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災簡要事蹟材料(精選5篇)

抗震救災簡要事蹟材料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要用到事蹟的情況還是蠻多的,從先進物件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蹟可分為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蹟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蹟的材料。擬起事蹟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抗震救災簡要事蹟材料(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抗震救災簡要事蹟材料1

  4月20日上午8:02分,大地劇烈震顫,山川為之改容,建築物大幅度地搖擺,破碎,倒塌……轟鳴聲、震顫聲、建築物被撕裂的聲音、倒塌的聲音……大地震,就發生在雅安蘆山,震級7.0,震源深度僅有13千米! 名山區震感強烈,災情嚴重!

  一、這是一種責任

  地震來的瞬間,她沒有慌張,而是很淡定的疏散完全班六七十學生後,自己最後一個離開。從名山中學的一段影片上我們看到,在84秒的時間內,桌子搖晃,而在講臺上的高玉華老師卻很淡定,她嘴裡說著什麼,手裡比劃示意學生快走,自己卻一直站在講臺上,直到最後一名學生走出教室門口,才最後離開。

  面對地震穩如泰山,鎮定自若。讓學生先走,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她自己卻最後離開;她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個瘦弱而平凡的女教師,用自己的言行,書寫了一個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只要學生出去了就好,老師有責任保護好學生的安全。那一刻,學生才最重要。”這是高玉華老師面對記者時說的一句話。

  “危險面前,無須選擇。瞬間的舉動,源自於內在的品質!向這位老師致敬!”“老師沉著冷靜,走在最後,有一種高貴氣質。向這位老師致敬!”“最美女教師,看到沒,自己班的學生都逃出去了,她走到門口還在疏導走道里的學生!贊一個!”網友們的一句句讚美、一聲聲讚譽,道出了高玉華老師為人師表的神聖。一個瘦弱而平凡的女教師,用自己的言行,書寫了一個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

  二、他們同樣淡定

  在名山中學,我們還可以看到很多像高玉華這樣淡定的老師。宋曉文老師正在四樓上課,他對驚恐的學生們大聲喊到:“不要亂動,有序出去!”最後,他還拽出了一個被書桌絆倒的女生。李長柄老師正在辦公室備課,本可以先撤離出去,但看到疏散而來的學生,毫不猶豫的閃到安全的位置,把通道留給了學生。他們都是最後一個離開教室的人,把危險留給了自己,把安全最大限度地給予了自己的學生。

  名山中學的老師在這次特殊的測試中答出了高尚的師風,答出了人間的真情,提交了一份優秀的答卷。名山中學的師生經受住了地震的考驗,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撤離。他們用一次次感動,匯聚成巨大的正能量!

  三、一切為了學生

  地震發生時,全校教職工按照平時防震演練的方案和路線,第一時間組織學生有序疏散到體育場避險。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把抗震救災作為當前的重點工作,隨即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行政人員和班主任為成員的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全員動員,全力以赴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災情發生後,學校分類、分批對離校學生進行了疏散。同時,針對暫時無法疏散的學生,制定了滯留學生安置工作方案,組織老師為學生搭建帳篷,免費提供三餐,妥善安排食宿,並安放了10部免費電話,供學生與家人聯絡。學校行政人員、班主任24小時候輪流值班,與學生同吃同住,關心學生思想和生活。

  在抗震救災過程中,有的老師雖然暫時沒有工作任務,但他們依然堅持奮戰在第一線。王安文老師,地震以來一直堅守在學校,和班上的13名縣外學生在一起,他說:“班上縣外的學生多,我沒有分到學校的更多的任務,但是我不放心受災的學生!”有的老師家在鄉下,房屋受損嚴重,有的上有老父老母需要關心,有的孩子尚小需要照顧,但是他們都自發地參與到震後救災中來,他們都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地震無情,人間有愛。危難時刻,方顯人間真情;危難之中,方顯人性的崇高。在“4.20”蘆山地震中,名山中學的師生感動著你我,譜寫著一曲曲動人的歌。

  抗震救災簡要事蹟材料2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貴陽市雖沒有波及到,但當災難發生後,在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的有力領導下,貴烏路街道黨工委緊急動員和組織起來,積極投入到支援抗震救災工作,出現了許多感人的事例,湧現出許多先進人物。貴烏路街道辦事處黨政辦主任蔡佳麗同志就是這樣一個讓人感動的人。在愛心捐獻活動中,她踴躍捐錢捐物,向災區伸出援助之手。她用微薄的力量體現著團結友愛、互助互濟的優良傳統,表現出了高尚的情操和無私奉獻的情懷。

  一、慷慨解囊

  地震災害引起轄區的廣大居民、非公企業的廣泛關注,從領導幹部到普通職工,從共產黨員到一般群眾,人人把支援災區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人人奉獻一片愛心,處處湧動著濃濃的愛意。14日上午,貴烏路街道發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抗震救災自願捐款倡議,黨委成員率先捐款,全體幹部職工慷慨解囊。蔡佳麗同志組織轄區16個社群和在外辦事不能回來的同志,有的託人帶來捐款,有的電話請機關同志墊支捐款。在倡議發出後的短短2小時內,貴烏路街道出現了空前的愛心捐獻行動,共捐款33萬元,大家都在以實際行動支援抗震救災工作。

  5月13日,家住中天社群紫薇園的荊世英阿姨急匆匆地走進中天社群辦公室,熱切地詢問捐款事項,一說到災區人民,她便止不住熱淚盈眶,幾度哽咽,說不出話來。她表示不為災區人民做點事,出點力,她就不能入睡;街道非公企業黨支部貴州一樹藥業黨支部在知道四川受災後,管理層立即召開會議研究救災工作,急災區人民所急、想災區人民所想、決定為災區捐贈價值20萬元人民幣的藥品。並在公司內部發起了“向四川地震災區人民獻出一份愛心”的倡議。公司職工捐款3萬餘元;23日,在接到收取“特殊黨費”的檔案後,蔡佳麗同志立即組織全體的黨員幹部、轄區黨員積極又投入捐款,共收到捐款5萬元。“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是四川綿陽人。四川發生了特大地震災難,我們不能坐視不管。這元錢是我的特殊黨費。”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萬江社群黨總支退休老幹部楊光明心中時刻牽掛著災區,牽掛著受災的群眾。他每天透過收音機及家人瞭解地震災情及黨和政府組織各方力量開展抗震救災的情況。得知黨員可以透過交特殊黨費的形式支援災區時,他在第一時間裡打電話到社群黨總支,要求以一名老黨員的身份交納特殊黨費。

  二、奉獻愛心

  地震無情人有情, 5月14日,看到在地震中受傷的同胞急需用血,蔡佳麗同志帶頭組織了十餘名同志來到人民廣場獻血。25日,從地震災區轉移了大批傷員到我市省醫、醫學院、四十四醫院就治。蔡佳麗同志得知這個訊息後,馬上與分管領導商量能為這些傷員做些什麼,目前,已安排了6名黨員志願者到貴醫附院專門為69名傷員送飯。災區的傷員十分感動。“雖然不能親臨現場救災,但仍然可以透過力所能及的工作為災區群眾服務,同樣是一件非常高興和有意義的事”蔡佳麗說到。

  大難顯大愛。面對地震災害的嚴峻考驗,蔡佳麗同志用實際行動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抗震救災簡要事蹟材料3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三十多年未見的大地震,所有的`電視臺、報紙等傳媒都在進行著報道,所有的人都在關心著這件事,我也不例外。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這次大地震中,我看到了中國人民的那種空前的大團結,感受到了人民子弟兵的那種奮不顧身、捨生忘死的精神,特別是在大災面前,有些和我差不多大的少年英雄,表現出來的那種英勇、無畏、為他人著想的精神,更是令我震撼。

  有一個小英雄陳浩,在5月12日那天,在地動山搖、山崩地裂的那一刻,他毫不猶豫地選擇殿後。同學們在他有序地組織下,一個個地順利地逃了出去。在樓房即將倒塌的一剎那,他將一個女同學推了出去,而自己則被埋在了廢墟下。看到這兒,我的眼睛溼潤了。我被他的英雄氣概所感動。我在不停地反問自己,如果我是這個班的同學,在著危急上課,我能像他一樣奮不顧身地去救同學嗎?我陷入了沉思。

  小英雄被救出送入醫院後,有記者採訪問他“當時你為什麼不自己逃走?”他的回答更是令我震撼:要是再遇到這樣的事,我還會的。不救人,我會感到慚愧。他樸實的話語更是讓我深有感觸。現在,我們雖然不能像人民子弟兵那樣親臨現場,抗震救災,但我們也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主要的是,我們要向這些小英雄們學習,以他們為榜樣,也做對祖國有用的人。

  在這次的抗震救災中,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看到了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知道了無數個英雄事蹟。天災無情人有情,雖然我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但災後,我們在班主任的倡議下,我捐出了我的所有零花錢。珍愛生命,珍惜親情。不拋棄,不放棄。這些,都是英雄們教給我的。小兵張嘎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讀了《小兵張嘎》這本書,我更深切地感到祖國今天美好的日子是來之不易的。閱讀此書,我彷彿置身於那戰火紛飛的激情年代,彷彿聽到了英雄們在戰爭中那鏗鏘有力的步履,彷彿看到了戰士用鮮血和生命抗擊日寇的動人場面,深切地感受到中國人民的愛國熱忱和崇高的民族精神。那如火如荼的戰爭歲月,那可敬可愛的英雄人民,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那至誠至厚的人格魅力,感人至深,催人奮進。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年代,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但在一次日本鬼子的掃蕩中,張嘎的奶奶不幸被害。嘎子為了替奶奶報仇想加入八路軍,共產黨看嘎子年齡太小沒有同意,但是嘎子從不灰心,在他的努力下終於當上了八路。嘎子小小年紀便有了入八路打鬼子的志願。他的勇氣、聰明才智,還有吃苦耐勞的毅力讓我感動,感動他對友情的生死與共;感動他與奶奶的深厚感情;感動他們為了抗日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張嘎的童年是在槍林彈雨中度過的。正是像他一樣的革命先烈不懈的奮鬥,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的鮮血染紅了我們的紅領巾,也染紅了飄揚的五星紅旗。在炮火連天的戰爭年代,小兵張嘎面對敵人,不屈不撓。今天,我們有幸生長在新中國,新中國給了我們和平、安定的讀書環境。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擁有著幸福美好的生活,可是遇到困難就止步不前,都沒有腳踏實地去克服困難。和小兵張嘎比起來,我們是多麼的懦弱。在生活中我們比吃比穿,不比學習,值日誰都不願多做,整天斤斤計較。我們沒有繼承先烈們的優秀品質,去為祖國的建設而努力學習。我讀了這本書後,我想對所有的和我一樣的同學們說:我們趕快行動起來,珍惜時間,熱愛勞動,刻苦學習,做好每一件事。我們要把張嘎機智勇敢、臨危不懼、不屈不撓的精神運用到現實生活和學習中去,面對困難勇敢克服,不怕挑戰,不怕挫折。努力掌握知識,等長大後,為祖國出一份力。

  抗震救災簡要事蹟材料4

  災後重建,百廢待興;千日奮戰,路在腳下。

  災後恢復重建需要大力弘揚抗震救災精神,充分發揮災區人民的主體作用。從“5.12”山崩地裂的那一刻起,四川便進入了一個極為特殊而關鍵的時期。自強自立自救的精神與堅定堅強堅韌的意志相互激勵,我們勇敢地從地震廢墟中站起來,強忍悲痛,自救互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我們從災難中學習,從災難中汲取信心,堅持一手抓抗震救災,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把抗震救災精神轉化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重建家園的堅強意志,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強大力量。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青川縣黃坪鄉棗樹村村民喊出了災區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建設災後美好新家園的共同心聲:“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帶著泥土和草根的芳香,兩條樸實無華的標語展現出災區人民昂揚向上、自強不息、腳踏實地、實幹苦幹的精神狀態。

  災區人民是抗震救災精神的創造者。大災之後的恢復重建,是一個原地起立的過程,是一個發展起跳的過程,既具有抗震救災普適的共性,也具有從災區實際出發的鮮明個性。抗震救災的精神取向,應該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行為和社會實踐中得到張揚。青川農民的兩條標語使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汶川大地震,震出了億萬國人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認同,震出了災區人民的堅強意志,更激發了災區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加快建設災後美好新家園的.創業精神、拼搏精神、英雄精神和科學精神。

  兩條標語——一種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災後恢復重建不僅要著眼於當下災區急需恢復的基礎設施和災區群眾急盼迴歸的日常生活,還要以長遠的眼光、人性的.視角、科學的舉措,謀劃災區未來的持續發展。作為一場攻堅戰,不能沒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總動員;作為一場持久戰,不能沒有“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自主創業。走進今日災區,田坎上,河灘頭,公路旁,到處可見自搭自建的過渡安置房,到處可見災區群眾不等不靠、重建家園的忙碌身影。廢墟上站起的四川災區,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群眾都有一種共同願望,那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抓住恢復重建的機遇,重塑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機制,培植自我再生的造血功能。

  兩條標語——一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奉獻的拼搏精神。山高水急的巴蜀大地培育了四川人民敢為人先、智慧包容、自強不息、堅韌奮進的人文精神,形成了四川人民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獨特品格。在這次地震災難中,四川人民特別是災區人民表現出無比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百折不撓的精神。山垮了,路毀了,水斷了,房塌了,糧沒了,但災區人民並沒有被突如其來的災難嚇倒。他們知道,危急時刻,生死關頭,團結就是力量,堅持就是勝利。“不拋棄,不放棄”;“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從災難中活下來的災區人民更加懂得吃苦耐勞,更加懂得拼搏求生,更加懂得感恩圖報。用災區群眾的話說:雙手在,希望就在;腳踏實地,一切可以從頭再來!

  兩條標語——一種泰山壓頂不彎腰的英雄精神。汶川地震災難彰顯四川人民的英雄本色:越是苦難越是堅強,越是苦難越是團結,越是苦難越是奮進。山搖地動間,9歲的小學二年級學生林浩從廢墟上爬出來,奮力救出兩個同學;三歲多的郎錚從廢墟中被抱出來時,一個敬禮感動中國;埋在廢墟下的女孩鄧清清打著手電筒看書,這一幕感動世界——他們的原生態行為,傳承著一種大無畏的“川軍精神”。一個外國記者在綿竹災區採訪,親眼看到失去房屋、家人和財產的農民用自己的雙手重建家園,認為“中國農民是人類的一座豐碑”。青川農民的兩條標語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正是這樣一種不彎腰、不低頭、不服輸的英雄精神。

  兩條標語——一種以人為本、尊重自然的科學精神。汶川大地震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也讓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位置。人生在世,要讓自己的血肉之軀得以儲存,更要用自己的雙手做事。面對地震災難,逝者已去,活下來的人不但要挺起脊樑,奮起工作,而且要努力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更為重要的是,要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穿越災難,重建家園,災區人民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更加懂得尊重科學,更加懂得求真務實。災後恢復重建,任何形式主義和形象工程都是對人民的犯罪,必須堅決杜絕。

  青川農民的兩條標語,讓我們看到了災後重建的美好明天!

  抗震救災簡要事蹟材料5

  時勢鑄就英雄,艱難砥礪品格。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兩條青川農民的標語背後,站著千千萬萬災難壓頂不低頭的英雄群體。在汶川特大地震災難的廢墟上,在倒塌的農舍、廠房旁,一戶人、一群人、千百萬人正揮汗如雨,腳踏實地,用自己的雙手建設災後美好新家園,他們的目光中透出一種震不垮、壓不彎、打不敗的英雄氣概,這是我們愈挫愈勇、攻堅克難、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源泉。

  突如其來的汶川特大地震,給四川災區帶來巨大破壞。災難面前,災區人民不屈不撓、奮力自救。從城市到鄉村,從廠礦到街道,從醫院到學校,歷經險阻的千里大馳援,處處湧動的愛心大奉獻,共克時艱的同心大協作,匯聚成全民族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強大合力,凝聚起人民無敵的英雄精神。兩條標語所展現的,正是千百萬災區群眾表現出來的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精神,生動形象地揭示了一個真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群眾是真正的英雄!

  回望抗震救災百日攻堅,展望恢復重建千日奮戰,我們更加真切地看到: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我們的國家有不畏任何艱難困苦的大智大勇,能夠凝聚起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只要我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無論下一步的恢復重建多麼艱難,我們都有信心、有勇氣、有力量打贏抗震救災這場硬仗,這就是學習抗震救災精神。

  從青川農民的兩條標語中,我們可以得到諸多啟示。

  一種建設災後美好新家園的主體意識。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無論是改造自然還是改造社會,其主體都是人民群眾。災區群眾是抗震救災精神的創造者和實踐者。搶險救人、過渡安置,我們見證了人民群眾的力量;災後恢復重建,是災區群眾自己的事業,更需要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兩條標語喊出了災區群眾的“主體意識”和“主動意識”。這是災區人民的“宣言書”: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我們是抗震救災的主人!這是災區人民的“軍令狀”: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用自己的雙手加快建設災後美好新家園!

  一種戰勝一切困難和艱險的力量源泉。人民群眾中總是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無窮的力量。“積力之所舉,即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即無不成也”。如何把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力量凝聚起來,形成建設災後美好新家園的根本動力,這是抗震救災的新形勢對我們提出的新課題。建設災後美好新家園,怎麼建、建什麼?會面臨哪些新情況新問題?都沒有現成可尋的答案。對於各級領導幹部而言,要主動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我們必須在思想上尊重群眾,在感情上貼近群眾,在行動上緊靠群眾,真正把群眾當主人、當親人、當老師,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瞭解實情,體察民情,從群眾中汲取智慧、獲得力量。

  一種以人為本、民生為先的思想觀念。災後恢復重建,千頭萬緒,百廢待興,任務十分繁重,最需要恢復和重建的是民生。要凝聚起人民群眾的力量,最需要堅持的是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思想方法。千日奮戰,我們必須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群眾的願望和要求作為想問題、作決策、抓工作的根本依據,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科學規劃、科學重建,我們要善於汲取各方意見,傾聽民聲,尊重民願,體現民意,集中民智,努力使恢復重建的決策過程成為民主決策的過程,最大限度地調動人民群眾重建家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一種腳踏實地、實幹苦幹的工作作風。災後重建,一磚一瓦鑑民心,一枝一葉系民情。我們要始終與群眾同甘苦、共命運、心連心,切實做到以群眾呼聲為第一訊號,以群眾願望為第一取向,以群眾利益為第一目標,以群眾滿意為第一追求。特別是要像青川農民喊響的那樣,腳踏實地、實幹苦幹,多辦順民意、解民憂、謀民利的實事。災區各級幹部和廣大黨員肩負著特殊的使命和責任,尤其要特別講大局,特別講付出,特別講實幹,特別講紀律,真正做到站起身來當傘——為群眾遮風避雨,俯下身去做牛——為群眾鞠躬盡瘁!

  總而言之,青川農民的兩條標語揭示一個真理: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只要我們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組織群眾、帶領群眾,與廣大群眾心手相連、同舟共濟,統籌推進“兩個加快”,就一定能奪取抗震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勝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