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防控工作先進事蹟(精選17篇)

全國防控工作先進事蹟

  歲末年初,一場來勢洶湧的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武漢,席捲全國,一場關係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戰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全國防控工作先進事蹟(精選17篇)供大家參考!

  全國防控工作先進事蹟1

  2020年,一場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隨著疫情在全國各地快速擴散,市華豐家電有限公司黨員志願者張穎同志逆行而上,衝鋒在前,用無私奉獻的精神,彰顯了黨員本色,為抗疫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已的一份力量。當得知社群防疫工作壓力較大,人員不足,正招募志願者的訊息時,她第一時間就報了名,並立即投入到五龍街道公園社群社群疫情防控執勤工作中。從2月8日起志願加入社群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都提前上崗,履職盡責。

  張穎總是和顏悅色、耐心勸導居民,連續幾天的工作,使她嘴唇乾裂,嗓子嘶啞。但她總是說:“我們應該站好自己的崗,擔好自己的責!”遇到一些居民拿的東西太多,她會主動上去幫助。對於年紀大、行動不方便的居民,她會幫助買菜,勸說居民少出門。當看到有居民口罩帶的不合格,總是不忘囑咐兩句。每天值班,她都堅守戶外,耐心引導居民,解答問題,並認真檢查出入證、查驗掃碼情況。

  她經常在值勤結束後,主動去查詢小區封閉口是否出現漏洞,當發現小區封口處的鐵絲網被人為破壞時,第一時間向上級彙報,減少隱患。

  她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在關鍵時期的使命與擔當,堅信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打贏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張穎說:能在這樣關鍵的時刻,成為一名志願者,感到無比自豪!

  全國防控工作先進事蹟2

  周淑陽同學寒假返鄉期間報名成為了社群的一名志願者。在社群內,她對出入的居民和車輛進行體溫測量記錄,對返鄉人員進行上門詢問登記,幫助社群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春節期間,她積極宣傳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止電動車入單元樓的通知,為社群居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識,輔助社群居民過上一個安全祥和的幸福年。在她看來,寒假期間的志願服務活動不僅為社會做出了貢獻,還有利於自身實現自身價值,疫情期間,大學生更應當義不容辭地為家鄉抗疫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奉獻青春力量,我義不容辭。”做好安全防護的黃思嶸同學隨居委會挨家挨戶宣傳病毒知識,貼宣傳標語,發病毒防護宣傳單,告誡居民儘量不要外出。她還在春節期間參與送春聯的暖心活動,為市民送去祝福和快樂。“在志願服務過程中,我們不但自身能力得到了提升,精神和心靈也得到了滿足。志願服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我們每個人都應當積極參與”黃同學這樣說道。

  假期裡,陳淼同學作為新城社群的志願者服務活躍在幫扶群眾、奉獻社會的一線,用自己平凡的行動溫暖著需要幫助的人。她參加了社群組織的溫暖鄰里志願服務,年前參與了印刷版畫、寫對聯等活動,在活動的參與中,她深刻認識理解到了黨對於人民群眾的關心愛護,並感覺到自身的文化內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各奮愚公之願,即可移山;共懷精衛之心,不難填海。”面對疫情,但黃學婷深知功薄蟬翼也好過無動於衷。因此她決定成為蘇州圖書館雛鷹志願者的一份子,為抗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為期一週的志願者活動中,她的主要任務是管理閱覽室。在學習了排架的相關知識後,她認真檢查每本書的編號並將其按序排放整齊,同時協助工作人員掃描、整理、擺放圖書資料,為讀者測量體溫,檢視健康碼,維持圖書館的秩序。黃同學表示,希望透過自己的實際行動承擔起青年的責任,把小我融入大我當中,為社會做出一份貢獻。

  全國防控工作先進事蹟3

  37年間,山西靜樂縣雙路鄉衛生防疫員王元林為全鄉15個村的孩子接種疫苗20萬人次,實現了規範接種、安全接種,100%完成國家強制免疫。其間,沒發生一起基礎免疫傳染病、一起接種糾紛。

  王元林說,針眼上的是天大的事,件件都馬虎不得。

  見到王元林那天,是6月30日。呂梁山東麓的雙路鄉迎來一場久違的細雨,靜謐山鄉透著陣陣涼意。

  王元林正準備出門,張亮傑的孩子3歲了,該加強接種流腦疫苗了,半月前娃兒發燒不能注射,今兒得再去一趟。他小心翼翼地把疫苗和冰塊從冰箱移入隨身背的疫苗箱,邊穿那件出門才穿的中山裝邊說,針眼上的是天大的事,件件馬虎不得。

  他要去的是15裡外的蘭家山,從河灘下去,再沿著陡坡爬上去。

  61歲的王元林已經這樣走了37年。37年中,他為全鄉15個村的孩子接種疫苗,接種疫苗達20萬人次,實現了規範接種、安全接種,100%完成國家強制免疫。其間,沒發生一起基礎免疫傳染病,沒發生一起接種糾紛。

  王元林先後獲得省級計劃免疫先進個人、法定傳染病報告先進個人、免疫規劃優秀個人等榮譽稱號。日前,山西省衛生廳授予他衛生防疫楷模榮譽稱號。

  苦點累點不怕,就怕誤了娃娃。

  山西省靜樂縣是國家級扶貧工作重點縣,在王元林童年記憶裡,就有天花、脊髓灰質炎、流腦等疾病流行。他親眼看到這些傳染病奪去很多孩子的健康和幸福。

  初中畢業後,王元林選擇了在縣衛校讀書。1973年畢業返鄉後,他成了全縣第一代鄉村防疫員,那時候,因為知道怕,就更懂得自己身上的責任有多重!

  起初,大山裡的人不大明白,自家孩子沒病,為啥要挨那一針,還吃那些紅紅綠綠的藥丸丸?王元林只能一趟趟地找上門,一家家地做工作。蘭家山村的趙桃娥是個聾啞人,家裡3個孩子都到了接種疫苗的年齡。王元林幾次上門,任憑怎麼說、怎麼比劃都不行。好不容易請人幫忙用啞語把道理說清了,可趙家又拿不出錢來接種。王元林二話沒說,自己墊錢給3個孩子打上了疫苗。

  王元林每到一村,總要打聽誰家快生孩子了,誰家剛生了孩子。一有新生兒的訊息,他就立即上門,為孩子建起健康檔案。春去秋來,看著王元林一趟趟地跑,聽著王元林一回回地說,鄉親們明白了:這疫苗,誰打上,對誰好。

  為了不漏掉一個孩子,王元林走遍山鄉,風雨無阻。去年春節剛過,大雪紛飛,正好李天亮家的新生兒到了接種期。王元林背起藥箱,深一腳淺一腳地直奔10多里外的南黃葦村。兩個多小時後,當滿身是雪的王元林撩開李家土窯洞的門簾時,李天亮驚詫地說:這麼大的雪你還來?王元林卻答:這麼大的事,我怎能不來?

  一次出診的路上,天忽降大雨。坡陡路滑,王元林左膝蓋重重磕在石頭上。他掙扎著爬起來,一瘸一拐堅持走到大山深處完成接種。他的左腿從此落下毛病,不能彎、蹲不下,天一涼就疼。跑山路最費的是鞋,王元林每年要穿壞老伴親手做的七八雙布鞋,布膠鞋一年也得兩三雙。他說:苦點累點不怕,就怕誤了娃娃。

  為了娃,多跑幾個來回算個啥?

  那天,在張亮傑家,王元林仔細給孩子測過體溫後,才給孩子接種了流腦A+C疫苗。張亮傑有些不好意思,打一針害你跑兩趟,還下著雨!王元林認真地說:發燒是典型的接種禁忌,帶病接種是害了娃。為了娃,多跑幾個來回算個啥?

  如今,雙路鄉的許多老鄉都能說出接種疫苗的禁忌常識:感冒、發燒不能打;吃雞蛋過敏不能打;糖丸必須用涼開水調成糊狀服下,水溫千萬不能高這都是王元林走家串戶宣傳的結果。

  為保證疫苗安全有效,王元林常年養成兩個習慣:不管多遠的路,他從不在外過夜,以保證行動式疫苗箱維持正常的低溫;一進家門,不管白天黑夜,首先要按一下房燈開關,看是否停電。一旦停電,他就立即將冰模板一個個挪到冰箱冷藏室,以確保疫苗質量。王元林說:一個細節把握不好,就會出大事。

  王元林出門喜歡穿4個兜的中山裝,兜裡總裝著幾個64開大小的本子。在他家一個紙箱裡,這樣的小本本有幾十個。小本本上詳細記錄著孩子的名字、所在村莊、父母姓名、出生年月日,曾經接種的時間、疫苗名稱,還有每次疫苗的批號、日期、產地和生產日期。每個月,王元林都要根據小本本自行設計一張疫苗接種行程表,哪天去哪幾個村、哪個村有幾個孩子需要接種,都做了標註,一個都不漏。

  王元林生活中,一切都圍著疫苗轉。一次,王元林高燒39攝氏度,人躺在床上,心裡卻想著10裡外的硯灣村,那裡有個孩子等著接種。接種疫苗有規程,不能錯過週期,他給自己打了退燒針,就頭頂烈日出門了。今年春節,狼兒溝村老趙帶著1歲多的孫子回鄉過年,正月初八就要返城。初七一大早,王元林冒著刺骨的寒風來到18裡外的狼兒溝村。看到王元林凍得發僵,老趙心疼地說,晚打一針不要緊!王元林卻說:接種晚了,惹上些病,我可就害了你們了!

  鄉親們待見咱,比啥都強!

  王元林生活的神家村,是雙路鄉政府所在地。這些年,村裡蓋新房、建小樓的人越來越多,有的還開回了小汽車,王元林的日子卻過得緊巴巴的。住了20多年的兩間老屋漏雨走風,老伴說,要翻修得四五萬元,修不起呵!現在老兩口借住在同村的二女兒家,家裡除了公家配給的電冰箱和一個檔案櫃外,沒什麼值錢的傢什。

  在王元林心裡,覺得最虧欠的就是自己老伴和兩個女兒。王元林的工資起初只有26。5元,到上世紀80年代,漲到每月60多元,至今,他的工資也只有370元。30多年,王元林沒給家裡掙回什麼家當,一家四口的生活全靠家裡的6畝責任田。因經濟拮据,大女兒只上到小學六年級就輟學,二女兒初中沒讀完就外出打工去了。由於王元林常年奔走在山鄉,家裡的農活全靠老伴一個人操持。提到老伴,王元林有些哽咽:她懂得我,我感謝她!

  王元林也有不少開心事。我管的轄區,我管的事,娃娃們沒一個耽誤,都健健康康的。還有許多事,也讓王元林感到欣慰。前年,在外打工的女兒、女婿回村蓋房。動工那天,沒有打招呼,前村後鄰的鄉親們都來了,大工、小工全都不要工錢;地裡的農活老伴一個人忙不過來,總有鄉親過來幫把手;走在山間,誰開車或騎車碰上了,都會毫不猶豫地停下車,捎他一程

  想想這些溫馨事,王元林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鄉親們待見咱,比啥都強!

  全國防控工作先進事蹟4

  吳賢忠同志,現年42歲,大方縣大方鎮關井村動物防疫員,負責關井村的動物防疫及協助全鎮動物產品的檢疫工作。幾年來,吳賢忠同志積極宣傳畜牧獸醫法律法規,推廣畜禽養殖和疫病防治新技術,帶動養殖戶致富。他為養殖戶留下了一串串閃光足跡,人雖不老,卻被大家稱為“老吳”。吳賢忠同志是村級動物防疫員的優秀代表,2007年、2009年、2010年被大方縣畜牧獸醫局推薦到地區進行表彰,被評為地區“先進工作者”和“優秀防疫員”。

  一、刻苦鑽研技術,傾心服務群眾

  吳賢忠同志雖是初中畢業,但積極參加縣畜牧獸醫局、縣扶貧辦舉辦的畜牧獸醫技術培訓班學習,1986年獲大方縣畜牧局獸醫技術培訓班結業證書,2008年取得縣職業中學頒發的畜牧獸醫技術結業證書。吳賢忠同志平時虛心好學,遇到問題向縣鄉技術幹部請教,並注重實踐,積累了獸醫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吳賢忠同志從1986年被縣畜牧局聘為村級動物防疫員以來,可以說是為他提供了更好學習和施展才華的平臺,使他與養殖戶走得更近,更方便服務養殖戶。他積極參加、縣鄉組織的動物防疫法律、法規知識和專業技術培訓,較系統地掌握了村級動物防疫員的業務技能。1991年獲貴州省農委頒發的“農民技術員”職稱證書,1995年獲“助理獸醫師”職稱資格證書。

  關井村處於大方縣城邊緣,人多地少,許多農戶以從事養殖為業,但卻沒有認識到動物疫病防治的重要性,搞不懂什麼是病,什麼是疫,為什麼要依法防疫等等。吳賢忠同志在縣城所在地的街道上租了一間房屋,自己出資,配備了冷藏裝置和診療器械,辦起了獸醫門診。除服務於所負責的關井村外,還經常為周邊村寨的群眾和縣城寵物養殖戶服務,向他們傳授畜禽養殖防疫技術,宣傳動物防疫法律法規知識及畜禽疫病的危害性,回答養殖戶的各種疑難諮詢。吳賢忠同志在開展諮詢服務時,發現大多數養殖戶素質低,對防病防疫不能接受,就深入農戶家中傳授技術,並鑽進豬舍牛欄雞舍鴨場,手把手地傳授畜禽養殖飼料配方、育雛技術及疫病防治技術。多年來,吳賢忠同志跑遍了全鎮的村村寨寨的所有畜禽養殖戶和養殖場,受到所有養殖戶的歡迎和信任。

  二、搞好動物防檢,保障畜禽健康

  動物防疫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全縣畜牧業發展大局。吳賢忠同志牢固樹立“防疫無小事”和“養殖成敗在防疫”的意識,結合責任片區的實際情況,採取有力措施,推進防疫工作的開展。按照《動物防疫法》和村級動物防疫員的要求,制定了春秋兩季重點防疫期以及月月補針的詳細防疫計劃,儲備好疫苗和治療藥品。大方鎮的兩路口、對江市場每逢趕集日,都有上百頭仔豬、500多羽家禽、10多頭畜肉產品在市場上交易、流通,吳賢忠同志都積極協助鎮畜牧獸醫站進行檢疫。

  對防疫工作吳賢忠同志絲毫不含糊,嚴格按技術操作規程,開展畜禽防疫注射。主要是進行豬瘟、W病、禽流感、豬高致病性藍耳病、雞新城疫等疫苗注射和卡耳標,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畜、畜不漏針”,採取一戶一針頭,防止交叉感染,對不在家農戶的畜禽進行登記補針。建立畜禽免疫檔案,並做好檔案記錄,及時向上級畜牧部門彙報責任片區畜禽生產及疫情動態,積極參加縣、鄉組織的動物疫病普查、動物疫病監測採血、疫情調查等工作。大方鎮每年飼養家畜1.6萬多頭、家禽5萬多羽,吳賢忠同志每年春、秋兩季都帶頭按國家規定,強制對畜禽進行禽流感疫苗、豬蘭耳病疫苗、豬瘟疫苗、口蹄疫疫苗注射。在他的帶動下,全鎮實現重大動物疫情在大方鎮得到有效控制,確保安全、健康的畜牧業發展環境。

  三、提供優質服務,促進農民增收

  吳賢忠同志常年肩背保溫箱,手拿注射器、耳標鉗,在春秋重點疫情期,風裡來、雨裡去,早出晚歸,除為養殖戶注射疫苗,還主動做好養殖和防疫技術服務,消除他們各種思想疙瘩和技術難題。吳賢忠同志依法給養殖戶的豬打防疫針、掛耳標,但養殖戶不理解,認為打了針就可不掛耳標,給動物防疫員工作帶來阻力。吳賢忠同志仔細做好養殖戶的思想工作,拿出隨身帶的《動物防疫法》、《畜牧法》及各種宣傳資料給養殖戶學習,邊學邊溝通,終於讓養殖戶明白了道理,他們在吳賢忠同志的優質服務下接受了依法防疫。

  “哪裡養殖戶有困難,他就到哪裡去,就是除夕之夜或正月初一,只要養殖戶一個電話,他就起步上路。”這是養殖戶對吳賢忠同志的評價。 關井村養殖戶姜招虎每年養豬500多頭,今年第一批養的150頭豬,一直長勢不好,吳賢忠同志得知後主動上門診療解難,透過診斷,採取“驅蟲、配飼料新增劑、傳送飼養環境衛生”的辦法,使得這批豬也能按正常生長時間出欄,沒有造成損失。

  由於吳賢忠同志技術過硬,實際經驗豐富,被遠隔50公里的長石鎮山壩村新興養殖場和六龍鎮頭塘村李x養豬場聘為獸醫技術。吳賢忠同志從技術、引種、防疫、治療、飼料配方等方面開展服務,使這些養殖場的豬長得快、不得病,他們都說有吳賢忠同志的技術支援,明年還要擴大養殖場規模。

  為促進豬的品種改良,吳賢忠同志參加了2008年地區和縣組織的豬人工授精技術培訓,技術學成後,在大方鎮進行推廣,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到目前為止,已經開展豬人工授精800餘頭,產仔上萬頭,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說起吳賢忠同志的不怕苦不怕累,真心為養殖戶排憂解難,鎮裡幹部都說:“他乾的都是義務勞動,但辛苦沒有白花,確實發揮了農村動物防疫員的作用,他是全鎮動物防疫員的優秀代表。”

  吳賢忠同志克服村級級動物防疫員待遇低、工作艱辛、勞動量大等困難,盡心盡力,服務於養殖農戶,服從業務安排,積極完成下達的各項任務,為全縣的村級動物防疫員作出了表帥。透過一頭頭(羽)畜禽,一座座畜禽舍,養殖戶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作為一位普通的村級動物防疫員,吳賢忠同志心裡踏實,我們但願吳賢忠同志未來的“動物防疫員”之旅更加輝煌。

  全國防控工作先進事蹟5

  社群是疫情防控的主力軍,黨員是衝鋒陷陣的先行者。xx作為xx社群黨委書記,帶領社群幹部職工積極響應上級防控部署,第一時間築牢社群防控安全線。

  “兩天內完成部署和工作人員培訓,兩週內完成所有住宅居住人員的排查和管理,做好充足準備迎接春節後的復工潮”,這是xx在社群兩委班子擴大會上對全體社群幹部職工提出的要求。一方面,社群成立聯防聯控領導小組,街道掛點領導、掛點部門深入社群,兩委成員擔任網格長,對轄區網格進行責任包乾,帶領網格員與深入8個網格透過電話、微信、小程式、led顯示屏等方式,與網格員一起宣傳、排查疫情,切實做到外控輸入、內防傳播。截至1月30日,該社群4316名湖北籍人員已全部完成核查,其中1月1日後來深湖北籍人員179名,暫未發現疑似病例。

  另一方面,由於xx社群毗鄰東莞,xx轄區內共設定3個防疫檢查站,其中2個由坂田、布吉兩個街道負責,葉書記發揚主人翁精神,第一時間為檢查站接通水電,並帶隊到防疫檢查站關心瞭解檢疫人員需求,送去熱水壺、礦泉水、帳篷等應急物資,並且每天上午10:00和下午5:00為檢疫人員送上薑茶,驅寒保暖,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社群辦公大樓是疫情防控的大本營,只有自己“乾淨”了,老百姓才能放心跟你接觸。葉書記要求社群辦公場所一定要做好防護,要求每天對辦公樓進行消殺,電梯按鈕貼上保護膜並定期更換,一樓設定統一的廢棄口罩垃圾箱等,同樣的要求也傳達到各企業和居民小區。

  為了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葉書記還經常帶頭深入企業、網格、居民樓等,一線防控工作雖然有危險,但作為一名黨員,在危難之際就要挺身而出,擔起守護家園的責任。

  疫情防控工作中最大的困難,就是口罩、消毒液、體溫測量儀等防控物資不足。xx以身作則,在辦公室等相對簡單、安全的環境時主動不佩戴口罩,節省下來確保一線人員的使用。同時,葉書記還積極聯絡社會資源購買口罩,“即使我自掏腰包,也要盡最大力量保障一線工作人員的物資供應。”

  疫情防控工作任務艱鉅,xx肩上擔著全社群居民的安危,壓力很大,但責無旁貸。“我在xx社群工作已經27年了,這裡就是我的家,我對村民,對村裡的一草一木都有很深的感情,我做這些不是為了完成工作,而是真心實意想保護好大家,所以我做再多也不覺得累。”談起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的決心,xx眼神堅定。

  全國防控工作先進事蹟6

  2月10日下午,某省惠東縣白盆珠鎮八旬老黨員某回鄉捐款助力疫情防控的事蹟,令在場人員感動不已。“可敬、可佩、可嘉、可贊。”當地幹群由衷地說,這位老黨員的義舉使得當地幹群士氣大振。

  當日下午,某在家人陪同下,從居住地平山街道趕到白盆珠鎮橫江村監測設卡點,看望防控一線工作人員,他說:“大家一直堅守崗位、奮戰一線,守護群眾的安全和健康,我代表老同志表示敬意和感謝。”隨後,某到橫江村委,在簡短問候後,掏出8000元現金,託村“兩委會”捐贈給白盆珠鎮政府。

  “大家都很辛苦,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就不坐了,不耽擱大家工作,等抗擊疫情勝利後,我再回來看看。”某說,自己是一名老黨員,只想獻出一份綿薄之力。

  “抗擊疫情,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你出一點,我出一點,大家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早日戰勝疫情。”據瞭解,某捐贈的8000元是自己的退休金,他說,疫情發生後,自己就想著要捐點款,但由於這段時間銀行暫停營業,自己跑了很多趟銀行都沒取到錢,今天銀行營業,自己取到錢後便馬上趕到白盆珠鎮,實現了惦記著好幾天的願望。

  全國防控工作先進事蹟7

  “我是黨員,我先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1月26日大年初二接到任務後,xx交通運輸分局xx站長xx就沒有離開過疫控卡點工作崗位,直至1月30日上午11時發生心梗暈倒。

  為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xx區統一部署,1月26日上午,xx交通運輸分局負責協調設立公路交通疫控卡點。接到任務,xx主動請纓去轄區內最遠、情況最複雜的伍明高速服務區。作為卡點的負責人他一邊組織卡點值班室活動板房搭建,一邊協調解決工作人員的飲食、休息,防護等問題。他親自制作登記本、卡點指示牌等保障用品,組織卡點工作人員召開現場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卡點的各項工作任務,要求大家要嚴格按照要求逐一登記過往車輛和人員,協助醫護人員測量體溫,嚴防死守疫情的擴散。在沒有隔離服和防護服的情況下,xx總是搶在其他的前面,去詢問來往車輛的情況。卡點任務較重,人員有限,執法人員按照24小時輪班制,公眾號逍遙文稿整理,但xx心繫疫情防控,從年初二到大年初六沒有離開過伍明高速服務區疫控卡點,吃住全在卡點上,卡點條件有限,累了就只能和衣而臥,飲食只有簡單的快餐及方便食品。

  鑑於xx服務區的車輛流動較多,工作量較大,局領導按排伍明交管站站長王峰協助他工作,初六上午八點本該他下夜班,他向王峰交接了相關工作後並沒有離開崗位,上午十點左右連續奮戰了近百個小時的感覺胸悶、氣喘、出冷汗,他也沒有和同事們說起,只是說王站長來了,有人掌舵了,他就可放心下班了。他還說從年前到現在忙著工作都沒有時間回家看看生病在家的老父親,準備回家洗個澡換件衣服去給老人做頓飯,陪陪他老人家。可是上午11時,剛到家的xx便暈了過去,家人急忙撥打120,將他送往阜陽市第五人民醫院進行搶救。由於救治急時,手術也非常成功,目前已脫離了生命安全,正在icu病房進行密切觀察。經診斷,xx本來就患有高血壓,又因長時間熬夜、工作勞累,這才導致突發下壁心梗。

  得知xx生病一事後,xx交通運輸分局領導立即趕到醫院進行探望,並及時向區政府、市局領導進行彙報。甦醒後的xx仍不忘向前來探望的領導詢問疫情防控一線工作情況。

  在日常工作中,xx作為xx交通運輸分局治超站站長,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他就長期堅守在工作一線默默耕耘,不計名利,踏實工作,經常熬夜加班。面對疫情,他更是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用極短的時間就協調建好4個疫控卡點16座活動板房,做為值班室、休息室、隔離室使用,保障了卡點防控工作的開展。xx的工作也贏得了過往車主旅客、服務區同仁和兄弟單位同事的一致稱讚。xx用行動彰顯了交通人的愛崗敬業、擔當作為、攻堅克難的光榮形象。

  疫情來襲,還有許許多多的交通執法人員,明知前路兇險,他們卻依舊義無反顧地“逆行”,堅持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堅守著人民生命安全的防線。

  全國防控工作先進事蹟8

  xx,女,漢族,x年x月出生,x年x月參加工作,現任x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護士。自肺炎疫情發生以來,xx積極響應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號召,報名參加援鄂醫療隊,成為我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進駐x醫院,與同事們奮戰在戰“疫”一線。

  寫下請戰書,衝在第一線

  生命重於泰山,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對省委省政府組建援鄂醫療隊的號召,xx沒有絲毫猶豫,第一個寫下請戰書,請戰書這樣寫道:“醫療前線是戰場,疫情面前我們是戰士,在這個危難時刻,在祖國最需要醫護人員之時,我想盡自己一份綿薄之力”。和家人匆匆告別後,她就奔向了疫情主戰場、最前沿!她作為一名90後護士,用最簡短、最樸實的語言詮釋了救死扶傷的白求恩精神和無私奉獻的職業道德,她是這場戰“疫”的最美逆行者。

  剪掉齊腰發,輕裝上戰場

  作為抗擊疫情的一線人員,往返於病房之間,必須穿防護服,為了節約穿防護服時間和避免出現交叉感染,xx毅然決定剪掉滿頭齊腰發,剃光頭。女人剃光頭,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啊,為了早日戰勝疫情,面對更加照顧好病人,為了同事的健康,她選擇換了一個髮型。在她的帶領下,醫療組的其他同事也毅然選擇剃光頭,組成“光頭”醫療組,這個髮型很美,令人感動。

  與時間賽跑,同病毒戰鬥

  xx所在的醫療組負責X個病人,進駐第一天,她就與同事一道熟悉病人的情況,很快就投入了護理工作中去,晝夜奮戰,超負荷工作。她總是搶著值夜班,在晚上值班的八、九個小時裡,需要同時護理X位患者,隨時觀察他們的生命體徵,這幾個病人在不同的病房裡,上班時間她就在一直不停地來回跑。在幾個小時的“戰鬥”之後,汗水浸溼了防護服,口罩在她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在抗疫期間,xx累計工作x小時,最長X個小時沒有喝水、沒有上廁所,為的就是與時間賽跑,同病毒戰鬥。經過精心救治護理,先後有x名患者治癒出院。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xx僅僅是馳援武漢地區的一名平凡普通的護士,面對肉眼看不見的敵人,雖然條件艱苦,但xx沒有退縮,主動請纓、以身涉險,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期白衣戰士的神聖使命,是勇敢的逆行者、最美的白衣天使。

  全國防控工作先進事蹟9

  2月4日,清晨7點的迓駕鎮壩德村防控檢查點內,由縣工業和商務局派駐該村的第一書記某和他9名同事組成的疫情防控先鋒隊帶著紅袖標已經忙碌開來。這一上午,有鄰村秀山縣雅江鎮美其村的村民來這裡加灌煤氣,他們要對過往村民測量體溫,並逐一登記,還指定他們在檢查點旁等候,由一名師傅將加灌好的煤氣瓶送到他們手上。擺在檢查點內的登記本上,詳細記錄著每一位村民的出發地、目的地、來往事由和聯絡電話。

  某還兼任村脫貧攻堅指揮長,老家在某荊州。自20xx年3月駐村以來,一直沒有回過老家。家裡現有爺爺、奶奶及爸爸,疫情發生以來,他每天擔心及牽掛著家人。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堅守在壩德村,每天只能在手機上默默關注著老家的疫情變化情況。問起他現在最擔心的是什麼?某卻目光堅定的說:“作為一名黨員,在疫情面前,應該衝在前做表率,我們不能忘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在疫情防控一線,像某這樣的黨員還有很多。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松桃縣委、縣政府迅速行動,組織全縣由脫貧攻堅隊變身的494個疫情防控先鋒隊,每天凌晨6:30便出現在街道、社群、村民組等疫情防控一線開展工作。面對疫情,向疫情“亮旗”“宣戰”,讓黨旗在陣地飄揚起來。

  全國防控工作先進事蹟10

  1月24日,宜尚酒店上海虹橋機場會展中心店,響應政府徵召,成為了待觀察人員指定入住酒店。

  這天是除夕,宜尚酒店上海虹橋機場會展中心店長唐麗正在廚房,和廚師討論晚上組織個火鍋,讓過年不能回家、堅守在崗位的大夥,可以吃邊看個春晚。

  吃啥還沒討論完,長寧區文化旅遊局的陳科長來電話,告知唐麗:需要徵收酒店,做為集中觀察湖北籍人員的觀察點。

  “他開始沒說什麼,問了酒店的基本情況:房間數、入住情況等”。唐麗當時心想:“正說著過年生意不好,生意就找上門了”,心裡還偷偷樂著呢!

  “這太突然,我都驚了!”,店總唐麗這樣回憶——網路上、微信群中,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關於武漢的各種報道,已經鋪天蓋地,外界對湖北人員已經在嚴查管控。

  唐麗立即聯絡了酒店業主,陳文傳先生。陳先生在瞭解詳情後,非常支援這項工作。並交代唐麗,既要配合好政府的工作,也要保證自己員工的安全。

  第二天,大年初一的早會。唐麗召集目前在崗的13名員工開會,把酒店的決定告知大家。同時徵求意見,可自願選擇去留。有11位員工選擇了留下,選擇與唐麗一起並肩作戰。

  在這個特殊時期,唐麗心裡也打鼓。但在接到電話的時候,她就堅定了一個念頭:做為一個公民,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

  在接待前,酒店就和長寧區疾控中心、管轄派出所、轄區醫院等,一起開會,討論了接待事項及人員配備的問題。

  但是正式接待的時候,卻發現人員和物資都嚴重缺乏。當天就只來了1個醫生、1個疾控中心給車輛消毒的人員,物資也有很多無法到位。

  從開始接待至今,唐麗每天帶著11位員工,照顧共134位進行隔離的客人和醫護人員。

  唐麗每天都很忙,同時,她要面臨生命安全風險,還要面臨酒店服務人員、防護物資的緊缺狀況,以及運營成本的壓力。

  員工們除了酒店的日常工作,還要去給各個樓層回收垃圾,進行依照醫護人員的指示,嚴格的衛生清理。特殊時期所有員工都是身兼多職。

  即使這樣,每天她都要親自去各個樓層,給隔離客人送餐、分餐。這種要上前線,和感染風險面對面打交道的事,唐麗要和員工們站在一起。

  “每次遇上困難與壓力了,她都是和我私下溝通,生怕影響了客人與員工的情緒與狀態”,負責該區的區總程詠說起,都不禁淚目。

  身處疫情防控的一線,除了要服務、照顧好評客人,更要保護好自己。為了確保每位店員的安全,唐麗每天都要定時給大家測量體溫,安排大家喝中藥,預防感冒,提高免疫力。

  截至目前,在醫護人員、唐麗和全部工作人員的悉心照顧下,已有兩批入住隔離的客人,確認健康,離開酒店。

  全國防控工作先進事蹟11

  她是一名黨員志願者,她是一名基層黨員幹部,她是新臨社群黨總支書記,她的名字叫葛巍,是一名85年的基層黨員幹部。值農曆新春佳節,席捲而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打破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為了加強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轄區居民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從大年初一開始,葛巍書記就一直帶領社群人員在一線積極開展防控疫情工作。取消休假,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一忙就是一整天,沒時間吃飯是經常的事,實在餓了就是簡單的泡麵一泡。因疫情緊張,她每天在所管的轄區裡不知道要走上幾個來回,對居民一遍一遍的宣傳,一天下來腳腫嗓啞的。因一直處在一線,怕回家不安全,就把她的兒子送到奶奶家,兒子也才10歲,經常打電話問媽媽什麼時候回來,一向堅強的葛書記,紅了眼眶。此時的她也想回家陪陪兒子,但是心中的信念告訴她,此時社群的居民很需要她。掛了電話,葛書記又投入到了防疫工作當中。

  她不分晝夜堅守崗位,奔波在各小區的“戰場”上,接到上級有關部門給的武漢返新人員名單,她衝鋒陷陣,第一時間走進疑似人員的家中,事無鉅細的詢問情況,親自給他們量體溫,講述在家隔離重要注意事項,每天必進入疑似人員家中,仔細掌握情況。有些居家隔離人員急需新鮮蔬菜和生活必需品時,主動幫助購買,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在社群防疫工作站點上,她的身影從未消失過,主動發放宣傳單,主動送出愛心口罩,主動排查所有疑似人員資訊。

  全國防控工作先進事蹟12

  今年42歲的張志田,是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醫生,宣恩縣李家河鎮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帶著10歲的兒子從杭州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計劃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張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張志田主動向宣恩縣衛生健康局“請戰”,願意參與李家河衛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張志田走進衛生院,成為該院一名“編外醫生”。

  張志田從醫20餘年,主要從事放射科臨床醫學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張志田發揮自己優勢,參與衛生院影像學報告診斷。

  李家河衛生院進出口只有一個大門,醫護人員和患者通道通用,張志田與衛生院商量改造,按照傳染病樓兩通道、三分割槽的標準,隔離出醫護人員通道、患者通道,分開清潔區、汙染區和半汙染物區。同時,針對通道還改造兩個小門出入住院樓,該院在衛生院大門,也專門用隔離帶分開為進、出口。

  該衛生院醫用物資緊張,張志田便多渠道聯絡,為衛生院籌集捐助醫用防護物資。“又捐物資,又捐技術,真的很感動。”李家河衛生院院長段萬能表示。

  家住來鳳縣大河鎮大壩社群的楊錚,2020年從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在外地一企業上班。學習臨床醫學專業的楊錚看到監測點人手不夠,主動申請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服務。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排查過往車輛,為車上人員檢測體溫,同時利用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指導執勤人員規範防護措施……

  全國防控工作先進事蹟13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在疫情襲來最危險的第一線,是駐守鄉村的村醫,堅守崗位,勇敢逆行,用平凡之軀,守護你我的安危。就是這些平凡的村醫,為我們撐起了疫情防控的一道屏障,守護著我們的生命健康安全。三口塘鎮兩位年過七十的老村醫,原本應該退休在家頤享天年,但毅然選擇了成為一名抗“疫”戰士,在重病纏身的情況下,仍不顧自身安危,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的事蹟,感動了鄉親們。

  鄭新選是三口塘鎮石湖塘村的村醫,今年73歲,身患肝病,體質很差。為了抗擊疫情,積極響應縣防冠指揮部的工作要求,每天堅持上門為湖北返鄉人員、密切接觸者測量體溫。其中有一位密切接觸者極不配合,且體溫反覆,每次測量體溫鄭新選都不厭其煩地耐心解釋,反覆宣傳,風裡雨裡從未間斷,積極為該密切接觸者聯絡上級會診,並安排了4次轉診檢查,成功排除了患有新冠肺炎的可能。

  莫朝雄是三口塘鎮豪山口村的村醫,今年71歲,身患高血壓、糖尿病,腿腳行動不便。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後,從未抱怨,堅持為武漢返鄉人員監測體溫,宣傳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相關政策。一開始也受到了武漢返鄉人員的冷諷和口頭謾罵,但是透過不斷的解釋宣傳,最後得到了他們的認同及配合。因工作勞累,在2月9日發生低血糖反應導致昏迷不醒,及時送往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在住院期間依然不忘安排其女兒莫金梅(本鎮另一個村的鄉村醫師)繼續給豪山口村的醫學觀察人員測量體溫,自己身體略好就堅持要出院回來工作,希望透過自己的力量,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給村民帶去一份安心。

  七旬抗“疫”戰士鄭新選、莫朝雄,就是我們身邊平凡英雄,是防控一線“最可愛的人”。我們之所以能健康、幸福、平安,正是有許許多多像鄭新選、莫朝雄一樣的人,在危難面前堅守崗位,無私奉獻,他們平凡而偉大。作為被這些平凡英雄默默守護的普通人,為鄉村醫生鄭新選、莫朝雄點讚的同時,也應該積極配合他們的工作,助力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全國防控工作先進事蹟14

  20XX年初,新性冠狀病毒肺炎席捲全國,她所在的xx鎮衛生院臨危受命,由預料分診變成市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和全區醫學留觀點,讓這個小小的衛生院擔負起了重要的使命,她成為一名發熱門診的檢驗醫生,和全院的醫護人員一起為廣大患者服務。面對疫情全院上下齊心,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共同抗疫,勇敢的逆行而上。

  一、強將手下無弱兵

  集團的書記從疫情伊始就常駐醫院,院內改造,人員防護,患者診斷,樣樣都有他的身影,每天都忙到深夜,兩個月的時間他累的瘦了一大圈,即使這樣他也常抽時間到發熱門診休息室去看望她們,每次都要與大家反覆強調防護安全,因為隔離區內不能帶手機,只能用對講機與外界聯絡,書記就常在對講中讓她們互相檢查,看有沒有暴露的地方,囑咐她們做好消毒措施。書記還很關心她們的身體健康,有一次她的白班,在隔離區內連續工作了八個小時,因為長時間戴口罩,她的臉上起了兩個水泡,書記晚上知道後,特意讓回來的同事給她帶碘伏和棉籤,囑咐她處理傷口,好好休息。她心中充滿感動,有這樣的好領導給她們當後盾,她能拋開一切顧慮,勇敢的對戰疫情。

  二、歲不寒,無以之松柏;事不難,無以之君子

  從大年初一全省醫務人員停止休假到確定她們院是發熱門診和醫學留觀點我們這個小小的衛生院用了四天,通知不斷地來,任務也不斷加重,這對於她們衛生院來說是個大挑戰,同時也是對她們院長的一個大挑戰,大年初七就開始封院,全體醫務人員不得回家,封院是為了避免醫源性感染,但這麼多人的衣食住行怎麼解決,成了他的頭等大事,首先就要解決住的問題,因為需要規劃隔離病房和隔離區,院內重新改造,她們住的地方是原來的診室,裡面沒有床,初七的晚上院長帶領她們搬運床和物資直至深夜,為的就是大家第二天能順利的住進來休息好,院長還是個特別細心的人,知道她們這些孩子嘴饞,正月十五的時候不知道院長從那給她們變出來的蛋糕,上面還貼心的寫著“注意防護”,深夜才能休息已經成為這兩個月來他的常態,院裡總有忙不完的事,不管是與患者的溝通,治療,還是她們的衣食住行樣樣都需要院長操心,總是能井然有序的解決一切問題。記得二月二那天,她看到306的患者寫給他們的感謝詩,她不由自主的朗誦起來,

  你是天使可是你不能飛翔,

  你被瘟疫牢牢的.鎖在病房,

  你是天使可是見不到爹孃,

  你把思念轉化為國家力量,……

  朗讀的時候她的眼裡放著光,發著熱,所有的辛苦都不會白費,春天就快來臨。

  三、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總有人用平凡成就偉大

  醫院的發熱門診是防護疫情的第一道防線,她們24小時不停診,一天兩班倒,為更好的服務患者她們還主動調整午餐和晚餐的時間,錯開就診高峰期,改成了下午三點和晚上八點,進入工作區時,她們要戴好口罩,帽子,鞋套,手套,護目鏡穿防護服和靴子等防護用品,現在天氣越來越熱,溫度高時能到達20多度,這一套防護物品穿戴完常常就已經是一身汗了,發熱門診的工作是辛苦與危險並存,防護服不透氣,她們常開玩笑說防護服就是一個行走的桑拿間,走幾步就是一身汗,時間長了,汗水都會從護目鏡裡往下淌,悶熱的感覺格外難受,尤其對於女生來說,月經期值班可謂是痛苦翻倍,難受時甚至要吃止疼藥,進入工作區後,就不能吃東西,不能喝水,也不能去廁所,在工作區一待就是七八個小時不能出來,渴和餓都能挺的住,但人又三急,不能去廁所才是最難受的,有些人怕浪費防護服,進入工作區前都會穿上成人紙尿褲,但大家從不叫苦叫累,科室蘇姐,長的瘦瘦小小,為了節約防護服,每次進入工作區前都不吃不喝,我們科專案雜,種類多,還要負責給患者採血和採集核酸檢測的咽拭子標本,咽拭子採集時我們要讓患者摘掉口罩,正對患者的鼻咽部採集,風險就比其他醫務工作者更高一些,採集時有些敏感的人會有一點噁心,採集前她們會與患者溝通注意事項告訴患者怎樣配合她們採集,來就診的老年人和小孩居多,老年人聽力不好,怎樣跟他們溝通也是蘇姐將要面臨的一大難題,蘇姐平時溫聲細語的,有了口罩遮擋,她說的話老人們聽不清,也發生過“大爺您張嘴“要採血啊,孩子我早上吃飯了”這樣驢唇不對馬嘴的聊天,為了讓老人聽清她說的話蘇姐會大聲的喊出來的對患者耐心解釋,常常會出現下班後嗓子都是啞的,因防護服不透氣,又常在裡面忙的腳不沾地,一工作就是八、九個小時,出來時脫掉防護服裡面的衣服都溼透了,臉上也佈滿勒痕,問她累不累,她笑著回答“不累那,我好像一進去就跟打了雞血似的,活力四射”但活力四射的她也僅限於在工作中,她總是用最充沛飽滿的熱情對待工作,把疲憊辛苦留給自己,不信,你看回到休息區後那個默默躺在床上錘腰的人一定是她,還有很多很多向她一樣不辭辛苦,無私奉獻的人為疫情戰鬥,她們是戰士也是最美的人。

  四、身著白衣,心有錦緞

  有一次,發熱門診來了一個兩歲的小姑娘,高燒38.5度,小臉紅撲撲的,躺在媽媽的懷裡,膽怯的看著她們,做完流調後,為了鑑別診斷,需要給小姑娘採血和做咽拭子採集,採血時小姑娘害怕掙扎,哭的特別厲害,小女孩媽媽都抱不住她,不停地扭動身體,不讓她們檢視血管,就在這時屋裡傳來可愛的兒歌聲,是發熱門診大夫孫超慶為了安慰小姑娘特意找的,“看我,我是大白”,來到小姑娘身邊,一米八的大個子不停的跳來跳去,用帶著手套的手變換各種姿勢,逗小姑娘開心,吸引小女孩的注意力,好讓她們方便採血,採血結束後,小姑娘緊緊的抱著媽媽的脖子,小聲哭啼,孫大夫搖著頭往外走“真不忍心看她扎針,這孩子沒比我兒子小几個月,看到她就想起我兒子了,唉,孩子啊,這也是為了你好啊”是啊,他也是一個年輕的爸爸,因為隔離在醫院,有半個多月沒見到自己的孩子了,每次與孩子影片,孩子都會問她“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啊”,他只能笑著說“快了,快了,爸爸就要回家看你啦”院裡還有很多孩子兩三歲的年輕父母,她們舍小家為大家,將孩子交由家人照料,義無反顧的投身到工作中,與全國的醫務工作者一起對抗疫情,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大家勠力同心,戰“疫”必勝。

  全國防控工作先進事蹟15

  沁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號角吹響後,各個單位的黨員志願者奔赴防控工作一線,我很榮幸成為其中一員。我們來自於不同的崗位,卻有同一個目標——做好防疫工作,守護群眾身體安康。

  日常防疫工作穩中求細。入戶摸排是防疫工作的首要任務,只有弄清人員居住情況,才能更好的為大家服務。為了避免和大家過多接觸,我們實行不碰面式排查。從門縫將排查表和承諾書遞給業主,並交代業主填好放至門口地上,一個小時後再一個個樓層收取。隔門遞表,是我們對業主的關心和保護,認真填寫排查表和承諾書,是業主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援。

  消毒防護措施不留死角。除了全面消毒外,門把手、電梯按鈕、電梯間、樓梯扶手、垃圾桶是我們消毒的重點,小區13個單元,我主動承擔了9個單元的消毒任務,每天下樓342米,一起執勤的同志總是開玩笑說:“今天又上神農山啦,幾天能登頂?”把消毒任務作為一項健身運動,是緊張的防疫工作給我的最好禮物。

  卡點站崗執勤嚴格把控。認真做好人員出入登記工作,量體溫、去向登記、證明索取、車輪鞋底消毒,每一項工作井然有條,不漏項,不馬虎,只有嚴格把關才是對百姓真的負責。同時我們建立微信群,做好群眾的後勤保障工作,日常採購、快遞送達、藥物速遞等第一時間在群裡通知。對於不會使用智慧手機的老年人,建立檔案,定期諮詢,確保物資保障。

  本職工作服務不脫崗。隨著復工節奏的加快,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的群眾也越來越多,雖然大廳暫未對外開放,但我們為了確保民生工作不掉隊,能夠網上辦理的儘可能採取網辦,確需實地辦公的,我們提前電話聯絡,告知所需準備的材料,採取預約方式,接待辦事群眾。執勤結束,我就奔赴大廳,來一場特殊期間我與群眾的約會。

  防疫是戰場,作為黨員志願者,我們嚴格把控,為小區居民站好崗、把好關。政務服務不耽擱,作為工作人員,全力服務企業群眾,讓辦事者溫暖舒心。堅決打好這場防疫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將有我。

  全國防控工作先進事蹟16

  “疫情就命令、抗疫就是戰鬥、黨員就是先鋒”!

  縣委、縣政府號令:全體黨員下沉社群開展疫情聯防聯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走,到抗疫前線去!”縣供銷社黨組成員阮樹斌聞令即動,第一時間到土井社群報到,臨危受命,勇挑重擔,用責任和擔當為戰區居民的生命和健康築牢最後一道防線。

  作為縣供銷社黨組成員,參與疫情防控人員的口罩、酒精、消毒液需要籌備,縣直單位居家黨員幹部下沉社群領取任務和民主街6個路口值守需要督辦,部門需要協調,住戶需要排查,防區需要消毒,卡口需要值守......這就是阮樹斌的戰鬥!餓了有泡麵,困了有帳篷,一天一天,風雨無阻。

  “阮主任,這多路口要守,人員不夠怎麼辦?”“同志,請問你們誰負責?我們不能出門生活物資怎麼辦?”“我家老人的藥用完了怎麼辦?”“我家水管子破了需要修怎麼辦?”......作為土井社群重點封閉管理的小區,三星家園是一個開放式小區,四通八達,進出口多,人員複雜,防控難度大。阮樹斌接到任務後,迅速組建黨員突擊隊和志願服務隊,制定防控措施,落實崗位責任,將“抗疫黨員突擊隊”的紅旗插在小區內。鮮紅的旗幟映入居民的眼簾,“快看,那不是供銷社的阮主任嗎?”“來了就好!來了就好!”有幾個認識阮樹斌的居民在自家陽臺上高興的喊道。恐慌之際,焦急的人們找到了組織,看到了希望,平復了心理。

  “路口全部封堵,保留一個出口,禁止人員進出”“黨員負責消毒、排查,消毒要道邊到角,排查要不漏一戶一人”“志願者負責宣傳、勸阻、代購,做好排查臺賬”“幹部負責住戶的包保和卡口值守”“建立三星家園微信群,釋出資訊、傾聽民聲,心理疏導、代購物資”......針對防控措施和應急救助,阮樹斌都用心思考、用心做好。“我們要理解支援,積極配合”“我們不出去,呆在家裡不添亂”,小區居民看在眼裡,明在心裡。

  “柔性服務、硬性防控”!截止目前,該小區共排查登記350戶1048名人,全部落實一日兩查,一戶多包,沒有發生一起傳染,沒有發生一起投訴,民主街6個卡口也沒有發生一起糾紛。

  戰“疫”還在進行,“疫情不銷,戰鬥不止”!風風火火、急急忙忙的阮樹斌率領著一群逆行者們依堅守在抗“疫”的前沿陣地,他們把崗位當戰場,視居民為親人,用黨性守護堡壘,用愛心溫暖民心,發揚供銷人的“扁擔精神”,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共產黨人的使命和擔當。

  全國防控工作先進事蹟17

  “您不要擔心,等疫情過去,我們合作社第一時間就來收購咱家的藥材。”2月12日,在岷縣寺溝鎮巴仁村見到李綱時,他正在低保戶王龍青雲家走訪。這個群眾口中的“高學歷村官”剛剛30歲出頭,是一名蘭州交通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也是巴仁村書記、主任“一肩挑”的村幹部。

  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悄然打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保障群眾生命安全,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沒有顧慮和猶豫,李綱第一個投入了戰鬥中。連日來,李綱帶領全村幹部群眾,與鎮幹部和幫扶工作隊員共同在一線堅守,在村道設立24小時防控監測點4個,對進出村的車輛和人員嚴密排查、勸返。同時,李綱每天還帶頭透過大喇叭喊、小喇叭轉、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為全村群眾廣泛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有時還要面對個別群眾的不理解不支援,李綱透過積極溝通、耐心勸解,最終讓群眾為他的工作態度和毅力豎起了大拇指,他頗有感觸地說:“擔任村書記我還是個新手,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雖然透過帶領大家致富獲得了初步認可,但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如何做好群眾工作,是對我的進一步考驗。從這段時間的工作情況來看,我覺得只要自己獻出一顆真心,必然會溫暖一莊人!”這段時間,他還做起了巴仁村的“免費代購員”用自己的私家車為112戶村民代購麵粉132袋,大米42袋,燃煤86袋,並送貨上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

  時下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也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在監測點當志願者的貧困戶樊玉彩卻發了愁,“家中去年的黃芪和當歸還放在院裡,沒有賣出去,眼下又有肺炎疫情,市場休市,藥材更沒有人要了,春耕也沒有錢啊!”他的困難被李綱聽到後,當場就給他打了保票:“你家的存貨我們合作社提前預定了,忙完這陣子,你就把藥材拉到合作社過秤,需要多少錢跟我說,我先給你預付了,無論如何都不能耽誤你們的春耕!”樊玉彩緊緊的拉著李綱的手不放,不停的說著感謝。原來,在瞭解到部分群眾年前採挖的中藥材還放在家裡沒法變現時,李綱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疫情過後,他的逸博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將逐戶上門對村民家中的中藥材進行收購,解決大家的後顧之憂。

  據悉,李綱回鄉後先後創辦逸博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人從眾蜂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藉助自身優勢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帶動建設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600餘畝,扶貧車間一座,中蜂養殖示範基地一處,共吸收50餘名剩餘勞動力就業,帶動貧困戶260餘戶,累計分紅7萬餘元。“研究生剛畢業那會兒,家人都希望我能在大城市工作安家,但我卻懷著滿腔熱情回到家鄉,開始了艱辛的創業之路。現在看來,當時的決定是對的。”回憶起自己這些年從求學到創業再到擔任村幹部的經歷,李綱的臉上泛出了一絲成功的喜悅。

  疫情期間,在距巴仁村10公里的麻子川鎮,李綱的妻子陳莉娟也在疫情監測點值守,“她是鎮上的司法所長,每天比我還忙,除了一線值守,還積極帶領一幫女同志為大家趕製防護口罩,雖然我們一週才能見上一面,但我們都為彼此驕傲。”李綱說。

  “疫情當前,只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我們克服不了的困難、邁不過去的坎、打不贏的仗!”李綱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當下,正是一批像他一樣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線的黨員幹部,用躬身為民的責任感,心繫人民安危的使命感,築牢了疫情防控的一道道防線,體現著共產黨人奮力拼搏的蓬勃朝氣、勇創一流的昂揚銳氣和一心為民的浩然正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