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星級文明戶事蹟材料(精選8篇)

十星級文明戶事蹟材料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蹟吧,事蹟是用於表揚先進、樹立典型,使廣大幹部群眾見賢思齊,有所效仿,從而盡心竭力地做好本職工作而如實記載和反映工作、學習中湧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蹟的書面材料。那麼事蹟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十星級文明戶事蹟材料(精選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十星級文明戶事蹟材料1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同時,全市上下呈現出一片新氣象,在社會主義新農村中湧現一大批新風文明戶。陶莊鎮焦莊村陳粉所的家庭就是這樣一戶十星級文明標兵戶。

  陳粉所,女, 歲,中共黨員,現任陶莊鎮焦莊村結報員。陳粉所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從小刻苦學習,初中畢業後為照顧老人甘願在家務農,平時刻苦鑽研科技知識,關心時事政治和農村相關政策。在擔任結報員期間,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多年來一直受到鄉政府領導的稱讚。

  走進陳粉所的家,一種其樂融融的感受沁人心脾。乾淨整齊的傢俱,窗明几淨的生活環境,體現了她勤勞、樸實的生活原則;茶几上擺放有序的報刊和雜誌,體現了她的好學及關心國家大事的文化家庭氛圍。陳粉所尊老愛幼、勤儉持家、團結鄰里、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美德一直被大家所交口稱讚。

  一、遵紀守法、勤勞致富

  她從不參與賭博和封建迷信活動,經常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教育子女要守紀守法,在村民中樹立了遵紀守法的良好形象。

  她不畏艱難,勇於拼搏,合法經營,逐步走向了致富之路。她還跳出了個人利益的小圈子,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左鄰右舍,指導大家共同致富。日常生活中,她勤儉節約,絕不鋪張浪費,生活有規律、開支有計劃。

  二、家庭和睦、鄰里團結

  在陳粉所的家庭裡,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家庭的家規與家風。全家人互敬互愛,晚輩對長輩尊敬、孝順,長輩對晚輩愛護有加,親戚之間關係十分親近,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和睦家庭。

  在鄰里關係上,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構築和諧互助的鄰里關係是陳粉所的原則。她始終牢記“遠親不如近鄰”、“得饒人處且饒人”等為人處事的道德準則,多年來,在和鄰居相處中,總是相互幫助,相互關心,遇事相互協商,從未與鄰里爭吵過。每當鄰里有困難時她主動上門,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她們排擾解難,鄰里關係親如弟兄,情同手足。俗話說: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正是和睦溫馨、團結互助的鄰里關係,使她們一家生活有滋有味。

  三、熱愛學習,家教文明

  營造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是這個家庭的一大特點。陳粉所夫妻二人把追求上進、重視學習作為家庭建設的第一重點,並以此作為對子女言傳身教的法寶。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家庭對學習的投入逐年增加,家中訂有《致富之經》、《農民文摘》、《法制日報》、《生活百科》等報刊。《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是陳粉所家每晚必看的節目,陳粉所的丈夫還經常開玩笑說,“你不多看些新聞,多瞭解些黨的方針政策,多瞭解些法律知識,我看你怎樣當村支書,人家不說你是大老粗才怪。”正因為如此,陳粉所透過電視、報刊等途徑,瞭解黨的政策,使她在村上的工作中講政策,講方針,辦起事來公正、公平,老百姓都誇她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是一個為老百姓辦實事的村幹部。

  四、熱心公益,幫貧濟困

  陳粉所和她丈夫經常走家串戶,噓寒問暖,調解糾紛,對各家各戶的情況瞭如指掌,家家又總是喜歡找她們。陳粉所同志認為,和諧的農村形象要靠黨員來樹立,只有真心為村民服務,為村民辦實事,才能贏得大家的信任。她認真組織村民學習和諧社會的根本精神,根據農村的特點,深入群眾家庭進行走訪,掌握村裡每個家庭的基本情況,並把重點幫助孤寡老人和貧困戶作為她的工作重點。在她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下,村裡低保戶和扶貧戶的確定,沒有一戶違反上級原則,使貧困戶和扶貧戶真正受到社會的救助。

  陳粉所家庭的經濟相對富裕,但是她並不鑽個人利益的小圈子,熱心幫助她人是她感到最快樂的一件事。她對村上的困難群眾總是會慷慨解囊,伸出溫暖之手,在生活和經濟上真心實意地幫助困難群眾度過難關;另外,不論是為災區捐衣捐物,還是愛心捐贈,她都積極帶頭,在村民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組成細胞,是人們生活的基礎,家庭這細胞的健康與否,將直接影響著社會這個大機體的健康。加強家庭建設,營造和睦、溫馨的家庭氛圍,對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風氣的好轉,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群建設將起到重大作用。陶莊鎮焦莊村的群眾一提起陳粉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的先進事蹟和她的遵紀守法、勤勞致富、團結鄰里、熱愛學習、助人為樂的美德也一直被大家所交口稱讚。

  十星級文明戶事蹟材料2

  走進桑植縣芭茅溪鄉芭茅溪村,美麗的小別墅、乾淨的水泥路、漂亮的村部、成群的豬羊,山青水秀,移步換景,讓人羨慕不已。村民們則發自內心的感激道:能有今天這樣宜業宜居的好生活,多虧有了村支部這個‘火車頭’了。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為經濟建設服務

  “新農村建設必須基礎設施先行”,芭茅溪村重視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0.5萬元為小溪組、甘家灣組修建了蓄水池,100餘戶村民用上了乾淨、清潔的自來水;投資5萬元,興辦了芭茅溪農貿市場;XX年芭茅溪村完成小溪組2.5公里的公路硬化,使的全村組組通水泥路,解決了村民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困擾;新修河壩兩座,水渠1300米,確保了農民旱澇保收;大力實施改廁、該廚、及環境整治工程,普及太陽能使用者140戶,使的村貌煥然一新。

  二、發展特色產業 帶領群眾致富

  芭茅溪村170餘戶,648人,黑山羊存欄3500多隻,規模養殖戶達60多戶。年出售黑山羊收入達160多萬元,戶均增收3700元,XX年全村農民純收入達5100元。

  1、大力發展黑山羊養殖業。芭茅溪村村山場面積大,樹木茂密,飼草豐富,是養殖黑山羊天然牧場。6年前,村支部書記甘協成,從外地購進3只純黑山羊進行飼養,自己捧起書本,認真學習養殖知識,逐漸掌握了一套獨到的黑山羊養殖技術,養殖規模也由最初的3、4只發展到現在的200多隻,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在他的影響帶動下,全村許多農戶都開始養殖山羊。為此,村支部組織成立了養殖協會,由支部書記任會長,為養殖戶提供資訊、技術、資金、疫病防治、銷售等各方面服務,並多次舉辦技術培訓班、經驗交流座談會、外出參觀學習等活動。如今農民又掀起了沼氣發展熱潮,全村三分之二的農戶使用沼氣。村民把羊糞、羊圈內的雜草廢物等垃圾投入到沼氣池,產生的沼氣用於照明、燒水、做飯,沼渣、沼液澆灌果園,實現迴圈增收。“一村一品謀發展,黑山羊富了小山村”。為把發展起來的養羊業做大做強,村裡今年將規劃出120畝的黑山羊養殖基地,實行集中建場,分戶飼養,逐步擴大養殖規模,走產業化發展之路,為農民增收、農村發展鋪設一條金光大道。

  2、建果園調產業。芭茅溪村耕地人均不足一畝,如何讓農戶在如此少的耕地上,儘快奔上富裕路,始終是圍繞支部班子的一大難題。幾年來,兩委班子經過認真論證,調整了主攻方向,明確提出了“上山”的口號,大力發展果樹業。截止到現在,芭茅溪村共建苗圃130畝,建碰柑基地115畝,種植西瓜50畝。優質桃42畝,經過芭茅溪村黨支部的不懈努力,該村的產業結構越調越優,農民的信心也越來越足了。

  為民排憂解難 爭作群眾貼心人

  為了方便群眾辦事和聯絡,該村村支兩委負責人專門購置摩托車,當群眾遇到困難、糾紛,無論大小他們總是隨叫隨到,及時處理。XX年以來村支兩委解決重大歷史遺留問題數十起,為了解決山林糾紛、化解矛盾,他們深入農戶林地調查情況、掌握證據。有時部分山林需爬行3個小時,反覆上下數次。但他們沒有怨言,直到群眾滿意為止。

  三、加強支部班子建設 服務好基層群眾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關鍵要有一個好支部”,要想發展本村經濟,加快村民致富奔小康步伐,關鍵是要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芭茅溪村黨支部在建立“五個好”工作中,充分增強了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兩委班子形成了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切實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黨員在組織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奔小康中起到了骨幹帶頭和示範引導的作用;堅持了以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兩委班子關係協調、執行規範、服務高效;大力發展黨群共同致富組織,兩委班子具備了為農民服務和辦好社會事業的能力;堅持不斷加強和完善“三大作風”建設,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

  十星級文明戶事蹟材料3

  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指引下,全旗上下呈現出一片新氣象,在社會主義新農村中,湧現出一大批新風文明戶,毛山東鄉井架子村張玉霞所在的家庭就是這樣一戶十星級文明標兵戶。張玉霞,女,52歲,中共黨員,現任。井架子村婦聯主任、村支部委員,張玉霞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從小刻苦學習,高中畢業後,為照顧老人,甘願在家務農,平時刻苦鑽研科技知識,關心時事政治和農村相關政策,在擔任婦聯主任工作期間,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多年來一直受到鄉政府領導的稱讚。走進張玉霞的家,一種其樂融融的感受沁人心脾。乾淨整潔的傢俱,窗明几淨的生活環境,體現了他勤勞樸實的生活原則。茶几上擺放有序的報刊和雜誌,體現了他好學及關心國家大事的文化家庭氛圍。張玉霞尊老愛幼、勤儉持家、團結鄰里、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美德一直被大家交口稱讚。

  一、遵紀守法,勤勞致富。

  他從不參與賭博和封建迷信活動,經常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教育子女要守法守紀,在村民中樹立了遵紀守法的良好形象。他不畏艱難,勇於拼搏,合法經營,逐漸走向了富裕之路。他還跳出了個人利益的小圈子,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左鄰右舍,直到大家共同致富。日常生活中,他勤儉節約,絕不鋪張浪費,生活有規律,開支有計劃。

  二、家庭和睦,鄰里團結。

  在張玉霞的家庭裡,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家庭的家規與家風。全家人互敬互愛,晚輩對長輩尊敬孝順,長輩對晚輩愛護有加,親戚之間關係十分親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和睦家庭。在鄰里關係上,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構築和諧互助的鄰里關係是張玉霞的.原則。他始終牢記遠親不如近鄰,得饒人處且饒人等為人處事的道德準則。多年來,在和鄰居相處中,總是互相幫助,互相關心,遇事相互協商,從未與鄰里爭吵過。每當鄰里有困難時,他主動上門,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排憂解難。鄰里關係親如兄弟,情同手足。俗話說,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正是和睦溫馨、團結互助的鄰里關係,使他們一家的生活有滋有味。

  三、熱愛學習,家教文明,營造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是這個家庭的一大特點。

  張玉霞夫妻二人都追求上進,重視學習作為家庭建設的第一重點,並以此作為對子女言傳身教的法寶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家庭對學習的投入逐年增加,家中訂有《致富之經》、《農民文摘》、《法制日報》、《生活百科》等報刊,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是張玉霞每晚必看的節目,張玉霞的丈夫還經常開玩笑說:“你不多看新聞,多瞭解些黨的方針政策,多瞭解一些法律知識我看你怎麼當村好婦聯主任,人家不說你是大老粗才怪”。正因為如此張玉霞透過電視報刊等途徑瞭解黨的政策使他在農村的工作中講政策、講方針、辦起事來公正公平,老百姓都誇他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是一個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好乾部。

  四、熱心公益,幫貧濟困。

  張玉霞和她丈夫經常走家串戶噓寒問暖調解糾紛對各家各戶的情況瞭如指掌,加之群眾總是喜歡找張玉霞同志,她認為和諧的農村形象要靠黨員來樹立,只有真正為村民服務,為村民辦實事才能贏得大家的信任,他認真組織村民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農村的特點深入群眾家庭進行走訪,掌握了村裡的家庭的基本情況並把重點幫助孤寡老人和脫貧戶作為他的工作重點,在他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下村裡低保戶和脫貧戶的確定沒有違反上級原則,使脫貧戶和殘疾戶真正受到社會的救助,張玉霞的家庭相對富裕但是她並不鑽個人利益的小圈子,熱心幫助他人是他感到最快樂的一件事情。伸出溫暖之手。在生活和經濟上,真心實意地幫助群眾渡過難關。另外,不論是為災區捐衣捐物,還是愛心捐贈,他都積極帶頭,在村民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組成細胞,是人們生活的基礎,家庭這樣,細胞的健康與否將直接影響著社會這個大集體的健康。加強家庭建設,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對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風氣的好轉,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的實踐,將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井架子村群眾一提起張玉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先進事蹟和他的遵紀守法、勤勞致富、團結鄰里、熱愛學習、助人為樂的美德一直被大家交口稱讚。

  十星級文明戶事蹟材料4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組成細胞,是人們生活的基礎,家庭這細胞的健康與否,將直接影響著社會這個大機體的健康。加強家庭建設,營造和睦、溫馨的家庭氛圍,對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風氣的好轉,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群建設將起到重大作用。XX縣珉谷鎮老城社群XXX的家庭就是這樣一個讓許多人羨慕的家庭。XXX一家共有13口人,上有年過九旬的婆婆,下有4歲的孫子,來到她家,一種其樂融融的感受沁人心脾。乾淨整齊的傢俱,窗明几淨的生活環境,體現了勤勞、樸實的生活原則;茶几上擺放有序的報刊和雜誌,體現了好學、關心國家大事的文化家庭氛圍;斑白的髮絲,慈祥的臉龐,無不折射出老人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讓我們明白了和諧家庭的真諦。

  走進XX縣珉谷鎮老城社群田壩街,一幢三層樓白色磁磚裝飾的居民住房,就是XXX老人家。XXX老人出生於1943年,今年已進64歲,女,漢族,中共黨員,初中文化,貴州省威寧縣養護段退休職工,現任XX縣珉谷鎮老城社群副主任。

  當老城社群人們一提起XXX退休老人,無人不知曉。她尊老愛幼、勤儉持家、鄰里團結、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美德一直被大家所交口稱讚。

  一、家庭和睦、勤儉節約、鄰里團結

  孝敬老人、尊重體貼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弘揚這種傳統美德對於現代社會仍有十分重要的意義。XXX一家正是一個集傳統美德和平等、互助、進取等現代家庭美德於一體的文明家庭。自己雖已年過六旬,XXX還承擔起贍養九旬老人的責任,由於婆婆年邁多病她不辭辛苦四處求醫問藥,婆婆病在床上時,她卻能主動把藥抬到床前,為婆婆端水送飯,在她的影響下兒女們都很孝順老人。正是由於她的言傳身教,一家13口人和和睦睦,從沒鬥過一次嘴。

  在這個家庭裡,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家庭的家規與家風。全家人互敬互愛。晚輩對長輩尊敬、孝順;長輩對晚輩愛護;婆媳之間、姑嫂之間關係十分親近,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和睦家庭。日常生活中勤儉節約,絕不鋪張浪費,生活有規律、開支有計劃。

  在對待鄰里關係上,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構築和諧互助的鄰里關係是XXX老人的原則。她始終牢記“遠親不如近鄰、得饒人且饒人”等做人處事的道德準則,多年來,在和鄰居相處中,總是相互幫助,相互關心,遇事相互協商,從未與鄰邦裡爭吵過,每當鄰里有困難時她主動上門,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幫助他們排擾解難,鄰里關係親如弟兄,情同手足。俗話說: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正是和睦溫馨、團結互助的鄰里關係,使他們一家生活有滋有味。

  二、夫妻恩愛 教子有方

  年過六旬的XXX、郭長栓夫婦倆自打結婚以來,從未紅過臉吵過架,遇到矛盾,夫妻倆也總是相互避讓,等到火氣過後,總會心平氣和地協商解決,所以在孩子們面前樹立了很好的家長形象。恩愛之餘,兩老便把教育子女作為自己的大事來抓。由於XXX老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她對子女的文化教育特別重視,經常教育自己的子女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只有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才是一個對社會對單位有用的人。在她的影響下,她的二個女兒先後考上了職業學校,大兒子參軍入伍後,並在隊伍裡入了黨,轉業後分配到地方電力公司工作,現已是一箇中層領導幹部。大女兒當了小學教師,小女兒當了白醫天使。兒女們成家後,她還不斷向兒女們灌輸勤儉持家、全心為公的思想。每當孩子們回來她總要在他們面前嘮叨幾句:借人家一面鏡子,照照自己這一天的行為。老大在單位當了負責人後,XXX既為兒子取得的進步感到高興,同時也沒有忘記對他的教育和提醒。要求他平常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抓好單位的管理,告戒他不是自己的東西,自己不要伸手拿,不該自己享受的不要去享受,吃喝要杜絕,心思一定要放在為民辦實事上。在XXX老人的諄諄教誨下,三個在單位工作的子女非常盡心盡職,深受單位領導和同事們的好評。大兒子還多次受到單位表彰,女兒出嫁後也帶著家規到新的家庭中,孝敬公婆,尊重長輩,成為婆家人人稱道的好媳婦。

  三、熱愛公益事業 關愛他人

  1987年XXX老人從威寧縣養護段退休回到XX。XXX老人人退心不退,餘熱不斷灑向公益事業上,1999年她被街道公選為田壩街街長,從此,她把精力投在幾百戶人口的管理上。

  田壩街是我縣的舊城街,街道狹小,房屋陳舊,人口密集,是縣城的消防重點城區。為搞好每年的消防工作,無論颳風下雨,XXX老人都會帶領街道工作人員,走家串戶宣傳消防知識,送宣傳圖片,講解消防常識。正是她們的辛勤工作,田壩街多年來沒有發生過一次火災。

  田壩街街委會公共設施條件較差,老年人無任何活動場所,連她們的辦公地點也只能設在自己家中。為了能讓社群中的老年人有一個老有所樂的活動場所,面對困難,她沒有維持現狀,而是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氣魄,團結社群全體同志,共同出主意,想辦法,多方反映,積極爭取上級組織的支援。在她的努力下,2003年縣政府、珉谷鎮籌集了12萬元資金,三樓高的老年活動中心拔地而起。從此,社群上千名老年人口終於有了自己的活動場所,她一心為民的行為,為老人們所稱讚。

  XXX認為,和諧社群的形象要靠黨員來樹立,社群只有真心為居民服務,為居民辦實事,才能贏得大家信任。她認真組織社群成員學社會的根本精神,根據社群的特點,深入住戶家庭走訪,掌握社群每個家庭的基本情況,並把重點幫助孤寡老人和貧困戶作為她們的工作重點。在她公正、公平、公心原則下,社群低保戶的確定,沒有一戶違反上級原則,使貧困戶真正受到社會的救助。

  社群中小張夫婦二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殘疾,女兒招婿後家庭關係一直處理得不是很好,甚至小兩口動起了手,XXX主動把他家作為自己的幫扶物件,多次走上門說理調解,還幫助他家找出了吵架的原由,主要是沒有一條賺錢謀生的門路,經商又沒有經驗,家庭經濟比較貧困,於是羅老想法與社群經商戶聯絡,請他們幫助指導小張夫婦如何搞好小本經營,在她兩年多的幫助下,小張夫婦經營得有聲有色,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扭轉了家庭貧困的局面,基本上解決了生活溫飽問題。

  XXX老人的丈夫郭長栓是一位愛好廣泛、性情和藹的老人,生活之餘喜歡養花種草,每當心情舒暢之時,拿出文房四寶,繆繆幾筆,一幅山水畫欣然呈現桌上。特別是他有一手投骨療傷的絕活,當街坊鄰居老人和小孩不小心摔傷了骨頭,不論是白天或晚上,一但知曉和請到他,他夫婦二人馬上放下手中的活,跑上跑下為傷者進行醫治,高超的醫術為傷者解除了痛苦。有時兒女們看到二位老這麼忙碌,都說:年老了,少操些心。二老卻說:閒著也是閒著,為大家辦點好事,也沒什麼了不起。

  在大是大非面前,羅老更是不含糊。社群流動人口多,計劃生育歷來是社群最頭疼的問題,自從她接手社群工作後,為搞好計劃生育工作,她走街串巷,摸清底細,為嚴格控制人口超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張老三是個外來戶,頭胎生了個女孩,一心想要個男孩,鐵下心要生二胎,偷偷進城租房想逃脫鄉鎮計生辦的查詢。羅老知道後,主動上前,做起了他們的思想工作,一天不行就二天,二天不行就三天,三天不行就半月,天天踏上張三家門,耐心細緻、苦口婆心地做他們夫婦的思想工作,在強大的思想感化下,終於說服他們到醫院做了引產手術。

  萬三妹本是社群中的貧困戶,全家生活靠她的小本經營來維持,為響應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她進行了結紮手術,休養期間不能從事經營,這給她的生活帶來了困難,羅老主動提著雞蛋上門看望,並從身上摸了一佰元錢幫助萬三妹解決實際困難。

  XXX家庭的經濟並不富裕,退休工資是她們的生活來源,家中還有年邁多病的婆婆,但熱心幫助他人是她感到最快樂的一件事。近年來,她不論是為災區捐衣捐物,還是愛心捐贈,她都積極帶頭,到目前為止,她一家共捐款捐物達到4000多元。

  四、 營造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是這個家庭的一大特點。

  XXX夫妻二人把追求上進、重視學習作為家庭建設的第一重點,並以此作為對子女進行身教的法寶。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家庭對學習的投入逐年增加,家中訂有《參考訊息》《貴州都市報》《法制日報》《生活百科》等報刊,夫妻二人每年用於購買書籍、雜誌的費用都在千元以上。客廳中央擺放著電視,每晚的《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是二老每天雷都打不動的必看節目,XXX的丈夫還經常開玩笑說,“你不多看些新聞,多瞭解些黨的方針政策,多瞭解些法律知識,我看你怎樣當社群主任。人家不說你是大老粗才怪。”正因為如此,XXX透過電視、報刊,瞭解黨的政策,使她在社群工作中講政策,講方針,辦起事來公正、公平,老百姓都誇她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是一個為老百姓辦實事的社群好乾部。 2007年9月22日

  十星級文明戶事蹟材料5

  這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一位普農民,熱衷於農業科技,學科技、用科技,依靠農業科技種植日光溫室蔬菜發家致富,他就是蓼泉鎮上莊村二社村民李懷新,今年42歲,家有5口人,勞動力2個,耕地面積16畝,經營日光溫室2座,僅蔬菜種植一年收入近3萬元左右。在調整產業結構的過程中,他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積極發展日光溫室,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談起他很多人都會流露出羨慕讚揚的眼神,人們都會不約而同的說:“他很能幹,是大家公認的致富能人。”這不僅是因為他在群眾中口碑好,更主要的是他擁有一個幸福美滿和諧的家庭。他的家是一個三代同堂的傳統之家,上有六十多歲的父母,下有二十歲的兒子,夫妻相敬如賓,且與兩位老人相處融合。成家幾年來,他們夫妻恩愛、關懷子女、熱心助人、鄰里和睦,用平平凡凡的事、點點滴滴的情詮釋了"家庭"作為"愛的港灣"的真諦,贏得了周圍人們的讚美。

  一、勤勞致富、顧全大局

  多年前,農村人都守著一畝三分地,過著“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炕頭”的日子。現如今,“打工潮”已遍及農村的各個角落,勞務輸出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大產業,有富裕勞動力的人都外出掙錢,可李懷新一家卻沒有追隨大流,他們把脫貧致富的目光選定在發展日光溫室和養殖業上,他和妻子用心種好16畝制種玉米田,同時還經營了2座日光溫室,他們藉助縣、鎮推進產業富民政策的東風,積極參與村上組織的各種勞動技能培訓班,悉心學習日光溫室種植技術,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每年的溫室蔬菜都長勢良好。此外,他們利用婦女小額擔保貸款這一大好時機,積極發展養殖業,現在,他們的年均收入在10萬元以上。李懷新夫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這種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家庭責任感,影響了周圍許許多多的群眾,為社會和家庭做出了貢獻。

  二、尊老愛幼、關愛社會、鄰里互助

  一走進李懷新的家,就會看到:院內整潔有序、窗明潔淨,室內的擺設雖然不是很豪華卻收拾得井然有序。幾年來夫妻相敬如賓,相互關心,相互尊重,孝敬老人,善待雙方父母,在家中勤儉持家、能搶挑重擔,任勞任怨。在眾多的親戚朋友關係中,他們做到以誠相待,對雙方父母,都孝敬有加。

  真心待人是他們家庭的處事態度。平日裡,夫妻倆特別樂於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哪家有個大事小事,都有他們夫婦忙前忙後的身影,用一腔熱情為他人解決實際的困難。該家庭不僅和周圍鄰里相處融洽,互相幫助,尤其是熱心公益事業,每次都能帶頭做好村裡各項公益事業,主動的投工投勞,以身作則。對於村裡的貧困家庭戶也常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無論是鎮裡的鄉鎮工作人員,還是外來人員,只要入住他們家,一定都會受到他們的熱情款待。他們一家人都希望透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那些貧困的家庭解決一些燃眉之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和諧社會的建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互敬互愛,和諧維家

  互敬互愛是家庭和睦的基礎,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婚後幾年來,李懷新夫婦在生活中相互照顧、相互信任;閒暇時間常在家裡召開家庭小會議,相互交流,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相互開導,相互幫助。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向兩位老人請教,聽取老人的意見。雖然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掛齒,但它就像催化劑使他們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樂。許多人問他:“為什麼你的家庭如此融洽?”他說:“只要互相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待事物,思考問題,那就沒有什麼事情是解決不了的。”在日常生活中,他和妻子還十分注重言傳身教,以德育人。常言道:“成功人士背後一定有一個優秀的人支援”,而他們應該是“有一個和諧的家庭”在支援。在他們的這個新家庭裡,雖然各人的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現矛盾衝突,大家能互相體諒,尊老愛幼、民主平等、寬容謙讓,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關愛的文明家風。

  四、崇尚科學,勤儉持家

  李懷新一家倡導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學理財、合理消費、勤儉節約。他和妻子以及兩位老人一直堅持一種理念: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勤儉持家的傳統不能丟,生活中點點滴滴要從每件小事做起。家裡面的每樣東西能修復利用的,從來不輕易地丟棄,儘量使其再發揮作用。如:水龍頭壞了,換個皮墊、加個螺帽就迴圈利用起來;全家人的洗衣水總是用盆接起來拖地;家中進行垃圾分類,剩飯剩菜給雞當飼料,瓜皮果殼等可降解的拿來當種菜的肥料;平時做到人走燈滅,養成隨手關燈的良好習慣,注意節約每一度電和每一滴水。這一勤儉節約的意識已深入到每一個家庭成員之中,併成為全家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他們還在在房前屋後都種植了樹木、花草,為家庭創造了一個舒適、優美的生活環境。

  五、愛國守法,廉潔奉公

  在日常生活中,他們都能積極維護社會公德,誠實守信,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和公共秩序,維護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主動履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嚴格遵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做到晚婚、晚育、優生、優育。

  六、為國教子,以德育人。

  夫妻倆不管多忙,都抽時間教育孩子。他們全家統一教育思想,不能嬌縱、溺愛孩子,既教孩子學知識,又教他學做人,要創造一個溫馨、和諧、寧靜的家庭育人環境,讓孩子能健康地成長。為了讓孩子從小孝敬老人、尊敬長輩,對人有禮貌,夫妻倆首先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感染他;在日常生活中給機會讓他孝敬長輩;發現他對人有不敬的行為及時教育、引導,使他學會辨明是非,改正缺點。為了培養他的獨立生活能力他們教他掃地、擦傢俱等家務事,儘量給機會讓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家裡的事情讓他參與做。如今,兒子已經長成一個懂事的大小夥。

  隨著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他嚐到了種菜的甜頭,他說:“希望自己的經歷能豐富和開拓周圍年輕人的思路,發家致富並不是外出打工這一條路,只要敢想敢幹,勇於創業,利用科技種田的夢想也會成真。”

  十星級文明戶事蹟材料6

  邢芯諾同學是一位品學皆優、懂事熱情、全面優秀髮展的好學生。除文化成績優秀外,思想道德方面表現特別突出。

  一、尊敬師長、團結友善

  自從入學以來,能堅持每天早到學校,路上碰到老師能主動問好,早自習期間能按照老師要求認真閱讀,遵守紀律,不講空話。上課積極舉手發言,放學能自覺獨立完成各項家庭作業,並把老師佈置的其他任務傳達給父母。

  積極參加學校或班級組織的集體活動,集體榮譽感強,在年級組迎面接力比賽、跳繩達標測試中都表現出優良的成績;對待同學非常友善,在學習上能互幫互助,平時書包裡總要多帶一本課外閱讀書,以備同學不帶時,可以幫忙。

  二、孝老愛親、勤儉節約

  對待長輩非常有禮貌,每次看到長輩都會主動問好;懂得關愛親人,每次父母身體不適或勞累時,總能變得更加安靜聽話,生怕影響休息。

  在生活上能做到不亂花錢,能做到勤儉節約,養成了零花錢儲存習慣,用於購買學習和體育用品。

  三、熱愛勞動、恪盡職守

  她的每一天都精氣神十足,學習之餘會把書桌收拾乾淨,每天自覺整理自己的書包,玩過的玩具看過的書都會及時整理歸位。

  每當她值日的那一天她都會比平時到校更早一些,打掃衛生時她總是不怕髒、不怕累。

  總之,邢芯諾在孝老愛親、尊敬師長、熱愛勞動、勤儉節約、團結友愛五方面都能做到優秀的一面,符合一個五星級美德少年的行為典範。

  十星級文明戶事蹟材料7

  遠端教育這項工作是她入村以後擔負的一項重要工作,這項工作開展近四年時間以來,村裡的黨員群眾對這一新事物,從不認識到認識,從陌生到熟悉,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可以說,收穫非常大,反映特別好。現在,它已經成為村民們生產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個工具。

  一、抓專業生產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的農業生產技能。

  要想讓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很重要的一點是解決農民技術缺乏的問題。以前,很多種植戶、養殖戶對學習技術重視程度不夠,學習的熱情不高,往往滿足於一知半解,質量、產量一般般就知足了。針對這一普遍現象,她根據時節,根據產業需要,定期組織黨員和農民進行培訓,強行灌輸。透過學習,廣大村民們都說:不學不知道,一學才知道,遠端教育真是我們不花錢請來的老師,即直觀又方便理解,想查啥資訊有啥資訊,想找啥技術就有啥技術。現在在上清池村,到村遠端教育站點學知識,開眼界,找答案已成為一種風氣和習慣。

  二、抓鄉村風貌建設,培育農民良好的風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組織學習中,她還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定期為黨員群眾播放先進地區先進單位的專題片,播放先進人物,致富典型,法律知識,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等專題片。同時利用村裡農民文化活動中心,組織經常性的文化活動。現在在上清池村崇尚科學、文明向上已成一種風氣。

  三、抓黨的方針政策和先進典型的學習,培育“複合型”新型農民。

  她除了集中組織農民進行農業生產技術的培訓外,還建立了學習需求調查登記簿,根據群眾需求收集和整理教學資源,適時組織學習輔導,強化遠端教育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做到因人施教、因時施教、因需施教,不斷增強農民群眾的致富本領。

  四、抓典型引路,比照先進,找準差距。

  近幾年,上清池村在發展生產、人居環境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透過遠端教育,她感覺到對黨的方針政策理解的還不夠深,在很多地方還沒有落實在工作中,在觀念上也不能夠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標準還相差甚遠。遠端教育的大量資訊給上清池村以後的工作帶來了思路,指明瞭方向。遠端教育這一教育形式對知識相對貧乏的農村黨員群眾來說,就是一部字典,一位老師,更是一個加油站。

  在今後的工作中,她將充分利用遠端教育這一有效載體,切實加強組織管理,加大對農民群眾的培訓力度,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知識技能,使上清池村的新農村建設朝著更快更好的方向發展。

  十星級文明戶事蹟材料8

  楊永鎖同志自擔任村支部書記以來,能主動學習黨在現階段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貫徹執行黨委、政府的決定,勤政為民,恪盡職守,認真履行村黨支部書記職責,能團結和帶領村委、支委一班人,勤奮努力、紮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上級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務,村風民風有了較大改觀。

  在他的引導和帶領下,各項工作始終走在全鎮的前列。

  一、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增強村級班子集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為了加強支部班子自身建設,實行對普通黨員設崗制、工作記分制。每月按分、按崗進行評比,在加強黨支部班子建設的同時,楊書記十分注重黨員發展工作,積極發展優秀的年輕人入黨,為黨組織輸送新鮮血液。配置了完善的黨員活動室,並透過制定嚴格的學習計劃,堅持上“黨課”制度,充分發揮遠端教育功能等途徑,積極開展黨員培訓,努力提高黨員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致富能力。開展了“無職黨員設崗定職”活動,分別設定了政治宣傳崗、村務監督崗、扶貧幫困崗、糾紛調解崗、治安保衛崗、文化宣傳崗等崗位,為全村黨員搭建了發揮作用的平臺。

  二、搞好民主制度監督,推進民主制度建設

  完善村務工作制度,搞好建章立制工作是加強村班子建設的重要內容。針對村兩委會缺少會議紀錄,許多會議決定得不到落實的情況,他首先理順會議制度,明確專人做好會議記錄並要求重要的村務工作必須經村兩委會討論,實行民主決策。接著,根據上級下發的村務工作規則,他又結合該村實際,幫助細化、完善各項村務工作規章制度,內容包括日常村務工作管理、財務管理、民主決策等制度,這些制度的制定為深化村務公開、加強民主管理、規範村幹部行為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一心為民辦實事

  積極響應黨的方針政策,關注村民的生產生活。楊書記

  和村委主任一起對村裡的各項工作一一落實,為村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問題。

  四、致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為把衛家凹村建設成為“生產發展 、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楊書記十分重視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在思想教育中,他還注意發揮黨員的骨幹、橋樑作用,開展黨員聯絡戶活動。為進一步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質,村黨支部除抓緊普及教育外,還重視成人教育,不斷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