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工作者先進事蹟材料

農業工作者先進事蹟材料

  一、事蹟材料的構成部分

  事蹟材料由標題,前言,正文,結尾,l落款五部分組成。

  標題

  通常有兩種形式。單行標題,即“關於+先進物件的名稱+先進事蹟的主要內容(材料用途)+文種”。如,《關於評選×××黨支部為市十佳黨支部的事蹟材料》;雙行標題,採用正題和副題形式,正題高度概括文章的主旨,副題標明先進物件。如,《一心為鄉親傾力築和諧——×××先進事蹟材料》

  前言

  開門見山地對先進物件進行介紹。前言有三種寫法:簡介式、概括式、引題式。簡介式即用簡潔明瞭的語言交代典型人物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職務以及所獲的榮譽和稱號。概括式即概括典型的突出之處和先進事蹟。引題式是透過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或群眾對先進物件的評價引出先進物件和主題。上報的材料可採用簡介式,而登於報刊的材料則較多采用概括式和引題式。

  主體

  事蹟材料主體的寫作以事蹟為主要內容,寫出先進單位或人物的工作經歷、工作事蹟及取得的成績。為了達到寫作目的,還要具體到典型事例、典型言論、典型行為、典型思想動機、典型精神品格和道德風尚以及獲得的榮譽稱號。在結構上可採取橫式結構或縱式結構。橫式結構按照材料的不同性質進行安排,縱式結構則以時間的前後或事物的發展規律為序。

  結尾

  結尾又稱結語,此部分可進一步概括文章主旨;或表示先進人物或單位的努力方向和決心;或以所獲榮譽、成就顯示其先進性;或引用群眾的評價、領導的表揚;或號召向先進人物或單位學習。結尾要簡潔、凝練、意盡言止,切忌畫蛇添足。實際運用中,在會議發言的事蹟材料應當有個結尾,不能收束太快。以書面文章發表的事蹟材料結尾可寫可不寫。

  落款

  一般在材料正文的右下方註明單位名稱、寫作日期和加蓋公章。

  二、農業工作者先進事蹟材料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要用到事蹟的地方還是很多的,事蹟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那麼事蹟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農業工作者先進事蹟材料,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農業工作者先進事蹟材料1

  xxx,旱地農業與作物抗旱生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共黨員。1933年1月19日生於xx龍口市。1954年畢業於xx農學院農學系,1962年獲前蘇聯科學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副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長。現為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位委員會副主席,陝西省決策諮詢委員會顧問,水利部科技委員會顧問,國家節水灌溉楊凌工程中心顧問,中國水利學會名譽理事,中國植物生理學會榮譽會員,陝西省水土保持學會名譽理事長,《Pedosphere》、《乾旱地區農業研究》雜誌名譽主編,《應用生態學報》、《水土保持學報》、《中國水土保持》、《沙棘》等雜誌顧問,《生態學報》、《中國農業科學》、《西北植物學報》、《災害學》、《地理科學與環境學報》、《中國生態農業學報》、《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等雜誌編委,以及中國工程院農業、輕紡、環境學部常委。同時任河南大學、xx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等高校兼職教授。曾任九屆全國人大代表。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長期從事植物抗旱生理及旱地農業與節水農業研究,曾主持國家,省(部)及國際合作課題多項,在旱地農業生理生態基礎,提高半乾旱地區農田降水利用效率的綜合途徑,有限灌溉水高效利用的理論與技術等方面做了系統的工作。他從植物需水與半乾旱地區農業水環境之間的關係出發,提出了作物對多變低水環境適應性的科學概念,證實多種作物一定生育階段適度水分虧缺可產生生長、生理和產量形成上的補償效應,節水與增產目標可以同時實現,為推行節水農業提供了有力根據。現致力於植物整體抗旱性、節水農業生物學和我國以黃土高原為中心的半乾旱地區農業發展戰略方面的研究。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科技進步獎9項,主編專著4部,發表學術論文240餘篇,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20餘名,1988年獲中國科學院竺可楨野外科學工作獎,1991年被授予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2001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農業工作者先進事蹟材料2

  20多年始終奮戰在農業第一線,紮根大地、辛勤耕耘,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自己的情懷和夢想,為了大地豐收,甘願用汗水熱灑沃土。

  一、為了農業豐收辛勤耕耘

  xxxx年,××,畢業於××農業學校,被分配到自然條件較艱苦偏僻的日光農技站工作,作為一名基層農技員,看到生產技術落後、糧食產量偏低,自己暗下決心,要把自己所學的農業新知識技術傳授給農民,引導鄉親們學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

  日光鄉是個半山區鄉鎮,人少田多,大多數數屬於山高水冷的冷漿田,深泥田,單產不高,1990年在縣局業務部門指導下,在糧專資金帶動下,改造中低產深泥田、推廣壟畦栽培技術,在中低產田改造中,堅持和農民同吃、同注同勞動,白天抓示範,晚上搞培訓,在技術操作上,從嚴把好整畦、播種、栽插和施肥關,透過推廣優良品種,使昔日中低產田畝產不足400斤提高到平均畝產600斤,技術推廣專案實施取得較好效益;xxxx年,為了推廣水稻“兩秧”,作為一項新技術,在全鄉推廣我主動請纓,在鄉培訓班上,怕群眾不成功、受損失,我向鄉領導和村幹部、群眾鄭重承諾,如果技術不成功,我願拿出兩個月工資來賠償群眾種子損失,並下到村組搞培訓,觀看“兩秧”音響資料,對技術要點、難點進行諮詢解答,全鄉當年推廣早稻兩秧XX畝,佔早稻80%,技術推廣提高了糧食單產,政府認可,群眾滿意,97年被評為鄉優秀共產黨員。

  二、發展特色農業增加群眾收入

  日光育種區,有的農戶為了眼前利益,私自育種現象嚴重,我作為一名農技人員,為了育種產業發展,及時和農民們進行溝通,與縣種子部門一起,簽訂育種收購合同;全面禁止了私自育種現象,及時做好了政府的參謀。育種面積由原來XX畝擴大到4000畝,當年育種大豐收,種子價格也賣得很適中,讓農民們得到了實惠。育種、油菜的栽培配套模式,過去多屬於白菜型油菜品種,單產不高,1998年,全面推廣“甘藍型”雙低油菜新品種,提高了產量和油質。油菜生產獲得了拾金花獎”。

  三、實施科技專案帶動全鎮農業發展

  XX年,在局指導下,抓好了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被市農業局評為先進個人,XX年至今,在縣局安排下,在石橋鎮萬畝水稻高產栽培;石橋鎮綠色大米生產基地;石橋鎮萬畝水稻病蟲害綜防,在這些專案實施中,我能積極參與,專案實施取消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深受盛市、縣領導的考察好評。

  四、任勞任怨積極開展技術服務

  大力開展送技術到村,技術指導到田間,以促進糧食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為工作目標。經常下到村組開展測土配方施取土,全鎮取土樣品90個,對於XX年冰凍災害,舉辦培訓班下村指導果農災後進行補救,剪枝、施肥;及時發放技術資料到村組。本著“實際、實用、實效”原則,給群眾面對面講解防凍技術,推廣有機肥、綠色水稻栽培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化工除草、病蟲害綜防技術,農藥施用技術。根據不同農事季節,不定期下村解答農戶農業生產中的疑難問題。在XX年工作中,全鎮災後生產補救,香蔥栽培種植,農業汙染源調查都取了較好的成績。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二十多年的農技推廣,無私奉獻精神,受到縣鎮領導好評,群眾滿意,XX年被局評為農業工作先進個人,XX年被評為××縣勞動模範。

  農業工作者先進事蹟材料3

  章勝同志作為農業市場資訊工作人員,切實以提高資訊質量為中心,認真做好農業資料的整理,為領導提供優質服務作為工作思路,本著優質高效、勇於創新的精神,積極做好農業市場資訊工作,圓滿完成了農業部、省、市業務主管部門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由於工作成績突出,該同志多次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表彰。

  一、深入一線調研,確保資訊真實可靠

  掌握農業生產第一手資料對做好農業市場資訊工作至關重要。該同志常年深入農業生產一線進行調查研究,力求做到資訊來源準確、可靠。

  一是在全縣每個鄉鎮都安排基點村和物價採集點作為農業資訊採集點。把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村作為農業資訊調查基點村開展農業市場資訊調查工作;在經濟活動的中心都設立了價格採集調查點,定期採集價格資訊(在每個月的5、12日及20、26日為物價收集時間;13、27日為資料核實填報時間),按時上報各項資訊,同時還與縣物價局、統計局的聯絡,多方位瞭解情況,拓寬資訊採集渠道,以提高資訊的深廣度和準確度。

  二是加強農業資訊核實工作。在每個資訊上報前,他都要深入到各個資訊點進行調查訪問,同時到重點鄉鎮、村進行取樣,認真核實;物價報表上報前還與各鄉鎮基點村調查員、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進行溝通,與各企業、市場物價調查員進行核實,力求準確反映實情。每年在農作物成熟後、收穫前進入到各鄉鎮開展農作物測產工作(4月下旬-5月中旬進行油菜、小麥測產;9月上中旬開展一季稻測產;9月20日左右進行棉花測產),同時邀請統計的工作人員參加。

  三是抓好對鄉鎮的農業市場資訊調查的指導、提醒和督促工作。及時提醒各鄉鎮準時上報農業資訊資料,要求各鄉鎮配合縣農業局做好農業市場資訊工作,有效保證了農業資訊準確性、及時性、連續性和可比性。

  二、搞好農業市場資訊資源的開發利用

  該同志及時上報農業市場調查資訊的同時,還根據農時進行整理分析、提出建議,報局負責人和分管領導手中,為全縣制定農業生產計劃、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提供決策依據。同時與該市氣象局緊密協作,做好農業氣象資訊服務活動,每年春耕、三夏和秋收秋種等農忙季節都定期釋出氣象資訊,免費為廣大農民朋友提供氣象預警服務。該同志還將下基層調研收集的材料進行充分的整理開發,每年都要在市、縣級媒體和內部資訊上刊登農業市場分析、資訊和新聞報道40餘條(篇)、釋出農業氣象資訊100餘條,既服務了群眾,又使領導充分認識到農業市場資訊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上給予大力支援,使農業統計工作得以延續和順利地開展。

  積極推廣應用農業物聯網技術,力爭實現精確感知、精準操作、精細管理,促進農產品產量增加、投入品減少、勞動力消耗減少、成本降低、品質提高、價格提升,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三、積極配合,確保全省市場資訊填報系統正常執行

  農業資訊採集系統是市場與經濟資訊司於20xx年開始全面啟用。通過幾年來的執行、操作,填報系統也在逐漸完善,讓調查員經歷了“陌生-瞭解-熟練”的循序漸進過程,該同志是全國率先熟練掌握填報軟體的人員之一。他自己熟悉軟體填報後,還積極幫助兄弟省、市、縣的工作人員解決各種難題,工作能力與熱情得到全國各地統計人員的一致讚許。尤其是在農村經濟分縣資料填報過程中,由於資料量大,填報時間集中,往往存在一些無法預測的困難與問題,為了減少或避免出現錯誤,

  一是積極協調,保證資料真實、可靠(採用統計局統計年報數),具備連續性、可比性。

  二是精心維護填報系統,為了保證填報系統正常執行、有效控制資料質量和填報質量,便於發現和糾正錯誤,該同志積極協助管理全省的填報系統,確保填報系統中出現的問題解決在基層,保證了我省農業統計物價工作始終排在全國前列。

  三是反覆稽核,每次填報資料後,認真核對每組資料,發現有誤填、誤報資料後及時駁回,並簡訊、電話通知調查員進行修正,確保無誤後再進行提交、上報。

  四、積極開展農業技術示範和推廣工作

  該同志始終堅持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的宗旨,以積極推廣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為中心,認真地為“三農”做服務:

  一是積極實施農作物良種補貼專案。每年都制定詳盡方案,開展新聞宣傳、技術指導、專案管理等,組織農業專業人員進行種植面積核實工作,切實做到應補盡補。積極引導、鼓勵廣大農民種植優良農作物品種,累計推廣優質農作物良種面積300餘萬畝次;

  二是實施農業科技特派員制度。負責制定全縣農業科技特派員工作實施方案、選聘技術人員、專案管理等,為加快農業科技的推廣與應用,農業經濟發展提供技術保障。先後選聘了800名農業科技特派員進村入企,引進、示範、推廣新品種、新技術360餘項,為農業節本增效近2.5億元;

  三是開展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專案。開展技術培訓、指導無公害蔬菜基地菜農的生產200餘場次,促進無公害蔬菜基地的建設,增加菜農的收入。全縣無公害蔬菜基地2.5萬餘畝,每年生產無公害蔬菜近10萬公斤,豐富了市民菜籃子;

  四是組織實施油菜高產建立示範專案。聯絡多個鄉鎮開展油菜生產技術指導、培訓工作,部級萬畝示範片建設穩定在1.1萬畝以上,雙低油菜良種應用率達100%、平均單產180公斤,畝均效益高出全縣平均水平20%以上;

  五是開展水稻產業提升行動。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建立核心示範區,推廣優質品種、高產栽培、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配套技術,培育了水稻種植大戶200餘戶;

  六是參加測土配方施肥專案。負責開展技術培訓與指導、資料彙總上報及專案總結等。開展現場土樣採集、農戶調查、作物營養分析為主的技術培訓,制定作物施肥配方,免費為全縣8萬農戶提供技術服務;全縣推廣面積200萬畝次,配方肥應用100餘萬畝次,節本增效2500餘萬元;

  七是積極開展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活動。負責制定方案、日常管理和開展科技服務活動,先後共安排了2萬餘名(次)農業科技人員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民提供技術諮詢和服務,推進全縣農業科技技術推廣與應用。

  該同志對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積極上進,認真負責,從不計個人得失,與同事相處和睦,給人們的印象是一個沉著、穩重、能幹的好職工。

  農業工作者先進事蹟材料4

  本人從業28年來,在各級領導及業務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同事們的大力協同下,堅持植根“三農”,服務“三農”,始終以做好農業實用技術推廣為已任,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多年來的主要工作情況如下:

  一、突出“新”字

  技術的革新日新月異,農業技術也不例外,農業生產上無論產量和品質要取得新突破,離不開新品種的推廣及新技術的應用,而肩負新技術推廣使命的就是我們這些農技員。早些時候,由於抗蟲棉的大力推廣應用,為廣大農戶節約的大量的種植成本,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近年來,由於冬小麥節水省肥優質高產技術、玉米密植高產全程機械化生產等技術的推廣,使當地糧食生產的產量和品質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自本人從事該項工作以來,每年承擔的新技術推廣專案都在兩個以上,至今推廣專案50餘項,得到了當地農戶及單位領導的認可。

  為了更好完成推廣任務,我還不斷地加強自身的'能力提升,除了每年按照上級要求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技術人員能力提升培訓課程外,還時刻注意加強農業技術理論學習,不斷地從相關的學術刊物和網路媒體及農技推廣平臺上汲取營養,尋找材料,進一步加強自我的技術素質,用新技術新知識武裝自己頭腦,以滿足現實生產需要,更好服務農業。

  二、抓住“早”字

  農技推廣講究的是時效性,技術推廣只有做到“早”安排,“早”佈局,才能實現不違農時,事半功倍。多年來,為了指導好當地的農業生產,我在每個生產季,都要做到開始有計劃,季末有總結。而產前技術培訓是每年的必修課,無論是親自上陣還是聘請專家,都保證在生產季節來臨之前安排操作到位,讓農戶在每個生產環節都做到心裡有底,胸中有數,確保農戶在生產上有新技術的護航,避免出現任何疏漏,保證了農業生產有序,發展健康。透過進村入戶,深入生產一線,以技術指導、培訓、諮詢、示範引導等方式,每年服務新型職業農民、科技示範戶及普通農戶數以百計;發放農業技術明白紙4000餘份,培訓農民千人以上。

  三、做到“勤”字

  業精於勤,要把業務做得更好更精,與時刻不間斷的勤奮努力分不開。多年來在生產第一線,我始終如一的把農技推廣工作放在首位勤於作為。首先,在新的作物品種實驗示範上,堅持親力親為,切實掌握第一手資料,既方便推廣,更具說服力度。參加工作至今,累計做出的實驗示範作物品種上百,推廣應用三十餘個,有多個品種成為了當地當家品種,給廣大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自從全國基層農技推廣補助專案在我縣實施一來,我對所聯絡的科技示範戶,堅持每月至少兩次走訪,每年不低於30次。在包保戶生產上遇到實際問題時,保證隨叫隨到,能當場解決的馬上解決,不能解決的儘快解決。透過我的不懈努力,我所包保的示範戶在當地種地技術拔尖,真正成為了當地的生產標杆。就在去年6個示範戶有一戶被評為市級農業示範主體,一戶被評為縣級農業示範主體,對周邊的普通農戶起到了更好地輻射帶動作用,對農業新技術由點到面的推廣起到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

  四、立足“實”字

  實幹興邦,空談誤國。要把工作幹出成效,都離不開腳踏實地的真抓實幹。近5年來,依託中國農技推廣這個平臺,大力推廣適應農村的多項實用技術,始終如一地圍繞“三農”做好服務,近年來主要承擔的農技推廣專案諸如:優質高產小麥氮肥延後施用技術、小麥精少量機械化播種技術、玉米延後收穫高產技術、常規農作物中微量元素施用技術、冬小麥節水省肥優質高產技術、玉米植高產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等,均得到了很好的普及了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20年度立足本地農業生產需要,開展新技術實驗示範5個,示範面積5萬餘畝,全面推行“農技部門+科技示範戶+輻射帶動戶”等模式,首先透過主推小麥赤黴病綜合防控技術,使全鎮17萬畝小麥每畝增產50斤,增收850萬元以上;其次主推夏玉米精晚收高產栽培技術,全鎮12萬畝玉米,增產360萬斤,增收近400萬元;而黃淮海夏大豆麥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種技術推廣和應用,使全鎮5萬畝大豆增收300餘萬元。全國基層農技推廣補助專案的實施,較大地提高了當地農民的農業經濟效益,成為了得民心,惠民意的工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勝利召開,給我們新中國現代化建設擘畫出了一張美好藍圖,剛剛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更給我們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注入一股新動力。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業人,一定要堅決響應黨的號召,克服自身的缺點與不足,發揮自已的優點與長處,以高昂的鬥志,百倍的努力,為我地的農業生產獻出一份綿薄之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