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精選21篇)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
事蹟材料不是單純為其單位和個人評功擺好,而是為了鮮明地體現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精選21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1
賴小涓,女,48歲,文化程度高中,群眾,工作單位越秀區建設街祺頤居家服務部,越秀區義務工作者協會推薦,其先進事蹟如下:
賴小涓是越秀區建設街祺頤居家服務部的負責人,3年前在建設街託老服務中心工作的她,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無意中參與了廣州市“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專案的工作,走進了曾經享譽全國的廣州“中環地區”的建設街道社群。從此讓她走上了義工之路。
義工之路並非坦途。從開始做義工時的飽受爭議到現在人人首肯,從單槍匹馬到建設街祺頤居家服務部及大學生義工隊正式成立,賴小涓用了3年多時間。3年多來,她和她的助老員和義工隊員們照顧了60多名孤寡老人,事蹟感動了整個社群。
一、一念之間
越秀區建設街道辦事處是一個老城區。漸漸的,賴小涓發現在該地區,她看到了一群為廣州建設發展中作出貢獻的老建設工人,由於文化素質的緣故,導致了他們生活的條件無法與環境相比,特別是那些一生奉獻給國家而自己又無能為力成家的孤寡老人,給她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影響,激發了她內心的那股憐愛之心,為此,她給了自己一個新的無形人生目標——當義工努力幫助他們,讓他們在奉獻了前半生的同時,去享受社會給予的關懷,使他們的後半生真正體會到“六個老有”願望。從此,她就全力投身到社群義務工作事業中去。
2014年5月的一天,建設街中馬路社群一個社工到服務部來找她,要求幫忙照料一對無兒無女的空巢老人,她上門一看,“老爺爺頭髮和鬍子又亂又長,大小便到處都是,鬍子上還掛著唾液。”賴小涓還記得當年老人的邋遢樣,一問才知道,老太太因患腦血栓下肢癱瘓,老爺爺患老人痴呆症,已經有半個多月沒搞衛生了。居委社工道出苦衷後,生怕賴小涓她們也會嫌棄不給幫忙,便一個勁兒地央求。賴小涓看著這對可憐的老人,心在流淚,話沒多說就開始為老人服務。由於老人的衛生長時間沒有搞,賴小涓她們用了一整天時間才理完。最後賴小涓對老人說:“以後老人有什麼需求,就給我打電話,我一定上門服務。”後來,老爺爺去世以後,賴小涓把老太太作為一個重點照顧物件,實現了當初的承諾。
這事對賴小涓的觸動很大。原來,賴小涓從小就在省民政廳大院長大,自小受到扶貧助弱氛圍的薰陶。而她的家中也有患三級弱智殘疾的親人,從小都需要眾人的關心和照顧。所以,當看到那些因患病行動不便的老人時,她想起了自己的家人,也想起了自小看到的一些弱勢人群,就更加理解如此困難老人的痛苦。從這天起,賴小涓便有了組建一支服務隊的想法。
二、將心比心
“祺頤居家服務部”是賴小涓為了更好地開展為老服務工作,而創辦的廣州市首間非營利的民辦單位,她帶領了一群“4050”的下崗人員,投身到了首批助老員行列,整整3年的時間,她在無報酬的情況下無怨無悔地去為所有服務人員尋找服務物件,力求使更多老人在享受到社群養老服務貼身幫助的同時,也使在服務部任職的4050下崗人員從中得到應有的報酬和相應的社會地位,她設定了長遠的目標,她將兩群社會底層(低收入老人、失業人員)的人員,透過自己的協調幫助下,形成一個社群和諧的人際關係。為了達到這一和諧目標,她努力地為他們進行了貼心的引導和幫助,為此,她的聯絡手機每天24小時、整年365天都開著,做到隨呼隨應、隨呼隨到,讓老人感到有親人的感覺,她希望自己能為人們抵擋風雨,傳遞溫暖。
為了建隊,賴小涓一有空就走街串巷,遊說下崗失業人員加入隊伍。可她畢竟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她主動找街道民政科、找居委會主任表明自己的決心,並順利拿到20多名政府購買服務物件。之後每逢雨天,大多數人選擇足不出戶的日子卻成了賴小涓最忙的時候。日子長了,她又主動攬下老人們的家務活。人心都是肉長的,那些當初對賴小涓不信任的人們開始轉變態度,從不信任,到理解信任,如今,在越秀區有需要服務的物件,都願意到她的服務部。
在服務部幫助的物件中空巢老人劉佩英,因孤獨寂寞,按了平安鍾求助,剛好遇到上班時間,其子女無法及時趕到,一個電話,她立即派出助老員一同前往老人家裡給予了慰籍;其次,在一個傍晚,老人又因病痛突發,拔通她的電話,向她提出了援助請求,她再次第一時間前往老人家裡,免費協助其家屬做了妥善的照料處理,確保了空巢老人的安全,讓老人及其家人體會到社群服務的溫暖。
三、心心相印
在建設街轄內社群,除了劉佩英還有20多位老人得到過服務部的幫助,賴小涓和她的助老隊員們還會定期到長者服務站,為那裡的老人提供服務。這些老人和賴小涓等助老服務隊員的感情深厚。2014年4月,賴小涓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電話是80多歲的黃南柱老人打來的,這是一位從2014年開始,政府設定首批“居家養老”的孤寡服務物件,患有嚴重的心血管、痛風等疾病,生活自理能力差,賴小涓她們為老人設定了個性化的定期服務,如搞衛生、談心,還時常去為老人做飯,並特別吩咐老人一有事情就一定要呼叫她們,讓他就把她們作為子女看待,這次他就是感覺自己病痛發作,難以忍耐了,就電話讓她們送他上醫院,賴小涓一接到電話馬上打出租送老人上醫院,送到醫院後,老人的病情果真及時控制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沒過幾天老人還是不幸地離開了人世。看著如同子女守在身邊一樣安祥去世的老人,她滿腦子都是和老人相處的點點滴滴,真的希望時間能夠停住,心不甘情不願地希望老人多呆長些日子。賴小涓說:老人在送往醫院的路上,蒼白的臉上一直留露幸福快樂的笑容,如同子女陪伴在身邊,老人緊緊握住賴小涓的手,不斷地說自己真的很幸福,有這樣的貼心服務,真不枉此生,在臨終的時候還留下了使她難以忘懷的遺言:“你能親自帶我到醫院來,我感到無比地高興,這是一件對我們老人天大好事,你一定要把這個為老服務工作堅持下去,我們需要你們”。老人的離去,給從未為毫無關係的老人送終的賴小涓來說,這是一件難以解脫的痛苦事件,很長一段時間她的情緒十分低落,由於難以抽離痛苦之情,她曾經有過放棄為老服務的念頭,但是老人的囑託不斷地在她腦海翻騰,無法消失,這也是一種動力,是她感到了一種使命在呼喚,因此不久她又重新振作起精神,以更大的熱情再次投身到了為老服務事業中去。
四、一心為民
2014年7月,建設新村廣場裡鑼鼓喧天,這一天是建設地區義工服務總隊——大學生義工服務隊正式掛牌的日子,也是賴小涓最高興的日子,因為“這幾年的努力終於得到了一致認可”。這可是她這些年中另一個新的目標,就是將身邊的天之驕子——大學生組織起來,讓他們和自己一齊用那無比的愛心投身到社會,利用空餘的時間報效祖國。當天的儀式上,賴小涓作為義工代表宣誓:貢獻一份力量,奉獻一份愛心,幫助一位老人,讓社群更和諧、更溫馨。
一週前剛剛加入這支隊伍的鄭徑舟同學說,他在華農學習這些年裡,除了學習外總覺得空餘的時間很多,在和他們的涓姐(同學們都是這麼稱呼賴小涓的)相識以來,就深深地被賴小涓的精神所感染,之所以要加入這個隊伍,也是希望在學習之餘能為社群裡的孤寡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如賴小涓要求的那樣“用年輕人的熱情點燃老年人的激情”去投身為老服務。
“沒想到她一堅持就是3年。”居委會主任雷愛好不無感慨,她們是看著賴小涓一步一步走過來的,隨著大學生義工服務隊的日益發展並漸趨成熟,建設街道辦事處經再三考慮,決定為這支民間隊伍“正名”。對於隊伍建設規劃,民生總隊認為首要任務是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我們會予以指導,要做就做出個樣子來”。
對賴小涓來說,除了義工服務隊掛牌外,還獲得了很多肯定。今年7月,她被評選為“建設地區優秀義工”“居家養老服務優秀管理員”等榮譽。接踵而來的榮譽並沒有衝昏賴小涓的頭腦,她始終記得2014年黃南柱老人的臨終囑託,“榮譽是對過去的肯定,而我必須得堅忍不拔地往前走,不斷繼續地為社群弱勢群體服務”。
如今,大學生義工服務隊在增添新的服務內容上,為配合國家的“為黨和政府分憂、幫世上父母解難,替天下子女盡孝”為老服務宗旨同時,在使廣州成為“首善之區”的文明建設中努力讓自己能盡一份力量,將“用青春的激情去點燃夕陽的活力”的願望發揚光大,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這個隊伍在賴小涓的集合下,竟然從幾十人的小隊伍擴大到了近五百人的大團隊,將全力以赴地在越秀區內打造一個全新的義工服務新氣象,全心身地投身到了社群裡的各項服務活動。如:社群老人、殘疾、困難家庭等弱勢群體的互幫配對服務,迎接2014年廣州亞運會準備工作配備服務,定期地組織為災區或貧困山區捐款捐物,協助困難同學家庭增收助學計劃等義工專案。透過這些各項活動,使到同學們真正體會到人間溫暖和諧的一面,以此讓他們融入到社會的義務工作中去自我體現。
在社群居民眼裡,屢獲殊榮的賴小涓沒有變,她還是當年那個既細心又熱心的賴小涓,她以高度地熱情將為老服務提升到一個更高的臺階,就如她所說:社群服務也要和世界接軌。
一位老人(袁惠仙)因其老伴去世,由於其子女都在境外居住生活,無法及時照顧她,原本希望勸她進老人院養老,可是她本人因心理負擔過重不願進住,其子女透過社群找到了她,希望她給予幫助,她經過與老人詳細的交流,先協助其子女為她安裝了平安鍾,並主動為她提供一幫一的居家養老服務,解決了其獨居養老的後顧之憂。
另外,有一對老人,兒女二十年前都到了國外,如今老人都已近80高齡了,一個有嚴重的腦血栓症,一個有痴呆症,當週圍的人都不願意承諾性地去替其兒女們照顧老人地時候,賴小涓又一次主動承擔起這個責任,讓其兒女能安心地去過他們的正常生活,腦血栓症的老人在去年不幸的去世,仍然又是賴小涓親自臨床照顧老人,並撫摸著老人的雙手送走了老人,這次賴小涓覺得這就是居家養老服務的涵義:老人安樂,家人安心。
這也就是賴小涓所說的與世界接軌:為走出國門為國爭光的海外子女照顧他們早已習慣國內生活的父母創造一個安享晚年的無憂環境。
細心和熱心讓賴小涓總也閒不下來,她最苦惱的就是時間不夠用,顧不上家庭,自感對不起家人。如今,義工服務佔去她大半的時間和精力。為了服務部的兄弟姐妹們生計,她不得不擠出時間運用其他的能力掙錢維持祺頤居家服務部的日常開支。
“我的夢想就是能在政府的更大支援下,建立更多的社群服務專案,擴大服務部的業務內容,聘請更多不同型別的社群服務員,讓那些有著一份愛心又願意參與社群服務的兄弟姐妹們能得到更多的報酬,加快改善生活的速度,提升生活的素質,這樣我就可以用更多的心身投入到意義更深的義工服務中去;讓更多的市民享有各種基本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建設政府倡導的“首善之區”和“打造十分鐘養老服務圈”打下堅實基礎。
賴小涓憧憬著社群服務的美好未來。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2
多年以來,我的中國夢就是來到西部融入到西部計劃志願者這個大家庭為我國西部發展增添一絲光彩。追隨著時代的最強音,響應祖國的號召,毅然決然地到祖國最需要我們志願者的地方去。2016年6月我在中青網報名廣西“西部計劃”志願者,現服務於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三江侗族自治縣委員會辦公室,在志願者團隊的一致認可與信任下,被推舉為三江侗族自治縣新一屆的服務隊隊長兼自管會會長。在上級領導與志願者朋友們的支援鼓勵下,本人在盡力盡職工作的同時,也獲得了寶貴的志願精神對我的洗禮,使得自身甘願為西部建設為三江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現將本人在服務地服務單位各方面的情況彙報如下:
一、思想方面
本人在閒暇時間會認真拜讀研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作為西部計劃志願者隊伍中的一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在領會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等方面的重要問題以及改革創新精神的基礎上,切實把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作為志願者工作開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實到服務實處。時刻銘記大學生西部計劃志願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服務宗旨,從點滴做起,弘揚並發展志願服務精神。平日中工作偏向於主動透過各種資訊渠道積極獲取政治哲學理論,時刻關注實時動態,與時俱進,紮實做好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契合的相關工作。
二、工作情況
一是積極協助做好辦公室日常工作。本人服務崗位是共青團三江縣委員會辦公室,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協助辦公室做好團區委、團市委與團縣委的檔案收發,整理和撰寫各種相關材料,例如自管會各項內容,團市委權益部要求的工作,以及其它後勤服務等相關工作內容。雖然我參與團委工作時間較短,但我在工作中盡全力做到“多看、多聽、多想、多做”,向“看明、聽懂、想通、做好”靠攏。同時盡力避免自身能力不足之處會給單位工作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腳踏實地,積極主動地擔負起自己的工作職責並切實履行。辦公室工作千頭萬緒,從來訪接待,列印文稿、整理材料、撰寫並執行活動方案,到清潔衛生、端茶倒水的小事等等,可謂繁雜瑣碎,但在這些大小事中,在平日一點一滴的實踐中不斷完善提高自身的能力。
二是積極參與團委組織宣傳活動。按照工作安排,我積極參與單位響應上級部門所開展的一系列宣傳性工作內容,準備各項紀錄紀實性材料,與單位領導同事一起下鄉下單位開展共青團組織的各項工作內容,認真做好活動與會議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彙總工作,同時協助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如佈置會場、列印會議材料、紀錄會議內容等,協助做好會後的各類內容統計工作,認真收集整理各單位上報與下達的材料。我一直以來踏實工作,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愛崗敬業的職業操守嚴格要求自己。
三是積極組織與參與志願者活動。在週末節假日時間,我積極帶頭參與組織並參加團委組織的各項活動,比如建軍節聯誼活動,“心守家園”系列活動,以及協助關工委開展暑期培訓班系列活動,同時經常與志願者朋友們下鄉看望貧困學生與留守兒童,給他們送去精神關懷與物質幫助。另外在工作閒暇時間踴躍參加各類文體活動,積極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在平日工作與生活中關注環保與節能,盡力做到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度電,做到人走窗關燈息。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
透過這段在團縣委辦公室的工作學習中,我在活動組織與工作完成方面在領導和同事的指導與幫助下綜合能力得到提升,但同時也發現自身存在諸多需要完善之處。個人認為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從以下方面努力提升自己,以更好地為單位為社會服務。一是要多動腦想方法,和同事和領導增加交流,加強聯絡,共同學習,集思廣益,為怎樣把工作做好做強出謀劃策;二是要學習組織與開展活動的經驗,勇於實踐,在一次又一次的組織活動中不斷將經驗學以致用,並要勤於總結,切實增強專業知識,提高服務水平,增強活動成效。在以後的工作、學習與生活中,我將以志願服務的經歷繼續鞭策自己,繼續弘揚志願精神,為自己為社會為祖國儘自己所要履行的義務,做力所能及的貢獻,用洪荒之力為服務單位為社會也為自身多一份應有的擔當。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3
長沙市天心區城南路街道白沙井社群地處長沙市中心商業區,東臨芙蓉中路,南至勞動西路,西臨白沙中路,北至城南中路,佔地面積0.8平方公里,有居民樓59棟,常住居民2552戶,6742人,轄區單位28家,沿街門店105個。社群黨總支有直管黨員87名,社群黨建聯絡分會黨員人數達361人。長沙市學雷鋒十佳先進集體。
自社群居委會組建以來,社群充分利用“五老”人員的人力資源優勢,發揮黨員在社群建設中的先進性作用,不間斷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學雷鋒志願者活動。
一、長期開展“保護環境,愛我古井”的學雷鋒活動。
在社群西南隅,有一處地域小名聲大的白沙古井。白沙古井孕育了一種道德精神,綿延不絕,於斯為盛。白沙古井雖說不是世外桃源,卻形成了一種遠離世俗的氛圍,一種能陶冶人們道德情操的獨特環境。這種氛圍得益於社群長期開展“保護環境,愛我古井”的學雷鋒活動。這支學雷鋒的隊伍中,有社群黨員、樓棟組長、轄區單位幹部、解放軍95333部隊官兵、省武警總隊官兵、黃興小學教師和少先隊員、社群工作人員等,大家一直堅持每月1~2次的愛井護井的活動,人們到了白沙古井,猶如感受到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道德浸染:心靈變得純潔了,行為變得文明瞭,人與人之間變得熱情友善了。白沙古井周圍並沒有環衛工人負責打掃,然而平日裡很少見到垃圾髒物。這都是是因為社群的學雷鋒志願者,自覺地、義務地維護白沙古井的環境衛生,如果有遊人或居民在古井公園內亂扔垃圾、隨地吐痰、攀折花木、踐踏草坪,學雷鋒志願者必定出面制止。《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設要“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而“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是“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社會公德”的這些內容,在社群學雷鋒志願者身上,得到了生動、具體的體現。
二、常年開展學雷鋒志願者“一對一”扶貧幫困活動。
學雷鋒志願者在社群黨組織的領導下,對低保特困戶、下崗失業家庭困難學生開展了一系列的“一對一”扶貧幫困活動。從幫助困難學生、到幫助孤寡老人,學雷鋒志願者們從簡單的做一件好事到成為傳播精神文明、宏揚先進文化的先進代表。在活動中,先進群體和模範人物層出不窮、不斷湧現。志願者們都能夠按照社群學雷鋒活動的總體要求認真開展活動,組織周密,形式多樣,在社群的每一個角落經常能看到志願者們的身影。例如社群困難黨員楊利宜,兒子兒媳都下崗,兒媳患了嚴重的甲亢病,在小學讀書的孫子又不幸患上了慢性腎炎,需要長期服藥治療,她自己每月的工資不過四百來元,兒子在外給人幫工,收入又不穩定,社群黨總支書記黃英得知她的家庭困難後,主動上門噓寒問暖,與她結為“一對一”幫扶對子,多次對她的家庭進行資助;楊利宜本人也是學雷鋒志願者,她不顧自己年近七旬的年紀,自覺擔任社群居民宿舍的看門守棟員,每天都把宿舍的空坪隙地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年365天風雨無阻,還義務照顧樓上癱瘓的獨居老人楊俊,幫助他訂報送報、倒垃圾、送熱水,楊俊過意不去,要酬謝她,她對老人說:“我是一名學雷鋒志願者,雖然生活並不富裕,但我願意象一支蠟燭一樣,在我力所能及的時候燃燒自己,讓雷鋒精神的光芒照亮我的餘生”。
三、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充分體現雷鋒精神。
我們社群的學雷鋒志願者中,其中“五老”成員佔了三分之一,由於他們都是政治素質高、熱心社群公益事業的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一直在社群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發揮著他們的重要作用。例如社群離休老幹部徐克同志,不遺餘力為延安精神進社群、進學校無私奉獻,他每年都義務組織省延安精神研究會的老同志到社群市民學校和黃興小學開展未成年人革命傳統教育演講、帶領孩子們開展學雷鋒活動,並自費購買《南泥灣小故事》系列圖書送給社群圖書館和黃興小學學生,還牽頭為社群關協募集青少年教育活動資金慷慨解囊,他自己家裡有一個孩子患嚴重的心臟病,一個孩子下崗,一個孩子失業,但他很少對人提起,孩子們的經濟困難都是他幫助解決,自己過得非常簡樸,和老伴在單獨家時,都是自己擀麵條、烙餅、喝粥;社群離休老幹部張子光,是一位年過八旬祖籍山西太原的老八路軍戰士,他則數年如一日,在學校附近義務保潔,撿拾白色垃圾,在社群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動中,多次宣講雷鋒精神、太行精神,使社群青少年大受教育。
四、堅持就是特色,學雷鋒活動在白沙井社群長期開展。
自從一九六二年三月五日毛澤東主席揮起大筆,留下了“向雷鋒同志學習”後,學雷鋒再不陌生,這句話深深的刻在人們的心裡。每逢三月,全國上下都掀起了學雷鋒的熱潮。因此有些群眾對學雷鋒活動理解為“雷鋒叔叔年年有,三月來了四月走”,但在白沙井社群,學雷鋒是一項堅持數年的志願者活動,並創新性地開展活動,內容不斷豐富、範圍不斷擴大、形式不斷創新,從綠化美化社群、愛井護井、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困難群體的“一對一”幫扶等活動的開展;社群“五老”人員積極發揮作用,從身邊事,感染周圍人。社群老黨員張子光,獻愛心作奉獻,在黨的85週年之際,交特殊黨費1000元,愛心捐款1400元,天心區科普協會捐款100元,為白沙井社群青少年基金捐款500元,並看望患病同志並獻愛心200元;助人為樂,別人的難處,就是自己的難處,特別是在住院期間,多次把每個病房門口的垃圾倒掉,並把自己的住房衛生搞得乾乾淨淨的,深深感動了病人和醫護人員,受到好評和讚揚。透過這些不僅在形式上收到了好的宣傳效果,也使社群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在社會上也贏得了好的反響。今後我們要本著堅持就是特色這一宗旨,把此項活動長期開展下去。
學雷鋒行動不能停止,雷鋒精神不能丟。我們社群將在在今後的工作中處處以雷鋒為榜樣,嚴格要求,努力學習、紮實工作、無私奉獻,在每一個平凡的崗位上拼搏奉獻,做雷鋒精神的傳播者。雷鋒的一生是平凡而偉大的一生,雷鋒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偉大的民族精神。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代表了當代人文明素質進步的正確方向。因此,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將雷鋒精神進一步推向深入。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4
滄海桑田,歲月流失,幾度風雨,幾翻變化,然而雷鋒——這個用青春來凝結,以熱血鑄成的名字,在資訊瞬息萬變,科技日新月異,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依然在千百萬中國青年的心中熠熠閃爍,雷鋒在人們的心中依然那麼年輕,一代代青年真誠的追逐著他的足跡,把雷鋒作為學習的楷模,在工作中敬業愛崗、無私奉獻。
在工作之餘積極向社會奉獻愛心,在社會上弘揚了雷鋒精神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頤中公司青島捲菸廠三車間的寧允輝同志在"朝霞重晚晴"服老敬老活動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孤寡老人解決生活上的困難,也向社會展現了青煙團員青年的良好的精神形象。
寧允輝同志今年27歲,是青煙三車間一名年輕的gd包裝機長,他認真肯幹,善於鑽研,在入廠幾年的時間裡便脫穎而出,成為車間工作骨幹併兼任維修工。入廠以來,他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團員"的榮譽稱號,XX年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服務老人,奉獻愛心
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推進企業的精神文明的建設,以"服務孤寡老人"為主題的"朝霞重晚晴活動"是青煙三車間團總支的一項傳統活動。各支部利用業餘時間定期的到老人家裡問寒問暖,幫老人劈柴、搬煤……為老人解決生活必需的問題,自從與老人聯絡上的那一天起,幾年如一日,從來沒有間斷過。在八小時工作以外,無私的照顧孤寡老人是寧允輝始終堅持的一件重要的事情,早在甲班的時候就已經與老人結下了緣。
調到乙班後,他所在的團支部又擔負起照顧一位姓周的大娘的工作。周大娘今年79歲,身體狀況不太好,家住在延安一路50號,所在的位置乘公交車去非常不方便,他經常自己掏錢帶領團員青年乘計程車去看望周大娘,為老大娘送福利品、買藥、送藥等;有時自己掏錢為老大娘買藥、買水果等;逢年過節寧允輝經常帶領團員青年到周大娘家,為老人送去節日的濃濃的祝福,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老人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經常陪老大娘聊聊家常,使老人不再感到
孤獨,在老人家裡留下了團員青年的歡聲笑語;老大娘提出的要求,只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小寧他們總是千方百計的滿足老人的願望,每次臨走之前小寧他們總是問一下老人需要什麼;XX年春節前,車間生產相當緊張,寧允輝心裡一直惦記著老人,一天下了班後就匆匆忙忙到了老人家裡詢問老人需要什麼幫助,特意給老人拜個早年,老人高興的說:"小寧,你抽空來看看我,我打心裡已經很高興……"短短几句話道出了老人的心聲;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和了解的不斷加深,在精神上老人與我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把照顧她的青年看成自己的親人,有什麼心裡話也樂意跟小寧他們說,老大娘感動的逢人就誇青年們熱心……這項活動讓老人愉悅了身心,豐富了他們的業餘生活,為企業排憂解難,為社會奉獻了一片愛心,寧允輝也在無私奉獻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XX年10月10日,寧允輝等人在省第十五個老人節即將來臨之際去看望老人,並且按團市委"朝霞重晚情"一助一活動規範化的要求,與老人簽定《"朝霞重晚情"志願者"一助一"敬老服務反饋表》和《志願者"一助一"敬老服務登記表》,使他們的敬老服務活動不斷規範化、制度化。
敬業愛崗,無私奉獻
從青煙技校畢業後,寧允輝被分配到頤中公司青島捲菸廠三車間,工作一開始面對著嶄新的環境,他感到了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工作中用到的知識有一定的差距,為此他暗暗的下決心一定要幹出一個樣子來,為此,他積極向機臺上的師傅學習,刻苦鑽研技術,在平凡的崗位上積極練技術,很快成了所在機組的一名擋車工,實現了由學生到青煙員工角色的順利轉變。車間領導發現小寧是一塊"好才",把他作為技術後備人才加以培養,多次抽調到白班保全學習,他也非常珍惜學習機會,虛心向其他師傅請教,認真學習先進經驗和技術,技術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為了全面瞭解裝置,他主動利用業餘時間義務奉獻,在裝置保養期間,他便自覺的來到車間與維修工一起參加裝置保養和義務檢修。XX年他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高階維修工技能鑑定。在車間組織的技術比武和崗位練兵等活動中,他積極參與,提到自己的技術水平,在廠組織的兩屆技術比武中均獲得前三名的好成績。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5
於曉嬌,女,漢族,該同志熱心公益事業,富有敬業精神和奉獻意識。無論從事哪項工作都能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投身於自己的崗位工作中。在工作中勇於開拓,富於創新意識,取得了顯著成績。自2011年參與建立寬城區青年志願服務聯盟以來,一直秉持“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開展志願活動,是志願者公益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和骨幹參與者,策劃組織並親自參與了大小十餘次志願者公益活動,受到各級組織和社會的好評,也贏得了廣大志願者的普遍讚譽。在她的組織及積極參與下寬城區青年志願服務聯盟走出了一條極具寬城特色的公益組織發展道路,寬城區青年志願服務聯盟開展的多次活動也得到了社會公眾的認可。
從殘疾兒童到孤寡老人,從農民工子女到困難群眾,於曉嬌同志帶頭捐款,集資為轄區兩位孤寡老人購買了米、油、雞蛋和生活用品等,還幫助老人們更換了新被單、給窗戶釘塑膠。在此後的日子裡,她只要有時間就會去看望孤寡老人們。老人冬天的衣服不夠暖,她就會給老人們送上一件棉衣,一條棉褲;老人的牙口不好,她就會給老人們買點雞蛋、買點柔軟的蛋糕送去……她的行動也感染著更多的人來關心老人們。
如今,大部分農民工子女目前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已經不是教育問題,而是如何更好的與城市相互融入,這些孩子們要融入城市就要更多的瞭解城市、感受城市、體驗城市。於是在今年的工作中,於曉嬌同志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我與寬城共成長”農民工子女一日體驗活動。
3月份,於曉嬌同志選擇農民工子女較集中的柳影小學和宋家小學,組織學校裡20名農民工子女,開展觀賞電影、肯德基就餐、歡樂世界遊玩三個體驗專案。6月份,於曉嬌同志又組織100名未成年人觀看愛國主義教育電影《甲午風雲》。幫助樹立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增強他們建設祖國的信心和遠大抱負。組織團山小學和天光小學的100名小學生遊覽雕塑公園。9月份,於曉嬌同志組織100名農民工子女參觀長春自然博物館,讓每一個孩子不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深奧,同時也產生了對大自然的好奇和熱愛。
“我與寬城共成長”農民工子女一日體驗活動的開展就給他們提供了了解城市、感受城市、體驗城市的機會,從而使這些孩子更加熱愛我們的城市,努力學習,將來為建設長春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的城市要更好的吸納這些城市新生代,就要給他們機會讓他們靠近城市,更重要的是從心理上貼近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作為志願者,她在給予的同時也收穫了奉獻的快樂,體會到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透過組織開展一系列志願公益活動,於曉嬌同志思想上更加成熟,活動能力更加增強,公益業績也更加顯著。由於經常參與社會活動,該同志視野開闊,知識面更加寬泛,工作成績更加顯著,對單位和社會都帶來了良好影響,成為了廣大青年學習的榜樣。志願者不是一個簡單的稱號,不是一種榮譽,而是一個人身處社會所應承擔的責任。於曉嬌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志願者的承諾實現作為一名優秀志願者的責任和義務,為自己的人生譜寫一首優美的樂曲。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6
2020年,一場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隨著疫情在全國各地快速擴散,市華豐家電有限公司黨員志願者張穎同志逆行而上,衝鋒在前,用無私奉獻的精神,彰顯了黨員本色,為抗疫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已的一份力量。當得知社群防疫工作壓力較大,人員不足,正招募志願者的訊息時,她第一時間就報了名,並立即投入到五龍街道公園社群社群疫情防控執勤工作中。從2月8日起志願加入社群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都提前上崗,履職盡責。
張穎總是和顏悅色、耐心勸導居民,連續幾天的工作,使她嘴唇乾裂,嗓子嘶啞。但她總是說:“我們應該站好自己的崗,擔好自己的責!”遇到一些居民拿的東西太多,她會主動上去幫助。對於年紀大、行動不方便的居民,她會幫助買菜,勸說居民少出門。當看到有居民口罩帶的不合格,總是不忘囑咐兩句。每天值班,她都堅守戶外,耐心引導居民,解答問題,並認真檢查出入證、查驗掃碼情況。
她經常在值勤結束後,主動去查詢小區封閉口是否出現漏洞,當發現小區封口處的鐵絲網被人為破壞時,第一時間向上級彙報,減少隱患。
她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在關鍵時期的使命與擔當,堅信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打贏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張穎說:能在這樣關鍵的時刻,成為一名志願者,感到無比自豪!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7
張輝:用汗水澆灌志願之花。女,今年62歲,建設路社群關工委副主任。她像老黃牛,在志願服務的沃土上,在群眾工作的田野裡,辛勤耕耘,播種希望,收穫幸福,用汗水澆灌志願之花。
在張輝的努力下,建設路社群關工委每個月組織青少年開展主題鮮明的詩詞朗讀會,深受大家喜歡。寒暑假她堅持給青少年講安全知識,宣傳愛國精神和國防教育知識,使孩子們懂得國弱就會捱打,國強老百姓才有幸福生活。暑期帶領青少年慰問消防官兵,參觀黃石市氣象局,讓青少年既開闊了視野,又增長了見識。同時她還對留守兒童進行結對幫扶,社群有位劉姓同學,父母離異,父親在外打工,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相當困難,張輝每年給該同學買書包、學習用品,並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寒暑假張輝有時還把該同學接到家中同吃同住,像對待自己的孫子一樣。
4年來,張輝每晚在張之洞廣場"天天跳、週週唱"活動中義務為大家播放音樂,無論是嚴寒酷暑,每晚七點音樂準時響起。她每年堅持帶隊經常性到福利院慰問演出,讓孤老不孤,福利院的老人都認識她,如果有陣子沒見到她,還要打電話給張輝問一下什麼時候再來。
為了社群的文體事業樂於奉獻。
張輝多才多藝,有主持、朗誦等特長,多次在省裡奪得大獎。在社群籌備"喜迎十九大"大型文藝匯演期間,她每天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編排和練習。她還為建設路社群居幹精心編排了一套歌頌社群文明建設的快板,督促大家經常練習,併到居民樓棟表演,樓棟居民聞訊圍攏來,笑聲、掌聲伴隨著快板聲在空中久久迴盪,營造了濃厚的建立全國文明城市氛圍。
張輝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志願者的無私貢獻精神。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為了老弱孤殘的幸福生活,她默默奉獻著自己的溫暖和關愛。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8
我叫張迎春,女,現年40歲,經濟師,大學學歷,19x年參加銀行工作。多年來,做為一名金融工作者,我認真貫徹金融方針政策,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踐行自己的服務諾言——為廣大客戶提供最方便、快捷、優質的金融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看似一句簡單的承諾,卻承載著工行人的誠信,求實、創新奉獻精神,讓我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著、努力著、奮鬥著,絲毫不敢懈怠。
街面上,那醒目的銀灰標誌已成為工行的象徵,先進的經營理念,科學的管理機制讓工行的業績突飛猛進。做為一名工行人,我每天和同事們穿著統一的服裝,坐在內外部環境整潔有序的辦公大廳裡,為來來往往的客戶辦理各種金融業務,存存取取,收收付付,從早到晚,迎來送往,看著一個個客戶帶著滿意的笑容離開,一天的辛勞疲憊就會化為無有。這是多麼充實的一天,能用自己所學、自己的一技之長服務於廣大群眾、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豈不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
我每天如數家珍地數著自己的傳票,要知道一張傳票就是一個客戶,一百張傳票就是會見了100個客戶,100個客戶一個不小的數字,每天在櫃檯上能為這麼多客戶服務並讓他們滿意而去,我感到無比的榮耀,這是工行賦予我的責任,也是我應盡的義務,我每天忙碌著並快樂著。然而在一個晴朗的下午,當一個一走一顫的老人把一疊被老鼠咬的、黴變的券別不一的錢遞到櫃檯前時,我愕然了,這是把錢放到哪裡了?現在的儲蓄所這麼多!我竟然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看著老人侷促不安的神情,我開始慢慢地和老人溝通,原來老人一點養老錢放到哪兒都不放心,結果三藏兩藏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了……
整理完老人的錢,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樣的老人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我們的身邊有多少這樣的老人需要幫助?我們的金融服務存在多少盲點?櫃檯服務有多大的侷限性!
帶著疑問,我背起行囊,開始行走於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宣傳金融知識,瞭解不同客戶群體的金融需求,幫年青人持家理財,手把手地教老人識假幣,真正實現金融知識下鄉,把金融服務送上門。在一次走訪中,我遇見幾個人在爭論什麼?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夥人圍著一個賣杏的,賣杏的老漢死活不要100元錢,說:“要是沒零錢我就不賣給你了,昨天賣了一天杏,賣了一張假錢,白白賣了一天。”另一個說:“提起假幣真是害人不淺,我老兩口辛辛苦苦一年餵了一頭豬,賣了1000多元錢,最多能掙200元,可偏偏又收了一張假錢,你說可氣不可氣!”聽完他們的話,我手把手地教他們識假幣,怎樣對著光線看水印、圖案、票面顏色花紋;怎樣用手感觸盲文、國徽的凸感;怎樣抖動鈔票辨別真幣發出的清脆響聲等等,並把反假宣傳資料送到他們每個人的手上,看著他們的認真勁,心想要是我能早幾天來,100元的損失就可以避免了。
一有時間,我就奔忙於鄉村小鎮,儘可能多的為老百姓提供服務。一天,適逢輪休,我又和往常一樣遊走在大街上,一股熱玉米香味吸引了我。走到玉米攤前:“大娘,來一棒玉米。”說著我把一枚鋼鏰遞給大娘,大娘接過錢支支吾吾似乎有話要說,我連忙問:“大娘,有事嗎?”“閨女能給我紙錢嗎,我家的鋼鏰已有這———這些了,上哪兒哪兒都說忙,顧不上給我換。”大娘抱怨的口氣和誇張的'手勢讓我好奇,接著問:“有多少?”大娘貼著我的耳朵說:“一大桶,能幫我換了嗎?”“我在工行上班,當然可以,現在就去。”說幹就幹,經過一個下午的清點、整理,10342元紙幣整齊地交到了老大娘手上,大娘感激地說:“錢又不用,你就幫我存在你哪兒吧。”一個月以後,大娘把她所有的積蓄20多萬元錢全存在了我所在的營業大廳。再後來,大娘的親戚、鄰居也成了我的常客,存款接踵而至,百餘萬元的存款更讓我思緒萬千、浮想聯翩……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我的服務物件越來越多,他們有的成了我的朋友,有的成了我忠實的客戶。走在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的大街上,不經意間或許能聽見這樣的聲音:“上工行去,工行的服務好!”隨著聲音望去,哪不是換錢的老大娘正在叫賣她的熱玉米嗎?這哪裡是在賣玉米,分明是工行的活廣告,春夏秋冬,經年累月地叫賣在翼城的大街小巷……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9
吳代瓊同志自2012年加入社群志願者隊伍,近幾個月來始終本著“依託社群,服務社群”的工作宗旨,在服務社群居民需求,弘揚互助風尚,促進社群精神禮貌建設中發揮了用心的作用。
為進一步加快社群建設步伐,深入開展了社群志願者服務工作,透過社群志願服務組織用心為社群居民排憂解難,有力促進了和諧社群建設。協助有關部門做好下崗失業職工的就業諮詢、指導、培訓和擇業說等服務,幫忙他們掌握一技之長、重新走上工作崗位;二是深入社群老年群體、“幫孤助殘獻愛心”、“伸出友愛之手,扶殘共度人生”,使孤寡老人、殘疾人及城區“三無”人員感受到了人間真情和社會的溫暖。
始終圍繞社群工作中心,結合社群需要,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長期服務主要是把社群老年人、未成年人、外來務工人員、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和低收入家庭為重點服務物件,採取“一助一”“多助一”幫扶和對社群公共設施的維護服務。如對社群內的老人,以生活、醫療方面服務為重點,為其開展上門服務和醫療保障等方面的服務,做到了社群志願服務與滿足居民群眾最迫切需要的有機結合,與建設和諧社群的各項任務的有機結合。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10
一、盡職盡責,認真做好文明建立工作。
作為社群創文志願者服務隊的隊長的他,不但要承擔社群和轄區幫扶單位文明建立的聯絡,而且他還在社群創文辦的領導下主動擔負起社群的建立宣傳、培訓、檢查和組織等建立活動中的大部分工作。該同志不畏困難,盡職盡責,認真細緻做好建立工作。根據縣文明辦和街道黨工委要求,分別制定了《永興社群關於建立文明縣城工作的實施方案》、《關於成立永興社群建立文明縣城的組織機構》等檔案,並結合社群工作實際,按照文明縣城建立測評細則,將建立工作進行了分解,將社群下屬的各居民小組創文的目標任務按片區又進一步細化、分解,落實到人、責任到人,對文明建立成果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以身作責,推進文明建立工作。
他在文明建立活動中,處處以身作責,時時身先士卒,經常深入小區樓院、串門入戶,面對面做好建立宣傳,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就群眾反映問題進行彙總和及時反饋,並幫助群眾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協助社群創文辦開展一系列創文宣傳活動。他自學文明禮儀各種書籍後,對轄區居民進行文明禮儀知識進行培訓3場;邀請了縣科協的領導進行科普性知識講座12場;在他的影響下,社群湧現出一批文明建立先進個人。他還不定期的帶領志願者對社群環境衛生、亂張貼的小廣告、亂停亂放等不和諧現象及時處理,不能處理的,都及時的向社群創文辦進行反饋,由社群創文辦聯絡有關單位,部門及時處理。他帶領的志願者辛勤的付出也使轄區居民逐漸認同創文、並積極參與其中。
三、總結鞏固創文成果,創新宣傳方法。
他協助社群創文辦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和方法,總結經驗,積極探索長效管理機制。鞏固建立成果,他組織志願者36名長期在交通路口執勤和在月潭公園、轄區主要街道、農貿市場等公共場所進行文明勸導,使轄區內公共秩序有較大改觀。他充分利用社群現有的宣傳工具(宣傳欄、宣傳櫥窗、板報、電子顯示屏等)載體張貼一些"建立全國文明縣城"宣傳資料,在加強現有的文明建立宣傳形式外,他還創新了宣傳方法,申請了移動政務易辦公平臺,利用這個平臺可以隨時用簡訊的方式把創文的各種知識宣傳到轄區居民手中,提高了轄區居民文明縣城建立的知曉率和參與率。使永興居民的創文由知曉率不高到人人主動參與的轉變。
王林就是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創文志願者。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11
全體黨員下沉社群開展疫情聯防聯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走,到抗疫前線去!”縣供銷社黨組成員阮樹斌聞令即動,第一時間到土井社群報到,臨危受命,勇挑重擔,用責任和擔當為戰區居民的生命和健康築牢最後一道防線。
作為縣供銷社黨組成員,參與疫情防控人員的口罩、酒精、消毒液需要籌備,縣直單位居家黨員幹部下沉社群領取任務和民主街6個路口值守需要督辦,部門需要協調,住戶需要排查,防區需要消毒,卡口需要值守......這就是阮樹斌的戰鬥!餓了有泡麵,困了有帳篷,一天一天,風雨無阻。
“阮主任,這多路口要守,人員不夠怎麼辦?”“同志,請問你們誰負責?我們不能出門生活物資怎麼辦?”“我家老人的藥用完了怎麼辦?”“我家水管子破了需要修怎麼辦?”......作為土井社群重點封閉管理的小區,三星家園是一個開放式小區,四通八達,進出口多,人員複雜,防控難度大。阮樹斌接到任務後,迅速組建黨員突擊隊和志願服務隊,制定防控措施,落實崗位責任,將“抗疫黨員突擊隊”的紅旗插在小區內。鮮紅的旗幟映入居民的眼簾,“快看,那不是供銷社的阮主任嗎?”“來了就好!來了就好!”有幾個認識阮樹斌的居民在自家陽臺上高興的喊道。恐慌之際,焦急的人們找到了組織,看到了希望,平復了心理。
“路口全部封堵,保留一個出口,禁止人員進出”“黨員負責消毒、排查,消毒要道邊到角,排查要不漏一戶一人”“志願者負責宣傳、勸阻、代購,做好排查臺賬”“幹部負責住戶的包保和卡口值守”“建立三星家園微信群,釋出資訊、傾聽民聲,心理疏導、代購物資”......針對防控措施和應急救助,阮樹斌都用心思考、用心做好。“我們要理解支援,積極配合”“我們不出去,呆在家裡不添亂”,小區居民看在眼裡,明在心裡。
“柔性服務、硬性防控”!截止目前,該小區共排查登記350戶1048名人,全部落實一日兩查,一戶多包,沒有發生一起傳染,沒有發生一起投訴,民主街6個卡口也沒有發生一起糾紛。
戰“疫”還在進行,“疫情不銷,戰鬥不止”!風風火火、急急忙忙的阮樹斌率領著一群逆行者們依堅守在抗“疫”的前沿陣地,他們把崗位當戰場,視居民為親人,用黨性守護堡壘,用愛心溫暖民心,發揚供銷人的“扁擔精神”,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共產黨人的使命和擔當。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12
她是一名黨員志願者,她是一名基層黨員幹部,她是新臨社群黨總支書記,她的名字叫葛巍,是一名85年的基層黨員幹部。值農曆新春佳節,席捲而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打破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為了加強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轄區居民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從大年初一開始,葛巍書記就一直帶領社群人員在一線積極開展防控疫情工作。取消休假,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一忙就是一整天,沒時間吃飯是經常的事,實在餓了就是簡單的泡麵一泡。因疫情緊張,她每天在所管的轄區裡不知道要走上幾個來回,對居民一遍一遍的宣傳,一天下來腳腫嗓啞的。因一直處在一線,怕回家不安全,就把她的兒子送到奶奶家,兒子也才10歲,經常打電話問媽媽什麼時候回來,一向堅強的葛書記,紅了眼眶。此時的她也想回家陪陪兒子,但是心中的信念告訴她,此時社群的居民很需要她。掛了電話,葛書記又投入到了防疫工作當中。
她不分晝夜堅守崗位,奔波在各小區的“戰場”上,接到上級有關部門給的武漢返新人員名單,她衝鋒陷陣,第一時間走進疑似人員的家中,事無鉅細的詢問情況,親自給他們量體溫,講述在家隔離重要注意事項,每天必進入疑似人員家中,仔細掌握情況。有些居家隔離人員急需新鮮蔬菜和生活必需品時,主動幫助購買,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在社群防疫工作站點上,她的身影從未消失過,主動發放宣傳單,主動送出愛心口罩,主動排查所有疑似人員資訊。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13
xx,19xx年出生,xx社群志願者。對於社群的很多老人來說,xx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她有一顆金子般的心,為老服務她總是不言苦、不言累。有的老人兒女照應不過來,xx會去搭把手,給老人洗澡、做飯、料理家務;有的老人兒女不在身邊,xx經常上門看望,陪老人聊天;老人生病去了兒女家,把鑰匙交給她,讓她幫忙看看家、曬曬被子;有的老人病了,家人看顧不過來,xx二話不說,和人家家裡人輪流看護;逢年過節,xx做了好吃的,都端去給老人們分享;有的老人病重難捱了,xx幫著家屬料理,讓老人走得安安心心。她不計較個人得失,用實際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
社群有一對xx多歲的夫妻,由於中風失去自理能力,兒女又在外地。她堅持多年上門幫老人洗澡、端屎端尿,比親閨女還細心。
“xx奶奶,我來了!”還沒有進門,聽見xx聲音的xx奶奶就笑盈盈地迎到門口來。“xx奶奶,昨天給你洗澡的時候看你指甲有點長,我沒帶眼鏡,怕把你剪痛了,今天來給你剪指甲。”剪完指甲後,xx又麻利的找來笤帚,把地面的垃圾清掃乾淨,幫她把洗衣機裡的衣服晾曬起來,xx奶奶坐在沙發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一直以來,孤寡、空巢老人都是xx關愛、幫扶的物件。同時,有著社群工作經驗的xx還在各類志願服務中發揮作用:陪同年輕居幹上門走訪慰問,提交各種合理化建議,參與調解矛盾糾紛,協助整理社群衛生環境,在每年汛期晚上到社群辦公室陪同年輕居幹值班……
社群義務巡邏,她不但自己積極參加,還動員自己的丈夫加入,是社群義務巡邏隊僅有的夫妻檔。
在建立文明城市,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活動中,她主動報名參加,冒著三伏天的酷暑在路口值守,作為志願者隊伍中的年長者,維護交通秩序的精氣不輸哪一個年輕人。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14
竇豔玲,今年64歲,是本溪市站前街道市府社群的居民。她從企業退休後,為了讓退休的生活不寂寞,實現退休以後的人生價值,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她把生活時間安排得非常緊湊,每天除到新華書店學習查閱資料,充實自己,還自願參加社群志願者活動和社會上的義務勞動,主動為社群分擔責任,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年邁居民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困難,扶老攜幼,主動為社會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主動當起了一名家庭志願者,在自願服務社群、服務居民的同時昇華自己,播撒文明。
一、以實際行動奉獻愛心
在秋天一個雙休日的上午,她和外孫子在小區4號樓前打羽毛球,她看見水暖工正在地溝裡維修管道,她順著往下看,看到地溝裡留存很多水,而且其中一個管子還不斷往外噴水,水量比較大。她問:暖氣管道里,怎麼還有水呀。施工人員答道:自來水管裂了,那是自來水管子噴出的水。她說:乾淨的水,白白流走,這不是太浪費了嗎?你們給修一下吧。他們說:這不歸我們管,得找自來水公司。她當時想,今天是雙休日,上哪去找人呀,又不知道自來水維修電話,算了吧。她就和外孫子繼續打羽毛球,可是心裡有事,怎麼能專心打球呢?她立刻跑回家中,抓起電話按114查詢自來水維修電話,向值班人員報告了情況,不到一個小時自來水搶修人員來到現場,很快把裂縫維修好了,維修人員向她表示感謝說多虧了你呀,要不然我們損失可就大了,你真是個好心人。她說:看著乾淨的水白白的流走,我心疼呀,這不算什麼,只不過是跑跑腿,打幾個電話罷了,舉手之勞。但是她的心裡卻美滋滋的,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的冬天雪特別大,望溪公園樹都被壓彎了。一天早晨,她和老伴去公園鍛鍊身體,可是臺階的雪被人踏硬了,特別難走,年輕人還勉強上去,老年人卻步履維艱。她和老伴登了一會,她說:太難走了,這樓梯怎麼沒人打掃呢。老伴說:我們來掃怎麼樣?她說:好呀!於是,她們回到家中,取來除雪的工具,在通往紀念碑的臺階上大幹了起來,一會用鏟子,一會用鍬,汗水浸溼了衣背,臉頰上的汗水順著脖領往下淌,乾的是熱火朝天,不知不覺已到了中午。她們站在高處向下看那一條幹淨的通道,一股暖流湧上心頭。當路人問她們除雪掙多少錢時,她說:她們不要錢,義務奉獻,給大家帶來方便,我們就覺得幸福。你們真是好心人呀,社會上要是多一些像你們一樣的好心人,社會就會更加和諧,安定了。就在這次除雪中,老伴把一塊進口手錶弄丟了,她們尋遍了每個雪堆,也沒有找到,但她們並不後悔。用老伴的話說,能給人們創造方便,是最大的值得。她們用實際行動奉獻愛心,用道德促進和諧環境,這就是送人玫瑰,手留餘香吧。
二、在幫助他人中體現自己的價值
她和老伴是個熱心人,對別人的困難,本著能幫就幫的原則,做了很多小事。在春天,鄰居一個70多歲的老太太下樓不慎,把腳脖子扭傷了,她的老伴力不從心,只能扶著她靠牆站著,這個情況正好被竇豔玲老伴遇見了,他義無反顧的把這位70多歲的老人從1樓背到了4樓的家中。他們千恩萬謝,說:打孩子電話也沒有這麼方便呀!這大冷的天,在緊急關頭你們能幫忙,太感謝啦! 竇豔玲的老伴也是60多歲的人了,患有腰脫,他能有此行動,深深感動著竇豔玲,她的心中頓時充滿溫馨,能有這樣的老伴兒,真是可以信賴終身呀!老伴的做法增進了鄰居之間的友情和了解,也是一種道德的體現,真是鄰里心連心,和諧大家庭。
她作為家庭志願者,平時主動把家庭電話寫給鄰居的獨身老人,讓他們有困難找她,隨叫隨到。一次,6樓一個單身生活的老人,打來電話說:家裡燈壞了,還沒做晚飯呢?她和老伴立即拿著檯燈送了上去,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這位老人的孩子都不身邊,她有點什麼事,都找她們,每次她們都是盡心盡力的幫助他,她常說:你們對我真好,比親人還親呀!她說:咱們樓上樓下住著,幫個忙算什麼,有事叫我們。
有一次,她從廣告欄裡看見一個賣單室樓房的資訊,順便拿筆記了下來,有一天正好二單元老郭家的女兒要買單室,問她:大姨這個樓有沒有賣單室的?她說:有,等我回家取資訊。由於著急,出門時把門使勁一關,急忙跑樓下去。當她返回來時,門打不開了,鑰匙也伸不進去了。後來開鎖的來了,他也沒辦法,只好把鎖砸壞了,她花了160元,重新換了一把保險鎖。女兒說:這就是你愛管閒事的代價。她說:破點財算什麼,財去主人安嘛,我沒往心裡去!
德的標準衡量自己的行為,社會就會更和諧了。
三、以幽默化解糾紛,促進家庭和諧
她雖不是社群工作者,但她作為家庭志願者,真心實意的主動幫助家庭解決夫妻之間的矛盾。一次,她晚上鍛鍊身體回來,一進樓道就聽到一樓出租房內大聲喊別打了,救命啊!她馬上敲門,並大喊:你們別打了,我是樓上的鄰居,快開門。她怎麼叫他們也不開門,還是罵呀打呀的。她情急之下自編了一段順口溜,並不斷地念叨了十幾分鍾,可能由於她的執著和真心,感動了他們,小夥子開門說:大姨,謝謝您的相勸,我們不打了,你回家吧。她回到家還是放心不下,又下樓聽一聽,果然不打了,才放心地回家。
像這樣的例子真是舉不勝舉。3號樓1單元有一對50多歲的夫妻和一個剛大學畢業的兒子同住,這個家庭總吵架鬧矛盾,女主人的同事勸她離婚。竇豔玲知道後,苦口婆心的勸她,並用一段順口溜開導她,現在她的心情好多了,生活也恢復了平靜。竇豔玲用她自己幽默風趣的風格化解了家庭之間的矛盾,維持了家庭的穩定性,不也是助人為樂嘛。因為家庭中最寶貴的是理解,家就是要包容,包容是一把開心的鑰匙,人人都要掌握好它。
有人問她:你怎麼那麼願意管閒事。她真是不由自主,看到鄰里家庭和諧了,她就打心眼裡高興。
美化環境,促進社會文明
市府社群是精品小區,小區的環境美化、家庭和諧、社會文明離不開社群工作者的努力,也離不開居 民的辛勤付出和支援。她堅持十年如一日的清理樓道牆上的小廣告,看見貼廣告的人就客氣的勸走,沒看見貼上了,就用小鏟刀一點一點剷掉,讓人進入潔淨的樓道心情愉快。走廊窗戶換上,她和老伴主動修上;玻璃壞了,主動換上;樓道燈壞了,她主動出錢,換上新的。她還發動了樓內居民,季節性的刷樓梯,為居民創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組織自願者,為樓道小區巡邏,看見陌生人進入樓道,主動上前詢問,為小區治安做出了貢獻。多年來,她本著義務、互助的精神參加家庭志願者活動,為構建文明社群、和諧社會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15
“你好,我是一名大學生,想申請當一名志願者。”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是一名大學生擲地有聲的請戰書。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返鄉在家的大學生王文靜,沒有宅在家裡,而是主動加入到社群防疫工作中來,自此在防疫一線中出現了一道靚麗的彩虹,用青春和熱血守護著這片土地。
返鄉大學生王文靜,現就讀於西安培華學院,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本來她可以像其他學生一樣放假在家,足不出戶,但她懷揣著勇於擔當的理想信念,利用學習後的閒暇時間,主動找到當地的北安社群,承擔起了社群資訊錄入工作,積極主動投身到社群抗擊疫情的戰役中,她在疫情防控期間,負責對返隆人員、居民入戶排查表和對隔離人員進行體溫資訊錄入工作。
“隔離不隔心”。在此期間,她還跟隨社群幹部走家入戶為居家隔離人員送去所需物品,為兒童送去書籍。同社群工作人員進行疫情排查,發放防控宣傳單頁,貼上隔離通知單,提醒社群居民戴好口罩、減少外出,不要到人員密集場所,加強個人防護。王文靜工作積極細緻,對內資訊錄入,對外宣傳排查,不僅彰顯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還得到社群居民和社群幹部的一致好評。
年輕的大學生王文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詮釋了當代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致敬“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逆行者。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16
孫耘是灣裡街道銀湖社群的一名普通社群工作人員,她自2010年參加社群工作以來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也沒有驚人的壯舉,但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刻苦鑽研,得到了領導讚譽、居民的認可。
一、政治思想明確,積極要求進步
她始終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認真學習並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學習社群文體建設、醫療保險政策,並將自已所學有理論帶到實踐中加以理解和運用。她忠誠社群事業,將滿腔的熱情與關愛奉獻給社群居民,她積極參加各類政治業務的學習,積極向社群組織靠攏,努力使自已的思想始終與社群的工作一致。
二、愛崗敬業、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工作,使自己素養不斷得到提高
她自2010年成為一名社群工作人員以來就以滿腔的熱情和關愛奉獻給了社群居民,她積極遵守社群的各項規章制度,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熱情積極認真地完成好社群的每一項任務,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平時生活中團結同事關心同事,在工作中與同事積極配合具有很強的團隊合作精神。
三、認真鑽研業務知識,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在社群,她主要負責文教衛、醫保、社群普法工作,身為社群工作者的她深知:沒有高度的責任感、紮實的業務水平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是不能幹好工作的。為了使自己的思想和業務政策水平更好地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她下決心為自己“充電”。她開始如飢似渴地學習理論業務知識,孜孜不倦地追求,透過努力學習她的視野不斷擴充套件,知識面不斷拓寬,思想觀念不斷更新,政策水平、工作決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斷提高。經過實際工作的磨礪,使得她在千條萬緒、錯綜複雜的計劃生育工作中得心應手,她在實際工作中運籌帷幄、處變不驚、應對自如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
四、積極開展志願者活動
身為社群的一份子,她積極主動組織大學生志願者進社群,開展志願者活動,其中包括慰問孤寡老人、組織社群文藝愛好者聯誼、清潔公共區域衛生、組織生活常識講座等等。熱心積極的態度也被她帶到了工作中,周圍的同事也都受到了積極的影響,在她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志願者和同事正在積極參加著各種志願者活動,同時也有更多的人加入社群志願者隊伍。這些志願者在社群舉辦的活動和很多重大任務中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特別是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就有很多志願者在社群工作者的帶領下起到了重要作用,保證了人口普查工作的順利結束。
許多人這麼問她:“你做這麼多工作不覺得累嗎?”她說:”每一次工作的嘗試,都是一個學習的開始,雖然工作很忙,很累,但在工作中也學到了很多知識,提高了工作能力,這就是最大的收穫。”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17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正值新春佳節的大江南北進入了嚴峻的抗“疫”之戰。疫情動態不僅時刻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也開啟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阻擊戰。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東昌里社區青年團員志願者周梓煜,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加入戰“疫”,自覺充當防疫工作的“宣傳員”和“戰鬥員”,帶上紅袖筒、拿起測溫槍、奮戰在社群防控一線,協助社群做好疫情網格化防控工作。
他曾說:“我的工作是平凡的,身為抗疫戰線的一枚螺絲釘,做好了也不平凡”。周梓煜工作認真,耐心細緻,熱情大方,忠於職守,譜寫了優秀團員的時代之歌。他的突出表現,得到社群居民和黨群服務中心領導的肯定和讚揚。周梓煜的家長對於他堅持志願服務的行為也給予了極大的理解與支援,在此次抗擊疫情的志願服務中,父母的支援更堅定了周梓煜奮戰的信心和勇氣。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歸。在這場“戰疫”中,周梓煜就像一枚螺絲釘,哪裡需要就出現在哪裡,是他在寒風中紮根社群,不厭其煩勸導居民減少外出,是他在雨雪中依舊堅守,不知疲憊測量居民體溫,他用腳步丈量初心,用行動踐行使命。這些日子,感謝有你相伴。正是一個小小的“我”,構成了一個強大的“我們”,為社群的青年志願者們點贊。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18
我是潛江市第二實驗小學的一名教師,當學校要選用一批青年志願者來幫助學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很榮幸被選中,成為二實小志願者當中的一員。在志願工作中,我牢記自己的誓詞,遵守各項紀律,工作周到細緻,服務積極熱情。這使我在贏得了同行的尊敬的同時,也得到了學校領導的一致認可。而這些又彙集為巨大的動力,激勵著我努力把志願工作做到盡善盡美。
一、服從安排,遵守紀律
作為志願者,遵守紀律、服從安排是最起碼的要求。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我都嚴格遵守紀律,欣然服從安排。學校有個網站,我所負責的是在校園文化欄裡更新學校教師的原創文章。志願工作的艱鉅性可想而知。而且,這個工作必需是在每天上完班後回家才能做,白天上一天班,又是上課又是批改作業,花費了很多精力,晚上再在電腦上更新文章,工作的枯燥和乏味也是可以想見的。但是,我絲毫沒有不滿和懈怠,反而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因為我知道,奉獻,是志願者最好的獎賞。
二、熱情服務,細緻工作
到了學期未,就會對老師們在新教育實驗上上傳的文章進行統計。做為青年志願者,我的工作就是把老師們所統計的文章一一進行核對。文章是教師們辛勤的果實,我們在核對的時候當然不能馬虎,當有教師們發的地方不對時,我也會熱情地幫助改正過來。長時間的面對電腦,工作下來,往往是腰痠背痛,只想躺著睡一覺,恢復損失的體力。我想憑著自己的這爹媽毅力,會為志願者工作撐起一片天。
三、以身作則,言行典範
做為志願者,是學校對我的信任。這個自願者的頭銜並不意味著我可以凌駕於其他教師之上,享受某種優待,而是意味著我需要以更大的付出,肩負責任。除了承擔自己的工作之外,我需要做好自己的各項工作,積極地開通部落格,寫好教學文章,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積極認真地上傳新教育線上的文章,並且輔導好學生上傳文章,爭當學校新教育實驗的典範,做好帶頭作用。
我是一名志願者,我的奉獻正是我驕傲的所在。而志願工作留給我的東西,更多,也更為厚重!今後我將一如既往的做好志願者工作。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19
文化街社群居民白zz、從事教育工作40餘年,退休後積極參加社群志願隊伍,他做到了情繫社群,熱心公益,淡薄名利,樂於奉獻,積極參加社群各項志願服務活動,大力支援社群各項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志願精神”,弘揚“雷鋒”精神。在社群服務和為居民服務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體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他心繫居民,響應號召,率先在老舊樓院成立簡易物業管理。
市委市政府發出在老舊樓院成立“簡易物業”管理處的號召後,就找院裡退休老幹部、老黨員共同學習檔案,一致認為這是黨和政府為民辦事時辦好事,如何才能順利的建立起建議物業管理處,出謀劃策想辦法,有深入居民家中進行座談,經過幾天的入戶走訪,居民一致認為這是個好事,應該成立,後經居民推選出5位同志負責。他代表簡易物業處的同志向居民表態,不要任何報酬,義務為大家服務。簡易物業成立後,首先對居民反映問題大的車輛亂停亂放、飛線充電等問題徵求居民的意見,進行了車位的規劃,聯絡有關部門聯絡在院內安裝了充電樁等項工作。一段時間後,院內車輛停放有序,基本清除飛線充電等現象。樓院煥然一新,居民稱:有人管理就是好,“老白正是我們的好管家”。
他心繫社會穩定,只要哪裡有了矛盾糾紛,哪裡就有他調解的影子,被社群成為“119”.
今年夏天的晚上,交通路一位居民打來電話,說他們樓院有兩家居民因為洗手間漏水吵得不可開交,言語衝撞,大有肢體碰撞之勢,聽到後立馬小跑來到樓院,首先穩定情緒,平息雙方怒氣,同時找人把單元的閥門關閉,然後與居民分別瞭解糾紛原因,查詢漏水點,制定維修措施。又把雙方召集到一塊,給他們宣講《物權法》的有關內容,解釋有關內容的含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協商劃分雙方的責任,維修的措施。最後達到雙方無異議。這樣一場即將在打擾居民休息中發生的打鬥之事被平息了。無論颳風下雨雪,或是白天黑夜,只要有居民需求,家中事小,居民事大,就不能推辭,這樣的事情枚不勝舉,所以他被稱為社群居民的“119”。
他心繫家庭和睦,居民幸福只要居民家中發生的不和睦的事情,他都能以最短的時間趕到居民家中進行調處,被居民稱為“110”。
今年國慶節假期中,文化街34號院有一母子在家中發生糾紛,他聽說後,立即趕到居民家中瞭解情況。孩子上高中,假期作業不願意做,整天玩遊戲,因母親說教他,兩人發生爭執,孩子把母親的頭髮揪掉了一些,打了110,又打了街道辦電話求助。他耐心的聽完事情的經過後,覺得是控制與反控制,根源在於母親的期望值過高和教育方法,矛盾點找到後,就用《心理學》的知識給他與心理疏導,說:孩子的教育分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學校,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幫助她分析管理和教育方法的不足點。要想改變孩子首先的改變自己。後來在街上見面時說:孩子學好了,謝謝,你說得對。像這樣的事例每年都有十餘起。居民稱他是“110”。
他心繫殘疾人,常年給予殘疾人的幫助,被居民稱為“大好人”
他的一樓有一位叫王偉的人,得了一種怪病“剪刀病”,要靠輪椅出行,他的兩個姑娘在鄭州上班和上學,單靠他妻子來伺候,每天飯後要把它推出來,吃飯時再把他推回去,回家有一小坡,他妻子推他很吃力,他看到後就去幫他,後來他掌握了王偉的出行規律,每天就定時幫他出入,居民看到後說:“老白真是個大好人”。數年如一日,至到王偉去世。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20
白澤湖鄉月形社群的大學生村官陶效敏,同時也是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的一名骨幹成員。自加入青年志願者服務隊以來,陶效敏同志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工作態度端正、團結同志、樂於助人,具有較高的思想修養和業務素質,在接待來訪群眾、提供志願服務上,樹立了良好的青年志願者形象。陶效敏同志一方面精心組織青年加入到志願者隊伍開展服務活動,另一方面以身作則積極投入到青年志願者活動中來。
一、積極參加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在本次社群志願服務主題活動中,陶效敏同志積極參與到“進社群 送溫暖”活動中,不僅為社群老人們送去大量的生活用品,還陪老人們聊天談心,排解他們的憂愁和寂寞,給老人們帶來了快樂的心情,使他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和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二、積極參加文明交通志願者行動。為響應文明交通志願者行動,陶效敏同志在第一時間內參加志願者交通執勤活動,11月28日起每天上午、下午車流高峰期,在社群十字路口維護交通秩序,一如繼往,從不間斷,為維明文明和諧交通環境貢獻自己應有的一份力量。
三、積級參加文明城市共建活動。到各村(社群)和包乾責任區進行大規模的衛生整治工作,陶效敏同志前後3次前往月形還建小區進行衛生清掃,給社群居民帶來了乾淨整潔的衛生環境。
除了參加青年志願者的各項活動以外,陶效敏同志在本職工作中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不斷的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全力提高志願服務水平。對未來的工作,陶效敏同志表示將繼續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彰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相互關愛和諧共存的理念,秉承自覺自願、力所能及的原則,積極投入到青年志願者活動中來。
社群志願者的事蹟材料21
百合社群是江北區孔浦街道、地域最廣的老小區,也是受“菲特”肆虐影響最嚴重的社群。整個社群90%的區域在臺風中積水,800多戶居民家裡進水,有的地段連著幾天停電停水。
孔浦街道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王軼芳是百合社群的聯片領導。從6日晚開始,在街道黨工委的統一部署下,他全程在百合社群指揮參與抗災工作,連續七天奮戰在第一線。
10月7日至9日,是百合社群受災最重的三天,社群很多地段普遍積水,深的地方已經漫及腰身。王軼芳與社群工作人員一道積極安排救災各項事宜,帶領著街道、社群幹部組成應急小分隊,轉移安置安撫受災居民,接聽居民求助電話……作為小分隊隊長,他始終衝在第一線,冒雨蹚水挨家挨戶慰問通知。他在齊腰深的水中,拉著皮艇轉移群眾,直接參與轉移西管小區、大通巷、壓賽堰和倪家堰等區域受災群眾18人次。
針對受災較重居民無處安身的情況,在他的建議和協調下,街道開通了位於原區政府三號院的百合社群災民安置點就近安置受災群眾,期間共接待受災群眾150餘人次。
在恢復重建過程中,擔任群眾工作組組長的他,帶領著5個工作小組,深入西管小區、倪家堰、大通巷的居民家中瞭解居民受災情況,記錄群眾需求,發放消毒藥片,直接參與走訪群眾100餘戶。
颱風過境後,由於姚江上游水位居高不下,造成緊臨姚江的百合區域積水時漲時落,此時群眾盼望供電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但在上級“必須在具備恢復供電條件方可供電”的指示要求下,他冒雨帶領小分隊和電力公司同志,挨家挨戶到倪家堰149號和大通巷等區域做群眾的說服解釋工作。這期間,也遇到了不少難題,甚至遭受到了不理解群眾的非議和謾罵。
如今,積水消退了,他仍堅守崗位,組織力量清掃垃圾,對社群主要地段開展消殺工作。
孔浦街道一位工作人員說,在抗災期間,王軼芳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守土有責”,他也正是用始終和街道普通幹部一起並肩作戰的現實表現詮釋了一名紀檢幹部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