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十大關係心得體會800字(精選5篇)

論十大關係心得體會800字

  一、論十大關係簡介

  毛澤東1956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5月2日,毛澤東在第七次最高國務會議上進一步闡述了十大關係。隨後在黨內高階幹部中傳達。發表於1976年12月26日《人民日報》。1994年收入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八冊。講話共十個部分:

  一、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係;

  二、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係;

  三、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係;

  四、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係;

  五、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六、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係;

  七、黨和非黨的關係;

  八、革命和反革命的關係;

  九、是非關係;

  十、中國和外國的關係。

  講話說明,提出十大關係問題的主要目的在於要以蘇聯經驗為鑑戒,總結我國的經驗,調動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尋找一條適合我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指出重工業是建設的重點;要好好利用和發展沿海的工業老底子,以發展和支援內地工業;國防不可不有,加強國防的實現首先要加強經濟建設;必須兼顧國家、集體、個人三個方面;提出在鞏固中央統一領導的前提下,擴大一點地方的權力,讓地方辦更多的事情;要著重反對大漢族主義,搞好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係;認為幾個黨比一個黨好,今後也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肯定了鎮壓反革命的作用,並提出了今後鎮反的要求;對犯了錯誤的同志,要採取“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指出向外國學習的口號是對的,並要求學習一定要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論十大關係》是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代表作,對當時和以後的社會主義建設都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理論指導作用。

  二、論十大關係心得體會800字(精選5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十大關係心得體會800字(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十大關係心得體會1

  《論十大關係》涉及我國的經濟、政治與文化等各方面,本文主要從毛澤東探索有別於蘇聯的經濟模式這一方面談一點心得體會。

  眾所周知,建國初期,因為國內國外、主觀客觀等一系列因素,我們學習和模仿蘇聯的經濟模式來搞我國建設。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學習與模仿帶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唯一的選擇。蘇聯社會主義經濟模式是二、三十年代蘇聯實行“一五”“二五”計劃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國際形勢日益惡化,新的世界大戰日益逼近,嚴重威脅社會主義蘇聯的生存的歷史背景下形成的,是斯大林在十月革命後有限的實踐經驗和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主要來自於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關設想的基礎上形成的。

  它的主要特點是:

  1、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方面,實行了以社會主義制度的生存為前提,以重工業包括國防工業優先發展為核心的高速趕超型經濟發展戰略;

  2、在經濟制度上,消滅了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並實行與之相適應的單一的按勞分配製度;

  3、在經濟管理體制上,實行由國家行政手段調節的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並在執行機制上排斥商品生產和市場機制。這一模式在30年代世界經濟危機和二戰中曾顯示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在1940年初步實現了國家的工業化,用10年左右時間,跑完了歐美先進工業國家100年的工業化路程,並在50年代初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工業強國。這更增強了對我國的吸引力。因而我國在向社會主義過渡的“一化三改”過程中引進了蘇聯的經濟模式。1956年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我國的經濟體制也基本形成了,它明顯帶有蘇聯經濟模式的影響。社會主義改造實現的目標與蘇聯相同即建立高度集中統一的以行政調節為主的計劃經濟體制。主要體現在:國民經濟只剩下單一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分為全民和集體所有制兩個層次;取消市場,實行糧棉等重要農產品的統購統銷政策,以行政手段干預經濟生活;分配領域中實行低消費,高積累並趨於平均主義。

  論十大關係心得體會2

  《論十大關係》就是這一思考的重要成果。毛澤東曾說過:“建國後,前8年照抄外國經驗,從1956年提出十大關係起,開始找到自己的一條適應中國的路線,開始反映中國客觀經濟規律”。他還說“十大關係的基本觀點就是同蘇聯作比較。除了蘇聯辦法以外,是否可以找到別的辦法比蘇聯、東歐各國搞得更快更好”。1956年蘇共二十大召開,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總結批判充分暴露了蘇聯模式的弊端。毛澤東“以蘇為鑑”的思想更加明確了,如何避免蘇聯走過的彎路和如何突破蘇聯模式的問題便提上了議程。在《論十大關係》中毛澤東指出:“最近蘇聯方面暴露了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些缺點和錯誤,他們走過的彎路,你們還想走?”提醒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中要引以為戒。

  促使我國必須突破蘇聯模式更強烈的動因,則是仿效蘇聯給自己帶來的諸多問題。我國採用蘇聯經濟模式在“一五”計劃期間對有效地集中財力、物力和人力進行重點專案建設,對發展國民經濟實行計劃管理,保證國民經濟按比例發展,保證市場穩定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曾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一五”後期,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經濟建設規模的迅速擴大,這種模式的弊端就越來越多地暴露出來。體現在:

  1、所有制結構過於單一,難以適應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不平衡,多層次狀況,在一定程度上拖了生產力發展的後腿;

  2、在經濟管理工作中,中央集中過多,國家統的過死,壓抑和限制了地方企業的積極性和機動性;

  3、在經濟執行中忽視商品生產和市場的調節作用,既影響了流通又影響了生產;

  4、在分配上存在著重積累輕消費的現象,影響了勞動者的積極性。

  這些都影響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發揮。說明蘇聯模式已不能適應包括蘇聯自身在內的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於是在《論十大關係》中,毛澤東從中國實際出發,深入調查研究,提出了有別於蘇聯的具有自己特點的中國經濟模式。主要有:在工業化道路上,不是以重工業擠輕工業和農業,而是農、輕、重協調發展。蘇聯工業化道路是以重壓輕,以重擠輕,用剝奪農民的辦法,透過工業品和農副產品的剪刀差實現高積累來發展農業,結果造成重工業的片面發展和農業、輕工業的落後。中國“一五”計劃直接受蘇聯影響,對農業和輕工業重視不足。毛澤東對這種情況深為憂慮,及時糾正了這種錯誤認識,指出必須用多發展些農業、輕工業的辦法來促進重工業的發展。他從中國是個農業大國的國情出發,強調“發展工業必須和發展農業同時並舉”,並把這提高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高度來認識。

  毛澤東指出:“工業化道路的問題,主要是指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關係問題。我國的經濟建設是以重工業為中心,這一點必須肯定。但是同時必須充分發展農業和輕工業。”毛澤東提出的這種與蘇聯不同的實現工業化的道路的具體途徑,使50年代中期我國在農輕重比例關係上處理得比較好。

  論十大關係心得體會3

  作為一名生長在紅旗下的大學生,我們也應該關心自己國家獨有的特色發展模式。我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產生與發展離不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就繞不開毛澤東。因此,讀毛澤東的著作對於我們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在這種背景下,我拜讀了《論十大關係》並作出了感想。

  對於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關係,毛澤東認為重工業對一個後發展中國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擁有獨立的工業體系才能不受制於人。我想這正是毛澤東基於當時時代背景提出的,在美國人的經濟封鎖,蘇聯的虎視眈眈下,我們必然要作出這樣的選擇。重工業的作用在於抵禦外敵維護和平,那麼農業和輕工業的作用在於滿足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在於維護幣值的穩定,同時又有利於重工業的交流與發展。要做到在維持社會穩定抵禦外敵的同時,滿足人民對於物質生活的渴望與追求。袁隆平雜交水稻的發現、美國高產化肥的引進很好的體現了這一思想。但是,過度的壓低糧食的價格會使農民喪失耕種的熱情,不利於農業的長久發展。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係,沿海地區擁有良好的經濟發展基礎,因此合理的利用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重視沿海地區工業的發展並不意味著要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上面,出於戰爭佈局的考慮,要平衡工業分佈,將新建的大部分廠房放在內地。毛澤東認為我們要做好戰爭準備,我們隨時能打仗,敢打仗。擁有了內地的工業基礎,我們就有了戰爭策略的緩衝地帶。

  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係,毛澤東重視經濟建設,降低軍費有利於保證國家財政更多的用於經濟的建設。經濟建設是國防建設的重要基礎,國防建設則是經濟建設擁有良好國際環境的保證。與此同時,核武器的研究與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迫切的需要在此領域有所突破,以實現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抗衡。

  透過以上三個方面全觀十大關係所透漏出的毛澤東思想,我們可知毛澤東對於新中國的經濟建設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我們或許因為時代背景的不同不能完全的瞭解,只是一味的指責他將中國的經濟建設發展到了崩潰的邊緣,但是他的思想確實是有許多可取之處的。毛澤東的十大關係對我們當前的經濟建設也有著深遠的意義,指引著我們的發展。西部大開發戰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重視自主的高精尖武器的研發,這些無一不體現著它的影子。

  十大關係,亦可稱作十大矛盾。如何解決這些關係,不光是建國初期的關係,也是現在與將來的問題,而毛澤東的《論十大關係》為我們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它既適用於過去,也適用於現在與將來,但需要我們正確的理解與使用它,進行合理的修改與變通,使其適用於中國發展的每一個時期。如果真能這樣,那麼他必定能在國家的改革發展與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出不可估量的價值與意義。

  論十大關係心得體會4

  十大關係主要討論經濟問題,以經濟工作的各個方面來調動各種積極因素,第一、二、三條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關係、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係、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係,這裡涉及的實際是開闢一條跟蘇聯過去道路有所不同的工業化道路的問題。蘇聯和其他一些東歐國家走的是片面強調重工業發展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重工業和農業,導致了嚴重的後果,毛澤東在借鑑蘇聯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在《論十大關係》的講話中指出:重工業是我國建設的重點。必須優先發展生產資料的生產,這是已經定了的。但決不可以因此忽視生活資料尤其是糧食的生產。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養活工人,還談什麼發展重工業所以,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係,必須處理好。

  我們對農業、輕工業是比較注重的,但是還要適當地調整重工業和農業、輕工業的投資比例,更多地發展農業、輕工業。這樣做,一是可以更好地供給人民生活的需要;二是可以更快地增加資金的積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發展重工業。他還指出,一種是少發展農業、輕工業,一種是多發展一些農業、輕工業。從長遠觀點來看,前一種辦法會使重工業發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礎不那麼穩固,幾十年後算總帳划不來的。後一種辦法會使重工業發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於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會使它發展的基礎更加穩固。同時,要更多地利用和發展沿海工業,儘量降低軍政費用的比重,多搞經濟建設,處理好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係,這樣反而能夠更好地發展重工業、內地工業和加強國防。否則,就會象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家那樣,由於農、輕、重發展不平衡而出現糧食生產下降,市場物資緊張,民用商品缺乏,貨幣不穩的現象。

  第四、五兩條講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係、中央和地方的關係,開始涉及經濟體制的改革。這樣就初步提出了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若干新方針。其閃光點在於對社會主義經濟體制進行了初步探索,初步提出了改革舊的過於集申統一的.經濟體制思想。關於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係,毛澤東強調這是一個關係到六億人民的大問題,必須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三個方面,不能只顧一頭。無論只顧那一頭,都是不利於社會主義,不利於無產階級專政的。在中央和地方的關係上,毛澤東指出:為了建設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有中央的強有力的統一領導,必須有一全國的統一計劃和統一紀律,破壞這種必要的統一,是不允許的。同時,又必須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提出:目前要注意的是,應當在鞏固中央統一領導的前提下,擴大一點地方的權力,給地方更多的獨立性,讓地方辦更多的事情,注意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論十大關係心得體會5

  1956年2月14日至4月24日,毛澤東共聽取了34個部委的工作彙報,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討論社會主義道路中存在的問題,在如何對待包括蘇聯在內的外國經驗問題上形成很多共識。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並經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歸納,最後由毛澤東彙總,形成了《論十大關係》的報告。

  報告論述的十個問題,一方面是從研究和總結我國經濟建設的問題中提出來的,一方面是以蘇聯經驗為鑑戒提出來的。毛主席提出,我們一定要努力把黨內黨外、國內國外的一切積極的因素,直接的、間接的積極因素,全部調動起來,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前三條講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係,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係,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係,並肯定我們過去在處理這些關係上沒有犯大的錯誤,同時強調根據形勢和經驗,今後應該適當調整,更多地發展農業、輕工業,更多地利用和發展沿海工業,儘量降低軍政費用的比重,多搞經濟建設。從長遠看,這樣反而能夠更好地發展重工業、內地工業和加強國防。這裡涉及的實際上是開闢一條跟蘇聯過去道路有所不同的中國工業化道路的問題。

  第四、五條講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係,中央和地方的關係,開始涉及經濟體制的改革。這樣就初步提出了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若干新方針。其中既要提高他們的政治覺悟,同時要提倡關心群眾生活,反對不關心群眾痛癢的官僚主義;既要大力發揚群眾那種艱苦奮鬥的精神,同時也需要更多地注意解決他們在勞動和生活中的迫切問題我想將在中國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具有現實教育意義。

  後五條講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係,黨和非黨的關係,革命和反革命的關係,是非關係,中國和外國的關係,都是屬於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調動各種積極因素的問題。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漢族與少數民族各有優勢。建設社會主義,必須調動全國各族人民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各民族的優勢,做到優勢互補。值得注意的是,毛澤東專門論述了“中國和外國的關係”問題,並且明確地提出了“向外國學習”的口號: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但是,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用。他們的短處、缺點,當然不要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