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精選42篇)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

  教案的編寫來源

  模範教案的來源

  網上有許多現成的教案資源,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尋找利用,不過最精良的資源往往是收費的。

  通常在教學當中,教師往往更喜歡於找免費的教案資源網站

  通常免費的教案資源網的幾個缺點是:

  1.往往內容相對比較貧乏,格式不夠好。

  2.內容沒有非常條理地進行整理,歸類未必正確。

  3.課件版本可能相對比較舊,尤其是近幾年教材在改革。

  4 .網站的廣告比較多,尤其是有些網站還有很多彈窗廣告。

  最精良的資源往往是收費的,但是未必收費的就是最好的。

  很多教案都是老師根據參考資料自己寫出來,一線的在職教師,他們都是很用心的去寫教案,所以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精選42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精選42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1

  知識目標

  1、掌握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2、瞭解中華文明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熟練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等歷史概念。進而認識其發展特點的差異,並認識其發展對中國古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能力目標

  1、透過仔細觀察本課中“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復原圖”“幹欄式房屋”“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裝有木柄的骨耜復原圖”和“半坡出土的紡輪”“半坡出土的骨制箭頭、魚叉和魚鉤”及“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復原圖”等圖示,初步培養學生觀察文物圖,尋找圖中較為明顯的、主要的歷史資訊,並結合已有知識,初步分析、解釋圖中歷史資訊,做出簡單的或主要的歷史結論的能力。

  2、透過對本課中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原始的農耕生活特點的比較,培養學生比較能力和學科交叉知識運用的能力。

  德育目標

  透過本課學習,學生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以及他們對人類社會物質與精神進步做出的特有貢獻;進而激發學生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學重點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教學難點

  私有財產、貧富分化、階級等歷史概念和這些歷史概念出現的背景。

  教學方法及手段

  1、故事匯入法。

  2、討論法。

  3、聯絡講述法。

  4、圖表法。

  5、圖片分析法。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總計用時4分鐘):老師提供的一些重要詞語,同學們的任務就是將這些字詞連在一起,講個完整的故事,當一回小作家。這些詞語是:傳說、神農氏、小鳥、谷籽、禾苗、木、石、耒耜土地、食物食用。我將給同學2分鐘準備時間。

  同學們大體意思回答為:傳說中,神農氏看到小鳥把銜來的谷籽兒丟在地上,便長出了禾苗,於是就試著採來谷籽兒埋在土中,果然長出了穀苗。他十分欣喜,於是就用木、石、骨製成耒耜等農具,教人們翻鬆土地,採來穗大實多的谷籽兒埋入土中,待長成結穗後收割,供人食用。他還用同樣的辦法,種植其他作物。後來,神農氏播種五穀的辦法,傳遍各個部落,人們尊稱他為神農氏。

  老師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讚揚,接著引出神農氏的傳說反映了原始農耕的起源和發展過程。早期人類在長期的採集生活中,觀察到植物的生長規律,並有意識地種植可以食用的植物,這就是原始農耕的起源。下面我們開始學習第二課。

  板書: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

  本課第一部分:(總計用時大約15至20分鐘)

  開啟ppt老師:這節課中我們會學到代表長江流域原始生活的河姆渡遺址和代表黃河流

  域的半坡遺址和大汶口遺址,首先先學習河姆渡遺址的原始農耕。

  ppt)同學答:水稻

  老師:是的沒錯,就是水稻。可是這水稻可非同一般啊!它們出土於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歷史悠久啊!那麼同學們想一想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水稻說明了什麼?其出土的數量之大,世界罕見,又說明了什麼?

  同學答:說明他們已經學會種植水稻,而且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老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來大家重複一遍,說明了什麼?

  板書:種植水稻(世界最早)

  老師:那麼,水稻種植需要什麼來灌溉呢?

  同學:水

  老師:是的,是水,那麼他們的水從哪裡來呢?

  同學疑問

  老師:老師告訴你們,他們用水井裡的水進行灌溉,那時他們已經學會了打造水井板書:挖掘水井,飲水方便

  老師:大家來看這張圖片,同學們認識這兩個字嗎?這是一件耕地工具,它叫耒耜。大家看看它像不像我們現在用的“鎬”,是的,這就相當於“鎬”的雛形,它有橫孔,柄部,刃部,豎恐。這個耒和耜呢是不同的,耒是手握的地方,耜是接觸土地的地方他們就用這耒耜耕地。(用ppt)

  板書:使用磨製石器、耒耜

  老師:解決了吃的喝的問題,那麼他們住在哪裡呢?下面我們來看ppt,這就是他們住的幹欄式房子,大家看這房子長得和我們現在住的房子是不是不一樣?大家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為什麼要建造這種結構的房屋呢?(用ppt)

  同學:他們處於南方地區、氣候潮溼炎熱。幹欄式房屋可以通風防潮。

  老師:正如這位同學所說當時南方地區地勢低窪、氣候潮溼炎熱。幹欄式房屋可以通風防潮。而且這種房子上面住人,下面還可以養牲畜,是建築學上一個重大成就。

  板書:建築幹欄式房屋,定居生活

  老師:剛剛我們學到了河姆渡人吃大米喝井水,那他們就吃這些嗎?咱們吃飯時還吃些菜肉配著飯吃。那麼他們當然也會弄些好吃的,看,那時候他們已經學會了飼養豬,羊等家禽。看這些出土的陶豬陶羊,充分的的說明了他們的聰明才智,頑強的與自然作鬥爭,過著幸福的生活。

  板書:飼養家畜

  老師:接下來我們會欣賞到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陶器,大家看,這陶器看起來真舊哦,色彩還挺單調,皮膚還挺粗糙。這是我們看來,但是那是七千年造出來的,對於當時的他們來說,這簡直是技術精湛啊!他們心靈手巧,看,這是他們製造的玉器和骨哨。他們已經學會開始打扮自己了。(用ppt)

  板書:製造陶器、玉器和樂器

  老師:動腦筋: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哪些進步呢?(老師提示:看老師的板書,總結在一起大體上這題就回答出來了)

  同學們大體回答成:使用磨製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住幹欄式房子,會挖掘水井,過定居生活。還飼養家畜,會製造陶器,並能製作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

  接下來給同學們3分鐘時間,熟記黑板上的內容。做到當堂課,當堂清。然後老師問黑板上的內容,找同學們來回答。

  本課第二部分(總計用時15分鐘)老師: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把你們想象中的半坡人生活的圖景用語言、動作展現出來。現在大家開始閱讀書第八頁至第九頁,希望每一組都有精彩的表現。

  同學準備時間5分鐘

  老師:現在請半坡居民展示自己的風采。

  (半坡居民相繼發言和表演)

  學生A:我們半坡人比河姆渡人年輕1000多歲。社會是向前發展的。我們過著比河姆渡人更進步的生活。就說我們的食物吧,除了主食粟(小米飯)以外,副食還有魚,肉,白菜,芥菜等等。有這樣的美味大餐,有誰不愛這個可愛的家園呢?(掌聲)

  學生板書:食物種類豐富,魚、肉、蔬菜

  學生B:我們普遍用磨光的石器,木製的耒耜開墾土地和收割莊稼,這種工具更加鋒利,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

  板書:普遍使用磨製石器、木製的耒耜

  學生C:我們把野生的狗尾巴草經過人工培植而變成粟。這是我們半坡人的重大發明。遺憾的是當時不可能申請專利。(掌聲)

  學生板書:種植粟

  學生D:我們追求生活的美和藝術。(出示圖片)請看這些生活用具:陶盆,陶罐,陶瓶,紅色的底色上畫著人或者各種動物的圖案,色彩豔麗,被稱做彩陶。

  板書:製造彩陶,刻畫符號

  學生F:我們的房子很大,全家族的人都在裡面生活,可熱鬧了。房子裡還有許多小間,是家族成員的住處。房子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裡面有灶坑,既可做飯又可取暖,冬暖夏涼。

  板書:建築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老師:(對學生的表現給予鼓勵)根據ppt展示,講述分析同學們的扮演

  老師:對,如同學們所說,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製石器、木製的耒耜,看這是那時他們使用的石斧,石刀和木耜(用ppt)

  老師:看ppt這是半坡原始居民房屋復原圖,想一想請根據地理知識,半坡原始居民為什麼要建造這種結構的房屋?

  同學:他們地處黃河流域,那裡比較乾旱風大還冷

  老師:對,黃河流域乾旱、風沙大,氣候比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擋風雨,又可以取暖。

  老師:看,半坡原始居民能製造色彩鮮豔的彩陶,上面繪有各式各樣的美麗圖案,半坡原始居民製作的陶器上所刻畫的符號,有學者認為這是我國早期的文字雛形。(用ppt)

  老師:半坡原始居民也學會飼養豬狗等動物,他們還會用骨制箭頭、漁叉魚鉤打獵捕魚,食物種類大大豐富了,他們還學會紡線織布製衣。大家看這是他們出土的紡輪骨針漁叉魚鉤(用ppt)

  老師:這就是在半坡遺址的許多窖穴、房屋和墓葬中,發現了大量的粟粒,說明他們已經學會種植粟,而且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

  老師:下面分成小組形勢,探討一下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在生產和生活方面有哪些相似之處?有哪些不同之處?探討2分鐘

  學生:相似之處

  1、都開始了農業生產,並轉向定居生活。

  2、都會依據不同的環境和需求搭建房屋。

  3、都會製造陶器。

  4、農耕外漁獵依然存在。不同之處:

  河姆渡居民地理位置:長江流域。房屋樣式:幹欄式房屋。農作物:水稻。生活:挖井半坡居民地理位置:黃河流域。房屋樣式:半地穴式房屋。農作物:粟。生活:普遍使用弓箭

  本課第三部分(總計用時10分鐘)

  學生共同閱讀大汶口原始居民老師板書:大汶口原始居民板書依次分別為:農耕經濟有很大發展,農具發達。原始手工業有了很大進步陶器有黑陶、白陶,質量很好,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出現。

  老師:想一想大汶口晚期的墓葬裡,為什麼有隨葬品多少的現象出現?

  解析:距今約四五千年時期,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得農業、手工業和畜牧業的社會分工日益擴大,商品交換日趨頻繁,每個家庭成為獨立的生產、消費單位,剩餘產品被用於交換。過去的“同族共產制”就逐漸為財產私有制所代替。從大汶口晚期的墓葬裡隨葬品的情況可以看出,私有制已經出現,並且貧富懸殊特別明顯。

  在生產力發展過程中,隨著剩餘產品的增多,原有的氏族首領們的財富不斷擴大,權力也在不斷增長,為了爭奪土地、財產,在各氏族之間開始了戰爭,氏族首領把俘獲來的別的氏族的成員變成了奴隸,在同一氏族內部,由於貧富差別的增大,也分成了兩個對立的社會階層。這樣,對立的階級產生了。原始社會開始解體。

  課堂總結

  請同學們根據課本內容,填寫表格。(用時5分鐘)[投影顯示]

  (該表可在學生看書、討論、教師引導的情況下填寫)基本要求:

  鞏固運用

  1、黃河流域原始農耕時代的居民是A、北京人B、山頂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答案:D

  2、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過定居生活的決定因素是A、建造房屋B、原始農業的出現C、使用磨製石器D、原始手工業出現

  解析:過定居生活的關鍵是要有固定的食物來源。以採集、狩獵為生,食物來源不固定,食物不充足,故必須經常遷徒。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因為開始了農耕生活,有了固定、充足的食物來源,因此,具備了過定居生活的關鍵因素。建造房屋是定居生活的產物,而不是前提。

  答案:B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2

  【教學步驟】

  學生認真聽講,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在老師的問題指導下再讀教材,並作下筆記。

  討論課堂,加深理解,進一步熟悉教材。

  學生認真聽講,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在老師的問題指導下再讀教材,並作下筆記。

  答:①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

  形成整體認識

  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1、問:戰國時期的社會發生著什麼深刻的變化?你怎麼看這個時期的變化呢?

  2、得出結論形成了多種觀點,即百家。要求學生閱讀教材找出當時主要的學派有哪些?分別有哪些代表人物?

  3、小結:戰國百家爭鳴的局面是如何出現的?情況如何?

  4、指導學生閱讀小字:瞭解戰國時百家爭鳴的爭鳴情況。然後問學生幾個問題:戰國時期,適合哪一種學派的學說來治理國家?商鞅、秦始皇他們治國採用的是哪一個學派的觀點?後來漢武帝採用的是哪一學派的觀點?你怎麼理解這一歷史現象?

  根據你的理解,該採用什麼學派的觀點來治理今天的國家?

  學生仔細閱讀教材,認真思考,積極發言

  拓展思路

  小結:孔子的地位。戰國爭鳴的意義。認真聽。

  【教學後記】

  第22課文學、史學與宗教

  【課程標準】

  說出《史記》的作者和體例,瞭解佛教傳入和道教興起的主要史實。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記住《史記》的作者及寫作年代,理解《史記》的體例、成就及影響。瞭解佛教傳入中國內地和道教創立的基本情況。

  二、能力和方法:透過指導學生觀察《屈子行吟圖》,培養學生觀察、想像能力。透過指導學生分析司馬遷取得歷史學研究巨大成功之原因,培養學生探究、分析、歸納能力。透過指導學生分析道教、佛教興起的原因和影響,培養學生歷史分析、評價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中國古代文化的燦爛和豐富多彩,形成民族自豪感。透過學習“大詩人屈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瞭解司馬遷的創作歷程,學習他為了事業的成功而堅忍不拔、勇於進取的精神。透過對“道教的興起和佛教的傳播”的學習,使學生正確認識宗教與宗教文化的區別,瞭解古代中國文明的多樣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史學家司馬遷的主要成就。

  難點:佛教、道教在中國的傳播原因及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課前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屈原、司馬遷的傳說與故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一、匯入新課

  1、吃粽子、划龍舟的來歷。

  2、我們本地人過世之後,如何祭奠?

  聽、講,集中注意力。

  製造懸念,激發興趣。

  二、大詩人屈原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然後起來簡介屈原的生平事蹟。

  2、根據學生自己的理解、見識、書上的介紹,談談屈原的成就。

  3、教師總結,突出其偉大的成就(世界文化名人,被譯為多國文字)。人們為什麼紀念屈原?

  調動參與興趣

  聽或自己講

  清晰明瞭,便於掌握。

  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

  思想教育、同化之。

  三、司馬遷與《史記》

  1、開門見山指出司馬遷及其《史記》。抽學生介紹司馬遷的生平及事蹟。

  2、指導學生閱讀書上的小字、觀察書上的插圖,討論、思考、歸納得出“司馬遷寫成此書的原因?”

  3、問:《史記》是怎麼樣的一本書呢?學生閱讀教材,

  認真思考,特別是理解“紀傳體”通史的。

  4、指導學生理解“紀傳體”通史。

  講、聽

  閱讀、討論、發言

  聽講、看書、歸納得出結論。

  四、佛教的傳入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抓出其中的要點。

  2、簡介佛教的教義。讓學生思考,佛教為什麼在我國逐漸流行?你能舉出佛教對我國影響深遠的事例嗎?

  閱讀、理解、思考、發言。

  透過例子,加深理解,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

  五、道教的興起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找出知識點。

  簡介道教的教義,讓學生談談道教傳播的原因。

  說說道教對今天影響的事例。

  閱讀教材。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六、小結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3

  【教學後記】

  第23課多姿多彩的藝術

  【課程標準】

  列舉古代書法、繪畫、雕塑、音樂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先秦至南北朝時期的藝術成就:戰國編鐘,秦始皇陵兵馬俑,王羲之與《蘭亭序》,顧愷之與《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二、能力和方法:透過指導學生鑑賞戰國編鐘、秦始皇陵兵馬俑、《蘭亭序》、《女史箴圖》、《洛神賦圖》等藝術作品,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透過對歷史文物價值的討論,培養學生歷史分析、評價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學習傑出的藝術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透過對藝術作品的欣賞,陶冶情趣,養成學生髮現美、感受美、追求美、創造美的意識;透過對傑出藝術成就的原因分析,使生認識到人民的創造性是歷史文明和歷史進步的根本動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戰國編鐘、秦始皇陵兵馬俑。

  難點:王羲之、顧愷之的書畫成就和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藝術價值。

  【課前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秦始皇陵兵馬俑和王羲之的故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一、匯入新課

  問學生,有哪些同學學過美術、音樂、書法?你們知道中國有哪些重要的美術作品、樂器、書法作品?而引入本課。

  聽,集中注意力。

  拉近距離,激發興趣。

  二、戰國編鐘

  指導學生閱讀、觀察編鐘圖,談談發現。

  抽學生講知音的故事。理解春秋戰國時期的音樂成就。

  認真觀察、閱讀。

  聽或自己講

  三、秦始皇陵兵馬俑

  先閱讀教材、觀察書上的圖,談談有什麼感想。

  教師將知識要點落實在教材上。突出其在雕塑史上的崇高地位。

  看書、觀察、歸納得出結論。

  四、王羲之的書法

  閱讀教材,落實知識點。

  仔細觀察書上的字帖,讓學生暢所欲言。

  抽兩個學生來講王羲之的故事。

  談王羲之的品格。

  閱讀、觀察、講、聽。

  五、顧愷之的繪畫

  閱讀教材,找出要點。

  教師講解,指導學生觀察兩幅名畫,體會之。

  補充講“三絕”。

  閱讀

  觀察

  聽講

  六、拓展學習

  學習與探究

  學生參與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識記戰國時期生產力發展的標誌、商鞅變法開始變法的時間和變法的主要內容,理解商鞅變法的原因和意義。

  重點:

  商鞅變法的內容商鞅變法的評價

  難點:

  改革與保守派的觀點分歧變法的某些措施含義及作用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看教材38頁的簡表,分析秦國在戰國前期的形勢,排在七雄的末位,但中後期秦國卻強大起來,並透過一系列戰爭滅掉了六國,完成了國家的統一。那麼,秦國是怎樣走向強國之路的呢?——商鞅變法(這是一條主要途徑)

  二、教學過程

  (一)秦孝公求賢(為什麼要實行變法?)

  1、原因

  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社會原因):鐵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廣(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誌)。

  秦國相對落後(自身原因):會盟都不讓參加,魏國侵略卻無力還擊。

  2、辦法

  改革內政,變法圖強,釋出求賢令。(秦孝公深感落後就要捱打)

  商鞅來到秦國。

  理解“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

  (二)商鞅主持變法

  1、時間:公元前356年。

  2、背景:得到秦孝公的支援。

  3、主要內容:

  經濟上:改革土地制度——廢除“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重農抑商——獎罰分明。

  政治上:獎勵軍功——論功行賞,不論貴賤;遷都咸陽,推行縣制——強化國家管理,設31縣;嚴明法令——實行連坐法。

  4、變法的影響:

  觸犯了貴族利益——商鞅被車裂處死。

  取得成效——連婦女兒童都知道“商君之法”。

  (三)秦國的變化

  1、性質:是戰國後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會改革。

  2、成果:廢除舊制度,建立新制度;秦軍的戰鬥力大大提高;社會經濟得到發展。

  3、興修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鄭國渠。

  (四)小結

  秦國是怎樣走上強國之路的呢?

  前期勢弱——秦孝公決心變法圖強——商鞅主持變法——取得顯著成果(強大)

  思考: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

  (五)板書設計

  1、秦國為什麼要實行變法?

  2、變法前期秦孝公採取怎樣的辦法?

  社會進步(社會):鐵器、牛耕(標誌)改革內政、變法圖強、釋出求賢令(商鞅)

  秦國落後(自身):鄙視、捱打

  3、商鞅變法的具體內容?

  4、變法產生怎樣的社會影響(見小字部分)?

  經濟:改革土地制度—廢除井田制觸犯貴族的利益——商鞅被車裂處死

  重農抑商—獎罰分明取得成效——婦女兒童都知道商君之法

  政治:獎勵軍功—論功行賞、不論貴賤

  遷都咸陽,推行縣制—強化國家管理

  嚴明法令——實行連坐法

  5、變法取得怎樣的成果?

  6、變法成功與否?

  (性質: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會改革)分析秦孝公變法的目的—變法圖強,

  建立了新制度,軍隊戰鬥力提高,經濟得到發展。實現沒有?結論——是一次成功的

  興修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鄭國渠改革。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5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七年級歷史選用的是人教版教材,立足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體現時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注重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著重培養學生學習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啟發性,注意歷史的多方位性、多層次的聯絡和知識的延伸。本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知識性於一體,可讀性強,圖文並茂,新增了許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知識活動,使學生學會學習歷史的方法和學習技能,提高學生的自身能力。內容是從我國的遠古居民寫到的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文化的改革和發展,共20課。教材重點在於與歷史發展的線索相關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發展。難點在於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

  二、學生分析

  初一學生剛從小學升入初中,歷史是他們新接觸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大部分同學求知慾較強,課堂紀律較好。但缺乏綜合歸納能力,且有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欠積極。因此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感受到歷史學習的樂趣。

  具體思路

  1、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規管理,重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對“學困生”既要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習的自覺性,更要對他們進行學法指導。

  2、強化理想前途教育、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形勢教育,學生學得好,以確保考試取得圓滿成功。

  3、強化質量意識,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課後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4、加強對薄弱學生的檢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5、複習階段,要認真制定複習計劃,精心組織複習,以書為本,講清概念,提示規律,指點迷津,提高學生的審題、解題的能力及速度。

  6、引資料、學經驗。經常向老教師學習,經常聽課。

  7、認真組織測試,強化綜合訓練,抓住學科的薄弱環節,及時補救。

  三、教學任務和要求

  七年級歷史教學,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即瞭解歷史的基本線索,瞭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觀點,以及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

  歷史教學,要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按時間順序觀察歷史發展和變化,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識活動,對有關的歷史問題進行簡要評述,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

  四、教學措施

  1、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

  2、鼓勵學生透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學習歷史,培養髮現歷史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習慣。

  3、注重拓寬歷史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

  4、認真貫徹課程標準的精神,在傳統知識培養各種能力的同時,加強思想教育。

  5、採用多種教學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大膽地進行改革,探索和創造,進行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歷史教學活動。

  7、要注意多層次、多方位的聯絡,以開拓學生的視野,更好的來學習歷史

  8、課堂教學要貼近課程標準的要求,採用探究式、啟發式和討論式等各種成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模式,要加大媒體輔助教學,特別是網路教學的力度,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9、多角度觀察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及時進行輔導。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孔子及其仁學說。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貢獻。老子和他的辯證思想。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

  2、能力目標:

  指導學生比較諸子百家各自的主張,培養學生的對比分析能力。

  [重點、難點]孔子和百家爭鳴

  [教法、學法]

  由學生自己閱讀課文而後質疑,教師給與點撥。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具]多媒體課件、有關春秋、戰國主要思想家簡介、人物圖

  [教學步驟]

  一、匯入課文:

  山東被譽為一山一水一聖人。一山是指泰山。一水指黃河。同學們,這一聖人指誰?(學生回答出孔子,從而匯入課文)

  1、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板書)

  (1)思想:

  (指導學生看孔子像及其學說)回答:孔子是個怎樣的人?他有何學說?

  (學生回答出: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仁的學說.

  (2)教育:

  (指導學生閱讀53頁第二自然節)提出: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貢獻?

  (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

  a興辦私學,廣收門徒。B注意因材施教,善於啟發學生思考問題。

  C教育學生學習態度老實,要謙虛好學。

  D時常複習所學知識,溫故而知新。

  (3)文化: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回答由孔子主持編定了哪幾部著作?孔子的言行被弟子編成了什麼書?(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

  《詩經》《尚書》《春秋》《論語》

  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對

  後世影響巨大,被譽為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與孔子同一時期還出現了另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是誰呢?(學生回答出:老子)

  2、思想家老子:(板書)

  (指導學生閱讀老子插圖及說明文字,瞭解老子生平)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它的學說記錄在《道德經》裡。他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相互轉化。

  3、百家爭鳴:(板書)

  (列表讓學生看書來回答表內內容,也可先問學生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觀點是什麼,最後拿出事先準備的表格來總結。)(之後,請同學們想一想,哪一派的學說對戰國時期的封建統治者最有用?)

  三、小結:

  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的主要歷史條件

  是什麼?

  四、作業:課本57頁填表題

  附:板書設計

  一、道家學派:創始人是老子,著有《道德經》樸素辨證法的思想。

  二、儒家學派:創始人是孔子,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貢獻:

  1、思想上他提出仁的學說。

  2、對教育的貢獻:

  A:興辦私學,廣收門徒

  B:溫故知新

  C:學習的態度要老實

  3、他編訂了《春秋》

  4、孔子的弟子編寫的記錄孔子言行的書叫《論語》

  三、墨家學派--null創始人是墨子,主張兼愛非攻

  四、儒家學派---戰國時期:是孟子,他反對戰爭,提出春秋無義戰,實行仁政

  五、法家---代表人是戰國的韓非,主張A:實行法制;B:主張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著作是《韓非子》

  六、兵家---創始人是春秋時期的孫武著有《孫子兵法》--null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還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七、道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莊子,他提出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透過學習,使學生了解紙的發明和改進、華佗和張仲景的成就,

  從而培養學生正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思考與探究"紙的發明對人類文明史做出哪些貢獻?"

  培養學生從特定的歷史條件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認識到秦漢時期文化的繁榮昌盛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和科學家的聰明才智和非凡的創造力。

  (四)教材重難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1)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

  (2)地動儀

  2、難點:涉及到科技名詞和物理學原理,而初一學生沒有學習物理,對於利用物體慣性來對地震波進行遠距離測量的原理難以理解,因此是本課的難點。

  3、解決辦法

  (1)這一課的重點問題學生比較熟悉,可學生熟悉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識點,教師應引導學生參與,形成完整的概念。

  (2)採用直觀教學法,利用幻燈、掛圖等幫助學生理解有關內容。

  (3)地動儀的構造原理和一些專門的科技名詞,以教師講述為主,但必須做到概念準確。

  (4)用歸納法,讓學生多做、多讀、多講,最後在教師的幫助下,概括秦漢時期的科技成就。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請同學們一起讀本課的引言,然後教師概述)我們已經學過的秦漢時期的政治經濟方面的情況,這個時期,國家統一,經濟繁榮,正是文化大發展的有利條件。從18、19課,我們都來學習秦漢時期的文化。

  2、講授新課

  (提問)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什麼?

  (板書)(一)、紙的發明和蔡倫改進造紙術

  (板書)1、從竹簡到紙的發明

  前面我們講過甲骨文。後來人們又把文字寫在竹木簡、帛上。帛是絲織品,比竹木簡輕得多,可又太貴了。使學生了解紙的發明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接著出示兩個問題讓學生思考:

  1)紙是怎樣發明的?

  2)紙的出現對人類有哪些貢獻?

  (板書)2、蔡倫改進造紙術

  公元105年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後來為了紀念蔡倫的功績,人們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接著又讓學生思考第2個思考題:造紙術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請同學們回答後教師歸納):造紙術是由我國直接或間接傳到世界各地,有利於人類文化的傳播,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板書)(二)、《九章算術》

  《九章算術》成書於東漢時期,總結了春秋戰國以來的數學成就。有很多數學成就在當時世界上是先進的。並且傳到了十幾個國家被當作教科書。

  (板書)(三)、地動儀

  請同學們思考:在發生地震時,我們怎樣才能感知?

  東漢科學家張衡又發明了地動儀。

  (板書)(四)、華佗和張仲景

  首先向學生點出:中國醫藥學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獨具特色,而且有著悠久的歷史。秦漢時期,中國有很多醫學家,其中成就最突出、影響的是張仲景和華佗。

  華佗: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藥劑,五禽戲

  醫聖張仲景(東漢)著有《傷寒雜病論》,在書中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

  課堂小結

  秦漢時國家的統一、經濟的繁榮,使得這一時期創造出輝煌燦爛的文化成為可能,這是秦漢人民留給後人的一筆珍貴遺產,也是我國對世界文化的重要貢獻。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8

  一、課程目標

  (1)1-1使用地球儀、地圖等等工具,知道它們的主要特點和功能。

  (2)1-2恰當地運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術語。

  (3)2-2參與調查活動,瞭解本地自然條件和社會生活的主要特點及顯著變化。

  教學要求

  (1)知識目標:初步掌握地圖三要素。

  (2)情感目標:從自己所在的社群入手,感受社群的生活,體會社群的功能。

  (3)能力目標:能根據平面圖上的方向,描述一個地點的具體位置;能用比例尺計算圖上某兩地之間的距離。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地圖三要素

  教學難點:地圖知識的運用

  三、教學準備

  同學們收集的各種各樣的地圖;對自家周圍環境的調查。

  四、教學方法

  情境式、活動式

  五、教學過程

  匯入

  老師上節課請同學們瞭解自家周圍的環境,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

  教師總結:我們每個家庭都生活在城市的社群裡,家在社群中的位置,是我們瞭解與認識社群的出發點。”引出社群概念。

  【板書】從社群看我家

  【板書】1.社群

  根據同學們的講述,感性講解“什麼叫社群”:相對固定的區域、一定數量的人口、共同的區域身份、相關的利益、共同的生活空間──人類生活共同體。

  “社群有許多共同的地方,但每個社群有不同的位置和環境。請同學們開啟你們帶來的深圳地圖,找找自己的家在哪裡。”

  進一步引導:“你是如何在地圖上找到自己的家的?”請同學們再看書上的圖1-1和1-2,看看兩幅圖有什麼不同?

  圖1-1和圖1-2的不同之處

  大小:

  形狀:

  方向、位置:

  圖案、符號:

  顏色:

  ……

  那兩幅圖是不是一個社群呢?如果是一個地方,老師分別請一個同學扮演杜鵑,說說怎樣從自家走到王朋家,再請一個同學扮演王朋,說說怎樣從自家走到杜鵑家。

  “同學們能聽清楚這兩位同學說的話嗎?為什麼聽不懂?”

  “如果我們將這兩幅圖改成圖1-3,再從杜鵑家走到王朋家,是不是就很清楚了?為什麼?”

  引出地圖的語言:地圖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圖例。

  【板書】2.地圖三要素

  老師:方向、比例尺和圖例是地圖的語言,只有懂得了地圖的語言才能正確地閱讀圖,和地圖對話。

  介紹方向的三種表示方法,結合地圖,讓學生懂得地圖上表示方向的方法有三種:指向標、經緯網和通常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透過反覆閱讀地圖,鞏固記憶。

  教師:地圖就是將實際事物畫在平面上的圖形,但我們又不可能將實際事物原封不動地畫在圖上,所以,就要縮小,從而引出比例尺概念。讓學生記住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線段式、數字式和文字式,讓學生看圖操作,訓練學生能三種方式互相轉換;知道比例尺有大有小,以及它與地圖上內容與範圍的關係;知道用比例尺計算地圖上任何兩地的距離。

  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號、顏色和文字說明就是地圖的圖例,它幫助我們識別地圖上不同型別的資訊,認識地圖上的地理事物。讓學生記住一些常見的圖例,知道表示城市、界限、河流、湖泊、地形、道路等各種圖例。利用圖冊,反覆閱讀各種地圖,鞏固學生方向、比例尺和圖例知識。

  【板書】3.地圖

  教師:我們知道了地圖的語言,也就是地圖的三要素,那麼,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麼是地圖:地圖是將地球表面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加以綜合,按照一定的數字法則建立地球和平面間的相互聯絡,用符號、文字和顏色把地球空間現象表現在平面上的圖形,它是一種特殊的語言。

  地圖按內容分為:

  1.普通地圖:地形、地理

  2.專題地圖

  (1)自然地圖(地質、地貌、水文、氣候、土壤等)

  (2)人文地圖(人口、歷史、經濟、教育文化等)

  地圖經濟建設、國防的建設、科學技術和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地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在生活中會經常用到地圖。

  【板書】在社群中生活

  教師:我們每個人都生活中社群中,社群會為我們提供很多服務,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家所在的小區為你做了什麼?

  學生可能會說:有保安、有清潔工、有球場、有幼兒園、有食街……

  教師:這些都體現了社群的功能。那麼社群有哪些功能呢?請同學們看書上圖1-5、1-6、1-7、1-8,想一想,它們分別體現了社群的什麼功能?

  師生總結:圖1-5是社群的人在進行選舉,選舉是一種政治生活,還有如宣傳黨和政府的有關政策等,體現了社群的政治管理功能;圖1-6和圖1-7是人們在進行健身和學習,還有體育比賽、文藝活動,以及各種各樣的講座和培訓等,都體現了社群的文化教育功能;圖1-8是人們在超市裡購物,則體現了社群的經濟功能。

  社群為我們提供的各種各樣的服務,使我們與社群的關係密切,也使我們對社群產生了很深的感情,同時也為社群發展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課堂測評)請同學們利用所學的知識,畫一幅我們學校的平面草圖。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9

  1、知識與能力: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在中華文明起源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使學生了解中華文明處於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2、過程與方法:透過自我建構初步掌握用表格進行歸納與分析的學習方法,同時做出簡單的或主要的歷史結論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進而促發或增強學生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了解在中華文明起源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使學生了解中華文明處於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2、使學生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進而促發或增強學生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我們透過上一課的學習知道了北京人和山頂洞人是透過採集或狩獵獲取食物,我們都是農村的學生,我們現在吃的食物是怎麼來的呢?(學生回答:從地裡種出來的等等)對,這是就是農業,那我們祖先從什麼時侯開始從事以種植農作物為起點的農業生產的呢?今天我們就體驗一下我們祖先的農耕生活。我們的課本在眾多的先民的遺址中選出了三個供同學體驗,哪三個呢?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本看誰先找到?(學生回答: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大汶口居民)對,我們重點學習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

  (二)教師引導、學生自我建構

  讓學生閱讀教材後完成,先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填寫下面表格,再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總結,最終完成所填內容(課前印製,學生每人一份)

  教師需講解:

  1、磨製石器比打製石器先進,因此前者為新石器,後者為舊石器,上節課所學習的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就是用的舊石器。

  2、在講述的同時PPT展示相關圖片

  (三)教師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1、透過對錶格中的內容分析你認為哪一居民的文明程度更高?其根源是什麼?

  教師引導:從工具的使用、原始手工業、音樂繪畫等方面分析

  學生探究結論:半坡居民的文明程度更高;其根源在於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即磨製石器的普遍使用。(需教師講解)

  教師總結提升:磨製石器的普遍使用提高了農作物的收成,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要,使人們可有多餘的糧食發展養殖業,有相對空餘的時間去進行手工業業生產,所以生產力的提高是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

  2、從表格中還可以看出來,兩者居民所住的房屋不同,主要農作物不同,為什麼會產生這種不同?

  教師引導:從兩個文明遺址所處的地區(流域)去分析

  學生探究結論:長江流域炎熱、溼熱、多雨,房屋要防潮防水,幹欄式房屋可以做到;這種氣侯又適合水稻的生長;而黃河流域相對寒冷、乾旱、少雨,半穴式房屋可以保溫;而粟這種作物耐乾旱。

  教師總結提升:在生產力較為低下的原始社會,自然環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重大影響。

  (四)情感昇華

  讓學生從教材中找出我國原始農耕時代幾項世界性的貢獻?

  教師新課結束語:河姆渡先民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人,而水稻產量佔世界食用糧食產量的70%,從這個角度來說,祖國的先民對人類的貢獻是偉大,每一個先民都是現代的“袁隆平”,值得我們現代的中國人乃至全世界人去懷念與崇敬他們,優秀的祖先激勵著同樣優秀的我們去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10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能夠知道《史記》的作者、體裁和在中國曆的重要地位。透過學習,培養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

  2、過程與方法:藉助例項,分析佛教、道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司馬遷與《史記》學習,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治史態度和嚴謹治學的品格。

  二、要點分析:

  1、重點:佛教的傳入、司馬遷和《史記》

  2、難點:宗教的本質及其複雜的作用。

  三、教學方法:

  教法:問題導學法;學法:識圖學習法、討論法、史料分析法。

  四、教學過程:

  問題引入:你聽說過佛陀入夢和白馬馱經的故事嗎?讓我們在故事的交流中走進那段歷史吧,由此引入教學。

  教材分析:

  一、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興起:

  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興起是秦漢文化史中思想史的重要內容。在宗教知識的學習中,佔有重要地位。

  1、佛教的傳入:

  ⑴佛教傳入中國:

  佛教是公元前6世紀在古代印度創立的。佛教是經絲綢之路傳入的。

  ⑵佛教在中國的傳播:

  第一、識讀插圖《白馬寺》:

  學習方式:問題識圖與閱讀。透過多媒體展示交流相關的圖片、圖畫和影片資料;演出課本劇,等等。使學生了解:漢明帝派人到印度取經求佛是佛教在中國早期傳播的重要事件。白馬寺被譽為中國第一佛寺。

  第二、佛教宣傳的基本思想:

  討論:佛教為什麼能夠進入思想相對封閉的中國?本質是什麼?

  藉助具體事例,對佛教的思想進行討論分析,形成認識:佛教宣揚忍耐順從的消極的人生觀,在當時對於維護社會秩序比較有利,符合統治階級的願望。因此,封建統治者大力提倡和扶植佛教。極度的社會苦難,使廣大民眾方面看不到解脫的希望,只能追求根本不存在的所謂來世的幸福。所以,佛教對於廣大民眾也產生了吸引力。所以,佛教的本質是麻痺廣大民眾的精神鴉片。

  ⑶佛教對中國文化發展的影響:(作分層學習)

  A級:知道佛教的傳播,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B級:舉出一兩個典型事例,如的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等,說明佛教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2、道教的興起:

  瞭解思想源泉主要是黃老學說和巫術,興起於東漢時期植根於中國本土的民族宗教。

  二、司馬遷和《史記》:

  1、補償教學:教師進行史書體例解說,幫助學生了解紀傳體與編年體、通史與斷代史的含義。

  2、活動學習:學生閱讀教材中有關司馬遷的生平材料;查詢教材及相關書籍中有關《史記》的材料。

  3、討論交流:

  ⑴司馬遷撰寫《史記》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我們應該學習他怎樣的治學和治史態度?

  ⑵《史記》被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是為什麼?其重要價值的在哪裡?

  學生分小組進行問題討論,形成初步認識;每一小組派出代表發言,其餘同學補充,進行觀點交流,形成共同認識:

  4、觀點認識:

  ⑴我們應該學習司馬遷實事求是的治史態度和嚴謹治學的品格。

  ⑵《史記》被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結論:司馬遷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與史學著作。

  三、轟動世界的秦兵馬俑:

  學生解說:介紹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現情況。說明它的發現轟動了全國,引起了世界的矚目,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學生自己交流世界七大奇蹟的資料。)

  學習檢測:

  ⒈選擇:佛教和道教在傳播過程中受到統治階級的提倡和利用,其共同的特點是

  A.其宣傳的內容都麻醉人民的思想

  B.都認為忍受苦難就能進入不生不滅的境界

  C.都主張修身養性,以求得道成仙

  D.都宣揚放棄慾望就可以擺脫生死輪迴

  ⒉名言賞析:人故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是誰的名言?他在中國曆的地位怎樣?他的主要成就是什麼?我們應向他學習什麼?

  ⒊請你解說:西安秦兵馬俑博物館請作一日解說員,請你把自己設計的解說詞寫出。

  附:板書設計

  一、佛教的傳入:

  1、佛教發源於古印度,在西漢末年傳入我國。

  2、東漢明帝派人到西域求佛經,並在洛陽建成我國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馬寺。

  二、道教的出現:道教源於中國,在東漢時興起。

  三、王充《論衡》:王充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說,世界上根本沒有鬼神存在。

  四、司馬遷與《史記》:

  《史記》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創立了紀傳體的體例。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11

  [知識與能力]

  以教材中課文出現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和提示為對學生應掌握知識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瞭解。

  [過程與方法]

  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

  2、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的思維能力及獨創、靈敏是思維品質的培養;

  3、口頭表達能力的鍛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批判地繼承曹操、諸葛亮的道德、精神;

  2、瞭解國家興衰、個人成就、個人成敗的原因。

  [重點]

  赤壁之戰、三國鼎立局面

  [難點]

  歷史人物的作用與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相互關係的史觀。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

  以討論為中心的綜合啟發式教學

  [教具]地圖冊、官渡、赤壁之戰相關多媒體、三國鼎立圖

  [授課過程]

  1、複習、提問上節內容

  2、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第21課三國鼎立,就是那像一個圓鼎的三條腿分

  立似的分佈在中國大地上的三國。今天我們共同討論這課的內容。

  3、講述新課:

  三國鼎立是哪三國?同學們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楚,請翻翻

  課本找到關於三國建立的那一段,請一位同學給大家講講。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陽;221年劉備建立蜀國,都:成都;

  222年孫權建立吳國,都:建業。

  [播放多媒體《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是非成敗轉頭空,轉頭

  之間或得或失,這個道理突出的表現在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兩大戰役中。

  這兩大戰役都有曹操這個主角,大概同學們對曹操也很有興趣,先從課文中找出這兩個戰役的年代。(官渡之戰在200年,赤壁之戰在208年)相距僅八年的兩戰,曹操呢?前者以少勝多,後者以多敗於少,這是為什麼?請大家評論,我們先說說官渡之戰。

  (留出一段時間讓學生準備,後由學生髮言,講述故事。)

  208年,孫劉聯軍在長江邊的赤壁與曹操對壘。請大家先談一下在這一

  戰中居於優勢的曹操,弱點在哪裡?赤壁之戰經過、結果又如何?

  (先觀看多媒體詩詞大江東去……,後由學生髮言)

  接下來我們一塊瞭解魏蜀吳三國經濟的發展情況。

  4、小結。展示課件知識點匯萃

  5、課堂討論:戲曲中的曹操與歷史中的曹操區別。播放多媒體資料,戲曲資料並展開討論。

  最後由教師小結,指出如何評價曹操。

  (對於曹操的一生的評價是一個1000多年來爭論不休的問題,曹操的人生哲學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他愛惜人才,他從下層選拔,從敵方爭取;他還重視文化,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詩人,他統一北方,功勞是不可低估的。有人把他說成亂臣賊子,是不對的,誰有本事誰就應當稱帝,羅貫中以漢朝為正統,在《三國演義》影響下,曹操就成了舞臺上的白臉奸臣,這是不公平的。)

  6、作業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透過本課的學習,瞭解匈奴的興起和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所作的貢獻,匈奴與兩漢的關係,包括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韓邪單于歸漢和昭君出塞,為初步掌握中華民族形成的歷史過程和正確認識我國古代民族關係奠定基礎。

  透過思考與探究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歷史作用,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和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思考“漢武帝以前和漢武帝時期,西漢對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培養我們比較和分析能力。

  透過本課的學習,認識到我國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祖國的歷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民族友好是我們多民族國家發展的主流。

  昭君出塞促進了漢匈的友好相處,受到後人的稱讚。

  重點和難點

  冒頓統一蒙古草原是本課重點。

  匈奴是我國北方蒙古草原的古老少數民族,戰國時建立奴隸制政權。

  活躍於秦漢時期的歷史舞臺。

  匈奴傑出的首領冒頓第一次統一了蒙古草原,匈奴的統治進入鼎盛時期。

  匈奴的興起對我國北方草原的統一和經濟開發做出了貢獻。

  學習這段歷史,可使我們感性認識到祖國的歷史是境內各民族共同締造的,各民族都對祖國曆史發展做出了貢獻。

  這也為理解匈奴與兩漢的“和”與“戰”做了鋪墊。

  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是本課又一重點。

  漢武帝時經濟的繁榮和國力強盛為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準備了條件。

  反擊匈奴的勝利使西漢北部邊郡得到安定,有利於中原農業文明的發展。

  正確理解當時的民族關係是本課的難點。

  民族關係的表現形式主要是戰與和。

  匈奴南下掠奪,是掠奪戰爭。

  雖然沒有侵略與被侵略的性質,但是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因為它給漢匈人民帶來了災難。

  在和平時期,各族人民之間的雜居相處,友好往來,還有和親、邊境貿易等。

  各民族之間的友好往來和合作是歷史的主流。

  學法指導

  1.本課引用的圖片、詩句、史書記載、文物等獲取資訊,瞭解歷史和認識歷史,初步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

  2.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透過對漢武帝、衛青、霍去病、昭君等歷史人物的評價,初步掌握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要求依據自己的理解,進行簡略的表述。

  3.過講述兩漢與匈奴的“和”“戰”,學會學生用對比、歸納的方法掌握歷史知識。

  複習鞏固

  一、選擇題

  1.匈奴歷史上稱首領為()

  A.可汗B.單于C.贊普D.大王

  2.匈奴在統一後經濟迅速發展,其中不包括()

  A.畜牧業興旺B.冶鑄業發展C.制瓷業發達D.逐漸有了農耕

  3.秦漢時期反擊匈奴的戰爭之所以具有正義性,是因為()

  A.維護了國家的統一B.促進了民族融合

  C.保護了中原的經濟文化D.打擊了外族入侵

  4.使匈奴不再能與西漢抗衡的歷史事件是()

  A.白登之國B.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

  C.蒙恬出擊匈奴D.竇固、竇憲出擊北匈奴

  5.下列是兩漢時期抗擊匈奴的名將,其中屬於西漢時期的有()

  ①衛青②霍去病③竇憲④竇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6.“邊城晏閉,牛馬遍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事件之後的匈奴關係()

  A.冒頓統一蒙古草原

  B.漢朝宮女王昭君出塞

  C.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大敗匈奴

  D.東漢王朝派竇固、竇憲出擊北匈奴

  二、材料分析題

  7.西漢時,有一名將,在反擊匈奴的戰爭中英勇善戰,屢建戰功,漢武帝獎勵他,為他建造了精緻的住宅。

  他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這位名將死時僅20多歲,漢武帝為他修建了一座形似祁連山的墓,象徵他的赫赫戰功。

  閱讀材料回答:

  ①材料中的名將指的是誰?

  ②“匈奴未滅,何以家為“表達了這位名將的什麼品質?

  ③他的英勇善戰對當時的邊防產生了什麼影響?

  三、問答題

  8.簡述西漢與匈奴的關係。

  ①漢初,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在白登,七天七夜才解圍。

  ②自登之圍後,漢與匈奴"和親"。

  ③漢武帝時,派衛青,霍去病政打匈奴,把匈奴趕到漠北,從此不再能與西漢抗衡。

  ④漢元帝時,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古典小說的創作到明清時期進入成熟階段,四大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的思想藝術特色,明清時期書法繪畫的代表人物。

  2、過程與方法

  透過引導學生分析《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得出這些作品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積極內容,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點;瞭解它們不僅是中國文學的瑰寶,在世界文學也佔有重要的地位。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從思想主題和藝術表現手法兩個方面鑑賞文藝作品的方法,培養學生鑑賞文藝作品的素質,激發學生閱讀文學名著原作的慾望。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四大古典文學名著的文學成就和時代特點。

  本課的難點是:《牡丹亭》主題思想的理解。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新課。(3分鐘)

  上節課我們領略了明朝的建築科技成就,請一位介紹一下。今天我們共同來了解明清在文學、戲劇、書畫方面的藝術成就。

  (二)講授新課

  一、古典小說的高峰(20分鐘)

  1、老師播放四大名著音像片斷,學生指出裡面塑造的主要人物。並加以介紹。

  2、引導學生簡單概括出這四部小說的主要內容。並講一個自己熟悉的四大名著裡面的小故事。

  3、以《三國演義》為例,引導學生討論歷史和歷史小說的區別。

  4、指導學生列表(包括書名、作者、創作時間、小說題材等)比較歸納出四部小說的共同特點。

  “明代三大奇書”:羅貫中《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

  施耐庵《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吳承恩《西遊記》(是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話小說)

  5、列舉明末三大奇書及作者?

  (1)《三國演義》羅貫中(2)《水滸傳》施耐庵(3)《西遊記》吳承恩

  二、戲劇的繁榮(6分鐘)

  1、戲劇:湯顯祖《牡丹亭》

  2、《永樂大典》--null一部大型綜合性類書,是我國古代的一部類書。

  3、小組學習,找出明清時期最負盛名的戲劇家及代表作,討論作品反映的思想感情。

  4、播放京劇片斷,學習瞭解京劇的產生。

  課後習題

  列舉明末三大奇書及作者?

  課後習題

  板書

  一、小說:“明代三大奇書”:

  羅貫中《三國演義》施耐庵《水滸傳》吳承恩《西遊記》

  二、戲劇:湯顯祖《牡丹亭》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透過學生了解遠古傳說時代中華文明起源的基本概況,培養學生蒐集資訊的能力、快速閱讀歷史知識的能力及歸納概括的能力等。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學習認識到我們的祖先對人類文明的演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黃帝是華夏族的人文初祖,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增強民族意識。

  方法:採用講述、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法

  [重點和難點]

  重點:黃帝對人類的貢獻;夏朝的建立

  難點:為什麼說黃帝是人文初祖?禪讓制的含義

  突破重點、難點的方法:

  讓學生列舉大量的遠古傳說,展現黃帝對對中華文明的傑出貢獻,揭示黃帝是人文初祖。

  [教學資源]結合本課主題自制幻燈片若干張教學掛圖等。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匯入新課:

  同學們,中華民族是一個重視歷史的民族,我們向來有炎黃子孫的稱謂,那麼你們知道我們的祖先是哪些人嗎?我們為什麼稱他為人文之祖?

  讓學生在回顧上節課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思考教師匯入時提出的問題。

  講授新課

  一、炎黃戰蚩尤

  出示問題:

  1、涿鹿之戰是怎麼回事?

  2、華夏祖是怎樣形成的?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簡要的總結。教師出示孫中山的一段話要求學生齊聲朗讀,並有其中內容過渡到下一目

  認識黃帝像,對黃帝有個初步的感性認識

  閱讀教材中的小字內容小組

  討論涿鹿之戰的雙方、過程及其結果;在此基礎上思考華夏祖的形成。

  二、黃帝--null人文初祖

  觀察教材中的插圖《傳說中黃帝對中華文明的貢獻》提出設問:後人為什麼稱黃帝是‘人文初祖’?

  教師引導學生相互交談,要求各組推選代表回答。

  各個小組根據《傳說中黃帝對中華文明的貢獻》及其課本中的文字內容,小組相互合作

  三、堯、舜、禹的禪讓

  出示問題:你能說說堯、舜、禹的故事嗎?除了課本上的外你還知道哪些?

  你能根據課本內容說說禪讓的含義嗎?

  教師設問:談一談什麼樣的人才能被選為部落聯盟首領?教師簡要總結說明

  各個小組推選代表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或文學作品中搜集到的材料相互交流,相互講述,增強歷史課堂的趣味性。

  舉出例項說明(德才兼備,以身作則,沒有特權,是社會的公僕。大禹治水的故事)。

  課堂小結: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教師點出只因為炎黃對中華文明的演進作出了重大貢獻,所以我們稱他為人文之祖。

  課外延伸:遠古傳說和歷史事實有什麼聯絡和區別?

  課外作業:從你得到的尋找歷史的途徑中選擇一個最有趣的事例,講給同學聽。

  讓學生自我總結本節課的收穫及其所得看書整理筆記。

  1、P16頁的練一練

  2、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建立的時間()名稱()思考回答

  記錄在預習本上要求:課後透過查詢有關的資料,精心篩選、整理,記憶,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唐朝開元時期政治、經濟的發展情況,包括“開元之治”、農業生產的進步、手工業技術的提高以及商業的繁榮等主要史實。

  透過思考和概括開元時期農業和手工業的成就,培養學生綜合歸納問題的能力;利用實物模型、地圖、圖片等直觀教具輔助教學,培養學生觀察、想象能力。

  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唐玄宗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經濟生產水平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朝代,而且居於當時世界先進地位,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透過對這一時期精美的絲織品和陶瓷工藝的教學,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材分析

  本課以“開元盛世”為主題,從兩個方面進行了敘述:首先介紹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開元年間出現了“開元之治”。其次,主要介紹了盛世經濟的繁榮,包括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三個方面的成就。

  “盛世經濟的繁榮”一目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本課的難點:曲轅犁、筒車是唐朝先進的農業工具,但是它們的結構原理和先進性,學生不易理解,難以形成準確的概念。而且,現在的學生對於農具的瞭解又極少,因此農業工具的改進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

  教學過程

  匯入:回顧唐太宗和武則天的統治。

  一、開元之治

  出示材料:

  後人評論唐玄宗說:“玄宗少歷民間,身經難,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後來他是怎樣做的呢?

  這句話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時候在民間,親身經歷了一些不得志的事和苦難,所以即位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於政事。

  唐玄宗勵精圖治的表現:

  (1)任用賢才(由學生講“唐玄宗走馬任姚崇”的故事)

  (2)重視吏治

  (3)崇尚節儉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

  1、農業(透過圖片說明唐朝農業生產情況)

  (1)農耕技術的發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葉生產的發展

  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

  (3)農業工具的改進:曲轅犁、筒車(重點講解)

  出示“漢代牛耕圖”和“唐代曲轅犁圖”,提問:比較一下直轅犁和曲轅犁的不同、曲轅犁比直轅犁有了什麼改進?

  (引導學生透過觀察、比較,分析出曲轅犁的特點)

  出示筒車圖片,分析出筒車比以往灌溉工具先進的地方。(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化解學習上的困難)

  2、手工業

  (1)絲織業

  (2)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

  (出示一些當時的絲織品和陶瓷的圖片,使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體會勞動創造了美,培養他們的歷史情趣)

  3、商業

  (1)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

  (2)長安城

  出示唐朝長安城的平面圖,讓學生總結其城市佈局特點:

  ①城市佈局:

  宮殿、衙署、坊、市分置,宮殿區位於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東西對稱分佈;全城街道整齊,樹木成行。

  ②人口:百萬人

  ③邊疆各族和各國人士雲集,商業繁盛。

  唐都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小結:唐玄宗統治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稱為“開元盛世”。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1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生透過本課的學習,瞭解和掌握有關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歷史基礎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以及獨立思考和進行比較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根據新課程理念,把現代資訊科技與本課內容進行整合,在教學過程中採取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為主,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和促進,透過師生共研,生生合作,由淺入深達到教學所預期的目標。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中國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類遺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培養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北京人、山頂洞人

  難點:本課的難點是所講內容距今久遠,只有依據考古發掘成果進行科學推斷並結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課的基本內容。

  教學方法

  識圖分析法、討論歸納法、聯絡對比法、閱讀講解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人類是萬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又了人類,才有人類的歷史。那麼人類又是怎樣產生的?古今中外都有很多的傳說,請看大螢幕,這是兩個比較熟悉的傳說。(多媒體展示“女媧造人”、“亞當、夏娃”圖片)

  師:哪位同學為大家講一講這兩個傳說

  生:略

  師:這些傳說都反映了人類對自身由來的困惑。隨著科學的不斷髮展,人們終於認識到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結果。那麼人類是由什麼進化而來的呢?

  (多媒體展示“類人猿”圖片)

  生齊答:類人猿

  師:類人猿是一種近似於人的古猿,它們經過漫長歲月的勞動、演變、進化、發展成現代人。那麼在遠古時期,我國境內又有哪些居民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第一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板書)

  講授新課:

  師:請同學們看大螢幕(多媒體展示“人類遺址分佈圖”)

  師問:1、在我國境內有哪些主要的遠古人類遺址?

  2、其中已知最早的是哪一人類遺址?

  生:元謀人

  (板書)一、元謀人

  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從這裡你能獲取關於元謀人的哪些資訊?

  生:

  (多媒體展示)

  師:同學們找的非常好。我們是從書本上獲取的關於元謀人的資訊,而科學家們是透過什麼渠道來獲取的這些資訊呢?

  生:依據考古發掘成果進行科學推斷。例如:元謀人的牙齒化石(多媒體展示)

  師:遠古人類在緩慢的發展進化,在進化的過程中,勞動起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勞動創造了人類本身。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再來看看我國比較進化的另一個遠古人類──北京人。

  (板書)二、北京人

  (多媒體播放北京人遺址發現的紀錄片)

  師:看過片子,哪位同學結合教材講述一下北京人遺址是怎樣被發現的?

  生:略

  師: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與多地方發現了遠古人類遺址,其中以北京人遺址最為著名。1987年,它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接著,我們就來一同瞭解一下北京人。

  生:

  (多媒體展示)

  師:北京人的模樣和我們又有什麼不同呢?下面我們做個小遊戲。

  小遊戲:照鏡子

  拿出你們手中的鏡子,看看鏡子中你的頭像與北

  京人頭部復原像有什麼不同?

  生:

  師:會不會製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瞭解了北京人的模樣,接著我們來一同走進他們的生活。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

  ──《韓非子》

  (多媒體展示)

  師:從上面引言中我們能夠知道北京人的生活環境是什麼樣的?

  生:惡劣

  (多媒體播放反映北京人生活狀況的動畫片)

  生:工具:石塊、木棒

  住:山洞、群居

  食物:獵取、採集(多媒體展示)

  火的使用:天然火

  (多媒體播放北京人用火的動畫片)

  師問:北京人是怎樣得到火的?

  生:大自然雷電生火;森林草木自燃生火;露天煤的自燃起火;偶然摩擦生火。

  師:同學們都動腦筋了,回答得非常好。那麼接著我們想一想,如果你是北京人,你的一天該如何渡過?同學們以四人為一組,完成下面的活動。

  浮想聯翩:

  請你根據自己的想象,描述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繪畫、編故事、演短劇等形式不限)

  (多媒體展示)

  生:組一:學生展示簡筆畫

  組二:小品:女人在樹上採集果實,一部分男人在河邊捕魚,另一部分則追趕野獸。採集漁獵完畢後,回到山洞平分食物。

  組三:講故事

  師:同學們的表演非常精彩,老師很佩服你們豐富的想象力。北京人為了生存,不斷地同艱難險惡的自然環境作鬥爭,製造簡單粗糙的工具去獲取食物,這個過程就是勞動。勞動促進了人類的發展。如果類人猿不需要勞動就能獲得食物,人類就不會出現了,所以說勞動創造了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北京人生活的地域,又生活著一群遠古人類,他們是山頂洞人

  (板書)三、山頂洞人

  (多媒體展示)

  師:雖然山頂洞人同北京人生活在同一地域,但經過漫長的進化,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進步呢?

  生:體質進步:模樣和現代人基本相同

  工具製作技術:掌握磨製和鑽孔技術,人工取火,會捕魚

  生活進步:用骨針縫製衣服,製作裝飾品,懂得愛美。生活的集體──氏族

  (多媒體展示山頂洞人生活圖片)

  師:無論是元謀人、北京人還是山頂洞人,它們的生活中都離不開勞動。正像恩格斯說的:“勞動創造了人本身。”下面我們就來感受勞動的快樂。

  鞏固昇華:

  動動手:每組選一名同學到前面來釘紐扣,在規定的時間內速度最慢的同學要在你所代表的組內另選一名同學,和你分別談談學完這節課有什麼感受或收穫。

  生:談感受,略。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17

  一、課程標準

  1、描述世界一些地區和國家不同的自然環境條件,比較人們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色。

  2、運用各種不同的地圖和圖表,描述區域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

  二、學習目標

  1、能夠利用各種地圖或文字材料,獲取所需要的資訊,描述秘魯安第斯山區的自然環境。

  2、能夠說明山區人們是如何利用山區來發展生活的,描述他們生產生活的特色。

  3、學會分析山區人們生產生活的特色與山區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安第斯山區的自然環境特徵和人文環境特色。

  難點:安第斯山區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之間的關係。

  四、教學方法

  讀圖法、情景教學法、合作討論法等。

  五、教學流程

  【匯入新課:欣賞圖片】

  欣賞安第斯山脈地區風光,同時配上印第安人音樂,引起學生的興趣。

  設問: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的這些風光圖片美不美?

  學生答:美!

  問:那麼大家想不想知道這麼美麗的地方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學生答:想!

  (一)尋找安第斯

  1、透過幻燈片向同學們展示兩張圖片(安第斯的地理位置圖),請同學們來說一說,安第斯山脈在世界的位置、走向及地位?

  2、再透過幻燈片展示一幅當地圖片,設計問題:“走進山區,探索山區的生產生活是怎樣的?”

  (二)探秘安第斯

  1、【幻燈片展示秘魯山區農業活動示意圖】

  設計問題:安第斯山區人民又是如何利用當地的環境發展生產的呢?

  學生回答:低海拔處……高海拔處……

  2、【幻燈片展示5。S左右安第斯山脈東坡不同高度自然景觀變化示意圖】

  設計問題:秘魯安第斯山區從山麓到山頂自然景觀的變化原因?

  學生整理(教師引導)回答: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高海拔山區從山麓到山頂,導致自然景觀呈現垂直變化。

  3、【教師引導過渡】

  設問:秘魯山區之所以能產生如此奇特的生產方式出現文明,是什麼人最先在此創造出的呢?

  學生回答:印第安人!

  教師出示印第安人圖片,及出示印加文明遺址圖片。

  (三)走進安第斯

  1、【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目標要求

  1)安第斯山區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是怎樣的?

  2)這樣的生活方式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如何?

  2、【學生成果展示】

  衣:羊駝毛質地輕柔,纖維細長,保暖性強,極為珍貴,有“纖維上帝”之美譽。

  食:玉米和馬鈴薯是山區居民的主要糧食。秘魯人培育出抗寒的馬鈴薯品種,還利用晝夜溫差大發明瞭常年儲存馬鈴薯營養價值的方法。

  住:如圖(PPT)

  行:駱馬能在崎嶇的高山峻嶺間行走自如,體小但耐飢渴。是當地居民的主要運輸工具。

  3、【展示秘魯國徽】

  問題:秘魯國徽左上角是什麼動物的圖案?它出現在國徽上面說明了什麼?

  學生回答:駱馬。

  (四)感悟安第斯

  教師設計問題:安第斯山區秘魯人“靠山吃山”的生產、生活方式讓我們懂得了?

  學生回答:因地制宜,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新課小結】

  【鞏固練習】(見《隨堂練習》)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18

  【教學目標】

  識記與理解:記住遠古傳說中的重要人物,記住漢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和黃帝與農業起源關係的傳說的實質,理解“禪讓”的含義和實質。

  能力和方法:培養從傳說中提取有用資訊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以傳說印證歷史的基本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華夏族形成的歷史,培養崇敬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瞭解以禹為代表的遠古居民的優秀品行,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體驗禹治水的艱辛並瞭解其業績,體會人生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重點:農業起源的傳說和華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傳說。

  難點:部落、部落聯盟的構成和性質。“禪讓”的含義和實質。

  【課前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黃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傳說故事。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1、學生讀引言。

  2、教師引入:歷史講究真實可靠,傳說難免誇張虛構。但不少傳說生動地反映了人類的歷史,包含著極有價值的內容。上一課時,我們從考古發掘的物證來學習了原始農耕文化,本課時要透過傳說來認識農耕文化。看看那些流傳久遠的傳說中,包含了有關遠古農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歷史資訊?

  二、新課講授

  (一)二、炎帝和黃帝的傳說

  中國人都自稱是炎黃子孫,你知道是怎麼來的嗎?

  講解“炎”、“黃”之意及其傳說(或抽學生來講)

  整理出華夏族的來歷:

  從中知道了哪些有關農耕文化的重要資訊?談後世祭祀炎、黃(談兩碑上的字),黃帝、炎帝被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禪讓的傳說

  1、簡要講:黃帝以後很久,堯禪舜、舜讓禹。要求學生概括其過程的共同點。然後得出結論,讓學生理解禪讓的含義。

  2、讓學生簡單發表一下關於如何看“禪讓制”的看法。

  (三)治水的傳說

  1、禹之所以在舜死後出任部落聯盟的首領。必定是他的德才出眾、威望很高。何以見得?還是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禹治水的傳說。

  2、要求學生講述大禹治水的傳說。然後問,禹治水為什麼能夠取得成功?然後小結:禹治水成功,樹立了崇高的威望。

  3、處理輔欄的讀讀、說說。

  (四)情感昇華

  學習了本課內容,我們從他們身上學習什麼?(生答,教師簡評),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將其發揚光大。

  (五)學習測評

  完成課後學習測評題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19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2、瞭解中華文明處於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初步培養自己觀察歷史文物圖,尋找圖中較為明顯的、主要的歷史資訊,結合已有知識,初步分析、解釋圖中歷史資訊,做出簡單的或主要的歷史結論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以及他們對人類社會物質與精神進步做出的特有貢獻;進而促發或增強我們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我國早期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狀況

  難點:遠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導學過程】

  教師講解與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

  【情景匯入】

  師:同學們,假如你是一個生活在原始社會的人,如果僅靠在野外採集、捕捉食物為生,會有哪些不便之處?

  學生回答明確:受季節變化和天災影響大,食物來源不充足、不穩定,需要經常遷徙。

  那麼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你瞭解我國古代那些關於農耕的傳說,談一談。

  學生回答:伏羲氏:結網捕魚,創立八卦。神農氏:教民播種,嚐遍百草。

  師: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第2課,原始農耕生活

  【自主預習】

  (一)河姆渡原始農耕

  結合課文內容及圖畫歸納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產生活情況

  學生討論歸納知道以下知識

  河姆渡原始農耕

  1、地點:長江流域的浙江餘姚

  2、時間:距今約7千年

  3、生產工具:磨製石器耒耜

  4、農耕作物:水稻

  5、定居生活:幹欄式房屋

  6、原始飼養業:家畜(豬)

  7、原始手工業:陶器、簡單的玉器、原始樂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結合課文內容及圖畫歸納出半坡原始居民生產生活情況學生討論歸納知道以下知識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點:黃河流域陝西西安

  2、時間:距今約五六千年

  3、生產工具:磨製石器耒耜、石刀、漁叉等

  4、農耕作物:粟

  5、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子

  6、原始飼養業:豬、狗

  7、原始手工業:陶器、紡線、織布、製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學生討論歸納瞭解以下知識

  大汶口出現貧富分化,進入父系氏族公社階段。

  【合作探究】

  1、人類走出洞穴蓋房定居有什麼重大意義?

  2、河姆渡原始居民為什麼要建造幹欄式房屋呢?

  3、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哪些進步呢?

  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識。

  【小結提升】

  同學們,大家透過今天的學習,瞭解到我國原始的農耕生活的相關內容,我們一起

  列表比較總結一下本文所學內容。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20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瞭解遠古傳說時代中華文明起源:黃帝其人及他對華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貢獻;堯舜禹的“禪讓”和原始社會走向終結的有關史實。

  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感知歷史的形象思維能力;全面、系統地思考問題和追蹤歷史發展線索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樹立正確的社會發展觀,激發愛國之情,增強民族意識。

  【教學重難點】

  瞭解黃帝──“人文初祖”是全課的重點。

  正確認識堯舜禹的“禪讓”的含義是難點。

  【導學過程】

  教師講解與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

  【情景匯入】

  以江丙坤鬱慕明清明祭拜黃帝陵冢的影片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黃帝是什麼樣的人呢?為什麼清明節會有那麼多人祭拜黃帝陵呢?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第3課,遠古的傳說

  【自主預習】

  1、讀課文結合課件圖片瞭解本文內容。

  2、小組討論華夏族的由來,人文初祖,禪讓制等知識。

  (一)炎黃戰蚩尤

  結合課文內容及課件圖畫歸納出華夏族,炎黃子孫名稱的由來,知道涿鹿之戰。明確黃帝所進行的戰爭打破了氏族之間狹隘的界限,促進了相互間的交流和融合為華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因而被尊為華夏族的祖先。

  (二)黃帝--人文初祖

  結合課文內容及課件圖畫知道黃帝對於人類的貢獻。明白他被人們稱為人文初祖的原因。

  (三)堯舜禹的“禪讓”

  瞭解什麼是禪讓以及禪讓的本質,堯舜禹的事蹟。瞭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及夏王朝的建立等有關知識。

  【合作探究】

  1、你對神話(即黃帝時期有關發明的各種神話傳說)有什麼看法?認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帶有神話色彩?怎樣看才更為科學?

  2、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是從什麼時候算起?後世為什麼稱黃帝為人文初祖?

  3、你還聽過哪些有關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什麼樣的人才能被選為部落首領?

  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識。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21

  一、教材分析

  (一)本課地位

  本課的主題是中原地區與祖國西北邊疆地區不可分割的聯絡和經濟文化交流,漢朝又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一重要發展時期,中華民族的文明是各個民族共同締造的。所以這一時期的民族關係以及對外的交往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二)本課內容

  包括三部分:

  1、張騫通西域

  2、絲綢之路

  3、班超經營西域(自學內容)。

  二、學情分析

  在網路迅速發展的今天,學生已經能夠運用網路,而且他們對新事物也比較感興趣,對一些社會熱點問題也會給予一定的關注。但初一學生知識的積累還較少,同時對歷史地理的概念還比較模糊。

  三、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情況和課標的要求,對本課我確定瞭如下目標: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對西域進行管轄,這個過程可事先透過學生網路的自主學習,學會查詢資料,蒐集資訊的方法。透過學習,瞭解張騫等人為報效祖國,不屈不撓敢於冒險和開拓的精神,強化愛國意識和開拓進取的意識。同時認識到少數民族和邊疆地區在祖國經濟文化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貢獻,從而認識到開發邊疆的重要意義以及維護祖國領土主權完整的愛國意識;關於絲綢之路,要掌握絲綢之路的形成及絲綢之路文化內涵和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提高全面認識和思考問題的能力;班超出使西域作為自學的知識點。

  四、教學重點難點

  (一)本課重點

  本課的重點有兩個:第一個重點是張騫通西域。張騫通西域是中原地區與祖國西北邊疆地區經濟文化交流以及對外交往當中最為重要的事件之一,有著開先河之意,它為絲綢之路的開闢奠定了基礎。第二個重點是絲綢之路。在整個中國古代經濟文化交往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所以絲綢之路也是本課的重點。

  (二)本課難點

  由於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積累程度的限制,對歷史理論知識較難領會,所以本課難點是如何認識絲綢之路的內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五、教學用具

  多媒體裝置

  六、教法與學法

  (一)教法

  根據課標要求和新課改的理念,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聯絡法。匯入新課教學時對舊知識的回顧;對於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涉及到匈奴的勢力控制範圍。用此法聯絡前課,有利於學生對本課的理解。

  2、跨學科綜合法。對於西域的地理概念的掌握,需要用到學生的地理知識儲備。

  3、歸納法。對於中原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可讓學生看書歸納。

  4、講解法。對於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地位等需用此法。同時我把本節課設計成多媒體教學形式。使學生在有限的空間、時間(課時)打破地域界限去認識教材中的事物,達成知識領域、動作技能領域和情感領域目標。

  (二)學法

  有目的有主次的快速閱讀能力——訓練“會讀”這節課知識容量大。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細讀,掌握全部教材內容是不可能的,要有層次性、針對性,啟發學生什麼內容須詳讀精思例如張騫出使西域,什麼內容要略看了解例如班超經營西域,什麼問題要邊讀邊想例如絲綢之路的路線,什麼問題要讀後再想例如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合理利用、科學分配課堂時間,養成快速讀、會讀書的良好讀書習慣,為日後自學能力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七、教學程式設計

  1、張騫出使西域,此目內容比較簡單,學生課前的預習已基本可以解決。所以出使過程簡化,但在簡化的過程要讓學生自學能力的到鍛鍊,能夠從“學會”到“會學”的轉變,所以課前安排了學生查詢相關的資料,課堂中給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展示自己。(關於張騫的故事及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情況)。重點放在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結果,和他的精神對我們的啟示上。透過對這三個問題的學習討論,使學生從張騫的身上受到思想的啟迪,強化愛國思想和開拓進取的精神。關於西域都護設定,這是一個很具有現實意義的知識點,讓學生從歷史上明確新疆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維護祖國領土主權問題上,要有較深刻和正確的認識,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上的教育。

  2、對於絲綢之路的處理,它既是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所以也花較多時間來探討。絲綢之路的路線,透過多媒體圖示講解,讓學生能有更具體的空間概念,加深印象。如何正確認識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是這節課的難點。我的做法是三個步驟:先具體講解再用典型例子說明,最後進行歸納(多媒體文字展示),使理論知識得到簡化。

  3、班超經營西域這部分內容是小字知識,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按照這節課的安排將它歸為學生自學內容。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22

  課題

  清朝前期經濟的發展和閉關政策

  教學目標

  1.知識識記a康乾盛世B閉關政策C資本主義萌芽

  2.能力培養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情感教育a康乾盛世B閉關政策導致中國落後

  重難點

  1.重點清朝前期的閉關政策和資本主義的緩慢發展

  2.難點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障礙

  教學過程

  訓練引導及反饋調整

  指導啟導疏導

  一、匯入新課

  二、新授

  〈一〉清朝前期經濟的發展〔板書〕

  1、康熙帝恢復和發展經濟的措施

  a、獎勵墾荒屯田〔板書〕

  b、重視興修水利

  c、多次減免租稅

  d、提倡勤儉節約

  小結這些措施的實行鞏固清朝的統治

  促進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雍正帝繼承父業,社會經濟繼續發展,到乾隆時期社會經濟呈現出繁榮景象

  2、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情況

  a、耕地面積的擴大與人口的增長

  b、糧食產量的大幅度提高

  c、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擴大

  農業的發展是手工業的前提

  問清朝前期的手工業比明朝更加發達,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鼓勵商人開礦

  ②、南京、廣州的絲織業後來居上,超過蘇州

  ③、景德鎮制瓷業的規模比過去大

  ④、邊疆少數民族手工業也發展起來

  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基礎上商業業繁榮起來

  3、商業發展和商業城市的出現

  北京、蘇州、揚州都是繁華的城鎮

  4、讓學生思考,集體討論

  清朝前期的經濟,為何能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

  啟導

  歷史上把這個時期稱為什麼?〔康乾盛世〕

  疏導

  人民的反抗鬥爭

  清朝政府調整政策

  人民群眾辛勤勞動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2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型,知道漢字的演變;瞭解夏朝和商朝的歷法、戰國的24節氣;知道扁鵲的成就;瞭解屈原和編鐘。

  2、過程與能力:透過分析史料和蒐集資料,培養學生收集、處理、運用資料的能力,培養提取有效資訊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勞動人民在古代就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透過詳細瞭解古代科技成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嚴謹的治學態度;透過學習詩人屈原,對學生進行道德情操教育。

  [重點與難點]

  本課重點是甲骨文、商朝曆法和詩人屈原。

  本課難點是甲骨文的字型結構、古代曆法和《離騷》的藝術成就。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

  綜合啟發式教學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故事法)

  我們同學每天都在讀書、寫字,要接觸大量的文字,文字幫助我們記事、傳達資訊、獲取資訊,文字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的祖先在文字沒產生之前是如何記事、傳達資訊的呢?(學生能說出結繩記事、刻符號等等)

  一、文字的演變

  1、先展示各種文字—--陶器刻符、甲骨文、金文、竹簡、帛書(讓學生有一個感性認識)

  2、關於這些文字,你想知道些什麼呢?你對哪種文字最感興趣呢?(讓學生選擇學習內容)

  3、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稱為甲骨文。今天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來的,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商周的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叫金文

  4、小結:隨著書寫工具的變化,字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展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書法條幅,學生感受書法藝術美,陶冶了情操,同時對文字字型演變有了簡要的瞭解)。可見,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字字型在進行不斷的演變,向著簡明、快捷的方向發展。

  漢字形聲表意,歷經千年而不衰,成為維持和聯結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希望同學們熱愛我們的漢字,並寫好漢字好嗎?

  (這種形象直觀的教學能發揮多種教育功能,既可以使學生清晰掌握我國漢字的早期演化過程,也可以通過了解造字方法增強學生準確運用漢字的本領,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更能夠培養學生觀察和歸納問題的能力。)

  [過渡:隨著對天象的觀察,我國的歷法發展起來。]

  二、向學生展示網上的資料)

  (1)什麼叫曆法?

  (2)夏朝的歷法的發明、商朝曆法的特點、戰國24節氣從生活入手,讓學生了解曆法和24節氣,並讓學生深入思考他們的作用。讓學生課下繼續蒐集24節氣的諺語。

  三、扁鵲

  ⑴名醫扁鵲,望、聞、問、切四診法

  ⑵補充扁鵲的資料,培養學生蒐集資料和運用資料的能力

  四、屈原

  詩歌賞析,體會屈原的思想感情,並從中受到啟迪。

  (說明:《離騷》是屈原被流放後用詩歌形式寫成的自敘傳,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抒情詩。表達了崇高熾熱的熱愛祖國和人民的激情。同時透過閱讀和分析《離騷》,教育學生認識學習兩千多年前的屈原憂國憂民、高潔耿介的崇高品德和為追求理想頑強奮鬥的精神。)

  五、戰國時期盛行鐘鼓之樂

  提供一些資料供學生了解。

  六、整合知識:

  綱要知識圖(可讓學生自己畫,小組互相交流)

  七、總結認識:

  (總結出今天的收穫,並引導學生繼續探究)

  1、透過學習這些知識,你還有哪些想進一步瞭解?你打算怎樣繼續去了解呢?

  2、對於這些知識,你還能用其他形式表現出來嗎?

  3、約定:把自己探究的成果互相交流和展示。

  附:板書設計

  1、商朝的文字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稱為甲骨文

  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3、商周的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叫金文

  4、曆法產生於夏朝,完善於商朝,戰國時測出24節氣。

  5、名醫扁鵲,望、聞、問、切四診法。

  6、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創造出一種新的詩歌體裁,稱為楚辭。

  7、戰國時期盛行鐘鼓之樂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2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能力:瞭解秦的暴政,識記大澤鄉起義的時間、領導人;理解陳勝吳廣起義的歷史意義與楚漢之爭的史實。

  二、過程與方法:透過分析秦始皇,為鞏固同意採取的措施引入新課;透過分析秦的暴政和陳勝吳廣的關係,及陳勝吳廣起義與秦滅亡的關係,學習因果關係的方法。掌握農民起義的動態圖。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透過本科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秦的暴政是激起農民反抗和秦滅亡的主要原因,,肯定和讚揚陳勝吳廣起義的首創精神及推翻暴政的歷史功績;認識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秦的暴政

  2、大澤鄉起義

  難點:

  1、秦朝暴政對農民起義的影響

  2、項羽劉邦反秦活動的作用

  [複習匯入]: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到秦王嬴政橫掃六國後,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為鞏固自己的統治,他建立了一套什麼樣的制度,並且為了鞏固統一採取了哪些措施?當時的秦帝國強大無比,那麼為什麼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幾年就滅亡了?

  生:略。

  師:那麼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十課的內容,相信同學們在學習了本節課之後會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生:略

  師:請同學們齊讀一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PPT

  首先,咱們一起來看本節課的第一部分,秦的暴政,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秦的暴政

  1.秦朝賦稅、兵役、徭役繁重

  師:首先同學們來看一首歌謠,然後告訴老師,你從這則歌謠裡得到了什麼資訊。同學們主要卡老師用紅色標出來的字。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長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邊關,至今未歸還;

  老三忙耕田,租稅沉甸甸;

  飯菜不得飽,一家難團圓;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難。

  生:略

  師:對,通俗的說就是吃不飽穿不暖,那麼咱們換句話說這是什麼現象?對,賦稅很重,還有什麼?看關鍵字,修長城,守邊關,這些活是給誰幹的?對,國家,那麼咱們可以說是什麼?很好,徭役、兵役繁重。

  2.刑法殘酷

  材料二:當時在秦國的市場,有一種奇怪的現象:鞋子沒有人買,柺杖卻是搶手貨,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呢?PPT(出示秦朝的刑具)請同學們結合課本思考。

  生:看書思考秦朝的刑法殘酷,犯法者即使免於處死,也逃不脫割鼻、斷腿、挖膝蓋的刑罰。所以買鞋的人少,買柺杖的人多。

  二、總結,手段野蠻殘暴,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摧殘文化,阻礙教育的發展,同時也激化了秦朝知識分子與朝廷的矛盾。等等……

  過度:秦始皇採用這種野蠻殘暴的方式加強思想控制,知識分子只能按照皇帝的要求去想事情,不能有多餘的想法,即使有不滿意的地方,也不敢說出來。人們思想更加壓抑,更加憎恨秦始皇。秦朝人思想壓抑、賦稅、兵役、徭役繁重、吃不飽,穿不暖,還要忍受嚴酷的刑罰。他們對秦始皇的統治強烈不滿。渴望著改變。終於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了出巡的途中。人們期待著殘暴的秦始皇死後,生活能輕鬆一些。人們的願望實現了沒有?

  三、楚漢之爭(自主學習)

  師:自公元前207年,秦朝滅亡以後,出現了兩個霸主?

  生:項羽和劉邦

  師: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此後項羽和劉邦之間展開了長達五年的爭奪,史稱“楚漢之爭”,接下來同學們自主完成老師所給的表格。結合課本50頁的材料研讀。

  師:總結,初期項羽實力強大,有楚霸王之稱,封劉邦為漢王,他們之間的爭奪故稱為“楚漢之爭”!後來劉邦善於用人,愛戴百姓,與公元前202年取得這場爭奪的勝利,建立漢朝,劉邦就是漢高祖。以上就是這節課的全部內容。

  課堂小結:首先同學們合上課本,我們一起回顧本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秦始皇所期望的萬世流傳的帝國基業,只存在了15個年頭,便在歷史上消失了。席捲六國的強大秦朝,只存在了十幾年就滅亡了,它給了我們什麼深刻啟示?原因:秦朝對人民實行暴政。啟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四、課堂練習。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25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炎、黃帝的肖像掛圖、對二人陵墓的簡介課件、祭奠活動的圖片、禹治水的幻燈、佈置學生收集我國曆的傳說。

  學生準備:瞭解、收集我國古代的傳說。

  【教學方法】

  講解法、講述法、歸納法、圖示法、比較法和討論法。

  【教具媒體】

  計算機與課件。

  【教學過程】

  (結合舊知識匯入新課)

  師:前兩課我們學習了關於我國遠古居民和原始農耕文化的歷史,我們主要是透過考古資料來了解這些歷史的,在古代歷史文獻中並沒有相關的確切的記載。但是,從我國廣為流傳的大量關於遠古時代的歷史傳說中也能找到一些重要的資訊,和遠古的農耕文化相印證。傳說雖然難免誇張虛構,但不少傳說生動地反映了人類的歷史,包含了極有價值的內容。

  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遠古傳說?

  (出示課題)第3課遠古的傳說

  一、炎帝和黃帝的傳說

  1、農業起源的傳說

  (選定一位或兩位同學上臺講述炎帝或黃帝的傳說,以此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聯絡炎帝和黃帝的傳說,開展討論,根據課本介紹的有關炎帝、黃帝的傳說事蹟,總結歸納炎帝黃帝對中華文明演進所做的貢獻。

  師:大約在4000多年前,我國大地上分佈著許多部落。相傳,黃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最為有名。華夏族的形成與炎黃部落有著密切的聯絡,可究竟誰的功勞?誰才是真正的華夏之祖呢?

  師:透過同學們激烈的爭論,我們可以知道無論是炎帝還是黃帝都對華夏族作出了巨大貢獻。讓我們一起走進傳說中的炎帝和黃帝。

  (課件展示:中國古代地圖、炎帝畫像,《白虎通》記載的傳說:“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耕”)

  老師講解:炎帝又號稱神農氏。傳說他姓姜,生下來是牛頭人身。他剛做首領的時候,人們主要靠採集、狩獵為生,經常捱餓。想到人們今後的生活,炎帝愁得整日寢食難安。後來經過仔細觀察,他發現自然界的植物有一定的生長規律,於是他想,如果能分辨出哪些果實能吃,那些果實不能吃,將那些能吃的果實採集起來,春天把它們埋入地下,秋天就會結出果實。這樣一來,人類的生存問題不是解決了嗎?於是他不辭辛勞,翻山越嶺,嚐遍百草。據說,他在嘗百草、定五穀的過程中,有時一天就中毒達70多次,最後終於知道了哪些東西可以吃。傳說中炎帝首先教人選擇土地的乾溼、肥瘠、高低,教人觀察氣候,選擇五穀的類別,並製作勞動工具。所以後世把炎帝稱為中華原始農業的創始人。

  師:農業真是炎帝發明的嗎?那麼這個傳說有沒有真實成分呢?

  學生回答後,老師總結:農業的發展確實經歷了傳說中的這樣一個過程,原始農業的確是由採集發展來的。正是由於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發現了某些植物的生長規律,在住處附近馴化和栽培這些植物,才出現了原始的農業。遠古時候的任何一件發明或改進,都是積無數人力,經歷漫長歲月摸索的結果,絕不是一個人短時的功勞。但是,後人在追述歷史時,總愛將一些發明創造集中附會在他們的傑出代表身上。除炎帝外,黃帝也是這樣,傳說黃帝創制曆法,指導人們根據季節的變化播種、收割。他還發明銅車、車船、加工穀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等。(課件展示:黃帝畫像和傳說中黃帝的發明)

  師:傳說中黃帝、炎帝對原始農業和中華文明的起源作出了巨大貢獻。炎帝因此被尊奉為神農,黃帝更被尊奉為中華人文始祖,他們另外一個巨大貢獻是推動了華夏族的形成。

  2、華夏族的形成

  師:隨著炎帝、黃帝部落逐漸發展壯大,為爭奪土地和財富,雙方產生尖銳矛盾,終於爆發了大規模的戰爭,在戰爭中各個部落逐漸融合在一起,促進了華夏族的形成。

  學生分組討論,歸納華夏族的形成過程,並且思考回答:為什麼我們自稱炎黃子孫?

  (課件展示:華夏族的形成過程示意圖)

  師:炎黃部落聯盟不斷融合其他民族,稱為華夏族的主幹。華夏族即是漢族的前身,故我們自稱“炎黃子孫”、“華夏兒女”。炎帝、黃帝也因此被尊奉為華夏族的祖先,受到世世代代華夏兒女的尊敬和紀念,在湖南的炎帝陵和陝西的黃帝陵是華夏族的祖陵,是世界各地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聖地,千百年來掃墓祭祖的人絡繹不絕。

  (多媒體播放《海內華夏子孫在陝西黃帝陵舉行盛大祭祖活動》或者指導學生看圖)

  (組織學生討論)在黃帝陵舉行祭祖活動究竟有何重要意義?

  教師點撥:結合炎帝和黃帝的貢獻、說明他們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華夏兒女心中有著崇高的地位,我們應學習體會使學生受到傳統道德的薰陶和情感的教育。

  師:在黃帝之後黃河流域又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部落聯盟首領。其中堯舜禹及其“禪讓”的傳說最為。

  二、禪讓的傳說

  (本目內容簡略,學生理解禪讓較難,為化難為易,宜用歸納法由具體到抽象,最後給禪讓下定義)

  (展示傳說中堯舜禹的畫像)

  老師先提出如下問題:

  1、三位部落聯盟首領更替的順序是怎樣的?

  2、舜和禹接替前任經過了哪幾個步驟?他們為什麼能夠擔任部落聯盟的首領?

  3、在你看來什麼是“禪讓制”?“禪讓制”最突出的特徵(或實質)是什麼?學生回答後,教師小結並過渡:禪讓制其實就是透過部落首領民主推薦賢能的、能為各部落接受的人擔任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舜以其高尚品質得到部落首領的信任被舉薦擔任部落聯盟的首領,禹則因為治水有功被推薦為部落聯盟首領,讓我們一同來了解大禹治水的傳說。

  三、治水的傳說

  (本目故事性強,文字也無障礙,可以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適當點撥)(課件展示《大禹治水圖》,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

  1、禹和鯀治水的方法有什麼不同?結果怎樣?

  師:疏導——成功:堵塞——失敗

  (展示《史記?夏本紀》記載的禹治水的傳說:“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而不入)

  2、我們可以從大禹身上看出中華民族祖先有哪些優秀的品質?

  師:傳說大禹治水歷時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歷盡艱辛,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堅忍不拔、勤勞勇敢、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

  3、你認為禹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學生能答出1、2其中之一方面就應該肯定。

  4、大禹治水的傳說為後人研究歷史提供了哪些重要資訊?

  師引導:遠古發生過大水;水災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人們與洪水進行艱苦的鬥爭;那時人們透過民主選舉治水的人;透過多次失敗,人們總結出治水經驗,用疏導的方法取得治水成功。

  5、大禹治水成功對部落聯盟發展和禹個人有什麼重要意義?

  師:大禹治水成功,保障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同時也使他在人們心目中樹立起崇高的威望,為他擔任部落聯盟首領奠定了基礎,也為其建立我國曆第一個王朝——夏朝創造了條件。

  【課堂小結】

  這堂課我們一起了解了大量遠古傳說中關於中華文明起源的傳說。我想知道同學們有怎樣的感想,得到了哪些收穫?

  學生自主發言,暢談本課學習的感悟和收穫。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2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一)知識目標

  瞭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脈絡,對每個朝代的建立時間、建立者、滅亡時間、亡國者等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標

  學習本課培養學生查閱資料,識別歷史地圖,合作的能力。透過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分析得出結論:夏、商統治者的統治態度直接影響著國家的存亡。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和概括、歸納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透過分組,鍛鍊學生的合作能力;透過蒐集整理資料、製作示意圖、編寫和表演歷史劇、講故事的過程,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透過抒發感想,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透過製作比較表、分組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容量。

  [價值觀]

  透過夏、商、西周歷史的學習,認識到國家統治者的殘暴統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終推翻其統治,人民群眾有權利透過一定的形式和手段達到目的,樹立民族責任感和法律意識。

  [重點]

  我國的原始人類。

  [難點]

  透過奴隸制國家與原始社會對比,分析奴隸制度的進步性。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

  綜合啟發式教學。

  [教學思路]

  課前導學。

  1、據學生的特點、能力、基礎水平合理分組;學生以組為單位,查閱書籍、雜誌、網站,蒐集有關夏、商、西周的文字、圖片、及影片資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況表格。

  3、有能力、有條件的學生可以製作相關的手抄報、課件等。

  二、教學滲透

  1、上網查詢、蒐集和剪輯相關影視資料,滲透資訊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2、可用多種生動活潑的文藝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總結知識要點,如編演歷史短劇等以加深對本課內容的理解,使文、史融為一體。

  [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複習上節課所學內容,匯入新課。前面學習了原始社會的有關內容,到原始社會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國曆第一個國家——夏。從此奴隸制在我國建立。

  2、學習新課

  學生透過預習已經對夏、商、西周三朝的內容有了一個大體的瞭解。再透過填充歷史再現表格從整體上有一個脈絡清晰的掌握。

  一、夏朝

  1、建立時間: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陽城。

  3、建立人:禹。

  4、禹死後,傳位給啟,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5、夏朝最後一個國王是桀。

  二、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湯率領下滅夏。

  2、商朝最後一個國王:紂(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繼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戰,商朝滅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政治上實行分封制。

  西周後期,政局混亂,發生了國人起義,趕走了周厲王,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夏桀、商紂的殘暴統治引起了人民的強烈反抗。就夏桀、商紂的殘暴統治,人民的反抗。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先分組討論。同學們還可繪製漫畫,講故事,寫詩以及一切可以表現自己觀點的形式都可以用來為自己服務,在形式問題上可以大膽探索,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尋找歷史

  [知識與能力]

  以教材中課文出現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和提示中對學生應掌握知識的要求。

  [過程與方法]

  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

  2、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的思維能力及獨創、靈敏是思維品質的培養;

  3、口頭表達能力的鍛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批判地繼承古代歷史任務的道德、精神;

  2、瞭解國家興衰、個人成就、個人成敗的原因。

  [要求]

  1、開動腦筋,解放思想,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2、觀點鮮明,論據充分,史論結合,有理有據;

  3、不同觀點的交鋒要以理服人,要講究辯論的技巧。

  [課時]

  1課時。

  [課型]

  活動課。

  [方式與方法]

  以討論為中心的綜合啟發式教學。

  [授課過程]

  介紹老師去旅遊暑假,我們有的同學常外出旅遊,旅行社都會為遊客精心設計旅遊線路。如果老師外出旅遊,你們能否設計一條的旅遊線路呢?那麼,請你們開始行動吧!

  【找一找】利用節假日,蒐集自己家鄉或居住地的歷史名勝古蹟的有關資料,設計出xx地名勝古蹟一日遊的線路,帶著老師去旅遊。

  【講一講】每組選出一名學生擔任導遊,可一邊講解,一邊展示蒐集的圖片、拍的照片、錄製的錄影或製作的網頁,讓老師及全體同學一起來了解家鄉或居住地的歷史名勝古蹟。

  【議一議】讓學生就如何保護好家鄉或居住地的名勝古蹟展開討論,自由發言,提出合理建議。

  【評一評】由學生投票評選出家鄉一日遊或XX地一日遊的設計線路。最後,由教師來評議出線路設計和導遊。

  原始的農耕生活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在中華文明起源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使學生了解中華文明處於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2、過程與方法

  本課教學用具是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學方法是啟發式的談話法,設計探究問題與學生質疑相結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進而促發或增強學生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難點是大汶口文化時期出現的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這些概念和結論。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學設計]

  1、匯入新課

  課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結網捕魚和神農氏教民播種五穀的故事,然後學生帶著問題預習課文,進入學習狀態。

  2、探究過程

  (1)教師出示探究問題:假如你是一個生活在原始社會的人,僅靠在野外採集食物為生有哪些不便之處?(受季節變化和天災影響大,食物來源不充足,需要不斷遷徒,等等),然後引出獲得固定的食物來源怎麼辦的問題,從而得出開始農耕生活是原始人類改善生存狀態的關鍵的認識。

  (2)學生閱讀教科書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麼結論。展示圖片,讓學生觀察、比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幹欄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復原圖,並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這兩種房屋建築有什麼不同?

  (3)展示歷史圖片:觀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成就中,有哪些農耕經濟現象?各種因素的內在聯絡如何:原始農業中的生產工具與產量的關係,原始農業與漁獵的關係,原始農業與飼養業、手工製陶和紡織的關係,生產、生活與原始藝術和早期文字的關係,原始陶器和紡織與定居生活的關係等。

  (4)利用《我國原始農耕時代主要遺址圖》,學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體地點後,啟發學生觀察、分析該時代文化遺址分佈的情況,尋找分佈特點。

  (5)在瞭解了大汶口原始居民農耕生產的內容後,讓學生閱讀課文的最後一段小字,然後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討論大汶口晚期的墓葬裡,為什麼有了隨葬品?應怎樣看這一現象?

  3、鞏固小結

  (1)出示話題:我國的原始居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你願意生活在那個時代嗎?為什麼?(根據老師展示的歷史實物圖片,學生髮揮想象力,任意選擇一種居民設計、表演他們一天的生活)

  (2)小製作: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設計出一個經濟實用的表格,對所學知識進行歸類,明確農耕經濟中的勞動分工。

  4、推薦作業

  (1)製作與本課農耕經濟有關的自由閱讀卡,可以是神化傳說、歷史故事,詩歌,也可以是農耕小知識。

  (2)有條件的學生,可以到農村感受一下農民耕作的苦與樂。

  附:板書設計

  一、河姆渡的原始農耕

  1、時間——距今7千年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於長江流域

  3、農業:河姆渡居民種植水稻,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4、河姆渡居民會建造房屋,還會開挖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時間——距今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於黃河流域。

  3、農業:半坡居民種植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

  4、半坡居民會製造彩陶。

  三、大汶口居民

  1、時間——距今四五千年。

  2、地點——山東大汶口。

  3、在後期,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2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說出魏晉南北朝時期數學.地理.農學三方面的科技成就。培養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和動手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本課始終貫穿學生的探究小組合作學習,以誘思教學為主線。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透過學習讓學生明白刻苦鑽研是成功的秘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祖沖之和圓周率是本課的重點。圓周率及推算涉及複雜的數學概念和方法,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法和學法]教法採用講述法與誘思法相結合。學法:合作探究討論法。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具]地圖冊、祖沖之和圓周率相關多媒體

  [教學設計]

  1、匯入:教師可生動介紹引言中關於月球上有一座環形山和太陽系中有一顆小行星均以祖沖之命名的令中國人深感驕傲的事實(板書課題)

  2、講授新課:

  一、祖沖之與圓周率

  教師安排學生認真閱讀教材,以小組為單位概括歸納祖沖之的主要成就及著作,並找出他在數學方面的最主要成就。教師重點講解祖沖之在數學方面特別是在推算圓周率方面的突出成就:把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以後七位數字,領先世界近一千年。結合教材,讓學生思考討論祖沖之最值得學習的地方是什麼。

  二、酈道元和《水經注》

  教師在講述時應具體說明:大約在漢魏的時候,我國出現一部以全國水道為綱的地理著作《水經》。酈道元撰寫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專著。這部鉅著對後世有廣泛的影響。它不僅受到後世地理學家的重視,也為考古學家、歷史學家、農田水利學家、文學家所重視。

  三、賈思勰和《齊民要術》

  教師先簡介賈思勰的生平事蹟,再讓學生閱讀課文,概括《齊民要術》的內容及評價。教師提出問題:為什麼說《齊民要術》是一部承上啟下的農學著作?要求學生結合教材正文與小字進行回答。

  3、小結:提出兩個問題1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幾位傑出的科學家?他們有哪些突出的成就?引導學生討論回答並製成如下表格

  4、作業:課後思考題

  附:板書設計

  一、祖沖之: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到小數點以後的第七位數字,比歐洲早1000多年,著有《綴術》。

  二、地理學:酈道元著有《水經注》

  三、農學:賈思勰《齊民要術》--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書。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28

  【課程標準】

  知道戰國七雄的史實,透過商鞅變法等史實,認識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

  【教學目標】

  識記和理解:記住商鞅變法的時間,秦國七雄的地理方位。理解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進步的特點,瞭解秦孝公的繼位和商鞅到秦國,理解商鞅變法的內容和對秦國的影響。

  能力與方法:透過對戰國時期生產力進步的概括,培養分析歷史圖片和概括有效資訊的能力。透過對秦孝公、商鞅等歷史人物的瞭解和評價,培養評價歷史人物的初步能力。透過對商鞅變法內容和影響的學習,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課堂討論、比較分析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戰國時期的相關知識,進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透過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變法遭遇阻力的學習,培養是非分明、愛憎分明的情感,認識到改革也是需要勇氣、需要付出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商鞅變法的內容和影響。

  難點:

  1、對戰國時期生產力進步的理解。

  2、對商鞅變法內容的理解。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談話匯入新課

  破題匯入。學生自由發言,然後總結。

  發言,思考。

  講授新課

  一、秦孝公求賢

  1、觀察教材44、45頁的三幅圖中,你可以得到那些有效的資訊?說明什麼問題?後歸納,講解經濟發展及社會進步的趨勢。

  2、閱讀。為什麼“求賢”?結果如何?補充舌戰。

  觀察發言,在老師的問題指導下再讀教材、歸納。

  二、商鞅主持變法

  1、歸納:為什麼要變法?師生介紹如何開始變法?

  2、細讀教材,找出是如何變法的?引導分析:改變了什麼法?確定了哪些新法?損害了什麼人利益?什麼人獲利益?為什麼要這樣變?會產生什麼影響?

  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師生小結。

  3、變法內容中,你認為那一條最重要,為什麼?

  4、法令中那一條對今天的政治生活影響?

  學生閱讀教材、結合自己課外瞭解的知識談自己對這幾個問題的看法。然後教師歸納整理,以突破難點討論課堂,舉手表決,加深理解,進一步熟悉教材。

  三、商鞅變法的歷史影響

  1、在討論的基礎上,歸納變法帶來的變化?

  2、朗讀教材,落實在書上。

  3、介紹都江堰、鄭國渠。

  4、指導閱讀,瞭解商鞅的結局。討論:變法是成功還是失敗?

  充分發言後,指出成與敗要看是否達到了目的。

  過渡、引入

  仔細看書,積極思考回答老師的問題,並記下筆記。

  認識是非善惡,明確我們今天的改革的意義和我們在改革中應該有的態

  課堂小結學生自己小結培養綜合、概括的能力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29

  活動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瞭解商鞅變法的背景,知道商鞅變法的措施,理解商鞅變法的必然性和積極意義,加深對改革的認識。

  2、過程與方法:

  透過課前準備,培養學生查詢資料,蒐集資訊的能力,瞭解獲取歷史知識的途徑;透過角色扮演和討論的形式,加深對商鞅變法的理解,鍛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主動參與的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體會商鞅不畏困難,進取創新的優良品質。

  活動準備:

  1、學生課前透過網路,相關的書籍蒐集商鞅變法的背景,商鞅個人資料,商鞅的變法主張等資料。

  2、課前思考討論:怎樣看待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成功的條件?

  活動過程:

  一、我來說背景

  指名讓學生來講述商鞅變法的背景。

  強調:鐵器、牛耕的推廣--null生產力的發展--null--null社會變革

  二、我是商鞅

  學生介紹商鞅

  三、商鞅變法

  情景一:商鞅舌辯群儒

  模擬辯論:秦孝公決心任用商鞅變法圖強,但改革不可避免的遭到舊勢力的阻撓,請大家模擬奴隸主舊貴族與商鞅進行辯論。

  (教師提示:商君衛鞅(公孫鞅)曰:“治世不一道,變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意思是:治理國家的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順應時代的變化調整治國策略,無須恪守古代的章法。)

  情景二:我談商鞅變法

  1、分組討論:

  (1)、若你是商鞅變法時秦國的新興地主,你會對法令中的那些措施表示歡迎?為什麼?

  (2)、若你是奴隸主舊貴族,你會對那條法令不滿?為什麼?

  (3)、若你是農民,你對法令有什麼看法?

  2、學生交流。

  四、讀史明鑑

  1、提問:在秦孝公死後,商鞅就被處死了,那麼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為什麼?

  2、學法指導:判定一場改革成敗的標準,在於其目的是否達到。

  3、學生討論交流。(啟示:任何變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五、我來評商鞅

  課件出示:

  司馬遷說,他認為商鞅天性殘忍少恩,在被任用之後,實行嚴刑法制,不擇手段,非常刻薄,最後落得個謀反的罪名。

  蘇軾說,他認為商鞅變法不聽取別人的意見,獨斷專行,雖然使秦國驟然富強,並統一全國,但也引起天下怨恨,使秦朝不久即滅亡。

  你怎麼看待他們的評論?(小組討論交流)

  六、以史為鑑

  1、提問:商鞅變法為什麼會成功?改革的成功要具備哪些條件?

  學生討論交流,然後歸納:

  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

  統治者的支援;

  符合人民的意願;

  改革者的創新進取精神

  2、你能說說秦國由弱到強,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值得借鑑呢?

  這些經驗對我們國家的發展有借鑑意義嗎?我們應怎麼做?

  (勇於改革,善於用人)

  (改革是強國之路,我國要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要深化改革,勇於創新;注重人才培養,重視教育。)

  七、課外探究

  戰國時期各國都紛紛變法,請你查一查其他國家的改革情況及其對各國產生的影響。(提示:魏國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韓國申不害變法,齊國鄒忌變法等)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30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2、瞭解中華文明處於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初步培養自己觀察歷史文物圖,尋找圖中較為明顯的、主要的歷史資訊,結合已有知識,初步分析、解釋圖中歷史資訊,做出簡單的或主要的歷史結論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以及他們對人類社會物質與精神進步做出的特有貢獻;進而促發或增強我們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我國早期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狀況

  難點:遠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導學過程】

  教師講解與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

  【情景匯入】

  師:同學們,假如你是一個生活在原始社會的人,如果僅靠在野外採集、捕捉食物為生,會有哪些不便之處?

  學生回答明確:受季節變化和天災影響大,食物來源不充足、不穩定,需要經常遷徙。

  那麼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你瞭解我國古代那些關於農耕的傳說,談一談。

  學生回答:伏羲氏:結網捕魚,創立八卦。神農氏:教民播種,嚐遍百草。

  師: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第2課,原始農耕生活

  【自主預習】

  (一)河姆渡原始農耕

  結合課文內容及圖畫歸納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產生活情況

  學生討論歸納知道以下知識

  河姆渡原始農耕

  1、地點:長江流域的浙江餘姚

  2、時間:距今約7千年

  3、生產工具:磨製石器耒耜

  4、農耕作物:水稻

  5、定居生活:幹欄式房屋

  6、原始飼養業:家畜(豬)

  7、原始手工業:陶器、簡單的玉器、原始樂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結合課文內容及圖畫歸納出半坡原始居民生產生活情況

  學生討論歸納知道以下知識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地點:黃河流域陝西西安

  2、時間:距今約五六千年

  3、生產工具:磨製石器耒耜、石刀、漁叉等

  4、農耕作物:粟

  5、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子

  6、原始飼養業:豬、狗

  7、原始手工業:陶器、紡線、織布、製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學生討論歸納瞭解以下知識

  大汶口出現貧富分化,進入父系氏族公社階段。

  【合作探究】

  1、人類走出洞穴蓋房定居有什麼重大意義?

  2、河姆渡原始居民為什麼要建造幹欄式房屋呢?

  3、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哪些進步呢?

  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識。

  【小結提升】

  同學們,大家透過今天的學習,瞭解到我國原始的農耕生活的相關內容,我們一起

  列表比較總結一下本文所學內容。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31

  課標要求:

  知道戰國七雄的史實。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

  記住戰國時期的起止時間,記住“戰國七雄”,理解戰國戰爭的特點及其影響,瞭解“合縱”和“連橫”的含義及重要表現。

  二、能力與方法

  透過對七國關係及戰國時期戰爭、外交特點的分析,培養和提高分析能力。學習和初步掌握製作歷史圖表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透過戰國戰爭史的學習,進行馬克思主義戰爭觀的初步教育。透過孫臏、張儀等人的事蹟,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

  重點難點:

  重點:

  “戰國”和“戰國七雄”的含義;戰國時期的戰役和軍事家。

  難點:

  “合縱”和“連橫”的含義。

  授課型別:

  新課。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戰國形勢圖掛圖;製做本課課件;整理有關戰國史實的成語;

  學生準備:

  蒐集有關戰國時期的成語;用竹木等材料仿製一些古代兵器。

  教學方法:

  講述法、討論法、問題探究法多法結合。

  教具(媒體):

  計算機及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同學們,在上一節課裡我們學習了很多春秋時期的成語,像“退避三舍”、“一鳴驚人”、“臥薪嚐膽”等。今天我們將瞭解到更多的成語,如“圍魏救趙”、“紙上談兵”、“負荊請罪”等,讓我們一起來發掘這些成語裡面隱藏的精彩故事。

  學習新課

  (教師引導過渡)複習以前所學知識,幫助學生弄清“戰國”概念,課件如下展示:

  一、“戰國七雄”(課件顯示標題)

  1、學生閱讀教材並思考:戰國七雄局面是怎樣形成的?——自西周分封諸侯,中國的歷史地圖上出現過許許多多的諸候國。但是經過春秋時期三百來年的爭霸戰爭,大國兼併小國,強國吞併弱國,到戰國開始的時候,諸侯國已經為數不多。主要的有齊、楚、秦、燕、韓、趙、魏七個大國。(課件展示“戰國形勢圖”)。

  教師提問:

  (1)戰國時期周王的地位怎麼樣?——春秋時猶宗周王,而七國則絕不言王亦(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週末風俗”條)——無足輕重。

  (2)為什麼諸侯國會越來越少——統一的趨勢日漸明顯

  2、同學們仔細對比春秋形勢圖和戰國形勢圖,發現有什麼明顯的不同嗎?

  學生提問:為什麼晉國沒有稱雄?

  (教師講述)七國中,齊楚秦燕,大家已經熟悉,春秋時期的晉國在戰國地圖上已經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韓、趙、魏三個諸侯國。原來晉國已經被它的三家大夫韓氏、趙氏、魏氏瓜分,一分為三,形成了韓、趙、魏三個諸侯國。歷把這件事叫做“三家分晉”。

  歷把這七個強國並稱為戰國七雄,七雄並立是戰國期的基本形勢。

  3、學生認真觀察課件投影,瞭解七國及其地理方位:齊國在東,楚國在南,秦國在西,燕國在北,韓、趙、魏三國在中間。(老師看圖講解,輔之順口溜“齊楚秦燕韓趙魏,東南西北到中間”,指導學生掌握記憶方法)。

  (教師引導過渡)戰國,顧名思義,有戰爭的國,這裡的“戰”主要是指戰爭頻繁,爭鬥激烈,學習戰國的歷史,必須瞭解戰國的戰爭。

  二、戰國時期的戰爭(課件顯示標題)

  請大家閱讀教材40頁的小字部分的兩個戰役,瞭解戰國戰爭的盛況,然後總結出戰國戰爭有哪些特點(先請學生用精簡的語言概述戰爭過程,然後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戰爭的特點)

  戰國時期戰爭的特點:(以學生歸納出來的為序,教師重點對謀略和兵器進行講解。)

  (課件展示)

  a、兵器(青銅兵器改進、鐵兵器出現)——武器的改進

  (學生展示自制古代武器,並簡介戟,戈,矛,刀,劍的特點和用法)

  b、兵種(步兵,騎兵)——軍隊構成的變化

  c、人數多、規模大、修建工事、爭奪激烈

  d、戰役的發生(圍魏救趙,長平之戰)

  e、重要軍事家的湧現(孫臏、白起)

  學生講述孫臏,田忌的故事

  f、謀略(“圍魏救趙”、“反間計”;“合縱”“連橫”)

  課堂辯論(旨在培養學生辯證的歷史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

  有人說,戰國時代把人們帶進了戰亂,對社會起了破壞的作用,延緩了歷史的發展。有人說,戰國時代“在戰鬥中成長”,推動了歷史的發展。你的觀點如何呢?

  (觀點相同的同學組成一組,兩小組之間展開辯論。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小結:有延緩作用,更有推動作用。推動作用遠遠大於延緩作用。各國為了爭霸的需要,競相改革,發展經濟,增強軍事實力,競相重用人才,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與文化的進步;大國爭霸、兼併的過程,也是國家趨於統一的過程。

  (教師引導過渡):戰國的戰爭除了在戰場上刀光劍影,殺聲震天外,戰爭的背後,各國間進行著沒有硝煙的戰爭,這就是激烈程度和影響力不亞於戰爭的“合縱與連橫”。

  三、合縱與連橫(課件顯示標題)

  1、正當各國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秦國卻逐漸佔據了主動,為什麼呢?因為秦國出了個張儀(投影張儀圖片)

  張儀遊說各國,破壞了六國的聯盟,使得六國聯合抗秦的謀略破產,具體是怎麼回事,同學們還是透過閱讀教材去了解吧。

  2、指導學生重點理解什麼叫“合縱”,什麼叫“連橫”(課件出示“合縱連橫”示意圖,教師據圖講述):合縱就是東方六國聯合抗秦,(“合眾弱以攻一強”)。這種聯合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是從南到北的縱向聯合,所以叫做“合縱”。合縱政策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蘇秦。蘇秦奔走於東方多國之間,身佩六國相印,在他的遊說推動下,東方各國一度合縱攻秦,迫使秦國吐出一些佔領的地方,使秦國遭到一定的挫折。

  連橫就是勸說一國幫助秦國進攻其它各國(“事一強以攻眾弱”)。這種結合是西邊的秦國與東邊各國之間橫的連合,所以叫做連橫。連橫政策的代表人物是魏國人張儀。秦國用張儀為相,讓他推行連橫政策。當時東方的齊楚兩大國結成聯盟,秦國要跟齊國爭雄,必須先破壞齊楚聯盟。張儀連橫政策最成功的一著便是把齊楚聯盟給破壞了。

  3、六國合縱抗秦為何未成功?

  (秦國用賄賂、威脅的手段破壞合縱,各個擊破;五國間利益不一致,立場不堅定)

  (教師講述)合縱連橫的鬥爭,持續了很長時間。各國一會兒加入合縱,跟楚國搞聯合,跟齊國搞聯盟,一會兒又跟秦國抱到一起,朝秦暮楚,反覆無常。“朝秦暮楚”的成語就是這麼來的。——不過,雖然鬥爭很複雜,情況多變化,形勢發展的總趨勢是清楚的,那就是,在不斷的軍事鬥爭和複雜的合縱連橫鬥爭中,楚國和齊國先後衰落下去,秦國卻XX越強。

  課堂小結

  (課件出示知識要點,教師概述)

  戰國宏大而壯觀的戰爭,變化多端的謀略,足智多謀的軍事家令人難忘,但是我們都知道,無論在何時,戰爭帶給人民的,永遠都是無盡的痛苦和災難,在連綿不絕的戰爭歲月中,受煎熬的始終是老百姓,因此,無論何時何地,和平,一直都是我們共同的期望。

  練習鞏固

  一、選一選

  1、作為一個時期的名稱,“戰國”因戰爭眾多、爭奪激烈而得名。戰國時期是指()

  A、約公元前21世紀——約公元前16世紀

  B、約公元前16世紀——約公元前11世紀

  C、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下列諸侯國中,不屬於戰國七雄的是()

  A、齊國

  B、晉國

  C、楚國

  D、趙國

  3、戰國初年,被韓、趙、魏三家卿大夫瓜分的國家是()

  A、齊國

  B、晉國

  C、楚國

  D、秦國

  4、戰國中期,採用圍魏救趙的辦法打敗魏國的軍事家是()

  A、孫武

  B、孫臏

  C、吳起

  D、伍子胥

  5、人物下列中,生活在戰國時期的軍事家是()

  A、孫武

  B、張儀

  C、孫臏

  D、蘇秦

  6、戰國時期,七國之間戰爭不斷。主要的兵種有()

  A、車兵

  B、步兵和騎兵

  C、水兵

  D、藤甲兵

  7、“紙上談兵”的成語典故源自於長平之戰,指缺乏實戰經驗,慣於空談兵法,戰爭中一敗塗地的趙括。交戰雙方是()

  A、秦國和齊國

  B、魏國和趙國

  C、秦國和楚國

  D、秦國和趙國

  8、《孫子兵法》是我國現存的年代最早的一部兵書。該書的作者是()

  A、孫武

  B、孫臏

  C、吳起

  D、白起

  二、材料分析

  戰國七雄之間關係錯綜複雜,合縱與連橫之爭成為戰國紛爭的重要內容。

  1、用簡要語言說明“合縱”與“連橫”策略。

  2、在合縱與連橫之爭中,一些研究縱橫之術的讀書人十分活躍,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誰?

  3、你認為上述哪一種策略運用的更成功一些?

  三、各抒己見

  結合有關史實和課外資料,談談你心中印象最深刻的戰國人物。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32

  一、學習目標:

  1.瞭解突厥、吐蕃、回紇、粟末靺鞨、南詔的社會生活;

  2.總結唐朝與各民族的關係,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點和影響;

  3.認識祖國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民族友好交流是我國民族關係的主流。

  學習重點:唐朝實行開明民族政策的體現。

  學習難點:唐朝實行開明民族政策的原因。

  二、自主學習充分準備(找出重要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並牢固記憶)

  (一)隋唐和吐蕃的關係

  1.吐蕃是的祖先。7世紀前期,統一青藏高原,都城。

  2.時,公主入吐蕃,嫁給。

  她入吐蕃的作用:。

  3.8世紀初,唐朝又將公主,嫁給。吐蕃和唐朝已經“__________”

  (二)隋唐和回紇的關係

  1.回紇是的祖先,8世紀中期,回紇建立汗國。

  2.時,封其首領。

  (三)隋唐和靺鞨的關係

  1.7世紀末,首領統一各部,建立政權。

  2.唐玄宗封其首領為。史稱“__________”

  (四)隋唐和南詔的關係

  1.六詔居民,是和的祖先,生活在雲南蒼山洱海一帶,後來,統一了六詔。

  2.時,封其首領。

  三、小組討論,知識擂臺

  (交流檢查預習情況)

  四、課堂探究

  (要求:小組合作、探究、交流)

  閱讀材料: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null--null唐太宗

  ①這段材料的主要意思是什麼?

  ②唐朝時期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什麼政策?

  ③唐太宗為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五、學生回頭看(根據情況有重點的看書或背誦)

  六、當堂訓練檢測

  (一)單項選擇題

  1.原居住在黑龍江、松花江流域一帶的民族是:()

  A.靺鞨B.突厥C.回紇D.吐蕃

  2.崇聖寺千尋塔是古代漢族與哪一個少數民族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

  A.吐蕃B.靺鞨C.回紇D.南詔

  3.回紇族是今天哪個民族的祖先?()

  A.彝族B.白族C.維吾爾族D.藏族

  4.體現南詔建築藝術水平的是()

  A。大昭寺B。千尋塔C。布達拉宮D。渤海石燈塔

  5.唐朝初年,下列名稱中還未出現的是()

  A.吐蕃B.回鶻C.突厥D.靺鞨

  6.下列有關唐朝與邊疆少數民族交往聯絡的史實,哪一項敘述是不確切的?()

  A.唐太宗設定了管轄西域的行政和軍事機構[來源:學|科|網]

  B.唐太宗先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後又把金成公主嫁到吐蕃

  C.唐太宗被北方各族和西域首領尊稱為“天可汗”

  D."和同為一家"是吐蕃贊普在給唐朝皇帝的上書中的話

  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null---尺帶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書

  請回答①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與哪個民族的友好關係?

  ②唐朝與這個民族“和同為一家”的另一史實是什麼?(3分)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33

  【課程標準】

  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等字型,知道漢字的演變。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記住商朝使用的文字和秦朝的標準字型,理解甲骨文在中國歷史發展上的地位。

  過程與方法:透過漢字的演變過程及其規律的學習,培養學生探索事物發展規律的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和區分事物的能力。透過對各種文字的比較,學習和運用比較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漢字的特點及其價值,初步認識漢字文化,加深對悠久豐富的中華文明的情感。透過對漢字的欣賞,提高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甲骨文;

  2、小篆。

  難點:

  1、甲骨文評價;

  2、草書、楷書、行書的形成。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學生齊讀課文引言。

  2、教師引入:如果你不說話、不使用肢體語言,能快速準確地將一件事告訴你的同桌嗎?說說你是怎樣做的?字在這一過程中起了什麼作用?漢字是如何產生,如何演變的呢?

  二、新課講授

  (一)甲骨文

  1、學生閱讀教材。

  多媒體出示刻畫符號若干,讓學生研究。

  2、問:什麼叫甲骨文?為什麼要刻在龜甲、獸骨上?都刻了些什麼?甲骨文的發現與識讀有什麼意義?

  3、抽學生來彙報學習成果。指導學生識讀(表格)、仿寫甲骨文(十二生肖),認識它是一種成熟與完備的文字?

  4、小結甲骨文。

  (二)金文

  1、學生閱讀教材。

  2、現在已經發現最大的青銅器是什麼?為什麼把它叫做司母戊鼎呢?

  3、商周時的金文各有何特點?這些金文對今天來說有何作用?(西周時,有人將文字統一成“大篆”。)

  (三)小篆和隸書

  1、學生閱讀教材

  2、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文字差異很大,很不方便於交流,於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各國文字統一起來,怎麼樣統一的?

  3、漢朝流行的字型和小篆有何不同?

  (四)草書、楷書和行書

  1、學生閱讀書上的本目內容,找出草書、楷書、行書出現與成熟的年代或先後順序。

  2、動手仿寫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各幾個字,然後思考:為什麼會出現“草書”、後來又為什麼會出現楷書?後來為什麼又出現行書?

  3、從中你能發現什麼漢字演變的基本規律?

  (五)課堂小結

  學生歸納,教師補充。

  (六)學習測評

  完成課後學習測評題。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34

  一、概述

  1、課名:《原始的農耕生活》,是人教課標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的一堂歷史課;

  2、本節課所需課時為1課時,40分鐘;

  3、《原始的農耕生活》是第一單元《中華文明的起源》的第二課,主要介紹氏族公社時期的歷史。本課的學習對於學生理解中華民族的起源,產生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

  (1)知道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狀況;

  (2)初步理解原始農耕經濟的生產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原始農業的出現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3)透過閱讀歷史資料,想象私有財產的產生過程,認識到私有財產的產生是社會生產力提高的表現,是一種歷史的進步。

  2、過程與方法

  (1)透過觀察歷史文物圖,尋找圖中較為明顯的、主要的歷史資訊,結合已有知識,初步分析、解釋圖中歷史資訊,做出簡單的或主要的歷史結論,初步形成提取圖片資訊和歷史想象的能力;

  (2)透過閱讀簡短的文字材料,初步形成有理解的閱讀能力;

  (3)透過簡單的對比分析,形成初步的歸類、比較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祖國原始先民創造原始農耕文化的艱苦條件,對祖先在物質與精神文明的進步做出的偉大貢獻產生敬仰之情;

  (2)透過分析河姆渡和半坡文化的房屋結構與自然地理條件的關係,瞭解古代先民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順應自然的過程中積累起來了豐富的科學知識,體會古人的探索精神。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1)學生在小學階段《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已經學習過有關原始社會的知識。對氏族公社時期的生活狀況有一定的瞭解;

  (2)初中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有限,形象思維比較強;

  (3)學生閱讀歷史圖片獲取歷史資訊的能力還比較弱,還沒有養成閱讀歷史圖片的自覺習慣;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教學重點解決方案: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透過學生觀察歷史圖片,閱讀參考資料和教材,引導學生想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場面,使學生對原始農耕生活形成具體形象的印象。

  教學難點解決方案:大汶口文化時期出現的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這些概念和結論是本課教學難點。透過閱讀考古材料,讓學生知道大汶口文化已經出現貧富分化的史實。透過學生綜合想象貧富分化的產生過程,使學生對原始社會末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剩餘產品的出現,以及私有財產的出現形成比較形象地認識,從而理解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的概念。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上冊教材

  專門為這節課製作的多媒體網路課件

  網路教室

  六、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教師活動:播放輕音樂,放鬆身心。用一幅現代機械化農業生產的圖片(如聯合收割機收穫場面)和一幅原始農耕的圖片(如刀耕火種),引導學生觀察兩幅圖,比較兩圖的耕作方式,把學生帶入原始農耕時代。

  用神農氏畫像,引導學生觀察閱讀圖片反映的歷史資訊,利用課本“引言”中神農氏教民播種五穀的故事,引導學生了解我們的先人如何從食物的“採集”者變為食物的“生產”者的話題。

  學生活動:觀察圖片,讀出圖片所反映的歷史資訊,並闡釋歷史現象,並與同學交流;閱讀“引言”,展開想象。

  設計意圖:透過觀察圖片,培養學生初步的讀圖能力,和歷史現象的闡釋能力。透過神話故事引發學生思考與探究的興趣,為本課教學創設學習情景,做好任務鋪墊。

  (二)講授新課

  1、河姆渡的原始農耕

  (1)原始農業的產生

  環節一:觀察文物

  教師活動:展示圖片《河姆渡栽培稻穀遺蹟》,請學生觀察圖片中的植物種子是什麼?這些文物能否說明河姆渡已經有了原始農業了呢?

  學生活動:觀察圖片,解讀圖片所反映的歷史資訊,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教師活動:這些穀物不能直接說明河姆渡已經有了原始農業。如果它們是野生稻穀就只能說明河姆渡人從事的是原始的採集活動。那麼,怎樣才能證明他們已經開始原始的農業生產了呢?

  展示閱讀材料:

  六千年前的稻穀

  當考古人員挖掘到距地面3米深的地方時,在黑褐色的土層中閃出一些金X小顆粒,但很快就變成泥土的顏色。考古人員幾乎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些東西居然是炭化了的稻穀!這些稻穀在與空氣接觸之前,還保持著原來黃燦燦的顏色。難道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人就開始種植水稻了嗎?

  工作人員把河姆渡出土的稻穀和人工栽培稻穀、野生稻穀放在一起進行了比較。結果是:野生稻穀顆粒瘦而長,人工栽培稻穀要比野生稻穀的顆粒寬將近一倍,而河姆渡出土的稻穀顆粒更接近人工栽培稻。

  學生活動:閱讀文字材料,思考考古人員是如何得出結論的?

  設計意圖:透過展示與分析河姆渡出土稻穀的圖片,閱讀簡短的考古紀錄,使學生確認河姆渡原始農業的史實,並簡單瞭解考古推論與考古證據的關係,同時也培養學生初步的理解閱讀的能力。

  教師活動:展示圖片《河姆渡骨耜》,請學生觀察圖片中的生產工具是什麼?它有什麼特點,是用來幹什麼的?這件文物能否說明河姆渡已經有了原始農業了呢?

  學生活動:觀察圖片特徵,聯想生活中的生產工具鏟子、鐵鍁等,想象骨耜的完整狀態及其使用方法。

  教師活動:展示《河姆渡文化的骨耜》,說明這是根據考古文物復原的骨耜。

  展示閱讀材料:

  河姆渡的耕作工具

  ……那麼他們是如何種植水稻的呢?考古人員在泥土中發現了許多骨制的東西揭開了謎底,這正是河姆渡人的生產工具——骨耜。骨耜的出土為河姆渡人種植稻穀找到了重要證據。河姆渡人用水牛、麋鹿的肩胛骨製成骨耜,在鬆軟的溼地上耕作。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骨制農具。

  學生活動:對比前後兩張圖片,看看自己想象的正確與否。閱讀短文,瞭解骨耜的加工原料、使用方法及其歷史意義。

  設計意圖:透過展示與分析河姆渡出土骨耜的圖片,閱讀簡短的考古紀錄,使學生透過生產工具再次確認河姆渡原始農業的史實,並簡單瞭解考古證據的不同種類,同時也培養學生初步的理解閱讀的能力。

  環節二:歷史想象

  教師活動:探究問題一:假如你是一個生活在原始社會的人,僅靠在野外“採集”食物為生有哪些不便之處?(受季節變化和天災影響大,食物來源不充足,需要不斷遷徙,等等),然後引出獲得固定的食物來源怎麼辦的問題,從而得出開始農耕生活是原始人類改善生存狀態的關鍵的認識。

  探究問題二:推測一下,自然界中的什麼現象可能促使原始人類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種植?引導學生聯絡“引言”中神農氏揀墜落地上的穀粒,種在田裡的神話傳說,進行合理的分析推測:多年從事採集的原始人類,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種子落地、發芽、生長、成熟,從而開始進行人工種植的嘗試,原始農業於是便開始出現了。

  學生活動:發揮歷史想象力,設想與描述原始人類由採集逐步過渡到原始農業的過程。

  設計意圖:透過啟發學生想象歷史情境,使學生體會原始人類艱難的生產活動,瞭解他們逐步認識自然規律,提高生產能力的過程,初步形成崇尚科學、探索自然奧秘的精神。

  (2)河姆渡人的生活

  環節一:觀察與思考

  教師活動:展示圖片《河姆渡聚落房屋示意圖》《河姆渡梁頭榫》,請學生觀察干欄式房屋的特點,思考河姆渡人為什麼要建築這樣的房屋?觀察榫頭的特點,聯想生活中哪些傢俱、建築採用了同樣的方法,說說這裡面體現了河姆渡人怎樣的智慧?(榫:榫頭,竹、木、石制器物或構件上利用凹凸相接處凸出的部分。卯:卯眼,竹、木、石制器物或構件上利用凹凸相接處凹陷的部分。)

  學生活動:觀察干欄式房屋的特點,思考河姆渡人建築幹欄式房屋的科學依據;觀察榫頭的特點,聯想生活中哪些傢俱、建築採用了同樣的方法,結合河姆渡人的生產水平和生活條件思考這種建築方式體現了怎樣的智慧?

  設計意圖:透過觀察干欄式房屋和榫頭的特點,思考河姆渡人建築幹欄式房屋的科學依據;體會榫卯結構的建築科學智慧,知道這種建築方式是中國建築的特色之一。

  環節二:閱讀與描繪

  教師活動:展示以下圖片,安排學生結合圖片閱讀教材第6-7頁關於河姆渡文化的描述,然後寫一段描述河姆渡人的生活場面的文字,或者畫一幅展現河姆渡生活場景的圖畫。

  生產工具:石斧骨簇骨鐮骨魚鏢鶴嘴鋤角斧柄扁圓陶紡輪

  生活用具:敞口釜骨針葦蓆

  牲畜:浮雕羊塑豬紋長圓形缽

  果實:南酸棗

  交通工具:木槳

  娛樂樂器:骨哨

  學生活動:結合教師展示和教材上的圖片,閱讀有關河姆渡文化的介紹,嘗試用語言或者圖畫描繪河姆渡人生產生活的場景。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對圖片與文字的閱讀,培養初步的理解閱讀的能力;透過學生的語言或繪畫描述河姆渡的生活場景,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想象與表達歷史景象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

  2、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環節一:網路探究

  教師活動:安排學生閱讀教材第7-8頁,關於半坡文化的介紹,找出半坡人的活動時間、生產工具、農作物品種、馴化的動物、居住條件、生活用具、手工生產與藝術創作等方面的成就。然後,安排學生透過網路搜尋半坡人的考古資料,完成兩項任務:

  (1)用語言或繪畫描述半坡人的生活。

  (2)對河姆渡與半坡文化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嘗試分析決定這些相同點與不同點的原因。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蒐集整理網路資源,嘗試用語言或者圖畫描繪半坡人生產生活的場景。對河姆渡與半坡文化進行比較,找出相同點與不同點,並思考其原因。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的網路探究活動,提高學生運用網路工具的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透過比較分析,使學生知道地理環境對人類文化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培養學生初步的比較能力和分析能力。

  3、大汶口原始居民

  環節一:網路探究

  教師活動:安排學生閱讀教材第8-9頁,關於大汶口文化的介紹,找出大汶口人的活動時間、生產工具、手工生產與藝術創作等方面的成就,瞭解私有制和貧富分化的現象。然後,安排學生透過網路搜尋大汶口人的考古資料,完成兩項任務:

  (1)用語言或繪畫描述大汶口人的生活。

  (2)對河姆渡、半坡文化與大汶口文化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嘗試分析形成這些不同點的原因。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蒐集和整理網路資料,嘗試用語言或者圖畫描繪大汶口人生產生活的場景;對河姆渡、半坡文化與大汶口文化進行比較,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並嘗試解釋其原因。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的網路探究活動,提高學生運用網路工具的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透過比較分析,讓學生了解原始社會不斷髮展演變的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比較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研究成果彙報

  在學生探究活動完成之後各學習小組發表研究結果,回答其他同學的質疑。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35

  活動目的

  1)瞭解在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和發展水平。

  2)初步培養觀察歷史文物圖,蒐集並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歷史資訊的能力。

  3)在情感上感受遠古祖先的勤勞智慧對人類社會物質與精神進步做出的貢獻。

  活動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

  2)教師與學生共同蒐集河姆渡人、半坡人生產生活的圖片及文字資料。並將所蒐集的資料在牆報“歷史園地”中展示,資源共享。

  活動步驟

  1)透過複習山頂洞人北京人的有關知識引出人類生存問題。

  2)學生自由發言,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

  3)以河姆渡人半坡人為例,模擬遠古居民,展示原始人類生產生活風貌。

  活動過程

  (小遊戲)

  1)教師指定兩名學生手舉北京人代表隊、山頂洞人代表隊的牌子入場。

  2)將寫有北京人、山頂洞人有關生產和生活內容的卡片分發給14名學生。

  3)14名學生根據卡片所給內容,在1分鐘內找到自己的隊伍並亮出卡片。

  4)學生評判正誤並找出兩個代表隊中卡片內容相近的隊員。(兩隊中相近的內容有采集和捕獵)其餘隊員退場。

  (教師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探究X)

  師: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很多進步。但是這個進步經過了幾十萬年的演變。遠古人類前進的腳步是多麼艱難啊,尤其是在生產活動中,從採集到採集,從捕獵還是到捕獵。幾十萬年無限的採集和捕獵有可能帶來什麼問題?

  學生討論:(生態破壞、資源短缺、沒有食物來源、人們居無定所、引發戰爭等)

  師:如果真的像同學們所想象的那樣,那是多麼悲慘的情景啊!

  師:人類的這種悲劇可以避免嗎?

  學生討論:(人類學會自己種植和飼養。)

  師:同學們的主意真是太好了,請大家翻開課本第二課,原始的農耕生活。學習了這一課,同學們看一看,遠古的先民們和你們的想法是不是英雄所見略同?

  課文的導讀部分是個美麗的傳說。傳說中有沒有科學的東西?

  學生討論:(人類發現植物的種子落地、發芽、生長、成熟、從而人工種植。)

  師:據最新的考古發現,我國早在8000-7000年前,人們就學會了種植,有了原始的農耕。

  師:第二課給我們推出了約7000-5000年前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原始農耕的三個典型的代表。黃河流域的代表是半坡遺址和大汶口遺址。長江流域的代表是河姆渡遺址。

  下面我們搞一個小活動,活動的主題是──穿越時空隧道,走進遠古家園。(板書)我們從三個典型的原始農耕遺址中選出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根據大量的考古發現,想像這些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現在大家分成三組,一組扮演半坡人,一組扮演河姆渡人。第三組當評委。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並且把你想象中的半坡人,河姆渡人生活的圖景用語言,動作,圖片等方式展示出來。希望每一組都有精彩的表現。準備15分鐘。

  (學生分組準備)

  師:好,時間到,大家準備好了嗎?現在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隧道,走進遠古家園。

  掌聲有請河姆渡居民表演。(掌聲)

  (河姆渡居民相繼發言和表演)

  學生A:我們河姆渡村坐落在美麗的東海之濱,氣候溫和,有充足的水分,很適合種植水稻。我們大量的種植水稻。同世界其他種植水稻的國家相比,早了3000-5000年。

  學生B:我們還發明瞭蒸飯的蒸籠。(展示圖片)蒸籠是陶土燒製的。蒸籠有三層,最底下一層燒火,中間一次裝水,最上一層是陶盆,盆底有很多小孔,利用蒸汽把飯飯蒸熟。這樣做出的飯又香,又軟,有營養,好消化。(掌聲)

  學生C:我們用木頭和茅草蓋房子,(展示圖片)我們的房子有兩層樓,樓上住人,樓下養牲畜。幹欄式的結構,又通風又防潮,算得上是小洋樓了。(掌聲)聽說六七千年後,江南有些地方還有類似我們這樣的幹欄式吊樓呢!(掌聲)

  學生D:請看我們耕地的工具──耒耜。耜有石頭磨製的。也有骨制的,是用動物的肩胛骨裝上木柄做成的,骨制的很輕便,再裝上腳踏(耒)就更輕便了。(做手握骨耜腳踏耒的動作)用輕便的工具耕地,可以提高效率,增加糧食產量。

  學生E:我們會挖掘水井,解決用水問題。我們為水井也蓋了一個了遮雨棚,不讓雨水落到井裡。我為我們自己的聰明感到自豪!(掌聲)

  學生F:由於有了打井的技術,我們不一定要住在河邊。可以搬到離河邊更遠的地方居住。就算河水氾濫也淹沒不了我們的家。(掌聲)

  ……

  師:(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讚揚。)

  師:現在請半坡居民展示自己的風采。

  (半坡居民相繼發言和表演)

  學生A:我們半坡人比河姆渡人年輕1000多歲。社會是向前發展的。我們過著比河姆渡人更進步的生活。就說我們的食物吧,除了主食粟(小米飯)以外,副食還有魚,肉,白菜,芥菜等等。有這樣的美味大餐,有誰不愛這個可愛的家園呢?(掌聲)

  學生B:我們普遍用磨光的石器開墾土地和收割莊稼,這種工具更加鋒利,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

  學生C:我們把野生的狗尾巴草經過人工培植而變成粟。這是我們半坡人的重大發明。遺憾的是當時不可能申請專利。(掌聲)

  學生D:我們追求生活的美和藝術。(出示圖片)請看這些生活用具:陶盆,陶罐,陶瓶,紅色的底色上畫著人或者各種動物的圖案,色彩豔麗,被稱做彩陶。

  學生E:我們會紡線,織布,製衣裳。我們正在告別矇昧,走進文明的時代。

  學生F:我們的房子很大,全家族的人都在裡面生活,可熱鬧了。房子裡還有許多小間,是家族成員的住處。房子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裡面有灶坑,既可做飯又可取暖,冬暖夏涼。

  ……

  師:(對學生的表現給予鼓勵)

  請評委點評。

  學生A: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雖然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一個在南方,一個在北方。但是他們都能夠從採集,捕獵,無限的向大自然索取,走到合理利用自然,學會種植莊稼,飼養家畜,開始了原始的農業,真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學生B: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適應環境,建築自己特色的房屋過著定居的生活。

  學生C:河姆渡人種水稻,半坡人種植粟也是根據當地的氣候和土壤來選擇的,這既是利用自然也是順應大自然。做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掌聲)

  學生D:兩地原始居民都普遍的製作和使用磨製的石器,陶器。河姆渡人更是利用南方土壤鬆軟的特點使用更輕便的骨耜。半坡人制作的陶器更具有藝術的魅力。(掌聲)

  ……

  師:今天的活動搞得很好,每個小組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同學的想象力和表演的能力真的令老師驚歎不已。數千年前的地質地貌和自然環境也許和現在有所不同。當時人們是怎樣生活的,沒有史書的記載。但是大量的考古發現和研究表明原始的種植給人們帶來了定居的生活。磨製的石器提高了生產力。生產力提高了,糧食就生產多了。家畜的飼養豐富了人們的食物來源,動物蛋白質改善了人們的身體素質。貯存糧食需要陶罐,煮食物需要炊具,陶器誕生了。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才有條件去追求精神生活。因此,原始的農耕文化也伴隨著原始的農業出現了。同學們的想象既合理又豐富。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展現在我們面前的無論是長江流域還是黃河流域的農耕文明,都是一幅幅美麗的、智慧的畫卷。中華文明的搖籃是我們的祖先用他們的智慧和雙手編織的。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36

  教學目標

  1.掌握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2.瞭解中華文明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熟練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等歷史概念。進而認識其發展特點的差異,並認識其發展對中國古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3、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以及他們對人類社會物質與精神進步做出的特有貢獻;進而激發學生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教學難點:私有財產、貧富分化、階級等歷史概念和這些歷史概念出現的背景。

  教學過程

  匯入:同學們,在前一節歷史課上,我們學到了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活狀況。從中我們知道了在早期人類時期,他們的食物來源主要是採集和漁獵,以採集為主。現在,我們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周圍的人討論一下,原始社會人們僅靠在野外“採集”食物為生,這種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人們的生存需要,但也有很多不便之處,現在請同學們回答的是:一、這種不便表現在什麼方面?二、怎麼樣能夠避免這種侷限性?

  [學生想像、討論]……

  [學生回答]僅靠“採集”為生,有很多侷限性,首先,要受到季節的影響,像植物果實在冬天就很難找到;其次,如遇上自然災害,像水災、旱災等,可能生存就成問題;第三,由於食物來源不固定、不充足,就需要不斷變更生活場所,而這種場所的變更在實際中盲目性很大……

  的解決辦法就是獲得固定的食物來源,開始農耕生活……

  (問題回答過程中,教師需不斷地加以引導)

  [教師過渡]剛才我們回答了以“採集”為生的原始居民的生活的不便之處及解決辦法,既然,我們提到解決侷限性的辦法是獲得固定的食物來源,開始農耕生活,那同學們想一想,自然界中的什麼現象可能促使原始人類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種植,匯入框中關於神農氏揀墜落地上的穀粒並把它種在田裡的神話傳說能否給我們提供一些啟示?

  [學生回答]原始人類在長期的採集過程中,注意到了可食的食物種子落地、發芽、生長、成熟的現象,從而開始進行人工種植的嘗試,原始農業出現了。雖然神農氏教民播種五穀的傳說不可盡信,但自然界野生植物的生長過程給先民以啟示,這一點應是確信無疑的。(在學生回答這個問題時,教師可逐步培養學生通過歷史表象看到或尋找歷史發展軌跡的能力。)

  [教師指導]下面,我們閱讀一下課本上所引的《白虎通》原文。

  [學生閱讀]……

  [教師講解]這一段話的意思是:神農氏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製作工具,教民種植。那麼,這裡所說的'天時、地利指的是什麼呢?我們說是自然環境,包括氣候、水分、土壤、植被狀況。這種地理環境直接影響到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狀況。下面,我們就先來看一下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一、河姆渡的原始農耕

  [教師講述]河姆渡原始居民遺址是1973年在浙江餘姚發現的。距今約七千年。從考古發掘的成果看,河姆渡原始居民不但進入原始農耕階段,而且有了較高的水平。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開始使用磨製石器,主要的器形有石斧、石錛等。還有專門用作木材加工的原始刨光工具石扁鏟和用於加工木板的石楔等,共出土九十件。河姆渡原始居民用骨器多於用石器,出土各種骨器的數量是石器的七倍,最常見的是骨耜。

  請同學們看課本第8頁“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裝有木柄的骨耜復原圖”,耜是最常見的河姆渡出土物,骨耜上安裝的柄叫耒。通常又把這種裝有木柄的骨耜叫耒耜。用耒耜耕作,叫耜耕農業。在河姆渡遺址還出土了大量的稻稈、稻穀,這說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開始種植水稻,而且這在世界歷是最早的。現在我們再看一下課文中“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復原圖”,這說明了什麼?

  [學生回答]說明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已掌握了鑿井的技術。他們飲水比以前更方便了。

  [教師提問]我們再看一下課文中“幹欄式房屋”圖,這又能說明什麼呢?

  [學生回答]說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過著定居生活。

  [教師引導]還能說明什麼呢?同學們可以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還能說明古代建築業開始萌芽,而且有了因地制宜的意識。

  [教師講解]對,說明古代建築業開始萌芽,而且能做到因地制宜。幹欄式房子是一種木結構的地面建築。浙江地區地勢低窪,潮溼溫熱。我國先民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風和防潮效能,於是蓋造幹欄式房屋。這種木建築房屋,一般都有若干木樁、圓木、木板組成,下部有木柱構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採取打樁的方法建成。樁木打成後,上架橫樑,再鋪板材,然後在木板上立柱構樑架和屋頂,形成架空的建築房屋。

  幹欄式建築,既可防蛇蟲猛獸之害,又可避潮溼,下面還可以養殖家禽家畜。至今,我國西南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尚採用這種古老的建築形式。(教師在講解時,可以把幹欄式房屋放大圖與西南少數民族居住架子樓相比,對照講解,這樣,效果更好些)

  [教師講述]河姆渡原始居民除了種植水稻、開鑿水井、建築幹欄式房屋以外,還飼養家畜,以豬、狗、水牛為多。河姆渡原始居民還製造陶器、玉器和簡單的樂器。那麼,現在請同學們動腦筋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了哪些進步?可以討論。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開始了原始的農耕生活;大量使用磨製石器和骨器;種植水稻、建築房屋、開鑿水井;飼養家畜,製作陶器、玉器和樂器。

  [教師總結]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比較:從食物來源看: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主要靠採集野生植物果實為生,輔之以漁獵;而河姆渡人則有了比較固定的食物來源,即種植水稻,發展原始農業。從居住條件來看,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住在天然的洞X裡;而河姆渡人已會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房屋的結構和樣式。

  從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來看: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使用打製石器,山頂洞人時掌握了磨光和鑽孔技術;河姆渡人則使用磨製石器,並用耒耜耕地,而且會製造陶器、玉器和樂器。從社會分工的情況看:北京人和山頂洞人正處於最原始的社會發展階段,沒有明顯的社會行業分工,而河姆渡人已經有了原始農業、原始畜牧業和原始手工業之分。

  同學們,到現在為止,關於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狀況我們已經學完了。現在,我們把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主要成就寫在黑板上:

  [板書]1.使用磨製石器、耒耜

  2.種植水稻(世界最早)

  3.建築幹欄式房屋,定居生活

  4.挖掘水井,飲水方便

  5.飼養家畜

  6.製造陶器、玉器和樂器

  [教師引導]剛才,我們學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歷史,現在,請同學們自己把“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和“大汶口原始居民”兩目看一下,按照學習“河姆渡的原始農耕”一目的模式把相關知識點列出來。

  [學生看書]……

  [教師引導]看過書之後,我們共同把這兩目的內容填在黑板上(學生念教師寫)。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普遍使用磨製石器、木製的耒耜

  2.種植粟(世界最早為河北武安磁山)

  3.飼養豬、狗等動物,用漁具捕魚

  4.食物種類豐富,粟(主)、魚、肉、蔬菜(副)

  5.建築半地X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6.製造彩陶,刻畫符號

  7.紡線、織布、製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農耕經濟有很大發展,農具發達

  2.原始手工業有了很大進步

  3.陶器有黑陶、白陶,質量很好

  4.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出現

  [教師講解]同學們,在填過後兩目內容之後,我們再來把知識更加系統一下:我們學習過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七千年的時間,在陝西西安半坡村發現的原始居民遺址,經科學技術測定,距今約五六千年的歷史。半坡遺址是原始農耕時期黃河流域的一個典型代表。首先在半坡遺址發現了大量的窖藏和罐藏的粟籽。日本的農學家認為,大約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粟就向東傳到日本、朝鮮,向西傳入阿拉伯、小亞細亞、X等國家和地區。

  現在,我們看課文中的“半坡出土骨制箭頭、魚叉和魚鉤”圖,這說明,遠在新石器時代,尤其是在半坡原始居民的遺址中發現的骨制箭頭、魚鉤和魚叉等,標誌著漁獵生產在社會經濟中佔相當大的比重,我們再看“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復原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房屋呈圓形,但特別低。

  其實,這不是房屋的全部,半坡遺址的房屋大多采用“半地X式”的建築形式。這種“半地X式”的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由X居發展而來的一種土木合築的建築。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每間房屋的面積大多在二十平方米左右。此房屋平面近似圓形,向南開門。在房屋中央,有灶坑正對門口。房屋周圍的牆壁下都是用坑壁作牆基,上部是用草拌泥築的。牆壁中間立有很多根木柱支撐屋頂。

  屋頂用排列整齊的木椽架起來,外表蓋著拌泥的草,以便抵禦風雨。課文中關於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第三幅插圖是“半坡出土的紡輪”,這是1955年在陝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它是我國古代發明的最早的捻線工具,它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在紡輪中間的小孔插一個杆,利用紡輪的旋轉把纖維擰在一起,並用同樣的方法把單股的纖維合成多股的更結實的“線”.另外,在半坡以後的其他一些文化遺址中,也出土了形式多樣的陶質紡輪,可見,當時這種捻線工具已被人們廣泛使用。(教師可以邊講邊用實物示範)。

  現在,請同學們結合所學的地理知識,想一想,再和同學討論一下,地理環境對長江流域河姆渡和黃河流域半坡的農耕作物品種有什麼影響,進而聯絡到在建築房屋時,飼養家畜時,各有什麼影響?(此問題可用投影儀打在螢幕上,也可以提前寫在小黑板上)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因為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氣候不同,故在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房屋建築方面也有區別。因長江流域水量充足,氣溫暖熱,故適宜種水稻,黃河流域降水量相對減少,且氣溫相對長江流域低,故主要以種植耐旱,且產量較高的粟為主。這種自然環境決定了長江流域的家畜水牛不可能在北方出現,也決定了“半地X式”的房子只能出現在北方,因為這種建築形式可以適應北方寒冷的天氣。而長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建的“幹欄式”房子一可以避潮溼,二可以避蛇蟲猛獸之害。

  [教師提問]既是這樣,我們應該怎樣處理與自然的關係?

  [學生回答]人們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順應自然中要科學合理、協調兼顧。(該問題可在教師引導下回答)

  [教師講解]在大汶口文化遺址裡,我們首先要注意這幾個問題:一、大汶口原始農耕經濟有了很大發展,農具有磨製石鐮、石鋤等。二、原始手工業比以前有了更大進步,陶器有黑陶、白陶。三、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出現。

  其次,從上述情況來看,大汶口文化遺址已經屬於原始社會晚期,這與生產力發展有很大關係。生產力發展又引起婚姻狀況的變化,比較固定的婚配物件出現,人們已經有了初步的家庭觀念,故出現了把財產傳給後代的想法。其前提有了剩餘財產。其具體過程應是:

  距今約四五千年時期,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得農業、手工業和畜牧業的社會分工日益擴大,商品交換日趨頻繁,每個家庭成為獨立的生產、消費單位,剩餘產品被用於交換。過去的“同族共產制”就逐漸為財產私有制所代替。從大汶口晚期的墓葬裡隨葬品的情況可以看出,私有制已經出現,並且貧富懸殊特別明顯。

  在生產力發展過程中,隨著剩餘產品的增多,原有的氏族首領們的財富不斷擴大,權力也在不斷增長,為了爭奪土地、財產,在各氏族之間開始了戰爭,氏族首領把俘獲來的別的氏族的成員變成了奴隸,在同一氏族內部,由於貧富差別的增大,也分成了兩個對立的社會階層。這樣,對立的階級產生了。原始社會開始解體。

  請同學們討論一下,選幾個代表表述。

  這幾個概念是:河姆渡的原始農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私有財產、階級。

  學生回答:河姆渡的原始農耕是指距今約七千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它是長江流域原始農耕生活的一個典型代表。從當時的生活狀況來看,他們已經掌握了磨製石器、製作耒耜、種植水稻、挖掘水井、建築房屋、製作陶器、玉器和原始樂器等技術。這表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進入原始社會中期階段,比北京人、山頂洞人有了很大進步,是我國原始農耕生活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學生回答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引導,使答案更完整、準確)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可參照“河姆渡的原始農耕”一問回答。

  “私有財產”和“階級”,可讓學生對比前面學過的北京人和山頂洞人共同勞動、共同消費、人人平等,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生活特點,得出財產的分配和人與人之間關係發生了本質變化的結論。(具體答案略)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17

  本課以“人類的形成”為主題概述了原始社會的歷史演變,主要以人類的出現、氏族社會的產生、原始社會的瓦解三大問題為線索,向學生展示了原始社會的歷史風貌。

  氏族社會的產生。人類社會的歷史是隨著人類的誕生而開始的。直立人階段的原始人類已經過著集體勞動,共同消費的社會生活。在早期智人階段,人類除在集體組織內部進行按性別和年齡進行勞動社會分工外,同時在婚姻關係上已從原始的亂婚進入血族群婚階段。也就是說,在一個集體內部禁止母輩和子輩之間的通婚(但同輩人之間卻互相通婚),它比原始的亂婚進步。實行血族群婚制的集體,又稱之“血緣家庭”。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說:“這種家庭的典型形式,應該是一對配偶的子孫中每一代都互為兄弟姐妹,正因為如此,也互為夫妻。”血族群婚是人類婚姻關係發展的第一步,也是氏族組織的最初萌芽。

  晚期智人階段,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實行血族群婚的血緣家庭逐漸轉變為實行本血族內禁婚,必須和血族外的異性通婚的族外群婚制,即本血族的兄弟姐妹不再互為夫妻而只能和另一個血族的男女通婚。這種實行族外群婚制的血族就逐漸形成一個界線分明的社會集團,即氏族。通俗地說,氏族就是人們按照血緣關係組成的一個比較固定的集團,它是當時社會的基本細胞。

  氏族社會的特點。與原始群,特別是與國家組織形式相比,氏族社會具有如下特點:第一,氏族社會是人類第一個正式的社會組織形式,它經歷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兩個不同的階段;第二,氏族是按同一祖先的親屬關係(即血緣關係)結合在一起的社會集團,血緣是制約人類相互關係的最基本的紐帶;第三,氏族是原始人類的社會組織和經濟組織的基本單位,由於女子和男子在不同時期的不同經濟地位,因此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不同時期,婦女和男子先後成為氏族社會的主體;第四,氏族社會是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平等社會,人們過著共同勞動、共同消費的生活。

  氏族社會的作用。由猿到人的轉變,不僅伴隨著文化和藝術的產生,而且導致了氏族社會的形成。氏族社會作為人類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組織形式,它的產生和發展必然有其特定的作用:第一,氏族社會實行族外群婚,這就比血族群婚前進了一步。它有助於人類保持緊密和持久的結合,並且可以避免由於血親通婚對人的體質造成的危害;第二,氏族社會以血緣關係為紐帶,有助於人類之間的凝聚力的加強,推動了人類的社會經濟、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

  (1)講清人類起源發展過程中的三個基本階段,即“猿類”、“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三個概念。“猿類”是指生活在千、百萬年以前的古代猿類,它們是人類的遠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從猿到人的過渡,他們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塊等天然工具,但還沒有進行真正的勞動;“完全形成的人”則是指已能夠製造工具、真正進行勞動的人,他們已經從動物中完全脫離出來。

  (2)關於人類進化史,教師應精心設計教法,旨在調動學生去積極思考和探究。教師要善於設問置疑,引導學生從教科書和已掌握的知識中全方位、多角度地獲取有效資訊,作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組織系列式的議論和討論,並與教師的陳述和總結相結合。

  ①提問:《聖經》中說,上帝首先製造了男人亞當,然後又用亞當的肋骨製造了女人夏娃,人類的出現果真如此嗎?由此引導學生看書、議論,營造熱烈、探究式的課堂氣氛。

  ②在學生的議論、紛爭中,教師可出示有關古猿進化的圖片和實物資料,或透過電腦多媒體手段將人類進化史進行直觀、生動的描述,以配合學生的討論,讓學生明辨是非,從而最終得出人類由古猿進化而來,而集體生產勞動實踐,是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決定因素這一科學結論。

  ③請一位學生朗讀[動腦筋]:請你判斷一下,他們誰說得對:直立行走是人類進化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我不太同意這種說法,因為很多人認為火的使用才是具有決定意義的,教師以此要積極引導學生從已掌握的人類進化知識中去嘗試新情境下解決新問題的試驗。我們人類的祖先南方古猿在不斷適應自然條件變化的過程中,逐漸習慣於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使雙手解放出來,這就為古猿學習製造和使用工具,促進大腦發育提供了可能。正如恩格斯所說:“這就完成了從猿到人的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而火的使用是古猿完成了從猿到人的轉變之後產生的,它是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體現,當然在人類的進化火的使用確實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但並非具有決定意義。

  (3)關於人種的起源問題,教師可結合近現代帝國主義分子宣揚的“種族優劣論”和所謂的“白種人是秀的種族”等相關言論,引導學生積極探討人種起源的原因,駁斥“種族優劣論”的邪說。考古發現,晚期智人階段,人類已經遍佈亞、非、歐、美各洲大陸,由於混血和地球各區域地理條件差別造成的巨大影響,人類經遺傳而造成的膚色、毛髮、鼻唇等也極不相同,終於形成黃、白、黑三大人種。但這是外貌特徵的差異,各人種在體質和智力上並無優劣之分。人種的劃分是人類起源後在遷徙過程中隨著環境變化而逐步形成的。近現代,帝國主義宣揚的“種族優劣論”是為他們的侵略戰爭服務的。

  (1)提問:“人類社會的歷史開始後,人類最初經歷的是什麼社會?原始人類為什麼過著群居生活?”引導學生看書作答,使學生對原始人類的生活方式、社會組織有初步的瞭解,也為下面討論“氏族社會的產生及其特點”等有關問題做準備。

  (2)講述氏族社會的產生時,應積極引導學生從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婚姻關係的變化(即從血族群婚到族外群婚制的轉變)角度去分析氏族社會產生的原因。透過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原理對學生進行社會發展規律教育。

  (3)利用[活動與探究]中提出的問題製成投影片,組織討論:

  ①閱讀理解教科書相關內容及材料;

  ②在討論氏族社會產生的作用時,教師可作適當的提示和引導,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③討論上述問題時,要讓學生暢所欲言,自由議論,鼓勵發表不同意見,再選派代表進行概括和總結,努力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引導學生討論時,可提示學生注意兩點:一是提出看法要說明理由;二是看問題要全面。

  1、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內容,學會從課本出發,以現有知識為依託,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種資訊思考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2、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課堂討論,突出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求異思維能力。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3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在中華文明起源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使學生了解中華文明處於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2.過程與方法:

  本課教學用具是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學方法是啟發式的談話法,設計探究問題與學生質疑相結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進而促發或增強學生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學重點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教學方法

  討論法、聯絡講述法、圖表法、圖片分析法。

  教具

  歷史文物、遺物圖片、投影儀、小黑板。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預期效果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我國最古老的人類,瞭解了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知道了在早期人類時期,他們是以採集和漁獵為生,住在洞穴和樹上,這種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人們的生存需要,但也有很多不便之處,隨著人類的進步,人口的增多,這種狀況發生了變化,人類開始過著較為穩定的生活,然而靠採集漁獵為主的生活,對原始人類來說是否有保障?為什麼?

  有什麼好的辦法讓原始人的生活有保障呢?

  請大家閱讀“匯入框”的內容:

  這是個美麗的神話傳說,但它至少給我們一些啟示,那麼原始農耕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自然界中的什麼現象可以使原始人類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種植。

  學生:原始人類在長期的採集生活中,逐漸發現植物生長是有規律的,注意到了可食用的食物種子落地、發芽、生長、成熟的現象。

  經過長期的觀察和摸索,初步掌握了一些植物的種植方法,然而,這是一個漫長曲折的過程,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就是這個漫長過程的真實寫照,隨著原始農耕的出現,人們的生活方式漸漸由採集過渡到農耕,河母渡和半坡居民就是我國原始農耕生活的代表。

  請大家閱讀第6頁的材料《白虎通》原文。

  這一段話的意思是:神農氏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製造工具,教人種植。那麼,天時、地利指的是什麼呢?是自然環境,包括氣候、水土、植被等。因為這些直接影響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狀況。

  請大家閱讀教材第7頁“我國原始農耕時代主要遺址圖”並找出這兩種居民所在的地點及生活的河流流域。

  這兩個遺址反映了我國古代南北不同的原始農耕風貌,讓我們帶著疑問、好奇走進河姆渡和半坡居民,感受一下他們的生產、生活。

  閱讀教材第7頁的小字,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水稻說明了什麼?

  看看河姆渡居民在工具使用上和北京人比有哪些不同?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開始使用骨耜、石斧、木鏟,與北京人使用的石器相比,已經有了很大進步,許多石器已經作了磨光處理。請同學們看課本第6頁“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裝有木柄的骨耜復原圖”,耜是最常見的河姆渡出土物,骨耜上安裝的柄叫耒。通常又把這種裝有木柄的骨耜叫耒耜。用耒耜耕作,叫耜耕農業。農耕是定居的重要保證,此外定居還需要哪些必要條件,請大家看教材中“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復原圖”,這說明了什麼?

  我們看看課文中“幹欄式房屋”圖,這又說明了什麼呢?

  他們為什麼將房子建造成這種結構呢?有什麼好處?

  幹欄式房子是一種木結構的建築。浙江地區地勢低窪,潮溼溫熱。我國先民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風和防潮效能,於是蓋造幹欄式房屋。這種築房屋,由若干木樁、圓木、木板組成,下部有木柱構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採取打樁的方法建成。樁木打成後,上架橫樑,再鋪木材,然後在木板上立柱構樑架和屋頂,形成架空的建築房屋。幹欄式建築,既可防蛇蟲猛獸之害,又防潮溼,下面還可以養殖家禽家畜。這說明古代建築業開始萌芽,而且能做到因地制宜。今天,我國西南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仍然採用這種古老的建築形式。

  河姆渡原始居民除了種植水稻、開鑿水井、建築幹欄式房屋以外,還飼養家畜,主要有豬、狗、牛為主。河姆渡原始居民還製造陶器、玉器和簡單的樂器。請同學們動腦筋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了哪些進步?

  根據所學知識,你認為應從哪些方面歸納比較呢?

  從食物看: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主要靠採集、漁獵;回挖掘水井,飲水更方便。而河姆渡人有了固定的食物來源,種植水稻,發展原始農業。從居住條件來看,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裡;而河姆渡人已會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房屋的結構和樣式。從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來看: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使用打製石器,山頂洞人時掌握了磨光和鑽孔技術;河姆渡人則使用磨製石器,並用耒耜耕地,而且會製造陶器、玉器和樂器。

  原始農耕的出現,使我們的先人從食物的“採集”者變為食物的“生產”者,人類第自己的活動來豐富生活,從而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面貌,對人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我們已經有了基本瞭解,現在以同樣的方式,從時間、地點、工具、生產等方面歸納出半坡居民的農耕生活特徵。

  對比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哪個時期更進步?

  很好,無論從工具的製造還是生產方面,半坡居民都比河姆渡居民有了一定的進步,現在請大家看教材第7頁“幹欄式房屋”和第8頁“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復原圖”,比較一下:兩個房屋在結構上的不同又說明了什麼?

  請大家閱讀“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內容並歸納其特點

  從上述情況來看,大汶口文化遺址已經屬於原始社會晚期,這與生產力發展有很大關係。生產力發展又引起婚姻狀況的變化,比較固定的婚配物件出現,人們已經有了初步的家庭觀念,故出現了把財產傳給後代的想法。其前提有了剩餘財產。其具體過程應是:

  距今約四五千年時期,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得農業、手工業和畜牧業的社會分工日益擴大,商品交換日趨頻繁,每個家庭成為獨立的生產、消費單位,剩餘產品被用於交換。過去的“同族共產制”就逐漸為財產私有制所代替。從大汶口晚期的墓葬裡隨葬品的情況可以看出,私有制已經出現,並且貧富懸殊特別明顯。

  在生產力發展過程中,隨著剩餘產品的增多,原有的氏族首領們的財富不斷擴大,權力也在不斷增長,為了爭奪土地、財產,在各氏族之間開始了戰爭,氏族首領把俘獲來的別的氏族的成員變成了奴隸,在同一氏族內部,由於貧富差別的增大,也分成了兩個對立的社會階層。這樣,對立的階級產生了。原始社會開始解體。

  學生討論……

  依靠“採集”為生,有很多侷限性,要受到季節的影響,例如植物果實在冬天就很難找到;如遇上自然災害,像水、旱災等,可能就無法生存;食物來源不固定、不充足,生活的場所就不固定,那他們將始終過著流浪的生活。

  的解決辦法就是他們有固定的食物來

  學生閱讀……

  河姆渡居民居住在浙江餘姚,生活在長江流域;半坡居民居住在陝西西安,生活在黃河流域。

  說明江南氣候適宜水稻生長,河姆渡居民掌握了水稻種植技術,農耕生產成為最主要的生活來源,因此,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河姆渡原始居民不但進入原始農耕階段,而且有了較高的水平。

  說明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已掌握了鑿井的技術。他們飲水比以前更方便了。

  說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有固定的居住場所。

  學生討論……

  學生討論……

  學生:開始種植農作物,使用磨製石器和骨器;種植水稻、建築房屋、開鑿水井;飼養家畜,製作陶器、玉器和樂器。

  工具、食物、居住等方面

  工具:普遍使用磨製石器、木製的耒耜

  生產:.種植粟(世界最早為河北武安磁山)

  飼養:豬、狗等動物,用漁具捕魚

  食物:種類豐富,粟(主)、魚、肉、蔬菜(副)

  建築: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製造:彩陶,刻畫符號

  紡織:紡線、織布、製衣

  半坡居民,因為從工具方面看半坡居民比河姆渡居民進步,已經普遍使用磨製石器、木器、骨器,種植的農作物品種多,還有飼養的牲畜更多,會製造彩陶。

  因為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氣候不同,故在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房屋建築方面也有區別。因長江流域水量充足,氣溫暖熱,故適宜種水稻,黃河流域降水量相對減少,且氣溫相對長江流域低,故主要以種植耐旱,且產量較高的粟為主。這種自然環境決定了長江流域的家畜水牛不可能在北方出現,也決定了“半地穴式”的房子只能出現在北方,因為這種建築形式可以適應北方寒冷的天氣。而長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建的“幹欄式”房子一可以避潮溼,二可以避蛇蟲猛獸之害。

  1.農耕經濟有很大發展,農具發達

  2.原始手工業有了很大進步

  3.陶器有黑陶、白陶,質量很好

  4.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出現

  使學生認識人類生活方式的變化是社會進步的突出表現

  使學生知道書本知識是前人在實踐中發現、總結的

  逐步培養學生通過歷史表象看到或尋找歷史發展軌跡的能力。

  使學生明白大河流域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必要條件

  使學生理解生產工具的改進是社會進步的標誌

  今天我國西南少數民族的房屋建築風格歷史淵源

  認識到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培養學生歸納比較的能力,為後面的學習鋪墊

  分類歸納、比較便於知識的梳理、記憶

  南北氣候的差異,導致生產、生活方式的明顯不同,這種不同今天仍然存在,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明確大汶口文化時期出現的種.種現象是社會生產力的表現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3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透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秦滅六國統一全國的過程及原因,瞭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長城、靈渠兩項古代工程,掌握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及作用。

  過程與方法

  透過讓學生自學和分組討論“秦朝完成統一的原因”和“秦始皇鞏固統一的主要措施”等問題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培養學生初步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體直觀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對秦朝統一歷史作用的分析,結合現實從情感上激發學生對祖國統一的渴望,使學生認識到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透過對秦始皇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的學習瞭解,學會公正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

  教學重難點

  1、秦滅六國和鞏固統一的措施

  2、理解“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這個概念

  導學過程

  教師講解,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

  情景匯入

  提問:“同學們聽說過《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嗎?”因很多學生在電視、書籍上有初步的瞭解,讓學生把這個歷史故事大概說出來,從而啟發學生思考“為什麼統一最終由秦國完成而不是燕國?”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位滅掉六國,完成統一大業的秦君的風采。出示幻燈片:秦始皇畫像及詩句: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讓學生講述對秦始皇畫像的印象和感受。)

  自主預習

  (一)、秦的統一

  1、秦滅六國的過程

  教師設問:同學記得“戰國七雄”是哪七雄嗎?

  多媒體顯示:戰國初期七國的形勢圖,並一步步引導學生說出七國的地理方位。並讓學生分析透過商鞅變法,秦國成為了最強大的國家,為滅六國準備了條件。

  提問:秦王贏政是怎樣完成統一的呢?

  多媒體顯示秦滅六國的過程,用動畫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在看的過程中歸納秦統一的時間、人物、都城。

  (1)時間: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2)人物:贏政

  (3)都城:咸陽

  多媒體顯示:秦始王的畫像。引導學生描述畫像,活躍課堂氣氛。透過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分析秦滅六國的歷史意義。

  2、滅六國的歷史意義

  多媒體顯示:

  (1)、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

  (2)、使人民獲得了較為安定的生活和生產的環境,順應歷史的發展趨勢,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

  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秦始王在歷史上的功績不僅僅是滅了六國,完成了國家的統一。而且還在於他在完成統一之後,又為鞏固統一制訂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重大措施。

  (二)、鞏固統一的措施

  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請同學們想一想,秦統一初期可能會出現哪些不利於穩定與發展的因素呢?閱讀教材,尋找答案。

  學生回答:文字不統一、貨幣不統一、思想不穩定……

  首先來看看在政治的措施

  1、政治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的建立

  顯示多媒體圖表:皇帝——丞相——郡守——縣令

  透過多媒體,用動畫形式演示秦朝的各項權利是怎樣一步步集中到中央,集中到皇帝手裡面的。使得課堂氣氛生動活潑。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在政治上所採取的措施起到的作用是,鞏固了封建國家的統一,加強了對人民的統治。

  2、經濟、文化上——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

  多媒體顯示:七國所沿用的貨幣。

  讓學生明白這了經濟上所採取的統一貨幣措施。讓學生分析統一貨幣的所起到的作用。

  3、思想上——焚書坑儒。

  請學生看書回答:什麼是"焚書坑儒",秦始皇為什麼這麼做?結果怎麼樣?

  教師歸納:焚書坑儒是兩個歷史事件的合稱,秦始皇用焚書坑儒的方法,目的是透過這種做法來反對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和反對以古諷今,但他卻採取極其殘暴野蠻的手段維護他那至高無上的權威。結果是摧殘了文化,鉗制了人們的思想,給我國古代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對於這一點,我們要予以否定。

  4、軍事上——北築長城和開發南疆

  秦長城的修建

  提問:同學們聽說過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嗎?

  學生一般在電視或者書籍上聽說過,由學生來講述,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並分析今天的長城還意味著什麼。讓學生體會修長城的艱鉅,明白長城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產生民族自豪感。

  越族地區的開發

  重點介紹靈渠(出示相關圖片,見媒體資料)。指出靈渠溝通了湘水和離水,連線了長江和珠江流域。梯級船閘的設計方法,比巴拿馬運河早兩千多年。靈渠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之一,至今還能灌溉四萬多畝田地。

  秦的疆域

  多媒體顯示秦朝疆域圖,讓學生在練習本上設計一幅以地理圖示為形式的疆域圖。

  合作探究

  1、秦為什麼能夠滅掉六國?

  2、秦朝的統一和鞏固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什麼重要作用?

  3、如何評價秦始皇?

  4、目前祖國未完成的統一大業是什麼?談談你對統一大業的認識?

  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識。

  小結提升

  透過本課學習,我們瞭解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創了我國曆史的新篇章。他所採取的鞏固統一的措施,對我國曆史有著深遠的影響,對我國多民族國家的形成有著積極的作用。

  一、秦統一六國

  1、統一六國的原因

  2、過程: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0年

  3、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0年)

  二、鞏固統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

  2、經濟文化上: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3、思想上:焚書坑儒。

  4、軍事上,北築長城和開發南疆。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40

  教學目標

  1.識記遠古傳說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漢族的前身和始祖

  2.理解炎帝、黃帝與農業起源傳說的實質

  3.理解“禪讓”的含義和實質

  4.培養從傳說中提取有用資訊的能力,初步掌握用傳說印證史實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

  1.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熱愛歷史的情感

  2.瞭解華夏族形成歷史,培養崇敬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3.體會以禹為代表的遠古居民的優秀品行,培養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信心和決心,進一步確立科學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重點

  1.農業起源的傳說和華夏族的形成

  2.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可貴的品行

  3.“禪讓”的含義和實質

  教學難點

  1.部落、部落聯盟的構成和性質以及他們之間的戰爭與融合

  2.“禪讓”的含義和實質

  教師準備

  炎、黃帝的肖像掛圖、對二人陵墓的簡介課件、祭奠活動的圖片、禹治理水的幻燈、佈置學生收集我國曆史上的傳說

  學生準備

  瞭解、收集我國古代的傳說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匯入

  1.同學們都應該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你們知道我國一共有多少個民族嗎?

  2.肯定補充學生的回答,在56個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佔了九成還要多一些,而你們知道漢族的由來嗎?

  3.根據學生的表現引出內容:簡要敘述漢族的由來(重點抱握幾個轉換:漢族的前身是華夏族,而華夏族是由炎黃部落的組合發展而來的。告訴學生,在歷史發展、人類演進的程序中,華夏族不斷融合周邊的民族,逐步發展壯大,才形成了今天的民族局面,因此,漢族和其她少數民族的出現絕不是偶然的

  二、炎黃的鬥爭與融合

  1.談話轉承:剛才我們將到了漢族的由來,下面就讓我們具體去了解一下緣故時期的部落是這樣一步一步融合成今天的漢族的。大家都知道,在遠古時代,人類是以部落為單位群居的,而由於生存等方面的需要,部落與部落之間結成聯盟,聯盟中會推舉出一位德才兼備的人作領導。大約四千多年前,我國黃河流域出現了兩位著名的部落首領,這就是炎帝和黃帝。

  (積極叫學生思考炎帝和黃帝就是古代的皇帝嗎?)

  2.答疑:炎帝和黃帝不是古代的皇帝,至於原因我們會在以後的學習中慢慢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出示炎帝和黃帝的掛圖,講:這兩位就是炎帝和黃帝,他們是我們共同的祖先。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們分別領導了黃河流域的部落,由開始的鬥爭到後來的聯合,再到後來的不斷融合。最終成為了漢族的前身(華夏族)。古往今來很多華夏兒女都以各種形式祭奠自己的祖先。

  4.播放課件,講述:這就是為了紀念他們而修建的陵墓。炎陵在湖南,黃陵在陝西。每年清明節或者是其她重大的節日,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會回來祭奠我們的祖先。

  5.播放陝西祭奠活動的記錄片,向學生作介紹。

  6.設疑:同學們看到的是今年在陝西舉辦的祭祀盛況,那麼,老師請教你們一個問題,為什麼人民會如此虔誠地懷念遠去的炎帝和黃帝,他們究竟做了哪些貢獻?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看教材上是怎麼介紹的。

  7.鼓勵學生彙報閱讀收穫,並適時補充引導,讓學生認識炎帝和黃帝在華夏子孫心中的崇高地位。

  彙報閱讀收穫:A.炎帝:改進農具、發明醫藥、是中華原始農業和醫藥的創始人,號稱神農氏;發明陶器,開闢集市。B.黃帝:創制曆法,指導人民生產;發明了加工穀物和蒸煮食物的工具;還發明瞭車船、銅器等;C.他們都是傑出的部落首領,為人們所愛戴。

  三、組織討論

  A.炎帝和黃帝的貢獻、他們的精神、他們給後人留下的精神財富及其在華夏兒女心中的地位,還應包括學習體會等。(教師)

  B.與同學充分討論把今天學習的知識和自己在生活中的有關見聞結合起來,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和體會,使自己在學習知識、瞭解傳說的過程中受到傳統道德的薰陶和情感的教育。

  第二課時

  一、講解傳說引入新課

  1.激發方式講:盤古開天、女媧補天等傳說,引發學生的興趣,引出大禹治水的傳說,告訴學生,早期的人類幾乎住在大江大河邊,就為水患埋下了伏筆,也是大禹治水的傳說提供了依據。

  2.設疑:為什麼是大禹治水而不是其她人呢,大禹有什麼特別的能耐嗎?(這都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大禹治水與“禪讓制”

  1.出示大禹的頭像圖片,講解大禹治水的經過及其相關知識,包括治水的方法、所用的時間、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精神。

  2.設疑:同學們還不知道吧,大禹治水是舜給她的一個鍛鍊的機會,鍛鍊什麼呢?辦事能力啊。在那個時候,部落首領都是大家民主推選出來的,這種推選產生首領的方法,歷史上稱為“禪讓”。這個制度大概興起於黃帝以後的很多年,首先是堯擔任首領,接著是舜,後來就是禹。

  三、討論小結

  1.引導:傳說畢竟是傳說,因為它無從考證,它是人們在口頭流傳的,但卻也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以及思想認識等情況,反映了當時人類的良好願望,但由於認知水平有限,世界上的傳說大都帶有神學的色彩,也就是把人都神化了。儘管如此,傳說對於我們仍然有一些學習和了解的價值。象大禹治理水的這個傳說,他的智慧、毅力、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無不是我們學習的好素材,所以,現在你們就瞭解到的大禹的故事,大膽的發表你的意見和看法。

  (明白傳說有利有弊,但是值得大家學習的仍然很多,利用傳說也很重要)

  2.巡查、傾聽、融入學生的討論活動

  3.小結本課,佈置作業。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41

  【教學目標】

  識記和理解:記住秦朝建立的時間,秦朝中央政府的重要官職。理解秦朝中央集權制度是怎樣建立起來的?秦始皇為了鞏固統一採取了哪些措施?

  能力與方法:透過對秦統一全國的歷史條件的概括,培養概括能力。透過對秦朝建立的歷史意義的分析,培養評價歷史事件的初步能力。透過對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的概括,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的概括,培養學生釋讀歷史圖片的能力,歸納分析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秦朝時期的相關知識,進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透過秦始皇功績的概括,培養學生尊重歷史、是非分明、愛憎分明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秦滅六國的意義。秦朝專制集權制度的內容與鞏固統一的措施。

  難點:1、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主要內容。2、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教學步驟】

  一、新課引入

  1.學生讀課文引言

  2.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商鞅變法與長平之戰的影響,合縱與連橫。

  二、新課講授

  (一)“秦王掃六合”

  1、讀李白詩,分析反映的歷史事實。找出秦完成統一的時間、都城、人物。

  2、討論:

  ①秦統一全國的主客觀原因,師總結。

  ②統一的歷史意義。

  ③統一後發生了哪些變化?

  (二)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1、談話法解決“皇帝”的稱號及其權力。

  2、如何治理國家?討論後閱讀教材,然後歸納,落實在書上。

  3、分析理解其權力的中央集權。討論:優與劣。

  (三)秦鞏固統一的措施

  1、觀察插圖,談發現,說明了那些問題?

  2、為什麼要這樣做?做了後,有什麼好處?

  3、發言後,歸納:為了鞏固統一,在經濟、文化上分別採取了哪些措施?

  (四)課堂小結

  學生歸納,教師補充。

  (五)學習測評

  完成課後學習測評題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4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或掌握隋唐時期在科技和文學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趙州橋、唐都長安城、雕版印刷術和《金剛經》、唐朝著名詩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引導學習使用網際網路,搜尋“趙州橋”、“唐都長安、《金剛經》、“孫思邈”等資料,進而引導學生查詢“現代建築藝術”、“世界著名橋樑”、“現代印刷技術”等,學會利用網路擴寬知識面,博古知今。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對趙州橋與頤和園玉帶橋等橋的對比,雕版印刷術與手抄筆錄的對比,培養運用對比方法分析問題的能力。

  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從史學的角度感知唐代的文學藝術成就。

  透過師生對唐詩共同進行賞析,進一步激發學生對詩歌的學習興趣,提高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隋唐時期各族人民在前代文化基礎上,注意吸收文化成果,共同創造出光輝燦爛的文化成就,不僅是中國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當時世界文化的高峰,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以此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隋唐文化中的每一項科技成果無一不是經過發明者無數次試驗、鑽研,認真學習前人成果取得的,我們要學習他們為科學而獻身的精神。

  (3)通過了解世界科學技術的古今發展變化,激發學生對人類目前科技的興趣和嚮往,對未來科技的憧憬和幻想。

  (4)講到趙州橋時可聯絡趙州橋已成為當地的一個重要的旅遊資源,向學生滲透“環境保護”和“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等意識。講到《金剛經》時引導學生閱讀小字部分,補充《金剛經》被近代外國侵略者掠走的史實,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5)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歌藝術極具特色,才華過人,而且熱愛祖國,關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愛國情感,以此教育學生做人應德才兼備。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趙州橋、雕版印刷術、唐詩

  難點:

  1、趙州橋在世界橋樑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2、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歌特色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投影

  四、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隋唐時期,國家統一,經濟繁榮,政治清明,交通發達,民族融合,中國經濟文化交流頻繁,教育制度先進,這些為我國文化的繁榮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隋唐文化的部分傑出成就。

  (出示課題)

  首先讓我們一同學習高超的建築水平。

  (一)高超的建築水平

  隋唐的建築已達到相當成熟階段。建築規模宏大,氣魄雄渾,整齊而不呆板,華美而不纖巧。尤其在橋樑工程方面,有突出成就。(由學生總結得出)

  1.隋朝李春設計建造趙州橋──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出示趙州橋圖片)引導學生讀圖評價趙州橋。

  趙州橋,原名安濟橋,是隋朝傑出的工匠李春設計並主持修建的石拱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城南五里的洨河上。趙縣古時曾稱作趙州,所以安濟橋又叫趙州橋。趙州橋設計非常科學,由五拱構成。中間的大拱跨度37.45米,大拱兩端各有兩個小拱,它既可減輕大拱及橋基的負載,又可分洪和節省建築材料。同時,小拱對石橋本身也增添了美觀、玲瓏和生動的姿態。趙州橋堅固耐用,橋面平緩,有利於交通。趙州橋至今基本上保持原貌,車馬仍可通行。距今約1400年,在漫長的時間裡,歷經洪水、地震、風化,至今仍然堅固的屹立著。這不能不說是一項奇蹟,而這一奇蹟的出現無疑是由於設計的巧妙。

  宋人杜德源有詩讚頌安濟橋“駕石飛樑盡一虹,蒼龍驚蜇背磨空”;元代劉百熙有詩讚“水從碧玉環中過,人在蒼龍背上行”;明代詩人祝萬祉讚美安濟橋“百尺高虹橫水面,一彎新月出雲霄”,實不過譽。

  近代著名古建築學家梁思成說趙州橋的結構“所取的方式,對於工程力學方面竟有非常的瞭解,及極經濟極聰明的控制。……真可驚異地表現出一種極近代化的進步的工程精神”。1991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將趙州橋遴選為“國際土木工程歷史古蹟”。

  趙州橋成為橋樑建築史上難得一現的秀美風景,已被國家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當地的一個重要的旅遊資源,每年都吸引無數國內外旅客觀光旅遊。

  2.唐都長安和大明宮含元殿

  多媒體投影:唐都長安城平面圖以及大明宮含元殿復原圖

  教師提問:唐朝長安城建築佈局如何?

  學生根據課本內容回答,教師對唐都長安作一簡要說明。

  它東西約九千七百多米,南北長約八千六百多米,是今天西安舊城面積的十倍。長安城規模龐大,“長安百萬家”,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長安城市、坊分開,東西對稱,城內街道、住宅規劃得有如棋盤,全城街道整齊寬直,樹木成行,兩邊有排水設施;這些都是我國城市建築史上的新創造。

  大明宮位於長安城東北的龍首原上,居高臨下,唐太宗時開始修建。含元殿是大明宮的正殿,皇帝每年元旦、冬至舉行大朝會,以及閱兵、獻俘等主要儀式,都是在此殿舉行,其性質相當於北京故宮的太和殿,面積也基本相當。

  雄偉的含元殿建築群,充分顯示了一千三百年前我國建築工匠和設計師們的傑出的創造才能。

  國家預計資金投入為13億至15億元,將大明宮遺址作為‘十一五’規劃的重點專案進行修復,重現盛唐恢弘氣勢。

  (二)雕版印刷術的發明

  1.隋唐發明雕版印刷術

  (出示圖片)

  印刷術發明前,人們用手抄書,這既費時耗力,又易出錯。到隋唐時人們發明了雕版印刷術,什麼是雕版印刷術呢?

  教師佈置學生看書尋找答案。教師在學習回答基礎上強調:雕版印刷術於生活的體驗,離不開人們的觀察,探索及創新。

  可引導學生聯絡印刷術的發展:北宋畢昇活字印刷術、近代歐洲人發明了機器印刷、現代的電腦排版等。讓學生感觸到近現代中國的與世界的落伍和差距,讓學生意識到振興中國的責任。

  2.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剛經》

  多媒體投影:《金剛經》

  教師作如下介紹:唐朝雕版印刷的原本,多已失散。現在所看到的《金剛經》,長約488釐米。卷首為佛像畫,後為經文。畫著釋迦牟尼對弟子們說法的神話故事,四周環繞的天神也在靜聽,大家神色肅穆。畫面精美,線條流暢,字型整齊,渾樸厚重,著墨均勻,刀法純熟,是優美的版畫藝術。

  請大家看最後一行字,你有怎樣的發現呢?

  教師念“鹹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為二親警造普施”,並作進一步的解釋。即這部《金剛經》是一個叫王玠的人在成通九年即公元868年為他父母祈福消災而刻印的佛教經書。這樣,這部《金剛經》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引導學生閱讀小字,教師強調: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剛經》,但在近代被外國殖民者掠走。教師補充資料,增強學生的學習歷史興趣,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1900年,絲綢道路上的敦煌千佛洞在整修洞窟時,發現了一個秘密的復窟,裡面堆滿了古寫本和古畫。這個自公元366年開窟,共有洞窟469座的千佛洞,每座都充滿了自北魏至元代一千多年間畫家和雕塑家們留下的藝術傑作。這座文物藝術寶庫的發現,很快引起了帝國主義者的注意。1907年,替英國工作的匈牙利人馬克·斯坦因風聞此事後,馬上帶著中國翻譯蔣孝琬,跑到千沸洞來。他千方百計誘騙千佛洞住持王道士,揀選了24箱古寫本,5箱古畫和絲繡品,計1萬餘件,全部運抵倫敦不列顛博物館。而他為這些希世奇珍只付給王道人500兩銀子和交了130鎊稅金。1914年,斯坦因又從這裡騙走5大箱手稿,計有600多卷佛經。其中公元868年的木刻本《金剛經》,是印刷史上極為罕見的瑰寶。斯坦因是一個極為貪婪的所謂“漢學家”,他對我國西域文物進行了三次掃蕩,歷時16年,盜騙走了足以裝滿一個博物館的珍貴文物和文書。類似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

  (三)光耀千古的詩壇

  (出示圖片)

  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結合觀看李、杜、白三人畫像插圖和“文獻資料、詩句摘錄”,然後討論回答:

  1、唐詩繁榮的情況怎樣?

  2、哪三位詩人的成就最突出?

  3、說說他們的詩歌風格為什麼有所不同?

  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一起閱讀欣賞三位大詩人的作品,分析他們的性格特點及所處的不同的社會背景,從中品味三位大詩人詩歌的不同風格。

  〔歸納總結〕

  一、高超的建築水平

  趙州橋──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唐都長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術

  發明過程

  唐朝印製《金剛經》──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詩壇

  李白(作品及特色)

  杜甫(作品及特色)

  白居易(作品及特色)

  〔探究活動〕

  1.讓學生扮演一名導遊設計一篇趙州橋和唐都長安城的“導遊詞”。(必須包括地點、建築名稱、建造者、特點、地位等)

  要求:語言簡潔優美、富有感染力,能夠引人入勝。

  2.利用網路查詢世界著名橋樑的資料及圖片等,以古今中外橋樑建築為專題,選出自己喜歡的二、三座橋樑,做重點介紹,進行研究性課題探討。

  3.以印刷術的發展為專題進行研究性課題的探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