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國之大者心得體會(精選5篇)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糧食安全國之大者心得體會(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心得體會1
手中有糧,心裡不慌。站在糧食穩定發展的新臺階上展望未來,繼續推動和強化“兩藏”戰略仍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之策。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全球糧食市場波動對糧食安全敲響了警鐘。對此專家指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必須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和抗災能力,牢牢守住耕地紅線,推動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7億畝以上,其中,水稻和小麥兩大口糧面積穩定在8億畝以上。大力發展優質強筋弱筋小麥、優質食味稻、加工專用稻。鞏固提升生產功能區、優勢區玉米產能,繼續實施大豆振興計劃,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發展薯類、雜糧等作物。
同時,優先在“兩區”和符合條件的國家種子基地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優先支援貧困地區建設高標準農田。選擇已完成“兩區”劃定工作的典型縣為試點,利用遙感等現代空間資訊科技開展作物種植結構、空間佈局、作物長勢等監測。
今後,我國每年將選擇一批生產基礎好的縣,整建制開展糧食等主要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行動。推廣“全環節”綠色高效技術,構建“全過程”社會化服務體系,打造“全鏈條”產業融合模式,輻射帶動大面積增產增效,推動糧食生產高質量發展。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心得體會2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有十餘年,在農業對外全面放開的背景下,我們必須用全球視野、戰略眼光來理解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一方面,擴大農業對外開放,實施全球農業發展戰略,是確保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緩解農業資源環境矛盾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中國有能力、也有責任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農產品供給能力,建設持續、穩定、安全的全球農產品供給網路,改善全球農業治理。中國正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高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這些都需要我們努力構建廣泛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顯然,食物不足發生率是衡量飲食能量缺乏的一項指標,但是它仍舊無法反映食物安全和貧困人口面臨的窘狀。聯合國糧農組織一再強調糧食安全的四個維度:糧食可供量、糧食獲取的經濟和物質手段、糧食的利用以及一段時間的穩定性。其實,概括地說,糧食供給不足和缺乏購買力是部分國家糧食不安全的重要原因。正如著名發展經濟學家阿馬蒂亞·森所言,饑荒並非因糧食總量不足引起的,而是由於分配不均導致的。對於完全依賴進口或糧食不能自給的國家,如果經濟收入水平較高,那麼其糧食只是一個供給問題而不是經濟問題;如果經濟收入較低,其糧食安全則不僅供給問題,還有經濟調查。近年以來,全球糧價飆升,伴隨著囤積現象和糧食貿易禁運,大大剝奪了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感,惡化了窮人的福利。所以,提高糧食產量、增加可支配收入、擴大糧食自由貿易、穩定全球糧食價格對於他們至關重要。然而,作為迅速崛起的大國,中國應當在這個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從歷史來看,中國一直都有自己的責任意識和責任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步確立了“負責任大國”的身份,也較為全面地參與國際政治、經濟、安全、軍控、環保、人權等各分支體系,越來越多地與國際體系實現了融合與互動。在融入國際社會的同時,中國在國際體系內既享有應有的權利,也認真履行應盡的國際責任和義務,正在構建新的經濟和政治秩序,這也是中國為國際社會提供的`公共物品,使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受益。作為正在崛起的大國,中國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毫無疑問,中國在人民幣、軍事等方面為全球提供的公共物品有限,但是當前在全球食物供給與治理方面,中國還有較大的努力空間,中國有意願、也有能力去改善全球糧食不安全狀況。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心得體會3
堅決守住耕地這個命根子。這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命脈所繫。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既要保數量,也要提質量。雖然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顯示,耕地的賬面數字有所增加,但耕地還是那麼多,產能也還是那麼多,實際並沒有增加。對此,必須有清醒的“紅線意識”,耕地紅線要嚴防死守,農民可以非農化,耕地決不能非農化。要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保持耕地面積基本穩定,要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確保“有地可種”。集中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治等專案資金,大力開展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到20xx年,全國要新建8億畝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
緊緊依靠科技挖掘糧食增產潛力。這是實現糧食持續增產的根本出路。近10年,我國糧食畝產提高69.6公斤,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接近70%。在高起點上繼續增產,更要發揮好科技增產的潛力,著力抓好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應用。要加快篩選應用一批適宜本地特點、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新品種。繼續大規模開展糧食高產建立,抓好整鄉整縣整建制推進,整合推廣先進實用技術,紮實開展糧食增產模式攻關,促進大面積均衡增產。加快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程序,大力推進農機深松整地作業,進一步發揮農機在科技興糧中的載體作用。
堅持不懈強化完善惠農政策。這是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的關鍵因素。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最主要的還是政策好,中央政策力度大,各地也出臺了許多配套政策。今後在完善強化政策的同時,要在狠抓政策落實上下功夫。繼續落實好“四補貼”政策,新增農業補貼重點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傾斜,讓多生產糧食者多得補貼。加快完善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繼續加大對產糧大縣的獎勵力度,調動主產區生產積極性。落實好國家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保持農產品價格水平合理,促進農民種糧增收,讓農民愛種糧種好糧。
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這是解決“誰來種糧”、發展現代農業的應對之策,也是深化農村改革的一個重點。要在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並保持長久不變的基礎上,引導土地有序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扶持發展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渠道開展農民職業培訓,加快培育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重點培訓種田能手、農機作業能手、科技帶頭人、農業營銷人才、農業經營人才,完善農業支援政策,吸引一部分青壯年留在農村、從事農業。鼓勵和支援專業化經營性服務組織開展供種育苗、農機作業、農資供應、農產品加工及營銷等服務,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複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切實強化重農抓糧的工作機制。這是實施新形勢下糧食安全戰略的重要保障。各地要把發展糧食生產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充分發揮行政推動作用,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資源,形成部門聯動、上下配合、合力推進糧食生產的工作格局。強化監督檢查,把糧食生產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對耕地保護、政策落實、技術推廣等方面列出硬指標,推動糧食生產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主要靠糧食主產區和產糧大縣,主產區增產,全國糧食就穩定。目前13個糧食主產省的產量佔全國的75%、商品量佔80%、調出量佔90%,全國產量超10億斤的產糧大縣有400多個、產量佔全國的50%以上。產糧大省、大縣在全國糧食生產全域性中舉足輕重,中央將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使主產區種糧不吃虧,讓重農抓糧的地方在政治上有榮譽、財政上有實惠、工作上有動力。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心得體會4
又是一年豐收季,稻浪滾滾谷飄香。9月25日,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白水洞村的一年一度收割節在梯田景區內舉行。
活動現場,身著瑤族服飾的村民唱起嗚哇山歌,擂響大鼓,載歌載舞慶祝豐收年。層層疊疊的稻浪間,“種好中國糧,做優湖南飯”“黨建引領促振興,豐收喜迎二十大”……一幅幅醒目的標語,描繪著五彩斑斕的幸福底色,也彰顯了該縣狠抓糧食生產、守牢安全底線的堅定決心和責任擔當。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近年來,作為農業大縣的隆回,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守好糧食安全的“責任田”、護好人民群眾的“糧袋子”,持續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交出一份份精彩答卷。連續多年糧食安全工作獲省政府真抓實幹表彰激勵。2021年,縣軍糧供應站被評為全省先進軍糧供應站。
強基固本,穩住糧食生產“基本盤”
民以食為天,糧以安為先。“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我們要強化使命擔當,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聚焦重點發力,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在今年的全縣糧食工作會議上,隆回縣委書記劉軍態度堅決、語氣鏗鏘。
加強領導,高位推動。“洪範八政,食為政首”。隆回縣堅持把糧食生產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和頭等大事,全面推進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落實,充分發揮“指揮棒”作用,紮實抓好糧食安全工作。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多次專題研究糧食安全工作,精心部署,搶抓主動,做到應播盡播、應收盡收、能優盡優,確保糧食播面和總產穩增不減,優質稻面積穩步提升。
落實責任,強化考核。下發《關於全縣糧食生產和村集體經濟發展工作的督查通報》《關於全縣耕地拋荒治理和糧食生產工作的督查通報》等檔案,壓緊壓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將落實全年糧食播種面積作為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的重要內容,層層分解目標任務,落實到組到戶。
整治拋荒,嚴守紅線。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堅決守住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出臺治理耕地拋荒措施,禁止閒置、荒蕪永久基本農田,確保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於糧食生產。今年來,治理耕地拋荒4287處、面積2733.9畝,截至8月共新增耕地3800多畝,進度居全市第一。目前,全縣耕地保有量100.571萬畝,永久基本農田面積88.33萬畝;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投資9000餘萬元,完成5.9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同時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夯實糧食產能基礎,不斷提升灌區質量,擴大灌溉面積。
強化監管,築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色澤金黃,顆粒飽滿,9月15日,在隆回縣紫陽糧庫,一批2019年的縣級儲備糧正透過傳送帶源源不斷地送上了糧商的車隊。“這是我在邵陽地區見過的最好的政策性糧食!”看到這些優質的稻穀,雙峰縣順發精製米廠負責人艾良善不禁喜出望外。
加快推進地方儲備糧輪換,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環節。今年,隆回縣發改局嚴格按涉糧領域專項巡察整改要求,在湖南省糧批市場透過網上公開“掛網”銷售縣級儲備糧,以高於掛牌價150元/噸的價格順利出讓,為財政減少價差虧損15萬餘元。
為確保夏糧“顆粒歸倉”,該局提前謀劃、及早動手,做到“倉等糧、錢等糧、人等糧”,並建立健全糧食質量溯源制度,規範收購流程,按照“先檢後收、優糧優價、應收盡收”的總要求,實行“溯源記錄、分倉儲存、分類處置”,堅持收好糧、儲好糧、管好糧、供好糧。
同時,著力完善糧油供應網路、加工網點及配套系統建設,進一步做好“藏糧於庫”。為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隆回縣投資8000萬元興建3萬噸糧食儲備庫,目前已進入主體施工階段,預計2023年投入使用。
保障糧食安全,基礎在於監管。近年來,隆回縣發改局強化對政策性糧食收購市場的督導、對外購外銷糧食質量的專項監管,重點檢查地方儲備糧輪換收購企業全流程,檢查糧源登記、扦樣、質檢、過磅、清雜、入庫、結算、付款等每一個收購環節。同時,聚焦涉糧職能職責,深入開展糧食購銷領域專項整治,把問題整改與完善機制緊密結合,不斷推動儲備糧體制機制改革、第三方檢測制度、第三方交易平臺、監管經費落實等重點事項落地見效,進一步完善監管體系,建立長效機制。
科技賦能,擦亮現代農業“金名片”
“經現場測產,‘甬優1538’超級雜交稻平均畝產達1138.5公斤,再創新高!”9月2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柏連陽等專家在隆回縣雷鋒村超級雜交水稻科研基地舉行現場測產。經綜合實測,最後結果再次重新整理了歷史紀錄。
藏糧於技,用科技打造增產“金鑰匙”。隆回在全省率先實現了超級雜交稻高產攻關“4級跳”,如今,隆回縣超級雜交稻已成為享譽全國的“金名片”。
“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隆回縣發改局黨組書記、局長彭文波感慨地說。
為此,該縣加大了對農機累補力度,激發了農民投入農業生產熱情,高科技機具推廣數量增長迅速,農機化生產促機械化率大幅提升。近年來,分別對良種良法推廣、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烘乾、訂單農業給予補貼,總補貼資金達到1.18億元,同比增長40%。
同時,繼續深入實施“優質糧油工程”,加快推進糧油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扶持七源樂、鄉香湘、望雲山、羋山寶、青山碧玉等“邵陽紅”品牌,提升隆回糧油產品市場競爭力。經過多年發展壯大,現有省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龍頭企業6家、綠色食品認證近30個,獲“湖南省著名商標”企業3家。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心得體會5
透過對糧食安全的學習,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到了安全的重要性,我們要認真學習安全知識,增強自身素質的同時,加強對安全知識的學習,提高防範意識。
一、認真學習安全知識,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
二、積極參加各級安全知識培訓活動,不斷提高安全素質。
透過對安全知識的學習,要做到“三個結合”:一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爭取年一次全國性的安全事故報告會,把各種安全事故都消滅在萌芽狀態;二是把平時中隊中隊中隊中隊員對各種安全規定、安全作規程的認識與理解,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三是把安全生產的重點放在抓好平時的安全教育和宣傳,使安全警示深入人心。
三、認真學習各類安全法規,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透過對安全知識的學習和培訓,要做到“三個結合”:一是把安全知識學習納入安全生產日常化管理中,提高中隊中隊員的安全意識;二是把學習安全法規和安全防範知識,使自己的安全意識和安全防範能力得到提高;三是安全知識學習與平時業務工作相結合,提高安全素質,做到“安全無小事,安全責任重於泰山”。
總之,在今後的工作中,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牢記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時刻牢記“安全責任重於泰山”,把安全工作放在自己工作的最重要的位置,在思想和行動上與公司保持高度一致,與全體中隊員工共同努力,讓我們的中隊形成一個“關係網”,成為一個堅實的“堡壘”,使我們中隊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夠在安全工作上有較大的提高,確保中隊的安全形勢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