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精選42篇)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後。那麼優秀的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精選42篇),歡迎大家分享。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1

  解決第一個問題“教學中學生生活線索和學科知識線索如何整合的問題”,本人在教學過程中認為主要是要從教學方式上尋找突破點,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性。

  1、聯絡實際,創設情境,揭示主題。

  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指出:"初中學生逐步擴充套件的生活是本課程建構的基礎",這就為我們提出了生活德育的思想。兒童發展心理學認為,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所引起的一種內心體驗。它滲透在人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之中,而培養學生道德情感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情境教學。對於剛剛走進中學校門的初中生來說,這樣的題目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看了題目,他們就想進一步瞭解這種"新"生活,新在哪裡?中學與小學究竟有什麼不同。這種興趣,其實就產生於課題反映了他們自己的生活。另外,由於新課程理念還倡導把教材變成學材,因此,教師還可以不拘泥於現有的教材,在教學中針對自己的學生,設計更具有針對性、更容易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課題。

  2、自主探索,展現情境,激發興趣。

  自主是學習活動不可替代的主體。讓學生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和挖掘學生喜歡或感興趣的生活材料,可以讓學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時,引發他們主動學習的願望。透過學生相互交流介紹,師生共同展現了一個具體、生動、直觀的情境,從而引發思考:我們的生活應該如何體驗和如何追尋高雅的生活,尋找生活的情趣?我們該如何對待我們的生活?在這樣的場景中,引起學生的情緒反應,使之受到的不只是情感的教育,還激發了對生活的熱愛,還對學生進行了人格教育。使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形象化、有助於學生感性認識的形成。使情感目標、認知目標、順利達成。

  3、擴充套件情境,深化引導,指導實踐

  教學中要採取生活匯入,這種生活匯入並不是簡單地生活再現,而是要從生活中提煉有意義的問題,引導學生依託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去認識和探究,並透過這個過程,不斷引導學生獲得新知、培養能力、解決問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這是深化學生道德認識,提高學生知行統一的自覺性,增強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行為的方法,逐步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的行為習慣,達到知行統一的目的。

  這樣,學生在愉悅的課堂學習情境中,掌握了青春的知識,提高了對青春的意義的認識,增強了道德情感,培養了道德行為。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2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我們的教學工作也是如此,教師的舉手投足、言行舉止首先應當吸引住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一舉打響,一炮走紅。為此,教師應當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深刻領會涵義要求,用先進的理論來武裝自己的頭腦;二是應當認真研讀教材,根據課程標準要求研究課本中黑體字、圖畫、故事、補白、問題的用意,融會貫通;三是應當認真備課,集體備課,個人最佳化,發揮合作的力量,集思廣益,博採眾長,預設教學實踐中可能生成的各種問題;四是應當旁徵博引,廣泛查閱有關教材資料,積極汲取以往有益的教學經驗和教訓,把課備精、備細、備透、備實、備深;五是應當綜合運用故事、笑話、時事、歌曲、圖畫等多種形式適時匯入新課,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合乎學生心理需求,激發學生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全身心投入學習之中。針對思想品德學科的特點,結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以案例匯入新課的方式居多,讓學生聽故事想結局、聽故事想題目,可以引發學生積極思考,效果較好。

  我們選用的根據新課程標準的湘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故事精彩、案例豐富,不時點綴發人深省的格言警句,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面對紛繁複雜、體裁多樣的課本,教師務必牢牢把握課程標準的要求,透過現象抓住課文的本質,提綱挈領、抓住要害、明確目標。眾所周知,新課程要求的三位一體目標分為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因此,教師應從形象生動的課文中提煉其精要和實質,確定每節課的三位一體目標;二是教師應把抽象、概括的教學目標描述語言具體化、明確化、清晰化,簡潔、具體、最好概括為“……是……”、“為什麼……”、“我們學習……,將會……”;三是教師應把教學目標具體為問題的形式出現,讓學生圍繞問題進行預習,圍繞問題進行思考,圍繞問題進行訓練,圍繞問題進行復習作業,如此,由形象具體到抽象概括,由表層瞭解到深入思考,再到掌握應用,問題解決了,目標也就隨之水到渠成,順利實現了。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3

  思想品德新教材。經過一學年的教學實踐,我深刻感受到該教材真正是具有時代特色的創新型教材。它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揚棄了傳統的思想政治課教材“政治”教育的內容偏多偏難,而品德教育又相對較弱的弊處,改為“思想品德”課後,有利於最佳化教育資源,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新形勢要求新課改,新理念催生新課型,這無疑對教師的教學實踐和專業知識都提出了新的挑戰,過去一學年的教學中,自己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本文就對七年級《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作為一名思想政治課教師如何形成新課程理念、呈現新課程標準、使用新課程教材,談談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體會和所碰到的困難。

  課標是實施培養目標、組織教育教學、檢驗教學效果的最主要的依據,我們每一位教師都必須讀透《新課程標準解讀》,並以此作為我們實施教學過程的準繩。課程由《思想政治》改為《思想品德》後,主要對學生進行包括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國情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新的思想品德課標將深刻的理論蘊涵在鮮活的生活主題之中,鼓勵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究、體驗,透過學生的道德踐行和生活實踐,促進思想品德的知行統一。新的課程標準完全改變了過去課標“識記”“理解”“運用”的梯級認知目標體系,而是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為首,兼顧能力目標、知識目標。新的思想品德課標強調,教學“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範,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對比舊的課程標準和教材,我們可以獲得一下幾點新知:

  1、教材注重學生在體驗中獲得經驗,透過經驗再昇華為新的知識、情感、能力。例如,第一課“珍惜新起點”中第一框“新學校、新同學”直接點出“初中生活新體驗”,讓學生去體驗,面對新學校遇到的`新鮮事,體驗成為一名初中生的快樂;在“珍視新友誼”中,課本同樣設計了“進入新的環境,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在第二框“學習新天地”中,設計“你還能說出初中和小學在學習方面有哪些不同嗎?”,“做學習管理者”中的“你對初中的學習生活有什麼新感受”?還是注重學生的體驗,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第三框中”享受學習中,體驗“學習中的苦與樂”、讓學生透過比較,領悟學習中有苦更有樂,享有學習的權利和機會,這是多麼令人快樂的事。還是關注學生學習生活實際。

  2、教材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第一課第二框“建立新集體”中設計“我們都願意生活在一個怎樣的集體中”;設計“探索世界的奧妙”;第二單元第三課第一框中設計“你知道沙塵暴肆虐的原因嗎?由此你想到了什麼?”第二框人的生命的獨特性中的“續寫詩”你如何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成才之路?第三框珍愛我們的生命中的寫出“我的生命箴言”;第四課中的“感悟青春”之“決定青春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等等內容都注重學生探討、查閱資料、理解、領悟。

  3、教材能從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實際出發,圍繞成長中的我,整合道德、心理健康,能增強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如第一單元中的“珍視新友誼”、“團結協作、互助前行”、“做學習的管理者”,瞭解自己的學習方式在這些內容或問題中是學生關心或希望得到幫助的。第二單元“走進青春”成長中的煩惱等。這些設計符合不斷認識自我、悅納生理變化的標準,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符合培養學生熱愛生命,自尊自信,樂觀向上,熱愛集體,團結合作的奉獻精神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符合培養學生觀察、感受、體驗和同他人交往的能力。能初步掌握蒐集、處理、運用社會資訊的方法和技能的能力,為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教材中在案例分析中展示觀點,在價值衝突的辨析中澄清觀點,在自主探究中提煉觀點,讓學生容易接受。

  4、教材在呈現方式上圖文並茂,清晰、雅緻、活潑,給人耳目一新。教材的設計以初中生活中的新體驗和新感受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珍惜初中生活,學做生活主人。教材為單元設計式,每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每個框題緊扣課題,每個課題緊扣單元主題。每個框題教學時數為1——2個課時,內容由正文、若干個小框、“相關連結”等構成。小框中的內容十分豐富,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安排、作業設計,也有學生心理上的困惑等,正文內容用四號宋體字編寫,“相關連結”用五號楷體字編寫,內容多為科學常識或名人軼事等。從以上結構和內容設計上看,教材貼近學生實際,受到學生的歡迎,特別是動手操作性比較強的小框,裡面的內容有的附有插圖,可以對照學生的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操作,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比較高。

  總之,教材利於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合作學習,強調對學習過程的體驗;尊重學生的個性、愛好和選擇,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分析上述變化,從中概括出對我們實施新課程教學影響比較直接、比較突出的問題有以下幾個問題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是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有以下三點:

  第一,教學中學生生活線索和學科知識線索如何整合的問題。這是新課程變化最大的一個方面。新課程把教學內容由學科知識這一條線索,變成學生生活和學科知識兩條線索,無疑將使我們面對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這種教學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如何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有機地整合這兩條線索?

  第二,教學中教育的形式與教育的內容如何統一的問題。新課程目標中的首要目標就是態度、情感、價值觀,學習評價目標也增加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再加上新教材以生活主題這種方式來呈現課程內容,這些都容易使我們的教師在注重教育情景、教學活動形式的同時,忽略了教育內容,從過去的只注重學科知識這個極端,走向只注重形式另一個極端。在我們所見到的新課程教學中,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這個問題。因而,實施思想品德新課程教學,解決“教學中教育形式和教育內容如何統一的問題”就成為我們每一位任課教師必須面對的另一個問題。

  第三,如何處理教學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問題。教學是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但在現實的實施新課程教學過程中,僅僅有教學的事前準備是不夠的,因為新課程主張學生自主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勢必出現教師的課前準備與課堂實施結果不一致的情況。教師應如何迎接來自學生的挑戰?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4

  雖然初中思想政治課還使用的是老教材,但是為了適應新課程的教學需要,配合新課程改革,要求思想政治課教師還是要嚴格貫徹“老教材,新上法”的精神。經過一個多月的思想政治新課程教育教學實踐,我感觸頗多。

  一、努力搞好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

  在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上好思想政治課。

  1、充分樹立建構主義教學新理念,構築起情景教學模式。

  隨著課程改革和新課程的實施,理念層面上的建構主義認識論正在取代原有的客觀主義認識論而成為教學領域的基本理念,它使得教學成為人的解放過程。這就要求我們要把學習的本質看作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心理表徵的過程,這種心理表徵,既包括規範的擁有內在邏輯系統的、可以從多種情景中抽象出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也包括在具體情景中所形成、與具體情景直接關聯的不規範的非正式的知識和經驗;建構主義教學觀也要求師生分別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生活世界的多元理解,並透過合作性探討建構起世界的意義。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採取以學習者和問題為中心的教學策略,充分運用情景教學或支架式教學的模式,主動創設開放的、充滿著意義解釋和建構的學習環境;這樣,學生在寬鬆的學習氛圍裡,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學習,體驗快樂,增長見識,提高覺悟,培養能力。

  2、注重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培養。

  在情景教學中,運用各種情景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和興趣,讓他們在愉快的心理狀態下主動學習,這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獲得成功的關鍵。誠然,在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運用諸如音樂、電視、廣播、多媒體教室等許多現代化教學手段,以便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新奇感。不過,我認為這只是解決了形式上的問題;要真正培養起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還得從課堂教學內容本身去下深工夫。

  ①始終堅持啟發式教學。

  堅持啟發式教學,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的歷史經驗教訓之一。特別是在實施思想政治新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更要堅持貫徹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總方法,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要達到的目標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新課程的教學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堅持。

  ②理論聯絡實際,國內外重大時事政治穿插運用。

  理論聯絡實際,是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居於主導地位的基本原則,這對於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也很重要。因為思想政治理論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學生就會覺得,思想政治課的內容就在我們身邊,很實際,並不只是純理論要求,它要解決的是我們身邊的一些實際問題,學了之後有用,如此,自然就能產生要學好思想政治課的動機與興趣。不過,要貫徹這一原則,重要的是我們要正確把握它在不同教學階段上的不同要求。

  (1)在闡明教材理論知識階段,也就是新教材的教學,我們可以透過實際材料使學生感知與理解教材。這時我們要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前提下,聯絡學生比較熟悉的、易於理解的、生動具體形象的、又能準確反映教材理論知識的實質的實際事例進行教學。比如,在進行愛護公共財物的品德教育時,我聯絡學生自己的財物(書、文具、腳踏車等)和他所使用的課桌椅、實驗器材、教室等,闡明公共財物的概念,並進一步明確為什麼損壞公物要賠償等問題。

  (2)在運用理論分析說明實際問題階段,即課本知識的應用。這時,我們要著重聯絡與教材內容有關的、學生關心和感興趣的重大社會實際,以及學生中帶有傾向性的思想行為問題應用知識,鞏固深化所學理論知識。

  3、倡導研究性學習,以問題解決貫穿課堂始終,抓好課堂教學這一中心環節。

  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習者透過對所要學習的物件進行探索、體驗、分析、提煉、總結,以便獲得知識,並在這一過程中開發自己的各種潛能與技能。這顯然是一種學習方式的革命,它必然要求以問題解決為核心。要能解決問題,始終是學習的中心任務。思想政治課運用問題解決教學法,我們可以主導學生自己去透過閱讀教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列出提綱(搭起知識的支架),分析探索問題,尋求問題的最終解決,自主建構起對知識的理解和世界的意義;而在教學實踐中,我的做法是我自己先行為學生理訂好知識學習提綱(即知識支架),讓學生帶著所列問題去預習教材,並試著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然後帶著尚未解決的問題參與課堂學習,以最終解決“所有問題”,從而實現知識理解和世界意義的建構。

  另外,研究性地完成作業也很重要,要正確發揮作業本後面的參考答案的作用。時下,大部分思想政治教師都是把思想政治作業本中的參考答案直接撕掉的,這當然有一定道理。而我的做法,是保留這個參考答案,讓學生根據課內、課外學習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首先試著做完作業,再行對照訂正,並在錯誤的地方多問幾個為什麼;或者也可以直接參考解答作業題目,但要求必須在作業本上分析清楚作答理由與過程。這種做法既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實際效果也不錯。

  4、強化課外輔導,教給學生以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這方面,主要是思想政治解題方法和學習方法的指導。七年級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最缺的就是方法啦!在思想政治課的學習中,他們往往整節課都只是看、聽老師講解,自己卻不想動手,很懶,甚至也不想動腦筋,這怎麼出效果呢!在解答思想政治題目時,為數不少的學生,連題目也沒有看清楚,就盲目地下筆答題了,還有個別學生根本就不看題目,解題經驗實在是少得很!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方法指導。一方面,教給他們學習思想政治課的有效方法,讓他們學會聽課,把握看、聽、記、理、補的方法記好政治課堂筆記,學好思想政治課;

  另一方面,透過例題的分析講解,教給他們解題的步驟和方法。比如,開卷考試中的材料分析說明題的解答,我要求學生把重點放在對材料和所列題目的審析上,首先搞清楚材料提供的知識資訊,以及問題的實質,再把思維正確迴歸到知識的所有出處;接下來才是知識的組織作答,此時要求學生做到思路靈活而開闊,分析淺層而到位,一個要點書寫一個段落,必要時根據題目分值來判斷答題要點的多少,這也能檢驗是否有效答題。

  5、指導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政治小論文的撰寫,提高學生的分析和應用能力。

  在學習新課程的過程中,學生被從原來繁重的任務學習中解放了出來,從而可以開展許多富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對於思想政治課而言,小論文的寫作就是一種很有效和有意義的活動之一。

  其實,政治小論文作為思想政治課的一種學習形式,現在已為越來越多的師生所重視。推廣和普及政治小論文的寫作,可以進一步提高研究性學習的效果,對於提高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質量也有著重要意義。政治小論文作為一種終合性的學習,是學生知識、能力、覺悟水平的綜合體現,是中學生學習分析和認識社會實際問題的重要形式。所以,透過寫小論文,容易使學生獲得知識、能力、覺悟的全面發展,從而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質量,有效地提高中學生自己獨立地分析和認識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政治小論文撰寫過程本身,也就是分析和解決自己原先尚未認識清楚的問題的過程,即澄清自己模糊認識的過程,為了尋找問題的答案學生必須努力學習政治理論知識,學習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

  同時,為了解決問題,學生必須接觸社會實際,從現實生活中去尋找答案,使自己的思想認識接受實踐的檢驗和修正,(這是一種自我教育的過程),當學生用思想政治觀點解決了原先感到困惑的問題時,也就達到了提高認識、實現自我教育的目的。這正好實現了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目標。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在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有如下一些方面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1、思想政治課“老教材,新上法”面臨著現實困難。

  現行思想政治課老教材,雖然是九十年代後期改編過的,這次新課程改革前又對個別地方做了修改,但是從總體上來說,只是在形式上做了一些調整,課程內容仍舊繁、難、多,課程任務本身就已經過重,加上相應時期國內外重大時事政治的教育教學,新課程理念下的新上法也就完不成了,不但學生學習起來感到厭煩,教師從始到終也只是疲於奔命地進行課堂教學以便完成教學任務。

  2、信與不信的矛盾相當突出。

  學習其他課程,包括工具性學科,如語文、數學、外語;自然學科,如現在所稱謂的科學,中學生對這些學科的科學性很少懷疑。學習過程中,他們的頭腦就像一塊“白板”,有什麼就印上什麼。假如遇到自己的思想與教材不合,他們通常懷疑的是自己而不是教材,因而總是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去符合教材,學生從“知”到“信”的轉化,一般不大會存在情感的或情緒的障礙。學懂了一條數學公式或物理定律,搞清了一項語法規則或歷史事實,學生隨之也就相信了它們的真理性,“知”與“信”往往是直接統一的。但是,在學習思想政治課的內容時,情況就有所不同了。學生搞懂了一個基本概念的含義,瞭解了一條基本原理的內容,並不等於就相信了它的真理性;學生可以把概念和原理記得很熟,但心裡卻可能對此存有疑慮,甚至大不以為然、公開唱“反調”。這就大大削弱了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

  3、知與行的矛盾也很厲害。

  從終極的意義上說,理論知識的學習,目的都在於應用,而理論知識也只有在指導人們的實踐時,方能顯示出它本身的價值。然而,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知”與“行”的矛盾關係到學生能否樹立科學的人生觀、道德觀、政治觀以及世界觀,能否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也關係到學生思想、信仰、品格的塑造,關係到能否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合格人才。因此,比起其他學科來,思想政治課中的“知”與“行”的轉化,需要的中間環節要多得多,過程也複雜得多、困難得多。例如,學生學習了革命道理,並不等於他就願意用它來指導自己的行動,甚至言行相悖。縱觀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實踐,學生知行脫節、“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之情形已經相當嚴重,甚至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其他學校的情況我不太瞭解,就我們學校而言,隨便挑出一個學生問他應不應該珍惜時間?希不希望有好成績?他會回答得頭頭是道,道理也懂得不少,可就是平時不見抓緊時間、努力學習的行為習慣,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表面化學習,骨子裡卻輕視或忽視理論知識的行為落實;即使思想政治課程中設計了大量的行為訓練和實踐活動,但由於種種原因而得不到有效開展。這就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課的學習效果和意義。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5

  來到這一學期的期中,本週需準備的比較多,要把教學方面的各項任務整理,要迎接可能的檢查。透過上一陣的教學來看,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有一些不適應的地方,比如由於發的東西比較多,一些學生到了用的時候就找不到了,這樣的學生數量還不少,無論怎樣強調,到了上課時,這樣的現象還是不見少。這正與我們的想要的不一致,因為按照我們的課改要求,我們需要把學案提前發給學生,學生在課前預習做好預習案,在課前做好準備。而時下,學生別說預習,發下的東西似乎是隻一個“亂”字了得。

  按照事物的因果原理,原因應當不是一方面的,在解決辦法上也不能只從某一方面下功夫,如果僅僅對著學生強調強調再強調,結果不會好到哪裡。在下面的工作中,我想起碼有兩方面的要做,一是改善我們教師的自己做法,讓我們的做法讓更多的學生便於接受;二是從學生方面出發,培養大多數學生的行為習慣,我們一直以來在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上做得不夠。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6

  一、主要做好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1、教學常規工作:

  (1)認真鑽研教材、課程標準。熟悉教材及其指導思想,認真備課,上好每一節課。認真細緻的批發學生作業,嚴格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教學效果較好。

  (2)虛心學習,多聽課,鑽研教材,豐富自身專業理論。

  (3)認真及時寫好計劃,按計劃實施教學工作,成果達到預期目標。

  2、努力學習,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平時注重再學習,瀏覽百科,攝取與政治學科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當代社會新科技發展資訊,滲透到教學中去,使教學更有說服力。

  3、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成績:

  (1)最佳化課堂教學。教學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參與學習,採用討論、閱讀、自學、練習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化。

  (2)鼓勵優生積極靈活學習同時輔助差生。做好個別差生思想工作,利用課餘時間輔導,提高了差生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自信心。

  4、嚴於律己,教書育人:立足本職工作,熱心向學生傳授真理。言傳身教,平等對待愛護學生。工作認真細緻負責,教育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努力讓學生喜歡學習政治科,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5、立足課堂教學,指導學生學習:

  (1)"聽課"的指導。要求學生不但要認真聽教師講課,還要認真聽同學發言,在聽中想、聽中記,以想促聽,以聽助記。

  (2)"看"的指導。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看板書、投影,這些手段展示出一節課的重點、難點。學生只要認真觀看就會一目瞭然。

  (3)"筆記"的指導。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時,必須拿筆,或圈或點或畫或批註、記錄課堂上重要的知識要點。

  (4)"討論"的指導。即議論、討論、爭論,這是思維中最活躍的因素。我們鼓勵學生合作交流,大膽提問,討論爭論。同學之間,師生之間都可以質疑、爭論,形成一個開放的學習系統。

  (5)"總結"的指導。每課結束我要求學生按我掌握的觀點,我懂得的道理,我還存在的疑問的思路進行總結,達到知行的統一。只要長期堅持,就會培養學生善於總結的習慣,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獲得了明顯的學習效果。

  6、積極參與各項教研活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為了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我堅持經常翻閱相關書籍、上網查詢大量的資料,與經驗豐富的教師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同時還爭取機會多聽課,從中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其中的教學藝術。

  二、教研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由於所帶班級多,再加上學科的侷限性,致使與學生交流不多,認識學生有限,對學生關注不夠,影響了師生關係。

  2、本學期教學時間短,後期課堂上只顧完成教學任務,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思想教育,因而降低了學生學習政治的熱情和興趣。

  3、作業單一,本學期我在培養學生自學、複習總結方面能力增強了,但卻忽視了學生專業術語和答題技巧方面的訓練。

  4、在作業批改方面,我在大面積鼓勵學生的同時,對特優生的培養忽視了,同時也弱化了學生在學習中、作業中暴露的問題。

  5、對於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總是以教學任務重為藉口,逃避研究,也沒有深入進行分析,更不要說形成文字了,因而教研力度不夠。

  6、主動聽課的多,請求指導的少,更不要說邀請聽課了,致使課堂教學走的還是老路,教學水平停滯不前。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

  1、將教研與教學結合起來,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搞教研,把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的最終目標,真正做到以教研指導教學,以教學促進教研。

  2、加強與學生間的溝通與交流,提倡交流形式多樣化,把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真正做到師生關係和諧,人人樂學、愛學。

  3、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出問題和綜合分析問題能力,學以致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真正把學生放在心上,樹立以生為本的理念,深入細緻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思想通了,其它問題就好辦了。

  5、深入鑽研教材,在備課上下功夫,課前準備得越細,課堂教學就越自如,學生就越容易學懂,課堂效率就越高。

  教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教有法,但無定法。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探索教學規律,改進教法,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把教學作為一種創造性的藝術性的勞動,堅持不懈地去摸索和總結,我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穫!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7

  (一)多指導,教給方法,嚴格規範,提高練習講評的有效性多指導包括複習內容的指導、課堂活動的指導、知識點歸類自學指導、學生的分層指導、解題方法規範性指導等。講評中的指導宜放在每節課、每單元或每次綜合練習後,根據批改情況,結合具體題目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只有多反覆,常指導,教給方法,才能使全體學生解題較好地符合規範要求。光講不練不行,練而不評更不行,講是幫助學生理解各知識點、把握知識線,從而昇華到懂得一個知識面。練是測試學生對所講內容的鞏固、理解、運用的一種有效手段,評是連結講和練的重要紐帶,它不只是針對練中不足或講中不足或是知識重點、難點的再次強調,同時還是教給學生學法的有效手段。

  (二)學生為主,實踐第一素質教育呼籲要讓學生主動發展。主動發展就是要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應如此,複習更應如此。要做到這一點,政治複習課就要放手讓學生自己練,放手讓學生自己悟,放手讓學生自己評。因為“複習”就是再學習,“再學習”還得靠學生自己。而教師在複習中要做好“四者”。設計者,即把每一次提供給學生練的內容選擇編制好。組織者,即把學生在課堂上的練習活動嚴密地控制好。指導者,即學生在練的過程中遇到了難理解的問題,教師予以點撥開竅。檢測者,即每一次練習過後,都進行小結反饋,強調過關。

  (三)靈活方法,講究實效複習的功能主要體現在溫故知新、查漏補缺上,儘管也要考慮內容的整體性和系統性,但比起新授課來,則有更大的靈活性。

  1.強調綜合。

  ①知識塊之間的綜合。

  ②知識塊內部之間的綜合。

  如簡答題的複習,學生在記憶、再現概念、原理等基礎上理解和應用的能力綜合運用,主要有材料型、圖表型的概括、列舉、說明。在材料概括、列舉、說明題,找全關鍵詞、句,透過教材用書中政治術語概括材料中心。對圖表概括列舉題,力求讀懂、讀全本意----得出引申義----迴歸教材----政治術語概括。

  2.注意延伸。有些知識塊的複習可以“溫故”,只要把教材中涉及到的內容按要求掌握即可,有些知識塊則不行,而要適當地選編補充一些相關的題目讓學生練習,以看他到底掌握沒有。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8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我們的教學工作也是如此,教師的舉手投足、言行舉止首先應當吸引住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一舉打響,一炮走紅。

  為此,教師應當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深刻領會涵義要求,用先進的理論來武裝自己的頭腦;二是應當認真研讀教材,根據課程標準要求研究課本中黑體字、圖畫、故事、補白、問題的用意,融會貫通;三是應當認真備課,集體備課,個人最佳化,發揮合作的力量,集思廣益,博採眾長,預設教學實踐中可能生成的各種問題;四是應當旁徵博引,廣泛查閱有關教材資料,積極汲取以往有益的教學經驗和教訓,把課備精、備細、備透、備實、備深;五是應當綜合運用故事、笑話、時事、歌曲、圖畫等多種形式適時匯入新課,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合乎學生心理需求,激發學生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全身心投入學習之中。

  針對思想品德學科的特點,結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以案例匯入新課的方式居多,讓學生聽故事想結局、聽故事想題目,可以引發學生積極思考,效果較好。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9

  一、如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觀念

  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還是各學各的,沒有合作的意識,對於合作探究式學習不重視,認為學好自己的就行了,交流的意識差,這種情況下要多做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學生逐步認識到轉變學習方式的重要性。具體的是個別談話指導和分組講解,舉例項並聯系當今世界的發展情況,讓學生認識到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前的學習方式和觀念必須要改變,否則就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

  平時的上課中,有些學生會與不會都不願回答,認為這樣是很丟人的事,怕回答錯了別的同學議論自己,越是這樣越沒有表達的慾望。為此,應在全體學生中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和榮辱觀教育,使學生認識到自我展現自己是很幸福的事,是非常驕傲的事,在班級中形成積極展示自己的良好氛圍。透過對學生的肯定,使學生從成功的喜悅中培養自信心。

  三、培養學生預習和自主交流學習的良好習慣

  現在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差,有空就想玩,上課了都不注意,甚至在課堂上走神,玩耍。如果在小組中給組長或分管紀律學習的同學給自覺性差的同學以監督和提醒,思想上進行疏導,時間長了,他的自覺性會增強,學習上也會合作與交流了。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10

  期中考試結束了,然而最終的成績卻讓我難以輕鬆起來。這次成績並不十分理,在慚愧之餘,我又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一、原因分析。

  1、對學生要求不嚴格,致使部分學生成績後退較大。

  2、對後進生的輔導力度不夠,導致學生均分低,兩極分化厲害。

  3、學生的分析、理解、概括能力較差,對學生日常習慣的養成培養不到位。

  二、改進措施。

  1、進一步鑽研教材教法,積極參加集體備課,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自已對教材的駕馭能力。

  2、多聽課、多向其他教師學習,向課堂45分鐘要成績,提高課堂效率。

  3、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重新樹立起對學生的信心,並多與學生溝通,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爭取讓學生把心思用在學習上。同時進一步搞好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4、做好輔導工作,在期末考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11

  期中考試結束了,為了能夠查詢教學中的不足,更好地做好下一步的教學工作,現就期中考試試題特點、學生答題情況、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方案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以正確認識自我,總結經驗教訓,為更好的指導今後的教學作好準備。

  現就出現的問題總結如下:

  1、這次試卷整體來看比較容易,重視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測試,形式靈活,從考試情況看,班與班之間、同一個班的學生之間都有一定的差距。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選擇題和非選擇題中都出現了比較靈活的實際問題,學生們不能聯絡實際,靈活運用知識來解決。尤其是非選擇題,學生們不會審題,找不到答題的方法,歸根到底還是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紮實。

  2、後進生失分嚴重。特優率、高分率都還行;後進生考得差,平均分就降下來了。五班,二班比較突出。

  3、學生不思考。三班學生我感覺學習特別努力,結果成績不理想,原因之一就是部分死記硬背不會思考。記得快,忘得快,有時背過了也不會用。

  針對出現的問題,我決定從以下幾方面採取對策:

  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現在大部分學生對學習不會舉一反三,缺乏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針對這些情況,必須要改進教學,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先預習後聽課的習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基礎知識的習慣;認真審題的習慣;獨立解題、耐心檢查和及時糾正錯誤的習慣;對解題進行總結的習慣以及要養成在生活中隨時隨地應用所學知識的習慣。有好的學習習慣不但能使學生在學習上取得較好的成績,而且能使其終身受益。

  二、轉變教學方式。

  轉變教學方式對於老師學生都是一個挑戰

  1、完善小組合作建設。組內成員分好工,做到人人有事做;發揮好組長的引領作用;完善評價機制;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

  2、隨著小組合作學習的推進,提高課堂效率。

  3、引導學生學會思考。

  4、充分調動後進生的學習,利用好小組之間的幫扶作用,讓他們感覺集體的溫暖,提高學習的自信心;教師同學的表揚激勵也能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今後我要深入鑽研教材、習題,注意聯絡學生實際,在課堂上,要想辦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控制好課堂氣氛,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更好的提高政治成績。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12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工程師是透過教學活動,在學生心靈上精心施工的,思品老師更是如此。為人師者要有真心,老師對待學生、教育學生應該是誠懇的,要堅持以“誠”為本的工作原則。所謂“以心去發現心,以火去點燃火。”諷刺、漫罵對於教育學生是無濟於事、甚至是適得其反的。良好的師德,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它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範的總和。所以,每個思品教師都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良好師德的人,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托起明天的太陽!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13

  透過對多彩生命世界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到生命的珍貴,一定要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在教學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時讓學生自己說一說生命的實體有哪些,知道生命多樣性,同時作為生命的人應怎樣與其它生命和諧相處,這一方面聯絡學生身邊的小事及社會問題讓學生交流效果比較好。在說明人的生命獨特性的時候,重在透過例項理解人有無窮的智慧和巨大的創造力,人能改變自己的命運。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多探究從中認識,事例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要讓學生有興趣的學習,多設定有趣的課堂情境。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14

  簡單的說教總會引起思品課堂的沉悶,學生也沒有很濃的學習興趣,思品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容易吸引學生。

  教學活動的安排要適當、適量。這是指教學中防止活動的形式過多,頻率過快,使學生視、聽的畫面過雜。在教學活動中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他們自己去收集資料、獲得新知、做出選擇、尋找答案。找準教學活動的落腳點。我們就要以課程目標的要求為出發點和歸宿來設計教學活動。脫離了這個目標,教學就會流於形式,就很難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再就是要挖掘課程資源,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活動設計要密切聯絡學生的現實生活。一方面,要從教學目標出發,並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引導教學活動,向著不斷深化主題、拓展知識、解決問題的逐步提升的層面發展。另一方面,要從學生不斷擴充套件的生活出發,在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提煉問題,創設情景,展開教學,引起學生的共鳴。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15

  七年級學生在過了一個學期後,我們可以把他們分成三個三分之一。第1個三分之一是學習自覺性比較高,具備一定良好習慣的,第3個三分之一是正好相反,而第2個三分之一處於中間。各班的差別不是多大,但一般到了八年級會有一個分化的過程,分化會表現為班級間出現差距,班內的學生的三個三分之一也會重新組合劃。在同一班裡,原屬於第1個三分之一的學生或會降至第二或第三,有在第三的上升至第二甚至第一,在第二的有到第一或第三的,我們自然希望是第二、第三個三分之一學生更多向第一個轉化,別讓第一的學生或第二的學生向後面轉化。我們可以讓學生也明白這一現象發生的可能和規律,為給自己制定學習的目標提供參考,讓學生相信學生是能夠改變自己的,有成功的學生做榜樣,有可供學習的前例,自己同樣有這樣的轉化的過程,而這樣一個過程需要一個時間。讓我們凡是有潛力的學生都盡其所能的發揮,成為一個更好的學生。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16

  新課程的設計強調突出學生作為學習主人的主體教育思想,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本節課努力構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新的教學模式,創設教學情景,以活動引領教學,以多種手段引導學生的合作學習,讓其在思考討論只自主學習,真正落實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髮展為根本,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17

  本人於20xx年12月25日在七8班上了一節課題為《身邊的誘惑》的公開課,本節授課完成後,我總體感覺不錯。按照我的教學設計,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

  同時,本節課我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認知規律,採用情景劇表演、活動探究法、小組討論法、案例教學法,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主動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中,力求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透過識圖片、材料探究,能夠逐漸形成辨別是非的能力,並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另外,本節課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教學中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透過討論、活動探究等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方式認識到身邊存在的各種誘惑,並透過探究學習認識到面對誘惑應該採取的態度,自覺抵制不良誘惑,使學生認識到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在課堂上,我所應用的圖片資料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能主動參與活動,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理解方面收穫很大,特別是增強了拒絕不良誘惑的主觀意識,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有昇華。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板書不夠詳細等,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研究新理念、新教法,選擇新材料,更進一步挖掘教材的廣度與深度,以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18

  上課要像考試一樣緊張,這句話乍一聽覺得有些極端,但仔細一想也有道理:現在學生為什麼負擔重?固然與應試傾向有關係,但也與有些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有關係。有的老師課堂教學效率很低,學生在課堂上沒有緊張起來,知識並沒有真正掌握,只能課上損失課下補,校內損失校外補,作業越來越多,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緊張起來,把應該掌握的知識都掌握了,課下就可以少佈置或不佈置作業,把課外時間還給學生,學生就有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愛好特長,全面發展。

  所謂“上課要像考試一樣緊張”,就是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節奏。考試的特點是在規定的時間內要完成規定的任務,所以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寫字的速度比平時都要快,人的潛能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為什麼有的老師不留課後作業或作業很少而學生學習成績很好;而有的老師每天都是佈置大量課後作業而學生成績還不好,根本的區別就在於課堂教學效率高不高。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19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要具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既注重結果性評價,又重視學生學習過程性評價;既注重絕對性的評價,又重視相對性的評價;既注重學生技能性評價,又重視學生綜合素養的評價。

  合作學習的目標強調的是發展學生的能力和人際交往與合作能力,這指明瞭合作學習評價的內容應該包含這三個方面。

  知識方面:對所學概念的理解程度,能否把概念運用到具體的問題情景中?解題的方法是否獨特、多樣、有新意?遇到新的問題能否運用所學的策略把問題轉化為已解決的或熟悉的?能否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題?在幫助同學的過程中,能否做到使被幫助者易懂易學?分析(或解題、證明)的過程是否做到言必有椐?

  交流方面:在小組的交流過程中,能否始終處於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對同學的幫助是否熱情、耐心?發言是否積極?語言表達能否做到清晰、簡練、準確?在討論的過程是否做到能尊重同學的意見,又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情感、態度的生成變化情況如何?

  合作方面:個人在小組中能發揮什麼作用?在擔任不同的角色中是否稱職?是否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交往能力?對有困難的同學方式能否主動幫助?在合作的過程中對小組是否有特殊的貢獻等。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20

  這堂課我意在透過有關的名人故事來加深對挫折的認識和感悟,談談自己的感想和認識,然後說出自己知道的有關挫折的名言警句、以及講聯絡實際,講出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並從中得到怎樣的經驗和教訓,最後說說以後在實際生活中該怎樣面對挫折,齊唱《真心英雄》使氣氛活躍,情緒高漲,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的道理。在這堂課思路應該是很清楚的,學生的積極性基本上調動起來了,也基本上使學生了解到挫折在人生的路上是不可避免的,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或不順心的時候,要克服焦躁不安、情緒低落、抱怨家長和老師、失去學習的信心和動力等不良心理因素,要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掌握一些對待挫折的正確方法。

  這節課也留給我一些反思:

  (1)對主題教育的認識不足:

  上課的形式比較單調,以討論和說為主。其實,我應該課前多請教,多琢磨,多思考,在選材和形式上動一些腦筋,這樣會讓學生更加感興趣,達到更好的效果。

  (2)對學生的認識不足:

  如:在交流名言警句和講故事以後,我叫學生聯絡實際,談談自己的印象深刻的挫折經歷,並從中得到什麼樣的經驗和教訓,結果能講的學生不多,最多隻能講同學之間的矛盾呀,有的講測驗或比賽失敗呀,有位同學甚至講他小時侯學走路的時候老是摔跤,爸爸媽媽卻不扶他起來,他就委屈地哭了起來,最後透過一次次的嘗試和摔跤,終於學會了走路。對於初二學生一般來說,很少會遇到挫折,當然很難說得精彩,我在備課時忽略了這一點,其實我應該提醒一下學生,生活中象父母離異,生老病死,各方面的願望包括身材外貌的願望沒能實現,或受到嘲笑、批評和誤解呀等等都應該算是挫折,擴散學生的思維和視角,就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了。

  又如:在談到如何面對挫折的時候,學生講得也不夠透徹,泛泛而談,其實我應該讓學生想一想:如果自己就是貝多芬、張海迪,碰到類似的挫折以後該如何面對,這樣既可以回應到課開始時候的情景,又可以學會換位思考。也可以給出一些具體的挫折情景或案例讓學生思考,透過實際具體的挫折來談的話,應該更加有內容,更加有深度,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21

  走進學生心靈

  一、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我們是否瞭解學生呢?我們也要反思一下我們自己。我們有沒有問問孩子們真正想的是什麼?他們真正想表達或渴望的是什麼?我們有沒有試著走進他們的心靈,成為他們知心的朋友?想來這些我們是做得不夠的。那就想辦法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吧,只有這樣,孩子們才願意把他們真實的想法告訴我們,我們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他們的內心,更好地指導他們快樂成長。

  二、用愛心導航: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都告訴我們一個真理:要做好學生工作,就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教師只有把滿腔的摯愛傾注給學生,透過愛表達對學生的尊重、信任和希望,才能開啟學生稚嫩的心扉。

  三、共同參與活動:

  班級是我們的家,班主任絕對不能置身事外。如果班主任能和學生們共同參與活動,對孩子們來講是莫大的鼓勵和支援。同時,也助於我們更好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孩子們會從心底裡熱愛和尊敬我們。

  我們和學生共同活動,給了孩子們力量,使孩子們真正明白老師和他們是心連心,手拉手的,增強了師生之間的親密度,贏得了他們的心,這樣,孩子們怎麼會不和我親近呢?!

  四、真誠談心:

  有時候,硬碰硬處理問題反而會使矛盾激化,不利於情緒轉換。所以,待情緒平靜後再真誠談心,效果反而更好。

  學生的參與和表揚

  表揚越多越好嗎?課改強調對學生的尊重、賞識,於是伴隨著“你真棒”“棒極了”的誇獎聲,學生們報以熱烈的掌聲。為了保護學生的積極性,課堂上出現了“好”聲一片,只要學生回答問題,教師一概以“不錯”“很好”進行籠統評價,而對學生的錯誤結論不加以糾正,模糊的概念不置可否,這實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欠缺,不使人不想:表揚越多越好嗎?我認為表揚要有度,要以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能使學生獲得自尊心為基本出發點。

  學生的主動參與。什麼是參與?每一個學生都發言就是參與嗎?專家的觀點是:“應該說,站起來發言是參與,但從表面上看,是一種行為的參與,關鍵要看學生的思維是否活躍,學生所回答的問題、提出的問題,是否建立在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之上,每一個學生的發言是否會引起其他學生的思考;要看參與是不是主動、積極,是不是學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學生交往的狀態,思維的狀態,不能滿足於學生都在發言,而要看學生有沒有獨立的思考。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22

  一、試卷特點分析:

  1、試題範圍為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1~4課的內容。試題難易度適中,難易比例與中考命題相一致。難易值為8:1:1能讓大部分學生可以拿到基本分,讓其樹立信心和激發其學習的興趣。

  2、思想品德期中試卷,按照課程標準規定的內容和能力要求設計試卷。體現新課改精神。加強思想品德素養考查的力度。透過本捲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並對學生的思想行為起一定指導作用。

  3、本試卷重點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的思想品行和情感態度,同時也注意考查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概括的能力和創新思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4、本次試卷中使用一些引導性、提示性的語句和標題,也符合近幾年中考命題的要求。能讓學生在考試中感受到老師的期待,以及明白端正情感態度是獲得收穫的前提。

  二、評卷與學生答卷情況。

  1、試卷重在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情感態度,難度適中透過測試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分析如下:

  總人數:366

  及格人數:229

  及格率:62.7%

  優秀人數:45

  優秀率:12.3%

  平均分:61.08

  2、從上面資料分析來看。學生答題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基礎知識還不夠紮實、閱讀理解的能力欠佳。如單選題:8、22題失分較嚴重特別是問答題第26題的第一和第三小題。

  (2)學生的表達能力欠佳,這主要表現在後面的大題(主觀題)的回答中。語言表達不夠規範。

  (3)學生的綜合、概括、分析能力與發散性思維缺乏表現在解題中答案不夠全面,不能根據具體材料進行解答。

  (4)存在審題不認真,答題不規範的現象。審題不認真,如:單選題14、20、25。非選擇題26。答題不規範表現在,語句表達的完整性上,如有的學生回答時有了因為就沒了所以了。或是答題太隨意,甚至部分學生在解答大題中“答”字不寫的現象發生。這也說明一部分學生在測試中,情感態度極為不端正。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學生在答題中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但總體上看大部分學生能認真審題、答題、情感態度較端正。

  三、後半期教學措施。

  1、進一步加強基礎知識訓練、打好基礎,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滲透情感態度的教育。引導學生有一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課本的知識點做為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指向。

  2、加強學生對思品學習興趣的培養,在許可的情況下,多讓學生做一些活動,從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可以結合每單元的主題探究進行。同時做這些活動要注意可操作性。

  3、在加強基礎知識、情感態度,以及培養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對學生分析、綜合、概括能力和發散性思維要加強訓練。同時在平時教學中也需注意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表達能力的訓練。

  4、加強學生答題的規範性、審題的認真性、答題的技巧性的訓練。

  5、在教學中,要滲透更新教學新理念把課本中的知識點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加強思品課的德育功能。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23

  前幾周校長及分管領導都進行了聽課指導,本週學校從校長到教導至教研組長和班主任都進行了聽課,所有這些都體現了學校對教學改革的重視和決心。老師們從思想上也都十分重視,方式方法也各種各樣,都是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轉變學生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培養學生的自信。透過聽課學習,我有以下幾點想法:

  首先,學生活動的形式。學生分成小組無疑會為學生的交流,探討帶來方便,但學生的自覺性和紀律還得加強,這需要本組成員的相互監督和理解,並要有專門的小組人員管理和引導。尤其是在平時的自習中更為關鍵。關於學生的板演展示,個人認為不同的學科要靈活運用,某些科可多利用小黑板展示,有些學科可靈活選用,或聯絡運用多媒體手段。畢竟打造高效課堂還是要合理地採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和手段。

  其次,小組學習的過程。我認為要充分發揮組長的作用,把交流的內容給予檢查和指導,並要求組內統一思想,不一致的需要討論。也不一定一開始就討論。同時小組間進行比較,全班反饋,再統一認識。

  小組學習時,基礎差一點的學生要得到重視,使他們認識到自己被重視,且要小組成員提醒,使他們主動地參與交流的過程,提高他們的自主性與自覺性,否則他們注意力不會集中,跟不上其他同學的思維,討論時也只能是走走形式,不能真正地學到東西。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24

  昨晚我校新課改團隊第一次會議召開,曹校長主持會議,要求首先要轉變理念。“為什麼要改,怎麼改”,是會議的中心議題。

  今天,我嘗試著用新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探究,在七年級4班上的第一課,我讓同學快速閱讀課文內容,聯絡同步探究,自己找到這節課要解決那幾個問題,然後小組討論,問題越多越好,小組集中並寫在小黑板上,然後組內解決提出的問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要重視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一個學生等著小組長或別的同學告訴他答案,你告訴我吧。

  而不是主動去學,不去思考,不去探索,沒有做到自主,更不要說探究。這樣就凸顯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弊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我沒有找到一個非常好的辦法,讓每個學生主動,而不是等別人,去靠別人。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25

  今天晚上我們政史地生的老師在辦公室召開了一次研討會,老師們分別提出了新課改下自己的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建議,我感覺收穫頗多,以下是我的一點體會:

  一、課堂。作為政史地生一直倡導“堂堂清”,可是老師們反映這個問題有點“難”。大多老師反映完不成,學生的自主-合作-展示完成後,可是《同步》處理不完。於是,王帥花老師提到了一個45分鐘要效率的問題,的確,學生的習慣非常重要,我們完不成任務的時候有沒有考慮我們有沒有好好的利用我們的課堂?每一個學生都充分的利用了這45分鐘嗎?我們的課堂高效了嗎?

  二、同步的使用。以歷史為例,自主性探究部分到底該怎麼用?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時去作為導學可以,但是讓學生對著課本填上算自主學習很顯然是完不成的,所以,不同學科不同年級根據不同的特點學會靈活應用,無論作為學案還是作為檢測應依據老師與學生的實際而定,我想不應有固定的模式。

  三、抽測的問題。抽測的方式很多,但關鍵是你的抽測是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學生考了有沒有成績?有沒有分析等等。任何一件事都是從細節開始,沒有細節就沒有成績,那麼我們的抽測又做到了哪些?

  四、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如何樹立學生的信心?首先是老師對學生的關注問題,如果對一個學生熟視無睹,或者讓他一味的死記硬背,他會對你的課堂有興趣嗎?如果對學生的進步視而不見,又如何樹立其學習的信心?其次,轉變學生的習慣入手,有了良好的學習與行為習慣,又怎麼沒有興趣?沒有信心?

  五、積累題庫。這我感覺是老師對教材的理解與整合的一個過程,也是老師對工作的投入與落實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們要做好並利用好。

  誠然,在日日推動課改的今天,我們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育就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完成目標的,關鍵是找到一種適合於我們的靈活的有創造性的創新課堂、高效課堂。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26

  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一般透過兩條途徑:一是組內的個人評議;二是整個小組的整體評議。

  這樣做一方面能體現個人在小組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體現團對的功能。組內由組長組織評議,半數以上的人認可就可以作為某同學的得分(或相應的等級);組間由教師提議,大多數同學認可。

  組內的評議以一節課為單位,每一節結束時,每位同學都應該得到一個相應的評價;組間的評議是一種獎勵制,既並不是每個組在每堂課中都能得到一個分數,而是在全班的全部小組中表現突出的一個或幾個小組視情況給予一定的獎勵分,凡受到獎勵的小組,其組內的每個成員都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27

  透過本節課的反饋,要實現教學目標,確實存在許多問題。如:

  (1)上課節奏較慢,師生情感交流不夠,課堂調控能力應進一步提高。

  (2)教學語言不夠嚴密、精煉。

  (3)活動設計侷限於教材,較為平淡,主題不夠突出,對“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對待男孩女孩的關係”處理的不夠。

  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帶著微笑走進每一個班級,面對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及時鼓勵學生的閃光點,與學生平等對話,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積極創造和諧的教學氣氛,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加強學習,最佳化教學語言,提高課堂教學應變能力;認真備課,依據教學目標,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積極開發教學資源,最佳化教學活動設計,將教材上活,使學生樂學思想品德,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28

  一、備課上課的選例問題

  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教材每課都有大量的例子,但是我覺得這些例子很多是名人名家,缺乏凡人凡事,離學生的生活很遠,特別是我們鄉下學生,由於缺乏圖書資料以及有效的閱讀引導,學生對許多名人的事蹟不甚瞭解,因此教材中的例子不易使學生產生共鳴。於是,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心理輔導,行為矯正,情感薰陶時,應該儘量選用學生身邊的凡人凡事來加以分析引導,喚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引導學生學會辨別是非。我嘗試著去努力,覺得效果不錯。當然,我也會盡量引導學生仰視名人,欣賞名人的風采。

  二、對於討論交流問題的引導

  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師的教要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積極參與學生的活動,自由開放。教師在教學中,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學習,如開展辯論、討論、體驗交流等方式。就討論活動來說吧,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要做好認真設計,精心安排,對學生討論、辯論以及體驗交流要給以積極引導,有效組織討論,如學生討論時,教師要做好討論記錄,組織討論的問題要有深度,要提供充足的討論時間,討論結束時要給以評價指導,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道理和觀點給你,形成正確的觀念,也就是說要把握好組織討論的度,不可以淺嘗則止,為討論而討論,也不可以漫無目的,不知收尾。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採用討論、辯論等方式還應該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教材的利用問題

  新課程的教材觀認為,教材只是一種教學資源,是師生教學對話的文字,因此,教師不能過分依賴教材,在使用教材上要進行自主開發、創造使用,積極整合重組,讓它變成有效的教學資源。教學內容多,我們就不能完全按課本來講,要進行整合、重組,才能講透,才能使學生透徹理解。

  四、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問題

  課本的編排注重聯絡實際,弱化了理論性。我們老師在教學時,要遵循理論聯絡實際的教學原則,設計有效的問題情境,啟發引導學生透過體驗、理解和掌握,從體驗中悟出道理、觀點,而不應該強硬的歸納出理論要點,讓學生不知所然。

  總之,作為思想品德教師,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做好教學準備,機智、靈活的採用各種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29

  我在講《蕩起友誼的雙槳》時,一開始上課首先用一首《朋友》的歌曲把同學們融入友誼的濃濃氣氛中,隨後我又創設了用學生自拍的DV展示同學們平時男女同學生活中交往的情境,因為來自於學生生活,引起了學生的極大關注,這時我順勢匯出問題,學生就能對問題展開深入的討論了,這不僅使知識點得到了深刻理解,而且也達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實現了課堂生成。創設生活化的情境是生成精彩的關鍵原因。

  利用媒體來解決教學過程中重難點,效果真的不錯,豐富的內函,靚麗的畫面,真實的再現給同學,同學們從眼神中表現出的是讚歎不已,採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學生的積極性明顯增強,重難點很容易被突破,尤其是對一些學習基礎較差、學習積極性不太高的學生而言,如單純用文字、資料或圖片來創設情境,很難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其思維不能有效啟動。而利用媒體創設教學情境就能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因為媒體教學不僅能化靜為動,有抑揚頓挫的聲音與富於表現力的影象,能給學生直觀的視覺刺激,而且內容一般經過了加工,有較好的觀賞性與藝術性,其選擇的事例也較為典型,對學生有較大的吸引力,能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有利於提高學生對學習活動的關注度和參與度。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30

  《邁好青春第一步》這節課,和同學聯絡比較密切,孩子正處於花季,正值美好的青春年華,所以上這節課他們很有自豪感,課堂氣氛比較活躍,正是順著他們的激情展開教學,效果顯著,能夠突出重點和難點,但有一點不足就是總要維持課堂紀律。在實際教學中,感到課堂講授過多,沒放得開,課堂氣氛調動不夠,任務完成還算基本可以。由於情緒屬於心理學裡的一個基本概念,如何使學生了解情緒的定義,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難點。此外,使學生掌握調控情緒的策略和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儘量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使難懂的概念簡單化、生活化,便於幫助學生了解有關概念。對於教學中的.難點,我有采用了舉出學生身邊的例子,採用小組討論的方法,便於學生理解理論,將難點化解,從而達到教學效果。從總體上感覺,對本節課的預先設計和課堂的實際教學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因此還需要透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己。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31

  第一單元“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教學工作結束了,我們說“教學相長”,對於學生而言,教學過程實質上是使學生心理得到全面發展的過程。

  當教學過合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時,才能很好的發揮教育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體驗就恰恰是在實踐中、活動中親身經歷的一種心理活動,所以注重體驗過程,設計好活動體驗的方式方法,是決定教學過程中教育功能能否得到很好發揮的關鍵之所在。

  尊重學生已有的思想認知,用“觸動人心”的事例感化學生情感,已達到道德情感的提升:學生對於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的教育認識很淺顯。對於這麼小的孩子來說,認為別人給予他的關懷和愛都是自己理所應當得到的。作為教師不能迴避學生現有的思想狀況,因為那是真實的一面。我們要接納學生的想法,引導、幫助學生樹立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教學,用身邊“觸動人心”的事例感化學生,客觀地反映社會、擺事實、促感情,讓學生入情入境後再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以情動情,以情感情。我想,那樣會更被學生接受與認可的。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32

  新課程理念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後,現在幾乎所有的初一思品課,都實施了小組合作學習,我自擔任初一的思品課以來,也一直嘗試這種做法。它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間和師生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係,有利於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培養。但我發現目前的小組合作討論教學存在一些誤區,影響著主體性合作學習目標的實現。

  一、小組合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1、分組簡單機械

  在目前初一思品課教學中,最常見的小組是按座位前後自然分成四人小組,座位的編排往往又是按學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這樣分組雖然開展小組活動簡便易行,但人員搭配不合理,不利於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最佳化組合、優勢互補、相互促進。

  2、討論流於形式。

  討論流於形式是目前小組合作教學較為嚴重的問題。表現在:

  (1)討論變成“閒聊”。當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後,5-6個學生就圍坐在一起討論,往往滿教室都是嗡嗡聲,每個人都在張嘴,但討論內容很多與問題無關。

  (2)討論過於頻繁。現在有些公開課討論次數頻繁,失去起小組討論應有的功能。如某老師在上初一思品課《學會調控情緒》這一教學內容時,整堂課從中國女排在第26屆奧運會的心情變化問題討論開始組織教學匯入新課,到控制情緒的方法的問題討論總結新課,總共運用了6次小組討論法,學生參與的興趣在不斷降低,效果大打折扣。

  (3)問題設計過濫。有的問題含有深入探索的內容少;有的問題設定還缺乏主客觀條件;有的問題討論不是在學生產生困惑的最佳時機進行,並充塞整堂課教學,課堂討論熱熱鬧鬧擺擺樣子走過場,使思品課教學失去了人文教育的實效性。

  3、教師缺乏理性點撥。

  如某老師在教學《學會調控情緒》這一內容時,讓學生討論“情緒對生活影響”的例項,小組討論二、三分鐘後,讓學生個人發言了事。小組合作教學在這裡成了活躍課堂氣氛的輔助手段,成了作秀的表演,並不體現真正意義上合作學習。

  4、學生參與不均

  凡是聽過公開課的老師多少都會有這樣的發現:在小組活動中好學生髮言的機會多,代表小組回答的現象多。教師對小組的指導和監督不夠,小組成員間的分工不明確。教師只關注小組的學習結果,不關注學習過程和個人的學習情況,是形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小組長沒有管理好小組活動,開小差的學生缺乏個人責任感等。

  二、最佳化小組合作教學的對策

  1、構建小組結構合理

  為避免小組合作討論教學走過場,裝門面,“假大空”的情況出現,讓它不流於形式,在組建合作小組時,人數最好是4—6人為一組,小組成員應有文化基礎、智力水平、能力傾向、性別、興趣、愛好等有差異的優秀生、中等生、學困生。

  2、精心設問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組合作教學是透過教師設計教學問題來引發學生主動參與討論,激發學生自己探索,形成自己的觀點。問題是開展小組討論的中心,合作討論要始終圍繞著問題進行。初一思品課教學採用小組合作教學時,討論的題目要符合初一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和教學目標的要求,應是教學中的重難點和值得討論的問題,要緊密聯絡學生關心的社會熱點,焦點問題,要儘可能採用發生在學生身邊的,迫切需要解決的一些實際問題或現實生活問題,如在教學初一思品課《青春誤讀》時,我出了這樣一個討論題:

  上初中了,覺得自己已是一個大人了,但媽媽事無鉅細,總是像對待小孩子一樣對待我,我什麼時候穿什麼衣服都要管,還每天分數分數的,嘮嘮叨叨,好煩!我該怎麼辦?怎樣才算是大人呢?討論的話題是與學生生活相關的生活經驗,這樣學生既興趣又有話說,從而增加學生參與度和合作率,提高課堂討論的效能。

  3、營造氛圍民主安全

  教師在備課時要備學生,要把學情放在首位,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原有的知識、能力基礎,知道他們能夠充當某一方面的角色;“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應是思品課教學的基本出發點,讓大多數的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之中,尤其是必須讓班上學習最有困難的與基礎最好的學生都參與,發揮集體合作討論功能。同時要注意學生回答差強人意或者與答案大相徑庭時,此時教師要正確對待,不能凶神惡煞式的呵斥或冷嘲熱諷,特別是對學困生,要肯定他們回答問題的勇氣和積極性,要讓學生走出思維壓抑狀態,誘發學生敢於質疑,探索的慾望。

  總之,在初一思品課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應該改變原來枯燥的政治說教,最佳化課堂教學,讓學生處於主體地位,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群體意識。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33

  一、原因分析

  1.對學生要求不嚴格,致使部分學生的成績後退較大。

  2.對後進生的輔導力度不夠,導致學生平均分較低,兩級分化厲害。

  3.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較差,對學生日常習慣的養成培養不到位。

  二、改進措施

  1、進一步鑽研教材教法,積極參加集體備課,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自己對教材的駕馭能力。

  2、多聽課,多向其他教師學習,向課堂45分鐘要成績,提高課堂效率。

  3、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重新豎立起對學生的信心,並多與學生溝通,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爭取讓學生把心思用在學習上。同時注意進一步搞好師生關係,爭取建立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和學生在平等的基礎上共同進步。

  4、做好輔導工作,在期末考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34

  教師應根據初一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水平,發揮思想政治課的教育功能,對他們加強道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引導他們認識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品質,為他們今後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奠定堅實基矗。

  以教材內容為主的原則。初一《思想政治》進一步對初一學生進行合格公民素質的教育,培養學生愛國、愛民、天下為公、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的思想,正確認識和處理好個人與國家、集體間的關係,樹立為國家、集體做奉獻的觀念。為了人類的進步,四化的實現,應激勵學生“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逐步樹立起社會責任感,把自己塑造成為符合時代要求的社會主義新一代。因此,教師要以教材為出發點,立足課本,化抽象為具體,系統、形象地透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接受教育,學會做人。要避免離開教材內容,牽強附會地信口開河,這樣既不符合大綱要求,也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理論聯絡實際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最基本的方法和重要原則。它是從教材內容實際、學生本身實際和當前社會實際出發,提出具體的教育要求,來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思想滲透的方法。由於初一學生受心理發展、理解能力和社會經驗的限制,這條原則對初一《思想政治》教學尤顯重要。當前,社會在迅速發展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地昇華更新,隨時會給學生帶來各方面影響,給思想政治課提出新問題新要求。所以,教師要有敏銳的政治嗅覺,不斷地捕捉各種社會資訊和社會熱點問題,分析學生思想上存在的疑難、困惑和模糊問題,觀察學生言行中所出現的各種情況,掌握學生的思想脈搏,瞭解學生中共同關心的問題,及時地調整、補充教學內容,理論聯絡實際,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教師要在理論上和實際行為上給學生以正確引導,使學生達到認識上的昇華,行為上的實踐。透過具體生動的社會、政治、經濟現象的分析去啟發學生從中引出正確的結論。要改變思想政治課理論脫離實際的狀況,關鍵在於提高政治教師的各方面素養,改進教學方法。政治教師要擴大眼界,拓寬視野,要講政治,多學習,善分析,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和理論水平,把客觀實際與教材內容、理論原理有機地結合起來。

  正面教育為主的原則。應對學生進行積極誘導,使學生提高認識,辨別是非,掌握正確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標準,從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思想性是政治課的靈魂,政治方向明確,思想內容健康,具有正面教育效果,是上好思想政治課的基本保證。初一學生思想未定型,具有反覆性和動搖性,也具有較強的模仿性和向師性。對初一學生如果能不失時機地施以正面的良好教育,會獲得極佳的教育效果,對他們整個中學階段以至一生都將產生很大影響。本人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施行正面教育要從四個方面入手:

  (1)強化教師職業意識。

  (2)提供正面典型材料。

  (3)理解學生,尊重學生。

  (4)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個性。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35

  本學期我任七年級的思想品德課,回想這學期來的備課、上課情境,一些體會和反思也一直縈繞在頭腦中,現將其整理如下:

  一、備課上課的選例問題

  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教材每課都有大量的例子,但是我覺得這些例子很多是名人名家,缺乏凡人凡事,離學生的生活很遠,特別是我們鄉下學生,由於缺乏圖書資料以及有效的閱讀引導,學生對許多名人的事蹟不甚瞭解,因此教材中的例子不易使學生產生共鳴。於是,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心理輔導,行為矯正,情感薰陶時,應該儘量選用學生身邊的凡人凡事來加以分析引導,喚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引導學生學會辨別是非。我嘗試著去努力,覺得效果不錯。當然,我也會盡量引導學生仰視名人,欣賞名人的風采。

  二、對於討論交流問題的引導

  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師的教要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積極參與學生的活動,自由開放。教師在教學中,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學習,如開展辯論、討論、體驗交流等方式。就討論活動來說吧,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要做好認真設計,精心安排,對學生討論、辯論以及體驗交流要給以積極引導,有效組織討論,如學生討論時,教師要做好討論記錄,組織討論的問題要有深度,要提供充足的討論時間,討論結束時要給以評價指導,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道理和觀點給你,形成正確的觀念,也就是說要把握好組織討論的度,不可以淺嘗則止,為討論而討論,也不可以漫無目的,不知收尾。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採用討論、辯論等方式還應該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教材的利用問題

  新課程的教材觀認為,教材只是一種教學資源,是師生教學對話的文字,因此,教師不能過分依賴教材,在使用教材上要進行自主開發、創造使用,積極整合重組,讓它變成有效的教學資源。教學內容多,我們就不能完全按課本來講,要進行整合、重組,才能講透,才能使學生透徹理解。

  四、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問題

  課本的編排注重聯絡實際,弱化了理論性。我們老師在教學時,要遵循理論聯絡實際的教學原則,設計有效的問題情境,啟發引導學生透過體驗、理解和掌握,從體驗中悟出道理、觀點,而不應該強硬的歸納出理論要點,讓學生不知所然。

  五、教學機智問題

  作為一名思想品德教師,除了有較好的責任心、較高的業務水平、廣泛的興趣和愛好外,還應該具備一定的教學機智。缺乏教學機智,必然使本來應該出彩的地方平平淡淡。例如我在講“考試的心情”時,一個學生問我:“老師,你以前考試緊張嗎?”我就靈機一動,用我的經歷來做藍本,講了考試前、考試中以及考試後的種種心情,還告訴學生當時我是怎樣做的,然後再讓學生談談自己親歷的考試心情,並交流,很快就使學生理解了考試時出現的種種心情是人的正常的心理反應,這節課的教學目的很順利的就達到了。

  總之,作為思想品德教師,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做好教學準備,機智、靈活的採用各種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36

  回顧一學期以來的教學,感慨甚多!優生從一個班以前無處尋覓到現在也能找出10個或8個,及格生從一個班10多個到現在也能找出20到30個。雖然和橫向相比可能和其他學校差距很大,但客觀的講縱向比還是有很多收穫的。下面就一學期以來的教學反思如下:

  首先反思自己的教學。

  從教法上來看,本學期繼續使用的是學校教導處提出的“四五六”教學法,按照“目標展示—自主探究—反饋交流—鞏固提高”四五六進行。上學期由於剛接觸,有些不太順手。經過一個學期的磨練,感覺這種教學方法應用在思想品德學科上還真不錯。首先,用多媒體展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告訴學生本節課學生要完成的任務。其次,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分小組進行自主探究學習,自行解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第三,學生自主學習之後,有了自己的看法,然後進行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糾正錯誤認識,整理正確看法和觀點,對照教學目標看是否完成任務。第四,針對本節課所學,多媒體出示層次分明的練習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這種教學方法運用幾個班的課堂教學後,效果比較明顯。

  從教學態度和教學技術上來看,由於剛剛教完九年級,對七年級學生已有的能力水平估計過高。在課堂評價中還有一些用評價畢業班的方式或語言來看待小小的七年級新生,對待學生還要再多一些愛心和耐心。七年級學生剛剛進入中學,學習方式還不太適應,作為教師要看到新生的特點,一切教學有關的行為都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真正把學生看成課堂學習的主人,一切教學都要圍繞學生進行。只有這樣,才能符合新課改精神,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其次反思學生的學習情況。

  從學習適應的角度看,七年級學生在經歷上學期一個學期的時間後,對課程的適應程度不斷加強。對學科的性質及深度、廣度有了一個較好的掌握。對老師的授課方式、講課思路也有了較深的瞭解。因此,課程學習適應性較上一學期來說,學生進步了不少,不再是一臉茫然的樣子。

  從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習慣上看。上學期,剛剛步入青春期的孩子由於其生理、心理的變化,會帶來一系列的煩惱,導致學習注意力分散。目前,學生的學習目的由於受年齡影響,認識很模糊,課下調查顯示,很多學生沒有學習目的,就知道上學校來學習,至於為什麼學習,則考慮甚少。而正確的學習目的是促使我們勤奮學習的根本動力,所以基於以上的分析,學生的學習動力嚴重不足。從學習習慣上看,這屆學生明顯不懂得學習,表現為,上課聽講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開小差;課下不認真完成作業,複習不及時或根本不復習;學習計劃很少制定,及時制定了也不去執行;怕吃苦、逃避累……

  但是這學期這種現象得到了較大的改變,經過思品課、班會課等多種途徑的思想教育,學生逐漸明確了我為什麼學習、學習些什麼、怎麼樣去學等等。學生的學習動力在明白這些問題的基礎上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

  從學生的學習方法上看,雖然有了一些好的兆頭,但現在來看還做的不是很好。很多學生沒有自己的方法,都是老師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學習很盲目。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幾乎沒有,很多學生都是抄襲作業。所以,教師的教學內容不能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

  針對以上的分析,我認為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著重從以下入手。

  一、繼續加大新課改工作的力度,在思品學科教學上多想、多學,大膽實踐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二、從情感上多接近學生,對學生給予更多的耐心和愛心,不要為完成教學任務而完成教學任務,要充分發揮思品學科德育作用。

  三、繼續加強學生學習目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品質等良好個性的培養。

  總之,面對現實情況,不要抱怨、不要逃避,要針對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積極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本著一切為了學生負責的態度去研究教與學。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37

  《追尋高雅生活》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上完這一課,感覺遺憾和收穫並存,成功與不足同在。下面就這一堂課進行反思。

  一、成功之處:

  1、教學設計新穎、獨特,教學思路清晰。

  《追尋高雅生活》這一框題的內容較多,而且四個方面的內容沒有太多的聯絡,容易出現脫節。如何將這四個方面的內容串起來,這是我教學設計上的一道難題。經過不斷的摸索、嘗試,最後靈機一動,何不以晚會形式出現呢?晚會主題就是——追尋高雅生活。而四個內容則演變成晚會的四個節目,圍繞著晚會主題進行。於是,我決定以“送給同學們一臺向同學們展示如何追尋高雅生活的晚會”為主線設計教學思路。以“改革開放30年以來,人們的物質需求不斷得到滿足,而在人們的物質需求不斷得到滿足的同時,人們的精神生活卻沒有相應地富裕起來,我們不能‘富了口袋,窮了腦袋’,所以,今天,老師就給同學們送上一份精神大餐,一臺向同學們展示如何追尋高雅生活的晚會,希望同學們會喜歡。”匯入新課,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給學生送上了晚會的四個節目:節目一——小品《火炬手》片段;節目二——教師現場魔術表演;節目三——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外景拍攝;節目四——《北京歡迎你》歌曲助興。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快樂而富有情趣的生活是人們的嚮往與追求,指導學生學會保持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正確對待好奇心、不盲目從眾,積極參與豐富的文化生活,在生活中不斷陶冶情操,提升情趣。

  2、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思考。

  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思考。例如在分析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時,我注意引導學生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自己之前沒有想到的文化活動,體味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對於追尋高雅生活的意義——它能夠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悅,使自己的心靈得到美化。

  3、充分利用了多媒體。

  多媒體的作用,主要是在於它的直觀效果,容量大等。在本課教學中,我注意精心製作多媒體課件。既然本節課以晚會的形式出現,那我就把多媒體課件製作成晚會的樣式,以節目呈現其四個方面的內容。無論是趙本山的小品展示、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外景拍攝,還是歌曲助興,甚至是教師我的現場魔術表演,我都注意選材的貼切性,以及課件的精美性。讓學生如身臨晚會現場,直觀形象,生動活潑,教師輕鬆地教,學生快樂地學。整個課件設計顯得較為高雅,與教學主題相得益彰。

  4、教態自然,聲音圓潤,親和力較強,課堂板書簡潔明瞭,字跡工整。

  教學過程中,我的教態自然,聲音較圓潤,與學生平等交流,共同探討,體現了較好的親和力。在板書過程中,注意將本課知識點加以概括,簡潔明瞭地書寫於黑板上,讓學生能夠對知識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

  5、教學目標順利達成,教學難點突破、重點突出。

  教學過程中,順利地實現了教學目標。同時,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也較為突出。本課中培養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積極參與豐富的文化生活是重點;而正確運用好奇心和從眾心理,提升情趣,陶冶情操是難點。從學生課堂最後的知識小結看來,學生對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知識掌握得較好。

  二、不足之處:

  1、雖然教學設計新穎、獨特,教學思路清晰,但在教學設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上,卻並示能彰顯獨特性。

  本課設計的師生互動主要集中在對問題的探討,尤其是教師現場魔術表演,而本課設計的生生互動主要集中在討論活動上,並未有較大的突破。

  2、在多媒體的切換、擴音器的使用上出現小小的遺憾。

  教學過程中,由於設計的多媒體課件上有一個影片按紐為隱形,而自己又不是很熟悉比賽所用的那臺電腦,導致在多媒體切換上出現了一個小小的遺憾,“幽默”二字較早地顯示了一下。另外,由於擴音器的原因,導致擴音有時正常,有時卻又不正常。沒有把自己聲音圓潤的優勢很好地發揮出來。

  3、雖然教學難點突破較好,但教學重點突出程度卻不是很夠。

  教學過程中,由於教學重點的設計出現在課堂開始之初,而我卻沒有很好地體會學生面對陌生的聽課老師,陌生的上課老師的緊張心理,調控得不是很到位,而影響了突出教學重點的效果。這在他們觀看小品過程中雖然笑了,但卻沒有平時那樣的開懷大笑中可以看出。

  4、在課堂時間的分配上,細化不夠。

  教學過程中,由於在學生找尋影片中出現的不同的文化活動內容時,佔用的時間過多,導致最後歌曲助興部分,不得不省略對《北京歡迎你》這首歌的歌詞的進一步的挖掘,這是課堂時間把握不是非常到位而導致的遺憾。

  三、再教設計

  如果重新再上這節課我會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1、教學之前,我會注意更大程度地熟悉上課所用電腦、擴音設配,使意外降低到最小點。

  2、上課伊始,注意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最大限度地瞭解學生的心理,然後對其加以調節。

  3、在探討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板塊時,我會盡可能地多讓學生例舉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案例,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更多地聯絡生活實際,指導生活實際。

  4、在提升情趣、陶冶情操部分,我會對《北京歡迎你》這首歌的歌詞做深度挖掘,讓學生從歌詞中體味中國人的熱情、好客、開拓創新、勇於承擔等等優秀品質,昇華其對身為中國人的自豪,從而提升其情趣,培養其熱愛祖國的情操。

  以上是我上《追尋高雅生活》這節課的反思。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發揚優點,改進不足,這是我需要做的。相信我會做得更好!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38

  我們的教學應該是構建一種積極、快樂、有意義的課程文化,讓孩子在這種文化中,心靈受到觸動,精神受到愉悅。總得來說,在《向快樂出發》這節課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幾點:

  1、活動形式多樣有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教師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動、好奇、表現欲強等特點,採用多種活動形式,並創設“快樂大家一起分享”、“煩惱也能變快樂”、“向快樂出發”等教學情景,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用手、腦、口等多種感官體驗快樂,並努力創造快樂,初步學會情緒的自我調控,學會與身邊的人和諧友好地相處,在活動中對品德知識進行內化,使之成為行為的原動力。

  2、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出發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無論是暢談“快樂的事”,還是傾訴“煩惱的事”,都讓學生從自己曾有的生活體驗出發,說真話,說心裡話,在活動中,自然滲透了做人的道理,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倡導的“與學習者的實際生活有血肉聯絡的學習過程”的理念。

  但本節課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每一個教學環節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性格特徵等因素受時間限制,還不夠全面,如能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孩子都能有自己不同的快樂體驗可能會更好。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39

  在本節課的教學上力求活潑生動,讓學生在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從情感、知識、技能方面有所收穫。在學習“喜、怒、哀、懼”四項基本情緒時,為了能夠讓學生有足夠的體驗,請每個小組的一位同學,在黑板上畫出相關情緒表情的簡筆畫,加深了學生對情緒的理解。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每位同學都有具體的內容去學習、有任務去做,而且小組成員還要合作,四個問題是一個整體,相互銜接的,如果學生僅考慮自己的內容,就會無法實現本小組的最終學習目標,這樣也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40

  本人於20xx年12月25日在七8班上了一節課題為《身邊的誘惑》的公開課,本節授課完成後,我總體感覺不錯。按照我的教學設計,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

  同時,本節課我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認知規律,採用情景劇表演、活動探究法、小組討論法、案例教學法,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主動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中,力求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透過識圖片、材料探究,能夠逐漸形成辨別是非的能力,並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另外,本節課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教學中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透過討論、活動探究等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方式認識到身邊存在的各種誘惑,並透過探究學習認識到面對誘惑應該採取的態度,自覺抵制不良誘惑,使學生認識到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在課堂上,我所應用的圖片資料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能主動參與活動,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理解方面收穫很大,特別是增強了拒絕不良誘惑的主觀意識,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有昇華。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板書不夠詳細等,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研究新理念、新教法,選擇新材料,更進一步挖掘教材的廣度與深度,以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41

  第一單元“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教學工作結束了,我們說“教學相長”,對於學生而言,教學過程實質上是使學生心理得到全面發展的過程。

  當教學過合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時,才能很好的發揮教育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體驗就恰恰是在實踐中、活動中親身經歷的一種心理活動,所以注重體驗過程,設計好活動體驗的方式方法,是決定教學過程中教育功能能否得到很好發揮的關鍵之所在。

  尊重學生已有的思想認知,用“觸動人心”的事例感化學生情感,已達到道德情感的提升:學生對於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的教育認識很淺顯。對於這麼小的孩子來說,認為別人給予他的關懷和愛都是自己理所應當得到的。作為教師不能迴避學生現有的思想狀況,因為那是真實的一面。我們要接納學生的想法,引導、幫助學生樹立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教學,用身邊“觸動人心”的事例感化學生,客觀地反映社會、擺事實、促感情,讓學生入情入境後再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以情動情,以情感情。我想,那樣會更被學生接受與認可的。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42

  沒有問題的思品課堂是蒼白無力的。但是,問題設計必須克服虛偽和形式主義,即問題設計的目的不僅要推動“教”的程式,更重要的是要推動“學”。

  首先,問題設計要有思維含量,能夠引導學生聯絡現實、體驗生活。在講到《合作與競爭》一課時,可結合設計情景《如何選擇合作伙伴》分析合作的意義,設問:“你是拒絕還是合作?怎樣拒絕或合作?”儘管很多學生都懂得“合作能夠實現雙贏”的道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與人實現合作。所以“一定要合作”的觀念,不能強行向學生灌輸,而是讓學生在結合生活情境的過程中,親身體驗生活中取捨以及所帶來的後果。

  其次,問題設計要發揮各種思維模式的作用。一是反向設計,打破常規思維。例如,學習《珍愛生命》,探究珍惜生命的必要性時,可以設問:“我們要保護我們身邊的生命,是否也要保護害蟲的生命呢?”二是矛盾設計。例如,在探究文化習俗多樣性時,可以設問:“中國的端午節會起源於韓國嗎?美國的感恩節會起源於中國嗎?”從而激發學生追根溯源的熱情。

  再次,問題設計要做到語言簡煉,適當運用各種修辭手法,比如設問、反問、誇張等。例如,《男生女生交往》教學內容可以設問:“假如這世界沒有男生……假如這世界沒有女生”。再如,在討論建立友情時注意的原則和方法時,採取以下設問:“朋友之間需要寬容、諒解,那是不是在任何情況下,對任何事情都要寬容和諒解呢?”

  好的問題設計能夠激發學生思維和擴充套件思考能力,也能體現教學內容的銜接性和多樣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