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黃大年觀後感四年級500字(精選5篇)

少年黃大年觀後感四年級500字

  一、觀後感的格式

  大體上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由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看了什麼影片,有什麼感想。一般來說,這一部分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千萬不要繞圈子、賣關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語氣概括地說出感受是什麼?簡單但明確,不含糊,這樣就可以了!不必展開來說。

  第二部分,具體談感受是什麼。我們讀書看電影都有一個過程,都需要一段時間,而我們的感受也是在這個過程、這段時間內一點一點產生的,感受由淺到深,感受由心而發、發自內心,因此要自然真實,有感而發,不要無病呻吟,虛假不實,這樣才能感人,打動讀者。

  寫法上,可採用夾敘夾議的形式,“敘”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或詞句敘述出來,“議”就是抒發自己的感受,要有層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頂點,得到昇華。

  敘述是簡述,抓住要點,不能太長,否則就有湊字數的嫌疑,再者,這樣也影響文章的結構。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聯絡生活中的事例來談感受,因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導我們的實際行動,要不就毫無意義了。具體說來,就是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和電影中感動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較與對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樹立學習的榜樣。

  第四部分,文章的結尾,要對全文內容做個收尾總結,可以進一步抒發理想或希望與祝願,把全文的情感昇華到頂點。

  二、少年黃大年觀後感四年級500字(精選5篇)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少年黃大年觀後感四年級500字(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少年黃大年觀後感四年級500字1

  出生於廣西南寧的黃大年在少年時代就對知識的海洋如飢似渴,經常挑燈夜戰。大學畢業時,他曾在同學的留言簿上寫下了那句簡短有力卻成為他一生追求的話:“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二十年過去了,1996年,黃大年以排名第一的成績獲得英國利茲大學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成為一名科學家。2010年,黃大年在聽到祖國的召喚之後,毅然辭職,並和妻子在最短的時間之內,便宜賣掉了別墅和診所,辦好回國手續,堅定地踏上了回國的航班。回國的七年間,他帶領400多名科學家創造了多項“中國第一”,為我國“巡天探地潛海”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首次推動我國快速移動平臺探測技術裝備研發,突破國外技術封鎖,被譽為新時代海歸科技報國的楷模。2017年1月8日,黃大年因病去世,科學的星空中,一顆璀璨的明星悄然隕落。感動中國給黃大年同志的頒獎辭中曾說:“他在七年中爭分奪秒,透支自己也要讓人生髮光,地質宮五樓的燈源自前輩的薪傳,永不熄滅。”

  少年黃大年觀後感四年級500字2

  《少年黃大年》由廣西藝術學院與黃大年母校廣西貴港市港北區高階中學聯合創作,在廣西科協及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被列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2021年度學風建設資助計劃支援專案。該劇取材於黃大年在附城中學(現貴港市港北高中)的生活經歷和他在第六地質隊的工作情況,生動地鐫刻了黃大年與同學、老師、家人、同事之間的深情厚誼,表述了黃大年對知識的渴望、對友情的珍惜、對學習的鑽研、對地質的熱愛,充分表達了黃大年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矢志不渝的科學家精神。

  演出現場演員激情澎湃,演出氛圍濃烈,觀眾的情緒緊緊跟隨劇情起伏波動。演出結束後,南寧二中的同學紛紛表示被少年黃大年熱愛祖國、崇尚科學的精神所深深感動,今後在課堂上將分秒必爭、認真學習,努力掌握更多科學知識,努力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廣西藝術學院的學生表示,觀看完《少年黃大年》讓大家不禁追憶起青春燃燒的歲月,同時也不斷思考如何將這股愛國精神融入到現實的學習和生活中,督促自己不斷前行。

  少年黃大年觀後感四年級500字3

  學習黃大年同志的為人,心有大我、至誠報國。黃大年同志的偶像是鄧稼先。2009年,他做出了同樣的選擇,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到祖國工作。“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黃大年同志用一生定義了什麼是高尚的`靈魂,詮釋了學者如何為人民、為國家、為天下蒼生立命,做到了“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統一”。

  學習黃大年同志的為師,教書育人、敢為人先。黃大年同志說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教師。在他看來,每個學生都是璞玉。他以“為祖國培養人才”為己任,始終把目標定在祖國未來幾十年發展的人才需求上。他治學嚴謹,因材施教,努力為學生們開啟與世界交流的“窗戶”,培養了一批“出得去、回得來”的人才,用行動闡釋了什麼是“教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

  學習黃大年同志的為學,淡泊名利、甘於奉獻。高校教師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黃大年同志功勳卓著,所取得的系列成果攻克了技術瓶頸,突破了國外技術封鎖,是新時代踐行科技報國的典範,以他的能力和貢獻完全可以申報院士。但是身為中科院院士評審專家的他,自己並不是院士。同事勸他抓緊申報,他卻說:“時間有限,先把事情做好。”他是眾人眼中的“拼命黃郎”,無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後一息,為實現強國夢奉獻全部,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風骨和境界。

  少年黃大年觀後感四年級500字4

  原創話劇《少年黃大年》取材於黃大年在附城中學的生活經歷和他在第六地質隊的工作情況,生動地鐫刻了黃大年與同學、老師、家人、同事之間的深情厚誼,表述了黃大年對知識的渴望、對友情的珍惜、對學習的鑽研、對地質的熱愛,表達了黃大年至誠報國、矢志不渝的大愛精神。

  演出現場,觀眾們的心情隨著劇情的變化而不斷起伏,在許多動人的情節中感動落淚。演出過程中觀眾不斷響起雷鳴般掌聲,久久不能停歇,觀眾們被少年黃大年熱愛祖國、追求真理的精神所深深感動,並表示看完話劇後感到熱血沸騰,心潮澎湃,感受到來自心靈深處的洗滌與感動。在現場觀看的原貴港市港北區大圩一中校長覃世強表示:《少年黃大年》真實反映黃大年的高中生活和地質隊的工作情況,為全國人民學習黃大年精神提供了機會,學校為培養出這樣優秀的人才而感到無比驕傲與自豪!黃大年的高中同學盧玉貴看完演出後很受感動,彷彿又回到了曾經的青蔥歲月,想起了和大年同學一起經歷的點點滴滴,認為這樣精彩的演出應該讓更多人看到,讓後輩青年傳承大年精神,勇攀科技高峰。港北高中的同學們說,黃大年作為校友,為同學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今後同學們將勵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始終秉承著做黃大年這樣的人,幹黃大年那樣的事,紮實學習,努力奮進,爭做一個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青年。

  少年黃大年觀後感四年級500字5

  出生於廣西南寧的黃大年在少年時代就對知識的海洋如飢似渴,經常挑燈夜戰。大學畢業時,他曾在同學的留言簿上寫下了那句簡短有力卻成為他一生追求的話:“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二十年過去了,1996年,黃大年以排名第一的成績獲得英國利茲大學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成為一名科學家。2010年,黃大年在聽到祖國的召喚之後,毅然辭職,並和妻子在最短的時間之內,便宜賣掉了別墅和診所,辦好回國手續,堅定地踏上了回國的航班。回國的七年間,他帶領400多名科學家創造了多項“中國第一”,為我國“巡天探地潛海”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首次推動我國快速移動平臺探測技術裝備研發,突破國外技術封鎖,被譽為新時代海歸科技報國的楷模。2017年1月8日,黃大年因病去世,科學的星空中,一顆璀璨的明星悄然隕落。感動中國給黃大年同志的頒獎辭中曾說“他在七年中爭分奪秒,透支自己也要讓人生髮光,地質宮五樓的燈源自前輩的薪傳,永不熄滅。”

  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作出了重要指示,我們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學習他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