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著讀後感(通用10篇)

陶行知教育名著讀後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陶行知教育名著讀後感(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篇1

  寒假裡,拜讀《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選》,可以說是對自己思想的一次洗禮,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每一篇文章雖然都不長,卻給了我很多的啟示。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先生認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一個人的道德、品行好了,做人做事才會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才會成為有用之才。作為一個教師,要想教學生求真,做真人,那麼自己先要求真,學做真人,求真的知識,求真的本領,有真的道德。做教師,必須有強烈的責任感,要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理念,不斷進取

,發展自己,完善自己。正如陶先生說的那樣:“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眾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得專,也要學得博。”我們講育人第一,就是要讓學生首先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真人。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學合一”,他說:“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學生學什麼意思呢?就是要把教和學聯絡起來:一方面要先生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一個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他認為傳統的傳授方法有問題,要進行改革。他認為,教師的責任在教學生學,教師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教師必須一面教一面學。這正是我們現在教育所倡導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學會主動去探究,有學習的主動性,自己去發現問題,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而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要給學生以恰到好處的點撥和指導,讓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自覺的終身性的學習。

  在“創造的教育”中,他說:教員們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學生們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這是死的教育,只有思想,沒有行動的教育。教育要“知行合一”,他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所以要有知識,是要從行動中去求來,不行動而求到的知識,是靠不住的。因此,我們現在提倡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正是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創造的教育。學生要創造,就要學會在用腦的同時,懂得用手去實驗,到活動中去體驗,在活動中去尋找知識,手腦並用才能學會創造。教師的教育就是要引導學生手腦並用,把知識轉化為技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有用人才。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對學生進行生活教育,他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社會即學校,就像是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學校的一切伸張到大自然裡去。”這種教育的理念是讓學生把學校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社會責任感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接受有計劃的、健康的、勞動的、科學的、藝術的、改造社會的教育。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用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理念,指導我們的教學工作,讓學生走到社群去,參加社群活動,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體驗生活,開展感恩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感恩幫助過他的每一個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品行教育、愛心教育等系列教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知識,運用知識,昇華知識。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裡發出來,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裡,把你和你學生的生命放在大眾的生命裡,這才算是盡了教師的天職。”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陶行知先生平易近人、熱愛學生、求真務實,他的教育思想,育人故事,樸實無華,卻處處彰顯著育人的真諦。不僅為我們指出了教師教的方法,還為我們指出了學生該如何去學,同時也告知我們學生到底要學什麼。作為一名教師,我將牢記陶行知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努力。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篇2

  關於陶行知本人,我知道他很有名氣,是杜威的弟子,關於他的教育思想,我只知道他提出過什麼“生活即教育”這麼一個標題,除此以外,我對其就渾渾然了。就如在《陶行知教育名篇》一書中“序二”所寫:“大面積的中小學教師只知陶公其人,未知陶公其說,更別說把陶公的教育思想付諸教育實踐了,繼而有所發展了。”此作者更指出:“一個沒有讀過陶行知的人,怎麼可以在中國做教師呢?”讀到此,雖然我不同意他的說法,但足以可見陶公在中國教育界的影響之深遠。於是在閒暇空餘之時,我拜讀了陶公的教育名篇,現把所讀、所想、所悟零碎記錄下來。

  1、“生活即教育”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說法,“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係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透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麼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①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

  2、"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裡,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係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係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真教;學生拿做來穴,方是真學。"他用種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裡做的,便須在田裡學,在田裡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由此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值得指出的是:"教學做合一"的"做"與杜威"從做中學"的"做"是有區別的。首先,陶行知所說的"做"是指"勞力上勞心",反對勞力與勞心脫節。“‘做’字在曉莊有個特別定義。這定義便是在勞力上勞心。單純的勞力,只是蠻幹,不能算做,單純的勞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勞力上勞心。”其次這個"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學做合一既以做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陽明先生的見解顛倒過來,成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認為"有行的勇氣才有知的收穫"。可見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礎上,是以"行"求知,強調"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篇3

  在當今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聯絡教學實踐活動,讀《陶行知教育名篇》頗有收穫,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活即教育”這一篇。

  第一、生活教育理論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在生活裡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他的“社會即學校”學說,更是告訴我們“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增加”。這與我們解決當前教育中教育內容的過時陳舊、不符合學生生活實際、不切合學生思想認識、不能很好地為學生的將來生活服務的現象是很有啟發的。《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教師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的數學情境……”

  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習數學的信心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問題,教師就應該將學生的生活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讓數學貼近生活,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測的,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是實實在在的,從而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為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創設運用數學知識的條件給學生以實踐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知識的鞏固,讓課堂所學真正融入社會生活。學了“米、釐米”後,讓學生量一量教室地面的長和寬;黑板、書桌、課本、文具盒的長與寬;量爸爸、媽媽的身高等。學了“10的認識”後,可讓學生用第幾排、第幾個來描述自己坐的位置;讓他們說說家裡的電話號碼;讓他們記錄一星期的氣溫等。學了“小數的初步認識”後,可組織學生到超市調查商品價格。學習“面積單位”後,讓學生測算書本、課桌、黑板的面積;親自設計桌套的大小等。利用“比例知識”,幫李阿姨算一算她家和三位房客的水電費情況(按人口比例)。學了“平均數問題”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選專題,展開活動,比如測量計算班級同學的平均身高、平均體重、平均年齡,菜場某一蔬菜的平均價格等。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讓學生從中嚐到學以致用的樂趣。

  第二、教學做合一我們應如何去實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內容論呢?我們認為,我們的教育內容必須儘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鮮血液、新鮮內涵。根據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理論,“教的法子根據學的法;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了,事怎麼做,就怎麼學,就怎麼教,”:而教學的中心是“做”,即實際生活。我們必須瞭解生活,瞭解學生生活現狀、瞭解生活發展的趨勢、生活對人的要求的變化。現實生活中需要的是全面發展、品學兼優、視野開闊、生理心理健康的人。《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要重視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透過數學的學習活動,情感與態度方面有新的發展的理論,其實與陶先生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建構主義學者也認為,“學習數學”應是一個“做數學”的過程。因此,在數學課堂中要讓學生有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機會。現實、有趣、開放和具有探索性的數學教材和學習內容才是學生“做數學”的前提。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時,根據這種情況,我們將本課設計成“招考營業員”、“我是小顧客”、“物物交換”、“用物兌幣”等幾項活動,在招考營業員”的活動中,學生進一步認識了人民幣,在“我是小顧客”活動中,透過付幣、找幣鞏固了不同單位的人民幣之間的互化。更重要的是在活動中學生學會了怎樣與人交流,與人合作。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在教育實踐中邊學邊做,細細體會,定然會有新的發現,新的啟示。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篇4

  終身學習是新時期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理念之一,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如果僅靠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是無法滿足教育教學實踐的需要,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因此,在教學中,只有不斷的讀書學習,才能具備新時期的教師素質。書本是無言的老師,在我認真閱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之後,結合所教學科的特點,有了以會和收穫。

  一、有愛才會有教育

  陶行知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給我很大的啟示。使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僅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而且感覺到愛學生就應讓學生健康成長,免受傷害,為此每節課之前我都認真檢查場地和器材,消除安全隱患;教學中對某些有危險的動作做好保護與幫助工作;每節課都安排適宜的運動負荷。我認為熱愛學生,就應該以飽滿的熱情、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只愛一部分學生,意味著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那是偏愛,偏愛是一種非理智的情感。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定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產物。師愛是包含教育目的愛,而且透過這種愛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稱學生為“愛人”,說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愛和教育視作天生的結緣。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於是教育產生效果。

  其次,陶行知先生對學生的愛還表現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的全面關心愛護。即父母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師還想到了。由此我想我們確實做到了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這三個角色。

  愛的教育確是一門深而活的學問,愛的教育將是一本大書,讓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陶行知,用愛的實踐寫下自己珍貴而值得回味的一頁吧!

  二、學會欣賞學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對教師說過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聲中有愛迪生”。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能把有的學生看死了,把他們看成壞孩子,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也會發展、變化,即使他不會成為瓦特、牛頓、愛迪生,也要努力把他塑造成一個有用的人材。欣賞是有效實施教育的態度,是實施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我認為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在欣賞優秀學生的同時應對差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鼓勵。在教學過程中,例如:有些較胖的學生也許跑的不快但他可能力量很大;有些體弱的學生體育成績不好但是他鍛鍊的態度端正;還有些同學打籃球不行,他可能乒乓球、羽毛球打的好;特別是一些學習差的調皮學生,因平常受的批評多、表揚少,作為體育教師則更應善於發現他們閃光的地方。他們好動,課堂上思想放得快,在體育專案的學習過程中,技術動作掌握較快、較好。應抓住機遇給他們創造表現自已聰明才智的機會。培養他們為集體多流一滴汗、多獻一份力量而頑強拼搏的榮譽感,培養他們成為體育尖子和對本班集體榮譽的責任感,再把這種逐步培養而形成的榮譽感和責任感轉移到學習上去,使他們各個方面不斷進步。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保持濃厚的體育學習興趣,就需要教師去發現,去欣賞。只有欣賞你的學生才能樹立他們自信,才能挖掘他們的潛力,使他們喜學、樂學於你的課程。

  讀完這本書我不斷地提醒自己學會愛;學會把每個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學會尊重學生的人格;學會欣賞學生,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學會向學生表達自己的愛;學會把學生看作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只有這樣,才能以更好的心態投入工作,才不會抱怨自己付出得太多,因為你會發現:在付出愛的同時,我們也在收穫著愛!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篇5

  《陶行知教育名篇》感悟到一個靈魂中鐫刻著中華文化印記的知識分子的民族情懷和崇高追求,真切地感受到這位現代教育家為了理想教育的構建和兒童少年的健康成長傾其一生所做的種種努力。無論是“智慧是生成的,知識是學來的”之獨到見解,或是“中國的教員、學生實在太迷信書本了”的誠懇批評,還是“學做一個人,一個整個的人”的大聲疾呼,處處蘊涵哲學的思辨、教育的智慧,所指、所思、所論,無一不是真知、真情、真理;尤其是關於“生活教育”的學說,今天讀來毫無隔世之感,相反就像是一本針對時弊而作的、剛擺上書架的、尚在飄著墨香的新書。最常用的字詞,最常見的語句,最常規的對比、排比等修辭手法,樸實無華,卻清晰地讓人體悟到連綴它們的是作者深深的赤子之情、濃濃的大師之愛。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篇6

  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我有了很大的感觸。陶行知先生是我國的大教育家,而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不過,我和他也有相似之處,那就是我們都是鄉村教師。都見識過農村孩子的厭學,也都見識過城市學生的繁華浮躁。

  之前我一直在苦苦思索,為什麼農村和城市的孩子性格差別會那麼大?為什麼城市中小學三年級的孩子,課堂上只能坐十分鐘?一般的老師上十分鐘課,那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就會躁動不安、左扭右轉、小聲說話,甚至於讓老師上不成課。為什麼最純真的孩子卻沒有對課堂紀律的尊重,對老師的尊敬呢?沒有一絲集體觀念,那麼我行我素,一點都不願受到約束。一說吃喝玩樂特開心,但是死活都不願意學習一點兒苦都不能吃。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嗎?他能成長為一個獨立的的人嗎?

  而山村裡的一些學生呢,成績很好,但是說話畏畏縮縮;見到老師,就不敢打招呼,視若無睹地走過去。學習上呢,沒有一點主動性,需要老師和家長死管。遇到難題,卷子上大片空白,都不願意嘗試,就等著老師去講。九年級每班的週末作業,居然有一半多的同學是胡寫亂畫應付老師的。這能成才嗎?

  這時我想起了假期讀的陶先生的話:千教萬教教求真,千學萬學學做人。陶先生曾說,他寧可培養一個獨立、健全開朗的人,過著平凡普通的生活,也不願培養一個考上重點大學,但卻需要母親洗衣陪伴的人。他的“生活教育說”提醒我們,教育的初心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單純知識教育的教育。人生需要什麼,我們就要教什麼。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離開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現在有一種人叫“宅男宅女”,工作能力出眾,但是就是不願意跟人溝通,害怕跟人合作,恐懼社交。離開團隊的力量,一個人又能走多遠呢!這不是我們教育人想看到的吧!

  而這一切想改變,首先要改變我們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說,教師不僅要學“教”,更要學“學”。怎麼做事兒的,怎麼學的就怎麼教。也就是以事的“做”為中心,以生活為中心。而實際上在中考高考的指揮棒下,教師的全副精力都在備課上,在學“教”上,生怕教得有漏洞、講得不透徹。現在學習科目多,時間不足,各科老師都在瘋狂趕課、趕進度。大家都忘了像學生一樣“學”,學生是否學得有趣,是否樂意參與。一味的填鴨式教育,學生只剩下了“學性”,哪裡還能有“人性”呢?陶先生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人的生活更加美好。脫離生活實際的教育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這不能不令我們覺醒呀!

  我們教師要培養自己的各種專業能力。也要注意解放了學生,比如他們的眼睛,讓學生學會觀察,並在觀察過程中進行指導。包括觀察方法,結果,分析,總結等,要養成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解放兒童的嘴巴,讓他們想說就說,能發表獨立見解。允許有問題就問,培養質疑能力。解放兒童的空間,不要把兒童關在家中,怕他們危險。應該讓他們到大自然的社會中去擴大視野、積累閱歷。解放孩子的時間,不要用功課填滿他的時間表,給孩子一些空閒時間消化學問,並想一些他們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做一點他們喜歡的事兒。

  透過《陶行知教育名篇》的學習。我終於找回了丟失的教育初心。也就是我們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的意義。

  我今後要把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力求每天進步一點點。工作、做人做事,身體健康方面都要越來越好。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篇7

  前段時間裡我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感覺受益匪淺,本書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創造的教育”、“創造的兒童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倡導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合一”以及“創造的教育”的獨特教育思想,對於我們的教育事業具有許多現實意義。

  一直以來,我們都有強調“教學相長”,並且認為在教育過程中如果能夠做到教與學的互動就已經是很好的完成了“教書”的任務了,但是看到陶行知先生這一句“教學做合一”,我才恍然感覺到,一直以來,我們的教學工作做得太簡單了,當然,首先是在思想上就考慮得不夠深入和全面。而事實上,學習是離不開實踐的,所以“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所以“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師”。像這樣的古訓我們有很多,但是在現代教學中都已經被排斥在了建造優美的教室以外,透明的玻璃窗雖然不足以阻擋外面的風景,但是對於教學與做的關係而言,斬斷的力度和程度都已經足夠大了。於是,我們的學生能流利地背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但食堂的浪費仍然屢禁不止;我們的學生能痛快地答對英語的選擇題,但面對外教卻張嘴困難。面對這些情況,身為一名教師,我實在不敢再說,教學互動是成功的。相反我看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能夠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至少是充當學生學習和實踐的橋樑,而且,對於學生表現出來的“孩童的創造力”更是要予以充分的重視。

  行是知之始也是陶行知先生很重視的一點。初看起來這與教學做合一有重合之處,細想來則不盡然,“教學做合一”是在教學實際過程中對“做”提出的要求,而“行是知之始”則是在思想上奠定了“行”在學習中的地位。“行”對於教學很重要,而這種“行”絕不僅僅是“教學中的實踐”那麼簡單,在現代教學中,我們已經太習慣於教導學生“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認真作業”了,而學生認真聽講和作業的代價往往就是“從生活中學習”的能力的缺失。當然,並不是說要“行”就要放棄聽講和作業,只是要明確這三者應該被提升到相當的高度上,而不應該是現在這樣的只重聽講和作業而忽略對生活的觀察和學習。

  引導學生努力求學也是陶行知先生很重視的一點。他曾說“大凡生而好學為上,薰染而學次之,督促而學又次之,最下者雖督促不學”,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要學生學會學習,古人云“授人魚不如授人漁”,但是這句話雖然已經說了很多年了,究竟該如何“授人漁”呢?我認為當有三點值得注意:一為教師自己必須具備紮實的知識功底,即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否則水盡源竭,當何往之?陶行知先生也說“好學是傳染的……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二為耐心親切的態度。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是人與人的關係,在人際交往中,關係的好壞鬆緊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傳播效果的好壞。教師和善耐心,學生自然樂於接受,反之則逆反之心易出,如此一來,教師縱有五車之學八斗之才,只怕也難在那三尺講臺上站穩腳跟吧。三為靈活的教學手段。注意力難集中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主要障礙,尤其是小學生,好動難止,那麼教師就要格外注意引起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眼球,否則上述兩點都將成為無根之木。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使每一位學生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實際教學中,我將從書上學到的做起,從自己的本職工作做起,認真對待每一名學生,認真上好每一堂課,以真正的創新理念去開拓自己的新天地。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篇8

  這段時間,我認真地閱讀《陶行知教育名篇》,這本書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鑑價值和指導意義。透過閱讀《陶行知教育名篇》,讓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是那麼的貧乏,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積累。下面是我讀這本書的幾點體會: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創辦的曉莊試驗鄉村師範學校,開闢了一條改造中國教育的新路,創立了“生活教育”學說,使教育貼近人民大眾,參與社會生活,提高學生的文化和科學水平,立志做第一流的人物,“不能捨身實驗室,亦當埋骨邊疆塵”。“生活教育”學說是從中國土地上生長起來的,富有時代特色,受到進步教師和勞苦群眾的歡迎,引起了世界教育家的注目。直到今天,陶行知所創立的“生活教育”仍很中肯、新鮮,仍有進行試驗的價值。這一方面說明陶行知視野的寬廣,研究問題的深入,另一方面也說明教育界舊習慣勢力之大。老教育觀念改變之難!

  陶行知先生認為學習語文是為了“向前向上的生活,要實現這一目的,必須學習具有生活的內容,運用符合生活的方法”。那麼作為語文老師的我,以後在語文教學中,要讓語文教學與學生的思想、生活密切聯絡,使得語文教學的主陣地——課堂,變得生活化。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挖掘教材的現代成分,使書中的間接生活與現實的直接生活溝通起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只要學生感興趣的事,他們就樂意去做。這樣使得語文教學中的一個個字詞不再是無生命的東西了,學生就急於跟它們交朋友,急於去了解它們,認識它們。課堂也不再會成為束縛他們的籠子了,而跟他們的生活貼近了。在這種課中,學生始終是愉快的,他們學習的熱情也始終是高漲的。學生也就真的把書讀活了,把書讀出“味”來了。

  二、教學做合一

  陶行知說:“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教得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他認為,教師不應把現成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根本不用思考,而應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告訴學生,使學生自己動腦,經過不斷反覆推敲以求得最佳結果。與此同時,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讓學生像“無頭的蒼蠅”似的盲目亂撞,教師應精心設計好一系列程式,指導學生用最短的時間來解決問題。對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廣之,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對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言也能夠發出去,以期達到解決別類的問題。由此我們不難體會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透過這一方法的尋求來最終培養學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學生就不僅能使自己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還可以探索解決新的問題。

  “教得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學生怎樣學就怎樣教。由於學生的文化水平、道德修養、天賦才能和各年齡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師必須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補偏救弊。長善救失,這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樣學就怎樣教,學得多也就教得快。學得少就教得少,學得快就教得快,學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學的關係翻過來,不是傳統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而是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教學內容的選擇安排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過程不取決於教師的主觀意圖和外界加的壓力,而應該取決於學生的快慢程度。

  同時,他還特別重視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當今教學理論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根據學生可接受水平和最近發展區來促進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展,不可操之過急,拔苗助長。同時,現代教育理論還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興趣等對學習的影響。綜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這一思想,有利於真正實施素質教育,發展學生的個性

  陶行知把他的一生全部獻給了教育事業。他的博學多識,嚴謹治學,一切為人民大眾教育而努力奮鬥的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他留給我們的教育思想需要我們去執行和發展。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篇9

  “陶行知”這個名字大家並不陌生,我也在學前教育專業就讀時“認識”他,汗顏的是從未詳細地去了解,直到現在還停留在當初的認識階段,甚至一些他的“金玉良言”我都已經有些遺忘了。是我現在的教育工作不需要“陶行知”了嗎?其實恰恰相反,教育理念日新月異,“亂花漸欲迷人眼”看著看著,就迷失了,有時候會感覺不知道怎麼教。拜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這本書後,我明白萬變不離其宗,大道至簡,真正的教育應該回歸本真,正如陶行知先生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他的教育名篇中,涵蓋了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師範教育等,既有給教育管理者看的,也有為一線教師寫的,有很多教育理念是我們現今需要的。教學做合一、在勞力上勞心、創造的教育……陶行知論述的教育問題非常廣泛,下面從教師的角度,談幾點此書中的觀點以及個人的感悟。

  一、教學合一

  本書的第一篇就是《教學合一》,這也是陶公最有名的理論。他認為老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在教學生學。這就明確了教學的內容,不僅僅是教授知識,更是教授學習的方法。並且這種學習方法的教授方式是以學生的學習方式來決定的。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能夠有這樣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思想,陶公可稱為“教育先知”。陶公的這些先進思想、至理名言如很多老師都懂,可如今有多少人在照著做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很多老師為了達到自己所設定的教學目標,不尊重學生的想法,不在乎學生的感受,只在乎自己的課上的是否完整是否熱鬧,自己的才能是否充分體現了出來。這樣的教學行為是不可取的。曾經一段時間我也一度迷茫。部編版新教材剛開始使用,低年級語文教材有些文章實在難掌握,為了完成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我有時不太在乎學生掌握的怎麼樣,總是按照自己的節奏來講述,沒有站在學生“學”的角度去思考,教與學脫離了關係,使教學失去了意義。陶公在《教學合一》篇中強調“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這是十分有道理的。

  看過李玉貴老師的教學影片,覺得她非常尊重學生,是陶公理論的踐行者。她不會因為一個學生總是回答不上來就感覺耽誤了課堂上的時間,而是不斷的引導啟發,慢下課堂的節奏來等待,這種等待,是對學生充分的尊重,是最為可貴的,相信學生會因為這樣的等待而改變。陶公又說“先生不但要拿他的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絡,並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絡起來。”讀這句的的時候我開始反思自己多久沒有認真看過書,多久沒有認真做過學問?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沒有堅持每天做一些練習,每天寫一寫練筆,我感覺很慚愧。於永正老師在他的《兒童的語文》一書中也說語文老師教學生寫好字,自己要首先寫好字,教學生作好文,自己首先要會作文。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我們的技術是否熟練,直接決定了我們的教學水平。“師不必賢與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教與學是辯證統一的,我們需要教,同時也需要學;學生需要學,同時也能教給我們很多。善於從學生的身上學習,善於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這大概就是成為教育“宗師”的心法吧。此書後面還有一篇《教學做合一》更深入闡述了教、學、做之間的關係,強調“做”是在勞力上勞心,我的理解是“做”即實踐活動,教學中的實踐活動是有一定教學目的的,不是盲目的實踐。教學做是不能割裂的有機統一。

  二、在勞力上勞心

  “唯獨貫徹在勞力上勞心的教育,才能造就在勞力上勞心的人類;也唯獨在勞力上勞心的人類,才能征服自然勢力,創造大同社會。”《在勞力上勞心》這篇教育名著中這一段話讓我想到了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勞動創造了人類社會。陶公倡導的“在勞力上勞心”的教育觀點可出臺以說是教育界的“馬克思主義”,從目前我國出臺的相關檔案也可以看出陶行知十分有遠見。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勞動教育制度建設做了系統設計和戰略部署,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可見,“陶行知”並沒有過時。我認為陶公並沒有特別強調“勞動教育”這個概念,而是將自己的教育觀點概括為“在勞力上勞心”更加有教育意義。

  曾經我們國家將大批學生下放做勞動,希望透過“勞力”改造學生,忽略了學生的特點,忽略了學校教育的意義,導致了很多悲劇。而如今的教育幾乎完全脫離勞動,注重知識的獲得,又有些矯枉過正。其實勞動教育可以融入到任何學科中。因為我們的學科教學最終是要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就如陶公在《教學做合一》篇中主張的“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比如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勞動教育,請家長配合,在家裡跟孩子一期種植一些植物,低年級同學可以口述種植的過程,種種感受等,中年級同學可以堅持寫觀察記錄,高年級同學可以寫寫習作。在勞力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孩子注重心裡的感受,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在勞力上勞心”。相信透過勞動的過程孩子們都能感受到勞動的辛苦,要珍惜勞動成果,不需要老師再去過多的說教。回憶七八十年代的學生,上學都是一種奢望,那個時候大家都羨慕能夠上學的孩子,放學歸來學生都是主動學習。甚至有的孩子為了能多一些時間學習,主動將家務事趕緊做完或者早上早早起床做家務。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很強。這可能就是在勞動的過程中鍛鍊了心志。我認為“在勞力上勞心”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研究的地方。

  三、創造的教育

  在《創造的教育》這篇中,陶行知先將創造分成了兩種:物質的創造和心理的創造。所謂“物質的創造”,我的理解是,由思想再到行動,從而創造出實物。而“心理的創造”應該是“創新的思維”,即一些新的想法。陶行知師從美國教育敬愛杜威,在此篇中有這樣一段話“我現在介紹杜威先生思想的反省中的五個步驟:(一)感覺困難;(二)審查困難所在;(三)設法去解決;(四)擇一去嘗試;(五)屢試屢驗,得出結論,我的意思,要在‘感覺困難’上面添一步:‘行動’。因為唯其行動到行不通的時候,方才覺得困難,困難而求解決,於是有新價值的產生。所以我說,行動是老子,思想是兒子,創造是孫子。”這段話通俗易懂地介紹了思想、行動、創造之間的關係,直到今天我們還在提創新和實踐,陶公當之無愧的“教育先知”。作為語文老師,這段話給我的啟示是,我們常常抱怨學生作文千篇一律,字數太少。而作文是思維的創造,出現問題,我們應該往上面找,有沒有給學生充分的“行動”時間呢?比如寫春天,孩子們是不是真正地走到春天裡,真實地“行動”過,看過冰雪融化?聽過鳥語?聞過花香?我在指導自己女兒寫春天的時候,她寫不出來,我準備說可以寫“冰融化了”,才想到現在冬天已經看不到冰了,想說“寫各種花都開了”,才想到似乎也沒帶她去認識什麼花。於是停筆,抽了個時間帶她去放風箏,到江邊採野菜。透過這一系列的行動,回來不用我說,自己嘰嘰喳喳說了很多。由此,覺得陶公說的真對。

  《陶行知教育名篇》中有很多篇章用墨不多,有的甚至帶著辯論的色彩,但是真理不辨不明,越辯越明,有很多篇章值得我們去深入思考,書中的很多陶公的思想並不過時,甚至對我們當下的教育都有這一定的指導意義。多讀多思考,踐行漸明瞭。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後感篇10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是先生的教育名言,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我深感受益匪淺,有幾點體會:

  一、陶先生是終身學習的楷模

  從陶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對好教師的殷切期望。他對自身成長提出了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陶先生認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構建人格長城的基礎,就是道德。一個集體的成員,若人人以集體利益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個行動,都為集體著想,則這個集體會越來越壯大,這個集體定是有希望的集體。否則,多數人只顧個人私利,不顧集體利益,則集體的根本必然動搖。陶先生的“每天四問”為人們提供了修身養德的參考,當作一面鏡子,時刻對照自己,促使自己慎思篤行。

  作為一名教師,“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識,真的本領,真的道德。”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著變化。一個有強烈使命感的人,應有一種危機感。要有進取心,下苦功夫學。正如陶先生說的那樣:“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眾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的專,也要學的博。”教師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就要時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及時獲取相關的資訊,不斷進取,發展自己,完善自己。

  二、陶行知是熱愛學生的典範

  讀陶行知的文章,他的平易近人、熱愛學生,在書中處處能感受到。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裡有愛迪生。”尊重學生還要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基礎差、紀律鬆散的學生更要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把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當你面對“恨鐵不成鋼”的學生時,當你面對家庭和社會的煩惱時,一定要冷靜。如果我們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啟發、表揚、激勵會是另一種情景。

  在給《吳立邦小朋友的信》中,他寫到:“平時得了小孩子的一封信,如獲奇寶:看過了即刻就寫回信:回了信就把它好好地收藏起來。每逢疲倦的時候,又把它開啟一讀,精神就立刻加增十倍。小朋友的信啊,你是我精神泉源!”一個不是真心關心兒童、從內心愛護兒童的成年人是不會有這樣的感受的。一個孩子給他的信,陶先生都給予這樣認真的回覆,待人之誠懇、做事之認真可見一般。

  三、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和方法正是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

  陶先生提出“教學合一”,:“知行合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認為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教學一方面要老師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對於一個問題,老師不要將現成的解決方法傳授給學生,而是要把方法如何來的過程,指導學生探索出來,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並且能夠找出別的方法,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教師只有學而不厭,然後才能誨人不倦。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從而提升自己的素養和教育水平。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創新,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