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學習態度的成語(精選120個)

描寫學習態度的成語

  學習態度的定義

  學習態度是指學習者對學習較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為傾向或內部反應的準備狀態。它通常可以從學生對待學習的注意狀況、情緒狀況和意志狀態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說明。

  學生的學習態度,具體又可包括對待課程學習的態度、對待學習材料的態度以及對待教師、學校的態度等。

  描寫學習態度的成語(精選120個)

  學習態度對學習效果的影響作用,已被許多實驗研究所證明。積極的學習態度對學習速度有促進作用。學生對解決問題不同的態度,直接影響解決問題的效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描寫學習態度的成語(精選120個),歡迎參考!

  1、車在馬前:大馬拖車在前,馬駒系在車後,這樣,可使小馬慢慢地學拉車。比喻學習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導,就容易學會。

  2、燃膏繼晷:燃:點燃;膏:油脂,指燈油;繼:接續;晷:日影,日光。點上燈燭,接續日光。形容夜以繼日地工作與學習。

  3、貪多嚼不爛:貪圖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學習,圖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4、刺股懸梁:形容刻苦學習。

  5、非學無以廣才:不學習就無從增長知識,提高才幹。

  6、春華秋實:華:花。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7、晚生後學:泛指學習同一技藝或同一學問的後生晚輩。

  8、恃才不學:恃:倚仗。倚仗自我有天才,不用心學習。

  9、寢食俱廢:覺也不睡,飯也顧不上吃。比喻極其焦慮不安,或學習工作極其緊張。

  10、藏修遊息:心裡常常想著學習,不能廢棄,甚至休息或閒暇的時候也要學習。

  11、切磋琢磨:將骨角玉石加工製成器物。比喻學習或研究問題時彼此商討,互相吸取長處,改正缺點。

  12、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過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觀察不細緻,學習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13、師心而不蹈跡:師:效法;跡:前人留下的言論。學習前人的理論只能學習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體做法。

  14、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逆著水流的方向行船,如不努力推進,則會隨水流後退。比喻學習或做事須克服困難,奮勉向前。

  15、篤志不倦:篤志:志向專一;倦:厭倦。指學習志趣專一,不知疲倦。

  16、不愧下學:不恥下問,虛心向地位低的人學習。

  17、臨陣帶兵書:比喻平時不學習,臨到出陣作戰才去學習兵法。

  18、刺股懸頭:形容刻苦學習。同“刺股懸梁”。

  19、不足為法:不值得學習效法。

  20、蓬賴麻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裡,也能學習成為好人。

  21、師逸功倍:師:學習;逸:安閒。比喻善於學習的人,用時不多,收穫很大。

  22、廣師求益:師:效法,學習;益:提高。多方面學習,以增進學識。

  23、善與人同:自我有優點,願意別人同自我一樣,別人有長處,就向別人學習。

  24、力學篤行:力學:努力學習。篤行:切實地實行。勤勉學習且確切實踐所學。

  25、能者為師:會的人就當教師。即誰會就向誰學習。

  26、博學篤志:篤:忠實,一心一意。廣泛學習而意志堅定。

  27、切瑳琢磨:比喻學習或研究問題時彼此商討,互相吸取長處,改正缺點。同“切磋琢磨”。

  28、活到老學到老:指老人堅持學習或知識不斷更新,人們永遠學不盡。

  29、鴻鵠將至:鴻鵠:天鵝。天鵝立刻就要飛來了。指學習不專心。現表示將有所得。

  30、篤學好古:篤學:專心好學。指專心致至地學習古代曲籍。

  31、魯斤燕削:魯之削(小刀),宋之斤(斧頭),質量都很好;如易地生產,在魯造斤而在燕制削,質量不會優良。比喻由於地域等條件限制,學習模仿達不到原來水平。

  32、善誘循循:善:善於;誘:引導;循循:有次序的樣貌。指善於引導別人進行學習。

  33、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比喻對學習工作沒有恆心,經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34、思而不學則殆:殆:精神疲倦而無所得;思:思考。只是思考而不去學習,就會使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35、駑馬十駕:原意是駿馬一天的路程,駑馬雖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能夠到達。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追上資質高的人。

  36、胡服騎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數民族。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

  37、三日打魚,兩日曬網:比喻對學習工作沒有恆心,經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38、灑掃應對:灑水掃地,酬答賓客。封建時代儒家教育學習的基本資料之一。

  39、半工半讀:一面勞動一面學習的個人學習方案。

  40、忘餐廢寢:忘記了睡覺,顧不得吃飯。形容對某事專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學習。

  41、聖人無常師:聖人:舊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聖人沒有固定不變的教師。比喻無論是誰,只要有長處,就向他學習。

  42、不恥相師:不以互相學習為恥。

  43、師其意不泥其跡:師:效法;意:意圖;泥:拘泥;跡:前人留下的言論。學習前人的理論只能學習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體做法。

  44、勤學好問:勤奮學習,不懂的就問。比喻善於學習。

  45、三人行,必有我師:三個人一齊走路,其中必定有人能夠作為我的教師。指應當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46、頓學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取得成就。

  47、力學不倦:力學:努力學習。倦:疲倦。勤勉學習而不知疲倦。

  48、群起效尤:大家一齊向壞的學習。

  49、不恥下問: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我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50、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樂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後形容專心學習,吃東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難,無肉可吃。

  51、邯鄲學步: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我會的東西忘了。

  52、不求甚解:甚:很,極。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瞭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53、浮光略影:比喻觀察不細緻,學習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54、勤工儉學:利用學習以外的時間參加勞動,而以勞動所得維持生活。泛指在學習期間參加勞動。

  55、春花秋實: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56、水積成川:川:河流。指水積多了才能成為河流。比喻在學習上日積月累,必然能成才。

  57、為人師表:師表:榜樣,表率。在人品學問方面作別人學習的榜樣。

  58、奪胎換骨:本為道家語,指奪人之胎以轉生,易去凡骨為仙骨。後比喻學習前人不露痕跡,並能創新。

  59、春誦夏弦:誦弦:古代學校裡讀詩,只口誦的叫“誦”,用樂器配合的叫“弦”。原指應根據季節採取不一樣的學習方式。後泛指讀書學習。

  60、獨學寡聞:獨學:指自學而無以指導切磋。獨自學習,無人切磋,則孤陋寡聞。形容孤偏鄙陋,見聞不多。

  61、閉門讀書:關起門來在家裡讀書。原意是獨自學習,而不與別人切磋。後也用以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62、窮日落月:白天連著晚上。形容加緊工作或學習。

  63、博學審問:博:多;審:詳細。廣泛地學習,詳細地詢問。指求學時的態度和應循的途徑。

  64、貪多務得:貪:求多;務:務必。原指學習上務求盡多地獲得知識。後泛指對其他事物貪多並務求取得。

  65、斷織勸學: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後比喻勸勉學習。

  66、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複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也比喻學習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67、刺骨懸梁:懸樑:以繩子系頭掛在屋樑上。形容刻苦學習。

  68、勤學苦練: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69、廢寢忘餐:忘記了睡覺,顧不得吃飯。形容對某事專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學習。

  70、發憤忘食: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71、發憤忘餐:發憤:下決心,立志;餐:吃飯。發憤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72、冷暖自知:水的冷暖,僅有飲者自我知道。佛教禪宗用以比喻自我證悟的境界。也比喻學習心得深淺,僅有自我知道。

  73、半部論語治天下:舊時用來強調學習儒家經典的重要。

  74、然糠照薪:燒糠照明。比喻勤奮學習。同“然糠自照”。

  75、鈍學累功:鈍:遲鈍,笨拙;累:積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取得成就。

  76、知難而進:迎著困難上。

  77、循序漸進:指學習工作等按照必須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

  78、自吹自擂:擂:打鼓。自我吹喇叭,自我打鼓。比喻自我吹噓。

  79、咬文嚼字:形容過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實質。

  80、學而優則仕:優:有餘力,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後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後提拔當官。

  81、用非所學:使用中需要的本領,與學習中得到的東西不一致。

  82、一絲不苟:苟:苟且,馬虎。指做事認真細緻,一點兒不馬虎。

  83、一字之師:改正一個字的教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後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師”或“一字之師”。

  84、照葫蘆畫瓢:比喻照著樣貌模仿。

  85、專心致志:致:盡,極;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頭。形容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86、一無可取:沒有一點兒能夠肯定的地方。

  87、懸樑刺股:形容刻苦學習。

  88、循常習故:循常:遵循常規。習故:學習陳舊的作風。遵守舊規,沿襲先例。形容因襲保守,不願變通。亦作“循故襲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89、應付自如:處理事情從容不迫,很有辦法。

  90、一問三不知:不管怎樣問,總說不知道。

  91、學非所用:所學的不是所應用的,所應用的不是所學的。比喻學習與實踐相脫節。

  92、鸚鵡學語:鸚鵡:一種能學人發音的鳥。鸚鵡模仿人學習講話。比喻沒有主見,人云亦云。亦作“鸚鵡學舌”。

  93、無的放矢:的:靶心;矢:箭。沒有目標亂射箭。比喻說話做事沒有明確目的,或不切合實際。

  94、爭分奪秒:一分一秒也不放過。形容充分利用時間。

  95、一籌莫展:籌:籌劃計謀;展:施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96、下學上達:指學習人情事理,進而認識自然的法則。

  97、一代楷模:一個時代的模範人物。

  98、學如穿井:穿:鑿通。求學如同鑿井。比喻在學習當中,學到的知識越深也就越難,所以為了獲得更深的學問,必須要有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

  99、追根究底:追究根底。一般指追問一件事的原由。

  100、枕典席文:謂以典籍為伴,勤於讀書學習。

  101、左圖右史:形容室內圖書多。

  102、懸樑刺骨:形容刻苦學習。

  103、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要想加罪於人,不愁找不到罪名。

  104、學如登山:學習象登山一樣。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105、以一知萬:從瞭解一點到推知其他許多事物。

  106、夜以繼日:晚上連著白天。形容加緊工作或學習。

  107、自我陶醉:陶醉:沉醉於某種事物或境界裡,以求得內心的安慰。指盲目地自我欣賞。

  108、相輔相成:輔:輔助。指兩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輔助,缺一不可。

  109、一目十行:看書時同時能夠看十行。形容看書十分快。

  1100、一曝十寒:曝:曬。原意是說,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恆心。

  111、聞雞起舞: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112、萬世師表:萬世:很多世代,十分久遠;師表:表率。值得永遠學習的榜樣。

  113、擇善而從:從:追隨,引伸為學習。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114、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學習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115、溫故知新: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此刻。

  116、學無常師:學習沒有固定的教師。即凡有點長處學問的人都是教師。

  117、質疑問難:質疑:請人解答疑難;癌難:對於疑問反覆討論分析或辯論。提出疑難,請教別人或一齊討論。

  118、幼學壯行:幼時勤於學習,壯年施展報負。

  119、專心一志: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120、以貌取人:根據外貌來判別一個的的品質才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