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數學選中的人》紀錄片觀後感(精選13篇)

《被數學選中的人》紀錄片觀後感

  紀錄片回顧了數學從誕生到現階段的發展史,也講了歷代數學家、科學家的軼事和成就。這個過程並不枯燥,因為因為它並沒有講太多具體的數學知識,而是以數學與人類的關係為切入點,自然而然地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數學。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被數學選中的人》紀錄片觀後感(精選13篇),歡迎閱讀參考!

  《被數學選中的人》紀錄片觀後感1

  這幾天忙裡偷閒,看了一部紀錄片《被數學選中的人》。這部紀錄片頻繁出現在我的推送裡,頻繁地被市教研員安利。也是我暑期計劃之一:看完《被數學選中的人》。現在看完了,我又有了一個新計劃:再看一遍,完善好筆記。因為看了以後真是意猶未盡。

  這部紀錄片有四集,分別是“數學是什麼”“數學家們究竟在幹啥”“數學教會了我們什麼”“抽象的的巨人”。這幾個問題,片中都有詳細解說。在此我就不贅述了。只是談談自己初略看完這部紀錄片的想法。

  數學,對所有人來說都不陌生。不管是最貼近我們生活的購物,時間等,還是每個學生考試必考並且是大頭的科目,數學在我們的一生中佔據了重要位置。這是我以前對於數學的淺薄認知。看了這部紀錄片,我才知道其實數學對我們每個人的影響遠不止於此。我們每完成一次支付,裡面就有數學,人類認識宇宙世界,都是以數學作為工具。比如黎曼幾何為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提供了數學工具。記得高中的數學老師經常自豪地講:“數學好,物理一定不會差。”這是有道理的。

  數學很神奇。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一年級最簡單的認識5。其實哪個孩子上學之前不知道這個5,知道數,也知道讀寫。那為什麼還會要再教認識5呢?其實就是經歷從生活中抽象出5來。5個人,5個南瓜,5只小狗,5輛車。它們都是不同的東西,但是他們都可以用一個數字5來表示。這就是數學的神奇的地方。它很抽象,但是它可以很簡單的解釋這個世界。這部紀錄片,給我打開了數學的另一扇門,讓我看到了數學的神奇,數學的美,以及數學的天馬行空。

  但是數學也很難。這是我作為學了十幾年數學的過來人的感受。今年高考後,聽說高考數學“難出了天際”。數學到底難不難,面對這個問題,連數學家們都說當然難。因為難,所以要去研究。數學史上那麼多的數學家願意用自己寶貴的時間去證明各種猜想,定理。比如“哥德巴赫猜想”,“費馬大定理”,在這些研究上的一點小進步,有時候都是需要幾代數學家經過幾百年的時間才取得的。這便是對真理的探索吧。有一個挺有趣的小故事,一位數學家因為失戀,準備zsh,他定好了zsh的時間,在他等待的時候,他恰好看到了另一位數學家證明的費馬大定理,他發現這個證明中有一個致命的漏洞,於是他開始研究,結果錯過了時間。有人調侃:數學關鍵時刻還可以救命啊。

  那麼,作為數學老師,應該給學生什麼樣的數學教育呢?我們的數學教育貫穿學生的求學始終,但是當我們走出校門後,數學留給我們很多人的最大用處就是四則運算了。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學這麼久的數學?數學留給我們的真的就只有四則運算這類簡單的嗎?當然不是。我們喜歡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在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抽象能力,推理能力方面是功不可沒的。現在的小學數學課程提出“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用數學的思維分析世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數學教學,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刷題就行,它更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學習數學最好的方法應該是“研究”。所以,課堂上要創設情境引導孩子們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驗證結果。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養成的這種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他們一輩子受益無窮的。愛因斯坦說:“教育就是你忘記你所學的知識後,所保留的那些東西。”

  說到“獨立思考”,這讓我想起許倬雲先生說的:“我們現在教育出來的的知識分子是網路知識分子,是知識檢索工具,不是思考者。”“思考者”——感覺也是一個離我很遠的詞了。有時候想想,對於這個世界,我是不是真的有自己的思考?自從養成了寫簡書以及在筆記中覆盤工作生活的習慣後,我感覺自己的思考還是越來越多了。就像寫這篇心得一樣,如果真要好好介紹這部紀錄片,我想網上應該多得是優秀的資源,而我這三腳貓的文筆功夫,還是不要給這一部優秀的紀錄片“摸黑”了。思考很久,終於確定了我就寫自己看完後的感受吧。其實總結起來也就短短几句話“數學很有趣,值得去探索。努力教好孩子們的數學,保持孩子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東扯西扯,似乎自己又離題了,下一次還要再認認真真看看這部紀錄片,並且要及時做好筆記和心得記錄。到時候再寫寫,應該會更深刻吧。

  《被數學選中的人》紀錄片觀後感2

  最近看了一部紀錄片叫“被數學選中的人”。這部紀錄片從數學與人的關係出發,介紹了數學對於我們的意義,同時邀請了許多“被數學選中的人”談了談對於數學的看法。紀錄片中我最感興趣的部分就是關於生活中我們常常提到的無理數——π。

  圓在數學裡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的圖形,在生活中也是一樣。我們身 邊的許多建築例如上海天文館、上海物理研究所、東方明珠等,都是由圓作為建築的一部分而構成的,這也使得這類建築顯得格外美觀。圓上那優美的弧線和兩個端點處毫無瑕疵的連線總能給人一種“完美無缺”的既視感。

  除了“圓”之外,由一個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所得出的“圓周率”也是數學界的一大熱門。雖然π是一個無理數,但是古往今來仍有無數的數學家為了追尋它的“謎底”付出畢生心血。這就是因為,對於未知的無限追求,是人類存在於宇宙中的終極意義。

  有的時候我會覺得數學是有些枯燥的,大量的計算與幾何圖形的拼搭會讓我感到乏味。當我聽到紀錄片裡說的,“其實我們在課堂上學到的,可能真的不完全叫數學。”時,我就對這部紀錄片產生了興趣。既然我學到的不是真正的“數學”,那真正的“數學”是怎麼樣的呢?

  透過看紀錄片我瞭解到,在這些“被數學選中的人”眼中,數學原來是美麗的、簡單的、抽象的,甚至是讓人慾罷不能的。正如其中一人所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數學帶給每個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而這些人之所以能夠成為“被數學選中的人”,自然是因為他們努力研究數學,對數學充滿熱情。

  我們也應當在學習數學的同時,多用心體會數學,把數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也許這樣就能像那些“被數學選中的人”一樣,感受到數學的美麗了吧!

  《被數學選中的人》紀錄片觀後感3

  我收看了《被數學選中的人》這一系列的紀錄片後,收穫很多,也很受震撼。

  我首先了解了數學的本質,在第一集的時候,我從另一個角度瞭解了數學,發現數學竟然是那麼神奇又令人捉摸不透的東西。從一幅幅包含著歷史歲月痕跡的畫面中,我發現原來古時候每個地方的數學都是不一樣的。蘇軾說過:“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也就是說,從不同角度來看,數學都是不一樣的。不僅如此,在紀錄片中,還有許多“被數學選中的人”發表了他們對數學的看法。他們中有人說“只要你對一件事感興趣,那麼多難你都會想要完成。但是如果你不感興趣,多簡單的事你都會懶得做。”這句話給我的感觸很深,在從今往後的學習中,我也會努力讓自己對每一門學科都感興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最後,在這個紀錄片中,我對那些古代的數學家印象也很深。不管是阿基米德還是尤拉等等那些數學家,他們都有一顆熱愛數學的心,其中,阿基米德就算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要認真的計算圓的周長,最終為數學獻身。

  這個紀錄片也讓我受益不少,我也會更認真的對待數學。

  《被數學選中的人》紀錄片觀後感4

  什麼是數學?數學家的工作是什麼?數學教會了我們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學數學?

  我們可能從未思考過這些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是什麼?

  在看完《被數學選中的人》後,我的心中有了自己的答案。

  被數學選中的人是誰?他們是數學家們,物理學家們,天文學家們,工程師們......是一切對數學研究工作作出了卓越貢獻的人和對教學報有極大熱情的人。數學對於他們而言,是簡潔的、乾淨的、理性的,高有創造力的,也是美麗的,數學的發展也得益於被數學選中的人們,

  數學的發展經過了漫長的過程,它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卻完美符合了大自然的種種發展規律。它應規律而生,是人類文明最核心,最抽象的知識源泉,是人類認知、解釋、傳播世界本質規律的工具。數學是萬物的基本,是堅定自然規律的抽象藝術,更是使人類得到巨大進步的齒輪,也正是因此,我們要努力學好數學。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這麼說:數學是一種用作解釋規律的抽象工具,也是促進人類社會和其他學科發展、進步的根本。

  數學家們正是在數學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人,他們的工作也很好解釋--解決數學問題。他們有的窮盡一生解決數學難題,這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無疑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或認為這是一種資源上的浪費。但事實上,這些擁有最聰明大腦的人類本身也不能完全確定自己所做的是否有意義,但他們依舊鍥而不捨的去鑽研。這種精神本身就是十分可貴的。就像“π”一樣--數學家們用了2000餘年的時間證明它是一個無限不迴圈小數,還有費馬大定理,哥德巴赫猜想等,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這也是數學家們堅持不懈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是可敬的。

  我們作為中學生,作為祖國未米的棟樑,更要努力學數學,熱愛數學,就像先前無數的數學家一樣。學好數學,是社會進步的前提,更是我們每個人的應盡之義。

  《被數學選中的人》紀錄片觀後感5

  平常我們可能會覺得數學好難,好枯燥,甚至對它恨之入骨。但是我們的世界真的可以沒有數學嗎?當然不行。世間萬物都是由數學構成的,數學像一位偉大的母親,養育了天文學、物理學等學科,不斷推動著世界的發展。

  那麼,既然數學那麼偉大,一定非常深奧吧--確實是。就從圓周率π開始說吧,它的定義每個人都懂,圓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可它具體有多大呢?我們只關心做題時用到的近似值:,可卻有一些人,他們耗盡心血,花費一生來求這個數,比如阿基米德,直至死亡最後一秒都在呼喊:“不要弄亂我的圓!”類似於π這樣的數還有很多,更難的也有。到底是什麼魅力吸引著全世界的數學家們用自己寶貴的青春和生命,去解決幾個千百年前就提出的無人能解的問題呢?其實是熱愛,只要熱愛做一件事情,再大的困難都不是困難。這些我們眼中的“狂人”,因為對數學痴迷到了極致,才有動力,去不斷解決那些問題。

  我開始意識到,我們的目光是多少的短淺啊!我們在課堂上學的東西其實都只是數學的表面,我們還遠遠未到那種境界,那種層次。

  紀錄片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在人們走入社會之後,忘掉了學過的數學那部分之外,都是數學的本質。那麼,這些沉澱下來的數學的本質,必將幫助於未來的生活。”但這些數學的本質,難道是我們天生就有的嗎?並不是,感謝這些老師們,將數學的種子播撒在我們心中,他們在傳播數學知識的同時,也同時在傳播未來的希望,培養未來的人才。

  寫了如此之多,再回過頭來看標題《被數學選中的人》,他們也許是早年成名、年紀輕輕便學富五車的人,也可能是單憑一己之力解開千百年來數學難題的數學家、物理學家,還或許是我們身邊的數學老師以及“別人家的孩子”等等等等。他們為何如此優秀?不僅是因為數學選中了他們,同時他們,也選中了數學,從而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偉大而耀眼的時代。

  我們或許不會被數學選中,但我們卻可以選中數學。數學是推動萬物發展的核心力量,只有我們努力學數學,學好數學,地球的明天才會更加美好!

  《被數學選中的人》紀錄片觀後感6

  《被數學選中的人》透過4集向我們講述了關於數學的種種。

  透過採訪幾個“被數學選中的人”加上一些生動有趣的數學研究,原理和神奇的發現,向我們展現了數學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本片透過從數學與人的關係出發,介紹了數學作為最基礎的學科對人類的文明程序的意義。透過現實中數學的種種體現。如計時,建築音樂、天氣預報等,介紹數學的應用。同時,透過對數學家們的訪談,也讓我們更加親切生動的領略和了解了這些“被數學選中的人”是如何看待數學,如何看待數學的發展和演變的。

  這部記錄片也令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數學對我們的重要性,我們是靠數學才能夠發展至今的,可以說,沒有數學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生活,人類離不開數學,這些“被數學選中的人”更是無比偉大的,所以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也應該理解數學,利用好數學。

  數學是抽象的,它並不具體,你學得越深,就會發現你越來越難從現實生活中找尋出合適的例子,也無法將它具象化。小學時的`1+1=2可以變成一個蘋果加一個蘋果等於兩個蘋果,當到了初中,函式,就已經難以表示了。你所能記住的可能只是它的公式和演算法,但你無法在腦海中構建模形。數學是抽象的,是人為定義的,在這個角度上數學其實是屬於形式科學而不是自然科學,每一個數學家和哲學家都對數學有著獨到的理解和看法。

  我記得在片中有一位女學者說:“我認為作為一個數學家,最難的就是用文字將自己研究的東西展現出來。”的確如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數學家們窮盡一生所鑽研的問題和現實壓根沒有關係,就包括”42問題“的解決。對於大的數人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很令人驚訝或為此而感到激動的事情,因為他們對此並不關心,這個問題的解決,並不會讓他們能多吃上一口飯或擁有更多的錢,所以與其關注這些枯燥,又遠超其能力範圍並且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用的東西,他們更願意將時間拿去賺錢。但有一點我們必需承認,雖然數學在大部分時候枯燥、無聊又令我們無法理解甚至脫離現實,但總有那一天它們會派上用場。當然這也是數學研究的一個缺點:它往往不能很快的派上用場,或者需要很久才能被用到,甚至壓根沒用!但它卻總有一種魔力,它能讓無數“最聰明的大腦"窮盡一生只為找到一個解答。當然,在此過程中也會消耗掉許多財力,物力。

  在這部記錄片中,我所學到的不只是:數學是抽象的,枯燥的,有趣的數學存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那些數學家們的精神和他們堅持不懈的品質。在我們日常的學習中,我就應該如此,對每一件事都要有堅持的決心,學數學最是如此,對每一道題的認真細緻,對題目解答過程的一絲不苟和對求出結果鑽研的堅持不懈,這才是我學到的。

  “或許,對於普通人來說,把圖表,格式,這樣具體的東西忘掉後,所沉澱下來的,就是數學給予你最好的禮物。”

  《被數學選中的人》紀錄片觀後感7

  今天我看了《被數學選中的人》的最後一集。在這一集裡,一開始就丟擲了這樣一個好問題,數學到底難嗎?幾乎所有的人都覺得,數學是很難的,包括數學家。很多人因此為不學數學找理由。“因為數學很難,所以,我天生不是學數學的料,不是被數學選中的人。”

  但數學不僅需要天賦,更需要學習的熱情,和不斷努力。

  學數學像做菜,你在影片上看到菜是怎麼做的,就一定能做出來嗎?還得買它的原料,還要掌握火候,最後還得嘗一嘗味道。不然這道菜是做不成的。

  學數學也像一次旅行,當你在走的時候看到了一個燈火通明的地方,而你和這個地方相隔著一個草原。你又沿著這個草原走到那個地方。你就突然發現,誒,這不就是剛剛我走過的那條路嗎?

  試著去做,每做一點都有一點的收穫,試著去走,每前進一步都能看到新的風景。學數學,可以收穫無盡的快樂。

  數學存在的意義不是成為一門折磨人的學科,它會變成為人類的智慧,指引我們前行的方向。如果被數學選中的人是一個集合的話,它與人類這個集合應該是一樣大的。

  我以後不會再苦惱自己不夠聰明瞭,每個人都能學數學,每個人也都能學好數學。

  就算我不是被數學選中的人了,我也願意擁抱數學,成為一個選中數學的人。

  《被數學選中的人》紀錄片觀後感8

  今天我又看了被數學選中的人的第三集。

  在這一集裡,始終都在討論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要學數學?雖然最終也沒有給出答案,但我要說說我的感想。首先,學數學應該是為了讓我們思考起來方便點兒。因為當我們處理一件較為複雜的事情時,我們都會自發地呼叫頭腦中的邏輯推理,以尋求一個最合理數學解決辦法。其次,學數學能讓我們的生活更有美感。裡面提到了一個數學公式應用到現實生活的例子。比方說黃金分割(黃金比例),它被應用到了一些藝術品上,比如“蒙娜麗莎”,“斷臂的維納斯”。此外,16:9螢幕的電視機比4:3的看的更舒服,就是因為16:9的螢幕有像黃金分割的特徵。最後,讓孩子學習複雜的數學,是為一大堆小孩中選出熱愛數學,並且有很好的思維能力的人。讓那些聰明的人,成為國家的棟樑,讓國家的生活更美好,科技更發達。而我呢,剛好就不是這種人。我不是被數學選中的人,而是被數學拋棄的人。

  但我在看了這幾集《被數學選中的人》之後,突然也想以後好好學數學,更多地感受它的魅力。

  《被數學選中的人》紀錄片觀後感9

  上回說到,這次寒假,我們的數學老師喻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作業,觀看紀錄片《被數學選中的人》,並每集都寫一篇觀後感。

  《被數學選中的人》的第二集裡,講述了許多數學家攻克難題的故事。比如求出圓周率,證明費馬大定律。

  有些數學難題可能窮盡數學家的一生也未必有答案,但這些數學家們仍然皓首窮經,孜孜以求。

  數學研究跟發明創造最大不同在於它的滯後性。很多數學難題被解答出來,被證明出來了,也未必就能對人類現在的生活能提供多大的幫助。

  這會讓數學家的工作看起來毫無意義和成就,尤其是在現在這樣一個求快求實的社會里。

  但數學並不是真的無用。很多數學的理論知識,往往要到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之後,才會被投入實際的應用中。

  假如沒有虛數,現代人就沒有描述電磁場,假如沒有數論,現代密碼學無從誕生。

  看完這集,我覺得數學家們真的是一群無名英雄。

  有些數學家可能努力了一生,都看不到用自己的理論製造出來的發明。

  也有些數學家甚至可能一生都沒有研究出成果來。

  但他們毫無怨言,就這樣默默地用自己的生命在為數學大廈添磚加瓦,默默地為人類更好的明天而奮鬥終身。

  看完這些數學家的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息。

  所以說我們要認真對待學習,這樣才對得起這些無名英雄吶!

  《被數學選中的人》紀錄片觀後感10

  這部紀錄片共四集,每一集約25分。在第一集中,它回顧了數學從起源到現在的發展歷史中、數學對人類文明的意義。

  為什麼總有一些人,在數次的失敗和前赴後繼的探索路上,一直在追尋著:數學是什麼?數學的工作是怎樣的?我們學數學到底有什麼用?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數學大概是我們生命中最抽象又最實用的一門學科。它帶給不同人的感受也大相逕庭。有的人甘之若飴,有的人恨之入骨。不管是喜歡還是討厭,當我們輕鬆的完成一次掃碼支付時,數學的見識與實用在此刻達到了完美統一,這才意識到數學是有價值的。從小學生都會的加減乘除到複雜到全世界只有幾個人能看懂的推理演算,從我們住的房子、用的手機、聽的音樂,到物理、化學、天文、氣象、經濟等,幾乎所有學科都是在數學的指導下實現和嚴謹的推演。然而總有一些人,他們對數學有著天生的敏感,始終被數學眷顧。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如此艱深抽象的數學才能孤傲地站立在科學的潮頭,這部專題片把他們稱為被“數學選中的人”。數學家說:數學的整個架構是人類在尋求萬物規律時人為定義出來的。數學愛好者、研究者說:“數學有控制力、性感、純粹、她的邏輯性很強,公式很美、比較浪漫的、給人安全感”。但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數學代表曲折、深奧、枯燥、絞盡腦汁,並屢屢束手無策。為什麼我們和這些對數學情有獨鍾的人感受如此不同呢?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數學是如何在人類世界誕生和發展的。

  《被數學選中的人》紀錄片觀後感11

  數學這種東西,我們看不見它,摸不著它,它卻滲透了我們的生活,指導著宇宙的萬物。它就是一張通行證,人類只有完全將它握在手中,才有可能開啟通向世界的真理和本質的門。如此看來,數學真是個既高大上,也又接地氣的強大工具。

  “發明、研究數學的人真是太偉大了!”我也想過要成為一個能夠像他們一樣“青史留名”的人,畢竟我認為我姑且也算至少半個“被數學選中的人”。不過,面對浩如煙海的難題,以及一大堆一聽就讓人恐懼的知識點:圓錐曲線,各種奇形怪狀的函式、各種向量、一堆強大卻總是不知道怎麼用的定理......我的頭都大了。可惡!想要成為青史留名的數學家實在是有難度。這些入門級的東西已經把我難住了。

  不過,在看《被數學選中的人》第四集時,我的疑惑和顧慮逐漸被解開,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所有人都要面臨數學的難度。可是我又想了想,又變得難受起來!好像在對數學研究作出傑出貢獻的人中,總有幾位像是“開掛”一般,和我們這種“凡人”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檔次。像尤拉,他13歲入讀巴塞爾大學,16歲就取得了碩士學位,1年產出800頁論文……這很明顯不是正常人啊喂!我的疑惑和顧慮不減反增。

  最後,我想清楚了。人家可是尤拉,我不是尤拉不是黎曼,不是牛頓,不是愛因斯坦......我何必要跟別人比?我做好自己不就得了?就像歷史的推進,它不是由某一位君王、某幾個人推動的,而是所有的人在一起推動的。數學的發展也一樣,它不是由幾個人推進的,而是由所有數學家、所有人對數學的熱情堆砌起來的!能在其中貢獻一份力,是我的榮幸,也是我的追求!

  所以,我將努力作出更大的貢獻。既然我已經走上這條路,那就一路走到天黑!我還是抱一點希望,希望自己可以"青史留名”。人總要有希望,萬一實現了呢?

  《被數學選中的人》紀錄片觀後感12

  數學是什麼?數學家的工作是什麼?數學教會了我們什麼?我一直感到疑惑,但看了《被數學選我中的人》後,心中的迷霧便慢慢散開了。

  數學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它雖抽象,卻十分有用,如果沒有它,我們連數東西都不能完成。數學是幾乎所有學科的基礎。

  數學是如此的重要,所以出現了一群專門與數學打交道的人。他們創造的數學成果,在我們普通人看來是那麼的深奧,晦澀難懂,甚至認為它們沒有什麼用。黎曼猜想、費爾馬猜想,哥德巴赫猜想…這一個個看似簡單卻極其深奧的東西就是他們的夥伴。為了證明它們,有些數學家們甚至不顧自己的生活,花費畢生精力,卻只為證明這小小的一行文字是對的。這些東西或許不會在當時展現出它的價值,也許是10年後,100年後,甚至更久,但他們願意把自己的畢生給獻數學,獻給社會,這是十分可敬的。

  沒有數學,就沒有科技,這是無法否認的。要想科技進步,就必須學好數學。數學不僅能讓我們生活得更好,還能帶給自己一份樂趣。

  被數學選中的人真的是被數學選中的嗎?我覺得不是。是熱愛與勤奮造就了他們。如果一個人只有極高的天賦,但沒有熱愛和努力,他也是無法成功的。正如《傷仲永》中的方仲永,雖有吟詩作賦的天賦,但因後天讓他淪落為一個普通人。但“沒有被選中的人”真的就學不好數學嗎?我想也不是的。數學之美是天然的純淨的,正如“eiπ+1=0”一樣美妙,將宇宙奧秘融到了如此短小的公式中。它引領著我們每個人,指引我們前進,讓我們在這宇宙當中散發出自己的點點星光。

  看我們現在的生活,高樓林立,高鐵四通八達,網路通向了千萬家,這都是數學帶來的。沒有它,我們就不能精細地測定樓房設計,計算機中也會失去0與1。

  所以,讓我們一起學數學,熱愛數學,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被數學選中的人》紀錄片觀後感13

  這部記錄片,能帶給你清晰的思路,從遠古結繩計數、到37000年前非洲南部出土的一塊狒狒的腓骨上面,清晰地呈現29倒V字型刻痕,再到公元前3000年4000年,人們記錄的兩個“5”,五隻羊和五頭牛的共性,把這個“5”抽象出來,這就有數字抽象的概念。到了3600年前萊茵德股本和莫斯科古本上記錄了80多個數學問題和解答。很多問題是和分麵包有關的,其中有一道題是如何讓10個人平分9片面包,也就是每個人怎麼拿到9/10片面包。古埃及人明顯已經熟練掌握了分數的運用。

  在梭草紙上,這道題的答案是9/10,等於2/3加1/5加1/30。實際的操作。將其中五片平均分為兩塊,正好十塊,每人拿一塊,把剩餘四片平均分成三塊兒,一共12小塊,每人再拿一塊,還剩兩小塊兒。

  把這兩小塊兒每塊再平均分成10小塊。這樣每個人又可以再拿一塊兒,正好平均分完。這樣切的話,每個人分得的麵包不但數量相等,連大小和塊數也是一樣的。在中國的記載中,公元前1000年左右,商高與周公對答,勾廣三股修四進於五。這裡的溝就是小腿骨,是大腿,這是古人從自身身體上發現並引申出的直角三角形中的兩條直角邊,如果勾股定理大概是由於人們在丈量土地和建造房屋時,要經常計算直角三角形的邊長而創造的。到了後來為了建造房子需要算面積,發明了幾何;為了量天測地,又發明了三角;為了計算天體運動,人類就發明了微積分。為了描述自然界的一些現象,人類又發明出了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強有力的工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