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9篇)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透過對體育新課標的培訓,你是否對教育教學有新的感悟和認知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9篇),歡迎大家分享。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

  新課程方案從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三個方面,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時代新人培養的具體要求。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如何清晰把握新課程標準理念、明確課程目標、瞭解實施辦法,在體育教學實踐過程中落實培養體育學科核心素養運動能力、體育品德、健康行為,是需要我們接下來用心去解讀與思考的方面。下面我從大單元教學學科評價兩個方面談一談個人見解。

  強化素養本位的大單元教學意識

  過去的單元教學設計我們往往過度聚焦於知識和技能教學,忽視學生髮展。如在以往籃球教學中會將“原地運球”作為一個單元進行教學,將原地運球單個技術動作割裂分開分配到相應的課時教學中。整個單元教學都圍繞原地運球單個技術動作開展單元教學。在單元的課時計劃中圍繞籃球原地運球知識與技能的教學達成三維目標。進行單一運動技能或把一個完整的運動專案割裂開來的教學方式難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一個複雜的、高階的、人性化和社會化的綜合表現,素養形成是不能依靠單一的知識點或某個課時就能實現的。體育學科素養形成需要學生透過較長時間的學習,是在知識內化、行為養成、品德修為基礎上逐漸形成的。是學生在體育與健康活動和情境中體驗、探索、感悟和解決問題的結果。這就意味著素養本位大單元教學應當建立知識的“肌肉模型”,即打破碎片化學習,讓知識從孤立零散走向關聯,從無序走向有序,透過結構化統整使學習內容聚類為“塊狀”。清晰認識到每一個單元都是一個完整的學習事件或一段微課程,而不在是某一個孤立的片面的缺乏聯絡的單元教學。我們應當摒棄以課時或知識點為單位的碎片化設計,走向完整而相對獨立的學習歷程設計。

  構建學校特色評價體系,合理利用評價結果幫助學生改進學習

  (一)積極探究,構建學校特色評價體系

  新課程標準鼓勵我們積極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崔允漷教授認為一個好的評價系統它能讓學生知道學習目標是什麼,將要學習的內容是什麼,清楚哪些問題已經解決,還有哪些未解決的問題,透過評價不斷修改學習問題最終達成目標,學生清楚自己目標在哪裡,自己努力的方向,從而知道自己的進步幅度,這能很好的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新課標鼓勵教師們對評價的積極探究及專家對好評價的定義呼籲我們應當積極探究、構建學校特色的體育與健康評價體系。

  (二)合理利用評價結果,幫助學生改進學習

  在過去教學中對評價運用主要在於課時或單元結束時進行總結性評價,而忽視評價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運用,導致出現評價滯後或不匹配等情況。在新課程標準要我們合理利用評價結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發揮評價的反饋、導向、激勵和改進功,採用口頭評價、記錄表呈現等不同方式,及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幫助學生改進學習。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當清晰理解新課標的變化,強化素養本位的大單元教學意識。同時在課堂教學上轉變教與學觀念,由‘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進行轉變。在評價運用上積極探究、構建學校特色的體育與健康評價體系,合理利用評價結果幫助學生改進學習。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2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提出,注重以核心素養培養為導向,要基於核心素養構建內容體系。體育與健康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透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等方面。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要將以“知識傳授為主”的目標導向轉變為以“發展能力為主”的目標導向,指導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促進學生在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等方面充分發展。

  夯實發展基礎,提升運動能力

  運動能力是核心素養整體體系中的基礎和核心,立足於學練賽評一體化教學。運動能力包括體能狀況、運動認知與技戰術運用、體育展示或比賽三個維度。在學習運動技能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在夯實運動技能的基礎上,積極組織體育競賽不斷提升運動能力。

  比如,在《立定跳遠》一課中,首先,教師將微課影片匯入電子書包課程,推送學習資源,透過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適時點撥,有效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其次,合理有效利用標誌線、體操墊等輔助器材,由易到難設定多種多樣的練習活動,引導學生透過自主體驗、合作探究等形式,促進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然後,運用天天跳繩的功能,搭建競賽平臺,組織學生在小組內、小組間、班級內進行立定跳遠比賽,依據遠度和動作質量進行評分。最後,在課後,根據課堂競賽的分數,教師引導學生選擇相應的練習內容、組數與要求,鞏固與強化立定跳遠技術,提升運動能力。

  堅持健康第一,塑造健康行為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健康行為是青少年學生學習、生活和成長應具備的重要素養,有助於學生養成有規律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在體育教學中,要充分體現體育鍛煉促進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價值和作用。

  比如,在《障礙跑》一課中,以“學習各種支撐方式越過障礙”為載體,進行健康教育,使學生在遇到突發事件時,能夠運用所學習並掌握了的方法進行急救和自救,培養學生的救護意識和能力。本節課設計了不同高度和難度越過障礙物的方法,部分學生越過障礙物有一定困難。透過教師指導、激勵與同伴的幫助、鼓勵,學生多次嘗試,克服困難,越過障礙,樹立信心,同時,逐漸養成安全活動意識,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保護自己和他人,也有效提高了應對突發事件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沉著冷靜,果敢頑強的人格塑造。

  落實立德樹人,培養體育品德

  體育品德是核心素養的關鍵和必備要素。透過“身心雙育”,將“育心”寓於身體活動中,使學生逐步從具體的體育鍛煉、體育訓練和體育競賽中感知體育精神的魅力,激發學生的情感,形成健康向上、遵守規則、樂觀積極的價值觀,滲透堅持不懈的體育精神,實現體育品德的完善和昇華。

  比如,在《排球、正面下手雙手墊球》一課中,教授利用智教屏播放16年裡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冠紀錄短片,引出本課的內容和主題,以中國女排為榜樣,不僅要向女排隊員學習技術,而且還要學習無私奉獻、頑強拼搏、團結協作、永不言棄的女排精神。在課中,針對排球運動的特點,營造積極體驗,主動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氛圍。注重學法指導,幫助學生在合作練習中鞏固技術動作,共同成長。在墊球比賽中,教師善用語言,引導學生能夠團結協作,勇於拼搏,主動為同伴加油,為同伴喝彩,願意為集體貢獻一份力量。

  核心素養是關於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也是每一名學生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生髮展和社會發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

  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為引領,重視育體與育心、體育與健康教育相融合,充分體現體育與健康課程“以體育人”的時代使命與責任擔當,為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嚴峻挑戰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3

  當前,學校體育改革的重點聚焦在“教會”“勤練”和“常賽”,透過課堂教學實施“學、練、賽、評”一體化推動改革深入,帶給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這種一體化的初心和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一脈相承都指向人的發展,即超越知識與技能,聚焦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

  明確關係整體設計

  體育課堂教學一體化,應先明確“學、練、賽、評”四者關係,是認識、理解和實施的基本條件,也是重要條件。描述四者關係,從學習角度說,學是基礎,練是提高,賽是運用,評是對“學、練、賽”的反饋。課堂中,一旦將“學、練、賽”有機和結構地關聯起來,並做到啟用和解放學生,那麼就會從中獲取學生各種客觀的表現性評價資訊,繼而形成準確的評價結論。反之,學生表現不充分,既影響評價資訊獲取,又影響評價客觀性。而一旦評價做得適當且合理,則對於學生“學、練、賽”積極性和學習效果提高起到良好的作用。由此可見,“學、練、賽”和“評”是一種互動關係。從結構角度說,“學、練、賽、評”是一個整體,彼此關聯,相互作用,表現的既是一種整體關係,其中“學、練、賽”三者又是一種遞進關係。總之,在結構化教學視角下實施一體化,其目的是透過四者結構化的相互作用,在知識與技能結構的相互關聯下,共同構建起學生知識結構並提高認知結構力量。

  完善結構打通雙向傳輸

  學生學習知識與技能,不僅有輸入,而且有輸出。這樣的學習過程,才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在結構化教學看來,輸入是基礎和前提,是知識與技能結構的輸入,輸出是將輸入的知識與技能結構編碼輸出,去演練或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的過程。知識與技能的意義表達,只有透過結構才能實現,學生才會在結構的作用下,窺到知識與技能的全貌。所以,實施一體化要高度重視知識與技能結構的完善,摒棄“碎片化”教學。

  整體教學深化課堂學習

  挖掘四者之間結構的關聯點,並透過整體教學貫通起來,讓賽因學和練而精彩,讓學和練因賽而不可或缺,並在評價的策動下,“學、練、賽”迴圈起來,這樣體育課堂將充滿活力、生命力、凝集力和挑戰力,進而透過整體學習和整體的知識與技能去涵養整體的人,聚焦學科核心素養。

  體育課堂教學實施一體化,在結構化教學策略下,還原整體學習,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沿著一體化的學習路徑,重組結構化的學習素材,強大學生認知結構,啟用知識與技能結構,循序遞進,一定會逐步實現整體教育培養整體人的目標。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4

  每當體育課被其他活動沖走或者調課,我們都可以聽到教室裡孩子們的一片哀嚎,但是在體育課上,孩子們似乎學練的情況並不太理想?孩子們貌似喜歡體育但是不是很喜歡上體育課?隨著《新課標》的釋出,體育與健康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和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但如果學生的運動興趣不高?談何透過體育課程發展他們的核心素養?接下來我將根據如“何促進學生主動學練”結合我自己的教學經驗,來談談自己的閱讀體會與思考。

  創設運動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面向全體學生,落實“教會、勤練、常賽”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之一。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經常發現學生在練習時動作做得非常好,但是真的要運用於實踐時,卻不知如何運用。如何讓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在實踐中更好的運用出來呢?教師可以根據學習目標或者學生學習情況,引導學生在對抗練習、體育遊戲、或者比賽等真實、複雜的情境中獲得豐富的運動體驗與認知,引導學生學以致用。以《足球腳內側踢球》為例,在練習時進行小組的腳內側踢球耍貓遊戲,學生們將所學的技能立馬應用在小組遊戲中,在遊戲過程中總結出腳內側踢球最容易控制。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快速鞏固並應用。

  運用問題化教學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探究學習一直是我們所提倡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興趣,還能引發學生對技術動作進行思考幫助學生理解動作,同時促進思維的發展。那麼如何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動作技術呢?我在《肩肘倒立》一課中運用了問題化教學,設定一系列有關聯的問題,引導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積極思考,最終明白動作原理。例如“向後倒用腳尖觸碰球怎麼樣更好的控制我們的身體?”“腿不夠長,想要用腳尖觸碰到更高處的球怎麼辦?”“肩肘倒立時,雙手往前觸碰腳尖再快速後倒是為了什麼?”在這一系列的問題中,學生帶著思考進行練習,得出雙手壓墊能控制身體,向上頂球要挺寬立腰,快速後倒能獲得更大的慣性幫助自己完成動作。不僅透過一連串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引導學生在一步步探究中,最終得出答案,更好的懂得了動作原理,並獲得了成功體驗。

  融入資訊科技豐富課堂練習方式

  在教學中,根據小學生感性認知能力強、但是注意力集中時間相對較短的特點,教師應該積極開發利用多種資訊科技手段幫助課堂教學。首先,資訊科技手段更有利於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其次,利用資訊科技手段有利於學生更加明確動作的重難點,有助於學練;第三,可以利用資訊科技手段進行一些有趣的課堂小遊戲、體能練習、節省教師講解時間,真正的做到精簡多練,提供更多的練習時間給學生。在《肩肘倒立》一課,我透過希沃白板與提前製作的影片,透過動作對比讓學生快速的抓住重點,不僅節省了講解時間,也將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進行充分的練習。透過自制的影片創設豐富的情境,進行體能練習,有效的增加學生課堂的運動密度。

  隨著新課標的釋出,對體育課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也要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作為年輕教師,我們應當緊跟時代潮流,不斷改進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5

  最近,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版)》指出:體育核心素養由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三要素組成,其將培養學生體育學科素養作為“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體育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成為值得思考的問題,那麼。在體育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能動性且注重學生能力全面發展,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要想真正讓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不斷完善,我們應以學生髮展為中心,落實“教會、勤練、常賽”的教學模式,落實核心素養觀。

  1、實踐轉化,落實課堂

  傳統教學模式立足於知識、技能的系統傳授,遵循“由下至上”的學習模式,簡單概括為從分解技術動作學習到綜合運用的規律,即“分總”的過程。而新課標的學習讓我產生的改變,應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遵循每節體育課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完整地體驗一項運動,即大單元的學習。是一種“由上而下”的學習模式,過程由整體到區域性再到整體,即“總分總”的過程。可以看出其在學生能力培養方面突出了“全面”二字,新課標的引領能有效落實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2、突破常規打造新課堂

  “以學生髮展為中心”讓學生能夠享受運動樂趣,掌握與運用體能與運動技能,提高運動能力。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先創設比賽情景、熟悉比賽的基本輪廓與規則、採用技戰術解決比賽中的問題。例如籃球教學或比賽中,我們透過創設球類比賽,讓學生在競賽中將運動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與突破,其次把球類運動競賽戰術認知作為主線,有效融入健康行為與體育品德,讓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得到全面發展。

  3、學練賽結合,提升素養

  在教學中,教學的結果受教學過程的影響。對比2011版的課標,2022年版的課標對我們提出了更大的挑戰,而如何真正落實於課堂還得我們不斷去實踐與學習。我們要抓住學生運動技能形成的“視窗期”採用“學、練、賽”一體化教學,讓學生在比賽中“學與練”,在“學與練”中促進“賽”。例如在籃球傳接球的學習中,可以採取攔截傳球的方式,設計簡單的比賽環境,傳球的學生會在比賽中有意識地思考利用怎樣的傳球方式或傳給誰才能避開攔截人員等問題。整個學習過程是讓學生理解並運用實戰中,從多角度、多維度出發,不僅能反映學生的技能水平,還能有效踐行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內容。

  基於此,當下我們要緊扣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要求,從多角度、多方面落實。而作為一名一線的體育教師我們應該深入學習2022版課標的各個要求,積極探索新方向,樹立核心素養觀。從課堂實踐中改變以往的方式讓學生真正學到技能,真正懂得運用技術,讓核心素養的培育之路不斷實現。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6

  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釋出了《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推進我國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深化改革和高質量發展具有現實意義和長遠作用。新課標堅持目標導向,強調要貫徹黨和國家重要政策檔案的相關精神和要求,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充分體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健身育人本質特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全面發展,為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做出本學科的更大貢獻。全書共六大章十五項基本內容,其中第二章課程理念主要有六個要素:

  1、堅持“健康第一”

  2、落實“教會、勤練、常賽”

  3、加強課程內容整體設計

  4、注重教學方式改革

  5、重視綜合性學習評價

  6、關注個體差異。以下我將根據第二章課程理念的第6個內容“關注個體差異”談談自己的閱讀體會。

  面向人人

  “高度關注對所有學生進行激勵與指導”。這是體育教育應有的最基本保障。尤其是在體育課上,要能夠激勵和指導到每一個學生。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就如何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才能使他們的身心和諧健康的發展也成為我們實施教學的關鍵,特別是如何去關注那些個體差異生,更成為關鍵的關鍵。面對這些差異,任何整齊劃一的做法都是註定要失敗的,正確的選擇應該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鍵的是教師在遵循教育規律的情況下,在教育的同時打破統一的模式和傳統的做法和教法,去關注每個一或每一類學生,並在此基礎上採用分別指導,分層次,分組等教學方法,來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幫助他們確立“每個學生都具有成功的潛能”的信念,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因材施教

  針對不同身體條件、運動基礎和興趣愛好的學生因材施教”。學生有差異是絕對的,基於差異施教才是合乎規律和學理的教育。教學前對學生和教材的瞭解是教師進行層次化教學的關鍵環節。當我們對所授班級學生個體和教材難度情況有了充分了解之後結合教學條件方可著手備課。瞭解的目的是為了在備課時根據大綱和教材的要求針對教學班內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習方式、性格心理特徵等差異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並針對教學目標提出不同層次的學習要求。講課中由於學生知識水平的差異對運動技術接受能力的差異或對運動專案興趣上的差異將會造成學生在不同層面對授課內容理解上的差異。

  在體育課堂《水平二-籃球行進間運球》教學中,根據不同層次水平學生的籃球基本技能,有區別地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合理設定梯度、變換教學方式,將學生動態分層設計不同的練習模式:A層次“複習性練習、鞏固性練習、運用性練習”,B層次“鞏固性練習、應用性練習、嘗試性練習”,C層次學生則以強化學練的綜合性、探究性和發展提高為主。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學生“吃得了”、“吃得好”,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促進每個學生能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真正提高籃球運動的技戰術水平。

  機會公平

  為學生創造公平的學習機會”,基礎不同、愛好有別,目標、內容、方法、評價要體現差異性、選擇性和多樣性,做到機會上公平。在評價方面,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因人而異,不能只看成績或自己的喜愛去評價一個學生,學生只要努力了就應給他們鼓勵與表揚。在《水平二-籃球行進間運球》教學中,善於觀察和了解,掌握學生學習狀況透過及時評價,利用小組活動形式和集體合作專案,培養集體榮譽感和樂於合群的性格。不管是單獨練習還是小組合作,教師都要密切關注他們,給他們安排一些具體的活動,在巡迴指導時,重點指導他們的練習,及時瞭解他們的練習狀況,及時表揚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激發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信心和熱情,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進步與發展,體驗自己的進步與成功,提高體育學習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更好發展

  “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更好發展”。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是體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學生存在差異可體現有差異地發展。要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並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來進行教學,不斷探索新的、科學的、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學策略,使所有學生透過體育課堂教學都能掌握一定的體育知識、技能,使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發展,並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從而主動參與到體育運動學習中去。

  理解新課標課程內容中的各項內涵,對於學校體育課堂教學改革具有非常重要意義,一線體育教師應以新課標為引領,熟讀課標內容,領悟課標精神,落實課標要求,才能打造系統化、規範化的體育課堂。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7

  在強調綜合素質發展的今天,體育不再被視為高強度學習中的調和劑。為了有效提升日常體育教學工作,如今的體育教學模式也悄然發生著變化。隨著《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版)》的釋出,校園體育也正式迎來了改變。新課程將過去以外在與學生的體育運動知識、技術戰術作為課程研製邏輯起點改變到以培養內在學生核心素養作為邏輯起點,從根本上改變了學校體育教育。

  一、問題化教學,作為觸發學生思維的引擎。

  是將單個動作技術、單個知識點的碎片化教學有機組合,注重採用結構化知識於技能教學,加強對所學運動專案對完整體驗和理解,提高學生在真實活動或比賽中運用知識與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進一步落實新課標“教會、勤練、常賽”的要求,突出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作為年輕教師,我們應如何有效設定教學中的問題呢?

  整體化教學建立橫向聯絡達到學以致用目的問題化教學是一問題的匯入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學生透過自主合作探究來解決該問題,達到體育教學目標,以此來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學習模式,也是學科教學走向核心素養的一個突出表現。

  二、何為有效問題

  有效問題是指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充分引發學生思考,應具備以下條件

  1、所涉及的問題必須透過實踐和思考才能找到的答案。

  2、所涉及的問題必須是學生想要弄清楚並願意深入探究並努力解決的問題。

  3、所涉及的問題並非孤立的問題,是呈現一定關聯性和遞進性,能形成清晰的問題練,來幫助學生構建結構化的知識、技能體系。

  如:《足球腳背內側踢球》一課,課前透過觀看精彩的世界盃影片,讓學生思考能夠將球踢高、踢準的最佳方法,並讓學生透過“植物大戰殭屍”的情境,從如何提高、、如何踢準、、如何將球準確的進行穿,最終形成有利局勢或進球。一系列問題及練習,提升學生技能掌握的同時,能幫助學生構建結構化的知識、技能體系。

  三、如何構建問題鏈

  “問題鏈”建構是指在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的基礎上,依據教學的重難點,圍繞單元基本問題進行的一種有機拆分與細化,形成有關聯性的“問題鏈”。同時,問題的出必須教師對教材、學生有正確的認識,充分深挖教材的與人價值、對學習目標的正確定位及對各類問題的充分預設。如:《足球腳背內側踢球》一單元,本單元分為4次課,圍繞單元核心問題,如何做到擊球部位準確,踢球時支撐、擺腿、轉體協呼叫力,最終踢準的目標,分別設定每課時的重難點,並最終完成整單元的問題鏈設定,最終達成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問題化的教學必須是落到具體的、真實的體育學習活動過程。問題導向的學核心素養是給予教材教法和學生需求的體育教學活動,圍繞“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個方面,構建教學“主要問題”的框架,在此基礎上設計“解決問題”的具體步驟和路徑,為學生參與體育學習提供具體實踐體驗的情境。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8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佈對“重視教學評價,形成核心素養”提出新的要求,強調教師教學需要強化過程性評價,探究教學增值評價,明確學科素養導向,注重實現“教、學、評”一體化。由此一來,教育教學評價的重要性可謂彰明較著。下面我將從核心素養導向下的教學評價淺談個人研讀新課標的收穫。

  立足教學評價新要求,緊抓學科素養新方向

  基於新課標的課程理念對教學評價提出新要求,聚焦指向“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評價”。堅持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評價方向,立足學科核心素養為評價內容,要求既關注運動能力的發展,同時關注健康行為的形成與體育品德的養成。強化學科育人功能,落實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於課堂教學之中,明確學生學後形成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同時師者以教之中理應重視學習評價功能,注重多樣化評價方法,多元式評價體系的參與,重視綜合性學習評價的運用,並引導學生參與評價,改變傳統學習方式,促進評價育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構建評價方案設計,明確各項評價要義

  新課標關於“教學評價”的定義在評價建議中提到: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是依據學業質量所反映的核心素養水平及學生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情況進行判斷和評估的活動,是不斷完善課程建設的重要環節和途徑。基於以上定義,為做好“核心素養式”的教學評價,每位教師(或學科)均可圍繞教學主題,構建利於落實核心素養的教學評價方案,明確評價方案設計中各項評價要點的含義,既確定評價目的(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選擇評價內容(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等)、選擇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方法)、多元化評價主體(教師、學生、家長等)、評價結果的分析與利用(教學診斷與運用)、整體評估與修正(效度與信度)等。基於以上要點,需透過所設計的多樣化教學評價方案進行實踐,促進學生達成課程教學目標,提升學科核心素養。

  聚焦於實際評價結果,完善教學評價關鍵點

  新課標關於“合理利用評價結果”中提到:教師應充分發揮評價的反饋、導向、激勵和改進功能,採用口頭評價、記錄表呈現等不同方式,及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幫助學生改進。基於以上新要求,教師需制定符合學生學情與教學內容的評價標準,引導學生透過具體實踐明確學習目標,並透過評估教學效果,反思學習活動與教學設計是否真正幫助學生提升核心素養,重點關注學生是否能將習得的知識進行遷移應用,以此為基礎最佳化評價設計。同時教師應注重把評價的物件放在學生的體育學習過程與結果上,系統建構評價體系而非單方面評價,就體育學業質量評價而言,無論是學完一個學期、學年以後,還是整個學段學習結束以後,對學生的評價都要全面。

  伴隨著育人方式不斷地推陳出新,教學評價成為在教學中落實教育方針體現教育目的的重要措施,是推動教學改革的巨大動力,同時也是加強教師隊伍管理科學化的重要手段,有利於引導教師按照教學規律進行教學。建議教師在評價時需要更加註重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與增值性評價,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提升,建立綜合、全面、發展的教學評價。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9

  透過新課標中學習發現課程對運動負荷的要求更加細緻,有更強的可操作性。同時明確了義務教育課程的核心素養。課程理念新增了落實“教會、勤練、常賽”一體化的教學思想,這跟於素梅老師之前一直研究的學練賽評也很是貼切,所以並不陌生。

  科學負荷,野蠻體魄,鑄造強國之軀

  明確課堂運動負荷要求,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解決“不出汗”的體育課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未見根本好轉”的問題。2022年版課標強調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中,每節課群體運動密度應不低於75%,個體運動密度致應不低於50%,每節課應達到中高運動強度,班級所有學生平均心率原則上在140-160次/分鐘不僅專門設定了體能學習內容,還提出每節課應有10分鐘左右體現多樣性、補償性、趣味性和整合性的體能練習,以保證每節實踐課具有足夠的運動負荷,讓學生獲得充分的運動體驗,真正改變“不出汗”的體育課現狀,提高學生的運動效果,有效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得到根本性好轉,讓老師有了一個標準度範圍,更加科學的進行教學。

  積極探索、落實一體化教學

  以“教會、勤練、常賽”為抓手,建構“學、練、賽”一體的課堂教學體系,真正“教會”學生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棄“無運動量、無戰術、無比賽”的無”體育課,解決“學生學了9年,多數學生不能掌握1項運動技能”和“學生不喜上體育課的問題。2022年版課標強調結構化運動知識與技能的教學,要求學生側重在應用的情境(如對抗練習、比賽或展示等)中學習知識與技能。提出在尊重不同水平學生的意願和需求的基礎上,3-6年級從六類專項運動技能中各選擇至少1個運動專案,此外,2022年版課標強調採用遊戲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透過不同數量、時間、形式、場景,以及個人與小組間的各種挑戰賽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學、練、賽”環境中體驗運動的樂趣,讓學生愛上體育與健康課,能夠真正瞭解體育、參與體育、享受體育。

  綜合素質提升,落地核心素養

  重視把體育鍛煉作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決“學生未養成體育鍛燒慣”的問題。2022年版課標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評價等多方面強調要幫助學生養成鍛鍊習慣,不僅在體育與健康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中特別強調發展學生的體能練習、“運動認知與技戰術運用”“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健康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和運用”等,幫助學生形成堅持鍛鍊、終身健康所需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也在學業質量中增加了與鍛鍊習慣有關的評價指標,如,“每週運用所學球類運動技能進行3次(每次1小時左右)課外體育鍛煉”等,並透過佈置體育與健康家庭作業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體育鍛煉和健康實踐活動。

  新課標已經出臺,但在實際工作中,落實是關鍵。在實施的過程中首先要快速有序地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要真正落實體育課程教學方案裡面的具體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改革。對體育課的要求高了,相應對我們體育老師的要求也在提高。對於我們體育教師要加強學習和培訓,以便更好的理解新課標的相關內容和要求,更好地開展學校體育工作,指導學生更快地掌握運動技能,將賽事活動舉辦得更加有趣。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0

  2022年4月,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並於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正式施行。作為未來十年我國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綱領性檔案,它的出現備受關注。

  本次研讀我著重對課程理念中新增加的“教會、勤練、常賽”一體化教學思想進行深入研讀。“學-練-賽”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是要真正體現體育課堂教學以學生髮展為中心,以學、練、賽為主線的課堂架構。“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學會學習,透過教師講解與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相結合,掌握單個技能、組合技能並能夠綜合運用。

  學會,能用

  “教會”是體育課堂的教學目標,同時是學生參與“勤練”和“常賽”的基礎。“教”要遵循教的規律和學的規律,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教會學生健康與安全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體能鍛鍊的方法。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學會”知識技能,還要指導學生“會學”。

  如何在課堂中落實“教會”呢?首先,要從單元知識體系的整體構建入手,從技術的結構關聯、育人要素、學練方法、運用場景等多方面進行教學設計和實施,重點關注核心內容和關鍵問題;其次,選用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將知識技術轉變為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學習內容,如運用口訣、圖示、影片等;再次,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準確把握學生的優勢和不足,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享受獲得成功的樂趣;最後,創設多樣、複雜的應用情境,透過挑戰性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透過小組學習、合作探究,實現良好行為和品格的塑造。

  激趣,參與

  “勤練”是學生掌握技能的途徑,更是所學技能進一步熟練並不斷內化的過程,起到鞏固的作用,有助於將技術動作更好地運用於“常賽”中。

  如何在課堂中落實“勤練”呢?首先,我認為應以學生的興趣為抓手,強化課外練習,提高練習效率。例如,在耐久跑練習中,常規的方法都是組織學生跑圈,那就顯得簡單乏味,學生沒有動力,如果利用器材擺出不同的圖形跑或畫地圖採用定向越野的形式,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練習效果。其次,要進行合理的分組。要調動全體學生的參與性、積極性,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不應置少數學生而不顧。教師要考慮到給每一名學生練習的機會,儘可能地在分組練習中合理搭配組別及運動量,這樣才能調動全體學生的練習積極性。

  競技,聯動

  “常賽”是學生技能運用的平臺。比賽具有激勵作用,學生為了能在比賽中表現出色,便會產生強大的內驅力。

  如何在課堂中落實“常賽”呢?首先,堅持“課課賽”,每節課在練習過程後開展5-8分鐘的教學比賽,既昇華了教學內容,也能調動學生的參與度和運動量,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其次,可以增設“新規則”,例如在籃球教學比賽中,將固定高度的籃筐變為手持底線移動的籃筐,增加團結協助和趣味性;足球運球射門教學比賽中增加得分方式,除了射門得分外,順利繞杆也可以得分;最後,可以設定專案積分賽,將單元中的技術動作串聯起來作為比賽專案,以完成所有任務的質量決定勝負,第一名登上“運動榜”。

  作為一線的體育教師,我們應該把握內涵,讓“教會、勤練、常賽”成為常態。促使學生學會技術、加強練習、體驗比賽,最終從體育中獲得成就感、滿足感。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1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課程目標的確立,圍繞著核心素養,反映著課程理念。掌握與運用體能和運動技能,提高運動能力作為《新課標》中總目標的一環。與《課程標準(2011年版)》相對比,《新課標》更加強調了在掌握各種的學練方法後,如何學以致用。透過體育與健康的學習,學生要在學練和參與展示或比賽中掌握運動技能。並且要認識到所學運動專案的知識、原理及規則,以及透過觀看比賽,分析比賽中的現象與問題,形成積極的體育態度,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接下來以我在水平二《快速跑》一課,來分享我對幫助學生學以致用的一些思考。

  落實“學、練、賽”一體化

  落實“教會、勤練、常賽”作為《新課標》課程理念新增的內容,可以顯示出其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要落實“教會、勤練、常賽”的要求,必須注重課堂中“學、練、賽”一體化教學,課堂中“學”的過程需要教師明確學生是如何從不會到會的。最終體現的“教會”是能用,而不是簡單地掌握了知識與技能,“教會”是理解、掌握和能用的綜合體現。“練”需要學生能積極地不斷地體驗和嘗試,逐漸完善自身的能力,最終“勤練”的結果指向了養成習慣、掌握技能、增強體能。“賽”需要面向所有的學生,結合課堂教學內容設計比賽,讓學在比賽中享受競賽樂趣、更加牢固地掌握專項運動技能。以《快速跑》一課為例,我在原地快速跑、俯身登山跑、20米快速跑的各個環節中均設定了“學、練、賽”的環節,學生能在循序漸進的內容中,從不會到會,從不懂得積極快速蹬擺能提升步頻,到能將其運用到快速跑當中,由此可見“學、練、賽”一體化教學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與運用所學的知識,從而提高自身的運動能力。

  注重教學方式改革

  體育與健康課程根據體育學習實踐性和健康教育實用性的特點,強調從“以知識與技能為本”向“以學生髮展為本”轉變。我在《快速跑》一課中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以致用。例如,在俯身登山跑與20米快速跑之間,利用資訊科技,用慢動作的方式展示了蘇炳添在快速跑中的動作,並向學生提出問題“蘇炳添的動作和我們所學的動作像嗎?像在哪裡?”從而更直觀的將俯身登山跑中快速蹬擺的方法,遷移到快速跑中,在這個過程中,不再是以單純的知識與技能出發,學生透過觀看簡短的影片學習知識,結合所學的內容進行分析,能明確知識的原理,從而懂得如何去進行運用。以及本課中,我巧妙的利用輪胎幫助學生髮展快速跑的能力,透過與眾不同的器材激發學生的學練熱情,利用器材設定層層遞進的練習,學生在個人、小組、集體的學練賽中,逐漸完善技能,最終將積極蹬擺的方法運用到快速跑中,從而實現掌握知識和技能並進行運用。

  關注學生個體差異

  在《新課標》從核心素養的三個維度,分別設定了四個水平目標,四個水平目標與以往的學段水平並不對應,這些目標中的水平是指核心素養髮展水平而非學段水平。並根據水平設定了基本運動技能、體能、健康教育、專項運動技能和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課程內容。由此可見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關注。在我對《快速跑》的課後覆盤反思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我在本課中的不足,在俯身登山跑環節中,讓學生嘗試用更快的速度做這個動作,可以看到學生的掌握情況有所差異,有的學生能準確快速的做好這個動作,可是有的學生卻體會不到動作的要領,導致練習的次數少效果差,最終透過資訊科技收集的資料,表現出掌握情況與運動負荷學生間差異較大。透過反思,我覺得在該環節如果能進行有效的分層教學,如做得到的學生,能嘗試更快的速度,而其他學生進行慢速的練習,在透過教師的指導,逐漸加快速度。可能最終在課堂呈現上效果會更好。由此可以看到,關注學生差異對提高他們運動能力是有很大的影響。

  《新課標》的頒佈給予體育教師們努力的方向,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教育需求從“有學上”轉向“上好學”,進一步明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們必須與時俱進,深入學習《新課標》的思想,從而培育出健康向上的新時代好少年。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2

  透過對新課標的研讀,讓我對新課標有了新的認識,更深入的瞭解。新課標強調體育核心素養,立足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要素,透過課程設計、實施、評價全方位讓核心素養落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突出體育課程的育人功能,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突出教會勤練常賽。《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版》中基本理念明確提出:體育與健康課程依據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愛好,面向全體學生,落實“教會、勤練、常賽”要求,注重“學、練、賽”一體化。體育課堂教學中,“教會”“勤練”“常賽”是落實“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的基本要求。對於我們而言,如何“教會”,如何知道學生“學會”,採用什麼方法實現“勤練”,“常賽”。新課標,新理念模式的體育課堂需要我們深研新課標,滲透,實踐於教學課堂中。

  教會

  學生能用,會用是教師教會的重要標誌。教會即是學生從理解,掌握到能用。學生對所學習內容的理解,明白學習內容是什麼?為什麼學?作用是什麼?知其所以然,然後反覆去練習,知識能記住了,技能熟練掌握了,轉而能夠精準靈活的去運用,這才是真正意義的教會,學生能用、會用!

  勤練

  “練”是體育課堂最重要的一個部分。“練”是“學”的鞏固與提升,兩者相輔相成。把握好勤練的度至關重要,會讓“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勤練不僅要練得多還要練的好。質量要有保證。練的動作要標準,利於身體發展,技能掌握,強度要到位,增強體質,錘鍊意志,練的形式要多樣,利於激發興趣,享受樂趣。

  常賽

  讓比賽成為課堂常態。“賽”能夠體現綜合育人功效,透過“賽”對“練”的高層次強化,學生以賽促練,以練促學,練習成果利用比賽進行展示,學生在比賽展示過程,不僅提高了技能水平還激發了學生的榮譽感。透過比賽就可以來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透過“賽”培養拼搏進取、團結協助等的體育精神,透過“賽”激發學生對運動的熱愛及濃厚的興趣,錘鍊品質。

  學是前提、練是保障、賽是強化。學、練、賽、評一體化的系統實施,有利於保障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學生在“學,練,賽”一體化課程體系下進行學習,能夠更加有效地獲得體育知識,掌握體育技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全面發展。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3

  2022年4月21日,《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正式釋出。此次教育部門針對《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做出多處調整,全面提升了義務教育階段的體育與健康課的比例,體現了國家對青少年體育工作的高度重視。

  結合線上學習,線下仔細研讀新課標,我發現《課程標準(2022版)》較之以往的課程標準變化明顯,其中,“體育與健康”課佔總課時比例10%-11%,超越外語(6%-8%)和理化生、科學(8%-10%),成為小、初階段僅次於語文和數學的第三大主科。與此同時,新課標還明確學校需充分利用課後服務開展體育鍛煉等,發展學生的特長。

  新版《課標》主要有以下幾個變化:

  1、完善了培養目標;

  2、優化了課程設定;

  3、細化了實施要求;

  4、強化了育人導向;

  5、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

  6、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

  7、增強了指導性;

  8、加強了學段銜接性。

  如何才能將新課標更好的與日常教學相融合,這是每一個一線教師都應深思的問題。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對新課標淺薄的認識。

  第一、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2022年版課標堅持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強調體育與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主要目的是透過體育與健康教育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應充分利用體育課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重視把體育鍛煉作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決“學生未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的問題。重點關切學生身心健康,特別是體質健康狀況。

  第二,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新課標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規律,貼近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充分反映學生的成長需要。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以學定教,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出發,根據學生運動技能形成規律和身心發展特點,結合課程內容整體設計,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第三,圍繞核心素養制訂學習目標。

  2022年版課標強調教師結合學校與學生實際,基於體育與健康課程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制訂與細化學習目標,並根據學習目標確定達到不同水平的內容要求與學業要求,設計適宜的教學活動與情境。教師要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機滲透到基本運動技能、體能、健康教育、跨學科主題、專項運動技能學習的學習目標中。為此,體育教師要明確核心素養內涵,儘可能的豐富自身知識、提升自身能力、最佳化教學態度,提升教學專業素養,以滿足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能力需要。

  第四,落實“教會、勤練、常賽”,實現“學、練、賽、評”一體化新課堂。

  體育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由教師的教為主轉向以學生的學為主,保證學生課堂練習時間和練習質量。落實“教會、勤練、常賽”,建構“學、練、賽”一體的課堂教學體系,真正“教會”學生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讓課堂成為比賽的常態,在比賽中增強運動能力,提升學生抗挫折和情緒調節能力。

  鑑於以上的學習和思考,我感受到作為一名體育老師肩上的責任重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時刻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落實“教會、勤練、常賽”建構“學、練、賽”一體的課堂教學體系。在實踐中學習,不斷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把最好的體育課呈現給我的學生,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樂”。激發他們的運動興趣,培養他們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4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版)》將原來的三維目標,轉變成了培養核心素養。《新課標》更加註重對人的培養,在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學習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等方面。從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三個方面,培養時代新人。從《新課標》這些要求當中,可以看出,對人的培養是重中之重,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提高學生運動能力的同時,形成健康行為,培養體育品德。以下是我的幾點學習心得:

  提高運動能力

  運動能力指的是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能力。它包括體能狀況、運動認知與技戰術運用、體育展示和比賽三個維度。

  基本運動技能和體能是提高運動能力的基礎,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提高基本運動技能和體能鍛鍊的地位。在學生學習專項技能時,制約他們提高的因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基本運動技能薄弱,移動性弱、平衡感差、身體不協調等等。我們經常在說的,擁有一個良好身體素質的學生,他學什麼運動技能都快,就是這個道理。提高學生的基本運動技能和體能後,更有利於學生學習更高難度的技能。

  “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既“教會、勤練、常賽”。

  教會”指的是讓學生在學習中,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技能的學習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導學生深度學習,學以致用。如:學習了滾翻動作,不只是要讓學生滾的動作漂亮、圓滑,而是要讓學生知道滾翻的用處是來避免損傷,在摔倒時可以用滾翻動作減輕損傷。“勤練”指的是練習的效度,如何練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首先保證學生的練習時間,練習密度。其次練習方法的有效性。最後讓學生有運用所學技能的場景。“常賽”是檢驗技能習得的有效手段,是檢驗技能運用最好的試煉場。傳統的比賽,組織形式較為繁瑣、暫用時間較長,在日常的教學當中如何進行課課賽,是我們要去思考的。如:簡化規則、簡化組織形式、創新比賽方法等。舉例:在學習原地運球中,老師為了讓學生不低頭看球,可以兩人一組面對面運球,一手運球另一隻手剪刀石頭布,時間一分鐘,輸的同學給予小懲罰。這樣簡潔的比賽形式,能夠檢驗學生運球的熟練度,不看球運球的熟練度。透過這種比賽的形式,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檢驗學生技能掌握情況。透過“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提高學生的技能,發展學生體能等,最終達到提高運動能力的目的。

  形成健康行為

  健康行為包括方方面面,有良好的的健康行為,學生才能安全運動,終身運動,並擁有一個強壯的體魄。日常中我們更多是給學生傳授體育健康知識。如:什麼是健康的飲食,引導他們遠離垃圾食品,做到營養均衡。如:怎麼樣安全的運動,運動前的熱身、運動後的放鬆,運動後為何不能立即蹲下或者坐下,這會造成什麼危害。如:在教授滾翻動作時,結合影片案例,讓學生了解滾翻在遇到危險時怎麼運用。如:發生運動損傷時,如何處理才能避免二次損傷。特別是如何規避風險,是現在學生比較缺乏的,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堂中滲透,而不只是集中在某一兩節課中。

  培養體育品德

  在“學、練、賽、評”一體化教學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合作與競爭,這就需要學生擁有良好的與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在獨立學習中,遇到困難失敗時,怎樣引導學生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如何培養學生勇於面對困難,挑戰困難。在與他人合作學習時,如何求同存異,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在遇到困難或者失敗時,能夠互相激勵。在這個過程中,學會與人交往。在比賽中,如何面對失敗與勝利?比賽勝利只是少數,失敗才是主旋律,怎麼樣面對失敗,如何在失敗中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才是失敗帶給學生最大的收穫。

  堅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引領,重視育體與育心、體育與健康教育相融合,充分體現體育的育人價值,引導學生形成健康與安全意識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全面發展。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5

  《義務教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指出了以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學、練、賽為主線的課堂架構,並以“立德樹人”為引領,透過核心素養凸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育人功能,強調核心素養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創造性轉化,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促進核心素養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由“公共意義”轉向“個人意義”。

  教乾貨引關聯

  與舊版相比,新課標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新課標這樣定義“核心素養”—學生透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整個教學設計、教學實施都將圍繞核心素養,在教學內容上,應摒棄過去單一技術和單一知識點的碎片化教學,提倡結構化的運動知識和技能教學。以教授足球為例,過去一節體育課可能只教腳內側傳球,而現在一堂課不能只教單個技術,而要教組合技術,如傳球、運球、射門。新課標強調知識與知識間、技術與技術間的關聯性,體育課要教組合技術、有對抗練習和完整技術展示,讓孩子能上場比賽,新課標倡導大單元教學,強調對一個專案的完整學習和體驗,一個大單元最低由18學時組成。

  創情境重實戰

  新課標強調在體育教學中創造複雜的運動情境。過去的教學經常原地不動做動作或按一個固定線路做動作,而真正籃球、足球等比賽瞬息萬變,課堂中要模擬真實運動情境,創造出複雜、動態、變化的場景,我們可以結合專案化教學,例如在播放音樂時,可以讓學生尋找相應的節奏,培養學生的樂感;在瞭解競賽規則上,可以讓學生尋找每年規則上面的變化,提高學生語文的閱讀理解;在進行投擲時可以讓學生分析哪個出手角度更好,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有效的情景教學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作為體育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並結合學生身心特點創設各種情景,營造出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所創設的情景中既玩兒了又學了,真正做到“快樂體育”,為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奠定基礎。在這樣豐富的應用情境中學生的集體主義、團隊合作精神、抗挫能力等素養才能得到提升。

  優設計提負荷

  新課標對體育課的運動負荷標準做了界定,提出要“科學設定運動負荷”,每節課應達到中高運動強度,班級所有學生平均心率原則上在每分鐘140-160次。最佳化教學方法是保障運動負荷的核心,第一,巧設隨堂目標,提高學生學練的積極性。例如,“快速跑”教學,當學生學練產生疲勞時,可設計學生間比賽或者與教師進行比賽等隨堂目標,激發學生學練興趣,從而增加練習次數,提高運動密度。第二,提高學練效率。例如,“行進間運球”教學過程中的取球環節,告知學生跑到指定位置拿球,並運球跑,最後引導學生運球到指定位置,準備專項熱身活動。第三,保障“精講多練”,提高教學語言有效性,減少無效講解時間。例如,“排球墊球”技術動作講解,可以簡化為“插、夾、提、蹬、跟、移”六字,將複雜繁瑣的動作要求和練習要求透過掛圖或者簡化的語言表達出來,提高學練效率。

  教師在新課標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轉變觀念,勇於實踐和思考,重視體育與健康課程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在知識內化、行為養成和品德修為基礎上逐漸形成核心素養,並能在體育與健康活動和情境中體驗、探索、感悟和解決問題。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6

  2022年版課程標準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宗旨。對比2011版課程標準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包括了: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體育與健康課程中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應該如何落實到課中?

  培養學生運動能力

  運動能力是指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綜合能力。運動能力包括體能狀況、運動認知與技戰術運用、體育展示與比賽三個維度。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常常關注的是學生的體能與體育技能,以獲得更好的體育考核成績或者在體育比賽中獲得更好的名次,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很多學生的運動能力發展趨於片面化。擁有很好的體能和體育技能,卻由於心理素質不過硬導致在賽場上沒有完全發揮自己的優勢。這樣的情況存在於很多學生的身上,他們由於缺乏相應的心理能力,難以展現自己的風采。

  運動能力的形成需要透過課中不斷練習,課後堅持鍛鍊一小時,不斷提升體能及技戰術。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採取合理的教學方式,全面發展學生的運動能力。例如,在前滾翻教學中,可以多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練賽,並且對不夠自信的學生給予鼓勵,讓每個學生都能勇敢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鍛鍊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應變能力以及積極的競技精神。同時在課後佈置作業。引導學生與家長進行親子體能練習及課上前滾翻技術動作的練習。加強學生對體育技能及體能技戰術的學習和掌握,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

  提高學生健康行為

  健康行為是學生增進身心健康和積極適應外部環境的綜合表現。健康行為包括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健康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和運用、情緒調控、環境適應四個維度。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行為和狀態,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價值觀,形成正確的健康行為以及調控情緒的方法。

  教學中,教師應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增加學生小組之間的合作,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以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在課堂中,教師要強調合作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合作意識。兩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技術動作,如前滾翻教學中需要保護幫助時,樹立為對方負責,不能“無效”保護幫助。體能比賽中,教師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輸贏,使學生在團隊活動中逐漸養成健康的行為和品質。

  增強學生體育品德

  體育品德是指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應當遵循的行為規範和體育倫理,以及形成的價值追求和精神風貌。體育品德包括體育精神、體育道德和體育品格三個維度。

  學生能夠在體育課中勇敢面對困難和挑戰,敢於自我超越,用良好的心態看待運動成果或比賽過程,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保障。在教學中,教師應多加設計比賽場景,透過體驗和比賽瞭解規則精神,能夠超越自我,或失敗中承受挫折。體會責任、擔當,最終達到人格教育的目標,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核心素養教育理念要求培養擁有綜合素養,擁有良好學習習慣、學習意識,擁有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主要組成之一,同樣需要積極落實核心素養教育目標。體育核心素養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在體育教學中透過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達成各種素養外,還必須透過課外體育活動及競賽,讓學生在享受運動樂趣的過程中得到薰陶和養成。培養學生的自主鍛鍊的能力,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識,使學生了解體育的價值。使學生了解人體身心健康和身體運動的科學知識,掌握科學鍛鍊的正確方法,同時為了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7

  本次新課標中課程理念部分新增了“教會、勤練、常賽”一體化的教學思想的相關要求。基於此,我進行了深度的思考。“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旨在指導學生學會基本運動技能、體能和專項運動技能,提供更多時間讓學生進行充分練習,參與形式多樣的展示與比賽,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領悟體育的意義。

  “教會”——運動技能“教”起來,問題導向激思維

  “教會”是“勤練”和“常賽”的基礎,“教”要遵循運動技能形成規律,循序漸進、分層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學會”,還要指導學生“會學”。

  因此,無論是一個單元還是一節課,做好單元問題設計和課時問題設計是至關重要的。以《“8”字跳長繩》一課為例,透過搭建“入繩後的落位點在哪?”、“你們還能想到哪些花樣跳長繩的創意?”等問題。以問題為導向,透過將問題鏈滲透於課的各個環節,引導學生在練中思、思中悟,充分體會和理解動作技能的要點和細節,養成善於觀察習慣、理解自評和互評的標準,從而幫助他們在最近發展區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勤練”——校內校外“練”起來,掌握技能提素質

  “勤練”指根據運動技能的形成規律,合理地設定練習內容,同時科學把握練習密度與運動強度,從而提高學生的運動效果。基於“勤練”的實施策略,我認為應當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重點在於強化“激趣”和引導“參與”。

  基於“勤練”,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首先,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某些技能的專案性質本身就比較枯燥乏味,例如耐久跑專案,如果練習手段只是單一的跑圈,學生很快就會產生厭倦心理了。若是我們採用圖形跑或者加入定向越野的方式進行練習,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不停地進行奔跑,他們的耐力素質在無形間就得到了提升;其次,做好分層式教學。每位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參差不齊,我們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運動基礎的學生設立不同的目標,是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最後,落實體能“課課練”。每節課應有10分鐘左右體現多樣性、補償性、趣味性和整合性的體能練習,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

  “常賽”——集體較量“賽”起來,以賽代練促成長

  “常賽”要面向全體學生,根據體育教學內容合理組織每堂課的教學比賽。“常賽”中的“賽”並非只是正規高水平競賽。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習的技術動作隨時安排比賽。基於“常賽”的實施策略,我認為可以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做到教學比賽常態化。將“賽”多角度多形式地貫穿於單元教學的每一個課時之中;其次,校園比賽多樣化。根據不同的季節、不同的主題設定以班級為單位的校園比賽,例如:“籃球嘉年華”、“跳繩賽”等;最後,線上競賽全員化。結合“雙減”背景下小學開展校外一小時體育活動的檔案精神,合理地利用節假日、寒暑假時間不定期組織線上競賽,鼓勵全員參與,其中包含由學生個人參加的“單項賽”以及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的“親子賽”。透過各類比賽,以賽促練,掀起體育鍛煉的浪潮,使學生享受競爭所帶來的樂趣,從而更加牢固地掌握專項運動技能。

  學校體育是實現立德樹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性工程。而“教會、勤練、常賽”是全面落實這項基礎性工程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們應當針對運動技能的掌握與形成、學生體能素質的發展與提升、練習手段的豐富與趣味等方面出發,積極探索“教會、勤練、常賽”一體化系統性的教學思路與方式,幫助學生在體育與健康學習與鍛鍊之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錘鍊意志、健全人格”,從而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8

  一、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1、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體育教學中,以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健康為出發點,表達身體、心理、社會三維健康觀,實現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領域目標。

  2、新的課程標準,表達以人為本的思想。即體育教學要從學生的開展、學生的實際、學生的需要出發。根據新課改的指導思想,體育教學不再是以教師為主,而是以學生為主,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是經驗的重組和重新理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自主的學習者。學生來到學校,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要積極主動的進行知識建構。透過自主的知識建構活動,學生的創造力、潛能、天賦等得以發揮,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開展。

  3、教學方法要創新,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採用啟發式教學、探究教學、情景教學等、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教師對學生學法指導。

  4、改革評價體系,改變以往以期末考試成績為最終成績的評價方式。採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家長評相結合的評價體系。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開展、教師提高和改良教學實踐的功能。

  5、積極開發校本課程,探索學生喜歡、符合本地區、本校、教師本人特點的教學內容。需要指出的是校本課程的開發,是學校的集體行為,即在學校校長的統一領導下,在學校教務處的指導下,根據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進行。

  二、實踐過程。

  1、瞭解學生。新生入學或者接手一個新班級後,從介紹教師希望到達的目標入手,與學生共同學習課堂常規,然後進行教學調查,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體育根底,最後制定學習目標。

  2、制定教學方案。根據對學生的調查瞭解,對照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確定學年、學期教學方案。

  3、初步確定評價方案。根據課改要求,考慮可操作性,初步確定的體育與健康評價方案。例如:階段性考核,在學生學習完一個新體育技能後,組織學生進行考核,教師進行評分。

  三、對新課程改革實踐後的一些體會。

  1、課堂不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舞臺。在過去的體育教學中,教師牢牢的主宰著課堂,學生總是被教師牽著鼻子走,課堂氣氛很沉悶。而在現在的體育課堂上,你看到的教師是以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的面前。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圍繞學生進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興趣更濃了,幹勁更足了,氣氛更好了,課堂真正成為師生共同學習的舞臺。

  2、課堂不再是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地方,而是引導學生開展的地方。把訓練等同於教學,把訓練當成課堂中的主要行為,是以往我們課堂中常見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無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個體差異,體育教學需要練習,但更需要興趣。以往的體育教學是教師要學生學,新課改後變成了學生要學。

  3、課堂不只是傳授知識的場所,而更應該是探究知識的場所。讓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養成不斷求知的習慣,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是時代開展對學生的期盼。我們體育課改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更要注意讓學生體會體育鍛煉的價值,牢固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

  四、新課程改革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1、領導重視不夠的問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小學教學以主科為主,非主科受重視程度不夠,領導重視也往往只是喊喊口號而已,很少落實到實處。例如:參加各級各類培訓,語文、數學、外語等課程經常可以參加省級,國家級培訓,而體育學科等非主科以區級培訓為主,就算有省級,國家級培訓,也會以各種理由推脫,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體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不利於體育學科的開展。

  2、體育教師自身素質提高的問題。現在很多體育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不注重體育學習,不肯花時間鑽研教材教法,體育教學水平停滯不前,不利於自身和學科的開展。

  3、以人為本,多鼓勵、多表揚這種氣氛培養出來的學生有許多優點,同時不可防止的存在缺少挫敗感,眼高手低,自以為是的性格,甚至極不謙虛。而利用體育教學,培養學生優良的思想品質,任重而道遠。

  4、體育器材、場地缺乏的問題。現在許多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體育器材遠遠沒有到達教學的要求,而城市學校體育器材到達了教學要求,但是場地不夠,無法用這些器材。例如:現在學校上體育課一般是四、五個班同時上課,學生佔了操場的大區域性地方,進行投擲工程教學很難開展。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19

  近日,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新課標將於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正式施行。作為未來十年我國基礎體育教育發展的綱領性檔案,它的出現備受關注。作為一名一線和體育教師,對新課標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學習,我認為體育課有以下幾個問題急待解決。

  第一,明確課堂運動負荷要求,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解決“不出汗”的體育課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未見根本好轉”的問題。

  2022年版課標強調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中,每節課群體運動密度應不低於75%,個體運動密度致的學習,以便更好的指導今後的教學。應不低於50%,每節課應達到中高運動強度,班級所有學生平均心率原則上在140-160次/分鐘;不僅專門設定了體能學習內容,還提出每節課應有10分鐘左右體現多樣性、補償性、趣味性和整合性的體能練習,以保證每節實踐課具有足夠的運動負荷,讓學生獲得充分的運動體驗,真正改變“不出汗”的體育課現狀,提高學生的運動效果,有效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得到根本性好轉。

  第二,以“教會、勤練、常賽”為抓手,建構“學、練、賽”一體的課堂教學體系,真正“教會”學生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摒棄“無運動量、無戰術、無比賽”的“三無”體育課,解決“學生學了9年體育課,絕大多數學生未能掌握1項運動技能”和“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的問題。

  2022年版課標強調結構化運動知識與技能的教學,要求學生側重在應用的情境(如對抗練習、比賽或展示等)中學習知識與技能。提出在尊重不同水平學生的意願和需求的基礎上,3-6年級從六類專項運動技能中各選擇至少1個運動專案,7-8年級從六類專項運動技能的四類中各選擇1個運動專案,然後對每一個運動專案實施完整、系統的大單元教學,9年級讓學生結合學校實際自主選擇運動專案進行學練幫助學生在初中畢業時學會1-2項運動技能,並能夠在比賽中得以運用。此外,2022年版課標強調採用遊戲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透過不同數量、時間、形式、場景,以及個人與小組間的各種挑戰賽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學、練、賽”環境中體驗運動的樂趣,讓學生愛上體育與健康課,能夠真正瞭解體育、參與體育、享受體育。

  第三,重視把體育鍛煉作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決“學生未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的問題。

  2022年版課標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評價等多方面強調要幫助學生養成鍛鍊習慣,不僅在體育與健康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中特別強調發展學生的體能練習、“運動認知與技戰術運用”“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健康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和運用”等,幫助學生形成堅持鍛鍊、終身健康所需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也在學業質量中增加了與鍛鍊習慣有關的評價指標,如,水平四球類運動的學業質量中規定,“每學期透過現場或多種媒介觀看不少於8次所學球類運動專案的比賽,並能夠對某場高水平比賽做出分析與評價”,以及“每週運用所學球類運動技能進行3次(每次1小時左右)課外體育鍛煉”等,並透過佈置體育與健康家庭作業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體育鍛煉和健康實踐活動。

  新課標已經出臺,但在實際工作中,落實是關鍵。在實施的過程中首先要快速有序地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要真正落實體育課程教學方案裡面的具體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改革。對體育課的要求高了,相應對我們體育老師的要求也在提高。對於我們體育教師要加強學習和培訓,以便更好的理解新課標的相關內容和要求,更好地開展學校體育工作,指導學生更快地掌握運動技能,將賽事活動舉辦得更加有趣……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