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農”工作心得體會(精選8篇)
2022“三農”工作心得體會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三農”工作心得體會(精選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2“三農”工作心得體會1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分析當前“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任務,研究部署2022年“三農”工作。會前,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專題研究“三農”工作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三農”工作領域的領導幹部要抓緊提高“三農”工作本領。
今年以來,農業生產保持穩中有進,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和拓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成績來之不易。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取得的顯著成效,對開新局、應變局、穩大局發揮了重要作用。新的一年,“三農”工作領域的黨員幹部要提高“為民服務”“真抓實幹”“穩中求進”三個本領。做好“三農”工作、穩定“三農”這個基本盤,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守民心,察民情,提高“為民服務”本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三農”工作者要牢牢守住農民的心,“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農民的這一面”。要俯下身子,一沉到底,與農民面對面、手拉手、心連心,切實當好服務農民的“暖心人”,打通服務農民的“最後一公里”,讓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要傾聽農民的聲音,多交真心的農民朋友,及時、準確、全面地掌握村情民意。農村是最生動的課堂,農民是最好的老師,要多從農民的埋頭苦幹、勤勞樸實、樂觀向上中汲取動力,磨鍊品質,洗禮身心,提高“為民服務”本領。
重實踐,講實效,提高“真抓實幹”本領。實幹是最質樸的方法論。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成於真、興於實,敗於虛、毀於隨。實幹二字,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實現夢想的密碼,也是做好“三農”工作的“金鑰匙”。真抓實幹就是要在實踐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要在實踐中全面學習、系統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切實理解精神實質,把握核心要義,透過緊密結合具體實際學懂弄通做實。在實踐中突出三農工作年度性任務、針對性舉措、實效性導向。要不斷堅定實幹意志,涵養實幹品格,保持實幹姿態,提高“真抓實幹”本領,勇做朝乾夕惕的行動者、不務空名的實幹家。
穩基礎,添活力,提高“穩中求進”本領。要清醒認識到目前“三農”工作依舊面臨的困難挑戰,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要把糧食生產作為首要任務來抓,堅決打贏保明年夏糧豐收這場硬仗,全力奪取明年全年糧食豐收,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做到中國碗主要裝中國糧。要鞏固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傾斜支援力度,抓緊完善和落實監測幫扶機制,加強產業和就業幫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穩”的同時也要求“進”,要踐行新發展理念,以創新精神奮力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紮實有序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工作,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
“三農”工作領域的領導幹部要切實承擔起“三農”工作發展的重任,增強“三農”工作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務實有效的舉措,切實提高自身“三農”工作本領,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2022“三農”工作心得體會2
2月23日,人民日報發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強調:“必須著眼國家重大戰略需要,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農業農民農村是關乎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要找準“三農”工作的“著力點”,以推動農業產業化、農村現代化、農民職業化為抓手,紮實推動“三農”工作邁上新臺階。
整合資源優勢,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快構建農村產業體系,是農民致富增收的長遠保障,更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根本前提。首先,要深度挖掘資源。以當地資源稟賦為基礎、以城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為導向、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挖掘各地在農產品加工、觀光旅遊、養老服務等方面的多重功能,推動鄉村資源全域化整合、多元化增值、產業化變現。其次,要強化品牌塑造。各地產業發展中要充分利用當地的歷史人文資源,充分突出資源特色、品質特色、文化特色,塑造出市場競爭力強、社會認可度高的優質品牌,以品牌效應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最後,要拓展銷售渠道。巧借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東風,在持續最佳化傳統供應配給的同時,透過搭建電商平臺、培育網路紅人、暢通直播途徑等方式,打造線上銷售渠道,擴大農產品銷售覆蓋面。
依託數字技術,促進農村現代化轉型。數字鄉村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我們要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在農村現代化發展中的積極作用,一是以數字技術打造智慧農業。要依託5g技術的發展,積極建設農業大資料管理中心,搭建全方位農業資料檢測平臺,在選種育苗、澆水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強化現代資訊科技的運用,推動農業走向標準化、智慧化、集約化發展道路。二是以數字技術便利村民生活。要將數字技術運用到繳費充值、快遞寄取、業務辦理等村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村民充分享受現代資訊科技為生活帶來的改變。三是以數字技術最佳化鄉村治理。要運用數字技術融入鄉村治理的全過程和各方面,使廣大村民透過新媒體平臺廣泛參與到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之中,努力打造基層群眾自治新樣本。
強化教育培訓,加快農民職業化程序。農民這一群體既是我們開展“三農”工作的物件,又是做好“三農”的重要力量,我們要透過教育培訓,提高農民職業素養,充分發揮他們在“三農”工作中的主體作用。首先要最佳化培訓目標。農民職業技術培訓不僅侷限在技術層面上,更體現在觀念層面上,在設定培訓目標時,要聚焦於使農民由農業生產主體向農業市場主體轉變,培育出一大批覺悟高、懂技術、善經營的職業農民。同時要更新培訓內容。農民職業培訓必須因地制宜、因地施教,立足當地實際向農民講授先進、易懂、實用的生產經營理念技術,增強教育培訓的實際效果。最後要強化培訓保障。要從教育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著手,將農民職業教育納入國民教育總體規劃之中,強化經費、師資、制度等方面的保障,使職業農民成為農民隊伍中的主力軍。
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我們要透過資源整合、數字技術和教育培訓抓好“三農”工作,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在新起點新徵程上譜寫“三農”的新篇章。
2022“三農”工作心得體會3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做好“三農”工作,對於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保持社會環境持續向好具有重要意義。全省上下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作出的安排部署,加快推動甘肅省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去年以來,面對嚴峻複雜的發展環境和交織疊加的風險挑戰,甘肅省堅持把農業農村擺在優先發展的重要位置,紮實推進“三農”各項工作落地落實,脫貧成果得到鞏固拓展,農業生產保持穩中有進,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鄉村建設行動深入實施,為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奠定了堅實基礎。現在,甘肅省已進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鄉村振興的銜接期,農業產業發展進入轉型升級的視窗期,鄉村建設進入加快補齊短板的機遇期,城鎮鄉村進入協同融合發展的突破期。全省上下要準確把握階段性特徵,紮實抓好今年“三農”重點任務,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鄉村振興的基本前提和首要任務。目前,一些脫貧地區和脫貧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還不夠強,農業基礎相對薄弱、農村發展相對滯後、農民收入相對較低的問題仍比較突出。鞏固來之不易的脫貧攻堅成果,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必須“扶上馬、送一程”。要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加強對所有農村人口監測,緊盯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發現一戶、幫扶一戶、動態清零一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要綜合施策加大幫扶力度,精準到戶制定幫扶措施,充分激發脫貧群眾的內生動力,切實幫助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保障糧食安全是永恆的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要堅決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嚴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牢牢把握住糧食安全主動權。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要嚴格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落實好“長牙齒”的硬措施,嚴守耕地紅線、加強用途管制,把耕地資源保護好、利用好。要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推廣綠色種植,積極發展節水農業,並透過輪作倒茬等方式保護好耕地地力,確保糧食穩產增產。種子是農業的“晶片”,要大力實施種業提升行動,充分發揮甘肅省玉米、馬鈴薯、中藥材等制種優勢,在種質資源、良種繁育、技術推廣環節上下足功夫。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要堅持以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為主攻方向,以科技創新為根本支撐,以龍頭企業為重要力量,持續推動農業產業發展轉型升級,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和綜合實力,讓農民從產業發展中得到更多收益。要以“工業思維”謀劃農業產業,立足區域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牛羊養殖業,提高規模化程度和產業集中度,加快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著力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有效增強特色農業市場競爭力。
“三農”向好,全域性主動。讓我們堅定信心、埋頭苦幹,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努力推動“三農”工作取得新成效,不斷鞏固發展“三農”持續向好形勢,為甘肅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提供有力支撐。
2022“三農”工作心得體會4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堅持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重在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大學生在農村和鄉村振興浪潮中必然會有發展。無論是發展原始種植型農業,還是發展新型創新型農業,農村的人才嚴重缺失都是值得關注的重點。農村政府應創造條件,讓從農村走出的大學生回到農村,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對其落戶農村、發展農村給予政策支援、資金扶持;農村大學生回到農村發展比城市人才到農村發展,有事半功倍之效。他們知道農村最需要什麼,也知道農村的真正問題,與村民溝通起來也更有親近感,更容易揚長避短,在鄉村振興中做出貢獻。
為了農村和鄉村振興,重在真心實意地把有志於農村發展的大學生推到更有發展前途的崗位上,不能因為他們年輕,因為他們只能到農村,沒有其他地方可去,就熱一陣冷一陣,或者有小家子氣,害怕大學生走在自己前頭,影響了自己的仕途。
善於從農村能人中發現和挖掘人才。農村大學生生於、長於農村,並在農村摸滾打爬了多年,對農村情況和農村需求瞭如指掌。加強對這些人進行定向培訓,並根據他們的發展及所作出的貢獻,為他們提供晉升、發展的更優通道,必然有助於鄉村振興加速提質,有助於他們在鄉村振興中不斷成長。
2022“三農”工作心得體會5
“三農”向好全域性主動。老城是農業型鄉鎮,抓好是“三農”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當前,重點是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要繼續擦亮碑亭菊花、上明柑桔等經濟名片。要依託專業合作社,透過搭建土地流轉平臺,加強技術指導,不斷壯大規模,提高產品品質,拓展市場。同時要不失時機地延長產業鏈。二是要組織專班,著力抓好地力補貼政策落實。三是要預防為主,著力抓好防汛抗災工作。
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基礎。生豬、蔬菜、水產品、糧食等是老城農業主導產業,要認真落實各項種養產業政策,依託專業合作社,壯大規模,開拓市場。當前要以精準扶貧為契機,推動碑亭菊花產業、上明柑桔產業不斷壯大。
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黨的農村工作基石。要認真抓好土地確權,確保四至準確、面積準確、權屬清晰。要因村制宜,抓住特點,發揮優勢,積極落實各項關於壯大集體經濟實力政策,確保集體經濟實力每村不低於5萬元。江心村要打好城郊牌,社群要積極發展上明芹菜,天星市村要發揮市郊優勢,鳳凰崗村要發揮蔬菜優勢,朱家埠村要發揮集鎮優勢等。碑亭村要發揮菊花茶優勢,白龍埂要發揮柑桔優勢等。要積極順應土地流轉大趨勢,著力搞好服務,確保土地流轉規範順暢。
加強農村社會管理,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當前要著力加強網格化建設。一是要高標準、嚴要求配備好網格員,落實待遇。二是要抓好辦公陣地建設和基礎資料錄。三是要科學制定績效考核標準。要認真落實綜治例會工作制度和綜治工作述職活動。
農村經濟發展關鍵在人。要透過各種渠道,培訓農民,提高農民素質。一是要積極引進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二是要以產業為載體,組織引導農民外出學習,拓展視野。三是農村黨組織要及時把農村能人發展為黨員。
2022“三農”工作心得體會6
作為一名農商銀行的青年員工,我始終有一種“三農情結”,猶如一顆種子在內心深處生根發芽。在進辦公室工作之前,我是一名支行客戶經理,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與農貸戶打著交道,每天週而復始的做著同樣的事情。但正是這樣看似簡單而又單調的工作,讓我從中深深感受到了老百姓對農商銀行深厚的感情,他們信任我們就像信任自己的土地一樣,在糧食收穫前就知道自己能打多少糧食。_多年比肩同行,共同的櫛風沐雨,雙方早已結下了濃濃的“農商魚水情”。
在辦公室工作後,我接觸到各類文章材料多了起來,也有幸能聽到行領導們對農商行轉型發展的講話。“鄉村振興、支農支小支微支民、金融精準扶貧、整村授信、黨建互聯互助”等,這些是近期耳邊常聽的詞彙,行領導的話語間始終都離不開“三農”。改名不改姓,改制不改向,我從中深深感受到了農商銀行在服務“三農”上的決心和努力。我想這就是農商銀行的“本色”。
我從農村裡來,深愛著自己成長的土地,能夠在在農商銀行工作並服務於自己熟知的農民朋友,我感到幸運,也感到滿足。我想有這種感覺的,肯定不止我一人,因為我們的員工均來自腳下這片熟悉的土地,我們的單位早在成立之初就把自己的根深深地埋進了這片土地,工作於“城鄉人民自己的銀行”,服務於縣域地方經濟發展是大家共同的夢想。
工作中,我有幸遇到一位睿智的農商行前輩,他的親身經歷讓我感受到了他們年輕時代在服務“三農”上的堅守與忠誠。他們的故事深深感染了我,讓我真心愛上了這份工作。他講到“作為一名客戶經理,當你只有做到走進包片村裡,每一戶家中養著的狗能朝著你搖尾巴、農戶能拉你進去喝一杯茶,你的工作才做到位,才是一名合格的客戶經理”。
前輩的話深深震撼了我,讓我內心也產生了哪天自己能得到前輩們這樣“待遇”的嚮往。但當我向他抱怨,現在的農民朋友很忙,忙著圈裡的的豬等著他去喂,後山的羊等著他牽回,地裡的土豆正等著他去收穫,而不“搭理”我,甚至家中的狗沒有主人的許可,不讓我進入主人的院子時。前輩則語重心長的說道“時代在變,現在的農民朋友比以前更勤勞,不是他們不搭理你,而是你選擇的時間不對。農民朋友對我們是認可的,你為什麼不能等到傍晚或者去田裡找他呢,只要用心去做、真心相待,再經常走訪,喝上農戶一杯熱茶,甚至留你吃上一頓飯都是常有的事······”
當我帶著前輩的話走上信貸崗位上時,以至在現在辦公室崗位上時,我驚奇的發現,原來前輩對我講的話,大家都在很好的踐行,他們紮根基層,服務“三農”的精神,大家都在傳承。近期全行開展的“十公里行動”,男女老少、幹部員工齊上陣,一村一戶細細走訪,一筆一劃認真記錄,行動開展的熱火朝天,我想這就是農商銀行“三農”情結的完美體現。
2022“三農”工作心得體會7
近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三農”工作領域的領導幹部要抓緊提高“三農”工作本領。廣大“三農”工作領域的領導幹部要不斷提高“充電”“實踐”“造血”本領,奮力開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新局面。
做“蓄電池”幹部,勤學苦練打好“三農”工作基本功。“嫩竹做不了扁擔,軟肩挑不起重擔。”做好“三農”工作絕不是喊喊口號、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做好的,必須要有過硬的本領,當前“三農”工作重心轉移,對“三農”工作提出了更專業化、專門化、精細化的要求,唯有像“蓄電池”一樣,不間斷地、持續地充電,才能源源不斷釋放能量,避免陷入“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尷尬境地。廣大“三農”工作領域的領導幹部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為基本教材,迅速掀起學習的熱潮,深入學、系統學、跟進學,做到常思常悟、常學常新、常學常得。要學習新形勢下現代農業發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技術,尤其是學習農業生產、銷售等技術,掌握科學的種養殖管理技術和產業發展規劃知識,學習與“三農”相關的政治、經濟、法律、文化其他領域知識,使自己成為“三農”專家。
做“泥腿子”幹部,變遠端“聽廣播”為現場“看直播”。“三農”工作要上去,領導幹部就要下去。調查研究的過程就是科學決策的過程,千萬省略不得、馬虎不得。缺少摸清實情、摸透問題的調研,所做的工作就會脫離民情、脫離實際、不接地氣。廣大“三農”工作領域的領導幹部要帶頭走好群眾路線,關鍵在“走”上下功夫,深入“三農”工作的最前沿、最一線,真正入了水、沾了泥,杜絕坐著椅子聽、開著車子轉、隔著玻璃看,以實際行動詮釋“服務三農”的初心。要帶著問題去調研,有針對性地圍繞農民群眾最迫切的問題、農村建設最現實的難點、農業發展最科學的方向,到生活生產的第一線,掌握第一手資料,不迴避矛盾,不掩蓋問題。既要到“三農”工作開展得好的“盆景”地區總結經驗,也要到情況複雜、困難重重的地區研究問題,做到帶著問題去,帶著經驗和思路回,以腿上沾泥的厚度贏得群眾的滿意度。
做“保姆”幹部,引導激勵人才投身“三農”工作。人才興則發展興,人才旺則事業旺。鄉村廣袤大地上百業待興,亟需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經營人才等大顯身手,“三農”工作的領導幹部要打通“引水渠”,建好“蓄水池”,讓“人才活水”源源不斷地流入鄉村“蓄水池”。要把各方英雄引回來,提供專案支援、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宣傳引導,讓“走出去”的能人志士反哺桑梓、澤被鄉里。在人才專案申報、貼息貸款、土地承包等方面開闢綠色通道,讓高校人才、農業人才、科技人才等急需緊缺人才,積極主動投身到“三農”工作。要把本土能工巧匠挖出來,啟用鄉村潛在的人才資源,引導“土專家”“田秀才”們紮根鄉村、發揮作用,成為“三農”工作的活力源。要把新型職業農民育出來,重點關注農村青壯年、返鄉農民工、回鄉大學生和退役軍人,大力扶持、培育造就一批紮根農村、熱愛農業、善於經營的“新農人”,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
2022“三農”工作心得體會8
南方人格外鍾情雪,甚至翹首以盼著,一聽說下雪,便撒丫子跑出去,不管冷不冷,先留下幾個腳印。近日,一場雪點燃了湖南、江西、貴州等廣大南方地區的冰雪熱情,我們也在大雪紛飛中迎來了兩個重要日子:12月25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12月26日,毛澤東同志誕辰128週年紀念日。
“霜雪”是毛主席詩詞中常見的物象,一首《沁園春·雪》更是絕美至極。筆者作為基層工作者,重溫毛主席“霜雪”詩詞,既是對偉人的緬懷,也是希冀來年“三農”工作“瑞雪兆豐年”。
抱定“寥廓江天萬里霜”的如磐信心。毛主席詩詞處處充斥著堅定不移的必勝決心和高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從“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到“寥廓江天萬里霜”,面對革命根據地不斷拓展的大好形勢,毛澤東同志的革命信心無比堅定。他更是在《採桑子·重陽》中用“秋風勁”“萬里霜”預示革命的光明前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作為基層工作者,我們做“三農”工作要自信樂觀不畏難,縱使面對“蒼山如海”,仍要有“自信人生二百年”的信心和“萬馬戰猶酣”的豪情,在鄉村環境治理、移風易俗等“老大難”問題上,下足“接二連三”的功夫,切實解決好突出問題,補齊工作短板,確保操穩農業基本盤。
汲取“飛雪迎春到”的奉獻精神。毛主席以“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突出梅花甘願隱於百花之中的高潔和無私無慾的奉獻品格。農村較於城市相對落後,工作也更繁瑣複雜。作為基層幹部,做好農村工作,推動“三農”工作走上現代化,需要我們熱愛農村、獻身農業。我們要做“不爭春”的“梅”,紮根在田間地頭,不慕城市的繁華,不追求“燈紅酒綠”的物質享受,以“迎風傲雪”的苦幹精神,讓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術在農村大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奉獻源於熱愛,如果對“農業”沒有情味、對“農村”沒有情愫、對“農民”沒有情懷,決不能在艱苦面前“甘之若飴”、在得失面前“安之若素”、在名利面前“淡之若水”,更別提獻身一輩子、奉獻一輩子。我們要與基層談一段“甜甜的戀愛”,用青春演繹個人版的“鄉村愛情”,從而在鄉村“大舞臺”大展拳腳。
錘鍊“萬木霜天紅爛漫”的工作本領。“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衝霄漢”,創作於龍岡大捷時期,是毛澤東同志紀念第一次反“圍剿”鬥爭勝利的詩作。戰鬥中,敵我差距懸殊,紅軍指戰員審時度勢,憑藉著出色的戰鬥素養和過硬軍事本領,最終取得戰鬥勝利。繩短不能汲深井,淺水難以負大舟。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三農”工作領域的領導幹部要抓緊提高“三農”工作本領。作為基層幹部,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堅定“不到農村非好漢”的志向,葆有深埋泥土的“書生意氣”,在基層一線吸收成長的養分,最終“抽穗結實”。“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作為基層幹部,我們要步行千里,“遊學”農村,在知識與實踐的碰撞中增長才幹、練就本領,蓄滿青春能量,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樑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