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健康管理制度範本(精選10篇)

師生健康管理制度範本

  健康管理是指一種對個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管理的過程。其宗旨是調動個人及集體的積極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來達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在我國,健康管理服務由具有執業資格的"健康管理師"來提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師生健康管理制度範本(精選10篇),歡迎閱讀參考!

  師生健康管理制度範本1

  ①加強學校衛生工作,提高師生的健康水平,貫徹“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衛生方針。

  ②建立學生健康檔案,根據上級要求認真完成各項預防接種工作。每學年對學生進行一次身體檢查,並把檢查情況及時用書面形式告知家長。

  ③廣泛開展形式靈活的健康教育,利用廣播、櫥窗等宣傳形式對學生進行常見病、傳染病的預防宣講。

  ④及時處理意外傷害事故,必要時立即護送至醫院診治。

  ⑤掌握預防營養性疾病的基本知識,瞭解平衡膳食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加強學生食品衛生的管理,教育學生合理營養,平衡膳食。

  ⑥科學制定作息時間。充分利用大腦的活動特點,合理安排學習方法,注意用腦衛生,提高學習效率。

  ⑦做好學校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工作。定期組織衛生檢查評比,使學校環境整潔美觀,學生人人講衛生。

  ⑧認真組織學生做好兩操,每個科任老師應及時糾正學生坐、立、讀、寫的姿勢及眼保健操的穴位,定期開展兩操評比活動。

  ⑨建立《預防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發現疫情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立刻上報衛生院預防保健科、市疾控中心和教育局。加強晨檢考勤,宣傳防護知識,及時做好消毒隔離、轉診工作,嚴防擴散感染。

  師生健康管理制度範本2

  1、學生健康管理制度

  (1)新學年初為每個新生開展健康體檢,對體檢中發現有器質性疾病、特殊疾病、體弱病殘的學生,要通知和配合學生家長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並做好登記,名單分別交班主任和體育、勞動任課老師,以便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給予照顧,實施衛生保健措施。對因故未能按時參加體檢的學生,要另行安排時間組織補檢,確保體檢率達到100%。學生體檢率納入班級衛生工作評估內容。

  (2)提供安靜、整潔的體檢場所,標明體檢專案。

  (3)組織學生體檢前教育,講解體檢的注意事項和體檢常識。

  (4)使用“學生健康管理軟體系統”對學生健康進行統一管理。建立學生健康管理檔案。衛生室(保健室)要妥善管理學生的體檢表。學生畢業離校將體檢表移交教導處,便於將體檢表存入學生檔案資料。

  (5)設專人整理、統計分析學生健康檔案資料,宜每學年編制學生健康狀況統計圖。

  (6)做好學生計劃免疫查驗證及免疫接種工作。開展學生近視眼、沙眼、齲齒、寄生蟲、營養不良、貧血、脊柱彎曲、神經衰弱等常見疾病綜合防治工作。

  2、教師健康管理制度

  (1)指定校醫(保健老師)協助安排,定期組織教職員工到醫院體檢。

  (2)承檢單位有特殊情況要變更體檢日期,應提前三天通知受檢學校。

  (3)及時反饋體檢結果。發現有器質性疾病的教師應配合做好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師生健康管理制度範本3

  為加強學校衛生工作,提高師生的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①學校為每位教職工建立健康檔案,教職工健康檔案屬個人隱私,檔案管理人員必須為其保密,不得洩露,違者將根據情節追究其相應責任。

  ②學校安排教職工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

  ③新參加工作的教職工,在市教育局的統一安排下進行健康檢查,患《教師資格條例》中所列疾病者(傳染性疾病、精神病史),一律不能錄用。

  ④教職工要按防疫部門要求,及時預防接種。

  ⑤關注教師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培訓、療愈等資源。充分發揮學校心理諮詢室的作用,對有需要的教師進行心理關懷。

  ⑥教職工家人中如有新冠肺炎、麻疹、水腫、紅熱、流行性腮炎、小兒麻痺、傳染性肝炎、肺結核、艾滋病等傳染病者時,必須報告保健室或學校負責人,再酌情處理。

  ⑦教職工若本人有病,應立即報告負責人。如患傳染病應立即停止工作,按照疾控部門要求進行隔離治療,待身體痊癒後經醫學檢查符合要求再返崗。

  師生健康管理制度範本4

  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師生健康水平,對進一步促進幼兒素質教育,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工作。

  一、幼兒園建立健康教育領導小組。

  二、每年年初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年終對健康教育工作進行總結。

  三、按要求進行健康教育工作,每兩週進行一次宣傳。形式多樣,並結合衛生宣傳日進行宣傳。

  四、對幼兒常見病傳染病制定工作計劃進行宣傳教育。

  1.加強對視力不良的預防宣傳教育。使學生了解視力不良的發病原因,用眼衛生的知識和保護方法。減少新發率。

  2.加強對弱視、齲齒、貧血、營養不良、腸道蠕蟲病的預治宣傳,降低發病率。

  3.利用宣傳櫥窗、家園欄等陣地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工作。根據傳染病的好發季節做好宣傳工作,冬春季節進行預防流感的宣傳。夏秋季節進行預防腸道傳染病的宣傳。提高防病意識。

  4.對乙型肝炎、肺結核等傳染病積極進行宣傳,使學生增強防病意識。

  5.做好運動與健康的宣傳教育工作。使幼兒認識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增強體質的必要性。

  五、加強對幼兒進行青春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定期給幼兒講青春期衛生和上心理健康教育課。

  六、每年對教師進行一次健康衛生知識的測試,注意保留試卷

  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檔案。

  1.注意各種材料的`收集、積累、裝訂。

  2.健全幼兒園衛生工作檔案。

  3.注意幼兒健康體檢卡的儲存。

  八、積極開展好以除害滅病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對幼兒園環境衛生督促檢查,提合理化建議。把幼兒園健康教育工作搞好。

  師生健康管理制度範本5

  1、將學生體質健康檔案管理列為學校衛生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將強對學生健康檔案的'管理。

  2、學校衛生檔案有衛生保健老師負責管理、儲存,並不斷改善保管條件,使之完整、準確、及時。

  3、對於上報的報表,認真填寫,規範正確,並留底存檔,以便隨時查閱和分析。

  4、認真填寫學生健康卡和預防健康卡,做到一人一卡。

  5、認真記錄學校預防和控制各種常見病、多發病和傳染病的和措施,便於進一步進行健康指導。

  6、要積累各種衛生檔案,如基礎工作資料、健康監測資料、學生疾病防治資料、學校衛生監督資料、學校健康教育資料、學校衛生保健專題資料等。

  7、各種衛生資料要統一裝訂成冊,整潔美觀。

  師生健康管理制度範本6

  1、新生入學後,及時建立學生健康卡,每年對學生進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檢查,有病及時治療。

  2、新生入學要求收齊預防接種卡,轉校生入學要求補交預防接種卡。並對其接種專案進行核對。

  3、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採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降低學生中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病率,做好學生保健工作。

  4、重視做好教學衛生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5、做好防近、防病的宣傳工作,每學期進行健康教育講座。定期進行一些常見病、傳染病的介紹。定期檢查學生視力,切實採取措施控制近視眼發病率。

  6、實行衛生檢查評比,督促學生做好個人衛生和衛生清掃工作。

  7、堅持做好每日的晨檢常規,嚴格把關,防止傳染病的傳播、流行。

  8、全體師生必須做到人人講衛生,人人搞衛生,人人管衛生,樹立以講衛生為榮,不講衛生為恥的新風尚。

  9、不喝生水,不吃不潔食物,不用公共茶杯,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

  10、認真做好廣播操,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不斷增強身體素質。

  11、對病、免學生體育教師要安排他們進行適當的醫療保健活動,促使他們早日恢復。

  師生健康管理制度範本7

  為了全面貫徹《幼兒園衛生工作條例》,對全體師幼進行衛生知識、衛生習慣的規範教育,提高全體幼兒身體素質,特制訂幼兒園健康管理制度。

  一、每天對幼兒、食堂人員進行晨檢;

  二、每天供應充足的幼兒飲用水,並對鍋爐、水桶、水壺等進行定期消毒;

  三、每週進行一次師幼健康知識宣傳教育活動;

  四、專人負責管理幼兒園環境衛生工作;

  五、建立專用保健長廊,及時宣傳有關健康教育內容;

  六、成立傳染病防止領導小組,制定傳染病應急預案,嚴密關注傳染病發生;

  七、健全幼兒接種卡和健康卡,及時記載各項內容。

  師生健康管理制度範本8

  一、新生入園須到指定醫療機構對幼兒進行全面體格檢查。經體檢、化驗等專案檢查,確無傳染性疾病,且最近兩個月內無傳染病接觸史者方可入園。同時要了解幼兒疾病史、傳染病史、過敏史、預防接種等。對離園超過三個月幼兒,返園時須重新體檢。

  二、家長配合保健醫建立完善的幼兒健康檔案,按要求及時反饋幼兒健康、體檢、預防接種等資料。領取借閱健康檔案資料,檢視完備後及時歸還。

  三、積極配合每天入園晨檢,發現疑似傳染病情況,家長有義務配合帶孩子去醫院診斷或隔離觀察,並及時向老師反饋病情。對傳染病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防治,防止傳染病的蔓延。

  四、在園1~3歲兒童每年健康檢查2次,每次間隔6個月;3歲以上兒童每年健康檢查1次。所有兒童每年進行1次血紅蛋白或血常規檢測。1~3歲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兒童,每年檢查1次聽力;4歲以上兒童每年檢查1次視力。

  五、幼兒缺勤須提前向班級老師請假,病假說明病因。請假超過三天(包括三天,節假日不算)返園須到保健室開具"三天返園健康證明"後方可進班。

  六、如幼兒患傳染性疾病,須按規定離園隔離治療21天,痊癒後須持相關醫院的"痊癒證明"方可返園。

  七、為保證幼兒在園安全,不能攜帶零食和影響幼兒安全的異物入園。

  八、一日活動中教師或保育員發現感冒或發燒嚴重的幼兒,通知家長後,家長有義務配合接回幼兒隔離觀察或去醫院診斷治療。

  九、有在園內過生日需求的幼兒,為保證幼兒飲食安全,請家長所帶蛋糕及食品須在知名大品牌店購買,並提供當日購買憑證,並在食堂留樣48小時。

  師生健康管理制度範本9

  為加強幼兒的健康管理,保護幼兒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健康檢查

  1、入園檢查制度:按照托幼機構要求對新入園幼兒、插班幼兒進行全面體格檢查。對體檢中發現器質性疾病、特殊疾病、體弱病殘的幼兒,要通知和配合幼兒家長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並做好登記,名單分別交班主任和保健醫生,以便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予以照顧。

  2、幼兒園工作人員參加工作以前,必須按照托幼機構要求根部不同崗位職責, 檢查合格後方可就職。

  二、定期體檢

  1、在園的幼兒每年由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集體組織體檢一次,每半年測身高、體重各一次,並做好記錄,進行健康對比分析、評價,疾病統計,及時矯治。每個幼兒均應建立健康卡片或檔案。

  2、 對因故未能按時體檢的幼兒,園方要另外安排時間組織補檢,確保體檢率達到 100%。

  3、 幼兒園為幼兒提供安靜、整潔的體檢場所,並標明體檢專案。

  4、保健醫生組織幼兒體檢前要進行談話教育,講解體檢前的注意事項。

  5、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制度,發現問題,即採取措施,對法定的傳染病, 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防治,做好隔離、消毒措施,以及對班級的檢疫防止傳染病的蔓延。

  6、設專人做好幼兒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開展幼兒近視、沙眼、齲齒、寄生蟲、貧血、營養不良、脊柱彎曲、神經衰弱等常見疾病的綜合防治工作。

  三、健康檔案管理

  1、保健醫生負責整理、統計幼兒健康體檢檔案資料,並妥善保管幼兒體檢表。

  2、 檢視幼兒健康資料需透過園領導同意方可檢視,檢視完畢後及時歸還、歸檔。

  3、 加強技術防範措施,資料要經常通風、防潮、防蛀蟲。

  附:

  一、兒童健康檢查

  1、 入園健康檢查健康檢查內容及要求

  (1) 兒童入托幼機構前應當經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健康檢查,合格後方可入園。

  (2) 兒童入園體檢中發現疑似傳染病者應當“暫緩入園”,及時確診治療。

  (3) 兒童入園時,應當查驗“兒童入園健康檢查表”、“兒童保健手冊”、“ 預防接種查驗證明”。對於未按規定接種的兒童要告知其監護人,督促監護人帶兒童到當地規定的接種單位補種。

  2、 定期健康檢查

  (1)兒童定期健康檢查專案包括:測量身高、體重,檢查口腔、皮膚、心肺、肝脾、脊柱、四肢等,測查視力,檢測血紅蛋白。

  (2)1~3 歲兒童每年健康檢查 2 次,3 歲以上兒童每年健康檢查 1 次。所有兒童每年進行 1 次血紅蛋白檢測。4 歲以上兒童每年檢查 1 次視力。

  (3) 體檢後應當及時向家長反饋健康檢查結果,對有異常的兒童督促其治療。

  (4) 兒童離開園 3 個月以上需重新按照入園檢查專案進行健康檢查。

  (5) 轉園兒童持原托幼機構提供的“兒童轉園健康證明”、“兒童保健手冊”可直接轉園。“兒童轉園健康證明”有效期 3 個月。

  3、晨午檢及全日健康觀察

  (1) 做好每日晨間或午間入園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詢問兒童在家有無異常情況,觀察精神狀況、有無發熱和皮膚異常,檢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 保教人員應當對兒童進行全日健康觀察,內容包括飲食、睡眠、大小便、精神狀況、情緒、行為等,並做好觀察及處理記錄。

  (3) 保健醫生每日深入班級巡視 2 次,發現患病、疑似傳染病兒童應當儘快隔離並與家長聯絡,及時到醫院診治,並追訪診治結果。

  (4) 患病兒童應當離園休息治療。如果接受家長委託需要喂藥時,由保教人員與家長做好藥品交接和登記,並請家長簽字確認。

  二、工作人員健康檢查

  1、上崗前健康檢查

  (1) 工作人員上崗前必須按照《管理辦法》的規定,到xx市(縣)婦幼保健院按照規定的專案進行健康檢查,取得《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健康合格證》後方可上崗。

  (2) 精神病患者或者有精神病史者不得在托幼機構工作。

  2、 定期健康檢查

  (1) 在崗工作人員必須按照《管理辦法》規定的專案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

  (2) 在崗工作人員患有精神病者,應當立即調離托幼機構。

  (3) 凡患有發熱、腹瀉、流感、活動性肺結核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痢疾、傷寒、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性疾病、淋病、梅毒、滴蟲性陰道炎、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需離崗,治癒後持縣級以上醫院出具的診斷證明, 並取得“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健康合格證”後,方可回園工作。

  (4) 體檢過程中發現異常者,根據xx市(縣)婦幼保健院的要求到相關專科進行復查和確診工作,並追訪診治結果,合格後持證上崗。

  師生健康管理制度範本10

  (一)晨檢制度

  為防止傳染病患兒進入幼兒園及幼兒把不安全的物品帶入園,我園應堅持每天進行晨檢工作,要求為:一摸、二看、三問、四查:

  一摸:摸摸幼兒額頭看有無發熱。

  二看:看幼兒精神狀態好不好,有無疲倦或不適面容,看皮膚有無皮疹、腫塊,這是發現並隔離水痘、腮腺炎患兒非常關鍵的步驟。

  三問:問問幼兒在家中的健康情況,有無不適以便在園中觀察,如發現問題可細問其有無發執、咳嗽、嘔吐、腹瀉等症狀,在家的睡眠、飲食、大小便情況。

  四查:對疑似患病的幼兒進行體格檢查協助診斷。檢查有無攜帶易造成外傷的物品、器械入園,最好不要讓幼兒自帶食品入園。

  晨檢過程中,班主任教師應注意親自把關,對普通的感冒、消化不良、皮炎等帶藥入園的幼兒要進行登記並管理。注意發現幼兒的問題,及時請保健醫生複檢,應正確對待晨檢工作。

  (二)全日觀察制度

  教師應對入園幼兒進行全日觀察,處理在園幼兒的健康相關問題,並做好相應的記錄,具體工作如下:

  1、對帶藥入園的患兒,應檢查其服藥情況、在園活動情況及病情變化情況,以便離園時知道家長,並做好觀察記錄。

  2、對在園幼兒應觀察其有無健康問題。

  (1)看幼兒的精神狀態、面容,必要時測量體溫。

  (2)觀察幼兒的情緒、食慾、大小便情況,注意有無異常情況。

  (3)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是否正常。

  (4)注意防範意外事故的發生,在園中如果發生摔、碰、劃破皮膚等事故應及時處理,離園時必須告知家長,並做記錄。

  3、離園時應與家長做好交接工作,並進行必要的衛生、安全宣傳。

  對全日觀察中有發現問題的幼兒,或帶藥入園者,離園時教師應告及時告知家長幼兒在園中的表現、病情的變化情況,提出合理的衛生保健指導和建議。

  (三)幼兒園班級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1、兒童飲水杯個人專用,每天清洗並消毒一次。

  2、桌面餐前要清潔擦拭並消毒,餐後要擦拭乾淨。

  3、迴圈使用的餐具每次使用後,分班級進行消毒。

  4、生吃瓜果要洗淨或削皮,並防止食用的汙染。

  5、接觸兒童飲食的工作人員工作前要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

  6、兒童飲食實行民主管理:成立夥委會,由園長、保健人員、教師、保育員、炊事員、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兒童伙食中存在的問題並隨時徵求家長意見,總結經驗,以求不斷提高伙食質量。

  7、兒童與工作人員(包括炊事員)伙食與食物儲存和製做要嚴格分開,兒童伙食費要專款專用,盈虧小於3%。

  8、制定四季帶量食譜,每週制定適合兒童年齡特點的食譜,儘量自制點心,做到品種多樣,搭配合理,按量供給,烹調色香味好。每週更換食譜,保證日託熱量、蛋白質平均攝入量均達70%—80%以上,每學期對食品結果有分析總結,對存在問題有改進措施。

  9、每天各班統計出勤、報告廚房,炊事員應根據各班當天報來的實有人數按量按食譜做飯。做到少剩飯不浪費,買不到所定食品可臨時以同類食物代替,並要在食譜上更改,不吃隔夜飯菜。

  10、炊事用具生熟分開,食具餐具嚴格消毒。

  11、為兒童飲水提供條件,保證能隨時飲水。

  12、按時開飯,保證幼兒吃好,吃飽每餐飯,進餐時間不少於20分鐘。

  13 、合理安排飲食,養成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四)幼兒服藥制度

  教育、衛生行政部門有關檔案規定,嚴格管理幼兒及學生健康服務工作。因常見疾病防治需要而組織幼兒及中小學生群體服藥時,強化做到“五個”必須,即必須事先經醫療衛生專家論證,必須經縣級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商同級教育行政部門同意並制訂詳細的防治方案,必須堅持學生和家長知情同意、自願參加的原則,必須有衛生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必須向證照俱全的正規醫藥生產、經營企業購買藥品。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擅自或越權組織幼兒及中小學生群體服藥。

  根據檔案精神,幼兒園規定不準幼兒帶藥入園。如果幼兒生病在家治癒後方可入園,特殊情況下,早上晚上可在家服藥,中午如果需要服藥必須做到:

  1、需要服藥的孩子,家長必須持有孩子就醫的病歷、處方,晨檢時經保健醫查驗、核對後方可將藥物帶到班級,家長需在《幼兒處方藥服藥登記表》上登記齊全日期、姓名、藥名、劑量、服藥時間及就診醫院,經當班教師再次確認後,家長簽字同意由教師協助服藥。

  2、凡無醫生開據的處方藥,教師一律拒收。

  3、班級教師一律無權私自收家長或孩子帶來的無處方藥物,私下答應家長給孩子服藥的,一經發現將做嚴肅處理。同時請家長配合遵守我園的服藥制度,共同保護好孩子的健康。

  4、當天帶來的藥有剩餘時,要求家長於當天離園時帶回,若不願帶走或未帶走的藥品,我們將一律棄之。

  5、保健室配備一些普通的外用藥品,均從正規渠道購買,登記入庫。

  如孩子擦傷、跌傷後塗抹的雙氧水,紗布、創可貼,退燒貼等。幼兒園不備有任何內服藥。

  (五)幼兒園傳染病管理制度

  幼兒園所是易感者集中的地方,兒童經常接觸密切,一旦傳染病傳入,極易造成、流行,必須加強落實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各項措施。

  一、加強入園前健康檢查。

  二、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後用肥皂流動水洗手,定期洗澡、理髮剪指(趾)甲,定期換洗衣褲被褥等。

  三、定期檢查炊事人員,廚房炊具食品衛生情況,確保飲食衛生。

  四、兒童活動室及臥室經常通風換氣,地面桌椅乾淨整齊,消滅四害,為兒童提供一個良好的衛生環境。

  五、定期為兒童進行健康檢查。

  六、認真落實托幼機構的有關各項制度。園所內一旦發生傳染病應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防止傳染病的蔓延。

  七、利用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工作人員、兒童及家長的自我保健意識。

  (六)幼兒園健康檢查制度

  1、入園檢查:幼兒在入園前必須進行全身體格檢查,對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幼兒必須做胸部X光透視,肝功能,糞便常規檢查,以及陰道黴菌滴蟲檢查、健康檢查合格並且無嚴重生理缺陷者方可就職。

  2、定期體格堅持制度:三歲以上幼兒每年體檢二次,每學期測身高體重一次,測量準確並做好記錄,進行健康分析,評價疾病統計及矯正缺點,每個入園幼兒建立健康卡片,工作人員每年全面體檢一次,發現肝炎或其他傳染病立即離職治療,待痊癒後、有醫院健康證明方可恢復工作,患慢性痢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滴蟲陰道炎、化膿性皮膚病、麻風病、結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員應調離工作。

  3、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制度,認真做好一摸:有否發燒;二看:咽部、皮膚和精神;三問: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七)幼兒園健康教育制度

  一、每學期對保教人員、家長、幼兒進行1-2次健康教育。

  二、每月對保教人員講課一次,內容涉及對保健知識及幼兒常見病的預防,意外傷害的處理等。

  三、每學期請專家衛生講座一次。

  四、定期由教師向幼兒講授衛生知識課。

  五、園內定期以黑板報,畫畫等形式宣傳相關知識。

  六、每個班級要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

  (八)幼兒園體格鍛鍊制度

  一、有組織地經常開展適合幼兒特點的遊戲及體育活動,幼兒每天做一至二次體操或活動性遊戲。

  二、在正常天氣下,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每天堅持兩個小時以上戶外活動加強冬季鍛鍊。

  三、創造條件充分利用陽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有計劃地鍛鍊兒童體格。

  四、鍛鍊經常和循序漸進,運動專案和運動量適合不同年齡的特點,對體弱的幼兒給予特殊的照顧。

  (九)幼兒園衛生消毒及隔離制度

  (一)環境衛生

  1、建立室內外環境清潔制度,每天一小掃,每週一大掃(星期六),分片包乾,定人定點,定期檢查。

  2、經常保持室內開窗通風,廁所清洗消毒、玩具保持清潔,定期消毒、清洗以及綠化美、環境美。

  (二)個人衛生

  1、幼兒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專人專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兒飯前便後要洗手。

  3、飯後漱口,教育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

  4、要求幼兒每週剪指甲一次,每天帶條幹淨的小手絹。

  5、要求幼兒服裝整潔,被褥勤曬,床單一月洗一次。

  6、保護視力,室內要注重採光,損壞燈具及時修理,看電視一次時間不宜過長,看時不能離得太近,電視機安放高度要適中。

  7、工作人員個人衛生,經常保持儀表整潔,勤洗頭、洗澡,勤剪指甲,飯前便後給幼兒開飯前用肥皂洗手。

  (十)幼兒園傳染病疫情登記報告制度

  一、幼兒園建立傳染病應急預案。

  二、校園內一旦發生傳染病,馬上隔離,按“預案”程式根據傳染病分類等級在規定時間內逐級上報。並將病人送往指定的地點。

  三、對環境進行全面消毒。嚴重的請防疫部門進行消毒。

  四、建立疫情報告登記及疫情跟蹤記錄表。觀察有無其他病例。

  五、發現漏報或不報現象,根據有關規定,給予相應處罰。

  (十一)幼兒園預防疾病制度

  一、貫徹“預防為主”方針,按年齡及季節完成防疫部門佈置的預防接種工作,預防接種率達百分之百。

  二、新入園幼兒應在健康檢查卡上填好預防接種史,有專人登記備案。

  三、及時瞭解疫情,發現傳染病及時報告,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

  四、在傳染病流行期間不帶幼兒到公共場所。

  五、加強體格鍛鍊,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