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戶長個人先進事蹟材料(精選11篇)

聯戶長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聯戶長由聯戶單位內所有家庭共同民主推選產生,既充分尊重聯戶單位意見、由聯戶單位內居民民主推薦戶長,又要強化各級黨委、政府特別是鄉鎮(街道)、村(社群)基層黨委領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聯戶長個人先進事蹟材料(精選11篇),歡迎閱讀參考!

  聯戶長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

  何先生,2020年12月被推選為碧江區燈塔街道地理社群第二網格第五聯戶聯戶長。他非常珍惜這一份普通而平凡的工作,在工作中,組織聯戶群眾紮實開展“十聯”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不平凡的人生。

  何先生以身作則、恪盡職守、加強學習,遵守制度,嚴格要求自己,擺正工作位置,在領導的關心和幫助下,努力提高自我,認真完成任務,堅定信念,不斷加強學習。透過日常走訪,排查和了解地理小區的群眾們,遇到糾紛及時調節,遇到困難,及時向上級彙報,防止矛盾擴大和激化。在安全方面,始終以“嚴”字當頭,與每戶相互監督,相互提醒,及時消除隱患。立足民生,強化服務。地理社群老人多,小糾紛、小矛盾時常發生,何先生逐戶開展走訪,瞭解掌握每家的基本情況和家庭成員成分,分析瞭解矛盾糾紛產生的原因,對症下藥,得到了小區群眾的一眾好評。如在地理小區C6棟一單元1903住戶龍又好戶小孩多次高空拋物,嚴重威脅到群眾的人身安全,因此,何先生時常到小孩家拜訪對小孩及家人進行教育和勸說,直到他們一家保證不會再有此危險行為才放下心來。

  在他的付出下,地理小區鄰里和睦、互相幫助、相互諒解,營造出了良好和諧的社群環境。

  聯戶長個人先進事蹟材料2

  阿依是比爾列西米社群21號院的一名聯戶長,自疫情防控開始,她便主動請纓,希望能加入到疫情防控力量中。社群便安排她在小區值勤,但她做的遠遠不止值勤這件事……

  防疫知識的宣傳員人

  阿依是個非常好學的人,在值班期間,她經常向值班幹部請教防疫知識,當有人問她,你為什麼要了解得如此詳盡,她只是笑笑,“因為怕給其他居民宣傳不到位。”她經常打電話給居民,或是透過發放宣傳畫冊等形式積極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耐心講解、積極引導,使小區居民能夠正確理解、積極配合、科學參與疫情防控,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堅決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理性應對疫情,消除恐慌情緒,共同維護社群公共秩序。

  面面俱到的服務員

  為有效解決小區在封閉管理期間帶來的不便,阿依每日透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詳細瞭解登記居民群眾生活需求,主動為居家群眾提供代購送貨服務,及時解決實際問題,確保居家的群眾能夠安心居家防疫。同時,及時掌握各家庭的生活情況,瞭解是否存在家庭矛盾或是居家期間的不滿等情緒,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和做好心理疏導,並將自己掌握的情況第一時間上報社群,防止矛盾激化、事態擴大,有效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身體力行的衛生員

  小區實行全封閉期間,公共衛生無人打掃,阿依主動拿起掃帚將每棟樓的樓梯、院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她說,雖然疫情期間沒人出來散步,但保持小區清潔衛生不僅美觀好看,還能避免病毒細菌的汙染。

  像阿依這樣優秀的聯戶長還有很多,他們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積極投身一線,眾志成城,構築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疫情默默貢獻力量。

  聯戶長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

  按照自治區黨委要求,今年4月以來,麥蓋提縣全面推行“聯戶平安、聯戶增收”工作。3個多月來,“雙聯戶”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社會更加穩定,增收勢頭良好,在實現新疆工作總目標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各級黨委的正確決策部署,與每一位聯戶長的智慧、責任、汗水也密切相關。

  庫爾瑪鄉紅光村17組的吳先生就是該村64名“聯戶長”之一,他今年45歲,聰明能幹,憨厚老實,待人真誠。為充分發揮“聯戶長”作用,吳先生圍繞“平安”和“增收”做起了“文章”。

  維護穩定保平安是建立“先進雙聯戶”的首要任務。“打鐵還需自身硬”,吳先生一方面先給自己“充電”,積極參加村裡的黨員會議和黨員學習,認真學習、領會自治區黨委、喀什地委、縣委和鄉黨委的檔案精神,做到政治堅定、旗幟鮮明,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為了給村民營造一個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吳先生隔三差五就到村民家中檢查“十必備”工作是否完成,如果村民不願意購買一鍵式報警器、蛇形鐵絲網等時,他就會不厭其煩地給村民宣傳加強安全防範的重要性,最終17組的村民都配齊了必備防範物品,構築起一道道“安全網”。

  維穩宣傳是吳先生一直堅持做的事情。每週一“三結合”活動結束後,他就立即組織17組村民圍在一起,宣講各級檔案精神和安全防範知識,讓村民時刻繃緊防恐維穩這根弦。

  堅持每週1次一鍵式報警應急處突演練已經成為17組雷打不動的安排。吳先生家中安裝的是一個主機,每次應急演練前,他不給村民提前打招呼,選擇不同的時間段按下報警器,旨在不斷增強村民的應急反映意識。意識增強了,應變能力也就提高了。每次演練後,吳先生都會進行點評,指出不足之處,並向村民解說如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攻擊敵人的本領。

  “聯戶增收”是建立“先進雙聯戶”的另一項重要工作。據村民民介紹,吳先生是17組最早使用“土滴灌”的人,2012年他就開始在自己的田地頭挖了一個20多平方的沉澱池,將渾水變為清水,便於滴灌。就這樣,他種的紅棗年年增產增收,成功脫貧。

  幫助村民增收是吳先生十分牽掛的事情。2014年以來,在他的帶領下,17組有十幾戶村民先後使用了“土滴灌”,從為澆水發愁轉變為笑容滿面。村民楊得時種了90多畝地,今也使用了“土滴灌”,看著自己種的棉花葉青桃多,欣喜之情躍於臉上,他經常給村民說,“吳先生就是行,是我們的致富帶頭人。”

  吳先生認為,要想在土地裡“撈金”,一定要相信科學。最近幾年,17組大部分村民都種植紅棗,很多棗樹的樹齡是2到3年,村民種植棗樹的經驗不太多。吳先生從書上得知,要想提高棗樹掛果的數量,必須對棗樹進行環切。他對自己種的20多畝棗樹進行環切後,立即向鄰居介紹環切的重要性,很多村民也學會了這項技術。

  紅光村是自治區級民族團結模範單位,各族群眾嵌入式居住,民族團結的事蹟比比皆是。帕提米汗·如孜一家五口人,是17組唯一的一戶維吾爾族住戶,多年來與漢族群眾互相幫助,交往密切。他的丈夫已經去世,收入來源不多,吳先生十分重視民族團結工作,一有時間,他就來到帕提米汗·如孜的家中噓寒問暖,力所能及地解決她及家人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帕提米汗·如孜一家人和鄰居看在眼中,記在心裡。

  如今,在吳先生的帶領下,17組“聯戶平安、聯戶增收”工作開了花、結了果,鄉黨委、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村民都對他的辛勤付出豎起了大拇指。

  聯戶長個人先進事蹟材料4

  在冀廟村的大街小巷中,人們總會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村裡的聯戶長小袁。自擔任聯戶長以來,他時刻牢記職責,在全面接種新冠疫苗和建立衛生城市等工作中,積極主動,踏實肯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聯戶長的責任與擔當。

  勤走訪、全覆蓋,接種資訊我來採

  在疫苗接種工作中,小袁主動響應縣委號召,積極參與“敲門行動”,對所包保戶巷開展地毯式摸排,逐門逐戶排查,逐人核驗健康碼和疫苗接種登記證明,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為讓“應接盡接”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小袁在摸排的同時,主動向包保戶講解接種疫苗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接種經歷,打消村民的顧慮,實現接種宣傳“到位”又“到家”。

  勤動手、有擔當,村內衛生我來清

  “多虧了袁叔叔幫我打掃衛生,要不然我自己一個人真不知道該怎麼收拾。”小藝說道。今年13歲的小藝是村內的困難兒童,早年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外地,爺爺奶奶也已經過世。在進行的全村環境衛生清理活動中,小袁主動來到小藝家,拿著鐵鍁,對小藝家院外堆積的樹葉和生活垃圾進行清理打掃,對院內的雜物進行規整,使小藝家煥然一新。

  冀廟村黨支部書記這樣評價小袁:“小袁啊,嘴勤,腿勤,待人也真誠、熱心,誰家有事兒都到場,誰有困難都幫忙。”

  聯戶長個人先進事蹟材料5

  自2020年10月擔任新寨鎮團山村第五網格四單元聯戶長以來,鄒女士主動發揮作用,在“十聯戶平安穩定、十聯戶團結和諧”作為一位基層工作人員的使命和擔當。

  每天,鄒女士風雨無阻地走訪自己的9戶居民和聯戶。因為大多都是老人、兒童在家,鄒女士召集在家的聯戶成員定期開展聯戶統一商量事宜,讓大家要互相關愛,形成了一家有事,八家支援的良好氛圍。會後開啟“微信影片”讓在外子女瞭解家裡的情況。同時也讓老人能夠緩解子女的思念,讓留守兒童能夠見到爸爸、媽媽。

  鄒女士是村裡唯一的女性聯戶長做事細心、細緻,將九戶在家群眾中的為人公道的黨員和群眾組織起來形成矛盾糾紛化解小組。在鄒女士的帶領下矛盾糾紛化解小組由於由德高望眾、為人公道的老人對事實的認定更加清楚。透過擺事實、講道理、挨家挨戶耐心的做工作,公平、公正的處置,讓矛盾雙方“握手言和”。截止目前已經調解矛盾糾紛9起,讓矛盾糾紛化解於十聯戶,做到了矛盾不上交。

  鄒女士用真心、真情、真幹投身於十聯戶工作中,營造出良好的和諧環境。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展示出一個聯戶長特有的“扁擔精神”!

  聯戶長個人先進事蹟材料6

  託列吾汗·庫肯是吉木乃鎮薩爾烏楞村的一名聯戶長,自疫情防控以來,他便主動請纓加入到疫情防控力量中,根據工作安排,他在值班室值勤,但他做的遠遠不止值勤這件事……

  防疫知識的宣傳員

  他是個非常好學的人,在值班期間,他經常向值班幹部請教防疫知識,當有人問他,你為什麼要了解得如此詳盡的時候,他只是笑笑,“因為怕給其他村民宣傳不到位。”他愛人告訴記者:“我愛人最喜歡的手機APP就是‘學習強國’,他每天學個沒完。那天我做完工回家著急做飯,兩三秒就洗完手,他一直說我洗得不對,說他今天學會了‘七步洗手法’,一定要我照做。”

  他經常透過給村民打電話、發放宣傳畫冊等形式積極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耐心講解、積極引導,使各族群眾能夠正確理解、積極配合、科學參與疫情防控,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堅決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理性應對疫情,消除恐慌情緒,共同維護村裡公共秩序。

  面面俱到的服務員

  為有效解決村裡在靜態管理期間帶來的不便,託列吾汗·庫肯每日透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詳細瞭解並登記好群眾的生活需求,主動為居家群眾提供代購送貨服務,及時解決實際問題,確保居家群眾能夠安心。同時,及時掌握各家庭的生活情況,瞭解是否存在家庭矛盾或是居家期間的不滿情緒,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和做好心理疏導,並將自己掌握的情況第一時間上報村裡,防止矛盾激化、事態擴大,有效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今年67歲的薩爾烏楞村村民哈孜也孜·胡爾曼哈力回憶說:“8月3日晚,村委會聯戶長第一時間透過入戶、打電話的方式,通知我去核酸檢測,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排隊做核酸檢測了,我們的聯戶長經常跟我們說要積極配合村委會的工作。”

  “村裡對我們群眾十分關心,針對老人、殘疾等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還提供上門服務,十分貼心。”哈孜也孜·胡爾曼哈力老人不停為負責通知對接他的聯戶長託列吾汗·庫肯點贊。在今年年初,矜矜業業的`託列吾汗·庫肯獲得了“阿勒泰地區‘雙聯戶’先進個人”稱號。

  身體力行的衛生員

  在村裡疫情防控期間,託列吾汗·庫肯主動拿起掃帚投入到公共衛生清理當中,他說:“雖然很少有人出來走動,但保持村裡清潔衛生不僅美觀好看,還能避免病毒細菌的汙染。”

  在吉木乃縣像託列吾汗·庫肯這樣優秀的聯戶長還有很多,他們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積極投身一線,眾志成城,構築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聯戶長個人先進事蹟材料7

  陳先生,關嶺自治縣花江鎮太坪村村太坪組聯戶長。自擔任聯戶長後,他積極配合村支兩委工作,積極向群眾宣傳政策,樂於助人,甘於奉獻,贏得了群眾的好評。

  2021年2月23日,那是春節裡的一天,太坪村仍然沉浸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突然,村委接到群眾報告,在太坪村麻窩組石咔拉發生一起車禍,發生人員受傷。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故,太坪村村支兩委立即組織村幹部會同民警趕赴現場,並撥打120急救電話。陳先生聽聞後,自告奮勇隨同前往。

  在現場,傷者位於道路下方陡坡數十米處,地勢陡峭,亂石叢生,為確保傷者能夠及時得到救治,需將其移至公路路面,但傷者無法移動。這時,陳先生主動站出來說:“我體力好,我揹他上去!”。隨即在眾人幫助下,他將受傷者背上,在亂石嶙峋的陡坡上手腳並用爬行數十米,尖銳的石頭劃破了他的手掌,鮮血染紅了雙手,他仍然強忍疼痛、咬牙堅持、一聲不吭,最終將受傷者安全轉移到路面,送上救護車。這時,他已經精疲力竭,癱坐在地上。

  傷者家屬趕到後連聲感謝,面對傷者家屬的感謝和眾人的讚揚,陳先生仍然像以往一樣,只是憨厚地笑笑,簡單地說了一句:“以後開車要多注意點。”然後轉身離去,消失在人群中。

  陳先生在緊急關頭甘於奉獻、見義勇為,得到家屬和廣大村民的認可,用自己的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了社會正能量,為聯戶群眾樹立了好榜樣。

  聯戶長個人先進事蹟材料8

  韋先生,黔南州貴定縣昌明鎮文江村柿花樹組網格員及聯戶長,布依族,1964年4月出生。網格內48戶,所聯戶數16戶。自擔任網格員及聯戶長以來,始終積極帶頭、埋頭苦幹、銳意進取,發揮網格員和聯戶長工作職責,為改善柿花樹村容寨貌和服務群眾不遺餘力、殫盡竭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文明新風聯樹,讓柿花樹寨更潔

  美麗的柿花樹寨,時常迎來考察、遊玩的八方客人,相關部門也時不時地在此舉辦各宣傳及文體活動,人流陡增也給柿花樹寨環境衛生帶來壓力。他擔任網格員及聯戶長後,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自已帶頭承包了一大塊衛生公共區域,帶動了貧困低保戶、村級公益性崗位人員分段承包,實行每週一一大掃,平時各負其責進行衛生保潔,使村寨衛生保潔工作長效化、常態化,讓柿花樹寨草木更綠、河水更清、環境更美。柿花樹成為昌明鎮建設的“美麗鄉村·四在農家”示範村寨。

  鄰里互助聯動,讓柿花樹寨更響

  韋先生群眾工作經驗豐富,深受柿花樹組百姓的信任。韋先生在網格員及聯戶長這個崗位上雖然時間不長,卻幹得有滋有味、毫無怨言。要想做好工作就必須對組裡的情況瞭如指掌,年齡雖然大了,使用智慧手機也不靈活,但是絲毫沒有影響他使用“二指禪”建立微信群,釋出資訊、收集資訊。韋先生是個閒不住的人,一有空就走家串戶瞭解情況。誰家生活發生困難了,只要他知道了就會馬上向村和有關部門反映情況,一般都會得到妥善解決。寨中農戶家中有紅白喜事,他就是“總管”,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政策法規聯宣,讓柿花樹寨更安

  韋先生工作起來認真勁兒在村裡是有口皆碑的,只要一接到村裡交給他的任務,他就會在第一時間很好地完成。在收取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款、社會養老保險費的工作中,他利用一早一晚鄉親們都在家的時候上門進行宣傳。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他先把農村合作醫療和社會養老保險的政策吃透,特別是優惠措施,上門宣傳時不是單單照本宣科和索然無味的勸說,而是從對方的角度出發,為對方算一筆賬,並耐心地解釋合作醫療、養老保險的意義,最後村民們都是心甘情願地交了錢。他積極認真負責的工作熱情,深得駐村工作隊、村委會的肯定和認可。

  韋先生工作不僅認真細緻,還十分講原則,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堅持實事求是,敢講真話,從不優親厚友。他不是黨員,但常在文江村工作群和柿花樹微信群中看到他轉發愛黨愛國的好聲音,充滿正能量。2018年文江村獲得了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省“村規民約示範村”全州“文明村”等一系列光榮村稱號。

  聯戶長個人先進事蹟材料9

  秋高氣爽,微風漸涼。陳二爺揹著手朝寨子裡一走,村民們就緊張起來,紛紛問:“二爺,又來檢查衛生了?”

  “順便看看,一定要把衛生打掃乾淨啊。那個……壩子邊的雜物要堆放整齊。”陳二爺邊走邊指點。

  其實村裡的環境衛生已經很乾淨了,但陳二爺還是不滿意,他覺得還可以更乾淨些。

  陳二爺叫陳祥樹,五十多歲,因在家中排行老二,在村裡做事公允正派而被村民們尊稱為陳二爺。

  陳二爺是赫章縣達依鄉尖山村人。

  尖山村地如其名,坐落在大山頂上。過去,這裡的群眾就靠種包穀洋芋為生,日子艱苦。

  “這裡除了日子苦,還有就是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鄰里之間鬧點小矛盾都要到政府上訪。”陳二爺是尖山村最早外出務工闖蕩的人,見多識廣,他看不慣村民的這些壞習氣,但他沒法管,說了沒人聽啊。

  “2021年初,達依鄉探索創新鄉村治理模式,推進‘一中心一張網十聯與‘黨建+積分’深度融合,把‘黨建+積分’與‘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工作同步謀劃、黨的組織與治理架構同步設定、黨組織負責人與治理專班人員同步配備、黨的工作與治理工作同步開展,實現體制對接、機制對接、制度對接和工作對接。”在達依鄉黨委書記文兵看來,把黨的領導延伸到基層最末梢,是社會治理的“有效法門”。

  搭建起了組織構架,網格員、聯戶長怎麼產生?選舉,達依鄉把網格員、聯戶長的推選與村“兩委”換屆工作同步謀劃、同步推進,讓群眾全程參與投票,在無職黨員、優秀青年、鄉賢能人中高票推選出網格員105個、聯戶長288個,其中網格員和聯戶長中黨員共64名。

  陳二爺被村民們投票選舉為尖山村第二網格網格員兼第二網格第一聯戶聯戶長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環境衛生整治,“群眾都喜歡把牛拴在院壩裡,到處是牛糞,蒼蠅亂飛,這個壞習慣得扭轉過來。”

  陳二爺來到最愛把牛拴在院壩裡的陳祥忠家:“祥忠,牛拴在院壩裡,蒼蠅亂飛,吃起飯來都不香嘛。”

  “二爺,農村人,哪有那麼講究嘛。”陳祥忠不好意思地說。

  “從現在起要講究起來。”陳二爺表情嚴肅。

  有一時改不過來的,陳二爺看到一次就講一次,直到群眾改正過來。慢慢地,村裡的環境衛生改善了,村莊靚起來了。

  陳二爺認為,鄉親們要和諧,就得把他們的心氣理順。要理順群眾心氣,就得掌握政策法規,陳二爺覺得自己在好多政策法規方面也是個“半吊子”,一知半解。

  針對陳二爺們這種情況,達依鄉提出打造“複合型”基層治理團隊,透過集中培訓、以事代訓、以幹代訓、現場觀摩、座談研討等方式,提升網格員綜合素養。截至目前,共組織現場培訓137場6500人次,組織召開“警務”兩會24次,網格聯席會44次。

  經過培訓,陳二爺吃透了政策精神。他回來後對長期上訪要低保的鄉親們講:“低保是因家庭成員存在重度殘疾或疾病喪失勞動力,政府發放的最低生活保障補助。咱好手好腳的,去要低保丟人現眼得很。”

  除了為鄉親們釋疑解惑,陳二爺認為,還要及時調解鄉親們的矛盾糾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有時候小矛盾不及時調解就可能惹出大事情。”

  陳登科地邊的兩棵樹影響了劉萬明地裡的莊稼,劉萬明提著斧子把樹砍了,兩家吵了起來。陳二爺知道後前去調解,兩家握手言和,重歸於好。

  去年冬天,寨子裡的水池漏水了,水管裡沒有水。村民找陳二爺反映:“二爺,你幫忙向政府反映反映,看能解決不。”陳二爺一口答應,及時反映。鄉里立即派人前來調查核實,情況屬實。但是鄉里財政緊張,只能從辦公經費裡擠出3萬元材料錢,需要村民自己投工投勞。

  陳二爺回寨子召開群眾會,群眾紛紛響應,出工出力。很快,寨子裡水池加固防滲工程竣工,村民們的水管了又有了嘩嘩流淌的自來水。自此,大家對其刮目相看。

  “對於網格員、聯戶長反饋的問題,我們經過調查核實後,如果屬實,都會想方設法解決,這樣既解決了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也提高了他們在群眾中的威信。”達依鄉黨委副書記成躍說,該鄉還透過實施“頭雁”扶持行動,積極爭取專案等扶持,鼓勵和引導網格員、聯戶長主動作為、帶頭治理、帶頭髮展、帶頭致富。

  2018年,達依鄉引進企業在尖山村種植雷竹,陳二爺在種植基地當了3年管護員,掌握了種植管護技術。“我算了一下,一畝雷竹豐產後年產竹筍2000斤以上,6元一斤,就是一萬元,比種包穀划算多了。”他想帶領村民們種雷竹,多次找到成躍:“書記,村民們積極性高得很,都想幹。”

  “你們有想法,願意幹,鄉黨委政府大力支援。”成躍說。

  陳二爺一聽興奮不已:“書記,這樣就安逸咯。我回去馬上動員群眾,幹起來。”

  陳二爺表現突出,2021年被評為最美聯戶長,他用獲得的積分兌換了蒸鍋等生活用品。不過陳二爺最看重的,是如今的尖山村村莊整潔漂亮,群眾和諧相處,大夥發展的積極性高漲。

  基層穩固,社會才能穩定。達依鄉制定“網格+積分”考核標準,根據村規民約制定農戶積分清單,從物質精神兩方面激勵群眾,105個網格形成了一股樹標奪旗、爭先創優的氛圍,村民主動參與家鄉建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高漲。2021年,該鄉評選優秀共產黨員22名、最美網格員33名、最美聯戶長96名、最美家庭112戶、最美婆婆和最美兒媳136名。

  “透過創新基層治理機制,真正激發群眾感受治理、參與治理、監督治理、主動治理的主體意識,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三治融合’。”文兵自豪地說,過去一年該鄉實現農村亂佔耕地行為、安全事故、非法纏訪、詐騙案件“零發生”。

  聯戶長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0

  在冠山街道九條龍社群,只要提到老廖,社群居民們就不自覺豎起大拇指,讚不絕口。

  年近60歲的退役軍人老廖是九條龍社群的一名聯戶長,也是一名擁有30多年黨齡的中共黨員。作為一名老黨員,一名退役軍人聯戶長,他始終牢記初心勇擔使命,和社群工作人員一道為社群做著貢獻。無論是文明城市建立、治安巡邏、小區矛盾調解,還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他都始終堅守一線。

  他是“最美聯戶長”。

  自擔任聯戶長以來,老廖積極為社群出主意、想辦法,以身作則,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社群老黨員多,他就主動帶頭響應黨的政策,積極參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他的參與大大激勵了九條龍社群其他黨員的工作積極性,其中還有5名黨員主動申請到社群擔任“聯戶長”。日常工作中,老廖也會透過支委會、小組會的方式,加強與社群幹部溝通交流,每月形成一份資料報告,每季度向黨支部進行情況彙報一次,有效推動“聯戶”工作的開展。

  他是黨員排頭兵。

  老廖常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認真履職,積極參加每月的點單活動,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努力為居民們解憂排難。”他時刻用行動作表率,在聽到龍泉小區居民王某山反映家門口排水管道漏水,老廖立即化身“排頭兵”,積極入戶檢視,瞭解清楚情況後立即聯絡修理人員免費為居民修好排水管道,解決小區居民用水問題,得到了小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他是社群和事佬。

  老廖聯戶的龍泉小區廉租房住戶多,鄰里間經常產生小糾紛、小矛盾。為了更好開展“聯戶”工作,他經常入戶走訪,與居民拉家常,清楚掌握每家每戶的基本情況和家庭成員成分,幫助分析矛盾糾紛產生原因,便於對症下藥,有效調解居民間的矛盾糾紛。在老廖的帶領下,龍泉小區三期、四期廉租房裡鄰里和睦、互幫互助,他也成了鄰里鄰居口中的“熱心腸”“和事佬”,為群眾排憂解難,成為群眾“貼心人”,得到群眾的肯定與信任。

  他是退役軍人志願者。

  2019年4月,老廖自願報名參加龍里縣“軍魂”志願服務團,成為龍里縣第一批退役軍人“軍魂”志願者之一。3年多來,他積極參與各類志願服務活動,特別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老廖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志願者每天除了卡點值守以外,還不知疲倦地穿梭往返於各社群20多個執勤卡點,為值守人員送去木炭、開水、泡麵等後勤補給,大家親切地稱他為“退役軍人移動補給站”。

  “腳踏實地是一名老黨員的本性,甘於奉獻是一名軍人的使命。”老廖常說。他始終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軍人的本色和共產黨員的初心,處處發揚革命軍人勤懇敬業、勇於擔當的優秀品質,在工作生活中常常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建設和諧小區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聯戶長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1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悽美。南木林縣土布加鄉夏如村第五聯保戶戶長羅布在勇救落水學生洛桑達娃時,不幸罹難,將37歲絢爛的生命定格在了那無憾的一躍裡,定格在了那堅定的揮手中。村民在得知這一訊息後,齊聲悲愴,自發地湧向出事地點,向我們的英雄羅布告別,潔白的哈達覆蓋著羅布的遺體;聖潔的面孔上,透露出撲入水塘救人時的堅毅;曲東水塘嗚咽,向人們訴說著英雄羅布的壯舉。

  曲龍村河對岸靠山邊的曲東蓄水池,面積約1200平方米,平均深約5米,從上方水渠流來的水源源不斷地注入蓄水期的水塘中,超過警戒水位的水從下方水渠中流出,約六米的堤壩下方直到河邊是一片天然牧場。2013年8月13日土布加鄉夏如村十歲的在校小學三年級學生洛桑達娃,在暑假期間和另外兩個年僅六歲的小夥伴一起,在曲東蓄水池附近幫著家裡放牧,在附近放牧的還有夏如村第五聯保戶的戶長羅布和歐倉家的白珍。下午兩點左右,洛桑達娃和一個小夥伴爬上蓄水池的堤壩玩耍,洛桑達娃不慎踩滑腳跌入水中,一起來的小夥伴見狀大聲呼喊起來,羅布和白珍聽到喊聲趕忙跑了過來,羅布一看是鄰居家的洛桑達娃掉進了水塘中,不顧自己不會游泳的情況,連衣服都來不及脫就撲入水中,撲騰著向洛桑達娃靠近,拉住洛桑達娃後就將他往岸邊推,快到岸邊時,白珍把解下的腰帶拋向洛桑達娃,經過20分鐘的營救,洛桑達娃終於得以脫險,而此時精疲力竭的羅布已無力靠向岸邊,被入水口流進來的水衝向水塘中間,白珍又將幫墊拋向羅布,但羅布已用完自身所有的勁,眼看著近在咫尺的救命幫墊,想抓卻已經抓不著了。白珍來不及脫去身上的氆氌趟入水中想去救羅布,此時的羅布知道白珍下水來不但救不了自己,還會白白的搭上生命,他用盡最後的力氣拼命向白珍搖手,示意她不要下來。百般無奈的白珍只得向羅布和洛桑達娃家裡打電話求救,而羅布卻漸漸沉入了水中,兩家人聽到求救急忙騎著摩托趕到水塘,水面寂靜無聲,透過清澈的塘水只見沉入水底的羅布一動不動。後來陸續趕到現場的四個村民,把帶來的長繩一端綁了一個石頭扔向羅布,套著他的身體一點一點地向岸邊拉,當把羅布拉到岸上的時候我們的英雄已帶著落水學生得救的欣慰離我們遠去了。為了營救落水學生羅布獻出了他37歲年青而偉大的生命,願我們的英雄英靈永駐。

  羅布不幸犧牲後,我們找到村裡的群眾詢問了解他生前的事蹟時,四里八村的群眾都忍著失去親人、失去好鄰居的悲慟,向我們豎起起大拇指,異口同聲地說:“羅布親人好、羅布阿覺好,羅布的音容瀝瀝在目,羅布的事蹟多不勝數……”

  羅布淡泊謙和,是村裡公認的大好人

  羅布生前性格隨和,總是一副笑嘻嘻、慢騰騰的樣子。鄰里從沒聽到過他對別人說長道短、評頭論足的話,在村裡也從未跟人有過糾紛爭執。與人相處難免會有矛盾糾紛的情況出現,這時候他總是會讓一步,為此家人經常責怪他懦弱,羅布總是以“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傷了鄰里之間的和氣不值得,是撿芝麻丟西瓜的蠢事”等理由說服家人。外出務工時與包工頭或其他群體之間發生糾紛的時候,即使對方惡語相加,他也還是一副笑嘻嘻的樣子,幾乎看不到他有生氣的時候,還回過頭來經常勸同伴:“你一言我一語地爭鋒相對只會使紛爭升級,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要解決問題還得雙方心平氣和地把各自的理由擺出來,爭取相互理解,各讓一步,問題才有希望得到解決。”

  土布加鄉甚至整個日喀則地區氣候乾燥,在烈日灸烤下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容易出汗而口乾舌燥,這時候都喜歡喝兩口價格低廉、自家就可以釀造的青稞酒。說是酒,由於酒精度數非常低,當地人實際更多地把它當作勞動時解渴、勞動之餘助興的飲料。羅布也不例外,有時到鄉政府附近去辦事也喜歡到茶館買上一兩罐青稞酒喝,在茶館裡如果碰到好朋友,經常聊著聊著就把要辦的事忘了。羅布酒後話不多,也不會跟人較真鬥氣,回到家裡就挨家里人埋怨,他也總是笑嘻嘻的樣子,從不還嘴。

  鄰里們到現在還在拿他前年做的一個事當笑話在傳。前年春耕播種之前,縣政府透過糧食局按當時各家農田面積不同,給各家發來了青稞種子,在村委會院子裡堆起了大大小小的的青稞種子堆。羅布來得晚了一些,院子角落裡只剩了很小的一堆,按他家的農田面積,剩下的種子堆顯然不是他的,屬於他的糧食種子已經被別人拿走了,於是在場的人就取笑他說:“你這麼大一個人,連種子都看不住,如果哪天找到了屬於你的那堆種子,你也不要拿回家了,反正你也看不住,還不如把種子換成青稞酒請大家喝一頓算了”。換成別人可能早就氣得火冒三丈了,而他卻笑嘻嘻地跟大家說:“好好好……”。有人知道是誰拿走了他的種子,就勸他找那人把種子拿回來,他說:“算了算了……他可能是搞錯了,也不是故意的,我去找他要回種子,那他在村裡人面前多難為情啊,算了算了,不去找了”。後來還是別人實在看不過去,替他出頭找到那個人幫他要回了種子。有一次出售公糧,糧庫的出納算錯了帳,多給了他400多元,當時他覺得不大對,找人借了計算器算過來算過去,確定是多了以後,把多餘的錢給退了回去。

  九十年代的時候,當地農民還有結伴上山採集柴火的習俗,別的人想著既然專門擠時間牽了牲口來山上採集柴火,就儘量多采些粗的、好燒的、耐燒的柴火。布羅布不分好壞採得差不多了就回宿營地,次次都是他第一個回到宿營地燒好茶等待其他人回來。

  在調查瞭解中,調查組特意想了解一下羅布生前有沒有與人產生過矛盾之類的事,可無論找誰都沒回憶起他幹過什麼出格的事,更不用說壞事了。只有他生前最好的夥伴邊巴次仁經過回憶說:“小的時候,大概十五、六歲的時候我捱過他一頓揍,打壞了鼻子。”後來邊巴次仁又說:“那已經是好早以前的事了,後來因為那件事,我們倆變得更好了。”

  勤勞熱心,是家裡的頂樑柱,鄰里的致富帶頭人

  羅布是這一帶最好的木匠,由於為人善良公正,性格又隨和,結伴到那曲等地外出務工攬活的時候,大家都尊他為技術大佬。作為技術非常精湛的老師傅,羅布經常從專業的角度給人這樣那樣的建議,在蓋房子的時候總要不厭其煩詳細詢問業主的願望和需求,詳細解釋這樣做會達到這樣的效果,那樣做會達到那樣的效果,經常說:“蓋房子是一個家的大事,人家要在裡面住一輩子,咱們拿了人家的工錢,就要把房子給人家蓋得住著看著都舒服。”因為羅布技術好,幹活又負責,平常找他幹活的人特別多。幹完活拿到工錢後,作為技術大佬的他,總是平均分配,他的理由是:雖然咱們這些人幹活的時候,有技術高的、也有沒技術的,有幹活勤快的、也有不怎麼勤快的,從這方講好像應該拉點差距,但都是從一個村裡出來的,跑到這麼遠的地方來打工掙錢,如果拉了差距,回到村裡說誰誰拿得多,誰誰拿得少,不僅咱們這些同伴相互間心裡有可能會落下芥蒂,也會傷害鄰里之間的情誼。咱們在同一個村裡,要相互幫忙,要和和美美地過一輩子,為了這點錢傷了和氣又何必呢?大家經常這樣評價他:對他好的、關係親近的,跟他鬧過的、關係不怎麼樣的,他都平等對待,好像這個人徹底沒有了分別心一樣,不著急也不會生氣。而在幹活的時候就變了一個人,無論是農活還是木匠活一接到手就特別麻利,是非常勤快的一個人。

  助人為樂,是群眾眼裡的好戶主

  八九十年代,整個村裡農民都很窮,扶貧的力度也沒有現在大。每年到了五、六月份很多家庭會出現斷糧的情況。因為羅布家裡農田較多,糧食相對也較多些,整個村裡很多斷糧的家庭都受到過他的接濟。經常是五六月份借,秋季收割打糧後還;羅布家種的樹多,他又有木匠技術,人又善良,村裡有的家庭沒有錢到市面上買現成的木製農用器具,來求他要鐵鍬把、十字鎬把等木製農用器具的人比較多,只要別人張了口,他都是有求必應,從來沒有讓抱著期待而來的人失望空手返回過。在鄰里的印象裡,羅布從來就沒有說不的習慣一樣,也不分親疏內外都一視同仁。所以雖然家裡農田多,但農忙的時候來他家幫忙的人特別多。

  羅布收養了一個孤兒,叫其美玉珍,今年5歲,2歲的時候死了母親就被他接回家中撫養。同鄉另外一個村門嘎村的格桑措姆,由於母親已去世,而母親嫁入的這一家始終不承認格桑措姆的生父是這家裡的人,他到處託人,想送格桑措姆到地區孤兒院,希望這個小孩有一個更好的歸宿,這件事已經基本有了眉目。他生前很高興地跟同村人講,這個學期一開學格桑措姆就可以到地區的幼兒園上學了,但現在隨著羅布的離去,這件事又將被擱置了。

  近年來,一到夏天,附近的橋經常被大水沖毀,這時候羅布總是拿出自己家的青稞,由別的家庭釀造成青稞酒,修橋時大家一起喝。逢年過節,能歌善舞的羅布也總會給大家帶來賞心悅目的表演,外出務工也是隔三差五買幾斤牛肉回來請同伴們一起打牙祭。

  夏如村的水磨房最初由羅布家出資修建,一直以來由羅布管理和維修。村民們來磨面和青稞,根據當地習俗是要繳一定費用或留下一些糌粑作為報酬的,但羅布沒有這麼做,交與不交、交多交少均出自自願。有些村民因為窮困,有不交的,羅布也不在意,也不會因此而說什麼。

  羅布總是替別人考慮得比較多,而替自己考慮得比較少,這種事枚不勝舉,最近就有兩件:有一回政府給當地農民無償送來了大米、麵粉等物資,鄉里通知要各家各戶到鄉里去領,羅布和同村的幾個人一起騎著摩托車到鄉里去領自家的那一份,當他們幾個領完搭到摩托車上準備返回時,遇到同村的一個人家裡有急事希望羅布能送他回家,他二話不說將糧食卸下來寄存到附近一個熟人家裡,搭著那個人回了村,而寄存的東西到現在都還沒有能拉回家就出事了。還有一次,他和村裡另一個人同時開著手扶拖拉機到艾瑪鄉去拉村裡水磨房一大一小的兩個磨盤,大的很重不好拉,小的就比較輕很好拉,按當地習俗,遇到這種選擇的時候,通常是抓鬮來決定,但他跟同去的人說:“我的手扶拖拉機輪胎是新的,我來拉那個大的,你的輪胎是舊的,你來拉那個小的吧。”

  2013年5月,羅布在“雙聯戶”建立活動中,被全票推選為夏如村“第五聯保戶”戶長。任戶長以來,羅布始終按照“聯保增收、聯保平安”的要求,經常和聯戶成員談心、交心,噓寒問暖,幫助解決生活上、思想上的問題,規劃未來美好的生活。

  孝敬恭親,是父母親眼裡的好兒子,兒女們眼中的好父親

  70歲高齡且患有貧血、心臟病、下半身積水的父親和68歲有淚流不止的眼疾的老母親,平常就很以這個兒子為自豪,常跟別人說:“我有一個好兒子,有一副好心腸,走到哪裡都能和別人親如一家,受朋友們的尊重,幹活又勤快,從來不用為他擔心什麼,是這個家庭的頂樑柱” 。羅布還有三個年齡不大的孩子(收養的其美玉珍戶口不在羅布家),其中老大在土布加鄉拉烏寺出家,羅布經常對兒子說:“出家就要好好修行,要做讓人尊敬的人,要記得政府對我們的好,不要去做傷天害理,親者痛、仇者快的事”。老二上高一時因病不得不退學,現正在學藏式裝飾繪畫。13歲的小女兒現在在縣中學讀初三,他生前跟別人講,他要一直供小女兒上完大學。

  羅布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百姓,他是紮根土布加大地的一棵沙棘樹,平凡而堅韌;他是夏如村村落旁的一粒微塵,芬香而厚重。父母和孩子都是他的愛和難捨的牽掛,他在撲入水中的那一刻,他放棄他的愛和牽掛,成全了洛桑達娃家的團圓;在他拼命搖手示意白珍不要白白犧牲的那一刻,沒有名利,只有本能感覺不要白白犧牲的質樸情懷。他是個好人,有一棵金子般的心,是母親的好兒子,家庭的頂樑柱,鄰里們有困難時可以以求助、信賴的好鄰居,是外出務工時同伴們心悅臣服的好領頭人。他用生命演繹了捨身救人的善舉,用生命譜寫了大愛無私的讚歌,用生命湊響了積聚正能量的最強音。

  洛桑達瓦父親邊巴次仁的感想

  據洛桑達瓦的父親邊巴次仁回憶,事發時,他接到一個電話。當時電話那頭聲音不太清楚,“小孩…大人…水池…”邊巴次仁聽到這些,心裡很著急,一口氣跑到出事地點,看見羅布一動不動,心裡很難過,得知事情的原委之後,邊巴次仁更加悲痛。邊巴次仁說,“羅布為了救我的孩子,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是非常崇高的精神,為了彌補羅布家,我什麼都願意做。我告訴孩子,羅布生前是一個很好的人,為了救你犧牲了自己。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好孩子,長大後報答羅布家、報答社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