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培訓心得(精選21篇)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堂教學培訓心得(精選21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1

  幼兒園為期三天的跟崗學習結束了,在這幾天的學習過程中,我很珍惜在這裡的每一時刻。

  一、環境美:

  走進園內,幼兒園的整體環境,走廊中的作品展示、隨處可見的戶外活動材料等,牆壁文化都感覺很豐富。班級中的小環境,區域材料、種植園地、家長園地等以及幼兒作品都各有特。教師們充分利用活動室的每個角落,合理安排,佈置溫馨舒適。

  二、常規細:

  我在陽陽班、云云班、亮亮班各學習一天,孩子們來園時文明禮貌,活動參與很強,在遊戲中教師關注到每一位孩子的發展與參與,孩子們在教師的帶領下寬鬆、愉快的遊戲,在活動中,每一位教師都很關注幼兒自理能力、自主能力的培養和生活習慣的養成。比如點心前洗手、便後要洗手,每次活動後都提醒喝水,而且一定會檢查每一個小朋友是否把衣服束在褲子裡。還有是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參與晨間活動時的習慣,非常注重孩子規則意識的培養。每天還為孩子提供不同的營養水,增強他們的體質。

  三、教學實:

  在跟崗學習中,我聽到了的真實的常態課,它既沒有過多的修飾,也沒有太多的花俏。這樣的課堂讓我感到樸實、自然,更讓我看到了老師們的工作態度、素質,對孩子們的熱愛與關注。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2

  一、會議概述

  xx年3月23至24日,我和趙力老師、周茂剛老師有幸參加了泰安市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研討和命題培訓。本次會議共兩天:23日上午是三節複習研討課,一節講評課。下午是泰安市初中優秀德育課教師經驗介紹;24日上午是各縣市區教研室領導、專家進行的命題專題報告,這是本次會議的焦點和高潮,各位專家、領導就中考命題的趨勢和方法技巧做了詳細的闡述和指導。最後泰安市教研室林老師特別強調指出:課堂教學要提高實效性,要特別突出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要採用針對性、感染力強的案例,設計切合學生實際、觸動學生靈魂的活動,把品德教育落到實處。命制試題要體現"雙基"、體現"三貼近"原則,要關注社會熱點、焦點問題;要有層次性,遞進性。

  二、會議具體內容

  (一)課堂教學研討。共有四節課:一節是由泰安東嶽中學李翠榮老師執教的《分辨是非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一節是由泰山實驗中學吳娟老師執教的初一第四、五單元複習課《生活告訴自己我能行歷經風雨才能見彩虹》:一節是由汶陽教研室宿傳根老師執教的《經濟建設》;最後一節是由泰安六中的郭春婷老師執教的《初一思品學情檢測講評課》。這四節課前三節都是複習課,其最大特點就是把知識複習置入創設的具體情境中,讓學生在情境中回顧知識,運用知識,發展能力。另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注重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尤其是鞏固訓練環節,不僅讓學生知道怎麼做,而且讓學生懂得為什麼這樣做。在知識運用中提高了能力,在聯絡實際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最後一節是講評課,聽了這節課,才真正知道了講評課該如何上。講評課重在釋疑解惑,要充分調動學生,讓學生相互解答,在交流碰撞中深化知識,掌握答題技巧、規範。

  (二)命題培訓。先由岱嶽區教研室的孫英智主任作了"初中思想品德命題的幾點體會"的報告;然後由泰山區教科研中心的杜芳主任作了"試題研究對教學的指導意義"的報告;接著是由我市教研室董家新主任作了"對思想品德考試命題的思考"的報告;最後由泰安市教研室林家武老師作了"初中思想品德常見的幾種題型與命題技巧"的報告。各位領導、專家的報告從試題命制應注意的問題、試題題型、命制方法技巧等方面做了精彩而詳盡的闡述。聽後深有感觸、受益匪淺。

  三、感悟心得

  透過參加會議,我主要有以下幾點收穫和感悟:

  (一)對如何上好複習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以前認為上覆習課就是將要複習的知識進行一下梳理和歸納,透過這次學習使我認識到,過去的做法只是對知識的簡單重複,不會對學生產生新的刺激,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至於對學生能力的提高,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幫助甚微。要上好複習課,必須將知識的歸納和梳理融入一定的情境中(對一道題的分析、對一個重大時事的認識等),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才覺得有新意,在知識運用中提高能力,在聯絡實際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二)教學的成功在於創新。這次會議上領導、專家和老師們的發言,對我觸動頗深,他們的經驗和訣竅很豐富,對我最大的啟示是成功的教師須有創新的能力和精神。對照自己,我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培養自己的能力:努力探索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和技巧;深研教材和課標,學會從多角度,多層面把握和使用教材;關注時事,提高開發試題的能力(現代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學會篩選現成的習題,而且還要能自己開發試題,只有具備這種能力的教師才能把課教得生動,教得有針對性。同樣的材料可以有不同的設問,能否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進行設問,是檢驗教師開發試題能力的一個標準)。

  四、對新課標的作用和使用有了新的認識。

  原來認為新課標無非是一種擺設,教學中誰會想到課標?透過專家的講座,認識到,教材的設定,中考的範圍無一能離開新課標。特別是今年教材具有不同的版本,而每種教材內容的設定各不相同,考試不會依據哪一個版本的教材,唯一的依據只能是課標。因此,沒有對新課標的準確的把握,你的教學就會象沒有航標的航船很難到達成功的彼岸。所以,這次回來我們心裡有了一個沉甸甸的任務,認真研讀新課標,認真研究初中三個年級的教材,準確把握中考方向,將新課標和新教材有機地結合起來,減少教學和複習的盲目性,為明年中考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而有得,心有所悟,得與悟必有所用,感謝領導給我們這次機會,希望我們能不斷地呼吸新鮮空氣,為我校教學工作注入活力。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3

  一、要改變教師教學理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

  教育理念是教育行動的靈魂、有什麼樣的理念,就有什麼樣的教學行動。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師是為學生服務。”教師要改變以前師道尊嚴的觀念,應平等參與教學活動,蹲下身子,貼近學生,與學生一道參與學習過程,與學生一起質疑釋惑,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及時有效的幫助、指導與調控。在老師與學生的共同學習活動中,在師生的交往互動中心情放鬆、思維活躍、有利於創新意識的培養。在小組交流中,教師要及時捕捉和激勵學生回答的精品,儘可能讓學生充分展現自我。改變學生學習方式,逐漸推行小組合作探究,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組織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各項學習展示中,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引導。

  二、教是為了不教,課堂教學全員參與,互幫互助。

  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高效課堂教學。高效課堂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每一個學生都發言就是參與嗎?我認為:站起來發言是參與,但從表面上看,是一種行為的參與,關鍵要看學生的思維是否活躍,學生所回答的問題、提出的問題,是否建立在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之上,每一個學生的發言是否會引起其他學生的思考;要看參與是不是主動、積極,是不是學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學生交往的狀態,思維的狀態,不能滿足於學生都在發言,而要看學生有沒有獨立的思考。”簡單的問答式,一問一答,學生好像忙得不亦樂乎,但實際上學生的思維仍在同一水平上重複;一些課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學生能準確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但很少有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表面上看是師生互動,實際上是用提問的方式“灌”,直到讓學生認同教師事先設計好的答案。師生、生生沒有真正地互動起來,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

  那麼,怎樣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呢?聽了報告後,我明白了,要充分準備深入的挖掘學生和教材。創設真實貼近於生活的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衝突,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發動、利用、欣賞、認同大膽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條件具備了,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只有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三、借鑑名師教學經驗,去其糟粕

  有些方法非常具有實效性,可以借鑑。但是也不能一味生搬硬套,應根據我校學生特點、正確選擇教學模式。注重教學模式必須要與教學目標相契合,考慮實際的教學條件,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情況來選擇教學模式,不應拘泥於一種模式。數學課堂教學要上出數學的味道,數學課堂的活躍主要體現在學生思維的活躍上,教學中應力求“神”而不是“形”,只有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靈活運用教學模式,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為不同的課有不同的特點,所以無論採用何種模式,只要能在一節課中讓學生有最大的收穫與發展,就是“高效課堂”。

  教學之道,任重道遠。要想暢通無阻的走下去,貴在得法,要想得法必須遵循教學規律,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和諧的師生關係中共同成長。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4

  課堂教學結構是指課堂教學系統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等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與聯絡的形式。課堂教學結構包括兩方面的含義,即各要素的時間關係和空間關係。課堂教學結構中各要素的時間關係主要是指教師與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先後順序,即我們平時所說的教學程式、教學步驟、教學過程等;課堂教學結構中各要素的空間關係則主要是指教學內容的層次關係、課堂教學的邏輯關係等。課堂教學結構的這種空間關係,更能體現課堂教學的模式和教學方法。

  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是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一節課的效果如何,則首先取決於課堂結構是否合理。合理的課堂結構,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變得生氣勃勃,學生的智慧才能得到全面的發展,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願望才得以實現。英語課如何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呢?

  一、教學目標的最佳化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所要達到的標準,是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最佳化教學目標,我認為應抓住準確和適當兩個方面。準確,是指要嚴格貫徹執行新課標和考綱,新課標和考綱是“指揮棒”,怎麼要求,我們就怎麼做,不能憑經驗,憑感覺,隨意違背。如現行初中英語新教材把和賓語從句有聯絡的“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這一語法專案已刪除,中考也已不做要求,如果教師在教過賓語從句後仍像處理老教材那樣,把它作為重點,花大量時間去講解、操練,則顯得毫無必要。適當,是指教學目標的確定要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到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水平,能體現的要儘量納入目標要求,不能體現的不要牽強附會、生拉硬塞。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最佳化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必須採取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方法得當,事半功倍;手段合理,教學內容就容易被學生接受,教學效果就得到了保證。採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首先要從教學內容的難易度來考慮。

  其二,要根據教學材料的特點來考慮。初中新教材自始至終貫穿了大量的情景對話,實用性很強,學生對此的興趣也較濃厚。但如果教師把情景對話當作語法篇目來教,死摳其中字、詞、句的用法,就違背了新課標的要求,也不符合新教材的特點。對此我採取了“創設情景”的方法,透過簡筆畫、投影片、自制道具、鼓勵學生表演等方法儘量為學生創造出說話者所處的情景,讓學生處於特定的情景中用英語思考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從而達到熟練運用語言的目的。學生每次都反應熱烈,發言積極踴躍,課堂氣氛輕鬆、活潑,收效良好。

  其三,選擇教法要靈活多樣,實用有效。教無定法,每種教法既有長處也有短處,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運用範圍。有的教法,對於某些課型來說可以運用,而對另一種課型來說則可能無效;有的課可以運用一種方法,有的課可以綜合運用幾種方法。總之,要根據教材、學生的特點隨機應變,不能照搬別人的做法。

  三、教學過程的最佳化

  所謂教學過程的最佳化,是指“在遵循教學規律和貫徹教學原則的基礎上,教師有意識地、科學地對教學理論、教學內容和方法以及所設計的教學方案的一種最佳選擇,以期達到省時高效的目的”。我認為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高效的課堂教學過程首先依賴於五P教學法。只有嚴格地執行五步教學法,才能更好的駕馭教材,才能把握住知識點之間的聯絡。當然,“嚴格執行”五步法並不意味著照搬教參,一字不改,教參只是一種參考,我們要根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調整某些步驟,使其符合學生的實際,從而達到最佳化的目的。教學過程的最佳化還要求我們學會抓住重點、突出重點。

  每課時的教學任務有很多,我們必須在幾個教學任務中選取一至二個重點,以抓重點知識帶動其他,忌貪多求難。如在教學閱讀課(Standingroomonly)時,我的重點就是世界人口數字的變化,抓住了世界人口變化的趨勢,也就抓住了課文的中心思想,一些詞和片語的用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訓練方式的最佳化

  訓練是課堂教學中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是“鞏固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途徑”。英語教學中的訓練包括口頭和筆頭兩種,口頭訓練貫穿於每節課的課堂教學之中,筆頭訓練則需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另外精心設計。首先,要確定好訓練內容,使之圍繞教學目標,有的放矢,真正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其次,訓練的量要適當,題目要精,針對性要強;難易要適度,兼顧好中差生,讓每類學生都有可答對的題目,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如上面提到的閱讀課的訓練我是這樣安排的:

  1、口頭訓練

  ①根據老師複述的課文內容回答問題。其中絕大多數是一般疑問句和選擇疑問句,回答這類問題的物件為中下等學生,要容忍學生的錯誤,以鼓勵為主。

  ②根據所列表格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回答物件以好生為主,目的在於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

  2、筆頭訓練

  ①根據課文內容用恰當的詞填空。目的是讓學生熟練掌握本課的重點單詞與片語的用法以及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含義。

  ②根據表格改寫課文。這項的要求較高,通常我是把它作為家庭作業來佈置給學生做的。

  透過上面兩類練習,使學生既理清了文意,又抓住了關鍵詞和片語的用法;家庭作業更鞏固了課堂所學知識,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時間安排的最佳化

  課堂結構的最佳化,除了處理好以上四個方面的問題之外,我認為還要注意課堂教學各個環節之間所用時間的合理分配。只有合理地分配45分鐘,才能保證各教學步驟的順利實施,才能使一節課重點突出、目標明確。

  我們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每一堂課的各個教學環節事先作出周密的安排,該多則多,該少則少,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確保教學目標落到實處。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課堂教學結構是個整體,它的各個部分是相互聯絡、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我們在探討課堂結構的最佳化問題時,不但要考慮每個部分的最佳化,而且還要考慮怎樣使各個部分組成一個最佳結構,以發揮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應。課堂教學結構是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的,我們只有透過不斷學習,吸取各種教學結構的優點,把各種結構進行多樣化組合,不斷創新,才能真正的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5

  研討會內容包括中青年名師的課堂教學展示、交流研討和專家主題講座,來自長郡雨花外國語第一附屬小學的科學教師雷鎮帶來了展示課《不同材料的餐具》,長沙市天心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科學教研員康龍帶來了展示課《熱起來了》,還有來自浙江杭州、湖州、嘉興、麗水等地的科學名師紛紛進行了課例展示。聽了這麼多科學教育專家的講座和報告,並進行交流學習,收穫了很多,也有很多感觸:

  一、更明確了作為一個科學老師的責任。

  自2017年9月開始,小學一、二年級開設科學課。課時更多了,如何把傳統的側重於科學知識傳遞的科學課,轉變成培養和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的探究的科學課?讓學生在科學課堂上實踐真正有價值的科學探究?這是現階段小學科學教育面臨的現實問題。雖然每一個科學教師的力量很渺小,但是匯聚起來就是一片天地。有了這樣的使命感,職業才會變成事業,培育出的學生才會有思想、會學習、人品好,並能夠適應未來,成為未來需要的人。

  二、有效的指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科學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問題是科學研究的出發點,沒有問題就不會有解釋問題的思想方法和知識。學生自主提出問題更是孕育創造能力的基礎和前提,是生長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識的種子。葉軍老師上的《電動機》一課,當學生玩過電動機之後產生了許多有趣的問題,例如:電動機為什麼會動?為什麼要撥到中間才會動?與旁邊的磁鐵有什麼關係?老師將這些問題一一梳理,引導學生聚焦到電動機怎麼才會轉起來?是什麼力使它轉起來?這兩個問題上來,引導學生進行進一步探究,使學生更加關注電動機的構造和工作原理。還有一節錢軍紅老師的《電磁鐵》也讓我眼前一亮,非常重視提出學生的問題和想法,問題來源於老師不如直接來源於學生,他們透過自主探究解決自己的問題,最後認識一項新的事物,非常值得我學習!

  三、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活動。

  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活動,這也是我本次學習最大的體會。科學的學習是學生自主探索獲取知識的過程,這次學習在這方面體會最深刻的一節課是康龍老師的《熱起來了》,這是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的內容,趙老師把基於感覺的經歷轉化成測量,用一堆棉花匯入新課,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每一個學生都在積極認真的思考:把一個從冰塊取出的銅管放在棉花裡,會發生什麼變化?把一個暖袋放進棉花裡,會發生什麼變化?整個的教學活動完全由學生自己掌握,教師為其提供充足的教具和時間,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收穫知識。《電磁鐵》這一課,葉老師全程放手讓孩子們自主探究,尋找證據來驗證自己的觀點,學生就在這種開放式的交流討論中,思維的火花得到了碰撞,科學研究更加地深入和完善。

  非常感謝學校給我的這次寶貴的外出學習的機會,透過這次學習,使我更深刻的理解到,作為一個科學老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自主去探索,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老師多參加鼓勵,適當引導。尤其要注意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身邊的事情,從身邊的科學現象開始,將學生較為熟悉的生活經驗作為探索活動的導火索。讓學生置身於探索問題的情境之中,自覺的發問,圍繞問題,主動探究。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學習習慣,讓課堂成為了展示個性和思維的平臺。希望以後自己能守住課堂,把教學研究的根本放在課堂中,真正的讓學生有效的動手動腦,向有思維有深度的探究課邁進,這才是我不斷進步的基石和方向。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6

  今天的四節美術課,由四個風格迥異的年輕老師帶給了我們四場課堂教學的視覺盛宴,四次心靈的洗禮!正如市教研員陳千紅老師在最後的點評中所言,這四節課帶給我們現階段美術教師對美術教學的全新認識和審視,讓我們對美術課的價值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準確的定位!這是四節非常具有研討價值、值得好好學習的美術課。

  是的,其實做為青改組的一員,當我看到我的同伴們在今天的美術課堂上的表現,尤為驕傲和自豪,甚至於欽佩!青改組的全體組員們在這短短1年多的時間裡,都有了新的跨越!

  組長費愷衍老師的這節省一等獎的課,著實已見證了他的付出和努力,他在幫助青改組其他成員的同時,也讓自身在課堂教學上有了更深厚的積累!“厚積”而“薄發”!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年輕老師身上所具有的深厚的課堂教學功底,常年來他所最求的“師生互動式”的課堂教學終於得到了最有效的驗證。在今天他帶給我們的這節《從生活中汲取設計的靈感》一課,就是在一個十分開放式的課堂上,在師生完全是對等的、以相互交流式的狀態下,引領學生暢遊於我們藝術設計的天堂。讓他這節“立意之高,教學點之難”的美術課做到了在“無痕”中完成了教師自己心中的教學目標,而學生也在“快樂”中學會了“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將生活中的美轉變為設計所需的靈感和創意”。這也是讓我最折服的地方。他的課讓我想起一句禪語“無為而治”!

  為我們帶來“開場秀”的是周依樺老師的《透視》一課。該課給我的總體印象是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這個看似輕鬆的一句話,實則是非常考驗一個教師的課堂教學駕馭能力的。而周老師在整節課的環節上都掌控的很好,很到位。

  講到本課的內容“透視”,我還是很佩服周老師敢於選取這個難點。透視尤其是空間透視,對於初中生來說真的是一個十分難講清、講透、講生動的內容,這點我們也深有體會。我們教師很多時候在解決該難點時,往往用的最多的就是拿一個實物,不停的演示給學生看,從而引導學生去理解透視中“近大遠小”、“視平線”、“消失點”等專業知識,但周老師的這節課卻利用了一個簡單的繪畫遊戲“我說你畫”,在無任何參照物、圖片的前提下十分大膽的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透過學生自身感受、小組討論、學生動手、小組競賽等環節,一步一步引領學生認知理解了透視上的相關知識,並真正清楚了這些透視關係在不同空間環境中的靈活運用。

  對於郭悅老師的《竹葉的寫意畫法》一課,我才郭老師一開始匯入環節的教師示範上,就被她紮實的國畫功底所折服!而且縱觀全課,其紮實的國畫基本功已體現的淋漓盡致。這也體現了我們技能老師的基本功為課堂教學所服務的最終目的。

  整節課就如郭老師課件中的背景音樂一樣,給人十分愜意舒服的感覺。行雲流水般的將竹葉基本特;竹葉的用筆;單片竹葉、多片竹葉、組合竹葉的畫法等技能知識有條不紊的傳授給學生。在傳授過程中,教師又不是生硬的灌輸,而是透過教師在每個環節上的不斷示範、對師生作品的不斷比較修改中,將國畫中的提按用筆;用墨的濃淡;疏密關係的處理等知識點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在本課中真正體會到了中國畫的樂趣和獨特魅力!

  最後來談談我對任昱老師這節的感受。任老師的《對角度表現物體》一課,在選擇教學內容上十分貼近學生生活。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7

  透過培訓我有以下幾點收穫:

  一、對課堂教學行為的重新認識思考。

  1、要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傳統意義上的課堂就是教師講學生聽老師很少審視自己的教學是否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也不夠關注學生的參度是否自己有關。當學生出現課堂教學不一致的行為時只是一味怨學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適應了學生心特點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優秀教師之所以優秀其特點之一就是每節課後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斷改進教學以增加課堂教學的魅力達到及時調控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積極參課堂教學的目的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2、要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學生獲取知識的結果遠遠比不上他獲取結果的過程重要。讓學生在學習上有所發現有所體驗重要的前提是給予他在學習和研究知識的過程中主動思考積極探究的時間空間。樣他的體驗才是幸福而自信的。如:小組合學習就是一個很好的形式。

  3、要學會欣賞學生教師要在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觀念給每個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及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做到一點教師要學會欣賞每一位學生髮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學生在老師的關注中不僅會喜歡老師喜歡上課產生融洽和諧的師生情還會在課堂上積極表現快樂愉快地去學習。

  二、善於創造情景。

  在《北京的春節》一課任課老師透過圖片和自己的介紹把學生帶到那個幸福、忙亂、喜慶的時刻。讓學生身臨其境的走進課本更好的瞭解所要表達的感情。

  三、認識到繼續教育的重要性。

  這次培訓就自身更新最佳化而言樹立了終身學習的思想。透過培訓感覺以前所學的知識太有限了看問題的眼光也太膚淺了。過去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經過培訓後我覺得教師絕對不是一桶水麼簡單它應該是一條有源頭的溪流。我認為教師只有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教育思想才能跟上時代前進和知識發展的步伐才能勝任複雜而又富有創造性的教育工。“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不斷否定自己才能不斷進步擁有的知識才能像‘泉水”般沽沽湧出而不只是可憐的“一桶水”了。

  四、教師要意識到創新精神的重要性。

  時代呼喚教育創新,呼喚創新型人才,素質教育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正是反映時代的要求為教師也要用創新念武裝自己。

  總之在參加培訓後使我更深刻的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一個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溝通學校家長、社會的橋樑,一定要更新觀念提高自身素質為國家培養跨世紀的人才。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8

  一、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前提

  1、學習常規、守則和班風。嚴明的紀律是戰勝一切的法寶。新學期開學接到新班,我上第一節班會課,就告訴學生你們已是畢業班的學生,在紀律、學習各方面都要為學弟學妹們做好模範帶頭作用,然後組織學生學習《學生在校一日常規》等,並制定班規班約,讓學生明白在學校要做遵守紀律的好學生。

  2、選擇、培養好班幹部。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語文課代表對整個班來說有著“以點帶面”的作用,可以激勵學生髮奮學習。選擇和培養好語文課代表對班上學風的好與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學習委員的選擇和培養也很關鍵,因為他要協助教師抓好學生日常作業(如:平時預習、家庭作業、背默過關)的檢查。教師要要求語文課代表在紀律上以身作則,為同學做榜樣,在各個方面都要起到帶頭作用。在語文課代表犯錯誤時,班主任要一視同仁,不可偏愛課代表;要助其建立威信,對做得對的要堅決支援,在班上學生面前多表揚;要支援課代表的工作,培養其工作能力,大膽放手讓其去做,要儘量創造條件,由“扶”到“放”。

  二、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

  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求知慾,思維能力,有利於保持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有利於挖掘學生的潛能但要切忌為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際,創設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的情境,避免走過場、走形式。所以,語文教師應要儘可能打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講到底的落後狀況,要多利用現代教具如播放課文錄音,多媒體投影儀課件的運用,實物投影儀對學生作業和作品的展示等等,這樣既可節約板書和課堂教學時間,又可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接受更多的資訊,有利於學生立體思維。

  三、練習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練習是鞏固、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雖然課後練習是如此重要,但採用“題海戰術”,一方面,機械重複的練習往往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對抗心理。另一方面,學生只鑽在了題海中,而僵化了思維,這樣學生受累,老師也辛苦,收穫也不大。可見練習要教師精心設計,尤其根據學生情況分層次練習,使各檔次學生都能得到鍛鍊、鞏固,而不覺得難以下手。使學生較輕鬆的完成學習任務,不失繼續學習的興趣。

  四、做好培優輔差工作

  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始終堅持抓兩頭,扶中間,利用結對子形式,以優生帶動差生,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在補差方面。除了以優帶差,教師要多在課內提問、輔導,作業做到面批面改,課外再單獨輔導。在教學中,以“鼓勵”為主線,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獲得學習的喜悅、學習的信心、學習的激情和動力時,我們往往會發現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教學方式多樣化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恰當的教學方法,對於學生接受知識、提高學習興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為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課堂效率,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巧妙地設計教學活動。如:在教學《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課的時候,我採用師生共同討論的教學方法:為什麼說香港是亞太地區的航運中心,購物的好去處?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從文章中勾畫出相關的內容,再與老師和同學交流,最後師生共同總結。

  然後啟發並引導學生用同樣的方法學習剩下的`幾個自然段。讓學生體會學習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引領學生透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得出結論。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創新。小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一節課,當學生學累了或神遊時,教師可以安排一些練習,使開小差的學生收一收神,同時也鞏固了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減輕了學生課外作業的負擔。

  六、精心設計教學預案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教師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習慣。再加上小學生的注意力不能較長時間的集中。在40分鐘的課堂上,小學生集中精力的時間只有20分鐘左右,所以,教師應特別把握好這20分鐘的寶貴時間,使其有效利用。如果教師在課堂上長時間的講解,或是一味地要求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這豈不是在浪費課堂教學時間嗎?因此,教師必須精心設計教學預案,真正地把握住學生集中精力的時間段,把重點環節安排在這一時間段內。由於小學生長時間地學習會產生厭煩的心理,對此,教師還應設計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遊戲或動手操作的環節,以緩解學生的厭煩情緒,同時也能喚醒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達到提高語文課堂效率的目的。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9

  經過本次培訓,我對資訊化教學有了一些更深刻的認識。結合我所任教的語文學科特點,我覺得語文學科與資訊科技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它的運用,為語文課堂教學增添了無窮魅力,拓寬語文教學的空間。

  1、培訓內容和我們平時的教學工作緊密聯絡,實用性很強。

  一系列學習活動能梳理我們的教學思路,促使我們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更好的理解資訊科技和課程整合的意義,為我們今後能將資訊科技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打下了紮實的理論基礎。

  2、課堂屬於開放式,氣氛輕鬆。

  對於我們來說,雖然只有短短几天的培訓但受益匪淺。在這裡我們見識了很多資訊科技和課程整合的鮮活的案例,在集體討論和輔導老師的點撥下,我們進一步理解了資訊科技對現代教學產生的重大意義,瞭解了資訊科技和課程整合的最佳化方法。不但豐富了我們的教學基本理論知識,而且對我們今後的教學活動有很大幫助,可以將這些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對所任教的語文學科進行教學規劃設計,梳理教學思路,加深對教材的理解。

  3、學習收穫巨大。

  在學習內容方面,不僅理解了教育技術的基本內涵,深入理解了教設計的一般過程,掌握了資訊資源的獲取方法、處理方法,還透過案例的研討,掌握了探究型學習和授導型學習的設計方法及評價方法,對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內涵也有了一定的認識,提升了教學設計的整合水平等等,可以用收穫頗豐來概括。在學習方式上,老師們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探究型的學習,能充分調動每位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各展所長,始終保持旺的學習熟情和熱感受最多的是小組學習和探究型學習的優勢。專業上的互補,使老師們能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同時增強了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如果能有效地將它們應用到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必將有力地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透過此次培訓使我真正領會到了新的教育技術理念,也發現了自己身上許許多多欠缺的地方。學習雖然完成了,但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我們一定會在日後的教學中努力做到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真正讓教育技術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10

  說到教學質量,每一位老師都有一個美好的心願,那就是使自己的教學質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從個人來說,教學質量可以樹立老師良好的個人形象;從群體而言,是打造學校品牌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學生先天素質,家庭影響,社會環境等。有些因素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可以改變的因素有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習慣的培養、教師自身素質等。

  我認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課堂教學關鍵在於教學方法的改進,把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堂教學中,把學生置於一種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態勢中,提倡自主性學習,體現學生自主探索。以下是我得出的幾點體會:

  一、改變自我角色。

  “教育的一切都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師必須要轉變觀念,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評價者,而不是凌駕於學生之上的“尊者”,教師的教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為此,教師要積極融入到教學過程中,真正關注學生和接納學生,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共同對知識進行合作性建構的過程。

  二、改變評價方式。

  多元評價才能充分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以呵護孩子的自尊為基礎。這就需要我們批判地繼承原有評價體系,建立起課堂規則。評價是門藝術,不是一味地說“好”,也要有相應的“懲罰”。

  三、關注學生意識。

  多半學生缺乏自我意識,沒能感覺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一直屬於“盲從”地位,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表現的慾望,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需要教師抓住每一件小事,將關注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學生,學生從教師的目光中感受到成長的快樂,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總之,我認為,凡在教學中能符合教學規律,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都能使課堂效率有所提高。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11

  課堂教學是一項有目的的教書育人活動,教師教學評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著眼點。對教師在課堂上教學行為的結果需要經常地作出準確的反省和判斷;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需要經常地作出中肯的評價和鑑定,這就是教師教學評價。

  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教改理念,強調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每一個學生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促進發展,關注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發展中的需要,突出評價的激勵與調控的功能,激發其內在發展動力,促進其不斷進步,實現自身價值。

  參加《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專題培訓以來,我一直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業務,以更好地投身到教學實踐中。下面我就新課程下課堂教學評價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幾個問題跟大家交流交流。

  一、關注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

  新課程要求教師必須培養和增強新的課程意識,轉變傳統觀念,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打破積習已久的教學習慣,自主尋求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教學方式,並促使學生由單向思維轉化為多向發散性思維,實現對課程有意義、有價值的深度構建。因此,在課堂教學評價上,要關注教師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是否尊重和信任學生,是否創設了民主寬鬆的教學氛圍;同時關注教師採用的教學方法是否符合教學內容、適合教學物件的需要。

  二、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改革的焦點。傳統的學習方式忽視了人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獨立性,其結果是,學生雖有很強的認知能力,卻不能在真實情境中靈活運用知識。因此,課堂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方式的轉變,比如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和情緒狀態等等,使得師生之間有較多的資訊交流和資訊反饋,學生能自我控制與調節學習的情緒,從而得到意外的收穫。

  三、關注教師對學生的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影響學生個性成長的重要因素。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所以這種評價一定是以對學生真誠的愛為基本出發點,以激勵性為基本表達方式,以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為最終目的。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表現為一些鑑定性的語言式的評價,更多的應是教師的一種手勢、一個眼神、一種默許、一種認可、一種贊同、一個微笑,等等,以此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提高自我發展的信心。我相信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課堂教學的評價形式和方法會不斷髮展,會最終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關注教師對教學資源的開發和整合

  在傳統教學中,教材是教師教學的唯一依據和資源,課堂上,教師只是依據教材傳授知識。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在選擇和處理教學內容時,要多方面地開發和整合各種教學資源。除了教材,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更是一種資源。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些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整合。因此,在課堂評價時要關注教師在教學時,是單純教教材,還是以教材為主線,科學、有機地整合各類教學資源,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12

  我在20xx年6月14日至16日參加了《高校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理科)課程的培訓。按照培訓要求,現將三天來對培訓的心得整理如下,並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首先,六位老師的授課我認為十分精彩的,而且風格各異,具有自己的特點。我始終認為,培訓課也是一種授課,它同樣是體現老師教學能力的平臺,透過其培訓課程的講授,就可管中窺豹,瞭解其教學能力的虛實,從這一點上來說,我深感六位老師,實至名歸。尤其是第一天上午的授課,內容翔實,觀點鮮明,案例具體,語言平實,令我受益匪淺。

  綜合本次培訓,我學習並思考了以下幾個問題簡述如下:

  1、大學課堂教學的前提是什麼?

  我以前認為,大學課堂教學的前提是,學生對其有興趣,渴望從其獲得知識。因此,老師要最大程度的滿足其渴望。但是近十年的授課,我越發的感到,這點事不全面,因為,很多學生即使到了大學三年級也不見得在你上課之前就已經對其感興趣,甚至都不知道你的課將要講些什麼,更可能,根本也不想提前知道你將要講些什麼。

  可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的起著重要作用。第二天下午的女老師和第三天上午的老師在這點上對我很有啟發。其實,我們學校的學生整體水平相比那兩位老師所在學校的學生素質差的很遠,而且我一直天真的人為,在他們那樣的大學中,給學生講課一定是單刀直入,直奔主題,只講精髓,絕無贅述,而學生一定是對所學內容瞭然於胸,批判式的接納,當了解到老師們在授課中採用瞭如此多的教學方法,也盡最大努力的,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上來時,我明白一個道理,一流的大學的確會吸引一流的學生,但一流的學生更是需要一流的老師來培養,一流的學生遇見一流的老師,才會有一流的大學。所以,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對於任何層次的學校都是十分重要的。

  2、大學教學方法多樣化是發展的方向。

  我剛當老師時,學校剛剛為每個教研室買了電腦,3年後為每個教室買了幻燈,從此多媒體教學在我校推廣。如今,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地位是其他教具所無可比擬的。多媒體技術,表現手法多樣化,生動形象,對感官進行多路刺激,可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創設一種喜聞樂見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處於一種親切的情境中。但是我認為,多媒體教學不是一種教學方法,它只是一種教學手段。透過三天的學習瞭解到,在各個大學中,持同樣的看法的同仁,不乏少數。

  作為大學老師應該多學些教學方法,然後將多種教學方法雜糅到一起,根據自己課程的特點,甚至是本課程的不同章節的特點,任選一種方法,要方法為內容服務,手段為方法服務才是正確的理念。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13

  (一)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能夠推動小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發展學習能力,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培養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要想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首先應該做到尊重小學生,以小學生為主體,注重加強與小學生的情感交流,並在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問題,啟發小學生思維,吸引小學生注意力;其次,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方式豐富多樣,採用現代化手段,利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將語文知識具體化、形象化與生動化,鼓勵小學生獨立思考;再次,教師注重對小學生多肯定、多表揚,耐心進行指導,讓小學生增強學習信心,樂於學習,並保持學習興趣。

  (二)創造情境,提高小學生學習自主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創造情境,使小學生走進大自然與社會生活,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以利於其理解與記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鼓勵小學生具有質疑意識,多提問、多思考;其次,教師透過精心設定難點與問題,引導小學生思考、分析與總結,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再次,教師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多留給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教師應明確要求小學生自主學習,針對小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精講,並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進行點撥與總結,從而發揮小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有效提高其自主性與效率性。

  (三)加強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學習方法

  要想學好語文,僅僅依靠教材課本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加強課外閱讀,擴充套件視野,並採用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應鼓勵小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教給其閱讀方法,做好閱讀推薦。並努力為小學生創造課外閱讀的條件,指導與督促其進行課外閱讀,以利於培養其閱讀與寫作能力,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此外,學習方法是學習效果的關鍵,教師還應加強對小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教師可以根據語文“聽、說、讀、寫”等要求與小學生的年齡特徵,有意識地對小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使其會學、善學。

  (四)轉變教學觀念,豐富教學形式

  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摒棄填鴨式教學,而是應以學生為中心,改變之前教師一味講,學生一味聽的教學模式,注重角色調整。讓小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語文實踐活動,比如同桌商量、分組討論、全班交流等形式,調動其多種器官圍繞學習任務進行聽說讀寫、議問答辯等,以凸顯小學生學主體地位,鍛鍊其邏輯思維,提高分析、思考與總結的能力。教師還可以透過合理採用各種教學手段,讓教學生動而形象,以最佳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14

  很有幸在今年4月參加了湖南省中小學教師教學基本功及課堂教學策略遠端培訓。這是一種以資訊化帶動教師培訓的現代化培訓手段,它為我們一線教師集中提供了優質的課程資源,極大地豐富了培訓的內容。

  在這裡,我們觀看了教育專家的講座,看到了名師上課的課例,使我們開闊了眼界,對教育教學的新動向有了更新的認識,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讓我大開眼界,豐富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並能結合自己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解決現實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在這裡,我還更大層面地接觸到許多區內的同行。在這個平臺上,大家就英語教學工作展開積極地交流,學習到了同行們的寶貴教學經驗,自己的許多困惑得到了解決,讓我更進一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提高了教育教學工作的能力。有了遠端培訓這個交流平臺,讓我們就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一樣,讓自己看得更遠,進步得更快。

  透過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理念,一種帶著現代技術投身於教育事業的信念,使我真正體會到講課是一種藝術。總感到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要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不過我有信心透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學習,儘快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從而真正成為一名合格乃至優秀的教師,為我們國家的教育事業的發展壯大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15

  很慶幸有機會參加了20XX年6月14日至16日的《高校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的學習,本次培訓學習讓我對自己的教學活動以及自身有了新的認知,很多以往迷茫的地方變得清晰了,很多過去讓自己困惑的地方也找到了確切的答案。從總體上來說本次的培訓學習的確是及時和必要的,雖然學習時間不是很長,但卻有很多的收穫,大體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本次培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寬廣而高水平的學習平臺

  本次培訓學習是由教育部組織的全國性的進修學習,教育部為我們聘請了各個專業的專家和學者,他們用自己的高超的教學水平和學識,用他們為人師的高尚品格影響和引導我們,讓我們能撥開雲霧看到前進的方向,讓我們感覺到為人師的責任與快樂,讓我們漸漸找到了提升自己教學水平的方法。專家和學者帶給我們的影響必將是長期的深遠的。同時,我們也在本次培訓學習中結識了很多的同行,我們可以透過各種方式進行溝通和交流,這讓我們能進一步拓寬自己的眼界和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而且這種相互的借鑑和學習也將是長期和深遠的。

  二、本次培訓給我一個生命拔節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

  自從進入教育領域後,因為自身的教學任務非常繁重,加上社會家庭等方面的壓力,本身變得非常的閉塞和迷茫。在教學中忽視了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也缺乏這種變革的能力和條件,但是本次培訓卻讓我明白了很多以往不明白的地方,讓我找到了想找卻沒能找到的方法和手段,讓我結識了想結識卻沒有機會結識的一些師長和同行。可以說無論是從上課的專家還是同行們的身上我都獲益頗多。這其中既有彭林老師的教育是人格和人文素質培養的核心理唸的提出,也有魏鈞老師的多種課堂教學手法的引證;既有黃建榕老師對教學心裡的分析,對教育物件的人文人性關懷,也有蒙曼老師教學中的隨性和睿智,對學生創新性的啟迪,對學生的尊重和關愛,還有諶衛軍老師教案的設計和課件的製作先進想法。從幾位老師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看到了中國教育的希望,我會盡自己所能虛心的學習和探索,努力讓自己真正的做到教書育人,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奉獻一分光和熱。

  三、本次培訓讓我發現自身存在的許多缺憾

  參加本次學習之後,讓我真切的感覺到了自己的不足,感受到了終身教育的必要性。透過聆聽專家們的講解我學到了很多,但是我覺得還不夠,我想很多和我處於同一環境中的同仁們也會有同感。我們這些基礎院校的教師缺乏這種接受繼續教育的機會,我們也很難有機會聆聽高水平大師的教誨,我希望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今後能給我們創造更多的機會,讓我們去豐富和提高自己,讓我們學習和接受更多的先進教學經驗和方法,進而為我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為我國的和平和和諧的發展做出貢獻。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16

  非常榮幸能有機會參與本次的培訓活動,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一句話就是收穫良多,各位老師讓我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收穫,提升。同時,也讓我思考。

  首先,在一位老師的小遊戲中進入到我們的活動,讓我們在輕鬆愉快的遊戲氛圍中進入這次活動內容,關於主題牆創設與區域融合創設的活動。單老師講到從以前的幼教發展到現如今的幼教,有很多的改變,但唯一未曾改變的就是遊戲與主題牆的創設。遊戲是幼兒不變的主題,在各個領域中,都是以遊戲的方式進行教育教學。在遊戲中學會,也就是玩中學。

  那麼如何去創設主題牆和區域使之融合呢?接下來是優秀老師們帶來的精彩的分享。第一位老師,她帶來了一個精彩的分享——心亮了,環境就靚了,介紹的是她們中班《我的動物朋友》,在主題牆創設上,她分了四個主題板塊。

  1、亮眼晶晶——猜猜我是誰。透過動物的區域性的特徵,猜出是哪個動物。

  2、亮力而行——尋找動物之王。收集幼兒與動物交流的圖片。

  3、亮眼大搜索——我喜歡的動物。透過說說畫畫自己喜歡的動物請家長用文字記錄。以家園共同完成的一項活動。從這一板塊延伸到一個動物排行榜的這麼一個板塊,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表達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最喜歡的動物與最害怕的動物。以及動物生活在哪裡。

  4、亮力大比拼——了不起的牛。為了讓幼兒瞭解說說不同種類的牛的不同特點及作用。

  在區域創設中創設的六大區:

  1、美工區《動物狂想曲》

  2、圖書區:《我家是動物園》

  3、私密角《動物私密角》

  4、益智區:《親親小動物》

  5、建構區:《動物之城》

  6、生活區:《奶牛們夢工廠》。

  以及後面三位老師分別介紹的大班的《動物王國》、小班的《尋覓秋意,共創樂園》中班的《香香的蔬菜》。這四位老師都結合圖片與主題教學內容,向大家展示了精美又充滿知識點的牆面設計與區域創設,把家園共育、主題網路、幼兒作品和集體教學巧妙地融合在班級環境創設中。幾位老師在創設主題牆與區域時,都是以幼兒的視角,想法去思考創設,這也讓我重新思考,反思自己在創設主題牆和區域時是否有注意考慮到這一點呢。用老師她所總結的那句話:多維創設,知其意,創其境,學其藝。我們老師要做到認真分析,合理佈局,反思。孩子們要做到學習展示拓展。

  聽完四位優秀老師精彩的分享,接著一位優秀老師所帶來的一節大班音樂活動《超級歌會》,可以說整個活動環節有條不紊,循序漸進,老師帶動孩子,調節活動氛圍,但老師更多的是給孩子發言權,老師傾聽,引導孩子們自己去思考,創編到集體合作,挑戰,孩子們的積極性沒有減反而增。孩子們既能夠在活躍的氛圍中學到本領又能夠讓孩子們學會集體合作。這是我們每位老師應該學習和做到的。老師很High,孩子的也很High,這是成功的一堂課。

  在活動最後單老師指出每位老師都應該會玩,只有你會玩,孩子們才會願意跟著你玩起來。但在教學活動中,老師在幼兒學歌詞出示歌詞時,儘量用圖片或其他形式出示,不要以文字出現,防止幼兒園小學化。

  透過本次的學習,讓我收穫到了很多,在主題牆創設與區域創設方面更加拓展視野,也瞭解了讓創設過程中站在孩子的角度,與孩子們討論思考設計,以幼兒為本,給孩子們發言權。在教學活動中,以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學會知識點。老師要多思考一個知識點的延伸可以延伸出很多。感謝園長給我的這次學習機會,提升自己。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17

  “為了一種召喚,你註定要跋涉眾生,不要問能得到什麼,追求本身就是神聖。”——題記

  曾幾何時,歷史課是個多麼令人沮喪的字眼。副課的註解使它蒙上受輕蔑的面紗。可我偏偏不信邪。我的想法是:教育園地不應該一枝獨秀而應是百花齊放,爭齊鬥豔。朝著這個理想,我們歷史教研組把重心放在了課堂,立足課堂、站穩課堂、不斷反思,希望透過課堂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透過課堂提高教師教育科研能力,透過課堂反思促進教師的成長。於是,我們歷史教研組紮根於課堂教學。

  “駕馭”一詞來自人類乘騎的心得。蒙古馬威猛鎮定是戰爭之良馬,駱駝耐飢耐渴適於沙漠旅行,而騾子耐力強脾氣溫所以用來拉貨。人們這樣歸類驅使是因為熟悉它們各自的特性。教材中每一單元每一課也都有各自的特點。他們與騾子、馬一樣可以有更合適的用途。刪、減、加、添、切地重組教學內容更適合學生的學習能力。研讀課標、熟練駕馭教材成為我們每次集體備課的必修。

  行春風,灑秋雨:四天的全縣歷史集中培訓,我們對課標的理解、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教學的反思、課題材料的厚實與精彩、對歷史教學的感悟,一例例、一幕幕,油然而生的幸福感一次次湧向心頭。

  歷史課堂,承載著我們的辛勞,也承載這我們的夢想。我們精心打造課堂、精心打造我們的教育人生。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18

  陽光課堂教學在開發區九年一貫制學校3—9年級的課堂教學中已經全面實施,它採取的是“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環節。為了使學校師生對“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各個環節的具體流程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使各個環節的操作更具有實效性,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真正作用, 4月10日下午2點我校召開了“陽光課堂教學改革小組建設”培訓會。

  此次培訓會由學校副校長、中學部校長白國民主講,全體教師參加培訓會。白國民校長對我校的校本教材“陽光教學課堂教學學案——小組建設培訓手冊”做了全面的分析和講解。

  白校長重點講解了“預習”部分,他說“所謂預習,是在老師講課之前,先自己閱讀新課的內容,做到初步瞭解,並做好學習新知識的準備工作,預習將直接影響聽課的效果。”他倡導預習時要遵照以下步驟:一是要妥善安排時間。二是要明確任務。三是要看、做、思結合。

  預習新課程可按照以下程式進行:

  (1)瀏覽教材;

  (2)找出本節應掌握的預備知識,並複習、鞏固和補習這些知識;

  (3)對照預習提綱,邊學邊做;

  (4)確定本節的重的和難點;

  (5)找出上課時應重點解決的問題,特別是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可用彩筆勾出。

  隨後,白國民校長又從“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長的選拔、培養”、“小組合作學習‘展示環節’培訓”、“小組合作學習之展示環節的有效性探究”以及“當堂訓練”等幾個方面向全體教師做了培訓。小組長不一定是成績最好的,但是各個方面都應該比較優秀,語言表達能力較強,有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起到一個小老師的作用,要有熱心、有責任心,能夠幫助其他小組成員。白校長講到對小組長的組織活動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控制性行為:分工、約束、督促;二是協調性行為:協調、疏通、解決爭端;三是建構性行為:組織討論、分析、彙總小組意見。因此,小組長必須要自身素質過硬、學會組織協調、學會上傳下達、學會合理安排排程、學會團結組員,互幫互助。

  在講到“當堂訓練”時,白校長從“當堂訓練”的意義、“當堂訓練”的內容、“當堂訓練”的形式三個方面進行了講解,他說:“‘當堂訓練’是師生資訊互動交流的一個關鍵視窗,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當堂訓練’作為學生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它不僅透過訓練鞏固當堂所學內容,並把知識轉化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堂堂清’,而且還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品質、思維品質,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和能力培養,教學生學會學習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當堂訓練”訓練的內容包括: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其核心是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學習的興趣、習慣、意志、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當堂訓練”的形式可採取口答、搶答、板書、講解、補充等多種方式。

  最後此次培訓會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結束了。透過這次培訓,全體教師對“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環節有了更深的認識,教師們紛紛表示回去後一定再次認真閱讀 “小組建設培訓手冊”,並對小組長及全體學生進行培訓和訓練,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使學校的課堂更精彩、更高效。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19

  在這次培訓中我深深體會到:"走出去,總會有收穫的",作為一名教師,任何一次聽課或參加其他報告,都是學習的大好機會可以取得不少的教學經驗。各位老師及專家教授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學中的經驗體會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交流,深入淺出,幽默風趣,讓人久久難忘,讓我們深深感覺到教學技藝無止境,教學創意無極限,各位老師滔滔不絕、揮灑自如的講解,我心裡十分歎服談們教學實在是高,教學方法實在是好知識是非常的淵博。聽了這些老師的課,是我們對新課程的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使我更深刻的感受到各位專家教授的課堂教學的生活化和趣味化,藝術化。

  透過為期兩天的培訓我對髙效課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傳統課堂教學有很多不足,素質教育是課堂教學的主陣地

  傳統課程教學不足為:傳統課程教學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需要,在培養目標上,只重視傳授知識,不注重發展能力,按一個模式培養學生,不利於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材的成長,學習高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在教學內容上,教材是學生的唯一學習內容,是學生知識的主要來源。在教學方法上,是注入式、滿堂灌,只研究教師如"教",不重視學生如何"學",考試主要靠死記硬背,不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形式上,只是課堂一個渠道,單一化、模式化,忽視因材施教和課堂外渠道。在師生關係上,重教師作用,教師是主動的施教者,忽視學生的主動性,學生是知識傳授物件,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傳統教育是保守的、封閉的。在這種傳統教育指導下形成的思維方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也能讓學生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二、高效課堂教學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

  課堂因互動而精彩,學生因自主而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的認真講,學生的仔細聽為主,學生的一切服務於老師的教學;老師是領隊,學生是隊員,老師領路帶學生,最終學生不認路,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而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模式毫無疑問,是讓教師轉換角色,退到幕後;讓學生充分投入到課堂中來,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實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培養。可以說,學生學習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他們自覺主動的行為,預習、展示、反饋都是以學生為主體。

  1、預習課中,我要學習什麼、瞭解、掌握哪些知識點,每個人都各不相同卻都心中有數。學生們積極地看他們的筆記,找出不會的知識點,遇到的問題先自己去解決,解決不了的找小組長。小組中解決不了的再寫在黑板上,全體想辦法或老師來解決。

  2、展示課中,每個學生將自己負責講解的知識點以自己設計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知識結構清晰,重點突出;講解時過渡自然,表達清晰,這節課中學生們不僅充分地展示了他們的知識水平也充分地展示了他們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思考能力。老師很少講話,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做一下點撥啟發。當然老師在課前會提出要求,如展示時學生必須脫離課本。可以說這節課中學生各種形式的展示與點評都閃爍著學生自主學習與創新的智慧。

  3、今天我有什麼收穫?學到了什麼?還存在哪些問題?下課後我還能做點什麼?

  透過兩天的培訓,讓我學到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更深刻了解到了高效課堂的豐富多彩和趣味化,是我們學習的標兵。作為一名新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我還有許多地方要學習,我將以專家教師們為榜樣,恪守教師的職業道德,刻苦鑽研。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會努力去工作,我將借這次活動,把優秀教師當作追趕的目標,努力奮鬥,嚴格要求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20

  新教師的第三週培訓,圍繞“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的主題進行,並代表新教師上一節公開課,上完公開課後,我一直在思考莫雪蓮校長在培訓中給我們討論的幾個問題:我們心目中的“以生為本”的課堂是怎樣的;課堂裡,孩子們投入的熱情為什麼越來越少;課堂,是幹什麼的;課堂裡,應當有什麼;課堂,到底有多大;課堂裡,應當怎樣教和學?我就我是否做到“以學生為本”這個話題進行反思。

  平時學生經常聽我說,從此次公開課中,我發現學生越來越不想發言,或許是由於年齡的增加,不想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許是學生意識到公開課許多老師來聽課,怕說錯;但主要的原因可能還是由於我本身造成的吧。學生在回答問題或概括問題時,表達不清楚,我還是耐心等待和積極引導幫他們回答完整;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有自己的想法或思想,但不符合我的心意,我卻積極引導他們向自己的思路上走。這樣,不但學生的語言表達受限制,就連學生的思維發展也會受到阻礙。所以我從此次培訓中體會到:我要做一個學會“等待”,學會傾聽的老師。

  平時沒有在課堂上紮實學生學習的基礎,沒有養成認真聽的習慣,導致課堂沒有認真學的習慣。僅僅是聽我的講話,並不能使學生引起高度注意或者堅持聽到最後,可能是自己組織語言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不夠生動。課中沒有注意讓學生學會聆聽同伴講話,真正做到生生互動,學生提的問題自己立即幫助解決,沒有讓學生自己尋找答案或者尋求其他同伴的幫助,如果能讓同伴幫助解決,錯誤的回答讓同伴幫助糾正,只有讓老師生學會傾聽同伴的講話,才會更在意我在課堂上的講話。

  沒有讓學生把說完整話。說完整話,看似很簡單的個話題,但真正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這方面能力培養或細節處理的老師卻不是很多。我在這節課中也犯了同樣的錯誤。這方面能力的培養應該從小做起,從平時的教學中抓起,進而使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回答問題的習慣。

  沒有關注到所有學生,或許這是作為一個新教師經驗上的錯誤。在課中,我一直都是讓舉手的同學回答問題,但是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稍微認真的同學積極舉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或許是自己面對眾多老師,心裡也慌,只顧著學習好的同學,因為只有學習好的同學才能順著我的思路走,甚至在動手操作中,我卻沒有回到教室後面關注後面部分學生的學習,這樣又何以是上以學生為本。

  這一週的培訓,使我感悟到很多,我一直以來都沒有做到“以學生為本”,我要忙改變這種課堂教學方法,從細節上下功夫,向“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邁進。

  課堂教學培訓心得21

  11月26日至28日在工作室的安排下,我們工作室幾名成員一行有幸到xx師範大學附屬上東小學,觀摩了xx省首屆小學唱歌堂教學培訓暨展示活動,本次活動共計一天半,主題內容為“唱家鄉的歌”。

  活動主持人由省教科院音樂教研員徐偉老師主持,徐偉老師用親切輕鬆的方式把我們帶入了會場的氛圍。第一天上午由大家熟悉的,多數老師心中的偶像趙易老師,給大家培訓近年視唱練耳的各種相關方法,讓我們感嘆視唱練耳學習的多元化、有趣性,整個上午老師們專心致致,跟著老師不斷的練習,打開了眼界。

  接下是觀摩了六節以“唱家鄉的歌”為體裁的唱歌教學。歌曲都是以探索挖掘家鄉的各種歌曲,再對其進行開發,最後進入我們的小學音樂堂。

  第一節是自上東小學的唐亞竹老師上的《羌寨童謠》。唐老師透過唱、跳、奏、創編等音樂活動,讓學生體驗歌曲。在音樂程中,凸顯了唐老師的唱功,這點值得我學習。

  第二節是xx的宋老師帶的《我們的生活瓦幾瓦》。宋老師運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參與表現了歌曲,最感慨的是這個曲子是宋老師結合他們的民族特色,自己創作的曲子。最後在宋老師的有效教學下,學生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

  第三節是自的黃xx老師,她執教的是《一個麻雀》

  這首歌曲是黃老師的音樂組,下鄉去探索民間藝人,根據口傳心授的方式學到的歌曲,透過下開發設計教案,以一張採風記錄表為主線,開展了本節,完成的也較好!

  第四節是自xx的周xx老師的《歡迎您到沙拉》

  周老師雖說是一位男老師,可他以他飽滿的熱情,大方的舞姿,給我們聽教師帶了歡聲笑語,也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一節原汁原味的彝族迎賓歌曲。

  第五節是自xx小學xx老師帶的《布穀鳥兒咕咕叫》讓學生學習感受了xx清音,這種型別的歌曲難度較大,周老師以讓學生模仿、及口傳心授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學習了歌曲,也讓我們看見了這樣的音樂走進音樂堂的方式方法。

  第六節是自xx小學的王xx老師帶的《秀才過河》早就聽說王老師的名氣,今日一聽,果真很棒。王老師一開場就用學生喜歡的RAp方式介紹自己,一下就抓住了學生和老師們的眼球,接下在過程中,他以輕鬆幽默的教態,運用打、唱、說、演、編、讓學生參與體驗了《秀才過河》。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也讓我們老師們,看見了金錢板可以上得如此有趣味。

  學習已完成,本次學習也讓我們思考接下我們應該如何利用本土資,挖掘音樂體裁,讓這些民族音樂,地方音樂,在我們的努力下透過做成音樂程進入校園,進入堂,把這些寶貴的音樂傳承下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