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營銷心得體會(精選5篇)

數字化營銷心得體會

  數字化時代,各行各業都希望透過有效的市場營銷能力改變當前的困境,而在流量紅利的追逐下,其背後都指向了數字化營銷,數字化營銷不僅是當前營銷領域中快速增長的力量,它將是營銷的未來。下面小編給大家提供了關於數字化營銷心得體會(精選5篇),僅供大家欣賞。

  數字化營銷心得體會1

  陳春花教授關於數字化加速度背景下企業管理創新變化的研究中對當下數字化浪潮中管理和工作方式的變革讓我感觸頗深。入行以來親身經歷了我行第二曲線踐行過程,也體會到數字化工作方式的革新。

  以協同為核心,利用數字化技術構建數字工作系統,我想這就是建行金融科技一直以來構建的事業。從新一代系統的統籌建設,到現在資金承接系統的應用,現今我們任何一項工作都需要資料的支撐,基層工作的條線界限也越來越模糊,協同工作較我們之前一直強調的公私聯動更強調數字化系統的支援,為基礎工作提供資料來源和協同架構。以資金承接系統為例,作為一名對公客戶經理可輕鬆獲得有貸戶、無貸戶的資金結算情況和資金流向情況,對貸後管理及客戶營銷都提供和便利。協同化的數字化平臺讓崗位職能有了深度提升, “智慧協同”讓資料的應用產生了次方級的效果和價值,這也是我們正在經歷的工作方式變革也是我們必須掌握的工具和訣竅。

  數字化工作方式的變革也逐漸突顯個體價值和能量,管理者如何對個體進行啟用和賦能也是數字化加速度下新的思考。資料的應用讓個體工作變得便利,個體能量進一步突顯,實現網格化管理,使個體職責和貢獻完全體現。對於個體本身如何全面應用數字化工作系統,面對共同的資料資源,提高資料分析和應用能力將是今後工作中一項重要的技能,也是讓個體價值進一步體現的主要方面。

  數字化營銷心得體會2

  聽了竇文宇老師的《數字時代的營銷策略》,感觸很深。竇老師授課很是接地氣,短短的時間意猶未盡,又網上碎片式看了他這本書,這本書簡直就是我們書店從業者在數字時代的“孫子兵法”!數字營銷不是一種渠道或技術,它首先需要營銷戰略思維的升級,同時擁抱技術,尤其是大資料技術來看營銷,這種大資料的跨界可以幫助我們獲得多維的“上帝視角。”

  隨著大資料時代的來臨,網際網路已經覆蓋各行各業,進入千家萬戶,成為必不可少的資訊傳遞方式。根據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布的《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公佈的資料顯示,2019 年中國數字閱讀使用者達4.7億,較2018年增長8.8%。大眾閱讀的時間和場景不斷向線上轉移,紙書閱讀的空間持續被擠壓。

  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發,使更多紙質圖書讀者的購買行為被加速引向線上,進一步加劇了電商平臺對紙書市場的分流,大量實體書店也在疫情期間被迫關閉。突發的疫情,讓實體書店發展遭遇了急剎車,也讓管理者重新思考未來的發展。在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背景下,書店正秣馬厲兵,不斷向專業化發展。隨著疫情持續,全國各地防控嚴格,民眾自發減少外出,利用線上購買等方式滿足購物需求,線上線下結合勢必成為未來門店的發展趨勢。這次疫情對書店的生存能力是一次檢驗,疫情讓我們更加主動應對當下的主流,大力拓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新的營銷方式在下半年乃至今後一個時期都是實體書店需要著眼的重點。除了與教育部門及學校的溝通交流,藉助校園書店、預約銷售、流動供應、地方報紙釋出推薦單、新華悅讀線上徵訂平臺、微信掃碼收費、家委會代購等方式幫助學生及家長自願購買,由我們新華書店對購買者的直接服務,從而緩解突發事件所帶來的壓力,這是教輔發行市場化方式的核心。我們採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發行方式,不僅穩固銷售,而且保障收費安全、高效、規範。

  從2013年“教輔新政”以來,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外部監管愈加嚴格。但此同時,學生數不斷增長帶來了銷售紅利,新華書店的主渠道地位也不斷的凸顯。這些新形勢、新變化,都要求我們不斷創新求變,適應新形態下的市場化操作,圍繞教育終端需求,不斷提高對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的綜合服務能力和水平。但同時我們也還面臨許多新情況、新挑戰。我們要用網際網路賦能書店,在線上線下的維度內,不斷探索提升人與文化資源的互動介面,提升互動的能力,構建書店在社會文化從線上到線下的文化場域體系。

  數字化營銷心得體會3

  “數字化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如今資訊戰略相關熱門詞語中最主要的一個。各個行業、各種組織都用這個詞來推銷產品、會議和線上研討會。

  數字化轉型已經無處不在,已經滲入人們日常的衣食住行、工作生活、生產服務等方方面面。如智慧夾克,將網際網路技術充分運用到袖口中,在騎車過程中可透過輕拍袖口將藍芽與手機相連,播放音樂,徹底將技術運用於無形之中。在汽車運用領域,自動駕駛、新能源、數字技術等已經充分融入其中。此外還有智慧烹飪系統、自動疊衣機器人、德國的鋪路技術等等,均是數字化轉型的經典案例。

  那麼,作為運營管理部,應當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呢?我認為,要分為數字化運營和數字化管理兩個方面來看。

  一、數字化運營方面

  運營就是對運營過程的計劃、組織、實施和控制,是與產品生產和服務創造密切相關的各項管理工作的總稱。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運營管理也可以指為對生產和提供單位主要的產品和服務的系統進行設計、執行、評價和改進的管理工作。運營這個詞來源於網際網路公司。在很多的電商相關的公司中都有運營的崗位。電商的運營更側重的是透過店鋪(系統)產出的資料,分析資料,做出具體的改善方案,根據改善方案去調整系統(比如說透過直通車這個工具去運作流量,比如說去改善商品的展示圖片等),透過再次沉澱的資料去檢視改善的有效性,以此往復達成最優的平衡。以上可以發現,整個的運營過程中離不開系統和資料。

  以往在傳統企業中,我們講經營和管理。經營和管理基本上可以理解為外和內。對客戶(外)講經營,創造業績;對員工(內)講管理。隨著數字化程序的推進,在經營和管理中越來越多的使用系統的工具,越來越多的有了實時資料,可以說,已經有了運營的環境。電商的運營本身就是一種經營性的活動,所以大家對於在經營上或者說營銷端的運營是比較好理解的。那麼對於我們黃金培訓中心這樣的企業,怎麼來理解數字化運營的思維方式和能力呢?

  我的理解是,運營管理有兩個物件,客觀物件和主觀物件。客觀物件是系統和資料,主觀物件是人的:計劃、組織、實施、控制能力。運營過程也就是計劃的實施過程。因為有了裝置的互聯和資料的實時採集,那麼工作人員可以隨時瞭解到運營過程的執行情況,並分析資料及時採取措施,目的就是提升計劃的達成率。只有在掌握實時資料的情況下,工作人員對資料進行分析及時做出調整,才能提升對整個運營工作過程的控制能力。我們再回頭看一下整個運營的過程。我們會發現,要做好對整個環節的控制,光有系統(裝置)、資料是遠遠不夠的。核心還是人對資料的分析能力,人的調整和改善能力。透過提高人的調整採集資料能力,來提高資料的準確性和及時性,然後,再透過對資料的彙總和分析,來提高人的能力。在這裡人和資料是相互依存的。

  二、培訓數字化小試牛刀

  2020年3月,根據集團人力資源部門“2020年要初步搭建起集團員工線上學習的平臺”的要求,學校積極與北京向日葵、北京文香、山東樂潤等機構溝通聯絡,目前錄播室建成並投入使用,將進一步推進微課、慕課錄製工作。同時迅速與集團資訊中心和釘釘技術人員探討交流,確定了雲課堂平臺運營方案,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力打造了具有山東黃金特色的釘釘線上學習的平臺。隨後圍繞班組長綜合能力提升、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技能工人考工晉級、安全技能提升等專案,積極開展課程錄播、線上課件開發工作,截止到2020年9月底,開展釘釘線上培訓專案35個,開設課程111門,參培學員9471人次,上傳培訓影片1855個,影片時長合計601小時;同時還舉辦了網路直播7次,9000餘人觀看,成功實現了培訓模式的轉變,全面搭建起“以釘釘辦公軟體及雲課堂為平臺、以微課、慕課為基礎的網際網路+”網上培訓新模式,圓滿實現了“開門紅”“雙過半”等任務指標。

  釘釘線上培訓開創了培訓新模式、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實現了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便利了集團員工有效利用學習時間隨時隨地學習,進一步緩解了工學矛盾,為礦山企業節省了培訓成本,深受企業和學員的歡迎。同時員工又能在雲課堂商城根據自身興趣愛好選擇課程進行自主學習,有效地提升了集團員工的職業素養和整體素質。

  三、數字化管理方面

  企業內部的管理無非是提供支撐服務和管控風險。現在無論是ERP(企業管理)系統、BPM(業務流程管理)系統、OA(辦公自動化)系統等等,都在產生資料。但要把資料用到管理,對資料有三個層級的要求:1、有資料;2、有正確的資料;3、有正確及時有效的資料。系統的執行可以產出資料,可以透過系統內的邏輯關係產出一部分正確的資料。但資料要正確和及時有效還是需要運營人員的干預。以管控風險為例,管控經營的風險,肯定是從銷售合同開始的。銷售合同就是每個最小單位的風險管控計劃。合同中給出了影響風險的幾個關鍵要素,包括客戶、單價、數量、交期、付款方式等。風險的管控是一個控制過程,這個控制過程首先是透過管控系統中的具體單據,比如說出入庫單,結算對賬單,銷售發票,收款單去實現的。這是一個風險量化的過程。所以運用人員必須去跟蹤這些單據以確保其及時正確。同時,透過跟合同的要素去比對,及時發現問題去防範過程中的風險。在整個的過程中,我們也會發現光有系統是遠遠不夠的。透過對單據正確性及時性的.管理,對整個合同執行的監督和控制,發現控制點,並建立標準,才能提升規範性,從而降低風險提升整體的管理效率。可以說,數字化的轉型過程,推動了資料採集的實時性和廣泛性,從而可以讓我們看到更小顆粒度的資料、更實時的資料,透過對詳細準確的資料進行實時的管理,隨時判斷並做出決策和調整。

  數字化轉型話題非常的大,大家也身處其中,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那對我們來說,我們只有身處其中,不斷地去實踐,然後不斷地相互交流,才能更好地生存下來。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不管我們曾經經歷多少魔幻的年份,我們一定會遇到更加魔幻的年份;我們總會以為我們度過了非常與眾不同的一年,但實際上,我們度過的下一年仍舊與眾不同。在魔幻和與眾不同的每一年,有些人嶄露頭尖,有些人巔峰時刻,有些人淡出舞臺,有些人身敗名裂;人如此,企業也如此,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交替螺旋上升的歷史程序中,落後的生產力會被淘汰,落後的生產關係一樣會被遺棄在歷史的角落裡。任何企業,從宏觀上講,都必須學會擁抱和適應先進的生產力並主動適配先進的生產關係;從微觀上講,都必須學會不斷的市場創新並積極的最佳化組織能力,以便在每一年的複雜形勢和艱鉅任務面前,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以網際網路為載體的資料技術在中國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先進生產力,“演算法、算力、IOT”已經成為資料技術這個先進生產力的核心生產要素,任何資料,都是以人為中心、在特定場景內、由“演算法、算力、IOT”這三個核心生產要素相互作用的產物。資料正在成為企業的核心資產,數字化正在成為企業的核心戰略;企業要做的、也必須要做的,就是主動積極的改變現有落後的生產關係和組織結構,駕馭趨勢,擁抱變化,以使用者為中心,以“平臺+生態”的商業模式實現“立體連線、資料共通、流量共享、全景共鳴、全域賦能、全鏈共贏”。

  如果說消費升級倒逼的供給側改革是現階段的主要矛盾,那麼,使用者線上化習慣倒逼傳統企業線上化能力的升級就是現階段主要矛盾裡面的關鍵問題;抓住主要矛盾裡面的關鍵問題,才能真正以點帶面、舉一反三的解決問題。企業線上化能力的形成,破冰點是立體連線,臨界點是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思維方式。2020年年初飛出的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讓中國營銷數字化提速6年!

  怎麼評價2020年的營銷數字化?我們總結為16個字:疫情倒逼,倉促上陣;拉起架式,缺乏運營。因此,2020年營銷數字化的主題是“數字化新基建”。

  疫情倒逼,倉促上陣。說明沒有數字化的心理準備、技術準備、人才準備。趨勢之下,不得不做;疫情之下,不做不行。

  數字化新基建,拉起了數字化的架式,但準備不足,以為搞個直播,參加個社群團購,或者搞個一物一碼,然後發個紅包就是數字化。

  濃縮未來6年營銷數字化程序的2020年,畢竟逼出了數字化的很多新東西,是可圈可點的一年。這一年,我們總結出六個關鍵詞代表一年的營銷數字化進展。

  關鍵詞一:數字化新基建

  2020年的營銷數字化新基建主要包括四方面內容:

  第一,營銷數字化思想啟蒙。大量的營銷數字化會議、論壇、培訓及文章等共同構成了營銷數字化啟蒙。比較有代表性的如下:

  1、作為國內領先的營銷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米多在2月份新冠疫情初始爆發期間,連續14天在擁有3萬+各行業營銷高管成員的“首席增長官社群”採用“文字+圖片”直播的形式,從理念到動作,從最佳實踐到實操步驟,全面立體的講解了“一物一碼、智慧零售、社交雲店等”具體的數字化營銷工具、“業務中臺、資料中臺、技術中臺等”底層的營銷數字化基礎設施、“SCRM、CDP、DMP等”有效的使用者運營系統,及時為傳統企業倉促應對新冠疫情的衝擊提供了認知普及。

  2、以營銷數字化研究院院長劉春雄等為代表的新營銷專家團,以“劉老師數字化新營銷”公眾號為主陣地,持續全面的解讀營銷數字化的頂層設計及核心要素,用“BC一體化”一詞指明瞭傳統企業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精髓,讓大家深度理解了KOC的價值;劉春雄老師原創系列文章“營銷數字化10講”和劉春雄老師發起的“營銷數字化開年大課”論壇,在傳統企業高管群體內影響深遠。

  3、《銷售與市場》主辦的“中國營銷盛典”大會、《新經銷》主辦的“中國快銷品大會”、Simba 主辦的“FBIF食品飲料創新論壇”、米多主辦的“中國酒業營銷數字化大會”、iDigital China主辦的“GMTIC全球營銷技術與零售創新峰會”等,也分別在相關行業推動了中國傳統企業的營銷數字化思想啟蒙;牛透社、彎弓研究院、CMO訓練營等研究機構持續迭代更新的“中國營銷技術生態圖譜”,不斷幫助傳統企業尋找各類“比傳統企業更懂營銷痛點”的營銷技術公司,讓傳統企業在營銷數字化能力建設過程中少走彎路;紅杉、高瓴、阿里戰投、騰訊戰投等風險投資、產業投資及戰略投資機構爭相投資企業服務市場的營銷技術公司,加速助推了傳統企業的營銷數字化程序。

  第二,營銷數字化組織建設。企業成立數字化新機構。市場部和IT部不再是相對獨立的兩個部門,或者換句話說,不一定要叫IT部,它可以和營銷部門整合在一起,叫“營銷技術部(MarTech)”之類的。這時,CMO的職責就會更重,他要開始對技術方面的發展也負起一定的責任。營銷技術官慢慢成為企業內部組織的標配,“望聞問切”式的感知市場模式被數字化市場模型所取代。

  以三隻松鼠為例,為有效解決組織面臨的數字化轉型難題與人才挑戰,三隻松鼠進行了人才管理層面的深度佈局,透過從招聘到上崗的流程疏理、串連招聘、面試、培訓、實踐、上崗五大環節,形成完整的人才培訓鏈。以數字化平臺為基礎支援,打造“三隻松鼠洗腦院”,透過數字化技術強化管理機制的便捷及穩定性,並階段性的升級迭代知識體系與學習專案,有效解決了難題與挑戰。當營銷的技術流開始走上舞臺,擁有技術認知、資料分析、營銷經驗複合型人才成剛需。

  紅牛、統一、勁酒等國內的行業頭部企業都成立了營銷數字化部或者新營銷部,但尚未從頂層設計上理順營銷數字化和現有營銷組織架構之間的適配關係,2020年更多體現在區域性的營銷數字化試點;寶潔、瑪氏、高露潔、可口可樂等跨國企業則基本上都在核心管理層面增設了首席數字官、首席增長官或數字化副總裁,並同步在全球各個區域增設了總監級別的崗位來具體負責數字化業務的推進;雖然都是在做營銷數字化業務的嘗試和探索,但先從組織結構上理順業務關係,三五年之後,效果會更加徹底和明顯。

  第三,營銷數字化系統採購。十五年前電商興起的時候,很多傳統企業都嘗試過自建官方商城,2013年京東、天貓相繼上市後,傳統企業紛紛放棄了自建的官方商城,轉而入駐天貓和京東等電商平臺;因為,建個商城容易,但讓使用者黏在商城上需要強大的生態配套,這跟不能為了用電而建個電廠是一樣的道理。

  橫跨2020年,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基於業務需求開始全方位的採購營銷數字化系統,市面上能夠開發軟體的技術公司很多,但能夠基於軟體系統提供營銷整體解決方案的營銷技術公司卻很少,主要有三類:

  1、以SFA(銷售自動化)為切入口提供營銷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典型代表有銷售易、紛享銷客、易訂貨、加推等,主要以員工或者渠道夥伴(經銷商、零售店等)為中心提供拜訪路線、AI影象識別、線索追蹤、B2B訂貨等管控功能,以精細化管理啟用銷售存量。

  2、以B2C(線上購物)為切入口提供營銷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典型代表有有贊、微盟等,主要以使用者為中心幫助傳統企業自建線上購物商城,達成在新興渠道擴充增量的目的。

  3、以F2B2b2C(BC一體化)為切入口提供營銷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典型代表有米多、恩億科等,主要幫助傳統企業以線下深度分銷渠道為主軸,以使用者為中心,透過一物一碼、社交雲店和CDP(使用者資料平臺)等功能應用在BC一體化的基礎上提高增量、啟用存量、全域賦能、全鏈共贏。

  這三類營銷技術公司各有特長,關鍵看傳統企業的需求。但不管怎樣,專注才能專業,專業才能成為專家,專家才能造就贏家。任何一家提供營銷數字化系統的營銷技術公司,沒有深耕相關行業成百上千個客戶的經驗,很難打造出高可用的軟體;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不是單一要素,而是生態,不能為傳統企業提供生態體系的營銷技術公司,是沒有生存空間的;傳統企業選擇營銷技術公司的標準有三個:1、有沒有經過至少上千個客戶使用的成熟的“SaaS軟體”;2、有沒有基於PaaS(業務中臺+資料中臺)做支撐的“開放平臺”;3、有沒有配套齊全的可為客戶提供全方位運營服務的“服務市場”。

  第四,營銷數字化運營嘗試。縱觀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傳統企業在營銷數字化運營方面做了很多嘗試,受制於缺乏合理的頂層設計、無預算、缺乏人才和倉促應對等諸多不利因素,效果都不夠明顯和持續,但還是有不少亮點,主要表現為:

  1、促銷費用線上化加速:很多時候,恐懼不來自於事物本身,而源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基於各自企業的特點,選擇將促銷費用的任何一項採用線上化核銷,就會發現,營銷數字化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我們在推動傳統企業的營銷數字化能力建設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選擇一個窪地市場,在新品動銷方面將面對C端的促銷費用全部線上化,實行三不做:沒有基於線上化不做,沒有使用者互動不做,打折促銷不做;效果都會出奇的好,相信2021年會被更多的傳統企業採用。

  2、品效合一能力增強: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市場部,開始嘗試在每一筆品牌宣傳費用的投入上強調與使用者線上化連線的評估,任何不能在第一方資料基礎上符合SMART原則的預算都會被無限期延緩。明星代言品牌會被強制約定直播帶貨的場次,更多的品牌宣傳預算被投放在跨界合作、文創IP、私域流量和使用者經營上。讓市場部花在使用者身上的每一分錢都清晰可衡量,幫市場部高效有價值的使用花在使用者身上的每一分錢,正成為傳統企業衡量營銷數字化效果的重要評價標準。

  3、使用者經營意願強烈:從2020年年初的全民直播,到2020年年底的私域流量熱潮,都離不開一個前提,使用者經營。沒有強大的使用者經營能力,即便請來再大的V來助陣,直播和私域流量幾乎不會有顯著效果。一切業務資料化,一切資料資產化,一切資產業務化,都無處不在的強調了基於使用者經營的資料能力。很多頭部企業都設立了使用者經營部門並將會員數量作為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是否值得這樣做暫且不論,但企業高層的殷切期望暴露無遺。

  綜上所述,營銷數字化新基建,拉起了傳統企業營銷數字化的基本架式。

  關鍵詞二:渠道直播

  大眾比較關注大V直播,但以名人和明星為代表的大V畢竟比較少,真正全面改造企業運營的反而是另外三種直播形態。

  第一種直播形態:網紅直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個是以抖音、快手等短影片平臺為主體的網紅直播,一個是以天貓、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為主體的網紅直播。以直播流量替代圖文的流量,是典型的B2C直播。

  第二種直播形態:直播村直播。主要以原產地或貨源集散地為中心,透過全天候不間斷直播,強調第一手貨源和極致價效比。他們本身是生產基地,過去是透過批發市場來進行批發,現在變成了透過直播村的直播來做批發。

  第三種直播形態:渠道直播。渠道直播,有別於網紅直播和批發直播,它是透過渠道B端(零售店、代理商),順著KOC(公司領導、網紅等)路徑,抵達C端的直播體系。

  網紅直播是零售(B2C路徑),直播村直播是批發(B2B路徑),渠道直播是全鏈路(B2B2C路徑)。

  在渠道直播中,營銷數字化研究院院長劉春雄老師提出過一種模式:百店聯動,千群共振,萬人直播。其實就是KOC的渠道屬性變為媒體屬性。渠道屬性變媒體屬性,就會形成認知的無差別覆蓋,私域流量彙集成公域流量。

  在這個過程中,以董明珠為代表的B2B2C直播就是典型的傳統渠道與直播工具相結合的模式,不同於網紅直播帶貨,董明珠的直播是B端(渠道和門店)以及C端(由門店到使用者)相結合,是BC一體化的直播。從第一次直播“翻車”到“618”直播銷售額破百億,董明珠在直播上漸入佳境,8場全國巡迴直播加上此前在京東、抖音、快手等平臺的直播,2020年董明珠13場直播總計創下逾473億元的總銷售額。

  吳曉波第一次直播“翻車”後,他與TATA木門業合作的“渠道直播”,3小時成交3.92億元。社群與渠道結合,不僅激活了渠道社群,也激活了傳統渠道。B端和C端同時受益。

  董明珠“6·18”的102億渠道直播業績,吳曉波第2場直播與TATA木門的“渠道拉練”,都展示了場景直播+渠道引流+老闆(網紅)變現組合認知模式的威力。

  這種模式偶爾使用可以啟用渠道,賦予渠道活力,但是頻繁使用,可能會形成對促銷政策的依賴,渠道力反而下降了。

  關鍵詞三:營銷數字化基礎系統

  品牌商營銷數字化初期,多數企業不知道購買哪些系統才能做到營銷數字化。前幾年,很多人以為B2B的SaaS系統就是數字化,但是推進很不理想。但有一家企業做得非常好,就是今麥郎的“四合一”。

  2020年,大家又認為一物一碼就是營銷數字化了,形成了一物一碼熱。

  營銷數字化的主體是品牌商和代理商,其數字化系統大致包括研發數字化、傳播數字化、分銷數字化、管理數字化四大模組。研發數字化和傳播數字化不需要購買系統,與外部合作即可。分銷數字化和管理數字化,應該成為一套系統。經過近幾年的實踐,品牌商和代理商的基礎數字化系統大致包括以下三類。

  1.一物一碼

  為什麼一物一碼我們放在最前面,因為快消品領域的特點是單品價值低,大量的非計劃性購買,就是即時購買。所以它不適合在平臺上下單,所以它使用者線上的最好方式是先購買再線上,就是線下下單,使用時線上,這個是快消品領域的一個重要的特點。所以一物一碼成為整個數字化系統裡面使用最廣泛的系統。

  比如米多的一物一碼系統,茅臺、可口可樂、維達、箭牌、雪花等上萬家企業都在使用,在快消品、酒類、化妝品、茶葉、建材、母嬰等行業,使用一物一碼系統的傳統企業有80%以上都是米多服務的客戶。米多的一物一碼系統,可以按生產批次、碼段、流水號,結合會員等級、使用者標籤、地理位置和時間屬性,自行、隨機、隨時在後臺設定互動促銷活動,可以設定首次掃碼必中,指定人群、指定次數或掃碼分享後才可領獎,也可以針對不同區域設定不同的營銷活動,還可以針對競爭對手在目標市場隨時發動飽和攻擊,只要產品有一物一碼屬性,所有的促銷活動都是由總部在後臺根據資料分析隨時發起的。

  2.B2B的SaaS系統

  B2B的SaaS系統對於大型企業,像可口可樂這種大型企業,它們原來的IT系統就非常好,所以能順利地從IT系統轉型為DT系統。如果沒有這個,目前還是有難度的,因為沒有數字化的這種意識,傳統的巨頭企業包括跨國巨頭和國內的巨頭基本上都有IT系統,他們本身的管理就是數字化的,只不過不是實時線上。

  從IT到DT對一些巨頭來說,它最大好處就是實時線上以及視覺化。

  比如前面提到的今麥郎的“人、車輛、片區、終端機”的“四合一”模式。

  終端機的價值,主要是“視覺化”,可能很多人不解。高層儘管不可能長期在一線,但透過終端機最終實現了渠道的“視覺化”,把渠道、終端、人員等深度分銷的要素置於“可視”環境,相當於高層可以天天到一線。

  一線人員透過終端機,把一線環境“視覺化”。高層透過“視覺化”的資料、圖片,發現終端機會,進而指導一線人員開展工作。

  3.雲店系統

  雲店與微商城有別。微商城是單店零售系統,技術路徑是B2C。雲店是品牌商的全鏈路多店系統,技術路徑是B2B2C。

  雲店系統也叫社交雲店系統,它使得線下門店擁有了雙店,一個是線下的門店,一個是線上的雲店,結果就是帶來雙貨架、雙客情。使傳統的商店成功轉型為“店商”。

  門店的增量瓶頸有兩條:

  第一條是商圈半徑決定了客源有限。但是,當人作為流量來源時,商圈半徑就可以不受限了。比如三隻松鼠的“松鼠小店”,每一個IP化的店主都是本地流量池。這就是一直強調的新店商的“雙IP策略”。品牌是IP,店主是IP。把店主當IP經營,就是三隻松鼠“聯盟小店”提出的“經營人而非渠道”。

  第二條是門店面積有限,門店陳列的SKU就有限。

  當門店面積有限時,產品組合就受到侷限,特別是便利店。如果打通了三度空間,做到了立體連線,就可以給每個門店建一個雲店。

  雲店的SKU理論上可以無限多,越是低頻、高價值產品,越適合雲店。雲店既可以由門店配送,也可以由區域分倉配送,還可以由總倉配送。

  上面說的三大系統有向兩大系統融合的趨勢,全鏈路數字化(B2B2C)已經包含了B2B,未來可能沒有獨立的B2B系統了。

  關鍵詞四:營銷數字化組織

  過去傳統企業是沒有數字化組織的,或者說有一個電商部門。中國的電商平臺天然數字化,但電商的商戶不是數字化的,因為它沒有元資料。商戶從平臺獲得是經過計算的資料。所以,以為做了電商就有了數字化,這是不對準確的。

  疫情倒逼,倉促上馬,現在的數字化組織大致會有這樣幾種。

  1.成立數字辦和數字小組

  先成立數字辦和數字小組,是很多企業目前的權宜之計,先和上游的系統、專家結合,但是暫時沒有和他們的業務系統結合。基本狀況是:上不著天,見不著領導;下不著地,沒有業務系統配合。

  2.IT組織轉型為DT組織

  DT時代讓IT在這近十多年來迎來了第一縷轉型的新思路。網際網路企業的發展,讓傳統企業將眼光望向其背後支撐的重要技術力量——資料化運營。

  其背後的管理思想和技術讓IT管理者陷入沉思。是否可以實時展現企業的關鍵指標資料?是否可以利用外部資料來研究使用者行為指導營銷?是否對生產過程的關鍵資料做預警,進行下一步智慧判斷?是否可以對企業人員的考評進行資料量化來進行內部的激勵與比拼……這些設想的實現,一方面需要管理思想的改變,另一方便也要實現從IT到DT的轉變。

  IT組織轉型為DT組織,不少頭部企業基本上都完成了,成立了數字化運營中心。

  3.後臺的數字部門與前臺的銷售部門的融合

  部分企業如李渡和消時樂就在做這種融合,就是傳統銷售部門與數字化部門無邊界,真正做到“小前臺,大中臺”。

  營銷數字化改變了營銷組織和組織職能,對業務員技能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

  在立體連線中,我們提出“做透”一個店,“打爆”一個縣。營銷數字化仍然有如此要求。

  因此,雖然業務員客情工作、例行性拜訪工作量會下降,但線下體驗這類高強度認知工作,反而會加大。線下體驗,這是新技術,或新崗位,如首席體驗官。線下體驗,一定是銷售部的新職能,業務員沒有退避的餘地。

  只有線下“更重”,才能線上“更輕鬆”。

  關鍵詞五:BC一體化

  BC一體化2020年為大家所接受有點出乎意料。劉春雄老師2019年5月提出這個概念時,有很大的爭議。但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熱詞,而且是全鏈路數字化(B2B2C)無法繞過的一個。

  BC一體化的提出,最初不是基於數字化,而是基於打通三度空間,打通三度空間自然很容易數字化。

  BC一體化最初是打通流量,即線下、社群、和網路。線下是B2B的,但是有了社群,就可以從深度分銷到To B延伸到KOC,有了KOC就進入了C端,有了 C端KOC就可以透過場景體驗等方式啟用C端,把流量打通,就完成了三度空間,自然就形成了數字化。所以這就是最初的數字化。

  這個路徑有兩個手段都能同時達到,要麼從B端到C端,要麼從C端到B端,最終都可以實現BC一體化。

  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很多企業特別是在新品推薦中演繹出了CB一體化,比如說可口可樂,它的產品上市前先主打C端來試產品,如果它的復購率達到25%,就可以做深度分銷了,所以它的技術路徑可以是B2C,老產品的商業路徑也是B2C,但是對新品的商業路徑可能是C2B。還有統一的新品自熱米飯“開小灶”也是先2C再2B,也稱之為CB一體化。

  關鍵詞六:全渠道

  傳統營銷只有線下渠道,後來電商、微商出現了,每出現一個新渠道模式,企業內部就成立一個組織,比如B2B、O2O、社群團購等。這種現象,稱之為多渠道。現在發現,渠道太多了,內部組織太細分為,乾脆再組合一起,從多渠道到全渠道。

  多渠道必然帶來內部系統的不統一,使用者交匯的不一致,很難實現使用者ID、產品ID、標籤ID的統一,全渠道為構建CDP奠定了基礎。

  隨著全渠道營銷方案的普及,企業可以獲取到的消費者資料的種類和數量都急劇上升。但是企業的資料依然分散在多個部門的多個系統,整合並利用這些資料成為非常必要但又困難的事情。

  由此,客戶資料平臺開始盛行。CDP收集並整合所有與客戶相關的資料(包括匿名客戶的行為資料和客戶的實名資訊),並形成統一的客戶檔案,為前端業務提供持續快速的資料支援。

  CDP之所以特別,第一特色是收集客戶的所有資訊。它連線到第一方資料,在B2B中,則是客戶關係管理(CRM)軟體、市場營銷自動化、電子郵件服務提供商等不同來源的資料,而B2C中,則將連線到諸如電子商務系統之類的交易資料來源。它還收集了第三方資料,通常包括Web訪問、廣告印象、公司和人口統計資料等。

  第二個特色將曾經存在於多個平臺如電子郵件營銷平臺、CRM、分析等中的資料彙總在一起,並將所有這些資料集中在一個平臺上。

  第三個特色就在於建立了客戶和潛在客戶的統一檢視,生成了細分和見解,然後將其提供給其他使用者和系統使用。

  CDP中的資料不是把靜態的資料直接複製貼上而來,相反,CDP與資料流之間是保持連通的,它時刻都在接收實時的資料。基於此,CDP能夠抓住一些對客戶來說有意義的“微時刻”,並給客戶帶去定製化的使用者體驗。例如,在一個雨天,客戶在街頭經過企業的零售店,當他們經過零售店的那一刻,會員APP給他們推送了一條資訊:所有太陽鏡享受10%的雨天折扣。這是在對的時間給客戶傳送對的資訊,可以把一位行人轉化成付費的客戶。

  同樣的,對於CDP的數字化轉型,需要由一把手出面負責轉型專案,企業內部形成共識,從上至下貫徹整個專案,即從組織架構上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保障。

  總結

  2020年已經過去,我們必須意識到,數字化是換道超車(所有企業的普適性紅利),不是彎道超車(少數企業的差異性競爭力)。沿著舊地圖找不到新大陸,換道超車需要新地圖,"上帝視角"才能繪出新地圖,擁有"上帝視角"必須解決認知問題,提高認知水平才能做好營銷數字化項層設計。

  任何一項頂層設計都具備典型的時代特徵,用頂層設計的確定性來擁抱時代的不確定性,是每個領導者帶領企業抵禦市場動盪並穿越經濟週期的關鍵路徑。

  不在順境時破釜沉舟,就一定會在逆境時孤注一擲!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企業領導人要敢於聚焦優勢資源,以破釜沉舟的決心力"力出一孔”, 在正確的營銷數字化頂層設計指引下,用3-5年的時間初步完成營銷數字化系統建設,順利實現換道超車”。

  企業的“換道超車”最大的敵人不是對手,而在內部,原有的成功經驗在思維方面形成的“路徑依賴"和原有的核心團隊在資源方面形成的“既得利益”,是企業在營銷數字化系統建設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

  企業在營銷數字化系統建設方面的“換道超車",最大的正面戰場是佔據企業營業收入80%以上的廣闊的線下渠道,而不是電商渠道和020渠道,我們既要重視電商渠道和020渠道給我們帶來的先進思想,又要避免成為消費網際網路巨頭們進攻線下渠道的試驗田,基於"BC一體化“構建'全鏈路數字化能力"和“全場景觸達能力”,是企業營銷數字化系統建設的特色,是典型的去中心化賦能思維,與消費網際網路的中心化霸權思維截然不同。

  2021年,營銷數字化,別無選擇;營銷數字化,終極選擇!

  數字化營銷心得體會4

  6月26日下午,上海的大雨絲毫不能阻擋那份參加學習和分享熱情,在萬航渡路由老廠房改建的創意園中,復旦-BI(挪威)MBA專案同學會——聚賢薈IT俱樂部、聚賢薈Marketing俱樂部,攜手復旦-港大IMBA專案的IT俱樂部(籌),共同開啟聯合活動——雲中的大資料營銷分享會。

  21世紀什麼最貴,大資料!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都明智地預見到,傳統營銷技術和IT能力的結合,將是IT工作的頭等大事,而來自營銷部門和IT部門的資源整合,能讓中國企業進一步發揮在數字化營銷領域的巨大潛力。在未來,企業的數字化營銷比重將大幅加重。如何獲取使用者資料,讓資料看得懂?如何分析資料使用者特徵和渠道,以便精準智慧投放?如何用大資料思維發展網際網路,來真正實現大資料營銷?這些成為本次沙龍的關注焦點。

  在熱鬧的自由交流之後,下午兩點半,沙龍正式開始。第一位分享嘉賓是來自復旦-BI(挪威)MBA專案23班的郭莎莎同學。2009年轉型從傳統廣告業進入企業數字化營銷崗位後,郭莎莎始終專注於數字營銷活動推廣及數字媒介資源採買,目前是觀致汽車有限公司數字營銷經理。郭莎莎主要分享了在實際應用中怎樣利用大資料讓每一次投放都能帶來高效的回報?怎麼基於每一次投放的瞭解客戶喜好?借用精確的資料和影象,她向大家展示了透過追蹤使用者的訪問資訊,形成細緻的智慧化分類,從鎖定目標消費者,到達成精準的廣告投放和推送的數字化營銷全過程。透過對於大資料應用的最終目的是希望更加了解我們客戶的需求和喜好,推送更加即時性,個性化的訊息,保持品牌與使用者的良好互動關係,提升營銷的有效性。

  第二位嘉賓是來自復旦-港大IMBA專案2013級EA班的顧佳慶校友。他曾供職於全球最大傳媒集團WPP,受邀為微軟、新浪等多家知名企業做過網路口碑社會化媒體培訓,曾被新浪評選為“中國社媒體營銷100位影響人物”。如今的他與朋友合夥創辦了波森資料科技有限公司,專攻大資料分析事業。這次他的分享主題是“非結構文字處理的營銷應用創新”。非結構文字,指的是對搜尋引擎的中文語義分析和呼叫平臺,從海量文字中尋求有價值的商業資訊。顧佳慶校友透過分析具體的應用案例,詳細展示了語義分析軟體從非結構文字到結構化資料的建立過程,以及其對各類行業的幫助——建立宏觀的行業資料分析體系,助力企業外部風控監管系統等等。“非結構文字”的分享讓大家意識到,這個看似和主題並不相關的話題,實際上和每個行業都息息相關。臺下聽眾們紛紛提出自己的問題,包括市場飽和度和技術專利等。

  第三位分享嘉賓是復旦-BI(挪威)MBA5班的楊波校友。作為聚賢薈IT俱樂部的“幫主”,他的出場引來了臺下一片熱情的呼喊。目前在微軟中國擔任雲計算市場發展總監的他曾在多家歐美管理軟體公司擔任銷售、市場和運營管理職位,對CRM、數字化營銷和O2O解決方案等有深入的瞭解和多年的經驗積累。這次楊波校友的分享主題是“IT和marketing行業的結合與跨界”。IT業推崇安全和穩定,而營銷講究突破和變化,二者從不同的出發點考量商業營銷,各成風格,而它們在網際網路時代的跨界結合,則成為企業實現高效營銷的兩翼。楊波以近期幾項熱點廣告為例:Uber與神州專車大戰、娛樂明星事件等,講述了目前這種跨界合作主要體現在利用大資料進行使用者行為分析,針對不同階層使用者的考察和互動,精準打造每一次營銷活動。而如何在重重資訊包圍下突破熱點,一舉擴大自己廣告的曝光率和影響力,以最快的速度來到消費者面前,正是IT對營銷的助力點所在。楊波邀請了臺下聯合利華、可口可樂、LVMH等企業從事營銷職能的校友進行互動,在分享了他們公司當下IT與Marketing的配合和矛盾後,與大家一起討論解決方案,APP的連線、大資料的決策依據等,引發了校友們的熱烈討論。在這輪分享過後,大家對未來數字化營銷的主要趨勢有了更具體而明確的認知。

  不知不覺,三輪精彩的主題分享都結束了。嘉賓們積累沉澱的心得體會,和臺下校友們多年的從業經驗相互摩擦,碰撞出前衛的火花。每一番提問都引發著新一輪的深度討論。相信在未來,如同數字化營銷的勢不可擋,各專案俱樂部的合作活動也會越來越豐富多彩。

  數字化營銷心得體會5

  現在人們常說的數字化營銷是什麼意思?究竟什麼是數字化營銷?數字化營銷就是一種利用有關數字的傳播渠道,來推廣產品、服務的實踐活動,以便在適當的時候,以一種低成本的形式與消費者進行溝通。數字化營銷包括許多網路營銷技術和網際網路實踐。數字化營銷的範圍更廣,包含許多其他不依靠網際網路的傳播渠道,如電視、廣播、簡訊等的非網路渠道,還有如社交媒體、電子廣告、橫幅廣告等的網路渠道。

  在提高數字化營銷預算的百分比方面,和將支出集中於數字化營銷活動的渠道上,可以充分體現數字化營銷模式及特點,最成功的數字化營銷,莫過於在核心價值源的集中管理。

  一、協調數字化購買

  首先,數字化營銷模式會協調自己的行動,以方便參與的使用者能夠隨時加入,進行一場逐漸受歡迎的數字化購物之旅。

  二、塑造品牌的形象

  其次,數字化營銷模式利用了使用者們對品牌的興趣,針對消費者們的需求,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上釋出相關的內容,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充當品牌的大使,幫助企業在不同的領域中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三、擴充營銷的渠道

  最後,對於這些想做好數字化營銷的企業來說,在為產品劃分市場和做營銷活動時,要同時管理好多個社交媒體平臺的大量內容,而且還必須要擴充更多的營銷渠道。

  總之,這些想做數字化營銷的企業,必須戰略性地進行規劃,如何獲取和使用已經變得非常廣泛的數字資料。在瞭解口碑產品的途徑上,原本從家人、朋友那裡得到建議的使用者,慢慢地都開始在網上參與了閱讀和評論,線上比較產品的功能和價格,以及透過社交入口網站討論不同的選擇。數字化營銷產生了資訊的流動,不僅增加了使用者的消費能力,也使得在他們積極瞭解產品型別、評價選擇時,使得有關部門能夠直接與他們進行對話。做企媒體數字化營銷,可以增加使用者的消費,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為何不嘗試做下轉變呢?

  企媒體的價值:透過大資料、技術整合和全網營銷等方式,進行流量運營和粉絲運營,為品牌帶來海量曝光,培養和引導更多的市場陌生使用者,形成強大的品牌共識,促成第一選擇和交易,佔據品牌名利的制高點,名利雙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