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英雄的觀後感(精選8篇)

平凡英雄的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平凡英雄的觀後感(精選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平凡英雄的觀後感1

  隨著時間的推移,疫情防控狙擊戰已進入“白熱化”,已到了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攻堅時期。在這事關全民健康的關鍵時期,黨員幹部更要秉持著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在戰“疫”中身做表率、迎難而上、共克時艱,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凝聚群防群治群控的強大力量,共築“鋼鐵長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

  吹響“集結號”,黨員應衝鋒在前“打頭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農曆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對防控疫情再次吹響“集結號”。面對日益嚴峻的防控形勢,廣大黨員更應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找準站位、立足崗位,依託自身優勢,衝鋒在前,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實現擔當作為的試金石和磨刀石,將黨員這面“旗幟”飄揚在戰“疫”的最前線,為後來者立好“標杆”、樹好“燈塔”。

  立下“軍令狀”,黨員應責任上肩“勇逆行”。84歲高齡、一往無前的鐘南山院士,堅持與時間賽跑、實現人生價值的張定宇院長,“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的“硬核”主任張文宏以及一份份“請戰書”,無數黨員放棄春節團聚和休假,主動請纓,奔赴抗疫一線,勇當“逆行者”,得到人民群眾肯定。但這不是讚賞,本是應該。入黨時的錚錚誓言就是早已立下的“軍令狀”,明確了在黨和人民的危難時刻要隨時隨地挺身而出、衝鋒陷陣。廣大黨員要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強化作風建設,提升業務水平,當好防控疫情的“多面手”“百事通”,讓黨徽始終在“逆行”隊伍中閃耀。

  共築“隔離牆”,黨員應團結群眾“聚人心”。疫情防控沒有“局外人”“旁觀者”,防控疫情戰役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事關社會大局穩定。無論是聯防聯控還是輿論引導,無論是供給保障還是交通運輸,都需要充足的人員力量。廣大黨員要強化領頭雁、主心骨的角色意識,始終堅持引導群眾、發動群眾,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讓9000多萬黨員的堅韌初心帶動14億人民釋放無窮能量,共築病毒無法翻越的“隔離牆”,共同打贏打勝這場沒有硝煙戰“疫”。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1998年抗洪搶險、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抗震救災以及此次疫情防控狙擊戰,無數的黨員用行動,甚至生命在保護國家和人民中詮釋著黨員的初心使命。也正是如此,我們的黨和國家能夠在一次次的“考驗”中站穩腳跟、不動如山。在向他們致敬的同時,更要對標看齊,始終高舉黨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心、同舟共濟,以必勝的決心,早日打贏疫情阻擊戰。

  平凡英雄的觀後感2

  她們舒展開潔白的花瓣,就要把病痛的人們擁進懷中 !她們舒展開潔白的花瓣,就要把肆虐的病毒狙擊殆盡 !

  看不到你美麗的臉龐,卻看到了你動人的雙眼;看不到你熟悉的面孔,卻看到了你忙碌的身影。在疫情面前,你穿起了沉甸甸的防護服,成為了人們口中的逆行者。

  就在2020年年初,疫情闖進了我們的生活,病毒從武漢四面八方擴散,善良的你站了出來,你的名字就傳入了我們的耳中——抗擊非典的功臣“鍾南山”。你瞬間成為了我們眼中的希望,但擔任重複的您也變得如此疲憊,臉上留下了口罩的勒痕。穿上防護服的你們是更加的楚楚動人,你們在看不到硝煙的戰場上挽回了一個個生命,我知道你們也有妻子兒女,也有父母朋友,但你們選擇了披上這件神聖的白衣,擔負起了重大的責任。

  你們身穿白衣,搶救著病人,宛如一個個戰士奔赴沙場。不顧家人的反對,獨自前往武漢支援,你們摁下的手印在白紙上顯得格外耀眼。面對疫情,你們英勇無畏,春節期間仍在與死神爭搶著人,全心全意的投入到這場戰爭中,心甘情願地抵擋的病毒。正是有著你們這群白衣天使,讓我更加的相信這場戰爭我們能贏。你們看著一天天增長的人數,默默地流下了眼淚;看著漸漸康復的病人,笑得合不攏嘴。

  哪有什麼風平浪靜,只是有人為我們承受著這一切。雖然疫情來勢洶洶,但你們的努力讓我堅信我們一定能挺過去。正是有著你們這一群在疫情面前美麗的先鋒,我們才能讓病毒停止前進的腳步,安心的走在大街上,摘下口罩,呼吸著新鮮空氣,享受著你們贏來的這一切。

  平凡英雄的觀後感3

  “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2020年我們迎來了首個不速之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自1月23日武漢封城起,一場沒有硝煙的抗疫之戰打響了。

  為眾人抱薪者,必為眾人所銘記。鍾南山院士,是疫情中的逆行者。它不僅僅是戰士,更是勇士。2003年廣東“非典”蔓延的那一刻,鍾南山院士向省衛生廳請纓:“請把最危重的非典病人往我們這裡送。”時隔17年,這位在危險來臨時不退縮,依舊義無反顧地奔赴在第一線的老院士已經84歲了。當防空警報拉響的那一刻,他仍舊選擇出征,與命運進行搏鬥。高齡的他卻有著更高尚的自我奉獻精神。

  李文亮——“疫情的吹哨人”,2月7日凌晨,因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是他,敢於面對疫情的來臨,不屑於逃避,為抗擊疫情拉響警報。這位慷慨善良的人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偉大的科學事業,不畏懼困難,奉獻了自己。

  一位95後的醫生接到上級的任務,二話不說,說服父母,立即出發,風雨無阻,克服了重重困難:兩次走過長江大橋,騎行四天三晚300多公里,才到達了前線,這就是使命與擔當。疫情雖阻礙了交通,卻無法阻止那一顆顆跳動著的充滿活力的心。是他們這一類人,讓人人恐懼的疫情充滿了人間盛情。

  “一個真正的愛國主義者,用不著等待什麼特殊機會,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表現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同是醫生,有人自覺留守,主動隔離;有人趁機逃脫,幸災樂禍。悲觀者看到了問題,而往往只有樂觀者才會去解決問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身邊各個醫院都會有前去武漢支援的志願者,他們不退縮,知其不可而為之,只因心中對祖國那份深沉的掛念。那群白衣天使,臨危受命,重整旗鼓,踏上那條滿是荊棘泥濘的征程,他們願舍小家為大家。

  直至3月20日,那增長趨勢猛然如虎的疫情已經慢慢地被我們控制了。這離不開我們共同的努力,更離不開這日益強大的祖國。我們作為當代的青年,經過這場來勢兇猛的疫情,應加倍努力,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肩負起屬於自己的責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更應該懂得,只有國家強大了,我們的生活才會有所保障。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我們應該對自己的祖國心存敬意,心存感激。

  望著窗外那墨色濡染的天空,我的心裡泛起點點漣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如果我們失去了自己的那份責任,那麼,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疫情當前,向那些擔起責任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人致敬!

  平凡英雄的觀後感4

  生死之間盡顯英雄本色。

  當災難來臨的時候,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畫面讓我們流淚,一句句情深意重的鼓勵讓我們感動!

  有救死扶傷的醫護人員、舍小家為大家的醫療人員、有千萬顆牽掛於心的普通老百姓、有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的各界人士……最令人感動的,則是在災難來臨的時候,不顧自身安危,還要解救別人的受難者。

  “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84歲的鐘南山爺爺讓大家不要去武漢,自己卻義無反顧地去武漢前線。

  除夕夜,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隊員劉麗隨隊支援武漢。當天她準備去外地看女兒,在機場經過了安檢被緊急召回後,當晚就登上了去武漢的飛機。出發之際她對女兒有些愧疚“本來答應了陪女兒買菸花,但卻不能了。”

  90後護士出征武漢。媽媽送別,強忍淚水,車子開走才崩潰大哭。

  四川自貢市委書記為首批出徵醫護人員送行、現場鼓勵隊員,幾度哽咽,說出的話讓人淚目。

  避免交叉感染,女護士剃光了頭髮。

  幾天連軸高強度工作後,女護士的臉上佈滿了勒痕。

  得知同行好友感染病危,他泣不成聲,好友倒下了,病人還得救。

  醫療隊出征感人畫面。滿屏都是淚目。病魔無情,人間卻有大愛。在武漢這座生病的城市,每天都發生感動人心的小故事。

  人們在疫情時期的種種表現:頑強求生、奮力救人、奉獻愛心。無論是逆者們,還是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普通的人民老百姓,在疫情面前表現出來的都是中國人的偉大精神。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責任。困難一起扛,共分擔才更堅強,風雨中凝聚民族的力量。

  加油武漢!加油中國!戰疫情我們在行動!

  平凡英雄的觀後感5

  在你溫暖的眼神裡,看不到一絲恐懼;你的身影雖已疲憊,卻依然昂首挺立。你,可能是一名黨員、一名醫生,也可能是一名普通百姓,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你絲毫沒有退縮,而是選擇了擔當與大愛,這一切,都是為了親人早日實現團聚。非常時刻,心中話語萬千,願你“疫”路平安。

  你,“疫”諾千金,堅守初心使命。從誕生之日起,你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寫在自己的旗幟上,這是你的初心和使命,多少年來,為了讓初心永葆、使命永續,你艱苦卓絕地探索、昂首挺胸地走過。這一次,無情的瘟神肆虐人間,你第一時間發出了最為響亮的聲音: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你總是能夠在極端困境中發展壯大,在瀕臨絕境中突出重圍,在困頓逆境中毅然奮起,因為你曾對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許下諾言併為之拋灑熱血。你有一個火紅的名字:中國共產黨。

  你,“疫”馬當先,扛起責任擔當。當你鄭重地舉起右拳,說出那只有幾十字的誓詞時,你就知道,要用幾十年的時間為之付出與奮鬥。你來自於人民群眾,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永恆宗旨;你成長於華夏大地,把“做一名優秀的中華兒女”當成自己的不懈追求。社群街道、村居路口、工廠企業,或許你正耐心地勸導群眾,或許你正加班加點趕製防護服,又或許你在執勤路上來回踱步,哪裡有群眾,哪裡就有你奔走忙碌的身影;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有你鏗鏘有力的腳步。平日裡,你是模範;戰場上,你是先鋒。你有一個熾熱的名字:共產黨員。

  你,“疫”往無前,書寫大愛無疆。還記得在那個除夕之夜,本應是闔家團聚的美好夜晚,我卻在醫院、在機場看到了你。你說你不孤單,因為有千千萬萬的戰友和你在一起。一場武漢“會師”讓你們從陌生到相識,成為黑暗夜裡最美的“逆行者”。你為人子女,也為人父母,但醫者仁心,仁者愛人,你選擇了在一線抗擊病魔,在陣前身先士卒。看到你因長期佩戴護目鏡而滿臉勒痕的時候,看到你拖著疲憊的身體蹲靠在角落的時候,看到你因過度疲勞而倒下的時候,我們知道,是你,用大愛與堅守撐起了整個民族的希望。你有一個溫暖的名字:白衣天使。

  你,“疫”呼百應,築起意志長城。在這場疫情中,你是受害者,也是戰鬥者,這個不尋常的春節,你用多種方式展現了參與一場人民戰爭的無畏與奉獻。任何艱難險阻都擋不住你前進的步伐,因為你懂得團結,懂得如何掌握自己的命運,懂得頑強的意志可以讓你戰勝一切。瘟疫無情人有情,無數個你相互支撐,築起了萬里長城。那個站在自家店鋪門前為群眾免費發放口罩的人,是你;那個為勸返外來車輛而倒下“碰瓷”的人,是你;那個走進派出所放下善款轉身就走的人,是你;還有那個與鄰里共同豪邁地唱起國歌的人,也是你。你有一個永恆的名字:百姓。

  大家都說,2020年註定是浪漫的,而你為這份浪漫增添了許多感動與難忘。你,你們,共同守護著廣袤的神州大地,護佑著一方生於斯長於斯的人民,心中話兒自然要說與你知。

  平凡英雄的觀後感6

  “我身後都是老百姓,我要守護我必須要守護的人。”這是江西省安義縣新民鄉向家坪社群黨支部書記何致忠在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中經常掛在嘴邊、願意跟人分享的話。這句簡單而樸素的話道出了他作為黨員的'初心和使命,顯現了他在危難時刻和急難險重面前的責任和擔當。何致忠作為千千萬萬抗擊疫情黨員幹部當中的一員,他在抗疫路上的點點滴滴,可以從“一日三餐”中窺探出奧秘。

  一個饅頭,一碗稀飯,是他抗疫路上的“必需品”。疫情發生以來,他一直選擇了吃住在社群,他一天的早餐就是一個饅頭加一碗稀飯,十分簡單。快速吃完早餐後,他就前往社群內為居民張貼宣傳單,仔細核對湖北入贛返鄉人員的資訊、收集返鄉人員的體溫記錄。由於他只有一隻手臂,當鄉里領導考慮到他身體情況,想把他安排到二線去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時,何致忠堅定地說道:“如今疫情形勢如此嚴峻,儘管我身體殘疾,但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必須義不容辭地奮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這是我的責任和義務。”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雖然疫情防控工作很累很苦,但他從未因這點累而抱怨,因為他的心裡已經紮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信仰、對社群居民愛大於天的感情。他的奉獻付出只是廣大黨員幹部在疫情一線的一個縮影,正是這些黨員幹部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讓黨員本色在戰役火線越擦越亮,讓黨徽底色在疫情防控一線熠熠生輝!

  一碗蛋炒飯,一勺豆腐湯,是抗疫路上的“營養品”。上午排查工作忙完後,他就匆匆忙忙到家給自己做了個蛋炒飯,又做了豆腐湯。他常說,這個搭配是最有營養,最養生的。吃完午飯,他又做起了“配送員”。“何書記,給我帶點幾斤肉,回來給你錢”“何老闆,給我帶條魚回來”……“收到,晚上我就給你買過來,明天給你們送過去”,他答應道。每天下午4點去買菜,5點左右去送菜,晚上還要守夜班,有時候睡眠不足4—5個小時,可他依然樂此不彼。他說,“以前服務大家總覺得累、覺得苦,但現在覺得很快樂、很開心、很光榮。”社群居民都說:“我們書記雖然是獨臂,但是他是我們的主心骨,有他衝在前面,我們就有信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黨員幹部在疫情一線詮釋了入黨時的錚錚誓言,用行動撐起了戰勝病魔的全民信心。

  一碗泡麵,一根火腿腸,是抗疫路上的“奢侈品”。忙到晚上8點,才把社群群眾需要的東西給準備好。又想起了要對返漢人員進行測量體溫,又急忙跑去了給他們測量體溫並記錄。雖然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戴口罩、測體溫、勸返群眾”,要經過無數次的反覆的核查,但他從不馬虎,堅持做到一絲不苟。忙碌完,在晚上一碗泡麵加一根火腿腸就是“美味”,就是抗疫路上的“奢侈品”。對他來說最幸福的就是在帳篷裡和親人影片對話,在街道社群為居民採購就是日常……親人朋友常叫他多休息,他卻說道:“疫情當前,我必須衝在一線,報答國家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懷。”人們常說,這世界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這場只許勝利的戰役中,哪裡有疫情、險情,哪裡最困難、最艱苦,哪裡就有黨員幹部的身影。他們默默堅守最前線,用實際行動踐行“守初心、擔使命、戰疫情、保平安”的神聖職責!

  平凡英雄的觀後感7

  風華為人傑,巾幗逞英豪。2020年的即將來臨的三八婦女節,是第110個國際勞動婦女節、我國第97個婦女節。與往年不同之處,在疫情防控戰疫場上巾幗不讓鬚眉,到處閃現著“巾幗身影”,凝聚著“巾幗智慧”、貢獻著“巾幗力量”,綻放著“巾幗芳華”,這一刻她們點亮了“巾幗底色”。

  每一場特殊戰鬥,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戰士;每一次生死搏鬥,都會湧現一批無畏的勇士。被口罩勒到深痕的臉頰,被汗水浸到泛白的雙手,被防護服包裹束縛著的笨重身軀……一切的痕跡,是你們逆行與病魔抗爭的最美樣子。

  我們要向你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風雨兼程守候在每一個防疫站點,感謝你們叩響一戶戶房門摸排勸導,感謝你們剪短了長髮只為救助更多患者,感謝你們身兼數職為隔離群眾送上暖心服務,感謝你們在疫情肆虐之時,不懼生死,勇敢奔向抗疫前沿,感謝你們的家人、親友給予的傾情支援。我們想對你們說一聲:姐妹們,你們辛苦了!我們為有你們這樣挺身而出,英勇奮鬥的“巾幗英雄”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你們是堅守者——武漢封城,當地的居民堅守他們的家園,不讓病毒外傳,始終堅守著病毒傳染的最後一道防線。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背後為你默默堅守, 醫護工作者星夜兼程,白衣戰袍,投身無聲戰場;建設者晝夜施工,血肉之軀,展示中國力量;還有無數外賣小哥、快遞員、環衛工人們逆風而行,堅守崗位。這就是萬眾一心的中國精神與力量!她們都是平凡英雄,為了我們不斷前進!

  平凡英雄的觀後感8

  看完第一個感受,沒有太大的感受。個人感覺沒有一個特別突出的點,令我印象深刻。

  影片中,開頭哈尼克孜跟一群孩子擱那轉圈圈,畫面美好。後面張一山飾演的那名醫生在車裡的那段表演有點感觸。還有最後,點明主旨“平凡英雄”有印象。真的,沒有小紅書中說的如此之感人,淚流滿面的。然後想說這部影片的道具特效挺逼真的,那斷臂,傷口,縫合血管都讓人有些不適(有些人晚上不建議觀看)劇情有些會令人吐槽,原本放著很大聲的動畫片,下一秒就是那大爺大媽的演奏聲。

  當然,此影片也有好的部分。

  演員演技都過關的(在我看來)像那個哥哥,並沒有網上說的那麼不堪。李冰冰的演技真的不用說,影響最深刻的是那個小男孩,一雙大眼睛,淚汪汪的,看著就令人心疼。

  《平凡英雄》結尾處林立(馮紹峰飾演)對哥哥說的一段話,也算是照應影名吧。開頭,不知道發現沒,小男孩演的那個樹,樹枝掉了,後面又給安上了,是不是就暗示著小男孩手術的成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