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廠可行性研究報告

米廠可行性研究報告

  什麼是可行性報告?

  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從事一種經濟活動(投資)之前,雙方要從經濟、技術、生產、供銷直到社會各種環境、法律等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確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專案是否可行,估計成功率大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程度,為決策者和主管機關審批的上報檔案。

  可行性研究是確定建設專案前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工作,是在投資決策之前,對擬建專案進行全面技術經濟分析的科學論證,在投資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對擬建專案有關的自然、社會、經濟、技術等進行調研、分析比較以及預測建成後的社會經濟效益。在此基礎上,綜合論證專案建設的必要性,財務的盈利性,經濟上的合理性,技術上的先進性和適應性以及建設條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從而為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可行性研究報告分為政府審批核準用可行性研究報告和融資用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核準用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側重關注專案的社會經濟效益和影響;融資用報告側重關注專案在經濟上是否可行。具體概括為:政府立項審批,產業扶持,銀行貸款,融資投資、投資建設、境外投資、上市融資、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組建公司、徵用土地、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等各類可行性報告。

  米廠可行性研究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米廠可行性研究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xx鎮興建大米加工企業專案

  一、專案概況

  (一)專案名稱:年產15000噸優質大米加工廠建設。

  (二)專案建設地點:xx鎮原普安供銷社院內。

  (三)專案聯絡人:滕軍長 聯絡電話:13815651706

  (四)專案建設型別:新建。

  (五)專案建設規模與內容:新建年產15000噸優質大米加工廠。

  (六)專案投資估算:專案總投資為2000萬元。其中土地投入400萬元,裝置採購650萬元,廠房等基礎設施建設400萬元,企業執行維護550萬元。

  (七)效益分析:專案建成後,年創利潤300萬元以上。

  二、專案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1、優質大米符合人們消費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吃少吃好吃綠色產品成為人們的消費主流,大米是中國人的主食,普通大米的市場越來越窄,優質大米越來越受人們青睞,生產加工優質大米,是市場消費的需要。

  2、優質大米加工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需要。糧食生產受自然條件、自然環境和市場的制約非常大。近幾年來。農民增產不增收 1 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對大宗農副產品進行加工增值,是解決農產品增產不增收的有效途徑。

  3、發展糧食加工是增加財政收入的需要。xx鎮是個工業基礎薄弱的鄉鎮,工業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很低,直接從農產品中獲得財政收入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只有走農產品深加工,把直接農產品透過工業轉化為工業產品,才能獲得利稅收入.本專案透過利用現有資源優勢,就地加工,藉助網路平臺,面向全國銷售的方法來實現營銷。

  綜上所述,建立優質大米加工廠是非常必要的。

  (二)可行性

  1、國內大米市場現狀。近年來,隨著我國種植結構的不斷調整,稻穀的`播面積和產量也逐年減少。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稻穀己連續4年減產,其中早稻減產則更為明顯,去年國內早稻總產量預計為589億斤,比前年減少17億斤,而稻穀減產的同時,需求量卻表現為穩步增長。

  2、連雲港米市狀況。目前,從糧油店、各大超市、精品店的銷售情況看:促銷類大米價格在1.9元/斤左右,佔10%左右的市場份額,主要是收入較低的居民、年紀較大生活節儉類人群購買;普通大米價格在2.3元/斤,佔45%左右的市場份額,主要是中薪階層為主流消費群體;優質大米在3-5元/斤不等,佔35%左右的市場份額,主要是白領階層、年青人為主流消費群體;特貢米在6-10元左右,佔10%左右的市場份額,主要是精英階層為主流消費群體。

  3、xx地區糧食加工現狀。xx現有稻穀加工點有3家,是傳統的小鋼磨加工機,年加工能力僅為100噸,周邊50KM內鄉鎮的加工廠,主要是以普通大米加工為主,專業做優質大米、貢米的加工廠還是空白。因此本專案的建設對推動xx及周邊鄉鎮糧食生產良性迴圈,做大最佳化產業結構及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促使糧食生產產業化經營有著促進作用和樣板示範作用,對促進農民增收和財政增收有著極其重要意義。

  4、xx農業大鎮優勢。xx鎮是江蘇省無公害生產基地,國家農林委備案綠色生產基地,“xx”牌農產品連續6年獲江蘇省著名商標榮譽稱號。大米在淘寶網上“xx商城店鋪”銷售深受全國各地消費者喜愛。目前,有水稻5萬畝,年產稻穀3萬噸,除去子種、本鎮居民消費、流出本地部分水稻,建1.5萬噸大米加工廠原料是可行的。

  綜上四個方面,透過對優質稻穀的加工,實現產、加、銷一體化服務,以優質大米為基礎、特貢米為特色來定位市場,從而促進農業經濟快速發展,專案的建設切合xx農業發展方向,是切實可行的。

  三、專案建設地點選擇分析

  (一)概況:xx鎮位於東徑119度、北緯34度。與東海、灌雲、沐陽三縣接壤。下設16個行政村,人口3.2萬人。佔地72萬平方公里,其中基本農田5.5萬畝。

  (二)區位條件:轄區內有四縱五橫公路網路,有汾灌高速入口。本專案選址距入口僅500米,距港口30公里、飛機場20公里。

  (三)氣候:xx鎮處於北亞熱帶,屬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較豐,光、溫、水配合較好。年均為14度左右,15度以上持續光照日為17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為936.9毫米。

  (四)通訊網路、電力情況。轄區內電信、移動、聯通4G網路全部到位。有35KV變電站一所。

  四、生產工藝技術方案

  (一)社會技術基礎。xx鎮是一個農業大鎮,種植農作物主要是以水稻為主,是全區最大的的產糧大鎮。社會技術基礎良好,能接受優質生產技術標準要求。

  (二)專案需要的技術力量。xx鎮農技中心下設農業科技推廣站,聘用4名大專以上畢業高、中級技術職稱的技術人員,有普通技術人員35名。他們長期在基層從事專業技術研究、推廣工作,積累了成熟的技術經驗,可為專案開展提供技術基礎。

  (三)主要技術工藝流程。稻穀除塵→稻穀提升→稻穀清篩→碾米→拋光→大米分篩→色澤分級→包裝→保鮮儲存。

  五、專案建設目標主體工程內容、規模和投資概算

  (一)建設目標

  1、新建年加工優質大米15000噸的生產車間,稻穀儲存和大米儲存倉庫各一個。

  2、 配套建立大米質量和衛生安全檢測化驗室一個。

  (二)專案建設內容、規模和投資概算

  1、新建廠房

  新建大米加工廠房及包裝車間,共需資金400萬元。

  2、購置裝置

  購置加工、稻米質量安全檢測體系裝置、包裝及運輸裝置,共需資金650萬元。

  3、20畝土地成本400萬元。

  4、企業正常運營及裝置維護需550萬元。 以上4項合計投資為2000萬元。

  六、資金籌集及利益分配

  該專案總投資為2000萬元。擬由三個經濟薄弱村扶貧資金180萬元和企業投資1820萬元面構成。

  專案建成後,產生利潤按照投入比例分紅。除去企業利潤分紅外,產生利潤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分配,一是預留髮展基金,為下一步發展奠定基礎;二是分流部分資金給經濟薄弱村作為扶持資金;三是增加財政收入。

  七、運作模式:

  考慮扶貧資金利用因素,由企業採取股份制或是獨資經營方式進行。股份制股東可由投資商、xx鎮人民政府下屬的連雲港新泊陽實業有限公司和王付、魏口、四里等三個省定經濟薄弱村等構成,按照投資比例確定股份關係,總經理可由市場化投資主體擔任,鎮村級須有出納、銷售、門衛等非經營性崗位予以制衡。原則上不干擾正常經營。管理者的薪酬可以以工資和股份的形式

  5 予以體現,也可以在確定好的股份基礎上出讓一部分給管理者,調動各方積極性。或者是由企業根據需要成立獨資公司,負責廠區建設和裝置引進安裝,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王付村、四里村、魏口村和連雲港新泊陽實業有限公司不參與、不干涉企業自主經營。xx米業專案招錄企業職工優先錄用xx鎮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企業生產原料優先收購xx鎮建檔立卡農戶。

  八、環境保護與安全措施

  (一)環境保護。本專案中新建的優質稻米加工廠,在稻米加工中產生的穀殼、米糠及其他廢料採取三種處理方案:一是米糠作為上等飼料,集中銷售給養殖企業發展禽畜產業;二是穀殼可供給連雲港供港農業有限公司、連雲港狀先養殖有限公司等作為輔料使用;三是其它廢料可集中漚制,供給農戶農戶用作有機肥料。

  (二)安全措施。建設中嚴格按照土建專案施工安全要求,建立安全工作制度,確保施工人員規範操作施工,保障施工人員安全,特殊工種,要求持上崗證上崗。

  (三)消防措施。嚴格按消防規範要求,建設和安裝消防設施。

  九、專案組織管理與保障措施

  (一)組織機構。由區鎮相關領導鎮成立領導小組,抽調3-5名專業人員專職跟蹤專案建設,提供服務,確保專案建設不受干擾。

  (二)專案質量管理。專案建設嚴格按規定實行招投標,設計與施工必須由有資金的單位進行,嚴格進行工程質量檢驗或質量監理,保證工程質量合格。

  十、效益分析與風險評價 (一)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

  按目前市場蘇北大米市場價在2.4元左右作為參照。xx稻米畝產1100斤計算,出米率按65%計算,畝產淨米715斤。每斤稻米市場收購價為1.3元,1100x1.3=1430元/715=2元,倉儲運輸折舊費用0.1元,還有0.2-0.3元的毛利潤。按照每斤0.1元的淨利潤計算年加工1.5萬噸大米,純利潤為300萬元,3—5年即可回收成本。

  2、社會效益

  專案建成後,形成固定資產1000萬元,可帶動糧食的產業化經營,促進糧食質量提高及產品流通,最少可直接安排10人就業,間接帶動50人以上就業,社會效益顯著。有力地增強農業生產後勁及全面提高土地綜合生產能力,為發展優質糧生產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糧食產業發展起到典範作用。

  (二)風險評價

  專案建設是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對穩定糧食產業的長效發展有利。專案的投入,經濟效益明顯,社會效益顯著,專案建設不存在風險問題或風險極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