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犯的觀後感(精選20篇)

少年犯的觀後感

  一、觀後感簡介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

  二、觀後感格式

  大體上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由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看了什麼影片,有什麼感想。一般來說,這一部分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千萬不要繞圈子、賣關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語氣概括地說出感受是什麼?簡單但明確,不含糊,這樣就可以了!不必展開來說。

  第二部分,具體談感受是什麼。我們讀書看電影都有一個過程,都需要一段時間,而我們的感受也是在這個過程、這段時間內一點一點產生的,感受由淺到深,感受由心而發、發自內心,因此要自然真實,有感而發,不要無病呻吟,虛假不實,這樣才能感人,打動讀者。

  寫法上,可採用夾敘夾議的形式,“敘”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或詞句敘述出來,“議”就是抒發自己的感受,要有層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頂點,得到昇華。

  敘述是簡述,抓住要點,不能太長,否則就有湊字數的嫌疑,再者,這樣也影響文章的結構。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聯絡生活中的事例來談感受,因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導我們的實際行動,要不就毫無意義了。具體說來,就是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和電影中感動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較與對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樹立學習的榜樣。

  第四部分,文章的結尾,要對全文內容做個收尾總結,可以進一步抒發理想或希望與祝願,把全文的情感昇華到頂點。

  三、少年犯的觀後感(精選20篇)

  看完某一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少年犯的觀後感(精選2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少年犯的觀後感1

  星期三的晚上,因學校要求,我和同學一齊觀看了一場老電影《少年犯》。

  電影開篇鏡頭是一臺警車,拉著新進少年犯來到少年管教所。車中的一個孩子,往車窗外看,看到人群中有他的妹妹和母親在追逐他的車。鏡頭跟著母親和妹妹走,妹妹從人行道跑到車道,從車道跑到人群中,之後絆倒了,舉著傘過往的人們淹沒了他的妹妹和媽媽,這個車中的孩子懊悔地低下了頭。遠去的只有“嘟嘟”的警笛聲,天空仍然下著濛濛的細雨。這個鏡頭顯得十分悲傷,我在想:或許,這個孩子的心必須很痛,他或許在流淚。

  這電影中最突出的是方剛。從我的角度看,他是一個社會的流氓。在課堂上,他並沒有認真聽講,而是在睡覺。同學好心叫醒他讓他注意聽講,可他一醒來卻是一拳將同學打倒,並且使老師的眼鏡打飛,公然與老師對抗。隊長為此打了他一巴掌,而方剛卻藉此謊稱自我吞了剪刀,想製造混亂,伺機逃跑。但是,他良心未泯。他看到隊長們一向鼓勵他,搶救他,最後道出了事情的真相。

  這部電影使我重新認識了這個社會,社會上既有好人也有壞人。有許許多多的青少年因犯錯而進入了少管所而受管教,但是為什麼青少年明白法律,仍出來做錯事,從而走上悲慘的道路。我想,也許是家長的教育的不足,也許是自身對自我已經完全放下,對一些不能理解的事實而低頭,對生活不抱任何期望。這部電影啟示我們:我們要明白法律,我們不能辜負家長們的期望,家長們也應好好地教育孩子,不能教壞孩子,不能使這些祖國的花朵凋謝,我們應對種種的不公平也要抱著用心樂觀的態度去應對,完美的生活等著我們。

  少年犯的觀後感2

  今天我們在學校看了一部電影《少年犯》。它是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

  電影中有關教育我們的情景很多。像警察叔叔在評價一個做出玩具的少年犯時,說了一句話:“同樣是一雙手!”是啊。同樣是一雙手,為什麼不能像現在一樣去勞動賺錢生活呢?難道只有去偷盜才能養活自己嗎?如果只想著去偷,去搶的話,那反而會使自己活得更累,更提心吊膽。

  在一個個少年犯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出,家庭,父母,對孩子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家庭是孩子永遠的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父母不但要養育自己的孩子,更需要關愛他們,並引導他們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決不能過分地去溺愛他們,當然更不能對他們的一切不聞不問。當家長得知自己的孩子犯錯之後,千萬不要認為他已無可救藥,任其在社會上去遊蕩。作為家長,應該向孩子說明錯誤的後果,鼓勵孩子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我想“浪子回頭金不換”,在少年犯中,一個少年犯靠著自己的努力,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在出少管所後還考上了大學。在演出時,一個個少年犯如健康成長的孩子,超凡的演技,自編的歌舞,深情的演唱,透射出了他們青春,無盡的才華。他們那種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勇氣,透過他們唱出的每一個歌詞,跳出的每一個舞姿感動了在場觀看的所有人。看著他們的面龐,看著他們的身影,難道人們就願意這樣放棄他們嗎?難道大家就不想做點什麼嗎?我相信,只要我們不鄙視他們,並能夠寬容地去接納他們那些受傷的心靈,他們一定會樹立起信心,重新做人的。

  與影片中的少年犯的經歷相比,我們是幸運中的寵兒,因為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給予了我們無限的愛,老師把我們帶進了有益知識的海洋,社會給我們營造了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面對如此的恩惠,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能讓他們失望呢?我們要對得起我們的社會,父母和老師——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

  少年犯的觀後感3

  空蕩蕩的街道上,冷風掃著地上的落葉,顯得很淒涼。音樂憂鬱而沉悶。街道中間,站著一個人,呆立在那兒,很久……

  這是今天我看的電影《少年犯》中的最後一個鏡頭。記者謝潔心為了揭示少年犯內心深處的秘密,來到少管所採訪,在採訪中,她結識了方剛、肖佛等一些少年犯。在與他們的相處中,她領悟到了社會教育、家庭影響對少年兒童的成長有著多麼重要的關係。就在她採訪結束,回到家裡時,自己的兒子也被警車帶走,也成為一名少年犯。這時,銀幕上出現了上面的那個鏡頭。

  這個鏡頭感動了我,使我沉思。謝潔心的兒子和其他少年犯一樣,本來天真無邪,但因為他的家長工作很忙,沒有時間關心、照顧他,再加上社會上的壞人影響,使他最終走上了犯罪道路。雖然,他的家長對此負有一定的責任,但本人不自覺,還是主要原因。試想,如果他的父母不在家,他管得住自己又怎麼會成為少年犯呢?

  由此,我又想到了我們——這批成長中的幼苗。我們的家長和謝潔心一樣,工作很忙。我們不能全靠家長的關心,不能在家長的監督下才能學習,一旦家長不在家,就管不住自己,不受任何約束,為所欲為。到那時,我們不是也有可能成為少年犯嗎?因此,我們要懂得自覺的重要性,自己管好自己,不辜負家長和老師對我們的殷切期望,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我想,《少年犯》的編導和演員就是抱著這個願望拍攝這部影片的。

  少年犯的觀後感4

  今天,老師組織我們觀看了《少年犯》這部電影。看完後我們感慨萬千。下課後同學們紛紛議論他們的犯罪原因。

  看著那一個個和我們年齡相仿的少年,穿著灰色的囚服,剃光了頭髮,帶著手鐐和腳釦,周圍是電網。簡直是讓他們插翅難飛,如果他們沒有犯罪,現在也會向我們一樣在明亮的教室裡學習,自由自在的生活。

  他們為什麼會犯罪呢?是衝動,不是。是為了一己之私,也不是。問題就出在他們不懂法律。“法律”這個詞讓人們想到的是一個國家的尊嚴,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尊嚴,他就在這個社會上無法立足,而更何況一個國家呢?“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句話已流傳至今,一個國家要想強大,就的制定法律,人民也得遵紀守法,不能胡作非為。

  那他們為什麼不想想自己的父母、親人呢?影片中有一名中學生因犯罪被帶走,他奶奶天天盼,日日哭,把眼淚都哭幹了,最後眼睛都哭瞎了。如果他們在做事前都好好想一想;這樣做對嗎?這樣做會對他人造成傷害嗎?這樣做對父母有影響嗎?如果他們能認真考慮這些問題,那就好了。

  透過觀看這部影片我覺得我們不能這樣做。我們不能像他們一樣養成亂花錢、吸菸、喝酒、去網咖、迪廳等的壞習慣。我們要遠離犯罪道路,改掉自己的壞習慣。不和社會底層的小偷、強盜等人在一起。

  讓我們從身邊的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改變壞習慣,不走上犯罪路。

  少年犯的觀後感5

  我看了少年犯這部電影對我的感觸頗深,想想還是一個孩子,怎麼可能做出這樣的事呢,孩子的父母呢,都這樣的不管他們,據說這部電影的演員都是真正的少年犯,那看他們就想到,我們更應該好好的珍惜機會。本來應該在學校裡上學,相反確在教管所接受改造,教管所的生活、住所、環境惡劣是普通孩子不能忍受的。

  在這部電影中最讓我震驚的是有個小男孩有三個爸爸,三個媽媽,親生父母離異了,就都不要他,送給別人,寄人籬下,終於忍受不了家裡的虐待,而離家出走。還是個孩子,哪有能力養活自己呢,在無奈的情況下,被一個壞人碰上,讓他學偷,這樣觸犯了法律,被抓。你說這樣是不是很可惜。可是最大的責任還是在他的親生父母,既然不要他就不要生下他,既然要離婚就不要生下他,生下了又不負起應該負起的責任,這樣的父母真是衣冠禽獸,幸好我從小就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使我健康的成長,真的很感激父母。我們應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從小就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塑造做人原則。可是父母就因為孩子犯一次錯誤就對他們放棄,不對他們進行矯正,反而斷絕這種親情關係,哪有這樣的父母呢,我們要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給一個溫暖舒服的家庭氣氛。

  還有一個記者的工作是關心青少年犯罪,對工作真是盡職盡責,還和這些管教所的孩子住在一起,幫助他們。可是在她獻身工作時,卻忘記了自己的孩子也是處在這樣一個階段,沒有對她進行好的教育,致使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當她回家時看到的是被警察帶走的慘面,這個時候後悔也是來不及的啊,錯誤已經造成,後悔也是沒有用的。這場電影讓我明白到了:父母應該對我們負起責任,他們不可以應為工作就忽視了我們,我們的父母要了解我們內心的想法,湊出一些時間和我們談話。我們也應該愛惜自己,不做危害社會的事情,對自己的國家要負責任。

  少年犯的觀後感6

  這星期,我們班同學利用午自修和下午的第四節課,觀看了《少年犯》這部電影,下面是我看了這部電影的有關想法和啟示。

  “拯救”,大家一定想到“救人”,可是我所指的拯救並不是救人,而是“拯救”“心靈”。一定又有人想“新論個”怎麼救啊?可是就有這麼一個人,他拯救過別人的心靈,而且還是一個違法犯罪分子的心靈。

  她本是一個作家,但他還是決定去當“少年犯事務所”的管理人,她希望能透過拯救的行為習慣來改變那些少年犯,使他們改邪歸正,重新做人,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他剛到少年犯事務所時,那些少年犯們一樣罵人打架,她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分析了那些少年犯們打架的原因,就因為這樣,一個又一個少年犯們都被她感動了,行為舉止比以前大有進步,打架的事件也沒有了。並且都很願意和她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自己的家庭生活狀況。但與此同時,她自己的兒子因為父母不在的原因,開始學壞了,最終也成了一個少年犯。

  她一生都想著救治那些少年犯,為國為民,她的舉動無不讓人感動。是啊!這個世界上肯奉獻自己,為國為民的人實在太少了,恰好她就是其中的一個。現在,犯罪的青少年越來越多,當然,“拯救”他們心靈的人也逐漸增加,只要社會願意擋他們一把,是愛人也願意用愛去滋潤他們乾涸的心靈,他們就一定會改頭換面。

  增加的心靈,有時候也希望自己去拯救。俗話說:“人不為己,則天誅地滅之。”我想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所以,我們現在就要給自己的品德打分了,差則改之,好則加勉。講了這麼多,你也許還不知道“她”是誰。不過我希望你也去看一看《少年犯》看了之後你就會知道“她”是誰了。

  少年犯的觀後感7

  昨天,我和女兒一起觀看了少年犯這部電影。雖然這部電影我以前也曾看過,但這次我是以一個家長的身份來重溫昔日的故事。這是一部很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其情節曲折引人,令我深受感觸,感慨萬千!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一群曾經迷失了生活方向的無知少年在觸犯刑法之後被遣送到少年管教所,在獄中的生活以及他們管教人員與記者謝潔心如何透過教育,感化,改造,從而讓這些少年犯走上正途。

  影片中最令我感觸心靈的是一個叫方剛的少年犯,坐在囚車裡雙手趴著窗神情急切的往車外跑道望,因為他看到人群中衝出兩個人在跑道上,追趕著他的車,那兩個人分別是妹妹和母親,在追逐中妹妹拌倒在跑道上,他看到妹妹與母親的表情是那麼的痛苦,方剛痛苦、懊悔的低下了頭。囚車在“呼呼聲”中慢慢消失在她們的視線裡。

  作為一位母親的我,能深刻體會到這種離別的辛酸是多麼的痛心。每個孩子都是母親身上的一塊肉,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樂降地成長,成為社會有用人才?但我們生活中確實有一些孩子,因為過分的溺愛或是缺乏家庭的關愛,從而讓一些無知的少年在缺乏正確引導下不知不覺走上一條犯罪道路。

  影片中那位教育工作者謝潔心阿姨,她用所有的愛心去感化,去引導這些失足犯錯的孩子,從而疏忽管教自己在家裡也正是需要教育、引導階段的兒子,導致兒子在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下也走上了一條犯罪的道路。

  家庭、父母對每個孩子的成長是那麼的重要。孩子年紀小,自控能力較差。孩子是需要父母的關愛並且引導孩子怎麼樣去走一條降的、正確的人生道路。作為家長要經常對孩子講事情的兩面性,讓孩子明白任何事情都有積極和消極的一面。如果一個人善於用積極的心態去看待就容易自信,反之用消極心態去看待自己就容易自卑,所以父母父母要正確引導孩子。

  還記得影片中的那首歌,是那麼的扣人心絃。“媽媽,媽媽兒今天叫一聲媽,高牆內春秋幾度;媽媽呀你牆外可盼,淚水染白髮;兒跌入激流,幾番沉浮不能自拔!”就禁不住淚如雨下,短短的幾句歌詞反映出了這些少年犯,在內心世界有了新的認識,希望可以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早日回到媽媽的懷抱!

  “浪子回頭金不換”!我希望家庭和社會能對這些曾經失足犯過錯的孩子給予原諒與理解!這樣才能真正讓一個曾經迷失方向的人改過自新,從深淵走向光明。

  這部電影重點反映出讓人們關注的社會問題,讓人受感觸並促使人們需要改善這個問題。看了這部電影就如給我們生活中的每個家庭打了一針“預防針”,是對人類文明的一種提醒,是一部很具有教育意義的教育影片!

  少年犯的觀後感8

  我看了少年犯這部電影對我的感觸頗深,想想還是一個孩子,怎樣肯能做出這樣的事呢,孩子的父母呢,都這樣的不管他們,據說這部電影的演員都是真正的少年犯,那看這他們就想到,我們更就應好好的珍惜機會。本來就應在學校裡上學,相反確在教管說理解改造,教管所的生活,住所,環境惡劣時普通孩子是不能忍受的。

  在這部電影中最讓我震驚的是有個小男孩有三個爸爸,三個媽媽,親生父母離異了,就都不要他,送給別人,寄人籬下,最後忍受不了家裡的虐待,而離家出走。還是個孩子,哪有潛力養活自我呢,在無奈的狀況下,被一個壞人碰上,讓他學偷,這樣觸犯了法律,被抓。你說這樣是不是很可惜。但是最大的職責還是在他的親生父母,既然不要他就不要生下他,既然要離婚就不要生下他,生下了又不負起就應負起的職責,這樣的父母真是衣冠禽獸,幸好我從小就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使我健康的成長,真的很感激父母。我們應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從小就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塑造做人原則。但是父母就因為孩子犯一次錯誤就對他們放下,不對他們進行矯正,反而斷絕這種親情關係,哪有這樣的父母呢,我們要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給一個溫暖舒服的家庭氣氛。

  還有一個記者的工作關心青少年犯罪,對工作真是盡職盡責,還和這些管教所的孩子住在一齊,幫忙他們。但是在她獻身工作時,卻忘記了自我的孩子也是處在這樣一個階段,沒有對她進行好的教育,致使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當她回家時看到的是被警察帶走的慘面,這個時候後悔也是來不及的啊,錯誤已經造成,後悔也是沒有用的。

  那我想說的是,我們的`父母不管工作有多忙,當你有孩子時,就要負起職責,讓他們健康的成長。多關心他們的內心世界,多溝通。

  少年犯的觀後感9

  看完《少年犯》這部具有教育性的電影,我深有感觸。這部電影是一部深入孩子們的人心的一部好佳作!而且我看完這部電影后心中久久不能平伏。

  這部電影是圍繞“一輛囚車將少年犯方剛、蕭佛、沈金明等人押送到市少年犯管教所。《社會與家庭》雜誌的女記者謝潔心也同車前往採訪。”之間的生活來寫的。

  故事裡面的情節十分曲折。先是剛進少年犯管教所的方剛桀驁不馴,整天惹事鬥非,上課睡覺。氣的老師哇哇叫。到後來方剛銷聲匿跡一段時間後,教官們本來以為他會悔改的,可是他又和另一個也是桀驁不馴的獄友製造了一場鬧劇。但在各方的努力下方剛這個桀驁不馴的少年終於醒悟了,決定不再鬧事了。

  從方剛變為一個好人的過程中,我從中看到了溫柔的人性的光芒可以使一個壞小孩變成一個正常人,啊!這就是人性的力量,但過於有溫柔的人性的光芒也會適得其反的,潔心阿姨的孩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潔心阿姨的過度溫柔和潔心阿姨的母親的過度溺愛,造成了他兒子進監獄的一幕了。

  這些少年犯為什麼會進監獄呢?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他們的自身原因,如果他們不範事,那他們又怎麼會進來呢?想想我們現在受著高等教育,從未有出去找事的心,安穩的學習,這是多麼好的事情啊,但我們有時還要反省一下自己,因為犯罪都是因為一些小錯誤積累合成的,我們不能因為這種小事而大動肝火。一定要三思啊!

  從這部電影中我得到了:用一顆寬榮的心去對待他人會有一個大大的回報。

  少年犯的觀後感10

  週六晚,與孩子一起看了電影《少年犯》,令我受到很大的感觸,也受到很大的啟發。

  《少年犯》主要講述少年犯們在監獄中的思想轉變過程,所遇到的艱難、挫折以及管教人員的用心良苦。令我感觸較大的一幕是少管所的“家長接見日”那天,方剛和肖佛左等右等,也等不到家長的到來。與此同時方剛目睹其他家長們對他們關愛的場景,而自己像個被遺棄的孩子,等不到家人的到來,得不到家人的安慰,更得不到家人的疼愛,心如死海,痛苦地吞下了摺疊剪刀,幸好被肖佛及時發現報告領導送醫院進行搶救,終於將他從死神手中奪回來,但救活後的方剛心裡仍像死海一樣,被記者謝結心同志和馮隊長看在眼裡。經過幾次親自到訪,把孩子的心理剖析給他們聽,終於說服其父母親到醫院探訪自己的孩子,方剛見到家人的到來,心裡很安慰,終於找回失去多年的父愛、母愛,令他下定決心,重新好好做人。

  從此幕,我認為方剛的父親在發現兒子有過錯時,應該要泠靜去查詢原因,不能一味以責怪的方式去教導兒子,因為孩子有時不能分辨過錯的原因,令他們驚恐中,可能導致一錯再錯。同時孩子們剛開始犯錯時,心裡也不好受,如果當時父母能夠與孩子坐下來慢慢交談,不要一開始就大罵孩子,甚至趕他出家門,這樣叫做為孩子負責任嗎?何況您是個為人之師?

  其實,天下沒有不疼愛孩子的父母親,只是他們的教導方式不同,溝通方式不同,但我相信只要圍繞一切為孩子的出發,令他們快樂、健康成長,你的孩子必然不會令你失望的。

  我本人在教育孩子時也曾經犯過方剛父親的錯。記的孩子一有些小差錯時,我也會立即不分青紅皂白批評她,經過今次的啟示,現在我也會反醒自己,同時提醒自己教育孩子是家長們的責任,要對得住孩子,要對社會負責,要把孩子當作朋友對待,互相交流,互相溝通。現在我儘量抽空與孩子一起打乒乓球,羽毛球等,增加與孩子一起玩的時間,讓她在玩中得到快樂,得到家的溫暖。而且也支援她多找同學玩,也十分歡迎她的同學來我家玩。其實孩子在玩中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當看到記者謝潔心因一味撲於工作,把孩子留給缺乏教育經驗、年高的奶奶看待,兒子受到社會的不良影響,頂不住誘惑,最終也上了警車後,心中也很難受,讓我們家長敲響警鐘,告誡我們不要過於去爭錢,把孩子拋開不管,任由他們發揮,由於孩子年紀小,沒有真正踏入社會,不知道社會的複雜性,同時孩子的自控能力弱,容易受到社會的影響而犯錯。

  希望身為人父母的我們,多一份心,多一份愛,好好與孩子一起共同進步,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

  少年犯的觀後感11

  今天看了《少年犯》,讓我深有感受。

  曾有一個故事:一位英俊瀟灑的王子,愛上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姑娘提出要他母親的心,王子為了滿足姑娘的要求,居然趁其母熟睡之際取出母親的心臟。在他匆匆忙忙離去的途中跌了一跤,掉在地上的母親的心說:“我的孩子,摔痛了沒啊?”兒子殺害母親,但母親卻惦記著孩子的痛癢,這樣的母親,可謂“天下父母心”之最啊。

  愛,當然是偉大的,但溺愛,往往會結出苦果。不也有個盜竊犯罪刑咬掉其母奶頭的故事嗎?電影《少年犯》中的謝結心是《社會和生活》雜誌的記者,長期不在家,其丈夫又在國外,家中只剩下她兒子和最疼愛他兒子的婆婆。奶奶的溺愛竟使孫子跌入犯罪的深淵。謝結心的兒子雜司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整天與狐朋狗友鬼混,消遣娛樂,無所節制,把自己最寶貴的青春消磨在花前月下,蹉跎於無聊之中……這樣,謝結心的兒子在生活道路的泥坑中越陷越深。金錢的鏽臭薰染了他的童貞,美酒的狂濤泯滅了他的青春,靡靡之音扒竊了他做人的良知,使他廢墟堆裡的垃圾。險啊!奶奶的過分溺愛竟使孫子犯罪,那麼,長輩應該怎樣愛孩子呢!

  父母愛子女,誠然是人之常情,但愛決不是隨他人所欲,而且有原則地滿足他人的要求,一味地給予順從。像謝結心的婆婆那樣溺愛孩子,只會滋長孩子自私、自暴自棄、目無法紀的惡劣的行為。遺憾的是現在有些父母依然不懂愛孩子的方法,只是認為給孩子經營一個現成的溫馨的安樂小窩就是為孩子創造幸福,就是愛孩子,其實,父母的溺愛只會使孩子墮落,是孩子無力奮起。而使人幸福的是高尚的德性,不是金錢和地位。對於孩子來說不應該首先考慮物質享受,而是陶冶自己的品德、意志和理想。沒有良好的品德,再好的物質條件也不過是罪惡的誘餌。“豈人主之子孫則心不善哉?位尊而無功,豐厚而無勞,而夾重器多也”。二千多年前觸龍對趙太后是這樣說的。願天下父母從惡夢中驚醒,明白這一道理,為孩子計之深遠。

  “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的。但是要善於教育他們,這卻是需要才能和廣博的生活知識的偉大的國家事業。”高爾基的話是多麼的深刻。願普天之下父母仔細地領會高爾基的話,為了國家造良才,為了人民育新人,這不僅是父母的責任,而且也是社會的責任。

  少年犯的觀後感12

  這天我們在學校看了一部電影——《少年犯》。它是一部具有教育好處的影片。

  《少年犯》主要講述了少年犯在少管所內的生活的一些場景,以及管教員和報社記者對少年犯們的良苦用心。

  電影中有關教育我們的情景很多。像警察叔叔在評價一個做出玩具的少年犯時,說了一句話:“同樣是一雙手!”是啊。同樣是一雙手,為什麼不能像此刻一樣去勞動賺錢生活呢?難道只有去偷盜才能養活自我嗎?如果只想著去偷,去搶的話,那反而會使自我活得更累,更提心吊膽。

  在一個個少年犯的經歷中,我們能夠看出,家庭,父母,對孩子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家庭是孩子永遠的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父母不但要養育自我的孩子,更需要關愛他們,並引導他們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決不能過分地去溺愛他們,當然更不能對他們的一切不聞不問。當家長得知自我的孩子犯錯之後,千萬不要認為他已無可救藥,任其在社會上去遊蕩。作為家長,就應向孩子說明錯誤的後果,鼓勵孩子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我想“浪子回頭金不換”,在少年犯中,一個少年犯靠著自我的努力,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在出少管所後還考上了大學。在演出時,一個個少年犯如健康成長的孩子,超凡的演技,自編的歌舞,深情的演唱,透射出了他們青春,無盡的才華。他們那種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勇氣,透過他們唱出的每一個歌詞,跳出的每一個舞姿感動了在場觀看的所有人。看著他們的面龐,看著他們的身影,難道人們就願意這樣放下他們嗎?難道大家就不想做點什麼嗎?我相信,只要我們不鄙視他們,並能夠寬容地去接納他們那些受傷的心靈,他們必須會樹立起信心,重新做人的。

  與影片中的少年犯的經歷相比,我們是幸咧械膶檭海?驙懺諼覀兂砷L的過程中,父母給予了我們無限的愛,老師把我們帶進了有益知識的海洋,社會給我們營造了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應對如此的恩惠,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能讓他們失望呢?我們要對得起我們的社會,父母和老師——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

  少年犯的觀後感13

  今天,我在媽媽的“誘惑”下,觀看了《少年犯》這部影片。

  《少年犯》這部電影是一部老影片了,於1985年上映。這部影片的少年犯都是由上海少年犯管教所裡的少年犯主演。所以都十分真實。《少年犯》主要講的是少年犯方剛、肖佛、沈金明等被押送到市少年犯管教所,囚車上還坐著一位40多歲的女記者,她是《社會與與家庭》雜誌的記者謝潔心,出於社會責任感,她正在進行一次青少年犯罪問題的社會調查。謝潔心從沈金明的事例受到啟發,寫了評論文章,呼籲對失足青少年不要歧視,更不要嫌棄。文章發表後在少年犯中引起強烈反響。可她萬萬沒想到,就在此時,她自己的兒子卻因流氓罪被捕。她由於忙於社會工作,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自己吞食了這個苦果,更加痛切地感到肩負挽救失足青少年的重大使命。

  在這個影片裡,我印象最深的人就是肖佛。他只是一個十五歲的孩子,因為家庭的拋棄,所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七歲就無家可歸,因被一些小混混教養,成了一名小偷。試問,是什麼原因讓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呢?是父母的不關心,一個七歲的孩子就到街上去乞討。七歲啊,還是那麼花一樣的年紀,就無家可歸。要是別人的孩子,此時還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愉快的成長,而他,卻得自己到外面打拼,真是太可憐了!他,渴望一個家,可是沒有人給他,只是一味的傷害他,使他對父母失望了,再也不想要一個家了,只想簡簡單單的活著。

  再就是沈金明。其實他是一個好人,只是因為一念之差成了人人唾罵的壞孩子,到後來,由於少年犯管教所的教育,考上了大學。

  這一部電影讓我知道了千萬不要做壞事,這樣,我的親人會對我十分失望的。

  少年犯的觀後感14

  這個學期,學校組織全體師生觀看了《少年犯》這部電影,這是一部很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它主要講述了少年犯看管所內的一些生活場景,以及工作員和報社記者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引導他們走上正途。

  電影開場是一輛警車,載著新進少年犯來到了上海市少年管教所。在少年管教所裡,方剛和幾個男孩打架,看著這混亂的場面,我們不禁為少年犯們的暴力行為感到恐懼。記者謝阿姨忙於在少年管教所教育少年犯,而在家裡的兒子,不聽奶奶的教導,從而走上了少年犯的道路。

  最讓我難忘的是親人們探望日的表演,讓我難以忘記那首歌:“媽媽,媽媽,兒今天叫一聲媽,緊不住淚如雨下……”臺上歌手唱出了自己的心聲,臺下的家長們聽得淚流滿面,我深深的被感動了,同時,從方剛吞剪刀的事件,讓我體會到其實少年犯們是非常想念父母的。

  當謝阿姨得知家裡出事後,急忙趕回家,看著兒子被關進警車裡,警車開往少年管教所,那一刻,兒子後悔莫及的表情,謝阿姨是多麼的痛苦啊!

  與他們相比我們就是幸運的寵兒,父母給了我們無限的關愛,老師把我們帶進知識的海洋,生活得比小鳥還要快樂,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學習,同時我真心希望那些犯了錯誤的孩子們能夠改過自新,健康快樂的成長,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

  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我們一定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認真聽從家長和老師的教導,否則,做錯事情就會後悔莫及。

  少年犯的觀後感15

  昨晚我看了七、八十年代的一部優秀電影——《少年犯》。看後,能夠說是情愫種種,感慨頗多,更被劇中感人的情節催下了含著各種滋味的淚水。

  《少年犯》主要寫了少年犯們在獄中思想轉變過程中所遇到的艱難、挫折,以及寫了管教人員的良苦用心,也側面抨擊了當時人們對子女教育方面的欠缺,更是對當時個別不負職責的父母醜行的控訴。從而,給搞教育的、給少管所、給家庭,也更給社會提出了很多值得人深思的問題,為教育少年兒童成才而不是走歪路,敲響了警鐘!

  電影開篇鏡頭是一臺警車,拉著新進少年犯來到上海市少年管教所。車中的一個犯了“錯”的孩子,往車窗外看,看到人群中有他的妹妹和母親在追逐他的車。電影以推拉的鏡頭,從中焦遠景跟著母親和妹妹走,妹妹從人行道跑到車道,從車道跑到人群中,之後拌倒了,舉著傘過往的人們淹沒了他的妹妹和媽媽,這個車中的孩子懊悔地低下了頭。遠去的只有“嘟嘟”的警笛聲,天空仍然下著濛濛的細雨。電影結尾也用了這一鏡頭,是著名女記者丁潔心回家看自我的孩子時,自我的孩子也在警車中望著她,這回沒有從車窗內寫親人的情形,而是從母親的視角看孩子、看警車。整個電影的首尾呼應,處理得十分妙,兩次對警車的鏡頭的描述,如同敲響了兩次警鐘。使人被牽入了無限的思考中。

  透過電影教育孩子的細節鏡頭有很多。像一中隊隊長在評價做出玩具的孩子時,他只說了一句話:“同樣是一雙手!”是啊,同樣是一雙手,為什麼就不能像此刻這樣去勞動、去賺錢生活呢?難道只有下道才能活嗎?我看下道去偷、去搶反而活得更累、反而活得更提心吊膽吧?可見這句話對孩子們是就應有必須教育好處的。讓人深思。

  電影中還交代了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如果跟社會的小混混在一齊,就容易被拉下水。像丁潔心的兒子就是這樣。父親在國外上班,母親是記者天天不在家,很忙。只有個年邁的奶奶還都順著他。試想,這樣的家庭環境孩子和無人管有什麼分別呢?孩子能不學壞嗎?年齡小,自控潛力差,閒散慣了,最終自然受社會負面人物的拉攏而走向了犯罪。這一事件的交待,不僅僅僅是告訴孩子們要遠離壞人,控制自我的任性、嬌慣;也同時對父母們提個醒:管教孩子不要離得太遠,更不要離得太久。孩子是需要安慰的,是需要父愛和母愛的。自我發展很容易成長為歪脖柳。從這一點看,孩子犯了罪,其實父母也就等於犯了罪。

  對於監獄的說教,透過王剛吞剪刀一事,深刻地指出了管教過程中的漏洞和不周全的地方,對當時的監獄能夠說是一種警示,也積累了經驗。孩子的教育,包括成年人改過自新的教育,是需要家庭的原諒和社會的理解,這樣才能真正的讓一個人從深淵走向光明。如果想讓一個人重見天日,我們每個家屬,每一個社會的人都就應諒解他、鼓勵他和支援他去做好人。

  整部電影除了出獄後考上大學的那位孩子,其餘的全是由在押犯人和管教、所長們拍的。孩子超凡的演技,自編的歌、曲、舞,十分精彩、十分感人,透射出了青春的美麗、展示出了他們的才華。難道他們真的就是犯罪的人嗎?他們那種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勇氣,在那青春萌動的年齡,透過一曲《少年犯》感動了所有在場的人。這首歌是考上大學的少年犯寫的。而在少年犯對家長的彙報演出精彩中對社會也發出了一個訊號,就是:孩子們是無罪的,只是因為年輕,只是因為缺乏法制教育,只是因為很多家庭對孩子的一種拋棄態度和不負職責,只是我們人類禮貌在不斷進步的同時,缺乏對一些性格倔犟、一些心理有壓力、膽小的孩子們的一些關心。也許每一天我們成年人對孩子多關心10分鐘,就會造就一個有用的人才。也許因為我們把這十分鐘用在打麻將、上飯店、參加紅白喜事上,而讓一個孩子走向犯錯、“犯罪”,甚至走向人生的失敗。就算孩子已經失敗了,就算孩子已經令人悲哀了,難道看著他們可愛的面龐,看著他們多姿的身影,就忍心放下嗎?不!我相信,所有看過這部電影的家長們、老師們,都不會這樣做。我也更堅信,能認真看這部電影的孩子們,尤其是那些已經逐漸墮落的孩子們能從中得到警示。

  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如果我們青少年中那些已經在逐漸走向低谷的孩子能從內心世界有個新的認識,能“重新做人”,那麼就如同《少年犯》主題曲中唱的一樣,是被扶上了駿馬。也就意味著你要進步了,要被人們關心和喜愛了。

  電影在當時轟動一時,並不是因為電影手段多麼高明,更不是什麼鼓吹。在我看來,能透過一部電影提出讓人們關注的社會問題,讓人深思,讓人受感觸,並促使人們要改善這一問題。這才是這部電影的最成功之處。

  尤其電影對後代,對人,對人類禮貌的一點提醒,更是值得推廣觀賞,這是一部廣大中小學生所就應觀賞的好電影,真正好處上的好電影。

  少年犯的觀後感16

  《少年犯》這部電影十分感人,它透過一位記者謝阿姨對少年犯的採訪,瞭解到他們逐漸變壞的原因,以及教官對他們心靈的改造。

  這部電影裡面的人都是真正的少年犯。其中,有一位叫方剛的男孩,他常常得罪別人,還經常頂撞教官。又一次,方剛假裝吞下一把剪刀,分散教官們的注意力,好讓改勞所裡的另一名成員逃走。教官們很緊張,抱著方剛很快的來到醫院,教官們的真情打動了他,使他說出了事情的真相。

  不久,勞改所裡舉行了家人與少年犯見面的活動,少年犯全都聚集在操場,等候家長的到來。過了一會,其他少年犯都去跟家長見面了,只剩下方剛一人已。他以為家人拋棄他,覺得生活在這世界上沒有什麼好處,於是再次吞下一把剪刀,幸好及時被教官發現了,送到醫院。謝阿姨和一位教官來到了方剛的家,對他的家人講述了這件事。他的家人到了醫院,坐在病床兩旁。這時方剛醒了,他看見自我的家人在哭,心裡很激動,便也感動的哭起來。此時此刻,我明白了每個人都需要父母的關愛,尤其象方剛那樣個性突出的孩子,更是一絲一毫不能缺少。所以,我想對天下所有的父母說:“不管你們的工作有多麼忙,也務必得抽出時光來陪孩子們。不要讓孩子感到自我沒有母愛。”

  因此,我聯想到了自我:比起那些正在改造的少年犯,我是多麼幸福呀!父母的愛是可貴的,是任何人都給不了的,他們愛我,我也愛他們,珍惜父母的愛,不讓他們為我們操心,讓他們高高興興,快快樂樂才是我們真正的選取。

  少年犯的觀後感17

  上個星期學校組織看了一部名叫少年犯的電影,使我深有感觸。

  小小年紀的他們,因為做錯了事兒,所以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社會也沒有放下教育他們的觀念,每一天都在鼓勵和關心他們,讓他們對生活更有自信。

  為什麼少年的犯罪率一年比一年高?我覺得根源都出在家庭和社會上,電影最讓我難過的一部分:少管所的"家長接見日"那天,方剛和肖佛的家長沒有來,可見家長們丟下一個犯了罪孩子的那種卑鄙和自私,小小的方剛徹底地對生活失望了,因為沒有得到他想要的關愛,忍心吞了一把剪刀,但因為發現得快,搶救得來,連老天爺也相信他能夠改掉壞習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課,家庭的缺陷是子女構成不良個性基礎,學校教育也是對少年的成長至關重要,學校教育方法不當是導致一些少年流向社會,走向犯罪的因素。

  最後聽我說一次“嚴是愛,寵是害,不打不罵不成才”!

  少年犯的觀後感18

  今天我們看了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叫少年犯。這部電影的主要劇情是:少年犯方剛、蕭佛、沈金明等人被押送進市少年犯管教所。《社會與家庭》雜誌的女記者謝潔心前往採訪這些少年犯。方剛桀驁不馴,因持刀傷人被判刑。蕭佛是屢教不改的慣竊犯。沈金明對自己受黃色手抄本的毒害非常悔恨,想努力改過自新。一日,馮隊長因一時激憤,打了方剛一巴掌,趙所長嚴厲批評馮隊,方剛撒謊想趁機逃跑。但他目睹馮隊長等人千方百計搶救所謂吞下剪刀的自己後,決定坦白悔罪。家長接見日那天,唯獨方剛、蕭佛沒有見到父母。絕望的方剛真的吞下剪刀,幸被及時救下。經過馮隊和謝潔心的苦心開導,方父到醫院去看方剛,使他重新獲得了希望。沈金明在管教所刻苦學習,表現出色,被提前釋放,並以優異的成績考進大學。謝潔心深感自己有責任呼籲社會不要歧視失足青年。而正在此時,她接到電話趕回家中,卻看到因自己忙於工作而忽視的兒子被押上了警車。

  這部電影可以看出這些少年犯大多是因為缺少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關愛,也有的是過度溺愛,而承受不了打擊,導致他們走上犯罪的道路。然而社會沒有拋棄他們,而是千方百計的教育他們。鼓勵他們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與他們相比我們就是幸運的寵兒,父母給了我們無限的關愛,老師把我們帶進知識的海洋,生活得比小鳥還要快樂,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學習,同時我真心希望那些犯了錯誤的孩子們能夠改過自新,健康快樂的成長,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

  少年犯的觀後感19

  今晚我和孩子一起看《少年犯》這部電影,講了年少無知犯罪給抓入少年管教所的故事,其中讓我最難忘記的是兩個孩子,一個叫蕭佛他因為小的時候父母離婚,拋棄了他,而使他為了生存不惜偷和搶成為少年犯;另一個名叫方剛,因為年少無知犯了一次錯,而父親是一名教師為了面子,不肯認這個兒子,他得不到父母親的原諒與關愛,而越陷越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最後淪為一個少年犯。

  看他們表面上都是一個倔強,很難管教的孩子,什麼事情都敢說敢做,無法無天的樣子。在探監的那天,他們看到別人的父母來而自己的父母沒有來看自己時,情緒低落,以為自己給父母拋棄了。自此孩子們對人生失去信心,想用極端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非常需要父母的關愛與譜導。只要我們做父母的多關心,多一抽一些時間與孩子溝通,慢慢開導孩子,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作為父母不能老是責怪他們,也不能用打罵極端的方式來逼孩子就範,甚至拋棄他們,不聞不問,自生自滅,這樣的話孩子就會在犯錯的路上越走越遠,做出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到那時候父母后悔也來不及了。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父母首先冷靜下來,畢竟孩子還小,思想不夠成熟,那麼我們做父母的應該耐心的、思考這件事情的經過,想更好的方法和孩子溝通,要讓孩子明白那樣做是錯的,要正確引導孩子,要讓孩子領悟,幫助孩子改正過來,並不是打罵孩子才能解決問題的,我們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疼愛,家庭的溫暖。

  還有一個問題是謝潔心阿姨,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關心孩子成長,可對自己的孩子也關心,為了工作,她經常要出差,沒有時間教育自己的孩子和相處,連自己的孩子成才過程都不知道。可想而知,父母再忙,再累,工作事業。再出色金錢再多也要多關心,多陪陪孩子。

  看完這部電影,讓我更加了解孩子的需要。過分的一寵一愛,會令孩子自私任性無法令孩子分辨是非和自暴自棄墜一落目無法紀的惡劣行為。我們做為父母的,應該和孩子走在同一條平行線上,他們年齡小,自制力差。仁心,愛心,耐心,譜導他們,引導他們,啟發他們,千萬不要用極端的打罵方式來解決問題。

  這部教育片,對我們大家有著很大的啟示:在大的犯罪都是由小小的錯誤慢慢演化而來的,我們千萬不可“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少年犯的觀後感20

  看了電影《少年犯》產生了一種奇怪的感覺,雖相隔著一段時空,事與物卻是那麼的相似,我穿著囚服,裡面的少年也穿著囚服;我戴著番號牌,裡面的少年也戴著番號牌,同樣迷茫的雙眼,透露出惶恐、不安、警惕的眼神。

  看著、看著,我就覺得自己也在裡面,和他們一起生活、一起學習、一起勞動,因為我們的環境是那麼的一致,面對的都是鐵窗和高牆。

  當我看到家人接見的場景時,不由想到了媽媽,想到當她從承辦那裡,法官那裡聽到我被刑拘、被判刑時,一定是痛不欲生,這種痛就算我將來再怎麼去補償,也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了。

  其實,我原來也是個單純、向上的青年,充滿著對美好人生憧憬和幻想,只因工作關係,看著身邊的人衣著光鮮、物質不浴,便覺得這才是真正的人生,這才是真正的上流社會。開始時只是透過不斷的跳槽以期達到目標,直到接觸的人與物對我越來越大的衝擊,我迷失了,迷失在自己不斷膨一脹的貪慾之中,給自己留下了一個終生洗不掉的汙點。

  很多時候,我也會產生與片中少年犯同樣的焦慮:等到我回歸社會後,社會是否會寬容的接納我?我是否會長期甚至永遠的活在別人的鄙視之中?我現在還年輕,將來的道路是否會因此而變得艱難險阻?這些問號常常把我燒得心理焦瘁。

  《少年犯》就如一面鏡子,把我從裡到外照得透亮,讓我明白人生該怎樣來珍惜,明白人生是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抓緊它就必須用力,想放棄只需輕開一根手指就足夠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