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000字範文(通用13篇)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000字範文

  一、什麼是讀後感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

  讀後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簡單說就是看完書後的感觸。

  二、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000字範文(通用13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000字範文範文(通用1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000字範文1

  《穆斯林的葬禮》是十分經典的一本書,我久聞其名缺從未開始讀它,也許是因為“穆斯林”這三個字的神秘和我對它的不理解,也許是對葬禮的的恐懼,從中學時在路邊的小書攤看到這本書,到現在才開始翻開這本書,確實用了很長的時間。

  這本書出版於1988年,1991年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將,作者是霍達,回族,生於珠玉世家。這本書的內容也是圍繞一個穆斯林家庭展開,以玉的故事貫穿始終,講述了這個家庭和社會60餘年的歷史興衰變遷,三代人的命運沉浮,又以玉為紐帶描寫了書中幾個關鍵男女的愛情悲劇,不同時代的兩代人卻有著相似的交錯扭曲的愛情悲劇。讀完再看作者的簡介,才發現彷彿整部書的內容都是作者親身經歷一般,才能寫出如此感人的故事、如此優美的文字。

  這本書講述的是梁亦清、韓子奇和韓新月三代人的故事,從晚晴民國初年祖輩梁亦清收養孤兒韓子奇開始,一直圍繞樑亦清的玉器手藝和穆斯林的地位闡述;到父輩韓子奇繼承梁亦清的玉器手藝並發展為玉器生意,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放戰爭直到解放後這段時間裡,韓子奇經營的奇珍齋的動盪,韓子奇與梁亦清兩個女兒的愛情糾葛;再到女兒韓新月讀了大學缺因病去世,與楚雁潮的愛情故事,穆斯林信仰的諸多禁忌;最後寫到了文革開始後,韓子奇一生珍藏的玉被奪走,伴隨著玉的流失而死去,整個家庭終歸於平靜。

  整部書有五十萬字之多,但是讀起來絲毫不覺得厭倦,從頭到尾絲絲扣人心懸,一旦拿起就很難放下,非要一口氣讀完才覺得能夠舒展一口氣。從書的結構上來看,過去與現在的內容相間隔,讀完過去的那個章節,忽而又回到現在的章節,竟然不覺得唐突,兩部分內容緊緊地聯絡在了一起,這是十分困難的。讀完只覺得內容十分流暢,前後銜接十分緊密,前面設定的包袱在後面某處非常自然地就出現了,也許前面並沒有專門設定包袱,但是會讓你感覺就是那麼的自然,不僅僅是文字上的前後呼應,內容、內涵、故事都是那麼的呼應。甚至連作者自己都說“我在落筆之前設想過各種技巧,寫起來卻又都忘了。好像我的作品早已經離開我而存在,我的任務只是把它“發掘”出來,而無須再補上一塊或是敲掉一塊。它既然是“孕育”而成的,就不能像人工製造的那樣隨心所欲地加以改變。我尊重這個完整的肌體,我小心翼翼地、全神貫注地捧著它,奉獻出來,讓它呈現它本來的面目於讀者面前。”能產生這麼好的作品,作者寫之前的投入也是十分巨大的,遲遲沒有動筆,就為了等待落筆的最佳時機。在落筆前的很長時間裡,作者反覆向身邊的朋友講述著還沒有寫出的故事,而正是因為許多的內容都是作者的的親身經歷,才能如此的流暢,講述才能夠如此的感人,以至於她的聽眾都已哭泣。打動了別人,打動了自己,等到了最佳時機,終於落筆將書寫成,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自然,但是背後又經過了那麼多的艱難。

  “隨珠和碧明月清風”是書中博雅宅的主人“玉魔”老人所寫,玉和月在穆斯林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這句話正是緊扣了玉和月的意象。“玉魔”死後他的家產由兒孫敗光,一生收藏被散賣;反而由“玉王”韓子奇透過各種努力又收集了起來,韓子奇與玉的聯絡、與妻子梁君壁和妻子妹妹梁冰玉的愛情糾葛都是圍繞著玉和月展開。女兒韓新月與她的老師楚雁潮的愛情又照應了母親梁冰玉當年的逃避與面對。無論是“玉魔”死後的家產散盡,還是“玉王”一生收藏的流失,在書的開始作者就已經給出了穆斯林的解釋,在雲遊傳教的途中,在前往麥加朝覲的途中,他離開了吐羅耶定巴巴,被虛幻的凡世矇蔽了雙眼,在珠寶鑽翠、奇石美玉中度過了自己痴迷的一生。

  這部書的內容也是感人的,裡面對於穆斯林習俗的描寫內容十分的多,尤其是關於穆斯林只能與穆斯林結婚的這種禁忌,貫穿始終,也造成了女兒韓新月與楚雁潮的愛情悲劇,妹妹梁冰玉的愛情悲劇,乃至梁君璧的婚姻悲劇,當讀完整部書後,正為如此多的悲劇所感懷時,韓子奇口吐真言,自己並不是一個穆斯林,將整部書之前架構的一套體系推翻,但這又是不能被允許的。故事引起了讀者對生命、對人生的思考。韓新月的一生雖短暫,她卻能夠像母親一樣反抗社會的偏見,勇敢的追求自我和愛情;韓子奇一生波瀾,卻在臨死前明白了人生的真諦。梁亦清勤勤懇懇,正像是目前階層分化中的藍領技術人員,卻又是無法改變的階層固化,這也是不同民族的地位不平等所導致的悲劇。

  《穆斯林的葬禮》不僅僅是梁亦清、韓子奇、韓新月三代人的葬禮,還是在整個社會以漢族為主的背景下,穆斯林作為少數群體的葬禮,體現了整個社會的矛盾衝突與最悲情的美,當面對諸多的選擇而無力掌控時,這就是命運的悲劇和人性的葬禮。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000字範文2

  看到書的題目時,我的心中便預測了故事的悲慘結局,只是沒想到竟如此的催人淚下。令我吃驚的是這位回族作家霍達描寫的第一部成功地表現回族人民悠久歷史和現實生活的長篇小說。小說描繪了一個穆斯林玉器家族六十年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一條有韓子奇為主線,講述了他與玉為伴的一生,另一條則是由韓新月為輔線講述了她與北大青年教師楚雁潮的悽美的愛情悲劇。從她的這本書中可以看出她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人,看這本書如同進入一個封閉的世界,百事不侵。

  初讀之前,我對穆斯林瞭解甚少,只知道回族不吃豬肉,戴著一頂醫務室似的白帽。在讀期間,我深深地被霍達女士獨具匠心描寫的情節所動,甚至我彷彿置身其中。半夜時分,倦意不知不覺的到來,我依然愛不釋手,實在看不下去才就此罷休。我感慨穆斯林的文化信仰之高,欽佩穆斯林人民在中國留下足跡的智慧,然而更令我魂牽夢繞的是韓子奇一家的曲折情感和其女韓新月與楚雁潮的艱難的愛情。合上最後一頁時,我閉目遐想,心中出現了玉的長河,不,是人生的長河,更是命運的長河。

  一個青年女作家竟能將人物的形象,感情世界和環境描繪的如此淋漓盡致,就如同眼前上演了一幕幕的動景,使我無法為外面世界的事分心,著實值得我敬仰。書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讓我意識到韓子奇強大的意志力,在《玉殤》一章中韓子奇的師傅梁亦清完成作品時突然猝死,導致家破人亡,韓子奇便懷著師傅的遺願改投仇人門下,過著艱苦的寄人籬下的生活,每天吃糠咽菜如同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般發奮圖強,使自己的雙翼一日日豐滿,終於他抓住機會脫離並繼承了其師衣缽。我結合著自己思考著這是他人生至關重要的一次磨練,後來他在生意場上游刃有餘一舉奪下玉王的稱號。若不是強大的意志力驅使著他,至今可能還是為他人默默無聞拉梨的小奇子。

  現實使他嘗過非人人都有過的經歷,從而成為人人皆知的玉器大師,誰的人生會平平淡淡?在我看來誰具有強大的意志力,並敢於堅持,成功的黎明才會眷顧他昨日夕陽留下的腳步。在《玉遊》中韓子奇為躲避二戰逃亡歐洲,期間與妻妹生死相依互生情愫,新月的降世打破了北平一家的寧靜。法西斯滅亡了,韓子奇回到了久逢重別的北平,新月隨著二人來到陌生的家,卻受到媽媽(姨母)的冷視和不公平對待。那時的我敏感覺得孩子不應該受到上一輩的恩怨,還好的是韓子奇把新月當成了他餘後的全部,哥哥天星十分的愛護妹妹,讓妹妹平安快樂的長大成人。在《月落》中,新月的命運一下子從美好跌到了深淵,這讓我的心情變得緊張不安起來。新月考到北大,遇見了她人生最重要的人,她的班主任雁潮。在二人相處期間,他感受到了這個姑娘心靈的純潔,為人樸素,善解人意,主要和他的理想相契合,於是默默的關注著她,所謂日久生情,但他將他的情感不如說愛情隱藏在他心裡,不敢跨越師生之情之上,知道她生病即將離世之前才吐露心聲。我同情她,不,同情這個詞是對她的侮辱。

  我痛恨天公如此不公,讓才華橫溢的少女變成病房中的病人任由手術器具去折磨她,不知病魔何時將她帶離這個世界。與此同時,我敬佩楚雁潮對她的無微不至的關愛,但我又埋怨他不能真實的表達他的情感。總之,不管如何,新月的人生後路雖悲涼卻又獲得了生命盡頭的完美,她得到了楚雁潮的愛情,正是短短的,緩緩來遲的愛情讓新月重新點燃起了對生命的渴望和鼓勵。我不想說,新月還是離開了我們。梁君璧深受古代封建禮教的束縛,遵守漢回不通婚的規定,阻礙著兩人真摯的愛情發展,在作者筆下的梁君璧的形象十分深刻,可以說是高貴的潑婦卻不失華貴。她和韓子奇是在患難情況下成為夫妻,她絕對不懂韓新月和楚雁潮的愛情就像火一樣,不論是那熊熊燃燒的煤塊還是樹枝,只要是火,就閃耀著同樣的光芒!她和楚雁潮的愛情不是獵取和佔有對方,像信仰一樣永不改變永不背叛,他們愛的深沉,愛的強烈,愛的長久。現實中的人們很少有這樣精緻純潔的愛情,大雁如此,人何以堪。韓子奇和新月的父女之情抒發的精韌至微,撼天動地,最後思念成疾,逝去我認為《穆斯林的葬禮》從悲劇美的角度達到了一定完美的程度,甚至現在讀完仍然不釋於懷就因為它具有悲劇美的感化力。

  我讀過莎士比亞的悲劇,也領略過雨果的《悲慘世界》,我更欣賞霍達的這種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在感到悲傷的同時,又能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美。總之,我向這位作家致以崇高的敬意,讓我有幸讀到它,去了解穆斯林的方方面面。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000字範文3

  月與玉的主線交替,故事起承轉合,這是一本拿起來就放不下的書。

  新月和楚雁潮的愛情放在現實生活中更像是難能可貴的奢侈品,那個年代,愛情被世俗束縛了太多,能在精神上有共鳴的同時體會愛情這個美好的過程是幸運的也是可貴的。雖然當下社會束縛沒有那麼多,但在無數誘惑和套路的侵蝕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篤定的承諾不是隨便那麼容易就可以對人說的了。

  一生的起起伏伏,家族的興衰敗落,每個人都在經歷中富庶過,不論是物質還是心靈;又在經歷中成長,不論是迷茫還是頓悟。人們總容易陷入擁有的舒適區,在自己的井底享受著,當更大的世界展現在自己眼前時,就亂了手腳。韓子奇如此,鄭曉京也是如此。韓子奇沉浸在玉的世界裡,鄭曉京陶醉在革命的狂熱中,兩個人都忘了自己,將整個人的價值建立在他物上,都為身外之物迷失了自己。當一切化為烏有,玉散人亡,韓子奇垂死瀕臨;當自己的信仰與真理相悖,鄭曉京選擇“沿著原來的路走下去,懷著希望也帶著煩惱……”

  時代,可以有無數個時代,只要時間向前運轉。可人的一生只要那麼幾十個春秋,人的個性湮沒在時代的背景裡,有時幸運,有時可悲。

  我仍然對鄭曉京這個人物很有興趣,她是那個時代的縮影,在那個狂熱的年代,信仰不再理智,可以凌駕於一切世俗、倫理甚至人性之上,那該是多麼的可怕!一個社會和民族進步的表現之一就是可以容納不同思想,可以傾聽不同聲音,思想碰撞才會產生推動時代進步的能量。然而在那時,一切都白熱化了,一切都統一了,一切都非黑即白了,向前!向前!美好和幸福在人們建立的烏托邦中膨脹,泡沫裡充斥著好人和壞人的慾望。被放大的願景終會破裂,變得渺小,變成點點水滴在陽光的照耀下蒸發消逝。無知的人們犧牲了自我“造就”了時代,個人只成為為世人詬病過往年代的一粒沙。

  韓太太,由剛開始對她刻薄無情的不理解和思想狹隘咬牙切齒的痛恨,到後來的完全釋然,是處於同為女人的諒解。

  除了主角,小人物往往能在陪襯中折射出那個時代的特點,侯師傅的忠誠是中國人視名譽為生命的寫照,“二十多年過去了,但並不是過去了的就可以忘卻”,那一句“主啊,我可洗清了,洗清了……”讓人無比動容。

  姑媽任勞任怨,為毫無血緣關係的一家奉獻了自己的一生,是報恩更是為自己找活下去的理由和出路。人一生總得有所事事,有所寄託,有所牽掛,這種責任的重量可以使生命避免太輕,而求生的慾望是來自人最原始的渴望啊,要想找到如何活下去的路,首先要找到為何活下去的原因和動力。

  天星,很喜歡的一個角色,從沒有遺憾自己的失去,而是珍惜自己的擁有,把自己的寬容和諒解給了家人,把愛給了妹妹。失去了愛情,沒有抱怨媽媽的殘忍,而是替妻子著想,不負對方,這一切不是一味妥協的軟弱,而是一種胸懷。“天星淚如泉湧,悲憤地盯著媽媽:‘人的命都沒了,您還要怎樣啊!……’”“天星突然伸出手去,把她拉上了車……”這兩個場景把那個血性,有血有肉,敢於衝破世俗的少年刻畫的淋漓盡致。

  跳出文章角色和內容,看整個文章結構,兩個時空交替的創新讓人讀著很充實,作者給出的鋪墊不露痕跡卻讓人預知,一直到最後仍藏有驚喜和反轉,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韓子奇會留下學徒,玉船不會一帆風順,奧利弗會追求玉兒,碧兒會和韓子奇成為夫婦……這些彷彿在角色一登場就埋下了暗示。

  但個人感覺,前半部分節奏偏快,韓子奇縱然有留下學徒的意向,但情節設計的感情沒有逐漸達到那麼強烈;粱亦清的溘然長逝鋪墊的不是很到位,若是提前再多渲染些可能會更好;同樣,韓子奇“臥薪嚐膽”的隱忍也可以再多些筆墨,為後文重振家業,鞭笞敵人做鋪墊……若是篇幅延長至三部,整個三代人的家族史和個人情感經歷的描述可能會更加恢宏動人。當然,這些可能在作者看來不是主要情節,重點後面情節的渲染還是非常有感染力的。

  茅盾文學獎的頭銜是實至名歸的,讓人思考人的一生該如何去活,這個問題值得用一生去思考,去實踐,去總結,去反省。感染他人的劇情背後一定有個感動了自己的作者,我還是那樣認為,好的作品和文字一定是首先感染自己,寫出的東西自己信了,觸動了,才有可能感動和啟發讀者。霍達,這位透過《穆斯林的葬禮》讓我初識的作家,有著穆斯林的虔誠,也有著對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熱愛,敢說敢表達,針砭時弊,把那段狂熱的錯誤透過角色人物指出來,把民族歧視的社會詬病說出來,一切源於人性最終又迴歸於人性。

  霍達在後記中寫道“我在稿紙前和主人公一起經歷了久遠的跋涉。我常常忘記了現實中的人和事,心都在小說中。我忘記了人間的寒暑,以小說中季節為自己的季節。窗外正是三伏盛夏,書中確是數九嚴冬,我不寒而慄。”

  “我和主人公一起生活。每天從早到晚,有夜以繼日。我為他們的歡樂而歡樂,為他們的痛苦而痛苦。我的稿紙常常被眼淚打溼,有時甚至不得不停下來痛哭一場。”這一點和路遙先生很像,垂泣心血。這種追求和態度不得不讓人敬佩。”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000字範文4

  這個寒假中唯一不讓自己墮落的專案就是讀書了,還好寒假中讀了三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圍城》和《穆斯林的葬禮》。第一本書應該要重新讀一遍,做好讀書筆記。

  這本《穆斯林的葬禮》是弟弟從他們班裡借來的,最開始我不是很想讀,因為我更像度一些方法論的書籍,不過反正在家閒來無事就讀著玩,沒想到還挺吸引我的。

  ?這本書中有很多關於玉的歷史的講解和穆斯林少數民族特有信仰,風俗和生活習慣的描寫,這些知識增長我的見識。我的讀後感只想寫寫自己對書中的故事,人物的感受。

  書中用交錯的手法寫了?從抗日時期到建國之初一個家庭兩代穆斯林的命運糾葛。雖然主角撕下一代的韓新月,但是讀完書個人感覺唱重頭戲的是上一代韓子奇,梁碧君和梁冰玉的糾葛。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的善良也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的邪惡,甚至在這本書中你找不到一個人是故意做壞事的,可是結局卻是令人唏噓。再讀書的前半部分的時候,我很討厭梁碧君也就是韓太太,前半部分的她,雖有一兒一女卻是一心向兒子言語行為都透露著對女兒的疏離甚至討厭,以至於我在看完第一節就猜測這個女兒不是她親生的(當然我才對了,只是這個女兒的來歷比我猜的還要令人咂舌),雖然能感覺到對丈夫的關心但是有常常顯露出對丈夫的恨意,到了後半部分謎底揭曉,我的韓太太的討厭變成了同情甚至理解。韓太太從小長姐如母的帶大自己的親妹妹,可是自己的親妹妹卻拐走了自己摯愛的丈夫,而在此之前自己一點點的防備都沒有!現在的狗血電視劇也不過是閨蜜拐走丈夫,這可是自己辛苦帶大的親妹妹,而自己為了家庭的完整和顏面卻要繼續和這個男人過下去,還要一天天的撫養他們兩的孩子!這,恐怕任何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愛的人都不能再平靜安詳,內心的怨恨發洩出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再說韓子奇和梁冰玉,韓子奇也算是逆襲成功,從一個流浪兒到一代玉王,如果沒有戰爭,如果不是韓太太的固執,他或許可以繼續商業上的傳奇並且他還是一個人真正的愛玉如命的人,他也或許可以居家搬遷去國外逃過悲慘的戰爭和文革,可是他沒有。一方面是因為他愛玉如命,他捨不得將玉留下,一方面是因為他本人具有很強的家庭歸宿感和責任感。從這些方面來講他真的是很棒的。另一方面,他在感情中是一個軟弱的人,他沒有堅強的拒絕梁冰玉,是這一出家庭悲劇的起源,至少是表面上的起源。梁冰玉,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有顏有才,但是她在感情中軟弱而任性,這個角色有點像前一陣電視劇《中國式關係》中男主的第一任妻子,一輩子為愛而活,可是卻愛的沒有了是非沒有道德結果就是傷人傷及。以我拙見,梁冰玉感情中的軟弱而任性真是這個家裡悲劇的源頭。第一次愛錯了人,第二次因為前一次的傷害而不敢再愛拒絕了一顆火熱的心,當對方懷著一個火熱的心死在戰火中時,她幾乎是奔潰的,所以她直接找了最不會欺騙她的姐夫!或許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未來的某一天我也許會承認人的理智是大不過情感的,可是我還是很不齒梁冰玉。兩次傷害就讓她如此奔潰,現在社會的中多少菇涼在感情中是傷痕累累,單身的有過傷,成對的也未必就沒有傷。可是因為自己一時有傷,選擇潛在的更大的錯誤真是不應該,而且還傷害的是自己最愛的兩個人,加上自己就是三個人,不,還有下一代!如果說對梁冰玉的這些行為我是不齒還帶有些惋惜的話,那麼等我看到她回國面對姐姐時的所言所語,我簡直是厭惡。明明是自己有愧,可是她卻扛著她所理解的女權主義大旗和愛情大旗為自己辯護。雖然我也不是很理解什麼是真正的女權主義,但是為了自己傷害最親最愛的人就是自私! 一個原本風雨飄搖中走過來的家就這麼人心崩塌,貌合神離,因為特定的歷史,更因為自私和脆弱!可惜。

  下一代的生活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天星和淑顏本來就只是為了結婚而結婚,過日子可能還好,想要知冷知熱恐怕難。新月,本就是這本書的悲劇擔當,失去了新月的楚雁潮,生活也不幸福。雖然這本書的明線都是放在新月的悲劇上,可是看完書,新月的悲劇在我心中到沒有那麼重,甚至說是排名最後。

  看完整本書,我只感覺:

  或許正如“成年人的生活本就沒有容易”,或許是我們想要的太多,或許我們太脆弱。幸福哪有那麼容易,也許要花上所有的堅強,努力和聰明。儘管如此,還是願我和我愛的人生活的幸福。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000字範文5

  本來寫完了就想放blog裡低水平自娛自樂完了,後來覺著不貼出來給綠友看看也挺冤的,萬一要有人有共鳴啥的呢……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陽光進來,視線從電腦螢幕前移開,感覺不到視線中是臨近黃昏時的那種“窗外”一個下午的閱讀讓一部名著的最後幾章印於又一個平常讀者的心中。

  《穆斯林的葬禮》——很早就被這個書名吸引,知道這肯定是個“很好很強大”的作品。著手開卷閱讀卻是因為此書是我計劃中一個必讀的任務。故事在兩個年代穿插進行,一是抗戰前後的民國時期,二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故事中的主角有N位,並且大都來源於真實的曾經的生活。下面這段文字是該書的官方總結:“全書五十餘萬字,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穆斯林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現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作品含蓄蘊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撥動讀者的心靈,曲終掩卷,迴腸蕩氣,餘韻繞樑。”這個總結真是太官方了,官方得都有點兒“中央”了。

  在這個高度概括的鮮明旗幟下,俺再總結一個“地方”的哈。頭幾章中,作者除交代故事主線外,還對中國穆斯林的由來、傳統、習俗,以及民國年間老北京的風貌,韻味甚至風味食品都進行了深入描寫。尤其是對老北京東來順涮羊肉的那段十分內行專業的描述直讓我想飛回北京,甚至是飛越大半個世紀的時間,直接前往幾十年前的那個東來順。除去對貫穿始終的對玉器行當的精深講述外,這些對文中各行業的細節描述,也如出自業內人士之手一般。看過後就是一個字兒:贊!不過讀到中後部分時,本讀者確實也因為八十年代主流文學特有的帶一點兒說教,並且事都有點兒小煽情的講話方式而覺得有那麼一點點兒小乏味。這大概是因為本人歷來就不是那麼喜歡讀一些小男、小女、小情感,小悲傷之類的東西。然而,這小乏味並不能攔著我喜愛這部鉅著。並且,看到後面幾章時,先前的那一點點兒小乏味也自己個兒消失了。這出悲劇在最後幾個章節真可謂是越演越悲,悲得連作者在寫她的時候都止不住淚水,心絞痛一次次發作……本人屬於那種看恐怖片都能看樂看開心的型別,而《穆斯林的葬禮》令我這樣的人員都幾度眼睛溼潤。倒不是說這部作品擅長“賺取”眼淚,而是所有讀過她的人都會被她觸到內心深處最本質的東西,那是一種人類與生俱來,並刻在骨髓中的共有物——任年代的變換,意識形態的更迭,都不會被絲毫改變。但具體這種共有物是什麼?俺也說不大清楚哈。凡偉大的作品都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所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我想,大概正是因為她們可以跨越時空的界限參透人性中這些說不清楚的共同之處吧。通篇文字中,一家兩代人兩條故事主線交替進行,最後合為一處。而兩條主線銜接處並不生硬,而是讓人感覺像是在看電影。能讓讀者置身於其中的故事是好故事,能寫出這種故事的作家當然就是好作家啦。在給全書收尾的後記中,作家霍達向讀者們詳談了故事的背景,寫作過程和對文學的一些看法。其中很多觀點令本粉絲由衷欣賞和佩服。

  摘錄幾句如下,大家共勉:“文學,來不得虛偽、欺詐和裝腔作勢,也容不得汙穢、骯髒和居心不良。“文如其人”,作家的赤誠與否是瞞不過任何人的眼睛的,我歷來不相信懷著一顆卑劣的心的人能寫出真善美的好文字。”“我筆下的主要人物,既是人間曾經有過的,也是我所憧的。我覺得人生在世應該做那樣的人,即使一生中全是悲劇,悲劇,也是幸運的,因為他畢竟完成了並非人人都能完成的對自己的心靈的冶煉過程,他畢竟經歷了並非人人都能經歷的高潔、純淨的意境。”“最高的技巧是無技巧,僅僅炫耀技巧就失去了靈魂。讓人看見的技巧是拙劣的技巧。”“必須真正理解“歷史無情”這四個字。誰也不能改變歷史、偽造歷史。”一整部書,五十萬字,一家兩代那麼多主角,所有這些都是為牢牢寫出一個“情”字。從古至今,很多偉大的作品從開篇到結束也都是在圍繞著這個字。其實早就不相信世界上有這種東西多年啦,但今天完整讀過此書後,似乎俺又有點兒小動搖了哈。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000字範文6

  穆斯林的葬禮,還是之前朋友推薦我看的,當時並沒有很看好這本書,因為書名太過悲傷了,況且,在我傷心難過的寢食難安的時候,不想自己更難過就沒有看。後來康熙大帝看完了,就又想起來這本書開始看了。

  故事的開始是從一個虔誠的穆斯林老人帶著年幼的孤兒韓子奇引出,結束在新月的墓地前楚雁潮緩緩的琴聲與天上的新月相交輝映的美景之中,至此,所有喜歡的不喜歡的故事角色,都結束了,如同天星所說,您想看見的不想看見的都看不見了;所有的人物,都在此終結了。

  書中‘玉王’韓子奇承受著巨大壓力艱辛創業,迫於現實而對感情的妥協,從一個氣度非凡的王子,到一個佝僂的老人,一生對玉的執著,都化為灰燼,他一無所有的到來,最後一無所有孤獨離世,也許作者正是在借這麼一個人物告訴我們,沒有什麼東西是我們生可帶來死又能帶去的。設想,如果子奇享受生活,不視玉如命,拋棄身外物跟冰玉在一起,將會是一個大圓滿結局。

  子奇跟冰玉的愛情,徹底的扭曲了君璧,使她從一個堅強獨立的女人,變成了一個固執,執著,心中充滿了恨與報復的女人,更因為他的固執,最終決定了他最愛的女兒新月無法幸福,君璧為了虔誠的信仰,為了門當戶對,親手毀掉了兒女的婚姻和愛情,直到丈夫離去,她才幡然醒悟,過去的一切都過去了,沒有任何東西比與她一生廝守的那個人更重要。“她無法遏制心中的哀痛,把臉貼在丈夫的手上,眼淚沖刷著這雙為了奇珍齋,為妻兒老小操勞一世的手,不捨得放開。”

  受了高等教育的梁冰玉,大膽的追求自由和愛情,脫離信仰與現實的枷鎖,但最後的結局不過痛苦的漂泊他鄉,就連自己日思夜想的女兒也未曾再見最後一面,冰玉雖是一代新青年的象徵,但直到現在,能夠接受她的作風的人,又有幾個。文中最可憐的莫過於辛勤勞苦,等待奇蹟到來,會有美好幸福生活的老姑媽,她一直默默的守候著韓家直至最後的暴病而亡。而天星和淑彥這一對被媽媽強拼硬湊的可憐夫妻,不正是我們大多舊時夫妻的象徵,不相愛,但又不能分開,只能彼此都帶著痛苦悲傷活著。

  那個永遠定格在十九歲的花季少女新月,因為先天性心臟病而早早的凋謝了生命之花。“當她的愛情來臨的時候,她的生命,已經開始一點點的走向終點了。然而它來了,來的那麼純淨美好,沒有一絲一毫的雜質。然而和自己的老師產生感情,這又是不被允許的。不過他們不怕,什麼也不怕,連死也不怕了,更何況愛情的阻撓呢?”“走的人,註定是要走的,誰也留不下,這是她的宿命。她離去的時候,他那瘋狂的吻,是初戀的吻,也是訣別的吻。死亡可以奪走生命,卻帶不走愛情。”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樹影旁,一位臉色沉鬱,神情悽楚頭髮花白的中年男子,一動不動的拉出輕柔徐緩的小提琴聲,如泣如訴,如夢如煙。文中曾描述新月跟楚老師的小別,他走了,一步三回首,把自己的心留下了,把新月的心帶走了。但最後,新月走了,不僅帶走了楚老師的心,把他的靈魂也帶走了。不能完美一生,何不壯烈來去,人生難得一知己,但得一知己卻足以。

  這本書,跟百年孤獨有所相似之處,但自認為比百年孤獨更符合國人的口味,珠玉世家出身作者透過對一個從繁華到落敗的穆斯林家族,講述了幾十年間,幾代人的愛恨情愁,人物形象刻畫地很生動,故事發展也扣人心絃、前後呼應,作者對人性的描述,葬禮的描述,都是極好的。看了這本書,更加明白身邊人,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必堅持。但那些與我緣分已盡的人,是切切實實的該放手了,我不能也不會做第二個楚雁潮。“去死,去睡就結束了,如果睡眠能結束我們心靈的創傷和肉體所承受的千百種痛苦,那真是生存求之不得的天大的好事。去死,去睡也許會做夢!”的確,去睡會做夢,而且,會一次又一次的哭著醒來,那又如何,時間是最好的良藥,而且,一點都不苦!

  戀愛是什麼,我不懂,也無法形容,更不知道為什麼有的人戀愛久了會為了無法脫離那個兩個人的小圈子而放棄跟別的朋友的大圈子,也不知道為什麼昨天還開心的依偎在一起打算結婚發誓永遠在一起的那個人第二天就像魔鬼附身想要馬上跟你分離,不知道為什麼人會變的那麼快,你認為比親人還要親一百倍的人突然就變的一點都不想跟你有任何關係,不知道為什麼人要有七情六慾,不知道為什麼要有喜怒哀樂,為什麼要有做這麼複雜的事情,難道單純的感情不好嗎~噗~我想當個機器人!當然不是大白那麼萌的,也不是像T-800那樣的大帥叔,還是我這麼美的的就好,只是沒有了感情那便是極好的!呵呵,你們只需要記住我是機器人!我最喜歡對那些自認為能力出眾的人出手!你若是感覺有實力跟我玩,我,不介意奉陪到底!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000字範文7

  《穆斯林的葬禮》簡直讓我的心都碎了。新月揪著我的心,讓我幾乎不敢再讀下去,我和韓子奇一樣害怕失去新月,和楚雁潮一樣捨不得新月,和韓天星一樣心疼新月。

  《紅樓夢》裡賈寶玉把女孩子比作無價的寶珠,待結婚、蒼老了便漸漸成了死魚眼珠。《穆斯林的葬禮》裡的新月便是如林黛玉一樣的女孩,無價的寶珠,而且永遠的是一顆寶珠,全然沒有得到結婚、蒼老的折磨,沒有變成死魚眼珠的機會。這是詩意的願景,卻是命運的殘酷。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賈寶玉希望美好的都不散去,他貪心的可以,全然只顧自己的喜樂。他哪裡想過,黛玉竟是來還淚的。他哪裡想過黛玉憑什麼不該得到世俗的幸福,他根本沒有那份給黛玉幸福的自信!《穆斯林的葬禮》裡,韓子奇可否想過,新月怕也是來還淚的,全然是因為他的貪心和他的懦弱。

  新月死了,我悲傷極了,我在韓子奇身上看到了如賈寶玉一般的貪心和懦弱。賈寶玉沒能救下晴雯,未來他也肯定救不下黛玉。而韓子奇守護不了愛情,害了女兒!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韓子奇啊,你執著的玉,離你而去。你愛著的玉兒,也離你而去。因為你太貪心了。你被玉控制著,離鄉背井。而你又被玉控制著,鎖死在博雅宅!你的玉,離了你,它們還是國寶,你的玉兒離了你,還是獨立的人。那麼你算得什麼?你的兒子未被你呵護,你的女兒未被你守護,你的妻子被你辜負,你的愛人被你息去了愛的光火!我知道你為什麼那麼害怕見到安拉了!

  《穆斯林的葬禮》用詩歌一樣美麗的文字,述說著兩代人的命運和情感。我被優美的篇章所吸引,被動情的故事所牽絆,四個下午,我讀完了這本書,就好像跟著這些個人,度過了好幾個別樣的人生。

  合上扉頁,我好想抱怨,但是讀的時候,我腦子裡一直有一句話:眾生皆苦!我無法去苛責梁君璧,也無法苛責韓子奇。因為我發現他們都是真誠有愛的人,儘管他們的缺點會帶給別人傷害,甚至為自己的命運埋下隱患,但我也不能苛責他們。因為他們就像普羅大眾一樣,有真有善有純有美,也有缺點。

  韓子奇執著心太強,他到了失去一切,才認識了自己。

  梁君璧性格強勢,是一個難以認錯的人,她像一把弓箭,總是把自己撐的滿滿的。少年喪父,家中長女,母親病弱,幼妹太小,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長姐了,她硬慣了,因為她知道溫柔換不來溫飽、換不來安逸,她把自己撐的滿滿的,就好像這樣能讓她憑白多出很多力氣,便可以撐住小小的家,保護得了妹妹和母親。哎,尋出她許多的好處,便對她也心疼起來了。她最後為新月所做的便可以看出,她其實是愛新月的,是真心的。只不過她硬慣了,她強勢慣了,她不知道女人該像水一樣溫潤,潤澤她的兒女。她傷了女兒,其實也傷了兒子。嘆嘆!

  《穆斯林的葬禮》中寫了幾段愛情,韓子奇和梁君璧、韓子奇和玉兒,他們三個人,誰也沒把自己整個奉獻給愛情。韓子奇更愛玉,玉痴!梁君璧更愛面子!玉兒呢?她是理想主義者,她更愛純粹!

  年輕一輩的愛情:楚雁潮和韓新月,是純愛式的。但其實他們之間有太多的不能說,有太多善意的謊言了。韓天星和陳淑彥,只能說韓天星是一個好男人,但他和陳淑彥沒有愛情,他就像他的父親一樣,沒有得到愛情。

  這本書裡,沒有一個愛情是健康的。楚雁潮和韓新月的愛情,雖然感人,但未經煙火氣的考驗,我難以把深情當成真正的愛情。楚雁潮在二十年後依然會去墓地給新月拉琴,我不能否定這是愛,就像《泰坦尼克號》裡的女主角,她後來一生幸福,不是因為她忘記了Jack,恰恰是因為她要努力把Jack的那份幸福也活出來。所以,愛,能夠成就人。但我又不能去肯定rose只愛Jack,因為她結婚生子,一生太長,一個女人怎麼能忍受自己不愛的男人!所以,我相信為了不辜負jack的那份愛,rose怎麼能不全力以赴的去愛自己的伴侶!看吶,愛情是多麼的複雜!所以,在我看來與Rose煙火一生的愛人,才是經受住了時間考驗的愛人!rose在煙火氣裡全然愛著伴侶,便可以在死後把靈魂全然獻給jack了,我想這大約才是不辜負,才是真誠,才是純粹!

  因為新月的死亡,讓我無法去評析她和楚雁潮的愛情。因為他們的民族不同,因為他們的信仰不同,他們的結合勢必困難重重,但新月的健康情況,把這些難題給解決了,因為他們的愛情只在於心裡、在於靈魂,無需去經受現實的磨難了。

  新月如此完美,卻又彷彿必須去死,為什麼呢?

  為的是讓人藉著這一份對新月的心疼去思考,思考真誠與純粹,思考愛情與忠貞,思考平等與信仰,思考靈魂與彼岸,思考執著與自我,思考親情和關愛……

  要是梁君璧是個男人就好了,她夠硬,要是韓子奇是個女人就好了,他夠柔。這一對夫妻,滿擰了,於是這個家庭裡,天星和新月都沒有敞開心扉的喜樂過。

  《穆斯林的葬禮》讀起來感人肺腑,語言優美,感情真摯,是一部佳作,而且特別好讀,真的難以讀到這麼美的小說,句子像詩一樣美。可惜我這麼晚才讀!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000字範文8

  讀完本書也有一段時間了,一方面是自己忙著到工作,還有一方面是,自己的功力不足,老實說我心中不知道給這本書一個什麼地位。

  這本書講述了三代人的顛沛命運,兩條線相依相成,一氣呵成,但是有時又顯得臃腫;該書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為第一代,並描寫其作為玉器作坊奇珍齋的主人,收留了同為回族的懵懂少年韓子奇,作為師傅的唯一傳人,韓子奇在師傅勞累死亡後,忍受著欺辱和辱罵,去敵家作坊學習本領和經營之道,而後回來振興了奇珍齋,才不使奇珍齋消失在莫大的京城中,作為一家的頂樑柱,他肩上有他的責任,這也包括了對小姨子的責任,與妻子梁君壁和小姨子梁冰玉發生了一系列的感情糾葛。作為第三代的主要代表,與小姨子生的孩子,韓新月,她是那麼的純潔,那麼優秀,一切都那麼出色,但還是抵不過疾病的惡魔。

  為什麼說我不知道給一個什麼地位呢?首先,得承認它很吸引人,讓人很想讀下去,我也是很快得就把此書讀完了,但是,當我翻完了最後一頁,它並沒有給我多少震撼,就想一本故事會,故事很吸引人,可就是沒能引起多少反思和共鳴呢?就像是別人給我講的大道理一樣,聽的時候你狂點頭,可是下來後,你並不會銘記在心,更不會對你所犯的錯誤有任何幫助;可是回頭一想,這是一本獲得過矛盾獎的小說,是不是我的功力不夠呢?剛讀完時我不敢給一個結論,現在20天過去了,心中的也慢慢有了自己的看法。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韓子奇,家中的頂樑柱,肩負著對奇珍齋的責任,個人感覺他在本書並不是一個主人公的角色,更多的只是一個做決定的徒弟、丈夫、父親罷了。他的第一個決定,是要去敵家的作坊學手藝,覺得這是一個很需要勇氣的決定,一個能夠忍辱負重的人,也會是一大丈夫,起碼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但小說中對他的心理活動描寫很少,更多也是在擺事實,以至我從他做這個決定,作為一個讀者的我,就猜到故事的情節就會是講怎麼復興奇珍齋了,現實的活動過多描寫,忽略了心理活動的波動,使得讀者覺得後面的復興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沒能引起讀者的多少敬佩之情;

  後來他作為一個丈夫,所做的決定我更是不能理解。在國內發生戰爭之際,不得不轉移他的寶貝——玉。可是在妻子表示不願意同他一起去英國的情況下,他還是毅然決然的帶上他心中的寶貝離開了,當時可是還有一個兒子啊!對,這時作者的筆墨還是在擺事實,說國內多危險,玉很可能被毀掉,但我卻沒有感受到他做的決定有多麼難受。後來在英國,韓子奇和小姨子玉兒好上了,並還生了一個女兒,可是這時,他們卻選擇回國!韓子奇知道,回國意味著他必須在妻子和小姨子中做選擇,可是韓子奇在出發前並沒有想清楚該選擇誰,其實到最後他也沒有想好該如何選擇。他說他對妻子並沒有感情。這是很好理解的,因為他們結婚的時候並沒有多少的感情基礎,只是他對奇珍齋有責任,對師傅的家人有責任,他們也才結婚的。這也很容易明白了他為什麼那麼狠心拋下妻子和兒子遠走英國。

  可是,在他有了愛的權利後,他沒什麼還要回來,而且還選擇了一個不愛的人呢?最可恨的是,還苦苦哀求一個母親離開她的女兒,這是多麼讓人可恨。

  最後是他對他最愛的女兒,在給他女兒上大學等一些事中,我再也看不到作為一家之主的魄力了,因為他做完選擇了,他可以退場了,作者好像也是這麼覺得的,後面就去寫下一輩的事情了,如果他能擔起作為一個父親的責任,也許那麼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也不會那麼快熄滅。

  如果說剛開始韓子奇做的那個忍辱負重的決定,多少還有讓人佩服,甚至還覺得他有點可憐,因為可供他選擇的道路並不多,他還得擔起那麼重的責任,可是到後面,我就越來越不能理解他,甚至有點對他不滿,很多次他是有能力讓事情使好的方向走的,可是他沒有做。

  他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想想我們的社會,多少可憐之人,他們不去努力爭取不去改變,等著別人去給他們幫助,當然不能排除外界的情況確實讓他們很難改變,我這裡想說的是很大的一部分,也包括我自己,有時他們是多麼的可憐,多麼需要別人的幫助,可是你再去看看他們平時都在做什麼呢,打牌?聊天?玩?有哪一件是為了預防突發事件啊,如果你上前去跟他說,你該學習啊,他會回你說:這又沒有用,學它幹嘛。是的,我也是經常這麼跟我自己這麼說的,讓自己麻痺,給自己的懶惰找藉口,多可恨啊!

  切記,切記!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自己也是這樣。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000字範文9

  一本書讓我瞭解了一個民族的執著與頑強,一本書讓我感知了一家人的多災多難,一本書刻畫了一個時代的剪影,一本書濃縮了一群人的生活狀態。

  終於沒有懈怠的一口氣看完這本書,淚眼婆娑,但心裡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大約遠在公元7世紀,一些頭上纏著白布的阿拉伯商人來到了東土大唐,神州大地富足的水土,終於讓他們停留。歷史的輾轉,歲月的蹉跎,一個新的民族在東方誕生了,並以“回回”自稱。由於歷史上難以避免的融合,回回民族當中也揉進了一些漢人、蒙古人、維吾爾人和猶太人的成分,但回回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獨立存在,而不融入漢人或其他民族之中。幅員遼闊的中國,是漢人長期生存繁衍的地方,回回不可能像土生土長的民族一樣擁有整塊的、大片的土地,他們不斷地被派遣被遷徙,甚至被征討、被殺戮,為了生計,他們流落四方……他們始終是少數,這少數的人艱難地、頑強地、小心翼翼地生活著,信奉著自己的主。

  韓子奇:他有過臥薪嚐膽的隱忍,他有過事業巔峰的輝煌,他有過背井離鄉的經歷,他有過愛情家庭兩難的選擇,他有過中年喪女的錐心之痛,他有過老年失玉的萬念俱灰。他的一生從波谷到波谷,時代的艱苦他無法選擇,但他無疑是勇敢的;但同時,他是懦弱的,他的責任心讓他甘心留在了那個並沒有愛情存在的家裡,他選擇了低下頭靜靜的生活。

  梁君璧:少年喪父讓作為長女的她過早的成熟。她穩重,有魄力,和子奇一起重新高高掛起了奇珍齋的牌匾。同舟共濟讓她順理成章成了韓太太,她愛子奇。她卻不知從來子奇對他只是兄長對妹妹的責任,而丈夫十年的漂泊海外,促成的卻是他與自己妹妹的心心相印。她不甘心,她憤恨,她抱怨,一夜間她變得暴躁而咄咄逼人。這最忠實的教徒,趕走了親妹妹,逼死了新月,破壞了兒子天星的婚姻,也催促了韓子奇之死,當然她也悲痛,但是她也無法擺脫這種家破人亡的命運悲劇,更無法理解自己對宗教的虔誠製造的悲劇。但是怎麼可以懷疑她的寬容,當妹妹留下了她與子奇的骨肉毅然決然地離開,她還是接納了那個孩子,雖然會不喜歡,雖然會冷漠,但是,至少她給了新月一個母親的角色,

  韓新月:如此不染人間煙火的美麗女孩。她愛她的家庭,同樣的她不理解她的家庭,她不明白爸爸媽媽的爭吵,她不明白爸爸的懦弱,她不明白媽媽的盛氣凌人,她更不明白媽媽看到她似的眼裡偶爾流露出的冷冷的光。她是單純而聰明的,對於自己的未來有著美麗的憧憬,於是為了美麗的夢而努力而奮鬥。但是生命無法預料,全速前進的路上一個急剎車,斬斷了所有的夢,不要怪罪命運的不公過早的帶走了新月,至少她收穫了一份至誠的愛情,她帶走了所有人的愛,她是幸福的。 楚燕潮:一個無法解釋政治背景的父親讓他從很小就學會沉默,學會接受。在一次次無休止的審查、詢問、談話中,他一次次的從希望到失望,眼中的光漸漸褪去。懷疑他接受、否定他接受、無奈他接受。何必抱怨?抱怨為何?滿腹的心事,就都投進未名湖碧波盪漾的湖水中,輕輕地不激起一點漣漪。任憑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譯文的快樂中,不再糾葛於現實中的名利場,保持一種單純與平靜,直到他遇到了新月。眼中是她甜甜的笑,夢裡有她明媚的雙眸,雖然作者在描寫他對愛情的忠誠與真摯時還缺少一些更深厚的基礎,雖然宗教背景的差異像一副厚厚的桎梏阻撓了他們,雖然一段本可以玉成的佳話最終演變成人鬼殊途的悲劇,但你不可以否定的過程的美好,在感嘆的同時也要感恩。還好他們彼此相遇,眼中的焰色曾燃燒了兩顆年輕的心靈。《梁祝》悽迷的樂曲響起,淚水潸然,呼吸難為,只因感情厚重。新月墓前燕潮忘情的演繹,因為他懂得,時間流轉,他們最終殊途同歸。

  梁冰玉:他本來是她的,時光錯漏,就流落在另一個女人的生命裡。她以為愛需要相守的,於是她寧願揹負一個罵名,寧願逃離所有的過去。芭蕉不展丁香結,各自春風兩廂愁。當命運的重負鋪天蓋地的壓下來,子奇選擇放棄的偏偏是他們的愛情,她錯愕,然後便頭也不回的離去。幾十年來,她就這樣在異域安靜的凝望那些日升月沉、無家可歸的憂傷。終於當一切的愛恨情仇都冰釋,冰玉帶著滿頭的白髮重又叩響了“博雅宅”,她可以擁入懷的卻只剩下一抔黃土。

  《穆斯林的葬禮》,章節雜亂著,作者在跳躍的時間中講著他的故事。每個人物都可以拿出來細細的體會,可我累了,這樣的分析會讓我重又跌進那個故事,沉進一種情景是疲憊心靈的一項歷程,一個人承受不住太多的歷史的重負,太容易投入,是我的錯。

  如果記憶如鋼鐵般堅固,是該微笑還是哭泣?

  如果鋼鐵如記憶般腐蝕,那這是歡城還是廢墟?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000字範文10

  當我在圖書館再次看到《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時,內心有著莫名的期待,學生時代曾在校圖書館借閱過這本書,只是時間太過久遠,對於故事情節與人物描寫早已模糊不清。而當我再次手捧有些厚度的書時,嗅著淡淡的書墨香懷著激動的心情緩緩讀來。

  這本書是由中國著名回族女作家霍達在1988年發行的一部暢銷小說,後被原作者改編成同名電影。本書主要寫的是一生愛玉如命的玉匠師傅韓子奇曲折的人生故事。韓子奇從最初跟隨穆斯林巴巴一起奔赴穆斯林聖地——麥加的路上,行至北京玉品製作人梁亦清奇珍齋時,因同為穆斯林相憐相惜,在奇珍齋暫作休息。為梁師傅製作玉器的精湛手藝深深折服,因不小心摔碎了梁亦清做的玉碗而立下志向拜梁亦清為師,透過跟隨師傅3年精心研究學習,加上他自己的聰慧和悟性,最終練得了與師傅一樣的制玉手藝。後梁師傅因一件未完成的“鄭和下西洋”大件玉器製品突然歿去。梁家突發變故,奇珍齋被老謀深算的“匯遠齋”老闆吞併。為了抵債,不得已將奇珍齋轉給落井下石的匯遠齋老闆。韓子奇為了報仇潛伏到“匯遠齋”當了學徒。

  3年後,學成歸來的韓子奇出於報師恩和重振奇珍齋,娶了梁師傅的大女兒璧兒,挑起了梁家的重擔。經過十年苦心經營奇珍齋名冠京華。又得貴子天星。後日寇侵華戰爭爆發,韓子奇擔心玉器珍品被毀,隨英商亨特至倫敦。妻妹冰玉因情感受挫,不顧姐姐反對執意離開,與姐夫一起前往英國。在倫敦,亨特的兒子奧利弗愛上了冰玉,但奧利弗在倫敦大轟炸中不幸喪生,冰玉在孤獨、傷心的情況下愛上了韓子奇,並生下私生女新月。

  戰後一同回國,姐姐君璧不容母女倆,冰玉決定帶女兒遠走他鄉,韓子奇苦求,留下女兒。新月逐漸長大成人,以優異成績考上北大西語系。上學後與班主任楚雁潮之間產生愛情,因楚老師系漢族,為梁家反對,他們的愛情卻在阻撓中愈加熾熱。而天星也因母親的心計所使,沒能和自己喜歡的同事結婚,而娶了新月的同學,當發現時,一切晚矣。新月紅顏薄命,因嚴重心臟病不幸逝世,楚雁潮及新月一家悲痛欲絕。哥哥,嫂子挑起了家裡的擔子。後來韓子奇,梁君璧相繼去世,韓天星也有了一雙子女。多年以後,冰玉回來了,但一切都也已經物是人非。

  至此,整個故事留給讀者一片唏噓。無疑,這本書講述的是真正的悲劇故事。我的心在為韓之奇與梁冰玉之間的真愛無果難過;為天星與同事之間的戀情因其母阻撓致使愛情夭折傷心;更為韓新月與楚雁潮的真愛無終而悲痛。不由令人慨嘆:愛情雖萬般美好,但其在諸多現實問題面前均變得無足輕重。這本書裡的故事如此,現實中也更是如此。唯美的東西往往如曇花一現,不會久遠,一旦遇到阻力便化做煙消雲散;相反那些平淡無奇的東西則恆久彌香。

  合上這本書後,我的淚水淌滿兩腮,心,久久不能平靜,一直在為韓新月的早逝而深感遺憾和痛惜。韓新月,這朵聰明、漂亮、尚未盛開、淺嘗愛情滋味的花骨朵兒,剛入北大不久,便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的心臟病,最終如冬日一朵還未綻放的花兒,被命運的狂風驟雨給摧殘得過早凋謝了。我之所以哭,是因為她生命的短暫,初嘗人生愛情的甜蜜,生命便迅速枯萎敗落。正所謂:花開未盛時,殞落令人傷,不禁令人惋惜連連。

  細想之下,也沒什麼可哭的。人為什麼活著?活著的終極意義又在哪裡?無非有信仰,有精神世界的追求,無愧於自己的內心。佛曰:人生下來就是受苦的。生老病死皆自然規律,早逝也未嘗不是另類痛苦的解脫。世間一切都是無常變化,這是宇宙人生之規律。但世人不識這種規律,追求永恆:希望身體、家庭、婚姻、事業、愛情等等皆永恆,事實上世間沒有一樣永恆的東西。因而,不用祈求什麼永恆,珍惜身邊現有的美好就好。

  這本書的另一大看點是作者關於穆斯林葬禮儀式的重筆描寫,韓新月的葬禮上,先是由其姨母代替其母為其“小淨”、“大淨”(作淨儀:即用清水為亡人淨身洗禮,亦稱“浴禮”,俗稱“洗埋體”(“埋體”即亡人遺體);接著穿克凡:即亡人淨儀後穿的殮衣;三是作殯禮:殯禮,阿拉伯語稱作“者那則”,即為亡人向真主祈禱的集體禮拜,俗稱站“者那則”。最後是殯埋:殯禮結束後,就將亡人抬至墓地,下土落葬。穆斯林有抬送亡人的美德,一般由男性穆斯林集體肩扛,送至墓地。穆斯林認為抬送亡人可以消去自己的罪過。

  從這些描述我似乎有些明白宗教信仰的魔力所在。曾經幾年前,我曾前往青海塔爾寺旅遊時,看著那些身著普通衣衫的淳樸藏民,上至鬚髮皆白的老人,下至幾歲的頑童,無論年紀大小,皆極盡虔誠地三步一跪、四腳朝地匍匐的情形,當時我真的無法理解,一種信仰竟可以與人的精神融為一體,那該是怎樣大的魔力?自此,我方理解,人活著,總是要有一種追求和信仰做精神支柱的,而這種信仰和追求就是人活下去的靈魂和動力。

  總而言之,霍達寫的這本《穆斯林的葬禮》書,人物形象豐滿,故事情節曲折,雖然至始至終貫穿了人生的諸多悲劇,但依然令人一旦捧起,便手不釋卷,是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000字範文11

  第一次看《穆斯林的葬禮》,竟然有那麼大的一種衝動想把這本長達五十萬字、六百多頁的書讀完。我的心靈受到巨大的震撼與衝擊。

  的確,一頁頁讀下來,我進入一個莊嚴而偉大的世界。讀到新月,帶給我的是她的堅強。在與病魔作鬥爭的時刻,她努力使自己走出死亡的衚衕,頑強地,不顧一切地向前闖,協助醫生,和死神爭奪時間。她不忍離開她愛的人,當她離開的那一天,衚衕裡擠滿了為她送行的穆斯林,交通堵塞了,車輛早就不能通行了,人們為新月讓開了一條道兒,懷著真誠的祝願,目送這位姑娘離去……她是那麼地令人憐惜,從此,燕京大學校園裡少了一位在未名湖畔刻苦讀書的少年;楚老師少了一位優秀的,給人做榜樣的學生,更少了一位有共同夢想與追求的知己,少了一位擁有刻苦銘心初戀的情人;韓子奇少了一位骨肉至親,少了一位親愛的女兒;天星少了一個從小到大,寄託著自己讀書理想的最疼愛的妹妹;陳淑彥少了一位相依為伴的知己,少了一位親如妹妹的朋友。

  新月的離去使這個家缺少了生機。新月是善良的,卻無數次被傷害。從兩歲,母親被迫離開家後就跟著大姨去生活,口裡喊著“媽媽”,卻得不到真正的母愛,面對十二歲床單上的血痕卻被“媽媽”嘲笑;面對自己考入大學這美好的願望卻得不到“媽媽”的真心支援;面對自己生平第一次的愛情,面對楚老師卻得到“媽媽”的反對、嘲弄和百般阻撓;面對天星哥哥的婚事,她那麼熱心卻遭到“媽媽”的`數落。這一切無不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深深的創痕。然而,她又是幸運的,她有個支援她上大學追求夢想的爸爸,有個疼愛她、事事為她著想的哥哥,有個在任何時候都陪她度過孤獨歲月的朋友;有個鼓勵她戰勝病魔追求自己目標與事業的老師、愛人;她的一生雖然短暫,卻已經閃著光輝,已經值得。新月之死,是纏綿的,又是壯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是蒼天泣血。

  對於梁君壁,真是又可氣又有可憐之處。這使我想到了《後樓夢》中的鳳姐,在曾經富極一時而終又淒涼零落的大家庭中,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她表面上顯露著壓人的氣勢,其實內心卻隱藏著一腔的悲痛。但最壞的謎底是,她的丈夫韓子奇跟別的女子好上之後,她的精神寄託,她的幸福憧憬,十年來苦苦盼望的美夢擊碎了。她所信賴,所依靠的丈夫,她心中最完美的男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頂樑柱,坍塌了,折斷了,垮了,完了!她是令人可憐的,她生命中的全部意義都不存在了,而奪走她丈夫,拆散她家庭的不是別人,竟然是她的胞妹。一個是孩子的爸爸,一個是她的妹妹,她該怎樣呢?以後的生活中,妹妹離家出走了,家中多了她們夫妻間的爭吵,多了新月對“母親”的神秘的不解。但她又是可恨的,她趕走額奇珍齋的候爺 ,最後奇珍齋又落到了殺父仇人蒲綬昌的手中。韓子奇當時忍受著屈辱換來的家業與聲譽從此毀了,“玉王”的地位從此被取而代之了。她看不起天星談的物件“容貴芳”,看不起她的事業與出身,想辦法使他們之間產生誤會而生生拆散他們。這換來的是天星結婚後知道真相的無奈,也換來了天星在場子被斥罵的痛苦。她是自私的,總想讓事物按照她所想象的情況發展。

  面對楚雁潮與韓子奇之間純潔真摯的愛情,我被深深地震撼,彷彿又看到新月剛走進燕園時誤認為楚老師是學生的情景;彷彿又看到在紅楓掩映的湖心小島上,新月對楚老師的驀然回首;彷彿又聽到醫院中留聲機播放的小提琴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彷彿又看到全醫院的都為之動情的曲子感染的畫面;彷彿又浮現在新月離開後,楚老師不可遏制地吻著新月的情景,這和著淚水的吻,是他們的第一次的吻,也是最後一次;是初戀的吻,也是訣別的吻。看到躺在白幔中的新月,楚老師他……新月,這是兩年前的新月嗎?是兩年前他提著行李用英語交談著的新月嗎?是那個在備齋充滿激情地和他談論事業與理想的新月嗎?是那個在未名湖畔踏著月色聽他朗誦拜倫詩篇的新月嗎?是那個在西廂房和他並肩斟酌譯文的那個新月嗎?是兩年來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鬥爭,執著地追求生命價值的那個新月嗎?是昨夜分別前還拉著他的手的那個新月嗎?楚老師心被狠狠地撕痛了,他心碎了,絕望了,瘋狂了。

  風在呼號,雪在狂舞……。。 天星與淑彥日夜守著妹妹,妹妹是他們心中的月亮,沒有了這月亮,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度過漫漫長夜。韓子奇日夜守著女兒,女兒是他的掌上明珠,沒有了這明珠,不知道還有誰能伴隨他跋涉前面那坎坷的路。

  人生如果缺少一種美,人生還有什麼意義?正是這種美,深沉的美,崇高的美,人的靈魂才得以提升。

  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樹影旁,響起了輕柔舒緩的小提琴聲,如泣如訴,如煙如夢,琴弓親吻著琴絃,訴說著一個流傳在世界東方的家喻戶曉的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 新月的墓地的位置上,又出現了楚老師那熟悉的背影,又傳來了悠揚徐緩的小提琴聲。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000字範文12

  很早以前就一直想看看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可惜在高中那種緊張迎考的時期找不到一份屬於自己的空閒。終於在進入大學的某個週末,從圖書館找到這本書欣喜地捂著然後跑回宿舍,拉上床簾,隔開塵世的干擾,靜靜地把自己放進穆斯林的那份神秘和時代的淒涼中。

  一口氣完成了那漫長的40萬字旅程,在書裡的主人翁都得到應有的結局時,我的心並沒有隨著書的最後一頁的閉合而釋然。我把書在從頭翻了幾遍,思緒也開始煩亂,我忽然發現這本書本不是為了簡簡單單地向讀者闡述幾個回族的穆斯林之間恩愛情仇的故事,它好像在借那幾個悲慘的人物向世人表達著什麼,呼喊著什麼。

  同宿舍的朋友在討論著人間愛情。我隔著薄薄的簾子,偷聽著。有人說:“如果存在不吵架的戀人她們就一定如陌生人般達不到愛情的最頂峰。而最深刻的愛情卻是給予對方最大極限的自由。”我也許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愛情,無法體味這話裡的真諦,但是《穆斯林的葬禮》中梁君璧對韓子奇的愛卻是令我感到畏懼和寒心。我也不贊成梁冰玉不顧一切的愛,為了自己的愛不惜毀了姐姐的家庭。她的愛是自私的。不要說是在思想封建的四五十年代,就算在新事物飛速發展的21世紀,這樣沒有限度的愛也是為人們所唾棄的。但君璧為了扞衛自己的愛而不惜扼殺兒子、女兒的真愛。為了挽回自己未能得到的愛,用母親的身份強行安排兒女的愛情。更為了阻止丈夫對妹妹的愛而強行趕走了妹妹。但這又得到了什麼,她只留住了一具沒有心的軀殼,她這一輩子再也沒有得到丈夫的愛。()她的人生是悲慘的,為了守住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她的一生沒有反抗,沒有掙扎,她把因為丈夫和妹妹的背叛而產生的那份怨恨都深深埋在了心底。最後迴歸土地時再一併帶進泥土……

  而韓子奇的人生卻更富戲劇化。他從一無所有的到來至兩手空空地離去,霍達給了他一個迴歸原始的命運。他的一生雖然曾經輝煌過。但他卻是懦弱的,在戰爭到來時為了自己的收藏,為了固守自己的那份追求不惜拋開家庭,拋開每個中國人應有的救國救難的義務藏身於英國。他是在戰爭中保住了那些玉,可結果又怎樣呢?他還是一無所有地孤獨離世。而他的愛情卻更是失敗。他的背叛使兩個女人生活在痛苦中。更因為他的固執,最終決定了他最愛的女兒新月無法幸福。

  新月如她的生母一樣敢於追求自己的愛情。但是她的命運是悲慘的,老天讓她在人生得意時接受了突如其來的大難。在失去母親關愛的同時還被一顆不健康的心臟牽累著,在追求愛情路上她走的坎坷又甜蜜。雖然母親那句:“我寧願你死也不要你跟楚雁朝在一起的話”讓她的心涼到了極點,但是在她辭別人世16年後的忌日,還有個楚雁朝在她墳前拉那曲《梁祝》。還有悽美的小提琴的旋律訴說著楚雁朝對她深深的愛戀。而同此時她的生母也回來看她了。一生愛她的兩個人的出現使她的結局雖悲卻不慘。

  相反一直說她命苦的天星實際上卻是書中最苦的人。他的所愛因為沒有良好的家庭背景而被親生母親拒絕。當最親的母親精心策劃摧毀他的幸福時他居然毫無所知。為了妹妹,為了他並不愛的淑彥的幸福,他在得知自己苦難來源後卻無法反抗。他是個老實人骨子裡卻並不懦弱。是時代的侷限,是穆斯林的那份虔誠註定他一輩子都要活在痛苦裡。他無法得到幸福,卻默默地給她人制造了幸福。

  所有不幸的愛情都只因為一個穆斯林的身份。新月與楚雁朝是這樣。如果新月不是一個穆斯林,或者楚雁朝是個穆斯林,那麼梁君璧就沒有藉口阻止他們的交往,新月的生命也許就不會這麼快結束。而如果奧力弗是個穆斯林,那麼他的誠心已經感動了冰玉,他們也必將結合,奧力弗就不會成為戰爭的犧牲品,也許準確的說是不會成為穆斯林規矩的犧牲品。那麼這以後一切的不幸就不會發生。

  再翻開書的時候注意到韓子奇的懺悔。在臨終時他再也無法繼續埋藏心底的秘密。那個韓子奇自己守了幾十年的秘密最終曝光讓梁君璧整個身心受到巨大的震撼。這個一輩子以穆斯林身份自居的老太太在晚年才得知與自己共同生活了幾十年的丈夫居然不是一個穆斯林,那麼她一輩子用穆斯林的規矩要求自己和家庭,她一輩子對真主安拉的朝拜又算什麼呢?她用這個逼死了女兒的做法又得用什麼來解釋呢?

  終於我發現對標題上的葬禮開始可以得到一點解釋了。那不是對穆斯林的葬禮,而是對穆斯林繁亂規矩的葬禮。韓子奇用自己的一生,痛苦的一生埋葬了那些屬於穆斯林的禮節。雖然在他臨死之際他懇求身為穆斯林的妻子原諒,乞求真主的原諒,但這些不能刪除他所走過的軌跡。這本書看完了,眼淚也跟著停了,有人說所有文字的最後都是對人生的思考,我想這句話應該是對的。那麼現在我應該思考些什麼呢?

  舍友們關於愛情的討論也接近了尾聲。她們終於統一意見:愛情是不可以等待的,無論男女對愛情都有主動權,如果你發現了愛情就必須勇敢的去追求。對啊,就向新月還有梁冰玉,在她們身上沒有愛的怯弱,沒有時代的被動。她們算是勇敢的。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2000字範文13

  胡適在《追憶志摩》一文中說到徐志摩的信仰,他說,這裡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這也是《穆斯林的葬禮》的靈魂。

  愛首先指愛情。羅素在給出我為何而生的三個答案中也把愛情放在了第一位。他說:“我所以追求愛情,有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愛情有時給我帶來狂喜,這種狂喜竟是如此有力,以至使我常常為了體驗幾個小時的喜悅,而寧願犧牲其他一切。其次,愛情可以擺脫孤寂——身歷那種可怕的孤寂的人的戰慄意識有時會由世界的邊緣,觀察到冷酷無生命的的無底深淵。最後,在愛的結合中,我看到了古今聖賢以及詩人們所夢想的天堂的縮影,這正是我所追求的人生境界。”而詩人奧登更為直接,“我們必須相親相愛,否則就會死亡。”愛情,這一詩人讚歎作家描繪的人類永恆的主題,也是霍達在《穆斯林的葬禮》中最重要的一條主線。但作者以一種似隱似現、似全似殘的寫作方法,更令人容易深入文字中,心情好似秋風中墜下的一片落葉,隨著人物的經歷,忽上忽下,忽左忽右。

  韓新月和楚雁潮找到自己的愛情了嗎?好象找到了,又好象沒有。讀過他們,令人有一種由衷的欽羨,又有一種揪心的疼痛。醫院中,《梁祝》樂曲在春蠶吐絲的節奏中淡淡遠去。留下一片純淨,一片空靈,熾烈的詩句脫口而出:“請讓我叫你相信,我只盼一件事情,給你獻上我的心靈,和這心靈中蘊藏的全部感情。”當兩顆心經歷了長久的跋涉而終於走到了一起,像鏡子一樣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無猜疑,當它們的每一聲跳動都是在向對方說:我永遠也離不開你!那麼,愛情就已悄悄地來臨,沒有任何力量能把他們分開了。新月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她痴迷於事業,平生沒有第二志願,北大西語系讓她如願以償;她憧憬過愛情,在茫茫人海中,她得到了一位肝膽相照的知己。但是,這一切又都過去了。剩下的只是在清醒的狀態中等待死亡。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愛情不是同情,更不是感激之情。所以韓子奇和碧玉的結合是痛苦的,更是韓子奇和梁冰玉尋找愛情的最大障礙。雖然他們結婚十年,從沒有過吵鬧和打罵,但感情卻越來越疏遠了。疏遠也並不苦惱,已經習慣了,麻木了。如果沒有戰爭,韓子奇也不會離開,一切還會照舊過下去,一直到死,都不會拋棄碧玉。而梁冰玉憑著“一個活著的人,有權利生活,有權利愛”的信仰闖入了他們平靜的生活。兩個人要真正相愛,其容易程度,有時超乎我們的想象之外:其艱難程度,有時也超乎我們的想象之外。現實永遠是現實,梁冰玉艱難的愛情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留於讀者自己去評定。她告訴人們的是:“我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享受了作為一個人的權利,死而無憾……天地間有一個人理解我,愛著我,我滿足了……”如餘傑所說:在這片已不再蔚藍,不再純潔的天空下,如果還有一雙眼睛與我一同哭泣,那麼生活就值得我為之受苦。

  先行者總要承受我們無法想象的苦難。不知暮年回來的梁冰玉在荒園中連自己女兒的墳墓都找不到時有沒有悲哀、後悔。

  在書中作者沒有出現爭取自由的正面描寫,但所有人物的奮鬥、掙扎,無不是在爭取自己的自由。自由地去愛,自由地去生活。付出了,努力了,有的人得到了自由,有的人沒有,更多的人有了階段性的自由,某一方面的自由。像新月要爭取按自己的意願來報考學校,韓天星要和自己挑選的人結婚……

  而對於美的描寫,則是全方位的。人物美,心靈美,環境美等等。追求美是人的本性,人們本能地而並非理智地嚮往純美純情的意境。美不必強迫人接受,不然,“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那樣的名句也不會這樣傳之久遠,深入人心。當然並不是人間處處都有這樣的意境,所以人們才需要這樣的意境。

  對北大校園的描寫,湖光塔影,畫舫石碑,甚至一座座樓房的名字都充滿詩情畫意。德齋,備齋,二十七齋,三十二齋等。在備齋旁,白雪覆蓋的小橋,粉琢玉砌的石階,湖心的小島,小亭的簷下,漫天的飛雪中,佇立著一個少女的身影,靜靜地諦聽著,備齋中飄出的琴聲在她的耳畔迴旋,迴旋……

  還有對玉的栩栩如生地描繪,對博雅宅庭院的繪畫,甚至嚴教授在《讓我們不再一起漫遊》的朗誦中閤眼而去的敘述,無不讓人有一種美的震撼。人是本能的追求美的。

  如果我們用愛、自由和美來抗拒暴雨、抗拒狂風、抗拒霜刀雪劍,我們就有了必勝的信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