚇死。領票的長隊已經從大廳裡七拐八繞,甩在南京西路上。一邊拍照發給小夥伴一邊排隊,心裡嘀咕:這也太火爆了。

  這部大火的紀錄片,我其實兩個星期前才開始刷。在B站刷比較火的正經片子,如《河西走廊》等,一週目非得遮蔽彈幕不可。沒有彈幕加成還能被圈粉的片子,那才是好片子啊。

  北京離自家很近,去故宮次數卻少。第一次留下印象的只有東西暖閣逼仄的空間,窗邊的大炕,珍寶館的點翠鳳冠,夕陽西下時樹影竹影在北風中颯颯作響,寒氣從地底下泛上來。

  幾年之後看到紀錄片,才發現隔著紅牆,竟然有那麼多可愛的人和故事。

  與心裡想的一兩百人小聚的場面完全不同,偌大的放映廳坐滿了兩層人。電影結束之後是見面會,有人離場,我們匆忙跑到前面。

  導演,B站的人,投資方的人,都來了,當然還有眾人的故宮男神王津師傅。王師傅還是像片子裡一樣,溫和地笑著。

  看著臺上的他,我想起紀錄片裡的他。

  一週目時關了彈幕,二週目才打開。所以一週目時我並不知道“前方高能”“男神上線”的提醒。前半段沒怎麼特別注意王津師傅,他還不如陶瓷組王五勝給我的印象深。

  但是看到他和亓昊楠一起去廈門,香港的鐘表收藏家拉著他展示自己的收藏。“你們故宮有這樣的懷錶嗎?”,“我這裡有幾個故宮沒有的,我就很開心了。”

  王師傅全程一直很寬和溫厚地微笑,像對著一個有小脾氣的孩子。

  “他收藏了一些還也不錯,比較早期的一小部分,可能就是想跟故宮的比試比試吧……但是故宮鐘錶,可以說在世界上,藏品或是件數,可能都是獨一無二的。”

  他這段話的語氣並非不屑或者驕傲,而是非常平和內斂,不卑不亢,還有點面對鏡頭的靦腆,但整個人非常地淡然。那語氣,彷彿在談論明天是不是下雨。他還是微笑著的,很淡然的笑容,臉上歲月的痕跡都成了沉澱而不是衰老,像淺淡的水墨畫,有林下之風。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6

  我在故宮修文物,講述的是一群專職修繕文物的匠師們在故宮修文物的日常。故事講述平靜而溫和,一共三集的紀錄片,大約3個小時就看完了,總覺得意猶未盡,不夠看。

  第一集講述青銅器、宮廷鐘錶和陶瓷的修復故事,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寶鑲嵌、織繡的修復故事,第三集為書畫的修復、臨摹和摹印。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唐代三彩馬,遼金木雕佛像,康熙皇帝60大壽的32扇屏風等,每一件出現在紀錄片裡的知名或者不知名的作品都凝聚了故宮匠師們的心血。觀眾平時只能遠觀的稀世珍寶,在這裡成為這些匠師們每日捧在手心裡打磨的作品。

  最讓我觸動的一幕是第一集中,一位修補陶瓷的.年輕女孩,踩著腳踏車在故宮裡騎行的場景,她說她最喜歡星期一的故宮博物院,因為星期一閉館,騎行在沒有人的故宮中最為愜意自在。紀錄片旁白講述道:“據說第一次享受這種待遇的人是末代皇帝溥儀……”這句話一出,心裡莫名的咯噔了一下,穿越百年的故宮,見證了多少歷史人物的遊走,經歷了多少輝煌與落寞的歷史時刻。故宮早已經不是一座建築,而是一種文化的承載。

  在這裡工作,和在北京其他地方工作的感受完全不一樣,宮門層層,阻擋了外界的喧囂,修補匠師們說他們能夠在文物修補中和古人對話,看到上一次修補這件文物的匠師的故事和性格。文物的修補講究的是修舊如舊,殘損的文物需要匠師們的一雙巧手拼接與復原,耐心與藝術想象力缺一不可。對自己的作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力求最大限度的還原文物的原本風貌,這樣的工匠精神在如今這個有些浮躁的社會里顯得特別珍貴。

  一件文物,經歷幾百乃至上千年,早已因為時間而變得斑駁,感謝這些文物修復匠師們,讓我們看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文物原貌,讓我們還有機會看到這些代表著中國古代文化的藝術珍品。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7

  從敘事上來說,片子沒有宏大的敘事,而是從一個個文物修復師的日常工作中,體現出文物修復的複雜、精細和枯燥,表現出文物修復師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對自己工作的熱愛。

  在鏡頭裡的文物修復師,他們沒有被塑造成多麼高大偉岸的形象,在鏡頭裡,他們或是工作多年經驗豐富的老匠人,或是學歷高但又踏實肯幹的年輕一代。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能夠忍受住那份安靜和寂寞。能夠慢工出細活。片中也提到年輕一代在剛入職對於工作的不適宜,很真實,很現實。所以我們才更慶幸有這樣一群人堅守著。

  而在一個個修復師的話語中,一方面是對文物本身和修復工作的介紹;另一方面又流露出自己對於這份工作的認真對待。很多觀眾最感動的點,也在於此。

  說中國需要匠人,那匠人到底是怎樣的一群人呢?他們應該不僅僅是精通某個行當的佼佼者,而且也是始終熱愛職業,在工作中收穫快樂和成就感。從而才能像故宮的文物修復者一樣在孤獨中找到歡樂,在枯燥中找到歡樂。從而將這份工作轉化為一種責任。

  片子裡說,有的人認為一個文物修復師生命的價值體現在所修復文物本身的價值,但是文物修復師自我價值或許在朝朝暮暮與各式文物對話的過程中已經實現。他們在每日與文物相處的過程中,不斷思索如何更好修復文物,不斷提高技藝,也透過文物瞭解到厚重的歷史和萬物的滄桑。生命的意義在一日日裡早就有所提升了吧。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

  這兩天,有一個訊息在浙工大學生中炸開了鍋,許多學生為此奔走相告——他們的蕭寒老師要回校開見面會了。蕭寒是誰?這個名字在電影圈並不陌生,卻鮮少為普通觀眾所知,但是要說起他所拍攝的紀錄片,你可能就知道了,他是《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導演及出品人,同時也是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的教授。

  12月19日,浙工大屏峰校區的圖書館座無虛席,連過道都擠滿了人,這個原本計劃50人參加的小型見面會,吸引了800個人報名,學生們都渴望著和他們心目中的“偶像”近距離對話。

  讓作品影響年輕人 他們是未來

  面對大學生演講,這對蕭寒來說如家常便飯,畢竟他在浙工大已經執教了15年,能夠與年輕人為伍是他覺得教師這個職業讓他感到最快樂的地方。而隨著《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走紅,蕭寒更意識到了年輕群體的力量。

  《我在故宮修文物》最初是在央視播放,但是並沒有引發太多的關注,真正讓它火起來的是彈幕影片站Bilibili(簡稱“B站”),目前最高的一個合輯的點選量已達150多萬。這個受眾平均年齡只有17.5歲的二次元文化基地成了這部紀錄片最早也是最大的推動者。

  蕭寒說,透過B站他看到了他的作品與年輕群體的化學反應,同時給了他很大的啟示——去了解年輕人的感受。每個創作人都盼著自己的作品能影響年輕人,因為年輕人才是未來。

  用一兩個小時體驗另一個人真實的一生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蕭寒執導的第三部紀錄片,他所拍攝的三部片子看似拍攝了不同地方的人,拍攝完全不同的故事,其實都關注到了共同的一件事,那就是人,他說:“我的電影一定會去關注那些最普通的人,因為那些最普通的人一定是最能打動到我的。”

  蕭寒說,紀錄電影最大的價值就是真實,你真正體驗了被拍攝者的人生和他生命的質感,看紀錄片真的是太划算的一件事了,你只用一兩個小時就能體驗另外一個人真實的一生,而如果沒有紀錄片的話,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了解到,有一群人是這樣度過他們的生命。

  紀錄片正經歷初冬 春天遠未到來

  對於自己和作品所受到的關注,蕭寒覺得有些誠惶誠恐,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在中國,紀錄電影要走的路還很漫長。在創作人隊伍中,有很多非常優秀的導演不為人知,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狀態都十分清苦,而這也是這個行業的現狀。

  在每一次路演的時候,他都會問觀眾一個問題:是否第一次在電影院裡看紀錄片?一路問下來,他發現大概70%的觀眾在此前從沒有在電影院裡看過紀錄片。在他看來,紀錄電影就應該在電影院裡看,雖然與很多商業片相比,紀錄片敘事平淡,要悶的多,但是它有一種儀式感,需要你靜下來,沉浸在電影環境中,去了解和感受。

  蕭寒希望紀錄片電影,這個最早的電影型別能夠獲得大眾更多的關注和支援,而他也會一直做這樣的嘗試——讓紀錄片進影院。

  電影的精神核心 是真實生活的呈現

  許多觀眾被《我在故宮修文物》中“擇一事終一生”的工匠精神深深觸動,但對於蕭寒來說,拍攝這部片子的最樸素的想法,是讓觀眾知道世界上有這樣一群人,以這樣的方式度過他們的生命。至於大家能夠從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去感受他們身上那些打動人的地方,對於紀錄片來講是更加附加的東西。

  蕭寒告訴記者,他的片子不會刻意去強調什麼,只是呈現最真實的生活狀態。包括電影版為什麼去掉旁白,更多地使用生活的鏡頭,是讓觀眾更真實地感受到他們的生活狀態,給予觀眾思考的空間。至於大家共鳴在哪,觸動在哪,這需要每個觀眾自己去體會。

  學生提問

  在現場交流環節,學生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面對一個學生關於“如何拍到真實的畫面”的問題,蕭寒引用了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的一句話“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同時他還補充了一句自己的理解“因為拍的不夠長”。

  有一個學生留言道:“匠人手中的細膩溫柔是讓人熱淚盈眶的感受,不管是機緣巧合還是子承父業,擇一事終一生,其中的勇氣和心意,比故宮朱牆還要恢弘。”這樣的話不可謂不動人,紀錄片電影需要有更多這樣的觀眾。

  對於這些年輕觀眾,蕭寒認為真正的啟示和幫助需要從生活中來,不是某一句雞湯能夠解決的,要自己真正去踐行和實踐。某一部電影或某一個人所帶來的觸動,可能會給你一個嘗試的方向和動力,但是這個動力能否變成堅持,最後是否有結果,那一定需要用你的承擔、你的接受、你的面對去體會。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9

  還是瀏覽新聞的時候看到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介紹,後來又看到其他人的推薦,然後在我沒劇追的時候想著去瞟兩眼。但是看了,哪兒只是瞟兩眼的事情啊,三集看完,意猶未盡。紀錄片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傳家》《旗袍》《舌尖上的中國》《網際網路時代》,現在又多了個《我在故宮修文物》。

  有人說那是最好的一個職業,工作在中國地價最貴的地方,接觸的是有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曆史的國寶,工作要求是朝九晚五,下午五點一定要下班,不能加班。因為五點以後人的注意力不集中,光線不好。 還有人說它就是故宮的招聘宣傳片。看完三集不能忘記的是,鐘錶組的王師傅修理鐘錶的時候專注的神情,逛展館的時候看到自己花費大半年修復的鐘表呆呆的在櫥窗裡不能動的時候的傷心,還有想起自己快要退休不能再修可稱為臻品的鐘表文物時的落寞。王津師傅帶著徒弟去參加鐘錶屆的博覽會,一個大叔向王師傅展示他收藏的懷錶一直強調自己的表是伊麗莎白女王送給其女兒的禮物時,王師傅那看透世事的笑容。半集紀錄片讓人看到了一個鐘錶工匠傳承著的中國匠人精神,認真,負責,儒雅,內斂。所以王師傅已經成了很多很多人的男神。

  還有 陶瓷組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學霸美女,看她就知道了什麼叫勝在氣質。她騎著腳踏車走在故宮院牆裡面時,旁白道:上一個這樣做的人是溥儀。還有木工組去打杏子,拿著蓋過文物的紙去接故宮裡面長熟的杏子。故宮院裡面的貓,老師傅開過每天必經的七道院牆門給這些野貓喂貓糧,據講這些貓是宮廷御貓的後代。幾百年的時光,一個王朝覆滅了,曾經壁壘森嚴無比輝煌的宮殿成了人們遊玩時候的去處,曾經的貴人現在也不知在何方,一直守著故宮的竟然是這群貓。

  書畫組的師傅又幽默又樂觀又懂得生活,工作閒暇之餘還會彈彈吉他。看著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感覺無比自豪,看著自己的徒弟感覺後繼有人自己就很幸福。曾經的前輩馮忠蓮先生花費十年臨摹了《清明上河圖》,現在她的那幅《清明上河圖》也成了一件國寶。他們看著面前書畫的修復痕跡就可以看出上一個修復這幅畫的人有什麼樣品性甚至什麼樣的相貌,他們在和歷史對話。修復曾經的畫絹,透過現代的高科技儀器看到了曾經修復過的部分和原畫材質明顯的區別,師傅開玩笑說,這個匠人把畫修成這樣,被皇上發現那肯定要砍頭的。不知道是百年前的哪個年前的匠人讓現在的儀器找出了不認真工作的證據。

  看到最後,有一句話,中國是需要這樣的匠人精神的。故宮修復技藝的傳承一直是師徒制,雖然現在有了正規高校畢業的年輕人但是他們進入故宮以後還是要重複一遍他們的前輩經歷過的所有程式與考驗。中國的現代教育學過俄國學美國,為了和時代接軌為了發展科技文明,我們總是想找到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上過了13年的學,從小到大的老師粗略一算有了五六十位了吧,只講數學,老師的數目一雙手也數不過來了。 想到了電影《師傅》裡面的一句話:他學會之後,敬我如敬神。這就是技藝和傳承的魅力。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10

  20xx年1月7日至9日,央視紀錄片頻道一連三晚播出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城門外的我們第一次看到城門裡的故事,神秘又日常,古老又鮮活。繁複的修補和整飾,這群有情懷的匠人手中塑造和傳承的其實是中國文化最基本的形態。

  鐘錶組的王津師傅十幾歲進入故宮,從事鐘錶修復工作。讚歎古人鐘錶技藝精湛的同時,我們也佩服於王津師傅長年累月的堅持。是他們讓鐘錶重煥光彩。“總想給後人留下些什麼”,一句平淡而樸素,卻道出他們最樸實的心願。文物的修復,使現在與過去聯絡起來。唐代三彩馬的修復工作為王五勝師傅帶來了不少的挑戰:一點點修復,一點點上色,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亦是對文物的尊重。為了精益求精,他還去參觀了許多陳列館,使作品達到極致。他們長年累月專注於他們的修復工作,每一個小小的細節,他們都一絲不苟地對待,這都是匠心的體現。

  木雕組的屈峰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修復師,他對文物有著自己的見解:文物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在修復文物的過程中,不斷地對文物體悟。文物是為了傳播文化,不斷地傳承下去。還有漆器組的閔峻嶸,紡織組的陳楊,他們都是有深厚的職業責任感的,不斷的付出著。無論是哪一個修復組,他們的匠心精神令我們感動。

  工匠精神在這個時代十分的可貴,更十分需要。他們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貫之;他們苦心技藝、甘於寂寞、堅持不懈。工匠的日常生活讓浮躁的心平靜下來,讓快步走的人且行且欣賞,讓一味追逐潮流的人,感悟到真正的美。說到這些,想起了李宗盛的《致匠心》,他說:“一個人的天分與出什麼樣的作品並無太大的聯絡,我有耐得住性子的天分”。他開創了Lee Guitars品牌。文物修復也是如此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一件好的作品。

  我們需要有工匠精神,對待任何事情不著急,不匆忙,靜下心來,靜靜地感受;我們要有追求完美的態度。另一方面,我想《我在故宮修文物》還想告訴我們的是:傳承文化。我們痴迷於現代科技發展的成果,是否漸漸淡去了對“過去”的懷念呢?殊不知,真的美就是那些傳統!那些文物一直都有鮮活的生命,它們賦予我們瞭解過去的方式,使我們感悟美,使我們喜愛那些文化。因此,我們要重視傳統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做一個愛傳統文化的人。

  這個世界,需要匠心精神,也需要傳承文化······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11

  十年前,紀錄片《故宮》的最後一集“永遠的故宮”介紹了從2004年開始的“紫禁城全面修繕工作”,其中提到了在修復倦勤齋的通景畫時,為了能儘量和乾隆高麗紙保持一致,修復者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尋找合適的裱紙。這個非常短暫的小片段,讓逾千年歷史的潛山桑皮紙重回公眾視野。現在,一部從文物修復角度描述故宮生活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用年輕的視角走進古老的故宮,溫情而不煽情。與此同時,故宮裡的那些珍品能交到一群有心的匠人手裡,紅牆暗閣也變成有溫度的日常。

  故宮作為中華文明歷史上最濃墨重彩的存在,一直使人們慕名而去,除了恢弘的建築、精緻的皇家園林,裡面的文物展更是成為了吸引人們的重要組成部分。看著那些或斑駁的銅器、或殘缺的陶瓷、或奢華的裝飾,彷彿回到了過去看到偌大的清宮中忙碌的宮女太監提的宮燈端的銀器,孤寂的嬪妃們把玩的多寶格亦或那權力頂端的他聽著滴滴答答鐘錶的轉動,感受著時間的流逝。枯燥卻有歡愉,不動聲色地記錄著皇城內每個人的年華。

  金閣寺的飛鳥,在歲月裡代謝的鱗羽,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唐代三彩馬,乾隆皇帝用過的黃花梨百寶嵌頂箱櫃,清朝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鍾,還有那萬壽紫檀屏風。城門外的我們第一次看到現代城門裡的故事,宮牆內的寂靜和修復工作者內心的平靜中暗藏著洶湧卻平淡的熱情,神秘又日常,古老又鮮活。第二集絲織組緙絲時的溫柔,彷彿恍惚看見的是百年前的繡娘宮女,那一緯一緯的線,穿梭織就時光的畫面,一如從前。星期一早晨,陶瓷組的老師傅在空無一人的故宮裡騎車穿梭,旁白裡流出“最早享受過的人,是百年的末代皇帝溥儀”;青銅修復師修復完壽康空裡世界上體量最大的海南黃花梨櫃子,便坐在對面的炕上靜靜觀賞,“乾隆的生母,當時也許就像這樣,坐在這裡欣賞過自己的櫃子”。修復文物的老師傅們穿越了漫長的歲月跟古老的東西對話,他們自己也周身都帶著安靜閒逸的氣質彷彿被歲月所遺忘。溫潤如水的人,細膩無聲的事,工作的傳承感和歷史感已相映證。

  現代深宮苑內的嚴謹日常,敘述了一代故宮手藝人的講究,跨越古今中外與歷史的對話,格物致知,傳承珍貴。剛修復完的《萬壽圖卷》畫面起於西郊擺脫城市喧囂和嘈雜的暢春園;止於紫禁城神武門,然而誰又會知道多少年後的一個午後,這一道城門看著紫禁城的最後一任主人匆匆離去,神武門成為了中國帝王史最後的夢囈。(圖畫中的歷史)《萬壽圖卷》則描繪皇帝與皇太后從暢春園迴鑾途中,臣民為祝萬壽所點綴的繁華景緻,以及迎駕並待瞻天顏的民眾。古代帝王以無限權力在他的國家裡俯仰天下,就體現在這一個又一個巨大的空間裡。大不可測,多即無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大意為著多,多意味著無窮無盡,無窮無盡就是空。即無窮莫測,故實則虛之。實則虛之是中國人的文化密碼,投射到每個人心中。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12

  有那麼一群人,他們在宮牆之內洞悉著世界,心口相傳的技藝,是對歷史最謙卑的崇敬。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我工作後看的第一個完整的紀錄片,質樸中透露出淡然的高貴,娓娓道來而又不加干涉地呈現出文物專家修理修復文物的故宮生活。沒有居高臨下的演繹,只有生動安靜的訴說,這種給人通體舒暢的寧靜,是國產紀錄片中少有的佳品。

  古人講究“格物致知”,這一詞出自《禮記-大學》,意思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達到明白並加以運用的程度。千百年來,多少理學大家和文人學者,都將其作為人生最高的目標。

  對於修復師們來說,“格物”早已融入了日常工作。文物只是載體,世世代代的口傳心授,是一場現代人與先輩們跨越時空的奇遇,這種奇遇不僅將自身情感融入其中,還不免滲透著自己的趣味審美,意志品格,用自己的修養與眼光點滴滋潤著手中的寶物,重新煥發著它們的光彩,也分明將自己的烙印打入了文物,正如片中屈峰所說:“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所以我跟你說,古代故宮的這些東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要把自己想辦法融到裡頭去。”

  品格不同,審美不同,心境不同,修復效果截然不同。因為人,哪怕故宮裡的片片磚瓦也才有了生命。只有人的製作,人的欣賞,人的讚歎,人的傳承,才讓他們擁有了靈魂和生命。

  致知,是格物過程中修復師氣質的改變。整部紀錄片,最打動我的,不是修復好的文物有多麼的絢爛多姿,有多深厚的文化底蘊,或者修復的技藝有多麼的高超,而是每個文物修復者在面對文物時候那種沉穩和內斂,眼中的神韻,散發著智慧和祥和。這群最需要靜坐和緩慢的人,透出來的卻是滿滿生機,絲毫沒有工作帶來的沉默和嚴肅,這才是最讓我意外和感動的。

  金基德說:“人生在世,修行二字,我們看到的椅子,看到的鏡子都加入我們自己的想法,一花一木彰顯的就是你的品格和心性。”朝九晚五的生活,騎著車自由穿行在故宮中,偶爾打杏喂貓,偶爾種樹澆菜,生活是如此的隨性。物件的修復和打磨,何嘗不是對心性的修復和打磨,修復師們不僅僅是在面對一份賺錢的職業,而是面對一個自己選擇的世界,一種自己選擇的生活。

  有一瞬間,我特別羨慕這種匠人的生活,活著不為別的,就是為了把一件心底裡特別鍾愛的事情做到極致,哪怕做好一件也足夠了。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13

  在遊覽故宮時,你可曾想到,擺在面前的稀世珍寶,縱使是不起眼的門窗和貼畫,都曾經歷過斷裂殘損和驚心動魄的修復?它們生於千年前,卻一直延續至今,而這得益於一代又一代兢兢業業的宮廷修復師們。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一部格調簡單的紀錄片,樸華無實,為紀念故宮博物院建院九十週年而製作。如果沒看過這部紀錄片,你可能此生都不會知道,在雄偉壯觀的故宮宮殿的一個角隅,有那麼一群人,每天和文物打交道,他們的工作是將破損的文物修復原貌,恢復千百年前的光彩。

  他們是普通的故宮工作人員更是頂級文物修復專家,是國家傳統技藝的傑出人才。他們衣著普通,交談隨意,面對手中的工作不緊不慢,嫻熟而又從容。在外人看來,這是一份難得的好工作,因為面對的是無法估價的傳世珍寶。而在匠人的心中,這是一份難得的修養。傳統技藝讓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在這個快節奏生活的時代,按部就班地從事一件繁瑣精細的活動似乎越來越不可能,而在他們身上所展示出來的平常心,在修復文物時的反覆考量,都是真正的匠人所具有的素質和品性。在文物修復工作者的眼中,修復文物不僅僅是將物品的原貌再現,而是在工作中與文物對話、交流。文物是有生命的,其意義就在於它的身上承載著歷史長河的烙印,流淌著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將古昔在今日重現,我們在重溫歷史的同時感受著文化的薰染。

  看完紀錄片後,記憶猶深的是木器組屈峰師傅的一席話:“文物其實是跟人一樣的,中國古代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觀自己。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裡頭,很多人認為文物修復工作者把文物修好了才有價值,其實不見得,在修文物的過程中,交流、體悟,而文物的價值是在於傳播文化。”從他的身上流露出的是對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敬畏和自豪。頗為感慨的是時至今日,這裡仍流傳著傳統的師徒制,技藝需要傳承,更需要精益求精,需要傳統與現代的碰撞。

  紀錄片會有結束的時刻,而修復工作仍將繼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將會有更多的文物在這裡透過文物修復工作者之手,展現在世人的面前。透過冰冷的高牆,在電視劇中被稱為“冷宮”的西三所裡,有著這麼一群可愛而溫暖的人。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14

  回北京後,無意中看了一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很有感觸,彷彿亂如麻的思緒逐漸下沉清晰,心中的鬱結也逐漸散開,使心性變得更寬廣而包容。畢竟看到那些在故宮工作的人,會覺的這個世界上每個崗位都有著存在的意義。

  紅牆琉璃瓦,一方小院有鳥有綠葉,風吹藤架枝葉晃,還能採摘皇家沃土孕育的天然果子,在故宮這樣的工作環境彷彿與世隔絕,如同穿越,把浮躁都關在了城牆外。

  看這個紀錄片突然很羨慕這些工作人員,可以踏踏實實的做點東西。不過,也要耐得住寂寞。很佩服在故宮工作的年輕人,將心性打磨地與歲月相契合。

  古都有多個,但唯獨京城卻這麼有韻味。經歷風雨雷電、兵荒馬亂,故宮的存在,有時會覺得像一個奇蹟。

  再回想曾看過的那些幾M幾kb的小說,刷了一本又一本,穿越、宮鬥、虐戀,現在的人揣摩著古人的愛恨情仇,掩埋的歲月有增添了神秘感。每看一本就回不過神。

  有一個朋友,季仔,特別喜歡故宮,也來北京工作了,雖然加班擠佔了她的生活,好在情懷未曾磨滅。

  紀律片有兩個鏡頭印象比較深,一個是叫東歌的工作人員騎著腳踏車穿行在週一閉館沒有人的大殿前;還有一個是,工作人員早起開門時,庭院佇立著一隻貓,也許有著皇家血液。

  文物修復除了沉澱下來的性格,最重要的還是專業知識的運用,甚至還要很多學科的綜合,真心覺得自己知道的太少。雖說術業有專攻,但自己的專業和現在學到的本領真是一塌糊塗。

  看到評論很多人再說匠人精神,聯想到了日本,自愧不如。

  雖然我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從事什麼,但是每個階段能沉下心思去學習,應該總會找到喜歡的吧。

  心緒亂時,會再看一遍。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15

  我在故宮修文物,講述的是一群專職修繕文物的匠師們在故宮修文物的日常。故事講述平靜而溫和,一共三集的紀錄片,大約3個小時就看完了,總覺得意猶未盡,不夠看。

  第一集講述青銅器、宮廷鐘錶和陶瓷的修復故事,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寶鑲嵌、織繡的修復故事,第三集為書畫的修復、臨摹和摹印。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唐代三彩馬,遼金木雕佛像,康熙皇帝60大壽的32扇屏風等,每一件出現在紀錄片裡的知名或者不知名的作品都凝聚了故宮匠師們的心血。觀眾平時只能遠觀的稀世珍寶,在這裡成為這些匠師們每日捧在手心裡打磨的作品。

  最讓我觸動的一幕是第一集中,一位修補陶瓷的年輕女孩,踩著腳踏車在故宮裡騎行的場景,她說她最喜歡星期一的故宮博物院,因為星期一閉館,騎行在沒有人的故宮中最為愜意自在。紀錄片旁白講述道:“據說第一次享受這種待遇的人是末代皇帝溥儀……”這句話一出,心裡莫名的咯噔了一下,穿越百年的故宮,見證了多少歷史人物的遊走,經歷了多少輝煌與落寞的歷史時刻。故宮早已經不是一座建築,而是一種文化的承載。

  在這裡工作,和在北京其他地方工作的感受完全不一樣,宮門層層,阻擋了外界的喧囂,修補匠師們說他們能夠在文物修補中和古人對話,看到上一次修補這件文物的匠師的故事和性格。文物的修補講究的是修舊如舊,殘損的文物需要匠師們的一雙巧手拼接與復原,耐心與藝術想象力缺一不可。對自己的作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力求最大限度的還原文物的原本風貌,這樣的工匠精神在如今這個有些浮躁的社會里顯得特別珍貴。

  一件文物,經歷幾百乃至上千年,早已因為時間而變得斑駁,感謝這些文物修復匠師們,讓我們看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文物原貌,讓我們還有機會看到這些代表著中國古代文化的藝術珍品。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16

  在一個新聞端看到這部片子的文章,安利理由:小成本的現象級紀錄片,很好奇。

  全片分為三集,將各個部門依次介紹,很規矩。但是在三集講述節奏與手法都很相似的情況下,它包含了三種核心,即師徒傳承,手藝傳承與古今會通。在瞭解各類文物修復工作的同時,它又給我們帶來了對“工匠精神”一種新的體解,溫柔卻不失力量。作為一部紀錄片,卻不刻板說教,而充滿了一股人情味,可以清晰看到古代宮廷文化,抑或說皇城文化對北京人打下的烙印。相比文學性紀錄片,人文性紀錄片的名字對其似乎更為契合。我與彈幕中的很多人一樣,認為片中的每一個人都很美。我給自己的原因是,他們都很有情懷。他們之間的'師徒傳承給人嚴肅厚重的感覺,反而讓我想起一個人走在霓虹中的空虛與落寞。我們瘋狂追捧,無非是這之中有我們渴望的東西,即在奔流社會里將心安放的勇敢和耐心。他們的作為滿足了我對“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的全部憧憬。並且,我知道了古物上所承載的生命,學會對文化抱有敬畏之心。也理解了物像即心聲的人生哲學,並試著用認真的態度對待身邊的每一個細節。它在我門物質化的堅硬軀殼之中,引入了一絲靜儒雅的光源,直到心臟。

  它完美完成了作為故宮招聘宣傳影片的任務。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17

  屈峰閒下來總是會刻點佛像,這個中央美院的碩士高材生、中央藝術研究院的博士,畢業後卻不能創作自己的藝術,而是要順著古人的思路去修復藝術。從開始的羨慕同學在外面大搞藝術創作,自己卻只能憋在小屋裡修復前人的東西,到有了上面的感悟,他的內心變化,又何嘗不是都融入在了這個小佛像上面?

  這樣,主角其實不是“一生一死”,而是“一動一靜”。看似師傅們修文物,實則文物也是挑人來修。不是每個人都“值得上”去修文物。而影院的這種封閉、黑暗的空間,正如同一個時光飛船,在觀影的時候,讓你經常會有“穿越”的感覺,彷彿你也回到了文物製造的年代,不光能看到工匠們如何製造文物,更能讓你去體悟工匠們是把一個什麼樣的自己融入到了文物當中。

  耐心和靜謐。

  故宮修復文物的師傅們,嚴格朝九晚五,不能加班,怕的就是你加班趕點,狀態不好,反而在修復文物的過程中損害了文物。在他們的身上你們能看到耐心、沉穩。進故宮當學徒,前三年,有一年半是磨性子。銅器組的師傅說:“剛來的時候,就扔給你一個氧化的渾身綠色的青銅器,就讓你在那磨,一點兒一點兒地磨,把銅器上的氧化物磨掉了,你的性子也就磨出來了”。凡事不能急,這和目前高速化資訊時代的社會所倡導的“高效”格格不入。但這也是工作上的要求,修復文物這個事情,急不得,急了,就成破壞文物了。你就得慢慢來,一點兒一點兒地把銅器磨光亮了,也把自己磨穩了。

  進到影院,燈光一關,看著熒幕上那麼有耐心的師傅們一點一點的在那兒修復文物,也算是遠離一下外界的喧囂,找到一份自己內心向往的那份寧靜吧。

  成就感和失落的衝突。

  鐘錶組的王津王師傅,已然成了“國民男神”,但凡看過紀錄片的妹子沒有不喜歡的。長得帥,性格好,手藝好。面對一個那麼大的,已經七零八落的大型鐘錶,沒有替換零部件,沒有圖紙,沒有前輩指導,只有四個字的任務“恢復機能“,他就要把一個七零八落的宮廷鐘錶修好。這其中的付出可想而知。

  用時八個月,修復好一個鐘錶,成就感可想而知,但隨之而來的是另一種感覺:失落。

  片尾王津師傅在故宮看到他修好的鐘表在櫥窗中展覽時,臉上那種成就感和失落感的衝突,他說:“鐘錶和其他文物不一樣,它是會動的,我辛辛苦苦修復了這麼久,到最後還是隻能安靜的擺在那裡,不能把它最精彩的一面展現給遊客,實在是太可惜了”。

  這種成就感和失落感的衝突,多少有些感同身受吧,每個人也都有這樣的時刻,但是面對鏡頭前王津師傅的自豪和無奈,強烈的共鳴還是有些讓人眼眶溼潤,

  電影版刪除了旁白,有大量的留白,讓你去感受文物修復者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也為故宮提供了另一個視角,平常去遊玩的時候看不到的那些屋子裡,有著這樣的大國工匠在做著這樣的事情,過著另一種生活,只讓人心生羨慕。

  最後,沿用一句李笑來老師的話: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知識並沒有爆炸。那些你喜歡的,對你有用的東西,你不但不會錯過,甚至會發現你根本無法錯過,因為他們太重要了,以至於總會被你發現。

  感謝導演蕭寒,為我帶來了這樣一部紀錄片和電影。

  特別感謝紀錄片中木器組的屈峰老師和書畫修復組的楊澤華老師,短短的紀錄片,從你們身上學會了很多。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18

  真沒想到,一部文物題材的紀錄片成了“網紅”。最近,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在網站收穫超過百萬次點選,豆瓣評分高達9.4,甚至高過《舌尖上的中國》。“慕名而來舔屏”的年輕人絡繹不絕。

  要說之前,文物紀錄片給人的常是一種高冷、神秘、刻板、枯燥的印象,彷彿都是關於遙不可及的東西,和百科知識別無二致,與普通人的生活多有隔膜。所以,不少作品往往是“牆內開花牆內香”,頂多能賺圈兒外人的幾眼好奇。

  有網友說,當別人推薦《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片子的時候,我以為拍的是故宮,沒啥特別的興趣,沒想到卻講的是故宮裡一群人的故事,而這一群人,實在可愛又可敬。於是一口氣看了三遍。

  我想起上學那會兒,同學們經常一起嘀咕:真不明白博物館裡的老古董有啥看頭?我不認識它,它更不認識我,冷冰冰的有意思嗎?爾後,逐漸有一些機會聽到收藏家回憶他們和某一文物相遇、相守的故事,或關於因緣際會,或充滿人情世故,或有彼此堅守,交織著個人的情感,也打撈起歷史的點滴。我便開始對文物有了新鮮的認識,似乎還感受到老物件的溫度。原來“文”是中心,“物”只是載體。正如紀錄片裡的木雕佛像修復師屈峰說的,“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幹嗎?文物的目的就是讓它傳播文化,而不是為了保留一個物品放在那。”鐘錶修復師王津說,以往大家看到的文物都是靜態的,這部片子讓很多觀眾看到了文物背後的故事。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當看到有一群和我們一樣朝八晚五的普通人,在一個時光慢悠悠、充滿生活氣息的“自家後院”裡,執著而從容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後,網友們油然而生的親切感。這時的文物,儼然褪去了厚重的塵埃,充滿人情的味道;這時候的觀眾,也開始“心疼”“點贊”“自豪”,關切這些文物的傳承和命運。這是一種奇妙的互動。

  網際網路的強大力量,讓這種互動的影響迅速擴散和放大。《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走紅路徑是這樣的:最初在央視播出並沒引起多大的反響,後來,當故事被上傳到某彈幕影片網站後,迅速躋身熱搜榜,俘獲了大量90後粉絲。

  不少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傳承面臨危機,最大的抱怨是缺乏年輕人的關注和熱情。當今年輕人難道天然與傳統絕緣、和文物有隙嗎?《我在故宮修文物》顯然已經給出了答案

  這必須從資訊傳播思路上找找原因――在網際網路時代,應該利用怎樣的方式與年輕人同頻共振?在文化生活多元時代,能從哪些方面開啟年輕人興趣的大門?否則,恐怕“酒香也怕巷子深”了。

  總歸來講,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在大眾的心中活起來,根本還是要使大家體會到文物本身與現代生活並沒有不可跨越的距離,文物的命運也是一件與每個人有關的事。有更多親近,便有更多自覺。

  網友調侃說,“《我在故宮修文物》是故宮最好的招聘帖:工作在北京一環內,跟最頂級的文物打交道,春天賞花、夏天摘果、秋天看落葉、冬天觀雪景,過著四季分明的生活。”這些網友最終可能並不會從事文保事業,但是從這裡,我們已經看到了他們和文物相互靠近的美妙畫面。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19

  首先,這部紀錄片以文物修復為主題,裡面幾乎集中了國內最頂尖的藝術品,包括鐘錶,字畫,陶瓷,漆器,織品,在故宮塵封了許多年,有很多甚至是第一次公佈於眾,精妙絕倫,巧奪天工,真的大開眼界(我印象最深的是“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鍾”)。而且對這些文物的背景介紹也可以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瞭解歷史,很有意思,很長知識。

  然後呢,這部紀錄片想表達的最核心的我想還是“匠人精神”。這些中國最頂尖的文物修復專家,很多人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地,靜靜地,從事著一份偉大又平凡的事業。說偉大,是因為他們用自己高超的技藝把千百年前的珍寶以它們最完美的姿態呈現給現代的人們,這彷彿是跨越千年的相遇,讓人震撼和感動。說平凡,是因為他們就像巷子裡最普通的工匠,看起來那麼的隨和,彷彿手裡拿的不是一件價值連城的文物,只是普通的一個鐘,一個表,而他要做的只是儘自己的力量修好它。你也可以從這部片中看到傳承,一批批的年輕人猶如新鮮的血液注入故宮,延續著傳承著老一輩手藝人的技藝,以及他們對文物的熱愛,對文物修復的執著。這不禁讓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思考:不僅是文物修復,還有很多文化遺產方面的手藝需要當代的年輕人去傳承和發展,其中很多工作都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冷靜,我們有責任像老一輩匠人一樣讓我們國家的文化一直流傳下去,不僅如此,我們更要學習的是這些匠人腳踏實地,充滿熱愛,專心致志地去對待自己的工作,這對我們以後從事職業也是積極正面的影響吧,現在浮躁的我們真應該好好靜下來,看看這些大師們是怎麼對待工作的,一輩子真能做好一件事,也是功德圓滿的。

  最後,這部片子沒有枯燥的說教,沒有刻意的煽情,很多生活的小細節流露出這群幹著特殊工作的匠人的清苦,其實也不是清苦,因為他們心裡是滿足快樂的。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20

  1、歷史感。

  大部分紀錄片確定某一主題之後,按照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式,加以大量的旁白,來介紹主題的背景和事件的過程;再用被攝者的角度對主題加以強調、表達,增加紀錄片的感性維度或理性維度,讓讀者對該主題有一個比較全面、詳盡的瞭解。但這些主題大部分或是現代的、或是科技的(有未來感)、溫暖的、冷酷的,但都是我們現今社會正在發生的事情。但是《我在故宮修文物》有一點獨特的地方,他的主題看似是“我修文物”,但是多了“故宮”兩個字,看完給人還有“我在故宮被人修”的感覺。

  主角除了修文物的師傅,還有故宮的“文物”。

  木器組的屈峰在片中說的很好:"每個人對佛的理解不一樣,這也和人的性情有關。你看有的人刻的佛,要麼奸笑,要麼淫笑,還有刻的愁眉苦臉的,很難刻,佛像一刻就知道,那個味道很難把握,怎麼能刻出那種神秘的、純淨的微笑 ,那是最難的。文物其實跟人是一樣的,我們最早就說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塊破石頭,哪有什麼德性。但是中國人就能從上面看出德性來。所以中國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個人一樣。他是用人的品格來要求這個椅子。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所以我跟你說,中國古代故宮這些文物,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要想辦法把自己融到裡面去。一個文物修復者在修復文物的過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對它的體悟,也把自己融到了文物當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