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2021《感動中國》優秀心得體會(精選14篇)

收看2021《感動中國》優秀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收看2021《感動中國》優秀心得體會(精選1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收看《感動中國》優秀心得體會1

  她沒有生兒育女,卻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學生和華坪兒童福利院50多名她是黨的十七大代表,集“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十大女傑”等榮譽於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縣表彰,但是她沒有驕傲自滿,始終視自己為一個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價值追求銘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崗位和繁瑣的工作中。孤兒的“校園媽媽”、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平凡事業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堅守三尺講臺。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盡職盡責的精神,鑽研學校教學和管理,身體力行,教學成績突出。

  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事蹟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

  張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體現了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體現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師把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具體落實到了自己的事業和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和執著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樸實、真實、感人的事蹟贏得了人們對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幾個方面所彰顯的精神內涵,深刻地感動了我。

  用她的話說就是“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她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她熱愛黨,熱愛人民,更熱愛貧困山區的人民,為了辦好女子高中,她鍥而不捨,歷盡艱辛,但始終堅信,依靠共產黨就能辦成事,就能成就她的夢,辦一所女子高中的夢,讓無數個貧窮的女孩子圓大學的夢,她要透過培養女大學生來促進我們貧困山區脫貧,促進現代文明建設,讓孩子們透過讀書改變命運、改變人生。

  她不僅是一個優秀的黨員幹部,她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黨,奉獻給了人民,奉獻給了她熱愛的教育工作和學生。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懷著心繫群眾、服務人民的公僕情懷,發揚銳意改革、勇於開拓的創新精神,端正紮根基層、勤奮敬業的務實作風,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收看《感動中國》優秀心得體會2

  暴雨如注、電閃雷鳴,洶湧的洪水漫過道路,眼前是黑壓壓的模糊世界……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30歲的壯族女幹部黃文秀生前傳回的最後影片畫面。

  “現在這麼晚了,天氣預報說有暴雨,你一個女孩子開車不安全,明早再回吧?”“不行,我今晚必須趕回去,我也看天氣預報了,百坭村那用屯可能發生洪澇……”懷著為民初心、踐行使命的廣西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

黃文秀,在面臨洪災的那一刻,她毅然選擇了進村搶險疏散村民,她用短暫的生命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年僅30歲的黃文秀在基層扶貧工作中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黃文秀作為年輕的第一書記,從“扶貧新手”變為群眾最信賴的人,她在任期內,實現了貧困戶戶戶有致富門路,村集體經濟專案收入翻倍,她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成績斐然。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黃文秀只有前進,沒有後退,她帶著為村裡做貢獻的初心,肩負脫貧攻堅的重要使命,在這個貧困的村莊揮灑熱血,帶領全村克服種種困難,讓村民脫下貧困的帽子,走上致富的路,甚至為了全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人民的好乾部,百坭的好女兒黃文秀走了,她用生命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洪水是無情的,黨是有情的。黃文秀就這樣離我們而去,但是她的無私奉獻,盡職敬業的崇高精神永遠鐫刻在人們心中。黨員幹部要向黃文秀學習,在脫貧攻堅、精準扶貧道路上,要堅定目標,精準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為民初心,復興使命,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黃文秀的事蹟和精神激勵著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基層幹部,他們在緬懷的同時,更加堅定著在脫貧攻堅的事業上揮灑青春的信念,他們將接過黃文秀精準扶貧的接力棒,完成她的未完成,更加努力的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收看《感動中國》優秀心得體會3

  “還是這個季節,還是這個時間。還是對溫暖的渴望裡,還是您期待的目光。在這個極具變化的時代裡,總要有些不變的東西,讓我們在向前走的時候會更踏實。”雖然言辭不是那麼的華麗,但是卻讓人聽著很舒服。

  看完這個欄目,心裡有說不完的感動。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如此的平凡,如此的普通,可是他們的事蹟卻是那麼地不平凡、那麼地令人震撼。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從事不同的行業,但他們卻又有著同樣的精神,而這種精神用一兩句話是無法表達的。

  有時候常在想,是什麼力量致使他們有如此廣闊的胸懷?他們的壯舉,讓有著十幾億的人口的大國動容。

  在這次的評選人物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被評為雷鋒傳人的郭明義。他的故事從鋼鐵城傳到全國,作為新時期的道德模範,郭明義的愛心源自於平凡,雖然看起來只是一件件的小事,但是當量達到一定的時候,就成了質的改變。可能對我們來說,獻一次血,沒什麼的,可是他堅持了20年,累計達6萬升血,是自身血液的6倍之多。他的血液流動在無數需要人的血管裡。

  在被他幫助的人裡,有一個叫楊思雯的女孩。楊思雯上小學的時候郭明義就開始贊助她上學,並且資助她和奶奶的生活。在沒見到郭明義之前,她奶奶想這個人肯定是西裝革履,皮鞋鋥亮,至少從外表看起來是一個有錢人。可是當她看到這個默默資助她們的人,竟然是一個身上穿著勞動服、腳穿大頭鞋、褲子上還有補丁的平凡工人時,她的眼淚就忍不住留下來。

  郭明義以他的實際行動詮釋著雷鋒精神,他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其實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麼,為集體做些什麼,為家庭做些什麼,那我們會成為一個讓別人感動的人。而我們的家庭、集體、祖國也就越來越好了。就像《愛的奉獻》裡面的歌詞一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收看《感動中國》優秀心得體會4

  在安徽巢湖,150年未遇歷史高水位的危急已經遠去,20餘萬名緊急轉移的群眾陸續返回家園。然而曾連續奮戰96小時、救出2600多人的安徽廬江消防救援大隊教導員陳陸,卻犧牲在7月22日決堤的洪水之中,年僅36歲。

  “他有雙特別有力的手和沉穩洪亮的聲音。”陳陸救出的當地村民、孕婦解啟霞淚流滿面。

  “陳陸朝我們吼過兩句話:出發去救人時候喊‘我打頭’,他的領航艇遭遇漩渦時喊 ‘快掉頭’。”合肥市藍天救援隊隊長蘇琴說,是陳陸的大吼,救了其他十幾名救援人員的命。

  這不是陳陸第一次為救援生命挺身而出。雪災中,他帶隊奮戰救援48小時,腳趾嚴重凍傷,險些截肢;火災中,他長時間暴露在沼氣裡戰鬥,膠靴被燒穿,雙腿被高溫燙傷;汶川地震,他咬牙拖著傷腿,揹著30多公斤的破拆器材,連續10天在震區救援……

  選擇消防、紮根消防基層15年,陳陸在救援一線1次病危、2次暈厥、8次負傷。但對陳陸來說,“火焰藍”就是他心目中英雄的制服顏色,“救民於水火,助民於危難”就是他選擇成為的英雄模樣。陳陸一片灼灼初心一直燃燒到了最後,只為每個生命無恙。

  收看《感動中國》優秀心得體會5

  觀看過程中,不少平日裡活潑開朗的戰友都不禁潸然淚下,每位獲獎者的身上都閃爍著人性的光輝,有的戰友感動於默默無私奉獻的小人物,有的戰友感動於捨生忘死的戰士,還有的戰友感動於力挽狂瀾的機長,他們每個人,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向全國人民詮釋著生命的意義、活著的意義,這種由生命爆發出的力量令人無比動容,讓我們感嘆同樣平凡的人卻有著如此不平凡的人生。

  其實他們教會了我們很多,留意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積累,微笑地面對路途中的挫折與困難。傷情牽動國人心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其實就是我們身邊最普通的一名戰友,可當他喊出那句:你退後,讓我來時,他便不再平凡。正是因為身邊有著這樣的戰友,才更加激勵著我們為強國強軍夢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收看《感動中國》優秀心得體會6

  她是一個生活在無聲世界裡的殘疾人,也是中國唯一登上兩大世界頂尖藝術殿堂的人。美國卡耐基音樂廳和義大利斯卡拉大劇院都留下了她婀娜多姿的舞蹈。

  她是一個樂觀的人,兩歲時被一次高燒奪去了聽覺,成了一個可憐的聾啞人。在無聲的世界裡,她從不自暴自棄、自卑自怨。她是一個堅強的人,雖然也空虛,但她沒有哭過。15歲那年她才開始正式學跳舞。她的基本功很差,想要完成舞蹈任務——《雀之靈》真的是比登天還難。當時老師對她沒有信心,認為她不是值得培養的料子,隨便教了她幾簡單的動作就叫她練。有時她練得厭倦了,就忍住性子繼續練,一直練到胳膊腫了。練到後來,她能一次轉幾百個圈子。老師再來上課時,才知道她花了很多功夫,看她的勤奮,改變了對她的看法,認定她是個有前途的人。

  《千手觀音〉這個舞蹈用無聲的語言向人們講述了愛的意義。正因為有愛才使殘疾人能在大家的關心下健康地生活,連殘疾人都知道要用愛來回報所有的人,我們更應該珍惜身邊的人給我們的愛,並用自己的真誠去感恩。

  收看《感動中國》優秀心得體會7

  危急時刻,一句‘你退後,讓我來’的挺身而出,展現著軍人的責任和擔當!演繹著新一代‘四有’革命軍人的'品質,鐵骨錚錚,以血肉之軀擋住危險,我們同時也作為滾雷英雄的一員,這種大無畏的精神使得我們練就過硬本領,隨時為人民,為祖國犧牲一切,牢記軍人的使命永葆軍人鐵血擔當和英雄本色”深刻的感悟,時刻激勵著官兵們向“雷神”同志看齊。

  觀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雷神”,你是好樣兒的!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和楷模。你雖然失去了雙眼和雙手,但請讓我們來做你的眼睛和柺杖,讓我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奮守紀,恪己奉公,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再一次看到掃雷英雄杜富國時,我的內心深處深深的被觸動,在平凡之中看出英雄的可貴,一個國家的強盛需要英雄的挺身而出,雙目失明不能阻擋你為國奉獻的熱情,失去雙手你還能勇當排頭兵!讓我們為這個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新時代革命軍人獻上一個軍禮,英雄的事蹟將永遠激勵我們在強軍路上砥礪前行。

  收看《感動中國》優秀心得體會8

  7月22日,安徽合肥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喊出這句“我打頭!”,再次登上救援的橡皮艇出發。然而,廬江縣石大圩決口迅速擴大至50米,橡皮艇被捲入激流漩渦側翻。已經奮戰了96小時、轉移救援出2600多人的陳陸,就這樣消失在滾滾洪流之中,再也沒有回來。

  “教導員!”“陳陸!”和陳陸並肩奮戰的消防員們竭力呼喊著,與陳陸素不相識的其他救援隊伍全力搜尋著。24日下午,搜救隊伍在距離事發地約2.3公里的下游發現了他的遺體。陳陸同志英勇犧牲,用定格在洪流之中的36歲寶貴生命,詮釋了他心中“人民至上”的信念。

  “誰打頭?”“我打頭!”

  汛期以來,受持續強降雨及上游來水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水位不斷攀升,遭遇了150年未遇的歷史高水位。

  7月22日,持續暴雨中,巢湖再次危急。隨著幾聲巨響,已經開始漫堤的廬江縣石大圩防洪大堤被洪水撕開了20米寬的決口。隨即,5.8平方公里內的4個行政村成為海洋一般,6500人被洪水圍困,處境危險。

  接到縣防汛救災指揮部的指令後,已在抗洪搶險一線連續奮戰了好幾個晝夜的陳陸,再次集結隊伍,攜帶好救生裝備和4艘橡皮艇,以最快的速度,向著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出發。

  在被洪水淹沒的廬江縣同大鎮連河村,陳陸和隊員們拖著疲憊的身軀,一次次登艇,一次次出發,救人、再救人……

  大隊長方銳至今還記得陳陸當時疲倦的神情。他勸陳陸休息一會兒,但陳陸說:“我對這片水域情況熟悉,水性也好。你們去,我放心不下。”

  然而“放心不下”別人的陳陸,這次卻成了所有人的心痛。22日下午,當決口擴大到50米,洪水以令人恐懼的速度奔湧時,陳陸帶領隊員與藍天救援隊組成編隊,他“打頭”作為1號艇領航衝鋒。

  跟隨陳陸的2號艇上,合肥市藍天救援隊隊長蘇琴一直忘不了和陳陸出發前那段簡短的對話:

  “你們是不是去救人?”

  “是的!”

  “誰打頭?”

  “我打頭!”

  蘇琴說,她一輩子忘不了在大洪水之中的那種無助感,但更忘不了的是,陳陸和其他消防員們義無反顧向前衝的背影。

  陳陸所乘的1號艇駛過連河村村委會附近時,急流中忽然出現3米多的水位落差——這是水域救援中最不可預料、最可怕的“滾水壩”。

  “掉頭、快掉頭!穩住、不要怕!”千鈞一髮之際,陳陸連聲吼道。誰都沒想到,這成了他留下的最後話語。

  話音剛落,橡皮艇猛然側翻,艇上陳陸等5人全部被捲入洶湧湍急的洪流中。跟隨其後的3艘艇得以及時調轉艇頭,蘇琴等人險之又險地避免了翻艇。

  與陳陸一同落水的消防員李俊傑回憶,在落水後還隱約看到了陳陸的身影。他和隊友常青用盡全身力氣浮出水面、摸索到艇舷的尼龍繩並死死地抓住。兩人下意識地去抓陳陸時,一個巨浪突然劈頭而來,陳陸的身影隨之不見。

  李俊傑、常青、李順3名消防員僥倖脫險,但陳陸和作為嚮導的連河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松在洪水中失聯。截至發稿時,救援隊伍仍在繼續搜尋王松。

  收看《感動中國》優秀心得體會9

  2月18日,《感動中國》如約而至。鍾揚、杜富國、王繼才王仕花夫婦、程開甲等人十一人獲頒“年度人物”。

  這是一群以血肉之軀書寫不朽偉業的人。超越海拔六千米,跋涉高原十六年,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鍾揚教授率領團隊在青藏高原採集了數千萬顆植物種子,彌補了國家種質庫的空白;面對爆炸的地雷,杜富國對戰友喊出“你退後,讓我來”,英勇負傷,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使命擔當;退伍軍人呂保民見義而勇,不惜身受重傷,制服持刀行兇歹徒;退休老人馬旭與丈夫畢生節儉清貧,將全部積蓄捐給貧困的家鄉;“英雄機長”劉長健臨危不亂,在萬米高空挽救了119名乘客的生命;王繼才、王仕花夫婦,守護海島32年;張玉滾支教17年,用窄窄的扁擔挑起山村孩子的未來……

  這些平凡又偉大的普通人,無愧於殊榮。他們用善意、勇敢、毅力、使命,昇華了自身,也標註了新時代的價值座標,又匯聚成溫情的海洋,讓人動容,催人奮進。他們是我們這個時代裡,從國家到個體都引以為傲的精神豐碑。

  從他們身上,有人讀出了文明的傳承。一個文明的民族,不僅要有經濟的進步發展,也要有精神的高度和厚度,我們要做的不只是給文明以歲月,還要還歲月以文明。如此,便離不開對一個個心動瞬間的記錄,對生活中溫暖與感動的銘記與傳承,在漫長的歷史中始終回應著時代的價值渴求與信念堅守。學會銘記才有文明,有文明才有希望,精神的力量翻滾升騰,環抱著每個人的一舉一動,便會傳遞著心靈的方向感與歸屬感。

  從他們身上,有人讀出了感動的力量。2018年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裡,有90後,也有耄耋老人;有賣雞蛋的大爺,也有兩院院士。他們生逢不同的年代,守護著不同的崗位,堅守著不同的初心,卻在“奉獻”的精神世界中相遇,共同向我們傳遞著“利他”的價值觀。他們拒絕誘惑,甘守清貧,付出了青春乃至寶貴的生命。這種力量,怎不讓人淚流滿面?

  感動中國是一扇視窗。十七年來,上百位年度人物用偉岸的身姿,奠定了精神豐碑最堅實的底座。更多的人則從感動中汲取力量,用精神之光點亮自己前行的路。公交車上讓座的年輕人,為清潔工免費提供熱水的熱心店長,春晚小品中那個春節不回家,在車站為大家排憂解難的鐵路警察……他們也許永遠登不上“感動中國”的舞臺,卻在“行動中國”的大舞臺上,用熱心,用擔當,用奉獻,溫暖了每一個平凡的瞬間。

  一朵朵浪花匯成了時代的巨浪。獲獎者終究有限,但精神的獎盃在所有觀眾手中傳遞。十三億中國人,人人心裡都燃著一團烈火,這團烈火越燒越旺,化做無窮無盡的力量,這是咱們的靠山,這是咱們永遠幸福的保證!

  收看《感動中國》優秀心得體會11

  晚霞染紅了天空,我漫步在放學路上。同學們七嘴八舌地交談著,我卻無心交談。剛剛看完《感動中國2012》年度頒獎典禮,我的心仍在震動著,久久不能平息。片中的十大人物,每一個都使我深有感觸,有給一百三十多個孩子當母親的高淑珍、長使英雄淚滿襟的羅陽等。

  何玥,一個我從沒聽說過的小學生,今日卻讓我的心銘記著她的名字。儘管她已經不在,但她的故事仍然感動著我。

  患了腦瘤的何玥從父親與醫生的交談中得知自己只剩三個月時間。而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知道可以捐獻器官時,便不顧一切的提出要捐獻器官,然而卻幾番遭到了家人的拒絕。鄉里人都說,人都已經死了,還要在身上動刀子,那該有多痛苦啊!可是何玥再三要求要捐獻器官。要知道,何玥的大腦此時已經長滿了瘤,那樣子一定疼極了。儘管如此,何玥的裡仍裝著別人。何玥再也撐不住了,終於,她永遠的閉上了雙眼。何玥的父親為了完成女兒最大的心願,狠了狠心,為女兒填寫了一張捐獻器官的單子。何玥的腎臟成功的捐給兩位患有尿毒症的西藏小夥和桂林小夥。何玥不在了嗎?不,她的生命仍在延續,此刻的她一定笑得很燦爛。

  正值花容時節,你卻悄然離去,你似從天而來的小天使,為世界撇下光輝。想一想,何玥,一個與我年齡相仿的小學生,儘管年紀小,可是她的心胸卻比天空還要寬廣。十大人物中,我最敬佩的是一位女教師,她的事蹟同樣感人肺腑。

  張麗莉,一位年輕的女教師,在一次交通意外中失去了雙腿。

  一天放學,校門口到處是人。有位小同學面目緊張,眼看一輛車就要撞到他了,這時,一位老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把那位小同學推到一旁,自己被壓在了車下。

  從此,老師落下了殘疾,儘管她失去了雙腿,卻仍堅持教育學生。沒錯.故事中的老師就是張麗莉。她用雙腿換取了一個生命,她是多麼的偉大,受人敬仰啊!

  十大人物,每個人物都是美麗的。不管他們是已經不在的,還是健在的,我都應該好好地向你們學習。在此,我以一名“少先隊員”的身份,向你們鼓掌致敬!

  收看《感動中國》優秀心得體會12

  6月16日深夜,百色市凌雲縣、樂業縣遭遇強降雨引發山洪,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共產黨員黃文秀同志在山洪中不幸遇難,年僅30歲。

  百色市新化鎮百坭村,國家級貧困縣。而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的法學碩士黃文秀是百色本地人,當年得到教育扶貧資助就讀於百色祈福高中。研究生畢業後作為選調生回到家鄉,幫助人們擺脫貧困,建設家鄉並卓有成效。

  曾經她的一篇扶貧心得被刊登在北京師範大學校總會的微信公眾號上。其中寫到“在我駐村滿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車儀表盤的.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我簡單地發了一個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征,駐村一週年快樂’。這字裡行間透露出了極大的勇氣和信心,以及對家鄉的熱愛。她曾努力想“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基層幹部的苦辣酸甜,被這個年輕活躍,內心堅定、赤城無比的女孩打敗了。

  在這個貧困的村莊揮灑熱血,帶領全村克服種種困難,讓村民摘下貧困的帽子,走上致富的路,甚至為了全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她是人民的好乾部,用生命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洪水是無情的,黨是有情的。黃文秀就這樣離我們而去,但是她的無私奉獻,盡職敬業的崇高精神永遠銘刻在人們心中。她敢啃硬骨頭,把困難扛在肩上,充分體現了新時代青年擔當作為的品格。

  黨員幹部要向黃文秀同志學習,堅定目標,精準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收看《感動中國》優秀心得體會13

  在今年的獲獎人物中,有人將畢生奉獻給紅色信仰,有人把熱血拋灑在祖國邊疆……他們,用質樸的心靈創造著感動時代的力量,用平凡的故事書寫著自己傳奇的人生。“守邊老人”魏德友。駐守邊疆長達半個世紀,義務巡邊近20萬公里,76歲的他住土屋、喝鹹水,與星月羊犬為伴,與風雪餓狼較量,被稱為邊境線上“活的界碑”。

  “80後村醫”賀星龍“80後”村醫賀星龍。他是一名村醫,駐紮貧困鄉村16年。鄉親有病,他24小時隨叫隨到;付不起藥費,費用他能免則免。鄉親們說他“比親兒子還親”。“公益達人”劉天明。他是一位農民工志願者,16年來,眾籌助學金350多萬,幫助留守兒童300多名,成為外來工榜樣,帶動了更多普通勞動者投身慈善事業。“好姐姐”劉美。一個80後自閉症康復治療師,11年來她為1000餘名自閉症兒童及家長提供康復訓練和諮詢,為100餘名教師提供培訓,帶動了社會對自閉症的關注。“膠鞋書記”龐啟淵。一個深入一線摸底走訪,精打細算制定規劃的第一書記。他是村民口中的“膠鞋書記”“過細人”,更是鄉親們心裡溫暖的自家人、脫貧的領路人。“倔牛”蔣傳春。敢於創新的戒毒所長,七年來他倡導“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以業立人”,讓戒毒人員“出去不再進來”,把衡陽市強制隔離戒毒所變成“心靈再造的學校”。

  3歲高齡的他,仍然工作在一線,想陪大熊貓走到最後。

  收看《感動中國》優秀心得體會14

  今天觀看老英雄張富清的先進事蹟報道自己深受體會,他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蹟感人。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鬥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老英豪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據守初心、不改本性,業績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當地,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素樸實、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闊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典範。要活躍宏揚貢獻精神,凝集起眾志成城鬥爭新時代的強壯力氣。

  71年前,他是西北野戰軍的突擊隊員,冒著槍林彈雨,炸掉敵人四個碉堡,戰功卓著,是董存瑞式的戰鬥英雄。64年前,他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窮山區奉獻一生。從此,赫赫戰功被他埋在心底,隻字不提。7年前,他88歲,左腿截肢,為了不給組織添麻煩,更為了讓子女“安心為黨和人民工作”,裝上假肢,頑強地站了起來。老人用自己的人生經歷,詮釋了英雄的含義。

  英雄無言,致敬老英雄!我們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把小我融入大我、個人夢融入中國夢,真正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張富清老人是我們身邊的英雄,是我們不斷學習的榜樣,他的先進事蹟為我們今後的工作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更加堅定了我們的信心。我們必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堅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實幹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程序中,爭做新時代先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