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精選10篇)

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精選10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1

  本次活動以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為主要任務。一是清掃垃圾,清除雜物,清潔房屋,開展鄉村垃圾分類、收集、轉運和處理工作,整治農村環境衛生。二是清淤治理鄉村水井、水塘、小河流、排水溝、下水道,清理水面漂浮垃圾,處理廁所、畜禽場(圈、欄)汙水排放。三是清收和處理各種農業生產廢棄物,控制農藥、化肥等過量使用,大力推廣農業清潔生產實用技術,防治農業面源汙染。活動要求達到清潔環境、美化鄉村、培育新風、造福群眾4個目標,既著力解決當前的突出問題,又著眼長遠,進一步提升鄉村規劃建設、生態建設和鄉風文明建設水平,努力使我區鄉村環境面貌發生根本性改變

  現在“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成了我們各個鄉村角落裡流傳的一個主題,而“美麗廣西,清潔鄉村”也已深深地埋在我們每一個村名的腦海了,讓我們時時刻刻為之實現而努力。而作為當代的一名大學生,更應以實際行動為“美麗廣西,清潔鄉村”的環保行動做出了貢獻。

  20xx年7月19日上午,我們帶著“美麗廣西,清潔鄉村”的口號,由欽州學院李書記、校團委羅書記、欽州國土局陳副局長、大番坡鎮相關領導帶著我們十幾名大學生志願者們頂著烈日,向著大番坡鎮茅坡村出發。當地村支書及村民們都熱情地迎接我們的到來。在村支書的帶領下,我們大學生志願服務團隊來到了大番坡鎮葵子村,跟熱情純樸的'村民們一起“勞動”起來,清潔村鎮,共建美麗鄉村。

  在清潔中,年輕的大學生們不畏懼太陽,不畏懼艱苦,不怕髒,利用鐵鏟、掃把等工具,清理垃圾、雜草、塑膠袋和衛生死角,有的拿垃圾桶,有的拿著鐵鏟甚至有的騎著垃圾車,對村的村道小巷,展開清潔活動。同學們搞起衛生一點不含糊,對路邊的雜草、塑膠袋、旮旯裡的衛生死角一點都不放過,都一一進行了清理。同學們不怕苦不怕累,頭頂七月驕陽,身穿被汗水浸溼的衣裳,幹得熱火朝天。看著變得靚麗乾淨的街巷村道,大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大家齊心協力,把村道和村民們的房前屋後清理得整潔乾淨。活動中,大學生們給當地村民發放了“美麗欽州·清潔鄉村”活動的宣傳資料,在村的主要要道邊張貼環保環境的海報和掛橫幅,勸導村民不要亂丟垃圾,共同做好清潔村莊工作。隨後,大學生們還清潔校園,清理河道里的垃圾,清除綠地上的垃圾和雜草,以實際行動助力“美麗欽州·清潔鄉村”活動。

  開展“美麗欽州,清潔鄉村”活動,農村環境衛生有了很大改善,農民清潔意識也有了進一步提高,我們都帶著激情和熱情積極投入清潔村鎮,共建美麗鄉村實踐當中,廣泛開展衛生文明宣傳教育活動,讓村民們有一個保護壞境從我做起的觀念,進一步帶動群眾養成愛護生態環境、保持文明衛生的良好習慣,力促“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廣泛帶動當地農村群眾養成愛護生態環境、保持文明衛生的良好生活習慣。

  此次“美麗欽州,清潔鄉村”志願服務活動不僅培養了大學生們吃苦耐勞和不斷進取的探究精神,也讓我們大學生志願者們有了一次走出校園、深入基層的機會,更深刻的體會到“美麗廣西,清潔鄉村” 活動的意義,增強了自己的責任感,使命感和自我約束的意識,堅定了我們清廉正義的做人原則。也因為在這裡,我們深切感受到了人民群眾的質樸,城鄉風貌的改善和美麗的山水田園風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在參加“美麗欽州,清潔鄉村”也讓我們獲益良多,也極大的鼓舞了我們投身於“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中的熱情。

  當前,"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已經全面展開,我們的工作任重而道遠。整治農村衛生環境,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內容多,範圍廣,涉及到群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一系列的工作需要各地各部門精心部署,強化保障,形成合力;需要廣大幹部改變作風,真抓實幹,身體力行;需要廣泛宣傳群眾、引導群眾、組織群眾、發動群眾,做到全民參與、全社會共同行動,把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好做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將"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推向深入,用我們每一個人的雙手托起美麗廣西的綠色暢想。暑假這幾天的美麗廣西,清潔鄉村實踐活動,讓我受益匪淺,而我們也會繼續努力,為美麗廣西奉獻自己一份綿薄之力。

  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2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拓寬視野、轉變思維,更好地抓黨建引領促鄉村振興,透過參觀多個美麗鄉村建設點、園林基地、採摘基地以及黨群服務中心,聽取了相關負責人對該村黨建引領、美麗鄉村、文明建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等工作的詳細介紹。對“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夯實基層黨建,鞏固振興基礎

  整合優勢資源,讓黨支部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者和命運共同體。選派街道優秀年輕幹部擔任黨建指導員,常駐基層支部指導各項工作開展。發揮黨小組長基石作用,選優配強中堅力量,構建更為穩固的組織框架和後備梯隊,培養一批懂基層、愛農村、愛農民的幹部隊伍。

  二、著力把脈定向,帶頭振興示範

  在鄉村振興建設中,黨員幹部“早九晚九”的工作模式成為一種心照不宣的行為準則,每個幹部在埋首案頭、山間挖土、走訪宣講之間自然交替,讓黨員幹部帶頭成為“鄉村振興”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成為服務群眾最有力的回應。

  三、做好融合文章,激發振興活力

  做好“城鄉融合、以城帶鄉”文章,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充分挖掘“山水、村落、生態”等旅遊資源,開發自耕園藝、家庭自助廚房、網際網路銷售平臺等農業延伸特色服務,探索城鄉共享菜園建設模式,提升本地農副產品附加值。結合實際,建立黨員群眾講習所,講習內容涵蓋黨課、農業技術等各方面專題,大力培育有擔當、勤作為、懂技術的新型農民。成立新鄉賢委員會,推選堪擔表率、經驗豐富的村民擔任鄉賢,積極參與村民矛盾調解,構建村風淳樸、村民自治的和諧鄉村文化。按照就地取材、就地造景、節約資源、不大拆不建的要求,充分利用閒置土地及房屋資源,引導並規範村民發展農家樂、茶館、小超市等家庭經營,打造綠水青山的生態樣本。

  四、突出黨建引領,找準鄉村振興著入點

  打造服務型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建工作的總抓手,堅持加快鄉村振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始終將加強黨建工作擺在首位,以農村黨組織為龍頭,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以發展現代農業為依託,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大力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建強組織作保障,抓好領導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提升新時代黨領導農村工作的水平。

  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3

  在這個火熱的夏天,我暫別了大學中舒適悠閒的生活,和同學一起進行了暑期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在這次的活動中,我學到了許多學校學不到的知識,也有了許多的感悟。

  我們這次調查的主題是有關大學生就業的問題。在此之前,我並沒有參加社會實踐調查的經歷,所以我並沒有什麼實際經驗。因此我更想要看看我能否很好地完成這次社會實踐調查任務。同時,也想透過親身體驗讓自己更進一步瞭解社會,在實踐調查中增長見識,鍛鍊自己的才幹,培養自己的韌性,更為重要的是檢驗一下自己能否勝任面向社會的工作。想透過社會實踐調查,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從這次的調查活動中我認識到,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不僅要學好書本的理論,更重要的是能把書本上的理論轉化為實際行動,動腦的同時也要會動手。如果沒有了實踐,理論將會是一紙空文,無用武之地。如果沒有了實踐,我們所學的知識也就不會再有發展。因此我非常重視這次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因為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可以檢驗和鞏固我所學的知識。

  社會是一所能鍛鍊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投身到社會中去,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為今後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並有效的為社會服務,體現大學生的自身價值。而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就恰好給我們大學生提供了接觸社會、深入瞭解社會的良好機會,這也能讓我們運用所學知識技能,發揮聰明才智,為以後走上社會做好準備。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調查使我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尤其是我們學生,只重視理論學習,忽視實踐環節,往往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發揮的不很理想。透過實踐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就是緊密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和水平。

  透過實踐,原來理論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鞏固,原先理論上欠缺的在實踐環節中得到補償,加深了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社會實踐調查並不像我們最初想象的簡單,而是充滿了艱辛和挑戰的,但我們選擇了堅持。在短短的幾天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中,我有了前所未有的收穫,也有了許多深刻的感悟。

  做完了這次的社會實踐調查後,我更加了解到我們大學生在就業中存在的問題,當然問題是多方面的,但我們還是能在我們自己身上找到一些不足。社會是日新月異的,所以機遇無處不在。因此我們首先要學會的就是把握好機遇,不要好高騖遠錯失良機。同時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同社會、同國家有著緊密的聯絡。因此我們應該時刻關心社會的最新動向,千萬不要兩耳不聞窗外事。只有緊跟社會的動向,瞭解社會現實,才能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這次假期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中,我抱著提高自己社會工作能力的目標,努力完成這次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同時也從調查活動中檢驗自己的工作能力。

  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4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重大任務,為億萬農民描繪了一幅美麗鄉村的現代圖景。現如今,各個鄉村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等角度,推動廣大幹部群眾推動鄉村振興思路更明、幹勁十足。

  十九大報告中關於脫貧攻堅工作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論述,讓我們進一步增強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學習十九大精神重在領會重在實踐重在落實要做到知行統一,把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各項工作中。

  一、把十九大精神落實到決勝脫貧攻堅的奮鬥目標中。領導幹部要把脫貧攻堅當做當前的政治、的民生和最緊迫、最堅決的任務,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身到脫貧攻堅中,全面抓好脫貧工作,各級領導幹部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完成此次考核任務工作。

  二、把十九大精神落實好實踐好發揮好。省委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定,縣委也制定了貫徹落實方案,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系統性、長遠性和近期目標,要堅定不移把生態保護擺在核心位置,像對待生命一樣呵護生態環境,著力解決環境突出問題。

  三、把十九大精神落實到從嚴管黨治黨各項舉措中。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的方略第一條是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最後一條是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做好黨和國家事業前提在於黨的領導,保障在黨的建設,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抓黨建就是抓關鍵的理念,把抓好黨建作為的政績,全面壓實“兩個責任”,堅決維護好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要堅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推動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不擇不扣貫徹落實,要強化幹部管理,持之以恆整風肅紀高壓反腐,著力建設一支忠誠乾淨擔當作為的幹部隊伍。

  四、把十九大精神落實到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中。脫貧摘帽需要各鄉鎮各部門互相配合,一定要早部署早謀劃,要趁著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東風,全力以赴、全面動員,親臨一線督促指導攻堅克難解決問題。以一天也不耽誤的精神,全力抓好生態保護、脫貧攻堅、產業發展、重點專案建設等工作,確保各專案標圓滿完成。

  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5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眼界決定高度,創新決定廣度,思路決定出路,勇氣決定舉措,擔當決定成效。只有“跳出xx看xx,走出朔州看朔州,對照xx看xx,對比湖州看朔州”,才能準確客觀的發現我們的不足和短板。作為一名基層鄉鎮黨委書記,如何創造性地貫徹好、落實好市委六屆六次、七次全會精神,在加快實現“鄉村振興的特色區和踐行“兩山”理論的示範區”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想在先、走在前呢?我覺得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在黨紀法律範圍內主動破除制約鄉村發展的條條框框,為創新鬆綁、為發展撐腰。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全方位反思以前在農村農業工作方面的不足和問題,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探討破除鄉村振興瓶頸的舉措,把討論活動變成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的過程,用討論的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要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為鄉村振興想辦法,不為不作為找理由的濃厚氛圍,樹立為幹事者擔當,為作為者負責的正確導向。

  二是政策上要吃透。結合現場教學所去村莊,感悟最深的就是湖州人把政策用足用活了。這恰恰是我們工作的一大短板,我們的習慣做法是用政策限制,不是用政策發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法規的學習培訓和宣傳力度,提高執行者的業務素質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政策研究的力度,提高解讀政策的能力,創造性地提出貫徹落實政策的細則或舉措,讓政策更接地氣,更服水土,而不是機械教條式的執行政策,更不能把政策變成謀取私利的工具和依據,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政策變成推進鄉村振興的動力。

  三是資源上要啟用。這裡所說資源指政策資源、社會資源和文化資源。首先政策資源。五四村、魯家村、向陽村等已經全部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現農民承包地經營權全部流轉,股權化既保證了農民的土地收益,又弱化了農民個體實際地塊的界限,限度地降低用地成本,化解了土地糾紛,很好地處理了農村集體和個人的利益關係,極大地釋放和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土地的規模化、集約經營。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這一政策,我們還未用足用活。其次社會資源。鄉村振興不是一部門的事,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統籌整合使用政府資源、統籌調動社會民間力量,引導企業資本參與。參觀的鄉村,村級都設有統一戰線工作組,統籌調動鄉賢、名人等力量助力鄉村治理,這個做法真的不錯,值得借鑑。第三文化資源。一是湖州的所有村都有文化禮堂,都有講習所,都有文化長廊,都有農風家訓,都有村史館,都有農家書屋,都有老年公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隨處可見深入人心,文化育人、文化興村、耕讀傳家的氛圍很濃。二是村級黨組織尊重人才、培養人才的眼光和遠見著實讓我們佩服,可以說照此下去,下一輪的發展引領者仍然是湖州。三是對文化資源的挖掘也要做到極致。這次學習還有一個感受就是湖州的博物館很多,湖筆博物館、桑基魚塘博物館、荻港村名人博物館等等。國級傳統古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等都做到了極致。我們的傳統古村落、非遺等資源相當一部分在沉睡,未能發揮文化資源在促進經濟、教化鄉鄰、撫育文明風尚中應有的作用。

  四是責任上要擔當。從魯家村的成功案例,到向陽村黨支部、村委會、村務監督委員會集體決定、共擔風險,處處閃耀著為民擔當、幹事創業的情懷。創新發展,先行先試,需要擔當。一要有為群眾為集體利益擔當初心。二要有迎難而上、艱苦奮鬥,不怕挫折、不怕失敗,愚公移山的恆心。三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久久為功,利在長遠,天下為公的公心。這既是對幹部個人的要求,也是對各級黨組織的要求。

  五是黨建上要加強。黨群服務中心是每個參觀點最突出、最顯眼的標誌。“為集體操心、讓群眾省心、請組織放心”、“村莊發展快,要靠書記帶;群眾生活美,要靠班子領;火車開的穩,要靠黨員撐”、“黨員農家樂”、“黨員文明戶”、“黨員責任牌、責任區”、“黨員請您歇歇腳、上下樓梯慢慢走”等暖心提示清晰顯眼,處處體現了黨員示範帶頭,服務群眾的理念,體現了黨組織在鄉村振興、鄉村治理中領導核心作用。任何一個美麗鄉村的建設,都離不了黨組織引領、黨員示範帶動,只有強一個支部,才能促一個產業、活一地經濟、富一方百姓。要透過黨建引領,不斷強化“三基建設”,啟用基層黨委、農村黨支部內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觀能動性。

  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6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國要強,農業必須強;國要美,農村必須美;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之重。一年前十九大,黨央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描繪了美好藍圖,也為扶貧攻堅戰注入了強勁動力。這一年來,鄉村振興戰略理念落地、開局良好,農業豐產、農民增收、農村和諧,“三農”事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鄉村振興戰略為“三農”事業注入活力,為打贏扶貧攻堅戰提供強大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關係到全社會的穩定執行和民眾的“衣食”溫飽問題。在改革開放40後的今天,我們要堅持農業優先發展的總方針,堅定不移的實施“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持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和一併推進,實現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的跨越。

  推動農村全面進步,共建美麗和諧鄉村。“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我國的改革是從農村發端,40年以前,我們透過農村

  改革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40年後的今天,我們透過鄉村振興戰略來推動農村全面進步,共建美麗和諧鄉村,必將開啟“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壯麗圖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徵程上,城市和農村都要發展,都要全面進步。一方面,我們要加快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共同建設農村美麗家園;另一方面,我們要推進鄉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現代化,讓農村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安定團結,讓廣大農民群眾在農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美滿。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黨的十九大以來,鄉村振興戰略從提出、實施,再到廣大農村逐步落地生根,為促進農業全面升級、推動農村全面進步、促進農民增產增收注入了強大動能,必將引領億萬農民共建美好生活。

  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7

  20xx年4月11日至4月22日,我很榮幸參加我縣今年的在職幹部全員培訓,這是我入編以來第一次參加培訓,感到非常激動。透過黨校領導、專家教授的精彩授課,本人受益匪淺,思想覺悟有了很大的進步,也有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感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鄉村發展,實施鄉村振興,對促進社會協調發展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意義重大。

  13億多中國人中,有著近10億農民,農村成為了中國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農村、農業問題關係“幸福百姓”獲得感的提升,關涉“美麗鄉村”願景的實現,關乎“鄉土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但隨著社會變革的急劇轉型,三農問題成為了我們心頭難以放下的牽掛。“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鄉村振興已刻不容緩,而只有讓人們願意回、回得去、留得下,鄉村振興方有希望。

  鄉村振興,我認為農民必須富,讓人們願意回。鄉村若是“梧桐樹”,便會引來鄉賢遊子們這些“金鳳凰”,正所謂“家有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鄉村的振興發展的對“城歸”的引力第一要義就植根於農民生活的富足,從產業發展、社會保障、就業創業、社會治安、養老方面成為農民最為關心最為迫切的問題,只有為農民生活奠定堅實的生活保障,方才能調動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積極性;與此同時,農民工返鄉,又能夠不斷促進廣袤鄉鎮百業興旺,以創業促就業、增收入,從而打開了農業現代化、城鎮化乃至新農村建設的新局面,從而又成為了鄉村振興的有力助推器。

  鄉村振興,我認為農村必須美,讓人們回得去。農村是農民的家,每個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夠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改變農村環境,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還農村以“松月夜生涼,風泉滿清聽”的隨意而居是遊子們的虔誠嚮往。而當農藥化肥的使用汙染了塊塊土地;當生活垃圾玷汙了彎彎清泉;當秸稈焚燒汙濁了朗朗晴空,鄉村的土壤、水體、大氣的汙染直接影響菜籃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何談夯實返鄉迴歸之基?失去了鄉村清新的空氣、乾淨的水質、安全的食品,鄉村振興就失去了遊子們的青睞,就失去了永續利用的戰略資源,何談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建設才是鄉村振興的依託。

  鄉村振興,我認為農業必須強,讓人們留得下。興業致富是許多人逐夢的源動力,而守業安居則是廣大農業經營者的定心丸。鄉村留得住人才是鄉村持續振興發展的應有之義,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則是讓“城歸”留下創業守業的必由之路。當農業搭上“旅遊+”的快車,鄉村旅遊便為鄉村提供了“重塑”與“再生”的機會。隨著旅遊需求的多元,寧靜致遠,田園丹青的鄉村旅遊因其特有的魅力成為人們新的選擇,尤其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經濟邁入新常態、產業結構不斷轉型升級的時代背景下,鄉村旅遊將會有更大作為、更大擔當,方能不斷填充著鄉村振興的底色。

  緣木求魚不可取,竭澤而漁不可行。全民期待“美麗鄉村”的今天,用富民之美給村民一個富足的生活條件,用生態之美給遊子一個身心休憩的家園,用強業之美給城歸一個勃勃發展的生機,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強業的多贏之路,才會實現鄉村宜居安康的振興之夢。

  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8

  為期十五天的社會實踐已經逐步進入尾聲,20xx年7月15日許昌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實施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隊的隊員們前往文綜樓727會議室進行資料總結工作。

  雖然今天是社會實踐的最後一天,但隊員們仍以飽滿的精神去好最後的工作,站好最後一班崗。早上八點三十分,隊員們都按時到達會議室,指導老師馮璐彤和隊員們簡單的開了總結會議,會議中說:“透過這是實踐活動,我相信隊員們也清楚認識到了社會實踐是一個能夠鍛鍊人各方面能力的活動,特別是我們‘實施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實踐隊需要下鄉進行走訪調研,要求每位隊員都能夠吃苦耐勞、不怕苦、不怕累、不發牢騷,認真調研走訪,在調研的過程中,令人欣慰的是我們每位實踐隊員都很優秀,都非常的認真努力。”並讓每位隊員發表一下十五天的實踐感想,隨後隊長王軍給實踐隊員具體安排了今天的工作任務:“由於是實踐的最後一天,已經進入資料整理的尾聲,各位組長把組員的個人感悟及個人日記傳送給宣傳專員,實踐考核卡填好交給我。”會議結束後實踐隊員也著手開始工作。

  新時期的鄉村振興戰略就是以往城鎮化城鄉發展格局走向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必由之路。作為當代大學生更應該響應國家的號召,應當自覺擔當,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服務,肩負起社會發展的崇高使命,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9

  經過幾天的實踐活動,隊員們已經不太願意僅在村委會體現自己的價值了!

  由於我們有了一定的和村民交流的經驗,所以大家決定去體驗農家的勞動和飲食生活。在南小張村的社會實踐也真正的進入了高潮,今天我們要真正的走入農戶的家中,走入農村這片沃土之中——去體驗農村人民真實的生活!

  經過一番準備,我們的體驗生活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今天我們乘著和煦的“東風”,興高采烈地來到了事先聯絡好的村民王大娘家裡!由於時間尚早,王大娘說地裡的露水比較多現在還不能去,熱情的招呼我們到她家裡去休息一下。雖然對於不能立即到地裡一展拳腳大家有點失望,可是面對如此熱心的大娘大家還是積極的與大娘拉起了家常。大家最關心的還是一些莊稼地裡的事情,畢竟一會兒要在那裡做一回農民。老大娘面對如此熱情的我們眼中充滿了仁慈,熱情的為我們講解田地裡的事情,並不時的露出幸福的微笑,對我們的關心農事讚賞有加!

  不知不覺我們和王大娘已經開心的拉了一個小時的家常了。終於大娘說我們可以去農田了,同學們快樂的心情溢於言表。想象一下,我們將在一片藍天白雲之下快樂的勞作,那將是一種多麼悠然、多麼快樂的日子呀!

  一路上我們唱這歌,說著笑;不知不覺就來到我們今天的戰場了!看著大娘家的這片田地,大家的興奮、欣喜之情頓時就消失了,這是一片怎樣的土地呀,很明顯:和想象中的那片“悠然見南山”的土地有著天壤之別。這在片田地上沒有山、沒有水,沒有忙碌的老水牛;視力所見的只有山一樣垃圾堆和滿地的垃圾。當時所有人腦海裡都閃現過退卻的念頭,可是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明白:農村就是這個樣子的,這才是真正的生活,難道不是嗎?今天我們來的目的不正是來體驗真正的農家生活嗎?來感受淳樸的農村風情嗎?那一刻大家更加堅定了今天在這片田地上一展拳腳的“壯志雄心”!

  伴著老大娘的一聲號角——“大家都來幹活吧”!我們開始了今天的體驗生涯!由於鋤頭的數量有限,所以不得不用自己的來對付那些萬惡的雜草了,這一刻我想說的是“這是一雙雙多麼勤勞的雙手啊!即即使身在學校,我我們也沒有忘記自己的根本!

  雖然烈日當空,儘管揮汗如雨,可是每個人的臉上展現的都是純真的笑容!大家似乎都有著使不完的力氣,沒有人要求讓自己休息一下,甚至沒有一個人想去喝水放鬆一下!大家所想的只是珍惜這短暫的一段時間,展現時間的價值同時也展現自己的價值!不僅僅是為王大娘,也為農村的發展奉獻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

  也許是地少的緣故,亦或是人多力量大的緣故:不多時我們就把大娘家的一塊地的雜草除完了。大娘說:“真的多謝你們了,孩子們都不在家,如果不是有你們,這塊地就要荒廢了!走,到我家休息一下,中午也別走了,大娘讓你們嚐嚐正宗的農家風味!”

  帶著些許不捨,懷著幾分留念,我們就要和這片田地說聲再見了,雖然也許此生再難見了,但我會依然懷念,畢竟我們在這裡揮灑過汗水,忍住了淚水,嘗過了農村生活的苦水;這些短暫但值得記憶的時刻將成為一筆永遠的財富,伴我們在人生以後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遠!最後每個隊員都是再一眼又一眼的的深情回望中離開了這一片曾經揮灑青春、值得永遠記憶的土地。

  回來的道路上,雖然我們感覺真的非常的疲憊,但我們的身心卻非常的愉悅,或許這就是勞動最關榮的緣故吧!我感到走在路上我們腳步更加的踏實了;此刻的天空是那麼的湛藍、那麼的美麗;驕陽似乎也在對我們的行動讚美呀!

  回到了大娘的家裡,好大娘忙前忙後的為我們端茶倒水,其實看著比我們每個人都要疲憊的娘這麼操勞,我們每個人都過意不去。也許這正是農村吸引我的地方吧!我不敢說農村的每個人都是那麼的淳樸,但我相信大部分農村人都有這淳樸這一優良的品質!

  中午大娘執意要留我們在她家裡吃飯,可是看著我們這麼多人,做飯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可是大娘卻只能一個人忙,還要帶小孫子,忙裡忙外的,我們不僅幫不上什麼,還要使他更加操勞,我們怎麼可能過意的去呢?雖然大家都很期待正宗的農家風味,但每個人都異口同聲地說要離開,只為了個那淳樸的老大娘少些疲憊,多些輕鬆的日子!

  回學校的路上,大家有著不同的感悟,但卻有著共同的微笑!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對農生活的一種屬於自己的不同感悟,但是我相信不管我們體會到了什麼,那必將是積極的,對我們今後的發展都將是有利的!也許它不是每個人的財富,但是它將是我們大部分人的財富!

  也許現在還不知道它的價值,但是終究有一天我們會明白的!

  透過這次實踐活動,我明白了很多東西,學到了很多書本上無法獲得的知識!實踐是個好東西,它可以給我們提供體驗生活的好機會;實踐是個好東西,它可以充實我們的心靈。曾經擁有的點點滴滴,已經貯藏在心裡揮之不去,若干年後,也許會像陳年老酒,回憶起來更加香甜。更重要的是,我從中得到了鍛鍊,受到了啟發,一次又一次不同的經歷讓我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成長,慢慢變的堅強。以後的路還會很長,但是我們會滿懷信心地走下去,有了這筆財富困難將不再可怕。

  農村的體驗生活雖已結束,但是我明白了農村生活的真實的一面!我不知道未來會變成什麼樣,但是隻要我有能力,我都將奉獻這片土地,為它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美麗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10

  “四月春光好,正是讀書時”。在春光明媚的四月,我有幸到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學學習,五天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彷彿經歷了一次文化之旅,一場視聽盛宴。培訓結束後,仍然回味悠長,也引發了我對於鄉村振興的一些思考……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而鄉村振興就是要以農村經濟為基礎,努力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我認為建設美麗鄉村始終都離不開文化。

  文化是生態宜居的守護者。習近平總書記說美麗鄉村建設就是要“看的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鄉村的青山綠水是我們耐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中國自古以來就講究遵循自然法則而生存。繼承和發揚傳統的生態文明觀,讓人們懂得“仁民愛物”,發自內心崇尚自然,珍惜環境,才能從根本上守護住我們的青山綠水。

  “鄉愁”對於鄉村來說是對鄉土文脈和故土文化的記憶。鄉愁可能是一棵長在村頭的古樹,可能是一間破舊的祠堂,可能是一出家鄉的戲曲,還可能只是一位兒時的玩伴。這就需要加強對遺址遺蹟、宗族祠堂、田野文物的開發保護,傳承鄉村文脈,讓村民在精神上有歸屬感。讓更多鄉賢回到故土推動鄉村文化的傳承,建設美麗鄉村。

  文化是產業興旺的金鑰匙。鄉村產業無論是農業還是第三產業,都需要注入文化內涵,否則就不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我們平利是女媧故里,中國名茶之鄉。當我們的茶飲產業注入文化內涵,整合品牌力量,平利的絞股藍和綠茶也會像西湖龍井、武夷山大紅袍一樣名揚四海。到那時,我們賣的就不僅僅是茶而是健康和文化。

  談到鄉村振興就會想到鄉村旅遊。而鄉村旅遊的持續蓬勃發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內涵。一個地方的歷史積澱、氣候環境、風土人情、飲食起居,風俗習慣等等構成了一個地方的地域文化,而這種文化帶給人們的是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精神體驗。譬如,有人喜歡“大漠孤煙直”的蒼涼,有人喜歡“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們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讓每一個來平利旅遊的客人感受到這片土地與眾不同的魅力。

  文化是鄉風文明的約束力。“仁義禮智信、誠孝檢勤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在鄉村振興中,如果我們充分發掘鄉規民約、族譜家訓這些道德資源,發揮身邊榜樣的力量。讓向善向美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凝聚人心、引領道德、淳化民風,那麼“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鄰里和睦”等等都會成為村民發自內心的尊崇。

  農村的公共文化建設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只有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權益,提高鄉村文體活動質量,讓廣大村民在豐富的文化體驗中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

  《周易·賁卦·彖傳》中解釋文化,“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有形的,更是無形的,它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三觀”和生活方式,要想振興鄉村,就得以文化鑄魂。有了靈魂的鄉村便有了生機和活力,有了青山綠水和鄉愁,有了希望和未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