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志願者事蹟材料1000字(精選5篇)
抗疫志願者事蹟材料1000字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事蹟吧,事蹟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範事蹟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性書面材料。擬起事蹟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抗疫志願者事蹟材料1000字(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抗疫志願者事蹟材料1
一場疫情悄然而至,使得原本應該萬家燈火,春意濃濃的新年,被疫情蓋上了層灰濛濛的布。“國有難,召必回”疫情防控,迫在眉睫,無數一線戰士告別家人,堅守崗位,全力以赴共克難關。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華夏兒女眾志成城,齊心協力。而我們,在家的生活也要十分警惕,遠離疫情,做好防護,“以塵霧之微補益山海,熒末光增輝日月”,與國休慼與共。
春節不串門,親情也留存“嘀一滴,通了通了!爸爸,媽媽快來看!”
防疫關頭,父母與爺爺商議許久之後,決定都在自己家過年。不聚餐,對自已負責;不串門,為國家省心。於是在大年三十,家庭微信群活躍了起來,全家上下七口人一齊隔著螢幕迎接新年。雖未能聚在一起,但我仍瞧見爺爺佈滿皺紋的眼角上揚,“多吃一點啊,等疫情結束了,再來給爺爺拜年,爺爺紅包都給你們包好了”爺爺對著鏡頭,那佈滿老繭幹皺皺的手裡握著兩個大紅色的紅包,那是爺爺對我們的愛,即使隔著螢幕,那濃濃的親情卻絲毫不減半分。一場跨越網路的除夕,牽著一家人團圓的心。
隔人不隔情,春節不串門,減小患疫危險,對自己負責,更對親人負責。
不信假謠言,堅信真報道“唉,你看這個新聞”父母看到一些新聞,總是半信半疑,“看來這些東西我們要多備一點了,你看著方法說是可以隔絕疫情進入身體”父母看著那些彈出在手機上的訊息,將信將疑。“這都不是官方發的訊息,不可信,我們要關注真報道。”我阻止了父母的瀏覽。沒過多久,官方對一系列“假”訊息做了闢謠,也對傳播不良訊息的人進行了譴責。危難關頭,流言四起,小道訊息,歪門邪道,層出不窮,令人惶恐,騙人耳目,耳聞者,惴惴不安。而我們不應該去關注這些沒有實證的“假訊息”。媽媽感慨“看來,還是官方的訊息最真實。”
“媽媽,真的非去不可嘛?記得戴好口罩戴兩個!”醫院中藥部急缺藥材物資,媽媽接到任務,要去藥材庫取貨再送到醫院,疫情擴充套件時期,出門十分危險但任務不可違,我遞給媽媽兩個醫用口罩。出門在外,時時刻刻都需要戴好口罩,在外不摘口罩。兩個小時後媽媽安全到家。“體溫正常嗎?”“正常,剛剛小區保安測過了。”於是爸爸和我才鬆了口氣,爸爸拿出小噴壺,對著媽媽全身以及腳底噴了一遍,媽媽又去了衛生間洗了手才出來。
雖不是一線人員,但我也為媽媽感到擔心。想一想,多少一線人員的兒女或父母,在家等待他們平安歸來。白衣天使們,肩負使命,逆流而上,不畏艱險,挺身而出。魯迅先生說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希望你們勝利歸來!
迫不得已得出門,出門在外戴口罩,回家消毒要做好。
埋骨厚國土,肝膽兩崑崙,疏狂君莫笑,赤子中國人。我們當有所為有所不為。中華泱泱萬里長空,有摶扶搖而上之力;中華綿綿千年歷史,有生生不息之魂;中華兒女,怎會被區區疫情所阻?抗“疫”的終點站,理應是萬家燈火齊明,武漢櫻花飛揚!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
中國加油!湖北加油!武漢加油!襄陽加油!
抗疫志願者事蹟材料2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每一個危險緊要的關頭,總有一些人銘記著初心、擔負著使命,逆流而行。她瘦小的身影每天都會出現在本溪市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一同隨著全市的黨員幹部守護著明山區,她就是明山區聯豐中心校教師董嶽楠。90後的她,本應在家裡作父母的掌上明珠,生性倔強的她卻偏偏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明山區文明辦面向廣大市民招募抗擊疫情志願者,董嶽楠接到訊息後,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報名參加志願者服務隊。董嶽楠默默的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努力踐行著“為人師表、言傳身教”的錚錚教育誓言。
“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的”。一句簡單的告別,春節假期未過,心急如焚的董嶽楠就踏上了“逆行”返城的路上。幾天來,新聞媒體上不斷傳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訊息,讓董嶽楠果斷提前放棄一年中僅有的和家人“粘”在一起的機會。她深知,防控好疫情,教育社會發展才有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才有保障,自己即將迎來的防控工作任務一定會很艱鉅,但這也是考驗人民教師責任擔當的關鍵時刻。
“抗擊疫情,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你出一點,我出一點,大家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早日戰勝疫情。”抗擊疫情期間,醫療物資十分匱乏。董嶽楠經過多番協調溝通,購買到了120斤消毒液全部送到了疾控中心,並且捐款500元。她不僅出錢出物,更是走在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家住本溪縣的她,每天往返2個多小時的路程來到本溪市明山區抗疫的一線。她說,“我不是溫室裡的花朵,我是抗擊疫情的鏗鏘玫瑰。為人師表不僅是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以身作則教給學生們心中有大愛。”往返市內的運輸車輛早就停運了,董嶽楠的父母每天自駕車負責送她到市裡抗擊疫情。
董嶽楠穿梭在社群樓道內,挨家挨戶發放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單、致群眾一封信、承諾書等,做到宣傳動員不漏一戶、全覆蓋;為落實好公路卡口來往車輛檢查情況,她義無反顧參加一線卡口檢查,對經過卡口車輛人員測量體溫、登記、勸返,同時擔負起24小時情況彙報的工作,及時將公路卡口發現的可疑人員上報至中心領導。她笑嘻嘻的說,自己一個人很厲害,“五大員”隨時變換身份,既要當好疫情防控的宣傳員“宣傳員”;又是疫情防控的“教導員”;還是疫情防控的“戰鬥員”;更是疫情防控的“服務員”;同時是好疫情防控的“監督員”。樂觀開朗的她給志願隊服務中心的每一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服務中心裡的其他志願者都笑著對她評價:“小小年齡,不怕吃苦。面對疫情,迎“楠”而上。”
2月14日開始,本溪地區就迎來了10年來最大的暴風雪。面對這樣嚴寒惡劣的天氣,董嶽楠仍然在一線檢查工作。站崗的時候太冷了,就多穿幾層棉衣棉褲,身上貼了好幾處暖貼,可還是凍不得不行。儘管這樣,董嶽楠還稱自己為“白鬍子”戰士。一句玩笑的背後是她的客觀堅強的心態,更是她抗擊疫情不悔的決心!每天回到家中都要晚上8點多,脫下厚厚的棉衣、棉鞋,腳都應經凍麻木了。父母心疼,她卻說“報名那天我就準備好了,疫情不解除,我就不回家。爸媽,人這一輩子,心裡不能只有小家,祖國現在需要我!”父母聽了這些話雖然心疼更多的卻是欣慰。“董嶽楠不僅是我的好女兒,更是祖國的好女兒!我們為你驕傲!我們會一直支援你!”
疫情就是集結號,自全市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前級響應啟動後,全市廣大黨員爭當表率,衝前鋒,像董嶽楠一樣的教師還有很多。他們主動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重返工作崗位,為生命站崗,讓“太陽底線最光輝的職業”抗擊在疫情第一線。捨身忘我的背後,是齊心協力對抗疫情的信心和決心,我們堅信:我們一定能早日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
抗疫志願者事蹟材料3
在防控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前,疫情就是命令,崗位就是戰位,防控就是責任。市六醫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帶領全體幹部職工積極響應上級防控部署,主動放棄休假,全部返崗,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全力抓好疫情摸排、隔離阻斷、穩定安撫各項措施,第一時間築牢社群防控安全線,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一是黨員幹部率先垂範。社群的防控工作可以說是基層防控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市六醫院秀靈南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負責7.5萬常住人口,而且轄區人員構成複雜,流動性較大,底數不易掌握。社群醫護和防護資源又相對缺乏,防控任務十分繁重。面對這些困難,社群中心黨支部的共產黨員們,身先士卒,要求把最危險的工作留給自己,帶頭進社群進行摸排。此外,為了解決防護物資不足的問題,該支部的黨員自發蒐集各種舊膠片、檔案袋、紙皮、雙面膠、鬆緊帶等物品,自制了一次性面罩。截至2月20日,該黨支部在轄區網格化聯防聯控管理中走訪排查返邕人員3000餘人次,完成重點疫區返邕人員或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勸住政府指定隔離點觀察監測,及時聯絡120轉診發熱病人等多項繁重工作任務。
二是做實隨訪宣教。在摸排工作中,社群中心全體職工堅持收集健康資訊與疫情宣教並重,透過電話、微信、小程式等方式,耐心的向居民講科學、闢謠言,每天進行入戶體溫監測和詢問登記,並登記造冊,為“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提供有力支援。
三是突出重點場所。為嚴格按要求做好高速路口等重點場所疫情防控,社群中心積極配合城區政府,分批次派醫務人員到安吉高速路口為司機乘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堅決落實外地返邕人員疫情防控措施。在防護物資緊缺的情況下,醫務人員的隔離衣一穿就是8小時,每當脫下隔離衣,就會看到汗水浸溼了衣衫,摘下口罩,勒痕嵌在了臉上,“上班忙個不停,臉上被口罩壓得都沒感覺了,根本不覺得疼。”該黨支部黨員趙雲麗笑著說道:“我們科裡的其他同事也是這樣,為了打贏這場戰,這點痛不算什麼。”。截止當前,該黨支部完成高速路口排查車輛4000餘輛,體溫監測8000餘人次。
擦亮黨徽,方可在黑暗中照亮前路;挺身而出,才能夠攜手共克時艱。市六醫院社群中心黨支部將繼續按照自治區、市委、市衛健委和院黨委的統一部署,扛起紅色大旗,將“黨建+疫情防控”與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相結合,以高度負責的態度領任務、講奉獻、勇擔當,築牢社群疫情防控防禦牆,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貢獻力量!
抗疫志願者事蹟材料4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2022年3月下旬,新冠疫情突襲唐山大地時,青年女大學生楊安寧在封城封路、小區封閉管控的第一時間,就主動報名參加了豐南區陽光家園社群的抗疫志願者活動,並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為抗疫志願者活動增添了感人的色彩。
勇挑重擔敢擔當,搭建社群居民生活物資保障網路。
楊安寧報名參加抗疫志願者活動之時,正值小區封閉管控初始階段,百事待興,沒有頭緒,任務重、時間緊,急需有熱情、有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社群領導經過慎重考慮,讓她擔任陽光家園小區生活物資保供站站長,將搭建社群居民生活物資保障網路的重任交給了她。面對這一重任,她深知責任重大,確保這條供給線的暢通,事關小區穩定大局、抗疫成敗。臨危受命,她不敢有絲毫懈怠,以超常的工作激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查資料、摸底數,上下溝通、左右協調,僅用一天時間,就搭建起以社群保供站為原點、以樓棟為支撐、以樓門為基礎的居民小區生活物資保障網路。協助社群領導在陽光家園小區的22棟居民樓,設定保供樓長22個、保供樓門長50個,為封閉在小區內的.約700餘戶,1400多位居民提供了生活物資保障。併為確保渠道暢通,她主持建立了居民保供服務組和特殊群體一對一保供服務組,完備了保供工作體系,保供站成立僅一天時間,居民生活物資保障網路就正式運轉,把各類群眾急需的.生活物資,及時送到了居民手中。
不畏艱險挺身而出,為居民排憂解難。
在陽光家園小區保供網路建立初期,有9個樓棟沒能確定樓長。楊安寧透過走訪,及時對這9個樓棟的居民情況進行了全面瞭解,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確定了重點樓長人選。在此基礎上,楊安寧身先士卒,不畏風險,穿上隔離服,帶領其他志願者登門入戶做工作。每到一戶,她都耐心細緻地做宣傳、搞動員。由於小區居民樓沒有電梯,全靠兩條腿上下樓,又穿著隔離服,時間一長,她和其他志願者們都又累又乏,身體明顯吃不消,但為了儘快保障保供網路全面開通,保證生活物資及時送到居民手中,她和志願者互相鼓勵,咬牙堅持。居民被他們的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紛紛配合,順利確定了樓長,解決了這個難點問題。
不計個人得失,為抗疫貢獻聰明才智。
為將小區居民生活物資的保供工作做到位,她不計個人得失,以一名普通志願者的身份,全身心地投入到保供站的規範管理工作中。為確保保供站規範執行,她著手製定了居民生活物資保供站工作職責及工作人員崗位職責,逐級壓實站長、樓長、樓門長的物資採購、資金管理的崗位責任,使保供站工作很快步入了正軌。作為站長,楊安寧還主動承擔了保供站每天居民生活物資訂購統計、分發、彙總上報等大量具體工作。每日5300餘元的訂購額,在科學合理的安排下,只需半個多小時便分發到居民手中。她認真負責的工作精神,一絲不苟的服務態度,得到了社群領導的高度肯定,也獲得了廣大居民的交口稱讚。
每天起早貪晚的工作,雖然異常忙碌,甚至加班加點,但她卻樂在其中,無怨無悔。她用青春和汗水,澆灌的抗疫志願者之花別樣紅。
抗疫志願者事蹟材料5
抗擊疫情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有人輕裝上前線,有人在後方負重前行。打好疫情防控工作,基層醫生首當其衝,石首市高陵鎮衛生院的徐思紅便是其中一位。
有擔當的護送員
大年三十那天,天氣似乎也知人間疾苦,寒風刺骨,風雨交加。徐思紅忙完白天的診療工作,晚上又主動承擔起管家鋪大橋卡口的體溫監測工作。就這樣一輛接一輛的汽車,一波又一波的風雨,幾個小時後,身上的雨衣也似乎成了擺設,他不以為然。
為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力度,各鄉鎮醫院需要接送肺部胸片異常、中高風險地區返鄉人員或有密接史的高危人群到市人民醫院進一步檢查診治,於是徐醫生主動承擔了這項護送工作。這項工作既存在高風險,每次護送時間又不確定,一天下來他經常是忙到晚上十點後才吃上一頓飯。
肯專研的“修理工”
據瞭解,徐醫生的本職工作是放射科醫生,前面說的這些工作都是他完成本職工作以外完成的。就在2月8日,輪班的同事被臨時抽調走了,由於基層的醫務工作者人手不夠,所以他又兼顧著消防安全、汙水處理系統執行巡查以及院感染性醫療費物交接。有一次,汙水處理系統故障,他就蹲在汙水池旁認真的檢查修理,完全不顧髒和累。其他同事說“在平時的生活中他也挺愛鑽研的,這已經是數不清第幾次他在醫院排查修理故障了。”
2月17日的晚上11點,檢驗科的血球分析儀突然發生故障,一直不停發出“滴-滴-滴”的警報聲。如果儀器故障,在疫情期間很可能聯絡到不到專業人員前來維修,那將會嚴重影響檢驗科的工作進度,同時不能及時將結果傳送給一線醫生作為診療依據,也會耽誤患者病情。顯然,在這個特殊時期,是極為不利的。所以大家再一次想到了徐醫生,跟他簡單講了一下情況,他二話沒說迅速趕來檢驗科試探性的開始排查修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經過反覆的摸索除錯,儀器終於修好了,等抬頭一看,已經是半夜三點多了。還來不及道一聲謝謝,他就離開了,臉上雖充滿了疲憊但他很欣慰。
愛幫忙的“暖大廚”
院裡院外總少不了徐醫生的身影,隔離病區組建時,床位需要調整,統一搬到指定區域,“來來來,我幫你”徐思紅立馬趕過去幫忙抬病床。只要同事有需要,他完成好本職工作後都是能幫盡幫,同事總是打趣:明明是個醫生,卻幹成了雜工,活脫脫的“徐雷鋒”。
平時看大家值班挺辛苦,夜晚的同事偶爾也會覺得肚子餓,徐醫生只要有時間就會去廚房,搖身一變“暖心大廚”,承擔起替同事煮宵夜的工作。他說:“我做的根本不算什麼,跟那些在大城市一線奮戰的醫護人員比,真的微不足道。有時候,雖然是一個雜工的形象,不過能幫到大家,能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我覺得日子過得真的很充實!”
時間還在向前,與疫情惡魔的戰鬥仍在進行,徐思紅依然忙碌地穿梭在醫院各個角落,一如既往地發揮他的“多功能”作用,不遺餘力的在崗位上發光發熱。