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筆從戎造句(精選50句)
投筆從戎造句
一、造句含義
指懂得並使用字詞,按照一定的句法規則造出字詞通順、意思完整、符合邏輯的句子。依據現代語文學科特徵,可延伸為寫段、作文的基礎,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基本功。
二、投筆從戎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投筆從戎”
三、投筆從戎造句(精選50句)
造句指懂得並使用字詞,按照一定的句法規則造出字詞通順、意思完整、符合邏輯的句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投筆從戎造句(精選50句),歡迎閱覽。
1、為了抵抗外侮,許多青年紛紛投筆從戎。
2、有時候我也想像他一樣投筆從戎保家衛國的,可是我做不到。
3、日軍大舉入侵我國時,有的人投筆從戎,保家衛國,有的人卻楚囚對泣,束手待斃。
4、戰事一舉,他立即整裝返國投筆從戎。
5、抗戰時,許多在學青年毅然投筆從戎,加入抗日行列。
6、抗日戰爭時期,許多提高青年投筆從戎,奔赴抗日前線。
7、抗戰時期,廣大師生歷盡艱難,內遷重慶,堅持辦學,不少學生投筆從戎,浴血沙場。
8、好男兒,當自強,投筆從戎上戰場。
9、趙匡胤黃袍加身,氣吞山河,大宋禁軍揮戈指天下;雁門關外,契丹遼國初露崢嶸,厲兵秣馬,以待天時;應對如此兵鋒,南唐儒家少年,投筆從戎,烏衣行天下。
10、燕頷虎頭,男子定登將相班超投筆從戎,封侯有相,頷在頦頤之間,骨肉豐滿稍起者,如燕頷也。
11、袁世凱投筆從戎置身慶字營,已深刻認識到淮軍之不足,所以,他在編練朝鮮親軍時,除用淮軍勇營的操練法之外,又採用了英美裝備與德式操練法。
12、如果你此刻想投筆從戎是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夠做到的。
13、在最終他也和他的表哥一樣投筆從戎了,然後他們這個家就徹底空了。
14、抗日戰爭爆發,革命青年紛紛投筆從戎,奔赴抗日的前方。
15、抗日戰爭期間,有多少熱血青年投筆從戎,誰也數不清啊!
16、抗戰時期,許多知識分子投筆從戎,走上了馳騁疆場報效祖國的革命道路。
17、投筆從戎不是壞事,可是我們要真正做到還需要研究三分。
18、如今國家有難,好男兒當投筆從戎,報考軍校。
19、歷史上有很多為人都是投筆從戎的,我們孩子啊猶豫什麼呢。
20、戰爭爆發後,青年紛紛投筆從戎,奔赴前線。
21、報國不必須要投筆從戎,在自我崗位上好好努力也是一樣。
22、我長大以後也要學班超投筆從戎,報效國家。
23、投筆從戎:大伯父高中結業後投筆從戎,步入軍校就讀,負起保家衛國的職責。
24、志士恨無窮,孤身走西東。投筆從戎去,重新整理舊國風。
25、你拿什麼和他比,他能夠投筆從戎你能夠嗎?
26、班超父子放下優裕的生活條件,“投筆從戎”的事蹟感人之深,鼓舞了之後一代又一代炎黃兒女裹屍馬革投身開發保衛祖國邊疆的宏偉事業中去。
27、當你想投筆從戎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家庭呢。
28、一個男人,投筆從戎,他的生命不再屬於自我。我對軍人的感慨,就像對我的生命一樣堅強。
29、隊上的幹部,大多是投筆從戎的年輕學生。
30、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投筆從戎的同學可不少呀!
31、花家世代書香門第,就是在戰爭年代,花老爺子投筆從戎那也是赫赫有名的儒將!可是到這一代的一兒一女卻是讓花家上下沒少折騰。
32、他投筆從戎之際大約以為戰爭是教會青年會所組織的九龍遠足旅行。
33、如果你現在想投筆從戎是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夠做到的'。
34、有時候我也想像他一樣投筆從戎保家衛國的,但是我做不到。
35、報國不一定要投筆從戎,在自己崗位上好好努力也是一樣。
36、投筆從戎不是壞事,但是我們要真正做到還需要考慮三分。
37、經過謹慎的考慮,他決心投筆從戎,完成報效國家的心願。
38、我長大以後也要投筆從戎,報效國家。
39、你拿什麼和他比,他能夠投筆從戎你可以嗎?
45、父親為了抗日救亡,保家衛國,拋家舍業,毅然決然投筆從戎。
41、投筆從戎,既文且武;捐軀報國,雖死猶生。
42、好男兒當投筆從戎,保衛國家安全。
43、隨著擂臺結束,陳楊兩家的下線也開始了行動,將這些少年破除陳規,勇赴邊疆的形象,塑造的堪比班定遠投筆從戎、祖逖中流擊楫。
44、花家世代書香門第,就是在戰爭年代,花老爺子投筆從戎那也是赫赫有名的儒將!但是到這一代的一兒一女卻是讓花家上下沒少折騰。
45、有的人投筆從戎,保家衛國,有的人卻楚囚對泣,束手待斃。
46、經過審慎的考慮,他決心投筆從戎,完成報效國家的心願。
47、你道珏齋為何安安穩穩的府臺不要做,要自告奮勇去打仗呢?雖出於書生投筆從戎的素質,然在發端的時候,還有一段小小的考古軼史。
48、班超父子放棄優裕的生活條件,“投筆從戎”的事蹟感人之深,鼓舞了後來一代又一代炎黃兒女裹屍馬革、投身開發、保衛祖國邊疆的宏偉事業中去。
49、天波府上下來了一大幫人,都希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說這個小祖宗投筆從戎。
50、無奈何,左宗棠只得投筆從戎,自領一軍,向浙江殺去,並在十餘年後,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