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精選25篇)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

  一、什麼是演講稿

  演講稿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合發表講話的文稿。它是進行演講的依據,也是對演講內容和形式的規範和提示,它體現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

  二、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精選25)

  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演講稿在演講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那麼,怎麼去寫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精選25篇),歡迎大家分享。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我今天國旗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我們人類社會的傳統美德。但是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鋪張浪費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吧,每天中、晚飯後,食堂裡幾隻裝剩菜剩飯的大桶裡堆積了許多米飯、剩菜;白天光線充足,總有幾間教室的燈還在那裡亮著;沒人使用,還聽見自來水嘩嘩地流著;剛吃完飯,就會有很多同學在學校的商店買零食吃這種種不正常的現象都讓我們心驚和心痛。我們大家共同行動起來,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1、牢固樹立“崇尚節約、反對浪費”的思想,人人以勤儉節約 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

  2、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即:節約每一滴水,水龍頭用後關閉,發現水管水箱有滴、漏水現象,要及時報告;節約每一度電,做到隨手關燈,人走電器關;節約每一張紙,節約每一粒米,用餐時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費;節約每一分錢,我們應該合理使用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每一分錢。

  3、各個中隊要積極開展“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主題班會,創 造性地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如開展“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比賽;引導廣大學生牢固樹立節約資源,人人有責的意識。

  各位老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 小事做起,真正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行為習慣,為建設節約型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2

老師們,同學們:

  你們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還能常在耳邊迴響嗎?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還能在心頭縈繞嗎?

  回顧身邊:在你我洗盤刷碗、洗臉刷牙、洗髮洗澡、沖洗廁所的時候,你我可曾想過,節約每一滴水?在你我使用電燈、電話、電腦、空調、飲水機、影印紙、公文紙的時候,我們做到節約了嗎?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便有“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歷史反覆證明了這個道理:奢”能敗國、敗家、敗自己。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也許有人會問:“現在我們的生活這樣好了,還需要勤儉節約嗎?”正確的回答是:“當然需要。”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精神。它不以物質是否豐富為前提。

  生活貧困要勤儉節約,生活富裕也要勤儉節約。俗話說:“坐吃山空。”歷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討過街頭。”的例子屢見不鮮。我國五代時期有李存審“贈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審出身貧困,40年為國征戰,100多次被敵箭射中骨頭。後來他做了大官,看見孩子們整天吃喝玩樂,從小嬌生慣養很不放心。他就把以前從骨頭中拔出的箭送給孩子們,並說:“當知爾父起家如此也。”

  今天,隨著我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勤儉節約的精神內涵更加豐富。勤儉節約要從今天做起,古人的話仍值得我們借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如果我們從今天起,節約每一滴水,天長日久,我們就能節約一個江河;節約每一張紙,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片森林;節約每一度電,日積月累,或許我們就可能節約一座小型發電站。

  在我們學校中,浪費水資源,浪費電能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水池邊的長流水,教室裡的長明燈···學校一個月的電費就有 元,水費 元。為了減少這些數字,只能從我們同學做起!關於節約,可以看看外國。日本每增加一萬美元GDP耗水208立方米,美國為514立方米,中國則高達5045立方米,是美國的近10倍、日本的24倍之多。如此巨大的差距意味著什麼?

  而10月25日是世界勤儉日。

  就讓我們從今天做起,把勤儉節約的美德傳承下去吧!

  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這次給大家帶來這次演講的學生xxx,很榮幸老師信任我能夠讓我來到這個臺上進行演講。節約一直是一個我們從小就能夠聽到家人和老師都給我們說的事情,也給我們講過節約的在重要性,包括我們在古代的一些詩篇上都能夠看到,古人也是這麼說的。其中有一篇極為有名的出現在了小學的語文教材上,憫農就是這樣的一首詩,整首詩下來說明了農民的不易,而其詩句的最後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是被作為很多地方的標語,宣揚大家要節約。事實也的確如此,如果大家去參與一次耕種的過程就知道這究竟有多麼辛苦了,即便是現在科技發達了,有收割機之類的機械化裝置了,但耕種依舊並不是一件特別輕鬆的事情,背後有許許多多要注意的地方,也需要自己細心的去照料。和大家說這些也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對我們平常都需要吃的糧食節約一點,在外面吃飯的時候,吃不完就打包,這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反而是節約的好行為。

  當然了除了節約糧食之外也有很多東西是需要我們節約使用的,比如水資源,雖然這個地球上大部分都是海洋,其他小部分才是陸地,但可供我們人體飲用的淡水資源卻並沒有這麼的多。甚至到現在地球上有很多水資源匱乏的地方是做不到一天洗一個澡的,而在夏天的我們可能一天都不止洗一個澡。對他們來說水是寶貴的,他們是可以做到一水多用的,一份水資源多次迴圈利用,以此達到節約的目的。而我們平常在家的時候卻經常是水龍頭開在哪裡有啥事要是不久,就先去把事情幹了在去關水龍頭。電也是一樣的,開啟房間的等卻是有可能忘記關掉燈就睡著了,而就這樣,這個燈泡也浪費了一晚上的電。或許在現在有電的時候我們還不會感覺到電的珍貴,但是等到停電的時候大家卻又會感覺格外的難熬,十分的想要電趕緊來。而在勤儉節約這一方面我們的哪些長輩要比我們做的不知道好多少,因為他們是真正的經歷過那種沒電的日子,也明白雖然一點電費雖然不貴,但是也沒必要浪費電費進行沒有必要的消耗。和大家講這麼多,也只是希望大家能夠記住這樣的一個事情,在未來的時候爭取做到勤儉節約,更美好世界是需要我們共同構成的。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現在資源浪費的現象是非常的嚴重的,所以勤儉節約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我們作為新一代的學生,祖國的未來,是不是應該要承擔起自己的一份責任呢?作為學生我們能夠做到的事情是有限的,但這並不代表著我們就可以袖手旁觀,什麼都不住。恰恰相反的是,我們應該努力的做到勤儉節約,這樣才能夠去帶動我們身邊的人一起勤儉節約,連我們小孩子都能夠做到的事情,他們大人又怎麼可能做不到呢?只有自己先成為了這樣的人,才有資格去勸說別人。

  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就應該做一個勤儉節約的人,不要覺得自己現在什麼能力都沒有,所以就不去做,這樣的想法只是逃避的藉口而已並不代表著我們真的就做不到了。那麼想要做到勤儉節約應該要怎麼做呢?勤儉節約又應該從哪裡開始做呢?在此之前,我們先要知道的是什麼才是勤儉節約,要做到勤儉節約應該要怎麼做。勤儉節約就是要勤勞的去學習,節儉的生活。這很難嗎?應該不吧,所以我們是很容易就能夠做到的吧。

  我們要勤勞的學習,這對我們是有好處的,我想同學們心裡應該都是清楚的,做人是不能夠懶惰的,作為學生就更不應該懶惰了,這樣是絕對不會有好的成績的。我們在生活中要做到節約,節約所有的資源,包括水資源,以及我們平常使用的課本、紙、筆等,這些都是我們應該要去節約的。不能因為現在的資源還很充足就隨意的浪費,同學們可以嘗試一天只用一張草稿紙,看你能夠堅持多久。這樣我想你們就能夠明白勤儉節約的重要性了吧。

  不要把我們現在什麼都做不了當做藉口,也不要把自己的能力不足當做藉口,只要我們想,就一定能夠做到的,所以不要再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了,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只是要看自己想不想做罷了。也正應該從現在開始,逐漸的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從現在開始做起,去做到勤儉節約,去節約我們能夠節約的資源。我相信同學們都行動起來了之後,就一定能夠做到的,我們的校園也一定會變得更加的美麗。

  我們作為學生,是必須要努力的去做到勤儉節約的,這樣我們才能夠成為一個有著美好的品德的學生,才能夠努力的讓我們身邊的人也做到勤儉節約。

  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5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盡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里,更顯得意義深長。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著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節約終究不只是小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變得很陌生,有些時候,節約成了小氣被人笑話,更有些時候,節儉卻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中華民族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們的節約意識卻反差很大。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白天亮著的電燈、水龍頭嘩嘩的流水、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我想,在家裡我們肯定能做到隨手關燈、關水,為什麼我們卻忽略了這些細節?關鍵是我們沒有將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並形成一種觀念。

  節約,是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這樣我們的地球家園才會永遠美麗富饒!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6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何謂勤儉節約?勤儉就是勤勞節儉,節約就是節省。自古以來,勤儉節約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儉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國家,甚至所有的人類。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

  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八個字作為修身之道;周恩來在吃完飯後總不忘夾一片菜葉將碗底擦一遍,再將菜葉吃掉;鄧小平一條灰褲子一穿就是好幾年,褲腳邊早已磨破,但他還是繼續穿。

  現在,人們無節制地開採礦物;隨隨便便地浪費食物;大手大腳地花費錢財。勤儉節約何在?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現在在哪兒呢?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表的一份報告,全球每年人類消費的食物有三分之一即13億噸受到損失或被浪費,總量相當於佔世界糧食生產的一半以上德國每年浪費的食品近1100萬噸。而德國人平均每年扔掉的近82公斤食物中,至少53公斤是可以避免浪費的;在英國,英國家庭每年扔掉的食品數量高達8300萬噸,其中被餐廳扔掉的食物每年至少40萬噸,價值約7.22億英鎊;中國2007年至2008年僅餐飲浪費的食物蛋白質就是800萬噸,相當於2.6億人一年所需;浪費脂肪300萬噸,相當於1.3億人一年所需。

  一粒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從自己做起,從我們做起,從大家做起。為了明日的藍天,讓我們一起勤儉節約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7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記得我剛踏入小學的大門,老師就教我們背誦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小,老師就教我們要勤儉節約!

  千百年來,勤儉節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李商隱有句名言“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是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

  有同學會問:“勤儉節約,我能做什麼?”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而事實上,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陽光明媚的日子,教室裡還亮著電燈;吃完飯,地上到處灑落著米粒;洗完手,衛生間水龍頭依然滴滴答答地響著,有時甚至還聽到嘩嘩的流水聲……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為什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關鍵是我們的腦中沒有節約的意識,更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並形成一種觀念。

  同學們,勤儉節約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恆的話題。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身邊不經意的小事做起,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一人一小步,將會帶動社會發展一大步!只有我們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我們的地球家園才會永遠美麗富饒!同學們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節約型校園、節約型家庭而努力吧!

  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8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勤儉節約,從我做起“,這個話題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古代就有“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的說法。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勤儉節約的重要。也許有的同學會不屑一顧:又要講大道理了,那麼今天在這裡,我就先和同學們一起算一組生活中的計算題:1×60等於多少?60×60等於多少?3600×24又等於多少?是86400,86400×365又等於多少?數字很大吧,應該是3153萬6千。那麼這組資料說明什麼問題?我們假設一個沒關緊水龍頭一秒鐘滴一滴水,一分鐘60滴,一小時3600滴,一天86400滴,一年3153萬6千滴水。同學們,我國大約有億個家庭,會有多少個水龍頭?全國這麼多學校會有多少個水龍頭?每天又有多少個水龍頭在滴水 ……那會浪費多少滴水?這將會是個天文數字,我們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難道現在你還會總以為這一點浪費不算什麼嗎?

  細心觀察我們生活的周圍,我們學習的校園,浪費現象隨處可見:關不緊的水龍頭、白天亮著的電燈、飯桌上倒掉的飯菜等等。在我們中國,一件小事如果乘上13億人口就是大事,如果每人浪費一點資源,加起來就非同尋常,如果每人節約一點資源,加起來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總體是提高了,同學們的家庭條件也優越了,所以很多人就認為就不需要勤儉節約了,但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浪費一點就少了一點,要知道,有些東西並不是金錢可以買到的。另外,從我國目前的國情來看,人口多,底子薄,貧富發展還不平衡,至今還有一部分人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如果十三億人每人節約一粒糧,節省一分錢,節約一滴水,那將是一筆多麼大的財富!若將這筆財富拿去支援貧困地區,我國又怎麼會落後呢?

  同學們,地球上的每一種資源都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它不是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你就是再富也要養成節約的意識,因為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應該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請記住:你與我,是浪花裡的一滴水,無數滴水匯聚起來,是澎湃洶湧的浪濤,是波瀾壯闊的大海!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無數個有限組合起來,便是無限,這個無限,便是無堅不摧的力量!海爾總裁張瑞敏說過這樣的話:不簡單,就是將簡單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將容易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對。只要大家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牢固樹立節約意識,同學們,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入手吧,把節約落到實處,那麼對於我們學校以及整個社會來說,那將是一筆可觀的財富。

  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下午好!

  我是xxx,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是多麼好的一種美德,我們應該去繼承下來的。不管現在的生活是有多好,這種美德都應該去保持,要知道我們能有現在的好生活,都是爸媽勤儉節約出來的,是他們節約糧食和勤勞工作才能換來今天的生活。那我們作為兒女的,不說像他們那樣節約,那至少也不要去浪費,我們就應該從自己做起,從我做起,才能真正的去節約。

  今天的時代,我們不會在吃不飽飯,也不會挨凍了,但是我們依舊不能忘記勤儉節約的好。生活中,我們在外面吃飯的時候,總是不小心就點多了,可是又吃不完,如果直接就扔在飯店不要了,那飯店的服務員也是直接倒掉的,這是很可惜的,也很浪費,那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在點才菜的時候少點一點呢?為什麼吃不完不打包帶回家吃呢?原本我們就是能夠做到節約的,也可以不浪費的,而造成浪費的也是我我們自己,那為什麼就不能從我們自己做起呢?所以浪費的根源就是我們自己。

  再說到勤儉,生而為人,我們本就應該去勞動,就算現在的我們還小,但是也不是我們不勤勞的藉口。人雖然小,可是我們依舊能夠做些事情去避免這種事情發生的。勤儉靠的就是自己,做事勤快一點,花錢節儉一點,我們的生活也不會差,反而還有可能會更好,因為先苦後甜呀。我們的父母可以,那我們也是可以的。生活再好,也不能過度的奢侈,該節儉的地方就要節儉,該勤快的時候就要勤快。節約從來都不可恥,相反浪費才令人可恥。我們所用的和所吃的都是他人用汗水換來的,我們就那樣去浪費,才是對他人的勞動成果的不尊重。

  所以同學們,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從這一刻開始做起,以後一定會為自己的這個舉措而感到慶幸的。現在我們都是學生,靠的還是家人,為此也不能做一個過度的奢侈的人和浪費的人,而應該去做一個懂的珍惜糧食的人,懂得去節約的人,還要做一個勤快的人,因為到哪勤快的人都不會很差啊,能夠自力更生,可以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下去。那我們也應該如此,從一點一滴做起,努力的去做好個人的事情。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10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xxx,今天在這裡進行演講,很開心自己有這樣一次機會站在這裡做我的演講,感謝老師和各位同學的支援。那麼我將去進行的演講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兒女的傳統美德,是我們要去傳承下去的。這個美德不是說說就行的,一定要去身體力行才可以。勤儉節約就是要從我做起,從我們自己做起,才是最好的。大家看,如果人人都勤儉又節約,我們的資源和環境是不是都能變得更好一點,一定不會是現在這樣的。當前地球上的資源雖然還夠我們生存,但是未來還有那麼長,我們還會有子孫,是不能保證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的資源夠用的,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發展下去,我們必須勤儉節約,只有如此,才會讓生活迴歸平衡。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見浪費糧食的人,也經常看見浪費資源的行為,這些事情明明就是可以制止的,為何要讓它發生呢?從我做起,怎麼去做呢?比如,我們在吃飯的時候,吃多少就打多少的飯菜,不要看見飯菜多,你就覺得不打給自己就浪費了,我們可以先盛自己需要的,不夠再去新增,這樣就不會造成過多而浪費的現象了。做一個節儉的人,不要做一個奢靡的人。我們把生活過的簡單幸福就好,不必要去跟他人攀比,每個人的家庭和生活條件都是不一樣的,一味的攀比只會給自己帶去沉重的金錢壓力,只會讓生活的幸福度下降,何必呢?即使條件比別人差,不代表會一直差那我們就努力一定,勤奮一點,為未來美好的生活做準備。勤儉節約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相反它是值得讚賞和歌頌的,勤儉持家是可以幫助家庭維護家底的。我相信踏實生活,節約用錢,以後的生活是一定會好的。

  同學們,勤儉節約作為一種美德,我們一定要去做到,而且是自己得做到,只有這樣,才能給他人做一個好榜樣。現在的我們能夠做到勤儉和節約,長大以後才會持家,才會守護好家庭。保持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我們的環境會變好,資源可以被儲存,不會平白的浪費,也就可以維持我們生存的更久。那麼從今天開始,我們一起做一個勤儉節約的人,為更長久的生存貢獻力量。

  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1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迴響。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比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曾幾何時,一位偉人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著幾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勤儉節約、艱苦創業”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命題,如今重又被賦予新的歷史使命和戰略意義。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富國強民的必由之路,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精神。它不以物質是否豐富為前提。生活貧困要勤儉節約,生活富裕也更要勤儉節約。俗話說:“坐吃山空。”歷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討過街頭”的例子屢見不鮮。古人的話仍值得我們借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意思是說勤儉節約是美德中最大的美德,奢侈是罪惡中最大的罪惡。今天,隨著我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勤儉節約的精神內涵更加豐富。勤儉節約要從今天做起,有人問:“我們小學生能做什麼?”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請記住:你與我,是浪花裡的一滴水,無數滴水匯聚起來,會是洶湧澎湃的浪濤,才有波瀾壯闊的大海!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無數個有限組合起來,便是無限,便會有無堅不摧的力量!回顧一下從身邊流走的每一滴水:在你我洗盤刷碗、洗臉刷牙、洗髮洗澡、沖洗廁所的時候,你我可曾想過,節約每一滴水?在你我使用電燈、電話、電腦、空調、飲水機、紙張的時候,我們做到節約了嗎?如果我們從今天起,節約每一滴水,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個江河;節約每一張紙,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片森林;節約每一度電,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座小型發電站。

  節約無小事,卻從小事做起。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同樣,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學校是難以持續發展的。因此,在公學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仍要牢記:“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12

敬愛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是四(10)班的黃澤宇,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勤儉是什麼? 是一種操守,是一種品行,是一種素養,更是一種品德。無論是貧窮落後的古代還是高度發達的現代文明我們都需要它,因為那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對過度消費的抵制。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國有14億人口,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分錢,全國14億人一天就能節約1400萬元,一年就能節約大約50億元,這筆錢可以新建5000所希望學校,能讓近千萬個失學孩子重返校園。

  節約一粒糧食,就是節約一片富饒的土地;節約一滴水,就是節約一畔清澈的湖澤;節約一度電,就是節約一座充盈的礦山;節約一張紙,就是節約一片美麗的森林。作為與時俱進的小學生,我們就是要從舉手之勞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這樣我們的地球家園才會永遠美麗富饒!

  同學們,為了祖國的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人更美,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吧!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1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但在物質生活日漸富裕的今天,恐怕沒有幾個人記得這個日子了吧。勤儉這個曾經被普遍推崇的品格,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遺忘。有人認為勤儉丟面子失風度,把鋪張浪費當成炫耀的資本,盲目攀比擺闊鬥富的這些行為,與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截然相反,令人感到悲哀。

  錢財花了可以再掙,但資源耗盡卻很難彌補,據統計,北京市僅一年的洗車耗水量,就相當於一個多昆明湖或6個北海的蓄水量;中國人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一年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14億中國人1年約消耗掉450億套一次性餐具,這意味著每天就用掉近1億3000萬雙一次性筷子,為滿足大市場需求,中國平均每天就要有近100畝的林地遭到砍伐,面積相當於100個橄欖球場。

  前段時間學校舉行了光碟贏水果的活動,在那次活動中,大多數同學都拿到了水果,這是值得表揚的。但是又有幾人將勤儉習慣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呢?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國有14億人口,每人每天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粒米,對於那些缺乏資源和貧困地區的人們來說,就是巨大的貢獻。最重要的是勤儉省下的不僅僅是物質財富,更是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

  今天我們向全校師生髮出倡議:

  一、節約每一度電,及時關掉所有電源開關,做到人離斷電。

  二、節約每一滴水,洗手時應縮短用水時間,見到滴水的水龍頭應及時擰緊,做到人走斷流,養成愛水惜水節水的良好習慣。

  三、節約每一粒米,文明用餐節約糧食,不挑食,不隨意剩飯菜。

  四、節約每一張紙,規範書寫節約用紙,不隨意丟棄未用完的空白紙,儘量少用餐巾紙,多用手絹和抹布,提倡雙面用紙,儘量在電子媒介上修改文稿,減少紙質資料,控制紙張消耗。

  現在文明推崇勤儉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國家發展離不開消耗,更離不開勤儉。勤儉是一種操守,是一種品行,是一種素養,是一種美德。李商隱曾經說過,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老師們,同學們,為了祖國的繁榮未來,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1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世界上所有的資源都不會是用不完,取不盡的,不管是對於什麼樣的資源,我們都要懂得去節約使用,勤儉節約,杜絕浪費,從我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這也是我今天演講的主題,希望透過這次的演講,我們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勤儉節約。

  其實我們本身就有很多的浪費資源的表現,浪費也是隨處可見的,所以我們不僅僅需要去懂得勤儉節約,更重要的是需要去建立這種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的思想和態度,從自己內心深處去下意識的做好這些,並且願意去號召自己的身邊人也一起參與到節約行動當中來,其實身邊很多的小事只要做好了就是勤儉節約的表現,我們只是沒去注意,只要當我們足夠的注意自己生活當中的細節,就一定可以做好,以下也是我對自己以及我們所有人之後的一些要求,希望我們都可以去認真的遵守和做好。

  1、在洗臉的時候用盆接水,用杯子接水刷牙,不要讓水一直在留,從生活當中的小事去節約用水,洗臉的水也可以再次利用,用來澆花沖廁所都是可以的,個人獨自的力量不夠強大,一個家庭也是很微弱的,但是隻要我們所有人,所以家庭都齊心協力的去做,將會為我們的地球節約多少的水資源可想而知。

  2、出來隨手關燈,在白天光線充足的時候也不要將燈一直開啟,珍惜用電,節約用電,做到隨手關燈的好習慣。

  3、杜絕浪費食物,做到真正的光碟行動,將盤中的食物都盡力的吃完,不要存在浪費食物的行為,要懂得粒粒皆辛苦的不易,珍惜現在美好生活的來源。

  4、少用一次性塑膠袋或是筷子,儘可能的重複使用,減少塑膠打包盒,一次性消耗用品的使用和浪費。

  5、珍惜使用生活當中的所有資源,不要因為覺得很好或是其他的原因,就去選擇肆意的使用,隨意浪費資源和物品。

  6、看到身邊出現浪費的行為也要及時的制止,從自己做起,號召身邊每一個人都加入到勤儉節約的行列當中來。

  我堅信,只要我們所有人的心中都有這樣的意識,我們身邊就不會再出現任何的浪費行為,我們自己的力量不大,但是所有人的力量加起來是無窮大的,所以我們應該首先從自己本身做起,從現在做起,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和號召所有的人,共同為我們美好的世界和未來努力,在生活當中只需要付出自己的一點點力量就可以做好,所有從現在這一刻開始,讓我們去學會勤儉節約,樹立意識,做好自己。

  我想要說的都已經講完了,我們一起加油吧!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15

老師們,同學們:

  你們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如果任意浪費水資源,那麼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將是我們的眼淚。”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這則發人深省的公益廣告嗎?

  水、空氣與陽光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源。生活中,衣、食、住、行哪樣離得開水?從前,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知道去愛惜,而浪費揮霍,但同學們是否知道我國水資源人均佔有量並不豐富,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約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水的缺口越來越大,現在全國有400多個城市缺水,缺水較嚴重的城市有110多個。今天的我們要保護水資源,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因為失去了水,就失去了綠色、生命和希望。

  近來,在我國西南地區出現了歷史罕見的特大幹旱,給當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前幾周,在我們學校也開展了“一人一瓶水,愛心送旱區”活動,要求全體少先隊員每人捐贈一元錢來支援災區人民,在次此活動中,湧現出了很多風格高尚的同學,他們有的捐贈了5元、有的捐贈了十元錢,有的同學甚至捐獻了20元,50元!其中:

  一、一中隊趙見利捐50元,崔文瑤捐20元;一、二中隊趙雅楠捐25元;崔雲婷、李旭輝捐贈20元;

  二、一中隊莊永旭捐20元;

  三、二中隊崔學博同學捐30元、于思佳捐20元;,

  四、一中隊郭俊廷捐20元;

  五、一中隊丁常泰捐20元;

  六、二中隊考蘊輝、張瑞分別捐20元… …,這不僅僅是幾十倍的捐款,分明是對災區人民奉獻出幾十倍的愛心!

  魚兒跳躍,鴨鵝嬉鬧,蛙聲不斷,流水潺潺……同學們,為了還世界一份恬淡與自然,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同時告訴身邊的親人朋友:請隨手關緊水龍頭,節約用水、合理用水、保護水資源,讓我們的家園永遠有碧水藍天!

  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16

  看到我坐在玩具堆裡又在修補那些破舊的玩具,媽媽再一次笑我是“小摳門兒”、“破爛王”,說我完美地繼承了外婆的光榮傳統——外婆一輩子勤儉節約,一輩子都“不捨得”,針頭線腦不捨得扔,漂亮的新衣服不捨得穿,傢俱電器用了幾十年都不捨得換——而我,也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趨勢:從小到大,玩具破得散了架我也不嫌棄,修修補補照樣當寶貝一般;穿衣服,新的、舊的、打補丁的(當然,“補丁服”媽媽可從不讓我穿出家門),從不挑揀,我可不是那種“喜新厭舊”之人;一日三餐,粗的、細的、米飯、饅頭、紅薯、土豆、牛排、大蝦,有啥吃啥,每頓飯我都吃得香著呢,所以媽媽既為我“好養活”而高興,又很有些為我的“小胖”而煩惱!

  外婆常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精打細算,才能油鹽不斷”。她時時強調“節約”二字,並身體力行,帶頭節約用水、節省用電、不鋪張浪費、不亂花錢。在家裡,我便也習慣了不挑食不剩飯,將看過的報紙、用過的草稿紙收集起來,也會用淘米水洗碗、澆花,用洗衣服的水拖地,用洗過菜的水沖廁所,隨手關燈、關電源,減少空調、電器的使用……就是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在潛移默化中讓我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上週,美術老師要求帶8個牙膏盒,好些家長只好臨時去超市買一大堆牙膏回來,可我呢,平時收集的`這些盒子可真就派上用場了呢!

  這學期學校也要求我們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5月5日,我們還在申琪媽媽的組織下來到嶽麓山開展了這一主題的親子活動,我們沿途撿拾可回收垃圾,還向路人宣傳“節約”意識、派發我們自制的的精美卡片。午餐是最有趣、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同學們真正體會到了“光碟”行動的意義——能吃的一星半點都沒剩下!大家開心地說,如果盤子能吃的話,估計也會被我們搶著啃掉的!

  從小,我們就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天透過這些身邊的小事,使我更加了解到勤儉節約不僅是一種傳統的美德,它更是一種深沉的智慧。“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它需要一沙一石的凝聚,一草一木的積累。勤儉節約不光是節約能源、節約時間、節約成本、節約金錢,它也蘊含著生命中的哲理。一個懂得勤儉節約的人,他一定是生活中的智者,一定是位勤于思考、善於制定計劃的人;一個懂得勤儉節約的人,他也一定會科學地管理自己的時間與金錢,不揮霍不浪費,用最明智的方法利用他一生所擁有的最寶貴的資源。

  有人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旦習慣了大手大腳胡亂花費,若想再回到以前艱苦樸素的階段,那會是多麼痛苦與艱難的事情!要我說,勤儉節約並不需要藉助很強大的外力,有時它很可能只要我們在適當的時候提醒自己“稍微克制一下”而已——珍惜每一粒糧食、節約每一滴水、節省每一度電、合理利用每一張紙、少買一件衣服、少點一個菜、少開一天車……勤儉節約,有時候就是舉手之勞,有時候只在一念之間!

  一個人就像一滴水,一滴水的力量是微弱的,但無數滴水便能凝結成一朵浪花,千萬朵浪花就能彙集成波濤洶湧的大海!一個人的力量微弱的,但無數人的力量便會凝聚成無堅不摧的強大能量。

  勤儉是美德,節約無小事!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將“勤儉節約”這一傳統美德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1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五年級五班的趙xx,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時候老師和父母就教育我們要節省每一粒米,我們吃的每一口糧食都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澆灌的。

  有的同學會說,那時國家窮,所以需要勤儉,現在經濟發達,人們生活富裕,不需要節約了。

  我看到校園中:有的同學把吃了幾口的香蕉扔到垃圾箱裡,美其名曰不好吃;把吃了一半的飯菜倒掉,理直氣壯地說我需要減肥;衝拖把時把水龍頭開的好大,冠冕堂皇的說水小了衝不乾淨;我看個別老師的辦公室並沒有人,但是燈還一直亮著。

  我們的一頓飯,凝聚了多少人的汗水啊。農伯伯頂烈日,冒風雨;食堂叔叔阿姨,買菜、揀菜、洗菜、炒菜,熱騰騰的飯菜送到我們手中時,多少人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我們怎麼能不好好珍惜呢?

  我國雖是一個人口大國,但是水資源並不豐富,人均可用淡水排在全球后列,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節約用水,千萬不要等到人類最後一滴水是我們的眼淚。

  據說一棵二十歲的樹可造3000張A4紙,所以同學們請不要浪費紙張,用完的作業本背面可以再當草稿紙。

  我上網查了一下人均發電量僅有900千瓦·時,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所以老師和同學們都要節約用電,我還想建議上官市長能不能從節約電力的角度,把西安市各大建築上的美觀裝飾燈關掉,還西安一個真正的夜晚。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如果每人每天節約1分錢,全國14億中國人就能節約1400萬,一年就能節約50多億。親愛的同學們,勤儉不是小氣,而是一種文明。就讓我們從今天做起,把勤儉節約的美德傳承下去吧!

  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18

老師們,同學們:

  你們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如果任意浪費水資源,那麼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將是我們的眼淚。”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這則發人深省的公益廣告嗎?

  水、空氣與陽光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源。生活中,衣、食、住、行哪樣離得開水?從前,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知道去愛惜,而浪費揮霍,但同學們是否知道我國水資源人均佔有量並不豐富,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約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水的缺口越來越大,現在全國有400多個城市缺水,缺水較嚴重的城市有110多個。今天的我們要保護水資源,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因為失去了水,就失去了綠色、生命和希望。

  近來,在我國西南地區出現了歷史罕見的特大幹旱,給當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前幾周,在我們學校也開展了“一人一瓶水,愛心送旱區”活動,要求全體少先隊員每人捐贈一元錢來支援災區人民,在次此活動中,湧現出了很多風格高尚的同學,他們有的捐贈了5元、有的捐贈了十元錢,有的同學甚至捐獻了20元,50元!其中:一、一中隊趙見利捐50元,崔文瑤捐20元;一、二中隊趙雅楠捐25元;崔雲婷、李旭輝捐贈20元;二、一中隊莊永旭捐20元;二、二中隊崔學博同學捐30元、于思佳捐20元;,三、一中隊郭俊廷捐20元;四、一中隊丁常泰捐20元;六、二中隊考蘊輝、張瑞分別捐20元… …,這不僅僅是幾十倍的捐款,分明是對災區人民奉獻出幾十倍的愛心!

  魚兒跳躍,鴨鵝嬉鬧,蛙聲不斷,流水潺潺……同學們,為了還世界一份恬淡與自然,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同時告訴身邊的親人朋友:請隨手關緊水龍頭,節約用水、合理用水、保護水資源,讓我們的家園永遠有碧水藍天!

  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主持:)同學們,為了保護我們的地球,我們還要保護好其他的資源,在生活中注意節約用電,節約用紙,能做到:

  (演講)

  1、根據天氣陰暗情況及時開關燈,放學前把飲水機關掉,天氣熱了,儘量開窗通風,不開風扇。

  2、愛護書本,不亂撕亂畫,節約用紙。

  3、愛惜糧食,不浪費一粒米。

  (主持:)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讓我們從自身做起,節約一張紙、一度電、一粒米、一分錢 ,把“節約”堅持到底!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19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的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勤儉節約是美德。

  古人很早就認識到節能強國、儉能養德的道理,從而持之以恆地提倡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經過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同學們的家庭條件優越了,是不是再也不需要勤儉節約了呢?要說富裕有錢吧,在我們中國莫過於港臺的富商了。在他們的生活中處處體現節儉,在他們的家教中,時時不忘艱苦奮鬥的灌輸。是不是這些富商們視錢如命,小氣吝嗇呢?不是他們在支援內地建設、辦學校、賑災捐款方面慷慨大方,出手闊綽,往往數目驚人。這與他們在生活消費上的精打細算形成強烈的對比。所以,理智告訴我們,勤儉節約的作風不能丟,歷史和現實昭示著我們,艱苦樸素的傳統不能忘,正如*所說:“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勤儉節約。”從我國的國情來看,人口多,底子薄,貧富發展還不平衡,至今還有很多人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因貧困而失學的兒童大量存在。如果十三億人每人節約一粒糧,節省一分錢,節約一滴水,那將是一筆多麼大的財富啊!若將這筆財富拿去支援貧困地區,我國又怎會有落後可言。從我們個人的成長來說,如果從小養成了揮霍的惡習,吃慣、用慣,長大了就會好吃懶做,往往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作為學生,我們除了要學習好文化科學知識外,還要很好地宏揚先輩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培養這種美德呢?這要與我們平時的生活相聯絡,具體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作起:

  1、花錢要有節制。亂花錢的現象在我們同學之中普遍存在。許多同學用錢出手大方,買零食、買玩具、打遊戲、上網咖,出手之大方,似乎這錢是天上掉下來的,當你掏錢之時你是否想過這裡面飽含了父母的多少血汗……我們平時的零用錢該用的時候用,不該用的時候節省下來,用於自己的學習費用,減輕父母的負擔。也可以捐贈給貧困地區,幫助失學的孩子重返校園,這多麼有意義呀。

  2、要愛惜學習用品。有的同學在學習上不注意節儉,他們有的把好好的橡皮用小刀切碎,有的把好好的本子撕掉摺紙飛機,有的到講臺前拿粉筆頭打著玩。學習用品是花錢買來的,平時不注意節儉,積少成多也會造成浪費。

  3、愛惜糧食,節約能源。每天飯後食堂門口的垃圾桶滿是大家倒的剩飯剩菜,同學們,當你準備把一大碗飯菜倒掉的時候,你有沒有想想災區人民連飯都吃不飽;當你大開水龍頭懶得去關掉的時候,你應該想想世界水資源枯竭的問題;有的同學就做的很好,吃飯時,不浪費一粒糧食;用完水後立即關好水龍頭,不浪費一滴水;雨過天晴後,及時關掉電燈,不浪費一度電;

  4、不挑吃穿,同學之間不互相攀比。不向父母提出不符現實的過高要求。

  同學們:勤儉節約是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民族不可缺少的思想品質,讓我們對著國旗宣誓:不忘先烈志接過傳*,從我作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宏揚先輩勤儉節約的美德,從小樹立“節約光榮,浪費恥辱”的觀念,人人都成為品學兼優,思想、精神、人格健全的好學生。

  早上好,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學會消費,學會生活》

  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常言道:“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的美德,也是一個人道德高尚的具體表現。回顧歷史,毛澤東、周恩來等美德,也是一個人道德,也是一個人道德高尚的具體表現。回顧歷史,毛澤東、周恩來等偉人,雖身居高位,卻一生過著簡樸生活,艱苦奮鬥,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現在不少同學手中都有零花錢,這錢包裡飽含著家長的辛勤勞作,我們要體貼家長,學會正確消費,培養自己的理財能力。我們要學會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零用錢,將其中一部分用於購買必要的學習、生活用品和有益的課外書籍,將剩餘的部分積攢起來,積少成多,為自己今後的學習、生活儲備資金。我們每個人都是消費者,我們當中有一部分同學沒有正確的消費觀念,喜歡在那些小商販攤上買零食。要知道,那些小商販的商品很多不符合衛生標準,會影響身體健康。作為學生倡議做一個綠色、科學、理性的消費者。

  同學們,勤儉節約的美德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勤儉節約,學會生活,為做一個節約型的學生努力吧!

  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20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講勤儉,知節約,人人爭當節約小明星》。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迴響。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曾幾何時,偉大x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著幾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富國強民的必由之路。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在用完餐後,將你不喜歡的飯菜統統倒掉;在用完水後是否忘記關緊水龍頭,或是忘記關閉人走樓空後的電燈,其實同學們這些事情就是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像指縫中的流水,在不經意間流過。

  一杯水,一粒米,雖然是不起眼的一點一滴,但是積聚起來就是一個海洋,一個糧倉。同學們,學校就是我們的家,而我們大家就是其中的一個成員,校園裡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一滴水一度電都需要我們的愛護與珍惜。保護公共財物,隨手關水,關燈,雖然是不起眼的細節,卻體現了我們美好的品德。為此,我代表四四班同學向大家提出如下倡議:

  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每一張紙,愛護每一件公物,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讓我們在春風的吹拂下,同心協力,共同建立節約型社會和諧校園。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21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後天,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今天,我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就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在物質生活日漸富裕的今天,“勤儉”這個曾經被普遍推崇的品格,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遺忘。有的人認為節儉丟面子、失風度,把鋪張浪費當成顯示身份地位的象徵,盲目攀比、擺闊、鬥富……這些現象與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相距甚遠,令人心痛。

  錢財花了也許可以再掙,但資源用了卻不可再生。僅2008年我國一次性筷子平均每天的使用量就達900萬雙,相當於要砍掉1800棵生長了至少15年的大樹。請大家想一想,算一算,咱們要種多少棵樹才能供得上這樣砍呢?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國有13億人口,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分錢,全國13億人一天就能節約1300萬元,一年就能節約大約50億元,這筆錢可以新建5000所希望學校,能讓近千萬個失學孩子重返校園。

  最重要的是,勤儉省下的不僅是物質財富,而且是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

  今天,我們向全校師生髮出的倡議:

  1、節約每一度電。及時關掉所有電源開關,包括日光燈、電腦、飲水機、電視機等,做到“人走燈滅,人離斷電”。特別是電子備課的老師,每天下班前要及時關閉電腦。

  2、節約每一滴水。不大開水龍頭。洗手,洗餐具時應縮短用水時間,用完水後或見到滴水的水龍頭,應及時擰緊,嚴格做到“人走斷流”,嚴防跑、冒、滴、漏,養成愛水、惜水、節水的良好習慣。

  3、節約每一粒米。文明用餐,節約糧食,不挑食,不隨便丟棄剩飯菜,在飯店吃飯時,吃不完的食物要打包帶走。

  4、節約每一張紙。規範書寫作業,節約用紙,不隨便丟棄沒寫完的作業本和空白紙,能做草稿紙的要留著做草稿紙,提倡雙面用紙。儘量少用餐巾紙,多用手絹和抹布。充分利用現代化辦公手段,儘量在電子媒介上修改文稿,減少紙質檔案資料,控制紙張消耗。

  5、節約每一本書。把自己閒置的課外書和學習輔導書送給比自己年級低或貧困地區的小同學繼續使用,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一本書的作用。

  現代文明推崇勤儉,那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社會要進步,國家要發展,這一切都離不開消耗,但這一切,更離不開勤儉。

  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現代文明的內在訴求。

  勤儉,是一種操守,是一種品行,是一種素養,是一種美德。

  老師們,同學們,為了祖國的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人更美,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吧!

  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2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10月31日是世界節儉日。所以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常言道:"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是奔向富裕生活的必經之路;勤儉節約也是體現個人素養的鑑金石。

  我 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父母的寶貝,從小生活在蜜罐裡,成長在關愛中,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例子不勝列舉。生活雖然富足,但我們千萬不能忘記古人有訓"一粥一 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勤勞"可以創造財富;"節儉"可以聚集財富。無論在哪個時代,勤儉總是被看作持家立業的根本、安邦定國的 保證。勤儉不是吝嗇,也不是守財奴的代名詞。勤儉就應該是像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說的那樣:"應該用的錢,百萬千萬也不要吝嗇,不應該用的錢,一分也不要浪 費。"陳嘉庚先生一生勤勉,不斷髮展自己的事業,成了一位大實業家。他擁有千萬家財,卻生活簡樸;住的兩層樓房,穿的衣服樸素,還給自己定了很低的伙食標 準。他自己捨不得多花一分錢,卻散盡家財辦教育,創辦了規模宏大的集美學村和遠近聞名的廈門大學,創辦和資助了近百所學校,為祖國培養了大批人才;勤儉不 是小氣,而是一種"世界通用"的美德。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日常生活簡樸節約,他認為,不管是富足還是貧窮,一個人只有當他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錢,他才有可 能事業有成;致富不忘本,這就是一個人的品德和素質!這些小故事、這些擁有無盡財富的人用自己的言行舉止為新時代的勤儉作了註解,反觀我們身邊的人,有時 候可能會想口袋裡的零用錢是長輩給我的就是我的了,愛怎麼用就怎麼用,別人管不著!五花八門的文具用品買了一大堆,真正能用的卻不多,傳達室裡的衣服、紅 領巾、體育用品等都沒人認領……看著這些被同學們遺棄的物品,也許我們把這些浪費的錢可以花得更有意義,或許可以買一套好書,或許可以資助一個貧困孩子讀 一學期的書……原來,勤儉並不難,有時候就是舉手之勞,有時候就是轉念之間。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看似微不足道的一點浪費,就像"蟻穴"一樣侵蝕著立國的根基。我們要以勤儉節約為榮,以奢侈浪費為恥!如果我們節約每一滴水,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條江河;節約每一張紙,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片森林;節約每一度電,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座小型發電站。那麼,就讓我們從今天起,把勤儉節約的美德傳承下去!從身邊做起,從一元錢、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一枝筆、一張紙、一本書、一塊像皮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讓勤儉節約的精神滲透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伴隨我們的一生!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2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它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古人說:力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縱覽全球,許多國家,包括很多的發達國家,都把節約奉為立國之本,為此聯合國專門把每年的10月31日定為“世界勤儉日”,提醒並要求人們在新世紀仍然不要忘記艱苦樸素、勤儉節約。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然而,當我們將目光聚焦在校園內外的時候,我們的心總有些陣陣作疼:偌大的教室空無一人,一盞盞日光燈依舊與明亮的太陽光爭寵;洗手間外的水龍頭,總會因為有人忘了關而嗚嗚哭泣;紙簍裡的白紙氣憤地說:“我身上能寫1000多字呢!”,多少可以再利用的紙張就這麼戀戀不捨的退出歷史舞臺;吃飯時不經意間倒掉不合自己胃口的飯菜;上學放學前後,總會有很多同學在校外的商店、攤點上排隊買零食吃……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很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同學們,還記得那則發人深省的公益廣告嗎?“如果任意浪費水資源,那麼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將是我們的眼淚。”想一想如果都浪費,不節約的話,後果是多麼的可怕!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古老的詩,我們都會背誦,它世世代代告誡我們,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勤儉節約被很多人忽視,有時候節約還被人笑話,節儉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一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由此我想到了一向以“小氣”聞名的日本豐田汽車公司。他們的“小氣”讓人震憾。為了節約用水,豐田公司的員工將抽水馬桶裡放三塊磚,以節約沖水量;筆記用紙正面書寫完後,裁成四段訂成小冊子,反面再作便條紙使用;一隻手套破了,只換一隻,另一隻破了再換;員工上班時,如要離開工作崗位三步以上,一律自覺的跑步;有時候真覺得不可思議,偌大的一個世界知名企業,還這麼小氣,還在乎這麼一點點浪費嗎?但是,對於豐田來說,“聚沙可成塔,積水可成淵”,正是由於豐田汽車公司員工的這種“小氣”,才成就了豐田公司今天的輝煌。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如果我們每人每天浪費一元錢,那麼全中國一天就會浪費十三億元啊!這數字多麼令人震驚啊!所以,即使微不足道的一元錢我們也不應該浪費。那麼今天在這裡,我就先和同學們一起算一組生活中的計算題:1×60等於多少?60×60等於多少?3600×24又等於多少?是86400,86400×365又等於多少?數字很大吧,應該是3153萬6千。那麼這組資料說明什麼問題?我們假設一個沒關緊的水龍頭,一秒鐘滴一滴水,一分鐘60滴,一小時3600滴,一天86400滴,一年3153萬6千滴水。同學們,我國大約有3.7億個家庭,會有多少個水龍頭?全國這麼多學校會有多少個水龍頭?每天又有多少個水龍頭在滴水……那會浪費多少滴水?這將會是個天文數字,我們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面對如此觸目驚心的數字,難道現在你還會總以為這一點浪費不算什麼嗎?

  作為與時俱進的中學生,我們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同學們的家庭條件也優越了,所以很多人就認為就不需要勤儉節約了,但是,我們應該知道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能源也很匱乏。所以,我們應懷著以天下為己任的宏偉情懷,懷著對時代的責任感,傳承勤儉節約的美德,從我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把勤儉自覺落實到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比如,無論在校內還是校外,不開無人燈、無人電腦、無人電視,出操、午休、室外課、課外活動等時間裡,教室內應及時關燈、關電風扇等等。

  有人說,節約不是貧窮的標誌,它是全人類的一種責任,它應該是全球每一個公民應具備的素質。作為一名學生我們首先要從身邊做起,從一元錢、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一支筆、一張紙、一本書、一塊橡皮做起,不比闊氣比志氣,增強節約意識,改掉不良陋習,杜絕鋪張浪費,做到身體力行,營造人人把節約當成“舉手之勞”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讓勤儉節約的精神滲透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讓節約成為一種時尚”。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相信有廣大師生的積極參與,有我們全體學子的優良素質作基礎,我們校園的節約風尚,一定會蔚然成風!記住:節約校園,從我做起!

  我的講話結束,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2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初一年級xx班級裡的一名同學,我叫xx。也是一名學生會里的幹部,作為學生會里的一名幹部,我很高興今天能在活動的現場給大家帶來一篇演講稿。我今天要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希望大家能在今天的這個演講裡,領悟到一些實際而有用的東西。

  來到學校才剛剛半年的時間,在我值日的過程中,我就發現了我們學校裡有很多同學都存在著鋪張浪費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還十分的嚴重。比如,在食堂吃飯的時候,很多同學的碗裡都會剩下一大半的飯菜沒有吃完,掉在桌子上,椅子上的飯粒也到處都是。這儼然就是不珍惜糧食的表現,沒有一點勤儉節約的意識。還比如,在學校的小賣部裡,我發現很多的同學一下課就拿著錢跑過來買零食買玩具,並且買完之後就又丟在了一旁,看到其他同學買了不一樣的,就又要跟著去買。這根本就是拿父母的錢不當錢的行為,同學們,要知道父母掙這些錢真的很不容易,你花的時候,就只需要小手一揮,但是你知道,我們父母掙的時候,費了多大勁,流了多少汗嗎?

  其實說實話,作為一名初一的學弟來說,我是沒有太多的資本來說這樣的話,但是作為學生會里的一名幹部,我覺得我還是有資格跟同學們提以下幾點意見:

  第一,我希望,在今後,同學們吃飯的時候,不要把飯菜打的這麼滿,因為有一些同學吃到最後根本就吃不完,剩下的又全部都倒掉浪費了。結果後面的同學想吃也吃不到了。當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同學本身胃口就很大的情況,所以同學們,你們吃多少就打多少吧,不要因為貪多的心理,而導致了糧食的浪費。要知道,在很多深山裡的孩子,他們每天都不能夠保證能吃上飯。

  第二,我希望,同學們不要總把一些錢花在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上面,我們可以把它們存起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它就會積少成多,變成一筆大數目的金額。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就會感謝當初勤儉節約的自己。

  所以同學們,我們不要把浪費的行為當做成了一種習慣,這不管是對於我們現在,還是對於我們未來都是十分不利的。我們要養成一種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我們要從我們自我做起,要從此刻做起,要在學校裡面弘揚這種正能量的風氣!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稿25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就會背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小,老師就教我們要勤儉節約!

  千百年來,勤儉節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李商隱有句名言“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是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

  有同學會問:“勤儉節約,我能做什麼?”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而事實上,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陽光明媚的日子,教室裡還亮著電燈;吃完飯,地上到處灑落著米飯;洗完手,衛生間水龍頭依然滴滴答答地響著,有時甚至還聽到嘩嘩的流水聲……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為什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關鍵是我們沒有將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並形成一種觀念。

  同學們,勤儉節約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恆的話題。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身邊不經意的小事做起,“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一人一小步,將會帶動社會發展的一大步!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節約型校園、節約型家庭而努力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