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時代楷模李桓英事蹟心得體會(精選15篇)

2021時代楷模李桓英事蹟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寫作方法

  (一)簡略寫出自己閱讀過的書籍或文章的內容,然後寫出自己的意見或感想。明確的說,就是應用自己的話語,把讀過的東西,濃縮成簡略的文字,然後加以評論,重點的是(著重)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見。

  (二)將自己閱讀過的文字,以寫作技巧的觀點來評論它的優劣得失、意義內涵,看看它給人的感受如何,效果如何。

  (三)應用原文做導引,然後發表自己的意見。比如我們可以引用書中的一句話做為引導,然後發表見解。

  (四)先發表自己的意見或感想,然後引用讀過的文章來做印證。

  (五)將讀過的東西,把最受感觸、最重要的部分做為中心來寫;也可以把自己當做書中的"主角"來寫;也可以採用書信的方式來寫;更可以採用向老師或同學報告的方式來寫。

  時代楷模李桓英事蹟心得體會(精選15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1時代楷模李桓英事蹟心得體會(精選1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時代楷模李桓英事蹟心得體會1

  8月17日,一位滿頭銀髮的老人迎來了100週歲生日。北京友誼醫院舉行了簡樸的儀式,為老人慶賀生日。面對鮮花和蛋糕,老人默默許下心願:“願人類早日消滅麻風病,願天下再無麻風病!”

  李桓英,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研究員,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她選用的短程聯合化療方案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並在全球推廣,讓數萬名麻風病人重獲新生。她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全球麻風病防治事業,為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重大貢獻。

  “作為中國人,我渴望回到祖國的懷抱,把我最好的年華奉獻給祖國”

  李桓英,1921年8月17日出生於北京。1945年,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1946年,前往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攻讀細菌學和公共衛生學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微生物學系助理研究員。

  1950年,世界衛生組織成立。李桓英因成績優異,被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推薦擔任世衛組織首批官員。任職7年間,她被派往亞洲、美洲等許多地區,為遏制傳染病蔓延作出艱苦努力,受到世衛組織的好評。

  1957年,在李桓英工作期滿時,世界衛生組織主動提出與她續簽合同。然而,李桓英親眼看到不少國家由於貧窮而導致疾病流行,深感新中國更需要自己。

  “當時,新中國成立不久,百廢待興,正是急缺人才之際。我曾在美國雜誌上看到過錢學森的名字,當聽到他毅然回國的訊息時,內心有了很深的觸動。作為中國人,我渴望回到祖國的懷抱,把我最好的年華奉獻給祖國。”李桓英回憶說。

  當時,李桓英全家已移居美國,父母兄妹都希望她留在美國。但是,她婉言謝絕了世衛組織的邀請,瞞著家人,隻身一人繞道倫敦,幾經周折,於1958年從莫斯科回到了祖國。這一年,她37歲。

  從此,在漫長的歲月中,無論是晴空萬里,還是風雨交加,她都無怨無悔;無數次的親情召喚,都不能改變她報效祖國的決心……

  李桓英說:“很多人問過我,當初已經離開祖國那麼多年,為何選擇回國?我都毫不猶豫地告訴他們:因為我是中國人,我在北京出生,不能忘本。”

  1978年底,李桓英調入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時任所長鍾惠瀾院士讓李桓英以訪問學者的身份,由世衛組織資助出國考察,其中包括訪問美國等6個國家的麻風病中心。

  1980年,李桓英來到美國,為父母掃墓,並與弟弟妹妹團聚。這一次,她又堅定地拒絕了親人們的挽留。在詳細考察了美國的醫療成果後,李桓英如約返回祖國。

  “只要是我認準的事,就決不回頭。”李桓英說:“我是中國人,我的根在中國,我的事業在中國。離開了祖國,我的人生還有何價值?”

  李桓英認為,自己一生最正確的選擇就是能夠回到祖國、報效祖國。她說:“我在國外跑了那麼多國家,漂來漂去,就像浮萍似的,沒有根。你要做事業,還是要回到自己的國家。”這,就是她的赤誠愛國之心。

  時代楷模李桓英事蹟心得體會2

  “全世界麻風病防治現場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1979年春天,李桓英第一次前往雲南西雙版納考察麻風病情,那時的西雙版納3個縣,分佈著大大小小十幾個麻風寨。過去,由於缺乏特效藥物,以及社會對麻風病的恐懼、歧視和偏見,麻風病人忍受著肉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摺磨。

  “麻風病面臨的最大障礙就是歧視!”為了拉近與麻風患者的感情,李桓英沒有穿戴任何防護衣服和麵具,走家串戶給病人做檢查,甚至與病人見面時總是握手擁抱拍肩膀。

  由於長期的疾病折磨和遠離人群,寨子裡的人們對治療既缺乏信心,又難以適應按時按量服藥的治療要求,有的病人甚至自暴自棄,把送來的藥丟進水塘裡。

  李桓英聽聞,十分著急,親自上門送藥,口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揚頭就喝,飯捧起就吃。時間一長,寨子裡的村民都傳:“村寨來了個女醫生,不怕麻風!”

  “我們做醫生的是沒有恐懼的,我走遍世界,恐懼對我不是個事兒。我甚至巴不得自己被傳染上——讓你們親眼看看我能治好它!”

  李桓英還會教麻風病人穿鞋。“早晨和晚上,你們要這樣。”手一下子伸進病人剛脫下來的髒鞋,“摸摸有沒有砂子和釘子,再穿上”。麻風病人手腳是麻木的,甚至,端滾燙的火盆都感覺不出燙手。李桓英不怕髒,就是為了教給他們防止皮膚破損潰爛的自我防護方法。

  她用自己的行動來消除大家對麻風病的歧視,不斷向人們證明:麻風病是可治之症,麻風病人並不可怕。

  為了我國麻風病防治事業,高齡的李桓英長期奔波在雲、貴、川貧困邊遠地區,7個地州、59個縣,幾乎每一個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跡。

  在她的努力下,雲南省勐臘縣的麻風病患者被全部治癒,1990年的潑水節,他們摘掉了麻風寨的帽子,作為一個行政村,被正式劃入勐侖鎮,李桓英為它取名為“曼南醒”,意思為“新生的山寨”。這一天,李桓英和人們一塊兒跳起了傣族舞蹈。

  1998年,李桓英在第十五屆國際麻風會議上作了《在雲南實施麻風病防治特別行動計劃的報告》,報告結束後會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世界衛生組織官員諾丁博士緊緊握著李桓英的手說:“全世界麻風病防治現場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時代楷模李桓英事蹟心得體會3

  “治癒患者帶來的慰藉是任何酬勞都不能取代的”。李桓英對患者的關心不僅僅體現在治好他們的病痛,更如同親人一般,時刻給予他們溫暖,為他們尋求最佳的治療方案。

  1993年年底,雲南省文山縣有一位女生在臨近高考前不到半年,被診斷患了麻風病,李桓英得知情況後非常著急,趕去為她仔細檢查:“現在得了麻風,就像得了一塊皮膚癬,只要聯合化療一週就失去傳染性,你可以邊學習,邊治療,最多兩年就能治好,放心吧。”

  李桓英還鼓勵她一定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不能自暴自棄。因聯合化療中有一種藥物會造成皮膚染色,李桓英又與當地醫生一起,為這位女學生設計專門的治療方案,並請當地的醫生一定要保證她的治療,不要影響學習。過後,李桓英仍然惦念著這位女學生,曾多次打電話、寫信詢問她的情況。後來,這位女學生真的考上了大學,並在畢業後成為一名教師。

  麻風病是一個“窮”病,大多數麻風病患者的家境都不是很好,李桓英像照料自己的孩子一樣給予他們關懷和體貼。

  2007年3月,熱研所麻風室接診了一位24歲麻風患者小馬,小馬生長在一個麻風病高發家庭,家裡有5人患麻風病。李桓英無條件接收了這一家5位患者來京免費治療。經過兩年的治療,他們的麻風病已基本治癒。一次複診中,李桓英教授看到小馬的手已破潰感染,並得知他一家租住在平房,生活十分拮据。“患者這麼年輕,一定要為他的將來著想。”她既著急又心疼,立即拿出隨身攜帶的1000元錢給了他們。

  有條件幹,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幹。行醫70餘年,這就是李桓英的行事風格。

  在深入麻風病區的途中,由於山高路險,道路崎嶇,她曾經4次遇險,2次翻車,2次翻船。

  她遭遇過最嚴重的翻車是從翻滾的汽車前窗擋風玻璃甩出去10多米,躺在覆蓋著厚厚白雪的山坡上昏了過去。連車帶人滾下坡底的同志們從車中爬出來,大聲呼喊她。她才反應過來連聲呼喊:“我在這裡!”但是她爬不起來,李桓英歪頭一看,雪地上留下一大片殷紅鮮血。這次車禍導致她兩側鎖骨和3根肋骨骨折,頭部外傷縫了7針。大家都勸她好好休養,她卻纏著厚厚的繃帶、打著石膏投入了新的工作。

  2015年,已是94歲高齡的李桓英,不顧膝關節手術後的行走不便,再次來到雲南。一進寨子,那些當年經她治癒的麻風病康復者就像見到了親人,眼含激動的淚水,撲上來就喊:“李媽媽,您回來了!”他們的子孫聽說李桓英回來的訊息,也紛紛請假,從打工的城市趕回寨子,只為見上李桓英一面。在他們心中,李桓英就是改變她們命運的“貴人”。

  時代楷模李桓英事蹟心得體會4

  20世紀70年代,李桓英來到蘇北農村,第一次見到麻風病人。當時的醫務人員頭戴防護巾,身穿隔離衣,手戴膠皮手套,場景令人恐懼……然而,看到病人被疾病折磨的樣子,李桓英產生了深深的同情。她暗下決心:一定要讓麻風病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我們不能怕病人,而要愛病人。”在日常診療中,她總是用微笑告訴人們:麻風病人不可怕。每當遇到窮困家庭的患者,李桓英總是給予更多的關懷和照顧,捐錢捐物,從不吝惜。

  2007年3月,一名來自河南的麻風病患者前來就診。經瞭解,這家人中竟有5名新發麻風病患者,平時以撿拾垃圾為生。李桓英看到患者的腳部感染,又著急又心疼。她當即拿出隨身攜帶的1000元錢,作為患者的生活補助。

  2009年5月,一名年僅24歲的男性患者前來就診,當時他手部已感染,發生了隱匿骨髓炎,需要手術。李桓英說:“患者這麼年輕,一定要為他的將來著想。”隨後,她聯絡了醫院骨科主任會診。由於患者有綠膿桿菌,李桓英又親自幫忙聯絡,找到了能做手術的機構和醫生。很快,患者接受了擴創及死骨摘除術,大大提高了生活質量。

  1993年,雲南省文山縣有一名高三女學生,臨近高考前被診斷為麻風病。此時,李桓英正好來到文山,立即仔細為她檢查,並耐心地開導:“現在得了麻風,就像得了一塊皮膚癬,只要聯合化療一週,就失去傳染性了,你可以邊學習邊治療,最多兩年就能治好!”後來,這名女學生考上了大學,併成為一名教師。

  李桓英說:“治癒患者給醫者帶來的心靈慰藉,是任何酬勞都不能取代的。能治好患者的病,是我這一生最大的幸福。”

  時代楷模李桓英事蹟心得體會5

  “當醫生不能怕!這就好像戰士都知道子彈厲害,上了戰場不照樣往前衝”

  麻風病是人類最古老的傳染病之一。20世紀初,全世界沒有特效藥,唯一的辦法就是隔離病人。

  1980年,李桓英被派往世衛組織做訪問學者。她瞭解到,世衛組織正在研究一種聯合化療的新方法,藥物配方已經完成,但是缺乏臨床試驗資料。為此,李桓英從世衛組織申請到了免費藥物和專案支援。

  在雲貴川的專案試點村,為了拉近與麻風病人的感情,李桓英從不穿戴任何防護服與麻風病人接觸,以消除病人的恐懼心理。此後,李桓英每到一個村寨,都會受到村民的歡迎:“北京來的女醫生,不怕麻風!”

  為了推廣短程聯合化療方案,她走家串戶,不辭勞苦。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仰頭就喝。病人試探著同她握手,她便拉著病人的手長時間不放。見到老病人,她總是親切地拍拍肩膀,甚至還主動擁抱。

  “當醫生不能怕!這就好像戰士都知道子彈厲害,上了戰場不照樣往前衝?”李桓英說。

  多少年來,李桓英一直奔波在貧困邊遠地區。雲貴川3省7個地州59縣,每一個有麻風病人的地方都有她的足跡。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南醒村曾是一個“麻風寨”。1990年4月17日,南醒村“麻風寨”的帽子被徹底甩掉了。南醒村更名為曼喃醒,傣語意為“新生”。

  經過不懈努力,李桓英將麻風病人的服藥時間縮短至兩年,使麻風病人從原來的11萬人下降到不足萬人,且年複發率僅為0.03%,大大低於世衛組織規定的年複發率小於1%的標準。

  1994年,李桓英選用的世界衛生組織短程聯合化療方案在全球推廣。1996年,她率先在國內開展“消除麻風特別行動”,首次提出了麻風病垂直防治與基層防治網相結合的模式,被稱為“全球最佳的治療行動”。2016年,李桓英獲得首屆“中國麻風防治終身成就獎”。

  “能夠作為黨員為醫學事業奮鬥餘生,這就是我最重要的心願”

  2016年12月27日,是李桓英一生中最難忘的日子。

  這一天,已經95歲高齡的李桓英特意圍了一條大紅的羊絨圍巾。她仔細捋順兩鬢的頭髮,莊嚴肅立。站在一群新黨員中間,她舉起右拳,蒼老的聲音飽含真誠和篤定:“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她終於夢想成真,光榮地成為一名黨員。

  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李桓英說:“入黨和做研究一樣,都是追求真理。能夠作為黨員為醫學事業奮鬥餘生,這就是我最重要的心願。”

  幾十年來,李桓英解決了許多麻風病防治領域的重大策略和關鍵技術問題,為全球實現消滅麻風病的目標提供了重要依據。近年來,她帶領課題組進入分子生物學研究領域,開展麻風病早期診斷、耐藥基因檢測和分子流行病學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創造性突破。

  “麻風病的歷史,在我們這一代該終結了!”如今,李桓英依然關注著全球麻風病防治進展。她說:“雖然中國已基本消滅了麻風病,但還沒有徹底消滅,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她殷殷囑咐前來探望的後輩,科研工作者不能停下創新的腳步,這是黨和人民的重託。

  疾病無國界,大愛無疆界。為了實現一個沒有麻風病的世界,一位百歲老人依然在奮力前行……

  時代楷模李桓英事蹟心得體會6

  李桓英,女,漢族,1921年8月生於北京,中共黨員,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醫生,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研究員。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她曾在世界衛生組織工作7年,為了新中國的衛生健康事業,捨棄國外優厚條件,回國投身麻風病防治工作,長期面對面接觸麻風病人,嚴謹細緻開展臨床試驗,科學穩妥進行治療研究。她推廣的“短程聯合化療”方法救治了無數的'麻風病患者,她提出的垂直防治與基層防治網相結合的模式,被稱為麻風病“全球最佳的治療行動”,為我國乃至世界麻風病防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首屆中國麻風病防治終身成就獎,2019年榮獲“最美奮鬥者”稱號,2021年入選“3個100傑出人物”。

  李桓英同志是黨領導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見證者、親歷者和參與者。她對黨忠誠、熱愛祖國,始終心繫人民健康福祉,把畢生精力貢獻給了衛生健康事業;她視病人如親人,精心醫治、破除歧視,為數以萬計的病患解除了疾苦;她尊重科學規律、堅守科學認知、勇於探索創新,致力於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為破解麻風病防治的世界難題貢獻了中國智慧,鮮明體現了心有大我、赤誠報國的愛國情懷,生命至上、護佑蒼生的醫者仁心,求真務實、勇於攀登的科學精神。為宣傳褒揚她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中共中央宣傳部決定,授予李桓英同志“時代楷模”稱號,號召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科技工作者、醫務工作者,以英雄模範為榜樣,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立足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從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在新時代新徵程上真抓實幹、埋頭苦幹,繼續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懈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

  時代楷模李桓英事蹟心得體會7

  在學習了李恆英教授的事蹟後,不禁驚喜地發現李桓英教授與我是上海同濟大學與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雙重校友,更深深的被李教授的事蹟所感動。

  我們要學習李桓英教授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列寧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正是由於李桓英教授對祖國與人民極其深厚的感情,才會在海外事業有成時放棄世衛組織的優厚待遇,隻身輾轉回國,參與到國家的公共衛生事業中來,併為之奮鬥終生。

  我們要學習李桓英教授持之以恆的精神。初心易得,始終難守,能夠成就偉大事業的人,都是能堅持到最後的人。李桓英教授從事的麻風病研究曾經讓人聞之色變、避之不及,往來的村落與世隔絕,條件艱苦。但四十多年來,李桓英教授始終如一,直到如今百歲高齡依然奮戰在麻風病課題研究的一線。李恆英教授的這種精神,來自於深深根植於內心的責任、使命與擔當,而這莫過於一種巨大的勇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我們要學習李恆英教授一心向黨的政治品格。李恆英教授在95歲時加入中國共產黨,她說“我深刻領悟到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我雖已進入耄耋之年,但願意以黨員的身份為麻風事業奮鬥終生!”李恆英教授踐行了黨的初心和使命,將個人夢想與偉大的中國夢緊緊相連。身處一個偉大的新時代,我們都應向時代楷模李桓英學習,將自己的理想與國家的發展和前途結合起來,積極投身於國家改革發展、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去,不悔此生。

  時代楷模李桓英事蹟心得體會8

  學習了李桓英教授的先進事蹟,非常感人,也深受教育。李桓英教授是千千萬萬歸僑僑眷中的傑出代表,是時代楷模,是僑界豐碑,更是共產黨員踐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生動寫照。

  作為一名僑聯工作者,要學習李桓英教授報效祖國的赤子情懷和紮根基層的為民情懷,學習她不畏艱苦、堅韌執著的奮鬥精神,學習她敬業奉獻、兢兢業業的工作作風。

  在李桓英教授事蹟的感召下,我要進一步學習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的重要論述,恪盡職守,紮實工作,為譜寫僑聯事業新篇章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時代楷模李桓英事蹟心得體會9

  在李恆英教授身上,我深切感悟到了信仰的力量,以及一名愛國歸僑時刻心繫國家民族振興、鞠躬盡瘁的赤子情懷。

  作為醫者仁心的世界級麻風病防治專家、新時代醫務工作者的優秀代表、踐行科學家精神的傑出典範和愛國歸僑的學習榜樣,她的事蹟必將激勵廣大歸僑僑眷及海外僑胞以“時代楷模”為榜樣,從她身上感悟信仰的力量,從黨百年奮鬥歷程中汲取前行動力,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心懷“國之大者”,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努力做新時代的奮進者、搏擊者、實幹者,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上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時代楷模李桓英事蹟心得體會10

  “時代楷模”李桓英教授,始終心繫人民健康福祉,把畢生精力貢獻給了衛生健康事業,為破解全球麻風病防治難題貢獻了中國智慧。

  作為中國醫療衛生領域的一份子、加拿大歸僑,我們要認真學習李桓英教授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以赤誠報國的愛國情懷,真抓實幹、攻堅克難、勇於開拓,積極推動更多創新藥品及醫療器械的研發與上市,滿足全球患者亟待解決的臨床需求,做新時代醫療衛生事業的最美奮鬥者!

  時代楷模李桓英事蹟心得體會11

  作為僑聯幹部,我們學習李桓英教授,就是要學習她“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就是要學習她心懷祖國、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工作實踐,團結廣大僑胞和歸僑僑眷,為民族復興大業貢獻僑界的光和熱。

  我們學習李桓英教授,就是要學習她“身體力行、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入基層一線,圍繞僑界群眾幸福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

  進一步凝聚僑心、彙集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我們學習李桓英教授,就是要學習她“勤於鑽研、勇於攀登”的科學精神,心懷“國之大者”,真抓實幹、埋頭苦幹,踐行好初心使命,積極投身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中,推動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

  時代楷模李桓英事蹟心得體會12

  李桓英教授的事蹟給我很大的觸動和激勵。首先,李教授業精於勤、終生奉獻。她雖然在2014年已經辦理了離休手續,但100歲高齡的她到現在還是一名“上班族”,我想我也一定要堅持創作、堅持創作出好的設計作品直到生命的盡頭。

  其次,李教授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回國奉獻。在她回國的時代,中美收入的差距甚大,在海外生活的吸引力遠遠大於回國的時代。她對於財富的態度深深地觸動了我,令我感到過度地追求物質和財富的意義是不足取的,與其在乎個人得失,不如向李教授這樣最美的奮鬥者學習,成為一個重於泰山的人。

  時代楷模李桓英事蹟心得體會13

  學習時代楷模李桓英教授的事蹟,看到她偉大人格下的一顆金子般的心。李桓英教授從1958年回國,在祖國這片魂牽夢縈的土地上,為建設一個沒有麻風病的家園,為治好麻風病奉獻了一輩子。她用求真務實、勇於攀登的科學精神,用生命至上、護佑蒼生的醫者仁心,在病毒面前無所畏懼,擊破了世人歧視的堅冰,讓成千上萬麻風患者得以遠離病魔侵襲。

  100歲的她,踐行了活到老、學到老、幹到老的精神!她的堅持和真愛,得到了世人的愛戴和尊敬,她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她的奮鬥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

  時代楷模李桓英事蹟心得體會14

  李桓英教授所彰顯的榜樣力量,令我肅然起敬,她全身心投入到中國麻風病防治和研究工作中來,這是僑界的光榮,更是中國的光榮!一個百歲老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拼搏”二字的內涵,胸懷至誠才有奉獻擔當,作為僑界的一份子,我看到她樹立的榜樣,感受到榜樣的力量。

  我們應該學習她立足崗位、不斷進取的態度,學習她樂於奉獻的胸懷,牢記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肩負的使命,勇於面對一個又一個挑戰,在本職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時代楷模李桓英事蹟心得體會15

  “時代楷模”李桓英教授,始終心繫人民健康福祉,把畢生精力貢獻給了衛生健康事業,為破解全球麻風病防治難題貢獻了中國智慧。

  作為中國醫療衛生領域的一份子、加拿大歸僑,我們要認真學習李桓英教授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以赤誠報國的愛國情懷,真抓實幹、攻堅克難、勇於開拓,積極推動更多創新藥品及醫療器械的研發與上市,滿足全球患者亟待解決的臨床需求,做新時代醫療衛生事業的最美奮鬥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