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工作進展情況彙報(精選12篇)

雙減工作進展情況彙報

  2021年10月,全國人大表示:雙減擬明確入法,避免加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負擔。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雙減工作進展情況彙報(精選12篇),歡迎閱讀參考!

  雙減工作進展情況彙報1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機構負擔的意見》精神,結合我縣工作實際,蒙城縣教育局開展了“雙減”工作情況專項督導。現將我縣“雙減”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

  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完善作業管理辦法,合理調控作業結構,確保難度不超國家課標。建立作業校內公示制度,提高作業設計質量。透過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佈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複性、懲罰性作業。科學利用課餘時間。學校和家長引導學生放學回家後完成剩餘書面作業,進行必要的課業學習,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引導學生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控制使用時長,保護視力健康,防止沉迷網路。

  二、著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

  學校健全教學管理規程,最佳化教學方式,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強化教學管理,強化學法指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學校開齊開足國家規定課程,積極推進幼小科學銜接,幫助學生做好入學準備,嚴格按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做到應教儘教,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業質量標準。

  堅持和完善集體備課制度,不定期召開集體備課的區域現場會,推廣集體備課優秀單位的先進經驗。落實教師精準培訓,開展形式多樣、切實有效的教師、校長培訓活動。堅持實施“ 1632”名師培養計劃,充分發揮名師骨幹輻射示範引領作用。繼續開展中小學、幼兒園教學視導活動,指導學校改進教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三、夯實課後服務質量,確保“雙減”落地落實有效

  蒙城縣於2020年秋季學期開始試行中小學課後服務工作。目前,我縣已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後服務全覆蓋。2022年,我縣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繼續落實課後服務“兩個全覆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覆蓋,努力實現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以實施“慧學習”系列課程為抓手,努力提高課後服務質量。

  2022年春季學期初縣教育局召開了課後服務工作部署會,明確並具體安排了本學期課後服務工作,各校在春季學期開學前均制定了實施方案,並按方案開展課後服務工作。目前,各校課後服務工作穩步開展中。在服務內容上,各校積極將“慧閱讀”“慧運動”“慧藝術”“慧創新”等內容融合到課後服務內容中,結合學校實際,在以作業輔導、閱讀活動為主的基礎上,開展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和社團活動等。如球類活動、器樂類活動、科創類活動、棋類活動、繪畫類活動等。如辛集中心小學“大課間—籃球韻律操”活動影片熱傳於網路,城關三小聯盟暢享閱讀、仁和路二小開展以年級為單位參與的快板等特色服務受到家長一致好評。

  同時,按照市教育局統一安排,本學期各校全部使用由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免費搭建的課後服務管理平臺。教師平臺打卡、給學生考勤,家長透過平臺進行收費,延時服務人員補貼透過平臺進行發放,學期末如有多餘費用透過平臺進行退費。課後服務管理平臺的運用推進了課後服務管理的數字化水平。

  四、堅持從嚴治理,全面規範校外培訓行為

  全縣不再審批新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對現有已取得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學科類培訓機構進行全面稽核,並將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建立培訓內容備案與監督制度。各學科類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嚴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事學科類培訓。進一步健全常態化排查機制,發現問題,立即整改,並登記造冊,形成臺賬,建立“黑白名單”制度。

  五、家校社會協同一致,營造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環境

  縣教育局利用每年開展的親子讀書、最美家庭、運動會及愛國主義讀書系列活動等,家校協同和諧親子關係,共促孩子健康成長。利用家長學校,開展家庭教育知識講座,讓家長了解家庭教育重要性及特點,知規律、懂方法,指導家長言傳身教,營造良好家庭氛圍,促進孩子快樂成長。充分利用縣婦聯、關工委、村(社群)及宣傳部門等力量,加大教育政策宣傳力度,轉變家長教育觀念,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和成才觀,科學定位孩子成長目標,有效實施“雙減”。

  六、強化監督檢查,確保“雙減”有效實施

  強化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檢查。縣教育局定期和不定期聯合相關部門和當地政府對轄區校外培訓機構進行督查,規範管理校外培訓機構,按要求開展活動,確保不加重學生負擔。

  加大對中小學校規範辦學行為的督查。下發檔案,縣教育督導室牽頭,聯合各股室定期和不定期對各校園“五項管理”、課後服務、收費、教育教學質量等進行隨訪和專項督導檢查,確保我縣各級各類學校規範、健康發展。

  下一步,縣教育局將進一步從嚴治理、全面規範校外培訓機構,全方位打造優質的課後服務體系,最佳化學生作業設計,開展分層教育教學,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學校、家庭和社會三結合,協同一致共育人,有效落實“雙減”政策。

  雙減工作進展情況彙報2

  縣教育系統始終堅持把抓好“雙減”工作作為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作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切入口,統籌推進減負與提質、校內與校外、嚴管與厚愛、考試與評價,不斷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規範校外培訓行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一、統籌好減負與提質。

  只有減輕大量機械重複的作業負擔,切實發揮好作業檢驗課堂教學成效的基礎作用,把學生從效率低效果弱的刷題苦海里解放出來,把家長從繁重的作業輔導或送孩子校外培訓的焦慮中解放出來,才能真正破“重智輕德”,立“以德為先”,實現“五育並舉”必須要把作業總量控下來,中小學校要制定和完善作業管理細則,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不超過90分鐘剛性要求得到有效落實。必須要把作業質量提上來,中小學要聚焦素養最佳化作業設計、佈置、批改、分析反饋、輔導等教與學閉環管理機制,將作業設計與實施納入校本研修重要內容。中小學要建立完善常規制度,明確檢查考核要求,讓教師教學、學校檢查考核有據可依,有章可循,將作業佈置與批改情況的檢查結果與教師績效考核等掛鉤。

  二、統籌好校內與校外。

  要堅持向課堂“搶“效率,開展啟發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學,確保課堂教學培育學科核心素養,提高課內學習效率。要堅持向校園“爭”時間,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後服務全覆蓋,除體育、勞動、綜合實踐等科目必須有課外作業外,鼓勵學科作業儘可能在校內完成,實現“小學階段作業不出校門“全面加強家校溝通,定期召開以規範辦學行為、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育質量為主題的家長會,減少家長的疑慮和擔心,增進家長對“減負”工作的理解和支援,防止學校“減負”的同時家長“增負”。全面規範校外培訓,成立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市場監管等11個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確保校外培訓專項治理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堅持“邊排查、邊整改“的工作思路,集中整治無證無照、安全隱患、超前超綱、違規收費、暑假集中補課等行為,迅速遏制校外培訓機構亂象叢生問題。在運用好全國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的同時,依託“多彩寶”開發校外培訓機構政務審批管理一體化平臺,目前正在部分縣(區)試執行。正式執行後,將實現校外培訓機構審批備案年檢全網通辦,資質資訊獎懲全面公開,查詢評價投訴一鍵融通。

  三、統籌好嚴管與厚愛。

  教師是基礎教育的第一資源,減輕作業負擔和提高作業質量的關鍵在於教師的整體水平。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首位,高壓打擊在職在編中小學教師在外兼職有償補課、在校外培訓機構兼職、誘導學生到校外補課等行為。持續鞏固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對參與課後服務的教師給予一定的補貼,或在績效工資總量裡予以傾斜。不斷提高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引導廣大中小學教師認真研究課程標準、研究教材、研究學生,設計適量、合理的彈性作業和分層分類作業,切實用教師的高投入換來學生的輕負擔。

  四、統籌好考試與評價。

  作業負擔重實質上是不科學的考試評價導致的,只有科學用好考試、評價等手段,才能確保“雙減”工作落地見效。因此,有必要繼續透過深化高考綜改、中改和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從一次性考試模式調整到以考生成績加綜合素質為主的模式,注重學生過程性成長進步。全面落實《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透過結果評價與增值評價、綜合評價與特色評價、自我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科學客觀地評價縣域義務教育質量、學校辦學質量、學生髮展質量,以評價促進教育觀念轉變,促進教育教改,促進教育質量全面提高。

  雙減工作進展情況彙報3

  4月14日至15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保建率隊專題調研昆明市開展義務教育階段“雙減”工作情況。

  調研組先後前往宜良縣、官渡區、五華區、西山區,實地調研部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及校外培訓機構,聽取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工作彙報,全面瞭解昆明市義務教育階段“雙減”工作開展情況。當前,昆明市貫徹落實好國家和雲南省“雙減”精神,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全面治理規範校外培訓,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全市狠抓“雙減”落實,有序推進相關工作,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促進課後服務水平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構建教育良好生態。目前,昆明市現有995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已全部建立作業管理制度、作業公示制度並開展課後服務,完成率均為100%;72.74萬名學生參與課後服務,佔比97.01%(另外2.99%為自願不參加課後服務學生);744個原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中,715個已登出或轉型,壓減率96.1%;29個現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機構已全部納入資金監管並轉為非營利性機構,監管率和營轉非率均為100%。

  調研組提出,要統一思想、深化認識,高度重視“雙減”工作。要加大宣傳力度,健全長效機制,在積極推進“雙減”工作的同時,進一步強化政策、資金支援和典型示範,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管理,調動師生積極性,提升課後服務質量和家校社協同育人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教育滿意度,鞏固“雙減”工作成效,推動學校教育迴歸育人本位。

  雙減工作進展情況彙報4

  9月2日,區人大視察義務教育階段“雙減”工作情況。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寶月鳳帶隊前往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分校望京實驗學校、北京中學東壩校區、北京市朝陽區學優樂培訓學校三家單位,實地檢視學校教育教學場所設施,聽取工作彙報。部分割槽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教育專業代表小組成員參加視察。朝陽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孟銳、朝陽區教委主任肖汶陪同視察。

  代表們首先來到陳經綸中學分校望京實驗學校,聽取了學校課程育人、減負提質的具體舉措及《科技賦能、創新作業》彙報,視察學校在學情分析、作業設計、升級改進作業功能、個性化答疑等方面的具體做法。觀摩了小學五年級“雙師課堂”, 並實地查看了學校環境、文化牆、教師發展中心、教工之家等。

  在北京中學,代表們聽取了學校關於“雙減”工作的彙報。北京中學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推動減負提質。以學校文化建設為抓手,堅持對美好的嚮往,激發學生內驅力;堅持學校的核心價值,培養學生愛國情懷和創新精神;堅持樸素的教育原理,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教育智慧;堅持思考的底層邏輯,堅持生態的開放融合,讓學生創造性成長,在創造中傳承。

  最後,代表們來到朝陽區學優樂培訓學校,實地檢視教室、教學設施。詢問了學校教師資質、課程設定、教材使用情況、收費標準等。

  據悉,今年是“雙減”工作鞏固深化年。朝陽區堅持把“雙減”工作作為重大民生工程,校內校外同步推進,穩妥有序推動“雙減”工作。始終把校內減負提質作為“雙減”工作的根本之策,充分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研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實施意見,修訂課堂評價標準。建立作業班級統籌管理制度,升級課後服務範圍和課後服務內容,實現突出答疑輔導、作業完成、體育鍛煉、勞動教育“四個突出”,讓學生在校內學會、學足、學好,目前“雙減”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下一步,朝陽區將繼續圍繞打造現代教育示範區目標,緊抓“雙減”契機,提升學校育人水平,鞏固校外治理成果,構建區域高質量教育體系、打造高品質教育生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雙減工作進展情況彙報5

  12月6日,黎城縣委副書記、縣長李穎南就縣殯儀館、古城小學等專案推進情況、教育“雙減”工作落實情況進行調研。副縣長張中偉及黎侯鎮、教育局、民政局負責人一同調研。

  在黎侯鎮上桂花村,李穎南實地查看了殯儀館專案建設前期準備工作,詳細瞭解了殯儀館規劃設計、道路施工等情況,並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指導意見。他指出,黎侯鎮、各相關單位、施工方要高度重視殯儀館專案建設,同向發力、完善設計,嚴把質量關和安全關,有序、快速推進專案建設。

  在古城小學專案施工現場,李穎南詳細瞭解了學校整體規劃、功能分佈、基礎設施、工程專案進度等情況。要求教育局要以辦高質量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高標準、嚴要求,強化工程質量管理,加快專案建設進度,嚴格落實環保“六個百分百”要求,真正把學校建成政府放心、社會滿意的精品工程。

  在五一小學、黎城三中,李穎南走進學校教室、功能室、操場等地,檢視學校管理制度、課後服務課程安排等情況,聽取學校“雙減”相關工作彙報。他強調,全縣教育系統把深入推進“雙減”工作作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大舉措,以實招硬招,推動“雙減”各項工作制度化、常態化,著力營造良好教育生態,努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雙減工作進展情況彙報6

  2021年12月中旬起,福建省教育廳部署各地全面開展“雙減”工作縣級自查、市級抽查。在此基礎上,福建省教育廳會同該省發改委、省民政廳、省市場監督局等相關廳局聯合開展“雙減”工作省級重點督查。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李迅,二級巡視員葉靈分別帶隊深入部分縣(市、區),透過聽取情況彙報、現場檢視、座談訪問、隨機抽查、明察暗訪等方式進行重點督查。

  從總體上看,相關縣(市、區)均建立作業校內公示制度,出臺作業管理辦法,作業時間控制基本達標;課後服務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能夠初步滿足學生需要。

  義務教育階段線下學科類培訓機構大幅度壓減,“營轉非”“備改審”、預收費監管工作等重點工作基本完成,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漸趨規範,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有效減輕。

  主要做法

  領導高度重視,注重高位謀劃推進。相關設區市黨委、政府多次聽取“雙減”工作彙報,市政府分管領導多次帶隊赴縣(市、區)、學校和校外培訓機構調研指導,各縣(市、區)將“雙減”工作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

  校內改革最佳化,注重減負提質增效。各地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擴充套件課後服務內容,最佳化課後服務形式,確保減負不減質量。

  校外從嚴治理,注重減輕培訓負擔。全面停止審批新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實現存量大大壓減;積極推進“營轉非”和預收費監管工作;建立健全日常監管機制,強化治理力度。

  持續督導檢查,注重提升落實成效。將“雙減”工作列入教育督導“一號工程”,加大督導力度,督促推進“雙減”各項措施落地見效。教育督導機構與相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責任督學認真履職,形成督查監管合力。

  正面宣傳引導,注重營造社會氛圍。加大宣傳力度,依託“雙減”工作監測平臺,透過問卷調查、微信公眾號、班級微信群、家委會、家長會等形式,對“雙減”工作進行宣傳。積極挖掘、提煉、推廣“雙減”典型經驗,釋出校外培訓機構黑白名單,公佈多批違法查處案例,營造濃厚氛圍。

  特色亮點

  加強作業管理。相關設區市均出臺作業管理制度、作業設計與實施的指導意見,規範作業管理,確保作業提質減量。泉州市豐澤區出臺《關於落實“五項管理”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推出23項措施,明確了20項重點專案清單和28項負面清單。石獅制定出臺加強和改進中小學作業管理的指導意見等檔案,實行“2+N”教學視導, 推進作業規範管理。

  強化課後服務管理。泉州市豐澤區投入250萬元把課後服務列入2021年區政府為民辦實事專案,推出各類獨具特色的校內課後服務。石獅實行“2+N”的課後服務模式,開設演講、棋類、書法等拓展性課程110餘門,涵蓋科技、文體、藝術、語言等多個領域。南平市建陽區採取“1+N”教育共同體、三明市三元區建立“分類+組團”總校共同體模式,城區優質學校與鄉鎮學校緊密共育,精細管理作業各環節,實現“控量增質”目標。三明市沙縣區實行中小學作業公示制度,沙縣區第三中學實施“自助餐”式校本作業,每個月舉辦一次以“減負增質、秀我風采”為主題的學生特色作業展。

  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福州市出臺了《關於開展校外培訓機構聯合執法檢查專項行動的通知》,進一步加大行政執法力度;三明市三元區創新工作制度整治校外培訓機構,透過建立集體學習制度、錯時上班制度、幹部掛點制度、家校宣傳制度等“白+黑”工作模式,大力推進校外培訓機構治理。

  雙減工作進展情況彙報7

  為全面貫徹關於教育減負提質相關工作要求,規範學校教學管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8月29日,雅安市名山區蒙頂山實驗小學召開全校教職工大會,積極安排部署,六個“著力”推動“雙減”工作落實見效。

  會上,學校負責人傳達學習了省、市、區各級關於“雙減”工作檔案及會議精神,就落實“雙減”工作進行了細緻安排部署。

  會議指出,“雙減”工作對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全校幹部教師要對標政府關於“雙減”工作的目標要求,落實各級檔案和會議精神,切實有效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提升課後服務水平,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會議強調,要充分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在教師觀念、課堂效率、作業機制、課後輔導、家校共育、名校引領等六項工作上持續用力,強力推動。

  一是著力轉變教師教育觀念。全校教師都要知曉“雙減”政策的重大意義、主要內容和具體舉措,要主動轉變教育觀念、創新教學方式。

  二是著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要充分考慮全體學生的情況,教學要更加註重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效率。

  三是著力健全作業管理機制。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加強作業完成指導,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及問卷調查,及時瞭解學生作業情況的反饋。

  四是著力提升課後延時服務水平。要拓寬課後服務渠道,積極為學困生進行個性化輔導,為學有餘力的學生進行綜合素質拓展,依據學情有效提升學生學業水平。五是著力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強化政策宣傳和家庭教育指導,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育兒觀、人才觀,凝聚教育共識,緩解教育焦慮。六是著力發揮名校引領作用。依託名校成都市實驗小學的優質教育資源,做好資源共享、管理提升、教研交流等工作,助推教師專業成長,激發學校辦學活力,促進學校辦學水平整體提升。

  學校負責人表示,“雙減”工作是一項國家政策,學校是落實“雙減”政策的“最後一公里”,雅安市名山區蒙頂山實驗小學將以“雙減”工作為契機,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育人模式的變革,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負擔,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雙減工作進展情況彙報8

  近段以來,我市按照《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檔案精神,以及省、泉州市“雙減”會議要求,按照“減負增效、積極穩妥”的工作原則,強化措施,全力推進,切實減輕中小學生學業負擔。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市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82所,其中小學64所,民辦學校3所。小學生總數為68676人,初中生總數為27749人。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在校生總數為4564人,其中小學在校生為3128人,初中在校生1436人,民辦學校在校生總數佔比為4.73%,其中小學在校生佔比為4.55%,初中在校生佔比為5.17%。目前,全市“已建立作業公示制度、出臺作業管理辦法、作業時間控制達標、開足開齊國家課程、考試成績等級呈現、開展課後服務學校”等各項指標均達到100%。

  二、工作進展情況

  (一)“雙減”工作

  1.校內作業管理落實情況

  一是注重高位推進、專業指導。市政府分管領導透過組織召開題會議、全覆蓋學校調研、教育專項督導等方式,推動全市學校加快推進“雙減”工作。先後制定《石獅市教育局關於加強中小學“五項管理”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石獅市教師進修學校關於加強和改進小學作業管理的指導意見》等檔案,舉辦《強化校本教研 落實“雙減”要求》《作業管理:從政策解讀到落地實施》等專題講座,提高學校對作業管理工作的認識,推動各校有效落實作業管理工作。

  二是注重規範管理、統籌調控。教育局要求各校成立作業管理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所有學校都已出臺作業管理辦法和作業公示制度。各校建立作業佈置統籌機制, 控制協調各科作業總量。班主任根據作業總量的要求,負責合理分配當天各科作業的具體時間,同時本著“合理、適度”的原則,審定學生休息日、節假日的家庭作業。有的學校由班主任填寫《作業佈置統籌登記表》和《作業管理反饋表》,確保學生每天的作業能做到學科平衡、總量控制、合理分配;有的學校對學生課外作業量採取調查問卷的形式,調查各班學生在家寫作業的時長, 校長對多數學生反映家庭作業過多的班級教師予以約談;有的學校和教師簽訂了“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教師承諾書等,確保作業規範管理工作順利實施。

  三是注重最佳化設計,提升質量。2021年10月份在全市啟動六大片區教研活動,組織學校開展以“落實雙減政策,最佳化作業設計”為主題的校本作業研討活動,進行作業設計經驗交流,分學段、分學科探討作業設計問題,指導幫助教師掌握作業設計、批改、分析、講評等技術,提高運用作業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能力,不斷提高作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如:石獅市實驗小學成立校本作業研究小組,組織學科教師探索各學科校本作業,以作業的精簡來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取得明顯減負提質效果。如:第二實驗小學從主題實踐活動入手,設計探究性作業、體驗性作業和實踐性作業,探索跨學科綜合性作業等。

  2.課後服務工作落實情況

  一是提前部署,全域覆蓋。為做好秋季新學期課後服務,我市於2021年8月中旬就提前部署,下發《關於做好2021年秋季小學課後服務準備工作的通知》及《關於制定課後服務安排表的通知》,指導學校“一校一案”制定課後服務具體實施方案。本學期實現義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全覆蓋,有需要的學生全覆蓋,82所公辦中小學全部開展課後服務。今年秋季自願參與課後服務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達85561人(小學59494人,中學26067人),佔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93.45%(小學總65274人,中學總26281人)。

  二是部門聯動,合力推進。石獅市政府高度重視課後服務工作,連續五年將課後服務列為年度為民辦實事專案。為適應新要求,各相關職能部門主動作為,2021年10月份聯合出臺義務教育階段課後服務工作新方案,創新學校課後服務新模式,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以實實在在的課後服務真正助力“雙減”和“五項管理”工作的落地落實。同時,積極對接第三方建立課後服務資訊化監管服務平臺,對學生選課、師資管理、服務評價等進行統籌管理和服務,目前在9所學校進行試點。

  三是提升服務,提高成效。各學校積極拓展課後服務渠道,豐富課後服務內容,採取“2+N” 服務模式:即提供“閱讀”“體育”基本看護,N種興趣培訓的課後服務,有機揉合課程建設與課外活動。如實驗中學附屬小學在基本看護的基礎上,開設演講、棋類、書法、舞蹈、拉丁、程式設計、游泳等60多個活動專案,涵蓋了科技、文體、藝術、語言四個領域的特色興趣班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多課後服務選擇;華錦小學開展了“漢字文化”特色校本課程以及豐富多彩的繪本故事、有聲語言、葫蘆絲、創意手工、跆拳道、無人機、船模等社團活動,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有效促進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各學校透過積極開發設定多種課後服務專案,滿足了學生多樣化需求和實現學生全面發展,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課後服務工作獲得《人民資訊》《福建日報》等主流媒體報道。

  3.校外培訓機構整治情況

  一是常態化聯合治理。加大針對學科類培訓機構不規範問題,開展全面清理整治,由市教育局牽總,由各鎮辦牽頭轄區派出所、市管、城管、消防等單位開展聯合檢查及日常隨機督查。截止2021年11月15日,共檢查120多家次,發現問題61條,開具整改通知書26份,整改61條,停止學科類培訓機構週末辦學64家,關停證照不齊機構18家。釋出七批黑白名單,共有白名單73家,黑名單18家。

  二是加快推進“營轉非”工作。制定《關於將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的通知》《關於將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的補充通知》,加強營利性學科類培訓機構轉型規範和服務工作。全市共有營利性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63家,預計本週可辦理完成30家。

  三是加強整治維穩工作。加強培訓機構資金監管工作,舉行機構資金銀行監管平臺遴選活動,確定監管銀行,並著手與相關接入銀行、培訓機構進行對接。加強與各培訓機構進行溝通,透過“網格化”管理人員瞭解機構動態,在推動轉型的同時,幫助機構解決問題、規範持續經營。

  (二)規範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工作

  一是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在民辦教育機構辦學過程中,透過章程制定、設立黨組織、從嚴治黨考評等工作加強黨的領導工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確保義務教育的公益性。

  二是規範民辦教育發展。控制增量,不再審批設立新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不再新增設立公有主體舉辦或參與舉辦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減少存量,將逐年減少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計劃數,儘量將民辦義務教育在校生規模佔比區域內控制在5%以內;同時規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行為,切實提升義務教育質量。控制學位,規範轉學行為,要求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中途轉學的要嚴格控制學位管理,不得突破起始年級核定的招生計劃,不得中途增班招生。

  三是增加公辦學校學位。本學期新增鵬山學校、後垵學校九年一貫制和信義實驗小學等三所公辦學校,新增小學、初中公辦學位各1800個。新建第九實驗小學和新擴建第七、第八實驗小學等專案將再新增108班5400個學位。這將大大優化了義務教育結構,落實隨遷子女“兩為主”入學政策。

  三、存在問題

  1.課堂質量、作業質量需要進一步提升。雙減工作以來,學生的課業負擔、作業量明顯減少,學校從一些的階段性課堂練習反饋,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有所下降,部分學生不能靈活應用。

  2.課後服務時間規定造成安全隱患。中小學普遍規定秋冬季下午課後服務至下午5點半,天色較晚,部分自行回家學生特別是農村學生存在安全隱患。

  3.培訓機構轉為“地下”經營。為逃避專項治理整治,部分機構可能存在將培訓活動轉為“地下”培訓,或開展上門“一對一”等方式培訓,較難查處。

  4.教師負擔較大。參加課後服務的教師在校工作時間普遍每天超過12小時,工作壓力大,難以同時照顧家庭,部分教師有牴觸心理。

  四、下一步工作考慮和建議

  1.加強學生減負“提質”工作。圍繞“高效課堂”“作業設計”等,全面推進校內教研和校際教研工作,力爭以加強教研提升立德樹人成效。

  2.加強課後服務“提效”工作。要求落實每週五天、每天至少2小時的`課後服務時間要求,做好人員調配、服務內容安排、經費保障、安全管理、供餐服務等各項工作。各校結合優勢特色,利用課後服務搞好培優補差工作,積極開展設定學科、文體、藝術、勞動等多種課後服務專案,切實增強課後服務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3.加強機構轉型“提速”工作。嚴格按照時間節點要求,加快培訓機構“營轉非”工作,逐一與培訓機構對接,催促機構儘快準備材料、提出申請、辦理完稅、清算報告等,確保12月底前完成轉型工作。

  4.加強督導檢查“提標”工作。嚴格“雙減”標準,將學校落實“雙減”工作納入責任督學的專項督查,以及學校年度綜合考評的重要內容,加強對各學校的督導。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建立教師、家長、學生舉報平臺,暢通投訴舉報渠道, 做到有舉必查、核實必處。

  雙減工作進展情況彙報9

  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對於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恭城瑤族自治縣教育局堅持疏堵結合、標本兼治,最佳化“學校教育”關,打破“應試焦慮”關,抓實“日常監管”關,堅決把“雙減”工作落到實處。

  一、堅持減負增效並舉,切實減輕學生作業負擔

  (一)落實“雙減”政策,制定恭城瑤族自治縣關於進一步 《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的實施方案》,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作業數量過多、質量不高、設計不科學、功能異化等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作業佈置更加科學合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實現“減負不減質,減量要增效”的工作目標。

  (二)督促義務教育學校落實作業公示制度,協調年級組、學科組和備課組統籌好作業科目、作業時間、作業總量。嚴格執行“雙減”要求,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時間不超過90分鐘,每天作業的科目不超過3科,當天無課的科目不佈置作業,週末家庭作業的時間減半。

  (三)提高作業質量。鼓勵佈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複性、懲罰性作業。加強作業完成指導。透過課後服務時間,指導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初中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教師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做好反饋,加強面批講解,認真分析學情,做好答疑輔導。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不定期抽查老師的作業批改情況,及時整改。

  二、持續加大監管力度,有效減輕學生校外培訓負擔

  (一)嚴格監管制度。為加快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轉型工作,2021年9月23日,我縣結合實際研究制定了《恭城瑤族自治縣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方案》,進一步向機構宣傳“雙減”工作的必要性。陸續收回了合法的六所校外培訓機構的原辦學許可證。之後,抓緊時間給他們辦理好新的非營利性辦學許可證。到2021年10月12日止,原六所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中,三所已成功辦理好新的非營利性辦學許可證,一所停辦學科類培訓,兩所正在辦理營轉非申請。

  (二)形成監管合力。為了進一步落實“雙減”工作,在2021年9月14日,我局聯合市場監管局、民政局等部門召集六家校外培訓機構開展“雙減”專項整治工作會議,對前期工作進行了階段性的總結,並對“雙減”工作一些重點難點困惑點,比如能不能建立綠色通道快速簡單地辦理營轉非流程等,各部門進行了答疑解惑,獲得了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者對我們“雙減”工作的進一步理解和支援,並部署下一步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工作。

  (三)推進長效治理。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堅決查處變相違規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問題的通知》精神,在2021年9月6日,聯合市場監管局、消防大隊、衛健局、公安局等部門對我縣合法登記的六所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開展了排查執法整治行動,經核查,六所培訓機構均已停止學科類培訓。在我縣區範圍內,未存在變相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的行為。2021年10月12日上午,與衛健局等部門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了“雙隨機”抽檢工作,都已暫停學科類培訓。

  為做好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工作(以下簡稱“營改非”),教育部辦公廳等三部門印發了《關於將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的通知》(教監管廳〔2021〕1號),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的函》(教監管司函〔2021〕7號),區教育廳等三部門印發了《關於做好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的通知》(桂教基教〔2021〕101號),我局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以上“營改非”通知要求,在2021年11月8日製定了做好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的工作方案。在推進培訓機構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的過程中,將切實加強調查研究,及時摸排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科學制定風險防控應急預案,督促機構妥善做好存量課程消化、相關人員安置等工作。對工作中出於規避政策調整而發生的各類違規處置資產、侵害學生和教學人員合法權益以及其他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及時採取措施加以干預和制止,以疏導堵點、化解矛盾、防範風險。

  三、落實政策,有序開展校內課後服務

  按區、市要求,義務教育城鎮學校秋季學期全面開展校內課後服務工作。2021年9月1日開學後,全縣除寄宿制學校外,有3所縣城小學和8所鄉鎮中心小學開展了校內課後服務。各學校積極探索課後服務“5+2”形式,實現“1+X”的服務模式,即“作業輔導+社團活動”,將足球、籃球、輪滑、藝術等特色課程與課後服務相結合,豐富課後服務形式,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切實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加強課後服務工作督查。教育局督導室根據各股室聯絡學校分工,組建“雙減”“五項管理”綜合督查組,分赴各學校督查指導“雙減”等工作,規範工作流程,提高服務質量,嚴肅收費管理,確保學生及家長滿意。自今年秋季開學以來,家長和學生對學校實施課後服務工作均非常滿意,一是學生課外作業在學校全部解決,不用家長在家輔導,既減輕了家長負擔,又保證了學生睡眠時間。二是延時服務為家長有效解決了接孩子時間與正常下班時間不匹配問題,家長下班順便接孩子回家讓家長滿意放心。

  總之,恭城縣落實“雙減”工作責任到位,按時完成校外培訓機構整治,全面清理不規範的校外培訓機構,將規範的校外培訓機構全部進行營轉非整治。有序規範開展校內課後服務工作,有效解決家長急難愁盼問題,最大程度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需求。

  雙減工作進展情況彙報10

  根據2021年度省市紀委“點題整治”要求及省市“雙減”有關政策檔案精神,永泰縣教育局紮實開展整治校外培訓機構不規範問題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行動,有序有效推進中小學課後服務工作,切實保障全縣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工作進展

  (一)校外培訓機構整治持續推進

  一是強化部門合力。調整充實永泰縣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成員,由縣政府牽頭,建立教育、民政、人社、住建、文旅、衛健、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公安、消防、城管和鄉鎮(社群)共同負責的縣、鄉兩級工作機制。部門職責明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緊密協作,目前,已聯合對全縣校外培訓機構進行拉網式排查6次,摸排面向中小學生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13家,其中有證有照的3家,無證有照的8家,無證無照的2家。

  二是強化集中整治。目前已關停心學力國際教育等4家有照無證超範圍從事學科類培訓機構,取締了永泰縣小新星教育諮詢有限公司等5家學科類培訓機構,對超範圍經營的晨希託管已整改到位。各類校外培訓機構已一律停止學科類培訓,相關機構對所有學員登記造冊,並按規定核算需退還的學費,各相關培訓機構退費工作已辦結。

  三是強化機制建設。嚴把審批入口關,嚴格落實年檢監管,建立黑白名單制度,實施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將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納入鄉鎮(社群)管理範圍,7月下旬更新發布一批黑白名單,努力打造風清氣正的校外培訓市場,促進校外培訓機構依法、規範經營。

  四是強化“營轉非”推進。根據省市要求,10月份,已組織新高博培訓學校等3家學科類培訓機構負責人召開會議,要求培訓機構做好財產清算,從“營利性”轉型登記為“非營利性”,申換辦學許可證,並會同縣民政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做好轉型登記相關工作,有序推進培訓機構“營轉非”工作。

  (二)課後服務工作落地見效

  一是課後服務確保“一校一案”。教育局制定《永泰縣中小學課後服務工作實施方案(試行)》,作為“一校一案”的指導性綱要,指導督促全縣相關中小學依據學段、校情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後服務工作實施方案,有序推進課後服務工作,杜絕中小學生流向校外學科培訓機構,切實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二是課後服務實現“雙覆蓋”。除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規定可以不施行的小規模學校外,全縣25所小學、22所中學已經全面有序開展,還有7所中學主動開展。目前,我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30153人,參加課後服務的學生21195人,超過省平均水平,做到有需要的學校和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

  三是課後服務力求“豐富+特色”。在實施過程中,逐步完善課後服務機制,豐富課後服務專案,有序推進相關工作,確保實效。比如,實驗小學實施“五育融合提質量 課後服務潤花開”,推出的“五個雙”(雙覆蓋、雙統一、雙結合、雙全面、雙提升)課後服務新舉措,讓家長滿意,讓孩子開心;葛嶺中學根據學校實際及校外資源,開展下午課後及晚自習全覆蓋服務,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提升學校管理水平,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所有承擔課後服務工作的學校,在課後服務時間內,開展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多種形式活動,促進學生健康全面成長。

  二、存在問題

  (一)存在變相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證照不全的機構或個人,以諮詢、文化傳播、“家政服務”“住家教師”等名義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不具備教師資格的人員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違反相關規定的隱形變異學科類培訓。

  (二)課後服務相關制度有待完善。上級有關收費、勞務費發放等具體檔案尚未出臺,學校及教師對課後服務工作的長期有效開展存在一定憂慮;部分學校課後服務工作時間與家長接送銜接還存在不夠匹配現象。

  三、原因分析

  (一)市場需求、培訓利益的驅動,造成無證無照或無證有照機構及個人變相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

  (二)上級有關收費、勞務費發放等具體檔案尚未出臺,社會群眾對課後服務工作了解不夠;鄉村中小學大部分家長沒有上班,部分家長對學校課後服務工作收費有點牴觸;個性化服務還有待於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健全監管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加強監管隊伍建設,強化部門協同監管,落實部門監管職責,防止“回潮”現象。縣教育局不再審批面向學齡前兒童、義務教育階段、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明確學科類培訓機構辦理“營轉非”登記時間表路線圖,確保今年年底前完成轉型登記相關工作,並依照有關規定和程式,建立健全培訓機構資金監管機制。

  (二)進一步推進學校課後服務工作。指導學校充分利用設施裝置、場館及師資,制訂個性化服務套餐,滿足學生需求。同時,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及互幫互助培養,進一步深入檢查午託服務餐飲供應,確保營養搭配比較合理,學生飲食安全,持續提升課後服務水平,讓學生開心,家長滿意。

  雙減工作進展情況彙報11

  “雙減”工作實施以來,為切實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建堂中學制定了《作業質量定期評價制度》和《作業管理規定》,讓學校的責任迴歸學校,讓家庭的責任迴歸家庭,共同引導孩子自主完成、自我管理作業。

  1.把握作業育人功能。遵循教育規律、堅持因材施教,嚴格執行課程標準和教學計劃,在課堂教學提質增效基礎上,切實發揮好作業育人功能,佈置科學合理有效作業,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形成能力、培養習慣,幫助教師檢測教學效果、精準分析學情、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學校完善教學管理、開展科學評價、提高教育質量。

  2.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初中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90 分鐘,班級黑板上貼有作業公示表,由每天任課教師完成填寫,由全體師生共同監督。

  3.創新作業型別方式。根據學段、學科特點及學生實際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佈置書面作業、科學探究、體育鍛煉、藝術欣賞、社會與勞動實踐等不同型別作業。鼓勵佈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科學設計探究性作業和實踐性作業,探索跨學科綜合性作業。切實避免機械、無效訓練,嚴禁佈置重複性、懲罰性作業。

  4.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教師根據實際學情,精選作業內容,合理確定作業數量,作業難度不得超過國家課程標準要求。定期組織開展優秀作業評選與展示交流活動,加強優質作業資源共建共享。

  5.加強作業完成指導。教師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和課後服務時間加強學生作業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時間管理能力,讓學生在校內能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

  6.認真批改反饋作業。教師要對佈置的學生作業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強化作業批改與反饋的育人功能。作業批改要正確規範、評語恰當。透過作業精準分析學情,採取集體講評、個別講解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及時反饋,特別要強化對學習有困難學生的輔導幫扶。

  7.不給家長佈置作業。嚴禁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切實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營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圍,合理安排孩子課餘生活,與學校形成協同育人合力;督促孩子回家後主動完成學校佈置的作業,引導孩子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激勵孩子堅持進行感興趣的體育鍛煉和社會實踐;不額外佈置其他家庭作業。

  雙減工作進展情況彙報12

  為全面貫徹關於教育減負提質相關工作要求,認真落實各級關於“雙減”工作要求,經過前階段工作的落實,現將現階段“雙減”工作實施過程中的主要經驗彙報如下:

  一、建立校內作業公示制度,實時監測作業量

  建立作業總量控制和作業佈置情況檢查制度,出臺《作業佈置與批改管理制度?》、《作業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加強作業統籌管理,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科學佈置作業,保證學生充足的睡眠時間。班級設定作業公示角,公示每日作業。學校利用資訊化方式線上編輯各班各學科每日作業量佈置情況。嚴格按照“雙減”要求有效控制學生作業量和時長。

  週末、假期設立彈性作業,實行作業分層;堅持零起點教學,一、二年級全面取消紙筆測試,開展形式活潑的課程學習活動,以“成長資料袋”的形式記錄學生的發展過程。

  二、創新作業型別,提高作業質量

  佈置分層作業,針對學生學習水平差異設計不同難度、不同題量的作業。對作業進行選編、改編、創編精選作業內容。

  設計實踐性作業,因低年級不佈置課後書面作業。一年級班級開展主題閱讀實踐活動。設立親子閱讀小組,開展家庭親子共讀和校外親子共讀活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營造良好讀書氛圍。在操作中學習知識,也能感受學習樂趣。

  設計個性作業,比如“作業超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老師提供的作業內容。提高孩子主動完成作業的興趣。又比如讓學生“說”作業、“畫”作業、“編”作業。低年級可以安排生動活潑的“口頭”作業。比如親子口算“你問我答”。

  完善教學視導工作,透過教學視導,抓實課堂教學常規,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強化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強化對作業來源、設計、佈置、批改、分析、反饋、輔導等全過程管理,強化作業與備課、上課、輔導、 評價等教學環節的系統設計。將隨機聽課制度化,做到每週隨機聽課有落實,有記錄,有實效,常抓不懈。

  三、豐富多彩的課後延時服務

  逐步豐富服務內容。課後延時服務分成兩個不同時間段實施。

  第一階段的中午課後延時服務以“聽.讀”為主,聽學校的特色專案“空中英語”,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感受不同語言的特色。品讀學校的“古詩專輯”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這也就是古人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

  第二階段的下午課後延時服務以“作業輔導”和“社團活動”為主。作業輔導主要引導學生自主完成課後作業,同時對學困生加強輔導。教師針對問題原因尋找有效措施。注意培養學習興趣、消除自卑感,增強學習信心、調動學習積極性,多給予實事求是的鼓勵和激勵。對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社團活動主要依託學校綜合組老師開設各種社團活動,從體育專案中的籃球、足球、象棋;藝術專案中的小提琴、口風琴、南音、手工等。開展社團活動,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精神。社團活動與課後學業輔導相結合,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獲得更多自我展示的平臺,大大拓展了學生興趣發展的空間,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和綜合實踐能力。

  四、積極為教師做“減法”

  一是學校除了積極為學生“減負”,同時也積極為教師做“減法”,實行各學科教師輪流參與延時制度,參與了中午延時服務的老師,下午則儘量安排課後延時服務。

  二是為教師解決子女接送問題,學校對參與下午時段課後延時服務教師的子女實行輪流接送,個別就讀不同學校的孩子,確實無人接送的,可申請行政代班。

  三是為教師提供早中晚三餐,特別是學校為參與延時服務的老師提供晚餐,教師可在學校就餐後再回家,減少了回家後還要煮飯壓力,提升教師生活幸福指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