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心得體會(通用12篇)

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心得體會

  一、立德樹人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立德樹人的內涵是給後代做榜樣,培養人才,立德指的是堅持德育為先,透過正面教育來引導人、激勵人;樹人指的是堅持以人為本,透過合適的教育來塑造人、發展人。

  二、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心得體會(通用12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心得體會(通用12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心得體會1

  12月15日楊副局長給我們上了“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教育”一課,我感受很深。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為祖國的建設與發展培養人才的歷史使命。師德師風的建設對於一個學校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師德師風良好的環境學生才能健康茁壯成長;老師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師德是調節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家長關係的行為規範和準則,同時也是一定社會及其階層對教師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不同時代對師德有不同的要求,現代師德是對古代師德的繼承與發展,知識經濟時代對師德賦予了新的內涵。

  本人透過近段時間學習了師德師風后,我知道當一個好教師,應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這樣才熱愛自己的教育物件——學生。在學生身上,我們要傾注全部的愛,去發現他們學習上的每一點滴的進步,去尋找他們生活中,品德上每一個閃光點,然後應用激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恢復感到溫暖,增強自信,從而縮小師生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生“向師性”。這樣,才會在他們成長與發展的道路上有一個質的飛躍,有了事業心和責任感,才能樂教勤教,才能善待學生。否則就會對學生敷衍塞責。關愛每一個學生是師德建設的核心內容,我們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

  一、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教師是教人怎樣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樣做人。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總之,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

  二、終身學習,不斷進取是師德的昇華。

  如果不常常處於學習狀態,我們的知識結構不是社會的要求,因為在當今社會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速度如此之快,因此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所以,時代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學習觀念,確立“邊學邊幹,邊幹邊學,終身學習”的觀念,緊跟當代知識技術的發展步伐。

  三、愛崗敬業、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教師不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是同樣在汲取,在更新,在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是照亮別人,充實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

  四、更新觀念,努力創新是師德的新發展。

  要讓學生從分數的奴隸變為學習的主人。要從以“教”為出發點變為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教為學服務,教不是統治學生學、代替學生學。而是啟發學生學、引導學生學。課堂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用武之地,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獲取知識、訓練能力、發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薰陶的場所。

  五、培養師德,應加強修養。

  按照教師的思想品行,道德規範和職業操行的有關要求,規範、自律自己的言行、為人處事的方式。教師應自覺地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做一個合格的教師。首先,要培養良好的職業精神。要熱愛教師這個職業,把它作為向國家和社會的奉獻,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平臺。其次要加強自律,這是培養良好師德的最好辦法。同時,要有一顆進取的心,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知識在更新,昨天可能是一位好老師,今天可能是一位普通教師,明天可能被教師隊伍淘汰。好教師的標準應該是動態的,是不斷提高的。教師要有一顆進取心,不斷學習,放眼世界,彌補不足,提高素養。教師應走近學生,瞭解學生們的思想、情感、個性需要,切實地關心和愛護學生,使學生健康成長。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透過學習,我決心以“優秀教師群體”為榜樣,時時處處為之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工作,積極進取。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以飽滿的熱情和和藹的工作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時刻關愛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安全工作。言傳身教,為人師表,讓每一位學生適應時代的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心得體會2

  德育教育肩負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的情操,鑄造健康飽滿的人格,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質,加強公德心、社會責任感、職業道德等。立德樹人課程建設的目標是:讓德育課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讓德育教育成為“快樂教育”,使學生將所接受的德育教育形成習慣。

  現將情況總結如下:

  一、每星期一班1節立德樹人課

  為了增強德育課的時代性、實效性、實用性,本學期要求加入立德樹人課。學生積極性高漲,總體效果不錯。

  二、內容上

  教師對於教材內容進行解析,在分析學情的情況下,對教材內容有針對性得進行取捨。

  三、方法上

  在教學放上,對於傳統以講授法為主的教學方式進行了徹底的改革。為了讓課堂活躍起來,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針對課堂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選取了任務驅動法教學法,課上教師引導學生反思:我什麼能力比較欠缺,應該有針對性的提高。進一步挖掘學生的潛力。除此之外,在本學期的立德樹人課中,還應用了探究活動教學法,預先設定問題,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得到答案,針對學生學習情況,教師還設定了大量的工作情景模擬,使學生身臨其境,及早對於自己的有一個目標。

  四、問題與努力方向

  在本學期課程建設實踐中,實踐課的力度不夠,由於條件限制,不得不將部分實踐課內容移至下學期進行。由於經驗的欠缺,部分實踐課只有熱鬧的形式,但是效果卻一般。在下學期的教學中應該更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更注重實踐課的設計。多組織學生參加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融入社會。在課程建設的實踐中不斷髮現問題,不斷完善。

  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心得體會3

  《立德樹人》這本書是我上五年級的時候學校發的,對於我們這些鄉下娃來說是一件新鮮的事兒,尤其對於愛看書的我來說,更是高興萬分的事。

  在後來的日子裡,我手不釋卷地讀起來。裡面的內容豐富多彩,知識無窮無盡。例如有孔子、郭沫若、聶耳……讓我最為詫異的是孔子連吃東西要按照五穀之類什麼的。而我呢,管他什麼禮儀啊。只要菜一上桌,我就朝我最愛吃的東西進攻,不一會兒菜就被我一掃而光,而媽媽則生氣地盯著我。

  當我讀了《立德樹人》之後,我的臉就像蘋果一樣紅了。暗暗發誓以後絕對不能這麼沒禮儀了。還有當我讀到馮玉祥捱餓買肉給父親時,我的臉更紅了。裡面講了:在馮玉祥父親當官的時候,父親因病被罷免,剛好在兵營的名額還差一個,父親就讓馮玉祥去當兵。眾所周知當兵是十分辛苦的,每天都要高強度地訓練。看著自己的兒子瘦削的身體,父親心如刀割,於是湊了點錢讓他去買點東西吃。但是馮玉祥知道這錢來之不易,想退回給父親又怕父親罵;不退回去,又覺得不安心。於是他把錢存下,慢慢的把錢存夠,他就請了兩天假買了兩斤肉回家。父親碰巧不在,他就先把肉燉的香香的等父親回來,想給父親一個驚喜。

  父親回來後問他這肉從哪裡來?馮玉祥不緊不慢地說:“這肉不偷不搶,您只要放心吃就行了。”父親還是不肯吃,他只能把事實告訴父親,父親激動的抱住了他……

  而我呢,和馮玉祥相比,真是差個十萬八千里啊。而今,我懂得了什麼叫做禮儀,什麼叫做父愛,還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這都是讀了《立德樹人》才有的感悟。以後,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報答父母,立德樹人。

  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心得體會4

  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優良傳統在中國不僅悠久,而且一直是主流。教師重要是由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的,因為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們的教育物件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教學過程是由師生互動共同完成。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也就成為每一個教師必須面對、思索與回答的基本命題。回顧十幾年做學生和三十年教學的經歷,師德至上、學術為本、用愛點燃愛、師生共同成長是我工作中感悟和體會最深的。

  “師德至上”。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務,也是教師的光榮職責。教會學生學習是重點,教會學生做人是關鍵,教會學生如何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經說:教者必以正。教師素養的厚度,決定了學生髮展的高度。教師工作具有“示範”性,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學觀、學生觀、課堂觀會透過一言一行傳達給學生,對成長中的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歷史系畢業的學生比較念舊,十分珍惜大學的情緣,每每聚會都會邀請老師參加。這幾年參加畢業學生的聚會比較多,他們跟我聊到大學時代對他們記憶深刻的、或者影響到他們考研、擇偶的話題,大多是我帶他們史蹟考查活動中的一些細節,課下交談的一句話、課堂討論時一個肯定或讚許的眼神。每每至此,你會感到身為教師的欣喜、壓力和責任。這時你會發現,我們熟悉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整潔的儀表影響學生、以和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引導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等等話語,對塑造一個好老師是多麼重要。我的感受是隻有秉持和踐行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才能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學術為本”。學高為師,備好課、上好課、育好人是作為一個好教師的基本操守。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偉長在談到教學與科研的關係問題時曾提出:“你不教課,就不是教師;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師”。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獲得者J邁克爾畢曉普在他的自傳《如何獲得諾貝爾獎》中寫到:“教學,這是大學教師生涯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可以是非履行不可的職責,可以是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也可以是榮譽的,令人欣慰的一部分。教學的願望是發自肺腑,不需要辯護,不需要解釋,它是一種文化義務,是一種使命。只搞學術研究而不盡教學使命,是枯燥無味的。現代的從事教學和科研的學者,其最崇高的使命,就是要把科研發現和教學兩方面的傑出本領結合在同一人身上。”從事教學和科研管理的工作實踐和我自身的教學科研經歷,讓我深深地意識到教學與科研如同鳥的兩翼,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教學激發科研的靈感,研究成果反哺教學,我自己研究的課題有些就是來自備課、上課、與參與課題研究的學生討論過程中。一個顯見的事實是,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不斷更新的需求成為推動教師從事科學研究的動力之一,教師只有很好地把握所教學科的發展前沿和研究熱點,把握最新的知識體系和創新技能,才能適應和培養社會需求的人才。可以說,教學過程既是對科研精神和科研成果的傳播和驗證,也是教師科研動力激發的過程,教學實踐有助於教師將科學知識系統化,併為科研工作帶來啟發;科研有助於革新教學內容,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術品位。只有教師是創造性人才,才能培養出具有創造能力的學生。這幾年參與我課題研究的學生,所做的畢業論文和考研方向的選擇也多受此影響。

  “用愛點燃愛”。愛是做一名好老師的前提,用愛點燃愛,建立“尊重、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對師生的共同成長至關重要。歷史學是基礎學科,歷史學專業的生源和就業都面臨著現實的挑戰,許多學生一開始有著“所學非所愛”的迷茫,想打退堂鼓,或者想轉專業。如何透過入學教育、畢業生的成長經歷、教師的現身說法來確立和鞏固學生專業思想,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幾年下來,歷史教師的感覺是樹立學生意識,站在學生的角度,付出真愛,用愛點燃愛,主動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培育積極向上、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文化,多途徑為學生考研、就業服務,就會讓學生明白專業沒好壞,關鍵在於你能否學好。逐年好起來的生源質量,不斷提升的考研率和就業率就是教師付出真愛,最終贏得了學生的真愛的說明。在培育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老師們也享受到過程本身帶來的自身生命力煥發、生命價值實現的歡樂。愛是彼此成全,用愛點燃愛,師生共同成長已成為師生的共識。

  教師是一種使人類和自己都會變著更加美好的職業。好老師是學出來的,好老師是做出來的,好教師是透過好學生成就的,好老師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讓我們為做黨和人民的好老師而努力。

  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心得體會5

  新課改倡導德育課教學要“源於生活,富含生活”而又“高於生活”。這裡的“生活”指的是學生的真實生活。如,在學生日常生活中選擇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或典型意義的事例,進行加工,然後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積極參與思辯,從而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激發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認識。筆者認為,立德樹人,源於“生活化”培養,是當今轉型教育觀。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德育教育則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不容忽視,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抓住一切切近青少年生活的有利時機,適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塑造他們美好的心靈,使他們成為知識豐富、道德高尚的人。教育是一個需要愛心的事業。愛能開啟蒙昧的心靈,能融化心頭的堅冰,能彌合心靈的傷口。愛不是溺愛,儒家主張過猶不及,辯證法講究一個“度”,要做到不溫不火,恰到好處。其實愛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教育學生的目的是增益其所能。

  當今文化市場圖書不斷佔領我們的生活空間。其圖書品種繁多,良莠不齊,有部分學生選擇了一些含有迷信、暴力和色情等不健康內容的圖書來閱讀;有的學生的知識面比較窄,不知道該選擇什麼樣的書來購買和閱讀;還有些學生不愛讀書等現象等,於是,我把這個問題拿出來讓大家討論。因為這個問題是從學生生活中來的,學生馬上來了興致。在辯論中,大家各抒己見,紛紛引用生活中的大量事實來說明自己的觀點,把平時不敢說而想說的話大膽地說了出來。而後,適時地把學生帶到書店,或學校圖書室,指導他們選購合適的圖書,開展“與好書交朋友”活動,讓學生在書的海洋裡豐富了知識,提高了認識。

  當今網路時代如暴風驟雨一樣進入人們生活。淨網成為政府部門工作的重頭戲,以人為本,制定良法善策,引導企業部門辦好網,遏制不良網站滋長蔓延,約束網民文明上網,共享智慧資源。網路是一把雙刃劍,“生活化”的辯題為他們創設了一個情境。透過辯析,學生進一步明白:文明上網,選擇健康有意義的課外網路讀物,可以豐富知識,拓寬視野,增長才幹,有利於學習成績提高;透過上網典例,讓學生懂得:道德上網,不會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有利於和諧相處,共創綠色網路新空間。

  當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思想道德素養受到拜金主義的衝擊。關愛他人,扶助弱勢群體,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努力創新,奉獻社會,報效祖國,成為華夏兒女的履行的義務和擔當的歷史責任。“生活化”的立德教育,涵蓋思想各個領域,需要標新立異,更是刻不容緩。

  學科教學是學習生活中知識科學發展的縮影。但學科教學不僅僅是科學知識的世界,還有道德、情感的重要內容,只有將社會生活知識點拓展到課堂學習中來,把生活作為教學的背景,這才是將教學知識點融入“生活化”的重要學習資源。其實,課堂是一座橋樑,要將校外的、校內的、個人的、集體的、科學的、生活的世界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大家生活的場所,而不是割裂開來的學習知識的小天地。

  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是立德樹人的重要環節。如面對社會弱勢群體,如何撫平坎坷;或情感體驗坊,給盲人充當柺杖;或面對人格名譽、國格尊嚴受到踐踏時,該如何正視踐行行為;等等。這樣活生生給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生活化氛圍,讓學生走近生活,學得真實而輕鬆,德育課不再是傳統的枯燥無味的“說教課”,而“生活化”的教學給學生帶來了全新的感受:一個個來自“生活”的真實事例感動著他們的心靈;一個個來自“生活”的真實情境喚醒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個個來自“生活”的疑難問題激起了他們思維的碰撞……

  “生活化”活動對人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離不開活動,傳統德育教育只重視道德知識的說教,外在環境對兒童的制約,重視權威的主導,兒童的活動空間受到束縛,兒童的活動成為機械外在的行為訓練。我認為只有真正激發學生的自我理解,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內在動因,才會促進德性的成長。而活動是兒童這種成長的根本和源頭。

  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心得體會6

  時間過得好快,踏上講臺身為人師已經有十三年了,一路走來,有淚水,也有歡笑;有迷茫,也有收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為祖國的建設與發展培養人才的歷史使命。師德師風的建設對於一個學校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師德師風良好的環境學生才能健康茁壯成長;老師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師德是調節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家長關係的行為規範和準則,同時也是一定社會及其階層對教師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不同時代對師德有不同的要求,現代師德是對古代師德的繼承與發展,知識經濟時代對師德賦予了新的內涵。

  透過學習縣教育局組織的師德師風建設的動員大會和學校組織的“立德樹人師德師風”的動員大會,深有體會。我知道當一個好教師,應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這樣才熱愛自己的教育物件——學生。在學生身上,我們要傾注全部的愛,去發現他們學習上的每一點滴的進步,去尋找他們生活中,品德上每一個閃光點,然後應用激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恢復感到溫暖,增強自信,從而縮小師生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生“向師性”。這樣,才會在他們成長與發展的道路上有一個質的飛躍,有了事業心和責任感,才能樂教勤教,才能善待學生。否則就會對學生敷衍塞責。關愛每一個學生是師德建設的核心內容,我們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

  一、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教師是教人怎樣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樣做人。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總之,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

  二、終身學習,不斷進取是師德的昇華。

  如果不常常處於學習狀態,我們的知識結構不是社會的要求,因為在當今社會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速度如此之快,因此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所以,時代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學習觀念,確立“邊學邊幹,邊幹邊學,終身學習”的觀念,緊跟當代知識技術的發展步伐。

  三、愛崗敬業、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教師不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是同樣在汲取,在更新,在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是照亮別人,充實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

  四、培養師德,應加強修養。

  按照教師的思想品行,道德規範和職業操行的有關要求,規範、自律自己的言行、為人處事的方式。教師應自覺地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做一個合格的教師。首先,要培養良好的職業精神。要熱愛教師這個職業,把它作為向國家和社會的奉獻,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平臺。其次要加強自律,這是培養良好師德的最好辦法。同時,要有一顆進取的心,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知識在更新,昨天可能是一位好老師,今天可能是一位普通教師,明天可能被教師隊伍淘汰。好教師的標準應該是動態的,是不斷提高的。教師要有一顆進取心,不斷學習,放眼世界,彌補不足,提高素養。教師應走近學生,瞭解學生們的思想、情感、個性需要,切實地關心和愛護學生,使學生健康成長。

  總之,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透過學習,時時處處為之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工作,積極進取。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以飽滿的熱情和和藹的工作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時刻關愛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安全工作。

  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心得體會7

  “立德樹人,敬業愛生”心得體會 近段時間,響應上級“立德樹人,敬業愛生”的學習號召,我認真地學習了《教師法》、《教育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以及其他的師德師風相關材料。雖說這樣的學習年年都有,但每次學習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認識。透過學習,我再一次深刻地認識到教育事業任重道遠,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肩負的職責與義務之沉重。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僅只為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在新課程改革推行了10年的今天,我們的身份應該由以前“教員”的單一角色轉化為多重角色。課堂上,我們是“師”;課間時,我們是“友”;是幫他們排憂解難的父母,是開啟科技之門的鑰匙,是生成的教材,是??

  教師的多重身份,對教師的品德修養、職業修養、知識結構、業務水平諸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要求使“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的規範變得尤為沉重,我們不僅得換角度思考,還得重新整理固囿的陳陋眼光。

  在邊學習邊反思中,我清楚地意識到,當好當前形勢下的新型教師,隨遇而安的態度不行,固步自封的態度不行,安分守己的態度也不行,光說不練的態度更不行。我們得順應潮流,得緊隨形勢,得更新自我,得探索創新。

  “探索創新”是此次學習中對我觸動最深的一種感受。

  教材的更新需要我們探索創新,課堂角色的轉換需要我們探索創新,資訊科技的高階化需要我們探索創新,現代化的教學裝置的運用需要我們探索創新,我們激勵學生探索創新自己得先探索創新??但是如何創新這還是一個有商榷須爭議的科研話題。

  教師也是科研工作者,透過此次的學習,我認識到教師的科研工作更需要創新精神。

  首先,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創新。科學的理論始終是前進的航標,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我們的思路才符合客觀規律,我們的工作才有成效。其次,在實踐活動中創新。課堂教學、聽課評課、班級管理、常規檢查等日常工作,都會給提供我們發現的契機,我們要善於利用創新空間,大膽設想,勇於探索,從而提高工作水平。再次,在調查基礎上創新。創新不是異想天開,不是閉門造車,我們要把黨的方針政策、上級的工作部署同我們的工作實際結合起來,加強調研,發現經驗,發現典型,發現問題,尋找科學的措施和對策。

  當然,探索創新對人的素質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它要求我們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創新意識和精神來源於我們隊事業的熱情和忠誠,需要我們有一定的勇氣和膽識,也向我們的能力和本領發起挑戰。創新是一個永恆的課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需上下而求索”,一個有創新精神的人,

  必定具備非凡的毅力和恆心,哪怕前路坎坷,哪怕荊棘擋道,依然不改艱辛前行的步伐。

  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

  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心得體會8

  教育部下發的《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教基二[20xx]4號),今天認真看了一下,有幾個體會:

  第一、明確了課程改革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充分發揮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的核心作用,進一步提升綜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進各級各類學校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對於課程改革要進行全面深化。以往的課程改革有問題,我們不迴避,而是用全面深化進一步堅持和發展。

  第二、明確了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核心是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要立足中國國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體學生,促進人人成才。

  第三、明確了五個統籌的工作任務。這是一種頂層設計。

  1、統籌小學、初中、高中、本專科、研究生等學段(包括職業院校)。

  2、統籌各學科,特別是德育、語文、歷史、體育、藝術等學科。

  3、統籌課標、教材、教學、評價、考試等環節。

  4、統籌一線教師、管理幹部、教研人員、專家學者、社會人士等力量。

  5、統籌課堂、校園、社團、家庭、社會等陣地。

  第四、明確了十個重點措施。

  1、研究制訂學生髮展核心素養體系和學業質量標準。

  2、修訂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

  3、編寫、修訂高校和中小學相關學科教材。

  4、改進學科教學的育人功能。

  5、加強考試招生和評價的育人導向。

  6、強化教師育人能力培養。

  7、完善各方參與的育人機制。

  8、實施研究基地建設計劃。

  9。整合和利用優質教育教學資源。

  10。加強課程實施管理。

  結合實際工作我認為:立德樹人,先樹班風,學風:班風是一個班級特有的風貌,貌又稱班級的風氣。是班級中形成的在情緒言論、行為、道德面貌等方面長期占主導地位的穩定的傾向。是一個班級建立在對自己、對別人和對集體的新生基礎上得到集體輿論支援的集體成員的.自覺行為。它透過班級成員的言行、風格、習慣、態度等表現出來。班風一經形成,便會成為一種約束力,反過來影響班級中的每一個成員。班風對外是班級的形象,對內它是一種氛圍,一種無形的力量。

  抓好學風建設。學風的好壞,直接影響班風建設的成敗。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培養文明守紀之風,讓每位同學都成為班風、學風建設的主人。班風、學風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所以抓好整體班風、學風建設,才有利於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

  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心得體會9

  領導在北京師範大學的講話“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湧現一大批好老師。可見,教育要發展,教師是關鍵。教師在傳播人類文明、啟迪人類智慧、塑造人類靈魂、開發人力資源方面發揮著重要的、關鍵的作用。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第一,立德樹人。立德樹人不是教師的專屬名詞,亦不是教育行業的專屬名詞。是所有教育者都必須重視的思想與理念。只要是社會的人便是有資格作為教育者的。只有當引起全社會重視時立德樹人才可以長久地生存下去,才可以成為教育舞臺的主角。

  第二,必須具備奉獻精神、敬業精神。作為一名教師,首要即是具備奉獻精神與敬業精神。教師必須將自己的教育工作當作事業來對待,把自己的事業融入於自己的愛好中,每一次的工作都會當作是一次精神的娛樂。當教育工作成為教師的精神娛樂時,教師會便會無怨無悔地投入。當教師每一次面對學生,每一次面對家長,每一次面對社會,才會心無掛礙。

  第三,具備獨特的魅力素養。其一,作為教師應該具備完善的人格魅力,這是整個教師素養的靈魂所在。教師的言行舉止會在不經意間感染他的學生,使其在耳濡目染培養完善獨立的人格。農村學生不比城裡學生,可以生活在一個素質相對較高的學習環境,他們大部分跟著爺爺奶奶長大,接受著爺爺奶奶那一輩的思想,唯有靠教師來影響他們。人格魅力主要包括品德、才學、風度三方面。然而教師人格魅力的.完善又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的實踐與磨練練就,這對年輕教師來說是一種考驗。其二,個性魅力是德育的關鍵。獨特的魅力是需要思考需要時間來培養,作為教師不但要擁有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還應該因地制宜,靈活的展現自己的人格魅力,切不可鋒芒太露而使家長對教師產生反感心理。其三,教師的形象魅力極其重要。培根曾經說過:良好的形象是一封‘介紹信’,如果要自己的學生以自己作為學習的榜樣,除了由內而外的人格魅力以外,還需要良好的形象氣質,我能想象到,一群小學生是絕不喜歡自己的教。

  第四,立德樹人需要踐行,而非紙上談兵。教師要為學生做好榜樣,更重要的是身教不是言傳。空洞的說教一是小學生無法也無能力接受,二是作為農村小學生接觸的事情少,如何塑造他們獨立的人格,如何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都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問。無論你是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無論你是文人學科的教師還是理科教師抑或是藝體類教師,都應將立德樹人貫穿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始終如一的踐行於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第五,立德樹人是一個系統,不是教師的個人標籤。立德樹人,讓每一個孩子成為有用之才。單憑一線的教師是完全不夠的立德樹人需要環境,需要一個完善的系統。教師的孩子成長在校園中,那麼學校就應為立德樹人做各方面努力,上至學校領導,下至學校職工,哪怕是校長、書記抑或是一位掃地的阿姨或是看門的叔叔,都應具備起碼的品行,使孩子生活在一個素質較好的環境中。立德樹人還需要地方政府一起努力,需要配合學校為廣大家長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立德樹人,是教師的使命,尤其是教師小學教師。立德樹人,任重而道遠,需要全社會一起努力。

  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心得體會10

  近日,我學習了《立教為民立德樹人》。特別是學習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劉佔良老師的先進事蹟後,對我啟發很大,一個山區平凡崗位上的教師竟有這麼不平凡的歷程與成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學習他紮根山村、無怨無悔、奉獻教育、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做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奉獻者;學習他嚴於律己、扶貧助困、公而忘私的優秀品質,不斷加強師德修養,做社會主義教育教學的探索者和實踐者;學習他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學習他自強不息、迎難而上的高尚品格,做奮發有為的進取者。透過學習,使我對教書育人有了更深的認識,“教師需要淡泊與堅持,教育需要博愛與信任,教學需要學習與創新,才能使每一個學生每一天都帶著燦爛的笑臉接受教育”。

  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教師崗位是一種辛苦,一種付出,也是一種收穫,一種享受。教師的工作艱辛又繁瑣,平凡又偉大,教師的工作是良心活,它需要我們艱辛的付出,不屑的努力,持之以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甘為人梯,熱愛學生,熱愛教育,在普通的教學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執著追求,把所有的光和熱傾注到教書育人的事業中。我也要做有心人,平時多觀察瞭解學生,並正確引導,做學生的朋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實現以生為本的教育目的。

  在做人方面我更要發揮榜樣的作用,為人師表,表裡如一,身體力行,以身作則,以德施教,以德育人。要堅定信念,志存高遠,以人民教師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做人民滿意的教師,在工作中加強學習,鑽研業務,紮實工作,認真閱讀教育類雜誌,不僅給與自己正確引導,而且能使自己對教學各方面的內容有全面的認識,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充分利用學校為我們搭建的平臺,準時參加課題組學習,積極參與學習與討論,時常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反思,及時總結,取長補短,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將學習和教育活動與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結合起來,大力弘揚求真務實,埋頭苦幹,堅韌不拔,艱苦創業的精神,努力推進教育教學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作為教師,應該把自己的滿腔熱血投入到自己所熱愛、做從事的教育事業,對自己的事業充滿激情永無止境積極追求。俗話說“熱愛是的老師”。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會覺得其樂無窮,熱愛自己的事業,就會多了更多的激情,少了許多牢騷和抱怨,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再苦再累也無怨無悔,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就不會去計較得失。作為教師,應該有一顆博大的責任心,愛教育事業,最終落腳點在愛學生愛孩子。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師愛是每一個教師的精神財富,也是人類的精神財富。教師要有無私的愛,以高尚的人格,淵博的知識,博大無私的愛去感染學生,成為學生心中的楷模。作為一名教師,我要擁有自己的信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用滿腔的熱忱把教育教學工作做好,更好的為學生服務,從而不負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光榮稱號。

  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心得體會11

  我是一名小學老師,我很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在感受到孩子天真、可愛、活潑的同時,也發現了孩子身上存在的許多問題,有的孩子性格十分內向,自卑、懦弱、倔強;有的愛動、喜歡打鬧、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聽了吳金林老師“立德樹人 家校共育”大型教育演講《窮養,富養,都不如教養》之後,我深深地領悟到了,無論是作為一名教師還是一位家長,都應該關心、關注孩子的成長,尤其是精神上的餵養,注重環境的薰陶教育。

  目前兒童圖書市場魚龍混雜,兒童讀物的內容令人堪憂,暴力,色情充斥其中,與兒童的純淨的心靈相悖,與我國宣揚的優秀傳統觀念相悖。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環境,給孩子一些高尚的教育,應當深入挖掘我國的經典國學,把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使用優秀的精神主食薰陶和影響孩子,當孩子喜歡國學和古典音樂的時候,孩子就會遠離低俗和膚淺了。

  學習國學經典16字方針——直面經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終身受益,對我的觸動很大,當吳金林老師問“是先理解再背誦,還是先背誦再理解”時,我還很堅定地認為是前者對。經過吳老師的提點,我才意識到我錯了。其實我們是在實踐中感悟和體會真理的,只有我們掌握了真理,才能夠指導我們的行動。 我們應當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熟悉國學經典,讓孩子們茁壯地成長。

  在此我真誠地向吳金林老師以及為本次講座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員們說一聲“你們辛苦了”。 真心希望這樣好的經典教育方法能夠得到廣泛的推廣,讓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

  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心得體會12

  立德樹人的語境宏闊、語意深遠。如何理解“立德樹人”的含義?立德,就是堅持德育為先,透過正面教育來引導人、感化人、激勵人;樹人,就是堅持以人為本,透過合適的教育來塑造人、改變人、發展人。那麼,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一、愛崗敬業,樂於奉獻

  愛崗敬業,這是師德的基礎,愛崗敬業是使所有其它素質成為可能的特徵。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要甘於寂寞,甘於辛勞,樂於奉獻。

  二、熱愛學生,以情育人

  愛心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他們在品德、智力、體質各方面都得到發展。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愛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愛使教師與學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達到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歡樂,分擔挫折的煩惱。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勁動力。要做到能愛、善愛。要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微小“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才一串串教育勞動成果。“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向全體學生。“金鳳凰”固然可愛,而“醜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讚美,一個微笑,少一些說教。要多和他們談心,幫助他們查詢“後進”的原因,真正做到對症下藥,在學習上和生活細節上關心他們。

  三、率先垂範,為人師表

  人們常說: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一個個多麼神聖的字眼,老師職責不單是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的職責,並能從中享受到人生的樂趣。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正直去構築學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學生的純潔,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繪學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教師應是最能以身作則的人。教師的思想感情,處事哲理、人生觀點、道德境界、品德修養甚至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有著薰陶誘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言教、身教,並且做到身教重於言教。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物件。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被學生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模仿在行動上。

  所以,我們教師需要處處為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教師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要學生刻苦學習,自己就必須學而不厭,手不釋卷;要學生認真勞動,自己必須熱愛勞動;要學生講文明禮貌,自己必須談吐文雅,遠離粗俗。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四、積極進取,不斷學習

  作為一名教師終身學習,不斷進取,這是時代呼喚,也是新一論課程改革的要求,新課程的開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等特性使我們面臨嚴峻的挑戰。我們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在讀書學習中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這是我們的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要深入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識,把教育理論最新研究成果,導引學科的發展。

  陶行知也說過“道德性是教師職業的靈魂,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是成為優秀教師的前提,教師個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修養到無愧人師的地步!”。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嚴格規範自己的言行,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做到以德育人、以德立身,做身教重於言教的楷模。

  愛在繼續,責任在繼續,多一點耐心,多一份愛心,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素養,才能促進學生髮展,讓愛走得更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