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後的反思3000字(精選10篇)

考試後的反思3000字

  一、什麼是反思

  反思,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近代西方哲學中廣泛使用的概念之一。又譯為反省、反映。原意指光的反射,作為哲學概念是借用光反射的間接性意義,指不同於直接認識的間接認識。

  二、考試後的反思3000字(精選10篇)

  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後。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考試後的反思3000字(精選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考試後的反思1

  期中考試後,我們最為關心的莫過於各門功課的分數了。其實分數只不過是對學生這一階段努力的一個評價,考完後不要總盯著它。因為學習的過程,是不斷髮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績不理想的背後,就是問題的暴露。期中考後我們最該做的就是查漏補缺,弄清失分的原因,採取措施,加以補救,才能在未來的期末考試中創造輝煌。

  期中考試後查缺補漏最關鍵:

  期中考作為學期中的階段性檢測,可以客觀地測評出學生半學期以來的學習效果,又為今後的學習提供了依據。考試結束了,考生該做什麼呢?你是更關注成績呢,還是更關注對試卷的分析呢?

  拿到期中考試卷,考好的學生沾沾自喜,認為自己學得不錯;考得不好的垂頭喪氣,甚至心灰意冷,對自己的學習沒有信心。可實際上,不管考得好與壞,考生都要認真分析。期中考試是學生對自己學習成果的一個總結,同時也可以發現很多自己所欠缺的東西。據調查顯示,初高中學生中36%學生因為沒有考後總結疏漏的意識,導致成績不理想,失去信心。因此,考後的查缺補漏尤為重要。

  “補齊知識漏洞是深入學習的基礎”,京翰教研專家指出,孩子在學習中沒有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不能全面總結以往考試的失分原因,導致學科弱項,知識漏洞一直未解決。隨著孩子知識總量的累積,學科弱點就逐漸暴露出來了,再加上履次“考砸”的陰影,形成了惡性迴圈,讓學生在考場上顧慮重重,考試成績也自然會大打折扣!

  京翰教研專家指出,要想在接下來學習中“洗雪前恥”,取得理想成績,不僅要抓住期中考後查漏補缺的機會,找出學習癥結,解決失分點;更需要詳細梳理及建立全面的知識架構,拓寬解題思路,提升答題技巧,為今後學習提升做好準備。

  同時在查漏補缺時還要注意不同水平的學生要各有側重和突破。成績稍差的學生只有夯實基礎,靈活運用,才能提高一個分數檔。對於處於中檔位置的學生來說,在彌補漏洞之餘,也要趁機鞏固基礎,將基本知識點掌握到滾瓜爛熟的程度,保證自己基礎題和中檔題的得分率。對於較為優秀的學生而言,因學校的教學計劃是側重於平均水平的,在此基礎上,優秀學生需要有自己獨有的努力方向和獨到的複習計劃

  全方面分析總結,透析學習瓶頸:

  考後試卷分析的目的是找到癥結、提高成績,但是據相關資料顯示,80%的學生沒有掌握科學的試卷分析方法,無法真正瞭解自己在考試中存在的問題,使得學習陋習得不到徹底解決。京翰教研專家指出,試卷分析不僅僅要從知識本身分析,還要從答題技巧、考試心態、學習方法、態度等多方面查漏補缺,才能在以後的學習中輕鬆勝出。具體方法如下:

  第一,分析總結知識水平。任何一門功課都有三個層面的水平——基礎知識、基本概念(詞語、定義、定理、公式、基本觀點等)掌握的水平;基本技能水平(運用基礎知識,基本概念解決基本問題的能力水平);綜合技能水平(解決比較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透過考試卷子和平常的作業,可以分析出這三個層面水平的情況。哪方面差,重點解決哪方面的問題。

  第二,同學們分析一下對考試技巧的把握。每次考試總能發現一部分學生缺乏一定的考試技巧,如:覺得考試時間不夠,字跡潦草,連自己都看不清;答案寫在密封線內,被裝訂看不到;甚至有學生獨闢蹊徑,先從最後一道題開始做等等。

  第三,同學們還應分析一下自己的考試心態。每次考試結束,總有同學說,自己太緊張了,沒有發揮好。這就是考試心態的問題。這中間有急於表現,展示自己以致眼高手低的;還有沒按老師要求做好充分複習準備並害怕考試的;有弄虛作假,企圖作弊過關的。沒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就無法發揮出正常的水平。考試時,過分的看重分數、名次,無疑會增加緊張情緒,影響考試效果。如果把考試作為找出問題,便於今後學習的一種途徑,那你就不會緊張,反過來你會喜歡考試,喜歡把考試作為檢驗自己學習效果的一種手段。

  第四,反思一下學習方法。有的學生,成績總是在某一水平,難以突破,學習態度、習慣也較好,這往往是學習方法問題。應該一科一科地分析學習方法存在什麼問題,採取改進措施。

  最後分析反思的應是平時的學習態度等。如果在考試中,記憶性的題目失分過多,特別是記憶性科目,那顯然就是投入不足,學習態度的問題。如果許多簡單的知識應用中,出錯較多,運算能力欠缺,即是反映平時訓練不夠,這也是學習態度有問題。反思自己平時是否自覺地進行學習、複習;是否心存僥倖心理,認為平時拖拉點沒事,只要考試前幾天,認真一點就可以應付。反思自己是否盲目的學習,有些同學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混過去就算了;有些同學每天有很多的計劃與目標,而一天下來沒有一個目標能實現。反思自己的學習是否紮實,對於新知識是否只是停留在瞭解、識記的層次,有沒有進行掌握和運用。大多數同學對知識的理解處於一知半解狀態,在解題時不知如何下筆。其實,學習態度是決定成績好差的前提條件,要想取得好的成績,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並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

  針對性補救,助你快速提升: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肯定有原因。吃一塹,長一智。考完後的總結反思是為了找到新的起點,繼續努力奮起直追。所以同學們應該根據從期中考中總結的不足,進而抓緊查漏補缺,不讓自己在下一階段的學習中不留遺憾。

  補缺第一步——彌補知識漏洞:

  彌補知識上的漏洞,最重要的是有計劃地梳理學科要點,形成知識體系與綱要結構。學生可根據考試的內容以及半個學期所學知識去構建知識體系,整體把握所學知識。根據學科的特點,從內容上分科、按體系、分章節構建知識樹。比如:語文複習,可按專題知識進行梳理,分為積累與運用、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寫作四大板塊,其中現代文閱讀又可分為記敘文閱讀、說明文閱讀、議論文閱讀和文學作品閱讀四個板塊。以上知識板塊可以列表歸納比較各項知識要點,用來及時梳理、鞏固知識點。這樣一科一科梳理,一棵一棵的知識樹就這樣種植起來了,種樹成林,知識儲備就越來越深厚了。

  補缺第二步——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效率往往和學習方法、學習態度有著密切的關係。低效率的根源是被動學習,總是拖拖拉拉,學習不得法而事倍功半。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堅持勞逸結合,學習之餘的適當休息和鍛鍊,利於保持清醒敏捷的頭腦,有充足的精力。另外,玩的時候要痛快的玩,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在課堂上充分吸收。這樣不僅可以改掉拖拉的毛病,而且課後不用費太大的力氣就可以很好的掌握知識。

  補缺第三步——鍛鍊應試技巧:

  首先要在平時的做題練習中,堅持先易後難,書寫規範,合理分配時間這些習慣。其次,精準做題,提高解題效率。提高做題效率,最重要的是選“好題”,首先選擇想要得到強化的知識點,然後圍繞這個知識點來選擇題目,題並不需要多,類似的題,只要兩三個就足夠。對於做錯的題目,應當認真分析錯誤的原因,是知識點掌握不清還是還是因為馬虎大意,分析過之後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這樣作題效率就會提高。

  補缺第四步——定製計劃求進步:

  學生要根據期中考試的情況,制訂適合自己的有效學習計劃,這個計劃要有短期的也要有長期的。長期計劃可以是在期中考試後一個月內將某個薄弱學科成績提高到一定水平,也可以在班上給自己設一個競爭對手,在一定的時間內要超過對手。短期計劃可以具體到天,每天要求自己背多少英文單詞,每天做完弄懂老師佈置的作業等。

  考試後的反思2

  半期考試結束了,半學期以來,可能由於自己的原因,在教學中發現學生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一、學生學習習慣普遍較差,開學之初就強調做好課前三分鐘,上數學課必須將課本、作業本、筆記本、草稿紙等放在桌上,整理錯題集,反覆強調後,能真正堅持的學生為數甚少,半期數學教學反思。

  二、多次強調不能使用計算器(教材要求可使用的除外),出於目前高考不能攜帶計算器考慮。高考對數學考察的數學能力之一就是基本運算能力。同時為了學生提升自己的運算能力,避免出現離開計算器思維就受阻的現象。用心良苦,學生不領情。

  三、基礎知識普遍不紮實,運算能力弱,過度依賴計算器,對數字不敏感。基本技能較弱,比如通分,去絕對值,去根號,提取公因式,配方,常用公式的記憶方面等方面都存在較多問題。

  四、依賴性過強,獨立思考能力較弱,不喜歡自己動手,上課不喜歡做筆記,聽講也不是很認真,經常開小差,總認為聽懂就行了,不去歸納總結方法,加之課後沒有及時複習鞏固所學知識,做作業時問題很多,抄襲現象比較嚴重。遇到相對較為複雜的題目,一般都在觀望,不會主動去思考,不會去嘗試,總想讓老師代勞,給出最終結果。其實很多數學題是需要邊做邊思考,很多是在做題過程中不經意間才會才思泉湧。

  五、抄襲作業現象比較突出。苦口婆心,但是收效甚微。

  當然學生有其諸多可愛之處,我是本著提高為目的,上面羅列的都是他們的不足之處。作為教師,我覺得針對現狀,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結合學生實際,認真備課,講解例題習題一定要透徹,宜慢不宜快;多鼓勵學生,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語言最好能風趣幽默;多結合實際讓他們明白數學是有用的,具體的,而非抽象的,枯燥的;給學生解疑時,態度一定要和藹,因為很多學生在初中階段得不到老師的重視,心理上對老師有一定的陰影;要多從方法、習慣和學習行為上加以指導,個人認為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最重要的;做題宜精不宜濫;對抄襲作業的現象,應該採取一些措施加以杜絕,否則學風的建設就是一句空話。

  半期後準備做好以下工作:

  1、讀好課本,學會研究

  有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學生,常輕視課本中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經常是知道怎麼做就算了,而不去認真演算書寫,但對難題很感興趣,以顯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騖遠,重“量”輕“質”,陷入題海,到正規作業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因此,同學們應從高一開始,增強自己從課本入手進行研究的意識。可以把每條定理、每道例題都當作習題,認真地重證、重解,並適當加些批註,特別是透過對典型例題的講解分析,最後要抽象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並做好書面的解題後的反思,總結出解題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以便推廣和靈活運用。另外,學生要儘可能獨立解題,因為求解過程,也是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個過程,同時更是一個研究過程。

  2、記好筆記,注重課堂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好的聽課習慣是很重要的。當然聽是主要的,聽能使注意力集中,要把老師講的關鍵性部分聽懂、聽會。聽的時候注意思考、分析問題。如果只是光聽不記,或光記不聽必然顧此失彼,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因此應適當地有目的性的記好筆記,領會課上老師的思路和方法,才能真正理解所學的知識。有選擇性的記筆記有利於自己複習鞏固所學知識。

  其次,要提高數學能力,當然是透過課堂來提高,要充分利用好課堂這塊陣地,學習數學的過程是活的,老師教學的物件也是活的,都在隨著教學過程的發展而變化,尤其是當老師注重能力教學的時候,教材是反映不出來的。數學能力是隨著知識的發生而同時形成的,無論是形成一個概念,掌握一條法則,會做一個習題,都應該從不同的能力角度來培養和提高。課堂上透過老師的教學,理解所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與前後知識的聯絡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學習的主動。再次,如果數學課沒有一定的速度,那是一種無效學習。慢騰騰的學習是訓練不出思維速度,訓練不出思維的敏捷性,是培養不出數學能力的,這就要求在數學學習中一定要有節奏,這樣久而久之,思維的敏捷性和數學能力會逐步提高。

  最後,在數學課堂中,老師一般少不了提問與板演,有時還伴隨著問題討論,因此可以聽到許多的資訊,這些問題是很有價值的。對於那些典型問題,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都必須及時解決,不能把問題的結症遺留下來,甚至沉澱下來,有價值的問題要及時抓住,遺留問題要有針對性地補,注重實效。

  3、做好作業,講究規範

  在課堂、課外練習中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也很有必要.在作業中不但做得整齊、清潔,培養一種美感,還要有條理,這是培養邏輯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必須獨立完成。同時可以培養一種獨立思考和解題正確的責任感。在作業時要提倡效率,應該十分鐘完成的作業,不拖到半小時完成,疲疲憊憊的作業習慣使思維鬆散、精力不集中,這對培養數學能力是有害而無益的。抓數學學習習慣必須從高一年級主動抓起,無論從年齡增長的心理特徵上講,還是從學習的不同階段的要求上講都應該進行學習習慣的培養。

  4、做好反思,把握規律

  一個人不斷接受新知識,不斷遭遇挫折產生疑問,不斷地總結,才有不斷地提高。“會總結的同學,他的能力就會提高,挫折經驗是成功的基石。”學習要經常總結規律,目的就是為了更一步的發展。透過與老師、同學平時的接觸交流,逐步總結出一般性的學習步驟,它包括:制定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複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簡單概括為四個環節(預習、上課、整理、作業)和一個步驟(複習總結)。每一個環節都有較深刻的內容,帶有較強的目的性、針對性,要落實到位。堅持“兩先兩後一小結”(先預習後聽課,先複習後做作業,寫好每個單元的總結)的學習習慣。

  5、練好悟性,提升能力。學習要注重反思,練好悟性。

  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外延,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後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絡,只是忙於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點,白天無精打采,或是上課根本不聽,自己另搞一套,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數學學科擔負著培養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重任,它的特點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與廣泛的適用性,對能力的要求較高。數學能力只有在數學思想方法不斷地運用反思中才能培養和提高。數學內容的鉅變和學習方法的落後,在學習高中數學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同學們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勝不驕,敗不餒,千萬不能讓問題堆積如山,形成惡性迴圈,而是要在老師的引導下,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是最好的悟性。

  總之,同學們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勤奮的學習態度,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不僅學會,而且會學,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進一步學好數學,希望我們能夠一起努力把數學學好。

  考試後的反思3

  語文在各門學科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為重要。但是,教學中,我發現有些學員,讀書的時間越久,語文學習的熱情越低,尤其是到了初中,更是輕視語文學習,表現出種種消極心理。現在我結合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對學員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並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表現

  1、漠視語文

  漠視語文的學員表現為對語文的學習抱無所謂態度,常常是上課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課後作業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別是語文基本功較好的學員,認為語文過去學得不錯,可以先放一放,臨上陣前再搞突擊,於是,語文就被他們打入了“冷宮”。他們認為語文可學可不學,因為學得再認真,在中考中也考不到數理化那樣的高分,不認真學,分數也低不到哪兒去。

  2、應付老師,平衡自己

  這些學員迫於考試和老師的壓力,對語文的`態度比冷漠型要積極些,但也只是應付,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只是滿足於上課聽講,課後完成老師佈置的書面作業,滿足於老師問起時,有“我已認真學過了”的回答;捫心自問時,也可以“我已努力過了”聊以慰。他們從不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作積極的思考,從不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歸納和總結,更談不上讀一些課外書籍,學習始終處於被動狀態。

  3、擔憂焦慮卻不知所措

  這類學員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但由於基本功差和學習方法不當等原因,儘管在語文學習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試成績不見提高甚至出現倒退,於是,他們便對語文學習失去了信心,怕上語文課,怕碰語文書,對能否學好語文存在憂慮。隨著考試的臨近,心情極度緊張;考試時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覺範圍變窄,思維刻板,情緒慌亂,時刻擔心失敗,並想象失敗後的情境,無法發揮正常水平。這樣幾個輪迴之後,他們有種一籌莫展的感覺,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4、投機取巧

  有些學員不是不能學好語文,也不是不知道語文重要,而是認為初中語文不考課本,試題全部來自課外,抱著投機取巧的心理,大搞題海戰術,今天一套資料,明天一套試題,見題就做,企圖能夠“碰”上中考試題,對老師提出的緊扣課本、多讀文章、培養語感的要求充耳不聞。還有一些學員,題目也不做。他們抱著“我聰明”、“我運氣”的心理,等到考場“超常發揮”。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機取巧者。

  二、成因

  1、認識的偏差

  有的學員不能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員的聽、說、讀、寫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們一個一個詞語的積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閱讀、一次一次說話的練習、一個一個片斷的寫作,就像砌房子一樣,一塊石頭、一個磚頭、一抹水泥、一張瓦片、一顆釘子、一根木條,你就得一點一滴的壘和砌,嫌麻煩就不行。而有些學員對語文學科的特點缺乏充分的認識,認為上課聽聽、課後做做練習就可以提高,從不注意觀察生活,從不讀課外讀物,從不多寫一篇文章。抱著這樣的認識學習語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有些學員的功利心太強,一旦努力沒有效果,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殊不知一旦拋開語文不學,或不能堅持不懈地學習,很快就會看出退步來,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就是這個道理。還有的學員不能認識課內和課外的關係。近幾年來,為有利於對考生能力的測試和人才的選拔,中考命題材料幾乎全部取自課外,有些教師和學員便產生了一種錯覺,課本對中考已經沒有作用,於是,本來就有投機心理的學員對複習資料倍加青睞,卻把語文課本束之高閣。殊不知,“教材是個例子”(葉聖陶先生語),中考試題與教材的關係是“流”與“源”的關係,正所謂“題目在課外,答案在課內”。

  2、學員自我調適能力不強。

  學員偏科,因素很多。進入初中,產生偏科,重理輕文,則主要是因為理科的題目透明度高,答案標準,成就感強,而文科的題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時間做了,也不知對否。特別是寫作類題目,有時是絞盡腦汁、搜腸刮肚寫出來的,自認為不錯,常常因偏題等原因被老師判為不及格。與其這樣吃力不討好,還不如去解理科題目,“解題目多帶勁,解出一道難題多夠刺激”。就是喜歡文科的同學也寧可花時間在政治、歷史上,因為這些學科投入少,見效快,在這種心態下,一些本來對語文感興趣、語文學得較好的學員對語文學習也失去了熱情。再加上考試複習階段,各科老師都感到課時緊,任務重,往往透過發資料、做作業的方式擠學員的課餘時間,真是“無邊作業蕭蕭下,不盡資料滾滾來”,學員的課外時間都忙於完成這些需要上交的書面作業,不知不覺就把“語文學習要多讀書”這些無需上交的“軟作業”拋到九霄雲外了。

  三、調控措施

  1、變語文教學目標為學員的主體需要。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動行動,行動能最佳化心態。初中學員學習語文之所以出現種種消極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學認為憑著以前積累的老底夠了,“我不需要學了”,如果能讓他們自己發現知識上的“空洞”,產生“我想學,我要學”的心理,他們就能付諸行動。筆者曾在學員中搞過一個試驗,讓學員分析、提煉、積累課本中的作文素材。把班級分成6個組。一個小組負責一單元課文和讀本的內容。每個小組指定一個組長。組長負責把本單元裡的重要課文分配到人。然後收集整理的資料,並加工處理,如修改、裝訂等。準備工作做好後,班上組織交流。最後教師收齊,裝訂成冊,作為一個學員課題來處置。這樣,原來不夠重視課本的人,懂得了課本的價值;原來感到作文無料可寫的人,也大有收穫。因而,他們再也不小看課本,這以後,有一些學員還自覺梳理所有課本里的知識材料。他們再也不認為課本無用了。因此,教者要善於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員的需求,因為學員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

  2、分解大目標,讓學員感受成功的喜悅。俗話說,“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們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為缺乏足夠的自信心而導致失敗,這在生活中司空見慣。自信心對於初中學員更為重要。學員考試頻繁,情緒波動大,一旦哪門學科有兩次考試“滑坡”,馬上就自暴自棄,這時,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改善學員作為學習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專題性的得者及時表揚和獎勵,因為教師的“表揚和獎勵”代表著一種“權威”的認可,它能夠使學員的自尊心得到極大的滿足,使學員的自信心得到極大的增強。學員學語文,最怕的有作文、現代文閱讀和詩歌鑑賞。在開始進入詩歌鑑賞複習階段,我採用了分解法教學:瞭解詩歌的常識——鑑賞詩歌的形象——灌輸詩歌的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訓練答題步驟——品味詩歌語言——最後,每人上交一篇關於談詩歌鑑賞技巧的小論文。經過幾周的訓練,學員覺得“詩歌鑑賞也就這麼回事情嘛,沒有什麼好怕的”。但是,有一個普遍現象值得重視——他們的閱讀量有限,他們的鑑賞水平太低,必須強調他們多做練習。否則,理論並不能很好地指導他們的實踐——準確鑑賞詩歌,這才是真正的難點。但無論怎樣,我透過做這樣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學員排除了畏懼心理,這一點,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學研究也表明,“獎勵可以提高學習效果,至少不會降低其效果”,“獎勵是人的一種本能性的追求”。這樣學員在階段學習中有了收穫感、成就感,嚐到了學習的甜頭,他們學習語文的胃口就會增加。

  考試後的反思4

  一、抓好兩個研究,把握教學方向。

  (一)研究學情考情。

  目前的備考形勢是:

  1、初三地理複習內容多,任務重,課時緊。考試範圍包括初中四冊地理課本中的大部分章節及荊州鄉土地理的內容,每週僅有兩節地理課,要很好地完成中考複習任務是有很大壓力和困難的。

  2、透過平時的作業和荊州市質檢,看出我校學生的學情是:

  ①學習習慣較差。在答卷中有些考生審題不認真、不仔細,答非所問造成失分。語言表達不規範、書寫不認真(字跡潦草、筆誤、別字)等。

  ②缺乏對知識的系統掌握。考生對綜合題的主觀試題部分因回答不全面,語言不規範、不條理,失分現象較多。主要原因是在複習過程中缺少知識系統梳理這一環節。

  ③基礎知識掌握不牢。主要表現在:基本的地理原理、事實和地理現象不清楚,不理解,還停留在對知識的死記硬背上。

  ④讀圖能力差。主要問題是一些考生沒有對圖認真分析,而是憑自己的感覺去答題,這樣導致寫的結果是答非所問。

  ⑤對圖中的區域判斷不準。區域特徵不清楚,基礎知識不紮實。明確了學情考情,我們的教學才能有張有弛,有的放失。

  (二)研究中考試題。

  我們認為:教師除了要埋頭拉車,更要注意抬頭看路,即把握正確的中考方向,可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學校規定初三教師每週做一份中考試卷,這對教師瞭解各地資訊是一個很大的幫助。透過對近幾年荊州市中考地理試題及其他地方試題的研究,我們發現有以下幾個特點:

  1、每套試卷都突出地理學科的特點,與地圖有關知識的考查(含無圖考圖題)佔的比重愈來愈大。

  2、注重對地理基礎知識和地理基本技能的考查,貼近初中教學實際。

  地球和地圖知識、位置、地形、河流、氣候、交通、城市、經濟發展等是構成地理知識的基本要素,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內容,中考題中往往將上述內容作為重點考查物件。近幾年的中考地理試題題量適中,難易適度,減少了過難的題目,加大了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查,特別是在綜合題中適當增加綜合性、開放性的題目,並注重考查過程與方法,符合初中教學的實際,既關注成績偏下的學生,又給優秀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思考時間和發揮空間。

  3、試題注重在一定情景中考查學生對知識的分類、彙總和整合能力。

  無論是選擇題還是綜合題,都是前面一段背景材料,或者是地圖,或者是與試題有關的一段優美文字,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命題,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整合、聯絡和靈活運用能力。特別是選擇題會改變過去試題間沒有聯絡的特點,不再是單獨的考查某一個知識點,而是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相關的知識進行分類,進行聯合考查。

  4、試題注重引導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從而體現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在我們的初中地理中與現實生活聯絡比較密切的知識點很多,如:地球、地圖部分中的利用經緯網判斷某一地點的位置;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晝夜長短的變化;各種地圖的應用、比例尺的換算等。中國地理中民族風情、天氣預報和災害性天氣、各種資源的分佈、主要城市的分佈等等。我想今年的中考題中也會體現這一特點。

  5、試題注重考查學生地理圖表資料的解讀和運用能力。

  地圖是地理教學的第二語言,是考查地理知識的載體。連續三年的中考試卷都是圖文並茂,既有地理區域圖、等值線圖,也有地理景觀圖、示意圖,不僅綜合題要考查圖,而且單項選擇題也大量考圖,也有些題目表面上沒有圖而實際上是考查圖的基本內容。整套試卷中讀圖的分值要佔到60%~70%。

  6、圍繞社會焦點、熱點問題,藉助所給材料,獲取地理資訊並進行綜合分析,考查學生靈活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7、今年中考的資訊是題目難度加大,綜合性、靈活性與開放性都會加強(吳利明老師中考會議)。特別提到:不單考某一幅地圖,注意前後知識的連貫;用好《學在荊州》等。那麼在哪些方面會提高難度?哪些知識有提高難度的空間?學生認為哪些是難題?這都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8、中考試題愛打“擦邊球”,即與考試範圍沾邊的非考內容。兩年的中考試卷和今年的質檢卷都有這些嫌疑。老實說,干擾了我們備考。

  概括的說,試卷涉及了“地圖、基礎知識、整合能力、熱點問題、鄉土地理”瞭解這些特點那麼組織複習備考的思路就明晰了。

  二、進行合理安排,提升考試成績

  1、構建合理的複習框架

  地理學科的課時少,內容多,分數少,學生不夠重視等因素,都會干擾地理教學。因此教師必須擬訂一份操作性強的教學計劃,將考試範圍內的知識既全部覆蓋,又不平均用力。

  我們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確立了複習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初三開學——三月底):複習教材與落實基礎;

  第二階段(四——五月中旬):背誦提綱與做《學在荊州》;

  第三階段(五月中旬——六月中旬):專題突破與模擬訓練。

  關於落實基礎。透過“死記硬背”落實基礎知識。最近幾年中考的試題中所有題目涉及的知識點,也都屬於課程標準中的基礎知識。因此,使學生具有厚實的知識、技能基礎,理應成為日常教學的重要任務。我們把四本書的知識編印成提綱,利用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記憶。當然對基本概念,原理,規律的掌握,不能僅僅停留在“知道了”,“記住了”的水平上,那樣,學生只能“依葫蘆畫瓢”,必須使得學生從一開始就做到真正“弄懂了”,“情況變了也會用”。那麼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力做到: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挖掘知識間的內在聯絡——“追根求底”式地剖析和聯絡實際的應用。

  關於專題突破。為了鞏固知識,提升答題能力,我們對難點問題組遍了幾個專題。如“地球和地圖”、“天氣和氣候”、“區域地理讀圖”、“選擇題訓練”等專題。以讀圖專題為例,我們的做法是:

  ①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圖,透過讀圖把問題引向深入。提出問題,讓學生有目的地去學習,有利於知識的傳授。引導讀圖,透過讀圖找出新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地圖的能力。

  ②緊緊結合教材內容讀圖,必須選擇能準確反映教材內容的圖,指導學生從確定的某一方面去讀圖,使讀圖具有針對性。我認為要重點掌握的幾幅圖片是:經緯網、等溫線圖、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降水分配柱狀圖、亞洲地形、氣候圖、東南亞圖、幾個重點國家圖、中國地形、氣候圖、長江和黃河圖、中國四個地理分割槽圖等等。

  關於綜合訓練。參考歷年的中考試題、中考模擬試題,以及其他地區的中考題,然後自編模擬卷,讓學生多練一練,既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也可以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關於使用《學在荊州》。可不做的題一律不做,如複雜而煩瑣的題,偏難偏怪題;重點題除了做,還要“記”,如解釋人地關係的小論述題。

  2、教給學生必備的答題技巧

  ①認真審題,讀懂題意。審題實際上是一個審視題意,分析解題條件的思維活動過程,考生應具備從文字和圖表、資料資料中提取有效資訊,並能夠對提取的資訊進行加工、處理和運用,解決試題中提出的問題。如:分析題中所給的解題條件,明示條件、潛在條件、轉換條件等,進而確定如何利用這些條件來解題,注意題中有無附加的特殊規定(例如從土地利用型別,填字母,或者填代號回答)如果不注意就會失分;考慮從大腦知識庫中提取哪些有效知識,緊扣哪些得分點,考慮好先答什麼,後答什麼。

  ②仔細讀圖,看清圖示。在答題時認真看清影象。圖表中所表現的內容,圖中的組成要素,圖中的有用條件和迷惑條件,特別是圖中有無指向標,圖例和註記等容易忽略的內容,做到準確、全面而有效地從圖示材料中提取顯性的和隱性的資訊,尤其是學生容易忘記動手繪圖的題目。

  ③提高語言表述的準確性。在答題時要注意對答案進行構思,並能用準確的地理語言將答案表述清楚,特別是關鍵詞一定要準確,這也是考試中的重要環節,不少同學在平時複習時,這個方面訓練不夠,往往出現“眼高手低”的情況,因此,考生在最後階段中,應該把語言表述能力的訓練放在重要的位置。

  考試後的反思5

  今年,我擔任的是高中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在開學初期,我精心準備了開學第一課,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為以後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事實證明我的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較為濃厚。開學初期,班上很多學生主動要求購買《現代漢語詞典》和《古代漢語詞典》,有一半的學生訂了《考試指南報》,應該說班上學習語文的氛圍是不錯的。但是,教學中,我發現有些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久,語文學習的熱情越低,尤其是一小部分男生,更是輕視語文學習,表現出種種消極心理。現在我結合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對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並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表現:

  1、漠視語文

  漠視語文的學生表現為對語文的學習抱無所謂態度,常常是上課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不會做筆記,老師有板書的就記,沒有的就不知道記;課後作業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別是語文基本功較好的學生,認為語文過去學得不錯,可以先放一放,考試時再搞突擊,於是,語文就被他們打入了“冷宮”。他們認為語文可學可不學,因為學得再認真,在考試中也考不到數理化那樣的高分,不認真學,分數也低不到哪兒去。也有的以課程多應付不過來為理由,不願在語文上下功夫。

  2、應付老師,平衡自己

  這些學生迫於考試和老師的壓力,對語文的態度比冷漠型要積極些,但也只是應付,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只是滿足於上課聽講,課後完成老師佈置的書面作業,滿足於老師問起時,有“我已認真學過了”的回答;捫心自問時,也可以“我已努力過了”來自我安慰。他們從不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作積極的思考,從不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歸納和總結,更談不上讀一些課外書籍,學習始終處於被動狀態。

  3、擔憂焦慮卻不知所措

  這類學生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但由於基本功差和學習方法不當等原因,儘管在語文學習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試成績不見提高甚至出現倒退,於是,他們便對語文學習失去了信心,怕上語文課,怕碰語文書,對能否學好語文存在憂,他們有種一籌莫展的感覺,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二、成因:

  1、態度不端正,認識有偏差。

  有的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們一個一個詞語的積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閱讀、一次一次說話的練習、一個一個片斷的寫作,就像砌房子一樣,一塊石頭、一個磚頭、一抹水泥、一張瓦片、一顆釘子、一根木條,你就得一點一滴的壘和砌,嫌麻煩就不行。而有些學生對語文學科的這一特點缺乏充分的認識,認為上課聽聽、課後做做練習就可以提高,從不注意觀察生活,從不讀課外讀物,從不多寫一篇文章。抱著這樣的認識學習語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語文學習》雜誌有一句醒目的標題語:“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這句話含義是豐富的,但它至少說明一點: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把語文學習僅侷限於課內是不行的。有的學生不能認識語文成績提高的漸進性。較之其它學科,語文更側重於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綜合素質的表現,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奏效的,這就是所說的“漸進性”。語文學習往往會出現花了一些時間而看不出成效的現象,但是隻要能堅持不懈,付出定有回報。有些學生的功利心太強,一旦努力沒有效果,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殊不知一旦拋開語文不學,或不能堅持不懈地學習,很快就會看出退步來,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就是這個道理。

  2、學生自我調適能力不強。學生偏科,因素很多。進入高中,課程增加,難度增大,很多學生無法適應,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只好舍文抓理。因為理科的題目透明度高,答案標準,成就感強,而文科的題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時間做了,也不知對否。特別是寫作類題目,有時是絞盡腦汁、搜腸刮肚寫出來的,自認為不錯,常常因偏題等原因被老師判為不及格。與其這樣吃力不討好,還不如去解理科題目,“解題目多帶勁,解出一道難題多夠刺激”。就是喜歡文科的同學也寧可花時間在政治、歷史上,因為這些學科投入少,見效快,在這種心態下,一些本來對語文感興趣、語文學得較好的學生對語文學習也失去了熱情。

  三、調控措施:

  1、變語文學習目標為學生的主體需要。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動行動,行動能最佳化心態。高中學生學習語文之所以出現種種消極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學認為憑著十多年積累的老底夠了,“我不需要學了”,如果能讓他們自己發現知識上的“空洞”,產生“我想學,我要學”的心理,他們就能付諸行動。透過段考前的幾次考試,學生髮現他們在基礎知識方面的嚴重欠缺,在文言知識的空白,他們有了“我想學,我要學”強烈願望。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每節課前都為他們講三個成語,在晚讀時讓他們正確識記一些常見字的讀音, 讓他們學會積累,懂得語文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文言文教學中我積極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克服畏難心理,學生逐漸對語文有了信心,在積累中找到了語文學習的方法。

  2、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誘人的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愛好和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實踐中,雖然我不善於創設誘人的情境,但我感到應該朝這方面努力。因為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習興趣,啟用課堂氣氛。如講解古典詩歌的藝術創作手法時,《詩經》裡“賦”與“興”手法的運用往往成為學生理解的難點。朱熹關於“賦”“比”“興”的定義雖然準確簡潔,但老師如果照本宣科,學生會感到既難以理解,又枯燥無味。怎樣才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我在講“賦”和“興”時引入了同學們喜歡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講“賦”時,在解釋了“賦”的含義實際上就是直接進行敘述或描寫後,我引了《小芳》的歌詞:“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美麗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指明這種從多方面進行描寫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古代所說的“賦”。講“興”時,我引了《縴夫的愛》的歌詞:“天不颳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妹不開口妹不說話妹心怎麼想”,講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的含義。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鬆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複習語文的興趣。盧梭說:“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我想,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真的能化“壓力”為“魅力”,讓“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就可逐漸消除,而走向積極。

  3、賞識教育,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俗話說,“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們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為缺乏足夠的自信心而導致失敗,這在生活中司空見慣。自信心對於高一學生尤為重要。進入高一後,學生情緒波動較大,很多學生容易產生“鬆一口氣”的思想,他們的鬆懈情緒往往導致學習上的散漫行為,學習一散漫,成績自然下滑,成績下滑當然信心就不足。一旦哪門學科有兩次考試“滑坡”,馬上就自暴自棄,這時,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改善學生作為學習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教學中,我積極引導學生保持樂觀的情緒,培養他們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精神。對於他們在學習上取得的成績及時給予鼓勵、表揚。比如高一(27)班潘文良同學,開學初無心向學,進入不了狀態,每次考試總是五六十分,我課後找他談話幾次,當他學習態度有所好轉時及時在班上表揚,他的學習勁頭越來越足,成績當然穩步上升。因為教師的“表揚和獎勵”代表著一種“權威”的認可,它能夠使學生的自尊心得到極大的滿足,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極大的增強。這樣學生在老師的賞識中有了收穫感、成就感,嚐到了學習的甜頭,他們學習語文的胃口就會增加。

  考試後的反思6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恍惚之間八年級已經迎來了尾聲,而我也將開始邁入初中生活的最後階段——九年級,掐指算來,明年的6月份我就將迎來中考,七年級的時候天真地以為中考很遙遠,然而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彷彿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作為中國學校教育的優良傳統,期末考試自然是不可避免地來臨了。而我本人在成功取得了會考的良好成績後,便又馬不停蹄地開始了為期兩週的期末考試複習,比較負責任的說,我個人為了給八年級的學習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還是做了十分充足的準備的。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偏偏在考試的前一天由於看書姿勢的偏差、睡眠時間沒有規律、一味學習而缺乏運動等等平日裡的不良習慣日積月累而沉澱爆發,使我在一天之內出現了頭暈、乏力、視覺下降等不良身體現象,幾乎徹底摧毀了我的考試狀態。進入考場的時候便莫名其妙地覺得頭昏腦漲、全身無力,連視線都變得十分模糊。雖然及時調整了一下狀態應考,但依然覺得分外疲憊,使得整個人在應考的時候思維和專注度都不同程度地打了折扣,也直接導致了我在本次考試中的部分失利。

  等待成績的三天裡自知狀態不佳的我甚至覺得進入年級前五十都已經成為奢談,然而結果出來後,似乎並未像自己所想的那麼悲觀。本次考試所取得的成績如下:語文109,數學106,英語114,政治98,歷史96,物理94,共計617。全級排名由於老師未攜帶排名表因此不得而知,不過如果從年級第十622分這個資料進行推算的話,大概在二十至三十這個區間浮動,相比上次年級排名33的成績而言,儘管小有進步,但是若放在全班範圍而言並不算登峰造極(此次班內進入年級前十有三人),卻也算是給原本自以為經營慘淡的我帶來了一點彌足珍貴的寬慰。

  然而,儘管如此,拋開客觀情況而分析主觀因素,本次考試中的一些明顯失誤與由此浮出水面的諸多問題還是亟待正視與解決的,因此現在在此進行我本人對此次期末考試成績的分析總結與反思。

  首當其衝的問題莫過於數學,作為試驗班的學生,我一直接受的是超前的數學教育,雖然才八年級,但老師已提前教授完了九年級上冊的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九年級下冊的一元二次函式,而試卷也是為我們試驗班“量身定製”的,自然擁有較大的難度。然而由於自從上次數學大低谷後一直保持合理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原因,我在面對數學學習的時候可謂是遊刃有餘,平日裡也為同學解答了不少疑難題目。而平心而論,此次題目於我而言並不很難,最後三道堪稱得分攔路虎的大題都無一例外地被我斬於馬下,然而還是隻取得了106的成績,那麼原因何在呢?

  縱觀全卷,涉及到一元二次函式的技術性題目都是一分未失,而前面簡單基礎的小題真可謂是遍地開花,這正合了一句俗語:陰溝裡翻船,的確是令人追悔莫及。倘若我在解答前面的題目時能夠做到精誠認真,拋開同樣有失水準的語文不談,進入年級前十可謂是易如反掌,然而我還是就這樣與機會失之交臂。

  首先從考試的心態上來看,由於狀態不佳的緣故,考試的時候一直處於一種火急火燎的心理狀況,擔心在前面的題目耗時太多而沒有充足的時間解決後面的大題,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上次99分的失敗心理陰影作祟,解答小題的時候一味圖快,而忽略了答題的嚴謹性與準確性。在後期大題的解答上又沒有合理分配時間,等到整張卷子完成,只餘下區區十五分鐘的時間,而在成功做完整張卷子後又出現了一種飄飄然的鬆懈心理,以為數學已是勝券在握,再加之精神狀態不佳的因素,糊里糊塗就開始在考卷上悶頭大睡,而當我恍然大悟意識到檢查時,只餘下不足十分鐘的時間了。但即使是在檢查的時候我也明顯沉不下心來,且對於一些基本的概念與法則似乎還沒有爛熟於心。比如有一道計算菱形面積的選擇題,眾所周知,菱形的計算公式是對角線長度相乘後除以二,在第一次運算時,我得出了正確的結論。而在第二次複查的時候,卻鬼使神差地忘了除以二而將原本正確的答案修改成了錯誤的答案,可謂是令人啼笑皆非。而第二道選擇題是一道再簡單不過的選擇最簡二次根式的問題,我居然活生生地看漏了一個根號三十。而在後面的一道計算方差的問題中,我鬼迷心竅地忘加了一個二十五,這種單純的考驗計算能力的問題本是在小學時代便應該做到萬無一失的,如今我卻仍舊重蹈覆轍出現這種幼稚可笑的錯誤,由此可見我對數學基礎問題的重視和訓練不夠,今後在這方面要將其與大題一視同仁。

  而第二個令人倍感痛惜的問題就是語文,和數學一樣,語文一直是我最為引以為豪的王牌科目,而這次這兩科我個人水平的發揮都不無令人大跌眼鏡。語文基礎題目答得還算不錯,如果按七十分制來算的話,計上課外內容的補償分只扣了一分。然而作文卻只取得了四十分的成績,的確是十分不盡人意。一如既往地,我再次延續了我應試作文並不優良的傳統——超格。自我進入初中學習以來,沒有超格的作文可謂是屈指可數,這個問題一直陰魂不散地如夢魘般就纏著我,雖然多次在反思中提到這個問題,但實際改善卻一直是收效甚微。這的確是一個長期工程,而我如今的任務就是在中考之前矯正這個問題。如果細細地分析,首先,此次作文選擇題材便存在一定的失誤,給出的題目為“那個冬天”,一位十分機智的同學便聯想到“詩人的冬天”,結合文人墨客作品中對冬天美好事物的吟詠與抒發的情懷下筆,結果如魚得水、收發自如,使她如願以償地得到了高分。而我卻奇葩地將題材定為了我一個人在雪野裡漫步思考人生……首先這並不能給老師耳目一新的感覺,又有些劍走偏鋒,而且我入題又太過拖沓,等到真正切入文章主題時我已經寫到規定空格的一半多了。而後面的抒情、詠志、懷古、誦今等等再加上文章的立意昇華便由於我可以的縮減剋扣而顯得十分倉促而潦草,但最後由於文章結構失調的原因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超格的錯誤,因此,得到低分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我本人也亟需調整自己的思路來更好地應對格律苛刻的應試作文,加強這方面的訓練,以防在中考的緊要關頭來臨時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而影響自己的成績。

  本次英語的成績較為令人滿意,取得了有史以來最高的分數,主要扣分的地方是寫作練習,而這則需要我在日常生活中英語水平日積月累的提升。而在歷史方面,由於複習的時候一味地關注老師嘴裡說的重點考點而忽略了一些課本知識,沒有做到真正全面而透徹地複習,因此在“科教興國戰略”這個知識點上丟分,而在簡答題方面也出現了跟數學如出一轍的錯誤,平白無故地就看漏了題目,本來題目的考點是中國的對外開放,而我忽略了“請寫出wto組織的名稱”這一部分,而導致了兩分的流失。至於在物理方面,性質也是跟數學的一樣,都是沒有做到認真細緻的粗心與我不良的身體狀態與精神狀態結合的結果,當然,在解答題還是出現了一個技巧上的失誤,沒有多角度地結合圖形去審視題目,因而沒有得出隱藏在表面之下的關鍵條件而導致失分,這個的確是一個需要認真結合實際反省的失誤。

  當然,單純地拋開考試不談,我個人的生活習慣也是我導致這次考試失利的原因。而這也是我身體給我的一個警報,提醒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有規律的作息生活習慣,並且要珍惜和愛護眼睛的使用,糾正因長期採取不正確的姿勢看書而造成的用眼疲勞。而且,隨著中考體育分值的日益重要以及考試日期的日益逼近,體育訓練也應該及時提上我的個人日程,除了每天兩個小時在學校的特訓外,每天要堅持在戶外扔二十到三十分鐘的實心球,除了鍛鍊身體,更是愉悅身心,使自己能以一種精力充沛的良好狀態應對學習。

  以上就是我對此次考試所進行的總結與反思,而為了更好地應對九年級的學習生活,我本人也將對自己的暑假時間安排進行一些調整,而計劃我本人將在一至兩天後釋出。如今的生活已不可和七八年級同日而語,我應該以一個真正的九年級學生的姿態來迎接即將到來的學習和生活的挑戰,而我相信,習慣是一個人最為強大的力量與後盾,只要我能延續自己在過去一個學期中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並將其提高到一個更進一步的層次,我在九年級繁重的學習中必然仍可遊刃有餘,並取得更為輝煌的成績!蓬斷草枯又如何,來年春色又飛花。我已經證實了我所擁有的潛能,而我也將以一種更為耀眼絢爛的方式將它爆發出來!

  考試後的反思7

  多數高三學生都參加了月考,正是這一次小小的考試,打亂了很多學生複習節奏,這幾天也見了一些學生和家長,從和他們的交流來看,多數人對月考成績非常重視。因此很多學生整個假期都想著月考的事情,有的期待,更多是心裡沒有底氣。那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視覺來看待月考成績呢?考試對高三的學生來說,可以說是家常便飯,但是國慶前後的這次月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進入高三以來的學習情況。因此需要我們慎重的總結,因為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考試最終目的是自我完善。

  這個道理每次考試前後提及到,可是現實中多數學生拿到成績後的表現可看不出是自我完善之後的那種靜心、理性、更有效率的學習。而是一種焦慮、急躁、甚至對自己失望。當然這樣的“靠後綜合症”僅僅持續了幾天時間,他們又被捲入都茫茫的備考大軍中去了,依然沒有效率,甚至盲目的複習,隨波逐流,甚至迷失了自己,這樣一來,一直到高考,都是這樣迴圈著——學習——緊張——考試——失落——學習——緊張——考試——失落。雖然現在高校招生錄取率相對比較高,但是想去好學校,好專業難度還是很大,因此說高考之後,絕大多數人對自己成績還是有失落感。那麼我們回過頭來,是不是我們不能做得更好,當然不是。因為每一次考試都給我們提供了一次機遇,如果說僅僅為了考試而考試,有可能失去了機遇。

  1.建立高考備考日誌

  一份完整的《備考日誌》做好包含以下內容:

  (1)隨著考試時間的臨近,你的心態發生了哪些變化?

  有的學生越到臨近考試,越緊張,甚至在考上外還加班加點的看書,打算考試的時候能對到一些題目,心理不斷的暗示自己”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其實抱有這樣想法的人,往往都是對自己丟失信心。有的考生考試之前盲目計程車氣高漲,覺得:”反正考試還沒有考,什麼都可以發生,我這次考試肯定能打翻身仗。“結果很多人事與願違。還有的指望透過這次證明自己,也有人覺得這次沒有複習好,考試肯定完了,考試之後再好好努力吧……那麼你是哪樣的心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殊的一面,那麼就在考試之後把它寫下來吧,把幾次考試的日誌放在一起比較一下,你會收穫得更多。

  (2)考試時,你對各科試卷的感覺如何?

  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相對優勢的學科,特別時自己最拿手的一科,有時候卻沒有得到令自己滿意的分數,那麼考試時對試卷的認知最為重要,是不是你考試中對某科,某個題目意識決定了你考試中出現的一些不足?所以說不管你每科成績怎樣,你在考試中肯定對每科都有不同的認識,那麼在考試之後就應該把這些認識記錄下來,看看在接下來的複習中,你能發現些什麼?

  (3)考試結束後,你感覺如何?

  考試結束之後,學校一般都會放兩天假,那麼在這兩天的時間裡,你是否忘記了考試?如果沒有忘記,那麼你最擔心的是什麼?為什麼會擔心?如果你能忘記考試給你帶來的不快樂,是哪些方面給你的力量?不管你是否忘記這次考試,你肯定屬於自己的感覺,下一次考試還會如期的到來,為了有更多的收穫,你也應該把考試結束後的感覺寫下來。有人心裡沒有底氣,有人怕第一時間見到分數,也有人盼望著早點知道成績,更有人對成績抱有幻想....

  (4)拿到分數時,你的感覺如何?

  拿到各科成績了,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感覺肯定不一樣,考好的人往往春風得意,一切在眼裡都是美好的,考不好的人對自己灰心失意,不知怎麼面對才好。都說分數是命根子,在現實中往往有一些人拿到分數的時候,對自己不滿意,發誓學習,結果沒有堅持幾天,就忘記了這事情,下次考試一樣如此,結果高考敗得很慘。你是否有一種”在成功的喜悅中歡天喜地,不在失敗的苦痛中呼天搶地“然後不斷的進步,不斷的完善,最後做一個真實、最好的自己,那麼也就擁有自己了。因此說,拿到分數之後,你應該記錄下你的感覺。

  (5)在備考中,你做哪些事情對你這次考試有了很大的幫助?你做了哪些事情,阻礙了這次考試的發揮?

  這一條很重要,學習過程中,最摧殘人的就是做了很多無用功,並且找不到做有用功的方法。例如很多學生都把時間留給作業,把自己折騰的身心疲憊,結果學得東西考試沒有考,考得東西沒有學到。還有用一些資料,都是一些老題、舊題甚至錯題,那麼你就在這次考試過後有新的認識了,知道什麼資料好,什麼作業好,平時做哪些事情才能有益於學知識,同時適應考試。很多人考不好,就想找課外輔導班,或者找一對一,其實你不對你的實際情況進行總結,並且沒有從自己實際情況出發,那麼盲目的報班,請老師,效果肯定不好。

  (6)對下一次考試有什麼期待?

  很多人都期待下一次考多少多少分,而不去想下一次考試絕對不能出現哪些錯誤,同時在現實中一些學生眼高手低,制定的學習計劃,還有下一步的目標很不合理,到頭來什麼願望都沒有實現。那麼你對下次考試有什麼期待?在這次考試之後詳細的寫下來,下次考試驗證一下,看看你制定的計劃和目標是否合理,這能折射出你備考過程是否合理。

  2.對複習策略進行必要的調整:

  每週都會有很多人問我特別適用的學習方法,由此可見,處於迷茫中的學生並不少,有的自己不清楚自己做哪些事情最合理,甚至總是期盼著有一天,他得到某種學習方法,成績就迅速提高,事實上,一直到高考,這樣的現狀也不會有太多的改變。因為沒有自己的策略,更不要說是適合自己的方法了。這次考試,無論是對高三的認識上,還是對自己複習策略上,都是促進的好機會。

  (1)認識上的改變

  進入高三,但是沒有認識高三,有的覺得還有很多機會在後面,甚至是自己中考時就沒有怎麼努力,知道衝刺階段用功就考一個好高中,那麼高考也是如此;有的人覺得時間長著呢,考試畢竟是開始,夢想的學校始終沒有改變,例如說每年都會遇到很多學生目標建立在非現實的基礎上,結果當然可想而知了,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月考能讓更多的學生清醒,認識一下什麼是高三的考試,離高考的差距有多遠,離目標學校有多遠,等等。

  (2)想法上的改變

  先有認識,再有想法,透過考試發現一些事情與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樣,好的結果不是期待來的,那麼是不是以前的學習心態、做法有不完善的地方,一些方面是否需要改變?只要有改變的想法,那麼這才具有改變的前提。

  (3)做法上的改變

  不想失敗,夢想成功,以前的做法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那麼要想下一次考試取得好成績,學習計劃、方向、時間分配都得做一定的調整,那麼肯定有學生會問,如何調整?現實中,只有自己才能改變自己,改變的前提就是認識自己,我每年都會遇見一些學生,問的問題很大,例如:數學怎麼學?英語怎麼學?等等,其實他們都看到是狀態,數學或者英語不好是一種現實中的狀態,那麼要想解決問題,是不是先靜心全面的思考一下,你的現狀是如何造成的?你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利用,有什麼資源可以利用,想達到什麼程度等等。找到自己問題所在,明確方向,並且在一定的時間內努力實踐了,最後結果不盡人意,那樣可以求助別人。最起碼我們在做,努力的做,而不是獲得某種安慰或者方法再去做。

  關於各科備考策略和方向問題,我會寫大篇幅的文章詳細的敘述。

  二、月考試卷有自身的不足。

  任何一次考試,試卷都存在自身的不足,但總體上對一份試卷的評價,就是“匹配”,就是是否與高考要求相匹配?是否與你存在的實際問題相匹配?是否與某個階段的知識內容等方面匹配?所以說,月考成績決定不了學生的未來,原因如下:

  1.月考是階段性的考試,知識點涵蓋面不廣。

  不少學生在高三開學就考一次試,但是有的學校,開學考試只是對暑假作業做檢測,如果哪個學生暑假作業沒有完成,直接導致考試沒有考好。那麼在一定程度上,月考只比開學考稍微完善一些,但是知識點覆蓋面較小,從側面講離綜合性的考試還有很大差距。

  2.月考試卷題型、試題質量有一定的侷限性。

  我已經分析過一些學生的月考試卷,試卷中的題型設定不一定合理,甚至試題質量與高考要求不匹配。因為本身就是一次檢測而已,一般都是由學校命題,沒有聯考,沒有一些學校聯合起來統一命題,無論是命題人數,還是命題時間都與統一命題不能比,所以試題存在一定的缺陷是正常的。

  當然各地教學情況不同,月考出發點也不盡相同,如果我們要總結,還是把問題放在主觀方面上。

  如果說非得給月考附加一個意義的話,那麼可以說月考雖然只是一次檢測,但也是學生們一次自我完善的機會,也是一次嶄新的開始。

  考試後的反思8

  反思過去,許多感慨,酸甜苦辣一應俱全。思想品德課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全面提高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在初中階段,思品教師要教育、啟發、幫忙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要求教師務必具備較高而靈活的教育教學技巧。思想品德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品德課的興趣、使教學資料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到達教學目的。反思以往,結合自我的教學,淺談幾點反思體會。

  一、要自覺提高自身素質

  “打鐵先要自身硬”、“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的自身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知識要紮實,更新,業務潛力要提高;二是老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要提高素質,務必紮紮實實地做到如下幾點。

  1、堅持學習。隨著改革深化和社會發展,政治理論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絕不能滿足於學歷達標和原有的知識,務必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才能使自我的認識適應發展的需要。知識是相關的,互通的。因此,只有掌握豐富的知識尤其現實知識,才能做到融會貫通、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教學生動風趣、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求知的慾望。但是,應對知識爆炸時代,我們所掌握的知識往往難以跟上形勢的發展。所以必須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汲取新知識,豐富其他學科知識,跟上時代的節拍。不斷進行教學反思,記取和總結自我的教育教學經驗,努力使自我的教育教學少走彎路,讓學生樂意理解。有學生對我說過:“老師,我本來對思品課是沒興趣,喜歡你上課,才對思品課產生興趣”。為了充電,我經常買書,不管是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還是雜誌,歷史,經濟,心理訪談等。儘可能常與學生及社會上不一樣層次的人交往,在教學中加以運用。然後是豐富課堂教學,加之我本人的豐富經歷,常以我自身的經歷說給學生聽,也許才有如此效果吧。

  2、勇於反思。老師要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更重要的還需勇於反思,敢於應對和改善自我的偏差和錯誤,才能不斷提高自我的業務潛力,這就要求老師用心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我幾乎每上一節課後,都對自我本節課寫上那麼一兩句,有時不用多。不斷反思,時時提醒自我,本節課學生反映狀況怎樣?學生的每一句話我都會在意。記得有一次,上課時有個學生悄悄地對我說:“老師,您以後能把一節課資料講完嗎?”原先我上課時,備課的資料在上課有時不能按時完成,除了隨機加的資料之外,關鍵在於我語言還不夠簡潔。我聽了這句話後,把這句話寫在備課本上時時提醒自我,的確不能再這樣了。這本身就是教學要求啊!“吾日三省吾身”,很難做到,但常反省自我還是能夠的。

  3、為人師表。正人先正已,老師務必以高尚的師德為學生的楷模,然後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這就需要老師做到:①在言論上,要對國家對社會對學生負責,對社會有不一樣看法,也不能在學生中大發言論,誤導學生,學生對社會的認識還不成熟。②在舉止上,要時時處處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做到。比如,我的普通話不是很好,語速快,講課時我就提醒自我注意。當我普通話發音不準或有錯別字時,學生能及時指出幫忙我改正。這些都是我這幾年的收穫。正因為我能正確對待我所犯的錯,學生也深受影響。記得一次在初三(2)班上課,有學生在課堂上違犯紀律了,當時我也不能準確明白是誰,但我說了一句,犯錯誤沒關係,只要承認錯誤並改正,我們大家都會原諒他的。說完,就有個同學站起來了。當時我真的很高興,不是學生犯錯,而是不用我去一個個查,可能因查不出而尷尬,更重要的是學生認識自我的錯誤,並敢於承認自我的錯誤。

  4、老師要尊重學生。這恐怕是最重要的一點,學生尊重老師是就應的,但老師也就應尊重學生的權利,尊重學生的特長、個性和人格。有的老師總是一廂情願替學生“著想”,認為自我是為學生好,而常常忽略學生的權利。於是,上課經常拖堂,擠佔學生的課間活動時光,隨便把學生的小課挪用,作業沒完沒了,久而久之難免學生厭倦、反感。甚至自我做法欠妥當,也不敢應對。然後記得上學期,有一次上課時,也許因此刻中考思想品德課只作為畢業,學生不太在乎。一個成績還比較好的學生覺得聽課沒興趣,就抄寫英語。我提醒了一次,她仍然我行我素。當時我特生氣,將她的筆記本當著同學的面撕成兩半。頓時,教室很安靜,因為大家明白我一般狀況是不會生氣的。在一片沉寂中,繼續將資料上完。課後我與學生談話瞭解她的想法,我給她道歉,學生也承認了她的錯。再次上課時,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給這位學生道歉。有學生不理解,說上思想品德課寫英語就是不對啊!!對此我沒多解釋,主要說明了教師也會犯錯誤。記得很清楚,當時班上同學給我鼓了掌。這樣,我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很多學生有什麼心理話經常找我說,甚至請我為他們出主意。我尊重了學生,學生也尊重我,不管是上課的學生,還是沒上課的學生對我都很親近。這也許是作為教師比較幸福的事了。

  5、老師要持續快樂心態。只有老師的簡單快樂教學,然後才能使學生樂於接近老師樂於理解教育,才能感染學生快樂情愫。當然,老師也是人,在現實生活中,有種種的煩惱和不如意,要持續快樂的心態好難。但只要本著以學生為重,以教書育人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在應對學生時摒棄懊惱,調節自我的情緒,持續好情緒,把微笑帶給學生。常到學生中間看看,然後關心學生的痛癢,和學生打成一片。一次上課時,兩位學生在座位上因一點小事吵起來。當時我也很生氣,臉沉下來,流露出不高興的情緒。學生都說,老師請別生氣,生氣會老的。我樂了,趕緊調節好情緒繼續上課,課後又單獨找學生談了話,解決了問題。因此,我與學生的關係相處是比較融洽的。因此在學期結束時,學生給我打的分,還是蠻高的。

  二、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思想品德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礎理論知識,務必堅持“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改善教法,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的形式是多樣的,我根據不一樣教學資料,結合學生實際,採用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如:“探求式、導讀式、討論式”等。無論採取怎樣的方式,總之,然後要體現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到達傳授知識,提高學生政治理論知識水平,又發揮德育功能,提高學生道德覺悟和政治素質,使知與行統一。因此,每學完一節資料,然後只要是與學生活學習有關的,我幾乎都要學生反省自我的行為,引導他們學著解決遇到的問題。例如,然後初一年級學生剛進入初中學習,對中學的學習有很多不適應,我在講完“學習新天地”的資料後,然後還經常問問學生學習狀況,針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引導。幫忙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的難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三、利用好社會大課堂,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理論聯絡實際,也就是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是初中思想品德課推行素質教育重要途徑。其主要方式就是學到相關知識的時候,讓學生結合社會調查採訪,聯絡自身和同學的實際,開闊學生的視野,進一步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改革開放推動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然後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分析,寫政治小論文。這樣,使學習生動活潑,在思想品德課所學的知識得到檢驗,得到昇華,從而激發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和追求,有效地提高學生思想品德學科的理論素質和思想、道德、覺悟水平,獲得良好素質教育效果。例如,針對學生厭學,在講“珍惜受教育權利,履行受教育義務”時,思考學生去落後農村不方便,我結合學生實際,讓學生上網蒐集落後學校條件的相關資料和圖片,加上自我搜集的,做成課件,透過和我們學校的條件比較,展示給學生,讓他們感受農村尤其山區學生不容易,學習條件不好甚至惡劣,生活環境那麼艱苦仍然努力學習,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求知慾。

  反思帶來的收穫我感受頗深,如今也嚐到了必須的甜頭。“親其師,信其道”。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老師,往往對學生產生一種親和力,對學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樂老師就是教育教學的快樂,就有學生學習生活的快樂。這就是新型師生關係要求做到的,我做得還不好,還需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教育理念,提高自我的教學水平。

  考試後的反思9

  每次大考一結束,學生普遍表現出心浮氣躁,無法靜下心來學習,這種狀況要持續一週甚至更長時間。而這段時間恰好是一項重要工作的黃金時間,那就是考後的反思與總結。因此,班主任應及時指導學生進行考後的總結和反思。

  一、充分認識考試總結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每一次的考試都有成敗與得失,每一次考試都會有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這對於每一位同學來說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可是考完試後,很多同學卻只關心分數,你得多少分?我得多少分?當然這未曾不是一件好事,畢竟有比較才會有促進、才會有進步嗎。但不應該只關注分數,還應該認真地做好考試的總結與反思。關於考試正確的做法是考前重視考試、重視複習,考中認真對待,考後淡化分數、注重總結與反思。我們應該向學生灌輸一種思想,那就是高考前的任何一次考試,都不能說明什麼,它的作用只有一個:那就是發現問題,然後想辦法去解決問題,為高考豐富知識、積累經驗。

  也有不少同學考後不會總結,認為只要把試卷上的錯題弄會就行了;還有的同學不認真總結,在老師安排的考試總結上寫兩句言不由衷的話來矇混過關。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考試是對自己一個階段學習情況的檢測,透過考試,可以瞭解自己對老師所講的知識點以及解題方法有沒有真正掌握,發現自己前段時間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為以後的學習與考試積累成功的經驗。因此建議每一位學生要在考試後認真進行反思總結,讓每一次考試發揮它應有的效用。

  二、如何進行考後的反思

  反思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內容:

  1、要反思複習準備。反思準備本次考試的態度是否積極,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是隻做題不看書,還是隻看輔導書不看教材;是否認真回顧複習過的知識,重溫做過的習題?我所做的準備工作是否有效?哪一種最有效?如果效果不佳,在下次考試時應作哪些調整?

  2、要反思考試技巧。反思考試各階段的得失,如:試卷發下來離正式應考還有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做了什麼?是否全面瞭解本試卷後再應答?試卷的題量、題型、問題難度在應答前是否做到心裡有底?做題順序怎樣,是否有效?遇到難題是如何處理的,有無經驗值得總結?做題過程中是否會感到注意力難以集中,又是如何調節的,有無經驗值得總結,能否形成適合於自己的保持良好注意力和思辨能力的方法?考試過程中是否理解命題者的意圖,是否找到了問題的陷阱,能否確認自己所做的題目肯定正確?考試過程中是否注意到平時小心而錯的事不再發生,表述是否符合題意,是否科學,還可以從考查的知識點等方面來反思等等。

  3、要反思考試結果。考試結果是否符合真實水平?若考試結果不理想,有差距,主要原因是什麼,問題根源在哪裡:是否複習不得法,應試技巧不對勁,或近階段複習不用功,或考試時心理沒準備,或身體不適應?考試結果反映出哪些知識點沒有掌握,解哪類題比較費勁,失分較多?在下階段如何調整複習,應在哪些方面下力氣?

  4、要深入追思整個上課、聽課、作業和複習的狀況。每次考試應該說都是這一階段的檢驗,應當反思這階段上課、聽課、做作業的效果如何,什麼原因導致好或壞?做題目是否正常,是否能跟上覆習程序,複習過程中是否遺留知識隱患點?在解哪類題目上有進步,哪類題目還有缺陷?

  三、如何進行考後總結

  1、找出成績與目標的距離。現在有很多學生都會給自己制定目標,那麼考試之後應該怎麼落實呢?首先要看看是否達到了自己所制定的目標。達到了,總結一下經驗,並考慮自己的目標是否訂的過低而缺乏挑戰性;若未達到要求,就應該深入分析,格外反思自己這一階段的學習態度與方法等等,同時反省自己制定的目標是否脫離了實際。

  2、分析各科強弱的總體形勢。在中學階段,做為普通中學學生全面要求,需要分析所學各學科的情況,即哪科考的好,哪科考的不好,目的是認清自己在不同科目上的強勢和劣勢。分析的目的,是讓學生自己能做出具有可行性的指導和改進意向,並求得劣勢學科學習水平有所提高。當然,求得多門學科成績有所提高並不意味著“削平”,求齊頭並進。比如對於一位數學基礎非常好的學生來說,分數雖然不低,但是考試時是否由於時間較緊或者在最後的難題上出現了技術性失分?這就要認真考慮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需要改進,並及時地做出調整,以利於好中求好,“錦上添花”。

  3、總結學習方法的得失。初中階段有不同於小學階段的學習方法,高中階段有不同於初中階段的學習方法,某學科還有不同於其它科目的方法。比如,初中階段的學習仍然處於基礎階段,強調思維的規則性和良好記憶力;高中階段則進入提高階段,強調思維的發散性和主動性,為此,學習方法不可避免地會有所轉變。考試一旦失利,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自己在該科的學習方法上是否存在缺陷,並做出相應的調整。成績十分理想,也應該找出原因所在,以便今後“發揚光大”。

  4、整理薄弱的知識點。要全面提高考試成績,整理一下薄弱知識點是必要的。我認為,各學科的內容都是由具體知識點構成的整體,每個知識點的缺失都會影響總體成績。比如,考試之後,對試卷中耗時較多的題、思考搖擺不定的題、做錯的題,均需做出認真細緻的分析,找出原因所在。一些學科是公式掌握不牢,是該記住的沒有記住,是解題方法沒有掌握,還是思考方式運用不夠熟練?都要找出原因,以求在此基礎上有獲提高。對試卷中的問題應仔細歸類,不能單純把錯誤歸為馬虎。對丟的每一分按如下原因歸類:粗心馬虎、審題不嚴、概念不清、基本技能不過關、時間不夠、過程不完整、能力不及……。這樣,你就會發現你的真正弱項,也就找到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考試前最有效的複習方法是做過去做過的錯題,所以對每次考試中出錯的題應重點標註並歸類儲存,記在積累與糾錯本上。

  此外,還應注意考後心態的調整。考後心態的調整很大程度在於學生如何看待成績。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髮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期中考試是暴露問題的最佳時刻。成績不理想的背後是出現了不該出現的錯誤,這就是問題的暴露,立即採取措施加以改正,這樣慢慢地就會帶來學習的提高,從而這次的不理想就是下一次提高成績的催化劑。相反,本來自己學得不好,卻由於這次考得很好,使得很多問題被掩蓋了,自己還以為沒問題了,自以為是,自欺欺人,從而放鬆學習,必然會導致下一次的落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果透過這一次的失敗,找出了問題,從而導致下一次的成功,那這一次的失敗就是必要的。這次的成功如果讓你失去警惕,導致下一次的失敗,那麼這次成功就顯得毫無意義。

  總之,考試之後,認真進行反思和總結的這一步的意義一點都不低於考試本身。只要同學平時刻苦努力,細心考試,考後做好反思與總結的工作,找出失敗原因,制定具體的措施並落實到行動中去,並不斷鼓勵自己,堅定必勝的信念,那麼我們的失誤就會越來越少,分數會越來越高!我們一定會實現一個又一個的學習目標

  考試後的反思10

  一、試題的基本結構

  整個試卷共26個題目,120分。試題幾乎覆蓋所有知識點。在此不贅述。

  二、試題的主要特點

  1.全面考查“雙基”,突出對基礎知識、基礎技能及基本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有較好的教學導向性。

  2.注重考查數學能力

  (1)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絡,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的能力。

  (2)注重考查學生的獲取資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試卷設計時,加大了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的最後一題的難度,考查學生在新問題情境中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好地區分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思維能力。

  3、關注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學習能力

  (1)重視與實際生活的聯絡,加強了對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考查。

  (2)透過設定開放性試題、探索性試題,考查學生能否獨立思考、能否從數學的角度去發現和提出問題,並加以探索研究和解決,從而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4、突出了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 這次的數學試卷中著重考查了轉化與化歸思想、方程思想、函式思想、數形結合思想、統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考查了分析法、綜合法、猜想與探索等思想方法。透過這些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可使學生領悟並逐漸學會運用蘊涵在知識發生、發展和演化過程中,貫穿在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全過程中的數學思想方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掌握數學,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三、學生答題評價

  (一)選擇題和填空題考生答題情況分析

  從閱卷時看到的考生答卷情況來看,對於大部分小題考生的得分率普遍較高。某些試題涉及知識雖然基礎,但背景新穎,需要考生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考試結果表明,對於這樣的試題,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存在能力和解題策略上的欠缺。

  (二)解答題考生答題情況分析

  從試卷反映的情況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動手操作能力偏差,作圖題有99%的同學存在問題,考慮問題不全面,出乎我們意料。

  2.基礎知識掌握不全面。各學生都是種種原因丟分過多,有許多平時成績還好的同學也犯了這些錯誤,讓人惋惜。

  3.數學思想方法掌握得太少,且不會靈活運用,導致碰到自己不會做的題目,束手無策,不會變通。這主要體現在第21小題,這題失分的同學高達90%。其實這道題目的思想方法老師都講過,但現在的學生不愛動腦筋,只會按部就班,因此考分提不上去。

  4.做題目的思路不清晰,導致在寫步驟時,缺這缺那,失分比較嚴重。

  5.難題失分太多,最後一大題得滿分的同學全班寥寥無幾。

  透過分析試卷,我總結學生的主要問題有:

  1.部分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不紮實。

  2.數學語言不規範,解題存在隨意性.

  3.沒有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閱讀能力差。

  4.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仍顯薄弱,解決問題思路狹隘。

  5.綜合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待提高。

  6.在答題策略和時間分配上應進行訓練。

  四、幾點複習反思

  (一)抓好“雙基”

  “雙基”的複習主要放在總複習的第一階段。本階段基本任務主要是結合教材和《新課程標準》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最佳化知識結構,構建初中數學知識體系,弄清重要概念、定理、常用公式與方法。其中準確理解概念的實質是關鍵,公式、定理,基本思想方法、技能的熟練運用是重點,同時注意解題的規範性。

  1.“過三關”

  一是過學生關,即改變觀念,九年級學生進入中考總複習階段是思想最為複雜和不穩定的時期,教師要以兩種鏡頭看待學生:顯微鏡——細緻入微地關愛學生,瞭解學生的思想動向;望遠鏡——關注學生在數學上未來的發展。

  二是過雙基關,即抓落實構建數學知識結構網路,使學生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促進學生全面掌握“雙基”。

  三是過訓練關,即結合知識點和內容要求,有針對性地抓好基本訓練,做到訓練量適度,課堂“講練各半”,課外佈置學生有針對性地做適量練習題,但應有選擇性和層次性,不能大手一揮說做“某張試卷、從第幾面到第幾面”等,不考慮不同的學生能完成多少,要重在引導學生多總結方法,使學生做一題明一路。

  2.“求三變”

  一是變教法。在複習中最忌教法單一,本來數學就抽象,加上覆習又常走老路,如果教法單一,會使學生感到枯燥,影響積極性。教師要依教學內容特點、學生特點、課型特點而變換、選擇和探索不同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和複習方式,切不可總是“三板斧”式,而要從實際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分層次開展複習教學工作。

  二是變題目。要善於將教材中的試題、中考試題進行變式,最好在一堂課中從簡單到綜合進行變式教學,給課堂注入新意,讓學生感到數學複習內容“舊貌變新顏”。

  三是變評價。在總複習中要將過去只從分數上評價學生的能力,變為從情感、態度、行為等多角度評價學生的進步與否。評價還包含對學生複習過程中,依不同內容的掌握情況的進行動態評價。

  3.“重三通”

  一是重視教師之間的溝通。由於種種原因,教師之間的封閉,競爭是影響教學改革發展一個重要制約因素。在複習中我們特別要調整心態,積極加強老師之間的合作交流,提高整體水平和複習效率。那是一種心與心的溝通。

  二是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特別在課堂要引導學生多進行小組合作,互相幫助,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是師生之間的溝通。師生溝通便於動態瞭解學生的心裡變化和知識掌握的情況,有利於及時調整計劃和複習方法,同時有利於提高學生複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二)正確處理課標、教材、教輔的關係

  以往對課程標準、教科書重視不夠,教科書代替了課標,教輔代替了教科書。事實上教科書就是最好的教學參考書,課本上的例題習題都是專家經過反覆研究討論、多次實踐實驗設計出來的,我們沒有理由不重視。教師對教材重視不夠導致對數學概念的教學講解不透,挖的不深,造成學生對概念理解不深刻。重點知識、基本方法認識不清,老師沒日沒夜地講題,學生沒完沒了的做題,老師忽略了講題的目的,學生體會不到哪些知識是重點,形不成自己的解題方法,能力的提升遙遙無期。所以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進一步明確數學教育的意義,加強教科書的使用和研究,處理好教材和教輔之間的關係,進一步強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學。注重課堂教學,注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注重重點知識的教學,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注重能力的培養,以學生為本,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自學能力,自學習慣。

  (三)上好複習課

  1.明確複習的主要目的和任務

  查漏補缺,系統梳理,夯實“雙基”,提高能力,促進學生髮展。

  2.提高複習課的效率

  準確把握中考走向,明確“如何考”,這是提高複習效率的重要前提。抓綱扣本,明晰“考什麼”,這是提高複習效率的重要基礎。準確瞭解學情,明白“教什麼”,確定學習需要,這是提高複習效率的重要保證。精選教法,明確“如何教”,精講精練,分層教學、教給教法,這是提高複習效率的重要手段。

  3.加強複習的計劃性

  根據要複習的內容和複習課時制訂出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並注意複習內容的系統性,把已學的知識系統進行歸類。

  4.注意複習課的針對性

  重點放在學生的難點、弱點上以及常易出錯或失誤的內容方面上,努力做到有的放矢。

  5.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堅持精講多練,努力使“重複”變為生動積極的“再現”,寓能力培養於整個複習過程之中,切忌教師“壟斷”複習課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