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道德模範人物事蹟(精選5篇)

十大道德模範人物事蹟

  什麼是道德模範

  道德模範,指的是具有良好道德修養的人。在中國古籍中,最早是把“道”與“德”兩個詞分開使用的。“道”表示道路、以後。“道德”一詞起源於《道德經》,在拉丁語的“摩里斯”意為風俗和習慣,引申其義,也有規則、規範、行為品質和善惡評價等含義。

  十大道德模範人物事蹟(精選5篇)

  事蹟材料是指黨政軍機關為了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蹟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屬於事務公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十大道德模範人物事蹟(精選5篇),快來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十大道德模範人物事蹟1

  李成環,女,漢族,19xx年6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甘肅省蘭州市二十四中學生活指導老師。

  李成環作為一名熱心公益事業的志願者,把幫忙他人當成自己最大的快樂,在赴青海玉樹地震災區關愛孤殘兒童回到途中,不幸遭遇車禍,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

  蘭州市二十四中是一所寄宿制學校。作為生活指導老師,她和其他幾名同事一同照顧著全校600多名學生的生活起居。儘管崗位平凡,儘管自己家裡並不富裕,但李成環總是盡力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一次下了幾天陰雨,學生宿舍被褥受潮,李成環一個人將幾個宿舍的被褥拿出去晾曬,自己累得滿頭大汗。

  學校地處農村,女生宿舍樓上下用水不方便,樓內廁所不能正常使用,學生夜間上廁所要到100米以外的旱廁,很多女生膽小不敢去。李成環明白後,不管下雨刮風,都拿著手電筒一路護送。她用自己的熱心、細心和善良贏得了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李成環和丈夫龔大錟都十分熱心公益,夫妻倆相互理解、相互支援,無論在戀愛期間還是婚後,只要是關於孩子們的公益事業,他們都用心參與。得知青海玉樹震區結古鎮八一孤兒學校缺少過冬棉鞋和學習用品,李成環和丈夫多方募集善款,購置了700餘雙棉鞋和電腦、書籍等物品,打算在入冬前送到孩子們手中。

  當時李成環和丈夫還在蜜月之中,且已身懷有孕。由於路途遙遠,丈夫曾勸她不要親自去。但李成環堅持要和丈夫一齊看望災區的孩子,度過一個具有特殊好處的新婚蜜月。20xx年11月22日,她和丈夫與另外3位愛心人士前往玉樹結古鎮八一孤兒學校,回到途中遭遇大雪發生車禍,李成環因受重傷搶救無效,於20xx年12月4日15時許不幸去世。李成環去世後,人們讚譽她為“最美新娘”、“愛心天使”,以多種形式進行悼念追思和慰問。

  李成環先後被追授青海省紅十字優秀志願者、甘肅拾五四”青年獎章、蘭州市傑出青年志願者、蘭州市優秀青年、蘭州市“三八”紅旗手、甘肅省優秀青年志願者、蘭州市道德模範、甘肅省道德模範榮譽稱號。

  十大道德模範人物事蹟2

  王一碩,男,27歲,中共黨員,河南中醫學院碩士研究生。

  20xx年,王一碩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應對每年6000元的學費,父母愁眉不展。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也為了不使兩個妹妹失學,他決定放下上學,去西安打工。學校瞭解到狀況後,迅速為他爭取了國家助學貸款,他帶著萬分的感激邁入大學校門,並順利完成了學業。當學校號召動員大學畢業生用心參加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時。

  他當即就下定了決心:“是國家的助學貸款和學校領導老師的幫忙圓了我的大學夢,在國家西部建設急需人才的時候,自己不能無動於衷”。在即將奔赴西部之際,王一碩帶著一封感謝信來到給他貸款的銀行行長的辦公室,向支援他完成學業的銀行表示感謝,並告訴行長,“母校不僅僅教給我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更教會了我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我已被批准為一名西部志願者,請你們記下我的聯絡方式,我保證儘早還清貸款”。

  在西部期間,他充分發揮所學專長,服務於當地經濟建設,用心帶領當地群眾發展中藥材種植,自費為種植農戶印發資料,幫忙三家制藥企業透過了GSP認證,高票當選陝西省傑出青年志願者,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服務期滿後,為了早日還清貸款,他決定一邊打工一邊複習參加碩士研究生考試。憑藉自身的知識和在西部做認證時積累的經驗,王一碩順利地在一家企業找到了工作。他的誠實守信和工作潛力得到了業內廣泛認可,許多企業邀請他幫忙做認證工作。

  隨著收入不斷增加,王一碩歸還國家貸款的潛力也日漸增強。他認為,作為一名大學生,就應以誠信為本,以守信為榮。20xx年底,雖然離還貸期限還有10個多月,但他決定提前還貸。學校為他舉行了還貸儀式,當他把自己辛辛苦苦積攢的26770元錢交還到發貸銀行負責人手裡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20xx年,王一碩被團中央評為第六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志願者,獲得道德模範榮譽稱號。當選教育部20xx中國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

  十大道德模範人物事蹟3

  韋正雄,男,47歲,布依族,貴州省望謨縣油邁瑤族鄉教育輔導站教師。

  韋正雄的家在平卜河邊,附近的平卜小學宿舍較少,他主動把自家一樓騰出來讓32名學生寄宿。20xx年6月12日深夜,天降大雨,平卜河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洪水很快淹沒了房屋。從睡夢中驚醒的韋正雄一家,趕緊搶救困在一樓的學生。女兒海豐突然想起,隔壁二叔、三叔家都是平房,兩個嬸子和弟妹們肯定也在水裡,“他們也很危險呀1聽到此話韋正雄頓時淚如泉湧。但情勢已十分危急!

  他吩咐女兒:“快!快到後牆處喊叔娘和弟妹們,我去救學生1說完就衝到樓梯口處下了水,摸黑向樓下幾個房間游去。兩個女生最先摸到門口出來了,有5個學生在水中掙扎著,由於太黑暗,找不到出口,韋正雄急忙用嘴含著手電筒,往水裡趟去,把這5個學生一個一個拉到樓梯口。之後他又撬開一間被泥沙堵住門的房間,把6個男生拉出來。

  洪水還在暴漲,上氣不接下氣的韋老師不顧一切,立刻游到另一間快被洪水淹沒的女生寢室裡,兩次拉出來4個學生並把她們送上樓。還有15個學生被圍在洪水裡。幸好韋正雄家樓房牆縫都用水泥和石灰糊過,大水來勢太猛,裡面的空氣被擠壓在天花板下構成了約20公分的空間,學生們站在床架上能夠勉強呼吸。

  此時進去救人,會捲走空氣,學生反而會被憋死,韋正雄只得俯下身鼓勵孩子們堅持祝到13日凌晨1時許,洪水從二樓屋面消退,一樓大半截還浸在水中。韋正雄再也等不及了,找了一根長竹竿游下樓去,將孩子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只有一名學生不幸遇難。

  隨後,筋疲力盡的韋正雄迫不及待地直奔一牆之隔的弟弟家。然而,兩個弟弟的家已經被洪水沖毀,兩家7口人全部遇難。如果韋正雄先去救自家人,也許能救出一個、兩個或者更多,但是身邊學生的急切呼救聲容不得韋正雄有過多思考和猶豫,在痛苦的抉擇中,他捨棄了親人選取了學生。

  20xx年,韋正雄被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評為道德模範榮譽稱號。;20xx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十大道德模範人物事蹟4

  黃久生,男,漢族,19xx年2月生,中共黨員,中建七局一公司專案部經理、河南省潢川縣雙柳樹鎮駐鄭州農民工黨支部書記。

  黃久生是700位鰥寡孤獨老人們共同的兒子。那些得到他照顧的老人們,一提起他的名字,都會眼含熱淚。他給老人們帶來的溫暖不僅僅來自物質,更來自他那顆滾燙的赤子之心!

  黃久生是個從小吃“百家飯”長大的苦孩子。6歲時母親去世,留下黃久生和4歲的妹妹、2歲的弟弟。父親走街串巷修鍋補盆,十天半月難得回家一次,是鄉親們東家一碗飯、西家一件衣把他們養大的。

  為了報答鄉親們的養育之恩,13歲的小久生曾在一個深夜,用他稚嫩的肩膀、往返13趟把鄰居李奶奶家的水缸挑滿水。18歲出門打工,從建築工地小工幹起,靠踏實肯幹逐漸致富的黃久生,內心時刻激盪著報恩的情懷。

  19xx年起,每逢年節,家鄉的孤寡老人和五保、特困、傷殘老人都會收到黃久生送來的衣被、米麵、肉油還有現金,17年從未間斷過,黃久生為此累計出資230多萬元。20xx年,黃久生投資45萬元在家鄉雙柳樹鎮建設了一所敬老院。

  入院的孤寡老人,除國家發給的補貼外,其他費用全部由他個人承擔,包括養老送終。多年受黃久生資助的李鴻金老人臨終前拉著他的手泣不成聲:“活著你養我,病了你花那麼多錢為我治病,我死前能見你一面,也就安心了!”

  他為小白血病患者捐款2.7萬元、為身患血癌、打工救母的少年捐款2.3萬元。一位素不相識的'女青年打電話給黃久生,說家裡三口人患了癌症,黃久生當晚就籌集3萬餘元現金送了過去。這樣的事他默默做了很多。

  在鄭州打工多年的黃久生,看到老家來鄭打工的人雖多,但比較分散,作為弱勢群體的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等權益被侵害的事時有發生。在黃久生的推薦下,“中共雙柳樹鎮駐鄭州農民工黨支部”成立,他被任命為黨支部書記,散居在鄭州市的56名農民工黨員有了“孃家”。農民工黨支部用心為農民工解決難題,僅討薪一項,就為農民工討回兩千多萬元。透過這個支部找到工作走上致富路的農民工達一萬多人,每年還為家鄉帶回1.5億元的勞務收入。

  黃久生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入尋中國好人榜”。

  十大道德模範人物事蹟5

  許光,男,中共黨員,河南省新縣人,是一代名將許世友的長子,青年時期在北海艦隊服役,曾任北海艦隊艦艇長。19xx年回新縣投身家鄉建設,先後在縣人武部、縣人大工作。

  許光同志是電影《閃閃的紅星》主人公潘冬子的原型之一。他一生忠於黨、忠於人民,在各個時期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堅守共產黨員的堅強黨性和崇高信念,兢兢業業、無私奉獻,譜寫了一曲壯美的人生讚歌。

  他甘於奉獻。作為名將之後,又是新中國首批本科學歷的海軍軍官,可謂前程似錦。但為了解除父親的後顧之憂,他毅然回到家鄉新縣照顧祖母,支援地方建設。在這裡,他先後送走多名親人,併為9名老紅軍和遺孀養老送終。作為將門之後,他一生中三次放棄改變人生的機會。在他看來,共產黨員不一定非要當將軍、扛將星,才算有光明的前程,紮根農村,同樣無上光榮。

  他勇於擔當。選擇留下就是誓願為老區奉獻與付出,在縣人武部任職的20年間,他走村串戶,密切聯絡群眾,立下了下鄉不喝酒、不抽菸、不吃肉的“三不”規定。他主動請纓,與民兵一起肩挑背扛,奮戰300多個晝夜,終於改變了新縣無微波通訊的歷史。28年間,他在家鄉平凡的崗位上總是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

  他情懷為民。他是將軍的後代,更是老區人民的兒子。在他看來,群眾的事再小也比家裡的事重要,他下鄉支農,雖然離家很近,但經常一個多月不回家。他沒有利用父親的影響為自己和家人謀取一丁點好處,兩個兒子入伍從未找關係提幹,全部復員回鄉,目前都是普通幹部、職員。但為了家鄉基礎設施建設,他多方爭取,解決鋼筋、水泥等物資緊缺問題。為了讓老百姓住上樓房,他主動放棄自己的院落,直到去世還用著上世紀70年代的大立櫃、80年代的沙發、90年代的老式電視。他收入不高,卻向親友化緣,先後捐款捐物10多萬元,資助130多名困難群眾,自己生前卻一直抽著廉價的“散花”煙,住著擁擠的小房子。病重治療期間,他還不忘對來探望的縣領導說:“地方財政困難,用錢的地方很多,我的病情我知道,不要用進口藥、不做過度治療。”

  許光同志是河南省第xx屆人大代表,20xx年獲第xx屆河南省道德模範榮譽稱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