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少年個人事蹟材料(精選7篇)

美德少年個人事蹟材料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蹟吧,事蹟可以很好地體現和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事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美德少年個人事蹟材料(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德少年個人事蹟材料1

  王天星,女,19xx年12月26日出生,現就讀於銀川市興慶區三小三年級(1)班。

  只有9歲多的她,聰明好學、善良樸實、性格開朗並且興趣愛好廣泛:美術、英語、舞蹈、音樂、乒乓球、羽毛球、攝影攝像、益智遊戲和旅遊均屬她涉獵的範圍。她用自己的點滴表現贏得了身邊親友和老師、同學的喜愛。

  在她的學習、生活方面,有兩件事讓人難以忘記。

  一是在她升入小學一年級時,辦好入學手續卻因發熱輸液過敏而住進了醫院,幾乎耽誤了兩週的課程。出院後,她一面每天按時上課,一面主動地補習落下的課程,不需要家長的催促,完全自覺自願。旁邊的人很奇怪,一個一年級的小孩子為什麼把學習看得這麼重要。在和她的溝通中得知:她認為學習是一種樂趣,是別的遊戲或是什麼不能代替的,學不好,就會難過,就會若有所失。

  第二件事是在20xx年的8月,她患上了一種非常罕見的惡性程度非常高的腫瘤。她與她的家庭承受著巨大的打擊,她面對的是同齡人無法想像的磨難。在之後的6個月中,她先後經歷了放療與化療。放化療的損害讓她失去了一頭烏黑的長髮,就連頭髮與睫毛都難逃厄運,這對於一個愛美的小女孩是何等的難以忍受。更難忍受的,是副作用對身體的損害,嘴裡爛了不能吃東西,渾身疼痛無法睡覺,但就是躺在病床上,吊著藥劑時,她的身邊總還是堆滿了書本。自己抬起胳膊都困難,就由爸爸媽媽來翻,或者念給她聽。別人問她:吊著針還在看書呀?她說:書是我的好朋友!由於治療而失去了一個學期的學習時間,王天星同學自出院回家養療後決定自行補上,在新學期開始之際,她戴著口罩、帽子出現在課常裡。她開心地學習,高興地給同學們講故事,大家告訴她:你回來真好!可是同學們不知道,每天她要得喝下大瓶的苦澀中藥,到目前為止已經快5個月了。

  熱愛學習的孩子,相對容易地從學習中、書本中獲取除知識外的“財富”,那就是知書而達理,遇事先立德。

  王天星同學在年齡很小時,就懂得禮貌而真誠地對待別人,在家中事事為家長著想,力所能及的從不推脫;不論什麼時候遇到朋友和同學,她都會熱情地主動打招呼;承諾別人的事情,她一定要辦到;對於他人的困難,只要她知道了就會主動去幫助。在全社會為固原市被壞人拐走後又受凍傷的小志強捐款的活動中,她拿出了自己的壓歲錢100元。在網友組織的“20xx紅色愛心之旅”為山區小朋友捐自己的課外書活動中,她捐出了最喜歡的課外讀物20多本,還有新鉛筆盒與油畫棒。

  在病痛中的王天星同學,用自己愛學習、愛生活、積極向上的精神感染著身邊的每個人。就算是躺在病床上時,也還在鼓勵著年紀比她大幾十歲的病友:阿姨不要難過,得了病要有好心情配合醫生,開心點病就好得快!對朋友和同學以誠相待、在公交車上為老人和抱小孩兒的乘客讓座、見到被亂丟的垃圾就主動撿起放到垃圾筒裡、將零花錢施捨給乞討者一件件我們看得到和沒看到的小事,都在王天星同學的身上閃爍。

  她對生活的熱愛、興趣愛好的廣泛和對未知的渴求,使她在學習節節進步,多次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小小年紀的她,似乎在用自己的表現,告訴我們如何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和善待生活。

  美德少年個人事蹟材料2

  李丹,女,11歲,是腰站子中心小學五年級(2)班的學生。她小小年紀,卻以良好的思想品質,優異的學習成績,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成為同學中的佼佼者,老師、父母的驕傲。她是一個活潑開朗、陽光自信、幽默乖巧的小女孩。哪裡有她在,哪裡就充滿了笑聲。我們常常能看見她歡樂的笑臉,聽見她快樂的笑聲。樂觀自信的她連續幾年被評為三好學生,一直擔任班長、學習委員等職務。和許多同齡的孩子一樣,她熱愛學習、熱愛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

  李丹是一個善良、熱心的好女孩。在家裡,關注親人的冷暖,經常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打掃衛生、擇菜洗菜、洗襪子等,讓親情其樂融融。對待鄰里,她文明禮貌,與人為善,深得鄰里喜愛。在學校,她有一顆真誠的愛心。對於困難同學,她總是樂於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為樂,真誠奉獻。有同學上課忘了帶學習用具,她總是豪爽的拿出自己心愛的文具借給他們;有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不會的問題,她總是熱情耐心的幫其講解,從來不歧視他們。

  李丹是一個正直且有正義感的好女孩。她善惡分明,在校園裡主動去幫助弱小的同學。一次,她看到有個高年級的男同學欺負小同學,非常氣憤,拉上小同學去找那位男同學的老師理論,最後讓那大同學認識了自己的錯誤,並向小同學認了錯。還有一次,同學們都懷疑某同學偷拿了別人的東西,她卻勇敢地站出來為那位同學作證。正因為她這種性格,在同學當中樹立了很高的威望,大家有困難都願意找她,都喜歡和她交朋友。

  李丹同學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凡事以集體利益為先。作為班長的她平時嚴以律己,甘於付出,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高度

  責任心,是老師的得力助手,是班裡其他同學的表率。平時在學校裡,每逢打掃衛生,總是一馬當先,帶領大家一起勞動,帶頭搶髒活、累活幹;學校裡開展什麼活動,她都非常積極主動,帶動同學們一起努力為班級爭得榮譽。

  這就是品學兼優的李丹同學。她沒有特別的人生際遇,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也沒有獲得顯赫的榮譽,但她天性至真至純,追求盡善盡美,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真實、集中地展現了新時代少先隊員的應該具備的美德,

  美德少年個人事蹟材料3

  吳藝芳,女,2000年10月出生,雲霄縣東廈白塔小學五年級學生。

  老師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悉心薰陶,在她幼小的心靈裡種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種子,使她一天天茁壯成長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家裡,她是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獨立自強的好孩子;在學校,她是位勤奮學習,心繫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優秀少先隊員;在社會,是位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她的品德修養深受老師、同學和周圍人的一致好評。

  對同學有一顆真誠善良的心。吳藝芳同學心地善良。在學校,她對待同學,總愛伸出援手,真誠付出,助人為樂。班級有一個讓所有老師都感到頭疼的學生,他不僅學習不好,還不講衛生,還經常遲到,同學們大多不願與他同桌。藝芳同學主動要求和他同桌,每當他犯毛病時,她就耐心開導,沒想到,沒過多久該同學的毛病還真改掉不少,學習有了進步、也不經常遲到了,還講究衛生了。老師同學們都覺得奇怪。後來藝芳同學說出了一句讓大家都佩服的話:“我一直把同桌當作好夥伴,只有同桌把我當成他的朋友後,我講的話他才聽得進去。現在我們是好朋友了,他當然聽話了,自然有進步了”。沒想到,藝芳同學小小的心靈裡不僅裝滿真、善、美,而且充滿智慧。

  對同學有一顆執著的與同學共同進步的責任心。“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於是,她不僅事事爭先,事事以身作則,而且,心繫班集體,心繫班上的每一個學生。有一次學校組織集體活動,放學後該值日的同學都跑了,就組織幾個同學把教室打掃的乾乾淨淨。結果當天學校組織檢查衛生,他們班受到了校領導的好評。有人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做,她回答得很乾脆也很響亮:“為了班集體,為了班級的每一個同學!”作為一班之長,她深知肩上的責任重,一方面,對老師交給的任務總是積極認真地完成,如每天的收發登記作業,檢查學生作業。檢查紀律衛生等情況忙得不可開交。但是她任勞任怨,經常是“早出晚歸”。 在學校裡,每位同學都是她的好朋友,她喜歡看見同學們燦爛美麗的笑容,於是,每次誰有困難,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的,都會找她幫忙,她也盡力幫助,在班裡她的書包是最沉的,為什麼呢?因為她不僅把所有的課本和練習冊都帶上,

  還要多帶些練習本,筆,橡皮,甚至素描紙,宣紙她也把家裡所有的都帶在身邊,她可以儘可能的去幫助同學們,媽媽老是心疼的讓她不要拿那麼多東西了,可是她想自己離家比較近,把學習用具全了就可以方便其他同學使用了。

  她還是班級事務的熱心人。教室的笤帚壞了,她會用自己攢的零花錢買新的給大家使用。班級圖書角的圖書陳舊了,她會主動將自己的圖書悄悄拿來供同學閱讀。班內的娛樂器材缺乏,她毫不猶豫的將自己心愛的跳棋捐獻給大家。平時值日她總是搶著幹,第一個開始,最後一個離開。她拾金不昧,受到同學們的表揚。在她的帶領下,班級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助人為樂,蔚然成風。

  每逢節假日,在社群的各個角落,經常能看到她撿拾垃圾的身影。低保老人的庭院門前,擦窗掃地更是習以為常。遇到家境貧困的弟弟妹妹為得到一件玩具而拽著父母的衣角哭泣時,她毫不猶豫的將自己僅有的玩具送給他們。汶川、玉樹地震,她無私奉獻愛心,先後捐出自己積攢下的零花錢一百多元。

  藝芳同學身上體現了一名莘莘學子良好的道德品質,一種至真至善的思想態度,體現了一名學生的良好素養。在學生心目中,她無疑是一面道德示範的旗幟,一個眾生學習的榜樣,一名當之無愧的美德少年。

  美德少年個人事蹟材料4

  她學習成績優異,但一如既往地努力,力爭上游;她在班內但任班幹,但總能做到謙虛、團結同學;她活潑開朗,在班級活動中勇挑重擔;她家庭條件優越,卻總是班內最節儉的那一個她,就是三二中隊的文娛委員鄧樂涵同學。

  透視小事,樹立品質

  還記得孩子們剛上一年級時,每一天總是有很多“小鉛筆頭”被同學們遺棄,時間一久,也就忘在腦後。一天,突然發現“小鉛筆頭”都不見了,正在我心生疑惑時,一雙稚嫩的小手舉起一大把小鉛筆,那些昔日的“小鉛筆頭”已被擦得乾乾淨淨,削得整整齊齊,每兩根之間還用膠布粘上,看上去像一支完整的大鉛筆。看著這些花花綠綠的小鉛筆,似乎一個個跳動的音符,正為小女孩的驚人之舉奏出讚美之歌。這個女孩就是鄧樂涵。

  我被一個六歲女孩的驚人之舉震驚了,我明白她不缺鉛筆,她家庭很富裕,但她卻用自我的行動踐行著“節儉”二字的內涵。

  樂於助人,勤儉節儉

  生活中的鄧樂涵人源極好,她把每個同學都當作自我的朋友,從不因自我學習成績好而歧視成績差的同學;從不因自我家庭條件優越而瞧不起那些家庭條件差的同學,相反卻總是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以往她向每月的零花錢中省出幾元錢,積攢起來就為了給那些條件差的同學買幾本作文書;以往她很久不讓父母為她增添新衣,卻讓父母多給點零用錢給貧困山區的孩子添一些學習用品是她,一個小學生,卻用無聲的行動向大家詮釋“節儉”二字的含義。

  記得她曾在日記中寫到:我覺得勤儉節儉是一點一點積累下來的。不論在任何時候,我都會節儉利用資源。在任何方面都要秉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勤勞致富。“多做事,少說話”儘自我最大的努力傳承著勤儉節儉的美德。

  一個小學生,一個女孩子,她選擇了一條其他孩子做不到、難以堅持的“節儉”之路,她秉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體會著生活的歡樂。

  美德少年個人事蹟材料5

  李xx,12歲,xx小學六年級(3)班班長。她心地善良,獨立自強,尊敬師長,勤奮好學。一直來,她本著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關愛親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努力做好自己,把自己打造成既是爸爸媽媽的好女兒,奶奶的好孫女,外公外婆的開心果,也是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榜樣,新時代的好少年。

  打小起,xx就是大人眼裡最為懂事的孩子。鄰里的朋友還整天在媽媽懷裡撒嬌哭鬧時,她就在許多方面學會了自理自立。還是xx3歲時,她就開始學會自己吃飯,從不要大人喂;學會洗臉,學會上衛生間。上幼兒園後,其他小朋友整天哭哭啼啼,她卻從不哭鬧,還會幫老師哄其他小朋友。家裡要是來客人,她會招呼客人坐,為客人端茶送水,且從不在客人面前亂跑亂鬧。

  上小學後,她越來越懂事了。她把爸爸媽媽對她的愛轉化成刻苦學習、勤儉節約、尊老敬老的動力,深受鄰里、親友的誇獎。由於爸爸外出務工,家裡所有的農活都媽媽承擔。除了農活,媽媽還要買菜做飯,洗衣拖地;還要照顧xx年幼的妹妹及xx的爺爺奶奶;還要輔導xx的'功課,很是辛苦。懂事的xx每天一放學回家就認真地做作業,不讓媽媽操心。做完作業就開始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洗菜,燒火,掃地,收拾房間,帶妹妹玩。晚上,媽媽做完了一天的活,累得腰痠背痛,她就拉媽媽在沙發上坐下,先送上一杯杯熱騰騰的茶水,再幫媽媽捶背揉肩,接著說故事,講笑話,唱歌給媽媽聽,讓媽媽的勞累因為有了她的關心而減輕了許多。一次,媽媽生病了,晚飯也沒吃,就躺下睡,她立即煮了碗麵,送到媽媽床前,看媽媽吃了才又拿了自己貯錢罐的錢到村裡的衛生院給媽媽抓藥。然後為媽媽端上開水,看媽媽把藥吃了,又搬來凳子,一邊做作業,一邊守著媽媽,直到媽媽感覺好多了熟睡過去後,xx做完了作業後才安心去睡覺。

  xx不僅是對媽媽這樣,在家這樣,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是這樣,對鄰里鄰居都這樣。

  xx的爺爺,奶奶年事已高,生活起居很不便,xx又成了他們的好幫手。首先是三餐之前,xx都要為他們備好碗筷,親自請他們吃飯,然後親自為他們裝飯、添飯。有段時間,爺爺臥病不起,xx又總是和媽媽輪流前去送飯送水送藥。也會像陪媽媽那樣陪爺爺奶奶講故事,唱唱歌,逗爺爺奶奶開心。xx的外公外婆住在另一個村,離xx家步行要一個小時。但這不影響xx每個星期都徒步去看望外公外婆一次。對於外公外婆,xx也就如同對爺爺奶奶一般,所以每當xx一出現在外公外婆的眼前,外公外婆總是臉上樂呵呵。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婆,爸媽媽過生日時,xx都要親自制作一份小禮物,給他們一個驚喜。一張精緻的賀卡,一個創意的模型,讓他們沉浸在無比的喜悅和幸福當中。

  離xx家不遠有個老人活動中心,平日裡,爺爺最愛上那去玩了。在那裡爺爺愛和其他的老爺爺們一起喝茶,聊天,下下棋棋,摸摸牌什麼的。許多小朋友們也愛隨大人上老人活動中心去玩,xx也常跟著爺爺一起去。但xx卻與眾不同,其它小朋友往往會在那兒一起捉迷藏,大聲吵鬧,而xx總是一到那就去找來掃帚幫忙打掃衛生,接著整理一些被弄凌亂了的物件,等很多老人來玩時,他又開始為這些老人們送茶添水。得空後就安靜靜的看大家下棋,玩牌,或取出隨身帶來的課外書,認認真真的看。

  不僅如此,在生活中,她還是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她從不吵著鬧著要媽媽給她買新衣服。衣服舊了她照樣高高興興地穿著上學。媽媽的朋友 家小姐姐的衣服穿小了送給她,她也都不嫌棄。每當取得好成績,爸爸媽媽說要獎勵她,她從不像別的孩子開口要錢或要什麼貴重禮物,而只讓爸爸媽媽買一本她喜歡的書作為獎勵。

  在學校裡,她總是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為樹立良好班風、班紀的發揮帶頭示範作用。學習上,她刻苦勤奮,她說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媽媽為她的付出。工作上,盡職盡責,班級管理得有條不紊。

  xx同學的尊老愛親,勤奮好學,聰明懂事的事蹟,也為她自己贏得廣泛的榮譽。在渭田小學的就讀的六年間,被評為三好生三次,被評為優幹二次。學校評的十佳少年,八德之星,她也榜上有名。但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xx同學身上表現出的尊老愛親的中華美德,才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和推崇的。

  美德少年個人事蹟材料6

  高傑,12歲,陽泉市郊區小學五年級文藝委員。她心地善良,獨立自強,尊敬師長,勤奮好學。一直來,她本著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關愛親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努力做好自己,把自己打造成既是爸爸的好女兒,外婆的開心果,也是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榜樣,新時代的好少年。

  打小起,高傑就是大人眼裡最為懂事的孩子。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她的媽媽過早地離開了她,鄰里的朋友還整天在媽媽懷裡撒嬌哭鬧時,她就在許多方面學會了自理自立。她就開始學會自己吃飯;學會洗臉,學會上衛生間。上幼兒園後,其他小朋友整天哭哭啼啼,她卻從不哭鬧,還會幫老師哄其他小朋友。家裡要是來客人,她會招呼客人坐,為客人端茶送水,且從不在客人面前亂跑亂鬧。

  上小學後,她越來越懂事了。她把爸爸對她的愛轉化成刻苦學習,深受鄰里、親友的誇獎。由於爸爸外出務工,很是辛苦。懂事的她每天一放學回家就認真地做作業,不讓爸爸操心。做完作業就開始幫爸爸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洗菜,燒火,掃地,收拾房間。晚上,爸爸做完了一天的活,累得腰痠背痛,她就拉爸爸在沙發上坐下,先送上一杯杯熱騰騰的茶水,再幫爸爸捶背揉肩,接著說故事,講笑話,唱歌給爸爸聽,讓爸爸的勞累因為有了她的關心而減輕了許多。

  高傑的外婆奶奶年事已高,生活起居很不便,高傑又成了她的好幫手。在外婆家時,三餐之前,高傑都要為他們備好碗筷,親自請他們吃飯,然後親自為他們裝飯、添飯。有段時間,外婆臥病不起,高傑又總是和爸爸輪流前去送飯送水送藥一張精緻的賀卡,一個創意的模型,讓她沉浸在無比的喜悅和幸福當中。

  不僅如此,在生活中,她還是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她從不吵著鬧著要爸爸給她買新衣服。衣服舊了她照樣高高興興地穿著上學。爸爸的朋友家小姐姐的衣服穿小了送給她,她也都不嫌棄。每當取得好成績,爸爸說要獎勵她,她從不像別的孩子開口要錢或要什麼貴重禮物,而只讓爸爸買一本她喜歡的書作為獎勵。

  在學校裡,她總是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為樹立良好班風、班紀的發揮帶頭示範作用。學習上,她刻苦勤奮,她說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爸爸為她的付出。工作上,盡職盡責,班級管理得有條不紊。

  高傑同學的尊老愛親,勤奮好學,聰明懂事的事蹟,也為她自己贏得廣泛的榮譽。在坡頭小學的就讀的五年間,被評為三好生兩次,好習慣之星一次。但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高傑同學身上表現出的尊老愛親的中華美德,才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和推崇 .

  美德少年個人事蹟材料7

  xx是一個品學兼優、多才多藝、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她的臉上總掛著自信的微笑。她在班裡擔任著班長、中隊長、英語美術課代表等職務,是區三好學生,除了各科文化成績突出外,生活中好多方面她都表現的異常突出,既是教師的得力小助手,也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經過家庭和學校的長期教育,如今在劉蘇儀身上,勤儉節儉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精神。

  一是體貼父母,從不提非份之求。劉蘇儀明白父母工作掙錢很辛苦,在吃穿用上從不提過分要求,不與人攀比。父母給做什麼就吃什麼,米飯鹹菜也吃得津津有味;父母給什麼就穿什麼,表哥的舊衣服穿上也滿心歡喜;父母買什麼就用什麼,比同學的差一些也毫不在意。有時她取得了好成績,父母要獎勵到飯店吃“大餐”,她也不一樣意,要求在家自我動手包餃子。在家裡,她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刷鍋洗碗、疊衣服等。

  二是儉以養德,常念他人之困。穿小的衣服,劉蘇儀一件都不讓扔掉,讓大人洗乾淨收起來。去年11月份,在合肥市慈善協會舉辦“暖冬行動”時,她把這些衣服全部捐給了山區貧困兒童,劉蘇儀也領到了一張愛心捐贈證書。肥西縣燒脈崗一位遠親3歲的孩子得了白血病,聽到我們談論,劉蘇儀主動把自我攢的賣廢品收入200元錢捐了出來,在她的感召下,全家共資助了患病女孩兩萬元。

  三是崇尚環保,力行低碳生活。家裡雖然有車,但劉蘇儀從不主動要求開車接送。書法興趣班距家約有1000米,她每次都要求走著過去,騎電瓶車都不讓,時間緊張就自我跑步上學。去外婆家約有7公里,她要求騎電瓶車過去,也不讓開車送。聽說廢舊電池會對環境造成破壞,她專門做了一個回收盒,不讓我們亂扔,此刻已經收集了五六十節電池,準備集中送往和平路合肥市家用廢舊電池集中回收點。家裡的廢舊紙箱、礦泉水瓶,劉蘇儀不讓扔到垃圾箱,她總是打包收集好,賣給回收人員,這樣既不汙染環境,又能迴圈利用。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劉蘇儀同學小小年紀便懂得珍惜父母和他人的勞動成果,不浪費一度電、一粒糧、一滴水、一張紙,不挑吃穿,不亂花錢,不盲目攀比。她身上這些勤儉節儉的中華美德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和推崇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