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黃大年觀後感1000字

少年黃大年觀後感1000字

  一、《少年黃大年》簡介

  話劇《少年黃大年》由廣西藝術學院與黃大年母校廣西貴港市港北區高階中學聯合創作,是一部反映廣西籍著名戰略科學家黃大年成長曆程的重大題材話劇作品。該劇以創新的藝術表達形式,從青少年學生的視角精心演繹了高中時期黃大年的學習生活以及與老師、同學們的深厚感情,真實還原“地質夢”在少年黃大年心中的孕育過程,生動講述了少年黃大年在條件艱苦、科技落後的時代背景下,依靠理想信念和刻苦努力,最終走出大山,踏上大學求學、追求理想之路的故事。

  二、少年黃大年觀後感1000字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少年黃大年觀後感1000字,歡迎大家分享。

  少年黃大年觀後感1

  昨日有幸去到廣西藝術學院觀看話劇《少年黃大年》。驚歎許多,感觸許多。

  帷幕緩緩拉開,裡面是一間明亮的教室,幾位學正搞弄著自己的實驗品——一臺收音機。教室裡的擺設,讓我們彷彿回到了那個剛剛誕生、朝氣蓬勃的20世紀70年代的新中國。

  這部話劇描述著一位有著傑出貢獻的物理、地質學家的青年時代,他就是那位“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的黃大年教授。他在英國學習了各種技術,成為了該領域的頂尖專家。回國七年,他將自己畢生所學的知識全部奉獻給了祖國,並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他研發了各種裝置,填補了中國技術上的空白。

  在他的學生時代,誰都不可能預測到他光輝的未來,但是誰也不能否認他的勤奮好學。在這部話劇中,我深刻感受到他對學習的熱情,更感動的是他對夢想的堅持與不斷奮鬥。即使工作再難,他也從文放棄過,懷著一腔熱血攻堅難題。

  就是因為有了各種各樣困難的磨練,他才能成長為一個偉大的人。

  演員精湛的演技,讓我看到了一個充滿少年意氣的黃大年。不論是課堂前與同學們討論地質問題,還是半夜溜入實驗室做實驗,這些都是一個少年,在追尋夢想的路上留下的一個個腳印。我想,也許正是他在少年時就有的這種科研精神,才使得他在未來獲得了成功。

  還有一處,也是讓我十分觸動的。是莫大爺講起他在抗美援朝時的經歷,他刻骨銘心的經歷,教導了黃大年等一群少年,也教導了我。我也是這個新時代的花朵,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我覺得我也應該像他說的那樣,在風華正茂時努力學習,在未來為祖國做出貢獻。

  黃大年與蘇小剛在地質勘察時的驚險經歷同樣讓我觸目驚心。這麼陡峭的山峰,這麼溼滑的地面,兩個人就這麼走著,實在讓人為他們捏一把汗。他們那樣拼盡全力的拿回記錄本。我想,也許那就是暴風雨中的一道光。他們為地質隊,為祖國貢獻了許多,就像蘇小剛說的一樣,他這一輩子值了。這輩子能為人民,為祖國做出點貢獻,也不枉來一趟人間了。

  黃大年懷揣著一顆熾熱的心,一步步的朝著夢想前進,為了國家和人民不斷前進。少年有夢,不應該止於心動,他用努力和汗水將夢想變為現實。

  這,或許就是人們一直在尋找的光的方向。

  如果說,英雄的劇本與平凡人的劇本有些不同,我想那不僅是因為英雄的生活多麼精彩、豐富,更重要的是他們實現了我們實現不了的`夢想。這個世界是一個大舞臺,在許多戲碼之中,你可以任意挑選一個,你會選哪個呢?

  我會對自己說,我肯定會選那一個不平凡的、甘於付出的那一個。“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奮鬥吧,新時代少年!

  少年黃大年觀後感2

  今天晚上,我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去觀看了話劇《少年黃大年》。看完了以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話劇《少年黃大年》講述了高中時期的黃大年與老師、同學們的深厚感情,以及他的父母對他心中地質夢的啟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黃大年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刻苦鑽研、勇於創新,面對困難永不放棄,才有了填補多項國內技術空白的重大成果。黃大年對祖國深厚的愛註定了他為科學事業奉獻一生、捨生忘我。黃大年身上無私奉獻、全情投入、攻堅克難的“自燃”精神深深地打動了臺下的觀眾。演出過程多處響起雷鳴般掌聲,久久不能停歇,大家都被少年黃大年熱愛祖國、追求真理的精神所深深感動。我也深深被黃大年從小立志探索“地下千尺,黑褐色的煤層下埋藏著什麼”的精神、“再危險,也要把資料和儀器保護好,帶回去”的工作責任心感動,看完後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黃大年是我們南寧人。這個話劇講述的是他高中生和在工作情況。為全國人民學習黃大年精神提供了機會,我為我們南寧有這樣優秀的人才而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雖然他已經逝世,但他那全心全意為祖國奉獻的精神,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間。激勵著我們努力學習。

  “我的理想就是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的地質事業多做貢獻……”他的話語一遍遍的迴響在我的耳邊。這些話看似平凡,卻把他對黨,對祖國無限的熱愛,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錶現的淋漓盡致。全劇透過生動有趣的細節,的語言,再現了一個衝明,熱情,果斷堅定的少年黃大年。

  少年時期的黃大年,有著強烈的求知慾,他不畏險阻,刻苦鑽研;少年時期的黃大年,閃亮著中國青年的光芒,他講義氣,有擔當,敢闖敢拼。

  他像太陽一樣照耀著同學們,他將自己的夢想融人中國夢。鐵眉擔道義,赤心報國家。他讓全世界知道,這,就是中國科字家,這是中國科學家的精神!

  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只有不斷的努力學習,不斷探索。才能有更多的"黃大年”出現,讓黃大年精神永存。

  作為當代青年,出生於盛世,風華正茂,應當努力揣摩學習黃大年的“胸含大志,篤行於微”的精神,弘揚中國科學家“心有大我”的情操,恪盡職守,無懼困難,做好每一件事情。我們要時刻銘記自己是中國人,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無數英雄先烈和一代代中國人努力奮鬥換來的。

  今天,祖國的接力棒傳到我們手上,光榮的使命落在我們肩上。向黃大年學習,全體青少年行動起來,讓我們一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少年黃大年觀後感3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10月10日,我校師生代表觀看了由廣西藝術學院影視與傳媒學院、黃大年母校廣西貴港市港北區高階中學聯合打造的原創話劇《少年黃大年》,此次演出在廣西藝術學院南湖校區會演中心隆重上演。

  原創話劇《少年黃大年》取材於黃大年在附城中學(現貴港市港北高中)的生活經歷和他在第六地質隊的工作情況,生動地鐫刻了黃大年與同學、老師、家人、同事之間的深情厚誼,講述了黃大年對知識的渴望、對友情的珍惜、對學習的鑽研、對地質的熱愛的故事,表達了黃大年至誠報國、矢志不渝的大愛精神。

  該劇以創新的藝術表達形式,從青少年學生的視角精心演繹了高中時期黃大年的學習生活以及與老師、同學們的深厚感情,真實還原“地質夢”在少年黃大年心中的孕育過程,生動講述了少年黃大年在條件艱苦、科技落後的時代背景下,依靠理想信念和刻苦努力,最終走出大山,踏上大學求學、追求理想之路的故事。

  《少年黃大年》以黃大年1973年進入附城高中(現“貴港市港北區高階中學”)為故事起點,講述了高中時期的黃大年與老師、同學們的深厚感情,以及他的父母對他心中地質夢的啟迪。高中畢業後,黃大年如願成為了一名地質工作者。地質隊的生活雖然艱苦,但再苦再累,再難再險也從未黃大年退縮。黃大年用自己的方式寫就了一部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書。

  整部話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高中時黃大年的班長應家庭原因不得不退學,送離班長前,黃大年和班長一起奔跑在操場上,一起高呼“這世間只有青春和理想不可辜負!”。是啊,青春,是我輩最寶貴的財富;理想,是我輩前進的動力。我們應該以青春之軀報國,用理想照耀中國,正如黃大年所寫:“振興中華,乃吾輩之責!”

  作為當代青年,生於太平盛世,風華正茂,理應學習黃大年胸含大志,篤行於微的精神,格盡職守,無懼困難,無畏拼搏,做好每一件事。有如今天的中國,都是先輩們懷揣著他們自己的夢想,一步步走出來的。他們的夢想很簡單,只是想讓中國變得更強大。黃大年同志就將他的個人前途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將個人的夢想融入中國夢中。不僅僅只有他們為國家作出貢獻,值得我們學習,黃大年對待朋友、同學情深意長,尊敬師長,對老師、父母從不撒謊,實事求是,有錯必認。不管是黃大年,還是如今演繹著他傳奇故事的演員,都是他們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的過程,就如同政治課上所說的那樣“少年有夢,不應止於心動,更要付諸行動,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