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水窪裡的小魚教學設計(精選10篇)

淺水窪裡的小魚教學設計

  一、什麼是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二、淺水窪裡的小魚教學設計(精選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淺水窪裡的小魚教學設計(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淺水窪裡的小魚教學設計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透過小實驗讓學生增進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對受傷小動物的關心與幫助,達到美化心靈的目的。

  2、結合字音,熟讀課文。掌握部分生詞,理解詞意。

  教具準備

  1、一些沙子,容器、水和幾條小魚。

  2、字音、字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能說說你喜歡哪種小動物,喜歡它的什麼呢?(學生積極舉手發言,說出各自的感想)可是如果你看到這些小動物受傷,你的心情會怎樣?你會怎麼做呢?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些淺水窪裡的小魚,遇到了哪些困難?出示課題《淺水窪裡小魚》。

  2、同學們,看到課題,會想些什麼問題?(例如:淺水窪裡的小魚怎麼啦?他們得救了嗎?)讓我們帶著心中的疑問來學習課文。

  二、藉助字音,初讀課文

  1、出示生字及字音卡片,學生認讀。注意:甚、蒸的讀音。

  2、學生自讀課文,理解內容。劃出不理解的詞、句。

  3、檢查自讀效果,個別讀,以流利、準確為標準,師生評議。

  4、學生提出疑問,簡單的問題,大家共同解答。疑難問題為再讀課文埋下伏筆。教師用簡筆畫,畫出“水窪”的樣子。再用沙子挖出一個土坑,倒上水來演示,增強理解“水窪”。

  三、再讀課文,意境昇華

  1、講讀第一段:

  ⑴指名讀第一段,其他同學數一數有幾句話?(6句)

  ⑵根據課文內容,用什麼時候、誰在那兒幹什麼?說一說。

  ⑶我發現了什麼?這些小魚為什麼會被困在水窪裡?(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想象潮長潮落的情景)

  ⑷被困在水窪裡的小魚多嗎?理解“也許、甚至”表示程度不斷加深。

  ⑸這些小魚將面臨什麼後果呢?(教師讓學生做實驗:在容器內裝上沙子,然後倒上水,再放入幾隻可愛的小魚,讓學生動手,觀察這些小魚將遇到什麼情況。)

  ⑹引發學生思考:你覺得這些小魚將被曬死,你的心情怎樣?

  ⑺以可惜、同情的語氣朗讀這一段。

  2、學習第二段:

  ⑴同學自讀,看看“我”又看見了什麼現象?

  ⑵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說說“我”所看到的。用記號找出描寫小男孩的一系列動作詞:走、彎腰、撿起、扔回。

  ⑶從哪可以看出小男孩十分認真用心地完成這件事?(走得慢、不停、用力)學生討論,走得慢和不停表現了小男孩什麼心理想法?從“用力“一詞中又瞭解了小男孩做事的態度怎樣?

  三、學習3~6段

  1、我看到小男孩這樣做,我是怎麼說的?學生朗讀,體會應該用怎樣的感情來讀?“不忍心”說明“我”什麼心理?

  2、可小男孩又是怎樣回答我好心的勸說的?“頭也不抬”是小男孩不禮貌嗎?說明小男孩對自己的行為和對別人的勸說是怎樣想的?引導學生用堅定的語氣讀這三個字。

  3、出示:那你為什麼還在撿?誰在乎呢?請學生試著讀一讀。注意兩個問號,說明我的疑問更大了!請學生用驚奇的語氣讀。

  4、自讀最後一段,讀讀小男孩的話,說說小男孩是怎樣回答我的?“一邊回答,一邊撿起一條小魚扔進大海。”“不停地撿魚扔魚,不停地叨唸”從這些句子說明小男孩一種怎樣的精神。

  5、用“一邊……一邊”“不停地……不停地”說說話。

  6、分組,分角色朗讀他們的對話,要從他們各自的心理著想。

  四、提出問題,美化心靈

  這節課,我們看到了一位撿魚的“傻孩子”,你們說他“傻”嗎?如果是你看到小動物受傷了,你在乎嗎?你會怎麼做?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要求流利、通順、有感情。

  2、識記生字,掌握字形,能給生字組詞。

  3、指導學生透過學習課文後,思考課後的“想想說說”。

  教具準備

  1、圖畫:小鳥受傷落在窗臺上,野兔受傷躺在大樹旁。

  2、字音、字形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指讀7個要求認讀的生字。

  3、用“一邊……一邊……”說一句話。

  二、識記字形

  1、學生自讀生字,分析字形。

  2、師生配合,掌握字形。

  3、教師書寫,學生領會後正確地寫在田字格中。

  三、想想說說

  1、教師出示小鳥受傷圖,學生觀察,並說一說畫了什麼?你會怎麼做?把你想的方法說一說。

  2、教師出示野兔受傷圖,學生說說看到這種情景,你首先會怎麼想,並怎麼做的?說一說。

  四、課堂回顧

  1、指讀生字卡片,給生字組詞。

  2、說說自己透過這篇課文,學到了什麼?今後在生活中會怎麼做?

  淺水窪裡的小魚教學設計2

  課前透視

  本文透過我的發現,描寫了一個小男孩以他的純真、善良、執著、專注,將衝上海灘滯留在淺水窪裡的小魚一條一條不斷扔回大海的故事。課文內容平實自然,卻感人至深,發人深省。文章對話描寫突出,透過語言和動作反映了人物心理和品質。教學中應挖掘這個特點,以此為突破口,引導學生透過讀書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從而受到保護動物,珍愛生命的教育影響。

  大海、小魚、小男孩都是小孩子熟悉的事物。一個天真的舉動,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實際,利於挖掘兒童的生活經驗,努力實現情趣交融。教者應有意識地整合課程資源,挖掘情感因素,以讀促思,以讀悟情,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思考中相互影響,受到正確價值觀的引導。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出對小魚的憐惜和對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3、進一步樹立保護小動物、珍惜生命的意識。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資訊資料

  1、生字詞卡片

  2、插圖或課件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釋題:出示課題,引導學生根據課題理解、質疑。圍繞課題你想提什麼問題?(學生可能提出如下問題:什麼是淺水窪?小魚為什麼會跑到淺水窪裡?淺水窪裡的小魚怎麼樣了?)教師適時出示插圖或課件,引導學生觀察理解,匯入新課。

  2、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小魚嗎?如果有一條小魚不小心掉進淺水窪裡你會怎麼辦呢?如果是一百條,幾百條或是更多呢,你又會怎麼樣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淺水窪裡的小魚》,看看課文中的小男孩是怎樣做的呢?

  (根據學生特點,抓住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挖掘學生的認知和情感,自然引入課文。)

  初讀

  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要求讀準字音。

  (感知課文內容,自學生字詞,尊重主體地位,培養自學習慣和能力。)

  讀思

  1、自由選擇段落,組內同學合作讀書,全體同學參與讀書。

  2、讀後師生共同評議。

  3、你知道了什麼?明白了什麼?

  (以讀促思,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挖掘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情知體驗,培養學生讀書能力。)

  識字

  1、利用生字詞卡片,出示我會認中的7個生字。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指讀生字,並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

  2、請學生來當小老師,帶領同學讀字詞。教師適時的強調重點字音。如:甚、至、蒸都是翹舌音。死是平舌音。同時挖掘學生個性化的識字方法和經驗向全班展示。如:至是以前學過的到到字的左半部分;乎是將手的第二筆換成點、撇;叨唸要用嘴,所以叨是口字旁。

  3、分組開火車讀字詞比賽,評出優勝小組。讀得不準的,小組內同學互相糾正。

  寫字

  1、本課8個要寫的字中,有4個左右結構的字,結構特點都是左窄右寬,注意引導學生根據以前的寫字經驗把字寫好。其他的字,指導時可引導學生觀察它們的結構特徵,重點注意自己認為的難點字的寫法。

  2、老師範寫。要精講解,多示範,先描紅,後臨寫,指導學生把字寫正確,寫好看。要指導學生知道:久字的'撇捺要伸展開,

  乎字的橫、至字的下橫要寫長一些,腰字中月字旁的撇、被中皮的撇要寫成豎撇。

  3、學生書寫,師生評議。優秀的作業在全班展示,並讓展示的同學談談自己的寫字經驗和感受。

  (識字和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語文水平發展的一個基礎所在。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抓住兒童心理和實際情況,採取靈活的形式,堅持紮實的實踐。為學生學好語文打好基礎。)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匯入

  [出示小魚形狀的生字卡片]同學們,每條小魚卡片後面都藏著生字或詞語,你能把它們正確地讀出來了嗎?出示字卡,指讀字詞。

  讀悟

  1、組織學生自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你能告訴大家你感受到了什麼?

  2、啟發學生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如果你就在那個海灘上,見到了這個情景,你會想些什麼?

  3、引導把自己的體驗讀出來。組織學生進行朗讀評價。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第1自然段可以說是故事展開的重要前提,字裡行間滲透著對小魚的憐愛,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同情之心。挖掘學生的閱讀體驗,可以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為有感情地朗讀打好情感基礎。為下文中與小男孩的情感產生共鳴作好鋪墊。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

  演讀

  1、分小組自讀課文的2——6自然段。在熟讀的基礎上,進行分工(我、小男孩、旁白)。幾個人輪流交換角色反覆練讀、表演。鼓勵學生可以加上適當的動作,有能力的同學可以把文中人物的語言背下來,真正實現演的感覺。

  2、檢查小組演讀情況:找兩三個小組分別上臺演讀,同學進行評議。

  (打破傳統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創造性的表現,個性化的表達,在讀書與表演中深刻領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受到小男孩純真、執著、珍愛小動物的優秀品質的感召。同時,寬鬆的表演情境,民主的評議氛圍,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評價意識,表現意識,促進了個性的健康發展。)

  討論:

  在學生演讀的基礎上,可引導學生針對以下問題進行討論。

  1、在演讀理解的過程中,最讓你感動的是什麼?為什麼?

  2、我聽了小男孩的話和看到小男孩的表現後,會怎麼想,怎麼做?

  3、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想法?說說你的心裡話。

  (閱讀是讀者與文章實現心靈悟對的生命歷程。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能力也是閱讀教學的重點所在。有針對性的討論,挖掘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了學生的個性表達,在討論中增強了感悟,豐富了體驗,訓練了思維和表達,同時也受到了保護動物,珍愛生命的教育。)

  實踐

  完成課後想想說說的兩道題目,儘可地激發學生想象,鼓勵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

  擴充套件:

  你的家鄉有哪些常見的小動物,走近這些可愛的小動物,看它們是否受到什麼威脅,它們生活的環境是否遭到破壞?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你如何保護它們呢?

  淺水窪裡的小魚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出對小魚的憐惜和對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3、進一步樹立保護小動物、珍惜生命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魚的可憐,對小男孩產生敬佩之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同學們,森林是小鳥的家,小鳥在美麗的森林裡快樂地歌唱;大海是小魚的家,小魚在蔚藍的大海里自由地遨遊。你們看——(播放課件:魚在大海里游來游去,自由快活的生活情景。)

  看了剛才的畫面,你想說些什麼?

  2、可是有一天,大海漲潮了,巨浪一層一層拍打著岸邊,小魚被衝到了沙灘上。後來,潮水退去了,可是可憐的小魚卻回不了家了,留在了沙灘的淺水窪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8課《淺水窪裡的小魚》。(板書並齊讀課題)

  3、你們知道什麼是淺水窪嗎?(出示課件:淺水窪圖片。)

  過渡:這些淺水窪裡的小魚,離開了美麗的大海,離開了親愛的夥伴,它們的命運將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

  二、隨文識字,讀通課文

  1、初讀課文,交流識字方法。

  (1)遇到生字,你準備怎樣認會它?(相機提醒學生:a、藉助拼音認字,要注意將拼音多讀讀,把字音讀準。b、問問同學,也是個不錯的辦法。同學有困難,你要幫幫他,同學讀對了,你要誇誇他。)

  (2)現在大家就用這些方法將生字認會吧1

  2、檢查生字。

  (1)課文中的生字都會讀了嗎?誰願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

  (2)下面我們開火車讀一讀。

  (3)去掉拼音你還會讀嗎?(出示課件)那我們來試試,如果讀對了,小魚就會遊起來呢1

  3、初步感知課文。

  生字小魚遊啊遊,游回了課文中。請大家再讀讀課文,看看課文說了些什麼?

  三、深入學文,感悟真情

  1、現在我們就到沙灘上走一走,去看一看淺水窪裡的小魚。自己讀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讀完後談談你有怎樣的感受。

  2、你們的這些感受是從第一自然段的哪句話體會到的?(隨學生髮言出示句子,相機指導朗讀。)

  (1)“它們被困在水窪裡,回不了大海了。”(板書“困”)

  還有哪些同學也是從這句話體會出來的?

  誰能將小魚的困境讀出來?自己試著讀讀。(指名讀)

  (2)“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幾百條,甚至有幾千條。”

  ①像這樣被困的小魚有多少呀?(引讀“幾百條”“幾千條”。)

  ②你們看(出示課件),這麼多的小魚都被困在淺水窪裡。我們一起讀這句話。

  (3)“用不了多久,淺水窪裡的水就會被沙粒吸乾,被太陽蒸乾。”

  ①(點選“蒸”字變藍色)一看到這個“蒸”字你們想到了什麼?

  ②而這時,太陽越升越高,陽光越來越強,沙灘越來越熱。

  再仔細讀讀這兩句話,你們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③學生試著讀出小魚的感受。(練讀、指名讀)

  3、這麼多的小魚困在水窪裡,身邊的水越來越少,它們呼吸越來越困難。孩子們,自己試著再把上面這幾句話連起來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想象小魚當時的情景,將你的感受讀出來。(試讀、指名讀、配樂齊讀。)

  (1)把你的想法和小組裡的同學交流交流吧!

  (2)誰願意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

  (3)小男孩正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說的。(課件出示:“這條小魚在乎!”)你們看,誰在乎?(指名讀)還有哪條在乎?(指名讀、齊讀)

  小魚在乎的是什麼?

  (4)小男孩一刻都沒停下來,仍然在不停地撿魚扔魚,不停地叨唸著(引讀):“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5)不僅小魚在乎,小男孩也在乎每一條小魚啊!所以即使有成百上千條小魚,他還是這樣盡力地救。大家將這句話認真地讀一讀,看看你從哪個詞語體會出了小男孩在盡力地救每一條小魚。(板書)

  (6)大家一起讀這句話。

  四、情感昇華

  1、大家一定被小男孩的行動深深地感動了,讓我們都加入到小男孩的行動中,一起來救救小魚吧!請大家站起來,我們也來到沙灘上。看到這麼多的小魚被困在水窪裡非常著急,趕緊彎下腰,撿起一條小魚,用力地扔回大海;慢一點,別漏掉一條,再撿起一條,用力地扔;不要停,又撿一條,用力地扔……(邊說邊帶領學生做動作)

  2、小結:老師相信有了我們的幫助,更多的魚兒會回到大海;老師還相信,有了我們的幫助,更多的花兒會燦爛地綻放;更多的鳥兒會自由地飛翔,世界會更加美好!(課件演示魚遨遊、花開放、鳥飛翔的畫面)

  五、指導寫字

  1、在這篇課文裡,我們要學會寫8個生字。大家先仔細觀察這4個字,你發現了什麼?(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2、我們先來寫“撿”字。看看寫這個字我們要注意些什麼?

  3、請大家將“撿”字描寫一遍,再寫兩遍。、

  4、同位互相評議,全班評議。

  剩下的字下節課我們繼續練習寫。

  淺水窪裡的小魚教學設計4

  基礎性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熟練朗讀課文。

  2、能正確書寫“腰、撿”兩個字,結構勻稱,端正美觀。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文章講述了什麼事,使學生認識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靈有著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關係,應該互相尊重、和諧共處。

  發展性目標:

  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創設多元情境,感悟課文故事的情感因素,進一步樹立保護小動物、珍惜生命的意識。

  一、遊戲激趣:

  1、同學們,我們先來玩一個小小的文字遊戲,在我手裡有三張卡片,上面寫著三個詞語,想請三位同學把卡片上的詞語畫成一幅畫。

  2、三位同學上黑板做畫,卡片上分別寫著詞語:淺水窪、小魚、大海

  3、畫好了嗎?帶大家把你手中卡片上的詞讀一讀。

  淺水窪: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淺水窪嗎?

  根據學生回答,對照板畫,理解什麼是淺水窪。

  4、小結:同學們,你們看,許多詞語都可以想象成一幅畫。而如果把這三個詞連在一塊,聰明的同學就能編出一個小故事,誰來試試看?

  引導學生根據三個詞,自由聯想故事。

  二、趣味揭題:

  1、講述:同學們都講了故事,老師也想講個故事。(配樂+動畫)海洋家族的成員們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海里,可是有一天,大海漲潮了,巨浪一層接一層拍打著岸邊,那些在海里嬉戲的魚兒們,被潮水衝到了岸上。不久,潮水退下去了,海浪平靜了,可那些被衝上岸的小魚卻被留在了沙灘上的淺水窪裡。

  2、故事講到這,還想接著往下聽嗎?還想知道什麼?

  3、接下去的故事要請同學們來講了。請開啟課文《淺水窪裡的小魚》,快速地把課文讀一次,想一想,接下去的故事該怎麼講?

  三、感知課文:

  1、自由讀課文。

  2、反饋:請你接著把老師沒講完的故事往下講。

  s講述,引導學生弄明白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3、字詞學習:這篇課文有7個生字,請同學們再次讀課文,這次讀要特別注意把這7個生字讀準,爭取把課文讀通順。

  4、反饋:請一位同學當小老師,帶大家認讀。

  5、教學“蒸”:我想挑一個筆畫最多的來考考你們。“蒸”,這個字怎麼念?

  s念

  這個字筆畫特別多,有什麼辦法能夠記住它?你也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幅畫。(“蒸”的下面四點,就像火在烤一樣。)

  “蒸乾”:當你讀這個詞的時候,你有一種什麼樣的感受?火辣辣的,熱熱的,很乾燥的感覺。

  把這個詞放到句子中,把剛才這種感受也送進句子裡。

  朗讀指導:用不了多久,淺水窪裡的水就會被沙粒吸乾,被太陽蒸乾。

  四、品讀第一段:

  1、引導讀第一段:同學們,光是聽你們讀,我就有了火辣辣的感覺,那麼,這些離開了大海,正在太陽蒸烤著的小魚,他們又會怎樣呢?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第一段,找找感受。

  2、反饋:

  教學點(1)仔細看這個“困”字,你看,小魚就像“困”字中的小樹一樣,四周被緊緊地圍起來,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也喝不到水,他們是多麼難受呀。這被困小魚不僅僅是一兩條,而是幾百條,甚至幾千條。這時的太陽越升越高,沙灘也越來越熱,陽光越來越強烈,這些小魚都會……

  教學點(2)我看到小魚好象在流淚了,你呢?你看到了什麼?又好象聽到了什麼?

  穿插朗讀指導。

  3、個別讀,齊讀第一段:每一個愛著小魚,為他們感到惋惜的朋友,我們一起讀。

  五、體會二——六段:

  1、我知道,此時此刻你們都為這淺水窪裡的小魚感到擔心。而沙灘上的那個小男孩,他又是怎麼做的呢?請同學們細細地讀一讀課文下面幾段,讀著讀著,你的眼前又出現了什麼畫面呢?

  2、反饋:你看到了什麼?(板書:撿,扔)

  3、這個小男孩他是怎麼撿,又是怎麼扔的呢?你可以把自己當成小男孩,做一做動作,體會一下,他是怎樣撿魚、扔魚的。

  s演一演,引導朗讀: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個水窪前彎下腰去,撿起裡面的小魚,用力地扔向大海。

  4、提升:小男孩呀小男孩,我多想問問你,在你的腳步中,你一共彎了幾次腰,撿了多少次,又扔了多少次?誰也不知道,這樣的辛苦,這樣的累還會持續多久,小男孩,你為什麼不停下來休息一下呢?

  5、齊讀:就像大家所說的那樣,小男孩顧不上休息,不停地撿魚、扔魚,讓我們再用心地一起讀讀這個句子。

  六、書寫指導:

  1、老師範寫:每一次彎腰,每撿一條魚,都是多麼地不容易呀,此時,我真想認認真真地把這兩個字寫好。老師範寫:腰撿

  2、學生書寫:生字小魚已經游到了你的身邊,躲在你的抽屜裡,請在小魚身上認認真真地寫下這兩個字。

  5、巡視:認為自己寫得好的同學,你也可以把這條小魚放回到大海里。

  七、強化拓展

  1、合作朗讀:同學們,在同一片沙灘上,也有著不同想法的人。有一個人他就不理解小男孩的做法,我們來看這一組對話。師生合作朗讀課文3——6段。

  2、補充拓展:是呀,有了一顆“在乎”的心,我相信會有更多的小魚重回大海。有了“在乎”的心,我們就能寫出一首首美妙的小詩:

  淺水窪裡的小魚教學設計5

  一、學習目標:

  1、理解“吸乾”等詞語的意思。

  2、抓住寫小魚可憐和小男孩救小魚的句子,透過朗讀感悟,體會小男孩的一片愛心,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過朗讀、感悟、交流,感受到生命的可貴,樹立保護小動物、珍惜生命的意識。

  二、課前準備:

  課件、沙子、水等

  三、教學預案:

  板塊(一);體會小魚的可憐

  1、創設情境匯入。

  2、自讀感悟,細細品味

  (1)品悟“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幾百條,甚至有幾千條。”(抓住“幾百條”、“幾千條”體會被困小魚的多。)

  (2)品悟“用不了多久,淺水窪裡的水就會被沙粒吸乾,被太陽蒸乾。”(藉助實物演示,幫助理解。)

  (3)感情朗讀第一段。

  3、想象說話

  板塊(二):體會小男孩救魚時的執著與專注

  1、自由讀2——6自然段

  小男孩明明知道魚撿不完,為什麼還要撿?誰在乎呢?

  2、找出寫小男孩在乎小魚的句子細細品味,交流分享。

  3、分角色朗讀。

  4、此時此刻,假如你也正好路過那片沙灘,你會怎樣做呢?

  板塊(三):感受小魚被救後的欣喜

  1、播放小魚重回大海的錄影。

  2、假如你就是一條快樂的小魚,此時,你會對人類朋友說些什麼?

  板塊(四):拓展延伸

  1、除了小魚,我們身邊還有許許多多小動物,小生命也需要大家的愛護,你會怎樣去幫助它們呢?

  2、小結。

  淺水窪裡的小魚教學設計6

  基礎性目標

  掌握8個四會字,認識7個生字,熟練朗讀課文。

  發展性目標

  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創設多元情境,感悟課文故事的情感因素,進一步樹立保護小動物、珍惜生命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進入課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1.展放課件(許多美麗的小魚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生活),創設情境:小魚在大海里生活地多幸福呀,可是有一天、、、、、、

  2.師生共寫課題:淺水窪裡的小魚

  3.生齊讀課題並質疑:看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

  (利用直觀法理解淺水窪)

  二、進入故事情境,感知課文內容

  1.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借用音節讀通課文(配輕音樂)

  2.讀書活動: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3.識字活動

  (1)四人小組利用生字卡片認讀課文中的生字

  (2)利用課件展示小火車,學生輪讀要認的7個較難生字

  4.教師重點指導甚至的讀音,指導至的書寫。學生寫字。

  三、進入圖文情境,體驗角色情緒

  1.出示第一段。

  (1)讀讀有甚至的這句話,找找看他藏到哪兒了?

  (2)重點指導甚至這句的朗讀。

  (3)師引讀第一段

  2.說話:如果你看到這些小魚,你會怎樣做?

  3.出示文中圖:你看到了什麼?

  (1)一生讀第二段。

  (2)四人小組讀、演第二段。

  (3)生自由選擇讀、演第二段。

  4.出示文中圖:有一個大人也看到了小男孩的舉動,他是怎麼做的呢?

  (1)課件展示對話,同桌分角色朗讀對話。

  (2)師生分角色朗讀對話。

  (3)滲透理解叨唸、在乎

  5.師生賞讀全文,加強情感體驗。

  四、進入問題情境,昇華學生認識

  1.說話訓練:

  (1)猜猜小魚的信:沒過多久,那些被救的小魚給小男孩來了好多的信(課件展示許多封信的封面,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信上會寫些什麼呢?你猜猜。

  (2)由信引出,你怎樣幫助受傷的小鳥:小魚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上了這課,也給我們來了一封信(師拿出這封信並展開念信中的內容)

  淺水窪裡的小魚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認識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靈有著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關係,應該相互尊重、和諧共處。

  3.瞭解比較男人和男孩的不同做法。進一步樹立保護小動物、珍惜生命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透過理解課文內容,認識人和自然界的關係。

  教學過程:

  課前板書:在乎 師:你知道在乎是什麼意思嗎?你都在乎什麼呢?

  在乎會和我們今天這節課有什麼聯絡呢?我們一起去研究研究吧。

  上課!

  一、初讀識字:

  1、師:小朋友,我們都知道:藍天是小鳥的家,鳥兒在藍天上自由地飛翔歌唱;大海是小魚的家,小魚在蔚藍色的大海中快活地游來游去。

  師:看到這美麗的畫面你想說些什麼?

  師:小魚在大海里快樂、幸福地生活著。可是,有一天,大海漲潮了,小魚伴隨著潮水一起湧上了岸灘。不久,潮水退去了,有許多小魚卻留在了沙灘上的淺水窪裡,再也回不了大海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28課——《淺水窪裡的小魚》。下面,請小朋友抬起手,跟我一同寫課題。齊讀一遍。

  師:你知道什麼是淺水窪嗎?來!看大螢幕上的淺水窪,再聯絡一下生活實際,想一想淺水窪裡的水怎樣?

  師:是的,現在,讓我們一起到沙灘上看看淺水窪裡的小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2、提出讀書要求。

  師:請同學們開啟課本,自己讀一讀課文,在讀課文時,要注意邊讀邊圈出生字,並把生字多讀幾遍,同時把句子讀通順。

  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表揚表揚:小朋友讀的非常認真,能做到一邊讀一邊畫,學習習慣真好)

  二、合作交流:

  1、檢查生詞

  師:瞧!這麼多快樂的小魚游來了,有信心讀一讀嗎?

  課件出示。去掉拼音還會讀嗎?指名讀。

  看,小魚兒隨著潮水湧上岸來了,誰來讀?(出示卡片檢查)

  2、檢查讀文。

  師:現在,調皮的小魚又游到課文中去了,你還能認識他們嗎?相信這次再讀課文咱們就輕鬆多了。誰願意來給大家展示下。(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課文中寫了件什麼事情?(師:真會讀書呀!)

  三、品讀領悟:

  1、現在我們就到沙灘上走一走,去看一看淺水窪裡的小魚。自己讀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看看讀完後你有怎樣的感受呢?(學生談感受。)

  【學生大聲讀課文】

  師:誰來說說你的感受?

  生1:我覺得小魚兒很難受。

  生2:我覺得小魚兒很可憐。

  (1)師:那你們是從這一段的哪些話感受到的呢?

  生:我從“它們被困在水窪裡,回不了大海了”感受到的。【出示這一句】

  師:從這句話的哪個字你能體會出來?你理解嗎?誰能將小魚的困境讀出來?自己試讀,指名讀

  (2)師:你還從哪兒感受到呢?

  生:我從“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幾百條,甚至有幾千條”這句話感受到的。【出示這一句】

  師:從這一句你讀懂了什麼?

  生:我讀懂了被困的小魚很多。

  師:從哪兒看出很多?

  生:幾百條、上千條

  師:我們還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很多呢?

  生1:成百上千

  生2:成千上萬

  生3:不計其數

  生4:數不清

  師:同學們真厲害,知道的詞語真多!

  師:我們一齊來讀讀這一句話。【學生齊讀】

  師:好像不夠幾千條,再讀

  (3)師:你還從哪兒感受到?

  生:我還從“用不了多久,淺水窪裡的水會被沙粒吸乾,被太陽蒸乾。這些小魚都會乾涸而死”感受到小魚兒很痛苦。

  師:很真會讀書【出示這兩句話】

  我們一齊讀一讀

  師1:同學們,一看到這個字(點選),你們想到了什麼?

  師2: 這麼多的小魚困在水窪裡,身邊的誰越來越少,它們呼吸越來越困難,孩子們,自己試著再把上面的幾句話連起來讀,一邊讀一邊想象,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師3:讀得真好!你的眼前彷彿看到了怎樣的情景?假如你現在就是其中的一條小魚,你最大的心願是什麼呢?

  師:是啊!我們從這裡看出這條小魚在乎自己的生命!就這一條小魚在乎嗎?就這幾條嗎?從哪個地方看出來的?(出示句子)齊讀。板書(小魚)

  2、研讀2-6小節

  師:小魚的.心裡話被你們聽懂了,也被沙灘上的小男孩聽懂了,看課文的插圖,他在幹什麼?對!他正在救小魚呢!

  師:他是怎麼做的`?自瀆課文3——6段,畫出有關的句子。

  誰來說一說?(出示句子)

  從那些詞語能看出小男孩是怎麼救小魚的呢?學生說

  那我們在讀的時候就要突出這幾個字,一起讀。

  誰來讀?大家一起起立來體會下小男孩是怎麼救魚的。(學生隨讀動作表演)師:不要停!繼續做。你有什麼感覺?

  師:是啊!這樣不停的撿魚扔魚是很累,而且淺水窪裡有成百上千條小魚,他是撿不完的,那他為什麼還在撿?誰來讀沙灘上的叔叔也就是文中的我與小男孩的對話?其他同學思考,並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下

  誰來把你的想法說給我們聽聽

  師:是啊!從這裡我們看出誰在乎小魚?(板書:小男孩)

  師:小男孩也在乎小魚,所以他不停的。。不停的。。(引讀)

  師:假如你現在也在這沙灘上,你看到這些你會怎麼做呢?

  師:相信有了我們的幫助,更多的魚兒會回到大海!現在看看你手中那被衝上岸的小魚,看看黑板上這蔚藍的大海,你該怎麼做呢?(貼卡片)

  四、鞏固延伸:

  (1)師:同學們已經從小男孩的行動中收到感染,學到了在乎生命、珍惜生命,那如果你看到小動物受傷了,你在乎嗎?你會怎麼說?怎麼做呢?

  師:假如你就是被救起的小魚、小鳥或是野兔,此時,你會對人類朋友說些什麼?

  (2)、師:無論是人,還是大自然中的植動物,都是有生命的。我們的世界正是因為有了無數的生命,才變得生機勃勃,五彩繽紛。

  淺水窪裡的小魚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出對小魚的憐惜和對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3.進一步樹立保護小動物、珍惜生命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魚的可憐,對小男孩產生敬佩之情。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同學們,森林是小鳥的家,小鳥在美麗的森林裡快樂地歌唱;大海是小魚的家,小魚在蔚藍的大海里自由地遨遊。你們看![播放課件:魚在大海里游來游去,自由快活的生活情景。]

  看了剛才的畫面,你想說些什麼?

  2、可是有一天,大海漲潮了,巨浪一層一層陣拍打著岸邊,小魚也被衝到了沙灘上。後來,潮水退去了,可是可憐的小魚回不了家了,留在了沙灘的淺水窪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二十八課《淺水窪裡的小魚》。(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你們知道什麼是淺水窪嗎?[出示課件:淺水窪圖片。]

  過渡:這些淺水窪裡的小魚,離開了美麗的大海,離開了親愛的夥伴,它們的命運將如何呢?讓我們一起去讀讀課文。

  二、隨文識字,讀通課文。

  1、初讀課文、交流識字方法。

  ①翻開書132頁,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做上記號。

  ②遇到生字,你準備怎樣認會它?(相機提醒學生:①藉助拼音認字,這是個很好的辦法,要注意將拼音多讀讀,把字音讀準。②問問同學,也是個不錯的辦法,同學有困難,你要幫幫他,同學讀對了,你要誇誇他。)

  ③現在大家就用這些方法將生字認會吧!

  2、檢查生字。

  ①生字都會讀了嗎?誰願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

  ②下面我們開火車讀一讀。

  ③去掉拼音你還會讀嗎?[出示課件]那我們來試試,如果讀對了,小魚就會遊起來呢!(指名、男生讀、女生讀、全班讀)

  3、初步感知課文。

  生字小魚遊啊遊,游回了課文中。請大家再讀讀課文,看看課文說了些什麼?

  三、深入學文、感悟真情。

  1、現在我們就到沙灘上走一走,去看一看淺水窪裡的小魚。自己讀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看看讀完後你有怎樣的感受呢?(學生談感受。)

  2、那你們的這些感受是從第一自然段的哪句話體會到的?[課件隨學生髮言出示句子]相機指導朗讀。

  “它們被困在水窪裡,回不了大海了。”(板書寫“困”)還有哪些同學也是從這句話體會出來的?

  誰能將小魚的困境讀出來?自己試著讀讀,指名讀。

  淺水窪裡的小魚教學設計9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出對小魚的憐惜和對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3、進一步樹立保護小動物、珍惜生命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請學生說說魚一般生活在哪裡。

  2、板書課題,說說課文中說的魚在哪裡?

  3、看到小魚在淺水窪裡,你有什麼話要說嗎?如果你是這些小魚,你會有什麼感覺?

  4、再讀課文,讀出對小魚的同情。

  二、多種活動,讀文識字

  1、開展讀書闖關活動:

  ⑴總動員,講清方法及規則。

  ⑵學生自主讀書,作闖關的準備。

  ⑶各小組分別闖關。

  2、開展讀書展示會活動:

  ⑴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⑵自主參與展示活動。

  3、開展結蘋果,摘蘋果活動。

  4、開展送正字回家活動。

  三、拓展活動,引導實踐

  給出含有本課生字的`讀物,引導課外閱讀。

  第二課時

  一、結合實踐,引入學習

  1、學生談談將衣服曬到太陽底下,會發生什麼現象?

  2、淺水窪是什麼樣的?想想淺水窪裡的水也將怎樣?假如你們是離開大海的小魚,現在生活淺水窪裡會覺得怎樣?

  二、朗讀感悟

  1、學習第一部分:

  ⑴學生試讀第一自然段。

  ⑵教師示範朗讀。

  ⑶模仿練讀。

  ⑷想象練:說你是淺水窪裡的小雨,請說出你的想法和感受。

  2、學習第二部分:

  ⑴學生自由讀第二至六自然段,說出小男孩惹人喜愛的原因。

  ⑵討論:我和小男孩對待水窪裡的小魚有什麼不同?分小組讀一讀。

  ⑶探究小男孩頭都不抬,把一條又一條小魚扔回大海,他心裡是怎麼想的?

  3、鞏固識字,練習寫字。

  四、實踐活動

  結合想想說說,評選愛心大使:一隻小鳥受了傷,落在窗臺上,你該怎麼辦?一隻野兔受了傷,躺在大樹旁,你該怎,怎麼辦?一隻青蛙被一個小朋友捉進了水罐裡,你怎麼辦

  淺水窪裡的小魚教學設計10

  一、複習匯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淺水窪裡的小魚》,一起來齊讀課題。

  2、課件出示上節課所學生字詞,檢測學生掌握情況。

  開火車讀,齊讀(強調後鼻音、輕聲)

  3、課件出示句子,檢測句子朗讀情況。

  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幾百條,甚至有幾千條。

  用不了多久,淺水窪裡的水就會被沙粒吸乾,被太陽蒸乾。這些小魚都會幹死。

  指名讀,齊讀。

  師指導朗讀:被困的小魚現在是什麼感受?你會著急嗎?能把這種感受透過朗讀表現出來嗎?(引導學生把這一句讀出韻味,小魚的焦急)

  4、師: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彷彿看到了小魚在垂死掙扎,聽到了他們撕心裂肺的呼救聲,小朋友,你們看到了嗎?聽到了嗎?你會怎麼做呢?(學生交流)

  課文中的小男孩也聽到了小魚的呼救聲,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做的。

  二、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1、(課件出示閱讀導航)請小朋友們仔細讀一讀課文的第2——6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寫小男孩救小魚的句子。

  2、生讀文,找句子。

  3、學生反饋。

  課件出示: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個水窪前彎下腰去,撿起裡面的小魚,用力地把它們扔回大海。

  (1)生自由讀,

  (2)小男孩是怎樣救小魚的?你能找到哪些寫小男孩救小魚的動作的詞語?(走、彎、撿、扔)(這裡要靈活地以學定教,學生說到哪個詞,或哪些詞,教師要引導學生細細地品味。比如:學生說了之後,可以這樣提問“在這些詞中哪個詞讓你印象最深刻?”)

  (3)除了這些動詞,還有哪些詞讓你印象深刻?你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了什麼?

  生:“不停地”說明魚很多、成百上千條,如果不著急,小魚會被幹死。

  生:“走得很慢”是說他從一個水窪走過來,因為他不想漏掉一個水窪、一條小魚。

  生:“用力”才能把魚送回大海,不然又會被海水衝上來。

  (4)齊讀,讀出小男孩的辛勞和內心的焦急。

  過渡:小男孩撿起淺水窪裡的小魚,用力地扔回大海,一個“撿”,一個“扔”課文中還有哪個地方出現了這個兩個詞?

  課件出示:“這條小魚在乎!”男孩一邊回答,一邊撿起一條魚扔進大海。他不停地撿魚扔魚,不停地叨唸著:“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齊讀,指導朗讀。

  4、課件同時出示兩段話:

  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個水窪前彎下腰去,撿起裡面的小魚,用力地把它們扔回大海。

  “這條小魚在乎!”男孩一邊回答,一邊撿起一條魚扔進大海。他不停地撿魚扔魚,不停地叨唸著:“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男生女生分別讀,體會小男孩的焦急心情。

  5、小男孩撿魚扔魚有沒有停過?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不停地)

  6、師出示動畫課件,配樂講解。學生做動作,體會男孩的累

  他走得很慢,在一個水窪前彎下腰,撿起裡面的小魚,用力地把它們扔回大海;他又來到一個水窪前,彎下腰撿起裡面的小魚,用力地把它們扔回大海;他再一次來到一個水窪前,彎下腰撿起裡面的小魚,用力地把它們扔回大海……這樣的一個動作要重複多少次啊?(成百上千)想象一下他在撿魚、扔魚的過程中自己會感覺怎麼樣?(腰痠手痛,沒力氣、很累)

  師:他在乎自己腰痠嗎?在乎自己手累了沒力氣嗎?(不在乎)那他在乎什麼?

  師:同樣一個動作,小男孩得重複幾十次,幾百次,甚至幾千次,太陽炙烤著沙灘,小男孩的汗水不停地流,他還在不停地撿不停地扔……看著這一幅感人的畫面,此時此刻的你一定被小男孩的愛心所感動,讓我們也一起加入這一行動,用心讀讀這個句子吧。

  3、齊讀句子:(課件出示)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個水窪前彎下腰去,撿起裡面的小魚,用力地把它們扔回大海。

  4、看到這個情景,課文中的“我”心裡不由得產生了疑問。水窪裡有成百上千條小魚,是撿不完的。小男孩為什麼還在撿?練習讀一讀小男孩與我的對話。(指導學生讀出韻味,)

  (1) 同桌自由練讀

  (2) 請一組同桌練讀,其他學生旁白。男女生對讀,師旁白。

  (3) 小男孩為什麼還在堅持,撿了一條又一條,扔了一條又一條。

  生:多撿一條小魚,就多挽救一個生命。

  生:大海里多了一條小魚也會熱鬧一些。

  生:不在乎撿不撿得完,在乎的是每一條生命。

  5、在課文中,有一個詞寫出了小男孩對魚的態度,什麼詞?(在乎)對待生命,小魚在乎嗎?大海在乎嗎?你們在乎嗎?是呀,小魚在乎,魚媽媽在乎,大海在乎,小男孩在乎,我們都在乎……不管是大魚還是小魚,不管這條魚長得醜還是美麗,所有有愛心的人都在乎。來,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段。

  (點選課件出示:他不停地撿魚扔魚,不停地叨唸著:“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還有(省略號)成百上千條。

  6、想象說話。

  文中的“我”聽了小男孩的話之後,會怎麼說怎麼做,被扔回大海的小魚會對他們說些什麼呢?

  三、深化情感,拓展延伸

  1、課件出示小詩《我在乎》。自由讀,齊讀

  2、拓展練習:

  小朋友,如果你看到了受傷的動物,你會怎麼做呢?

  你說:一隻小鳥受了傷,落在窗臺上。

  我說:

  你說:一隻野兔受了傷,躺在大樹旁。

  我說:

  3、學到這兒,老師欣慰地看到了小朋友們一顆顆善良的愛心和你們對自然界所有生命的珍愛。大自然中,不光小魚有自己的生命,一隻鳥,一朵花,一棵草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出示圖片:螞蟻,石縫中的小草、小花,乞討者,流浪兒)我們自己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只要我們人人都有一顆保護動物、植物的愛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愛心,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讓我們珍愛大自然中的每一個生命,去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吧!

  四、指導寫字

  上節課我們學寫了4個生字,這節課我們再來寫4個生字

  “至”“乎”注意長橫,“死”聯絡“夕”,“久”撇捺展開。重點指導寫“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