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心得體會(精選15篇)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心得體會

  教育部發布了《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透過六年多的教學實踐,逐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新課程改革有了一定的認識。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心得體會(精選15篇)僅供大家參考借鑑。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心得體會1

  一、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1、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體育教學中,以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健康為出發點,表達身體、心理、社會三維健康觀,實現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領域目標。

  2、新的課程標準,表達以人為本的思想。即體育教學要從學生的開展、學生的實際、學生的需要出發。根據新課改的指導思想,體育教學不再是以教師為主,而是以學生為主,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是經驗的重組和重新理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自主的學習者。學生來到學校,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要積極主動的進行知識建構。透過自主的知識建構活動,學生的創造力、潛能、天賦等得以發揮,情操得到陶冶,個性得到開展。

  3、教學方法要創新,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採用啟發式教學、探究教學、情景教學等、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教師對學生學法指導。

  4、改革評價體系,改變以往以期末考試成績為最終成績的評價方式。採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家長評相結合的評價體系。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開展、教師提高和改良教學實踐的功能。

  5、積極開發校本課程,探索學生喜歡、符合本地區、本校、教師本人特點的教學內容。需要指出的是校本課程的開發,是學校的集體行為,即在學校校長的統一領導下,在學校教務處的指導下,根據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進行。

  二、實踐過程。

  1、瞭解學生。新生入學或者接手一個新班級後,從介紹教師希望到達的目標入手,與學生共同學習課堂常規,然後進行教學調查,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體育根底,最後制定學習目標。

  2、制定教學方案。根據對學生的調查瞭解,對照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確定學年、學期教學方案。

  3、初步確定評價方案。根據課改要求,考慮可操作性,初步確定的體育與健康評價方案。例如:階段性考核,在學生學習完一個新體育技能後,組織學生進行考核,教師進行評分。

  三、對新課程改革實踐後的一些體會。

  1、課堂不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舞臺。在過去的體育教學中,教師牢牢的主宰著課堂,學生總是被教師牽著鼻子走,課堂氣氛很沉悶。而在現在的體育課堂上,你看到的教師是以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的面前。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圍繞學生進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興趣更濃了,幹勁更足了,氣氛更好了,課堂真正成為師生共同學習的舞臺。

  2、課堂不再是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地方,而是引導學生開展的地方。把訓練等同於教學,把訓練當成課堂中的主要行為,是以往我們課堂中常見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無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個體差異,體育教學需要練習,但更需要興趣。以往的體育教學是教師要學生學,新課改後變成了學生要學。

  3、課堂不只是傳授知識的場所,而更應該是探究知識的場所。讓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養成不斷求知的習慣,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是時代開展對學生的期盼。我們體育課改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更要注意讓學生體會體育鍛煉的價值,牢固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

  四、新課程改革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1、領導重視不夠的問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小學教學以主科為主,非主科受重視程度不夠,領導重視也往往只是喊喊口號而已,很少落實到實處。例如:參加各級各類培訓,語文、數學、外語等課程經常可以參加省級,國家級培訓,而體育學科等非主科以區級培訓為主,就算有省級,國家級培訓,也會以各種理由推脫,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體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不利於體育學科的開展。

  2、體育教師自身素質提高的問題。現在很多體育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不注重體育學習,不肯花時間鑽研教材教法,體育教學水平停滯不前,不利於自身和學科的開展。

  3、以人為本,多鼓勵、多表揚這種氣氛培養出來的學生有許多優點,同時不可防止的存在缺少挫敗感,眼高手低,自以為是的性格,甚至極不謙虛。而利用體育教學,培養學生優良的思想品質,任重而道遠。

  4、體育器材、場地缺乏的問題。現在許多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體育器材遠遠沒有到達教學的要求,而城市學校體育器材到達了教學要求,但是場地不夠,無法用這些器材。例如:現在學校上體育課一般是四、五個班同時上課,學生佔了操場的大區域性地方,進行投擲工程教學很難開展。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心得體會2

  近日,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新課標將於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正式施行。作為未來十年我國基礎體育教育發展的綱領性檔案,它的出現備受關注。作為一名一線和體育教師,對新課標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學習,我認為體育課有以下幾個問題急待解決。

  第一,明確課堂運動負荷要求,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解決“不出汗”的體育課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未見根本好轉”的問題。

  2022年版課標強調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中,每節課群體運動密度應不低於75%,個體運動密度致的學習,以便更好的指導今後的教學。應不低於50%,每節課應達到中高運動強度,班級所有學生平均心率原則上在140-160次/分鐘;不僅專門設定了體能學習內容,還提出每節課應有10分鐘左右體現多樣性、補償性、趣味性和整合性的體能練習,以保證每節實踐課具有足夠的運動負荷,讓學生獲得充分的運動體驗,真正改變“不出汗”的體育課現狀,提高學生的運動效果,有效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得到根本性好轉。

  第二,以“教會、勤練、常賽”為抓手,建構“學、練、賽”一體的課堂教學體系,真正“教會”學生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摒棄“無運動量、無戰術、無比賽”的“三無”體育課,解決“學生學了9年體育課,絕大多數學生未能掌握1項運動技能”和“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的問題。

  2022年版課標強調結構化運動知識與技能的教學,要求學生側重在應用的情境(如對抗練習、比賽或展示等)中學習知識與技能。提出在尊重不同水平學生的意願和需求的基礎上,3-6年級從六類專項運動技能中各選擇至少1個運動專案,7-8年級從六類專項運動技能的四類中各選擇1個運動專案,然後對每一個運動專案實施完整、系統的大單元教學,9年級讓學生結合學校實際自主選擇運動專案進行學練幫助學生在初中畢業時學會1-2項運動技能,並能夠在比賽中得以運用。此外,2022年版課標強調採用遊戲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透過不同數量、時間、形式、場景,以及個人與小組間的各種挑戰賽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學、練、賽”環境中體驗運動的樂趣,讓學生愛上體育與健康課,能夠真正瞭解體育、參與體育、享受體育。

  第三,重視把體育鍛煉作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決“學生未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的問題。2022年版課標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評價等多方面強調

  要幫助學生養成鍛鍊習慣,不僅在體育與健康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中特別強調發展學生的體能練習、“運動認知與技戰術運用”“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健康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和運用”等,幫助學生形成堅持鍛鍊、終身健康所需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也在學業質量中增加了與鍛鍊習慣有關的評價指標,如,水平四球類運動的學業質量中規定,“每學期透過現場或多種媒介觀看不少於8次所學球類運動專案的比賽,並能夠對某場高水平比賽做出分析與評價”,以及“每週運用所學球類運動技能進行3次(每次1小時左右)課外體育鍛煉”等,並透過佈置體育與健康家庭作業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體育鍛煉和健康實踐活動。

  新課標已經出臺,但在實際工作中,落實是關鍵。在實施的過程中首先要快速有序地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要真正落實體育課程教學方案裡面的具體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改革。對體育課的要求高了,相應對我們體育老師的要求也在提高。對於我們體育教師要加強學習和培訓,以便更好的理解新課標的相關內容和要求,更好地開展學校體育工作,指導學生更快地掌握運動技能,將賽事活動舉辦得更加有趣……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心得體會3

  2022年4月21日,新版《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釋出。

  相較於上版課表,新版《課標》理念主要集中在堅持健康第一、落實“教會”“勤練”“常賽”、加強課程內容整體設計、注重教學方式變革、重視綜合性學習評價、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六個方面。總的來說,新版課標更加強調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與運動技能的習得兩個部分。

  新版《課標》主要有以下幾個變化:

  1、完善了培養目標;

  2、優化了課程設定;

  3、細化了實施要求;

  4、強化了育人導向;

  5、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

  6、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

  7、增強了指導性;

  8、加強了學段銜接性。

  作為一線體育教師及縣級體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我深知自己應起到輻射傳播的作用。首先,應及時組織名師工作室會議,將新版課標的新變化、新要求準確傳達給名師工作室各位骨幹教師,使工作室的骨幹教師對新版課標有一個整體認識,使新課標能夠更好的指導工作室的骨幹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並輻射到縣域內其他體育教師,做到“有的放矢”;其二,以名師工作室為平臺,積極推動體育課堂改革,體現“立德樹人”基本要求,突出單元教學,落實教會勤練常賽,著力解決當下學生運動技能掌握不牢、各學段教學內容不銜接問題;其三,透過工作室的骨幹教師,積極指導鼓勵一線體育教師積極探索體育與其他學科有效融合路徑,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新課程標準對體育教師的要求提高了,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教育的主體和獲得知識的主動者,讓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靈,讓我們的學生都能享受到體育的快樂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心得體會4

  隨著新課標的頒佈,“體育與健康”成為了熱點話題。這需要我們體育教師在教學設計上更加細緻、深入,讓學生得到身體鍛鍊、技能學習和身心教育。藉助“新課標”引領,把體育課上出效果,讓孩子們充分動起來,把學生體質體能提升起來。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心得體會5

  新課改更新了教學觀念,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不但要學新知識、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寫好課後小結,在總結中不斷進步,適應新的教學方法。其次,“課堂”觀念發生了變化,課堂不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舞臺,教師以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進行學習。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興趣更濃了,幹勁更足了,氛圍更好了!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心得體會6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版)》一經發行,業界反響劇烈。作為一線體育教師,認真研讀本版課標是當下我們迫切要做的事。《課程標準(2022版)》較之以往的課程標準變化明顯,強化了課程的育人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加強了學段銜接。緊扣核心素養確立課程目標,明確了以發展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為出發點。我們還發現,健康教育五個領域的內容也寫進了本版課程標準,在我看來,這是體育課從體育到真正的體育與健康質的飛躍。此外,還增設了跨學科主題學習模組,解決了各科各自為戰、分離割裂、學而無用的問題,有助於實現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國防教育有機融合,多措並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特別是在落實“教會、勤練、常賽”這一理念裡,指導師生以賽促練、以賽促學,學、練、賽融會貫通。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心得體會7

  新課標“體育與健康”超越外語成為小、初階段第三大主科,國家從政策上給青少年上足、上齊、上好體育課注入了一針強心劑。與此同時,新課標還明確學校需充分利用課後服務開展體育鍛煉,發展學生特長,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到鍛鍊中來,擁有健康強壯的體魄。作為一名基層的體育教師,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能力,更好地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心得體會8

  新課標的頒佈重新定位了“體育與健康”在學校課程中的比重,向體育教師發出了新的挑戰。新課標定製了不同的學業質量合格標準,要求教師加強對兒童成長規律的研究,應對不同水平的學生科學設定運動負荷,合理掌握不同的運動技能。本次課改中還要求設定大單元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在課堂中進行循序漸進的教學。同時不能忘記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終生體育意識。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心得體會9

  新課標的出臺給予了體育老師莫大的支援和肯定,給予了我們更加清晰、具體的課程解讀和指引,提煉了核心素養的三個方面分別是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教師要明確“教什麼”“為什麼教”“怎麼教”,接下來,新課標的理論運用到實踐才是體育老師最應關注的問題。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心得體會10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理念主要集中於堅持健康第一、落實“教會”“勤練”“常賽”、加強課程內容整體設計、注重教學方式變革、重視綜合性學習評價、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六個方面。總的來說,新版課標更加強調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與運動技能的習得兩個部分。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們要積極推動體育課堂改革,突出單元教學,著力解決當下學生運動技能掌握不牢、各學段教學內容不街接問題。最後,我們還應該積極探索體育與其他學科有效融合路徑,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心得體會11

  新時代背景下,探索增值性評價的理論創新和本土化應用對於全面深化教育評價綜合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反思當前我國學生體質健康評價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現為:評價目的重定級輕應用、評價物件重整體輕個人、評價內容重顯現輕挖掘、評價方法重數值輕增值。因此,基於發展性、個性化、系統性、科學性的基本原則,該研究構建了學生體質健康增值性評價模型。評價模型包括指標內容、階梯設定、層級賦分和價值判斷四部分,並且從建立資訊化體質健康資料庫、樹立增值性評價理念、設立評價分析工具、創立教育評價生態四個方面提出學生體質健康增值性評價模型的應用建議。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是我國建設教育強國的堅實基礎,也是我國實現教育現代化必須遵循的核心藍圖。《方案》中要求“堅持科學有效,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這對於各種評價方式的實施提出了指向性的建議。增值性評價作為一種新穎的評價方式,首次出現在我國政策性檔案當中,為教育評價的實施提供了新的方向。且增值性評價是一種利用標準化測驗的各級各類資料,並運用統計學分析方法,來對學生各類成績的前後變化進行評價的方法,這與《方案》中指出的“要充分運用當前發達的資訊科技,以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精神不謀而合。這類方法由於其評價的公平性和科學性,在歐美國家得到廣泛應用與實踐,但是增值性評價如何本土化應用,還需要加強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探索。

  同時,《方案》在強化體育評價中強調,將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作為教育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健康中國2030”建設中,明確提出學生體質健康測評優秀率達到25%的目標,且學生體質健康成績要作為其在各個學習階段畢業的硬性要求,學生體質健康評價已然成為國家相關戰略決策關注的重點。青少年體質健康作為學校教育領域的重要內容,也是關係國家建設和民族興旺的基礎保障。新時期國外體質健康測評系統與網際網路、移動終端結合,運用線上工具綜合評價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深化學生體質健康評價改革,對學校教育教學效能進行科學評價,對於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加快教育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增值性評價為學生體質健康測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學生體質健康領域實施增值性評價,能夠創新評價形式,為建設科學而公平的現代化教育體系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援。

  一、學生體質健康評價體系的反思

  兒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乎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國對於兒童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監測主要是透過一學年的體質健康測試,運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對兒童青少年的身體形態、身體技能和身體素質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評價。但是,從教育部2020年釋出的全國學生體質健康達標率的動態變化來看,抽測複核資料中有近三成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評不及格,初中生有近15%的不合格率,小學生不合格率為6。5%,學生的體質健康不合格率呈伴隨著年齡升高而增長的趨勢。評價作為教育的指揮棒,有什麼樣的評價就有什麼樣的教育,什麼樣的評價導向就會出現什麼樣的行為。當前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不理想,與評價體系的缺陷密不可分。

  (一)評價目的重定級輕應用

  學生體質健康測評的目的一方面是對兒童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評定,重在促進其積極進行體育鍛煉,最終增強體質,另一方面是運用學生體質健康測評成績,來作為重要依據對學校體育工作情況進行評價。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學生體質健康測評工作上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與措施,並在21世紀初最終推行《標準》,要求每個學校每學年將學生體質健康資料進行上報,經過近二十年時間的探索,體質健康測評已經趨於完善。但就目前的體質健康測評情況來看,大部分學校的體質健康工作是為了定級而測評,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最終將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評資料進行收集並上報,重的是學生測評成績及級別結果上報,而對於學生更為重要的評價反饋與發展應用則有不同程度的忽視,學生得到的資料評價也僅僅是簡單的成績資料而已,評價的發展性功能也就無從說起。如學生在測試過程中存在什麼問題?哪項身體素質處於弱勢?課程計劃有無干預?就目前來看,諸如此類問題還有待評價體系的進一步完善與解決。

  (二)評價物件重整體輕個人

  兒童青少年學生作為學生體質健康測評的物件,在測試的過程中往往被當作一個整體,測試過程中個人的差異性則無法完全體現。究其原因,主要是測評頻次的單一。我國進行的學生體質健康測評方法是由學校統一安排測試時間,一學年進行一次,測試的時間跨度一般在1-2個星期,並根據學生測試的情況安排一次補測,為部分因特殊原因無法參加第一次的學生提供測試,並對其體質健康狀況進行診斷。一學年進行1-2次測評的評價方法更加註重的是體質測試和資料收集的效率,利用收集到的資料對學生的整體體質健康狀況進行定義,但這種方法忽略了測評的最初目的,即學生體質健康的診斷。因此,只有透過多次的診斷,發現學生當前的體質健康弱項與問題,並將其測評前期資料形成體質健康資料鏈,進而在後期的體育教學與活動中進行進一步的精準干預,才能充分發揮評價診斷的功能。資訊化背景下,人臉識別、5G技術、智慧可穿戴裝置的快速發展,使學生體質健康測評利用資訊化手段進行常態化測試成為可能,學生在不斷測試評價過程中實現個體的提升,這也是未來學生體質健康測評能夠破解測評頻次單一的有效渠道之一。

  (三)評價內容重顯現輕挖掘

  《標準》中對於評價的內容(即評價指標)做了統一的規定與說明,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身體形態(身高、體重)、身體機能(肺活量)、身體素質(50米跑、立定跳遠、座位體前屈等)。

  測評採用統一的評價標準,學生測試完後,一方面根據每項指標的權重得到相應的總分,另一方面,根據總分的多少標記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教師和學校關注更多的是學生體質健康的各類達標率,注重學生體質健康顯現的資料。基於大資料的新研究正規化要求關注資料之間的相關性,深入挖掘資料背後的價值,而學生體質健康評價本身面對的就是學生體質健康的大量資料。因此,如何基於這些資料,運用專業的方法去挖掘學生各項資料縱向和橫向的關聯和規律,用於教師制訂專業的運動處方,指導並干預學生的體育鍛煉實踐,以此來充分發揮教育評價的激勵功能,這將是未來學生體質健康測評系統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

  (四)評價方法重數值輕增值

  《標準》作為我國學校體育工作的基礎性指導檔案和教育質量基本標準,採用標準化的評分表對各個學段的單項指標進行了分數的劃定,學生可根據單項評分表來對自身情況進行評定,各單項加權之和為其總成績,最終以數值化的形式體現,評價的標準根據學年的增長而變化,各項成績的加權總分進行等級確認,以此作為體質健康測評的終結。學生每年都將在學校的組織下進行體質健康測評(免測學生除外),從小學一直到大學畢業的學生自身體質健康資料形成了一個數據鏈。當前對於這個資料鏈的關注與分析,除了學生自身自然生長髮育的影響因素外,對於各項資料的增值分析近乎於無,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自身成績與往年成績的比較與進步無法得到展現,學生體質健康各項資料進步或者是退步的幅度無法得知。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一是學生體質健康資訊化管理庫的缺乏,二是相關管理者資料增值意識的缺乏,在這兩個方面的突破將是學生體質健康資料充分發揮作用的關鍵之一。

  二、學生體質健康增值性評價模型構建

  從理論層面看,增值性評價是透過對學生成績的“進步幅度”來進行評價的,適用於學生評價的各個層面。從技術上看,增值評價可用於任何內容的評價,既可以是考試成績,也可以是道德發展、體質健康等內容。增值性評價關注學生的發展差異,強調在過程中進行評價,打破了傳統的一次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的弊端,形成了以成績進步幅度來關注學生髮展的“動態”評價。這為解決我國學生體質健康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提供了消解路徑。

  (一)學生體質健康增值性評價模型構建的基本原則

  為確保學生體質健康增值性評價指標體系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充分發揮評價體系的導向、診斷、激勵等功能,必須遵循以下四項原則。

  一是發展性原則。斯塔弗爾比姆認為評價最重要的意圖是改進而不是證明。評價本身不是目的,評價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學生全方位的發展。因此,增值性評價體系的確立原則之一是要從促進學生髮展這個價值取向出發,扭轉傳統學生體質健康測評過程中只關注學生成績和級別的價值導向。這是評價模型有效性和可靠性發揮的基本保障。

  二是個性化原則。個性化原則即要以人為本,利用教育評價的手段,引導多元主體關注個體體質健康均衡進步和增長。在增值性評價的過程中,要充分關注學生個體體質健康發展特點,尊重學生個體體質健康發展差異,公平對待各類學生,實現學生個體體質健康的均衡發展。

  三是系統性原則。系統性原則是指評價指標的全面性,既要關注學生體質健康的各項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同時也要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水平,還要清楚地認識到,學生體質健康的發展必須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如身體素質發展的階段性和敏感期等,在評價的過程中要系統性地進行考慮。

  四是科學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強調,在評價的過程中,要有科學的研究態度,使用科學的方法收集評價資料,使用科學的技術手段評價客觀事實,尤其是在評價過程中,注重利用現代科學資訊科技加強對學生全方位資料的收集,注重挖掘學生各項資料背後的相關性,為後期的運動干預提供資料基礎。

  (二)學生體質健康增值性評價模型的基本框架

  泰勒認為“評價過程實質上是一個確定課程與教學計劃實際上達到教育目標程度的過程”,教育評價的主要過程包括制定評價指標體系、蒐集評價資料、分析評價資料、進行價值判斷四個部分。根據當前學生體質健康評價體系發展的現狀,以及增值性評價的評價理念和價值取向,基於發展性原則、個性化原則、系統性原則、科學性原則,本研究構建學生體質健康增值性評價模型(見圖1)。評價採用個體縱向發展、群體橫向比較、運動干預質量三個核心指標來描述學生體質健康增值情況,根據指標體系設定階梯層級,參照階梯層級進行賦分,最後得到增值分數,對學生體質健康動態變化及發展過程質量作出價值判斷。

  1、指標內容

  一是個體縱向發展。學生個體縱向發展增值分既要考慮學生過去(上一次)體質健康測試的成績,也要考量學生未來(迴歸方程預測)體質健康測試的成績,用學生個體縱向全資料鏈來反映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過程。因此,縱向發展增值包括兩部分:一是當前測試成績(X2)與上一次測試成績(X1)之差,二是當前成績(X2)與預測成績(X0)之差,二者共同組成學生體質健康縱向發展增值評價。實踐應用當中,需要學生個體大中小學體質健康成績形成共享機制,才能避免“各管一段”的弊端,為個體體質健康縱向發展分析提供資料鏈支撐。

  二是群體橫向比較。群體比較是指學生在校級群體或者區域群體中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的相對位置,用T分表示。根據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資料成績的特點,通常採用T=50+(U/6)x100進行計算,其中U是指以一批成績的平均數為參考點,以標準差為單位來表示該成績距離平均分的遠近程度,其計算公式是u=(x-)/s,公式中,x是個體成績,是平均數,s是標準差。將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原始總分進行標準分的線性轉換,有助於學生了解自己在群體中測試成績的位置,為後期進一步的運動干預奠定基礎。群體橫向比較要求大量準確資料作支撐,因此,建議學校或者區域相關主管部門根據需要建立資訊化體質健康資料管理庫,以便更加快捷準確地實現資料分析與挖掘。

  三是運動干預質量。教育評價是教育質量管理的重要活動。運動干預是根據學生體質健康縱向發展狀況和橫向比較情況,針對性地對某項素質制訂運動處方,並由學生進行實踐的過程,是學生體質健康評價體系中質量提升的關鍵環節。藉助資訊科技和網路平臺系統,建立集資料收集、資料分析、資料應用為一體的常態化測試實驗室,能夠實現學生的發展性評價。透過一學期的運動處方實施,能夠得到學生某幾項素質的運動干預增值情況,假設干預前若干項素質的平均分為Y0,干預後若干項素質的平均分為Y1,Y1和Y0數值之差即為干預增值,將這部分過程性資料納入評價體系,能夠促進學生體質健康高質量發展。運動處方的制訂可採取資料平臺智慧分析學生體質健康弱項,針對性地制訂個性化處方,也可由體育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訂相應運動處方,透過測試來診斷學生的進步程度。

  2、階梯設定

  階梯的設定主要包括閾值的設定和層級的設定。實踐過程中,閾值的設定要充分考慮評價診斷、激勵和導向功能的發揮,需要科學而又藝術的處理,既能夠讓多數學生感受到自身體質健康的進步,又要保證評價的價值判斷的準確性。閾值的設定可以根據目標導向提前設定,也可以在成績測試過後用統計學方法來計算,還需要根據區域和學校的整體情況來判斷,如體質健康水平發展不太均衡的區域與學校,橫向比較的T分設定就應該大一點。本研究根據目標管理理念,採取測前設立閾值法,具體閾值見表2。層級設定即根據學生增值的閾值設定退步、穩定和進步三個級別。

  3、層級賦分

  根據階梯的設定,對三個指標的三個層級分別賦分,就形成了可評價的具體分值。本模型設定退步積0分,穩定積1分,進步積2分。即三項指標都進步的學生,其增值性評價分數為6分,三項指標都退步的指標其增值性評價分數為0分。實踐操作當中,對各個層級賦分也可根據學校與區域的實際來權衡,如要加大對指標進步學生的褒獎程度與範圍,可以將進步層級賦分的數值加大,如要加強對退步學生群體的干預力度,也可將退步層級的表現賦以負分。

  4、價值判斷

  根據層級賦分的設定,可以用增值評價分數對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進行質量的評定,對於退步較多的學生要及時進行了解和干預,對於進步的學生要進行相應的褒獎。評定三個指標都穩定(積3分)或一項穩定、一項退步和一項進步(積3分)的物件為穩定,不受褒獎。三項指標增值分數之和大於等於4時,評定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為進步,給予褒獎。三項指標增值分數之和小於3時,評定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為退步。褒獎和干預的分數臨界值亦可根據實際當中教學與行政的需求進行適當調整。

  三、學生體質健康增值性評價模型的應用建議

  國外對於增值性評價的理論探索源於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發表的《科爾曼報告》,探索的是學校效能的評價問題。伴隨著不斷的實踐研究得以成熟,國內對於增值性評價的研究更多聚焦在增值性評價的理論探索上,由於測評技術複雜,缺乏標準性測驗等原因,增值性評價本土化應用研究沒有得到廣泛開展,對於學生水平的增值性評價仍處於積極探索狀態。本研究建立的學生體質健康增值性評價模型需要在進一步的實踐應用當中不斷驗證和調整。

  (一)建立資訊化資料庫是基礎

  體質健康資料庫的建立是學生體質健康增值性評價模型應用的基礎。資料庫隨著追蹤年限不斷增長而變得越來越龐大,資訊也越來越豐富,對資料庫的維護直接決定著增值性評價的效果。在實施增值性評價時,要加強資料意識,用證據說話,構建區域教育的大資料。學生體質健康增值性評價模型在應用時,要充分利用現有的體質健康資料,並不斷收集學生背景、學校情況、教師資訊、學生過程資訊等資料,建立縱橫交錯的網路資料庫。資料庫建立的同時,還要注重體質健康智慧化資料收集、資料分析、資料應用的健康管理軟體開發,形成資料的視覺化呈現,為後期運動處方的制訂和運動干預的.實施提供資料支撐。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建立常態化體質健康測驗實驗室,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多次自主測驗,所得的資料為學生過程性的評價提供資料。此外,假設學生體質健康的發展是一個“斜坡”,每個學生在不同的時間都會處於斜坡的某一個點位,學生體質健康的爬坡速度可以有效衡量學校體育工作的效能,衡量爬坡速度就需要多重資料的有效支撐,多重資料的有效支撐可以建立起學生體質健康達成成就曲線圖與“爬坡圖”。總之,增值性評價作為一種量化評價方法,資料庫的支撐是後續的評價基礎。

  (二)樹立增值性評價理念是關鍵

  增值性評價的思路與理念是學生體質健康增值性評價模型應用的核心理念參考。學生增值評價應樹立學生是教育的目的和歸宿的理念,樹立教育評價促進學生髮展的思想。一種新的評價方式的產生必然引起新的教育評價改革實踐,我們要關注的重點應是其隱含的評價理念。增值性評價的理念是運用學生成績的前後差異程度來對學校、教師、學生進行評價,注重學生的差異性,關注教育評價的激勵、發展功能。常規的學生體質健康評價主要關注點是學生的“及格率”“優秀率”,與《標準》制定的“教育激勵”“反饋調整”“引導鍛鍊”三大初衷有所偏移。原本的評價方式能夠在全國範圍內對學生的體質健康進行總體監控與把握,但也導致了諸多問題:部分學校為片面追求體質健康“及格率”“優秀率”等指標的提升,在資料的真實性等問題上做文章;有些學生在測試成績已經達到及格的情況下,主動放棄部分專案的測試;也有些體質健康弱勢學生為了追求及格的分數,不惜鋌而走險。因此,有必要引進增值性評價與原來的評價方式形成有效的互補,增強學校體育工作的效能評價和提升學生對體質健康的核心動力,讓學校重新關注學生的過程性發展,讓學生增強對自身體質健康的關注。

  (三)設立評價分析工具是根本

  選擇合理的評價分析工具是學生體質健康增值性評價模型應用的重要方法路徑。模型的設計為評價提供思路,運用具體的分析工具則為大量資料的處理提供了便捷。專門的統計學分析軟體將模型的思路和方法進行程式設計處理,實現資料處理的資訊化。目前國外比較成熟的增值性評價模型有獲得分數模型、協變數校正模型、馬爾科夫鏈模型、多因變數模型、交叉分類模型等,比較成熟的相關統計學分析軟體有SPSS、MLwin、HLM、MLinN、TVAAS等,這其中又以TVAAS系統應用最為成熟,TVAAS系統亦稱田納西增值性評價系統,目前,美國大部分州都在使用TVAAS系統對學生、教師、學校進行評價。需要注意的是,每類軟體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和侷限性,需要根據評價因素水平的多少選擇合適的軟體分析系統,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根據實際需要,設計符合專案評價特徵的分析軟體,以取得更好的評價效果,亦可與第三方軟體公司進行合作,將專業技術部分交由技術人員處理與分析。

  (四)創立教育評價生態是保障

  良好的教育生態評價是推動學生體質健康增值性評價落地生根的有效保障。教育評價生態是指,從評價相關因素出發,以多維結構性視角,觀察教育及其相關元素的作用和執行狀態。教育評價生態強調各個相關因素的有效綜合,來促進教育評價整體高效能的發揮。學生體質健康增值性評價在改革實施中,需要透過分析國內外體質健康發展態勢,發現評價當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綜合考慮各個影響因素的作用,最佳化評價生態。一是增值性評價相關理念。評價理念對於評價實施有著重要的導向性作用,在學生體質健康增值新評價模型實施與應用中,應加強相關理論的研究與宣傳,形成教育評價理念共識。二是評價主體的主客體。評價主客體的認知與實踐對於評價生態的形成起著重要的推進作用,包括被評價的學生、評價的研究者、實施與評價的制定者,評價的主客體需要勇擔自身責任與任務,保證學生體質健康增值性評價的順利執行。三是評價的環境影響。良好的價值導向與實施的順利執行助推評價的良性迴圈,良性迴圈的評價環境反作用於評價理念的深化與評價實施的推進,達成評價的最優執行狀態。

  增值性評價作為國際化研究的產物,需要理論的借鑑和實踐的探索,創新和發展現有增值性評價理論和模型,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增值性評價體系,能夠助力我國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推進。本研究構建了本土化應用的學生體質健康增值性評價模型,以期能夠科學而公正地評價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監控學校體育工作效能,充分促進《標準》的教育激勵、反饋調整、引導鍛鍊的功能的發揮,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新時代背景下,對學生體質健康增值性評價的探索,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遇,更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使命和時代擔當。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心得體會12

  為、體育品德的培育,根據課程目標,選擇教學內容,採用有效方法,挖掘教學資源,創設應用情境。不同專案對於應用情境的要求不盡相同,球類運動最好的應用情境是比賽,花樣跳繩、健美操等專案的應用情境更多指向展示與表演等。體育與健康的知識、技能具有層次性和關聯性特徵,其層次性指的是知識之間和技能之間由簡單到複雜、由易到難的遞進關係,關聯性指的是知識之間和技能之間的聯絡及相互促進的關係。體育與健康知識之間如何關聯、運動技能之間如何組合等問題將是體育教師在貫徹實施2022年版課標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三)如何制定不同專案的學業質量

  學業質量指的是學生在完成體育與健康課程某一水平學習後的學業成就表現,也就是“學到怎樣才算好”,是以核心素養及其表現水平為依據,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學業成就表現所做的整體刻畫,用以反映課程目標的達成度。這就要求基於核心素養的學習目標和學業質量上下貫通。2022年版課標以部分專案為例,提出了學業質量的內涵和行為表現。如何以核心素養為依託,結合不同學段、不同專案的具體特點,形成可測、可評、可量化的體育與健康學業質量,是2022年版課標貫徹實施過程中的重點任務之一,需要廣大專家、學者以及一線教師共同努力探索和實踐。

  (四)如何設計與實施大單元教學

  為了落實“教會、勤練、常賽”,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的運動技能,2022年版課標提倡大單元教學。大單元教學是對某個運動專案或專案組合進行18課時及以上相對集中、系統和完整的教學。同時,要加強課內外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透過較長時間的連續學練,掌握所學的運動技能。要避免把一個完整的運動專案割裂開來、斷斷續續實施教學,或在一個時間段內教授不同專案,導致運動技能學習的負遷移。大單元教學既能使學生掌握所學專案的運動技能,又能加深學生對該項運動完整的體驗和理解。綜上所述,2022年版課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以“學、練、賽”為抓手,提煉出了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個方面的核心素養,並以此為課程實施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針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新的課程理念需要新的教學實踐落實,因此,廣大一線體育教師要在認真學習和深刻理解2022年版課標精神的基礎上,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勇於創新,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全面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心得體會13

  儘管身體健康保障一切的基礎,但在校園中,體育課程往往最不受到重視。而為了有效提高學校、老師、家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我國的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也正在逐步發生變化。日前,教育部發布2022年版《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全面提升了小學及初級中學體育課權重,這一變化引發了熱議。

  隨著國民對健康重視程度的逐年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問題也成為了校園著重改進的內容。近日,教育部印發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其中備受關注的便是《體育與健康》課佔總課時比例10%-11%,超越外語和理化生、科學,成為小學、初中階段僅次於語文和數學的第三大主科。而之前一直被視為重中之重的英語學科,所佔比例不過只有6%-8%。

  校園體育的重大調整,全面提升了體育教學與考核的比重,在展現出提升青少年體育與健康的目標之外,把體育教育推進到九年義務教育的全階段。從課程設定上來看,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基本運動技能、體能、健康教育、專項運動技能和跨學科主題學習。而在課程地位的上升背後,針對體育與健康的評價,被要求採取過程性評價與學業水平考試相結合的評定方式,將評定結果作為高一級學校招生錄取、地區教育質量評估等參考依據。可見,“開齊開足體育課”正變為現實,“把體育課還給操場”的時代,或許正式來臨。

  與此同時,新課標還明確學校需充分利用課後服務開展體育鍛煉等。在基本運動技能、體能等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專案之外,新課標中的“專項運動技能”版塊收錄了田徑、球類、體操、水上或冰雪、中華傳統體育和新興體育等六大類運動。時下流行的水上、冰雪、飛盤、滑板、輪滑等運動專案已見諸於新課標,意在鼓勵破除原有基礎教育課標對於運動專案的限制,引導青少年及年輕家庭從興趣出發,廣泛嘗試並參與體育運動,與此同時,而新課標在球類、田徑、體操等專案基礎上,儘可能覆蓋歷史悠久的傳統體育專案,旨在培養學生的中華民族認同感與文化自信。

  為解決部分學生“喜歡體育卻不喜歡體育課”的問題,新課標針對專項運動技能提出了相應的課業要求,意在從根本上提升校內、校際、家庭體育氛圍,使球迷群體進一步呈現年輕化趨勢,帶動更多家庭參與體育運動,相關要求將推動青少年體育培訓、體育賽事、媒體轉播等細分領域深耕細作,助推未來十年青少年體育市場蓬勃發展。

  至於體育是否會真的取代外語成為第三主科的問題,或許還不能就此蓋棺定論,畢竟,真正決定學生和家長時間與精力投入比例的中高考外語考試的難度和分值目前還沒有變化。然而,必須指出體育課標改革的目的不是要蓋過外語教學,其目的是從頂層設計來提升青少年的健康意識和行為養成,健康的青少年、健康的中國人,這才是改革才的最重要意義。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心得體會14

  近日,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新課標將於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正式施行。作為未來十年我國基礎體育教育發展的綱領性檔案,它的出現備受關注。

  體育依舊是第三主科

  新課標顯示,從今年9月起,全國九年義務教育學校各年級均要開設體育與健康課,其佔總課時比例為10%-11%,僅次於語文(20%-22%)、數學(13%-15%)。從資料可以看出,與2001年版、2011年版課標相比,新課標中體育與健康的課時佔比雖是10%-11%,但課時數並未增加——20年來一直是每週小學1至2年級4節體育課,3年級至初三3節體育課。體育依舊是第三主科。

  武漢體育學院教授柳鳴毅關注到,在新課標中知識型課程進行了調整,比如體育、思想品德等,讓課程更加均衡。他認為,義務教育階段是孩子們身心發育的敏感期和技能獲得的重要視窗期,在這個階段讓孩子增加體育鍛煉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決定。

  讓新興體育專案走進校園

  根據新課標,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基本運動技能、體能、健康教育、專項運動技能和跨學科主題學習。其中,專項運動技能包括球類運動、田徑類運動、體操類運動、水上或冰雪類運動、中華傳統體育類運動、新興體育類運動六類,每類包含若干運動專案。

  新課標中特別提到,新興體育類運動除了與其他類運動具有共同的育人價值和能力要求外,在增進學生對不同國家和地域體育文化的瞭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與探索欲、好奇心與冒險精神等方面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新課標表示,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選擇和設計其他運動專案課程內容。小輪車、輪滑、攀巖、登山等新興體育類運動專案,也出現在專項運動技能課程內容中。

  對此,柳鳴毅認為,除了我們常見的足球、籃球、排球、田徑等專案,孩子在課外參加的很多興趣班大多是一些比較時尚、炫酷類的專案,比如輪滑、跑酷等,都是當前比較火爆的專案。“這些專案很具趣味性,孩子們很喜歡,會自覺參與其中。”

  柳鳴毅說:“未來當這些專案進入校園,除了能很好地豐富校園運動內容、調動起學生的參與興趣外,在練習的過程中,還能培養孩子們的靈敏素質、協調素質和爆發力等。不僅如此,相對足球等專案,部分新興體育類運動專案對場地面積的要求不是很高,更便於開展。”他表示,增加一些孩子們喜聞樂見和中小學有開展條件的運動專案,對於培養他們體育樂趣,享受運動帶來的喜悅,增強體質,磨鍊意志,都是有益處的。

  面對挑戰做好準備

  新課標已經出臺,但在實際工作中,落實是關鍵。柳鳴毅表示,在實施的過程中首先要快速有序地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要真正落實體育課程教學方案裡面的具體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改革。

  其次,要改變對於學校體育的認識。柳鳴毅說:“過去我們覺得學校體育就是體育課,但現在學校體育除了體育課,還包含課餘活動和一些競賽內容安排。不僅如此,現在很多省市的相關檔案都把大課間等計算成課時,進行更加豐富、多元、個性化的安排,這也是落實新課標的一種體現。”

  此外,在柳鳴毅看來,新課標對體育課的要求也更高了。他說:“對體育課的要求高了,相應對我們體育老師的要求也在提高。當老師有沒有相應的能力時,如何加強對體育老師的培訓,幫助他們理解新課標的相關內容和要求,幫助其在體教融合背景下更好地開展學校體育工作,指導學生更快地掌握運動技能,將賽事活動舉辦得更加有趣……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此外,柳鳴毅還提出,場館是開展體育活動的關鍵。“現在學校體育已經不僅僅是在學校內部,學校可以加強與周邊公共體育場館、體育部門和校外培訓機構的合作,充分整合校內外體育場館資源、俱樂部資源,加強交流合作,這樣才有助於打造區別於語文、數學、英語的,更加個性、符合體育規律的教學課程體系,才能最終實現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心得體會15

  隨著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一些新興體育專案,諸如攀巖、輪滑、滑板、飛鏢、滑雪等開始進入了校園,這當中滑板、攀巖是奧運會新增專案,凸顯了當前我國校園體育對競技體育的支撐作用。

  課程標準要求,體育與健康課程應當依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面向全體學生,落實“教會、勤練、常賽”要求,注重“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所以要對體育課程提出新的要求,體育教育必須進一步明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

  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網路新媒體迅速普及,人們生活、學習、工作方式不斷改變,兒童青少年成長受環境影響較大,因此,義務教育體育課程必須與時俱進,進行修訂完善,全方位提升學生身體素質。

  在校園體育中加入新興體育專案,甚至是一些小眾專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校園體育場地設施的不斷完善,具備了開展更多新興專案的水平,代表著校園體育教育的進步。

  長期以來,我國校園體育的教育主要以廣播操、田徑、足球、籃球等大眾專案為主,由於場地、教學實際和師資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小眾專案在學校體育課程中長期處於缺失狀態。

  而如今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釋出,校園體育也正式迎來了改變。新課程將過去以外在與學生的體育運動知識技術戰術作為課程研製邏輯起點改變到以培養內在於學生核心素養作為邏輯起點,從根本上改變了學校體育教育。

  《課程標準(2022)》開宗明義指出:“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學習內容,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和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具有基礎性、健身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等特點,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新的體育專案,尤其是奧運專案的加入,正是學校體育思路轉變的體現。首先,奧林匹克教育秉持的核心價值觀與新時代學校體育“四位一體”目標殊途同歸。奧運專案能夠很好融入體育教學、課外體育、競技體育、社會服務為一體的大體育工作格局,其次,奧林匹克教育核心載體競技運動是實現新時代“四位一體”學校體育目標不可替代的獨特資源,最後,奧林匹克教育倡導基於競技運動的跨學科、跨課程融入,是新時代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生、促進學校整體發展的有效途徑。

  目前,奧運會競技專案也在日趨年輕化,年輕專案的加入,是奧委會對年輕群體的挖掘。近幾年年輕人對奧運會的關注度逐年下降,諸多專案已經不符合當前年輕群體的審美,舉重、拳擊和現代五項被剔除後,滑板、衝浪和攀巖進入,無一例外的都是極具年輕元素。

  滑板和攀巖都屬於小眾專案,參與群體較少,且參與難度較大,而透過校園體育提前讓青少年接受訓練,這對於擴大運動群體將是重要保障,同時也為我國在新興運動專案中爭金奪銀,提供了群眾基礎。

  校園體育的開展,還能夠為我國競技體育人才輸送人才,當前我國競技體育選材面不斷萎縮、學校運動隊效率不高,難以輸送後備人才,如今新的校園體育課程或將逐漸改變這一現狀。

  更為重要的是,一些普通的中小學,透過開展奧林匹克教育,全面促進了學校的發展。奧林匹克寶貴的經驗,在教育中得以傳承和發揚,對於培養新時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具有重要作用。

  新興體育專案進入校園,既符合新時代要求,也符合新的體育教育理念。引進較為流行、成熟的符合中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新興體育專案,能夠重新激發青少年參與運動的熱情,進而真正讓青少年愛上體育,提升身體素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