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5篇)

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1

  從2011年版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下文稱為舊課標)到2022年版藝術課程標準(下文稱為新課標)的印發,本文嘗試窺得一些“具體改變”的線索。

  一、新課標更加註重學科橫向連線,學段縱向連線

  相比舊課標而言,新課標加強學科橫向連線,以音樂和美術為主線,多學科融合為輔線,在學習任務群中培養學生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擴寬學生學習知識的廣度;加強學段縱向連線,新課標的學段劃分更符合學生的基礎,加強學段之間的連線,尤其在第四學段選修課程中,與高中模組課程產生了一定的連線關係,增強了學生深度學習的能力。

  二、新課標更好的搭建學科持續理解的支架

  (一)從藝術實踐來看,新課標有更清晰的美術模組劃分。以欣賞。評述為例,將身邊的美術、中國美術賞析、世界美術賞析、中外美術簡史四類學習內容結合。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也為教師合理運用教材資源指明瞭方向。

  (二)從學習內容來看,新課標以學習內容也就是學習任務群的方式,注重學生的思維習慣和方式的養成,將學生持續理解的主線對應於學生的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以下圖為例,橙色部分的學習內容將對應欣賞。評述,從任務群的方式出發,學生從第一學段欣賞身邊的美,第二學段感受中外美術的魅力,第三學段領略世界美術的多樣性,第四學段概覽中外美術史。學生從第一學段養成審美感知的思維習慣,並貫穿於整個義務教育的美術課堂中,在驅動性任務中引導對美術的感知能力的持續理解,這樣的持續理解恰是藝術核心素養的必備要求。

  三、新課標更詳細的任務要求,為教師落地實施提供了建議。

  相比舊課標的目標、學習活動建議、評價要點而言,新課標將學習任務分為內容要求和學業要求,視點集中於“教學目標”和“評價方向”。內容要求詳盡的闡述了每一個學習任務的側重點,對於教師設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提供了建議;學業要求則為教師評價要點給予了參考。教師在教學設計中不會偏離課標,而是以教學設計實際落地課標。

  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2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頒佈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藝術課程標準》,透過認真研讀了解到,檔案的內容從指導思想和修訂原則出發,以新的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設計思路為前提基礎,確定了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課程實施的具體內容。現將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堅持立德樹人,明確教育任務

  《藝術課程標準》(2022版)在前言的培養目標中指出:義務教育要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五育並舉,德育為先。

  黨和國家歷來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堅持德育為先,立德樹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二、堅持以美育人,明確設計理念

  《藝術課程標準》指出:在藝術教育中,堅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潤心、以美培元,引領學生在健康向上的審美實踐中感知、體驗與理解藝術,逐步提高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傾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堅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養,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1、弘揚傳統文化

  學習領會中華民族藝術精髓,增強中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任何國家的教育都離不開本國和本民族的文化傳統。教育的本質就是傳承文化、創新知識、促進人的發展。我們透過教育傳承文化,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要求選擇合適的資源,把優秀的、符合時代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傳給下一代,同時還要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造,創造具有時代精神的新文化。強調堅持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主體,講好中國故事,吸收、借鑑人類文明優秀文化成果。

  2、注重藝術體驗

  教師要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透過開展的博物館課程、研學課程、學校美育文化專案等課程為切入口,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應用。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以問題為導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3、體現學科融合

  新課程標準強調以各學科為主體,加強與其他藝術的融合,重視藝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絡,充分發揮協同育人的功能。

  其中關於課程內容結構是這樣描述的:基於核心素養髮展要求,遴選重要觀念、主題內容和基礎知識,設計課程內容,增強內容與育人目標的聯絡,最佳化內容組織形式。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要求。將美術語言貫穿到每個學習任務中,既體現了不同課型的側重,又有明確了不同課型之間梯度的關聯。不再只是注重知識的掌握,課程以大單元為結構,注重學科聯絡,提倡跨學科融合。可以看出,跨學科的學習、跨學科的融合,這美術學科未來發展的趨勢。

  三、堅持以生為本,明確設計思路

  1、最佳化課程結構

  本次藝術新課程標準最大的亮點就是優化了課程設定,特別注重把握在低年級學習段的興趣的引導;中高年級學段的興趣的深化、創造力的培養,美術生活化的關注與個性化的展現;高年級學段藝術實踐的加強、交流合作的強化、文化自信的增強。一至七年級以音樂、美術為主線,融入舞蹈、戲劇、影視等內容,八至九年級分項選擇開設。藝術類課程始終堅持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授課的過程中重視藝術體驗,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

  2、聚焦核心素養

  《藝術課程標準》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聚焦核心素養。

  在聚焦核心素養,組織課程內容中指出:我們透過教育傳承文化,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要求選擇合適的資源,把優秀的、符合時代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傳給下一代,同時還要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造,創造具有時代精神的新文化。注重培育學生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特別是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培育學生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特別是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實,黨的教育方針是建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體系的根本依據和最終落腳點。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是對教育方針所確定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體化和細化,是將黨的教育方針中的培養目標轉化為對學生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要求,進而貫穿到各學段,體現在各學科,最終落實到學生身上

  藝術學科提煉了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四個學科核心素養。這四個素養統攝了《藝術課程標準》中內容要求、學業要求、教學提示、學業質量、教科書編寫和教學資源開發等課程要素的關鍵內容。也就是說,《藝術課程標準》中內容要求、學業要求、教學提示、學業質量等描述都是依據學科核心素養,並能找出相應的對應關係。如課標中關於第一學段(1-2年級)學業質量的描述:能從線條、形狀、色彩、肌理等方面欣賞、評述周邊環境中各種自然物與人造物,學會發現、感受、欣賞其中的美。此條對應審美感知;能根據教師提出的主題或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使用美術工具、材料和媒介創作1-2件富有創意的平面、立體或動態的美術作品(如繪畫、泥塑、定格動畫等)。此條對應藝術表現和創意實踐

  藝術學科核心素養在藝術課程標準中起到主導和統攝的作用,屬於總攬性的表述。藝術課程圍繞核心素養,體現課程性質,反映課程理念,確立課程目標。當然,聚焦核心素養,並不是摒棄“三維目標”。相反,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內涵,不僅包括“三維目標”,更強調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對“三維目標”的總結與提升。

  3、教學評價的改革

  在體現學科特點,最佳化評價機制中指出:圍繞學生學習的實踐性、體驗性、創造性等特點,將學生的課程學習與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評價。《藝術課程標準》中關於教學評價建議,提出了四個原則:堅持素養導向,堅持以評促學,重視表現性評價,堅持多主體評價。很顯然,無論評價的方式、方法和主體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使課堂評價更加全面、科學和合理。因材施教,注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尊重學生選擇,為學生的學習方式準確制定評價量化等級,體現教、學、評的一致性。

  四、堅持創新導向,深化課程改革

  1、關注學科大概念

  《藝術課程標準》(2022版)中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大概念”這樣的詞彙,但在美術學科學習內容中已經採用大概念式的描述。如第一學段關於欣賞·評述類課程學習任務是:欣賞身邊的美。“欣賞身邊的美”就是學科大概念了,它就是要求學生在觀賞周邊自然環境中的山水、樹木、花草、動物、識別學校或社群公共場所中常見的標識、觀賞中外表現兒童生活的美術作品時能感知其形狀美、色彩美和肌理美,體會美存在於我們周圍的環境之中,理解標識的用途和所傳遞的資訊,能運用線條、形狀、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以及對稱、重複等形式原理,欣賞、評述中外兒童美術作品。

  同樣,3-5年級,提煉了“感受中外美術的魅力”“表達自己的想法”“裝點我們的生活”“學做傳統工藝”以及“融入跨學科學習”等5個學科大概念。整個3-5年級都是圍繞這5個學科大概念組織知識內容,幫助學生建立起知識之間的聯絡,提出適合不同階段學生認知發展的表現期望,使學生的藝術素養隨著學習階段的延伸實現連貫一致的進階發展,最終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形成。當然,理解這些“大概念”不能停留在字面上,需要不斷地與各種不同的美術作品的互動、體驗和持續理解,這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

  2、體現問題導向探究學習

  教師要改變原來以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成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究式主動學習模式。教師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透過問題情境為美術學習的切入口,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應用。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以問題為導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3、實現主題化單元教學

  雖然義務階段的美術新教材尚未出版發行,但《藝術課程標準》對未來教材的框架卻已勾畫出藍圖。課標中關於教材編寫建議第3條最佳化組織結構是這樣描述的:鼓勵以靈活多樣的方式構建藝術教材的框架和內容,突出主題化、生活化、情境化、專案式、任務驅動等新的學習理念和方式。提倡以單元的形式組織學習內容。單元的大小應根據不同的任務、學生的年齡特徵確定,從整體到細節,處理好學科邏輯與生活邏輯的關係,並形成有特色的組織結構。要精心組織和設計學習任務,體現學科綜合的理念,使學生在任務驅動下,有效提高綜合探索和學習遷移的能力,幫助學生在情境中以問題為導向展開學習,實現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到素養本位的轉型。

  從這樣的描述中不難看出,主題式、專案式的單元化教學是未來美術的發展方向。

  五、堅持不忘初心,加強學習領悟

  如何實現美術課標中提出課程內容的多元化,學科間的知識融合,跨學科間的研究學習,培養適合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的正確審美觀、價值觀、人生觀,為社會培養與生活緊密聯絡的,具有創造力、想象力、審美能力的新時代接班人是藝術工作者不斷探索和追尋的方向。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新課標的研讀,積極參加新課標學習培訓的各項活動。明確今後教育教學的方向和重點,徹底轉變教學理念,調整“技能”教學為“素養”教學,為適應美術教學的變革,加強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始終堅守“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以美育人”的初心。

  總之,新《藝術課程標準》的頒佈,促進了美術教師理念的更新。理解《藝術課程標準》的精神,也會有一個過程,這個既有學習領悟的過程,也有實踐檢驗的過程,相信,隨著新教材的實施,新課程的落實,藝術教育一定會迎來更燦爛的明天。

  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3

  作為一名美術教師要想有一個好的教學教學效果,那麼就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理論進行支撐。因此我們就必須在閒暇之餘不斷研究《美術課程標準》。自從研究課題以來我就不斷潛心研讀《美術課程標準》,從中也是受益匪淺,讓我的課堂教學有了一個質的飛越。

  一、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

  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潛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成都的發展。美術課程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選擇基礎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並透過有效地學習方式,幫助學生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徵,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因地適宜、因材施教

  《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了一些具體的學習活動建議,但是同時也明確地指出“不同地區的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和條件,選擇和採納這些活動建議,也可以向學生提出其他學習活動建議,從而使教師的教學活動更加靈活,更具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我們在實施美術教育的時候就應該實實在在地站在學生和教師自身的角度精心地去分析、設計每一次的教學活動,根據情況來採納或者重新設計課堂作業,從而達到學生髮展的目的。

  三、美術學習從學生興趣入手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美術課程強調透過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徵相適應,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將過程與結果等同對待

  在美術各個領域的學習過程中,《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不僅關注學生美術學習的結果,還要重視學生在活動重參與和探究的過程”。因此,我們設計教學活動時也應該把血生的“學”考慮進去,在教學設計中要明確地體現出學生在本節課中將如何學習本節課的知識,要從以前的教師“滿堂灌”的模式中走出來,讓學生很好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體驗學習、快樂學習。

  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現代社會需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因此,美術課程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和創造性精神的培養,採取多種方法,幫助學生學會運用美術的方法,將創意轉化為具體成果。新課標緊密結合生活創設情境教育,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新課標讓學生們從生活經驗和客觀實際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過程中學習、理解、發展。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有了全面健康的發展。

  總之,要想上好一堂美術課,我們就必須勤下功夫多做研究,不僅要研究學生,還要研究自身,只有這樣我們的美術課才能讓大多數孩子喜愛,我們的美術教育才能取得成功!

  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4

  “雙減”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新課改”接踵而至。2022版新課標如一縷春風撲面而來,給疫情下的教師帶來了新鮮的空氣。7月4日-5日,根據青島市教育局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培訓要求,結合李滄區“品質課堂”理念以及我校“競合樂學”教學模式研究,我和小夥伴們共研美術新課標,感受新變化,開啟新徵程,現就新課標的學習談談心得。

  一、花開無聲,早有暗香來

  在教育部最新頒發的《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版)》中,以音樂、美術為主線,融入舞蹈、戲劇、應試等內容,堅持“以美育美”的育人理念,整合創新、開拓貫通和跨域轉換的多種能力,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靠誰培養人?”的思考再次擺在我們眼前。其實,青島市教育局在2018年就提出《青島市中小學生全面發展“十個一”》行動計劃,在我看來有很多理念是相似的。

  “十個一”專案是指,全市中小學生在學校期間實施一項體育技能、一項藝術才能、一本書、一篇日記、一次勞動、一支歌、一首詩、一次演講、一次研學、一次志願服務等“十個一”專案。“十個一”專案以提升中小學生綜合素質為切入點,開啟全面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透過“十個一”專案的實施,讓每一位學生立足基礎,培養興趣,開發潛能,養成習慣,受益終身。這些政策和措施都充分說明育人方向中加強學生審美能力提升和堅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養的核心素養導向越來越明確。

  二、品新課標,研“新”

  課標的“新”修訂。新的藝術課程標準為藝術人描繪了育人藍圖。它增強了思想性、科學性、時代性,整體性,指導性,為美育優質均衡、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教師的“新”學習。新課標是教學的'航標、是教學的指南針,第一時間熟悉掌握新課標要求是每位教師的責任。

  教學的“新”思考。新版美術課程標準的釋出,可以說讓教育者非常激動。精心耕讀這一百多頁的細則,不難發現,新版較之老版的修訂之大。以美術鑑賞為例,從審美角度看,美術欣賞課程,學生面對的都是影象資訊,而不是文字資訊,所有要解決的問題都要從影象入手。因觀念、維度、材料和技法等差異,影象會呈現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影象會因為形式美原理的運用,呈現出不同的審美特徵和品味。影象受不同文化的影響,包含豐富的文化資訊,能反映不同時代和民族的文化特徵。所以說,美術鑑賞教學活動現在的學習內容、方式均和過去有所不同。經典的美術作品,是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若學生對於經典美術作品的鑑賞沒有任何感受或者不強烈,則會減弱甚至失去美術學科以美育人、以德樹人的意義。

  三、教學內容倡綜合,教學方法重創新

  以各藝術學科為主體,加強與其他藝術的融合;重視藝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絡,充分發揮協同育人功能;新課程標準具有導向性、選擇性。理想的美術課程應該儘量使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學習,並且促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而不是制定一個所有學生必須達到的硬性發展標準。並用一種統一的尺度來衡量學生的發展水平。例如1-2年級的“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內容標準是:觀賞自然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教學建議是:教學活動走出教室,觀賞校園和所在地區的景色,欣賞自己和同學創作的美術作品,瞭解、欣賞我國民間美術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點。

  四、最佳化評價機制,體現藝術學習特點

  堅持創新導向,2022新課程標準既注重繼承我國課程建設的成功經驗,也充分借鑑國際先進教育理念,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此次新美術新課程標準的頒佈,優化了舊版本學科中心的轉變。它要求在美術學科中,選擇對學生髮展有用的、感興趣的,學生能夠學會的知識與技能,再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絡,讓他們愉快地學習、合作地學習、探究性地學習、綜合地學習。改變只注重知識傳授和訓練學生繪畫能力的傳統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透過本次解讀和學習,也引發了我對今後教學的一些思考。首先教師對藝術的認知和理解力要加強,其次要加強自身對知識的融通與理解。教師要形成良好的課程觀,而不僅僅是課堂觀。應該更多的開展一些大單元的主題教學,以增強知識的連線、整合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在教學中,根據《藝術課程標準(2022)版》的要求和指向,真正體現美術教育始終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價值。

  著眼於未來,美術團隊採取積極行動,提升教師學習力,塑造“成長型”教師。這次新美術課標培訓會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交流,讓我們帶著新的理念,向美而行,以美育美。

  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5

  藝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藝術課程標準的學習,我深刻感受到新課程下的美術課堂教學,是透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形成共同發展的課堂。不僅注重知識的生成過程,更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

  新課程理念堅持以美育人,重視藝術體驗,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類藝術活動,讓學生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豐富審美體驗。在學生參與藝術活動的同時,最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所以需要教師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環節,使學生在藝術體驗中提高藝術素養。新課程下的美術課是跨學科、多學科綜合的藝術課,美術老師要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瞭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開闊藝術視野,努力提升專業知識和技能,和學生一起成長。

  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6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修訂原則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創新導向,主要在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兩個方向八個方面發生了變化。聚焦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推動基礎教育課程由學科立場向教育立場轉型。藉此緣由,我透過對比學習新舊兩版課標(2011年版和2022年版),認為新課標在美術學科上的“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核心素養內涵的“新”。

  新課標提出的藝術核心素養“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與高中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影象識讀、美術表現、創意實踐、審美判斷、文化理解”不同之處在於將“影象識讀和審美判斷”合併,變成了“審美感知”,強調了課程的綜合性,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教學回歸到人本身,幫助學生髮現美、感知美,提升審美情趣。

  二是,課程內容結構的“新”。

  將以往的按學習領域的劃分方式轉變成按藝術實踐進行劃分,以學習任務為驅動,美術語言始終貫穿其中。從課程內容設定的順序可以看出,每一學段均以注重發展學生審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養的“欣賞·評述”為起點,到以強調發展學生藝術表現和創意實踐素養的“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再到加強課程內容、社會生活與學生經驗之間聯絡的“綜合·探索”。內容設定層層遞進,加強了學科間相互關聯,逐步培養學生的藝術核心素養。

  三是,教學實施的“新”。

  由以往按四大學習領域劃分的單一的、獨立的授課方式,轉變為整體的、系統的授課方式,強調以任務、主題或專案的形式開展教學,將知識、技能嵌入其中,透過綜合性、創造性的藝術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深度理解知識、技能,提升綜合能力。

  雖然這裡是以新課標體現在美術學科上的“新”為主要說明,但從該版課程標準名稱《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可以看出,美術學科已經與音樂、舞蹈、戲劇、影視融為一體,這就意味著我們在學習理論或實踐的過程中,應該將自己視野擴寬,樹立整體意識,不僅要注重學科知識內的縱向銜接,更要注重知識間的橫向配合。堅持以素養為導向,重視將知識內化、實踐和運用的教學,加強對學生藝術核心素養的培育。

  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7

  今年的4月21號,教育部印發了202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新標準將從今年九月份開始實施,同時也將影射未來十年的教育升學考試。在今年的新課標中,藝術課佔總課時比例9%-11%,與舊課標的佔比保持一致,但它的地位和豐富性卻有了很大的提高。

  現行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分別於2001年2011年制定印發,在引導和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還存在一些與新形勢、新要求不相適應的地方,因此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新課標聚焦核心素養,重視青少年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關注藝術與其他學科、生活、社會、科技等的關聯性,加強跨學科教學,重視青少年綜合能力的培養,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修訂後的課程標準主要變化包括:

  一、強化課程育人導向。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培養學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二、最佳化課程設定內容結構。課程結構將以音樂,美術為主線,融入更多藝術課程內容。

  三、研製學業質量標準。依據核心素養髮展水平,結合課程內容,新課標整體規劃不同階段青少年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明確學到什麼程度,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

  四、增強指導性。新課標教學方式更加多元,圍繞核心素養和開展專案式、問題式、主題式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方式。

  五、加強學段銜接。新課標為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美術教育設定了不同的課程目標,強調教學應符合青少年接受能力的設計思路,體現了學習目標的連續性和間接性。

  那麼新課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呢?面對新課標教學的核心素養、跨學科融合、任務驅動、大概念引領、學業質量標準這些特徵,我們應當提升我們的美術素養、跨學科素養、美術知識技能等等,不斷學習,摸索出經驗,逐漸去適應新課標下美術教學的要求。

  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8

  課標是教學的航標、也是教學的指南針,熟悉掌握《2022年版藝術課程標準》(下文稱為新課標)是每位學習者的責任。此次課程標準較以前變化極大。正如尹少淳老師所說:“美術課程遭遇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以深化教學改革為突破,強化學科實踐,推進育人方式的變革。因此,課標的變化之一是實踐育人。新課標倡導在真實豐富的情境中學會學習、學會創造。為此課標在教學建議和教學提示中大量增加了實踐活動的要求,如觀察、考察、設計、策劃、製作、觀賞、創造等,更加註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其次,新課標堅持教、學、評一體化原則,增加了學業質量標準和考試命題建議,將教學重心從“重結果”回到“重過程”。

  透過本次對新課標的解讀和學習引發了我對今後教學的一些思考。首先教師要加強對新課標的認知和理解,認真研學和開展大單元、專案式等主題教學,以增強知識的連線和整合,同時也要形成良好的課程觀,而不僅僅只是課堂觀。在教學中,要根據《藝術課程標準(2022)版》的指向和要求,真正體現美術教育始終以學生髮展為本。新課標的頒佈,要求我們從一個單純的美術教師角色向著合作型、創新型教師方向前進,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養,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發展的要求,在未來成為一名合格的美術教師。

  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9

  近日,期待已久的新版藝術課程標準已經印發。細心研讀這一百多頁的內容讓我體會到時代在快速進步的同時,時代下的教改也隨之而來。

  那麼具有國際視野的藝術新課標又為教育界帶來了哪些變化呢?以義務階段美術學科為例:使我感觸最深的便是新課標中注重藝術學科間的融合這一指導觀點。藝術學科包含了音樂、美術、舞蹈等。在以往的課標中藝術各學科是相互獨立存在與教學的,聯絡較少。而新課標中強調藝術學科整合的概念,藝術教師可參照學習任務進行適當的跨學科教學,一方面拓寬了學生學習知識面,另一方面則提升了教學效率。

  此外,耕讀新課標的內容也使我倍受啟示,我也併為之思考:

  1、新時代下的美術老師應該怎麼做?

  2、美術學科應培養出什麼樣的學生?

  首先我認為,老師在教育中的作用可謂是引航者,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意識到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僅僅在當下,目光長遠做具有前瞻性的教師是我們應意識到的。其次,在學生的培養方面,新課標強調要重視藝術體驗。藝術體驗強調的即是“過程”,突顯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知能力培養。因此應著重注意學生的學習過程與體驗,培養出健全、具有良好品格、能獨立適應社會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

  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10

  2022年是美術課程開啟嶄新篇章的起始年,在眾多專家、教授、特級教師的共同努力下,美術課程有了全新的方向、標準和意義。5月4日,在駱玲萍老師的引領下,名師工作室的全體成員共同在線上聆聽許多專家關於九年義務教育美術新課標的解讀與回應學術研討。

  幾個小時的聆聽,我有一些粗淺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1、美術課程的地位逐步上升。從活動大題目就能看出,美術課程最終要求實現美育,以美育人,這是人們在實現物質滿足的基礎上,對精神層面的追求。而美術進入中考等政策的落實,也體現了國家教育部對於美術的極大重視。

  2、新課標對美術老師是一次挑戰、一個昇華。在專家們的解讀中,不斷提到對新時代美術教師的要求,尹少淳教授談從美術課程到藝術課程,美術老師不能再侷限於美術這一方小天地,我們要開啟格局,開拓視野。目之所及皆有美,耳聽八方美入心,把多元化的藝術進行融合,美術老師的挑戰是巨大的,但這也不失為一次機會,有挑戰才有動力,這樣的動力能讓自己昇華,我們可以透過看書、學習、實踐等,讓自己變的多才多藝,這樣的老師學生也一定更喜歡,這樣的課學生也一定很喜歡。

  3、著眼未來。聽了錢初熹教授的講座,感觸很深。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很欣賞、喜歡錢教授的這種未來視角和大局觀念,我們現在引導孩子們的所有教育目標,就是為了她們未來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所以現在我們要做的更多的是培養孩子的能力,欣賞的能力、感受的能力、實踐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反思的能力、批判的能力等等。

  其實在講座中,有所感觸的東西還有很多,但一時之間還未完全消化、理解,我想在新課標的進一步落實中,在課程的具體實踐中,我會有更多的體會。也許前路困難重重,但有了美好的願景,一切克服困難時的辛苦便都是值得。

  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11

  藝術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重點解決了“藝術課程培養什麼樣的人”這一問題,它面向的是全體學生的發展,它指向的是素養養成的過程而非結果,所以新課標與現行的美育思想、理念高度契合。新課標中論述了美術學科的地位和性質:“美術學科是藝術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培育和發展學生藝術課程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可見美術在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一、一致性

  課標中的“核心素養-課程總目標-學段目標-四個藝術實踐-二十個任務”。即美術學科課程的框架設定,始終保持著一致性。(胡知凡,2022)首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的核心素養確定為: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將原來的“影象識讀”融入到“審美感知”,體現了核心素養更加綜合和濃縮;其次藝術課程的課程總目標融入了核心素養,美術學科的學段目標又以藝術課程總目標為依據,每個學段的學習任務群又透過任務落實核心素養,體現了層層遞進和螺旋上升的趨勢;最後四個藝術實踐(造型·表現、設計·運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也與美術學科的學段目標相關聯。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落實核心素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具體化

  學業質量是以核心素養為導向,與總目標相關聯,體現了核心素養的可測、可評的方面,也是核心素養的具體化表現。學業質量清晰明瞭的規定學生學習之後將“知道什麼”(事實)“理解什麼”(概念、內涵)“做到什麼”(實踐)“學會思維方法”並最終實現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獨特性

  在逐漸重視學科融合和跨學科的教學實踐上,美術學科要以美術學科的獨特性引領教學活動,實現共性和個性的結合。由此教師的美術技能作為最根本的、最核心的能力,需要好好掌握,才能貫通和發展別的。

  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12

  期盼美術新課標已久,當看到新頒佈的《義務教育藝術新課標》後困惑也很多。今天,透過觀看《美術新課標美育新徵程》各位專家老師們對新課標的解讀報告,解開了我心中關於實踐新課標的諸多疑惑,讓我更加清晰地明白了“如何教,怎麼評”。

  藝術核心素養的重點指向,是關注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體悟,以及思維方法和能力的培養,而非單純的結果導向。這對我們美術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是理念轉變。應該從注重“教什麼”到關注“為什麼教”,更加註重關注個性的需求以及與之聯絡的生活邏輯,從而整體提升元認知教學理念的“大概念”。

  其次是素質提升。作為美術老師,我們應該具備美術素養、人文素養、教學素養等。如何才能具備這些素養?關鍵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課程領導能力,教學創造能力以及美術綜合能力等。

  再者是評價升級。藝術新課標強調體現藝術學習特點,要求最佳化評價機制。如何做到教、學、評一致,怎麼合理評價?朱敬東老師在報告中,就強調了新課標理念下的評價原則:堅持多主體評價,堅持素養導向,堅持以評促學,重視表現性評價。透過課堂評價、作業評價、期末評價三個方面來進行綜合評價,最終實現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

  在各位專家、老師的指引下,我們要進一步理清思路,找準方向,透過不斷地學習實踐,探索美育新徵程。

  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13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釋出後,作為一名美術老師,我帶著期待的心情研讀了新課標。研讀下來發現新課標更加強調素質指引、問題導向、情景創設,輔助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和學習體會。

  一、藝術核心素養貫穿始終,注重學生素養提升。

  藝術課標中提出義務教育階段藝術課程的核心素養確定為: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與文化理解,標誌著美術課程也正式跨入核心素養時代。並且提出在課程的設計思路中要聚焦核心素養,組織課程內容。課程目標的設定上關注核心素養,課程的內容選擇與評價量規都與核心素養密不可分,形成由“核心素養—美術學科總目標—美術學科分段目標—美術學科課程目標”的遞進。

  二、注重學生的真實生活情境。

  新課標的課程實施建議中提出:“設計與學生經驗、社會現實和當地文化資源相關聯的情境與任務”,希望透過更多真實性的任務、以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結合身邊的事件、結合現實生活營造身臨其境的學習氛圍,在真實的情境創設中促進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與遷移。

  三、學習內容融洽,注重知識的整合聯絡。

  新課標的教學建議中提出要重視知識的內在關聯,提倡將美術學科內部知識融合與其他學科知識融合,透過知識整合促進學生對知識進行整體的聯絡和架構,提升綜合能力。

  四、評價層級提升,注重素養導向的評價方式。

  在2011年版美術課標中的評價更多於課程的評價,但是在2022年版藝術課標中提出堅持素養導向、堅持以評促學。這種評價既關注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的情況,也重視學生的價值觀、品格、能力的發展這種整體素養。

  對於這次新的課程標準學習,我思考到要注重導向性和選擇性,使每個學生都可以積極參與美術學習,並且促進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意識的形成,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形成的全面發展。

  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14

  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標》與2011年版《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對比,在諸多方面有所不同和增加,新課標更加強調素養指引、問題導向、情境創設,輔助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發生變化:

  一、藝術核心素養貫穿始終,注重學生素養提升。

  藝術課標中提出義務教育階段藝術課程的核心素養確定為: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與文化理解,標誌著初中美術課程也正式跨入核心素養時代。並且提出在課程的設計思路中要聚焦核心素養,組織課程內容;課程目標的設定上關注核心素養,課程的內容選擇與評價量規都與核心素養密不可分,形成由“核心素養—美術學科總目標—美術學科分段目標—美術學科課程目標”的遞進。

  二、改變課程設定安排,注重知識與學段銜接。

  首先藝術課標由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課程組成,五門學科共同組成藝術學科;同時在8~9年級的課程安排上,引導學生在五門學科中選擇2門進行學習,更好地與高中模組課相銜接。

  三、任務驅動的目標設定,注重學生的真實生活情境。

  新課標的課程實施建議中提出:“設計與學生經驗、社會現實和當地文化資源相關聯的情境與任務”,意圖透過更多的真實性任務、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結合身邊的事件、結合現實生活營造身臨其境的學習氛圍,在真實情境的任務創設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遷移。

  四、學科內容選擇更融合,注重知識的有機整合。

  新課標的教學建議中提出要重視知識的內在關聯,加強教學內容有機整合,將教學內容有機整合起來,提倡將美術學科內部知識的融合、與其他姊妹學科知識融合、與社會學科知識融合,透過將知識進行整合能夠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整體聯絡和建構,並形成深層次聯結,實現從知識、技能的掌握到意義建構的發展,提升綜合解決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評價層級提升,注重素養導向的評價方式。

  2011年版的美術課標中的評價建議更多的關注於課程的評價,關注美術學科的評價,而2022年新版藝術課標在教學評價中提出堅持素養導向、堅持以評促學,這種評價一方面關注學生掌握藝術知識、技能的情況,另一方面要重視學生整體的素養,為學生價值觀、必備品格、關鍵能力的發展“保駕護航”。

  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範文15

  2020年版的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涵蓋了音樂、美術、舞蹈(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5個學科,以學習任務為抓手,有機整合學習內容,構建一體化的內容體系。藝術課標標準以藝術核心素養為導向,重點解決了藝術課程培養什麼樣的人?義務教育階段藝術課程目標是為面向全體學生制定。不是以專業的藝術技能為核心,也不是為面向少數的特長生而定。更多的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發展、理解、創造而定。藝術培養的過程側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體驗,更多地依靠學生自身在藝術實踐中的摸索、積累和體悟。

  從美術學科來看,新課標裡明確提高了藝術學科的比例,我們作為未來的美術老師,應該看清背後的含義。我們應該弄清楚我們的定位,我們應該做什麼,應該教什麼,學生應該怎麼學。不能簡單的理解為,美術地位變高了,我們與傳統的語文、數學、英語的主科一樣,我們要與傳統的主科老師爭鋒。基於尹少淳老師對新課標作出的解讀:“音樂、美術學科不可被消解,要保證這兩根支撐中國藝術教育大廈的大柱子不倒,同時新三科纏繞其上,最終呈現出融通、跨學科的效果。藝術新課標既有大綜合,也有小綜合。”我認為,美術老師應該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積極向其他藝術學科學習、取經。老師應該構建的是“未來”課堂,而不在是單一的傳統課堂。美術課堂不僅要有學科內的深度,也要有學科間的廣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