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災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00字(精選7篇)

抗震救災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00字

  事蹟材料不是單純為其單位和個人評功擺好,而是為了鮮明地體現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這是由事蹟材料的宗旨和根本目的所決定的。下面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了抗震救災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00字(精選7篇)歡迎大家閱讀與收藏。

  抗震救災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00字1

  xx,女,今年xx歲,系北川職中政教處政教員。“5.12”大地震發生後,該同志堅守工作崗位,發揚公而忘私、連續作戰的精神,把一腔熱血傾注於抗震救災工作中,把一顆愛心奉獻給了她的學生們。

  地震來臨時前,她和學校政教處的其他同事一起,正在對個別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地震過程中,xx同仁帶領學生,迅速撤離辦公室,讓大家爬在內操場中央的地面上,護住頭不要動。大地震停止,她又和在校教職工投入了救人的行列。

  地震來臨時,我校學生正在午休,大部分學生是在睡夢中被驚醒的。為了防止秩序混亂,造成跳樓、墜樓、踩踏等事故的發生,她與教職工們一道,在搖搖欲墜的宿舍樓下竭力呼叫:“大家不要怕、不要慌,等地震結束後,趕快用被單、床單連結起來,順著往下滑……”由於教職工們情緒慎定,優秀幹部防汛工作先進事蹟材料指揮有方,在學生宿舍樓有兩處樓道完全垮塌的情況下,以最快的.速度將學生裝安全撤出,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由於強烈的地震,造成學校樓房大部分垮塌,不少學生在地震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對被救出的受傷學生,急需進行傷口處理,對傷情予以控制。不幸的是,北川縣人民醫院等醫療單位在地震中均遭受重創,基本上形成了“無醫無藥”的狀況。在這種極不利於傷員救治的條件下,xx同仁利用自己曾經在醫務室幹過,有一定的救護知識的特長,自告奮勇地擔當起學校的救護員。沒有消毒酒精,她就發動大家找來白酒為傷員消毒;沒有紗布,她就用衛生紙、衛生巾之類代替;沒有止血繃帶,她就和同事們一起撕開被單、毯子來充當。

  抗震救災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00字2

  吳鎮宏同志是市政府辦公室的一名普通幹部,主要負責文稿寫作工作,多年來,他一直兢兢業業做好每項工作。特別是“6·1”蘆山地震發生後,他積極投入抗震救災工作,履職盡責、高效工作、敢打硬仗,在高強度的環境下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在抗震救災中,既有一線的生死救援,也有大量的文字材料工作。吳鎮宏同志立足崗位實際,迅速響應、做足準備,地震發生當晚主動在辦公室待命,收集整理地震相關材料,為後續起草市政府主要領導講話、工作彙報等文稿做好準備。接到趕往蘆山的通知後,他賡即帶上相關資料和電腦匆匆出發。一到蘆山指揮部就和同事們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當天一直工作到凌晨4點過,休息3個小時後,又開始工作。他連續奮戰、不講條件,在指揮部度過了5個加班加點的日日夜夜,身上的衣服也開始發酸發臭。然而,他沒有一句怨言,始終認為自己雖沒有直接參與一線救援,但做好文稿保障工作同樣重要,以文輔政就是自己抗震救災的前線。

  吳鎮宏同志在平凡崗位上忠實履行崗位職責、堅定踐行初心使命,充分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在災難面前挺身而出、忠於職守的良好精神面貌和過硬工作作風,為“6·1”蘆山地震抗震救災做出了貢獻。

  抗震救災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00字3

  市發展改革委糧食物資儲備和流通監管科科長張濤是一位還有1年就退休黨齡32年的老黨員,在“6.1”蘆山地震發生後,他衝鋒在前,在平凡的崗位上始終守初心、擔使命、走在前、做表率,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用實際行動展示了黨員的責任擔當。

  一是全力協調做好物資發運工作。第一時間聯絡市應急管理局確定發運物資品種、數量、到達點位,快速組織運輸車輛和裝車人員,指導物資裝車、清點品種、數量,積極協調應急、交警等部門確保運輸車輛快速抵達災區。

  二是精心做好物資發放。在救災一線連續奮戰2天2夜,快速將物資送達災區。共組織發放帳篷1000頂、防潮墊8600張、棉被5000床、摺疊床4300床、彩條布50包、應急燈1000個、場地照明燈7套、雨衣600件、雨鞋600雙。做好省級物資聯動調運工作,共接收補充帳篷1000頂、摺疊床2000張棉被2000床,保障了災區人民生活穩定。

  三是全力做好發放物資質量監管工作。開展救災物資質量監管培訓和在庫救災物資質量檢驗扦樣,及時跟蹤發放物資質量狀況。四是認真做好物資發放結算善後和救災能力恢復工作。細緻準確結算撥付相關費用,補充採應急物資和相關設施裝置,提升救災物資保障能力。

  抗震救災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00字4

  張福彬同志講政治、顧大局,勇於承擔急難險重任務,切實履行特種裝置安全監管職責,紮實組織開展特種裝置巡查檢查,督促使用單位落實主體責任,有力確保了全市特種裝置安全平穩執行,連續4年未發生特種裝置安全事故。

  “6·1”蘆山地震發生後,迅速透過微信、電話等方式瞭解掌握各縣區客運索道、大型遊樂設施、電梯、壓力容器等人員密集場所特種裝置受災情況,為上級決策提供詳實的“第一手”資料。第一時間陪同單位主要負責人連夜趕赴災區,對食品藥品、特種裝置、危險化學品等開展安全檢查,緊急完善印發《地震情況下特種裝置應急指南》,指導幫助各縣區局和使用單位開展震後特種裝置應急處置,同時透過工作QQ群、微信群、朋友圈、企業群等傳送,讓受災企業第一時間正確採取應急處置,避免發生次生災害,減少經濟損失。

  積極爭取省局技術支援,派出2個專家組赴災區開展隱患排查處置;協調市特檢所成立2個技術小組馳援蘆山、寶興災區的企業和住戶小區,幫助特種裝置使用單位排查處置安全隱患,排查特種裝置6234臺套,有效避免發生安全事故,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全市特種裝置使用單位未發現重大安全隱患、未發生特種裝置安全事故,為災後復工復產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抗震救災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00字5

  張庭軍,男,漢族,預備黨員,1997年9月生,雲南玉龍人,2014年9月入伍,現任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隊雲龍縣諾鄧消防救援站三級消防士。

  5月21日大理州漾濞縣發生6.4級地震,當時還在雲龍縣諾鄧鎮永安村舊宅組參加山火撲救的張庭軍同志接到支隊排程命令,立即從永安村舊宅組趕回大隊前往震中參與救援。張庭軍同志作為駕駛員,快速反應,迅速攜帶救援裝備,與隊友們一道立即趕赴地震災區搶險救災,在救援期間,張庭軍同志作為駕駛員兼裝備技師不但和其他隊員們一樣,還要駕駛戰鬥車輛,穿過坎坷、險要的村道,帶領隊友們披星戴月往返在運送帳篷、排查危房、搜救被困人員的路上,每次結束繁重的任務,隊友們都休息之後,張庭軍還要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檢查車輛“油水電氣”,維護保養裝備器材,為下次的任務做好萬全的準備。

  張庭軍是一名普通的消防戰士,他忠誠消防事業,牢記黨的宗旨,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用一次次的堅持和努力換來了一次次救援的成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期消防官兵職業精神,譜寫了一曲紅門衛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英雄凱歌。

  抗震救災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00字6

  字輝梃,男,白族,共青團員,1996年9月生,雲南雲龍人,2016年3月入隊,現任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隊雲龍縣諾鄧消防救援站通訊員。

  2021年5月21日晚大理州漾濞縣發生6.4級地震,立即與其他參戰指戰員趕赴地震災區進入戰鬥。救災期間,字輝梃24小時待機,實時利用單兵圖傳、相機拍攝、回傳現場影片及照片,在救災和搭建救災帳篷等任務的通訊保障過程中,他嚴格按照規定按時使用北斗有源終端傳送短報文和定位,別人在原地休整時,他還要對對講機和通訊裝備充電維護,整理任務中收集的圖片影片資訊,統計任務資料。

  雖然地震也波及到了自己家,家中房子出現許多裂痕,甚至有垮塌跡象,但是作為通訊員的他,深知自己在抗震救災中的重要作用,依然還是堅持在救援災區一直堅守崗位,和隊友們一起衝鋒在前線。

  抗震救災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00字7

  早文傑,男,白族,共青團員,1998年10月生,雲南雲龍人,2019年9月入隊,現任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隊雲龍縣諾鄧消防救援站專職消防員。

  2021年5月21日深夜,大理州漾濞縣突發6.4級強震,當時還在雲龍縣諾鄧鎮永安村舊宅組參加山火撲救的早文傑同志立即從永安村舊宅組趕回大隊迅速趕往現場進行救援,到達現場他們就克服一切困難對這個村莊開始排危,清除哪些要倒塌的房屋,為這個村搭建帳篷,對村民進行消防安全宣傳,介紹防火的一些常識。在救援現場,他們承受著忽冷忽熱的天氣,冒著餘震不斷的危險進入危房進行拆遷,發揚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不間斷工作。早文傑同志搬的搬、扛的扛、抬的抬,穿梭於救災現場,手受傷了、皮膚擦破了仍然堅持戰鬥。

  在這次的救援中,早文傑同志不畏艱險,連續奮戰,展示了英勇無畏的現代化消防鐵軍形象,譜寫了一曲作風頑強,不怕犧牲的英雄壯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