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黃大年觀後感800字(精選7篇)

少年黃大年觀後感800字

  一、觀後感的格式

  大體上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由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看了什麼影片,有什麼感想。一般來說,這一部分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千萬不要繞圈子、賣關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語氣概括地說出感受是什麼?簡單但明確,不含糊,這樣就可以了!不必展開來說。

  第二部分,具體談感受是什麼。我們讀書看電影都有一個過程,都需要一段時間,而我們的感受也是在這個過程、這段時間內一點一點產生的,感受由淺到深,感受由心而發、發自內心,因此要自然真實,有感而發,不要無病呻吟,虛假不實,這樣才能感人,打動讀者。

  寫法上,可採用夾敘夾議的形式,“敘”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或詞句敘述出來,“議”就是抒發自己的感受,要有層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頂點,得到昇華。

  敘述是簡述,抓住要點,不能太長,否則就有湊字數的嫌疑,再者,這樣也影響文章的結構。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聯絡生活中的事例來談感受,因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導我們的實際行動,要不就毫無意義了。具體說來,就是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和電影中感動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較與對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樹立學習的榜樣。

  第四部分,文章的結尾,要對全文內容做個收尾總結,可以進一步抒發理想或希望與祝願,把全文的情感昇華到頂點。

  二、少年黃大年觀後感800字(精選7篇)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少年黃大年觀後感800字(精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少年黃大年觀後感800字1

  黃大年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最美奮鬥者”“時代楷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師”等稱號。

  黃大年,1958年出生在廣西南寧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77年參加高考,考入長春地質學院應用地球物理系。1982年,黃大年本科畢業,留校任教。

  1992年,黃大年赴英國利茲大學地球科學系攻讀博士,1996年博士畢業後返回母校。1997年,經單位同意,他再赴國外從事研究。2009年12月,黃大年迴歸祖國,與吉林大學正式簽下全職教授合同,擔任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作為我國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第九分項“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研製與實驗”的首席科學家,他以吉林大學為中心,組織全國優秀科研人員數百人,開啟了深部探測關鍵裝備攻關研究。黃大年致力攻關的“航空重力梯度儀”,就像一個“透視眼”,給地球做CT,能洞穿地下每一個角落。這套系統十年磨一劍,在近年來探明的國外深海大型油田、盆地邊緣大型油氣田等成功實驗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顛覆性”技術推動行業突破的典範。2016年,由多位院士專家組成的驗收會上,黃大年帶領的研究團隊取得的成果入選國家科技創新成就展。

  黃大年說:“我是國家培養出來的,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

  驕人成果的背後是艱辛的付出。回國7年,他像陀螺一樣不知疲倦地旋轉,常常忘了睡覺、忘了吃飯。2016年11月29日凌晨,黃大年又暈倒在出差途中。回到長春,單位強制安排他做了檢查,可還沒出結果,他又跑去北京出差。

  回到長春還沒喘口氣兒,黃大年就拿到了住院通知:膽管癌,住院治療。2017年1月8日,黃大年因病離世,年僅58歲。

  師生們紛紛發悼文:為了實現偉大強國夢,這個海外赤子滿懷激情回來,即使前路艱辛,他也從來沒有放棄對國家的忠誠、對事業的追求……

  在廣西南寧市園湖路小學,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教育基地的一本畢業紀念冊影印件中,黃大年寫的“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躍然紙上,也深深地刻在母校師生的心裡。

  黃大年先後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最美奮鬥者”“時代楷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師”等稱號。

  少年黃大年觀後感800字2

  “黃大年同志秉持科技報國理想,把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作為畢生追求,為我國教育科研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評價他的突出貢獻和崇高精神,發出了向黃大年同志學習的號召。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廣大知識分子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視與關愛、重託與期待,在全社會引發廣泛共鳴,必將凝聚起愛我中華、共築夢想的磅礴力量。

  黃大年同志是享譽世界的地球物理學家。2009年,他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到祖國貢獻力量。8年間,他只爭朝夕、刻苦鑽研,帶領科研團隊勇於創新、頑強攻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補多項國內技術空白,部分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他夜以繼日、忘我工作,不計得失、甘為人梯,為了國家事業奮鬥至生命最後一息。回顧黃大年同志58歲的生命歷程,始終澎湃著“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愛國之情,踐行著“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的報國之志,在人們心中樹立起一座巍然屹立的精神豐碑。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中國精神,偉大的征程需要偉大的中國力量。黃大年同志的先進事蹟感人肺腑,崇高品格激盪人心,為我們砥礪奮進、振興中華提供了寶貴精神力量。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就是要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學習他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讓敬業奉獻成為價值追求,讓崇德向善蔚為社會風尚,我們就能始終保持幹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氣神,在實現中國夢的新徵程上奮力前行。

  時代是人生的舞臺,夢想是奮鬥的燈塔。“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歷史向前發展”,這是黃大年的夙願,也是人生的寫照。面對得與失的考量、進與退的抉擇,黃大年以身許國、無怨無悔,用畢生奮鬥回答了人生的價值座標應如何定位,標明瞭人生的道路方向該怎樣把握,在產生強烈心靈震撼的同時,更帶來深刻的思想啟示。

  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黃大年這種精神血脈,他以短暫而精彩的一生告訴我們,只有把個人前途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把個體奮鬥融入實現中國夢的時代洪流中,才能超越自我、昇華自我,寫下俯仰無愧的人生篇章,成就利國利民的不平凡事業。

  哲人有言: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夢想而奮鬥。推動祖國的教育科研事業發展,是黃大年的志向和擔當。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交出合格答卷,是我們每個人的職責和使命。見賢思齊,貴在行動。讓我們學習弘揚黃大年同志的崇高精神,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在決勝全面小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時代程序中貢獻智慧和力量。

  少年黃大年觀後感800字3

  黃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學家,生前擔任吉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年,他從國外回到祖國,成為專家。他刻苦鑽研、勇於創新,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為深地資源探測和國防安全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今年1月8日,黃大年同志因病不幸去世,年僅58歲。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讚揚黃大年同志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強調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

  畢業之際,夙願已生,出國深造。1982年由原長春地質學院地球物理系畢業之時,黃大年在給同學的畢業贈言中寫道:“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在這個時候,黃大年就已將振興中華,為國效力作為自己一生的夙願。為了這個理想,1986年在長春地質學院(現為吉林大學)分別獲應用地球物理學學士和碩士學位之後,他遠赴國外留學,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成為國際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學家。

  放棄一切,回國效力,無怨無悔。當得知國家的召喚,他放棄了國外高薪與享譽世界的名望,毅然歸國,只為實現心中報效國家的夙願。很多人評價他是“純粹的知識分子”,因為他“什麼職務也不要,就想為祖國做些事”,很多人評價他是“另類的科學家”,因為他對待科研只一句“我沒有敵人、也沒有朋友,只有國家利益”。可這些恰恰說明了他的心中始終裝著祖國,在他心中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無私奉獻不求回報是他一生的信仰,竭盡所能報效祖國是他畢生的追求。回國後的他是幸福的,作出這個決定他無怨無悔。

  明星隕落,光輝永存,造福後人。他研發的內容有:高精度探測感測器、探測儀器、無人機探測系統、萬米超深科學鑽探裝備以及大型地學軟體系統等前沿探測技術裝備。成果獲評“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之一等多項獎項。黃大年同志最終因病倒下了,科學的星空中,一顆璀璨的明星悄然隕落,可他的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卻如同跳動著永不熄滅的火焰,像閃爍著璀璨光芒的寶石,更似一盞明燈,熠熠生輝,指引著前進的方向,激勵著後人以他為榜樣,繼續奮勇拼搏、開拓進取,以至學有所成,報效祖國。

  作為一名科學家,他刻苦鑽研、勇於創新,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作為一名教授,他廢寢忘食、帶病工作、因材施教,鼓勵和引導學生將個人價值和國家前途命運緊密聯絡在一起,把培養人才和建強團隊作為傾盡心血的職業理想;作為一名黨員,他無私奉獻、熱愛祖國、勇於擔當、敢於作為,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爭分奪秒推動科研進展、人才培養,帶領團隊在我國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邁進的征途上大步前行、從不退縮;作為一名中國公民,他不慕名利,放棄了優越的生活,在他身上完美詮釋了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的統一,他用實際行動向人們充分展現了個人夢想與中國夢的統一,為我們樹立了標杆和榜樣。

  也許我們很多人一輩子也無法達到他的高度,無法為國家科技進步作出巨大貢獻,但我們可以學習他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習他熱愛祖國的情懷,學習他認準目標、不懈努力的拼勁,做好本職工作,履行黨員應盡的責任與義務,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少年黃大年觀後感800字4

  今天晚上,我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去觀看了話劇《少年黃大年》。看完了以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話劇《少年黃大年》講述了高中時期的黃大年與老師、同學們的深厚感情,以及他的父母對他心中地質夢的啟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黃大年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刻苦鑽研、勇於創新,面對困難永不放棄,才有了填補多項國內技術空白的重大成果。黃大年對祖國深厚的愛註定了他為科學事業奉獻一生、捨生忘我。黃大年身上無私奉獻、全情投入、攻堅克難的“自燃”精神深深地打動了臺下的觀眾。演出過程多處響起雷鳴般掌聲,久久不能停歇,大家都被少年黃大年熱愛祖國、追求真理的精神所深深感動。我也深深被黃大年從小立志探索“地下千尺,黑褐色的煤層下埋藏著什麼”的精神、“再危險,也要把資料和儀器保護好,帶回去”的工作責任心感動,看完後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黃大年是我們南寧人。這個話劇講述的是他高中生和在工作情況。為全國人民學習黃大年精神提供了機會,我為我們南寧有這樣優秀的人才而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雖然他已經逝世,但他那全心全意為祖國奉獻的精神,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間。激勵著我們努力學習。

  “我的理想就是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的地質事業多做貢獻……”他的話語一遍遍的迴響在我的耳邊。這些話看似平凡,卻把他對黨,對祖國無限的'熱愛,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錶現的淋漓盡致。全劇透過生動有趣的細節的語言,再現了一個衝明,熱情,果斷堅定的少年黃大年。

  少年時期的黃大年,有著強烈的求知慾,他不畏險阻,刻苦鑽研;少年時期的黃大年,閃亮著中國青年的光芒,他講義氣,有擔當,敢闖敢拼。

  他像太陽一樣照耀著同學們,他將自己的夢想融人中國夢。鐵眉擔道義,赤心報國家。他讓全世界知道,這,就是中國科字家,這是中國科學家的精神!

  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只有不斷的努力學習,不斷探索。才能有更多的"黃大年”出現,讓黃大年精神永存。

  作為當代青年,出生於盛世,風華正茂,應當努力揣摩學習黃大年的“胸含大志,篤行於微”的精神,弘揚中國科學家“心有大我”的情操,恪盡職守,無懼困難,做好每一件事情。我們要時刻銘記自己是中國人,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無數英雄先烈和一代代中國人努力奮鬥換來的。

  今天,祖國的接力棒傳到我們手上,光榮的使命落在我們肩上。向黃大年學習,全體青少年行動起來,讓我們一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少年黃大年觀後感800字5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深入推進黨史的學習教育,10月10日,我校師生代表觀看了由廣西藝術學院影視與傳媒學院、黃大年母校廣西貴港市港北區高階中學聯合打造的原創話劇《少年黃大年》,此次演出在廣西藝術學院南湖校區會演中心隆重上演。

  原創話劇《少年黃大年》取材於黃大年在附城中學(現貴港市港北高中)的生活經歷和他在第六地質隊的工作情況,生動地鐫刻了黃大年與同學、老師、家人、同事之間的深情厚誼,講述了黃大年對知識的渴望、對友情的珍惜、對學習的鑽研、對地質的熱愛的故事,表達了黃大年至誠報國、矢志不渝的大愛精神。

  該劇以創新的藝術表達形式,從青少年學生的視角精心演繹了高中時期黃大年的學習生活以及與老師、同學們的深厚感情,真實還原“地質夢”在少年黃大年心中的孕育過程,生動講述了少年黃大年在條件艱苦、科技落後的時代背景下,依靠理想信念和刻苦努力,最終走出大山,踏上大學求學、追求理想之路的故事。

  《少年黃大年》以黃大年1973年進入附城高中(現“貴港市港北區高階中學”)為故事起點,講述了高中時期的黃大年與老師、同學們的深厚感情,以及他的父母對他心中地質夢的啟迪。高中畢業後,黃大年如願成為了一名地質工作者。地質隊的生活雖然艱苦,但再苦再累,再難再險也從未黃大年退縮。黃大年用自己的方式寫就了一部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書。

  整部話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高中時黃大年的班長應家庭原因不得不退學,送離班長前,黃大年和班長一起奔跑在操場上,一起高呼“這世間只有青春和理想不可辜負!”。是啊,青春,是我輩最寶貴的財富;理想,是我輩前進的動力。我們應該以青春之軀報國,用理想照耀中國,正如黃大年所寫:“振興中華,乃吾輩之責!”

  作為當代青年,生於太平盛世,風華正茂,理應學習黃大年胸含大志,篤行於微的精神,格盡職守,無懼困難,無畏拼搏,做好每一件事。有如今天的中國,都是先輩們懷揣著他們自己的夢想,一步步走出來的。他們的夢想很簡單,只是想讓中國變得更強大。黃大年同志就將他的個人前途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將個人的夢想融入中國夢中。不僅僅只有他們為國家作出貢獻,值得我們學習,黃大年對待朋友、同學情深意長,尊敬師長,對老師、父母從不撒謊,實事求是,有錯必認。不管是黃大年,還是如今演繹著他傳奇故事的演員,都是他們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的過程,就如同政治課上所說的那樣“少年有夢,不應止於心動,更要付諸行動,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樑。”

  少年黃大年觀後感800字6

  昨日有幸去到廣西藝術學院觀看話劇《少年黃大年》。驚歎許多,感觸許多。

  帷幕緩緩拉開,裡面是一間明亮的教室,幾位學正搞弄著自己的實驗品——一臺收音機。教室裡的擺設,讓我們彷彿回到了那個剛剛誕生、朝氣蓬勃的20世紀70年代的新中國。

  這部話劇描述著一位有著傑出貢獻的物理、地質學家的青年時代,他就是那位“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的黃大年教授。他在英國學習了各種技術,成為了該領域的頂尖專家。回國七年,他將自己畢生所學的知識全部奉獻給了祖國,並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他研發了各種裝置,填補了中國技術上的空白。

  在他的學生時代,誰都不可能預測到他光輝的未來,但是誰也不能否認他的勤奮好學。在這部話劇中,我深刻感受到他對學習的熱情,更感動的是他對夢想的堅持與不斷奮鬥。即使工作再難,他也從文放棄過,懷著一腔熱血攻堅難題。

  就是因為有了各種各樣困難的磨練,他才能成長為一個偉大的人。

  演員精湛的演技,讓我看到了一個充滿少年意氣的黃大年。不論是課堂前與同學們討論地質問題,還是半夜溜入實驗室做實驗,這些都是一個少年,在追尋夢想的路上留下的一個個腳印。我想,也許正是他在少年時就有的這種科研精神,才使得他在未來獲得了成功。

  還有一處,也是讓我十分觸動的。是莫大爺講起他在抗美援朝時的經歷,他刻骨銘心的經歷,教導了黃大年等一群少年,也教導了我。我也是這個新時代的花朵,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我覺得我也應該像他說的那樣,在風華正茂時努力學習,在未來為祖國做出貢獻。

  黃大年與蘇小剛在地質勘察時的驚險經歷同樣讓我觸目驚心。這麼陡峭的山峰,這麼溼滑的地面,兩個人就這麼走著,實在讓人為他們捏一把汗。他們那樣拼盡全力的拿回記錄本。我想,也許那就是暴風雨中的一道光。他們為地質隊,為祖國貢獻了許多,就像蘇小剛說的一樣,他這一輩子值了。這輩子能為人民,為祖國做出點貢獻,也不枉來一趟人間了。

  黃大年懷揣著一顆熾熱的心,一步步的朝著夢想前進,為了國家和人民不斷前進。少年有夢,不應該止於心動,他用努力和汗水將夢想變為現實。

  這,或許就是人們一直在尋找的光的方向。

  如果說,英雄的劇本與平凡人的劇本有些不同,我想那不僅是因為英雄的生活多麼精彩、豐富,更重要的是他們實現了我們實現不了的夢想。這個世界是一個大舞臺,在許多戲碼之中,你可以任意挑選一個,你會選哪個呢?

  我會對自己說,我肯定會選那一個不平凡的、甘於付出的那一個。“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奮鬥吧,新時代少年!

  少年黃大年觀後感800字7

  黃大年的精神境界,讓人想起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提出的“自燃型”的人。稻盛和夫說,物質可分三類:只要點火就會燃燒的可燃性物質;即使點火也不能燃燒的不燃性物質;靠自己就能熊熊燃燒的自燃性物質。人也一樣,要想成事,必須靠自我燃燒,因為熱情和激情是成事的基本品質。只有自身刻苦努力,並用熱情和激情感染周圍的人,才能帶領團隊不斷開拓進取。

  “自燃型”的人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那就是內心始終激情澎湃、鬥志昂揚,永遠保持一股堅韌的拼勁和幹勁,在幹事創業的路上,總是能夠做到披荊斬棘、勇往無前。作為科學家的黃大年,正是這種“自燃型”的人。無論是搞科學研究,還是教書育人,黃大年無時無刻不在“燃燒”著自己,照亮了我國科學事業,擎起了學子們對科學的追求和熱愛。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黃大年將自己所追求的科學事業與對祖國深厚的愛緊緊的連在了一起。面對重重困難和阻撓,黃大年沒有選擇放棄,而是更加堅定要回到祖國的決心。心懷強烈的愛國責任感,黃大年將畢生所學毫無保留的奉獻給我國科學研究事業,讓我國在某些科學領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績。這一切都離不開黃大年夜以繼日、孜孜不倦的奉獻。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黃大年有幾個特別的綽號,“另類科學家”“科研瘋子”“拼命黃郎”,無論哪一個綽號,都是黃大年的真實寫照。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刻苦鑽研、勇於創新,面對困難永不放棄,才有了填補多項國內技術空白的重大成果。同樣是幹事創業,而黃大年卻能把科研這項事業乾的淋漓盡致,可謂是“自燃型”人才的模範典型。

  “中國要由大國變成強國,需要有一批‘科研瘋子’,這其中能有我,餘願足矣!”投身科研事業,助力祖國強盛,這就是黃大年的夢想。正是因為對祖國深厚的愛,迫切希望祖國能夠繁榮昌盛,註定了黃大年為科學事業奉獻一生,捨生忘我、無私無畏。他常說,“我有一身本領,想盡快教給學生”。他深知中國要不斷走向強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培養人才刻不容緩。“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是相比理論知識,黃大年身上無私奉獻、全情投入、攻堅克難的“自燃”精神更值得學子們爭相學習。

  斯人雖去,精神永存,黃大年的“自燃”精神將激勵廣大科研工作者繼承遺志、燃燒激情、實現夢想。黃大年為祖國奉獻終生的熾熱情懷,像一顆種子,播撒在無數人身邊,在不久的將來這種子就會生根發芽,在中華大地“茁壯成長”。黃大年的“自燃”精神將指引無數中華兒女為祖國繁榮昌盛貢獻青春力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