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裡奇蹟》觀後感(精選8篇)

《綠裡奇蹟》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綠裡奇蹟》觀後感(精選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綠裡奇蹟》觀後感1

  弗蘭克達拉邦特是最懂得斯蒂芬金的導演,他從驚險懸疑的氛圍下關注到斯蒂芬金筆下流淌出來的不為人所注意的人性關懷,並試圖透過鏡頭傳達給更多的人。無論是肖申克的救贖還是綠裡奇蹟,以監獄的題材和邊緣的人物,描寫了人性中漸被遺忘的角落,並傳達了對生命的敬畏與上帝的信仰。

  這是一部188分鐘的電影,漫長卻不拖沓,甚至可以稱得上奢華,它用鋪張的篇幅輕緩的描繪細緻的情節,鏡頭感像電影的淡黃色調一樣厚重樸實。它描繪了一群死囚在人世的最後一段時光,傳達的卻是救贖與希望。

  綠裡奇蹟首先告訴我們上帝的存在,他值得我們信仰,因為他悲憫每一個魂靈。

  聖經說,上帝憐憫眾生,派神之子耶穌入世感受並承擔苦難。而電影的主角——約翰克菲則作為耶穌的化身出場。他形象巨大且醜陋,看起來平凡懦弱,以死囚的身份出場,卻擁有上帝恩賜的神力。他消除了保羅尿道炎的苦楚,使小老鼠金格重生,治好了艾琳達的腫瘤,並嚴懲了佩西和比利小子。他傳達了上帝想要給人類的友好提示,包括即將死亡的囚犯:神蹟的確存在,哪怕生而無望之時,上帝也會庇佑每一個無辜純善的靈魂。他總是在面前等著你,迎接你回到靈魂的安息地。而你要做的首先是相信上帝。

  這是一個108歲的老人60年前的回憶,也許,也正是因為這樣而帶著這種輕泛的悽美。用一種近乎悲憫的基調潛行在電影的底層,這給了這部電影在質量上的一個昇華。真是一部令人感到溫暖的電影。瞥開近乎殘酷的結局,整部片子像一列老舊的火車,沐浴著冬日裡乾淨的暖陽徐徐緩緩前行。

  《綠裡奇蹟》觀後感2

  總愛胡思亂想,想擁有看透人心的潛質,想擁有永恆的生命,但看了《綠裡奇蹟》這個故事,才知道那是多麼痛苦的事。

  故事是從老保羅和一個叫珍的老太太講的故事開始的……

  六十多年前,監獄裡死刑區來了一個大塊頭,看到這個人就以為他定會打破監獄的平靜,會給監獄帶來很多麻煩,但沒想到這個大塊頭問最關心的事是晚上睡覺會不會關燈,這個殺人犯居然怕黑。直到他治好了保羅的病,才讓人覺得另有內情,我覺得上帝不會把這種超潛質給一個壞人的。

  剛進監獄,約翰·科菲和保羅說:我也沒有辦法了老闆,我試著挽救卻來不急了。直到看完才明白這句。約翰看著兩個小女孩死在自己的懷裡,但自己卻來不急挽救了,反以他才會那麼悲哀,而且這種痛苦不知道跟隨他多長時刻了,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別人的痛苦,世人的痛苦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誰能受的了?因此他累。

  正因佩西故意沒有將海綿浸水,戴爾死的異常痛苦,讓盼望他死的觀眾們都承受不了,當然更是如排山倒海般襲向約翰,讓感同身受的他痛不欲生。好累啊,老闆,累死了。

  為了出去給梅琳達治病,被比利抓住了手,約翰看到了他的內心,看到了以前兩個小女孩的事,因此他祛除梅琳達的病魔之後,卻沒有像往常一樣吐出來,而是藉此懲罰了壞人。

  在走上綠色之旅前,保羅要將約翰釋放,無法回答上帝提問的理由就應只是藉口,但約翰的回答反映出了他的孤獨、痛苦,和求死的決心,他太累了。

  約翰:你告訴天父,你這是在行善。我知道你很悲哀,很煩惱,我感覺得出來,但你能夠釋懷了,我想做個了結,真的,我好累,老闆。我不想再像孤鳥一樣單飛,我不想再過沒有朋友的日子,我不想再看見人間的爾虞我詐,我不想每日承擔全世界的痛苦,世界上的痛苦實在太多,像碎玻璃般無時無刻地刺痛我的腦袋……。

  在約翰死刑時的電刑室裡,兩個小女孩的家人依舊認為約翰是兇手,他們心懷痛恨,期望殺他兩次都不夠;見慣了生死的獄警們卻一個一個淚流滿面,承受著最大的痛苦……;而此時的約翰卻看到了天堂。憑約翰的潛質,沒人能把他抓進監獄的,他進來是自願的,就是在等這一天,結束自己的生命。是的,他承受的太多,太累了,只有這樣才能解脫出來。

  約翰將自己的潛質分給了保羅,期望他能夠明白並分擔自己的痛苦,保羅因此得到了比其他人長壽的生命,但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故事沒有交待約翰的來歷,但對西方文化來說,能治癒傷並痛恨罪惡、感受全世界的痛苦的只有一個——耶穌。因此直到保羅堅信約翰的潛質來自上帝,而自己扼殺了上帝的奇蹟,因此才會承受失去親朋的痛苦。親眼看著自己的太太、兒子、朋友相繼辭世,擁有永恆的生命是很多人的夢想,但真的擁有了之後又怎樣呢?看著自己的摯愛、親人、朋友一個個的離你而去,這樣的日子有什麼意思呢?

  《綠裡奇蹟》觀後感3

  我願以咖啡之名,稱呼那一個大塊頭黑人約翰·科菲。科菲與咖啡同音,在片中,當約翰·科菲自我說時,也數次提及。我一向覺得咖啡是這麼一種東西:氣味濃郁,氣質內斂,不嘗試,你永遠不會知道它的感覺。像約翰·科菲,一個身材魁梧,心靈細膩脆弱,卻擁有神奇的力量的人。

  我們無法知曉咖啡是如何擁有這種神力的,他會透過對人身體的接觸,知曉你的過往,會將你體內的病魔匯入自己體內,然後把病毒化為一種飛蟲般的細屑從口中噴出體外,使你遠離苦痛。而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人,卻被關進了死牢,正因他發現了兩個遭人傷害的垂死的雙胞胎女孩,意欲施救確實無力迴天,只好抱著漸冷的屍體痛哭,而尋女心切的父親正好趕到……

  這是一個誤會。可咖啡不言不語,承受著瘋狂的拳頭及憤怒的辱罵,帶著所有的神奇,走進了這座裡頭有一條鋪設著綠地毯的路的監獄。這一段一里長的綠地毯之路上,將會上演他最後的神奇。這就是《綠裡奇蹟》(TheGreenMile),繼《肖申克的救贖》後,美國導演弗蘭克?達拉伯恩特的又一經典之作。

  這是一件普通的監獄,就連那條鋪著綠地毯的名為綠裡的路實際上也沒有任何溫情的存在:那條路通向死刑室,在那裡,死刑犯們將坐上電椅,結束或是罪惡或是痛苦的一生。那是一條死亡之路。綠裡的起點,便是這死刑犯牢房,牢裡的獄警除了佩西仗著有後臺裝腔作勢卻欺軟怕硬外,老大保羅、豪威爾等都是好人,而犯人中除了新來的威廉無法無天頻出惡作劇外,其他人不論往事怎樣,都已是心平氣和。生活除了偶爾的騷亂,算是平靜。唯一的消遣,便是一隻不知從哪跑來的、與牢友德拉克做起了朋友的機靈小老鼠金格先生。

  咖啡被保羅淳厚的性格所染,施手治癒了困擾他多年的膀胱炎,使保羅震驚不已。之後,他的神力又施展在被佩西所踩踏而奄奄一息的金格先生及身患癌症而日漸憔悴的保羅的同事海爾的夫人美琳達身上,同樣化腐朽為神奇。這些神奇使保羅對咖啡的罪行愈發懷疑,正因那樣醜惡而血腥的行徑,絕不會出自這樣一個尊重生命的人,亦絕不會出自這樣一雙拯救生命的手。

  一次意外的接觸,咖啡知道威廉就是殺害雙胞胎姐妹的兇手,他藉機挾住佩西,將治療美琳達時未吐出的穢物注入佩西的身上,呆滯的佩西走到威廉的牢房,拔槍將其射死。咖啡將真相告訴保羅,而保羅也將這一混亂處理妥當,但隨之刑期已盡,咖啡仍是難逃一死,他穿過綠裡,坐上電椅,離開了這個煩躁的世界。

  當保羅已是逾百歲的老人,當他看著同樣是走過了半個世紀仍是奇異著活著的金格先生,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晚自己而來早自己而,看著自己不知盡頭的生命,他清楚地知道,這是他們承受了咖啡的神力的結果,也是上天對他的懲罰,懲罰他處死了天賜的神奇。當咖啡臨刑時,保羅就知道,如果就這樣將這個天賜神力者送上綠裡,在自己死後,肯定無法回應上帝的責問。但是咖啡拒絕了保羅的好心,拒絕在他的幫忙下越獄,他選取了死亡,選取了解脫,選取了走向渴望已久的平靜。

  對咖啡來說,監獄並不可怕,它只是外面世界的一個縮影,當他發現自己身負異能時就已經知道,自己將同時被這種神力所困,他將聽盡生命的呼救,看盡人性的醜惡。應對千萬尋求的生命,應對整個沉淪的世界,他的力量實在太過渺小,他將永遠為這個世界所困擾、所傷害、所監禁。因此,選取綠裡之路,從此遠離喧囂、驚嚇與痛苦,卻是他所渴求的。保羅明白這一點,悲痛而清楚地明白著。

  在打上電椅開關那一刻,神奇離我們而,卻得到了永遠的解脫。

  《綠裡奇蹟》觀後感4

  《綠裡奇蹟》(The Green Mile),許多地方都譯作《綠色奇蹟》,不知什麼緣故。看完全片,再看封套,才發現此片的導演原來就是《肖申克的救贖》的導演,難怪看片時總覺得兩片的風格有類似之處。

  這些年來,看多了所謂的大製作、大手筆,有很多影片看過就忘記了,甚至記不住一個主角的名字,感覺也似乎日漸麻木了。忽然看到一部這樣的片子,不由讓我感動不已。

  光陰流逝如白駒過隙,不少人都在不經意間毫不吝惜地揮霍,有人意識到這點,卻試圖以各種藉口搪塞和粉飾,以求得一絲心安。然而,總有些人卻不得不應對死神的腳步分分秒秒的臨近,日夜在惶恐中等待生命的終結,他們就是死囚。“綠裡”,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冷山監獄裡的一片綠地,長一英里。“綠裡”的盡頭就是行刑用的電椅。對於那些死囚而言,走過這一英里,就是走到了生命的終點。從生前的喧囂,到死後的沉寂,他們所要跨過的,但是是一英里的距離。

  應對那些在電椅上慘叫而亡的死囚,獄監保羅似乎早已經無動於衷,然而他的內心卻是敏感而脆弱的。在他的身邊,還有外表兇悍內心善良的副獄監豪威爾,有施虐傾向的獄吏佩西,良心未泯的看守海爾和他身患絕症的妻子,更有性格各異的數名囚犯,甚至還有一隻通人性的小老鼠,死囚德拉克將它取名為金格斯先生。他們之間的關聯微妙而複雜。有一天,這兒來了一個身材魁梧長相恐怖的囚犯,黑人約翰考夫利。他因被控謀殺兩名幼女而入獄。在他的身上似乎有一種神秘的東西,讓這兒的一切就此發生改變……

  約翰雖然長相恐怖,但神情木訥、語言遲緩,性格出奇地平和,有時甚至像個孩子。這不由讓保羅對其罪行的真實性深懷疑問。最終他透過約翰傳遞給他的神奇力量看到了事情的真相,證實了他的疑問,然而這終究無法改變既定的判決,他只有滿懷痛苦和自責親自把他送過“綠裡”,送上電椅……

  片中的氛圍讓人感覺凝重,卻不乏黑色的幽默。保羅等幾個同事捉弄小丑獄吏佩西那段,讓人看了會心微笑。那隻小老鼠,更是片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配角,為影片增色不少。我不是什麼專業人士,很多時候看影片對情節關注更多一些。看完這部片子,總有許多感覺,卻很難將他們全部說出來。生存的好處究竟何在,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問過,至今沒有很好的答案。片中的保羅活到108歲依然健在,是約翰透過神奇的力量把自己的生命傳遞給他,而他卻親手終結了一個奇蹟。個人的力量是何其渺小而脆弱。他唯有在生存中看著身邊的朋友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而他自己卻只能在痛苦的記憶中日夜懺悔。這樣活著到底為何?也許只有等他再次和朋友親人在彼岸相聚時,才能說清。

  《綠裡奇蹟》觀後感5

  《綠裡奇蹟》改編自史蒂芬·金創作的同名小說,首播於1999年,是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繼《肖申克的救贖》後創作的又一監獄題材的經典影片,深刻形象地闡述了生命最後的尊嚴。

  影片的主線圍繞死刑犯和獄警之間的生活展開,透過插敘的方式描述了一段獄警與刑犯間特殊情感的建立及發展,主演有湯姆·漢克斯、邁克·克拉克鄧肯等。

  影片開頭便是一位老人在養老院的場景,老人名叫保羅,曾經是一位獄警,常常上山去往一間老舊的倉庫。有一天,老人們在養老院圍坐一起收看電視,當調至一檔節目時,保羅觸景生情,慈祥的面容頓時淚流滿面。隨後他和一位老奶奶坐到窗邊,並向老奶奶訴說了自己的過往,曾經那段獄警和刑犯之間的故事就此展開。

  畫面移至1935年美國南部慘淡肅殺的冷山監獄,年輕的保羅是這間監獄的獄警。由於他負責的監舍的地板是綠色的,別人稱它為“綠裡”,監舍內住的皆為死囚。在監舍的另一頭,便是行刑用的電椅。除了保羅及其愛妻簡外,“綠裡”上還有正直的副獄監豪威爾,監獄長海爾和他身患絕症的妻子美琳達,身為州長侄子並有施虐傾向的獄吏佩西,喜用寵物鼠逗獄吏和諸“難友”取樂的德拉克,連環殺人狂威廉,負疚深重的犯人彼特等一干形形色色的人們。

  這一天,監獄迎來了一位“巨人”,叫做科菲,因為被誣陷殺害兩名兒童而判死刑來到“綠裡”。身患尿道炎的保羅因此無法抽出時間去找醫生。然而,科菲的到來,改變了一切。

  科菲雖然高大強壯,但卻是監舍裡最安靜的囚犯,他會認真聽保羅說話,和他交流,握手,像普通朋友一樣。

  柯菲還是能為他人帶來希望和快樂的囚犯,他利用特殊能力治癒保羅的尿路感染,拯救被珀西殺死的老鼠,挽回獄長夫人的生命,這些神蹟讓保羅和他的朋友感受到柯菲的仁愛與寬恕,感受到生命的喜悅。

  最終,保羅透過科菲幫助自己後發現,科菲竟是上帝派來拯救民間靈魂的大天使,代人受過!但真情無法取代法律,雖然約翰·科菲治癒了保羅,並拯救了瀕死的美琳達,但他最終走過“綠裡”。在這個貌似粗魯的男人即將赴死的剎那,“綠裡”上的人們以不同以往的形式實現了各自生命的重要跨越。正是在這最接近地獄的"綠裡"上,人性的善、惡才彰顯得格外清楚,其間的角鬥、對人性的拷問才格外驚心動魄。

  世人對時光流逝大致是不經意的,怡然也好,痛楚也罷,均或可止於瞬息。在死神啃齧著光陰漸行漸近之前,人人似乎都有大把時間用於荒唐和懺悔,生命的不可預知倒多少意味著些許僥倖和心安。然而,總有些人不得不在有限的'日子裡戰戰兢兢地等待生命的結束,那便是死囚。也許,從生前的喧嚷到身後的沉寂,他們所要跨越的,僅是一英里長的綠地。

  《綠裡奇蹟》觀後感6

  新電影不一定是時代的潮流,老電影也並非是過時的產物,1992年的老影片同樣可以觸控人們的情懷,引發人性的深思。

  由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這部長達三個小時的老電影,讓我看的神情專注,不忍分神,幽默時讓我嘿嘿一笑,動情時使我潸然淚下。

  湯姆·漢克斯飾演的保羅是一所監獄的獄監長,他管轄的E區專門用來關押死囚。因為E區的地板是綠色的,所以叫做綠裡。死囚到了行刑的日子,走過綠裡坐上電椅,被電刑處死。

  保羅每日與死囚打交道,他的規矩是使用溫婉細語和細緻的關心確保每一位死囚在臨刑前能夠安穩的度過最後的日子,即使是犯下罪孽的死囚,也未曾有不公允的對待和懲罰,他是一個好人。

  最具代表性的死囚是喜歡用寵物老鼠都獄友和獄監開心的德拉克和連環殺人狂魔威廉。德拉克在最後的日子裡寄情於寵物老鼠,享受著人生最後的快樂,最後卻被有虐待傾向的獄監佩西使用卑鄙手段害的在電椅上被烤成焦炭。殺人魔威廉即使進入E區仍興風作浪不服管教,無數次被教訓仍不悔改。

  最為神秘的是被冤枉的死囚約翰·科菲,他是一個擁有異能的健壯黑人,卻擁有一顆天使般的心,約翰·科菲先後使用異能幫助保羅及其他人治療病痛,甚至幫助德拉克的老鼠挽回生命,直至最後坐上電椅被電刑致死,約翰·科菲仍想的是幫助他人。

  可以說,他是本片唯一的淚點。

  本片透過老年保羅的回憶進行陳述,講述了約翰·科菲進入死囚監獄後,如何透過自己的善良改變一個個罪大惡極的死囚,使他們在踏上綠裡坐上電椅前悔過自身,洗滌靈魂。當然,在面對真正的壞人威廉時,約翰·科菲也使用他的異能控制獄監佩西將其槍殺,讓壞人得到懲罰。

  對待好人時,約翰·科菲無比的善良,痛其所痛,苦其所苦,時而為他人流淚,用保羅的話說:“約翰·科菲是上帝的使者,他是人間的天使。”對待壞人時,他又如同地獄的惡鬼懲罰壞人,使壞人受到應有的懲罰。

  在整部影片中向人們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人性的好與壞,透過約翰·科菲的異能更加真實的體現出了好人的善和壞人的惡,引人深思的同時又讓人驚歎約翰·科菲的純真和悲天憫人。

  約翰·科菲被冤枉入獄直至電刑,保羅早已知曉他是清白的,無奈所有的證據都指向這個善良的黑人,法大於情,在眾獄監的眼淚中,約翰·科菲被電刑致死。而約翰·科菲也是保羅執行死刑的最後一位囚犯,之後便為培訓青少年工作,他認為:“防患於未然更重要。”罪犯的產生就是未得到良好的教育,最後走入歧途,無法回頭。

  天使約翰·科菲的善良和異能對保羅有著深遠的影響,保羅也認為親手處死了天使般的約翰·科菲是一種罪孽,一百零八歲的他見證愛人、孩子、朋友相繼離世,只剩下自己默默的在世上承受著孤獨的痛苦,保羅說這是在為自己贖罪,處死了天使的罪。

  三個小時的觀影,從不懂到懂,從感嘆到感動,最後流淚。

  我只能說,這是一部老電影也是一部真正的好電影,我想每一個觀看此片的人可能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耐心的看下去,觸動自己的內心,洗滌自己的靈魂。

  《綠裡奇蹟》觀後感7

  《綠裡奇蹟》這部電影是女兒推薦我們看的,故事從看守死牢的獄長保羅的回憶開始。一個在世間存活了100多年的老人,對於生死有著太多的無奈和感慨。他繼承了約翰的超自然能力,代替他感受著世人的痛苦和無奈,看著身邊摯愛的人一個接一個死去,痛苦的煎熬著。

  高大的“殺人犯”約翰考菲初到死牢,帶給人太多的戒備,隨後圍繞約翰考菲展開的一個接一個的超自然事件,卻又讓人無法置信。約翰的善良、博愛深深地打動著我。他治好了保羅的疾病,救活了老鼠金格,分麵包對特里沃,神奇的拯救了被病痛折磨的馬琳達,他帶給人們生的希望,卻將太多的痛苦留給了自己。

  很多時候,有事些不能夠解釋也無法解釋,約翰,選擇了在誤解中沉默。僅僅只是吶喊著“我盡力了,但是太晚了”,最終,在百口莫辯中,被送進死刑犯的監獄等待死亡的降臨。然而在那裡,他的異能卻讓他感受到了更加深刻的生死離別的痛楚。世人的痛苦疾病都由這樣一個看似身體健壯,內心卻十分敏感脆弱的人來承擔。

  影片中因佩西那樣小心眼,卑鄙,麻木,殘忍的人,而凸顯了約翰的博愛以及寬廣胸懷。

  影片很感人,看到希望的同時,也看到現實生活中的無奈。約翰選擇死亡,是對人生苦痛的出離,於他而言是解脫是救贖,是生的開始,讓我慢慢理解到死是一種解脫,好好活著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綠裡奇蹟》觀後感8

  說實在的,我並沒有看懂這部電影傳遞的資訊。可是境隨心轉,不同的人看會有不同的體驗,我們的大腦都是選擇性看到自己想看到的部分。讀了百度上的觀後感,不敢恭維,決定還是自己試著寫寫,我所看到的東西。

  對生命的尊重。主人公保羅是一個執行死刑犯的獄卒,這份工作讓他看到太多形形色色暴戾氣很盛的人,這些犯罪之人的最後時光都在保羅這裡度過。即使是十惡不赦之徒,保羅和他的同事們都會盡量讓犯人平靜的離去,儘量不太痛苦的離去。因為每次即將把犯人送上電椅時,都會盡量滿足犯人的心願,平日裡的行為都不會讓犯人情緒激動,已經執行很多次的死刑程式,依然在每一次行刑時都要走兩遍程式,確保萬無一失,讓犯人儘量走的順暢。這裡沒有對生命的藐視,不管犯下什麼罪行,都不會加上自己的審判,在最後的時刻去折磨生命。

  沒有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很可怕。佩西是個討人厭的關係戶,一個自我感覺良好、不懂尊重、懦弱無能的自大狂。因為沒有尊重,就認為自己比犯人高一等,可以任意去打擊、蔑視、欺負。在遇到殺人狂比利時,反而被嚇得尿褲子,之前趾高氣揚的態度全無。從中可以學到,生活中耀武揚威的人實則是內心虛弱的軟蛋,為了證明自己不軟弱,專門去欺負比自己弱的人。真正的強者是內心強大,外表平和,充滿善意,就像電影裡的約翰科菲。為什麼佩西能做出讓人憤慨的事情呢?我認為是缺乏感同身受的同理心,無法體會到自己的行為給他人造成的傷害,更不會知道痛苦會給人帶來的可怕折磨。

  法律的意義。保羅為了履行工作責任,不得不將大愛的約翰科菲送上電椅,那一刻保羅傷心的哭了,也因此無法繼續在原崗位工作,選擇調離。這一刻我想到的是,生命是每一個生物擁有的無價之寶,誰有權利能剝奪別人的生命,沒有誰,生命面前都是平等的。法律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綠裡奇蹟。本是將死刑犯送讓死亡的一段路程,被說成“綠裡奇蹟”。我認為約翰的死,真的讓人看到死亡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麼生。擁有特殊能力後的保羅,不知道自己會活多久,隨著身邊的親人、朋友、一切和他走過生命之旅的夥伴相繼去世,讓保羅感嘆,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死反而成了一種解脫。曾經的父母、妻子、子女其實都是自己生命旅途中和自己有幾十年緣分的人罷了,為什麼要將自己所有的悲歡都建立其中,遲早有一天會逝去,為什麼要如此痴戀這份情感,一段共同旅程之後都會各自走向終點。從中我感悟到,既然在生命的旅途中,遇到和自己一起前行的夥伴,就惜緣,不要去痴戀,彼此間只是有幾十年緣分罷了,有夥伴陪你一段路程,那就珍惜,讓生命變的精彩有意義,沒有了夥伴依然要精彩有意義。怎麼讓自己的生命有意義呢?不痴戀與親人的感情,珍惜每一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用短暫的一生去賦予自己想要的意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