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十大關係讀後感800字

論十大關係讀後感800字

  一、什麼是讀後感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然後將得到的感受和啟示寫成的文章叫做讀後感。

  讀後感就是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簡單來說就是看完書後的感觸。

  二、論十大關係讀後感800字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十大關係讀後感8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論十大關係讀後感800字1

  《論十大關係》是毛澤東同志1956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這是一篇關於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重要著作。

  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初,中國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進展迅速,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已經邁開了步伐,第一個五年計劃即將完成。但由於缺乏經驗,存在著照搬蘇聯經驗、急於求成等問題。怎樣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提到了中國共產黨的面前。毛澤東同志經過一系列調查研究後,提出了正確處理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十大關係的思想。他概括、闡述的涉及經濟、政治等領域中的十對關係是: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係;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係;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係;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係;中央和地方的關係;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係;黨和非黨的關係;革命和反革命的關係;是非關係;中國和外國的關係。

  他指出,中國是一個他指出,中國過去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除了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歷史悠久外,工農業不發達,科學技術水平低。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就要從這個基本國情出發。對外國好的經驗,是要學習,但不能一切照抄,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毛澤東同志提出正確處理十大關係的中心思想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總之,對於毛澤東同志的這片充滿哲理性的.文章,仍然對如今的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具有指導意義,我們應充分吸收這些觀點,例如中央與地方關係,漢族與少數民族等等觀點早已成為現實。此時的中國國際環境更加複雜,需要我們用發展的眼光,辯證的觀點繼續分析,這樣才能更好的建設我們的國家。

  讀完這篇《論十大關係》,非常敬佩我們毛澤東同志邁出了探索的第一步,不論是經驗還是教訓,都已成為一筆寶貴的思想財富,為今天新時期的經濟體制改革作了一定的準備。

  論十大關係讀後感800字2

  1956年毛澤東同志發表了著名的《論十大關係》的講話。在講話中,毛澤東同志以蘇聯的經驗為鑑戒,總結了我國的經驗,論述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十大關係,提出要調動國內外一切直接和間接的力量,建設社會主義。以此為起點,開始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最初有益的探索。《論十大關係》涉及我國的經濟、政治與文化等各方面。

  毛澤東同志認為,在國內,工人和農民是基本力量,中間勢力是可以爭取的力量。反動勢力雖是一種消極因素,但要儘量爭取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在國際上,也要爭取一切力量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在關於正確處理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各種經濟關係的闡述中,毛澤東同志提出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方針,其中包括保持國民經濟的基本比例關係,建立合理的產業結構和工業佈局,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等基本原則和政策。毛澤東同志自己認為,從提出十大關係起開始找到的一條適合中國的建設道路,“原則和蘇聯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們自己的一套內容”,“開始反映中國客觀經濟規律。”

  毛澤東同志對十大關係從矛盾的正反面,事物的獨立性和統一性等問題,辯證統一的探討了當時中國突出的十大問題,而其中對農業的重視讓我尤為震驚。在當時蘇聯的影響下,幾乎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都以農業支援重工業為主,而毛澤東同志考慮到人民生活問題,以及農業滯後對重工業的消極影響,果斷的把農業提高到一個高度,從今天看來,不得不佩服毛澤東同志的高瞻遠矚。而在中國與外國關係上,毛澤東同志冷靜的認清了自身的短板,並提出向外國學習,同時也要有自身的先進特點,對於一切不能照搬照抄,對待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這正是一個共產黨人應當持有的態度。

  論十大關係讀後感800字3

  眾所周知,建國初期,因為國內國外、主觀客觀等一系列因素,我們學習和模仿蘇聯的經濟模式來搞我國建設。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學習與模仿帶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唯一的選擇。蘇聯社會主義經濟模式是二、三十年代蘇聯實行“一五”“二五”計劃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國際形勢日益惡化,新的世界大戰日益逼近,嚴重威脅社會主義蘇聯的生存的歷史背景下形成的,是斯大林在十月革命後有限的實踐經驗和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主要來自於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關設想的基礎上形成的。

  它的主要特點是:

  1、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方面,實行了以社會主義制度的生存為前提,以重工業包括國防工業優先發展為核心的高速趕超型經濟發展戰略;

  2、在經濟制度上,消滅了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並實行與之相適應的單一的按勞分配製度;

  3、在經濟管理體制上,實行由國家行政手段調節的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並在執行機制上排斥商品生產和市場機制。這一模式在30年代世界經濟危機和二戰中曾顯示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在1940年初步實現了國家的工業化,用10年左右時間,跑完了歐美先進工業國家100年的工業化路程,並在50年代初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工業強國。這更增強了對我國的吸引力。因而我國在向社會主義過渡的“一化三改”過程中引進了蘇聯的經濟模式。1956年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我國的經濟體制也基本形成了,它明顯帶有蘇聯經濟模式的影響。社會主義改造實現的目標與蘇聯相同即建立高度集中統一的以行政調節為主的計劃經濟體制。主要體現在:國民經濟只剩下單一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分為全民和集體所有制兩個層次;取消市場,實行糧棉等重要農產品的統購統銷政策,以行政手段干預經濟生活;分配領域中實行低消費,高積累並趨於平均主義。

  但是毛澤東同志從來就不是個教條主義者,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他始終認為蘇聯的建設是先例可循,但不能照搬蘇聯經驗,應該從中國實際出發。證實毛澤東同志這種態度的最好例項,就是中國走了條和平的而有別於蘇聯的鎮壓和剝奪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突破蘇聯經濟模式的思想就愈來愈明顯。

  論十大關係讀後感800字4

  在《論十大關係》中毛澤東同志指出:“最近蘇聯方面暴露了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些缺點和錯誤,他們走過的彎路,你們還想走?”提醒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中要引以為戒。

  促使我國必須突破蘇聯模式更強烈的動因,則是仿效蘇聯給自己帶來的諸多問題。我國採用蘇聯經濟模式在“一五”計劃期間對有效地集中財力、物力和人力進行重點專案建設,對發展國民經濟實行計劃管理,保證國民經濟按比例發展,保證市場穩定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曾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一五”後期,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經濟建設規模的迅速擴大,這種模式的弊端就越來越多地暴露出來。

  體現在:

  1、所有制結構過於單一,難以適應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不平衡,多層次狀況,在一定程度上拖了生產力發展的後腿;

  2、在經濟管理工作中,中央集中過多,國家統的過死,壓抑和限制了地方企業的積極性和機動性;

  3、在經濟執行中忽視商品生產和市場的調節作用,既影響了流通又影響了生產;

  4、在分配上存在著重積累輕消費的現象,影響了勞動者的積極性。這些都影響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發揮。說明蘇聯模式已不能適應包括蘇聯自身在內的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於是在《論十大關係》中,毛澤東同志從中國實際出發,深入調查研究,提出了有別於蘇聯的具有自己特點的中國經濟模式。

  現在國家的許多政策和方針都還體現《論十大關係》中的觀點,可見它對中國的發展有指導意義。同時比如其中,在是非關係問題上、在中國和外國的關係問題上、在黨和非黨的關係問題上的一些見解,它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例也有啟示意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